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財經王大拿
-
2 # 尹倩柔
不建議投資基金,現在都是賺管理費的,盈利的沒幾個,排行榜上的也都是做出來的資料,這個行業別盲目跟風全民投資,你想賺利潤,莊想賺你本金,就這麼簡單。現在華人都知道理財,那透過理財來賺錢本身就是偽命題,賺錢的買賣向來沒人公開,公開的都是想賺你學費的。有點錢存起來是最穩妥的辦法。
-
3 # 倚讀攻毒
基金根據其投資標的分為了四大類:股票型、債券型、混合型和貨幣型。
其中債券型和貨幣型相對於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來說風險和收益都相對較低。
股票型基金又分為了主動型和被動型。
主動型對於基金經理和管理團隊的水平要求較高,長期來看其中市面上80%以上的主動型基金都跑不贏被動型的指數基金。
如果你能夠承擔一定的風險,看好中國未來經濟的發展,那麼優選被動型的指數基金。不需要研究基金的歷史表現和基金經理的水平能力,只需要緊跟指數就行,比較省心。
再說下四大寬基指數和代表的風險偏好:上證50指數(穩健型)、滬深300指數(成長型)、中證500指數(積極型)、創業板指數(激進型)。你可以根據自身風險偏好來合理配置。
我給你提供兩個方案參考:
方案一均衡型:20%上證50指數、20%滬深300指數、40%中證500指數、20%創業板指數。
方案二精簡型:50%滬深300、50%中證500。
-
4 # LXLYI小白
現在基本所有的基金都處於低位,隨便買一個過幾個月都能賺。發展趨勢還是在科技、人工智慧,新能源,健康醫療,5G 通訊吧。
基金的的成立時間,資產規模。一般成立時間久的,規模大的都承受住了考驗,不然也沒法這麼長時間規模還大不是?也不是說剛剛成立的基金不好,能不能判斷好的新基就看自己的眼光和知識儲備了。不要以為每個基金經理都厲害。參考圖持倉。有些基金跟它那個基金名字相差巨大,你能想象一個起醫療類基金名字的,它重倉些五糧液,貴州茅臺,三一重工的股票嗎?當然這種情況少,畢竟那些經理還是智商線上的。看走勢,先看整體的長期走勢,整體平均一年能漲50%以上的差不了,不過不多。(圖片參考:下圖基金跟上兩圖不是一個基金) -
5 # 天天向上記
每月500塊進行指數定投,不需要選擇太多的指數基金,不用看各種各類的指數基金,市場上各類指數繁多,廣泛,會把自己搞暈,不知道無從下手買什麼樣的基金!
定投指數基金其實就買國運,分享國家資本市場的紅利,也可以把定投當作變相儲存,雖然500塊不多,但長持定投下來一年也有好幾千,堅持幾年就不少了。
定投指數基金就選擇比較經典流行的組合就好了,定投滬深300與中證500指數型就行了,選基金公司大一點,盈利強一點,跟蹤誤差少一點的,最後看手續費低一點的基金公司的滬深300與中證500指數就好了!
-
6 # 財經要聞每日分享
想做基金定投的朋友,可能都聽說過一條曲線叫“微笑曲線”。而且一般講微笑曲線的時候都會告訴你說,一般情況下我們走出微笑曲線來,才有可能在基金定投中掙更多的錢,對吧?今天稍微展開把這個道理給大家拆解,你做基金定投,怎樣才能掙到錢?
