首頁>Club>
20
回覆列表
  • 1 # 沙鷗說一說

    首先,從玉石的質材上說,玉石溫潤通透,相比於其他石頭來說,有一種審美愉悅。同時,玉石的顏色是大自然石頭中比較少見的,如潔白、碧綠、金黃等等,物以稀為貴。而且,玉石可以打磨雕琢,製作成精美器物,這是從玉石本身來說招人喜歡的原因。

    其次,古人喜歡把萬事萬物與品德聯絡在一起,如松、竹、梅寓意高潔,虎寓意武力、威風等等。玉石以它特有的質材屬性,人們賦予它美好的道德屬性,主要有美好、高貴、溫潤、忠貞等,很多詩句成語都以玉作為形容物件,比如:新人美如玉;寧為玉碎;玉樹臨風等等。在漢字裡,帶玉字含義的字也多位褒義,比如鈺、琦、瑞、玕、玥….

    後來,人們還把玉上升到國家政權層面,最典型的就是皇帝的印章:玉璽。其他也有很多國家祭祀用的禮器也是用玉製作的,這把玉石價值上升到很高的程度、

    還有,古人還認為玉石有實用價值。實用價值之一,就是辟邪,這是人們喜歡佩戴玉器的一個重要原因。還有一個實用價值,古人認為,玉石經常與身體接觸,起到了按摩作用,能緩解疲勞,舒心養神。

  • 2 # 趣說古今事

    在古代玉象徵著人的身份,象徵著高貴,“和氏璧”大家都聽說過吧!秦王願用十五座城池換“和氏璧”可見碧玉對古人的重要性。

    “玉”在華夏數千年曆史文明中佔有重要位置古人對“玉”的認識和理解極其深刻,各個歷史時期的玉文化及其製品在人類歷史程序中猶如一個個座標,一座座豐碑,準確記錄著華夏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君子比德於玉,玉有五德,玉融入了人們的生活,規範著人們的行為操守,也激勵著鞭策著人們奮發有為。

    對於古人為何佩玉,也是眾說紛紜。

    古人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宮羽,趨以採齊,行以肆夏,周還中規,折還中矩,進則揖之,退則揚之,然後玉鏘鳴也——《禮記·玉藻》。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凡是君子都會佩玉,因為佩玉只有在不快不慢有節奏的步伐下才能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時刻提醒佩玉的人無論是走路還是坐車,動作和姿勢都要溫文而雅、不緊不慢,同時因為玉佩撞擊發出的聲音很遠就能聽到,以示正人君子的行為是光明磊落的,不會偷聽或偷看別人。

    換句話說,佩玉才能稱得上君子,聽著好像是那麼回事,不過回頭想想,為什麼我們的祖先不像苗瑤等民族的祖先那樣用金銀等材料製作在步行時能發出悅耳聲響的配飾,而單單選擇了玉石這種材料,並發展出了組佩這種極具民族特色的裝飾文化。要追求悅耳美聲,在身上綁一組大大小小的銅鈴鐺,豈不更方便麼?

    毫無疑問,玉佩的基本功能肯定是帶有炫耀性質的裝飾品,其他諸如發聲、圖騰符號崇拜、身份、等級的象徵乃至於文化傳承都是其附加作用。

    我們都知道玉佩是服飾中的飾品,而服與飾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比如紐扣、拉鍊是現代服裝上重要的部件,紐扣等完成其基本功能的同時,也被愛美臭美的人鑲嵌個“水鑽”或者挽個扣花兒什麼的,而組佩的出現也是類似的原因。有的佩飾還有提醒、告誡的作用。《韓非子·觀行》記載:“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於之性緩,故佩弦以自急。”韋皮性質柔軟,性子急的人佩戴它告誡自己不要急躁;弓弦常緊繃,慢性子的人佩戴它提醒自己不要懶散。清代出現了齋戒牌,在祭祀活動時佩於胸前,以提醒大家共保恭肅之心。

  • 3 # 看經典品百味人生

    古代人迷信,認為玉有防妖避邪的作用。用玉做杯、碗、碟等祭祀用具和玉鐲、玉簪、指環、菸嘴等裝飾品。第三,玉的韌性強,受得住鐵錘擊打,這一特性連金剛石也無法與之相比。利用玉的色彩和這一優點可以雕成形態各異的動物、花草、樓閣、寶塔等精緻的工藝品和裝飾品。

    世界上最大的玉石是1971年美國加利福尼亞芸特雷附近的海底開採出來的,重5噸,被命名為"玉石之王”。1977年在加拿大沃森湖發現一塊重達28噸的軟玉石。1978年在緬甸地區發現了一塊更大的玉石,重達90噸。但早在1960年,在我國遼寧省岫巖縣採掘出一塊特大玉石,體積為106.8m3,重達267.76噸,比國外三大玉石總重量還多144.76噸,質地細膩,透明度好,是世界上真正的“玉石之王”。

    寶石若有輻射反對健康有害

    至於所謂的“各類寶石具有不同磁場,透過對人體輻射,可開運治病”,就更加令人哭笑不得。劉國彬說,有些寶石為了提高品相,可利用高能電子加速器進行輻射處理,將其中的微量元素啟用變為同位素,從而改變顏色,提高身價。例如呈淺藍色、身價不高的黃玉經過放射性處理後,可以變成身價不菲的極似天然的海藍寶石。

    不過這種經輻射處理的礦石,有些要經過一年半載的衰變後,其放射性降低到人體所能承受的安全劑量,才可佩戴。有些要經過三五年甚至更久,才能達到人體安全佩戴的要求。如果寶石沒透過放射性安全檢測,就戴在身上,對身體反而有害。

  • 4 # 傳統銀文化

    孔子曾將講過“君子比德於玉。”就已經體現玉在故人心中的地位。我們透過以下幾點,簡單的分析一下這個問題,主要參照古文化、歷史背景、民俗、民間故事等,不同的視角,不同的答案。歷史的奇妙就在於此!

