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騎大笨象的黑風寨主
-
2 # 秦皇漢武
三國當中,曹魏強而吳蜀弱,所以,唯有吳蜀聯盟,才能依託山川和長江天險,阻擋曹魏的鐵騎南下。但是當劉備伐吳時,吳蜀聯盟已經徹底破裂,這個時候曹魏就可以趁機南下。當然,同時發兵滅吳蜀是不可能的,這必然會導致正在交戰的吳蜀重新結盟。
所以,當時曹魏有兩個選擇:一是趁著劉備大軍東出,揮師滅蜀;二是與蜀漢共同進兵,揮師滅吳。那麼當時的曹魏是怎麼選的呢?
曹魏謀士劉曄的建議是伐吳。劉曄認為,吳蜀交戰,正是天賜良機,如果趁勢伐吳,那麼東征的劉備絕對不會退兵,反而會很高興的與曹魏聯合,瓜分東吳之地。但如果趁機伐蜀,蜀遠吳近,劉備聽說曹魏來襲,必然會退兵自保。
這種情況其實是有先例的,公元215年,劉備從劉璋手中得到蜀川,而孫權命呂蒙以武力進攻荊州南部三郡,這個時候的劉備從益州統兵5萬與東吳在荊州南部交戰,吳蜀聯盟就此破裂。但沒想到的是,正是曹操發動了漢中攻勢,導致了原本已經開戰的吳蜀,重新和解,劉備割讓荊州的江夏郡、長沙郡、桂陽郡給孫權,吳蜀重新聯盟,劉備得以回師,與曹操展開漢中爭奪戰。
所以,當吳蜀爆發夷陵之戰時,曹魏的大臣是傾向於伐吳的,畢竟吳強蜀弱,滅亡了東吳,實力消耗較大的蜀漢,也很難獨立支撐。只不過曹丕認為“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降來者心,必以為懼,其殆不可”。
劉備始終防著曹魏。除了內部傾向於伐吳外,劉備的軍力安排也對曹魏伐蜀不利。劉備佔據益州後,總兵力有多少,我們不得而知。劉備東征時,帶去的兵力在4萬到8萬之間,因為《魏書》記載了孫權的表文:“劉備支黨四萬人,馬二三千匹,出秭歸”。《傅子》記載說:“權將陸議大敗劉備,殺其兵八萬餘人,備僅以身免”。
可見,劉備東征帶去的兵力最多也就在8萬,少的可能也就五六萬,其中還有1萬由黃權統領,在江北駐紮,防備曹魏。那麼劉備留在大本營的兵力有多少呢?
我們可以推算一下。劉備夷陵慘敗發生在公元222年,6年後,諸葛亮出師北伐,據《諸葛亮集》記載:諸葛亮北伐時,劉禪曾釋出詔書,稱:諸葛亮統領步騎二十萬眾。這個數字應當是準確的,因為蜀漢滅亡之際,國力正是最弱的時候,兵力尚且有10萬之眾。
劉備東征全軍覆沒僅僅過了6年,蜀漢依然有步騎20萬,可見,劉備伐吳時,留在益州本部的兵力不會少於10萬。此外,諸葛亮、趙雲、魏延等良臣猛將全都留在益州本部,這種情況下,曹魏如果選擇伐蜀,蜀漢依靠川蜀險阻,層層阻擊,魏軍必然要陷入持久戰,不僅戰略目的達不到,也會導致劉備迅速回師,吳蜀重新結盟,得不償失。
除此之外,當時曹丕剛剛稱帝不久,其內部統治也並不穩固,種種因素,也就使其無力趁機伐蜀。
-
3 # 小柯談事
在三國時期,關羽孤軍北伐,被孫權偷襲了荊州,地失身亡。劉備以替關羽報仇為由,率領大軍進行東征,雙方打起了夷陵之戰。可是就在這個時候,曹魏方面一點動靜也沒有,既沒有攻蜀也沒有攻吳,而是坐觀成敗。為什麼曹魏當時不進攻蜀漢呢?我認為有以下兩個原因:
1.益州易守難攻:我們知道吳有長江之險,蜀有山川之固。劉備東征之前,已經派人守好通往益州各種關隘和道口。如果魏軍大舉來犯,蜀軍就可以憑著有利的地形,以逸待勞。在最後的魏滅蜀的戰役中,漢中已經失守,姜維可以靠劍閣之地,抗拒鍾會二十多萬大軍,若不是鄧艾偷渡陰平,蜀漢也不至於那麼快滅亡。何況此時蜀漢方面有大將魏延鎮守漢中,曹魏來了也沒用。
2.鷸蚌相爭、漁翁得力:當時曹丕想看到雙方斗的兩敗俱傷之後,收拾殘局。沒有想到的是,戰爭結束後,雙方化敵為友,又開始重新結盟,共同對付曹魏。這使曹丕很為惱火。
3.東吳為曹魏進攻重點:在夷陵之戰中,劉曄曾建議曹丕,另一上將刷領數萬精兵,配合劉備進攻東吳,不出旬日,吳國必亡,吳王則蜀孤矣。可是曹丕沒聽,喪失了統一天下的機會,等到吳軍勝利之時,曹丕才發現為時已晚,接著又三次伐吳,也無濟於事了。
-
4 # 中孚鑑
劉備替關羽報仇,率大軍征討東吳,為什麼當時的曹魏政權不趁機偷襲蜀漢呢?
