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whs1104

    唐朝前 皇帝諡號極為嚴謹基本可以看出皇帝的功過得失,比如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等等。但必須有大功於社稷才能被封廟號,即被後世尊為祖宗,代代受到宗廟祭祀,比如漢武帝廟號世宗,漢光武帝廟號世祖,漢文帝廟號太宗。而漢武帝的老子漢景帝也算一代明君,也沒有廟號,要擱在後世皇朝,起碼也能混個高宗,仁宗之類的。

    到了唐代後,除有大過,被廢的皇帝外,基本都有廟號,而諡號更加越來越長,已不具有什麼蓋棺定論的作用。反而廟號還可以稍微看出帝皇水平高低,漸漸稱皇帝廟號而不稱諡號。

  • 2 # 天神不是神棍

    這個好說好解釋:漢代皇帝自認先祖是帝堯,是中華歷史有文記載最早的帝王!所以就稱“帝”。

    唐朝皇帝自認先祖是老子!老子開宗立派,建立道家,提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相對論《道德經》。所以就稱“宗”。

    宋朝黃帝是延續了唐朝的做法而已!表示自己的正統

  • 3 # TEL-蒼狼嘯四方

    曹操是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

    軍事家

    文學家

    、詩人。他死後葬於高陵。

    曹魏

    建立後,曹操被追尊為“武皇帝”,這是諡號。廟號“太祖”,史稱

    魏武帝

    。曹操生前並未稱帝,而這諡號是他死後人們追加給他的。所以諡號是帝王死後,後人根據其生前功過得失的評價,具有褒貶之分。

  • 4 # 仁者無敵被註冊了

    古代皇帝的名字是不能唸的,說了是大不敬。那麼稱呼皇帝就用號。皇帝有幾種號,大致如下:

    1、尊號:這個不多,基本上是拍馬屁的。比如唐明皇的“明皇”,武則天的“則天”,原文很長,背不出來,什麼“經天緯地越古經綸則天大聖皇帝”,取則天二字,

    2、年號:這個是大家都可以說的,比如乾隆、萬曆、洪武、雍正、開元。皇帝執政後用來紀年的,

    3、諡號:這個是皇帝活著時候沒有,只有死了才能用的。而且這個是有嚴格的管理模式的,一般是用一個字代表這個皇帝生前的功過是非。歷史上秦朝沒有諡號,因為秦始皇覺得子議父,臣議君很不好。其他皇帝是有諡號的。而且這個一個字是從諡號的列表裡找出來的,一般分三種,表揚型的,比如“文”,“武”,這說明皇帝生前,文治武功開疆拓土很好,比如,漢武帝、隋文帝,等;也有批評性的,比如“幽”,“靈”,“煬”等,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那個),隋煬帝等,還有第三種是同情型的,就是那種年少即位,活不了幾年就死了,

    4,廟號:這是漢朝以後才有的,而且不是所有人可以擁有哦,是你要有資格進太廟,才有廟號。但是唐朝以後,基本上所有皇帝死後都可以進太廟了。就都有自己的廟號了。這個特點是以“祖”和“宗”結尾。開國皇帝是“祖”,漢高祖,明太祖,後面都是“宗”,仁宗、唐太宗,玄宗等。

    寫了這麼多,給個贊吧

  • 5 # 金鑼山讀史

    皇帝的稱號有諡號、廟號、年號、尊號(徽號)。周朝使用諡號以評定君王生前所作所為以及性格愛好,對國君生前有一定震懾作用。廟號是皇帝自家後代對先祖的稱呼,遇有重大節日或事件皇帝都要去太廟祭祀祖先告慰先靈。值得值得一提的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稱祖或宗的。根據“祖有功而宗有德”的規定,太祖高祖都是開國之君,太宗繼往開來發揚光大。只是後來禮法敗壞君權強盛,皇帝才紛紛稱宗了。年號自漢武帝始,他一共用了10個年號。武帝很有生活情趣,比如他很喜歡打獵那這年就改為狩獵元年,地裡出土了一隻鼎就改為寶鼎元年。此後皇帝紛紛用起了年號,最任性的當屬武則天了。她得勢後鼓動唐高宗改了14個年號,高宗去世後她又用了17個年號,搞得老百姓都不知道是哪位皇帝在位了。朱元璋登基後不喜歡繁文縟節那一套所以規定一帝一元,所以明清皇帝多為一個年號。尊號(徽號)就是專門用來拍馬屁的了,所以同治給她老媽上尊號慈禧太后。尊號既可以生前用,又可以死後追封。回到正題,唐朝之前皇帝多稱xx皇或xx帝,武則天為了擴大自己的權勢和影響力就打起了給自己上尊號的主意,但是前面的皇帝還沒有這樣的待遇所以就給唐高祖太宗上了尊號,太宗尊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後來的皇帝就學以致用了,自己想要尊號就先給老祖宗上一遍尊號,唐朝皇帝尊號一般都是七個字左右,然而這樣卻給稱呼他們的人帶來了麻煩,因為太長了,久而久之大家習慣稱廟號了。

  • 6 # 爭球

    這是人家取名字的問題,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潮流。說白了,就像過去建國那個時代一樣,什麼建國,愛國,美麗等等。

    其實很多東西沒有為什麼,只有就是那樣,本來就那樣。

  • 7 # 周玉帆

    先來說幾個概念。本名、年號、諡號、廟號。

    01 本名

    本名不必多說了,就是皇帝和后妃、大臣們的名字,和老百姓一樣。要說一下的是明朝皇帝們的名字,特別有意思。

    別看朱元璋讀書少,但對文字特有一套。現在財務記賬用的大寫數字就是朱元璋為了防止貪汙,篡改賬目而開始使用的。

    可能是他的父輩們的名字給了他刺激(他太爺叫朱四九,他爺爺叫朱初一,他爸爸叫朱五四,他原名叫朱重八),他就把後代取名規則都想好了,到後代時就按照他的規則取就行了。

    具體是這樣的:他給26個兒子,每人20個字,用作後代取名時中間那個字。

    例如,朱元璋給朱棣後代的20個字是:“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一代使用一個字。(後來的皇帝都是朱棣這一支的)。

