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玉玉的醜八怪
-
2 # 九穀君
對於用姓名學上分析劉禪這個名字,天、地、人、格都佔大吉,都是有貴人相助的興家、興業的好名字,尤其是總格,很是寓意了權貴顯達之相!這也就是說他佔盡了天時、地利,只是三才相配在一起,就是大凶,大吉變三才大破,就會造成領域多變,易受部下反逆,變成短壽喪生之兆。
-
3 # 煙雨樓
阿斗其實還是蠻有想法的,如果說他表現得勵精圖治,那他的下場肯定會很慘的,而且隨著老將的逝去,蜀國的整體實力極速的下滑,阿斗不像劉備,劉備好多強將都是出生入死的,有很強的凝聚力,阿斗缺沒有這樣的前提,想要復國,需要時間,試想一下魏國會給這個機會嗎,不是每個人都像越王那樣,也不是每個人那樣做了都會成功。
因此,阿斗這樣是非常明智的,樂不思蜀
-
4 # 名帖對臨
扶不起的阿斗劉禪,樂不思蜀,其實是劉禪的一種智慧,面對強大的魏國,沒有對抗的實力,與其對抗,猶如飛蛾撲火,禍害了普天下的百姓,裝傻,既保全了自己,也減少了流血犧牲,保全了天下的百姓
-
5 # 秋風吹落葉飛
阿斗,名劉禪,劉備之子!
很多人都說劉禪是扶不起的阿斗,事實果真如此嗎?
首先是三國的國力而言,蜀國是最差的,地不多人口最少!諸葛亮在世七出祁連山也未傷魏國分毫,再有蜀漢後期人才並不多!諸葛亮接班人姜維並無治世之才,也無平天下只能!所以蜀漢亡國只是時間問題!
景耀六年(263年),姜維聽聞鍾會於關中治兵,於是上書給劉禪調兵遣將以作準備,但黃皓告訴劉禪敵人不會來的,於是劉禪也就沒當回事,導致蜀漢群 臣都不知道此事。
同年夏,魏司馬昭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等大舉伐蜀,劉禪於是派遣張翼、廖化、董厥等前往拒敵。姜維率眾將鍾會十餘萬大軍擋在劍閣,但鄧艾卻偷渡陰平直奔成都。劉禪與群臣商議後決定派遣諸葛瞻領兵於涪拒敵,雖然一開始諸葛瞻擊破了鄧艾軍的前鋒,但諸葛瞻不聽黃崇的勸告佔據險要,最後戰死綿竹。
劉禪再次召叢集臣商議對策,光祿大夫譙周力排眾議,極力主張投降。而北地王劉諶請求背城一戰,但劉禪不同意,於是劉諶先殺妻子而後自殺。南中監軍霍弋也請求帶兵前來守衛成都,劉禪還是不同意。最終,劉禪聽從譙周的建議,向鄧艾軍投降。
劉禪投降後敕令堅守劍閣的姜維向鍾會軍投降,而姜維假意投降鍾會,準備借鍾會之手誅殺魏將,而後復興蜀漢,並寫密信給劉禪只需等待幾天就可以。但因為事情洩漏,姜維及張翼等都被殺。蜀漢就此徹底滅亡。
蜀漢滅亡後,劉禪移居魏國都城洛陽,封為安樂縣公。劉禪就這樣在洛陽安樂地度過餘生。
泰始七年(271年),劉禪去世,晉朝廷諡劉禪為思公。
司馬炎曾問劉禪是否思蜀,劉禪說此處樂不思蜀!
很多人用樂不思蜀來指責劉禪,說他不思上進!劉禪畢竟是亡國之軍,能夠安度餘生劉已屬不易!況且諸葛在世也不能一統天下,就算蜀國遺臣再次擁立劉禪到成都登基為帝,又有誰能保證不會被再滅一次!
所以樂不思蜀不是大愚而是大智!
