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眾利e時代
-
2 # 零點小鵬影視
《勇奪芳心》是由阿迪提亞·喬普拉執導,沙魯克·汗、卡卓爾領銜主演的愛情電影。
影片講述了拉奇如何衝破未來岳父和情敵的阻撓娶得美人歸的故事,該片於1995年10月19日在印度上映。
劇情簡介
“不是冤家不聚頭”,一次麻煩不斷的歐洲之旅讓拉奇(沙魯克·汗飾)與希姆萊(卡卓爾飾)從互相挑刺鬥法到彼此相愛。可惜佳人已是名花有主,就要回印度與未婚夫庫傑完婚。拉奇要在幾天之內讓固執傳統的未來岳父接受自己,從虎視眈眈的庫傑手中奪走新娘,他調動所有聰明才智義無返顧的踏上了奪取佳人的漫漫征途。
《勇奪芳心》以印度傳統男權社會為背景,展示了女主人公從覺醒到努力擺脫傳統世俗的束縛,大膽堅定地追求自己的愛情,最終戰勝了傳統的男權社會的過程。上演了一幕女性在男權社會下大膽反抗,為愛、為自由而與命運抗爭的時代傳奇。
《勇奪芳心》的成功之處在於塑造了一系列個性鮮明的女性形象,特別是女主人公希姆萊形象的成功塑造,展現了新時代女性獨立的人格、堅強的性格,和身處傳統理念的包裹下不沉淪、不屈服的精神,這一形象所散發出來的永久魅力是與其強烈的女性叛逆意識分不開的。
大家有什麼意見都可以出來哦。
-
3 # 泰老大愛剪輯
我是在看大概數十部印度愛情片之後再看的這部片子,雖然一直都聽說很好看,只是我不喜歡太刻意的去找它,也是兩個月之前偶然看的,聽說《勇奪芳心》這部片子至90年代上映到現在一直在印度都還在上映,真好看。
它是印度眾多歌舞愛情片中的一股清流。
我一直覺得印度的愛情片應該分為幾類,第一純印度愛情片,所有的這種片子都是這種套路,男女一見鍾情,第三者小三或者惡霸來霸佔,加上宗教或者家庭阻撓最後大團圓結局,此類電影如《辛格為王》、《花無百日紅》、《天生一對》《非你不娶》等,《勇奪芳心》是這一類,但它和這一類不太一樣,下文會提及。第二類就是透過愛情講印度的兩性關係,這類電影有時故事發生在國外,男女主角感情出了問題,出去療傷,最後結局一般只有兩類,徹底分手或者和好。代表有《人生不再重來》、《我是女王》、《勒克瑙之花》等等。還有就是藝術片,知道的少也不容易找到片子,類似《河邊的洗衣工》。
回到這部片子上來。不可思議的印度,不可思議的印度電影。男女主角不是一見鍾情,兩人因誤會而相知相識,最後相愛。很多韓劇差不多也是這個套路,國產劇也是,太見怪不怪了,但在那個時候的印度,這絕對不一般,如我所認識的印度人所認知的愛情故事都很簡單,一見鍾情了馬上結婚就OK了。所以在很多印度愛情片中,歡喜的開頭和波折的中間再最後十分鐘的浪漫是所有印度人認知中的“全模式”愛情片,你要不是不這麼拍就會有不賣座的風險。所以當初《勇奪芳心》的劇本拿給了包括阿米爾汗的很多人都被拒絕了,最後交給當初還是很不出名的小演員沙沙來主演。這部片子成就了沙魯克汗,沙沙也成就了《勇奪芳心》。男女主角相愛的時候,女主已經訂婚了,但是女主一直不知道男主的心意,傷心的她回到家,準備兌現當初答應爸爸去出去瘋一把回來好好做個賢妻良母的諾言。男主是真愛啊,就默默找到了她家裡,但是那時候距離婚禮舉行沒幾天 了,怎麼辦呢?編劇也很有才,讓男主和女主的爸爸一起喂鴿子。男主並不是一般印度電影男主風度翩翩的良家婦男,相反他總是油腔滑調調皮搗蛋,一個浮誇的花花公子樣子,內心卻善良溫柔。剛開始女主和女主的爸爸對他的印象都不好,只是女主愛上了男主,她爸爸卻仍然對他有很大偏見。喂鴿子能解決問題嗎?當然不能,甚至還激化了他們之間的矛盾。最後的幾十分鐘,大婚前一夜,別人偶然發現了這個戀情,被別人曝光了,沒有撒謊,有和未婚夫的打鬥,沙沙用最真實的自己打動了女主爸爸。
現在看來還是以往印度電影的套路啊,可是這個套路不一般,以誤會開頭以誤會而成就他們,沙沙在裡面滑頭又聰明,幽默又認真,可以說某方面是他的本色出演。這片子在90年代出現,新千年的愛情片子看了很多,極少再有勇奪芳心看的這麼過癮的了,讓人又哭又笑哭完了重燃生活的希望。後來的《再奪芳心》已不復從前。
-
4 # 御淦魂影
《勇奪芳心》是一部印度經典影片,該片放映時間創世界吉尼斯記錄,深受人喜歡,該片用一個愛情故事折射出了西方海洋文明與印度大地之間的衝突。
可以說是寶萊塢神片的巔峰之作,三個多小時能重映這麼多年還有人看可見其神作。整場下來笑聲不斷。反應對印度女性的女權思想。
這部片子成就了沙魯克汗,沙沙也成就了《勇奪芳心》。
本片講述男女主角相遇相愛,起初兩人矛盾重重,慢慢擦出愛情火花,可是女主已經被父母定了娃娃親。男主後來不遠萬里找到了她家裡,但是那時候距離婚禮舉行沒幾天 了,怎麼辦呢?男主總是油腔滑調調皮搗蛋,內心卻善良溫柔,女主的爸爸對他的印象都不好,只是女主愛上了男主,她爸爸卻仍然對他有很大偏見。最後大婚前一夜,別人偶然發現了這個戀情,被別人曝光了,最後沙沙用最真實的自己打動了女主爸爸。
-
5 # 阿濤侃電影
這個電影順應了印度改革開放的時代潮流,而且是一種石破天驚的形式。沙魯克汗的放蕩不羈,不妨礙贏得芳心;愛情美妙,不妨礙親情濃濃;客居異國,不妨礙深戀故土;歌舞翩翩,不妨礙感傷深情;結局已知,不妨礙享受過程。這是一部富含觀影樂趣的影片,有美女帥哥,有賞心悅目的畫面,有動聽優美的歌舞,有時俏皮,有時又憂鬱。電影用情景歌舞來表現少女懷春表現視最大的亮點個人感覺太棒了,這是一部歌頌自由戀愛,愛高於一切的肝腸寸斷的印度電影。
-
6 # 雲中流影
勇奪芳心 (又名: 漂洋過海愛上你)
這是一部印度電影,該片由1995年上映,是一部家庭愛情喜劇,也是一部音樂劇。
很遺憾沒有在1995年看到它,在那樣的年代,應該會非常刺激吧!很慶幸沒有在今天錯過它,即使過去了二十多年,依然非常精彩!