首先,當時劉備要征討東吳為關羽報仇,很多大臣是反對的,無奈劉備的堅持,所以最終劉備還是去征討東吳了。
雖然劉備率大軍征討東吳了,但當時還是考慮到曹魏政權的因素的,當時有大將鎮守邊境,又沒有帶諸葛亮,留下諸葛亮就是讓他鎮守後方。
其次,曹魏想坐收漁人之利,想等東吳和蜀漢打的不可開交的時候,在他們兩敗俱傷的時候在出兵,這樣不僅可以打擊蜀漢,也可以重創東吳。
當然這個想法,曹魏最終沒有完成。
最後,蜀地易守難攻,當時有諸葛亮坐鎮蜀都,大將魏延鎮守漢中之地。
所以曹魏政權沒有在劉備征討東吳時,沒有偷襲蜀漢。
後來劉備在征討東吳時,在夷陵之戰中慘敗,劉備帶殘軍退單白帝城,東吳大將陸遜也不敢過於追趕劉備,因為如果東吳過於深入蜀漢之地,有可能很難抽身,當時曹魏政權如果偷襲東吳,那東吳就危險了。劉備退到白帝城後,交代讓諸葛亮為託孤輔政大臣,劉備駕崩後,劉禪繼位。
-
5 # 伊耆角木
第一,打蜀漢不易成功;第二,曹丕在等吳蜀兩敗俱傷;第三,打東吳對曹魏更有利。
在逐條分析之前,必須先要強調一點,題主也說到了,是“以替關羽報仇為由”,所以,真正目的不是報仇,而是奪回荊州。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因為如果目的是報仇,那就是腦門一熱意氣用事,沒有辦法做出最正確的判斷,但目的是荊州的話還是以利益為重,那樣的話劉備會考慮利益得失。
這就能分析第一條了,打蜀漢不易成功。
關羽失荊州以後,曹魏與蜀漢唯一可以進兵的接壤位置就是益州北部、漢中一帶。這一帶環境複雜,又有羌人。如果打漢中,曹魏在此前吃過虧,有心理陰影。也就在兩年多以前,曹操剛剛從漢中戰場敗回。漢中大戰,曹劉兩家盡出精銳,曠日持久大戰,最後曹操深陷其中進退兩難,最後抱憾離開。所以,曹魏打漢中,心理陰影嚴重,再加上有名將魏延鎮守,多半無功而返。再有就是從益州北部進攻了,一樣不可行。因為蜀道難行,此後曹真伐蜀就因為道路難行不得不退兵,最後鄧艾滅蜀,也不得已用極其危險的偷渡陰平方法,可見困難。此外,馬超久居西北,頗有威望,有他鎮守後方,曹魏想要偷襲難上加難。注意,劉備是進攻方,而孫權的抵抗意願不大,所以劉備可以隨時折返。一旦如此,前後夾攻,曹軍會被困死。
第二,曹丕要看吳蜀兩敗俱傷。
吳蜀交鋒,對曹魏而言當然是打的越慘烈越好。所以,在劉備進攻東吳的時候,曹魏給出的態度是鼓勵東吳應戰,並信誓旦旦地表示會給予東吳幫助,其實是在作壁上觀。目的就是煽風點火,讓吳蜀兩家趕快打起來。如果還沒好好打一場,曹魏就直接出兵了,那曹魏豈不是無償為東吳解圍?這樣的話曹魏面對的是一個沒有什麼損傷的蜀漢,吳蜀之戰變成了魏蜀之戰。而一旦吳蜀打的你死我活,曹魏可以輕鬆摘桃子,豈不是好?
第三,打東吳更符合曹魏利益。
其實,呂蒙奪荊州之後,曹魏佔據北方中原九個州和荊州北部小部分,東吳佔據荊州大部、江東揚州和南方交州基本三個州,蜀漢只有益州一個州。魏蜀吳三方勢力的強弱就是曹魏最強、東吳次之、蜀漢最弱。這就成了一個典型的三方博弈。作為最強的曹魏,他的最優選擇就是攻打第二強的東吳。因為東吳如果做大就直接威脅到了曹魏的地位,而蜀漢還有差距。夷陵之戰劉備戰敗後情況更是如此,蜀漢自保有餘但無力侵擾曹魏,而東吳則是未受重創。如果攻打東吳則是與東吳一家對戰,而如果攻打蜀漢則很容易被東吳侵擾後方,造成與吳蜀兩家共同為敵的情況,腹背受敵。因此,打東吳是上策,打蜀漢是下策。
事實也確實是如此發展,夷陵之戰後,曹丕立刻起兵攻打江陵。而火燒連營後的陸遜也毫不戀戰,迅速率軍返回,成功抵抗曹魏入侵。這就是真正從利益出發,多方謀劃佈局的結果。
-
6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因為曹丕聽不進劉曄的建議。
只有侍中劉曄認為:蜀漢雖小,劉備一定會攻打東吳的,這是劉備的立國之本,況且劉備與關羽名為君臣,恩如父子,劉備如果不為關羽報仇是說不過去的。
果然情況如同劉曄猜測的那樣,劉備在稱帝兩個月後發動對東吳的夷陵之戰。
當時的意見分為三派:
一派以皇帝曹丕為首,主張聯合東吳攻打蜀漢,理由是東吳已向曹魏稱臣,就不能攻打東吳,否則天下人會認為曹魏出爾反爾,沒人再歸降;
一派以司空王朗為首,主張坐山觀虎鬥,等到蜀吳相鬥兩敗俱傷時,曹魏再出兵,可坐收漁翁之利;
一派以侍中劉曄為首,主張聯合蜀漢攻打東吳,理由是蜀漢地處偏遠,而東吳近在眼前,攻打東吳不用大規模調動部隊,而且劉備是報仇而來,聯合蜀漢攻打東吳,劉備不會放棄,而聯合東吳攻打蜀漢的話,孫權畢竟沒有攻蜀的動力。
仔細來研究一下劉曄的理由,之所以不能攻打蜀漢,主要有三個理由:
一、地勢原因:蜀漢地處偏遠。
自從襄樊之戰後,蜀漢勢力退出荊州,曹魏與蜀漢的國界線只有兩個地方交界,一是漢中與關中長達八百里的秦川;二是曹魏的上庸三郡與蜀漢的漢中郡及巴東郡交界。