    01

    玉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經歷了新石器晚期、商周、戰國至漢、明、清五次高峰。

    傳說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把用15座城池換來的和氏璧製成傳國玉璽,上面刻著丞相李斯用大篆書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8個字。

    秦始皇“傳國玉璽” 印文資料圖

    傳國玉璽“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是“皇權神授、正統合法”的信物,傳說此後歷代帝王只有得到此璽,才算是真正的“受命於天”。

    02

    記得上大學的時候,從泰山給奶奶淘了一塊玉,奶奶非常喜歡,用她家傳的方法鑑別了一下,說,是玉,但玉的品質一般,可孫子送的,還是非常喜歡。

    這是我給奶奶唯一的禮物。

    奶奶算是當地的豪門大戶吧。小時候我不懂事,偷偷地從她孃家帶來的首飾盒裡拿了許多鑲著紅色、綠色石頭的金屬耳釘、戒指玩,至少有十多個吧,有一次在麥田裡和小朋友摔跤弄丟了,也沒找到,畢竟覺得奶奶的盒子裡還有很多,應該不會發現。

    後來才知道,那些金屬叫白銀,也有黃金,那些紅石頭叫紅寶石,綠石頭叫翡翠,還有綠寶。

    熊孩子作大業!在孩子的眼中只有好玩和不好玩,沒有貴賤,更沒有等級的概念。

    長大了,歷史文化了解的多了,發覺至少在1萬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開始佩戴首飾,7000年前,當時新疆和田玉便有了開發和利用的歷史。到了商周時期,玉文化開始氾濫。

    值得一提的是,故宮玉器三萬多件,其中一半與乾隆有關,乾隆喜歡玉到什麼程度?

    我們看看那些皇子們的名字就知道了:永璜、永璋、永珹、永琮、永璇、永瑢等等,都和“玉”有關。

    03

    為何古人喜歡玉?

    很多人會說,玉很值錢啊!或者說,玉很難得啊!或者說,玉是貴族家的東西,代表權力!或者說,君子如玉,玉是君子的象徵!

    其實,這只是情感或者道德上的解釋,玉之所以被古人喜愛、推崇,與玉的物理屬性有關。

    玉,就像是大地的“舍利子”,是“地氣”靈魂的結晶,是精氣神的凝聚。

    遠古時代,地殼運動,積聚成高山、大陸,而更加久遠的是地下靈氣的聚集因此而產生的高純度的結晶體,比如水晶、翡翠、寶石,更為我們熟知的是玉。

    所以,玉蘊含的能量是巨大的,就像一塊超能蓄電池,古人正是因為玉的這一特性,而把玉作為溝通天地的媒介,所以才有了玉璧、玉琮等祭祀專用的神器。

    玉埋藏地下幾千年甚至上億年,玉中含有大量礦物元素和能量。

    所以人們常說“人養玉,玉養人”,“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

    古人喜歡用玉來形容人的人格和品質,他們將玉人格化,稱其具有仁、義、智、勇、潔等五德,把君子德比於玉。

    古人有薄金銀而厚玉的傳統。

    比如《管子》將“先王以珠玉為上幣,黃金為中幣,刀布為下幣”作為定論來加以記載。

    古代皇帝們的權力象徵“璽”也大多與玉有分不開的關係。傳說中用15座城交換的“和氏璧”,據說就是中國用玉璽的始祖。

    君王們所看重的,也許就是玉的德行與靈性。而這些,恰是金銀所不具備的。所以說“黃金有價而玉無價”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玉對五臟、心神都有幫助。

    甚至有人還總結了古代玉石的五大功效:

    一、鑑毒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玉杯、玉碗在大唐盛世成為豪門、富賈們宴飲的高階器具,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玉可以鑑毒。

    一般在茶馬古道上行走的商隊都會隨身攜帶玉碗、玉壺或者玉針。

    一方面為了防止強盜搶劫下毒,另一方面是為了驗證找到的水源是否有毒,所以玉在古代是商人維繫生命安全的重要物件。

    二、淨化水質

    古人喜用玉杯飲酒,正是因為玉能夠調和酒精,使酒喝起來更加香醇。

    科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用玉桶和鐵通分別裝滿自來水,一段時間後,玉桶中的水毫無變化,而鐵桶中的水早已渾濁不堪,可見玉石作用之強大。

    三、保鮮防腐

    古人喜用玉器盛放食物水果,用以保鮮。直到現在,仍然有個別少數民族保留著這種習慣,這不僅僅是對客人的禮遇和彰顯身份的標誌,更是因為玉器本身所具有的防腐保鮮作用。

    四、養生除溼

    在沒有不鏽鋼針的古代,人們做針灸都是用玉針來代替,很顯然,在古代,人們就知道玉石祛風溼、除溼熱的功能。不僅如此,哪些生活在氣候潮溼地區的人喜歡佩戴玉,也是因為玉有此功效。

    五、殺菌、消炎、美容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玉可以殺死650餘種生物細菌,並且能夠有效地控制抗菌珠。玉對治療感染性疾病、燒傷和其他外傷等都有顯著的療效。

