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粵新農人

    莧菜白鏽病由鞭毛菌亞門真菌莧白鏽菌侵染所致,該病害是莧菜栽培中較常見的病害之一。

    如何識別莧菜白鏽病

    白鏽病菌在莧菜栽培上主要侵害莧菜的葉片。莧菜葉片感染白鏽病後,發病初期的葉片正面會產生褪綠色小斑,病菌擴散後呈黃綠色近圓形或不規則形小斑,邊緣不明顯;病斑葉背部產生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稍隆起的白色小皰斑,即病菌的孢子堆;後期葉背小皰斑表皮破裂後,散發出白色粉末狀物,即病菌的泡子囊;發病嚴重時,葉片上病斑眾多,多個病斑連線成片,成大皰斑,眾多皰斑使葉片凹凸不平,葉片枯黃。

    莧菜白鏽病如何傳播

    白鏽病菌以卵孢子隨莧菜病株殘餘組織遺留在田間越冬,在適合環境條件下,卵孢子萌生孢子囊,孢子囊藉助雨水反濺傳播至寄主的莧菜葉片上,萌生的芽管從寄主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侵染,發病後在病部產生孢子囊,孢子囊脫落後借氣流傳播,進行多次侵染。

    莧菜白鏽病發病規律

    莧菜白鏽病的主要發病盛期在5~10月,年度間春、夏、秋季多雨、多霧、悶熱的年份發病重;田塊間連作地、地勢低窪、排水不良的田塊發病較早較重;栽培上種植過密、通風透光差、氮肥施用過多的田塊發病重。

    白鏽病菌的生態環境

    白鏽病菌喜偏低溫度、潮溼的環境。莧菜生長中後期較容易感染該病害,病菌潛育期7~10天左右。在0℃~25℃之間的溫度範圍內都會引發病害;在10℃~30℃之間的溫度,空氣相對溼度達到90%時的環境最容易引發病害。

    莧菜白鏽病防治措施

    ☆種子處理。選用無病種子,如是自留種的需從無病害的植株上採收種子;對於引入的種子,在播種前用2.5%咯菌腈懸浮種衣劑對種子包衣,包衣使用劑量為千分之4~5,種子包衣後晾乾才能播種;或者用種子重量0.3%的25%雷多米爾-錳鋅可溼性粉劑拌種,減少種子帶菌入土。

    ☆茬口輪作。對於白鏽病重發病的田塊,提倡與瓜類、茄果類及豆科蔬菜隔年輪作,能降低所栽培的莧菜感染白鏽病。

    ☆清理田塊。莧菜採收後及時清除遺留于田中的病殘體,並帶離田間燒燬或者深埋;透過深翻土壤,讓遺留在田中的莧菜殘體加快腐爛分解,以達到抑制田間白鏽病菌滋生。

    ☆田間管理。莧菜播種前整地時作高畦深溝,施入足量的基肥,搶在適播期播種;播種或者定植時需合理密植,增加植株之間的通風采光性;平時要疏通畦溝,使之排水順暢,減少田間溼氣過重;降雨後需及時排掉田間積水,不讓雨水長時間漫過畦面;在栽培過程中適當的增施磷鉀肥可培育出健壯的植株來抵抗病害侵染。

    ☆農藥防治。莧菜感染白鏽病初期開始使用以下農藥每隔8天左右噴霧1次防控病害擴散,需連續噴霧至少2~3次。

    高效、低毒、低殘留防治用藥:可選嘧菌酯、戊唑醇、苯醚甲環唑等噴霧

    常規防治用藥:可選甲霜靈·錳鋅、霜黴威鹽酸鹽、惡霜·錳鋅等噴霧。

    提醒:在防治莧菜白鏽病期間,所使用的農藥具體用藥倍數,須嚴格按照作物病害危害程度及各農藥品種使用說明予以確定。

  • 2 # 金色的田野

    主要症狀

    莧菜白鏽病是一種植物、作物病害,初期葉片的背面出現白色漆狀皰斑,嚴重期直接導致葉片脫落。

    莧菜白鏽病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葉片的正面出現點狀病斑,淡黃綠色至黃色點,後漸發展為凹陷小黃斑,不規則形,葉片背面產生白色皰狀孢子堆,圓形至不定形,皰狀孢子堆破裂散出白色孢子囊。嚴重時皰斑密佈葉上或連合,葉片凹凸不平,易引起葉片脫落。莖稈被害時腫脹畸形,比正常莖增粗1~1.5倍。

    防治措施

    1、最好與禾本科實行2~3年輪作,選擇抗病品種,播種前用新高脂膜拌種能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不影響萌發吸脹功能,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同時最好採用條播或壟作,嚴格控制撒播密度,有利於防止白鏽病發生。

    2、莧菜生長期及時清理、疏除過密株,以利通風排漬和降溼;合理灌溉,宜小水勤澆,不宜大水漫灌;採用配方施肥,注意增施磷、鉀肥,避免偏施氮肥,以增強植株抗逆性,並及時噴施壯莖靈使植物杆莖粗壯、葉片肥大,提高莧菜抗病力,提高莧菜天然品味。

    3、藥劑防治,發病初期應根據噴施50%甲霜銅可溼性粉劑600~700倍液等針對性藥劑進行防治,每5~7噴1次,連續2~3次,但注意在採收前15~20天停止用藥,在噴施藥劑時噴施使用新高脂膜800倍液提高藥劑有效成分利用率,鞏固防治效果。