長達三個小時的電影,全程無尿點。歡樂,爆笑,感動,焦急,悲傷,最終圓滿結局的歡快激動,其中還描述了西方思想與印度傳統的撞擊,難怪這部電影在印度長盛不衰。
沙魯克和卡卓爾的演繹,充滿了青春的朝氣。讓人覺得那麼年輕,那麼美好!愛情是美好的,從愛情萌生到追求的過程,更是美好的。Raj壞壞的聰明,心地卻非常善良,且充滿著愛和熱情。沙魯克將Raj演繹的活波動人,讓每個女孩子看了都會愛上這樣的男生。而卡卓爾的美,更是無與倫比。應該是她的顏值巔峰了。
看完電影,一定會愛上Raj,愛上Simran,愛上這個歡樂又感人的愛情故事。愛情是如此美好
該片順應了印度改革開放的時代潮流,而且是一種石破天驚的形式。沙魯克汗的無限活力宛如初生牛犢,幾年後的情字路上他已經成熟收斂了很多,燃燒的愛火也成了影史留名的經典
用情景歌舞來表現少女懷春表現的太棒了!絕對堪稱經典!!裡面還有其他的各種橋段:男女主相殺相愛,挑衣服的橋段來自《控方證人》,在正確和簡單之間進行選擇的橋段
-
7 # l老徐看電影
印度愛情片一直為觀眾所喜愛,從電影中就可以看出印度人的愛情觀。《勇奪芳心》就是一部浪漫的印度愛情電影,它至今仍是經典之作,表達了印度年輕人對自由愛情和婚姻的渴望。這部電影對印度長久以來的包辦婚姻有著很大的影響力,至今熱度不衰。
在劇情方面,影片中的男主拉奇在一次國外旅遊中結識了女主希姆萊,他們從互相看不慣,到悄然萌生愛意,變化在不知不覺地發生著。只是名花有主,希姆萊即將回國完婚。他們的愛情還有希望嗎?希姆萊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導演阿迪提亞·喬普拉以印度傳統男權社會為背景,以愛情為主題,上演了一場女性覺醒和做出反抗的愛情故事。喬普拉塑造了一個反抗傳統、個性鮮明的印度女性形象,她具有新時代的獨立人格,性格堅強,這也意味著印度女性覺醒時代的到來。這部電影的主旨在於體現男權社會中女性對自由和獨立的渴望,以及她們為此做出的抗爭。喬普拉憑藉這部電影獲得了印度電影觀眾獎的最佳導演獎。
沙魯克·汗飾演拉奇,這時的沙魯克非常帥氣,有著青春的朝氣,年輕而美好,充滿了活力,演繹這個角色毫不費力。他憑藉自己出色的演技,也成功獲得了印度的最佳男主角獎。沙魯克是一個頗具魅力的印度男星,散發著強烈的荷爾蒙氣息,迷倒無數女性觀眾。他在寶萊塢也享有盛名,成為印度電影界的傳奇人物,在演藝事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並廣受讚譽,獲獎無數。
卡卓爾飾演希姆萊,她散發出一種獨特的魅力,塑造了一個為愛和自由與印度傳統體制和父輩進行對抗的新時代女性形象。阿莫瑞什·普瑞也在影片中飾演了一個傳統而嚴肅的父親形象,成為印度舊時代傳統男權社會的象徵。他以自己出色的演技,成功塑造了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角色。
雖然從現在的電影製作水平來看,《勇奪芳心》這部印度片的製作就沒有那麼精美了。但是出自於二十多年前的印度,時間和文化的跨度很大,無論製作水平,還是該片所具有的象徵意義,仍然意味著這是一部經典的傳世之作,值得讚賞。即使跨越了時空的距離,人們對愛情的追求和對自由的嚮往也絕不會改變。
-
8 # 哈哈視角
《勇奪芳心》是印度著名導演阿迪提亞喬普拉的代表作品。電影以印度傳統男權社會為背景,展示了女主人公從覺醒到努力擺脫傳統世俗的束縛,大膽堅定地追求自己的爰情,最終戰勝了傳統的男權社會的過程。《勇奪芳心》上演了一幕女性在男權社會下大膽反抗,為愛、為自由而與命運抗爭的時代傳奇。
《勇奪芳心》拍攝於1995年,而印度於1990年實行了經濟改革,根據印度學者的研究,當時的印度改革進行得並不徹底,直到1993—1994年間印度才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大刀闊斧的改革,這場改革除了在經濟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外,印度的思想和文化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文化是政治與經濟的對映,是時代的對映,是當下社會的寫照,《勇奪芳心》即拍攝於這一改革浪潮的初期,它肩負的是對映時代的重任。