    《本草綱目》記載:玉能“除胃中熱,喘息煩滿,止渴”,把玉粉碎成“麻豆”大小,“久服輕身”長壽。

    玉還能“潤心肺,助聲喉,滋毛髮,滋養五臟,止煩躁,宜與金,銀,麥門冬等同煎服,有益。”

    玉能美容,祛癍痕。“面身斑痕,真玉日日磨之,久則自滅。”

    由此可見,古人說“人養玉,玉養人”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05

    玉與五行的關係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真金不怕火煉,好玉不懼火燒。

    玉之所以被古人推崇,還與這“五行”學說有關。

    所謂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種能量。玉的神奇在於五行完全:

    1、玩玉的朋友都知道“漢八刀”的技法,玉需要雕刻,所以五行具備金的特質;

    2、而好玉白璧無瑕,有“仁”德品質的賦予。翠玉蒼翠欲滴,青玉也常用於玉璽的製作,“仁”、翠、青五行屬木;

    3、辨別玉質優劣有個行話叫“水頭”,溫潤如玉,玉有水的五行;

    4、翡,為紅,翠為綠,玉是高能量結晶體,其產生與地殼運動,火山岩漿有關;而且古代玉與祭祀活動、溝通天地有關,祭祀五行屬火,所以玉更有五行火的特質;

    5、玉由大地孕育,五行土,是土中貴族。

    由此可見,玉,金木水火土五行皆具備!

    另外,古代人迷信,認為玉有防妖避邪的作用。用玉做杯、碗、碟等祭祀用具和玉鐲、玉簪、指環、菸嘴等裝飾品。第三,玉的韌性強,受得住鐵錘擊打,這一特性連金剛石也無法與之相比。利用玉的色彩和這一優點可以雕成形態各異的動物、花草、樓閣、寶塔等精緻的工藝品和裝飾品。

    世界上最大的玉石是1971年美國加利福尼亞芸特雷附近的海底開採出來的,重5噸,被命名為"玉石之王”。1977年在加拿大沃森湖發現一塊重達28噸的軟玉石。1978年在緬甸地區發現了一塊更大的玉石,重達90噸。但早在1960年,在我國遼寧省岫巖縣採掘出一塊特大玉石,體積為106.8m3,重達267.76噸,比國外三大玉石總重量還多144.76噸,質地細膩,透明度好,是世界上真正的“玉石之王”。

    寶石若有輻射反對健康有害

    至於所謂的“各類寶石具有不同磁場,透過對人體輻射,可開運治病”,就更加令人哭笑不得。劉國彬說,有些寶石為了提高品相,可利用高能電子加速器進行輻射處理,將其中的微量元素啟用變為同位素,從而改變顏色,提高身價。例如呈淺藍色、身價不高的黃玉經過放射性處理後,可以變成身價不菲的極似天然的海藍寶石。

    不過這種經輻射處理的礦石,有些要經過一年半載的衰變後,其放射性降低到人體所能承受的安全劑量,才可佩戴。有些要經過三五年甚至更久,才能達到人體安全佩戴的要求。如果寶石沒透過放射性安全檢測,就戴在身上,對身體反而有害。

  • 5 # 追蹤歷史腳步

      古人為什麼把玉看的那麼珍貴?首先,玉的模樣好看,色彩豐富。古書《說文》記載,所謂玉,就是“石之美者”。玉的顏色有草綠、蔥綠、墨綠、灰白、乳白色,色調深沉柔和,形成一種特有的溫潤光滑的色彩。中國人喜歡一種半透明的白色以至黃白色的"羊脂玉”—和田玉,還有白色中雜有綠色的條帶的玉——“雪裡苔蘚玉"。

      其次,古代人迷信,認為玉有防妖避邪的作用。用玉做杯、碗、碟等祭祀用具和玉鐲、玉簪、指環、菸嘴等裝飾品。

      第三,玉的韌性強,受得住鐵錘擊打,這一特性連金剛石也無法與之相比。利用玉的色彩和這一優點可以雕成形態各異的動物、花草、樓閣、寶塔等精緻的工藝品和裝飾品。

      1935年,一次大地震襲擊了南加利福尼亞,桑塔巴巴拉的一個小工藝品店裡收藏的中國工藝品都掉到地上。但令店主欣慰的是,最值錢的玉製品雖然放在架子的最上層,但一件也沒有損壞。很顯然,玉非常堅韌。

      清末慈禧太后貪婪玉石一生。據說,有一名進貢者奉獻一枚大金剛石頭飾,她沒有接受,反而歡迎送給她的小而精美的“帝目”綠玉製品。她有一隻寶貴的戒指,形狀像一隻小黃瓜,是用高品質的玉雕刻成的。她手腕上戴玉手鐲,幾個手指上戴有上等的碧玉指環和三寸長的玉製指甲套,吃飯喝水用精雕細刻的玉盤、玉筷和玉茶碗。她死後殉葬品有大量的玉製珍品。

  • 6 # 小辛暖暖

    現在很多人喜歡把玩玉石,除了美觀以外,玉石還具有保健作用,有助於調理平衡身體的各個器官。其實在古代,玉的功效很多,遠遠超過了現在人們給玉的定義。

    古時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玉對五臟、心神都有幫助。不僅如此,玉在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1鑑毒