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叫你手裡的籌碼夠多,你有很多的錢。第二個,是你賣出的點位夠高。第三個是你成本夠低。
這是基本的邏輯。籌碼夠多,這個事你不用想,因為基金定投,我們用最簡單的方式,每週投或者每月投,只要你投的時間足夠長,你的籌碼就足夠多。
第二個條件,賣出點位夠高。這個事我覺得你也不用想,最簡單的基金定投方式尤其是咱們A股市場來說,七、八年熊市,一年牛市。自古以來是這個規律。你就等著大漲的時候往外扔就行了,所以這個事也不用多想。
那麼剩下的第三點是什麼?就是你籌碼的成本夠低,你得能拉開與賣出的點位的空間,籌碼怎樣才能低?舉個例子,比如說你買上就開始漲,一直漲,你那個籌碼在中間是不夠低的,怎樣才能低呢?微笑曲線啊!這就是微笑曲線的意義。你先跌下來,然後再漲上去,你平均籌碼不就更低了嗎?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說,如果你3000點以上一個月投1000,在財力允許的情況下,你就3000點以下投2000,2800點以下投4000,2600點以下投8000,低成本快速地去囤積籌碼,這是個多麼好的機會。
-
7 # 小白投資666
從題面看來,“指數定投”,題主已經做出最重要的選擇,傾向於投資被動型指數基金。
不論是一把梭哈還是慢慢定投,總歸是希望現在開始的時間是其估值的相對低點,且預期未來有不小的盈利空間。某寶上有個指數紅綠燈簡單又直觀,見附圖,目前處於歷史估值最低位的是金融地產指數和銀行指數。建議題主任選其一做為定投目標。
最後多嘴提醒一下,其估值處於歷史低位不代表不會再下跌了,題主須防抄底抄在半山腰站崗,不過這樣正好能體會定投微笑曲線的魅力,不是嗎
-
8 # 雷人的聲音
首先要選一個購買平臺,比如天天基金、一些券商APP等,不建議用支付寶,因為上邊披露的資訊太少,沒辦法充分了解這個產品的資訊。
其次是瞭解基金以往的業績是非常必要的,就如同觀察考試成績來判斷一個學生的優秀程度一樣,基金以往的表現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基金的盈利能力。比如天天基金中,就可以看到某個產品歷史表現情況,如果一直都是優秀,最起碼從走勢上看,後續大機率也是優秀。
僅用於舉例,非推薦
再次投資者挑選基金時,基金由誰管理即基金經理在管理組合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視。基金經理手握投資大權,決定買賣的品種和時間,對業績的優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自身的投資理念和思路對基金的運作有著深遠的影響。還要看下這個產品基金經理變更情況,歷史優異成績是否是其操作的,避免這個產品歷史業績很耀眼,但是換了基金經理後,產品收益開始下降。
最後我們買基金的目的是為了獲利,而不是放著不動,定投基金的道理也是一樣的,當獲得豐厚的收益後一定要把所有的基金贖回來,然後重新開始估量或者選擇產品進行定投。
另外建議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要學會充分利用基金市場的資源,達到資源的最佳化配置。尤其是在市場走勢不明朗、反覆震盪拉鋸時進行基金定投,為了進一步分散系統性風險,不要只買指數基金,還有一些債券型基金、封閉式基金、股票型基金等都可以選擇,進行多樣化配置。
-
9 # 然財眼
選擇一個好的指數基金定投,主要應該從基金規模,跟蹤誤差和交易費率幾個方面進行篩選好的基金。
1. 選定具體的指數
這裡指的是你需要選擇一個指數標的,比如說:滬深300指數,中證500指數或者上證50指數。上證50和滬深300主要跟蹤的是大盤藍籌股,類似格力,茅臺這樣的公司。中證500的選擇面比較廣,中小盤小公司居多。所以如果你想選擇穩健的藍籌股就選滬深300,想選擇高成長的中小盤股就選中證500。
2. 選擇規模大,流動性好的基金
ETF是在市場上按照實時價格買賣的,如果成交不活躍,會出現買賣不及時的流動性尷尬。
3. 跟蹤誤差
由於ETF是跟蹤指數的走勢,所以跟指數的走勢誤差越小越精準。
以上三條是選指數基金的主要標準,最重要的就是流動性和規模。
可以透過這幾個條件在天天基金官網上進行基金的篩選,同時也有費率資訊,選擇手續費低的就可以買入啦。
-
10 # 大輝狼Vlog
1、投資基金的規模
