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沒敷衍過你

    乾隆生平八十九歲,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沒有之一。

    乾隆的長壽,幾乎熬死了他所有的妃嬪,。

    如果是先帝皇后,一般就封為太后,供養在宮中,等其百年之後與先帝合葬。。

    新皇帝的親生母親,不管在老皇帝在位時是妃是嬪,也封為太后,但會區別老皇帝的在世皇后。

    如果老皇帝妃嬪有子嗣,並且子嗣有爵位,往往封為太妃,

    低階妃嬪一般會出家,即使留在宮中也只能住冷宮。

    當然也有自願殉葬的,如同治帝皇后阿魯特氏(即使她殉葬的目的並不單純)。

    還有極少數非常不幸,會被脅迫殉葬。

    乾隆共有妃嬪43人。1799年,乾隆死後,他在世的妃嬪只剩下十位分別是:

    穎太貴妃巴林氏(1731——1800),蒙古鑲紅旗人,乾隆在位時為貴妃。婉太貴妃陳氏(1717——1807)。享年90歲,為乾隆后妃中最為長壽的一位。十一月初三葬於裕陵妃園寢。惇太妃汪氏(1746——1806)汪氏有個女兒就是大名鼎鼎的固倫和孝公主,也就是十公主,嫁給了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太上皇芳妃陳氏(?——1801)。嘉慶六年(1801年)去世,十一月二十七日葬裕陵妃園寢。晉妃富察氏(?——1822)富察氏成了小寡婦,一直活到了道光年間。嘉慶年間,富察氏一直是貴人身份,道光帝登基後晉封為晉妃,道光二年(1822年)十二月初八去世,道光皇帝尊為皇祖晉太妃,三年四月二十六日入葬,為乾隆所有妃嬪中最後一位入葬裕陵妃園寢者,也是唯一一位歷經三個皇帝的妃嬪。恭太嬪林氏(?——1805),拜唐阿佛音之女,生年不詳,乾隆在世時為嬪,嘉慶尊稱恭太嬪。鄂貴人西林覺羅氏(?——1808)巡撫鄂樂舜之女,生年不詳。乾隆時為貴人。白太貴人柏氏(?——1803),乾隆時為貴人,嘉慶尊稱太貴人。壽太貴人 某氏(?——1809),生年不詳,乾隆時為貴人,嘉慶帝尊為壽太貴人。那答應某氏(?——1809),生年不詳,何時去世不詳,

    總體來說,嘉慶對她們還是不錯的。乾

    壽康宮。

    壽康宮,位於北京故宮內廷外西路,慈寧宮西側。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始建。

  • 2 # 身落柳陌花叢

    乾隆皇帝在公元1799年2月7日去世,在他去世之後還活著的九位妃嬪都是誰呢?

    一、穎貴妃,巴林·湄若(1731年3月7日-1800年3月14日)

    巴林氏比乾隆小20歲,剛進宮的時候被封為那常在,不到兩個月就封為那貴人,三年後封為穎嬪,八年後封為穎妃,之後一直到嘉慶三年,也就是乾隆當太上皇的最後一年,被乾隆封為穎貴妃,當時巴林氏已經68歲了。

    第二年,嘉慶四年,愛新覺羅·弘曆薨,穎貴妃被嘉慶尊為穎貴太妃,將她安排在壽康宮(壽康宮是清朝太皇太后、皇太后居住的地方)。

    直到嘉慶五年二月十九日,穎貴妃去世,在第二年被嘉慶葬入裕陵妃園寢,享年50歲。

    二、婉貴妃,陳婉茵。(1717年2月1日-1807年3月10日)

    陳氏是乾隆身為寶親王時期的侍妾之一,在康熙五十五年出生,乾隆二年的時候被封為陳貴人,乾隆十三年晉封為婉嬪,雖然被封為嬪,但是她的俸祿,也就是每個月的工資卻按照貴人的的俸祿頒發,直到37年後,也就是婉嬪七十大壽的時候,才按照嬪的級別發放,六年後(乾隆五十九年)被封為婉妃,當時已經78歲了。

    乾隆去世之後的第三年,即嘉慶六年,被嘉慶尊為婉貴太妃,和穎貴太妃一起居住在壽康宮。嘉慶十二年三月十日薨,享年92歲,是乾隆最長壽的老婆。同年十一月,被嘉慶葬入裕陵妃園寢。

    三、惇妃,汪氏。(1746年3月27日-1806年)

    ^上圖為《如懿傳》中如懿去世之後,周迅以惇妃的形象出現

    汪妃是滿洲正白旗人,乾隆十一年出生,比乾隆小三十六歲。乾隆二十八年十月十八日封為永常在,八年後被封為永貴人,同年十月被晉升為惇嬪。三年後被封為惇妃。惇妃就是固倫和孝公主的母親,也就是和珅兒子豐紳殷德的丈母孃。乾隆四十年因為打死宮女被降為惇嬪,但是第二年又恢復妃位。

    嘉慶十一年正月十七逝世,享年61歲,被葬入裕陵妃園寢。

    四、芳妃,陳氏。(?-1801年)

    陳氏在乾隆三十一年被封為明常在,乾隆四十年晉升為明貴人,之後一直沒有被乾隆寵愛,直到乾隆五十九年因為跟著乾隆的其他同時期的姐妹都升了,所以才被象徵性的封為了芳嬪。此後一直在嬪位待著,一直到嘉慶三年,也就是乾隆當太上皇的最後一年,將芳嬪晉升為芳妃,嘉慶稱呼其為太上皇芳妃。

    三年後,嘉慶六年八月十三日,芳妃去世,同年葬入裕陵妃園寢。

    五、晉妃,富察氏。(?-1822年)

    晉妃是清初重臣米思翰的玄孫女,米思翰是乾隆孝賢純皇后的爺爺。所以按照輩分,他應該管乾隆叫姨夫的,哈哈。

    晉妃出現在清朝的歷史上的時候是在嘉慶三年,結合她父親當時任職的時間和經歷,晉妃應該是嘉慶給自己老父親也就是89歲的乾隆選中的秀女。有可能是當時乾隆身體不好,嘉慶想著娶新的妃嬪沖沖喜。