    名字的第三個字必須以“火、土、金、水、木”為偏旁,迴圈使用。

    從朱棣的兒子朱高熾開始,中間字是高,第三個字偏旁是火。

    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中間字是瞻,第三個字偏旁是土。

    如此迴圈往復。

    都知道前總理朱鎔基是朱元璋的後代,那他到底屬於哪一支呢?按這個規則咱們可以找找朱鎔基總理的世承。

    朱元璋的第18子,岷王朱楩(音 pian二聲)被朱元璋賜予的二十個字是:徽音膺彥譽,定幹企禋雍,崇理原諮訪,寬鎔喜賁從。

    朱總理排到了第十七個字“鎔”,而對應的第三個字正是土字旁的“基”。所以朱總理是朱楩的後代。

    02 年號

    這個也簡單,用來紀年的。每個皇帝最少有一個年號。一般是從皇帝接班的第二年算起,當年算做是先皇的最後一年。明清皇帝一般就一個年號,比方說康熙二十年就是愛新覺羅-玄燁繼位的第二十年。也有一個皇帝多個年號的,武則天有18個年號,經常更換,原理一樣的。

    03 諡號

    皇帝及其後妃、諸侯、臣僚等人死後,朝廷根據其生前事蹟與品德,而給予他一箇中肯的稱號,字數不定,少的一兩個字多的數十個字。這些字都是含有褒貶性質的,文、武、明、睿、康、景、莊、宣等都是褒義的,如漢文帝,漢武帝。煬、厲、荒、幽等都是貶義的,如隋煬帝,周幽王。

    大臣也可以有諡號,像曾國藩的諡號是文正,這是大臣等得到的最高的評價,所有大臣夢寐以求的諡號。在唐朝以前,後人對歿世的皇帝都稱諡號。但在唐朝以後由於諡號加長,經常好幾十個字,因此就改稱廟號了。

    04 廟號

    廟號就是皇帝死後牌位要進入太廟供後人祭祀,在供奉時後代給予的稱號。

    就是我們所說的什麼什麼祖,什麼什麼宗。如漢高祖,明太祖,唐太宗。一般來說開國之君稱為祖,後面的皇帝稱為宗。但也有例外。廟號也是有一定的褒貶含義的。太祖、高祖、世祖、太宗 能開國立業或發揚光大;世宗、高宗等保住江山,仁宗、宣宗、聖宗、孝宗等也是明君。神宗、英宗,光宗、熹宗就不算好詞了。

    05 有意思的事

    我們說了,開國君主才能稱祖,後世皇帝稱宗,那為啥朱棣和順治、康熙也稱“祖”,不稱“宗”呢?

    廟號都是後人給的,朱棣剛死時是稱為“太宗”的,後來嘉靖皇帝改為“成祖”,為啥呢?

    這個嘉靖皇帝也是挺有意思的,通道20多年不上朝,還牢牢把控住朝政,(有興趣可以看看《大明王朝1566》,對嘉靖的描寫很到位。)。他是因為他堂兄正德沒有子嗣,才來接班的。繼位後,想把他爹興獻王也弄進太廟正殿。可是正殿只有九個位置。他爹進去必須出來一個到偏殿。

    按規制,"祖"永遠不動,其餘的正殿先帝們和現任皇帝親緣關係最遠的出來。那就應該是朱棣了,可是朱棣是什麼人吶,生猛的不行不行的,天下都是人家從朱允炆手裡奪來的,嘉靖動誰也不敢動他啊。於是就把他改為成祖,不用動,而把他兒子仁宗挪出來了。所以明朝就出現了“二祖列宗"。

    順治被稱為“世祖”是因為努爾哈赤沒有進關就死了,他才是真正入主中原的開國皇帝。康熙帝的文治武功實在太厲害,做到了開疆拓土,所以被稱為聖祖。如果您看過一個老電視劇叫《宰相劉羅鍋》,乾隆皇帝在後宮鬼混,劉墉折麼他,在外面跪著,一會就喊一聲"聖祖訓",那就是康熙爺的訓話。

    06 有意思的人

    漢廢帝劉賀:漢武帝的孫子,在皇位上僅僅呆了二十七天就被廢了,二十七天卻幹了1127件壞事,平均每天40多件,效率高的嚇人,是有多恨這個社會啊。

    宋英宗:36歲便英年早逝,是宋朝開國以來最短命的皇帝,廟號不叫英宗還真對不起他。

    宋真宗:因其大伯、父親之皇位皆來路不正,而其本人之繼位則是名正言順非假也,故廟號真宗。

    明神宗:三十餘年不上朝,在位期間,打了萬曆三大徵,包括抗日援朝,大勝日本,一輩子就出過一次紫禁城,還是去看自己的墳修的怎麼樣了,真夠神的。

    明光宗:這哥們繼位一個月就因為“紅丸案”去見祖宗朱重八了,光的不能再光了。

    07 例子

    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之妃,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的生母,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的祖母。康熙二十六年逝世,享年75歲。康熙帝將靈柩暫安於順治帝葬所孝陵附近。康熙二十七年十月,上諡號為孝莊仁宣誠憲恭懿翊天啟聖文皇后。

    也就是說博爾濟吉特氏死後一年才有的"孝莊”的諡號,這兩個字是不可能從她嘴裡說出來的。

    關於廟號,諡號的內容能夠寫一本書,再次就不多贅言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8 # 小小_天天快樂

    皇帝一般有廟號,xx宗,有諡號,XX帝。

    但是東漢光武帝,劉秀說西漢有些皇帝貢績不足,只有諡號,把那些皇帝的廟號取消了!

