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雖然說是秦奸,但司馬欣和董翳不是,而且即使是秦奸,也有自己的親信和族人,底層老百姓保命要緊,從描述看章邯反而是最強的,討厭他的人無所作為不理他,親信又為他拼命。 從兵力看劉邦遠遠強於章邯,所以暗度陳倉中章邯還是兵分兩路,只是一路多一路少,少的那一路連拖住韓信等援兵都做不到,根據兵法五則圍之,十則奸之,理解是章邯的兵力本身就少於韓信(韓信的兵力估計只佔劉邦兵力一小半),還要守衛很多地方,又無法主動出擊。 蜀地本身貧弱,因為秦國的政策才富裕起來,即使強也不可能強於三秦之地,而打戰有多少兵在於你能徵到多少糧食,韓信用幾倍的兵力包圍著章邯,剩下計程車兵和司馬欣,董翳作戰,司馬欣也是名將,就這麼投降了?劉邦這麼小的地盤能養得起多少士兵?司馬欣手下起碼也幾萬吧?進攻不足,防守有餘吧?且司馬欣和項羽關係那麼好,他的兵力和資源應該是最多的吧? 還有那個董翳,劉邦和司馬欣,章邯打戰,你站著不動不就好了,幹嘛要投降?
9
回覆列表
  • 1 # 夜紹非翁

    因為韓信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計謀成功了。大意的三秦以為劉邦出山必定以修棧道為前提,而修棧道必定需要好幾年的功夫,不必大驚小怪等幾年準備也不遲。誰知正中了韓信的奇謀。韓信暗度陳倉,沒給敵人留下喘息的機會,一舉殲滅其中二秦,雖然大將章邯是有能力的,可惜之前跟隨章邯征戰多年的大秦戰士如今大多已經所剩無幾,新兵更是沒想到會有這麼一個混世魔王奇襲降臨。再者韓信帶兵有方,有勇有謀,難免不旗開得勝,一舉殲滅不會居安思危的三秦。劉邦的任人唯賢不免成就了韓信,成就了逐漸壯大的蜀漢。所以,三秦輸的那麼快是必然的。

  • 2 # 江湖小曉生

    導語:

    在項羽平定關中以後,開始分封諸侯。因為劉邦曾經打算做關中王,為了懲罰劉邦,所以給了他一個漢中之地。

    為了防止劉邦反叛,項羽在關中設立三秦諸侯國,將一個關中分裂成三個諸侯國,分別由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以及翟王董翳。

    這三個人中,以章邯的實力最強。不過他們三個不是敵人,而是共同在這兒幫助項羽守住劉邦的同盟。可是劉邦擊敗三秦的速度非常快,為什麼他們如此不堪一擊呢?

    01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策略取得成功。

    劉邦心裡很不服氣,因為他好歹也是第一個進入關中的人,按照楚懷王的說法,他應該是要被封為關中王的。

    故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而三分關中,王秦降將以距塞漢王。項王乃立章邯為雍王,王咸陽以西,都廢丘。長史欣者,故為櫟陽獄掾,嘗有德於項梁;都尉董翳者,本勸章邯降楚。故立司馬欣為塞王,王咸陽以東至河,都櫟陽;立董翳為翟王,王上郡,都高奴。---《史記》

    可是項羽的軍隊實在是太強大了,壓根就不可能把關中賞給劉邦。關中是天下富足之地,當年秦始皇將天下的財富都集中到了這裡,如果劉邦在這兒做大王,那天下豈不是要被劉邦奪取了?

    為此項羽將劉邦送到了偏遠的漢中之地,並且派遣章邯等人在關中鎮守,防止劉邦大軍殺回來。這本身是天衣無縫的計劃,可是為什麼失敗了呢?

    劉邦當時撤退的時候,將出川的棧道給燒了,這一招太厲害了,不僅杜絕了項羽大軍殺進來的可能,也使得三秦的將領們放鬆警惕。當時劉邦吩咐人修築棧道,這個訊息被章邯等人得知以後,他們雖然提高了警惕,卻覺得沒什麼大礙。因為修築棧道需要很長時間,沒有三兩年是修不好的。等他修好了,他們再從棧道那兒擊潰劉邦的軍隊,那就可以了。

    萬萬沒想到的是,劉邦大軍並沒有打算從棧道那兒出發。他們在韓信的指點下,找到了一條陳倉小道,劉邦帶著大軍從陳倉小道殺出了漢中,直奔關中而去。

    可以說三秦的將士們壓根就沒有什麼防備,劉邦就這麼帶著大軍殺了進來。所以他們是殺了三秦一個措手不及。就算三秦將士勇猛,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還是會敗給行軍有秩序的漢軍。

    02最強的章邯戰敗後,司馬欣和董翳不戰而降。

    這三個人裡面,戰鬥力最強的,當然是雍王章邯,作為三秦的主帥,章邯其實是非常傷感的一個人物。

    他曾經帶著二十萬大軍與項羽決戰,結果被項羽擊敗後,二十萬秦軍全都被項羽給坑殺了。這是一件非常淒涼的事情,而項羽覺得這還不夠,他還將章邯分封在了秦國的地盤上。這也對章邯來說是非常殘忍的,秦國的百姓們都恨透了章邯,章邯哪裡還能呆得住呢?所以說章邯在秦國當時的處境是比較尷尬的。此外雍王章邯的戰鬥力是最強的,所以項羽擔心他會造反,於是就安排了司馬欣和董翳一起在關中稱王,這麼一來三個人既可以互為犄角之勢看住劉邦,又可以互相提防。

