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天爆開心
-
2 # 蓋國順原創短文
不一定。
當時魏已基本上是司馬家族的家天下了。有著長江以北廣袤的地區,無論人才還是戰略儲備及戰備爭調都相當的充沛。可以說無論派誰出戰都對後方都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全身心的用於對敵征戰。
而蜀,地域狹小又連年爭戰,無論兵源爭調還是物資呼叫都比較匱乏了。最主要的是此時有黃浩亂政帶來相當重要的政治影響。人們已對蜀漢政權失去心中的熱情了。無論誰帶兵出戰,都有顧慮。
-
3 # 多臻貴
我認為結局很可能相同!
諸葛亮與龐統的相似點都在於處理內政等事務,而不是在軍事領域,而司馬懿在軍事上領域是強項,讓司馬懿治理內政外交反倒不行!
劉備麾下文臣將領,後期出現嚴重斷層,是蜀漢戰鬥力嚴重削弱的因素,王平馬謖都能鎮守一地,即便龐統善用奇謀也難以改變!
曹操麾下各方將領,彙集朝堂可謂將星璀璨,所以司馬懿的才能在曹操時排不上號,這樣一對比就能看出巨大的差異!
再者蜀漢地域狹小,物產有限,更難以維繫長期的戰爭,即便龐統善於治理,也改變不了時代下作物產量!而司馬懿依託魏國強大的後勤補給,拖得諸葛亮斷糧而敗北!
總說劉邦能以漢中奪天下,但前提是西楚霸王境內治理混亂,三國時魏國實行屯田,治安穩定兵員糧草充足,所以,司馬懿堅韌的性格和魏國強大的基礎實力,即便是蕭何與韓信在世也很難突破!
-
4 # 微語默話
龐統謀略應該不是問題。不過有幾個細節值得推敲。初識劉備,龐統是很不屑於劉備輕慢他的;落鳳坡,劉備恩施於龐統,龐統就急於求成,說明此人在情感因素方面對他自身影響很大。穩重慎慮略遜諸葛亮。
司馬懿是個能忍耐的人,就連諸葛亮這樣穩健的人,都熬不過他。諸葛亮把司馬懿誘入山谷,其必死,怎奈天降大雨,此一節諸葛亮沒有算到。其實就是諸葛亮有點急於求成了。
按此推測,龐統可能在司馬懿眼裡的破綻更多。與諸葛亮對戰,司馬懿很多次的確運氣很好,但空城一役,諸葛亮的定力,龐統似乎還欠缺一些。
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分析分析司馬懿贏在何處。除了運氣,謀略,在戰略上就以分出差別。司馬懿是守,最主要的就是消耗,消磨敵人。這非常符合司馬懿的特性,也正好將他發揮的淋漓精緻。諸葛亮是攻,快速推進並求勝是他的戰略要求,論當初三足鼎立,守住赤壁,孫劉聯盟,安定西南諸葛亮也是運籌帷幄的。但攻的確很難,我們現在常說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這還是要看綜合實力的,攻和受的力量對比到底有多大。在兵書上,攻是下下策。若諸葛亮繼續深耕三足鼎立之勢,發展再圖。也許結果是另一樣。總之,急攻而總體實力不足,的確戰敗面大。
並不是說諸葛亮急攻有什麼問題,在某種情況下,下面的原因,是諸葛亮更無奈的地方。
司馬懿還有一個特點是其他人都不能比的,就是培養下一代。劉備,諸葛亮,曹操都沒有做好接班人的事情。蜀中已無大將,再看劉禪的狀態。諸葛亮也是預感到,不打破三足鼎立之勢的結果將是如何。出兵也是最後博取一份勝算罷了。然而三足鼎立之勢的維持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孫劉聯合。這個關係被打破,三足的格局就變了。蜀魏之爭,吳國就成了重要的天平砝碼。
這許多的因素加起來,怎麼能是諸葛亮或者龐統換個人就能解決的呢?司馬懿也只是因為順了這個大勢才取勝的,要知道對方是要付出幾倍於他的代價才有可能勝出的。諸葛亮真的已經很了不起了。若不是如此,估計司馬懿都能死幾回了。
-
5 # 發現頻道
您的這個問題應該歸為“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
故,在下以為:蜀漢不成乃天意,誰來都不行。
-
6 # 歷史造飯處
過程可能不同,但結果都一樣。
首先,歷史沒有假如,歷史也不能夠重來,現代人可以無限的遐想那個時代,也可以透過遊戲模擬,但如果是真正的歷史,考恆的就不單單是《三國演義》中武將的武力值了。