    古時的茶馬古道是經濟、交通、文化的主要通道,一般行走在茶馬古道上的商隊,為了防止強盜搶劫下毒,一定會隨身攜帶幾件玉製餐具,如玉碗、玉壺。

    通常找到水源會用玉器皿驗證水是否有毒,確認安全後才會取水飲馬做飯,所以,玉在古代是商人維繫生命安全的重要物件。

    2消炎

    佩戴耳環不僅僅是現代女性所喜愛的,更是古時的女子的重要裝飾品,所以古人就有了打耳洞的習慣。

    既然愛美,就要為美付出點代價,打過耳洞的美女都知道,雖然不是多麼多麼的疼痛,但卻很容易發炎,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穿完耳洞若戴鐵耳環必定發炎,古人喜愛佩戴玉耳環,傷口卻能癒合很快。這說明了玉有消炎的作用,並且能夠促進傷口的癒合速度。

    3殺菌

    古時就有這樣一句話“身戴白玉,健康富貴永相隨”,古人認為佩戴玉不僅美觀大方,還可保健康平安。

    其實這是有科學依據的,玉可以殺菌,甚至是一切有害的微生物,對各種感染引起的病痛有很好的療效,不論是內服還是外用都可以,而且沒有任何副作用,簡直是醫學史上的一個奇蹟。

    4防腐保鮮

    古時人們喜歡用玉製器皿盛放食物水果,現在我國個別少數民族仍然保留這種習慣,這不僅僅是對客人的禮遇和彰顯身份的標誌,更是因為玉具有防腐保鮮的作用。

    5去溼

    針灸療法是我國獨有的治病方法,古時還沒有發明不鏽鋼針的時候,是用玉針替代的,顯然古代人們就知道玉既可內服也可外用。

    古人用玉針灸可以祛風溼、除溼熱,那些生活在氣候潮溼地區的人喜歡佩戴玉,也是因為玉有此功效。

    6淨化水質

    你相信嗎?玉還能淨化水質,古人對自己的生活質量也是有要求的,就像咱們現在家家要買淨水機一樣。

    古人還喜歡用玉杯喝酒,也是因為玉能夠調和酒精,使酒喝起來更香醇。有人曾做過一個實驗,用鐵桶和玉桶分別裝滿自來水,放置一個月,發現鐵桶裡的水已渾濁不堪,而玉桶裡的水仍然清澈,可見玉作用之大。

  • 7 # 文化點心

    如果做個分類統計,我敢保證,中國的成語典故、故事、俗語、諺語、器物、人名等,與玉有關的,當屬最多。

    對玉石(指軟玉,下同)的使用,我國已經有7000多年的歷史,盛行期也有3000多年,國人對玉石的感情和由此而積澱出來的特有的玉文化,全世界獨一無二。

    為什麼中國人對玉石如此鍾情呢?換言之,為什麼我們國家玉文化如此繁盛呢?理由有五:

    之一,就其材質來說,玉石本身就具有高貴美麗的氣質。玉石不同於其他石材,它細膩,光滑、溫潤、堅硬、晶瑩剔透,再加上有白、青、黃、墨、碧等近十類顏色,更是五彩繽紛,各具特色,這種天然品質使得它天生就具備了高貴和美感,加以雕琢,便可成為熠熠生輝的器物和裝飾品。

    之二,人們發現並使用玉器,是個必然過程。上古進入石器時代,先民們在用石頭打製生產工具時,自然會發現玉石這種礦物質,因為它比一般石頭更為堅硬,又有著與眾不同的色澤和光彩,更晶瑩更通透,更加惹人喜愛,漸漸變成人們的裝飾品也就是必然的了。

    之三,結緣政治,是玉文化長足發展的最大動力。玉器漂亮,但加工困難,於是就成為珍貴之物,最初,只有族長或者掌管祭祀的人士才有資格使用,隨之,演變成禮器、祭器或圖騰,再進一步轉化成為權力、地位、財富的象徵。夏、商、週三代,都以玉製品為“禮器”,秦朝時,直接用“和氏璧”作為“傳國玉璽”,漢代,皇親貴族用玉都有嚴格的等級標準,此後各朝各代,無不將玉器作為國之重器。

    之四,“君子如玉”的思想,為玉文化繁榮推波助瀾。中國的古人,早就發現了玉石與人的性格之間的相似之處,所以《詩經》中就說,“謙遜風度的君子,溫文爾雅有內涵,如同美好的玉石一樣,自我修養就像玉器,琢了還得磨。”孔子說,玉有仁、智、義、禮等十一德,所以,使用和佩帶玉器和飾品便成了時尚,一來可彰顯使用和佩帶者的品味,二來可以時刻提醒佩帶者要做個如玉的“君子”。

    之五,玉器製作工藝的不斷進步,為玉文化發展錦上添花。先秦時期經秦漢再到隋唐,玉器一直是皇家和貴族的專有飾物,加工工藝不斷精進;兩宋時期經濟繁榮,手工技術得以更大進步,玉器加工變得更方便快捷,促使賞玉之風大盛,精品名作層出不窮;明清時玉器製作達到頂峰,品種更為豐富多彩;現代科技興起,加工玉石的技藝那就更不用說了,玉製品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

    我國玉文化延續時間長,內容豐富,範圍廣泛,影響深遠,成就輝煌,經過歷史和文化的洗禮,它寓含了“寧為玉碎”的愛國氣節,“化為玉帛”的友愛風尚,“潤澤以溫”的奉獻品德,“瑜不掩瑕”的清廉氣魄,“銳廉不撓”的進取精神,是我們偉大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