  • 3 # 王鵬江2

    據我多年的經驗首先種莧菜是不能用重水來泡,肥水一定要夠,因為莧菜跟其他菜不一樣,種的太密不通風,裡面的葉子就會發黃,或者是黃綠色的斑點,葉子上就會慢慢出現白色斑點,後期斑點破例散出白色粉物,這個就是莧菜白鏽病。

    所以我們種莧菜要找那不積水的地方,通風的地方,發病前我們可以打殺菌劑進行防治。

    例如用甲霜靈錳鋅和嘧菌百菌清加點蟲瞞腈一起噴霧,7天左右噴一次。

  • 4 # 三農善良老師

    症狀 此病主要為害葉片。在葉片上出現大小不等的不規則褪綠斑塊。葉背面產生圓形至不定形白色泡斑,大小差異較大。嚴重時泡斑密佈,葉片凹凸不平,病部變褐壞死,終致全葉枯黃,多數葉片喪失食用價值。泡斑破裂,散出白色粉末狀物,即病菌孢子囊。 病原 Albugo bliti(biv.)O.Kuntze屬鞭毛菌寬白鏽真菌。病菌孢子囊堆埋生於寄主表皮下,隨孢子囊成熟逐漸隆起,終致表皮破裂,散出大量白粉狀孢子囊。孢囊梗無色,短棒狀,柵欄狀排列,大小27~52微米×12~17微米。孢子囊圓球形至扁球形,串生於棒狀孢囊梗上,無色壁厚,大小15~24微米×12~20微米。卵孢子近球形,暗褐色,表面具網紋狀突起,形成於寄主組織內,直徑45~56微米。 發病特點 南方地區病菌以孢子囊越冬。條件適宜孢子囊進行初侵染。發病後產生孢子囊借氣流或雨水濺射傳播蔓延。寒冷地區病菌以卵孢子隨病殘體遺落在土中越冬。翌年卵孢子萌發產生孢子囊或直接產生芽管侵染致病。孢子囊萌發適溫10℃,同時要求高溼或有飽和水。莧菜生長期陰雨連綿,植株生長茂密,偏施氮肥等發病較重。 防治方法見綠菜花霜黴病。

  • 5 # 末農

    莧菜鏽病病的症狀鏽病主要為害葉片,葉片病斑圓形至不定形,大小2-4毫米,褐色至紅褐色。後病斑中部稍淺,病斑兩面均可見稀疏小黑點。葉柄和莖發病,病斑橢圓形,稍凹陷,褐色,後期也生小黑點。 致病菌為莧葉點黴。分生孢子器散生或聚生,黑褐色,近球形。分生孢子近橢圓形,一端稍細,單胞,無色,內含2個油球。 鏽斑病菌是如何引起這種病引起的原因,一般是上一年植株遺落在田間的病殘。翌春溫度上升病菌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病部上分生孢子器不斷產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濺射和透過風雨傳播,進行多次再侵染,病害得以蔓延擴大。 氣溫25-28℃,多雨重露有利於該病發生和流行,種植過密,偏施速效氮肥,通風透光不良引起。莧菜白鏽病的防治方法:1、預防這種病從源頭防治,從無病株選留種,播前用種子重量0.2%~0.3%的25%雷多米爾可溼粉劑,或64%防毒礬可溼性粉劑拌種。2、加強肥水管理,適度密植,清溝排漬降溼,避免偏施氮肥。3、藥劑防治:發病初期選噴58%雷多米爾.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甲霜銅可溼性粉劑600~700倍液,或64%防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60%甲霜鋁銅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上述藥劑,注意交替輪用,每7~10天1次,連噴2~3次。夏秋季播種莧菜夏季播種只需3~5天出苗,出苗後應及時除草,並加強水肥管理,保持土壤溼潤。在盛夏高溫期,還需覆蓋遮陽網進行降溫保溼,做到晝蓋夜揭,創造有利於莧菜生長的適溫環境,並有利於提高產量和改善品質。植株高15釐米左右時及時採收(可間拔,也可一次採收)。在採收前15天可追施2~3成腐熟人糞尿,在後期,追肥主要用速效氮肥,並及時澆水。否則急速開花結實,影響品質和產量。

  • 6 # 旅遊達人老嶽

    大家好,我是老嶽。莧菜白鏽病是莧菜生長過程中常見的病害之一,主要為害露地種植的莧菜。此病要流行時,病株率能夠達到20-40%,嚴重時高達80%以上,因此會菜農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介紹一下莧菜白鏽病的識別方法、發病條件、流行規律及防治措施:

    一、症狀識別

    莧菜白鏽病主要為害葉片,葉柄和嫩莖也能受害。病斑和皰斑(孢囊堆)因著生部位的葉色不同症狀也有顯著差別。葉正面的病斑不夠明顯,邊緣也不明晰,可透過透光觀察進行確認。

    在青莧及紫莧葉的綠色部分,病斑淡黃色或淡黃綠色。紫莧葉的紫紅色部分的病斑灰褐色、紫紅色至暗紫色,有時略顯凸起的近圓形至不規則的小斑塊。

    在病斑相應的葉背面生圓形、長圓形至不定形的皰斑。因埋生於寄主表皮下,故在突破寄主表皮前,皰斑的顏色常與著生部位的葉色相關。著生於葉的綠色部分的為白色、汙白色或淡黃色,而在葉的紫紅色部分的呈亮紫紅色。皰斑大小差異大,一般直徑1-10mm。成熟後從頂部致寄主表皮破裂,散露出白色粉末狀物。