-
6 # 像一陣風吹
劉禪樂不思蜀,是正確的。樂不思蜀,這個成語本身沒有貶義的意思。當時蜀國被滅,劉禪被安居在洛陽。說是安居,實際上是軟禁。亡國之君沒有被殺掉已經很不錯了!當時曹魏的一些官員和士人經常宴請劉禪,劉禪只要表現出一丁點的野心,可能被司馬昭知道後就被滅口了,哪裡還能活下去。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可以長壽而終,未必不是一種幸福!南唐被滅後,後主李煜寫詞流露出一種故國情懷,結果很快被毒死了。有時候復國無望,活著何嘗不是一種灑脫呢。
-
7 # 賀大學士
阿斗的“樂不思蜀”在別人看來是“商女不知亡國恨”的不恥之輩,因此也淪為歷史的笑柄,這其實是劉禪自保的一種智慧,我們都知道東漢末年以來天下四分五裂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國家最終走向一統是必然的歷史潮流,司馬昭後來奪走了魏國江山,表現出統一天下的雄才大略,正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況且在中國的歷史上有寄人籬下之臣,無寄人籬下之君,亡國之君非死及逃,劉禪當然也知道,如果他表現出對故國的思念,司馬昭恐怕不會刀下留人,帶來的是滅族之災。
-
8 # 蘇愚
扶不起的阿斗劉禪樂不思蜀,不一定是錯的做法。
世人所知道的劉禪是那個是趙雲長坂坡冒死救出來的被劉備扔地上的“扶不起來的阿斗”,“樂不思蜀”更是加深了對這個無能昏庸的帝王印象。但真實劉禪是這樣的嗎?
答案是否定的,他是三國在位最久的君王,《三國志》作者陳壽在評價劉禪時說:“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南朝史學家裴松之評價劉禪“後主之賢,於是乎不可及”。他其實算一箇中規中矩的帝王,滅國並非是他能力不行,是時運不佳,蜀漢實力不濟。其實貶低劉禪是《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故意為之,其目的是為了突出諸葛亮的忠義的關輝形象。眾所周知,羅貫中本來就偏袒蜀漢,諸葛亮是他極力塑造的忠君愛國的形象。但諸葛亮輔助劉備,受蜀漢時運不佳,實力不濟之限,最終未能幫助蜀漢一統中國,反被司馬懿後人滅掉。因此,羅貫中為了不抹黑諸葛亮,讓劉禪來做這個背鍋俠,把蜀漢滅亡的責任全部推在劉禪身上。把劉禪塑造成一個扶不起的阿斗,無能又親小人的君主,更是在劉禪投降後,用“樂不思蜀”的故事讓劉禪成為後世家喻戶曉的敗家子。小說的創作是有作者很強的喜惡之情的,劉禪的形象越是醜化,就越能反襯出諸葛亮的偉大。
當然,劉禪的“樂不思蜀”有其自己的道理,並不是真的不思蜀,而是寧願揹負後世罵名,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三國志·蜀書·後主傳》記載了劉禪樂不思蜀的歷史故事。但其實劉禪並不是真的不思蜀,那都是假象。劉禪知道蜀漢已被滅,復國無望,所以才裝憨賣傻,裝著“樂不思蜀”,藉此消除司馬家的對自己和蜀漢的疑慮和擔心。“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但有誰知道亡國君主的苦?這樣做不僅是養晦自保,也是為挽救一大批降臣的命運,更不想讓蜀漢黎明百姓再落入戰亂的水深火熱之中。他這樣做不是“樂不思蜀”,正是時刻惦記著蜀漢,“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真實寫照。
-
9 # 火煮水壺84501
劉禪實際是大智慧之人。想自劉禪登基以來,雖貴為蜀王,表面上看是一國之君,乃承其父劉備的恩澤,自己確沒幹過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所以缺少威信,難以領導蜀國群臣。
當時的權力中心在相父諸葛亮那裡。諸葛亮雖沒挾天子以令群臣,然而當時的局面全由諸葛控制。諸葛說北伐就北伐,劉禪稍有異議,便二次上書,必要北伐。實際劉禪已看出北伐消耗國力,入不敷出。奈何諸葛村夫非要在有生之年,實現一統大業。打死也要北伐。劉禪無奈只得聽從,每日只以飲酒取樂為事,全不把朝政當回事,然而他是無權啊,自己說了不算,只能韜光養晦,玩鳥遛狗。這是他高明之處,你諸葛不是想北伐嗎,去吧,我樂的清閒,懶於操心。
及至蜀國兵敗,獻城投降,即知大勢已去,投降是唯一出路,即保全了百姓,自己還可活命,也是無奈之舉。這叫審時度勢,是個明白人!