首先一點,在冷兵器時代,人口就是戰鬥力,東漢末年,黃巾大亂,軍閥混戰,導致人口數量銳減,曹操在一首題名《蒿里行》的詩中,描寫了當時中原一帶的悲慘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關於那個時期的人口數量,眾說紛紜,但大致是從漢朝強盛時的5000萬,下降到三國前期的800萬左右,有種說法是,世家門閥蔭庇的佃客、部曲還有屯戶、兵戶、吏戶、逃戶、漏戶、隱戶以及居於漢地的少數民族等等不納入戶口統計的人群,但學者們都認同的是關於人口數量,魏國>吳國>蜀國,魏國>蜀國+吳國,而蜀國的人口,也只在百萬左右。
《三國志》裡曾寫道,(263年),“領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這是一個很可怕的資料,蜀國百萬人口而兵力高達十萬,另有官吏吏四萬,不事生產的人口竟佔總人口13%,這在從事農業生產為主的古代是不可想象的。從經濟方面,蜀國幾乎沒有定鼎中原的希望。
單看《三國演義》
年齡方面,司馬懿跟龐統同歲,比諸葛亮大兩歲,龐統死於劉備征伐蜀中時的落鳳坡,而諸葛亮死於第五次北伐時的五丈原,而司馬懿是在諸葛亮死後17年才病故的,可見一個好的身體是多麼重要。
性格方面,龐統激進狂放,諸葛亮穩重,司馬懿內斂陰狠,這樣的性格也表現在軍中,龐統在軍事進攻方面更有天賦,諸葛亮更善於後勤保障,而司馬懿善於坐鎮中軍,如果龐統活到北伐,諸葛亮坐鎮後方,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很有可能會施行,但損失可能會極為慘重,換句話說,龐統統軍北伐,會用險,如果成功將是大勝,但勝利機率小,且損失會極大,如果一擊不勝,那蜀國隨時會有滅國的危險。
內政方面,單看諸葛亮北伐期間,雖然他貴為蜀漢丞相,但內部仍不時有人搗亂,比如李嚴。如果仔細看三國,就會發現,劉備進軍西川,就是一個外來的軍閥打敗了一個長期在蜀中休養生息的劉章,東漢末年的大亂,並沒有影響到西川地區,反倒是劉備的到來,使得蜀中不得不參與到戰爭中,當地計程車紳當然不會支援,在攻下成都時,還曾經縱兵搶掠城中百姓三日,老百姓就更不支援了。即使龐統再牛,一隻沒老百姓支援的軍閥能打多久。
軍事資源方面,襄樊一戰,關羽失了荊州,夷陵一戰,劉備又敗光了蜀漢的物資,人才,家底沒了,導致諸葛亮的北伐只能每次出岐山,從漢中進攻,而且每次退兵也基本是因為缺糧,人才就更匱乏了。從龐統死後,劉備攻取西川,漢中,為給關羽報仇攻伐東吳,假設龐統能僥倖從這幾次戰爭中活下來,連年征戰,但身邊能征善戰的荊襄才俊都沒了,就剩下一個馬謖,一個魏延, 蜀中無大將廖華為先鋒的局面,產糧區就剩下一個成都平原,龐統能怎麼辦?
而魏國呢,首先政權是透過禪讓繼承了漢朝,中原氏族都歸向了魏國,人才資源有了保障,赤壁之後,曹操明顯用兵減少,開始大規模休養生息,屯田養兵,使得中原地區人口開始恢復,堅守有糧,出擊有將,硬實力方面魏國強大太多了。
綜述,即使臥龍鳳雛一起對戰司馬懿,蜀漢取勝的機率依然很低,畢竟蜀漢作為一隻遠離中原,且家底匱乏的軍閥政權,能堅守政權幾十年已經很了不起了,攻取全國,幾無可能
-
7 # 老羊說文學
龐統雖有“鳳雛”之名,但在《三國演義》中並未發揮較高謀略就死在了落鳳坡。所以真正實力很難把握,就他的兩次用兵也是非常的大膽,屬於出奇不意,劍走偏鋒的套路,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結果就在劉備入川時而把自己給玩死了。
後在後期,諸葛亮追求統一的心情是非常迫切的,這也來源於劉備白帝城託孤之重,也來自於“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伹”的承諾,從其《出師表》中“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付託不效,以傷先帝之明”,由此可以看出諸葛先生之任心之重,五丈原之死也可以說是“憂慮過重,以傷神”而死。
而司馬懿就是看到了諸葛亮這一點,六出岐山的中司馬懿抓住諸葛亮糧草供給的弱點,死死不放,用“龜息”戰術把諸葛亮耗死。
而如果把諸葛亮換成龐統對陳司馬懿,雖然可能在單場戰役中取勝,但如果想全部翻盤的可能性非常微小,只要司馬懿抓住蜀軍的糧草弱點,龐統就非常難以取勝,即使龐統用奇技,無非利用天時、地利、人和三點做文章,而司馬懿老謀深算,又豈能忽略?