    病害嚴重時皰斑密集,致使葉片凹凸不平,繼而出現黃褐色壞死,最後枯黃失去食用價值。皰斑雖多著生於葉背,但葉正面也有出現。皰斑中的孢子囊散完後,仍可見到皰斑殘餘。葉柄上的皰斑白色,長圓形。在皰斑邊緣葉組織的壞死部分,透光觀察有時能見到許多暗褐色粒狀物。2、發病條件與流行規律

    病原菌以卵孢子隨病殘體遺留在土壤和糞肥中越冬或越夏,可存活2年以上。卵孢子萌發後產生孢子囊或直接產生芽管完成侵染。在南方,孢子囊也能越冬,萌發後進行初侵染,孢子囊借氣流或風雨衝濺傳播。孢子囊萌發適溫為10℃,並要求高溼(95%以上的相對溼度)或有水膜存在的環境條件。

    雖然整個生長季節都能發病,但以多雨高溼、溫度相對較低時發生較重。故莧菜生長期間陰雨連綿,地勢低窪,灌水不當,種植過密,造成田間溼度大,株間鬱閉,通透性差,與偏施氮肥,客觀上降低植株抗病性等情況均能導致病情加重。三、防治方法

    1、採用無病株留種,或於播前進行種子處理,即用種子質量0.2-0.3%的25%甲霜靈可溼性粉劑,或用種子質量0.3%的72%錳鋅·霜脲可溼性粉劑或69%錳鋅·烯醯可溼性粉劑拌種。

    2、選用抗病性的品種。紫莧品種的發病程度低於青莧品種。在青莧品種中上海圓葉青莧抗性最強,青米莧較抗病,而柳葉莧易感病。應根據消費習慣和市場需求,因地制宜選用。

    3、病害嚴重地區或重病地塊,與非寄主作物實行1年以上輪作。

    4、選用排水良好的田塊,做好溝廂,避免大水漫灌,雨後及時清溝排漬,降低田間溼度。

    5、適度密植,若植株過密應及時疏除,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以免造成植株間鬱閉,影響通風透光及提高寄主的抗病性。

    6、在即將發病或發病始期開始施藥。藥劑可用58%甲霜·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50%甲霜·銅可溼性粉劑600-700倍液、60%甲霜·鋁·銅可溼什粉劑500-600倍液、72%錳鋅·霜脲可溼性粉劑500倍液、72.2%霜黴威鹽酸鹽水劑800-1000倍液、69%錳鋅·烯醯可溼性粉劑(69%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64%防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等進行噴霧。每次間隔10天左右,根據病情噴藥1-3次。噴藥時應注意農藥的安全間隔期及不同藥劑間交替使用。以上就是莧菜白鏽病的詳細介紹,希望對菜農朋友有所幫助,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分享您的經驗和意見。農夫老嶽:2019.12.29.

  • 7 # 老胡說三農

    白鏽病,是由白鏽菌引起的一種植物病害,莧菜易感。因此,是莧菜生長過程中常見的一種病害。並且,由於白鏽菌的孢子囊具有“遊動性”,所以,一旦有莧菜植株被感染,就會迅速傳播,使大部分莧菜植株染病,從而造成莧菜減產或絕收,導致種植效益降低。那麼,白鏽病究竟是一種什麼病害?它的發病原因、流行規律又是怎樣的呢?又該如何識別呢?又該如何防治呢?下面,我們就聊一聊莧菜的這種病害。

    一、什麼是白鏽病

    所謂的白鏽病就是植物葉片背面隆起的白色近圓形至不規則形皰斑的一種病害。這種病害可直接導致植物葉片脫落,從而使植物因缺乏光合作用而減產。但對於葉類蔬菜來說,一旦染病,就會使之失去種植價值。因此,白鏽病對葉類蔬菜(包括莧菜)造成的威脅最大。應該加強防治。

    二、莧菜白鏽病的發病原因

    白鏽病的病菌以菌絲體的形態廣泛存在於土壤中或莧菜的病殘株上,並能在土壤中或莧菜的病殘株上越冬或越夏。當莧菜田間的溫度較低而溼度較大時,白鏽病的菌絲就會形成孢子囊並開始遊動,然後從莧菜基部葉片的氣孔侵入莧菜機體組織中,開始對莧菜造成侵染,從而使莧菜發病。個別莧菜植株一旦發病,就會成為“帶菌體”,其植株上的白鏽病病菌遊動孢子就有可能借助氣流或雨水進行傳播蔓延,進行再侵染,從而使大田裡的其它莧菜植株感病。

    三、莧菜白鏽病的流行規律

    雖然莧菜的整個生長期間都能夠感病,但以多雨高溼、溫度相對較低或種植密度過大、通風不良時發病較重。因此,當陰雨連綿、灌水不當、種植過密、株間鬱閉時,一定要預防白鏽病的發生。

    四、莧菜白鏽病的識別方法

    莧菜白鏽病主要為害莧菜葉片,雖然葉柄和嫩莖也能受害,但受害較輕。當葉片感病時,在葉片的正面會顯現出黃綠色的、邊緣不太明晰的不規則型斑痕,在病斑相對應的葉片背面會著生圓形、長圓形至不定形的皰斑,並可散露出白色粉末狀物。如果病害嚴重時其皰斑會密集呈現,從而導致葉片凹凸不平,繼而出現黃褐色壞死,最後,因葉片枯黃而失去食用價值。

    五、莧菜白鏽病的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

    莧菜有許多品種。有的莧菜品種高抗白鏽病,一般不會感染此病害。因此,儘量選用抗白鏽病能力比較強的品種進行種植,從而減少或杜絕白鏽病的發生。

    2.播種前種子處理

    在播種前,可採用72%錳鋅·霜脲可溼性粉劑進行拌種。拌種的使用量為種子質量的0.3%。也可採用69%錳鋅·烯醯可溼性粉劑或25%甲霜靈可溼性粉劑進行拌種,拌種的使用量也為種子質量的0.3%即可。