    為了統一稱乎,兩漢皇帝基就是XX帝。一直延續到隋代,特別是歷代末帝,因為後人不是皇帝了,沒法給他們上廟號,大多稱X末帝,X哀帝。特別招後來皇帝恨的末代帝王,被稱煬帝。

    到了唐代,由於李世民的無恥,改史,逼父殺兄,屠弟,霸佔弟媳婦,史書已經無用,成了官方的修飾品了。就有算正直大臣,直寫,也會被改。

    歷代帝王有諡,有廟號,一般都稱廟號。XX宗。

    到了明代、清代,歷代帝王基本一個年號,除了明英宗,土木之變前正統,奪門之變後天順。

    所以一些文人也用年號稱呼皇帝,洪武帝,順治帝,宣統帝。

  • 9 # 古今多少笑談事

    “xx帝”是皇帝的諡號,“xx祖”或“xx宗”是皇帝的廟號。

    漢朝皇帝廟號極為嚴格,西漢只有漢高祖,漢文帝,漢武帝,漢宣帝有廟號。後來各朝代基本皇帝都有廟號。

    而諡號,說來話長,只是後來諡號越來越長!所以一般以廟號來稱呼皇帝。

    具體可看我前天發表的一篇文章,裡面剛好有資訊介紹。

  • 10 # 一日搞笑短影片

    諡號,廟號,年號,三套不一樣的系統!

    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這裡的文、景、武就是諡號,當然漢代的每一任皇帝的諡號前面都會帶一個孝字,也就是全稱應該是孝文皇帝、孝景皇帝、孝武皇帝這樣的。後人簡稱為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

    從唐代開始變得越來越長了,漢代的時候畢竟前面只有秦一個王朝(並且秦朝禁止諡號),因此孝文、孝景就夠了。那後世的皇帝就不想重複了,於是諡號越來越長,到滿清的時候一個諡號能夠長達23、25個字,根本別想一口氣念下來。所以後來就不用諡號了。

    不用諡號,就開始用廟號。廟號和諡號不同,是另一套系統。

    廟一般都是事先建好的,多少個大殿都有數,不許擴建的。因此只有足夠牛的皇帝才配有廟號,比如漢文帝就是太宗,漢武帝就是世宗,而兩者之間的孝景帝就沒有廟號。

    但是從唐代開始情況發生了變化。唐代不僅開始加長諡號,還開始給每個皇帝加廟號。以前只有牛X的皇帝才能享受廟號,現在只要當過皇帝就有廟號。這樣就使得使用廟號稱呼皇帝成為可能。於是在史書中李淵就被稱為唐高祖,李世民就被稱之為唐太宗。高祖、太宗等等就是廟號。

    但是到了明朝,從太祖朱元璋開始,每個皇帝只能使用一個年號。年號是兩個字的,比三個字的廟號更加簡潔,並且更加貼近於民間。大家都知道乾隆,但是說清高宗就比較少人知道了。

  • 11 # 栞10782440

    這個很好理解 唐朝皇帝學了遊牧民族那套尊號系統 因此諡號很長 什麼神文武仁光孝一堆字 後代帝王延續了這套東西 因此我們在研究歷史的時候沒法給帝王簡稱 但廟號還是一到兩個字

    不過到了明清 廟號也變得很長 這個時候就以年號來稱呼那位君主了

  • 12 # 只愛潘多拉

    從帝到宗的轉變,出現在唐朝,這個轉變的真正原因是帝王諡號的腐敗和濫用造成的,廟諡是指廟號和諡號。在中國古代這兩樣東西流行了幾千年。廟號是一個君主(包括國王,皇帝等)死後進入太廟接受子孫後代和天下臣民的祭祀而上的名稱。其名稱都有一定的寓意,譬如我們常見的太宗即有“克啟千祀”之意。但廟號並非每個君主都能獲得。它是伴隨著太廟制度而來的,按規定要有一定業績的君主才能進入太廟,即所謂“祖有功而宗有德”。譬如漢高祖,唐高祖等開國之君才有此殊榮。那些沒有功業或行跡太劣者則沒有。諡號,是一個人死後,對其生前言行的一種評價,或褒或貶,皆有一定的諡法。《大戴禮記》雲:“諡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樂記》雲:“聞其諡,知其行”,《五經通義》曰:“善有善諡,惡有惡諡,以為勸戒也。”同時諡號並非君主所專有,而廟號則是君主所專有的。作為君主,則基本上都有諡號(除個別亡國之君外),並且還有一定的寓義。譬如常見漢文帝之“文”,即有“經天緯地、道德博聞、修德來遠”等八種釋義。這些廟號和諡號可以從側面看到一個君主的情況。

    漢朝四百多年中,共有23個皇帝(不包括新莽和更始帝)。其中獲得廟號的只有七個,西漢四個東漢三個,足見慎重而並不濫用。這七人分別是劉邦(太祖)、劉恆(太宗)、劉徹(世宗)、劉詢(中宗)、劉秀(世祖)、劉莊(顯宗)、劉炟(肅宗)。這七個人中尊為祖的兩人,兩漢各一人,分別都是開國之君,基本上貫徹了“祖有功而宗有德”的習慣規範。廟號之濫,在唐代才發生大變。廟號到了唐朝以後,則違背了它的初衷,成了給皇帝裝點門面和歌功頌德的工具了,除了亡國之君,人人都有廟號了,這樣唐以後的皇帝都可以叫祖、叫宗了。