所以,即使把龐統換成司馬懿,我覺得蜀漢也無法勝利。
-
8 # 吾王醫仙九尾狐
不能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一點,蜀國失敗的原因在誰的身上,如果是因為諸葛亮的任人唯親,濫用職權從而導致的蜀國被滅,那你說換一個和他差不多的還是有可能的。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我回答了很多。蜀漢的滅亡,不是因為諸葛亮的數次北伐而導致的國力虧空。從關羽丟掉了荊州,再到舉全國之力的伐吳失敗。蜀漢已經沒有退路了,不管諸葛亮有沒有北伐,他的結局是註定的。
這個時候你換誰來都不行,除非你真能撒豆成兵,仙人下凡。而且很多人說龐統比諸葛亮聰明,其實兩人差不了多少,諸葛亮的二姐嫁給了龐統的堂哥,而龐統的師傅龐德公也是和諸葛亮也是亦師亦友的關係,龐統會的,諸葛亮也會。就算龐統的軍事能力真的比諸葛亮優秀,但你再怎麼優秀,沒有士兵,沒有糧草,上天入地的神通都白搭。
可能換龐統唯一有優勢的就是能留下一個魏延,他倆關係鐵的很
-
9 # 大俠在禁慾
演義中,連名字都有講究。
臥龍是佔盡人和,他遇上了劉備
幼麟是佔盡地利,他成了蜀漢領袖
鳳雛是佔盡天時,他的出現給了自己前途。
這樣一看,他們各有千秋,但孔明選錯了主公,魏延遇錯了對手,鳳雛沒有了忍耐的心。
這樣一對比,冢虎司馬懿有一開始就給自己打工的曹操,最後憑著自己家族的忍耐,熬死了曹家一輩又一輩。
所以冢虎堪稱天時地利人和,這就是司馬懿,可不是一個小小鳳雛就能堪比的!
-
10 # 小司馬講史二、龐統能否處理好與軍中諸將的關係也是一個很重要因素。一個主帥再有能耐,如果部下都不聽你的,也很難取得戰場上的勝利。龐統中途才去投靠劉備的,所立的功勞少之又少。反觀諸葛亮,那是劉備三次去請才出山的。所以說,龐統在軍中的威望不及諸葛亮,軍營眾將能否服從龐統的指揮是一個大問題。三、司馬懿非同一般,龐統的這個對手很難纏。司馬懿,字仲達,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謀略家,是連諸葛亮都不得不佩服的對手。龐統重在給人出謀劃策,帶兵打仗的能力遠不及能征善戰、久經沙場的司馬懿。司馬懿作為一名軍事謀略家,他的臨場指揮能力、大局觀意識、排兵佈陣能力、調動將士情緒能力、軍營執法能力等方面比龐統強太多。四、龐統非帥才,領兵打仗的經驗不足,這一點上不及諸葛亮、司馬懿。諸葛亮、司馬懿兩人的綜合素質要比龐統強。
綜上所述,如果龐統作為蜀漢方面的統帥,司馬懿將是龐統難以逾越的一道大山,蜀漢方面是不可能戰勝曹魏方面的。
-
11 # 拾月之秋
不能,缺一不可。諸葛小心謹慎內政,龐統可以軍事。再說倆人隨便一人對付司馬綽綽有餘,可這不是華山論劍單挑。拼的是國力資源戰,從三國鼎立到失去荊州,夷陵之敗,就註定不可能統一了。
-
12 # 待曉兒
很明確地講,龐統和司馬懿對戰,蜀漢不會勝利。
可以把龐統和諸葛亮、司馬懿和諸葛亮做兩組對比,聯絡當時環境,就可以知道龐統是不如諸葛亮的。
第一、龐統雖為“鳳雛”,但名不副實《三國演義》當中有“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一說,把龐統和諸葛亮並稱,讓人感覺兩個人是一樣才學的。但其實不然。
龐統的名氣其實挺大的,起碼魏蜀吳三方都有人知道他的名號。但是,徐庶投奔曹操的時候向劉備舉薦諸葛亮,水鏡先生也是向劉備舉薦諸葛亮,為什麼都不提龐統這麼一號人物呢?諸葛亮出山之後,他也是知道龐統的,為什麼劉備招兵買馬的階段也不推薦這個人呢?