  • 8 # 貴極登峰

    中國的成語典故、故事、俗語、諺語、器物、人名等,與玉有關的,當屬最多。

    對玉石的使用,我國已經有7000多年的歷史,盛行期也有3000多年,國人對玉石的感情和由此而積澱出來的特有的玉文化,全世界獨一無二。

    為什麼中國人對玉石如此鍾情呢?換言之,為什麼我們國家玉文化如此繁盛呢?理由有五:

    之一,就其材質來說,玉石本身就具有高貴美麗的氣質。玉石不同於其他石材,它細膩,光滑、溫潤、堅硬、晶瑩剔透,再加上有白、青、黃、墨、碧等近十類顏色,更是五彩繽紛,各具特色,這種天然品質使得它天生就具備了高貴和美感,加以雕琢,便可成為熠熠生輝的器物和裝飾品。

    之二,人們發現並使用玉器,是個必然過程。上古進入石器時代,先民們在用石頭打製生產工具時,自然會發現玉石這種礦物質,因為它比一般石頭更為堅硬,又有著與眾不同的色澤和光彩,更晶瑩更通透,更加惹人喜愛,漸漸變成人們的裝飾品也就是必然的了。

    之三,結緣政治,是玉文化長足發展的最大動力。玉器漂亮,但加工困難,於是就成為珍貴之物,最初,只有族長或者掌管祭祀的人士才有資格使用,隨之,演變成禮器、祭器或圖騰,再進一步轉化成為權力、地位、財富的象徵。夏、商、週三代,都以玉製品為“禮器”,秦朝時,直接用“和氏璧”作為“傳國玉璽”,漢代,皇親貴族用玉都有嚴格的等級標準,此後各朝各代,無不將玉器作為國之重器。

    之四,“君子如玉”的思想,為玉文化繁榮推波助瀾。中國的古人,早就發現了玉石與人的性格之間的相似之處,所以《詩經》中就說,“謙遜風度的君子,溫文爾雅有內涵,如同美好的玉石一樣,自我修養就像玉器,琢了還得磨。”孔子說,玉有仁、智、義、禮等十一德,所以,使用和佩帶玉器和飾品便成了時尚,一來可彰顯使用和佩帶者的品味,二來可以時刻提醒佩帶者要做個如玉的“君子”。

    之五,玉器製作工藝的不斷進步,為玉文化發展錦上添花。先秦時期經秦漢再到隋唐,玉器一直是皇家和貴族的專有飾物,加工工藝不斷精進;兩宋時期經濟繁榮,手工技術得以更大進步,玉器加工變得更方便快捷,促使賞玉之風大盛,精品名作層出不窮;明清時玉器製作達到頂峰,品種更為豐富多彩;現代科技興起,加工玉石的技藝那就更不用說了,玉製品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

    我國玉文化延續時間長,內容豐富,範圍廣泛,影響深遠,成就輝煌,經過歷史和文化的洗禮,它寓含了“寧為玉碎”的愛國氣節,“化為玉帛”的友愛風尚,“潤澤以溫”的奉獻品德,“瑜不掩瑕”的清廉氣魄,“銳廉不撓”的進取精神,是我們偉大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

  • 9 # 莽原文士

    中國人貴玉,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已形成了悠久的玉文化傳統。對於中國人為什麼貴玉的問題,請聽小牛下述三方面的陳述。

    一、從使用玉字的語言現象看,就知道中國人有多麼貴玉了。

    古代皇帝的印章用藍田玉製成,叫“玉璽”;他們在泰山封禪祭天的文書刻在玉上,叫“玉牒”;帝王宮殿或神仙居處被稱作“玉館”。古人把美妙動聽的笛子稱為“玉笛”,把為正義事業犧牲視為“玉碎”,就連給美洲農作物indian corn起名時,也用了“玉米”“玉蜀黍”來表達珍視與喜愛之情。帶玉字的成語就更多了:讚揚一個人高尚純潔的品行用“冰清玉潔”,誇獎一個人瀟灑秀美的風姿用“玉樹臨風”,評價一個出生貧寒卻有真才實學的人時用“被褐懷玉”……

    用“玉”來命名起字的現象也很普遍,與屈原同時代有位楚辭詩人叫“宋玉”,三國時東吳名將周瑜名瑜字公瑾裡都含有玉的意思,《紅樓夢》男女主人公叫“賈寶玉”“林黛玉”……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獎牌設計繼承了中國悠久的玉文化傳統,起名“金鑲玉”,把崑崙玉與金銀銅金屬結合起來,製成金銀銅牌頒給競賽優勝者。玉字裡寄寓了崇高的人格,用來象徵可貴的品質,形容可愛可敬的事物,充滿美好的期許。中國確實具有漫長的貴玉傳統,玉的形象早已沉澱在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裡了。

    二、玉石的自然屬性,催人聯想起美好的人格。

    早在東漢時,許慎的《說文解字》就說,玉有仁義智勇潔五種美德。這種觀點很有權威性和代表性——古人就是根據玉的物理特性而賦予其人格精神的。玉石質地堅硬,色澤晶瑩,色彩斑斕,紋理繁密,振聲激越,手感溫潤,令人將玉與人聯絡起來而做“比德”。比德,是中國人的審美傳統,它將作為審美物件的自然物與人的操行品德加以比較並找出共性來。古人認為自然物之所以美之所以被欣賞被喜愛,是因為它的外在特徵應和了人的內在品質,像人一樣真善美,孔子的智者樂山、仁者樂山之說就是一種比德的表述。