    同時,唐以前帝之諡號多數為一字,少數為兩字,這樣叫某某帝是很方便的。例如西漢到隋,共有78個皇帝(不包括北朝諸君),復諡的人僅為五人,即漢光武帝,晉簡文帝、宋孝武帝、晉孝武帝、梁簡文帝。考其原由,多因帝王太多,諡字有限,諡字若有重複,在當時是以為不好的,自唐以後,皇帝之稱由帝易宗,也與諡號太長,不便稱呼有關。自唐以降,諡號遂濫。字數幾倍於前,徒欲以此爭慕虛榮。唐初諸帝的初諡,與前代一致,揆之西漢,高祖大武皇帝,太宗文皇帝,高宗天皇大帝,中宗孝和皇帝,除高宗不符諡法外,其餘似無不妥。至高宗為高祖、太宗加諡,遂掀加諡之風,至玄宗時最終形成了後世的文字繁多的諡號。變數千年諡法之局者,為唐玄宗。譬如唐太宗,初諡為文皇帝,本已為天下第一等諡,而後來妄加至“文武至聖大廣孝皇帝”,反掩其美矣。之後諡義愈美、諡字愈多。宋神宗至20字、清太祖至25字,餘皆七字、八字不等,一二字為諡者遂鮮矣。唐以後之宋,基本沿唐制不變,且加諡字之多,有過之而無不及。譬如亡國之君的宋徽宗的諡號是“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文字之美,那裡看得出是個亡國之君呢?

    不過明清時期帝王稱號又有小的變化,唐宋之時的諡號,諡字多,且每個字地位相同,不分主次。這種情況到明朝時發生了變化。明清的諡號對此做了一個改革,在眾多的諡字中分出主次。即多字的諡號,前面的字都是修飾,最後一個字才是主諡。例如明太祖史書都通常稱為太祖高皇帝,他的全稱則是: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經過這次的改革,解決了唐宋時期諡字太多,不便使用,反而使帝諡不彰的矛盾。從明以後,帝諡又成為可以經常使用的了。但明清時期,對皇帝的稱呼多用年號代稱。例如一般清代史籍上所說的高宗純皇帝,你也許覺得陌生,其實他就是你再也悉不過的乾隆皇帝。

  • 13 # 四川達州人

    XX宗是皇帝廟號。

    過去,皇帝得有說得上臺面的大功勞,才能由後代皇帝建宗廟單獨祭祀。而漢代對諡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漢景帝治國有成,平定七國叛亂,百姓得到修養生息,國家積累大量的財富,與父親合稱文景之治,這才得到“景“的這個上諡。但大臣們還是認為漢景帝只是延續父親文帝制定的政策,所以不能給廟號。

    祖有功,宗有德,是諡法基本要求。因此,到漢武帝死後,才得到了世宗的廟號。

    事實上還有個重要原因。

    所謂天子七廟。皇家才只有七廟,漢高祖之前三廟,劉邦,文帝這就已經是五廟了。後面必須進行嚴格的控制。漢武帝后面的中興宣宗算一個,合計還是隻有七廟。

    後期實際放鬆了,都在稱宗。到東漢光武帝時期進行了清理。不過,曹魏時濫充某祖笑死天下人。但此風既開,也就再難遏制。

    所以,後世一般稱漢代皇帝以諡號,唐宋皇帝稱廟號(因為每個皇帝都有廟號了),明清時期的皇帝一般只一個年號,因此一般稱呼皇帝以年號,如雍正大家都很熟悉,但幾個人知道他的廟號叫清世宗?

  • 14 # 關東風土誌

    這首先要弄清廟號、諡號和年號這三個詞的概念。

    廟號是古代皇帝於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起源於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隋以前,並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廟號,一般君王死後會建築專屬的家廟祭祀,但在幾代之後就必須毀去原廟,而於太廟合併祭祀。合於太廟祭祀稱之為“祧”,“祧”這件事情有實際上的作用。如果每個君王的廟都留下,數代之後為數眾多的家廟會有祭祀上的困難。而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就會特別追上廟號,以示永遠立廟祭祀之意。另外,由於後世皇帝諡號字數膨脹,且幾乎只要是後人接位的皇帝子孫都會給父祖上美諡,故諡號實際上無法顯示皇帝評價,廟號反而取代了諡號起到蓋棺論定的功用。唐朝以前,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自唐朝始,每個皇帝死後方才都有廟號。

    諡號是人死後後人給予評價的文字,相傳始創於西周成康時期,由周公旦所確立。唐朝以前,每個皇帝不一定都有廟號,但都有諡號,因此唐以前帝王多稱諡號,唐至元代皇帝多稱廟號。

    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一般由皇帝發起。先秦至漢初無年號,漢武帝即位後首創年號。始創年號為元狩,並追稱“元狩”以前年號為“建元”、“元光”、“元朔”。此後形成制度。歷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內訌外憂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號。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如唐高宗有14個;而明清時期,皇帝大多一人一個年號,故後世即以年號作為明清皇帝的稱呼,如永樂皇帝、康熙皇帝等。這其中只有兩個例外:一是明英宗朱祁鎮,他即位之初取年號“正統”,后土木堡之變中這位皇帝被瓦剌軍俘虜,其弟郕王朱祁鈺繼位(明代宗),改元景泰。朱祁鎮於景泰八年復辟,改元天順,直至他死去。二是清太宗皇太極,他即位時仍為後金的大汗身份,建年號“天聰”,後於天聰十年(1636)稱帝,改國號“金”為“大清”,改“女真”為“滿洲”,改元“崇德”,這是清代唯一的一次君主在世時改元。至於清穆宗年號由“祺祥”改為“同治”,因為前者並未正式確立為年號,故不算入。

  • 15 # 唱正氣歌

    這是因為有些漢代的皇帝只有諡號沒有廟號,我們只能用諡號來稱呼。因為廟號是給予有大功績的皇帝的,像漢景帝劉啟,儘管平息了七國之亂,開創了盛世,但史家還是認為他功業不夠,不給廟號。而此時皇帝的諡號很短,可以拿來稱呼。