    乾隆死於1799年,但是他的這位岳父在1840年仍然活著。。。而且晉妃在嘉慶年間一直都是以乾隆的貴人身份存在,也就是晉貴人。一直到道光年間才被尊為晉妃。

    六、恭嬪,林氏。(?-1805年)

    林氏是乾隆繼位之初最早的妃嬪之一,她本是一個平民出身,乾隆十三年被封為林常在,三年後晉升為林貴人,此後在貴人的位子上待了43年。一直到乾隆五十九年才被封為恭嬪。

    乾隆去世後,被嘉慶尊為恭太嬪,在嘉慶十年也就是乾隆去世的第七年逝世,兩年後被嘉慶葬入裕陵妃園寢。

    七、鄂貴人,西林覺羅氏。(?-1808年)

    鄂貴人是巡撫鄂樂舜之女,國子監祭酒鄂拜之曾孫女。乾隆三年就進宮被封為鄂貴人,九月份進宮。但是在十年後被降為鄂貴人,具體原因不知道為什麼,一直到乾隆五十九年才被恢復為鄂貴人。

    嘉慶年間,被嘉慶尊為鄂太貴人,嘉慶十三年,鄂貴人逝世,第二年被嘉慶與壽貴人一同葬入清東陵之裕陵妃園寢。

    八、白貴人,柏氏。(?-1805年)

    白貴人是怡嬪的妹妹,乾隆十三年被封為白常在(後來也寫為柏常在)在常在位置上待了四十六年,乾隆五十九年被封為白貴人。

    乾隆逝世後被嘉慶尊為白太貴人,嘉慶八年(公元1805年)八月以後,白貴人薨逝。嘉慶十年(公元1807年)三月十七日,葬入清東陵之裕陵妃園寢。

    九、壽貴人,姓氏無從查證(?-1809年)

    壽貴人應該是清乾隆當太上皇時期選入後宮的秀女,因為壽貴人是和前面的晉貴人富察氏一同出現在嘉慶三年的檔案裡面的,乾隆去世之後,被嘉慶尊為壽太貴人,嘉慶十四年去世,之後被嘉慶葬入裕陵妃園寢。

  • 3 # 威史

    清朝的乾隆皇帝全名愛新覺羅·弘曆,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公元1795年,乾隆禪位給嘉慶,自己當上了太上皇,

    美女如雲,還多次下江南尋花問柳,乾隆光有名有姓的后妃有43個!

