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榮華之武器堂
-
2 # 淺議輕談
俄羅斯依舊擁有一定規模的海軍
前蘇聯海軍曾經興盛一時,1970年的"海洋-70"演習中,四大艦隊的200多艘艦艇遍佈七大海域,展示了不輸美國的強大實力。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接受了絕大部分蘇聯軍隊和軍工“遺產”,雖然實力不復當年,但是畢竟家大業大,俄羅斯海軍還是有些家底的。
據統計,目前俄羅斯現役軍艦數量大約是350艘左右(也有說法為500艘左右),因為統計標準不同,所以數量上也就有差異。有的資料甚至把巡邏艇拖船等計入其中。而且哪怕是說300艘現役軍艦,裡面也有很多水分。
數量不等同於質量,現役不一定能打仗俄羅斯海軍十分懷舊,哪怕是已經報廢艦艇,趴窩在船廠的艦艇甚至是變成博物館的艦艇依然在海軍現役艦艇的名單上。就拿巡洋艦來說,除去美國就數俄羅斯的巡洋艦最多,數量高達8(庫茲涅佐夫號載機巡洋艦)艘!猛地一看挺嚇人,但是實際上除了庫茲涅佐夫號這個航母亂入,剩下的7艘巡洋艦裡可以出海的有4艘,可以作戰的只剩下3艘。為什麼少了一艘?因為它是阿芙樂爾號巡洋艦,艦齡達到了118歲!本來是變成了博物館,結果在2013年保養後,從2016年服役至今。說它是俄羅斯海軍的吉祥物也不為過!
(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
所以單看服役數量意義不大,最主要的還是看主力艦艇的質量!
目前俄羅斯可以“動彈”的主力艦艇有哪些?“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1艘:俄羅斯現役航空母艦,於1991年開始服役。和其他航空母艦不同的是,“庫茲涅佐夫”號還裝備了各種導彈,所以也叫它載機巡洋艦。(目前還在維修中)
巡洋艦3艘:包括1艘滿載排水量2.5萬噸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2艘1.2萬噸的“光榮級”巡洋艦,3艘巡洋艦服役時長均超過了30年!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
驅逐艦7艘:其中包括2艘“現代級”驅逐艦,5艘“無畏級”反潛驅逐艦,服役時長也都在30年左右!
護衛艦有12艘:其中包括1艘4500噸的22350型護衛艦,3艘4000噸的11356型護衛艦,6艘2100噸的20380型導彈護衛艦,以及11540和11661K型護衛艦。
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護衛艦
以上是水面艦艇,下面咱們再聊聊俄羅斯的潛艇。
和水面艦艇不同繼承了蘇聯技術的俄羅斯水下力量一直很強!
目前俄羅斯海軍裝備有955型核潛艇(北風之神級核潛艇),7艘“德爾塔”系列彈道導彈核潛艇、以及1艘4.6萬噸的颱風級核潛艇。另外還有10艘能動的攻擊型核潛艇包括1艘885型"亞森"級(也稱白蠟樹級)核潛艇,並逐步建造6艘885M型核潛艇,首艇"喀山"號預計在2020年服役,另一艘"新西伯利亞"號也已下水。
北風之神級核潛艇
常規潛艇方面:俄羅斯海軍目前有877型、636型(洛基級)和677型潛艇,其中877型比較早,677型雖然很新但是隻建造了3艘,而636型才是俄海軍各艦隊的中堅力量,不僅自用而且大量出口。最新服役的636.3型潛艇,是2019年11月25日交付的"堪察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
俄羅斯海軍艦艇正在換代根據俄羅斯國防部部長紹伊古在2019年12月末的國防部擴大部務會議上的報告,俄羅斯海軍在2019年接收了8艘水面艦艇、1艘潛艇、17艘快艇和保障船,並且“俄羅斯現代史上首次為海軍同時建設22艘遠海艦艇。今年開工建設5艘艦艇,明年還將開工建設8艘。”而在2020年,俄海軍計劃列裝14艘艦艇、3艘潛艇、18艘保障船艇。
總的來說:雖然俄羅斯海軍不復當年榮光,但是依然具有相當強大的實力,在某些方面(核潛艇)還保持著領先地位。
-
3 # 裝機帝
和蘇聯幾代海軍辛苦積攢下的龐大艦隊相比。俄羅斯無力支撐起龐大的藍水海軍,而且是在近年中國支援很多船廠基礎裝置之後,俄羅斯才得以順利造出先進護衛艦艇。不過俄羅斯保持著全球第二大核魚艦隊才是最讓人敬畏的。
-
4 # 軍器戰位
自從1991年“大毛”走了之後,接手“大毛”大部分家當的俄羅斯,由於家裡經濟一度拮据,根本養不起“大毛”留下來的所有武器裝備。所以,俄羅斯無奈之下只有一步步將這些武器出售他國,換取資金以補貼家用,或是做退役處理。
雖然現在的俄羅斯海軍已經不復當年,相比於當年的“大毛”而言,現在的俄羅斯海軍,確實已經走向了沒落的境地。不過,不是總有一句話,叫瘦死的駱駝總歸比馬大不是,現在的俄羅斯海軍軍事實力仍然是許多國家不可撼動的。
那麼,俄羅斯海軍目前現役的主力艦艇都有哪些呢?咱們先說說水面艦艇,“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是俄羅斯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4號艦,前稱為“尤里-安德羅波夫號”。這艘於1986年正式開工建造的核動力巡洋艦,由於在1991年因為“大毛”的離開,其建造工作不得不被迫暫停。一直託到了1998年才被俄羅斯建造完成,正式服役於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並且擔任旗艦的位置。像“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這樣的海上絕對戰略打擊武器,俄羅斯海軍目前現役的一共有兩艘,一艘正常服役、另一艘被送進造船廠進行現代化升級改裝。