    3.合理密植

    一般每畝地播種250-500克種子為好,從而使每畝地的莧菜植株保持在30000株左右。這樣就利於田間通風,增強了植株間的透光率,有利於降低田間溼度。

    4.合理施肥

    不能偏施氮肥,以免造成植株徒長,從而導致田間鬱閉。在施肥時,應適量多施用一些磷鉀肥,以促使植株健壯,增強其抗病能力。

    5.合理澆水

    澆水時,一定要避免大水漫灌,可以小水“頻澆”,以地皮溼潤為度。在雨後,應及時清溝排漬,儘快降低田間溼度。

    6.藥物防治

    在發病初期,可採用72%錳鋅·霜脲可溼性粉劑500倍液、58%甲霜·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60%甲霜·鋁·銅可溼什粉劑500-600倍液、50%甲霜·銅可溼性粉劑600-700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64%防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一般情況下,應每隔10天左右噴霧防治一次,共需要噴霧防治三次。為預防病菌的抗藥性,在防治時,可交替用藥。

    在發病後期,莧菜已失去食用價值。因此,防治的意義已經不大。所以,不建議再進行防治。綜上所述,莧菜的白鏽病害對於莧菜的危害非常大,常會造成莧菜減產或絕收,因此,一定要加強防治。一般情況下,只要按照以上介紹的防治方法去做,就能夠減少或避免白鏽病對莧菜的危害。所以,建議你不妨試一試。

  • 8 # 農人顧流芳

    莧菜主要的病害以白鏽病為主,其次是根腐病。莧菜生長髮育的速度於其他作物來說相對較快,對水肥調控以及人工管理相對嚴格。

    莧菜白鏽病主要發生的原因一般都是環境因素以及溼度溫度所致,農民在種植莧菜的過程中注意避免田間積水,做好有效排灌並保持地塊溼潤,是預防發生白鏽病的主要舉措之一。

    對此,我們種植戶可以根據莧菜白鏽病的症狀以及病發規律,在以農業防治的基礎上,實行綜合防治方能減少病發危害。

    一、莧菜白鏽病症狀

    {1}白鏽病主要是為害葉片,病發時葉片的正面會生有小斑點,逐漸蔓延為不規則黃色小斑。在葉背面生有白色皰狀,若防治不當或不及時防治皰斑會密佈整個葉片,葉片呈現不平且有葉片脫落現象發生。

    {2}莧菜白鏽病發病嚴重時會造成葉片及心葉褪綠枯死,發病初期莧菜根部會有明顯水浸狀斑逐漸擴充套件,病部也會呈溼腐狀,病株也相對容易倒伏,一般都會導致病部以上發生枯死現象。

    二、白鏽病發病規律

    {1}莧菜白鏽病的病菌會以卵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進行越冬存活,待到條件適宜時可藉助空氣、雨水以及農事操作乘機進行侵害。白鏽病的發生和溼度有直接的關係,寄主表面有水膜情況下非常有利於病菌侵入。其次,在陰雨天氣以及偏施氮肥的情況下發病機率相對高。

    另外,莧菜栽植密度大、地勢低窪都有利於發病。同時種植戶需要注意莧菜連作發病會有提前可能且為害程度相對較重,實行輪作可有效減少病原。

    {2}一般露地栽培,雨水較多的時候白鏽病發病普遍較重。而大棚溫室種植栽培莧菜的地塊,土質黏重且播種密度較大管理粗放是白鏽病病發的主要原因。

    二、莧菜白鏽病防治措施

    對於防治莧菜白鏽病我們主要以農業防治為主,結合藥劑進行綜合防治{儘可能最大化減少農藥用量以降低殘毒}。

    {1}首先我們種植戶需要考慮的就是選擇抗病性且優質高產的品種,同時需要做好藥劑拌種進行處理種子以及在消毒過程的無病地塊種植。

    {2}種植戶需要科學合理的增施有機肥和氮肥用量,流芳個人建議採取前輕後重的追肥原則,保證植株生長健壯。改善田間通透條件的同時注意田間排漬。發現病葉注意及時摘除,並在收穫後清除病殘體,翻曬土壤,促使病殘體加速腐爛,以減少初侵染菌源。其次,加強地塊通風透光降溼,這樣也能大幅度減輕白鏽病的為害程度。

    {3}在病發初期注意及時合理用藥進行防控,用藥的同時需要注意藥品要交替輪用,這樣才能有效的促進莧菜生長髮育以及大幅度減輕病害的雙重效果。

  • 9 # 農民子弟王博

    莧菜,別稱莧、米莧、雁來紅、青香莧、紅莧菜、刺莧菜、野莧菜、三色莧、野刺莧,是一種飼、糧、菜、藥兼用作物,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種植。莧菜在提高雞產蛋率、豬繁殖率、牛產奶量以及養兔、鵝、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由於在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等方面的營養保健作用以及對癌細胞的抑制作用,莧菜還被認為是一種人類難得的優質食物及功能食品資源。在民間,莧菜被作為天然的綠色蔬菜而廣泛種植。此外,紅莧中含有豐富的鉀、鈉、氯、鎂等元素,一個人每天只需食用100g莧菜,即能滿足人體對各種維生素的需求,故營養學家稱其為“菜中維生素丸”。莧菜多數以食用嫩莖和葉片為主,但是莧菜在生長過程中容易得白鏽病,對莧菜的產量及品質構成不利影響。