雖然有兩個地方交界,但是這兩個地方的路是非常的難走,八百里的秦川自古以來就是道路難走的代名詞,而且蜀漢如果據險死守,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恐怕打進去都很難。而上庸三郡也是這個問題,道路難走,難以大規模調動軍隊開戰,對於防守一方來說,有很大的優勢,反而是進攻一方的,毫無勝算。
二、軍隊調動原因:曹魏的重兵都佈置在與東吳交界的國界線上。
曹魏防守的重心一直都是與東吳交界的合肥、淮南到荊州一線,如果攻打蜀漢,就必須把合肥、淮南、荊州的重兵調往關中或上庸三郡,大規模調動軍隊是很大的工程,而且還要防備東吳偷襲。
況且戰機稍縱即逝,從這些地方調兵攻打蜀漢,至少需要一二個月的時間,這還算快的了,等你調動好部隊,人家蜀漢早就做好防守了,怎麼打?戰機都沒有了。
就算曹魏真的聯合東吳攻打蜀漢,東吳也不可能讓曹魏的部隊進入荊州,東吳和曹魏原來就沒有合作基礎,況且孫權也不是真的臣服曹魏,只是權宜之計,緩過眼前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的暫時計謀。
三、介入戰爭,破解吳蜀聯盟。
劉備是發動戰爭的一方,而且又想奪回荊州,又想為關羽報仇,劉備發動戰爭的意願很強烈 ,而且不會輕易放棄。但是孫權不一樣了,孫權原來就是假意臣服曹丕,也只有曹丕會相信孫權的鬼話,換了曹操,絕對不會被孫權蒙了。
曹魏如果聯合蜀漢攻打東吳,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是反過來如果曹魏要聯合孫權攻打蜀漢的話,沒有可操作性,孫權沒有強烈的攻打蜀漢的意願,因為他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而劉備不一樣,劉備在興頭上,有可能會答應曹魏的請求。
劉曄說的很有道理,同時在司空王朗的勸說下,於是曹丕放棄了聯合東吳攻打蜀漢的計劃,轉而支援王朗的觀點:坐山觀虎鬥,等到蜀、吳鬥得兩敗俱傷時,曹魏出手。
於是曹丕沒有選擇偷襲蜀漢,成本太大,而且還不現實,曹丕選擇了成本最小,而且以逸待勞的方法,坐壁上觀,但是沒想到的,夷陵之戰前期雙方雖然打得很精彩,但沒有過多的消耗,雙方都很剋制,畢竟有個共同的敵人在邊上虎視眈眈。
夷陵之戰的最終決戰時間很短,只有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劉備迅速被擊潰,逃到永安,夷陵之戰迅速結束,而曹魏想佔便宜的心態,也沒有得到實施,等曹丕反應過來的時候,東吳已經做好了對曹魏的防守,同時又解除了蜀漢的威脅。
-
7 # 青史回聲
夷陵之戰可以說是曹丕一個絕佳機會,但是他錯過了。
荊州一戰,隨著關羽的被殺,劉備傾全國之力準備討伐東吳,孫劉聯盟徹底破裂。按道理,曹魏應該抓住這個機會偷襲蜀漢或者是東吳,可是曹丕並沒有。
難道是曹丕不想嗎?不,他想。
反正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其實縱觀整個夷陵之戰的表現,劉曄的主張是正確的。他不愧為魏國的戰略家。
夷陵之戰的爆發,讓魏國朝堂嗅到了機會,所以就有了上述三大主張。
按照劉曄的主張,他認為應該聯蜀伐吳。因為自呂蒙襲擊荊州以後,蜀吳局勢就發生了變化,原先劉強孫弱的局勢變成了劉弱孫強。若與弱蜀結盟,共同消滅吳國,而被削弱的蜀國則必然不能久遠。
不過曹丕並沒有採納,他還是認為應該聯吳伐蜀,畢竟孫權已經向他稱臣。就當曹丕與劉曄爭執不下之時,司空王朗提出應該按兵不動,坐觀其成敗,等到蜀吳兩國兩敗俱傷後,才擊滅兩國。
曹丕想了一想,這樣也好,於是同意了王朗的建議,按兵不動,坐觀成敗。
不過他們沒料到夷陵之戰後,蜀吳兩國又重新聯盟,這是他們所內預料到的。而曹丕也就就此失去了這個天大的機會。
-
8 # 初心如舊
劉備東征孫權時,曹丕為啥按兵不動,不出兵攻打蜀漢?
這提問要從南北兩個方向看,南路 : 劉備出兵伐吳時,已經預料到曹丕會有動作,在派出馮習、張南、吳班為先鋒,沿江東下時,令黃權督江北大軍,沿江防魏。再看北線 : 令丞相諸葛亮保太子劉禪守兩川,驃騎將軍馬超及馬岱,協助魏延守漢中,防備魏軍;魏、蜀交界的關中、漢中之間,橫亙著龐大的秦嶺山脈,道路艱險、極其難行。當年,曹操平定張魯、拿下漢中,費了很大力氣,最終還是憑藉一次意外,才讓張魯俯首稱臣,可終究沒守住,不但丟了漢中,還賠上一位親人--夏侯淵。
雖然曹丕沒有參與漢中爭奪戰,但曹丕最信任的司馬懿全程參加了,且十分清楚當年楊修被殺的原因。人們猜測來、猜測去,分析出楊修被殺很多原因,但其實歸根結底,是曹操心煩,對於漢中,既不想放棄,又無法固守。加上頭風頭疼,心中後悔當年沒聽劉燁、司馬懿等進言,乘劉備在益州立足未穩,加緊攻入益州,可當時,孫權在東邊鬧騰挺兇,不暫時放下漢中這邊也不行,魏武帝真難呀!