航空母艦的話,俄羅斯海監目前現役的航母艦就只有“庫茲涅佐夫”號,沒錯,這艘航母也是在“大毛”時期所建造的,在1991年俄羅斯正式繼承了該艦。不過由於艦齡過長,艦上大部分電子裝置與艦體已經老化嚴重,俄羅斯在2018年不得不決定對這艘航母進行現代化升級改裝。但不巧的是,由於參與改裝的造船廠發生失誤的事故,這艘航母艦被造船廠旁的起重機砸出一個大坑,本次事故造成了“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將延遲重返俄羅斯海軍。“光榮級”導彈巡洋艦,這一級別艦艇俄羅斯海軍現在,應該還有三艘在役。加上12艘“勇敢級”巡洋艦以三艘“卡拉級”巡洋艦在內的話,俄羅斯海軍目前的巡洋艦在意的數量大約在20艘左右。
另外,還擁有包括“現代級”驅逐艦在內的共19艘驅逐艦,以及72艘護衛艦,這些都是俄羅斯海軍目前的水面艦艇主力。而水下作戰力量的話,俄羅斯目前還裝備有4艘“颱風級”核潛艇,這一級別的潛艇在噸位上,是目前世界上人類建造過最大的核潛艇沒有之一。俄羅斯海軍目前裝備有近30艘戰略級彈道導彈潛艇,以及87艘各型號的攻擊型潛艇。
當然啦,說俄羅斯海軍目前已經走向了沒落,這也只是相對性而言罷了,目前俄羅斯海軍的整體實力,就連美國還是不敢輕易與之動手。
釋出:牧小明
作者 : 感謝我們生在這個和平的年代,願世界沒有戰爭。
-
5 # 薩沙
曾經橫行七海的紅色海軍,現在連個影子也不剩了。
航母
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
這是目前俄羅斯唯一的航母,仍然是採用滑躍起飛方式,不能和西方現代化航母對抗。
然而,即便是這樣一艘航母,目前也處於大修狀態。
2019年12月正在俄北部摩爾曼斯克州進行維修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起火,造成6人受傷。
這已經是維修期間多次起火了。
2018年,這艘航母在維修期間下沉,一臺70噸重的起重機從高處落下,在甲板上砸出一個20平方米的大洞。
目前這次大火造成嚴重損失,估計會推遲航母2021年的服役時間。
其實,即便2021年庫茲涅佐夫號能夠服役,在北約勉強也是不堪一擊的。這點俄羅斯海軍心裡應該有數。
巡洋艦
基洛夫級
基洛夫級目前只有彼得大帝號還在服役。
基洛夫級曾經是僅次於航空母艦的最大型的水面作戰軍艦,也是目前全球唯一排水量超過2萬噸及使用核動力的現役巡洋艦。艦上裝載超過500枚導彈,因此有“武庫艦”的稱號。
然而,今天的俄彼得大帝號也過時了。
它的殺手鐧是20枚P-700花崗岩反艦導彈!這種反艦導彈需要體系支撐,不然射程不到200公里。
這種反艦導彈不能對美國主力艦隊構成威脅,對方艦載機的控制距離遠遠超過200公里。
彼得大帝號計劃2022年進行改造。但它已經服役20多年,現在保養的很不好,體積又非常巨大,幾乎是活靶子,又沒有改造的必要還很難說。
光榮級
光榮級比基洛夫級要小的多,排水量只有1萬噸,歐美也有這樣的大型軍艦。
光榮級目前有3艘還在服役,一樣裝備16枚P-700花崗岩反艦導彈。
既然基諾夫級都不行了,光榮級也好不到哪裡去。
3艘光榮級最新的一艘,也是1979年製造的,距今已經40年之久,早就應該退役了。
驅逐艦
無畏級
現代級
卡辛級
無畏級是反潛驅逐艦,現代級是防空驅逐艦。
卡辛級是60年代服役的軍艦,現在已經基本退役。
無畏級不談,我國曾經購買了4艘現代級驅逐艦。目前,現代級驅逐艦雖然經過改裝,在我軍也屬於落後軍艦。
2019年5月份,俄羅斯海軍手裡的現代級驅逐艦更是隻剩下"無敵"號、"轟鳴"號、"堅持"號、"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快速"號和"狂暴"號6艘艦。
其中3艘已經決定拆卸,只剩下3艘還在維修狀態,有可能繼續服役。
因為資金不到位,這3艘的維修工作進展緩慢,改造更是無從談起。
要知道,現代級如果不改造,根本是無法使用的。
它作為防空驅逐艦,艦上M-22系統使用的9M38防空導彈最大射程為30公里(改進型也只有47公里),僅能用於中近程艦隊防空。現在新式反艦導彈射程都超過100公里,47公里防空根本打不到東西。
俄羅斯還有一些護衛艦
比較先進的也就是戈爾什科夫級護衛艦和格里戈洛維奇級護衛艦。
前者排水量3000多噸,目前只有1艘服役。
後者排水量4000噸,服役3艘。
其餘都是一些老舊護衛艦,或者排水量不足2000噸的小型護衛艦,戰鬥力有限。
俄羅斯水面艦隊已經非常衰敗,到了幾乎不堪一擊的地步。
俄羅斯水下部隊還有諸如北風之神彈道導彈核潛艇、亞森級巡航導彈核潛艇、阿庫拉級攻擊核潛艇。
然而,無數次的實戰告訴我們,潛艇部隊是不能獨立對抗敵國海軍的,只能在水面艦隊配合下起到一定的作用。
況且,俄羅斯的潛在敵具有更為強大的潛艇部隊。
-
6 # 雷姐的機械空間