    而到了唐朝,只要是個皇帝,死了都能撈個廟號,於是大家也就用廟號來稱呼了。而諡號都變得很長,足足有十幾個字,顯然是不能用來稱呼的。

  • 16 # 太史公記

    秦朝之前是稱為王的,秦始皇統一中國後, 認為自己的功績超過了三皇五帝,所以自稱始皇帝, 以後沿襲下來就都稱皇帝了,某某帝是諡號,某某宗某某祖是廟號 中國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還有廟號、諡號、尊號和年號。 這些稱號多見於史書。 1)廟號 廟號始於西漢,止於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後, 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的名號。一般開國的皇帝稱祖,後繼者稱宗, 如宋朝趙匡胤稱太祖,其後的趙光義稱太宗。 也有個別朝代前幾個皇帝皆稱祖,如明朝朱元璋稱太祖, 其子朱棣稱成祖。清朝福臨(順治)稱世祖,玄燁(康熙)稱聖祖。 但是在隋以前,並不是每一個皇帝都有廟號,因為按照典制, 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廟奉祀。唐以後, 每個皇帝才都有了廟號。 2)諡號 諡號是後人根據死者生前事蹟評定的一種稱號,有褒貶之意。所謂“ 諡者,行之跡”,“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 名生於人。”諡號有帝王之諡,由禮官議上;有臣屬之諡, 由朝廷賜與。還有稱諡,是門徒弟子或是鄉里、 親朋為其師友上的諡號。帝王將相之諡在西周時即已出現。 秦時曾一度廢除,漢代恢復,直至清末。私諡可能始於東漢, 或謂春秋時期已有。民國以後,稱諡在一段時間內仍存在。 諡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愛民曰文,克定禍亂曰武, 主義行德曰元等,這是美諡;殺戮無辜曰厲,去禮遠眾曰煬, 好祭鬼怪曰靈等,這是惡諡;還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懷等。 一般人的諡號多用兩字,如岳飛諡曰武穆,海瑞諡曰忠介。 3)尊號 尊號是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片語成 的特殊稱號。或生前所上,或死後追加。追加者亦可視為諡號。 尊號一般認為產生於唐代。實際早在秦統一中國之初, 李斯等人就曾為當時的秦王政上尊號曰“秦皇”。 不過這時的尊號一詞的含義與唐代以後的不甚相同。尊號開始時, 字數尚少,如唐高祖李淵的尊號為“神光大聖大光孝皇帝”。 越到後來,尊號越長,如清乾隆皇帝全部稱號為“高宗法天隆運、 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除了廟號“高宗”二字外,其尊號竟有二十餘字之多。 4)年號 年號是封建皇帝紀年的名號,由西漢武帝首創,他的第一個年號為“ 建元”。以後每個朝代的每一個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 叫做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軍國大事或重大祥瑞災異, 常常改元。如漢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後用了建元、元光、元朔、 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徵和、後元十一個年號。 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後用了永徽、顯慶、龍朔、麟德、乾封、 總章。咸亨、上元、儀鳳、調露、永隆、開耀、永淳、 弘道十四個年號。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開始,包括明、清兩代, 每一個皇帝不論在位時間長短,只用一個年號,如明太祖只用洪武, 清高宗只用乾隆。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對前代帝王多不稱姓名或尊號,都稱廟號、 諡號或年號。一般來說,對隋以前的皇帝多稱諡號,如漢文帝、 晉武帝、隋煬帝等。唐至元朝的皇帝多稱廟號,如唐太宗、宋仁宗、 元英宗等。明、清兩朝的皇帝多稱年號,如嘉靖皇帝、唐熙皇帝等。 在某些特定場合,也稱其全部名號,即廟號、尊號、諡號的合稱, 如前述乾隆的名號。遇到這種全稱,應注意區分其廟號、 尊號和諡號。另外,在古籍中, 對一些王侯將相知名人也常常不稱其名,而稱其諡號。 如稱岳飛作嶽武穆,稱海瑞作海忠介,等等。

  • 17 # 文史宴

    因為漢朝皇帝的“××帝”是諡號;唐朝皇帝的“××宗”是廟號。

    這跟周朝以來的諡法有關。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不滿意大臣“以臣議君”,宣佈不許大臣給他諡號,自己就叫始皇帝,子孫叫二世、三世一直傳下去。劉邦誅秦滅楚,建立漢朝後,部分恢復周朝制度,於是大臣在皇帝死後又開始上諡號。

    漢朝的傳統,是每個皇帝都會有一個諡號即“**帝”,但 不是每一個皇帝都有廟號“**祖”、“**宗”,漢朝的追諡規則是是“無德不稱祖,無功不稱宗”,必須認為這個皇帝有大功德在身,才會給他上廟號,否則就只有諡號,沒有廟號。

    兩漢二十四帝,只有七人有廟號。即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漢太宗文皇帝劉恆、漢世宗武皇帝劉徹、漢中宗宣皇帝劉詢、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漢顯宗明皇帝劉莊、漢肅宗章皇帝劉炟。在這裡你是不是發現他們跟唐朝皇帝的通常叫法很像?你也可以管漢文帝叫漢太宗,管漢宣帝叫漢中宗。

    如果我叫他“漢世宗”你有意見嗎

    漢朝還有一些皇帝有過廟號,如漢和帝劉肇有廟號漢穆宗,漢安帝劉祜有廟號漢恭宗,漢順帝劉保有廟號漢敬宗,漢桓帝劉志有廟號漢威宗,但除了漢和帝之外都是昏君,漢和帝又首開宦官干政之門,所以到漢獻帝時他們都被士大夫清算,廟號被取消。

    到了唐代,因為皇權的高漲,皇帝就人人都有廟號了。廟號之外其實還有諡號,就是諡號拖得很長不好拿來表述。比如唐高祖李淵的諡號就是神堯大聖光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諡號就是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在行文裡面你總不好稱呼他們為“唐神堯大聖光孝帝”、“唐文武大聖大廣孝帝”,正好他們人人有廟號,約定俗成的就以廟號來稱呼了。