投資基金一定要投資淨值在1億元以上的,最好在2億元以上甚至更多。1億以下的規模太小的指數基金後期清盤風險大,流通性可能會比較差。基金清盤,一般是以下原因:1、到期清盤,封閉式基金一般會有存續期。基金成立時合同約定,到期後如果不延長存續期,就會進行清盤。2、表決清盤。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主動決定終止基金合同,進行清盤。3、直接清盤。基金規模太小,觸發了清盤“紅線”。一般是連續60個工作日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或基金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基金清盤最主要的的第三點。
2、投資基金的方法
投資基金的方法有多種,因人而異。 “先跌後漲”又稱“微笑曲線”,是基金定投最適合的市場條件,在指數下跌過程中,基金平均成本不斷下降,市場震盪築底進一步降低平均成本,而在指數開始反彈,基金淨值未恢復至首次定投時,定投便可以實現盈利。“微笑曲線”充分發揮了基金定投分批建倉的優勢,攤低 平均成本,待市場回升時快速獲利。有一種基金定投方法,更為激進些,即根據市盈率抄底。當指數市盈率歷史百分位低於20%,即指數低估時開始定投;當歷史百分位低於10%時,加倍定投。這是因為當市盈率百分位低於10%時,說明指數被極度低估,這個時候可以加倍的抄底。目的是低位買的更多,進一步攤低平均成本。
3、投資基金的門檻
從門檻來看。基金開戶相較於股票更容易。其次,投資門檻上,股票起投是100股,也就是“一手”。所以,看看自己想買的股票,乘上100就是購買門檻。而基金投資的門檻,基本上是1元、10或者100元。
4、投資基金的波動性
從波動性看。股票每日漲幅10%上下,而基金投資的是股票組合,也就是說組合內股票全部跌停,才會導致該基金跌幅為10%。當然,這是極端情況,機率幾乎為零。很多人把股市當做“賺快錢”的地方,最後被割了一茬又一茬。對於風險來說,並不是說基金沒有風險。像指數基金、股票基金,基本都是滿倉股票,風險僅次於投資單隻股票。只不過是組合的方式,避免了較大的波動。股市波動性要大於基金。至於波動性與賺不賺錢,感覺關係不大。波動不是風險,收益與風險是成正比的。
-
11 # 黃金致富
先說說在很A股很多人定投虧錢的原因,因為避開這些誤區您才能真正地透過定透在A股賺到錢。
1. 不瞭解定投獲利的原理:定投就是固定時間投入固定的金額,因為投資的難題一個是選擇標的,一個是選擇買賣時機,投資人常常想要低買高賣,可是實際上都是追漲殺跌,所以選擇定投來解決這兩個難題。
2. 不能堅持中長期扣款:定投就是當市場在下跌過程中買入更多的份額降低平均成本跟波動的風險,但是多數的投資人在定投過程中只要看到賬戶出現浮虧的時候就會非常擔心,甚至開始漫罵抱怨,接著就認賠出場停止扣款,最終能夠賺錢的機會都因此而錯失,以2018年為例,股市整整下跌了一年,如果從2018年1月開始定投,一年下來的收益為-17%,很多人在這一年中都失去了信心停止扣款,如果多堅持一年連續扣款兩年到2020年1月份贖回,兩年下來的收益為22.33%,收益完全能夠滿足多數人理財的目標了。
就算是定投這樣獲利機率很高的方法,一旦不能遵守上述兩點的話,基本上都妥妥地錯過了可以賺錢的機會。因此您一定要先確立清楚定投的原理是如何幫您賺錢的,而且要以2~3年為一個週期並且設定好止盈點,當止盈點到了就出場然後繼續扣款。
當上述兩點您都能夠保證做到的話,那麼選擇什麼基金來定投才會有意義,因為再好的基金也一定會漲漲跌跌的,不可能一直上漲不下跌,況且定投的話我們會更希望基金下跌,因為跌時攢份額漲時賺淨值,不論漲跌都對我們有利。
選擇指數基金的部份您只要掌握一點就可以,一定要選擇波動較大的基金,尤其是跌得時候跌得比較多,漲得時候也漲得比較快,這樣的基金最適合拿來做定投。您的提文中提到指數基金,指數基金分類也挺多的,建議您先從寬基指數開始下手,滬深300跟中證500是最常見的寬基指數基金,其中最適合定投的是中證500,因為波動比較大符合跌得快漲得快的特性,這樣的基金定投是能夠獲利的。只要能夠堅持2~3年為一個週期,那麼在A股市場定投指數基金就是非常穩妥的一種理財方式。
-
12 # Amy有財商
可以選擇天天基金或者晨星網,天天基金是第三方購買平臺,資訊披露傾向於產品歷史業績,晨星網是基金評級機構,基金產品最全面,披露資訊非常全面。
至於選擇方法,可以參考晨星網的評級排名,網上有很多1/3,1/3法,還有1/4,1/4法,我個人在選擇的時候不會選擇排名第一的。
-
13 # 天道酬勤王啟嘉
做基金定投是個不錯的選擇,簡單省時省力,而且選的好收益不比股票差!
