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浮世掠影
-
2 # 湖南李逸
偶然見到題主這一問題,立刻來了興趣。因為生死問題不僅僅是筆者,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感趣的。
人因為日日體驗生而感覺淡然,但對死卻恐懼莫名,因為死亡是未知的,因為人都只有一次感受死的味道。所以說死亡又是公平的,這是每個人所必須經歷的,不管你貧窮還是富貴。
筆者今年四十有二,感受過小孩呱呱落地時喜悅與歡欣,也感受過親人走向天國時傷感與悲痛,可以說是見慣了生死。
其實,生死並沒有什麼,它只是一個點到另一個點。一個起點,一個終點,其中的距離的長短就是我們的人生。
既然我們都不知為何會來到起點,同樣也感知不了終點後的虛空與深遠,那麼我們只有努力的使起點至終點間的人生精彩些燦爛些就夠了,何必再去想那些無意義的事呢?
坦蕩而生,坦蕩而死,就夠了。筆不達意,言盡於此。
-
3 # 努力力力力力力
有無相生、生死相隨。出現了就會消失,有消失就又會有出現,如此反覆輪迴。在醫院裡,看盡了人間生離死別。孩童出生,老人死去,亦或者白髮人送黑髮人,亦或有情人的生死離別,或者人間冷暖。別人的生死看多了也許覺得沒什麼,到了自己身上缺依舊很難看的開。首先,父母親人,人總會有死亡的時候。其次,自己的生死,從何處來死了又要去往何處!人總希望有個歸宿。人生在世、其實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最終的結果。有人糾結、有人坦蕩,道家講順其自然,佛家講四大皆空,這都是超脫了生死這對因果之後修的法門。人生在世五味陳雜,酸甜苦辣鹹,有人捨不得,也有人厭惡。更有中庸之人處之泰然,能做到: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儒家則有立功傳世的思想,將畢生精力都用在著書立說,將自己的思想傳承下去,亦為“不死永存”之法。如此則是身亡而精神不滅。臧克家所作的《有的人》,原詩如下: 有的人 ——紀念魯迅逝世十三週年有感 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每個人的三觀不同,活著的方式也不同,對待生死的理解也不同。晨鐘暮鼓,生死輪迴,結局已經註定,但我們不能混吃等死,也不能過分糾結於生死。中國人的中庸之道很有用,我們要正確面對生死,我們可以因生而喜,也可以因死而悲,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人皆有之,但不能因為生死變得麻木。面對父母親人的生死,自己也會有死亡的一天;面對自己的生死,這早已是定局。生死天註定,萬事莫強求。
-
4 # 洋蔥圈之體
生於虛無感天恩,
滅在虛無終回我。
生死之間凡塵事,
哭累酸甜一樣過。
樂哉苦中逍遙駐,
安然自若處婆娑。
生已成鑿渡坎坷,
只求無愧至死休。
莫言己苦觀生靈,
生機勃勃生死過。
人生何事惹鬱郁,
道此天機勸君莫。
-
5 # 四教園
說到死,總是讓人顫抖的。每參加一次追掉會,情緒總會被幹擾些時日。免不了想去探究一下死亡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首先想到了莊周用寓言告誡世人,沒有死過的人是不會知道死的世界。坦然面對死亡,領悟自然的真諦,就是智慧。他認為生、死都是大化執行中的一個階段,所以對於死亡不必恐慌,要順其自然。人是“氣”的一種存在形式,“人之生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知北遊》)。
莊周畢竟是聖人,超越生死的界限可不是凡人有能力解讀的。當然,莊周的理論是當之無愧的最高境界!世俗凡人即便不能理解,也無妨聆聽其指示,而少些恐懼悲傷吧!