    根據記載,乾隆這43個后妃中,

    在乾隆死亡的時候,皇后已經全部死亡,

    嘉慶皇帝對於禮法還是比較遵守的,不像曹操死了,

    乾隆死的時候,嬪妃只剩下十個。

    乾隆死時嘉慶39歲。這正是男人年富力強的年齡,

    清朝對後宮嬪妃的管理比較人性化與制度化。

    對於先皇的后妃,通常有兩種處理方式。

    一是集中起來放在專門的宮殿奉養,稱號前均加“太”字。

    二是有皇子嬪妃可出宮到兒子府邸養老。

    康熙之後,嬪妃為死去的皇帝活人殉葬的制度被廢除,。

    清朝規定,先皇后妃全部在東西六宮居住。 為主,此處就是她們養老直至死亡的地方。生活都是非常的枯燥乏味,對年輕的嬪妃來說確實很慘。

    乾隆留下的這十位嬪妃,全部居吃住東西六宮,

    1.穎貴妃。她是鑲紅旗人,當了39年的穎妃,

    2.婉貴妃。她在乾隆還是皇子時就已嫁給他,乾隆登基後,將她封為貴人,。

    3.惇妃汪氏,她因為打死宮女而被乾隆從妃降到嬪,後又復升。

    4.芳妃陳氏,她當了九年常在,又當了十九年貴人

    5.晉妃富察氏,嘉慶三年被嘉慶選入宮中成為乾隆的貴人

    6.恭嬪林氏,她當了43年貴人,在乾隆五十九年被封為恭嬪

    7.鄂貴人西林覺羅氏,乾隆五十九年被封為鄂貴人。嘉慶時尊為鄂太貴人

    8.白貴人柏氏,當了46年常在,乾隆五十九年被封為白貴人。

    9.壽貴人。她也是嘉慶為太上皇乾隆新選的嬪妃

    10. 那答應,嘉慶十四年去世。

    乾隆的留下的這十位嬪妃,基本上都是在乾隆駕崩十年左右先後去世。

  • 4 # 寵寶貝貝

    這些后妃大都沒熬過乾隆,在乾隆駕崩後,活著的后妃僅有十位。

    還有三位貴人(鄂貴人、白貴人、壽貴人)及一位答應(那答應)。

    在歷史上,先皇留下的后妃通常有三種處理方式。一是為先皇陪葬或守陵,主要是些沒有子嗣且地位低下的嬪妃;二是跟隨兒子前往封地,安享富貴。

    最後一種就是有地位的后妃可在宮中安享晚年,由新皇來妥善安置。

    到了清代,對後宮的管理更加人性化與制度化。

    二是有皇子嬪妃可出宮到兒子府邸養老。康熙之後,殉葬被完全禁止

    這些宮殿主要以慈寧宮、壽康宮、寧壽宮和壽安宮為主。

    乾隆留下的這十位嬪妃,全部居吃住東西六宮,嘉慶都給她們升了名份。

    兩位貴妃

    穎貴妃是鑲紅旗人,當了39年的穎妃,乾隆退位後將她恩封為貴妃。

    婉貴妃在乾隆還是皇子時就已嫁給他,乾隆登基後,將其封為貴人,後又升為婉妃。。

    三位妃

    惇妃汪氏,曾因打死宮女而被乾隆從妃降到嬪,後又復升。

    芳妃陳氏,當了九年常在,又當了十九年貴人。

    晉妃富察氏,嘉慶三年被嘉慶選入宮中成為乾隆的貴人,。

    一位嬪

    恭嬪林氏,當了43年貴人,在乾隆五十九年被封為恭嬪。

    三位貴人

    鄂貴人西林覺羅氏,乾隆五十九年被封為鄂貴人。

    白貴人柏氏,當了46年常在,乾隆五十九年被封為白貴人。

    壽貴人與晉妃一樣,都是嘉慶為太上皇乾隆新選的嬪妃。

    一位答應

    那答應,嘉慶十四年去世,未葬入裕陵妃園寢,葬於何處未記載。

    乾隆的留下的這十位嬪妃,基本上都是在乾隆駕崩十年左右先後去世。。

    綜上,對於乾隆留下的十位嬪妃,嘉慶都給了她們很好的待遇。

  • 5 # 串場河

    乾隆皇帝雖然不是清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60年,康熙在位61年)但是卻是清朝掌權時間最長的皇帝(60年皇帝,3年太上皇),傳聞中乾隆生性風流,但是也沒有說後宮佳麗三千,乾隆的老婆前後共有42人。

    但是因為乾隆皇帝活的時間太長了,很多老婆都沒有熬過他。

    一、穎貴妃,巴林·湄若(1731年3月7日-1800年3月14日)

    巴林氏比乾隆小20歲,剛進宮的時候被封為那常在,不到兩個月就封為那貴人,三年後封為穎嬪,八年後封為穎妃。

    第二年,嘉慶四年,愛新覺羅·弘曆薨,穎貴妃被嘉慶尊為穎貴太妃。

    直到嘉慶五年二月十九日,穎貴妃去世,在第二年被嘉慶葬入裕陵妃園寢,享年50歲。

    二、婉貴妃,陳婉茵。(1717年2月1日-1807年3月10日)

    陳氏是乾隆身為寶親王時期的侍妾之一,在康熙五十五年出生,乾隆二年的時候被封為陳貴人,乾隆十三年晉封為婉嬪,雖然被封為嬪。

    乾隆去世之後的第三年,即嘉慶六年,被嘉慶尊為婉貴太妃,和穎貴太妃一起居住在壽康宮。嘉慶十二年三月十日薨,享年92歲,是乾隆最長壽的老婆。

    三、惇妃,汪氏。(1746年3月27日-1806年)

    汪妃是滿洲正白旗人,乾隆十一年出生,比乾隆小三十六歲。乾隆二十八年十月十八日封為永常在,八年後被封為永貴人,同年十月被晉升為惇嬪

    嘉慶十一年正月十七逝世,享年61歲,被葬入裕陵妃園寢。

    四、芳妃,陳氏。(?-1801年)

    陳氏在乾隆三十一年被封為明常在,乾隆四十年晉升為明貴人,之後一直沒有被乾隆寵愛,直到乾隆五十九年因為跟著乾隆的其他同時期的姐妹都升了。

    三年後,嘉慶六年八月十三日,芳妃去世,同年葬入裕陵妃園寢。

    五、晉妃,富察氏。(?-1822年)

    晉妃是清初重臣米思翰的玄孫女,米思翰是乾隆孝賢純皇后的爺爺。所以按照輩分,他應該管乾隆叫姨夫的。

    乾隆死於1799年,但是他的這位岳父在1840年仍然活著。

    六、恭嬪,林氏。(?-1805年)

    林氏是乾隆繼位之初最早的妃嬪之一,她本是一個平民出身,乾隆十三年被封為林常在,三年後晉升為林貴人,此後在貴人的位子上待了43年。

    七、鄂貴人,西林覺羅氏。(?-1808年)

    鄂貴人是巡撫鄂樂舜之女,國子監祭酒鄂拜之曾孫女。

    嘉慶年間,被嘉慶尊為鄂太貴人,嘉慶十三年,鄂貴人逝世。

    八、白貴人,柏氏。(?-1805年)

    白貴人是怡嬪的妹妹,乾隆十三年被封為白常在(後來也寫為柏常在)在常在位置上待了四十六年,乾隆五十九年被封為白貴人。

    九、壽貴人,姓氏無從查證(?-1809年)

    壽貴人應該是清乾隆當太上皇時期選入後宮的秀女,因為壽貴人是和前面的晉貴人富察氏一同出現在嘉慶三年的檔案裡面的。

    結語

    嘉慶作為乾隆的接班人,自然不會對自己的後媽們不好。

  • 6 # 不可忽視

    在滿清帝王中,乾隆的後宮規模名列前茅。不過由於乾隆長壽,他的后妃們大部分都沒熬過他,能活到嘉慶時期的嬪妃寥寥無幾。

    乾隆活了89歲,在千古帝王之中居首,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能活過他的人是相當罕見的。