可是我想說,既然你遇到了不會選擇這個問題,那麼最靠譜的解決方式我認為是自己去學習一些有關的知識,自己找出問題的答案!學會了方法可以說一勞永逸哦。
投資理財,不懂得最好不要碰了,就算別人告訴你買哪個,你自己心裡沒底,遇到點啥特殊情況你就蒙了
個人建議,先學習,在實踐!加油^0^~
-
14 # 芳姐有的聊
對於剛畢業的上班族,每個月拿500塊錢做指數基金的定投,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因為指數型基金與主動管理型基金不同,屬於被動管理型基金,不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費用還低,更適合有正常工作又沒有時間研究的上班族。
“股神”巴菲特曾說過,透過定期投資指數基金,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業餘投資者,往往能夠戰勝大部分的專業投資者。足以見得指數基金的魅力。
那如何選擇指數基金,我們先看一下指數基金的品類。1、寬基指數
所謂的寬基指數,就是我們最覺的,沒有任何主觀因素的,直接按照規則被動地複製市場表現的股票指數。
選擇這類指數基金來投資,更多的是看個人偏好和習慣如何了。
2、行業指數
和上面講的“寬基”概念相對的,就是行業指數了。
比如所謂的消費行業指數、醫藥指數、軍工指數或養老指數。它們的構建邏輯就是在各個行業裡按照一定標準來選取公司,方便那些對某個行業有偏好的投資者來投資的。
那行業指數基金是否值得投資?和寬基指數相比哪個更好?
在你想要投資相關的指數基金前要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我對這個行業,有沒有超出一般人的判斷力?這個問題希望可以深思。就像很多人會說,他看好中國的醫療行業,看好中國的養老行業,所以就想投資相關的指數基金,或是看到外面的訊息說某某行業未來很有前途值得去投。那你有多確定你所看好的中國的醫療行業在未來你的投資期限,比如兩年、三年或是五年內,會跑贏大盤?如果你只是在媒體上看了一些訊息或是看了幾篇文章,就對一個行業開始看好的話,我是不建議你投資行業指數基金的,相比較來說寬基指數會更適合。
如果是對於某個行業的從業人員或是行業專家,又或者自己對某個行業觀察和積累的很深了,具備足夠的判斷力,那麼投資行業指數也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3、策略基金
這類基金每家基金公司都有,主要是透過一些量化模型或者一些鼓勵加權去取得一些量化策略的基金。通常的選股策略包含:紅利策略、波動率策略、成長策略、市值策略、質量策略、基本面策略、價值策略等。
選擇這類基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每個人的看法不同,這裡我也就不太好給出建議。
4、指數增強基金
這類基金是在原有跟蹤指數的基礎上,透過基金管理人主動管理的(他會拿一小部分資金進行擇股和打新),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指數跟蹤基金。
因此在挑選指數基金的時候需要考慮以下幾點:1、儘量選擇寬基指數
比如滬深300,中證500等,因為定投是一種長期投資,而不管是行業指數還是策略指數,都有其週期性,不如寬基指數穩定。
2、選擇費率低的指數基金
一般來說,因為指數基金不涉及股票選擇和分時,所以費率一般較低,選擇低費率在幫助我們降低成本的同時相當於增加了部分收益;
3、指數基金以胖為美
在選擇時儘量選擇規模大的產品,因為規模大,就不會受到各種資金贖回的影響,也不會輕易地被清盤,會更安心一些。
4、選擇跟蹤誤差小的
指數基金的跟蹤誤差小,就說明基金的管理能力越強。不過對於大多數主流的指數基金來說,各家水平差別不會太大,可以放心購買。
5、基金組合的話儘量選擇相關性小的
比如你如果定投滬深300的同時又定投了上證50,其實這兩個指數的相關性高達99%,基本上是同漲同跌,這樣的組合和單獨買入一個沒有什麼區別,無法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
6、選擇有實力的基金公司
不管是選擇什麼樣的基金,既然對基金經理沒有過多的要求,那基金公司的實力和信譽就是首要因素。跟蹤標的指數是個複雜的過程,需要精密的計算和嚴謹的操作流程,實力強的基金公司往往能夠更加緊密地進行標的指數的跟蹤。