佛教弟子大約是沒有擔心死亡的。“無常”一詞是大和尚臨終前對自己離世的謙稱;“圓寂”一詞不妨解釋成“圓滿的完成修行,該去一個人寂寞了”,這是對高僧離世的尊稱。
我想到一個讓人肅然起敬而又不寒而慄的死亡——“肉身菩薩”(我發誓,對得道大師絕無不敬的念頭)。佛龕裡面供奉不腐肉身,讓現代科學完全無立錐之地;不過,當世人瞭解“肉身菩薩”生前經歷後,無不肅然起敬!皆因生在俗世時,專為蒼生度;“肉身菩薩”備受尊崇膜拜也是修煉的善果。
佛教認為,佛菩薩或高僧大德圓寂後,可得舍利。全身舍利即是指高僧離世後,其身體經久不腐,常保原形而栩栩如生。碎身舍利指高僧大德火化後之遺骨。我們所說的肉身菩薩,就是佛教所說的全身舍利。至於為什麼會這樣,科學技術解釋不了的,當然也不是普通凡人該去思慮的,崇敬和虔誠足矣!
這種死亡是修煉的完美結局,與世俗凡人相去太遠了。
讓我們稍微降低點格調。
新中國成立後,提倡移風易俗。“村子裡死了人,不要搞風光大葬,村民們圍在一起開個追悼會,緬懷一下逝者……”(大意如此,原文不記得了)。如此,追悼會被廣泛應用至今。老實說,這確實是好辦法。至今參加過多次追悼會,肅然氛圍中,逝者生前歷歷在目。這種形式合該是生離死別的一種撫慰,更是人情世故的最後表白!當然也有人指責是形式主義。
古人對待生死的態度是模糊的。大約有部分人信奉“輪迴”,所謂輪迴即是如輪轉動,週而復始,沒有窮盡。這種人是不怕死的,通俗的說就是“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也許這是臨死前的自我壯膽?
清晰記得《晏子春秋》中記錄的《二桃殺三士》,這個故事存在的初衷大約是彰顯晏子的智慧謀略,但後人讀來,反倒認為三士實為深明大義的高士,晏子不過是一個奸險的小人。且不去討論誰對誰錯,典籍的存在想來總是有他的理由。但三位高士,僅僅因為分桃而羞愧自刎,實在是藐視生命的價值。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是《孝經》所云。愛惜自己的身體生命,本為人之天性,卻要牽強附會扯到孝順上去?孝順是華夏文明的重要一支,但和個人生命比較起來,似乎還是略次一等。沒有身體生命,孝順從何而言。
這隻能說明古人不把生死當回事兒,需要用格言警示教導,保護好自己的身體,減輕長輩的牽掛,屬於孝的範疇!這段話的存在也算是反證了《二桃殺三士》故事存在的合理性。
歷代君子賢者,多是面對死亡而樂觀的人,他們對於死亡的命運,常能樂天安命,順命而活。話雖如此說,顏回去世時,孔子也是止不住哀嚎痛哭的。看來在人情冷暖上,聖人和俗人沒有區別。
“好死不如賴活著”大多是勸解準備自殺的人的;一個人到達死都不懼的境界,還有什麼可怕的。往往要自殺的人不會表現出“死相”,叫嚷著自殺的人,通常是做做樣子,其實不過是想躲避些什麼。當然,對於那些病入膏肓的人,自殺無異是很好的選擇,畢竟解脫自己和親人的痛苦也是高貴的選擇。或許過些年“安樂死”能夠合法,可以免去自殺額外增加的痛苦。
說了這些關於死的話題,卻感覺是說不完的。說來道去,要離開的人總會離去,不會因為不捨而留下;也不會因為多說了些而減輕悲傷。亡者已矣,悲傷也罷,達觀也罷,總該面對。還是想想莊周先生雲:“沒有死過的人不會知道死的世界”;活著的且行且珍惜,離去的自有歸宿地,那裡或許是陽光明媚,春風和睦!