    因此,學會識別莧菜白鏽病特徵,理清白鏽病成因,掌握白鏽病防治措施,對種好莧菜,保障產量和品質具有重要的意義。

    莧菜白鏽病的識別特徵

    莧菜白鏽病主要為害葉片, 其次為害葉柄和嫩莖。

    葉片發病:病斑和皰斑因著生部位的葉片不同,症狀也有顯著差別。

    (1)發病時, 葉正面的病斑不夠明顯, 邊緣也不明晰, 可透過透光觀察進行確認。

    (2)在青莧及紫莧葉的綠色部分, 病斑淡黃色或淡黃綠色, 紫莧葉的紫紅色部分的病斑灰褐色、紫紅色至暗紫色, 有時略顯凸起的近圓形至不規則形的小斑塊。

    (3)在病斑相對應的葉背面生有圓形、長圓形至不定形皰斑。

    (4)著生於葉的綠色部分的為白色、汙白色或淡黃色, 而在葉的紫紅色部分的呈紫紅色。

    (5)皰斑的大小差異大, 一般直徑1~10毫米。成熟後從頂部致寄主表皮破裂, 散露出白色粉末狀物, 即莧菜白鏽病菌的孢子囊。病害嚴重時皰斑密佈葉片或連合, 致使葉片黃綠相間、凹凸不平, 繼而出現黃褐色壞死, 最後枯黃失去食用價值。

    (6)皰斑雖多著生於葉背, 但葉正面也有出現。皰斑中的孢子囊散完後, 仍可見到皰斑殘餘。

    葉柄發病:皰斑白色, 長圓形。在皰斑邊緣葉組織的壞死部分, 透光觀察有時能見到許多暗褐色粒狀物。

    莖稈發病:腫脹畸形, 比正常莖增粗1~1.5倍。

    莧菜白鏽病成因

    莧菜白鏽病由鞭毛菌亞門白鏽屬莧菜白鏽菌侵染引起, 屬卵菌。為專性寄生菌, 葉上產生的皰斑即病原菌的孢囊堆。其埋生於寄主表皮下, 隨成熟漸隆起, 最終突破寄主表皮散出白色粉末狀物———病原菌的孢子囊。

    (1)孢子囊可以借氣流或風雨衝濺傳播,上一年發病重的地塊, 雖經當年防治, 第二年再種植莧菜時該田塊仍可發生。

    (2)整個生長季節都可以發病, 以多雨高溼、溫度相對較低時發生較重。尤其是氣溫在16~ 30℃、陰雨連綿、地勢低窪、灌水不當、種植過密, 造成田間溼度大, 株間鬱閉、通透性差, 與偏 施氮肥, 降低植株抗病性等情況均能導致病情加重。

    (3)不同播種方式也影響病情的輕重。撒播易過密, 發病較重;條播有利於通風散溼, 故發病較輕。發病時間多在6月上旬開始發生, 直到秋季。

    莧菜白鏽病的防治

    1. 種子處理

    莧菜種子在播前最好先在Sunny下曬1~2小時, 以殺滅種子表皮雜菌, 提高發芽勢。然後用種子質量0.3%的72%霜脲·錳鋅可溼性粉劑或69%烯醯·錳鋅可溼性粉劑拌種, 或70%乙膦·錳鋅可溼性粉劑拌種。或用種子質量0.2%~0.3%的25%甲霜靈可溼性粉劑拌種。

    2. 苗床消毒

    舊苗床可用72%霜脲·錳鋅可溼性粉劑或50%烯醯嗎啉可溼性粉劑, 每平方米8克, 拌細土1千克, 拌勻後施入床內, 消毒土壤。播種以後, 還可用72.2%霜黴威水劑800倍液噴灑苗床。

    3. 農業防治

    選用抗病品種, 紫莧品種的發病程度低於青莧品種。在青莧品種中上海圓葉青莧抗性最強, 青米莧較抗病, 而柳葉莧易感病。病害嚴重地區或重病地塊, 與非寄主作物實行1年以上輪作。選用排水良好的田塊, 做好溝廂, 避免大水漫灌, 雨後及時清溝排漬, 降低田間溼度。適度密植, 若植株過密應及時疏除, 以免造成植株間鬱閉, 影響通風透光及提高寄主的抗病性。合理施肥, 增施磷、鉀肥, 避免偏施氮肥, 以增強植株抗逆性。發現田間病株時, 宜採用塑膠膜袋將已發病株器官包住摘下帶出田外銷燬或深埋, 可有效控制該病大發生。

    4. 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 可選用64%惡霜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 或5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40%三唑酮可溼性粉劑500倍液、77%氫氧化銅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58%甲霜·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68%精甲霜·錳鋅水分散粒劑300倍液、50%甲霜銅可溼性粉劑600~700倍液、60%甲霜·鋁·銅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69%烯醯·錳鋅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560克/升嘧菌·百菌清懸浮劑800~1000倍液、64%惡霜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72.2%霜黴威鹽酸鹽水劑800~1000倍液、72%霜脲·錳鋅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等噴霧防治。7~10天一次, 連續防治2~3次。同時每畝噴施30~50毫升增產菌或植寶素6000~9000倍液, 交替使用, 效果更好。注意莧菜採收前15~20天應停止用藥。

  • 10 # 鄉村螢火蟲

    莧菜別名莧,是莧科中以嫩莖葉為食用部位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依葉片顏色,可分為綠莧、紅莧、花葉莧或說彩莧3類,中國就是莧菜的原產地。莧菜原本在長江以南地區栽培較多,隨著上世紀九十年代國內各地推廣名、特、稀蔬菜栽培,莧菜也跟著走向了全國大部分地區。食用莧菜,可炒食、做餡料、做湯料,也可以取其老莖醃漬蒸食。莧菜白鏽病是莧菜栽培中最易發生的病害,也是影響莧菜產量和品質最重要的病害。

    莧菜白鏽病如何識別?