    古往今來,人們把玉當作天地之精英,與人中之精華相提並論。《禮記》上說,君子沒有特殊原因,是不能將玉離身的,因為玉是君子的化身,玉與君子渾然一體的。玉,象徵著高雅,象徵著純潔,象徵著美好。玉的象徵意義早已融進中國人的心靈,中國人也因此愛玉、買玉、賞玉、佩玉和藏玉,樂此不疲。玉在古代最高的用途就是做禮器,有璧與、琮、圭、璋、璜和琥六種,被並稱為“六瑞”,用在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和嘉禮之中。老百姓則普遍購買玉佩,有戴在頭上的玉簪、玉導和玉撥;有戴在脖子上的系璧、配璜和玉項鍊;有戴在手上的玉鐲、指環和扳指。有的人家還購置大型玉器做擺飾,有玉山子、玉屏風、玉花瓶和玉觀音等。

    三、物以稀為貴,美玉價值連城。

    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和氏璧故事,那塊玉璧是用楚國特產的綠松石製成的。秦國覬覦它,居然要用15座城市來交換它,藺相如以生命來捍衛它,和氏璧豈止是價值連城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物以稀為貴嘛。反映商品供求關係的價值規律告訴我們,一種商品出現供不應求的情形時,它的價格就上揚。玉石是不可再生的稀有礦物,越採越少,因此,玉製品總是供不應求的。人們常說金銀有價玉無價,其實就是說明越美的玉越稀缺,越受人追捧,其價格也就越高,而且是越來越高。

    李商隱的詩句“藍田日暖玉生煙“”表達了人們對玉的感受:美玉那麼可愛,那麼可貴,但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找也找不到。古人特別珍視的羊脂玉出產於遙遠的西域塔里木河流域,藏量有限,開採艱難,再加上萬裡輸玉路上充滿風險,其價焉得不貴?明清以來,中國人愛上了翡翠,可它只產自鄰國緬甸的幾個礦點,優質翡翠價格遠超鑽石、紅寶石和祖母綠。崑崙玉礦場在雪域之上,原材料成本極高,價格降不下來。岫玉產量相對較大,它的價格也因此較低……以普通的和田玉籽料為例,20世紀90年代初,其每千克價格是100元左右,到了2007年漲到了50000元,十幾年間升值了500倍。玉石產量越來越少,人們越來越貴玉,玉的價格也越來越高,這種趨勢還要繼續下去。

  • 10 # 醫法文九撞

    世界歷史

    就是一部石頭的歷史

    百萬年前

    人們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

    就已經逐漸掌握了對石頭的使用

    這裡有很多的考古發現

    在到萬年前

    進入文化時期

    人們對石頭的使用更加嫻熟

    出現了陶器瓷器(姑且將這也作為石頭的一種吧)

    再到有文字前後

    人們找到了最好的石頭

    就是玉石

    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中

    玉石從一般工具

    上升到文化要素

    成為某種文化符號的載體

    價值越來越大

    不僅古人

    現代人也貴玉。

  • 11 # 濤說精彩歷史

    1、主要原因,中國幾乎不產其他寶石。2、即一個國家對寶石偏愛,與當地的寶石資源、開採情況、歷史文化脫不了關係。

    玉可分為兩種:軟玉(和田玉等)與硬玉(翡翠等),中國是軟玉的故鄉。大陸境內的玉文化,最早可上述至新石器時代的內蒙古興隆窪文化,距今8000年。說明中國人玉文化的產生在文字之前,甚至早於古埃及、古蘇美爾文明的寶石文化。

    且中國的玉文化一脈相承,從興隆窪文化(距今約7000—8000年)、紅山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良渚文化(距今5300-4500年左右)、凌家灘文化(距今約6000年)、石家河文化(距今約4600─4000年)、齊家文化(距今4000年左右)等都有玉石出現,且文化遺址附近都有相應的玉石資源,而且相對容易開採。

    作為對比,全世界五大寶石——鑽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貓眼石,中國古代幾乎不產。甚至金銀,到明朝以前,中國本土的產量也只是適中。

    我們不妨想象這樣一個場景,在經歷的300萬年的舊石器時代、10萬年的新石器時代中,人類慢慢發現身邊眾多石頭工具中,有一大類美麗、耀眼、稀缺的石頭——寶石。這些寶石要麼比一般石頭硬,無堅不摧,比如鑽石;要麼比一般石頭軟,能雕刻出自己喜愛的形狀,比如和田玉;要麼硬度差不多,但手感更好。

    在中國,這寶石就是產量巨大的玉石。

    (興隆窪文化中的玉製品,距今8000年)

    (紅山文化中的玉龍,距今6000年,極可能是地位的象徵)

    總之,這些漂亮、稀有的玉石滿足了人們的愛美之心,慢慢的從謀生的石器中脫離出來,一代代相傳或者陪葬。最後在新石器末期,大約8000年前的中國,形成了世界第一個寶石文化——中國玉文化。

    中國的成熟文字如甲骨文,也許產生比埃及象形文字、蘇美爾楔形文字晚;但中國的玉石文化、和與之適應的貧富分化、階層分化,卻可能早於新月沃土的文明,無怪有專家說,現代對文明的定義標準對華夏不公平,因為西方人根本沒有考慮中國獨有的、更加悠久的玉文化。

    距今6000年紅山文化,已經出現了專門的“玉龍”形象,與中國上古龍崇拜有機結合。這說明,中國“玉文化”已經非常成熟,並開始成為地位、權力的象徵,中華民族由玉文化,開始走向“玉崇拜”。