-
6 # 誰動了我的大山
生與死都是自然規律,生、死是人類繁衍發展過程中的必然,沒有生人類就無從繁衍,沒有死人類就無法生存。所以生生死死才是每個物種發展的規律,是一種自然的平衡,打破了這種平衡,物種就會走向滅亡。
人類不同於其他物種,是因為人類有思維和智慧,對外界的感知是有情感在其中的,人類有七情六慾、喜怒哀樂,所以人的一生過程是豐富多彩的,世界一切美好的東西會給人帶來愉悅和快樂,而世上的一些磨難和坎坷會給人帶來痛苦,人類特有的情感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紐帶結的更加緊密,相互依存、依賴、呵護、幫助等等,更豐富了人們的情感世界。因此,人出生以後,隨著成長過程會逐步加深對各種人、物的留戀。另外,求生的慾望是人類繁衍發展的一種本能,因此,人們對生總是充滿了希望和留戀。
而死雖然是一種必然,但是死亡就意味著離開了這個世界,脫離了各種關係,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希望都不在了,又看到各種生物死亡所經受的痛苦過程,所以死亡帶給人們更多的是恐懼,所以正常人都不甘心死亡,都恐懼死亡。
但是我們人類是主宰地球的高等生物,我們人類有高等的智慧,所以面對不得不死亡的時候,人類也想了很多的辦法,讓人們對死亡不再那麼恐懼,比如各種宗教對死亡的描繪,把死亡以後想象為去了另一個比地球上的現實世界更美好的新世界,從而讓信徒們不再恐懼死亡,從容面對死亡,或者對死亡後即將到達另一個世界重新充滿了憧憬和希望!宗教的另一個昇華就是各種主義,各種的社會制度的規劃,這種規劃是要打破現實中的一些不平等所導致的,阻礙社會發展的頑疾過勢力,這就是為追求美好生活而引發的各種鬥爭,而為了這個鬥爭,人類在面對死亡的時候,就類似宗教人士面對死亡一樣的狀態。毛主席對死亡引用過古人精彩的描述,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古今中外都有類似的事例,這就是人類對死亡認識的一種昇華。
所以人類面對生生死死的時候,一定要有個正確的態度,既然無法改變死亡的現實,那就積極的面對它,把生著的時候活出精彩,不給自己留下遺憾,不給繼續生存的人們烙上痛苦的記憶,當然這是一種修煉,是一種經過生活的歷練總結出來的大智慧,是一種超然脫俗的態度!
-
7 # 我看我亦非我
生?每個人,自從母親懷孕的開始,到母親分娩,在母親懷裡坐了十個月的“胎獄”。怎麼講?母親吃飽一點,胎兒如被一座大山壓得透不過氣;母親吃熱一點,胎兒如被高溫煎熬痛苦難受;母親吃冷一點,胎兒如被關在冷凍庫裡受飢寒;一朝分娩,又經過“夾山地獄”才能到人間,一到人間第一件大事就大哭!苦啊苦啊苦啊!好不容易經過生苦,後面的路還有老苦、病苦、死苦……死後墮地獄更苦!人哪!赤裸裸來到人間,沒有失去任何一樣東西,死,什麼都帶不走,沒有擁有任何一樣東西。所以,人生最重要的是求覺悟求出六道輪迴。南無阿彌陀佛!
-
8 # 法度之家
生死只是人類形體之演義!而非能量性的空間性消失!所以科學微觀上看人的壽命可千年!而非百年!一切在於視角與空間之演化!一一一引航者!