    莧菜白鏽病主要侵染危害莧菜的葉片,有時莖杆也能受害。被病菌侵染引起發病的莧菜葉片,初期正面病斑並不明顯,而葉片背面會出現白色漆狀皰斑。至於皰斑的顏色,會因為其著生的莧菜或花葉莧菜具體部位顏色的不同,而有所差異。著生部位葉的顏色是綠色時,皰斑顏色為白色、汙白色或淡黃色,而著生在紫色葉片或者花葉上的紫色部位的病斑多呈亮紫紅色。

    透過透光觀察可以發現,著生在紫莧葉的綠色部位的病斑,顯現淡黃色或淡黃綠色。而著生在紫莧葉的紫紅色部位的病斑,則呈現為灰褐色、紫紅色至暗紫色。病斑的整體表現是近圓形至不規則形。病斑大小差異較大,一般直徑1——10毫米。嚴重時,皰斑密佈葉片或連合,整個葉片凹凸不平,容易引起葉片脫落。莖杆受害時,被害部位腫脹畸形,比正常莖杆會增粗1——1.5倍。皰斑的皰狀孢子堆成熟時破裂,散生出白色孢子囊。

    莧菜白鏽病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直白的說,莧菜白鏽病就是被鞭毛菌中的寬白鏽菌侵染引起的,屬於真菌性病害。侵染寄主的寬白鏽菌的孢子囊埋生在寄主表皮下生長髮育,成熟時散生新的白色孢子囊,借氣流或雨水飛濺傳播。傳播後的孢子囊飄落到寄主植物上,在適宜溫度為10℃、空氣相對溼度95%以上時,開始萌發產生芽管並對莧菜進行再侵染。

    在北方寒冷地區,寬白鏽菌以卵孢子隨莧菜的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翌年環境條件適宜時產生孢子囊或者直接產生芽管,侵染莧菜,使莧菜致病。氣候環境陰雨連綿,栽培過密,偏施氮肥等外界因素,容易誘發莧菜白鏽病。

    莧菜白鏽病的防治方法

    1、選種與輪作倒茬。因地制宜選擇抗病品種,是規避莧菜白鏽病的首選措施。對發病嚴重的地塊,與禾本科作物實行2——3年輪作,也能較好地規避莧菜白鏽病病害。

    2、種子消毒。播種前,使用種子重量0.2——0.3%的25%雷多米爾可溼性粉劑或64%防毒礬可溼性粉劑拌種,也可使用新高脂膜拌種。

    3、管理措施。前茬收穫後,及時清除殘枝敗葉。加強肥水管理,合理密植,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小水勤澆,正確掌握合理的田間溼度,雨後及時排水,降溼抑菌。發現病株,及時摘除,合理處置。

    4、藥劑防治。發病初期,選用58%雷多米爾•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甲霜銅可溼性粉劑600——700倍液,或64%防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60%甲霜鋁銅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噴霧,交替用藥,10天1次,根據使用效果,決定防治次數。在噴藥防治的同時,對莧菜植株,每畝輔助噴施30——50毫升增產菌或植保素6000——9000倍液,效果更好。

  • 11 # 大山世界說

    莧菜是我們的中國產蔬菜,它的葉片在正常生長的情況下,呈卵形、菱狀卵形或披針形撒落在田間,遠遠地看上去看一群美麗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它們不僅有紅、綠、紫、黃各種顏色,還含有豐富的鐵、鈣、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物質。或許是處於嫉妒的心理吧,白鏽病這種病害時常會出來危害莧菜,給葉片添上一些白色的孢子堆或導致葉片枯黃,讓它們失去了美麗的外表、變得不堪食用,給不少和題主一樣的莧菜種植戶帶來了損失,因此本篇文章詳細介紹莧菜白鏽病的發生原因、識別方法和防治措施,給大家提供參考性建議和幫助。

    一、莧菜發生白鏽病的原因

    1、田間存在病原

    莧菜白鏽病是由莧菜白鏽菌侵染引起的卵菌性病害。這種病菌為專性寄生菌,它們喜歡埋生於寄宿主的表皮下生活,所以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染病的葉片逐漸隆起,其實是病菌在葉片的表皮下面進行繁殖。

    病菌的生存能力極為頑強,在北方可以以卵孢子的形態隨病株殘體,在土壤中或糞肥中存活2年以上;在南方可以以孢子囊的形態直接越冬和侵染,因此田間的病株殘體或未腐爛成熟的有機肥是病菌的主要來源,南方地區上一年發病嚴重的田間,來年仍有可能感染白鏽病。

    同其它侵染性病菌一樣,白鏽病的病原也喜歡危害生長弱勢的植株,所以在栽培的過程中肥水供應不足或栽培過程中偏施氮肥而形成的弱苗,其抗病能力較弱相對其它壯苗較容易受到白鏽病的侵染。

    2、溫溼度條件適宜

    病菌生殖和侵染時對溫度的要求不高,但對溼度的要求較高。當春季溫度回升至10攝氏度時,就達到了其越冬卵孢子萌發的最適溫度,這個時期只要水溼條件充足,病菌即可萌發大量的孢子梗對莧菜展開侵染,因此在莧菜的整個生長髮育過程中均可見染病的情況。