    這樣一舉兩得的辦法,項羽覺得十分滿意。不過項羽所不清楚的是,章邯已經不是過去 那個章邯了,因為他把秦軍給坑慘了,所以他現在根本就喪失了帶兵的能力和勇氣。在這種氣場之下,他計程車兵們也都氣勢低沉。

    所以讓章邯鎮守關中,其實是一個錯誤的選擇,至少在應付劉邦這件事上是不對的。當劉邦大軍殺來以後,章邯的確是抵擋不住的。

    項王詐阬秦降卒二十餘萬,唯獨邯、欣、翳得脫,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彊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愛也。大王之入武關,秋豪無所害,除秦苛法,與秦民約,法三章耳,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於諸侯之約,大王當王關中,關中民鹹知之。大王失職入漢中,秦民無不恨者。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史記》

    不過章邯認為自己不能夠再投降了,因為他第一次投降的時候,害得二十萬秦軍被殺,所以這次他寧可自殺也不願意投降。結果劉邦放水淹了章邯的城池,章邯無奈之下,只好選擇自刎。

    連章邯都不是劉邦的對手,司馬欣和董翳就更別提了。他們沒有像章邯那樣寧死不降,而是果斷投靠了劉邦,這樣一來,三秦大地就都成了劉邦的地盤了。

    03劉邦的實力其實很強大,蕭何幫他藏得好。

    蕭何是劉邦陣營當中,最重要的一個人。他沒有韓信帶兵的能力,也沒有張良深謀遠慮的思維。但是蕭何對全域性形式的把控,是那兩位所欠缺的。

    沛公至咸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沛公為漢王,以何為丞相。項王與諸侯屠燒咸陽而去。漢王所以具知天下戹塞,戶口多少,彊弱之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圖書也。---《史記》

    當時劉邦剛剛打下了關中,其他將領們都爭著去搶掠財寶美女,唯獨蕭何跑去府庫將秦朝的法令書冊全都給收藏了起來。

    這件事對劉邦來說至關重要,當項羽分封劉邦到漢中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是唉聲嘆氣的,只有蕭何知道,這是劉邦絕地反擊的一次好機會。因為蕭何從秦朝的記錄當中得知,蜀地有一塊沃野千里的土地,堪稱天府之國,不僅可以儲備大量糧食,而且也是屯兵的好地方。所以蕭何積極促成了這件事,相反如果當初劉邦沒有被分封在漢中,而是平原的某個地區,那將來他的一舉一動都會受到項羽的監視,他將寸步難行。

    劉邦在漢中之地,雖然跑了不少兵馬,但是留下來的都是他的精銳部隊。而且劉邦在漢中囤積了不少糧草,又招募了一些士兵,這些都是外界所不知道的事情。

    項羽只當漢中是個不毛之地,為了懲罰劉邦,就把他扔到了那個地方。其實他不知道,他這是在成全劉邦。所以強大的劉邦出川以後,三秦的人馬自然不是他的對手。

    總結:項羽不以咸陽為都城,是非常錯誤的做法。

    關中之地在秦始皇的經營下,已經成為了天下最富有的地方。這裡有全國最多的富商、最發達的貿易、最多的能工巧匠,而且從這裡輻射天下,在秦朝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完備的系統。

    所以說這是老天爺送給項羽的都城,三十出頭的項羽此刻面臨著兩種選擇。一種是在咸陽定都,一種是回老家彭城定都。

    結果項羽選擇了彭城,理由很簡單,因為那邊靠家近。這可把天下人給雷到了,尤其是劉邦,打死他也想不通項羽這腦袋瓜子裡到底是漿糊還是漿糊?

    如果項羽親自坐鎮關中,劉邦是不可能那麼容易就殺出漢中的。三秦之地已經成為了天下中心,項羽偏偏要反其道為之,實在是令人不解。

    參考資料:《史記》

  • 3 # 史海泛舟擺渡人

    三秦打不過劉邦,一方面是因為劉邦手下有能人相助,另一方面是因為劉邦在秦地有一定的根基,三秦王在當地不得人心。在秦國滅亡之後,項羽效仿當年的周武王分封諸侯,為了能夠削弱競爭對手劉邦的勢力,項羽封劉邦做了漢王,將劉邦安排到了最偏遠的巴蜀地區。因為秦國的故地關中地區十分富裕,項羽的謀士紛紛勸告項羽佔據關中,但是項羽思念自己的故鄉楚國,沒有聽從謀士的建議佔據關中稱王。

    不過為了防止劉邦捲土重來,項羽將關中地區分別封給了三個秦朝的降將,讓他們看住劉邦,。為這三個諸侯國都在秦國故地,這三個諸侯國也被人們稱之為三秦。三秦王分別是章邯、司馬欣、董翳,其中章邯是鉅鹿之戰時期秦軍的總指揮,司馬欣和董翳是章邯的副將。

    劉邦剛剛聽說項羽這個計謀的時候,氣的想要發兵攻打項羽,不過劉邦和項羽的實力差距巨大,在謀士們的勸告之下,劉邦只能勉強答應了項羽的分縫條件。劉邦被封為漢王后,帶著三萬多軍隊到達了蜀地,並且燒燬了沿途的棧道。

    劉邦到達蜀地之後不久,蕭何向劉邦推薦了韓信,劉邦便開始準備反攻關中。這時候三秦王受到劉邦燒燬棧道的蠱惑,並沒有意識到劉邦即將要對他們發動進攻。在韓信的指揮下,劉邦大軍暗度陳倉,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進入到了三秦地區。