-
9 # 情感聲音若辰
因為人生而日日體驗生,卻一生只有一次機會感受死。那麼多人匆匆離去,但誰也無法代替誰感受死亡。
我少年時代參加過很多葬禮,感受過親人和友人離去的痛苦,但那是從相聚到永別,從擔憂到痛苦,是在親密的牽絆中斷之後,自我情緒上的崩潰。然而縱使是最親近的人,在臨終之際,所散發出的死亡氣息,對“我”們這個個體來說,還是非常陌生的。我聞到的死亡氣息,並不足以讓我在面對自己的死亡時豁然開朗。
兒時深夜無眠,想宇宙深遠,自我如此渺小,一旦死去,就是虛空,萬物不再可感,萬事不再可追,連虛空這樣的概念都不再能感知。這種經歷,我想不光是我和題主,甚至幾乎所有人都會有。我們從小是讀著唯物主義長大的一代,我們不相信有靈魂。所以對我們來說,死亡沒有歸宿,死亡只是歸零。
為何而生,為何而活,為何而死。幾千年的哲學,都是為了解決這三大問題而存在。解決了嗎?我覺得沒有,大家只能拿出比較折中的方案,比如,勸你去信個教,相信你的靈魂能在死後被妥善安排往某處,但那其實還是永生的概念。很多人老了之後突然皈依宗教,大抵是這個緣由——畏懼那迎面而來的,無盡的未知和虛空。
羅素晚年寫《我為什麼而活》,但就它在哲學史裡講蘇格拉底的態度,我覺得它也不願意往死亡不可知論裡走。它情願構思出一個神曲裡limbo一樣的地方,幻想在那裡可以和偉大靈魂們相聚。
話說回來,這麼多年,這麼多人,大家都熬過來了。因為這是件無法反抗的事兒。人往往在年輕和老年時最為畏懼死亡,因為這兩個時期閒暇最多,腦子和身體都會空下來,一空下來,可能就不由自主往某些地方拐了。
所以要我說啊,你並不是讀書太少,因為讀再多的書,再多的哲人,恐怕都無法解決你這屬於全人類的困惑。你只是太年輕,太無事可做。你身上還沒有揹負中年人事業和家庭的重託,你還沒有來得及讓別人的人生擠佔你的自我空間,你甚至也沒有想到一個足夠偉大的夢想去認真地實現自我。所以你全心全意想自己,想自己的生涯終端,你害怕,你痛苦,但是無濟於事。
努力往前活吧,小朋友。等到你願意為了什麼人或者什麼事業付出自己的一切時間精力,等到你的人生跟他人的人生產生密不可分的交集,等到你也有了像麥哲倫同學那樣的經歷。你接受著生,承受著死,還要思考著揹負一切繼續向前走,你的步伐會越來越沉重,落下的腳印卻會越來越深。
到那個時候,你就無暇再去畏懼自己的死亡了,不是嗎?
你可能會更想好好體驗這與親密之人,與所愛之事,所能盡力交集的,實實在在的一生。
而不是去展望那虛空。
祝好。
-
10 # 草本草菌
生而不易,死亦何難?
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生命,珍視生命。
沒有什麼坎是過不去的,如果過不去,就認頭,在苦難中掙扎著也要活下去啊,因為,這個世界還是有美好的東西存在的,如果看不到,就換一處地方。
那些美好的東西,就是存在的價值,活著的意義。
-
11 # 小獅子ff
我真的很怕死,我覺得我還沒有活夠!