    唐文武大聖大廣孝帝李世民

  • 18 # 兩腳萌獸

    帝是諡號,祖宗是廟號。諡號有評價的意思在裡頭,就是說,你是一個怎樣的皇帝。廟號則是皇帝死後,供奉在宗廟裡,牌位上寫的那個,類似於排座次,你是開國的,那就是祖,你是守成的,那就是宗。比如,清朝十二個皇帝,三個祖,太祖努爾哈赤,打下東北為根基,世祖福臨(順治),清軍入關,盡佔中原,聖祖玄燁(康熙),收臺灣,平蒙古,也有開疆拓土之功。又說,太祖武皇帝,世祖章皇帝,聖祖仁皇帝,這是廟號加諡號,既有排位又有評價。這諡號,廟號,都是死後給的,像秦始皇,覺得後人評價自己有違禮法,取消了諡號制度,只稱始皇帝。10評論

    夏日娛人

    05-02 23:3750贊踩

    你好,為什麼漢代皇帝叫“某某帝”,唐、宋皇帝叫“某某宗”?這個只是後人對不同時期皇帝的稱呼,比如漢武帝劉徹即諡號為孝武皇帝,我們後人稱他為孝武帝,因為劉徹是漢代皇帝,而孝又是漢代皇帝的通諡,所以孝字簡略不稱,最終我們稱劉徹為漢武帝。劉徹的廟號是世宗,我們也可以稱劉徹為漢世宗。漢代皇帝大多有諡號,所以我們稱呼諡號,而只有少數皇帝比如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才有廟號,我們可以稱呼他們的廟號,也可以稱呼他們的諡號。比如我們既可以劉邦為漢高祖(廟號)、也可以稱劉邦為漢高(皇)帝(諡號)。

    唐朝皇帝基本都有廟號和諡號,但是諡號過長,基本上在八字以上,用一個字有不能全面概括,全稱起來又太麻煩,所以史學界就乾脆稱呼唐朝皇帝時只稱廟號,因為廟號只有一個字是屬於那位皇帝的。比如,李世民,廟號是太宗,這個太字是代表他的,諡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總共是九個字。稱諡號的話只能稱李世民為:唐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稱唐文帝不對,唐武帝不對,當然還有很多組合,但是這些稱呼是不對的,只能全稱。所以為了簡潔,我們就不稱諡號只稱廟號。宋朝也和唐朝一樣,比如,皇帝趙禎,廟號是宋仁宗,而諡號則是: 仁宗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這麼多字,你還敢稱嗎,一不小心就說錯了。

    只愛潘多拉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04-11 17:5450贊踩

    從帝到宗的轉變,出現在唐朝,這個轉變的真正原因是帝王諡號的腐敗和濫用造成的,廟諡是指廟號和諡號。在中國古代這兩樣東西流行了幾千年。廟號是一個君主(包括國王,皇帝等)死後進入太廟接受子孫後代和天下臣民的祭祀而上的名稱。其名稱都有一定的寓意,譬如我們常見的太宗即有“克啟千祀”之意。但廟號並非每個君主都能獲得。它是伴隨著太廟制度而來的,按規定要有一定業績的君主才能進入太廟,即所謂“祖有功而宗有德”。譬如漢高祖,唐高祖等開國之君才有此殊榮。那些沒有功業或行跡太劣者則沒有。諡號,是一個人死後,對其生前言行的一種評價,或褒或貶,皆有一定的諡法。《大戴禮記》雲:“諡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樂記》雲:“聞其諡,知其行”,《五經通義》曰:“善有善諡,惡有惡諡,以為勸戒也。”同時諡號並非君主所專有,而廟號則是君主所專有的。作為君主,則基本上都有諡號(除個別亡國之君外),並且還有一定的寓義。譬如常見漢文帝之“文”,即有“經天緯地、道德博聞、修德來遠”等八種釋義。這些廟號和諡號可以從側面看到一個君主的情況。

    漢朝四百多年中,共有23個皇帝(不包括新莽和更始帝)。其中獲得廟號的只有七個,西漢四個東漢三個,足見慎重而並不濫用。這七人分別是劉邦(太祖)、劉恆(太宗)、劉徹(世宗)、劉詢(中宗)、劉秀(世祖)、劉莊(顯宗)、劉炟(肅宗)。這七個人中尊為祖的兩人,兩漢各一人,分別都是開國之君,基本上貫徹了“祖有功而宗有德”的習慣規範。廟號之濫,在唐代才發生大變。廟號到了唐朝以後,則違背了它的初衷,成了給皇帝裝點門面和歌功頌德的工具了,除了亡國之君,人人都有廟號了,這樣唐以後的皇帝都可以叫祖、叫宗了。

    同時,唐以前帝之諡號多數為一字,少數為兩字,這樣叫某某帝是很方便的。例如西漢到隋,共有78個皇帝(不包括北朝諸君),復諡的人僅為五人,即漢光武帝,晉簡文帝、宋孝武帝、晉孝武帝、梁簡文帝。考其原由,多因帝王太多,諡字有限,諡字若有重複,在當時是以為不好的,自唐以後,皇帝之稱由帝易宗,也與諡號太長,不便稱呼有關。自唐以降,諡號遂濫。字數幾倍於前,徒欲以此爭慕虛榮。唐初諸帝的初諡,與前代一致,揆之西漢,高祖大武皇帝,太宗文皇帝,高宗天皇大帝,中宗孝和皇帝,除高宗不符諡法外,其餘似無不妥。至高宗為高祖、太宗加諡,遂掀加諡之風,至玄宗時最終形成了後世的文字繁多的諡號。變數千年諡法之局者,為唐玄宗。譬如唐太宗,初諡為文皇帝,本已為天下第一等諡,而後來妄加至“文武至聖大廣孝皇帝”,反掩其美矣。之後諡義愈美、諡字愈多。宋神宗至20字、清太祖至25字,餘皆七字、八字不等,一二字為諡者遂鮮矣。唐以後之宋,基本沿唐制不變,且加諡字之多,有過之而無不及。譬如亡國之君的宋徽宗的諡號是“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文字之美,那裡看得出是個亡國之君呢?