漢中的地形,利於防守,不利進攻。這一點,曹丕十分清楚,當年張魯那個慫貨,都把武帝整得差點放棄,如今魏延,再加上馬超、馬岱,那不是白白折騰、損耗實力嗎?再看南線,劉備進攻東吳的夷陵、秭歸一帶,山高路險,水深林密,溝渠縱橫,人煙稀少,進兵不易,運糧更難。部署不當,就可能一敗塗地,不可收拾。
更主要的是,曹丕與曹操完全就是兩種境界,曹操開疆拓土,擴張發展,曹丕坐享其成,安居樂業,豈不美哉?何苦爬山涉水,爭那不毛之地?當然,曹丕有自己的想法,等劉備、孫權打得兩敗俱傷、失敗的一方就是目標。《三國演義》中,劉備夷陵大敗,不久病逝白帝城,曹丕聽司馬懿之計,派大將軍曹真,領兵十萬進攻陽平關;派使臣聯絡遼東鮮俾國,令軻比能起十萬羌兵,攻打西平關;再派使臣策動南蠻孟獲,起十萬蠻兵,攻打益州、永昌、柯羌、越巂四郡;又派人至降將孟達處,令起兵十萬,攻打漢中;最後,派人至東吳,許以割地封官,令孫權起十萬吳兵,攻打兩川峽口,徑取涪城。司馬懿說,以上共計五路大軍,五十萬人馬,諸葛亮縱是神仙,也難抵擋。
曹丕大喜,斟酌國書,分派使者,調集曹軍,令曹真準備出兵。可是,這時候的益州主人,不是寵幸黃皓的劉禪,而是由諸葛亮主持的劉禪,曹丕空忙一場,諸葛亮安居平五路,啥事都沒有。具體是 : 馬超緊守西平關,伏四路奇兵,每天交換,軻比能心生畏懼,自動撤軍;飛檄魏延領一軍左出右入,右出左入,蠻兵多疑,孟獲進進退退,最終放棄;讓李嚴給好友孟達寫一密信,勸誡孟達回心轉意。孟達本來心中羞愧,就不積極,接信託病,不了了之;令趙雲領兵把守陽平關,並不出戰,曠日持久,曹真無趣,只能退兵。只剩孫權一路,諸葛亮派鄧芝出使東吳,恢復雙方結盟,又派關興、張苞帶三萬兵馬,為機動兵團,隨時救應緊急地域,有這雙保險,曹丕敢動試試,豈不被打臉?
瞧,五路五十萬人馬,四面來攻,輕鬆瓦解安居平;十萬火急,危在旦夕,化險為夷轉瞬間。真不愧諸葛大神啊!(604)
-
9 # 史海泛舟擺渡人
二虎相爭必有一傷,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在蜀漢和東吳大打出手的時候,曹魏只是充當了一個看客,只要戰火不燒到曹魏的國土上,曹魏絕對不會主動進攻東吳和蜀漢。曹魏的目的非常明確,蜀漢和東吳不管誰打贏,對於曹魏來說都不是壞事。曹魏和蜀漢打的越激烈,曹魏就越開心,假如曹魏參與戰爭,東吳和蜀漢很可能會調轉矛頭,共同圍攻曹魏。
曹魏長期不能滅亡東吳和蜀漢,主要是因為蜀漢和東吳的地理位置優勢。曹魏的綜合國力遠勝於東吳和蜀漢,假如東吳和蜀漢沒有地理位置優勢,曹魏很快就能夠一統天下。
在蜀漢和東吳開戰的時候,兩國都做好了防禦曹魏進攻的準備。劉備伐吳的軍隊只有4萬多人,蜀漢的國內留守的兵力不下於5萬人,諸葛亮坐鎮成都,趙雲鎮守江州,魏延鎮守漢中。如果曹魏進攻漢中,不僅成功的機率非常低,還會造成劉備從東吳退兵,對曹魏來說百害而無一利。
東吳在戰爭爆發前已經向曹丕稱臣,東吳國內的總兵力不下於十五萬,參加夷陵之戰的軍隊只有5萬人。大部分東吳軍隊都佈置在長江一線,準備隨時防備曹魏的進攻。
曹魏的水軍實力不如東吳,攻佔東吳的成功率非常低。在夷陵之戰結束後,曹丕傾盡全國之力發動了三次南征,最終都以失敗告終。如果曹魏攻擊東吳不成功,反而會讓劉備趁虛而入,肯定不如曹魏坐收漁翁之利更加合算。
在漢中之戰前期,劉備和孫權劍拔弩張,因為曹操攻佔漢中威脅蜀漢,劉備割讓了荊州兩個郡,同孫權再次建立了同盟關係。在劉備發動伐吳戰爭的時候,孫權也想要割讓部分荊州換取和平,只是兩個人沒有談好條件,劉備拒絕了孫權好談的要求。
如果曹魏進攻孫權,或者曹魏進攻劉備,那麼孫權和劉備立刻會達成和談,曹魏不僅無法坐收漁翁之利,還要面對東吳和蜀漢的雙重壓力。在夷陵之戰後,曹魏發動了對東吳的戰爭,東吳和蜀漢立刻結盟,從此之後東吳和蜀漢再也沒有發生爭鬥。
在劉備發動伐吳戰爭的時候,曹魏最佳的做法就是按兵不動,等到蜀漢和東吳拼個你死我活,最後坐收漁翁之利。只是曹魏沒有想到東吳和蜀漢在夷陵之戰後,很快便再次達成了戰略同盟關係,曹魏需要重新面對東吳和蜀漢的雙重壓力。不過曹魏在劉備伐吳的時候不偷襲蜀漢,肯定是一個正確的決定,畢竟曹魏偷襲蜀漢得手的機率不大,還會促成東吳和蜀漢的重歸於好。
-
10 # 歷史簡單說
有很多人的觀點是一致的,他們認為,蜀國就是一個偏居的小國,它呢,就只有一個名將,那就是關羽,如今呢關羽死了,蜀人害怕都來不及,怎麼會去找東吳報仇呢?