從奴隸制社會到1757年淪為英國的殖民地再到1950年宣佈成立共和國,印度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政治變革。而一個社會從傳統到現代的轉變並非一朝一夕,白紙黑字的法律或者按照西方模式建立的民主並不能完全扭轉舊有格局和打破日勢力的束縛。1990年之前的印度是相當保守的,幾千年的歷史,長期以來種姓制度下的傳統觀念深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印度,女性從一出生就受到來自外界的歧視,在貧困人口仍然龐大的印度,女性成了家庭的累贅,女孩往往沒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長大成人之後還需要嫁妝陪嫁,這成為貧苦人家的負擔,以至於印度一句“祝你生個女孩"成了最“惡毒的語言,印度女性的卑微地位可見一斑。女性更是一種財產,出嫁前是父親的財產,出嫁後是丈夫的財產,成為一個好女兒、好妻子和好母親就是一個印度女性人生的全部,甚至是判斷她們好壞的唯一標準。
印度的男權文化、男性家長制和廣泛存在的男尊女卑的觀念,讓印度女子長期遭受歧視、偏見、暴力和冷落。在印度,女性沒有地位可言。到了90年代,隨著印度經濟的開放,思想和文化也發生了變化,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等級森嚴的男權一統的傳統格局,新的思想、新的觀念被引入,眾多的年輕人開始追求自由戀愛和西方的生活方式。《勇奪芳心》就是在這個過渡期出現的,它反映了印度新時代到來後女性對男權社會和舊有勢力的反抗,其中女主角的反抗意識和有力行為也使其成為了新時代女性的最佳代言人。
在《勇奪芳心》中,我們可以看到兩個反映時代變化的鮮明的人物形象,
Simran母親從順從到反抗。 Simran的母親是傳統女性的代表,一切都聽從於父親和丈夫,她悉心照顧著家庭和女兒,是傳統的好女兒、好妻子、好母親。但當她看到女兒即將要嫁給完全不愛她的人時,她想到了自己,她沒有上過學,因為和她相比,弟弟上學更重要然後每走一步,不論是作為女兒,作為姐姐,還是作為妻子,她都要犧牲自己的幸福。所以當她有了Sman時,她就發誓永遠不讓她所經歷的事情在女兒身上重演。 Simran的母親有著一定的反抗意識,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她改變了想法,她發現一個女人原來是連發這種誓言的權利都沒有的,她勸 Simran放棄自己的幸福。時間的洪流改變了她的掙扎,一切順從變得理所應當。但是隨著電影的繼續, Simran母親的形象又發生了改變,當她看到 Simran和Ra的深厚感情後,她改變了,她發現她的女兒不需要這種犧牲,她祝福siηran和Ra,影片結尾處,她帶著女兒奔赴車站去見Raj的一段情節,讓母親的形象得到昇華。
Simran母親的形象是極具代表性的,她從初步的覺醒到被時間和社會事實打敗,再到後來被女兒的爰情感動,她徹底覺醒了,她勇敢地成全女兒並鼓舞女兒去追求愛情。 Simran母親的形象是複雜的,但這複雜的另一面卻是飽滿和真實, Simran母親代表了無數個印度母親,只不過大多數母親被男權的事實打敗,然後一代代相傳,繼續成為男人的附屬品。只有少數的母親會像 Simran的母親-樣,進行了勇敢的反抗,最終也迎來了不一樣的結局Simran的母親處於新舊社會交替、新舊思想變更的時期,所以她呈現出一種複雜性,也更具有代表性,雖然改變和反抗是艱辛的,但隨著社會思想和文化的開放,女性的反抗不再是虛無,Sman母親的形象也不會再是少數,會有越來越多的Sman母親,成為為愛和自由大膽反抗,戰勝男權,嬴得尊重和權利的女性代表。
Simran成長在一個傳統的男權至上的家庭裡,被父親強行安排與不認識的人結婚,她不甘於此,但卻在被母親勸說了一番後,選擇了認命,“爸爸終究是爸爸,總會考慮到我的幸福,為了他的幸福,我難道不能做點小小的犧性嗎?我不會再給爸爸添麻煩了。" Simran這次的決定出發點是為她的爸爸犧牲而屈服於現實。可是 Simran是—個生活在新時代的女性,當Ra為她而來時,她骨子裡的反抗意識馬上衝破了所有虛偽的道德封鎖她要反抗,她求Ra帶她逃走,她看出了在這樣個男權社會下,女性對男權惟命是從是不合理的, Simran在這個時候已經開始覺醒並有了初步的反抗意識。印度的傳統文化是種以男性為中心的男權主義文化,它建立起一套以男性為中心的價值標準,男權觀念規定和主導著女性的生存權利和自我價值。因此,女性的生存只有順應了男性文化的準則才會被接納而融入主流社會之中,從而獲得其合法的角色和社會地位此時的 Simran已經發現了這些舊弊,並開始覺醒。
Simran做了很多事情來配合Ra以完成他們的愛情夢想,比如在 Karwa Chauth節時,本應由未婚夫喂的第—口飯, Simran堅持讓Ra喂,並且不惜假裝摔倒,這—切都體現了 Simran的反抗。結尾時, Simran在車站近乎絕望地對死死拉住自己的父親說讓我走吧,爸爸,Ra就是我的生命,沒有他我活不下去,讓我去找我的Ra。"這樣一個祈求將所有的感情推向了頂峰,這樣的個告白對於90年代以前的女性來說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被允許的。而這一情節也將電影推向高潮,女主角的反抗形象在此得