及至被押解到司馬昭那,司馬昭席間以蜀樂試探劉禪,劉禪回以此間樂,不思蜀也。我認為任何一國之君,作為階下囚,能說出此話,表演成分極大。後旁邊一臣提醒其,應說:父輩之墓在川,日夜思之,夢寐難安。這樣有可能放你歸川。劉禪聽完後,不加思索,又照直說了。司馬昭哈哈一笑,原來蜀主是個這樣的蠢才,怪道人言扶不起的阿斗,所言非虛。從此放鬆了警惕。然以我看來是君臣二人演的雙簧,故意裝傻充愣,矇混過關。
正因為這樣出色的演技,才保全了性命,殊不知劉禪在位四十年,在諸葛亮去世後,又帶領蜀國前進了三十年,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然而缺少能臣良將,因此滅亡。最後以一位亡國之君,性命絲毫沒受到威脅,在洛陽病去,享年64,不可不說劉禪不僅有大智慧而且演技高超。若生在當下,給頒個最佳男主角獎,也肯定不差!
-
10 # 王殿強
劉禪的樂不思蜀是被逼的,因為如果他說他想回蜀國去,那麼他就會被監視他人認為他想回蜀國重振旗鼓,而必死無疑。劉禪的回答是機智的,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大智若愚。阿斗並非是扶不起的阿斗。如果諸葛亮不窮兵黷武不斷和曹魏徵戰,而是鼓勵生產、發展經濟,那麼可能在後期就是劉禪一統三國了。而且,劉禪身邊都是什麼人呢?老爸劉備、叔叔關羽、張飛、趙雲、丞相諸葛亮等大人物,劉禪得多大的成就能不被他們的光環所籠罩呢?劉禪不是扶不起,而是如今一句流行話“我太難了”送給劉禪。
-
11 # 丁公子說
嗨,大家好,我是@丁川優品君,跟大家互相交流溝通就是我最高興和最感到幸福的事情,相識有緣,您能看到我的這段回答就是莫大的緣分,很榮幸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就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來一起探討一下。
我認為說起中國歷史上不爭氣的皇帝,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起那位扶不起的阿斗劉禪,因為雖然有諸葛亮的加持,但是劉禪卻從未迴應人民和諸葛亮的期望,當初樂不思蜀那一檔子事正是他做出來的。但是丁川想問一句,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可能到這裡,很多人都會噴丁川了,事實不就明擺在那裡了嗎?丁川對此表示否定,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那段真正歷史下劉禪的所作所為和心裡的想法。
我覺得對這段歷史熟悉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在先帝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不僅為北伐出謀劃策,還得照料劉禪,而劉禪也把自己讓人唾棄的小帽子戴上了,當蜀漢面臨危機的時候,他更是直接投降了,然後被司馬家族封為“安樂公“多虧當時諸葛亮先生已經去世,否則還不直接氣吐血?