    韓信先率領大軍包圍了最難對付的章邯,然後又調轉槍頭攻擊司馬欣和董翳。司馬欣和董翳本來就是秦國的降將,他們勸說章邯投降項羽,導致了數十萬秦華人被殺害,秦華人對他們沒有多少感情,都不願意為他們賣命。最終司馬欣和董翳不敵韓信,率領軍隊投降了劉邦。

    在平定了司馬欣和董翳的勢力之後,韓信又集中部隊圍攻章邯,章邯一直堅持了一年的時間,才最終城破被殺。而劉邦在圍困章邯後,立刻率領大軍討伐項羽,並且一度攻佔了項羽的都城彭城。不過攻佔彭城後的劉邦變得飄了起來,他只顧著飲酒享樂,沒有鞏固好彭城一帶的防線。

    最終項羽率領三萬騎兵擊敗了劉邦的數十萬大軍,司馬欣和董翳再次叛變了劉邦。不過劉邦的嫡系部隊損失並不大,在彭城之戰戰敗後,劉邦率領大軍平安的退回到了關中地區,並且平定了後方的所有叛亂。之後劉邦再次捲土重來,同項羽進行了長達三年的對峙。

    在楚漢之爭的第二年,三秦諸侯首領章邯兵敗自殺,到了楚漢之爭的第四年,司馬欣和董翳相繼自殺。劉邦為了安撫三秦百姓,將司馬欣的首級示眾,以平息三秦百姓對於司馬欣勸說章邯投降,導致數十萬秦人被殺的痛恨。三秦王本身就是降將,他們被秦國故地的百姓們怨恨,而劉邦透過約法三章,獲得了秦國故地百姓的擁戴,再加上劉邦手下有韓信和張良這樣的人才,三秦王敗給劉邦也十分正常。

  • 4 # 減水書生

    劉邦還定三秦,主要是章邯打不過和項羽不增援。這兩個條件具備了,三秦就是劉邦的。至於司馬欣和董翳這兩個人,別說攻戰殺伐,就是獨自領兵跟人剛一戰的本事都沒有。項羽鉅鹿之戰,鼓動章邯投降;劉邦陳倉之戰,自己直接投降;項羽彭城之戰後,這倆人又投降。司馬欣和董翳,就是這種人設,還能指望他倆看住劉邦,不是敵人太兇殘而是臣妾做不到。

    01.劉邦至少也是亂世諸侯中的第二強,而且是真得強。

    不以結果論,單以項羽分封后的諸侯實力論。楚霸王必須是第一,這個無可爭辯,因為鉅鹿之戰打出了霸王人設。項羽是秦末亂世裡開了外掛、改了程式碼的英雄,打誰誰敗、滅誰誰死。

    但是,我們要問:第二強是誰?

    最強諸侯只能出自楚國集團,因為楚國集團是滅秦的主力擔當,其他人都是攢雞毛湊膽子裡的小雞毛。

    最先揭竿而起的張楚勢力,徹底被章邯給乾死了,死了之後連骨頭渣子都找不到。然後,還有一個齊國集團,齊國老大田儋剛一出兵中原,就被章邯斬首了。然後,齊國集團就呆在齊國不動了。再後,就是趙國集團,張耳和陳餘擔當領袖,但是這兩個書生在滅秦大業還沒完成的時候,就已經撕破了臉,從刎頸之交變成不共戴天。

    所以,只能是楚國集團,其他造反集團全沒戲。而且,能打的將軍全在楚國集團,項羽、英布、龍且、劉邦、曹參、灌嬰、樊噲,等等。即便是彭越,也得算投在楚國集團門下,幫助過劉邦攻城略地。

    擊昌邑,彭越助之。昌邑未下,沛公引兵西。

    只不過分封天下的是項羽,所以,幫助劉邦的,肯定不會有好果子吃。彭越就只能啥也分不著了。

    楚國集團裡,除了項羽,還有誰?只能是劉邦。在項梁死後,劉邦絕對是能跟項羽齊名的楚國柱石。而且,劉邦是真得強。

    宋義和項羽帶走了楚國主力部隊,至少是五萬人,去支援河北。劉邦呢?就是帶著本部人馬去扣關攻秦了。等到了咸陽會師,項羽諸侯聯軍四十萬,劉邦兵十萬。全天下的諸侯五十萬滅秦大軍,劉邦就佔了五分之一。這實力能弱嗎?

    劉邦強,不是一個人強,而是一個集團的強。經年累月的戰爭,劉邦手下已經聚集了一眾謀臣猛將,蕭何、曹參、樊噲、灌嬰以及呂澤的二隊將領,齊整整地擺在那裡。謀臣猛將的數量和質量,劉邦不僅不比項羽差,甚至要比項羽強。

    至於項羽封的三秦王,分封天下的時候,他們就是光桿司令。因為帶去的二十萬關中秦兵,全被項羽新安活埋了。章邯、司馬欣、董翳,就是三個人。而劉邦是一個集團、一股勢力。

    02.劉邦暗度陳倉來得太快,迅雷不及掩耳加猛虎入林地快

    公元前206年4月,項羽分封天下諸侯。這時候,劉邦才能走。項羽在分封之前。劉邦就是想走也走不了。但是,公元前206年8月,劉邦就已經出陳倉、還定三秦了。

    而且,《漢書》裡的記載更誇張,劉邦在前206年5月就已經發動了陳倉之戰。

    五月,漢王引兵從故道出襲雍。

    所以,滿打滿算,劉邦就留給章邯、司馬欣和董翳四個月的時間。

    在這四個月的時間裡,這三個人得趕緊回到自己的封地,立秩序、建官吏、收稅賦、徵軍隊。這些問題都難不倒章邯,因為這個人做過大秦少府,也就是財政部長,所以玩行政沒問題。同時,章邯還是大秦後期最能打的將軍,所以組織軍隊也沒問題。但是,問題是劉邦來得太快,就給你四個月時間,甚至四個月都沒到就已經明修棧道了,不僅牽扯章邯的關注,還得牽扯章邯的兵力,總得派兵去守,起碼得有人看著。