到了昇華。
隨著時間的推移, Simran的反抗形象不斷地得到昇華,她敢於和男權社會頑強鬥爭,竭力維護自己的權利,這無疑給90年代印度的男權主流社會以一次強烈的衝擊。大多數印度女性她們無不受到封建制度、封建禮教的迫害,做出了很多不必要的犧牲。而在 Simran身上,我們卻看到了一個具有反抗精神的新女性形象,她的覺醒、反抗為她帶來了一個全新的人生,她已不再是男權社會下渺小的附屬品,她對世俗的反抗帶給了我們強烈的震撼。
Simran的形象之所以深受大家喜愛,是因為她完全代表了新時代的女性,她的世界有著開放的文化,但仍有著舊有家庭的男權影響,她掙扎過痛苦過,但最終她仍然跟隨了時代的潮流,決心要去反抗, Simran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愛的權利和力量,她聽從自己的本性。 Simran的形象從覺醒、掙扎到全力反抗,很好地代表了當時印度女性的心聲。
-
9 # 開心一刻小全
首先這這電影裡面,主要講述的是拉加與斯曼,從相互的挑刺到最後的兩人真心相愛,相愛的過程中遇到種種阻礙,克服了所有的困難,最終說服服了岳父,最終兩人喜結良緣走到一塊。2.只要自己想做成一件事,要下定決心不怕,勇往直前,最終就能達到我們自己想要的一個結果。3.做任何事情都要從一而終,堅持下去,不要中途半途而廢。其實這個勇敢的芳心亮點在於讓我個人認為,就是啟發人們教育我們做任何事情,看準了就要堅持下去,不要前怕狼後怕虎,然後半路放棄,這個目標勇往直前,能有一種不怕輸的精神。在手機上寫的不好分段,請大家多多關照。
-
10 # 圈圈放映
我一直覺得印度的愛情片應該分為幾類,第一純印度愛情片,所有的這種片子都是這種套路,男女一見鍾情,第三者小三或者惡霸來霸佔,加上宗教或者家庭阻撓最後大團圓結局,此類電影如《辛格為王》、《花無百日紅》、《天生一對》《非你不娶》等,《勇奪芳心》是這一類,但它和這一類不太一樣,下文會提及。第二類就是透過愛情講印度的兩性關係,這類電影有時故事發生在國外,男女主角感情出了問題,出去療傷,最後結局一般只有兩類,徹底分手或者和好。代表有《人生不再重來》、《我是女王》、《勒克瑙之花》等等。還有就是藝術片,知道的少也不容易找到片子,類似《河邊的洗衣工》。回到這部片子上來。不可思議的印度,不可思議的印度電影。男女主角不是一見鍾情,兩人因誤會而相知相識,最後相愛。很多韓劇差不多也是這個套路,國產劇也是,太見怪不怪了,但在那個時候的印度,這絕對不一般,如我所認識的印度人所認知的愛情故事都很簡單,一見鍾情了馬上結婚就OK了。所以在很多印度愛情片中,歡喜的開頭和波折的中間再最後十分鐘的浪漫是所有印度人認知中的“全模式”愛情片,你要不是不這麼拍就會有不賣座的風險。所以當初《勇奪芳心》的劇本拿給了包括阿米爾汗的很多人都被拒絕了,最後交給當初還是很不出名的小演員沙沙來主演。這部片子成就了沙魯克汗,沙沙也成就了《勇奪芳心》。男女主角相愛的時候,女主已經訂婚了,但是女主一直不知道男主的心意,傷心的她回到家,準備兌現當初答應爸爸去出去瘋一把回來好好做個賢妻良母的諾言。男主是真愛啊,就默默找到了她家裡,但是那時候距離婚禮舉行沒幾天 了,怎麼辦呢?編劇也很有才,讓男主和女主的爸爸一起喂鴿子。男主並不是一般印度電影男主風度翩翩的良家婦男,相反他總是油腔滑調調皮搗蛋,一個浮誇的花花公子樣子,內心卻善良溫柔。剛開始女主和女主的爸爸對他的印象都不好,只是女主愛上了男主,她爸爸卻仍然對他有很大偏見。喂鴿子能解決問題嗎?當然不能,甚至還激化了他們之間的矛盾。最後的幾十分鐘,大婚前一夜,別人偶然發現了這個戀情,被別人曝光了,沒有撒謊,有和未婚夫的打鬥,沙沙用最真實的自己打動了女主爸爸。現在看來還是以往印度電影的套路啊,可是這個套路不一般,以誤會開頭以誤會而成就他們,沙沙在裡面滑頭又聰明,幽默又認真,可以說某方面是他的本色出演。
-
11 # 失眠ing
你問的也有點偏,除了印度電影國寶級人物沙魯克·汗聽說過,電影找了好久才下載到。畢竟年代久遠,1995年,那時候村裡還沒通網,印度電影也不像現在那麼火。
我就我看到的內容,大概說下電影的內容簡介和亮點部分:
內容簡介:憧憬愛情的花季少女希姆萊得知自己即將被父親許配給素未謀面的娃娃親,傷心之際祈求父親准許自己去往歐洲旅遊,遇上了糾纏不清的富二代拉傑,多次邂逅之下,兩人彼此產生好感。
無奈希父心意已決,舉家遷往印度,勒令希姆萊返回,準備幫希姆萊完成婚姻。
得知此事的拉機,下定決心追至印度,從情敵和希父手裡,用機智和真心奪回真愛的故事。
該片的上映打破了印度多項電影紀錄,也創下了印度片上映時間最久的歷史。
電影的亮點部分:1.男女主顏值線上、演技出色。
年輕時的沙魯克·汗不止顏值線上,更是充滿傳奇色彩,活生生成了一個“印度夢”的典型代表人物。