劉曄就不同意了,他說:蜀國雖然弱,但是劉備還是想表示自己的蜀國不弱,那怎麼表示呢,就是出兵了。而且,劉備和關羽,表面是群臣關係,其實是父子關係(原話如此,並不是兄弟關係),如果關羽死了,劉備不意思一下,不就太不夠意思了嘛。
八月的時候,孫權派人向曹魏稱臣,措詞十分的恭卑,而且還答應把于禁送回來,大家都挺開心的,覺得這個孫權的態度真是不錯嘛。
可是劉曄又出來說話了,孫權沒這麼好心,他也很清楚,劉備肯定會發兵打東吳的,他呢,兩面受敵,也擔心咱們打他,所以就趕緊來找我們來示好,一呢,讓我們不打他,二呢,假裝向我們求援,讓劉備怕一下。
其實呀,咱們沒必要接受孫權的稱臣,天下,咱們佔了十分之八,而東吳蜀國各佔十分之一。如果他們和好的,到是可以互相救援,可是如今互相打呢,這個就是咱們的好機會,蜀打,我們也跟著打,東吳撐不過一個月的,回頭打蜀,豈不是很容易。
曹丕說,孫權向咱們稱臣,咱們還打他,這樣不好吧,不如接受東吳的稱臣,而打蜀國。
劉曄說,這個也不行,蜀國太遠了,一聽到我們要打他,肯定就直接回去了,而劉備一聽到我們打吳國,肯定會很開心的,這樣就能瓜分吳國的,而不會救吳的,但是曹丕不聽,所以就接受了東吳的稱臣。
所以,道理劉曄也說得很明顯,劉備雖然很氣憤,但是也很明智,如果曹魏要打蜀國,那麼就直接回去了,打也是白打了,最為關鍵的是,蜀國實在不好打。
後來,曹丕又改主意了,又打算去打吳國的,不過陸遜早就做好準備了。
-
11 # 小司馬講史
“一是好感情用事;二是不能區分主次矛盾。”劉備伐吳,是他一生難以抹去的汙點。
221年,劉備開始謀劃伐吳,他首先做了戰前準備。到222年春季,劉備正式興兵伐吳,至222年7月,劉備兵敗夷陵。在劉備興兵伐吳這件事上,毛澤東所指出劉備的兩個缺點亦得到印證。劉備興兵伐吳是一場非正義的戰爭,導致的結果就是勞民傷財、損兵折將,吳、蜀兩敗俱傷。劉備興兵伐吳前,孫吳一方曾多次主動示弱,表示可以滿足蜀國提出的任何要求,但劉備一意孤行,勢必伐吳。以諸葛亮、趙雲為首的文臣武將心知肚明,也是竭力勸諫劉備伐吳,但無功而返。劉備伐吳,違背了諸葛亮所提出的“聯吳抗曹”的建國基本方略。當時,蜀國所面臨的最大威脅來自強大的魏國,這實在是劉備沒有區分主次矛盾,好感情用事的體現啊!
總結:劉備伐吳,對於吳、蜀兩方是一場雙輸的戰爭,直接影響了三國時期的政治格局。曹魏方面藉此良機,銳意改革進取,修養生息,變得更為強大,為日後與吳、蜀交戰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
12 # 趙公
曹丕沒有趁機進攻蜀漢並非他優柔寡斷,而正是他精明的體現。蜀國和吳國二虎相爭,勝負未分,曹丕又何必急忙出手呢?
多數人認為劉備能夠伐吳成功。我們先來看一下夷陵之戰的時候劉備屬於什麼輩分。當年劉備和十八路諸侯一起在汜水關外會盟討伐董卓,曹丕的父親曹操和孫權的父親孫堅都曾經和劉備並肩作戰,那曹丕和孫權完全可以稱為劉備的侄子輩。曹操死後,當年會盟的諸侯只剩下劉備一人,劉備自然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了。
因此魏國各界普遍認為,東吳沒有一個人能夠和作戰經驗豐富,威望極高的劉備抗衡。尤其是人們認為東吳在連續失去周瑜、魯肅和呂蒙後已經沒有能夠掌兵的人了,更何況對手還是身經百戰的劉備。
曹丕也認為劉備能夠伐吳成功,因此精明的曹丕自然會選擇站在獲勝者這一方,他只需要等著劉備打敗東吳之後,趁機分一杯羹就可以了,而絕不會冒著風險去挑戰劉備的得勝之師。
蜀國佔據地利且早有防備。劉備為了討伐東吳盡出蜀中之兵,但是他並沒有抽調漢中防守的軍隊,因此漢中的防禦力量並沒有衰弱,如果魏軍前來進攻的話,佔不到半點便宜。
曹丕也是一個老謀深算的人,他料定劉備一定會防備他偷襲漢中,如果他發動軍隊勞師遠征去進攻漢中的話,非但很難取得突破反而還會被以逸待勞的漢中守軍打敗,得不償失。
劉備也不可能不防備曹丕前來偷襲,因此他把大將趙雲,馬超,魏延等都留下來防守漢中,但是常山趙子龍的威名就足以嚇破魏軍的膽量,更別說前來偷襲了。
曹丕沒有十足獲勝的把握。曹丕雖然逼漢獻帝劉協退位做了皇帝,但他一定能夠感受到身邊還有一些忠於漢朝的人蠢蠢欲動想要推翻他的統治。他首先要做的是穩定自己的統治,那麼將軍隊留在自己身邊肯定是最好的選擇。
其次,曹丕一旦發動戰爭勞民傷財,則會給那些反對他的人制造事端的藉口,如果對外戰爭再打敗了,將會引起更大的動亂,因此沒有十足獲勝把握的時候,曹丕最好的選擇是按兵不動坐山觀虎鬥。
當然曹丕也沒有料定劉備會被打敗,如果他提前預知這一點的話,肯定會先做好進攻蜀國的準備,而不是等蜀國戰敗之後才考慮五路大軍伐蜀的計劃。
-
13 # 清歡渡racing
2019年是戀愛之年
因為愛你已久
愛你依舊
讓你久等了
關羽在公元219年,遭呂蒙和陸遜偷襲,敗走麥城,被斬於臨沮,可謂是英雄末路,令人肝腸寸斷。而作為關羽義兄的劉備聽到此訊息,在三國演義中有一段,劉備聽到關羽被殺昏厥過去,然後痛哭流涕,誓要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在公元221年,剛登基三個月的劉備興兵伐吳,蜀漢猛將張飛率兵萬人,從閬中至於江州,與劉備會師,但在出發前,被部下張達、範強所殺 。劉備聽到此訊息後更加悲痛,很生氣,隨即攻勢兇猛,深入東吳腹地。雖說東征孫吳劉備敗北,但是前期劉備攻擊順利時,再加上已經失去了荊州,國力大減,那麼曹魏為什麼不發兵偷襲蜀漢呢?首先說說小編自己的立場,劉備覺得自己已經老了,諸葛亮還年輕,自己不能何事都靠諸葛亮;正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諸葛亮風頭太大,快蓋住正主了,而且早就想得到東吳的地盤了,再加上曹魏新立,政權不穩,劉備急於建功立業。不顧諸葛亮趙雲反對,以關羽之死為藉口,親率五萬大軍東征。下面就分析一下曹魏為什麼不偷襲蜀漢:
第一,曹丕以魏代漢,政權不穩 公元220年,曹丕廢漢獻帝,建立魏國。新朝雖立,但國內政局不穩,和漢朝老臣矛盾很深,在曹操在世時荀彧就已經不滿了。再加上曹魏戰略問題,因為無論是劉備勝還是孫權勝,都對曹魏只有好處而沒有壞處。劉備勝,二分天下,此時曹魏發兵,因劉備軍睏乏,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戰況;如果孫權勝,那還是兩敗俱傷,曹魏政權很樂意看到。而且當時冀州等中原鬧蝗災,民不聊生,故而沒有機會南下。
第二,劉備東征沒有傾巢而出,對曹魏防備並沒有鬆懈 劉備東征只帶了四萬人,將領只有黃忠、黃權、馮習、張南、傅肜、沙摩柯等,五虎將趙雲、馬超還在留守漢中和益州,再加上諸葛亮這個丞相坐鎮,守軍還是有相當戰力的。
第三,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盟友 在誅殺關羽時,曹魏與孫吳聯盟,有共同的利益,那就是荊州。現在劉備來攻,孫權求救,曹魏顯然不會發兵,曹魏作為最強國,人才濟濟,大局觀很顯然,巴不得蜀漢和孫吳兩敗俱傷呢! 只是曹魏也沒想到,夷陵之戰陸遜打得那麼漂亮,諸葛亮為劉備的後路安排的那麼好,還是三分天下!