    然後,就是劉邦來了。這個亂世諸侯裡的第二強,要跟章邯真刀真槍地幹。然後,就是力量與智慧的較量。

    力量上,章邯死幹不過劉邦。有兩個條件制約:

    一個是劉邦手下的兵都是百戰餘生,也就是老兵老將,章邯手下的兵只能臨時拼湊,能整出多少就是多少。

    另一個是劉邦手下的兵都是戰心滿滿,這夥人為了能趕緊回家都紅了眼睛,他們的目標可能都不是關中而是關東和楚地。因為這夥人的老家在那裡。三秦計程車兵呢?就是看門的,看住了就跟著項羽混、看不住就跟著劉邦混,要麼直接跑回家種地。

    而且,劉邦手下的將軍是真得很能打,曹參、樊噲、灌嬰、周勃,個個都是猛將。而章邯手下有幾個能打的將軍?除了自己的兄弟章平還能賣賣力氣,其他人真心不好說。

    還有,就是章邯你帶出二十萬關中子弟去打仗,然後就你一個人回來了。大家都知道是項羽給活埋了,那你章邯就不是劊子手嗎?關中父老找不到項羽算賬,就不問一下你了嗎?章邯很難在短短四個月的時間裡,凝聚人心,甚至這份仇恨都化解不了。

    03.劉邦的運氣是真得好,好得能氣死人

    跟著劉邦去巴蜀的,沒有十萬人,但是三萬人肯定有。因為這是項羽允許劉邦帶走的軍隊。但是,沛豐將領和沛豐子弟兵,也就是這夥最能打的人,肯定得跟著劉邦走,在這三萬人裡面。因為他們是劉邦的支柱力量。劉邦是大哥,大哥去哪、小弟肯定得跟著。所以,劉邦的軍隊雖然不如以前多,卻比之前更精幹,絕對都忠心。

    但是,忠心畢竟不能當飯吃。巴蜀,在這夥人眼裡就是鳥不拉屎的地方,誰也沒人願意去。既然大家都不願意去,那就回去,關你項羽分封不分封,就是回去。所以,劉邦回關中才回得這麼快。因為這是群眾的呼聲。

    但是,漢中一趟(因為劉邦根本就沒到巴蜀,就在漢中站了一站),劉邦也沒白來。他又收了兩個非常關鍵的小弟。

    一個是範目,巴人裡的族長級人物。範目幫著劉邦組建了一支巴人勁旅,也就是山地作戰部隊。主要以巴人七姓為主,七千人上下,勇猛善戰。

    另一個就是趙衍,漢中本地人,大漢立國後被封須昌侯。這個人在楚漢爭霸期間,既沒有獻計之功也沒有攻城之功,但就是封侯了。因為他是暗度陳倉的真正主角。

    劉邦確實明修棧道了。但是,章邯沒上當,帶著主力大軍就在陳倉道堵著劉邦。劉邦的軍隊確實能打過章邯,但沒用。因為秦嶺大山連鳥都飛不過去,章邯堵死陳倉道,劉邦就是過不去,能打沒用。

    所以,這時候劉邦就準備回去了。他是真心準備回去了,因為只要章邯不中計,陳倉就真過不去。但是,這時候趙衍登場了。這個漢中土著知道一條能夠繞過陳倉關隘的小道。

    雍軍塞陳,謁上,上計欲還,衍言從他道,道通。

    然後,劉邦就派範目的巴人勁旅,也就是山地作戰部隊,按照趙衍的小道繞過章邯大軍進入關中。小道肯定難走,但難走不怕,範目這支山地部隊就是走這種小道的。繞過章邯大軍後,襲擊陳倉,然後範目這支勁旅就開始捅章邯的後腚了。

    章邯跟劉邦正面較量可能費勁,但也不是完全打不過。因為章邯畢竟是大秦猛將,打過的仗比劉邦看過的都多。但是,架不住劉邦運氣好,來了個前後夾擊,而且範目的巴人勁旅是真能打。所以,陳倉道之戰,章邯完敗。

    然後,再問一下吧,章邯還能有多少軍隊。一仗幹趴下了,真心難以經受再次重創了。進入關中之後,就是劉邦那些猛將的天下,攻城略地、四處出擊。

    04.三秦之戰是硬戰,但是沛豐將領很彪悍擊章平軍於好畤南,破之,圍好畤,取壤鄉。擊三秦軍壤東及高櫟,破之。復圍章平,章平出好畤走。因擊趙賁、內史保軍,破之。東取咸陽,更名曰新城。參將兵守景陵二十日,三秦使章平等攻參,參出擊,大破之。

    這是猛將曹參的三秦戰績。好畤之戰,兩次擊敗章邯弟弟章平的軍隊。然後攻城略地,直取咸陽,拿下關中核心。緊接著就帶兵守景陵,守了二十天,這二十天就是防著司馬欣和董翳的軍隊過來支援。曹參,不僅守住了,而且還主動出擊,又一次教訓了章平怎麼做人。