雙親早逝的他,出身平凡,憑藉自身的努力在進入電影圈短短一年後,便拿到最佳男演員獎。此後更是憑著努力敬業的態度,出色的演技獲獎無數,成為印度頭號男影星。
在本片中沙魯克·汗的演技同樣可圈可點,從富二代前期的紈絝不羈到認識希萊姆後的幽默頑皮,再到後期追求真愛的認真執著,可鹽可甜的形象飾演深入人心。
這部《勇奪芳心》不止讓年輕的沙魯克·汗聲名大噪,還成為了印度公認的大眾情人之一。
卡卓兒飾演的希萊姆充滿青春朝氣,對愛情的嚮往執著,打破了傳統婚姻觀念的束縛。追求自由獨立的愛情觀,更讓人感慨愛情之美好,妙不可言。
直到現在卡卓兒和沙魯克·汗的銀幕CP形象,仍在影響著一代代成長的印度年輕人。
2.故事情節處理,恰到好處。影片的前半段,講兩個年青男女在歐洲旅遊相遇的種種趣事,幽默詼諧,讓人心情愉快的同時,還能笑出豬聲。
比如這段瞎胡鬧的鋼琴演奏。
再在後來的驚豔反轉,情節設計之精妙,讓人眼前一亮。
深情告白後的捉弄,更是讓人深陷其中,佩服拉傑的奇思妙想,一步步期望情節的發展。
又會對楚楚可憐的希萊姆被捉弄的遭遇感到憤懣、同情,
與後面醉酒的希萊姆形成反差,戲劇感十足。
後半段的搶親環節同樣出彩。
水到渠成的愛情,讓兩個年輕人之間的愛戀,衝破了距離的限制。
拉傑設計靠近希萊姆的未婚夫,與希萊姆的家庭和睦相處。
成功獲得了希萊姆家庭對於兩人追求自由戀愛的支援。
傳統固執的父親最後一刻的放手,更是將所有的情感的堆積推向頂峰。
結論《勇奪芳心》是一部歌頌自由戀愛,帶有浪漫色彩的愛情喜劇電影。
正確表達了愛情的相處之道,愛情不僅僅只是兩個人的事,私奔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哪怕面臨著種種阻礙和困難,追求自由獨立的愛情都應該建立在不傷害父母情感的前提之下,雙方父母的接受和肯定,才是一段愛情長久堅實發展的重要基石。
影片有點《廬山戀》的感覺,長達3小時的播放時長和十幾段歌舞表演令我欲生欲死。總得來說,片子還是不錯的,值得推薦。
-
12 # 新異空間
我一直覺得印度的愛情片應該分為幾類,第一純印度愛情片,所有的這種片子都是這種套路,男女一見鍾情,第三者小三或者惡霸來霸佔,加上宗教或者家庭阻撓最後大團圓結局,此類電影如《辛格為王》、《花無百日紅》、《天生一對》《非你不娶》等!《勇奪芳心》是這一類,但它和這一類不太一樣。
第二類就是透過愛情講印度的兩性關係,這類電影有時故事發生在國外,男女主角感情出了問題,出去療傷,最後結局一般只有兩類,徹底分手或者和好。代表有《人生不再重來》、《我是女王》、《勒克瑙之花》等等。還有就是藝術片,知道的少也不容易找到片子,類似《河邊的洗衣工》。
回到這部片子上來。不可思議的印度,不可思議的印度電影。男女主角不是一見鍾情,兩人因誤會而相知相識,最後相愛。很多韓劇差不多也是這個套路,國產劇也是,太見怪不怪了,但在那個時候的印度,這絕對不一般,如我所認識的印度人所認知的愛情故事都很簡單,一見鍾情了馬上結婚就OK了。
所以在很多印度愛情片中,歡喜的開頭和波折的中間再最後十分鐘的浪漫是所有印度人認知中的“全模式”愛情片,你要不是不這麼拍就會有不賣座的風險。所以當初《勇奪芳心》的劇本拿給了包括阿米爾汗的很多人都被拒絕了,最後交給當初還是很不出名的小演員沙沙來主演。
這部片子成就了沙魯克汗,沙沙也成就了《勇奪芳心》。男女主角相愛的時候,女主已經訂婚了,但是女主一直不知道男主的心意,傷心的她回到家,準備兌現當初答應爸爸去出去瘋一把回來好好做個賢妻良母的諾言。
男主是真愛啊,就默默找到了她家裡,但是那時候距離婚禮舉行沒幾天 了,怎麼辦呢?編劇也很有才,讓男主和女主的爸爸一起喂鴿子。男主並不是一般印度電影男主風度翩翩的良家婦男,相反他總是油腔滑調調皮搗蛋,一個浮誇的花花公子樣子,內心卻善良溫柔。剛開始女主和女主的爸爸對他的印象都不好,只是女主愛上了男主,她爸爸卻仍然對他有很大偏見。喂鴿子能解決問題嗎?當然不能,甚至還激化了他們之間的矛盾。
最後的幾十分鐘,大婚前一夜,別人偶然發現了這個戀情,被別人曝光了,沒有撒謊,有和未婚夫的打鬥,沙沙用最真實的自己打動了女主爸爸。現在看來還是以往印度電影的套路啊,可是這個套路不一般,以誤會開頭以誤會而成就他們,沙沙在裡面滑頭又聰明,幽默又認真,可以說某方面是他的本色出演。這片子在90年代出現,新千年的愛情片子看了很多,極少再有勇奪芳心看的這麼過癮的了,讓人又哭又笑哭完了重燃生活的希望。後來的《再奪芳心》已不復從前。
-
13 # 超哥名場面
SRK和卡卓爾主演的《勇奪芳心》被認定為具有開創歷史性作用的一部電影,確實如此。這部電影公映後,一直轟動著電影界。至今它仍然保持著印度電影史上上映時間最長的記錄,2012年,它仍舊在孟買的Maretha Mandir電影院放映著。也是這部電影建立了沙魯克汗和卡卓爾“最佳熒幕情侶”的美名。
當然 ,我個人覺得,最大的亮點是裡面的插曲,真的超好聽!