    當然也有幾位入宮年紀小身體又不錯的女人,成功地活到了嘉慶年間。按照宮廷慣例,嘉慶皇帝給這些后妃們,都上了一個“太”字尊稱,妃成為了太妃嬪成了太嬪。

    皇帝家大業大,對於先帝留下的女人們,自然仍按照慣例發放例錢等,。

    這裡面有兩位嬪妃的情況,可以說明相關情況。

    我們先說說婉妃。這位婉妃陳氏出生於康熙五十五年(1717年),活到了嘉慶十二年(1807年),時年92歲。

    婉妃應該是心態很好的人,雖然皇帝不待見她,但她依然活得十分灑脫,所以成功地熬死了乾隆。

    婉貴太妃一直健康地活了92歲,最後在咸豐十二年無疾而終。

    再說一位最後入葬裕陵妃園寢的晉妃。這位晉妃姓富察氏,是在嘉慶三年被選入宮的。嘉慶怕老子晚年寂寞亂插手朝政,想著送幾個女子去取悅乾隆。

    富察氏入宮之後直接封了晉貴人,不久乾隆就駕崩了,她也自然成了先帝遺孀,從此開始寂寞而又無望的生活。不過這位富察氏應該也是豁達之人。

    道光皇帝對爺爺留下的女人,自然不能太怠慢,在繼位之初就下旨:皇祖高宗純皇帝嬪御存者惟晉貴人一人,宜崇位號,以申敬禮。謹尊封為晉妃。

  • 7 # 隨心行

    乾隆風流好色,六下江南,調戲民間女子,見一個愛一個。

    另外,嘉慶帝是以39歲的壯年繼承大統的,龍精虎猛。

    老皇帝的妃子年輕貌美,新皇帝年富力強,自然故事多多啦。

    但是,事實和人們的想象有點出入。

    乾隆帝從16歲大婚算起,雖然逐年納妃來充實後宮。

    老實說,乾隆帝這個妃嬪數遠遠不能和他爺爺康熙帝相比。

    康熙帝共有多少后妃,史學家沒有給出統一的說法。

    但有史料可查的,康熙帝后妃中貴人以上者有49人。

    按照《滿清外史》裡面的記載,皇太極有一個幼女。康熙嘿然一笑,說:“我早已納為妃媵矣。”

    乾隆是有35個嬪妃,但因為他本人太長壽。

    這9人中,最應該與嘉慶有故事發生的是晉妃富察氏和壽貴人。

    為何?

    原因是晉妃入宮時僅13歲,而當時乾隆已經80歲了,絕對是老牛啃嫩草。

    乾隆死的時候,晉妃剛剛21歲,正是花樣年華。

    壽貴人是嘉慶即位那年,為太上皇乾隆新選的嬪妃,年紀應該更小。

    但是,晉妃和壽貴人雖美,卻還遠沒到甄宓、武則天和楊貴妃等人那個檔次。

    這樣,她們倆就在後宮寂寞等死。

    壽貴人死於嘉慶十四年去世,年僅20多歲。

    晉妃死於道光二年,是乾隆所有妃嬪中最後一位入葬裕陵妃園寢者。

    除了晉妃富察氏和壽貴人,另外還有穎貴妃、婉貴妃、惇妃汪氏、芳妃陳氏、恭嬪林氏、鄂貴人西林覺羅氏、白貴人柏氏七位。這七位,都是五、六十歲以上的人。

  • 8 # 有意思的影片人

    乾隆帝作為中國歷史上實際掌權最久也是最長壽的皇帝,他一生創造了太多的傳奇。

    但他也有著如同爺爺康熙帝一般的通性,喜歡美色。風流倜儻,身體康健,又喜歡遊山玩水,多次下江南的他,蒐羅在冊的妃嬪人數眾多,據史料記載,僅有名有姓的妃子便已達43位之多。

    其實雖然乾隆帝妃嬪眾多,不過由於乾隆帝較為長壽,活了整整89歲,所以他的很多妻子、妃嬪都沒有熬過他,在他去世之前三位皇后和幾位皇貴妃差不多都已經悉數去世。

    若是按照滿清傳統的祖宗禮法,這些妃嬪大抵會被處以殉葬酷刑。不過得益於康熙之後漢化程度的加深,殉葬制度的廢除,這些仍然存世的先帝的妃子也被較為人性化的對待。

    對於有皇子的前朝妃嬪,被允許可以搬到自己兒子的府邸之上進行養老。那些無所出的宮嬪則可以居於像慈寧宮,寧壽宮等這樣的宮殿。

    嘉慶帝對於先帝的這十位妃嬪,也依循規制,進行了相對合理的安置。

    這其中壽康宮位首陳氏(即婉貴太妃陳氏),年九十二,薨。她也是乾隆皇帝眾多妃嬪中最長壽的妃子,活了整整九十二歲高齡,比乾隆還要長壽一些

    即便是在年輕的妃嬪上,嘉慶帝也做到了克己復禮。晉太妃富察氏相對其它太妃來說進宮是比較晚的,而且那個時候乾隆就已經當起了太上皇,也算是快要到了生命的盡頭,對於這個年輕的妃子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她沒有侍奉乾隆多久就守了活寡。

    相對不幸也只有穎貴太妃巴林氏。

    巴林氏晉升為貴太妃,她在先帝的妃子中地位也是比較高的,並且還有養子慶郡王做依靠,本自然可以頤養天年,享含飴弄孫之樂,可是在她七十大壽的時候,由於壽禮辦得非常隆重,很多大臣包括一些皇族勳貴都送來賀禮,這也使得身為一國之君的嘉慶有些看不慣、忌憚。

  • 9 # 歷史問答人

    乾隆死前的三位皇后已經去世,活著的嬪妃大多數都已經人老珠黃了;嘉慶皇帝掌權後隆重安葬了父親乾隆,並將孝賢純皇后、孝儀純皇后、慧賢皇貴妃、哲憫皇貴妃、淑嘉皇貴妃五位已去世的嬪妃與乾隆合葬。其它嬪妃各晉級一等,安置在後宮中養老而終。

    乾隆時期,清朝後宮的品級從高到低依次是: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 乾隆一生有3位皇后、5位皇貴妃、5位貴妃、6位妃、6位嬪、12位貴人、4位常在,合計41名;當然還有無數像夏雨荷一樣的沒有名份的女人。循貴妃是乾隆最小的嬪妃,比乾隆小了47歲,在乾隆66歲時嫁給他,但是意外的是循貴妃死在了乾隆皇帝前面,一生沒有生育子女。因此乾隆死前,他的嬪妃大部分都已經死在他前面了,少數幾位嬪妃熬過了乾隆,最終在後宮中養老而終。

    處理先皇嬪妃一般有四種方式:其一、晉升爵位,在後宮中養老而終;其二、有兒子的嬪妃可以到兒子府中養老,以盡人倫之樂;其三、殉葬,也就是在皇帝死後,被迫自盡,給皇帝殉葬,這種方式一般比較少見,因為不人道,故很多皇帝不採用這種方式;其四、被新皇帝收入後宮,這種嬪妃不是新皇帝的生母,並且還年輕漂亮。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先皇嬪妃都是採用第一、二種方式處理,極少數情況會出現第三、四種方式。

  • 10 # 月音吐槽

    嘉慶說真正掌權是繼位之後第4個年頭,畢竟乾隆還做了三年的太上皇,這三年中權利還在乾隆手中牢牢的掌控。

    前面有說過乾隆是個高壽的皇帝,同時也是貪戀女色的皇帝,直到60多歲的時候,還在廣納嬪妃來充實自己後宮,貪戀女色還能這麼長壽,這一點不得不佩服乾隆皇帝。

    據正史記載乾隆共有50多位妃子,其中包括皇后3個、皇貴妃5個、貴妃5個、妃6個、嬪6個、貴人12個、常在4個等。但是畢竟乾隆活了89年,熬死了三任的皇后和大部分的嬪妃,但是畢竟嬪妃很多,也有留下來的嬪妃。那麼嘉慶又是怎麼處理這些妃子的呢?