    同時,周勃、灌嬰和樊噲這些人,也是戰績不俗。在三秦之戰中,攻城城破、擊軍軍潰。

    王(劉邦)遂定雍地,東至咸陽,引兵圍雍王廢丘,而遣諸將略定隴西、北地、上郡。

    只要戰場一直能打勝仗,那佔地盤就不在話下了。所以,三秦之戰,劉邦並不是就佔了一個關中,而是把隴西、北地和上郡全給拿下來了。而章邯呢?章邯就是被劉邦圍在廢丘出不來,基本等同斬首。

    所以,在三秦之戰中,什麼兵法、什麼佈局全都沒用,純粹就是兩軍相逢勇者勝。而勇者是劉邦及沛豐將領,章邯也就只能是敗軍之將了。

    劉邦曾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所以關中父老應該是很支援劉邦的。所以,韓信才說: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

    但是,三秦之戰前前後後打了十個月,都是一座城池一座城池的奪、一場戰鬥一場戰鬥的大,根本就沒有什麼傳檄而定。所以,這是一場硬仗。章邯在四個月的時間裡,高效率地幹了很多事,他有效地延遲了劉邦還定三秦的戰略。

    05.司馬欣和董翳這兩個王為什麼投降了

    只要章邯打不過劉邦,司馬欣和董翳就肯定要投降。因為這倆人都有投降的基因和人設。只要打不過,絕不死扛,立即投降。

    而戰場武功上,章邯不見得打不過劉邦。但是,戰爭這種複雜的遊戲,從來不是一個人就能決定勝負的。章邯的將領打不過劉邦的將領,章邯的軍隊打不過劉邦的軍隊。然後,這就夠了,章邯就是打不過劉邦。

    所以,司馬欣和董翳投降的條件就已經具備了。

    但是,這兩個人還是可以等另外一個變數的。這個變數就是西楚支援。楚霸王是天下共主,十九路諸侯都是他封的。現在劉邦要挑戰楚霸王的分封秩序,項羽就該派兵收拾劉邦。而且,三秦的實力本來就弱,項羽的支援早就該到。

    不是項羽不支援,而是項羽在忙大工程。不僅劉邦不服項羽分封,趙國的陳餘也不服,齊國的田榮還不服,甚至無地梟雄彭越也不服。關中三秦很亂,關東之地也亂。這時候的項羽正在齊國跟田氏家族死磕呢,真心顧及不到三秦的事情。

    章邯打不過劉邦,項羽又不來支援,司馬欣和董翳這兩個王也就只能投降了。

    總結一下:

    劉邦是秦末亂世的第二強諸侯,除了項羽誰也不是對手。不是劉邦很雄主,而是劉邦兵精將勇。

    劉邦還定三秦來得太快,最多就給三秦王四個月時間,在這麼短的時間裡,三秦王很難做好戰爭準備。

    還定三秦之戰仍然是場惡戰,因為章邯很厲害,但是沛豐將領更彪悍,野戰殺伐、攻城略地,他們個個梟雄。

    只要章邯戰敗、只要項羽無援,三秦就是劉邦的,司馬欣和董翳只能投降,不投降就得被劉邦打死。因為劉邦就是佔了西楚彭城,項羽還在齊地征戰不休,顧及不到三秦。

  • 5 # 斌哥居丹霞

    劉邦打下關中以後沒有做成關中王,也總有些不快,後來被項羽分到偏遠的漢中之地。

    項羽知道劉邦沒有坐上關中王是不會甘心的,肯定要反叛,項羽就在關中一分為三設立三秦諸侯國,分別由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以及翟王董翳。把他們安置為犄角之勢,一面三個人共同防守劉邦反攻,另一面互相可以起到提防。劉邦卻給他來了個快刀斬亂麻,利利索索的收拾掉了三個諸侯王,有人疑問,這不也太快了,項羽還沒做好配合,關中已經成為劉邦的。

    項羽把劉邦送到了偏遠的漢中之地,並且有章邯等人在關中鎮守,項羽自認為的好辦法,還是沒有防住劉邦反攻。

    劉邦給自己留了一手,撤退的時候,把出川的棧道燒了,項羽打不進來,三秦王時間久了也會放鬆看守的警戒。

    蕭何給劉邦隱藏實力功不可沒,攻陷咸陽時大家都在搶奪財寶美女,唯獨蕭何卻跑到府庫,將秦朝的法令書籍全部收藏起來。

    沛公至咸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務支付之府分之,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藏之,沛公為漢王,以何為丞相。——《史記》

    蕭何經過分析研究,在漢中有一塊千畝肥沃的土地,稱為天府之國的大糧倉,可以儲存大量糧食,以備後用。

    當時分封給劉邦漢中之地時,劉邦和多數將領都不高興,蕭何積極勸說劉邦接受這塊封地。

    劉邦到漢中帶回去的都是精銳部隊,囤積了不少糧食,又招募了一些士兵,也防止了這些訊息外露。

    項羽哪裡知道漢中是塊肥沃的糧倉,總認為是不毛之地把你撂在那,劉邦沒有實力跟他拼,只好無奈的在那待著。

    劉邦在漢中兵馬也招募夠了,糧食已經大量儲存,足夠發動一次遠征。就計劃著怎麼出川,著名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是劉邦首創。

    首先派人明目張膽的修燒燬的棧道,是給章邯一個錯覺。這個訊息被章邯知道後,雖然提高了警戒卻覺得沒大礙,要兩三年才能夠完全修復成功,章邯計劃等修好了從棧道把劉邦的軍隊擊潰。