    到了距今2700年春秋戰國,是全球文化的軸心時代。戰國的和氏璧,更是無上權力象徵,被諸侯、大夫捨命相奪。其今天蹤跡,依然是中國歷史的最大謎案之一。

    (和氏璧可以讓一國宰相捨去生命,可以讓最強的秦王彎腰低頭)

    而以孔子為代表的中國儒家,更開拓玉的新象徵——與人的美好品德分別對應,即與君子美德分別對應。

    《禮記·聘義》:有弟子曰:“敢問君子,貴玉而踐珉者何也?為玉之寡,而珉之多。孔子曰:“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故君子貴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而慄,知也;廉而不判,義也;垂之如墜,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拙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浮尹旁達,信也;氣如長虹,天也;精神見於山川,地也;圭灣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

    這還得了,儒家是古代穩政權的系統理論,玉文化在經典中被長篇論述,自此深深刻印在了每一箇中國人身上,不再分離。

    所以,中國人貴玉。這是全球其他任何文明都不能理解,不能做到的。

    (部分玉石的外文名稱)

  • 12 # 史全十美

    玉被認為是天,地間的精華、是上天恩賜的寶物,它承載著一種文明,這種文明傳承了八千年,在神秘的史前社會,它是溝通上天的神器,在王權社會里,它是最神聖的王權的代表,它象徵著莊嚴的禮儀,和高貴的品質,人們把最美好的字眼都賦予到玉的身上,甚至希望它能護佑著靈魂而長生不死,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人民把這種力量凝聚在這種天然礦物質身上,又是什麼力量讓這種寶物連綿不斷的傳承了八千年?古人為什麼對這種美麗的石頭這麼崇拜,讓我來談談玉在中國歷史的發展與傳承。

    神聖的王權

    《左傳》記載,禹會合諸侯於塗山,當時“執玉帛者萬國”。“玉帛”就是瑞玉和束帛,是古代諸侯參與會盟朝聘時所持的禮物,同時也是身份和財富的代表。這說明在夏朝初年,玉器已成為為等級制度服務的重要禮器。玉的等級化和禮儀化,成為這個時期玉器文化的主要特點。

    玉在西周成為最高權力的象徵與文化。其具體表現是以不同的器類和同一器類的不同尺寸代表不同的身份和等級。《周禮·春官·大宗伯》載:“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谷璧,男執蒲璧。”看得出在等級制度森嚴的周朝,玉被等級化、政治化了。從考古發掘出土的西周玉器來看,主要功用有禮儀用玉、玉工具、玉裝飾品以及喪葬用玉。

    玉被儒家神聖話

    發經濟的發達,促進了文化的繁榮昌盛。春球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競相著書立說,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可喜景象。孔子創立的儒家學派提倡“貴玉”、“崇玉”的思想,給玉器文化的發達提供了理論基礎。在文化思想方面形成“諸子爭鳴”的新局面,當時政治上主張“德治”和“仁政”的儒家學派,提倡“君子比德於玉”,於是玉被人為地賦予許多美德,玉在等級化的基礎上,又進一步被人格化、道德化了。

    根據《禮記·聘義》記載,儒家學派的創始者孔子回答弟子子貢關於“君子貴玉而賤珉”的問題時說,君子所以“貴玉”,原因是玉具有十一種美德,即“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慄,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於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從品德的內容來看就是孔子所謂的仁、智、義、禮、樂、忠。這也是後世一直所說貴玉的原因。

    君子佩玉成為貴族風度。儒家學派貴玉思想的主要表現是,認為玉所具有的許多美德,因而主張“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於玉比德焉”,提倡“君子必佩玉”。所謂“君子”,即士以上的各級貴族。從天子到士的大小貴族,除辦喪事外,都要佩帶玉飾。佩玉既是裝飾和表示自己身份的高貴,也是具有高尚品德和良好道德修養的象徵。貴族佩帶成組的玉飾,走起路來有板有眼,玉飾相碰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以顯示他們的貴族風度和“美德”。

    玉用於喪葬更代表著王權與特權

    以玉隨葬的習俗,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原始社會後期就出現了“玉殮葬”。東周以來,儒家提倡“君子貴玉”、漢代人繼承並發展了先秦儒家“貴玉”的思想,皇室貴族不僅生前玉不離身,死後也以大量的玉器隨葬。同時儒家提倡孝道,主張“事死如生”,因而厚葬的風氣十分盛行。加上漢代人迷信玉能保護屍體長期不朽,甚至認為死者口中含玉能使屍體千年不朽。因此,喪葬用玉在漢代有了突出的發展,葬玉在漢代玉器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古代文獻中,玉衣又稱“玉匣”、“玉柙(音xiá)”,是漢代皇帝和高階貴族死時穿用的殮服。據記載,漢代的皇帝死後都穿形如鎧甲的金縷玉匣(即“金縷玉衣”),漢武帝的金縷玉匣上雕鏤蛟龍鸞鳳龜麟的形象,稱為“蛟龍玉匣”。《漢書》、《後漢書》等歷史文獻也有關於玉衣或玉匣的記載。但是,玉衣的形狀究竟如何,從漢代以後便不為一般人所知道,長期以來成為一個不解之謎。直到1968年在河北滿城中山王劉勝和王后竇綰的墓中發現了兩套完整的金縷玉衣,還有1992年,在河南芒碭山樑孝王墓室中出土有金縷玉衣,人們才第一次看到了玉衣的真面目,解開了長期存在的“玉匣”(即玉衣)之謎。玉象徵著中國連綿不斷的璀璨文明