說起俄羅斯海軍現役艦艇,不得不提到蘇聯時期一些大型艦艇,那時候蘇聯海軍非常強大,擁有航母、巡洋艦、驅逐艦、大型反潛艦、登陸艦、護衛艦、戰略核潛艇、攻擊核潛艇在內,加起來一共幾百艘。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大量蘇聯時期的艦艇,俄羅斯在90年代中期之前持續的經濟低迷,基本上沒有新的艦艇服役,俄羅斯海軍的戰鬥力受到嚴重削弱,最近幾年服役的只是一些護衛艦和輕型護衛艇,對之前的老軍艦進行了升級改造,以便繼續使用。不過目前來看,俄羅斯海軍雖然不如繁盛時期,但是在服役的艦艇中,依然是很先進的。
大型戰艦航母——庫茲涅佐夫號,該航母在很長時間內,一直是俄海軍唯一一艘航母,但是近幾年由於裝置老化,很多時間是在船塢中度過的。在俄北部摩爾曼斯克州的港口接受維修和現代化改造就花了2年時間,該航母曾被俄海軍部署到地中海的敘利亞戰場參與空襲行動,這期間造成蘇-33重型戰機和米格-29K多用途戰機的各墜毀一架,在船塢期間,庫茲涅佐夫完成維修作業以後出塢時候,浮動船塢突然部分沉沒。事故造成兩臺塔式起重機倒塌,其中一臺跌入海灣,第二臺則砸落在航空母艦船體上,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砸出一個4乘5米的大洞,去年2月,維修期間發生大火,這艘航母這兩年真是不順,本身就問題不斷,接下來的事故更是雪上加霜,俄羅斯也公佈了要建造新航母的模型,航母是吞金巨獸,但是目前俄羅斯的經濟狀況和造船能力,造出航母還不好說,就連庫茲涅佐夫航母重返大洋都是未知數。
除了航母,俄羅斯海軍服役的還有大型巡洋艦,是“基洛夫”級和“光榮”級,“基洛夫”級巡洋艦是巡洋艦是世界上建造的最大的巡洋艦,艦上裝載超過400枚導彈,因此有“武庫艦”的稱號。目前正在翻新改造,對該艦的武器系統、無線電系統和動力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完之後,會是一個海上巨獸。
還有就是光榮級巡洋艦,光榮級巡洋艦曾經是讓美軍航母艦隊剋星,可以發射致命的反艦導彈,光榮級裝備的反艦導彈效能可以用“變態”來形容,反映出濃重的俄式暴力美學風格。如果進行深度改裝,換上最新的武器系統,比如全新的遠端艦空導彈,反艦導彈,“口徑”巡航導彈,雷達電子系統全部換裝,那麼這艘艦的戰鬥力依然強大。
除了上述兩款大型戰艦,還有就是1155型大型反潛艦,該艦經常出現在演習場上和國際海域露面,本級艦以艦隊遠洋作戰為主要職責,為艦隊提供反潛保障,並可執行攻勢反潛,無遠端反艦能力,旨在配合956型“現代”驅逐艦,分任反潛、反艦任務。最主要的武裝為艦首佈置的一對四聯裝導彈發射裝置,發射UPK-5反潛導彈,不過目前部分該級艦艇也接受了改裝,未來還是俄海軍中主力艦艇之一。還有就是現代“”級導彈驅逐艦,艦橋兩旁各設一座SS-N-22“日炙”四聯裝反艦導彈發射筒。現代級原定用於艦隊防空,配合1155型大型反潛艦使用。
新的力量在俄羅斯海軍序列中,近年來服役了一些中小型艦艇,稱為護衛艦和護衛艇。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22350型護衛艦,俄羅斯海軍在21世紀初提出了“二十一世紀護衛艦”,計劃建造排水量為4000~5000噸級的第四代多用途艦,代表的就是22350型,該型戰艦也被派往敘利亞戰備值班。22350護衛艦在設計上一改蘇俄粗大笨重,暴力美學的設計風格,雖然只有4000多噸的排水量,不僅裝備垂直導彈發射單元,先進的封閉式主桅杆,雷達系統和電子系統也比較先進,艦體設計剛毅簡潔,整體配置佈局緊湊,綜合火力強大,隱身能力也比較強。22350型級整合了各種俄羅斯現有最新型裝備、最先進系統,整體綜合作戰能力齊全強大,不遜於歐洲國家在本世紀初期陸續服役的幾種最新型中型防空艦艇,未來改進型能加裝“口徑”巡航導彈。
這不得不提起一型小型艦艇,那就是“暴徒-M”級輕型護衛艦,“暴徒”級輕護艦重僅僅950噸,“暴徒M”級打擊能力卻十分強悍,8聯裝3S14垂直髮射系統、2組6聯ZIF-122艦空導彈發射裝置、1門A-190型100mm艦炮以及2門AK-630M近防炮。3S14垂直髮射系統可以發射“口徑”巡航導彈,並且經過了實戰,在不足1000噸的小艇上加裝了巡航導彈,也是俄羅斯獨一家。
不可忽視的潛艇力量在蘇聯時期的俄羅斯海軍,一直裝備著大量的潛艇,曾經裝備世界上最大的颱風級彈道導彈核潛艇,水下排水量26500噸,大部分退役,只保留了一艘。目前服役的當屬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最先進,該艇長170米,寬13米,高10.5米,排水量1.7萬噸,水下最高航速26節。艇身背部裝有16個洲際導彈發射筒,改進型955A型戰略核潛艇。955A型核潛艇上裝備16枚“圓錘”潛射洲際導彈,每枚導彈有6枚分導式核彈頭,一艘核潛艇可以投放96枚分導式核彈頭執行第二次核反擊任務。同時,為進一步增強作戰能力,955A型核潛艇大量使用數位電子技術,使得艇上電子裝置重量大大減輕,運算效能和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亞森級核動力攻擊潛艇,該船體的設計俄羅斯宣稱是為世界最先進的,體型大於阿庫拉級,採用半殼結構,並有比其更強大的火力。該潛艇被設計為裝設32枚不同規格的巡航導彈,火力強大。該潛艇的乘員編制為90人,自動化程度極高,與美國最新攻擊型潛艇弗吉尼亞級核潛艇的134人相比,顯得少的多。