最後想提醒一句,定投需要有一個足夠清醒的認識,就是要有足夠的耐心和長期堅持不動搖的心態。我們能做的就是用時間去沉澱更多的籌碼,儘可能的避免擇時,減少犯錯,做時間的朋友增加盈利的機率。 -
15 # 小方聊投資理財
剛畢業的上班族,想要每個月拿出500塊錢來定投指數型基金不知道怎麼選擇,我建議可以從老牌基金公司中去選擇。
我印象中的老牌基金公司有易方達、富國、博時、南方等幾家公司。
如何在眾多的指數型基金中挑選優質的指數型基金,從三個緯度進行評估:01.看基金公司的資質,從中選擇優質的基金經理。
俗話說得好,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好的基金經理一般都會在實力雄厚的基金公司中去任職,因此在老牌基金公司裡面選擇指數基金,更容易選擇到好的基金經理,好的基金經理操盤的基金就差不到哪裡去。
02.看指數型基金的持倉規模。
規模越大的指數型基金,它越安全越不容易被清盤。
另外,資金量大的話,它的可操作性就越高,能夠盈利的機率就越大。
03.看基金的歷史收益率以及如果能夠每年分紅就更好。
雖然說歷史收益率不能代表未來的收益率,但是我們可以從以往的收益率來看出這個基金經理的賺錢能力。
如果其從業五年或者十年的歷史收益率都是賺錢的,這個基金經理的操盤能力就不會弱,那麼我們往後長期定投的話也能很大機率是賺錢的。
總的來說想要從眾多琳琅滿目的基金裡面挑選出自己中意的基金,不花點心思是不行的。
那必須要從多方面進行評估,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只有經得起我們多方評估選擇的基金才能大機率的為我們賺錢。
-
16 # 鬱金香的泡沫
現在市場上指數品種也越來越多,定投什麼品種也是投資者苦惱的一個事情。我喜歡用資料說話,如果你在2007年10月至2015年5月每月定投基金,那麼代表大盤藍籌的滬深300定投累計收益率達77%,而中證500高達168%,是前者的兩倍多。可見,選擇不同指數基金定投收益率差別也較大。那麼問題來了,投資哪種指數基金定投收益率更高?“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今天我們只告訴你挑選指數的訣竅。不要著急,先用資料來說話。
1.高彈性“秧好一半谷,題好一半文”。在投資領域也是同樣的道理,目標和方向的選擇是投資能否取得盈利的重大前提。那麼,定投應該選擇怎樣的基金呢?是波動幅度較大的基金,還是波動幅度較小的基金?那就讓我們用最有力的資料來說明吧!
如圖7.2所示,現有指數1和指數2兩種指數,在同一時期內,可以看到指數2的波動大於指數1。假設我們每月定投1000元。
圖7.2 定投波動大的指數2和波動小的指數1的波動比較
從表7.6我們可以得知,在投入相同金額的情況下,指數2的定投收益率為33.33%,遠高於指數1的收益率4.33%。定投波動大的指數帶來的收益明顯好於波動小的指數。“牛市賺淨值,熊市享份額”。這又和定投的鐵律不謀而合了:定投的秘訣就是趁熊市透過不間斷地定投來攤低成本,獲取更多份額。在高位買入份額少,在低位買入份額多,從而將成本攤得更低,使得最終收益率更高。
表7.6 定投波動大的指數2和波動小的指數1的定投收益率比較
那現實情況如何呢?定投是選擇淨值波動較大(高彈性)的基金,還是選擇波動較小(低彈性)的基金?我們選取在2010年6月1日開始定投不同波動率的指數,發現到2015年牛市高點賣出,波動率越大的指數,定投收益率越高,如表7.7所示。可見,選擇波動較大的基金更適合進行基金定投。
表7.7 主要寬基指數的定投收益率比較
我們發現,在2010—2015年度每月定投的情況下,創業板的高收益率(年化23%)伴隨著其高波動率(31%),領先於中證500和滬深300。
我們回顧一下創業板指數。在創業板執行的6年時間裡,我們把它分成兩個階段來看,第一階段是2010年6月至2012年年底,股票數量有350多隻,指數可以說是震盪下跌,最低跌到了585點,整個時期屬於震盪駐底時期;第二階段從2012年年底最低的585點後迅速展開了一輪牛市行情,從585的低點漲到了2014年年初的1571點。總而言之,自執行以來,創業板指數經歷了一個震盪下跌、又觸底反彈,因利好政策而迅速成長的過程。
那麼,為什麼這樣的大幅波動帶來了較高的收益率呢?因為在長期的定投過程中,基金在低位可以獲得更多的基金份額。這樣在接下來的反彈過程中,漲幅也是最多的。一個基金或者指數長期走勢很穩定的上漲,定投收益率不如彈性大的指數定投收益率。指數基金就像一隻蹦蹦跳跳的彈力球,跌得越狠,積聚的能量越多,彈跳得就越高。所以我們選擇一隻高彈性跳動起伏的指數進行投資時,就期待它到最後令人興奮的能量爆炸吧!