那丁川為何為什麼說大家想錯了呢,其實實際情況是這樣的,樂不思蜀這話的的確確是從劉禪嘴裡說出來的,但是在位41年的劉禪,就算不聰明,也不可能是個傻子啊!在蜀漢危機的時候,其實劉禪也覺察出來了蜀漢根本沒有反抗魏國的實力,如果自己下令寧死不屈,也只會加重無辜百姓的傷亡,所以選擇了投降,而“樂不思蜀”這個梗是因為劉禪知道司馬一族的心機很重,自己如果表現不好,必定會小命不保,所以當郤正教導劉禪“樂不思蜀”的事被拆穿之後,並沒有驚慌,反而問司馬昭怎麼會知道,司馬昭正是因為劉禪的這股“聰明勁”才放過了他。
以上的分享是我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只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個人認為劉禪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愚笨,而是“笨”得有智慧,“笨”出了高度,所以大家還是不要再噴劉禪了,他其實是一個讓我們錯怪的可憐人。
-
12 # 午後龍城
這個是一個很深的處世哲學了,拿同時代的人物做個比較吧,曹魏後主曹髦一直想把司馬昭幹掉,處處顯示出了有勇有謀想做一代明主的願望,可是他卻忽略了身旁的老謀深算的司馬昭,最後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試想如果他給別人的是一副只愛美人不愛江山的昏君,他最起碼不會年紀輕輕就掛掉吧!
再回頭來說劉禪,劉禪真的是扶不起嗎?我看未必,有句話叫“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意思是真正聰明的人看似愚笨,真正靈巧的人看似笨拙,啟示人們只有加強內在修養,不事張揚,善於藏拙,才是真正大智大巧之人。如果他真的是扶不起的在三國那個動亂年代估計也活不過幾集就像曹髦一樣掛了吧?再講講他是不是真的樂不思蜀吧,場景還原:當時是這樣的,劉禪被俘後司馬昭宴請劉禪,故意安排蜀國的節目,在旁的人都感到悲傷,只有劉禪依舊歡樂嬉笑,無動於衷。司馬昭看這情形就對賈充說:“想不到劉禪竟糊塗到了這種地步,即使諸葛亮在世也不能輔佐,何況姜維。”又過了幾天,司馬昭問他是否思念蜀地?後面的話才是名言,只見劉禪回答道,“此間樂不思蜀”這才給我們留下了樂不思蜀的成語,我們不妨想一下,司馬昭為何要這麼問?難道只是哥們間的閒聊?不要忘了,那可玩政治的高手,他的每一句話都是有目的的!我想當年曹髦肯定也聽過這個故事吧,他也就是當做了笑話聽聽,不然也不會年紀輕輕就掛了吧[哈欠]
古人云,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當年史學家把這個故事記錄下來,多半是為了警示後人。歷史總是那麼驚人的相似,幾百年後相同的一幕又出現了!
幾百年後的唐朝出了一名“傻子皇帝”,唐宣宗李怡,唐朝末年宦官當政在唐武宗(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會昌滅佛的那個皇帝)駕崩後,宦官馬元贄把持軍政大權,廢立皇帝有他說了算,這麼多皇子皇孫中他卻選了一個“傻子”李怡當皇帝,在馬元贄還在做他的春秋大夢的時候,被傻了半輩子的李怡搞掉,可見,“樂不思蜀”,“裝瘋賣傻”,有時是一種政治謀略!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扮豬吃老虎
-
13 # 中國畫裡中國話