    劉邦的這一招騙過了章邯,在韓信的指點下找到一條陳倉小道,從這裡殺出漢中,直奔關中而來。三秦將士毫無防備,劉邦率軍殺了三秦一個措手不及,很快就敗退。

    章邯已經喪失當年指揮作戰的能力和勇氣,正好項羽又把他封到這個傷感的地方。章邯當年帶領的秦軍被項羽坑殺,後來又回到秦地,秦人已有怨恨,不願意支援他了,率領計程車兵們士氣又低沉。其實,項羽派他來鎮守關中,就是一個錯誤的選擇,劉邦的大批漢軍殺過來,章邯根本就擋不住漢軍的進攻。

    就這樣,章邯仍舊抵抗著漢軍,劉邦又用水淹了他的城池,無奈之下章邯只好選擇了自刎。司馬心和董翳看到章邯都不是劉邦的敵手,他們就選擇了投靠劉邦,最後三秦大地就被劉邦獲得。

    項羽在指揮作戰方面沒得說,勇猛敢打,連續取得勝仗,就是他的性格使然,讓他不能籠絡人心。在身邊也減少了給他出謀劃策的謀士,和他曾經聯合作戰的猛將也漸漸地分崩離析了。

    所以說,項羽身邊缺少了這先天的條件,不像劉邦人才濟濟、猛將云云,劉邦落到困境時,會有這般人才幫他走出困境。就在項羽分封諸侯們,錯誤的選擇把都城建在自己的老家彭城,放棄了有根基的咸陽作為都城。

    當年項羽如親自坐鎮關中,劉邦也不會輕易殺出漢中,能夠容易奪得三秦之地,項羽的作法真的讓人想不通。

    參考資料

    《史記》

  • 6 # 相城歷史小學生

    引言:

    公元前206年,此時正處於秦末漢初的間隔時間,齊地的軍營裡,一個年輕的將軍正在軍帳內踱步,突然,小校著急忙慌的跑了進來:“啟稟霸王,不!不好了!劉邦率軍進入關中,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投降,雍王死守廢丘,已成孤城,特遣使來請求霸王速速增援啊!”將軍一聽勃然大怒,抓住這小校的衣領:“不可能,劉邦怎麼可能這麼快就進入關中?難道他長了翅膀不成!”將軍死死的盯著小校的眼睛。“千,千真萬確,霸王,快發,發兵吧!”小校被嚇得口吃。將軍嘆了一口氣,沉吟半晌,對著小校說道:“你回去告訴雍王,讓他一定守住廢丘,我會很快的收拾完齊國的這幫老鼠,到時裡應外合,一舉擊潰劉邦!”小校聽了這話,飛也似地逃出了軍營,一路向西去了……

    西楚霸王項羽劇照

    他,就是著名的西楚霸王項羽!也不怪項羽如此吃驚,此時,距離劉邦進入南鄭僅僅過去了四個月時間,可如今他已經平定了關中。要知道,四個月前,劉邦還在鴻門宴上被他項羽嚇得屁滾尿流,今天卻已經成為了自己的心腹大患。為了提防劉邦,項羽在關中地區安排了秦國舊將章邯,司馬欣,董翳三人防守,卻在數月之間灰飛煙滅,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劉邦那麼快就可以走出巴蜀,平定三秦呢?

    一.劉邦索地——大局早已安排

    因為劉邦先於項羽進入咸陽,讓項羽非常的不爽,一度在鴻門宴上差點殺死劉邦,為了消磨劉邦的鬥志,項羽把劉邦的十萬人馬削減成了三萬,把偏僻的巴蜀給了劉邦,封他做漢王。同時把秦國故地分成三塊,按照秦人治秦的法則交給了降將章邯,司馬欣和董翳,安排好了這一切,項羽覺得可以暫時對劉邦放心才準備東歸。

    但巴蜀之地對於劉邦而言並不滿足,為了未來的大局發展,劉邦以重金賄賂項伯,希望項羽把漢中郡也封給劉邦。項伯轉過頭對項羽說:“畢竟劉邦率先進入關中,按楚懷王的約定“先入咸陽者封關中王”,可如今卻把劉邦趕去巴蜀,這樣會失信於天下,而漢中也屬於關中的一部分,而且同樣偏僻,這樣既不會失信於天下還可以防住劉邦可謂一舉兩得。”項羽一聽確實如此,便答應了這個請求,劉邦得以再拿下漢中,建都於南鄭。

    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王賜良金百溢,珠二斗,良具以獻項伯。漢王亦因令良厚遺項伯,使請漢中地。項王乃許之,遂得漢中地。

    ——《史記.留侯世家》

    漢中地圖

    實際上,索要漢中是劉邦為了今後謀取天下的關鍵一步,漢中的拿下增強了劉邦的勢力,擴大了劉邦的地盤,更關鍵的是漢中距離關中僅僅隔著一個秦嶺,這和巴蜀與關中的距離可以說是天壤之別。漢中的獲得讓劉邦有了日後進軍關中的基礎。

    二.漢中對策——韓信的佈局藍圖

    進入南鄭之後,劉邦得到了他人生中又一重要的人才——韓信!在蕭何的多次舉薦下,劉邦選擇拜韓信為大將軍,統帥全軍,可對於韓信的能力,劉邦的心裡是打鼓的,在登壇拜將之後,劉邦著急的詢問韓信,韓信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分析了項羽和劉邦的優劣勢,這就是著名的漢中對策。