    不過明清時期帝王稱號又有小的變化,唐宋之時的諡號,諡字多,且每個字地位相同,不分主次。這種情況到明朝時發生了變化。明清的諡號對此做了一個改革,在眾多的諡字中分出主次。即多字的諡號,前面的字都是修飾,最後一個字才是主諡。例如明太祖史書都通常稱為太祖高皇帝,他的全稱則是: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經過這次的改革,解決了唐宋時期諡字太多,不便使用,反而使帝諡不彰的矛盾。從明以後,帝諡又成為可以經常使用的了。但明清時期,對皇帝的稱呼多用年號代稱。例如一般清代史籍上所說的高宗純皇帝,你也許覺得陌生,其實他就是你再也悉不過的乾隆皇帝。2評論

    高冷的秋名山車神

    02-22 16:43470贊踩

    “XX帝”為諡號,“XX宗”為廟號

    漢代皇帝,後人以諡號相稱

    “諡號”:諡號是指人物死後,根據他的生平事蹟與品德修養,評定褒貶,而給予一個寓含善意評價、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諡號制度起源時間不詳,最早可追溯至周穆王前後。直到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認為以子議父、以臣議君,乃是對上不敬,遂取消諡號,只呼皇帝為幾世(如秦二世)。但秦王朝只歷經二世,就被劉邦創立的漢王朝所取代,劉邦恢復了諡號制度,使其得以延續。

    至於為什麼都叫漢什麼帝,且看如下例子:

    劉盈,西漢第二位皇帝,諡號為“孝惠”(漢代皇帝以孝道著稱,所以諡號中皆有孝字),故稱“孝惠帝”。史家敘史作省稱,或略去“孝”字,或略去“帝”字,就稱為“孝惠”或“惠帝”。但歷史上諡為“惠”以及“孝惠”的帝王又不只有劉盈一人,為加以區分,便在簡稱前面加上朝代,所以後人稱為“漢惠帝”。

    唐宋以後皇帝為什麼不叫“XX帝”了?

    在魏晉南北朝之後,諡號開始變味,變成阿諛奉承的利器,對君主只褒不貶。並且諡號的字數越來越多,從最初的一兩個字,演變為七八字,到清代時,已是十幾個字!

    比如: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諡號為“ 太宗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再想用諡號稱呼皇帝,似乎有點太複雜了,一不留神順序反了豈不是欺君之罪?

    那怎麼辦?用廟號。

    “廟號”是用以歌頌人物的,起源於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在魏晉南北朝之前,廟號控制得相當嚴格,只有對國家有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帝(先王)才能追加上廟號。

    但魏晉以後,隨著諡號變味,廟號也跟著變了味,廟號爛大街,任何一位皇帝都可以擁有廟號。因為廟號只需一字便可表達其意,且不分褒貶,故在諡號字數氾濫後,史學家便以廟號代稱皇帝。

    時空驛站

    02-23 14:2074贊踩

    先來說幾個概念。本名、年號、諡號、廟號。

    01 本名

    本名不必多說了,就是皇帝和后妃、大臣們的名字,和老百姓一樣。要說一下的是明朝皇帝們的名字,特別有意思。

    別看朱元璋讀書少,但對文字特有一套。現在財務記賬用的大寫數字就是朱元璋為了防止貪汙,篡改賬目而開始使用的。

    可能是他的父輩們的名字給了他刺激(他太爺叫朱四九,他爺爺叫朱初一,他爸爸叫朱五四,他原名叫朱重八),他就把後代取名規則都想好了,到後代時就按照他的規則取就行了。

    具體是這樣的:他給26個兒子,每人20個字,用作後代取名時中間那個字。

    例如,朱元璋給朱棣後代的20個字是:“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一代使用一個字。(後來的皇帝都是朱棣這一支的)。

    名字的第三個字必須以“火、土、金、水、木”為偏旁,迴圈使用。

    從朱棣的兒子朱高熾開始,中間字是高,第三個字偏旁是火。

    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中間字是瞻,第三個字偏旁是土。

    如此迴圈往復。

    都知道前總理朱鎔基是朱元璋的後代,那他到底屬於哪一支呢?按這個規則咱們可以找找朱鎔基總理的世承。

    朱元璋的第18子,岷王朱楩(音 pian二聲)被朱元璋賜予的二十個字是:徽音膺彥譽,定幹企禋雍,崇理原諮訪,寬鎔喜賁從。

    朱總理排到了第十七個字“鎔”,而對應的第三個字正是土字旁的“基”。所以朱總理是朱楩的後代。

    02 年號

    這個也簡單,用來紀年的。每個皇帝最少有一個年號。一般是從皇帝接班的第二年算起,當年算做是先皇的最後一年。明清皇帝一般就一個年號,比方說康熙二十年就是愛新覺羅-玄燁繼位的第二十年。也有一個皇帝多個年號的,武則天有18個年號,經常更換,原理一樣的。

    03 諡號

    皇帝及其後妃、諸侯、臣僚等人死後,朝廷根據其生前事蹟與品德,而給予他一箇中肯的稱號,字數不定,少的一兩個字多的數十個字。這些字都是含有褒貶性質的,文、武、明、睿、康、景、莊、宣等都是褒義的,如漢文帝,漢武帝。煬、厲、荒、幽等都是貶義的,如隋煬帝,周幽王。