    據正史記載,古代的帝王在其繼位之後,都會修建一座宮殿,先皇的遺妃就是住在這裡面,直到去世。而嘉慶對於乾隆的妃子也是如此。按清宮制度,前任皇帝去世後,他的妃嬪不管有無子女,都有專門的宮殿別院,供她們頤養天年,慈寧宮是專門給皇太后預備的,地位高的一般會住在壽康宮,其他地位低的就住在偏殿裡。

    嘉慶皇帝對穎貴妃、晉妃、婉妃進行了加封。

    穎貴妃。穎貴妃在18歲入宮。一開始是貴人,後來是穎嬪、乾隆二十四年被封為穎妃。在之後的幾十年裡一直是妃,直到嘉慶三年,乾隆去世的前一年,此時的穎妃因為古稀之年,被乾隆封為貴妃。嘉慶帝把尹貴妃封為穎貴太妃,可惜的是加封沒多久,67歲的尹貴太妃當了一年貴太妃就去世了。

    晉妃。晉妃和乾隆年紀相差太大,兩個算的是爺孫輩,所以嫁給乾隆沒多久,乾隆就去世了,後來嘉慶還給她封了妃子的位子,不過壽命不長,還沒到40歲就去世了,可以說是最孤獨的妃子,一生孤獨終老,可能抑鬱而死吧。

    婉妃。乾隆還沒繼位的時候就嫁給乾隆了,乾隆繼位之後被封為貴人,後來晉升為婉嬪,最後升為婉妃,乾隆去世後,嘉慶皇帝將婉妃晉升為貴太妃,一直活到九十二歲,比乾隆活得還長,也算是乾隆的妃子中結局最好了,不僅嘉慶進行了加封又活的高壽。

    對於乾隆的純妃和白貴人等其他嬪妃,就沒有上面三位那麼幸運了,嘉慶帝則是採取不管不問的態度,不理睬不賞賜,也不加封太妃,任其在深宮大院裡。後來這些妃子去世後,不分富貴卑微,也不講排場,嘉慶帝直接下令葬在一起。

    乾隆死後,嘉慶皇帝對待乾隆的妃子總來還是不錯的,畢竟明朝需要殉葬,一對比就覺得乾隆妃子下場還是挺好的。

  • 11 # 三國故事

    乾隆皇帝是中國2000多年封建歷史上所有皇帝中年齡最大的一個,享年89歲,超出559位古代皇帝的平均年齡(39.2歲)50歲,可謂十分了不起。

    1735年,愛新覺羅弘曆接過父親雍正皇帝的接力棒,成為皇帝,他也許自己也沒有想過居然一干就是六十年。在這六十年皇帝生涯中,乾隆可謂將仁義治國發揮到了極致,不僅對自己之前被處決的叔叔哥哥以及多爾袞等人平反恢復爵位,還對天下其餘人員也十分仁義。

    可以說乾隆在位期間,大清的經濟發展情況很不錯,國家富裕,人民生活幸福,所以乾隆才有那麼多時間去六下江南,留下很多精彩故事,並且寫下四萬多首詩詞,留給後人研究。

    正是因為當皇帝也比較輕鬆,自己身體較好,所以乾隆一直沒有考慮過立儲這件事情,可把大臣們嚇得夠慘,經常建議乾隆立儲,讓乾隆很是不耐煩,終於在68歲的時候對大家說:

    踐阼之初,即焚香默禱上天。若蒙眷佑,得在位六十年,即當傳位嗣子,不敢上同皇祖紀元六十一載之數。

    意思也就是說自己當滿六十年皇帝就退位,也許乾隆當時覺得自己應該活不到那麼久,然而現實就是這麼有趣,轉眼到了1795年,乾隆已經幹滿六十年,自己也已經是85歲的高齡,實在沒有辦法,只能兌現自己諾言立下太子愛新覺羅顒琰,並且於次年傳位給太子。

    雖然皇位是傳給嘉慶了,但乾隆依然再三提醒嘉慶:

    凡遇軍國大事、及用人行政諸大端,豈能置之不問仍當躬親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訓諭,將來知所稟承,不致錯失,豈非國家天下之大慶。

    意思就是遇到大事情必須與自己商量方可定奪,讓嘉慶十分為難,不僅如此,乾隆還讓和珅幫他管理朝政,讓嘉慶在朝中恰似一個傀儡皇帝,有名無分,實權依舊掌握在乾隆手上。

    1799年,89歲的乾隆與世長辭,嘉慶終於有機會一把抓住皇權,並且於次年(嘉慶四年)就將和珅治罪處決,以求皇權的集中控制。雖然嘉慶把乾隆的寵臣和珅處決,但是乾隆依舊健在的妃子,嘉慶還是安排得妥妥當當。

    二、嘉慶安排母妃們後事

    活著的母妃數量不多,主要就是穎貴妃、婉貴妃、惇妃、芳妃、晉妃、恭嬪、鄂貴人、白貴人、壽貴人等,有些歷史記載過少無法考證,我們只能對有所記載的梳理一番。

    清朝時期,有專門供妃子游玩養老的宮殿,比如慈寧宮、壽安宮、壽康宮、英華殿、慈寧花園等。乾隆的妃子雖然活下來,但是肯定是不能與朝政接觸的,嘉慶就把他們安排在這些地方養老修養,其實也算很不錯了。