-
14 # 小賢歷史解說
劉備入川以後,三國鼎立的局面已初步形成,當時魏蜀吳三國的實力來看魏國地廣人勝兵多將廣,而且交通發達易於各個城池互相支援。反觀蜀國佔據西川荊州,地勢險峻,易守難攻,國曆經過發展以後也算強盛。而東吳雖說是雄踞江東,但是軍事實力相對來說比較弱,只有長江作為天險方能自守。
由於關羽大意失荊州,而引發的夷陵之戰。這場戰爭蜀吳兩國耗時一年。劉備發兵時,孫權已經向曹丕稱臣,送太子到魏國當人質,曹丕還封孫權為吳王。這一年來曹丕並不是什麼都沒做,他一直在觀望。
假設1:曹丕攻打東吳。劉備進攻孫權,自己也出兵進攻。和劉備一起瓜分東吳,那麼無論自己分到多少都是白撿便宜,日後蜀漢孤掌難鳴被曹魏所滅是遲早的事。曹丕能看出這一點,劉備孫權也不傻,唇亡齒寒的道理大家都懂。逼急了孫權,他可能直接把荊州還給劉備,還會出現夷陵之戰?自己將是費力不討好。
假設2:曹丕偷襲西川。劉備肯定撤軍馳援西川,而孫權肯定藉此良機北伐。使得自己首尾不能相顧,陷入被動。
我們想一下夷陵之戰耗時一年。在雙方兵力都不多的情況下,一場戰爭能夠持續上一年,可見劉備不著急與對方決戰,他在等。東吳兵少孫權不敢輕舉妄動。劉備在等曹丕做出舉動,無論曹丕做出上述哪個舉動都將是自取其禍。
而曹丕選擇了一個最穩妥的辦法,按兵不動,等著雙方兩敗俱傷坐收漁翁之利。使劉備達到他的最低戰略目標,收復荊州與孫權議和。雖然對曹魏來說,局勢和之前一樣,但是蜀吳雙方元氣大傷。曹魏可以選擇一個損失最大的去攻打,佔個大便宜還是很輕鬆的。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蜀吳兩國交戰的好時機,曹魏一方卻安靜的當個觀眾一動不動。只不過曹丕沒有想到的陸遜一個火燒700裡連營使得劉備很快被打敗,東吳幾乎完勝。就算曹丕按照原定的計劃南征,結果自然無功而返。
-
15 # 豹眼看歷史
蜀吳夷陵之戰,曹魏並沒有閒著,而且是虎視眈眈,想趁機大撈一把。
只是內部意見不統一,採取了暫時觀望的策略,企圖漁翁得利。
不想劉備忒不抗打,轉眼之間就被打敗,給曹魏一個措手不及。
還沒來得及出兵,戰鬥已經結束,實在出乎意外。
具體看一下夷陵之戰前後的情況,就清楚啦。
襄樊之戰,關羽失敗,不僅丟掉了荊州而且丟掉了性命。
這是件大事,對當時的三大集團也就是後來的魏蜀吳三方來說,都具有重要的影響。
三方面都在研判事態的進一步發展,都在積極商討對應的舉措。
曹魏方面:
220年正月,在關羽被殺一個月後,曹操病逝洛陽。曹丕繼承了魏王的爵位和丞相的職位,對官吏進行了大批的調整,很快就接管了權力,穩定了政權。
十一月,曹丕接受獻帝禪讓,登基稱帝,國號為魏,定都洛陽。
登基之後,曹丕就召叢集臣詢問劉備會不會出兵東吳,替關羽報仇。
當時大部分朝臣都認為劉備力量薄弱,名將關羽被殺後,令劉備集團內部深感憂慮和恐懼,根本不會再對東吳發動戰爭。
但原為曹操謀臣,現在被提拔為侍中的劉曄,卻持有不同的意見。他認為劉備一定會以替關羽報仇的名義出兵,藉此重振聲威。而且,劉備、關羽向來情深義重,如果對關羽被害沒有反應,也會有損劉備的聲譽。
孫吳方面:
在誅殺關羽,重新奪取荊州以後,孫權擔心劉備會以替關羽報仇的名義出兵進攻。
就當時孫權集團的實力而言,並不懼怕劉備。
真正讓孫權害怕的還是擔心曹魏趁火打劫,與劉備聯手夾擊。如此一來,孫權就會首尾兩顧,難以招架。
於是,孫權在曹丕剛剛稱帝后,就採取了措施,有了行動。
孫權派遣使者到洛陽,對魏稱臣,請求成為魏國的藩屬,答應派長子孫登入魏為人質,並將關羽俘獲的降將於禁等人送回北方。
朝臣紛紛祝賀,但劉曄卻認為孫權並沒有臣服之心,只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權宜之計。
但曹丕還是賜給孫權九錫,冊封吳王、大將軍、領荊州牧,節督荊、揚、交三州軍事。
此時,曹魏與孫吳起碼在名義上已經結成了聯盟。
劉備方面:
在得知曹丕稱帝后,劉備就假託獻帝被害,在成都為獻帝舉辦了隆重的葬禮,然後登基稱帝,建立蜀漢,定都成都。
之後,劉備以替關羽報仇的名義,要率領諸軍討伐孫吳。
這實際上,劉備已經把曹魏、孫吳同時作為了敵人。
劉備稱帝明顯是在向曹丕示威,出兵討伐更不必多說。
此時,唯一能夠勸阻劉備出兵的法正已死,儘管諸葛亮等人極力反對,但劉備依然一意孤行。
由此看來,曹丕、孫權都保持了足夠的冷靜和理性,就劉備一人昏了頭腦。