    從以往的種植經驗來看,在地勢低窪的地段栽培莧菜,或栽培莧菜的密度過大,由於田間的通風情況差容易形成溼度較高的環境,莧菜鏽病較為容易發生和嚴重。當莧菜生長髮育過程中遇到連續陰雨的天氣,田間溼度迅速增大,莧菜白鏽病的發生也較為容易和嚴重。

    3、侵染方式多樣化

    病菌有3種形態分別是卵孢子、孢子囊、芽管,其中卵孢子可寄宿在病株殘體或肥料中越冬,等到溫溼度條件適宜時可萌發孢子囊或生成牙管侵染莧菜;其中的孢子囊在溫暖的南方可直接以孢子囊的形態越冬,等田間栽培莧菜時可直接侵染。

    孢子囊是病菌主要的侵染方式,這是一種白色粉末狀物質,它們可藉助氣流或雨水濺射傳播,是病害蔓延的主要途徑,也是向相鄰田間進行遠端傳播的主要途徑,因此在田間發現有染病的葉片時,應當及時的摘除帶離田間。

    二、如何識別莧菜白鏽病

    莧菜白鏽病主要為害葉片,葉柄和嫩莖也能受害。雖然白鏽病發生後較為容易識別,但仍需要考慮往年病史和詢問相鄰種植戶發病情況和考察田間溼度和降雨情況,找到發病的原因後才能採取採取正確的防治措施,控制當前病情和避免來年發生病害。

    1、透過症狀特徵進行識別

    葉片發病初期一般長有不規則的褪色斑塊,觀察葉片背面可見圓形至不定形白色皰裝孢子堆,這些孢子堆成熟後從頂部致寄主表皮破裂,散露出白色粉末狀物,即莧菜白鏽病菌的孢子囊。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顏色的莧菜葉片病斑和皰斑的顏色有顯著區別。

    ①青莧及紫莧葉的綠色部分,病斑淡黃色或淡黃綠色,紫莧葉的紫紅色部分的病斑灰褐色、紫紅色至暗紫色,有時略顯凸起的近圓形至不規則形的小斑塊。②皰斑的顏色常與著生部位的葉色相關,著生於葉的綠色部分的為白色、汙白色或淡黃色,而在葉的紫紅色部分的呈紫紅色

    葉片發病嚴重的情況下,皰斑密佈葉片或連合,致使葉片凹凸不平,甚至導致葉片枯黃、不堪食用。

    葉柄發病時:長有白色長圓形皰斑,皰斑周圍的葉片會出現壞死的現象。莖稈發病時:主要表現為腫脹畸形,相對正常的秸稈要粗很多,約1-1.5倍。

    2、考慮往年病史和詢問相鄰種植戶發病情況

    田間大面積發病的情況下,多是由於既往病史積攢病菌過多引起的,在當下進行化學藥劑防治的同時,應當考慮與寄主作物實行 1 年以上輪作,來改善田間的病菌情況。在莧菜採收完畢後要好好清園工作,避免病菌在土壤中繼續積攢過多。

    田間零星發病的情況下,可能是由於肥料或相鄰種植戶有染病的情況,應當及時的詢問他們是否有染病的情況,並瞭解發病的嚴重程度和吸取相應的防治經驗,及時對田間病株進行房子。

    3、考察田間溼度和降雨情況

    白鏽病的發生跟田間溼度的高低關係密切,一般來說在雨水較多的季節或大水蔓延的灌溉方式中,容易引發病害併發生病害較為嚴重,此外田間栽培密度過多的,地勢低窪也容易形成高溼度的環境,因此在發現病害後要考慮溼度和降雨這兩個因素,從而判斷病害未來的發展趨勢,便於制定相應的防治措施。

    三、莧菜白鏽病的防治措施

    根據莧菜白鏽病的發生原因和規律,對其防治適宜採用農業和化學藥劑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建議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防治農事。

    1、切斷病源、減少病害

    莧菜白鏽病發生較多的區域,在選種的時候可以選擇抗病性較強的品種進行栽培,通常來說紫莧品種比青莧品種的抗病能力要強,柳葉莧較為容易染病,購買種子的過程中可以詳細諮詢售賣人員。在留種的時候,一定要選擇無病害發生的區域進行留種,並對留種植株和種子進行單獨的管理與存放,從而減少外來病源進入田間。

    對於可能帶菌的種子,可以在播種前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比較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日光消毒和化學藥劑響度。採用日光消毒時,需要選擇陽關較好的時間曬種1-2個小時;採用藥劑消毒時,可以選擇種子重量0.2%-0.3%的25%甲霜靈可溼性粉劑拌種消毒。

    2、合理密植、通風排溼

    莧菜的種子體積極小,撒播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播種不勻的情況,有時撒播種子過多導致田間栽培密度較大,不僅浪費種子還容易造成田間封閉的情況。因此建議在直播的過程中,把細沙和種子按1:5的比例混合均勻然後在進行撒播,能夠較好的控制栽培密度,對於幼苗較多的情況,應當及時的進行間苗處理。

    在整地的過程中要提前做好排水溝,這樣到了雨季才能夠及時的進行清溝排漬,從而降低田間的溼度減少病害的發生。在給莧菜澆水的過程中,尤其是病害較多發生的時期,適宜採用小水勤澆的方式進行,避免大水蔓延澆灌導致田間溼度土壤增大或傳播病害。

    3、培育壯苗、提高抗病能力

    栽培莧菜適宜選擇地勢平坦、通風條件好、排灌方便的黏土或沙質土進行栽培。在選擇好地段後,在整地的過程中要先徹底清理上茬農作物的殘株敗體,並施入腐爛成熟的有機肥2000kg左右,然後進行深翻耕處理並做畦。若土壤肥力較差,在播種前可施入一定量的氮磷鉀肥,為莧菜補充養分促進其發芽生長。