    這些妃子就在養老的過程中逐漸壽終正寢,讓嘉慶再一一處理後事,把她們安排好,既是給父親乾隆一個交代,也是對天下孝道的一種最佳示範,至於具體的後事安排,我可以舉例詳細說幾個。

    1、晉妃富察氏

    晉妃13歲就嫁給乾隆,當時乾隆已經八十多歲,沒有過幾年就匆匆離世,乾隆去世的時候晉妃也就二十左右,正是花樣年華,但是也不能再嫁,畢竟清朝時候封建制度還是十分嚴格。

    晉妃就這樣一個人和一群老年人待在一起,孤單寂寞,無人瞭解她內心想法,再加上沒有子嗣,才40左右(1822年)就抑鬱而終。

    由於嘉慶也沒有活到那麼久,所以晉妃的後事是道光皇帝一手操辦的,嘉慶為她做的事情就是將她封賜為妃子,給她一個名譽,除此之外,也不能多做什麼了。

    2、穎貴妃巴林氏

    穎貴妃比乾隆小20多歲,在18歲的時候被乾隆封為“那常在”,68歲時被88歲的乾隆又封為穎貴妃,1799年乾隆去世時,穎貴妃年事已高,嘉慶將穎貴妃尊稱為穎貴太妃,1800年,穎貴妃就在壽康宮去世,1802年入裕陵妃園寢,一共活了70歲。

  • 12 # 生活觀察猿

    他擅長寫詩,一生留下來的詩歌比收錄的全唐詩還要多。乾隆皇帝特別喜歡那些古玩字畫,每每弄到精品他都要好好地賞析一番。有時候興致來了乾隆皇帝甚至要拿出筆來在字畫上留下自己的墨寶,再蓋上大印,以此來彰顯自己。

    乾隆皇帝熱愛傳統文化,熱愛生活,尤其愛美女。歷史上有關於乾隆皇帝四處留情的故事那可數不勝數。俗話說的好無風不起浪,有這樣的傳言就足以證明乾隆之好色了。根據記載,乾隆皇帝在位期間共有3位皇后,5位皇貴妃,5位貴妃,妃子6位,嬪6位,以及貴人12位,常在4位,答應2位。當然這些只是有記載的,那些沒有名分的就不被算在內了。作為古代著名的長壽皇帝,活了89歲的乾隆可以說是享盡了溫柔鄉的快樂。如此多的後宮嬪妃,乾隆死後她們是怎樣被安置的呢?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有一種制度叫做活人殉葬,意思就是說當家主故去以後,家主的妻妾都要自盡,然後和死去的家主被埋在一起,以便於去陰間繼續伺候家主。這樣的制度一度在皇家非常流行。因為皇帝死後最害怕皇后一家掌握權力,從而壯大外戚威脅皇權。不過因為活人殉葬制度的殘忍和野蠻,許多朝代都將其廢止了。

    但是到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這樣殘忍的殉葬制度又被恢復了。直到明英宗朱祁鎮在位時活人殉葬制度終於被廢止,後宮嬪妃們也就脫離了被殺的命運。她們一般有兩條路,一者被養在深宮之中;二者跟著自己的兒子到封地去養老;三者就去給大行皇帝守陵。當然想要再嫁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只能老老實實地孤獨終老。

    乾隆皇帝去世以後,他的嬪妃們大多都先他一步走了。畢竟這老頭簡直是太能活了,鮮有人活得過他。那時候也只剩下十個嬪妃存活於世,她們分別是穎貴妃、婉貴妃、惇妃、芳妃、晉妃、恭嬪,還有三位貴人和一位答應。

    在清朝時期對於後宮嬪妃的供養問題內務府是有著非常明確的規定的,故而清朝的嬪妃完全不用擔心自己的養老問題。嘉慶先是給她們的尊號上加一太字,緊接著把她們一一安排在了東西六宮之中供養著(慈寧宮、壽康宮、寧壽宮和壽安宮),而一切費用也是由內務府承擔。

  • 13 # 歷史事

    康乾盛世後面的乾隆皇帝,他就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20歲從父親手上接過大清江山,當了60年皇帝,最後還是因為怕超越祖父的統治年限自己退位,退位之後又當了三年多太上皇,才真正把大權傳給嘉慶,那麼作為皇帝的乾隆死後妃子是怎麼被嘉慶處置的呢?

    中國皇帝死亡從來就有殉葬的傳統,乾隆皇帝也不例外。

    乾隆皇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生育了無數的子女,那他的妃子想必也是很多的,除了少部分活下來之後,其他的都殉葬了嗎?

    根據史書中記載,被乾隆皇帝冊封的妃子就有50多位,由於清朝已經不實行后妃全部殉葬制度,便採取了死後同葬制度,或者說是伴葬制度,就是說乾隆皇帝既然先死,而還有一批妃子沒有孩子,那麼她們就只能等死後埋在乾隆帝陵旁邊了,就這樣處理的妃子就有六位之多。因為乾隆皇帝的女人眾多,而被乾隆皇帝臨幸的女人也是十分之多,這些女人被寵幸之後,總有一些人會懷孕,而懷孕之後的這些女人地位也就水漲船高,被乾隆封從宮女提拔為妃子或者說是貴人,中國母隨子貴的傳統使得她們在乾隆死後保住了生命,不至於被老皇帝拉下去陪葬,陪葬肯定是有的,只不過大部分都是哪些地位低下和沒有生育過後代的女子。中國以農業為立國之本,向來注重男人對於土地的耕種和女人對於布匹的織作。雖然說成為了皇帝的女人是一件尊貴無比的事情,可是皇帝很多時候只是因為你的色相才這麼寵幸你的,真正得到皇帝愛意的女人很少,而就是這一部分很少的人,她們在皇帝死後沒有子女,但是又不願意待在後宮,便被新皇帝放出宮去,同時贈送一部分銀錢,讓她們重新嫁人或者自己織布為生。這種做法已經算得上是非常仁慈的做法了,一直被一些賢明君主所提倡。