-
14 # 開始在這裡
《勇奪芳心》該片上映至今17年時間,到目前為止還在印度放映,已放映800多周,世界吉尼斯記錄,當時獲得11項大獎,這算是開啟我的寶萊塢電影之旅的影片,但是很感覺一般,隔著20年的時間和中印文化的巨大差異來觀影,不適感十分明顯,演技浮誇、歌舞尷尬、浪漫虛假、缺乏邏輯是我對它最初的評價。
直到後來耐著性子又看了幾部寶萊塢,慢慢適應了他們表現形式之後再回來重看本片,感覺截然不同。
對於首次觀看印度電影的觀眾想分享幾點感受:
1、請收起你的理性和邏輯,帶著感性的心來觀看也許會有不一樣的體驗
2、不喜歡歌舞的片段可以直接跳過,大多與劇情無關
3、先看近期的比較熱門的影片,對於認可度高的演員可以看看他早期作品
本片在20年前,可說是全新的嘗試,劇本、導演、演員、場景、歌曲等等都是新的突破,用青春活力將同當時的影片遠遠甩在身後,給了印度觀眾前所未有的體驗。
電影所傳達的觀念與眾不同,Raj是個外在輕浮但內心有原則的男孩,Simran是個突破傳統觀念的個性女孩。與以往不同的是私奔不再是解決矛盾的方式,攻心才是更好的方法,這種讓當時的年輕人和他們的父母都能接受的方式被廣泛認可,也是它長盛不衰的原因。由於沙沙本人的經歷,演來得心應手,真實感非常強。
-
15 # 雲邊雜貨鋪y
最近阿米爾汗很火,但是寶萊塢有3大汗,阿米爾汗和薩爾曼汗,而沙魯克汗的知名度好像弱一點。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他可是真正的印度名片,號稱印度的湯姆·克魯斯,2010年上海世博會印度館就有一張他的照片,而沒有其他那兩位。印度有個電影院只播放他主演的電影《勇奪芳心》,從1995至今。
他的電影雖然偏向娛樂,但是從中能看到明顯的印度的生活氣息。你說的這部《勇奪芳心》是1995年的電影了,豆瓣評分8.2,好於87%的愛情片,好於78%的歌舞片。
該片自1995年上映以來,已經放映超過十年之久。在1996年的Filmfare Award頒獎典憑藉本片贏得最佳男女主角,贏得最佳幕後配唱男歌手獎,而在同年的Screen Weekly Awards頒獎典禮,《Dilwale Dulhania Le Jayenge》贏得最佳導演、最佳電影獎,沙沙更贏得了最佳男主角獎項。
《勇奪芳心》在印度電影史上堪稱一個奇蹟,該電影自1995年上映以來,已經放映長達15年之久。
用情景歌舞來表現少女懷春表現的太棒了!絕對堪稱經典!!裡面還有其他的各種橋段:男女主相殺相愛,挑衣服的橋段來自《控方證人》,在正確和簡單之間進行選擇的橋段.……
即使過去了22年,依然非常精彩!沙魯克和卡卓爾的演繹,充滿了青春的朝氣。讓人覺得那麼年輕,那麼美好!印度改革即使拿到今天依然是個嚴肅的話題,而這部影片能以輕鬆歡快的情節拍攝出來本身就是亮點。
-
16 # 雲離天
《勇奪芳心》
影片介紹:喬德利(阿莫瑞什·普瑞 Amrish Puri 飾)和妻子結婚多年,一直十分恩愛。兩人共同養育了兩個女兒希姆萊(卡卓爾 Kajol 飾)和圖吉(Pooja Ruparel 飾),兩個姑娘都出落得亭亭玉立。一晃眼,希姆萊就到了該嫁人的年紀了,儘管喬德利一家人已經在倫敦生活了二十多年了,但喬德利骨子裡依舊是一個傳統的印度人。
喬德利將希姆萊許配給了朋友的兒子庫傑(帕爾米特·塞希 Parmeet Sethi 飾),這讓希姆萊感到十分不滿。一次偶然中,希姆萊邂逅了名為拉傑(沙魯克·汗 Shahrukh Khan 飾)的印度男子,儘管拉傑為人輕浮,油腔滑調,但希姆萊還是同他墜入了情網。得知此事的喬德利舉家遷回了印度,拉傑亦緊跟其後,他要如何才能獲得喬德利的認可呢?