    一.項羽的劣勢

    在韓信看來,劉邦此時的實力遠不及項羽,但項羽卻有三大劣勢,足以讓他最終失敗。

    1.有勇無謀:項羽的武力天下無敵,但他是一個只會用武力解決問題的人,不能充分使用手下人的才能,所以說項羽是有勇無謀之輩。

    2.婦人之仁:項羽對手下心慈手軟,對待自己計程車兵他可以和他們一起吃飯一起住,可如果將士立功受賞,項羽又會捨不得給。

    3.性情殘暴:項羽雖然作戰勇敢,攻無不克,可是他為人霸道殘忍,諸侯都是畏懼他的霸道才臣服他,他經過的地方就像秋風掃落葉般變成一片白地。

    韓信劇照

    二.劉邦的優勢

    1.秦人治秦:老秦人是一個特別講究骨氣的部族,但章邯三人為了活命選擇投降項羽,導致數十萬秦軍被項羽坑殺,關中故民骨子裡恨透了這三人。

    2.劉邦得民心:劉邦的部下從沛縣起兵就軍紀嚴明,進入咸陽後更是約法三章,手下秋毫無犯,這些舉措得到了關中百姓的支援。

    3.劉邦是弱勢群體:按照楚懷王的約定應該劉邦來做關中王,但由於項羽的淫威劉邦被迫去了巴蜀漢中,劉邦是弱勢群體,關中的老百姓都同情弱勢群體,渴望劉邦的統治。

    信再拜賀曰:“惟信亦為大王不如也。然臣嘗事之,請言項王之為人也。項王喑惡叱吒,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項王雖霸天下而臣諸侯,不居關中而都彭城。有背義帝之約,而以親愛王,諸侯不平。諸侯之見項王遷逐義帝置江南,亦皆歸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項王所過無不殘滅者,天下多怨,百姓不親附,特劫於威彊耳。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

    ——《史記.淮陰侯列傳》

    韓信的漢中對策就像一盞明燈給處在迷茫時刻的劉邦指明瞭方向,對於韓信的分析,劉邦非常滿意,也為後來劉邦進入關中的一系列行為做好了準備。

    三.韓信VS章邯——名將何苦為難名將

    雖說章邯投降了項羽,可章邯也是秦朝的一代名將,在秦末,正是章邯力挽狂瀾先後擊敗陳勝,魏咎,項梁等起義軍,否則秦朝會滅亡的更快。可即使是章邯這樣的名將,面對韓信時,也敗下了陣來,並不是章邯弱,只能是韓信太強了。

    1.燒燬棧道,章邯麻痺大意

    在張良離開劉邦之前,他給劉邦獻上一計,讓劉邦在進入漢中之後燒燬漢中通往關中地區的棧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面對川蜀大地的窮山峻嶺,棧道是唯一通往外界的通道。如今棧道被毀,為的就是讓章邯項羽等人麻痺大意,疏於對劉邦的防範。

    漢王之國,良送至褒中,遣良歸韓。良因說漢王曰:“王何不燒絕所過棧道,示天下無還心,以固項王意。”乃使良還。行,燒絕棧道。

    ——《史記.留侯世家》

    章邯劇照

    2.部下思鄉心切

    劉邦的部下大多都是從沛縣一路跟來的老兄弟,他們最大的夢想就是在消滅暴秦之後能夠回到家鄉過太平日子,可因為項羽的霸道把他們趕來了偏僻的巴蜀,這更激起了他們對故鄉的無比思念,為了回到家鄉,就必須進入關中,因此,這樣有夢想有目標的部隊戰鬥力往往很強。

    3.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韓信經過前期考察,定下了一條奇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先派遣小部分軍隊假裝修復棧道來吸引章邯的注意力,而韓信自己則率領著主力部隊從南鄭北面抄小路翻過秦嶺,襲擊了陳倉,一舉到達關中,讓章邯等人出其不意,沒有時間集中兵力與韓信抗衡,三秦王的結局就只有投降和戰死沙場。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示意圖

    四.貽誤戰機——項羽自食其果

    雖然章邯最終沒能守住廢丘,但他也無愧名將的名號,在孤城廢丘,章邯堅守了長達十個月的時間,牽制了漢軍的主力部隊,如果此時項羽能夠在接到章邯的求救書信時第一時間西進關中,與章邯內外夾擊,那麼,漢軍必然失敗,也不會有後來劉邦聯合五路諸侯打入彭城的故事了。但很可惜的是,章邯到死也沒有等來項羽的援軍,因為此時的項羽正深陷齊國的泥潭裡難以拔出,導致他貽誤了最佳戰機,而這一切,都是項羽自食其果的結果。

    項羽分封圖

    1.項羽分封不均

    在秦朝滅亡後,項羽進行了大分封,但是在這次分封中項羽主持的並不公正,他把跟隨他一起滅秦的各國大將封為王,而把原先秦末各地所擁立的諸侯王封在了相對偏遠的地方,而這其中,項羽把齊國一分為三,還把原齊王改封做了膠東王,引發了齊國貴族的普遍不滿,貴族田榮率先發難,整個齊地陷入一片混亂。

    2.項羽報私仇

    在項羽的一生中,和他最親的人就是他的叔叔項梁,項羽是他一手帶大的,兩人感情情同父子。可在滅秦過程中,項梁一時大意被秦將章邯在山東定陶包圍,而齊國的主帥田榮卻拒絕救援項梁,導致項梁最終被章邯所殺,項羽失去了他一生最重要的親人。如今,田榮又蹦出來反對項羽,項羽正好國仇家恨一起算,趕去齊地平叛。

    秦果悉起兵益章邯,擊楚軍,大破之定陶,項梁死。

    ——《史記.項羽本紀》

    項梁劇照

    3.項羽的殘暴

    項羽不愧是一代戰神,齊國田榮手下的蝦兵蟹將哪裡是項羽的對手,很快便被項羽打敗。但此時項羽做了一個非常愚蠢的決定——屠城!整個齊地屍橫遍野,很多齊國老百姓都慘死在楚軍的屠刀下,這樣反而激起了齊華人民的鬥志,項羽在齊地的作戰變得非常艱難,一時竟無法抽身,而項羽正深陷齊地時,劉邦趁機兵出關中,鼎定三秦!