    和新皇關係好者被尊稱為太妃或者和皇帝血緣關係者成為太后。

    嘉慶皇帝作為太子的時候因為經常出入宮廷,那個時候的小嘉慶什麼都不知道,更不知道後宮鬥爭的慘烈,在鬥爭之中一些幫助他母親和自己的人被長大後的嘉慶記住了,即使她們沒有受到先皇的寵愛,嘉慶皇帝對她們也是尊敬有加。

    其中待遇最高的就屬於潁貴妃了,他由於年輕的時候就對嘉慶很好,做什麼好吃的都會給嘉慶和母親帶一份,在乾隆皇帝死後,嘉慶皇帝尊稱她為太妃,還賜下大量的銀錢供她花銷。就這樣一個妃子在過七十大壽的時候因為和嘉慶弟弟交好被新皇知道訓弛永磷之後自責而死。 還有一位婉貴妃陳氏,他雖然不怎麼被乾隆喜愛,但是她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好好保養身體,在乾隆死後因為長壽之道被嘉慶所敬佩,經常向她請教一些關於延長壽命的問題,直到九十多歲的時候才去世。

  • 14 # 貓耳洞

    我國曆史上最超長待機的皇帝,又是影視劇中出現最多的皇帝,還是風流野史最多的皇帝——乾隆,其駕崩後的後宮嬪妃,又是怎樣的結局呢?

    乾隆后妃的結局

    乾隆16歲大婚,88歲去世,後宮共有在冊嬪妃43人,其中有皇后3位,皇貴妃5位,貴妃5位,妃6位,嬪6位,貴人12位,常在4位,答應2位。

    ①死在了乾隆前邊

    由於乾隆實在是太能活了,活到88歲,放到現在都是高壽,很多后妃都沒熬過乾隆,早早地到皇陵裡面等乾隆去了。

    乾隆在位期間,皇后就熬死了三位,在1775年最後一位孝儀純皇后死後,就再沒封過皇后,一直到乾隆自己駕崩。

    五位皇貴妃,同樣都走在了乾隆的前邊,最後一位皇貴妃在1774薨;五位貴妃乾隆熬死了三位;六妃六嬪乾隆熬死了八位;貴人、常在、答應在勾心鬥角的後宮,15位都沒活過30歲,都死在了乾隆之前。

    ②隨子嗣出宮頤享天年

    在清朝皇帝駕崩後,有皇子且皇子得封的,后妃們可以選擇出宮同自己的皇子一起生活。不過乾隆的皇子,要麼早死,要死是母妃早死,反正是乾隆死後,沒有符合這種情況的。

    活的比乾隆還長的嬪妃,要麼是進宮晚,要麼是不得乾隆寵幸,反正是都沒子女,在乾隆死後,在後宮養老。

    比如婉貴妃,活到九十二,比乾隆還能待機,但就是沒生下一兒半女,與穎貴妃一起生活在壽康宮中,是專門給這些先帝的后妃居住的。

    殘忍的殉葬制度

    后妃殉葬,是一個非常古老的陋習,在先秦時代就有,不過到了漢代,以人殉過為殘忍,逐漸廢止,以人俑代替。

    不過到了元朝,這種陋習又被恢復。而其繼任者明朝,更是再次發揚光大,朱元璋駕崩後的遺詔,就有以古制,要求所有未生育過的后妃殉葬。

    朱元璋一次就殺死了46名后妃殉葬,並美其名曰“朝天女”,其後的幾位皇帝也效仿之,直到明英宗朱祁鎮繼位後廢止,後宮的妃子才又有了活路。

  • 15 # 暢享明亮1706

    清朝時期著名的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後人長談“康乾盛世”的主角之一。

    乾隆皇帝由登基之日至1795年正式禪讓,他在位長達六十年,加之後來幾年的太上皇生活,一直到1799年,乾隆帝才最終以89歲高齡去世。

    講回正題,據正史記載,乾隆一生所納妃嬪共計五十幾位左右,但是,乾隆帝實在是太能活了,所以,在他離世之時,依然存世的嬪妃甚少,僅有九位,穎貴妃巴林氏,婉貴妃陳氏,惇妃汪氏,芳妃陳氏,晉妃富察氏,恭嬪林氏,鄂貴人西林覺羅氏,白貴人柏氏,壽貴人。

    乾隆帝死後,幾位嬪妃雖然仍衣食無憂,但是,她們畢竟身份特殊,所以大多深居宮中,很少外出,接下來我便按照位份高低,簡單介紹一下她們其中幾位後來的結局:

    穎貴妃(巴林氏)

    巴林氏,她少時透過朝廷選秀,成功進入皇宮,而且,她相比其他大多數秀女,起點更高,一入宮便被封為貴人,自此之後,巴林氏在後宮幾十年,平穩過度,逐級晉升,直至成為穎妃。

    嘉慶三年,乾隆帝大封后宮,他念及穎妃幾十年來的陪伴,將巴林氏晉升為穎貴妃,嘉慶帝后來尊稱為穎貴太妃。

    乾隆逝世,登基的嘉慶帝,不知為何對穎貴妃十分疏遠,這一點尤其表現在嘉慶五年。當時正逢穎貴太妃的七十大壽,無論古代還是當今,對長輩來說,七十大壽必然是一個大日子,理應團團圓圓,開開心心的,但是,這場大壽的結果,卻因嘉慶的攪局,最終不歡而散。

    當時,穎貴太妃的養子慶郡王永璘,欣然前去為穎貴太妃祝壽,嘉慶帝聽聞之後,不僅沒有送去壽禮,反而對永璘大加苛責,穎貴太妃知道嘉慶所為之後,自然心中十分不悅,不到一個月便逝世了。

    婉貴妃陳氏

    婉貴妃陳氏,她與穎貴妃巴林氏相比,出身低微,起初僅為乾隆的侍妾,後來,經過她自身的努力,終得以上位為嬪位,只是一直並不十分受寵,在乾隆禪位之前,念其多年陪伴,乾隆帝將其位份升為婉妃。