還有就是俄羅斯常規潛艇部隊,代表的就是基洛級潛艇,基洛級636.3型常規潛艇被稱為“大洋黑洞”,靜音能力強,近年來俄羅斯進行升級,該艇在艇首佈置有6具533毫米魚雷管,可發射重型魚雷和潛射反艦導彈、對地攻擊巡航導彈,艇上攜帶有18枚魚雷和4枚“口徑”PL巡航導彈。俄軍專門將該艇從黑海部署到地中海,也發射過“口徑”巡航導彈打擊敘利亞的目標。
這只是一部分主力艦艇,如今的俄羅斯海軍看起來比蘇聯繁盛時期少了很多,但是依然很強大。
-
7 # 北宅女王
萎靡不振的水面艦艇領域
自從1991年蘇聯解體後,繼承蘇聯海軍絕大部分遺產的俄羅斯海軍在水面艦艇領域一直處於萎靡不振的狀態。其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在艦艇相關設計、建造等相關專業領域人才流失斷檔嚴重,以至於離國際先進水平越來越遠。只能靠著從前蘇聯得到的老本度日,以至於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近30年的時間裡,俄羅斯海軍水面艦艇從未服役超過5000噸以上的作戰艦艇,只能對前蘇聯時期服役的各型主力艦艇採取修修補補的方式來延長其服役壽命。
自從前蘇聯解體以來,雖然俄羅斯海軍長期以來一直各國被認為是全球第二大海上力量,但是根據俄羅斯國防部最新公佈的資料表明,俄羅斯海軍四大艦隊目前僅剩下14艘排水量5000噸以上的大型軍艦,分別為:
俄海軍航母獨苗——庫茲涅佐夫號
1艘庫茲涅佐夫級航母——“庫茲涅佐夫”號,其是俄羅斯海軍現役唯一一艘航母,同時也是俄羅斯海軍水面主力作戰艦艇,現歸屬於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 該艦於1982年4月1日在蘇聯黑海尼古拉耶夫造船廠開工建造,1991年1月21日服役。航母長306米,寬72米,最大吃水深度約10米,最大排水量為6.2萬噸,最高航速達29節。命名源自二戰蘇聯海軍總司令尼古拉·格拉西莫維奇·庫茲涅佐夫。
不巧的是,該艦在2018年11月結束對敘利亞作戰行動後返回俄羅斯接受大修改造,而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悲慘遭遇也正式宣告開始,承載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的浮動船塢由於突發事故而沉沒,船塢上的巨型吊車隨後不偏不倚的砸中維修中的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最終甲板上出現了一個大洞。倒黴的事還不止於此,2019年12月12日,停靠在岸邊的俄羅斯海軍的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又遭遇了一次重大的火災,這次火災是發生在動力艙內,過火面積達到了120平方米,並且導致了6人受傷,其中1人傷勢嚴重。可以說,這艘多災多難的航母就是步履維艱的俄羅斯海軍水面艦艇真實的寫照。在上個月,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曾經公開表示稱:俄羅斯不在需要航母。此言雖然激進,但是細想起來,卻不無道理。
俄海軍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
1艘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現歸屬於俄羅斯北方艦隊並擔任旗艦。
俄海軍光榮級巡洋艦
3艘光榮級巡洋艦,分別為太平洋艦隊旗艦瓦良格號、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北方艦隊主力作戰艦艇烏斯季諾夫海軍元帥號。
俄海軍現代級驅逐艦
3艘現代級導彈驅逐艦,分別為"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快速"號和"狂暴"。
俄海軍無畏級護衛艦
7艘無畏級反潛驅逐艦,目前俄羅斯海軍正在對無畏級驅逐艦進行現代化的升級,延長其服役時間,該級艦也是俄海軍目前現役的主力艦艇之一。
俄海軍22350型護衛艦
面對俄海軍大型水面艦艇編隊的萎縮,囊中羞澀的俄海軍開始放棄重建遠洋海軍的計劃,轉而開始把海軍水面艦艇的建設的重點投入到護衛艦領域。噸位從數百噸到4000噸級不等。現在俄海軍中護衛艦噸位最大的是排水量4500噸的22350型護衛艦,該艦也是目前俄羅斯海軍少數拿的出手的精銳戰艦。該級艦由北方設計局研製,首艦"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在歷經12年的風雨滄桑後終於在2018年服役。該級艦繼承了毛熊艦艇的一貫作風——小艦扛大炮。相比歐美同級噸位的戰艦,有著更強大的反艦、防空和反潛火力,並且安裝有相控陣雷達,還配備有"口徑"巡航導彈。俄方計劃建造6艘同級艦,但是由於各種原因一拖再拖,目前只有"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服役。
俄海軍11356R型護衛艦
俄羅斯海軍還有另一型4000噸級的護衛艦,屬於"出口轉內銷"的產品,即11356R型護衛艦。11356型護衛艦是俄羅斯在出口自印度的"塔爾瓦"級護衛艦基礎上改進而來的自用版本,俄羅斯自用型於2010年開始建造,共計劃建造6艘,目前已有3艘11356R型護衛艦加入俄海軍黑海艦隊服役,並參與了對敘利亞的作戰行動。剩餘3艘雖以下水,但由於同烏克蘭關係急轉直下,烏克蘭斷供發動機,使得3艘戰艦被俄海軍重新出售給印度海軍。