其實就是因為龐統並沒有那麼厲害而已。一個長得醜,不受人待見,其次人比較瘋癲,往往給人不靠譜的感覺,這兩點就足以讓他不能得到重用了。漢末兩晉時期可是典型的“以貌取人”時代,並且名士極多,放浪形骸的不在少數。
龐統去獻連環計,被徐庶一眼就看出了目的所在,可見其計謀、說辭也就那麼回事。曹操不是沒想過火攻的問題,而是認為隆冬十二月不會有東南風。這也可以看出,龐統的連環計其實也不算什麼高明的東西,換個人去一樣可以。
落鳳坡事件更是說明了這個人不太靠譜。諸葛亮駐守荊州,讓龐統隨著劉備去打兩川,其實已經是把功勞讓給龐統來做了。可是龐統竟然認為諸葛亮有爭功的嫌疑,輕率冒進,這才導致了自己被射殺在落鳳坡下,可見其軍事判斷與政見洞察都屬於很一般的角色。
這樣一個聲勢造得很大的人,但出場沒有多久就打了醬油,所有成績其實都是別人吹出來的,並沒有看到其真才實學。
第二、司馬懿不如諸葛亮,但憑藉其他因素可以打個平手《三國演義》後期主要看點就是司馬和諸葛兩人的鬥法。兩人在客觀現實當中是打了個旗鼓相當,既有上方谷的殺局,也有空城計的險象。但綜合來看,司馬懿不如諸葛亮。
諸葛亮是進攻,而司馬懿是防守,本來就有一定的優勢。而蜀軍是背靠險隘,防守之時才有用,進攻的時候會對糧草等物資的運輸造成困難,而司馬懿背後是平川,不存在糧草不濟的現象,此消彼長之下,這是司馬懿的優勢。
在佔據瞭如此多的優勢之下,司馬懿才堪堪和諸葛亮打個平手。那龐統這種不如諸葛亮的人要怎麼和司馬懿對敵呢?
所以,如果後期是龐統和司馬懿對壘,別說能不能六出祁山,就是怎麼守住蜀地其實都是一個問題。
-
13 # 豹眼看歷史
(龐統:看你個娘們家家的,換做我,你試試?)
在以往的問題回答中,豹眼總是不看好劉備集團,事後感覺很對不起劉備他們。就借題主這個問題,讓劉備集團大贏一回,把這些事給找補回來。
假如《三國演義》裡,最後是龐統與司馬懿對戰,司馬懿必死無疑,而且曹魏必定滅亡,蜀漢一統天下,延續漢家八百年江山。
戰役的勝負需要人謀,更需要實力。如果龐統能夠活到與司馬懿對陣的話,那麼蜀漢會有如何強大的勢力呢?