沙魯克·汗在該片中扮演油腔滑調的印度男子拉傑,憑藉其出色的演出,成功獲得Filmfare最佳男演員獎。而《勇奪芳心》也一併包攬了當年Filmfare的最佳影片、最佳電影歌手、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最佳女配角等多項大獎。沙魯克·汗也可謂是“勇奪”了各位影迷的芳心。
95年的印度電影,快20年了,那時的沙魯克汗英俊帥氣,歲月真是殺豬刀。印度的家庭文化還是挺封建保守的,比如家長權威制,比如婚前守身如玉,比如男權。。。——明朵
《勇奪芳心》讓我回憶起所有愛情的美好,傷感於所有愛情的悲痛,帶給我愛情所有的憧憬,這不僅僅是一部電影,更是一部偉大的傑作!小舞舞五星滿分揮淚力薦!——小舞舞
-
17 # JASONWORLD
已經連續三個月每天都看印度電影了,卻從沒想到去記錄它,我是個太懶的人。我是在看大概幾百部印度愛情片之後再看的這部片子,雖然一直都聽說很好看,只是我不喜歡太刻意的去找它,也是兩個月之前偶然看的,聽說這部片子至90年代上映到現在一直在印度都還在上映,真好看。它是印度眾多歌舞愛情片中的一股清流。我一直覺得印度的愛情片應該分為幾類,第一純印度愛情片,所有的這種片子都是這種套路,男女一見鍾情,第三者小三或者惡霸來霸佔,加上宗教或者家庭阻撓最後大團圓結局,此類電影如《辛格為王》、《花無百日紅》、《天生一對》《非你不娶》等,《勇奪芳心》是這一類,但它和這一類不太一樣,下文會提及。第二類就是透過愛情講印度的兩性關係,這類電影有時故事發生在國外,男女主角感情出了問題,出去療傷,最後結局一般只有兩類,徹底分手或者和好。代表有《人生不再重來》、《我是女王》、《勒克瑙之花》等等。還有就是藝術片,知道的少也不容易找到片子,類似《河邊的洗衣工》。回到這部片子上來。不可思議的印度,不可思議的印度電影。男女主角不是一見鍾情,兩人因誤會而相知相識,最後相愛。很多韓劇差不多也是這個套路,國產劇也是,太見怪不怪了,但在那個時候的印度,這絕對不一般,如我所認識的印度人所認知的愛情故事都很簡單,一見鍾情了馬上結婚就OK了。所以在很多印度愛情片中,歡喜的開頭和波折的中間再最後十分鐘的浪漫是所有印度人認知中的“全模式”愛情片,你要不是不這麼拍就會有不賣座的風險。所以當初《勇奪芳心》的劇本拿給了包括阿米爾汗的很多人都被拒絕了,最後交給當初還是很不出名的小演員沙沙來主演。這部片子成就了沙魯克汗,沙沙也成就了《勇奪芳心》。男女主角相愛的時候,女主已經訂婚了,但是女主一直不知道男主的心意,傷心的她回到家,準備兌現當初答應爸爸去出去瘋一把回來好好做個賢妻良母的諾言。男主是真愛啊,就默默找到了她家裡,但是那時候距離婚禮舉行沒幾天 了,怎麼辦呢?編劇也很有才,讓男主和女主的爸爸一起喂鴿子。男主並不是一般印度電影男主風度翩翩的良家婦男,相反他總是油腔滑調調皮搗蛋,一個浮誇的花花公子樣子,內心卻善良溫柔。剛開始女主和女主的爸爸對他的印象都不好,只是女主愛上了男主,她爸爸卻仍然對他有很大偏見。喂鴿子能解決問題嗎?當然不能,甚至還激化了他們之間的矛盾。最後的幾十分鐘,大婚前一夜,別人偶然發現了這個戀情,被別人曝光了,沒有撒謊,有和未婚夫的打鬥,沙沙用最真實的自己打動了女主爸爸。現在看來還是以往印度電影的套路啊,可是這個套路不一般,以誤會開頭以誤會而成就他們,沙沙在裡面滑頭又聰明,幽默又認真,可以說某方面是他的本色出演。這片子在90年代出現,新千年的愛情片子看了很多,極少再有勇奪芳心看的這麼過癮的了,讓人又哭又笑哭完了重燃生活的希望。後來的《再奪芳心》已不復從前。
-
18 # 老鼠人剪影
愛情和羅曼蒂克無疑是印度片逃不出的主題,但是DDLJ整部片子裡,除了Raj(Shah Rukh Khan飾)和Simran(Kajol飾)的談情說愛之外,更透露出的是Simran對自由的追求和印度傳統女性對自我犧牲的反抗。 首先從時代看起,DDLJ拍攝於1995年,並且成為當年最賣座的影片,至今仍是寶萊塢經典影片之一,Shah Rukh Khan和Kajol“熒幕情侶”的完美之作。95年的印度處於什麼狀態呢?20世紀90年代,印度啟動經濟改革。根據印度學者的研究,事實上印度真正的經濟改革開始於1993-1994年之間。非常類似於中國的改革開放,除了在經濟上取得巨大成就之外,印度的“改革開放”同樣帶來的是思想和文化的開放。相對於前期比較封閉試的發展,這樣的開放也頗有種中國改革開放的效果----即不同於傳統文化的新觀念突然引進,馬上帶動人民思想變革。而我和印度朋友聊到這個時期的時候,他們的回答也印證了這樣的推斷,更多的年輕人開始更加追求自由戀愛和西方的生活方式,包括電影音樂和其他形式的外來文化。DDLJ就是拍攝於這個改革潮流的初期。 再從電影角色設定看,電影的開始部分有Simran裹著浴巾跳舞的片段,Simran和Raj剛上火車的時候,Simran的行李箱散開,Raj撿到她的bra。相對於印度電影中,連線吻,裸露和有暗示性的鏡頭都嚴格控制的情況下,90年代的電影中出現這樣的鏡頭已經是很大膽的拍攝了。從一開始,Simran就被塑造成為一個生在在倫敦,不拘於傳統束縛的印度女性形象。 在印度電影中,Simran這樣的家庭並不少見:典型的印度教家庭,恪守傳統的父親在家中有決對的話語權,母親作為典型的女性形象,一方面服從於丈夫和傳統,全心全意照顧家庭和兒女,另一方面又深知女性在婚姻家庭裡的犧牲,卻沒有改變的能力。而同時,作為新一代的女性,這樣家庭的女兒通常是以活潑俏皮,內心叛逆,顛覆傳統印度女性的形象出現。