    大臣也可以有諡號,像曾國藩的諡號是文正,這是大臣等得到的最高的評價,所有大臣夢寐以求的諡號。在唐朝以前,後人對歿世的皇帝都稱諡號。但在唐朝以後由於諡號加長,經常好幾十個字,因此就改稱廟號了。

    04 廟號

    廟號就是皇帝死後牌位要進入太廟供後人祭祀,在供奉時後代給予的稱號。

    就是我們所說的什麼什麼祖,什麼什麼宗。如漢高祖,明太祖,唐太宗。一般來說開國之君稱為祖,後面的皇帝稱為宗。但也有例外。廟號也是有一定的褒貶含義的。太祖、高祖、世祖、太宗 能開國立業或發揚光大;世宗、高宗等保住江山,仁宗、宣宗、聖宗、孝宗等也是明君。神宗、英宗,光宗、熹宗就不算好詞了。

    05 有意思的事

    我們說了,開國君主才能稱祖,後世皇帝稱宗,那為啥朱棣和順治、康熙也稱“祖”,不稱“宗”呢?

    廟號都是後人給的,朱棣剛死時是稱為“太宗”的,後來嘉靖皇帝改為“成祖”,為啥呢?

    這個嘉靖皇帝也是挺有意思的,通道20多年不上朝,還牢牢把控住朝政,(有興趣可以看看《大明王朝1566》,對嘉靖的描寫很到位。)。他是因為他堂兄正德沒有子嗣,才來接班的。繼位後,想把他爹興獻王也弄進太廟正殿。可是正殿只有九個位置。他爹進去必須出來一個到偏殿。

    按規制,"祖"永遠不動,其餘的正殿先帝們和現任皇帝親緣關係最遠的出來。那就應該是朱棣了,可是朱棣是什麼人吶,生猛的不行不行的,天下都是人家從朱允炆手裡奪來的,嘉靖動誰也不敢動他啊。於是就把他改為成祖,不用動,而把他兒子仁宗挪出來了。所以明朝就出現了“二祖列宗"。

    順治被稱為“世祖”是因為努爾哈赤沒有進關就死了,他才是真正入主中原的開國皇帝。康熙帝的文治武功實在太厲害,做到了開疆拓土,所以被稱為聖祖。如果您看過一個老電視劇叫《宰相劉羅鍋》,乾隆皇帝在後宮鬼混,劉墉折麼他,在外面跪著,一會就喊一聲"聖祖訓",那就是康熙爺的訓話。

    06 有意思的人

    漢廢帝劉賀:漢武帝的孫子,在皇位上僅僅呆了二十七天就被廢了,二十七天卻幹了1127件壞事,平均每天40多件,效率高的嚇人,是有多恨這個社會啊。

    宋英宗:36歲便英年早逝,是宋朝開國以來最短命的皇帝,廟號不叫英宗還真對不起他。

    宋真宗:因其大伯、父親之皇位皆來路不正,而其本人之繼位則是名正言順非假也,故廟號真宗。

    明神宗:三十餘年不上朝,在位期間,打了萬曆三大徵,包括抗日援朝,大勝日本,一輩子就出過一次紫禁城,還是去看自己的墳修的怎麼樣了,真夠神的。

    明光宗:這哥們繼位一個月就因為“紅丸案”去見祖宗朱重八了,光的不能再光了。

    07 例子

    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之妃,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的生母,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的祖母。康熙二十六年逝世,享年75歲。康熙帝將靈柩暫安於順治帝葬所孝陵附近。康熙二十七年十月,上諡號為孝莊仁宣誠憲恭懿翊天啟聖文皇后。

    也就是說博爾濟吉特氏死後一年才有的"孝莊”的諡號,這兩個字是不可能從她嘴裡說出來的。

    關於廟號,諡號的內容能夠寫一本書,再次就不多贅言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19 # 大可151753208

    廟號制度起源於商朝,如稱太甲為太宗,太戊為中宗、武丁為高宗。開國君主才能稱為祖,繼嗣君主有德者才能稱為宗。

    周朝確立了諡號制度,對君主和大臣死後給予的蓋棺定論的評價,稱為“諡號"。同時廟號制度被廢止,到了秦朝連諡號也被廢止了。

    秦始皇稱己為“始皇帝”,不再使用“王"的稱號,下面繼任者用“二世、三世……表示。

    自漢朝以後,又承襲了廟號制度,對於追加廟號執行的極為慎重。開國皇帝為太祖,劉邦的廟號太祖,(自司馬遷時稱其為高祖,後習之)諡號為高皇帝,(諡法無“高",以功最高為太祖),因此只稱劉邦為太祖高皇帝。

    自唐朝之後,除亡國和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廟號,廟號用祖或宗字。開國皇帝用太祖或高祖,後面的皇帝稱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

    在稱呼先朝皇帝時,廟號應放在諡號之前。

    現在回到提問,在唐朝以前對歿世皇帝只稱其諡號,如漢武帝,隋煬帝等等,所以稱之為“帝”。

    自唐以後,由於諡號文字加多了,稱呼起來不方便,便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宗等等,所以就改稱為“宗"了。

  • 20 # 合意HY

    何為廟號諡號年號

    廟號是皇帝死後於廟中被供奉時的稱號,如李世民廟號為唐太宗

    諡號為古人死後根據其生前事蹟所做出具有評價意義的稱號,如東漢開國皇帝劉秀諡號為光武

    年號是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一個皇帝可能有多個年號),一般新皇帝登基換用新年號,稱為改元,崇禎、康熙等均為年號

    唐以前稱皇帝多用諡號 如隋煬帝

    唐及唐後,明清以前多用廟號 如宋太祖、宋仁宗

    明清多稱年號 如萬曆皇帝 雍正皇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人是需要呵護的,怎麼才能做到跟自己的女人(老婆)過得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