    在乾隆離世之後,嘉慶帝十分非常尊重陳氏,一直尊稱陳氏為婉貴太妃,她在壽康宮的眾太妃之中也居首位。

    直到1807年,婉貴妃陳氏以90歲高齡離世,比乾隆的89年還多了一年,這在當時的封建社會是十分不易的。

    惇妃汪氏

    汪氏17歲入宮,當時的乾隆已然50多歲,細算下來,她整整比乾隆小了36歲。

    我想大多數人並不瞭解惇妃,但是,很多人一定知道她的女兒,固倫和孝公主,同樣也是乾隆此生的最後一個女兒,固倫和孝公主一直十分得乾隆帝的喜愛,最後還將其許配給了著名的大貪官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

    汪氏性情急躁,一度甚至達到了跋扈的地步,這種性格在深宮之中,自然難以生存,所以她很快便因杖殺宮女,惹得乾隆十分不悅,被罰降為嬪位,後來,汪氏性情溫和不少,乾隆才重新將其復位為妃。

    在乾隆帝離世之後,汪氏一直深居宮中,鮮少外出,終在嘉慶十一年,因病離世,享年61歲。

  • 16 # 漢宮史傳

    導讀:

    乾隆皇帝是中國曆代帝王中最長壽的人,他在位握權60年,退位後又做了3年的太上皇,享年89歲。根據書籍記載乾隆皇帝的後宮多達五十幾位妃子,但是乾隆長壽不代表他的妃子長壽,乾隆皇帝駕鶴西之前也熬走了很多妃子,後宮中只留下8人。

    乾隆駕崩後嘉慶皇帝才真正的繼位,嘉慶皇帝剛上位就面臨著國庫空虛的嚴重問題。當然有這和珅這位“大財主”在這些問題也好解決的多。

    還有乾隆留下的8位“後孃”,自古以來,中國皇帝都遵循著“以孝治天下”的理念,當時滿清的貴族也十分提倡孝道的文化。對此,嘉慶皇帝把8位“後孃”安頓在後宮,免得遭受天下人的笑話。

    冊封先帝妃子

    乾隆皇帝死後共留下:婉貴妃陳氏,穎貴妃巴林氏,惇貴妃汪氏,芳妃陳氏,恭嬪林氏,晉妃富察氏,白貴人,鄂貴人。

    婉貴妃陳氏

    陳氏是乾隆留下的妃子中最長壽的,她很低調,總是一幅與世無爭的姿態,為此不受乾隆的待見,也正是因為她有一顆與世無爭,從不爭風吃醋的心才得以壽終正寢。嘉慶皇帝一直很尊敬她,封陳氏為“婉貴太妃”,位於壽康宮諸太妃之首,享年92歲高齡。

    穎貴妃巴林氏

    巴林氏比乾隆小上20歲,當初嫁給乾隆的時候還不到20歲,青春活力,深受乾隆的喜愛,乾隆在世的時候巴林氏已經從貴人升到了妃子,嘉慶繼位後,又冊封她為太妃

    惇貴妃汪氏

    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汪氏的女兒是乾隆許配給和珅兒子的固倫和孝公主,根據相關記載,乾隆對這位女兒是出了名的喜愛。汪氏也沾了女兒的福,受到了乾隆的寵幸。之後嘉慶扳倒了和珅,又因為汪氏與和珅是親家關係,所以一直沒有得到晉升。

    芳妃陳氏

    陳氏是乾隆遊巡揚州時遇到的民間女子,乾隆生前陳氏還只是一個嬪,之後乾隆駕鶴西去,嘉慶皇帝又冊封陳氏為“太妃”,陳氏在乾隆死後的第三年裡,因身體虛弱又多加疾病也去世了。

    恭嬪林氏

    林氏的命運就很坎坷了,她是最後來到乾隆身邊的佳麗,但是因為身世低微,相貌在眾妃子中又不出眾雖然能彈會唱又處於風華正茂的年齡。但是乾隆偏偏不喜歡她,所以林氏一直在貴人的位置上呆了43年,直到乾隆快死時才冊封為嬪,之後嘉慶也一直沒有晉升她。

    晉妃富察氏

    富察氏入宮的時間也十分的晚,她是乾隆退位後娶的老婆,被嘉慶皇帝選中入宮伺候乾隆。那個時候的乾隆已經要走到生命的盡頭了,乾隆娶她是因為她的身份,她是乾隆最喜愛的富察皇后的孫女,身上留有富察家族的血脈,最關鍵是與富察皇后長的很像,乾隆去世後她也沒有的帶嘉慶的冊封。

    對比明清兩朝的處理先帝遺妃的方法

    明朝時期,朱元璋頒佈殉葬制。什麼是殉葬制呢?也就是皇帝死後,除了生母和皇后,其他妃子等全部要陪葬。當時朱元璋駕崩後大量的妃子陪葬,場面十分殘忍。之後幾代皇帝都遵循朱元璋釋出的殉葬制度,直到朱祁鎮明英宗登位,才廢除了這一制度。

    到了乾隆時期殉葬制已經廢除,乾隆皇帝死後留下的8位妃子也不需要陪葬。嘉慶皇帝為她們修建壽康宮,讓她們在裡面安享晚年,生活也過的體面,只要她們不觸碰權利,基本上不管是金銀珠寶還是其他什麼,嘉慶皇帝都會滿足她們。

    不得不說清朝所遵循的“以孝治天下”比起明朝的殉葬制度顯得人道主義。

    總結:

    清朝對先帝遺妃的管理更加人性化,乾隆所留下的遺妃全被嘉慶安排在宮殿內,雖然那樣生活比較枯燥無味,對那些年紀輕輕的妃子確實是殘忍無比。但是每個月可以拿到嘉慶給的俸祿,雖然生活無味但是比起明朝的殉葬制度,沒有什麼比儲存性命更好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曲協建議懲戒張雲雷,網友:其他演員也有問題要一視同仁,你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