就當時的實力而言,劉備是最弱的。單獨面對任何一個對手都沒有取勝的把握,何況要面對魏吳聯盟。
221年,蜀漢與東吳夷陵之戰爆發。
起初,孫權得知劉備要出兵討伐,就派遣使者到成都,請求與劉備講和,盛怒之下的劉備沒有允許。
劉備命令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西鄉侯張飛,從閬中出兵江州會合,一同伐吳。
張飛臨出兵前,被其部下張達、範強謀殺,並攜帶張飛首級去東吳投奔孫權。
這大傷劉備士氣,劉備依然獨自率領部眾出兵,當年就攻破了東吳巫口和秭歸。
此時,孫權別無選擇,不得不舉全國之力應付,果斷任命陸遜為大都督,迎擊劉備。
孫權同時給曹丕上書說要出兵迎敵。
曹丕也作《報吳王孫權書》,鼓勵孫權積極殺敵。
孫權的意圖很明顯,就是盡最大可能避免曹魏背後偷襲。
曹魏此時並沒有出兵的意圖,於是做順水人情。
其實,曹魏一方遠沒有這麼風平浪靜。
蜀吳這麼大的動靜,曹魏也絕不會袖手旁觀。
當時,劉曄就建議曹丕乘虛領兵攻滅東吳,以絕後患;
但也有人認為應該舉兵支援稱藩的東吳,一舉吞滅蜀漢;
而司空王朗認為應該等待兩軍相持不下時,再派兵支援東吳,並派遣持重將領攻佔蜀軍要害之處,一舉取勝。
曹丕最終聽從了王朗的意見,但由於經常下雨,不利行軍,曹魏遲遲沒有進一步的軍事行動。
222年閏四月,東吳大都督陸遜大敗劉備於夷陵,劉備敗走白帝城。
孫權以此穩固了統治下的荊州疆土。
當初,曹丕聽說劉備率軍東下,樹柵連營七百餘里,就對群臣說:“劉備不懂兵法,哪裡有連營七百里抗敵的,這是用兵的忌諱,孫權打敗劉備的上書快到了。”
過了七天,孫權擊敗劉備的文書就送到了洛陽。
八月,劉備派遣防禦曹魏的大將黃權率眾投降了曹魏。
之後,孫權因為已經解除了蜀漢的威脅,原來答應派遣長子孫登入魏為質一事開始反悔,一拖再拖。
魏吳聯盟也逐步出現貌合神離的戰況。
孫權得知劉備戰敗後,並沒有撤軍回成都,而是屯兵永安。
於是,孫權懼怕面對蜀漢、曹魏的威脅,再次與劉備請和。
劉備由於戰敗,別無選擇,同意求和。
此時,孫權的不臣之心已經顯露,曹丕十分惱怒,對孫權的欺騙與背叛,決定討伐。
曹丕專門下達《伐吳詔》鼓勵將士,表達堅決征服孫權之意。
而劉曄認為東吳剛剛大勝蜀漢,上下一心,士氣高昂,又有長江天險,不可以如此倉促進攻。
但曹丕沒有采納此建議。
曹丕親自率領大軍從許都出徵,諸軍並進。
很快,曹真、張郃、曹休等各路人馬都取得了大勝,擊敗東吳孫盛、大破呂範、火燒諸葛瑾,幾乎攻下了江陵,東吳只有朱然一路取得勝利,抵擋住了曹軍的進攻。
曹丕勝利在望,卻不料遭遇了疫疾,戰鬥力銳減。
孫權趁機重新遣使納貢,雙方言和,曹丕退兵。
夷陵之戰前夕,曹丕採取的策略也不無道理。
如果過早的介入,恐怕會促成蜀吳的聯盟,將來更不好辦。如果利用蜀漢對東吳的仇恨,致使其兩敗俱傷,然後出兵更為有利。
不料,正如曹丕所言,劉備一錯再錯,不僅錯誤的發動了夷陵之戰,而且又犯下了連營七百里的兵家大忌。
蜀吳沒有長時間的對峙和消耗,劉備很快就被打敗啦。
這是曹丕沒有及早想到的。
史實也證明,曹丕的策略是正確的。
如果不是再次爆發疫疾,東吳就不存在了。
劉備已經大敗,即便後悔唇亡齒寒,也已經無能為力,只能坐看東吳的覆滅。
但歷史的偶然性往往會左右歷史的走向,又是一場疫疾,使東吳再次逃過一劫。
或許這就是天意吧,真正的天意不是天不滅曹,而是天不滅吳。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任何人都是無法違背天意的。
-
16 # 二辻四畫生
因為劉備已經把曹魏算進去了。
蜀漢、曹魏、東吳三方博弈,並不是一個穩定的三角形關係,重心隨時都可以轉移。劉備要打劫孫權,必定會防備第三方勢力曹丕。
劉備要打孫權收復荊州,籌劃了一年多的時間,事實上他的戰略並沒有問題,劉備之所以沒打贏夷陵之戰,是輸在了戰術。
曹丕剛繼位,就和孫權發生了兩次摩擦,曹魏和東吳的關係搞得很緊張。一次孫權屯兵歷陽,接替夏侯惇鎮南將軍的曹休派兵擊破吳軍,又渡江燒掉了東吳的蕪湖營。一次是劉備攻吳的三個月前,曹仁和徐晃攻破襄陽,並且搶走了一批百姓。
所以夷陵之戰打響後,孫權很明白自己的處境,當時天下共有二帝,一個是曹丕一個是劉備,就孫權還是驃騎將軍,所以孫權一個勁的朝曹丕稱臣納貢。曹丕也不傻,他要孫權派質子到魏國來,孫權不肯。而且孫權的使者就直截了當的說,我們吳王之所以屈身於你,只是戰略需要。