第一,龐統不死,諸葛亮就可以與關羽一起經營荊州。先把荊州南四郡牢牢地控制在手中,然後南征佔據交州,繼而平定南中,這樣就可以把荊州、交州、益州連成一體,經過一系列改革措施,發展經濟,為劉備積蓄足夠的經濟、軍事實力,等待龐統與司馬懿決戰。
第二,諸葛亮加強與孫吳的聯盟,趁孫吳北征曹魏之際,不斷在襄樊方向用兵,蠶食荊州屬於曹魏的地盤,逐步控制整個荊州。
第三,劉備在龐統的輔佐下,順利取得成都,然後回兵漢中,進而提前諸葛亮後來從事的北伐事業,藉助馬超的勢力,輕而易舉佔據西涼,形成孫吳、荊州、西涼三面夾擊曹魏的局勢。
第四,在關中地區,龐統與司馬懿展開決戰,一戰定乾坤,徹底消滅曹魏的有生力量,曹魏一蹶不振,最後等待劉備親自出馬,從荊襄、關中兩個方向出兵,一路向東,來許都迎接獻帝。最後,獻帝禪讓劉備,劉備是否接受,那就是老劉家自己的事啦,我們大可不必去操這個心。
這是龐統與司馬懿決戰時的基本勢力基礎,如果不具備這個前提,僅僅是諸葛亮北伐時的勢力,把諸葛亮換作龐統,這個結局就不好來預判啦,老羅也不好安排。
讓龐統戰勝司馬懿吧,就顯得諸葛亮沒本事,這不是老羅的本意;不讓龐統取勝吧,又顯得司馬懿太牛逼,諸葛亮、龐統都打不過他,這更不是老羅希望看到的結果。
既然如此,老羅還是乾脆讓龐統死了算了,別出來給自己添麻煩,弄得不好收場。
畢竟華雄死了,究竟誰殺死的,並不是特別關鍵;火燒赤壁,那東風的確是來了,是否諸葛亮借來的也無關大局,有借有還,還不還也是諸葛亮的事,不用老羅去還債。
如果留著龐統不死,這事就比較難辦。龐統不死,劉備不把曹魏、孫吳滅了,說不過去;如果把他們全滅了,這事有點大,都清楚三國的結局,如此安排不太好交代。
如此一來,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三國演義》。
如果龐統能在《三國演義》裡,與司馬懿對戰,司馬懿必死無疑,老羅不會讓司馬懿活著逃走。
(司馬懿:別嚇我,我自己死了還不行嗎?)
-
14 # 大清朝亡了oo
如果司馬懿一直堅守不出,你就算是龐統 諸葛亮一起來也沒用啊!蜀國本來就弱,魏國還不跟你打防守,你就算耶穌來了也沒什麼用吧
-
15 # 品味生活教育秋水通源
很多三國才子和蜀國派才子從正史中推測,諸葛丞相最擅長的就是搞後勤,發展地盤,設定一個大的戰略框架,以及打防禦戰,要說到真正的軍事謀略,就連蜀國派才子自己也認為丞相的實力遠不如龐統。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龐統做事,心狠手辣,善於奇謀,奇謀對於一個謀略家那是相當的重要,咱們郭嘉少爺尤其突出,其次就是咱們的法正兄也是一樣,而法正在幫助玄德公取得益州後又幫助玄德公攻取了漢中,只不過,攻取以後,英年早逝了。玄德公:我苦啊
咳咳,說回咱們龐統,剛入川很明確就告訴玄德公,劉璋送上門來這麼好機會給他滅了這西川白白就是你的了,玄德公:不可以!你怎麼能這麼說!(雖然我心裡也很想)那可是我滴bro!以後不許再提(md,我也很想殺劉璋可我沒道理啊)
龐統:……
雖然如此,將在位,君命有所不受
派魏延來了招鴻門宴,當然這個細節還有後面的劇情想必各位才子都瞭如指掌我就不說了。
從這就可以看出,龐統這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敢耍狠,而且奪西川的看法和丞相也相差不遠,比起丞相的善良龐統更是敢玩狠,而且龐統能和將帥們玩到一塊去,你比如說喝喝酒,說說粗話,同樣滿腹經綸,龐統說出來的就是那股大碴子味,讓士兵將軍聽了倍感親切!一個優秀的大帥能得軍心是很重要的。
當然對於能力我認為龐統的軍事謀略上造詣要比丞相強,畢竟咱們丞相要在家裡發展地盤,能把小小的地盤把一窮二白的玄德公發展到三足鼎立你說說丞相這操盤手法……咳咳咳,扯遠了。
不敢肯定龐統是否能打敗司馬懿,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龐統加丞相甚至是法正加丞相的組合一個能搶一個能發展這種搭檔,蜀國的未來肯定是比現在光明!