在得知自己要回去印度,和一個沒有見過面的男人結婚時,Simran向父親申請去歐洲大陸玩一個月。在向父親提出申請的時候,她多次提到“唯一一次”,“生命”,“再也沒有機會了”等等句子,其實反映出來的還是作為印度女性被傳統束縛的無奈。而在歐洲旅遊的時候,遇到Raj,讓Simran的思想開始變化。她喝酒喝醉,到處撒野,游泳池裡胡鬧,就是放開心去做沒有做過的事,是一種內心的解放,Simran從骨子裡就不是一個文文弱弱、逆來順從的女孩。從歐洲回來後,父親的不理解,堅持要回印度,把這樣傳統和自由的矛盾推到了高潮。“讓她哭,她的命運不可改變。她應該學著怎麼去接受,讓她哭個夠。”父親的話無疑不反映出傳統的不可抗拒。Simran的母親其實在電影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一開始勸Simran的時候,她說:“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爸爸就告訴我,男人和女人之間沒有什麼不同,我們都有平等的權力。但當我長大以後,我發現這只是個謊言。我不能上學,因為和我相比讓弟弟上學更重要。那只是我的第一個犧牲。然後,每走一步,不管是作為女兒,作為姐姐,作為妻子,我都要犧牲自己的幸福。但那時從前,當我第一次把你捧在手心裡,我就發誓,永遠不讓我所經歷的事在女兒身上重演,不管作為女兒,作為姐姐,作為妻子,每一步都不要有更多的犧牲。即使她是女孩子,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她要過得幸福。但是我錯了,我甚至忘了一個女人沒有權利發這樣的誓,她生來就是為男人們做犧牲的。為了自己的女人,男人們不管有沒有能力都不會做出犧牲。所以我勸你放棄自己的幸福。”這段話,本身已經是印度女性對自己生活的全部詮釋了----犧牲,為男人付出,放棄自我的幸福。也是千百年來,印度女性奉為傳統甚至是美德的東西。在印度文化中,女人一直是以男人的一種附屬品形式存在。而後來,看到Simran和Raj的感情之後,Simran的母親做出了另外的舉動,勸女兒和Raj離開:“我錯了,Simran。我的女兒不用犧牲她的幸福,她不用犧牲她的愛情。Raj,帶我的女兒離開這裡。帶她走吧,我會處理好一切。”可以說,在整部電影了,Simran母親一角,一直推動著故事的前進。母親的改變,本來就是從她的時代到女兒的時代,女性地位追求過程中思想的改變。儘管這樣的改變不是一帆風順,儘管這樣的改變充滿了糾結。同樣的改變出現在Simran身上,但與其說是她的改變,不如說是她的釋放。在歐洲旅行遇到Raj時的釋放,那是一種內心對自由的釋放。然後是回國後同意結婚,但是在Raj去旁遮普找她時,請求Raj帶她私奔,這時的釋放是更近一步的,不單單是內心不安的種子,而是開始主動追求自己幸福。而在電影的最後,還穿著印度傳統新娘禮服的Simran在母親和妹妹的支援下,奔到火車站,決心跟Raj一起走。父親死死抓住她的手腕,她帶著哭腔,幾近絕望地向父親請求:“讓我走吧,爸爸。Raj就是我的生命,沒有他我活不下去。讓我去找我的Raj。”這樣的表白已經把她內心的所有情感推向了頂峰----為了自己的幸福,不要包辦的婚姻,不要像母親或者更多女人一樣的犧牲!作為女人也有權利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當然,釋放出這一心聲的,不止是Simran一個人。而是在特定時代下新思想的產物。Aditya Chopra用這部電影,力求反映更多年輕人的心聲,或許,這也是90年代,印度在開放和發展的影響下,希望透過電影改變或者警醒的東西。電影本身就是社會的反映,是理想的縮影。電影中Simran的形象,也是很多印度女性心裡在某種程度上希望成為的樣子。父親放手的那一刻,Simran驚呆了。而就是那一刻,是Simran和母親爭取的女權的勝利。Simran奔向開動的火車,Raj伸手她住她。正如他們的相遇。
-
19 # 嗨氏家族
《勇奪芳心》這部電影是以印度傳統男權社會為背景,展示了女主人公從覺醒到努力擺脫傳統世俗的束縛,大膽的追求自己的愛情。成功之處在於塑造了很多個性鮮明的女性形象,特別是女主人公希姆萊的塑造,展現了新時代女性的獨立人格、堅強的性格和身處傳統理念下不沉淪不屈服的精神,在男權社會下的大膽反抗,為愛和自由與命運鬥爭的時代傳奇,這一形象散發出來了永久的魅力與強烈的女性叛逆意識是分不開的。
很遺憾沒有在1995年看到它,在那樣的年代,應該會有更多感觸吧
回覆列表
喬德利(阿莫瑞什·普瑞 Amrish Puri 飾)和妻子結婚多年,一直十分恩愛。兩人共同養育了兩個女兒希姆萊(卡卓爾 Kajol 飾)和圖吉(Pooja Ruparel 飾),兩個姑娘都出落得亭亭玉立。一晃眼,希姆萊就到了該嫁人的年紀了,儘管喬德利一家人已經在倫敦生活了二十多年了,但喬德利骨子裡依舊是一個傳統的印度人。
喬德利將希姆萊許配給了朋友的兒子庫傑(帕爾米特·塞希 Parmeet Sethi 飾),這讓希姆萊感到十分不滿。一次偶然中,希姆萊邂逅了名為拉傑(沙魯克·罕 Shahrukh Khan 飾)的印度男子,儘管拉傑為人輕浮,油腔滑調,但希姆萊還是同他墜入了情網。得知此事的喬德利舉家遷回了印度,拉傑亦緊跟其後,他要如何才能獲得喬德利的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