2.高成長性但是高彈性的指數一定就能賺錢嗎?答案是“不一定”。長期下跌的指數,即使是高彈性的,也無法獲得高收益率。所以我們在關注波動率的同時,還要遵循另一個投資原則,那就是選擇有高成長性的指數,因為在反彈行情或者牛市裡面,一般情況成長性好的指數牛市獲益會更多。我們一般認為市值小的公司更具有高成長的潛力。同樣的三隻指數,我們來關注一組資料,如表7.8所示。
表7.8 主要寬基指數利潤增長及定投收益率比較
我們來關注一下平均個股市值和收益率的聯絡。2010年6月1日,創業板的平均個股市值遠低於中證500和滬深300指數,截至2015年6月30日,創業板平均個股市值的增長率已經大幅領先於中證500和滬深300,平均個股市值從2010年的平均43億元,發展到2015年的平均個股市值209億元,這樣的高速發展帶來了185%的累計收益率。
於2009年10月30日正式開板的創業板,在2010年相較於分別於2004年和2005年釋出的中證500和滬深300,無疑是一隻年輕的指數。2010年創業板的小市值不僅印證了這一事實,更預示了其在未來幾年中無窮的發展潛力。創業板主要是為那些無法在主機板市場上市的中小型企業和新型企業,提供融資渠道的,小市值公司在融資後投入企業運營後成長空間會更大。在創業板市場上市的公司大多從事高科技業務,具有較高的成長性,往往成立時間較短,規模較小,業績也不突出,但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因此,可以說,創業板是一個門檻低、風險大、監管嚴格的股票市場,也是一個孵化科技型、成長型企業的搖籃。
所以,高成長性的指數有兩大優勢,首先,處於成長期的企業一般處於上市初期,市值較小,此時會擴大融資規模,經歷沉澱期過後,主動尋求投資機會,在此期間企業規模不斷被壯大,可獲得高增速的收益;其次,選擇市值較小的公司在牛市裡面更容易被資金推動,所以漲幅會更高。
3.高彈性、高成長性的指數更適合定投回顧資料,很明顯的是,波動率越大、市值越小的指數,等到牛市賣出獲得的定投收益率更高。波動率越高,指數價格的波動越劇烈,指數的彈性越強;而市值越小,我們可以預見到發展空間越大,越小的市值證明了指數的成長性越被看好。根據海內外情況,長期來看,小市值股票會比大市值股票具有更高的超額收益。所以,當你在選擇指數上猶豫不決時,不妨嘗試高彈性、高成長性的指數,可能會有意外的驚喜。
總結:如果在滬深300和中證500中只能選一隻定投,我可能會選中證500,如果在中證500和創業板指數里面定投,我可能會選擇創業板指數。但是A股市場經常會出現結構性牛市,經常在某些年份會出現大盤指數漲、小盤指數跌,或者小盤指數漲、大盤指數跌,只有到真正的牛市大小盤指數才會一起漲。儘管我喜歡彈性高和成長性高的指數做基金定投,但是為了防止結構性牛市只漲彈性低和成長性低的藍籌大盤指數的情況,我建議大家可以做組合定投,就是滬深300、中證500和創業板指數三個都定投。
-
17 # 易將學財
基金定投作為“強制儲蓄”最好的方式之一確實比較適合我們大多數上班族,但是現在市面上的指數基金種類繁多,怎麼挑選又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其實指數基金定投沒這麼複雜,知道其中的原理就會發現選擇指數基金非常簡單。
01基金定投盈利原理做基金定投的人肯定都知道“微笑曲線”,微笑曲線是我們基金定投獲得盈利最重要的原理。
在微笑曲線中:
定投獲得基金份額
持續定投,基金持倉成本拉低市場反轉,基金迅速回本市場行情高漲,基金獲得大幅盈利那麼定投最重要的一定就是堅持,因為市場的一個週期可能要好幾年才能走完,只要我們不是在牛市中開始定投,那麼我們這個定投在完成一個市場週期一定可以獲得比較不錯的盈利。
02指數基金指數基金主要是追蹤指數,並且將基金所募集到的資金投資於該指數的成分股,儘量做到與該指數吻合或者減少偏差。指數基金屬於被動型基金,相比較與股票型基金來說,對基金經理和基金公司的要求沒有那麼高,想要透過指數基金投資獲得一個比較不錯的盈利同樣比較考驗投資者對市場的敏感情況。
例如:2019年消費和醫藥發展的特別好,在2019年選擇消費型指數基金和醫藥型指數基金的都掙到不少錢。
03如何選擇指數基金市面上的指數基金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選擇一隻可以讓我們獲得比較不錯收益的指數基金呢?