    莧菜的幼苗生長緩慢,田間的雜草較多,因此在幼苗出土後要及時除草,避免雜草跟莧菜搶奪營養物質和日光等自然資源。等到幼苗長出2片以上,根據幼苗的生長情況可進行一次追肥和澆水促進幼苗的生長,後期根據田間莧菜的生長情況,需要再進行追肥和除草,從而提高莧菜的產量和抗病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給莧菜追肥的過程中不可偏施氮肥,配合施入磷鉀肥有助於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4、清理病株、噴施藥劑

    當在田間巡邏發現有染病的植株時,要及時的把病株清出田間並噴施化學藥劑來控制病情,由於孢子堆成熟後會破裂撒施粉末(病菌的卵孢子),在帶離病株的過程中最好使用塑膠袋等密閉的器材包住病株。

    發病初期可噴施58%甲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72%霜脲.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等化學藥劑。

    在用藥的過程中兩種或多種藥劑交替使用,能夠促進莧菜的成長和較好的減輕病害,需要注意的是在莧菜採收前15-20天應當停止用藥。

    關於莧菜白鏽病的發生原因、識別和防治措施,我瞭解的就這麼多了,希望對題主或其它莧菜種植戶有幫助。由於莧菜白鏽病對莧菜葉片的危害較為嚴重,又存在很強的週年反覆侵染性,建議在栽培莧菜的過程中提前做好預防工作,併合理的實行輪作從而減少病害的發生。

  • 12 # 華哥的三農

    與其他蔬菜不同,莧菜是中國的特產,早在商周時期,中國已經有了食用莧菜的記錄。目前在中國長江流域普遍栽培,在其他地方也比較常見。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雖然莧菜在中國有多年的種植歷史,種植技術相對成熟,且種植方式相對簡單易操作,但是在實際種植過程中,莧菜也會經歷這樣那樣的病蟲害,其中白鏽病就是一種莧菜常見的病害。

    莧菜白鏽病發病症狀:

    莧菜白鏽病發病,主要表現在莧菜的葉片上,一般在發病初期,葉片的正面會呈現出黃色或者黃綠色點狀斑點,形狀不規則,隨著病情的發展,葉背開始產生圓形至不規則形白色疤斑,慢慢的疤斑破裂,散出白色粉狀物。

    莧菜白鏽病總體來說對莧菜的產量影響不大,但發病後,如果沒有有效控制,病株率可達20%~40%,甚至高達80%以上,且在莧菜的整個生長期都有爆發這種病的可能。

    白鏽病雖然是以危害莧菜的葉片為主,但是隨著病情的發展,有時也能危害莧菜的葉柄和嫩莖。比如莖稈如果被白鏽病危害,就會變得彎曲畸形,增粗明顯,一般會增粗1倍多。

    莧菜白鏽病發病原因:

    田間含有病原菌較多。白鏽病的病原菌是鞭毛菌亞門真菌。這種病菌主要以卵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囊或直接侵染為害。如果田間衛生條件較差、輪作方式不合理、採收方式不得到,都會造成病原菌在田間有較多的殘留並且在適宜的條件下迅速繁殖。

    病原菌傳播方式多樣。白鏽病的病原菌可以透過空氣、昆蟲爬行、雨水以及灌溉水等多種方式進行傳播。透過以上幾種方式,常常被帶到植株葉片上,完成初侵染,後病部不斷產生孢子囊和遊動孢子,進行再次侵染,病害蔓延擴大。傳播方式多樣,造成莧菜易染病、防治難度大。

    田間管理方式不得當。種植時密度過大,後期沒有進行有效的間苗,不利於植株散溼散熱。土壤水肥管理不當,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較差,或者過度灌溉、偏施氮肥,植株發育不良或者生長過旺,會導致抗逆性較差。植株發生病蟲害,但對病蟲害的防治不及時或者用藥不合理,導致病蟲害肆虐。這些不當的田間管理方式都間接的為病害的發生提供了條件。

    莧菜白鏽病的防治措施:

    做好種子處理。要選擇優良品種,對種子進行晾曬一到兩個小時,殺死病菌,提高種子的抗病能力,提高種子的發芽率,播種時可選擇用可用種子質量0.2%~0.3%的25%甲霜靈可溼性粉劑進行拌種。

    做好田塊清潔。選擇地勢較為平坦,灌溉方便,保水保肥能力較強的地塊進行種植,種植前要對田塊進行清理和翻耕,保證田塊清潔。育苗前,用72.2%霜黴威水劑800倍液噴灑苗床,對苗床進行消毒。

    做好田間管理。種植時要合理密植,保持通風透光,提升植株的抗病能力,當植株長出2到3片真葉時可以視情況進行間苗。施肥要採用配方施肥,注意增施磷、鉀肥,避免偏施氮肥,以增強植株抗逆性,視植株生長情況噴施壯莖靈使植物杆莖粗壯、葉片肥大。灌溉要注意避免大水漫灌,保持土壤溼潤即可。

    藥劑防治。如果發生病害,在發病初期可用代森錳鋅、氫氧化銅等藥劑噴霧防治,10天1次,連續防治3到4次,同時,每畝噴施30到50毫升增產菌,效果更好。

    莧菜白鏽病的產生是由多種因素造成,針對白鏽病的防治要以預防為主,在選種、整地、田間管理上下功夫,儘量避免使用藥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司馬光這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