劉禪樂不思可謂大智若愚。劉禪本來就是敗給了司馬氏,“敗軍之將不敢言勇”何況是亡國之君,要真有實力,有大志,有氣節,也不會投降,既然投降了,再企圖藉助司馬氏的同情心復國,那就太愚蠢了。像劉禪這樣的亡國之君,能保命就不錯了,劉禪若真心思蜀,就是有不臣之心,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惹來殺身之禍,按司馬氏的做法,必然剷草除根,劉禪必然落得跟後來南唐後主李煜一樣的下場。劉禪說樂不思蜀,正表明自己心無大志,不會威脅到司馬氏。司馬氏為了表明自己有仁恕之心,也就沒有必要殺劉禪。所以對劉禪而言,樂不思蜀是最佳選擇。
-
14 # 註定不平凡666
就是因為這樣劉禪才能安享晚年,未必不是他聰明之處,既然已經成為必然結果不如接受現實,好死不如賴活著,雖然會被後人罵懦弱,但是設身處地想想能活著誰又願意慷慨就義呢
-
15 # 無需喝彩1
劉禪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在他統治期間,雖然說蜀漢政權中,集軍政一身的權臣有數位,但卻沒有一位可以威脅到他的統治。到降晉之後,他又裝的不知進取,沒有智慧的樂不思蜀的樣子,這才保證他一生安全。反觀吳末帝孫皓,早早就死於非命,而且政治地位也比劉禪低一級。
-
16 # 上善若水20020601
阿斗身在敵方,蜀元氣已盡,已無迴旋之力。阿斗有大智慧,看清實務,蜀大勢已去,只能放開心胸,調整好心態,安享生活。並深知“曲則全”的道理,所以選擇樂不思蜀是智慧的!
-
17 # 遊學行者
“樂不思蜀”的典故被後世許多人拿來嘲笑劉禪的無能和沒心沒肺。但事實上,劉禪之所以會“樂不思蜀”,並非是荒唐至極的表現,反而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急中生智的自保策略。正因為劉禪近乎弱智的回答,才讓司馬昭對其徹底放心。
-
18 # 我欲與你搏鬥一番
觀點:評價歷史人物最重要的是“身份”,而且對錯是小孩子剛開始認知世界時簡單的價值區分,在我看來沒有對錯。我認為劉禪是一個不合格的君主,擔不起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但對得起自己。
-
19 # 摳星人
蜀漢是軍隊建立的國家,說白了就是軍閥。劉禪要平衡本土益州派和外來荊州派,不能形成合力,矛盾太深,長遠看無法發展壯大,真不如樂不思蜀的好,跟魏國還是親戚。
-
20 # 大明說歷史
看到這個問題,就讓我想起了前天回答的一個問題,其實我在那個問題當中也提到過,其實劉禪樂不思蜀也是一種聰明的行為。只不過那個問題重點不在這,所以我就一帶而過了。接下來我就站在個人角度分析一下。
說劉禪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誰。那麼如果我們說阿斗,可以說是眾所周知。甚至後人用阿斗這兩個字來形容沒有出息的人。眾人對劉禪的印象都是那個對蜀國毫無作為,還沒有開戰就已經投降了,後又樂不思蜀的劉禪。
世人給劉禪最多的評價就是沒有主見、不懂政事、沒有理想、毫無作為、活活的葬送了蜀國。總之是人給他的評價都不是特別的好。
在《三國演義》中將蜀後主劉禪描述成了一個軟弱無能,甚至智商都不線上的昏庸之主,‘樂不思蜀’是人們譏諷他的口頭禪。然而在《三國志》裡他不僅聰明仁厚,還是要善於韜晦隱忍,‘樂不思蜀’的典故看起來是他的人生汙點,實則是他顧全大局的表現。
劉禪又名阿斗,即蜀漢懷帝,字公嗣。三國時期蜀漢第二位皇帝,蜀漢昭烈帝劉備之子,母親是趙烈皇后甘氏。劉備定益州後入蜀。蜀漢建立後被立為太子,223年,繼位為帝,改元建興,拜諸葛亮為相父,後期寵信宦官黃浩,致使蜀漢逐漸走向衰弱。263年,魏將鄧艾從陰平入,克綿竹,殺諸葛瞻父子,劉禪投降,蜀漢滅亡,劉禪受封為安樂公,271年,在洛陽去世,享年64歲,諡號思公。