俄海軍20380型護衛艦
俄海軍用於近海作戰的護衛艦,為排水量2000噸的20380型護衛艦及其改進型(20381/20385/20386型等),目前該系列護衛艦正在波羅的海艦隊和太平洋艦隊陸續服役,且仍在建造,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會是俄海軍近海作戰是主力戰艦。
俄海軍暴徒級輕型護衛艦
進入21世紀以來,俄羅斯海軍比較注重瀕海作戰,因此各造船廠多建造輕型護衛艦或小型導彈艦。比如裡海區艦隊的11661K型"獵豹"輕型護衛艦和21630型"暴徒"小型導彈艦,兩型艦都曾使用"口徑"巡航導彈襲擊過敘利亞境內的極端組織目標。此外,包括22161型輕護艦、22800型導彈艦也開始量產,僅22800型就要建造18艘,未來將提供給四大艦隊以形成俄海軍新一代"水面狼群"。
伊萬·格倫號兩棲登陸艦
俄羅斯海軍的兩棲艦艇水平較差,現在其兩棲作戰艦艇依然是前蘇聯時期建造的"蟾蜍"級坦克登陸艦,該級艦都已經到了其服役的最大年限;為了加強俄海軍兩棲作戰能力,俄羅斯曾與法國簽訂軍事合同,引進法國"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但因克里米亞問題與西方國家鬧僵而夭折,面對已經造好的"西北風"兩棲攻擊艦法國只能轉手埃及。而現在俄海軍最新的兩棲艦艇為2018年服役的11711型大型登陸艦"伊萬·格倫"號,二號艦也將服役。從2019年起,俄羅斯"琥珀"造船廠開始建造改進型的11711型登陸艦,新艦將擁有更大排水量,並能夠搭載卡-52武裝直升機。
俄海軍最新補給艦
俄羅斯海軍雖然各專業保障船隻比較多,不過卻沒有類似中美兩國的綜合補給艦。2014年,俄羅斯海軍為了保障其海軍編隊的物資保障決定開建新一代補給艦23130型,這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新建的第一艘補給艦。首艦"帕申院士"號在2016年下水,但為了降低成本其採用民用船體設計,面對技術含量高階的補給門架,俄羅斯已無法生產補給門架只能選擇進口自中國,該級補給艦排水量達1.4萬噸,能夠為俄海軍各類艦艇補充不同型別的油料。俄海軍期望這型補給艦能夠取代日益老化的舊型補給艦隊。
俄海軍還有一些其他類別艦船,比較新的包括:為了加強在北極的軍事存在,2019年聖彼得堡海軍造船廠的首艘23550型多功能破冰巡邏艦"伊萬·帕帕寧"號下水;2019年12月29日,新型掃雷艦"弗拉基米爾·葉梅利亞諾夫"號在黑海艦隊正式服役。
浴火重生的潛艇部隊說完了俄羅斯萎靡不振的水面艦艇部隊,再來說說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俄羅斯強悍潛艇部隊。雖然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海軍總體實力遭遇了腰斬,但是其依然保持著僅次於美國的核潛艇部隊實力。以至於普京總統曾說過:哪怕是要賣掉克里姆林宮也要把核潛艇造出來的豪言壯語,我們不難看出,核潛艇存在的戰略意義對戰鬥民族來說甚至比伏特加還要重要。從近些年來俄羅斯船舶工業的側重點我們就可以看出一艘滿載排水量不過5000噸的22350型護衛艦,他們需要造12年,然而一艘955“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他們只需要數年就可以完成從開工到服役的全過程,而且是多艘核潛艇同時建造。俄羅斯的潛艇部隊組成包括彈道導彈核潛艇,巡航導彈核潛艇,攻擊型核潛艇,常規潛艇以及特殊任務和測試潛艇,可以說俄羅斯海軍從未放鬆水下力量的建設。
北風之神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目前俄羅斯水下戰略核力量由12艘彈道導彈核潛艇組成。其中最先進的是4艘“北風之神”級彈道導彈潛艇, 該級潛艇能夠攜帶16枚最新型“布拉瓦”潛射洲際彈道導彈,單枚導彈射程為9400公里,每枚導彈搭載六枚15萬噸級分導核彈頭。 按計劃,未來俄羅斯將一共建造8艘“北風之神”級核潛艇。
德爾塔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除此之外,俄羅斯彈道導彈核潛艇部隊還包括7艘攜帶“深藍”潛射洲際彈道導彈的“德爾塔III / IV型”和潛艇和一艘世界排水量最大的“颱風級”核潛艇“德米特里•東斯科伊”,這艘颱風級潛艇目前主要用來進行導彈試驗,但是並不妨礙其強大的威懾能力。
奧斯卡級巡航導彈核潛艇
除此之外,前蘇聯/俄羅斯也建造了大量巡航導彈核潛艇。目前俄海軍裝備8艘“奧斯卡II”級巡航導彈核潛艇,該型核潛艇水下排水量2.4萬噸,設計之初就是為了對付美國航母戰鬥群,每艘可搭載24枚“海難”P-700反艦導彈,該彈可裝備常規戰鬥部或核戰鬥部,只需數枚便可對美軍航母編隊造成毀滅性打擊。2011年後,俄海軍開始逐步對該型核潛艇進行技術升級改進,以便搭載“口徑”巡航導彈或“縞瑪瑙”P-800巡航導彈。
阿庫拉級攻擊型核潛艇
在攻擊型核潛艇方面,俄羅斯與美國走了兩種不同的路線,不同於美國一個級別核潛艇建造幾十艘的大規模,前蘇聯/俄羅斯建造了數型攻擊性核潛艇,每級核潛艇數量均為個位數,並帶有一定的實驗性質。目前,俄海軍最強水下終極戰力的“亞森”級攻擊型核潛艇第7艘已經開工,並且前2艘已服役並形成戰鬥力。此外,俄海軍還裝備有12艘“阿庫拉”級、4艘“塞拉”級和3艘“維克多”級攻擊核潛艇,可謂是規模龐大。