    結語: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 7 # 不沉的經遠

    三秦的實力比劉邦差的多,短時間內被擊敗很正常。

    題主這個問題忽略了很大一個問題,項羽分封諸侯是在漢元年二月。他把劉邦封在了巴蜀和漢中,而把關中則分封給章邯、司馬欣、董翳。而劉邦出陳倉攻打三秦是在漢元年五月,期間才過了3個月。所以劉邦和章邯、司馬欣、董翳的實力對比並不能光看領地的大小和富庶程度,而是他們原來有多少實力,在這3個月裡又有什麼變化。

    根據《高祖本紀》記載,劉邦原有部隊約10萬,去漢中時沒有全部帶走,只有“卒三萬人從,楚與諸侯之慕從者數萬人”。不過這不是劉邦所有的部隊,在劉邦入關時,曾經派酈商率一路軍馬去漢中。酈商在投奔劉邦前就有4千多部眾,此後一路壯大,平定漢中以後數量應該也不少。

    劉邦到漢中以後,手下部分士兵因為思鄉心切逃亡。不過他統共在漢中也只呆了3個月,部隊逃跑數量有限。所以算起來,劉邦手下有部隊接近10萬,而且都是經歷了秦末農民戰爭的老兵。

    而章邯、司馬欣、董翳投降項羽時手下原本有20萬秦軍,但是最後都被項羽屠殺殆盡。因此他們到秦地上任時基本就是光桿司令,只能重新組建部隊。然而劉邦只給了章邯等人3個月的時間,這麼點時間根本不夠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

    加上章邯他們間接害死了大量的秦人,秦地的百姓對他們恨之入骨,在3個月內能招募起的部隊數量有限。據史料記載,三秦王手下的部隊總計不過5萬多人,缺乏訓練,士氣低落。

    和三秦王相比,劉邦有著兩倍的兵力優勢,算上戰鬥力的差距,總體優勢更大。章邯又無法直接指揮司馬欣、董翳的部隊,項羽又被齊國拖著無法救援,這種情況下打不過劉邦很正常。

  • 8 # 太陽知識局

    第一 筆者回答

    在公元前206年,劉邦發兵進入關中,僅僅花了四個月的時間便奪下了三秦之地,為以後打敗項羽奠定了堅持的基礎,至於其中的原因,筆者我將其歸結為三個:韓信的用兵之奇、章邯沒有援兵、張良的助攻。

    第二 韓信用兵之妙

    韓信,歷史上有名的軍事將領,“戰必勝,攻必取”。他使用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迷惑了三秦王,尤其是其中最具有實力的章邯。這就使得韓信率領軍隊翻過秦嶺進攻陳倉的時候,章邯沒有足夠的準備來應付。韓信也憑著這一條計策讓他成為歷史上富有謀略的軍事將領之一;

    第三 章邯沒有援兵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三秦王除了章邯之外,其餘的兩個都是無能之輩,他們在秦王朝的時候能夠輕易地就投降項羽,在現如今劉邦佔據絕對優勢的時候也能夠放下面子投降劉邦。尤其是此時項羽率領軍隊去攻打田榮,章邯處於一個孤立無援的狀態。

    當然,很多朋友們會覺得章邯是一個沒有謀略的將領,但是事實並不是如此,章邯他只是碰上了比他更為厲害的韓信,並且還有蕭何和張良的幫助。

    這是筆者我搜集的一段對於章邯的評價,個人認為這才是真實的章邯,非有勇無謀!

    蓋章邯為秦之驍將,邯不敗,即秦不亡。且山東各國,無敢敵邯,獨羽以破釜沉舟之決心,與拔山扛鼎之大力,一往直前,九戰皆勝,虜王離,殺蘇角,焚涉間,卒使能征善戰之章邯,一蹶不振,何其勇也!然使秦無趙高之奸佞,二世之昏愚,則邯猶不至降楚,或尚能反攻為守,亦未可知。天意已嫉秦久矣,故特使趙高以亂其中,復生項羽以撓其外,章邯一去而秦無人,安得不亡!誰謂冥冥中無主宰乎?”

    第四 張良的助攻

    作為可以決勝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的謀臣張良早就算準項羽會怨恨劉邦,當初鴻門宴上的仁慈在如今已經不復存在了,為了讓項羽轉移矛頭,率領軍隊去攻打田榮,幫助劉邦奪取三秦之地,他送給項羽兩封信。

    在第一封信中,他向項羽承諾,劉邦只是想要拿走他當初應得的東西,絕不會繼續東進與你為敵;在第二封信中,他向項羽講道,田榮和趙歇準備和聯合劉邦。

    這兩封信也是一個“神助攻”,讓項羽最終決定率兵前往齊地平定叛亂。另外在項羽看來,劉邦只是一介草民,自己乃是貴族,在當時貴族和草民的地位差別非常之大,項羽根本就不把劉邦當做是一個對手。

    第五 總結

    綜合以上的三個原因,項羽雖然消滅了田榮,但是他也被拖住了7個月,在這段時間裡,劉邦在關中站穩了腳跟,實力大增,劉邦也終於可以和項羽在軍事實力上擁有一個平等的對話,楚漢爭霸的篇章也從此開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夜追兇》最後一集到底講的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