可惜liao,龐統英年早逝不說,與龐統功能類似的法正在幫劉備奪取了漢中以後,也早逝了。最後玄德公謀略團又剩丞相一人。
也許,漢朝的命數早已註定吧
-
16 # 繪畫小學生蘆培臣
三國其實就是在講“天時,”“地利”“人和”。曹魏佔天時,東吳佔地利,蜀漢占人和。蜀漢後期人才潰泛,諸葛亮都發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無奈無力的感嘆!難道寵統能有諸葛亮“高明”?我看未必!假如有諸葛亮能耐大也不會早早喪命了。歷史洪流浩浩蕩蕩,勢不可擋!那能倒行逆流!天意難違!而寵統也只能望著滾滾歷史潮浪闇然預設吧……
-
17 # 潤心和風語
假設最後和司馬懿對陣的是龐統!那我們就可以推測一下可能發生的事情。
即龐統沒有在落風坡被張任射殺,以龐統的才能,收服四川及漢中應該不是問題,對於嚴顏、馬超、張郃可能要調張飛來對付。
荊州有諸葛亮、關羽、趙雲可以萬無一失!以諸葛亮的軍事戰略方針,聯吳抗魏,則不會有後來的呂蒙的白衣渡軍,關羽的敗走賣城。
關羽不死,則張飛就不會死,更不會有劉備的彝陵之敗。那麼曹操死後,如果劉備不死,就是劉備北伐之時,但劉備應該進入老邁之年,關羽、張飛也應在花甲之年了,以曹魏廣闊的國土,廣大的人口,即使臥龍、風雛聯手,要打敗以司馬懿為統帥的北方集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要況且龐統與諸葛亮在用兵,及其它方面會有許多不同方略,就會出現矛盾,出現互相制肘,如何劉備在就好說,若劉備死後,就會出現臥龍、鳳雛之間的矛盾,總之要戰勝以司馬懿為首的北方軍事集團決非易事!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但若同時擁有,需要有劉備這樣的梟雄才能鎮得住!否則還真不好駕馭。
-
18 # 紳士風度163384727
假如龐統不死,蜀漢亡國會更快,因為司馬懿根本就不是剿蜀滅蜀的,他實際是以靜待動,為了奪魏國大權,守在邊疆實是養將屯兵,如果他真心滅蜀的話早早就把孔明給滅了,空城計就是例子,司馬懿何不知道城內無人呀,今天滅了孔明,明天他就沒多大用了,必死無疑,怎麼還會出現三國歸晉呀…
-
19 # 火車站
答案比較糾結啊。怎麼說呢?諸葛亮和龐統都一虎一鳳,偷窺到天書的司馬徽就說過天下得一者就能安天下得二者就能得天下。充分說明了諸葛亮和龐統都是同一水平的頂級人物。諸葛亮達不到的能力龐統也達不到。但是能力一樣就辦出來的事是一樣的嗎?也未必。中國人講陰陽五行相剋。我們都知道金克木,木克水。水克火。火克土。按生辰八字上排出諸葛亮八字是金,司馬懿八字是土。土克金。恰好的是龐統八字是火。火剛好克土。可以算出龐統是可以打贏司馬懿,最後蜀漢是能勝利的。我們也可以從他們兩個的性格愛好分析。諸葛亮比較溫文爾雅,有大儒風範,辦事事無鉅細,都親板親批。不太相信別人的能力。這個情況就是馬謖兵敗後體現的更加淋漓盡致。還有不太喜歡應酬。跟部下搞不好關係。說白點就是不會搞關係。換在現在這個社會也很難混哦。但是龐統就不同了。他的優點很多,說白了就是和什麼人都可以混得很好。舉個例子,劇中有一篇幅描述關,張二將為入川幫劉備而犯愁的時候,能喝酒的龐統出現了,他能把關,張二將說得心服口服。這個能力諸葛亮是沒有的哦。
既有龍何必有鳳
-
20 # 寧靜的心699
如果是龐統蜀漢照樣會被滅亡。三國之中蜀漢最弱,人才凋零,即使出現一兩個有才能的軍事家也照樣擺脫不了被滅的命運。
回覆列表
個人認為結局一樣的。
天下九州,曹操取其六!而且都是繁華的中原大州!蜀吳加起來,人口不及人家的一半,耕地不及人家一半的一半。蜀吳還沒從夷陵之戰的泥塘裡走出來。魏國軍屯、各種生養休息已經恢復好多年。這種情況下,魏國人才大批的出現,鍾會、鄧艾、郭淮、郝昭、王濬、杜預、羊祜………
直接這樣發展個十幾年。也是碾壓的局勢。
諸葛亮北伐也是無奈之舉。畢竟打出去才有一絲的機會。就算拿下一州之地,以蜀國兵疲將寡,也守不住。最多府庫搬空,百姓遷入蜀中。
畢竟實力相差懸殊。換成龐統、周瑜、陸遜、司馬懿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