    中國玉器從原始社會開始,就和意識形態聯絡在一起。它和古代人們的生活習慣、宗教信仰、祭祀禮儀、政治思想、道德信條、喪葬制度等息息相關,這是任何其他質料的器物所不能比擬的。玉器文化因此而成為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文化思想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自從人類進入階級社會後,玉器主要被統治階級所佔有,為皇室貴族和上層社會的人們所享用,成為他們顯示身份、地位和從事各種活動的用品。但是絢爛多彩的玉器本身卻是玉工們辛勤雕琢出來的,它們展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創造才能。中國古代玉器不僅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珍貴遺產,更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的一枝奇葩。

  • 13 # Aaron基金投資顧問

    《說文解字》中解釋:玉,石之美者。並且認為玉不只是外表美麗,還有很多好的品德。比如:玉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鰓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橈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絜之方也。

    玉,是能通神的物品。從文字的角度來講,在殷商甲骨卜辭中,通神的“巫”就是一個雙手捧玉的人。

    到了後世儒家,對玉更是加倍推崇。

    子貢問於孔子曰:“敢問君子貴玉而賤玟者何也?為玉之寡而玟之多與?”

    子貢是孔子最活潑的學生,什麼問題都敢問。孔子好像也很喜歡子貢,對他總是悉心教導,耐心指引。子貢問君子為什麼喜歡佩戴玉,而不喜歡佩戴玟。其實這裡有點糊塗,玟也是美玉,不知道為什麼不算在玉里面。但我想子貢的原意是想問老師,玉這種材質和君子的品德有什麼相應之處。而不是去研究玟究竟屬於不屬於玉的範圍。

    孔子回答道:非為玟之多故賤之也、玉之寡故貴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慄,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於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詩》雲: ‘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故君子貴之也。“

    孔子的解釋是:玉溫潤而有光澤,類似仁;緻密而堅定,類似於智;有稜角而不傷人,類似於義;懸垂下墜謙卑似禮;聲音清脆而悠長類似於樂;瑕疵不掩蓋美質,美質也不掩蓋瑕疵,坦誠似忠;晶瑩通透似信;氣如白虹如天象;生於山川之中,將地氣呈現於外;朝聘時以玉製的圭、璋通達情義似德。

    孔子的解釋非常得精闢完美了。這是藉著玉把儒家判定的君子的標準又總結了一回。

    所以孔子說《詩經》指”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君子如玉,完全指的是品德。絕不是指外貌,如果說一眼看去就形容此人君子如玉,未免太草率。

  • 14 # 味哎兒

    人類石頭時代太長久了,幾乎幾億年的石器時間,其頂峰是古埃及與瑪雅的巨石砌。次為歐洲人的石頭建築。即歐仿埃及式,從而由雄宏轉為秀氣。

    由瑪雅人的修頭顱作為憑此頭型認貴族否,到埃及憑手執物與美索不達米亞憑手提物及發須造型認貴族否,都可見憑啥的重要性。

    而,古中國人棄石,用竹.木.貝.骨.牙.土,而入當期最發達先進者。但石情節沒丟,由崑崙西麓的西王母處的瑤池玉液的恆都斯坦玉產處,採用玉為憑,而開始尚玉。

    玉訣.玉璋.玉琮.玉壁.玉環.玉璜等,都是持有人信物,從而千里之外,送訊人持玉,接訊人見玉如見本人,而信送訊人不偽詐。

    再後世族群聯盟,將一整玉器斷成盟者數,各持一部分,而示同盟。

    再後世,決由族長執,鋮由首長執,壁由巫師執,璋由大少執,璜由二少執,璣由三少執,圭由四少執,其它差使役等各有自職執憑玉,從而成職務標示玉。

    現代考古,有見決在目.口.耳處放置的,可見證:聽.說.看的決定者內含。

    而圭就是田壟的畦,璋就是丫式測望準線器,璜是聯接器,壁就是隔天隔地的雲與霧,琮就是母系時代的祖。

    父系社會後憑鼎居封地內,玉轉成垢土的神物,垢土漢朝後漸轉成土地爺.域隍爺。

    兩漢,前仍神玉,後為佩玉。

    宋,成飾玉。

    明清,成把玩的寶物。

    民國,成值錢物件。

    現,即值錢又沾收藏品了。

    神玉入祟玉,受孔子玉有五德說引發。

  • 15 # 皎月夕子

    黃金有價玉無價,說明玉石的珍貴程度。皇帝專用的“玉璽”,國寶和氏璧“完璧歸趙”的故事,足以說明玉的價值連城。

      玉曆來是珍貴的藝術品,我國玉文化淵源流長,飽含人們對玉的審美。玉石的顏色也是“赤橙黃綠青藍紫”,顏色繽紛多彩,工藝精美栩栩如生,讓人流連忘返愛不釋手。

      玉石之美與鑽石和彩色寶石有明顯的差異。鑽石之美在於它的堅硬、清澈、明亮。彩色寶石之美在於它的豔麗多姿。而玉石之美在於它的細膩、溫潤、含蓄幽雅。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天公嬌子性通靈,風沙磨礪俏玉容。冰晶玉肌飄清韻,暴雨洗禮駐彩虹。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這些詩詞就寫出了,人們對玉石的欣賞和評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對《駭客帝國》這部電影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