亞森級攻擊型核潛艇
此外為了在黑海/波羅的海等狹小內陸海域作戰,俄海軍裝備了21艘“基洛”級和1艘“拉達”級常規潛艇。至於特殊任務潛艇方面,俄海軍建造了9艘不同型號的特種潛艇,用以執行運送深海探測器和水下特種作戰任
基洛級常規潛艇
總體來看,俄羅斯海軍潛艇部隊用12艘戰略核潛艇、8艘巡航導彈核潛艇、21艘攻擊核潛艇、22艘常規潛艇、9艘特種潛艇,合計72艘潛艇的龐大水下力量依舊保持著全球水下作戰力量第二的強悍戰力。或許在質量上不如美國海軍的全核潛艇部隊,但是即便是美國海軍,也不願意面對如此龐大規模的俄軍潛艇部隊。
-
8 # 米洛指揮官
俄羅斯海軍現在已經退化成地區海軍,但保留著很強的遠端打擊能力。遠端打擊能力的主力就是俄軍“口徑”巡航導彈。
俄羅斯海軍現役的艦艇不多,但各水面艦艇間的效能差距不小。目前大量服役著新銳護衛艦,排水量最大4500噸。蘇聯時代遺留的航母和“現代”級和“無畏”級水面艦艇,排水量超7000噸。
俄羅斯海軍水面艦艇主要有:
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是俄羅斯現役最新型的航空母艦,於1991年開始服役。雖然“庫茲涅佐夫”號相比於美國的超級航母要小一些,卻承載著相當強大的進攻性武器。“庫茲涅佐夫”號載有約40架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其中包括“蘇-33”和各種版本的“卡-27”。還有用於飛行員訓練的雙座位“蘇-25UTG” 。“庫茲涅佐夫”號也是重型載機巡洋艦。它攜帶了許多通常與導彈巡洋艦搭配的進攻性武器。該航母使用燃油鍋爐推進,而不是核反應堆。該艦近年維修升級中出事故,目前還在維修,基本上失去戰鬥力。
該艦的二號艦“瓦良格”號因蘇聯解體而被廢棄,後被中國買走並重新翻新成為中國海軍噸位最大的軍艦——“遼寧”號航空母艦。
核動力巡洋艦:“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該艦是典型的冷戰時期產物,於1986年開工,當時的蘇聯海軍為了與美國海軍抗衡,旅行遠洋作戰使命,建成了世界上噸位最大的巡洋艦——“基洛夫”級,該級艦原本計劃建造5艘,最後一艘因經費等諸多原因而被腰斬,然而前蘇聯很快就處於崩潰邊緣,俄羅斯政府面臨嚴重的財政困難,“彼得大帝”號的建築工程曾經一度中斷,前3艘姊妹艦也相繼退役,後來俄羅斯政府一面透過發行公債籌措資金,一面勒緊褲帶為該艦撥款才使得建造工程得以延續,1998年4月,經歷12年的漫長建造週期,“彼得大帝”號終於進入俄海軍服役,成為北方艦隊的旗艦。
而此時美國海軍的核動力巡洋艦早已退出歷史舞臺,“彼得大帝”號因而變成了“最後的貴族”,散發著獨一無二的魅力,該艦全長252米,寬28.5米,吃水9.1米,標準排水量19000噸,滿載排水量25000噸,續航力14000海里/30節,堪稱世界巡洋艦之最。服役情況:“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退役封存“拉扎耶夫海軍上將”號,退役封存“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現代化改造中,今年預計完成“彼得大帝”號,正在服役中
“光榮”級導彈巡洋艦“光榮”級導彈巡洋艦是俄羅斯海軍的一型大型常規動力導彈巡洋艦,也是除美國“提康德羅加”級外世界上唯一仍在服役的常規動力導彈巡洋艦。滿載排水量12000噸,她在外觀上的最大特點就是艦舷兩側碩大的並列佈置P-1000“花崗岩”反艦導彈發射置,每組2具,每側舷4組,共16枚,使得該級艦擁有了世界上僅次於“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20枚)的長程對艦投送火力。
該級艦原本計劃建造6艘,蘇聯解體後取消最後2艘,現如今已有3艘入役,1艘在建(名義上是在建,實則已經處於半報廢狀態)。1號艦“莫斯科”號和3號艦“瓦良格”號分別為俄羅斯黑海艦隊和太平洋艦隊的旗艦,2號艦“烏斯季諾夫元帥”號則服役於北方艦隊。
卡拉級巡洋艦在前蘇聯海軍巡洋艦序列中,卡拉"級佔有較重要的地位,它是前蘇聯第一型燃氣輪機型巡洋艦,該級艦是在"克列斯塔Ⅱ"級巡洋艦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所以外形類似於"克列斯塔Ⅱ"級。在作戰時,它擔負遠洋反潛使命,對美國海軍龐大的核潛艇艦隊進行阻擊。為自己的遠洋編隊構築起一道水下防線。該級艦共建造了7艘,依次為"尼古拉耶夫"號、"奧沙科夫"號、"刻赤"號、"亞速夫"號、"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塔什干"號和"塔林"號。首制艦"尼古拉耶夫"號於1969年開工,1973年服役。所有該級艦在1980年全部完工。目前僅有”刻赤“號在役。
克里瓦克III型護衛艦“克里瓦克”I級艦於1969~1981年間在加里寧格勒、列寧格勒和刻赤建造。“克里瓦克”Ⅱ級艦於1976~1981年間在加里寧格勒建造。“克里瓦克”III級艦於1984~1990年間在刻赤建造。型號名稱開始為大型反潛艦,1977~1978年改為護衛艦。有8艘“克里瓦克”Ⅲ級艦屬於烏克蘭。