那曹丕為什麼不打東吳?只是因為他想要坐收漁翁之利罷了。事實上,在劉備剛逃回白帝城,曹丕就對孫權動手了。而曹丕不打蜀漢除了想坐收漁利之利外,還有一層原因就是劉備敗的太快了。夷陵之戰打了不到一年,曹丕根本來不及打劫劉備。
曹魏的軍隊中除了曹真坐鎮雍涼,可以夠得著劉備,其他部隊都是挨著孫權的,所以曹丕想要偷襲蜀漢,夏侯尚、曹仁、曹休的部隊都得大幅度向西調動,等到了劉備的地盤,劉備兵就已經撤回來了。而且蜀漢地形複雜,不如打孫權舒服。
-
17 # 小約翰
劉備蠢蠢欲動的時候,曹丕也得到了探馬的情報,並且召開幾次御前會議,分析了當前前情況,對局勢做了全面評估。
襄樊之戰後在曹丕主持的軍事會議上,大家對蜀國和東吳的形勢各抒己見,為兩國之間是否會爆發戰爭爭論不休,多數人認為劉備雖然有進攻意向,但不具備進攻條件。蜀漢建國時間沒有東吳時間長,根基還不是太牢,蜀中少數民族沒有真正臣服,後方不穩。
關羽被殺害,蜀國缺乏中流砥柱,缺乏像關羽那樣的靈魂人物。蜀國如果遠道討伐東吳,兵力不足,運勢不足。用當時曹魏大臣的話說叫:“蜀,小國爾,名將唯羽,羽死,國內憂懼,不復出也”。
但曹魏大臣劉曄和多數大臣的看法截然相反,他認為劉備一定出兵。
劉曄說,大家認為劉備不出兵只是劉備不具備打贏戰爭的客觀條件,但出兵不出兵的決定權在劉備不在我們。
劉備出兵的動機是什麼?報仇。劉備非常重情義,要不然不會出兵,既然出兵那就是義氣當頭、情緒戰勝了理智,衝昏了頭腦,劉備不管能不能打都要打。
劉曄曰:“劉備與羽,以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備不能興兵討效,於始終之分不足”。
其它因素劉備不是不考慮,而是一葉障目。燈下黑,同時身邊也沒有能攔住他的大臣。
所以劉備此戰不打不行,箭在弦上。為了給兄弟報仇,也為了奪回荊州,劉備精心準備了將近兩年年,哪有不打之理?在劉曄做出這份判斷的兩個月後,劉備果然向東吳進軍,夷陵之戰打響。
曹丕再次召開御前軍事會議,以便做出應對。在曹魏如何應對上,大臣們產生了很大分歧,大臣的觀點概括起來有以下三種:
第一種觀點是隔岸觀火靜觀其變,見機行事。事後曹魏也的確採取了這條政策,導致曹魏在三方博弈中沒有討到任何便宜,不輸不贏。
第二種觀點是,就是聯合劉備攻打東吳。
劉曄是支援這種觀點的,他認為:孫權的投降不過是權宜之計。如果讓孫權和劉備自相殘殺,很可能孫勝劉敗。而曹魏與劉備一起進兵的話,孫權的勝算就很小了。如果東吳被兩家聯合滅掉,曹魏得到精華的江東地區,蜀漢只得到荊州地區,長久下來曹魏的實力依然遠勝蜀漢,蜀漢亡國只是是時間問題。
但這條計策被曹丕否了。
曹丕認為,東吳已經稱臣於曹魏,攻打東吳是失信於天下,是賊寇的做派不是王者風範,會被天下人嗤笑,即使贏了也沒有意義。
而且曹丕認為,孫權胸無大志,只是偏安一隅,滿足現狀。而劉備陰險狡詐、一直覬覦中原,高喊復興漢室,劉備還冒充是劉室後代,有極強的欺騙性,是曹魏的最大威脅。如果說東吳是惡犬,劉備就是毒蛇猛獸,下山猛虎。助虎襲權,於己不利。
第三種觀點是,跟孫權一起打劉備。
當時孫權見到劉備來打恐懼要命,趕緊向曹魏稱臣。曹魏可以對孫權出手相救。
但是這條主意缺乏可行性。
曹魏的重兵都在靠近東吳邊境的東線,調動需要時日。等大軍調動完畢,劉備的後方軍隊早就完成部署,嚴陣以待了,根本沒有機會突襲成功。
而且曹魏和蜀漢的通道只有兩處,都是易守難攻的天險。小股部隊過去還有可能,大部隊根本無法透過。況且劉備這個老狐狸早就佈下重兵防範了,部隊去了也是送死。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曹操在漢中之戰敗退之後,搬空了整個隴西地區,撤走了所有百姓。曹魏此時征討蜀漢,後勤是個問題。這個情況直到幾十年後的司馬懿時期才得到緩解。
所以曹丕確定採取第一種戰略,採取按兵不動、靜觀其變的策略。
夷陵之戰之後,孫權雖然是勝利者,但是沒有太大損失,劉備雖然失敗了,但沿途安置了兵力接應,後方軍隊嚴陣以待,曹魏也沒有趁火打劫的機會。
其實,從後來的結果來看,曹魏當時的最優解應該是助劉伐孫。曹丕不討打孫權的理由完全是荒謬的,屬於毛主席所說的宋襄公“蠢豬式的仁義道德”,事後證明是完全失敗的。
回覆列表
第一,坐山觀虎鬥。兩虎尚未受傷,曹丕吃多了幫孫權幹忙?
第二,魏延鎮守漢中,黃權鎮守江北,不是防魏是防誰?哪有那麼容易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