在歷史上,雖然大部分人都說劉禪是一個庸主,但是圍繞在他身上的爭議也頗多,古人並非清一色的認為他就是扶不起的阿斗,相反還有許多人對劉禪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比如諸葛亮曾經兩次對劉禪做出過評價,一次是他在劉備面前誇獎劉禪,而劉備又將諸葛亮的話轉述給了他“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優!”而在劉備死後,諸葛亮又在一封書信中這樣評價劉禪“年方十八,天之仁敏,愛德下士。”在諸葛亮的眼中,劉禪既聰明又仁德,是賢君的苗子。
後人說劉禪沒有主見,任何事都聽諸葛亮的。其實不然,劉備臨終之前對諸葛亮說“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句話說的有些莫名其妙,因為被後人多次提及,但是從後來的執行情況來看,諸諸葛亮卻走了第三條路,他既沒有“自取”也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輔之”,而是選擇了“代政”,並且長期讓自己帶著軍隊在外面。說實話,這是歷代君臣之大忌,但從結果來說劉禪和諸葛亮,對這種不尋常的關係處理的都還是不錯的。尤其是作為帝王的劉禪,其所作所為更是可圈可點。劉禪的這種行為並不是不作為,或者是沒有自己的主見,而是劉禪為了避免朝堂之中內戰的發生。在諸葛亮死後沒多久劉禪便廢棄了相位,由此可見也並不能說劉禪他沒有頭腦而是他知道避其鋒芒,避免朝廷動亂。身為一國之主,還必須老老實實聽著老相父的話,對於一個國家最高的權力者來說,能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畢竟從個人的角度來說這是比較窩囊的,但是劉禪知道他還是一國之君,為了整個蜀漢。有些委屈是必須要承受的。不得不說劉禪在與諸葛亮的相處上選擇了剋制,也是顧全了大局。
再說人們頗有爭議的事件“樂不思蜀”究竟是愚不可及,還是一時急智,總會有兩個極端。大明此番不做評說,僅陳述一個事實而已。
很多人說劉禪不戰而降,苟且偷安,但是在對抗曹魏的時候,劉禪也可以逞一時之能,但是對於百姓和士兵來說定然傷亡巨大。劉禪的投降換來了百姓的安居樂業,自己卻背上背上了亡國之名。投降後樂不思蜀,裝瘋賣傻的保全性命。往小的說可以說是為了保全自己,往大了說,可以說是為了他身後百姓以及身後的降臣的命運。況且劉禪降魏時,提出了條件是准許他每年回蜀地祭祖,可見“此間樂,不思蜀”並不一定出自真心,一出樂不思蜀其實就是其父劉備的‘煮酒論英雄’的翻版。對於投降的君王,如果你還是那樣以一國之君的趾高氣昂來身居,那麼司馬昭也不會留你,甚至會牽扯到身後的群臣和無辜的百姓,而劉禪不僅消除了司馬昭的殺心,更是讓魏帝封了一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的稱號。曾經一代君王,在別的過來投降做了臣,還能做到進退得當,實乃不易。
劉禪從公元223年登基本至公元263年降魏下臺。稱帝在位40年,是三國時期諸國君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要知道,在這40年中諸葛亮僅僅執政了11年,劉禪親自執政可是長達29年。因此很難說全是諸葛亮的功勞。
個人認為雖然劉禪這個人做不到屏黜奸讒,但也不是什麼弱智,他能明白事兒,只是缺乏大的理想與熱情,但能夠剋制自己的權力慾,不會不懂裝懂顯示存在感。劉禪既不是神君聖主,也絕對不是扶不起的阿斗。相反,他為蜀國做出的貢獻和犧牲都是巨大的。
回覆列表
劉禪被裹挾至魏國,生活上被許多特務盯著如果不裝瘋賣傻,樂不思蜀,被魏國發現稍有思蜀之心,必然活不不到第二天,所以表面樂不思蜀實際上是對自我最好的一種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