服役情況:北海艦隊有:“奮激”、“炎熱”、“萊格克”和“淘氣”號。黑海艦隊有:“拉德內”和“求知”號。波羅的海艦隊有:“友誼”和“高傲”號。太平洋艦隊有:“理智”、“萊圖切”、“警戒”和所有的“克里瓦克”Ⅲ級艦。
“獵豹”級護衛艦獵豹級護衛艦,前蘇聯代號11661型護衛艦,是俄羅斯海軍用來替換老舊的科尼級護衛艦和格里莎級護衛艦的新型護衛艦,併為了積極搶佔全球小噸位水面作戰艦艇市場而設計的新一代輕護衛艦,可配備導彈,魚雷,水雷及艦載直升機。可謂火力齊全,小而精悍。獵豹級的唯一海外使用者是越南海軍,已訂購4艘。(她長102.4米,寬13.76米,吃水3.7米,滿載排水量1930噸。越南版長102.4米,寬3.8米,吃水3.7米,滿載排水量2100噸)
"暴徒"級護衛艦排水量950噸,船身長74米,配備船員36人,最高航速為每小時45公里,可連續航行10天。它裝備的武器包括:一門口徑100mm艦炮,兩挺14.5mm機槍,以及用於防衛導彈、飛機近距離攻擊的兩挺多管AK-630型自動加農炮。艦上還配備8個垂直髮射管,裡面裝有1.2噸重的3K14“卡利別爾”(Kaliber)反艦導彈(射程為300公里);配有8顆導彈的短程(射程為5到6公里)導彈系統。同時,艦上還配有空地雷達和聲納定位系統。裝備精良的“暴徒”級M型輕護艦擁有一艘造價低廉的巡邏艇,它能處理海岸巡邏時遇到的各種情況,甚至能在戰時扮演有用的角色。
俄羅斯為海岸巡邏研製的新型艦艇中,級別最高的是“守衛”級(Stereguschyy)輕護艦,排水量為2200噸,於2007年下水,目前有6艘正在服役。級別最低的是2006年服役的排水量為550噸的“暴徒”級輕護艦,當時該級輕護艦隻生產3艘,之後俄羅斯決定建造更大型的、更精良的“暴徒”級M型輕護艦。
20380型護衛艦
北約以其首艦“守護”號稱為“守護”級。是俄羅斯海軍旗下的一級多用途輕型導彈護衛艦。也是俄羅斯海軍在冷戰後首個護衛艦建造計劃。
20350型護衛艦
首艦“戈爾什科夫元帥”號服役,排水量4500噸,俄羅斯的新盾艦,火力在同類級別艦艇中堪稱最強,綜合戰鬥力強大。是俄羅斯海軍未來20年內的主力水面艦艇。
波克級護衛艦“波克”級護衛艦,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前蘇聯研製的一種輕型導彈護衛艦。主要被用於執行海岸巡邏任務。該設計可以說是巡邏版本的“毒蜘蛛”級護衛艦,但稍長一點,並配有柴油發動機,船上還配有一個吊放聲吶,可以用於反潛。
毒蜘蛛級導彈護衛艦/毒蜘蛛級導彈艇“毒蜘蛛”級護衛艦又叫做“塔朗圖爾”級護衛艦,“毒蜘蛛”是其北約代號。上世紀70年代末,前蘇聯在名為“1241”的導彈護衛艦工程中開發研製。“毒蜘蛛”級護衛艦比它的前型艦“納努契卡”更小。艦長僅為56.5米,全寬僅為11.5米,由總功率為22000千瓦的燃氣輪機驅動,航速可以達到38節以上。在全球同級噸位的艦艇中,“毒蜘蛛”的速度和適航性都是一流的。
現代級驅逐艦
本級艦共21艘,現僅有8艘在役,其中,6艘狀態不佳。
無畏級驅逐艦
1155型反潛艦是蘇聯/俄羅斯建造的以反潛為主要任務的大型艦艇,北約將其劃為驅逐艦種,在蘇聯/俄羅斯海軍中是作為一種獨立的艦種——大型反潛艦。本級艦原計劃建造15艘,實際開始建造13艘,取消2艘,現役8艘,1艘封存,4艘退役,1艘改造。
卡辛級驅逐艦
卡辛級(61型)驅逐艦是前蘇聯海軍第一種專門設計的裝備防空導彈的驅逐艦(SA-N-1),也是世界上第一種使用全燃氣輪機動力的驅逐艦。但目前黑海艦隊大型水面艦嚴重缺乏,該艦可能還需堅持服役。
拉達級潛艇拉達級柴電動力攻擊潛艇是冷戰後俄羅斯研製的第一級柴電潛艇,由紅寶石設計局負責研製。拉達級是蘇俄第四代柴電動力潛艇,較基洛級有較大的發展,俄羅斯官方稱該級潛艇比基洛級更加安靜。該艇裝備了高自動化的戰鬥系統,從而將艇員減至35人。
北風之神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北風之神級是俄羅斯在冷戰後設計的首級核潛艇,由俄羅斯著名的紅寶石設計局研製,屬於俄羅斯第五代彈道導彈核潛艇,預計在2010年取代以上兩級別成為俄羅斯海軍的主力核動力洲際彈道導彈核潛艇,經過16年的等待,首艦“尤里·多戈魯基”號於2012年12月30日入役。按計劃,俄羅斯打算至少裝備8艘同型艦,逐步取代老舊的颱風級和德爾塔級潛艇。
亞森級(北約又稱北德文斯克級)核潛艇是俄海軍自蘇聯解體後裝備的第一級攻擊型核潛艇,按計劃,它將取代“奧斯卡”級和“阿庫拉”級的新一代多功能靜音核潛艇,由阿庫拉級和阿爾法級發展而來,計劃用來取代目前俄羅斯海軍中於蘇聯時期研製的潛艇,包括阿庫拉級和奧斯卡級。亞森級核潛艇在西方軍事界稱為“世界最先進攻擊核潛艇”。未來20年內,它將和北風之神級一起,構成俄羅斯海軍力量的核心。
維克托III型核潛艇“維克托Ⅲ”級(671RTM型)是前蘇聯海軍攻擊核潛艇部隊的中堅力量,也是最令西方海軍頭疼的對手之一。屬於老爺潛水艇。
奧斯卡級核潛艇949型“花崗岩”核動力巡航導彈核潛艇,以及949A型“安泰”核動力巡航導彈潛艇,北約代號分別為奧斯卡I級和奧斯卡II級(Oscar class)。是人類有史以來單間火力最強大的海軍戰役裝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戰術潛艇。是俄羅斯海軍海軍力量的核心。
-
9 # 科羅廖夫