①基金公司與基金經理
雖然在前面提到指數基金對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的要求沒有那麼高,但是在追蹤指數的過程中,實力比較強的基金公司能夠更加緊密跟蹤指數。
②申購贖回費用
指數基金的投資相對來說成本還是比較低的,不過不同的指數基金之間也會有費用的區別。我們可以選擇相對而言費率比較低的指數基金進行定投,不過不要因小失大,為了追求費用最低化而選擇了收益情況不那麼好的指數基金。
指數基金對比股票型基金來說還是要有一定的市場敏感情況,因為股票型基金相對於就是選擇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他們會有相對專業的判斷去進行資金分配投資。而指數型基金對接的就是幾種成分股,基金經理可操作的空間不大,就需要投資者有一定的市場敏感。
看好什麼行業就選擇什麼指數,例如看好消費就選擇消費指數、看好白酒就選擇白酒指數、看好鋼鐵就選擇鋼鐵指數等等。
-
18 # 養基青年
理財要趁早,對於剛畢業的同學來說,這麼早就知道開始理財是非常不錯的事情。
我之前剛畢業那會其實也有理財意識,但錢不是太多,一般都是放在銀行做每月定投,叫做十二單存款法,雖然利息不是太多,但我每年也能存個一萬多塊。存銀行的目的呢,不是說為了吃息,主要就是為了能存點錢,把錢放到支付寶或者銀行卡,基本上都是月光,為了能夠強制存款才想出了這個辦法。你比我幸運的多,這麼早就知道了基金定投,並開始嘗試接觸和學習它。
基金主要分為兩類,一個是寬基指數基金,另一個是行業指數基金,。寬基指數基金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滬深300,中證500等指數基金,它對行業沒有限制要求,可以跨行業,主要是按照綜合市值排名進行選擇的。 行業指數基金是把某個行業指數作為標的,專門投資某個行業的股票,實施被動投資管理的基金產品。比如白酒行業,醫藥行業,軍工行業等。其投資風險更高一些,不僅要考慮投資價值,還要考慮不同行業自身的特點和當前所處的發展階段。所以就投資難度來說,行業指數比寬基指數要高出不少。
要如何選擇呢?1、先縮小基金的範圍,現在市場的基金有幾千只基金,要先對基金進行分類,你選股票型的還是混合型的,還是債券型的。基金定投一般是選擇波動大點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
2、然後再選擇是寬基指數基金還是行業指數基金。寬基指數一般是複製大盤指數,大盤漲它就漲,大盤跌它就跌,長期看漲。行業指數基金比較複雜,兩級分化嚴重,新手不建議首先配置行業指數基金。
3、挑選基金,寬基指數基金屬於被動型基金,一般和基金經理的操作影響不大,只要選擇成立時間長點的,基金規模大點的即可。行業指數基金,一般不要選擇上一年前十的基金,這類基金第二年多數都是炮灰,要看近三個月、一年、三年和五年內都排在同類的30%,總體來說就是比較優秀了。
-
19 # 三人聚眾
基金定投最好不要選擇主動基金,特別是理財App上推薦表現優異的基金,該類基金波動性類大。比如這個月或這個季度表現優異它就得到系統推薦,那麼下個月或下個季度呢?主動型基金可能因為購買的某隻重倉股票大幅上漲導致表現優異。
也就是說,如題文所述,基金定投最好選擇指數基金。而指數基金又有很多,應該怎麼選呢?
每個人的投資策略是不同的,你500塊錢可以定投1只指數基金,也可以定投10只指數基金。定投1只和定投10只有什麼區別呢?只能說定投10只風險更加分散,可以基本跟隨市場的表現。
但如果定投1只基金,那麼更建議選擇滬深300,該指數基金涉足A股兩市市值最大流動性最高的股票,基本可以代表A股總體走勢。而選擇上證50上證180,或中證500等大型指數,投資的市場比較單一,不能很好的表現市場。
那麼定投滬深300的表現如何呢?未來是不可預測的,但從歷史資料來分析,收益非常不錯,比如上圖對嘉實滬深300ETF回測,從成立以來每月1月1日定投(假設手續費為0.1‰),到如今收益率為33.97%,年化收益為7.24%。
-
20 # 文軍聊理財
這個問題很普遍,也是很多小白在想嘗試指數基金定投是會遇到的一個問題。
選擇指數基金的時候發現跟蹤同一個指數的基金很多,該如選擇?
實際上不同的指數基金收益差別巨大,有些甚至不是真正的指數基金,以跟蹤滬深300指數的基金為例,最近一年表現最好的指數基金漲了39%,比漲幅最差的高出約18%。而跟蹤中證500指數的相關基金,收益差竟高達15倍。
要從眾多指數基金中挑出賺錢的好基金並不難,只需要三步來進行篩選:
第一步、先篩選出完全複製型的指數基金第二步、再從中挑選出跟蹤指數最為精確的基金第三步、選出規模適中且手續費便宜的基金。下面我們一步步來看,指數基區分增強型和完全複製型。完全複製型,就相當於基金完全按照指數的配方來執行。指數里有什麼股票,基金就跟著買什麼,儘可能和指數保持一致。增強型,則是95%的交易都按照指數的構成來買股票,其餘5%由基金經理自由發揮。如果基金經理水平足夠高,靠這5%能長期跑贏指數一點點,日積月累下來收益也挺可觀的。但是我不太建議大家選擇增強型指數基金,因為能長期跑贏指數的基金經理非常難找。一個不小心的話,增強型指數基金就很可能跑輸指數。更關鍵的是,平均管理費要比完全複製型高0.5%。收益還不確定,成本卻更高了。那麼如何區分增強型還是完全複製型也很簡單,看看基金全稱你就知道了。是增強型的,全稱裡就含有增強型這幾個字。接下來說第二步:檢查基金是否,緊跟蹤指數走勢,有沒有跑偏。我們主要看“跟蹤誤差”這個指標,來判斷指數基金的跑偏程度。跟蹤誤差越小越好,完全複製型基金一般都小於0.1%。指數基金的跟蹤誤差指標大家在支付寶上是看不到,但在天天基金、好買基金等第三方平臺可以直接檢視。第三步,選擇規模適中、手續費低的基金。基金規模對收益的影響很大,很多表現差的指數基金,大多是規模過小或過大,基金的運作成本高,影響了整體收益。一般來說,基金規模在20-50億之間,運作靈活度和管理成本都比較好控制。手續費則是直接影響我們到手的收益,當然越低越好。通常在股票交易軟體裡買場內基金,手續費最低,但無法自動定投。對於大部分使用者,比較適合選擇場外的指數基金,一鍵定投之後,就啥也不用管了。
我是文軍,幫助大家提升財技,快樂工作,幸福生活是我的目標。
回覆列表
先說一下,剛畢業的上班族,就想到每月用基金定投的方式,來進行投資,這種理念,已經超過了很多人,從理性的投資的角度而言,我也比較贊成對指數基金進行基金定投,這是上班族最穩妥的方式。
什麼是基金定投呢?
就是固定每月按照一定金額,分批買入基金的一種方式,類似於銀行的“零存整取”。
它的好處是什麼呢?
分散風險的同時,強制進行“反人性”的投資。
分散風險其實很好理解,相比於一次性買入,基金定投將整體的風險分散了。那麼“反人性”的投資是什麼意思呢?
因為大多數人的正常心理,其實就是追漲殺跌,不管你讀了多少書,經歷了多少次投資,但是下一次遇到的時候,依然會在漲的時候希望買入,在跌的時候希望賣出,這就是我們說的追漲殺跌,太難避免了;而跳出投資本身,如果你是個局外人,讓你考慮一下應該如何投資,你肯定的想法是,“在便宜的時候買入,高位時候賣出”,這不是很簡單的嗎?確實很簡單,當你置身事外的時候,會理性的投資,而當你真的介入到投資之中,這種“反人性”的操作,就太難了。
所以股神巴菲特最經典的話就是: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
既然基金定投可以分散風險,又可以克服人性,那麼選擇哪些品種呢?
其實就是指數基金,個人認為是最合適的。
指數基金,顧名思義,就是跟蹤指數的。按照整體來分,我們知道股票可以分為大盤股和小盤股,通俗的理解就是藍籌股和成長股,而指數大體上可以氛圍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等等,上證50就是我們通常理解的大盤股,比較抗跌,自然也比較“抗漲”;滬深300呢,算是比較普遍的藍籌股,很多基金的業績比較標準,也是滬深300,算是一箇中庸的標準;而中證500呢,則是小盤股,也就是它的成長性會比較大,帶來的就是波動大,有可能漲的時候特別多,也可能跌起來幅度也更大。
透過這樣的劃分,根據你自身的情況,你就清楚可以怎麼選擇了。比如你想進行箇中庸的配置,那麼就可以選擇滬深300,畢竟很多基金長期的收益,還跑贏不了滬深300;如果你想嘗試波動更大一點,或者看好小盤股的行情,你就可以考慮中證500;如果你覺得還是大盤股穩,那麼你就可以配置上證50,只是一般情況下,這種“巨無霸”大漲的時候,並不是很多。
所以,對於指數基金而言,選擇並不是如此的困難,當然,繼續細分的時候,還有很多,比如按照行業劃分的,科技類、消費類、家電類等等,它們的主題,就代表了大體上配置的方向,如果你要對某一個行業特別看好的話,那麼也可以考慮這個行業的指數基金,進行配置。
總體上,個人認為,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這三種指數,已經基本上能夠滿足大多數投資者的需求了,剩下的就看個人喜好。
——以上,雪茄金融狗,做金融界的一股清流,更多投資案例與邏輯思考,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