俄海軍的現役艦艇是非常多的,這裡說說鮮為人知的20380型導彈護衛艦。據環球網6月2日報道,俄羅斯海軍宣佈,最新型的20380型“列齊威”號導彈護衛艦將在今年完成海試並開始在黑海艦隊服役。俄羅斯軍事專家表示,該艦配備了最新型的相控陣雷達和改進的武器裝備,不僅將顯著提高俄羅斯海軍在黑海的作戰能力,而且還將提高俄軍在整個地中海地區的威懾能力。
不過,這艘書面介紹很厲害的主力水面戰鬥艦,排水量非常小,滿載排水量只有2200噸,尚不足中國054A型導彈護衛艦排水量的一半。由此可見俄海軍目前的窘境,主要資金都在全力保證彈道導彈核潛艇的建造,而水面艦艇只能用輕小型的艦艇來應急充數。
“列齊威”號護衛艦由俄羅斯阿爾馬茲中央海事設計局研發,安裝有強大的艦載武器,能夠探測和打擊空中、海上和地面目標。
根據計劃,20380型“列齊威”號護衛艦將在今年年底加入黑海艦隊,加入黑海艦隊水面艦艇的第30師,基地在塞瓦斯托波爾要塞。該護衛艦配備了更強大的雷達和電子戰裝置。5月中旬,俄海軍司令尼古拉·葉夫曼諾夫上將宣佈,黑海艦隊將在近期內收到配備高精度武器的水面艦艇。他說,黑海艦隊的戰鬥力將得到加強,以防止來自南部方向對俄羅斯的威脅。
最近,北約的軍事部署不僅接近了俄羅斯的陸地邊界,而且也接近了俄羅斯的海洋邊界。在黑海盆地,美國以及北約軍事政治聯盟的盟友——土耳其、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都那裡停留很長時間,這表明對俄羅斯的威脅越來越大。不幸的是,與北約國家在該地區的綜合實力相比,黑海艦隊的水面艦艇實力在萎縮,這讓俄羅斯產生了強烈的危機感。
俄羅斯的南翼現在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有必要增加俄羅斯在黑海的海上存在。由於地緣政治的原因,在俄羅斯南部的威脅不僅直接涉及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或克里米亞,北約國家也向烏克蘭發出了支援訊號。在黑海出現的任何一艘攜帶戰斧導彈的美國驅逐艦,都意味著這些導彈能從那裡打到莫斯科,如果他們有核彈的話,已經是一種直接威脅了。
“列齊威”號是20380輕型護衛艦第一艘進入黑海艦隊服役的,目前還有四艘同款艦在波羅的海艦隊服役,還有三艘在太平洋艦隊服役,正在建造的20380護衛艦“嚴厲”號也將加入黑海艦隊。
20380型護衛艦是使用隱身技術設計,採用了全封閉式的上層結構,並且還採用了封閉式主桅杆,但看外形十分平滑,簡潔,甚至有些科幻。它的上層建築不像大多數船舶那樣由鋼板焊接而成,而是由複合玻璃纖維製成,不僅比較輕,而且能夠隱身。使用這樣一種輕質材料可以在護衛艦上安排更多的武器和彈藥。
“列齊威”號是偏重近海防禦作戰的武器,滿載排水量為2200噸,使用4臺科洛姆納16D49柴油發動機驅動,最大航速可達27節,以14節低速巡航時最大里程可達4000海里。
主要武器是8枚X-35U“天王星”反艦導彈,射程可達260公里。除了導彈之外,該艦還有兩門30毫米的AK-630速射炮和一門100毫米的A-190主炮。安裝有12聯裝“稜堡”防空導彈垂直髮射系統。為了對付潛艇,護衛艦配備了兩部“包裹”輕型魚雷發射器和探測潛艇的聲吶裝置。除了反潛聲納站之外,20380輕型護衛艦還有一個機庫和一個直升機停機坪,可以部署反潛直升機。“列齊威”號安裝升級版的“掩體”多功能相控陣雷達系統,可以探測300公里外的空中目標,為防空導彈提供目標指示。
俄羅斯黑海艦隊目前正在密集地補充新的戰艦。近年來,5艘新建造的柴油潛艇和3艘11356R型“海燕”導彈護衛艦已被送往黑海服役,至少有十幾艘配備“口徑”巡航導彈系統的小型導彈艦也將加入黑海艦隊。黑海艦隊經常在地中海活動,新的柴油潛艇參與了在敘利亞打擊極端分子的作戰行動,新型導彈護衛艦也成功地證明了自己的能力。自2013年以來,黑海艦隊的船隻首當其衝地承擔了向敘利亞境內的俄羅斯集團提供補給的任務,運輸船和兩棲登陸艦定期在黑海和敘利亞港口之間穿梭。
回覆列表
俄羅斯海軍目前主要有下列艦艇
-1艘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該艦在2018年全面啟動了維修升級工程,不過當年10月29日發生浮船塢沉沒以及2019年12月失火事故,使得原計劃的工程受到影響,將會推遲重返俄羅斯海軍序列的時間
-2艘基洛夫級巡洋艦,1艘在現代化改裝
-幾艘無畏級大型反潛艦,不過總體服役時間較長,未來也要進行現代化改裝
-955A型彈道導彈核潛艇:今年將完成5艘的建造,未來還要建造6艘
-885M“雅森”型多用途核潛艇:將會完成7艘的建造
-拉達級常規潛艇:完成了12艘的建造
22350型多用途護衛艦:首艦2018年7月26日交付,在建3艘
29380型輕型多用途護衛艦:已經服役5艘,在建5艘
23631型小型導彈艦:服役7艘,在建5艘
22800型小型導彈艦:正在建造10艘
12700型掃雷艦:首艦2016年12月交付,在建5艘-2艘已經下水
總體來說,近幾年來,儘管俄羅斯經濟不是很景氣,不過對於海軍發展還是投入不少,比如近幾年海軍裝備了新的近200艘艦船-軍艦60餘艘(1/3裝備口徑巡航導彈)。未來俄羅斯海軍艦艇方面主要是繼續對一些老舊水面艦艇和潛艇進行修理和升級,會換裝導彈垂直髮射裝置,有條件的艦艇換裝高超音速導彈;在新型艦艇建造重點是新一代彈道導彈核潛艇和潛艇以及以多用途護衛艦為代表的的中小型戰鬥艦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