我今年23歲,我還沒有畢業,沒有一份工作,不知道社會的複雜,還沒有去孝敬父母,沒有和朋友掙到錢了一起遊山玩水,還沒有看夠好看的影視作品,還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有什麼改變…
如果是天災我可以接受,其他的我都接受不了,希望每個人都能珍惜自己的生命,想一想自己的家庭,不要去做傷害他們的事情。
-
12 # 權勢廢話
人生哪有絕對的對錯,也更沒有絕對的生死,古話不是說過 生即是死,死即是生。
當新生兒剛出生的時候周遭都是笑的,唯獨新生兒哭的撕心裂肺,而將死之人都會有個迴光返照,像是宛若新生,而周遭的人卻悲痛欲絕
死是通往新生之路,而生亦是通往死亡之路,
-
13 # 阿菲不想說
死亡並不可怕,人類無須對死亡感到恐懼。死亡存在於生命的旅途終點,宛如傍晚天邊的晚霞終將散去。死亡引領著一個個生命體從生到死的過程,好比從黎明的白晝到太陽落下後的暮夜一樣畫上句號,但它同樣是一個個美麗的瞬間,它甚至與生命初來人間時一樣絢麗、璀璨……
死亡是讓一個鮮活的生命慢慢步入塵埃感受生命的過程,然後靈魂飛昇星空化作孤星俯瞰蒼茫大地。莊子認為,這一切本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人們不必為此而悲傷。死亡彷彿只是改變了生命存在的形式,似乎只是更換了生命存在的方式而已,然而,不管生命體存在與否,它都將永遠跟隨大道化作世間萬物,迴圈往復,週而復始……
一切生命有生必有死,這是任何生命形式都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作為生命體而言,生是希望,生是力量,死就是生命終點的謝幕!有意義,也有價值。然而。
作為高智慧的人類,由於擁有自我意識和認知,人能夠將生命作為意識的物件來看待——能夠將“我本身”作為思維的客體來認識,也就是說,無論是生命的起源、生命的過程、生命的延續都成了自我意識的物件物。
-
14 # 甜瓜20875
以題目來說,是智慧與素養的一種超然的境界,微笑而來微笑而去,人生就是一次旅行,人從自然來,當做沒來,只是一種幸運,迴歸自然去,當做沒來,也就沒有了可怕……
-
15 # 春江說易
人來到這世上不容易,應該珍惜生在世上的時光,用一顆平淡善良的心處世,生活好每一天。死亡是自然規律,不是任何一個人能阻止的,有生自然有死,所以沒什麼可怕,澹然處之,笑笑面對這一自然現象。
-
16 # 靈魂之美
如今,社會生活的節奏不斷加快,我們自己的步調似乎也被帶著奔走,單獨的個人不經意間被淹沒在社會競逐的巨大洪流中,為了名利金錢而奔命、迷途難返。然而,富貴不能久長,輝煌亦將暗淡,風流人物的豐功偉績也終入漁樵的笑談之中。道教的祖師千百年前已將此點參透,老子在其《道德經》中向世人發問:“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張伯端祖師說得更加具體明瞭:
不求大道出迷途,縱負賢才豈丈夫。
百歲光陰石火爍,一生身世水泡浮。
只貪名利求榮顯,不覺形容暗悴枯。
試問堆金等山嶽,無常買得不來無。
人生短短百年,若要重外而輕內、重利而輕生,終使得原本侷促的壽命提前夭亡,這當是對生命的一種褻瀆。在道家的生死觀中,其尊重生命之自然本來,提倡的是終其天年而不夭。但終其天年而不夭又絕非道教對待生死的終點,道教有句眾所周知的名言:“我命在我不在天”。道教認為,可以透過人主動的修道養生來益壽延年,乃至長生久視。經書言,人身難得,正法難遇,是以道教特別看重今生今世之修行,正如張伯端祖師所言,“不求大道出迷途,縱負賢才豈丈夫?”以此難得的人生機緣,虔心向道,訪求明師,精進修行,超升成真。到此,生死已了,超出輪迴,享萬齡之壽。
古詩中有言,“金鰲頭上蓬萊殿,唯有人間煉骨人”“笙歌暫向花間盡,便是人間一萬年”。但遠離紅塵、虔心修道並非易事。有向道之心者難得,能拋開世俗中的種種羈絆、一心修行者就更少了。仙道多途,道教了卻生死的法門更是多種多樣。能得其一而修之,便是吾生大幸。
在生的方面,道教之養生文化飲譽中外。養生、調理好自身機體,是修道的基礎和前提。自古道、醫不分家,道教的許多祖師、先賢如陶弘景、孫思邈等都是養生方面的大家。道教之養生雖以修道為目的,但養生文化所適用的群體卻不限於道教的修行者,它本身包含許多簡便易行、適合現代人的養生理論和方法,值得深入挖掘、給現代人的身體調養帶來福音。
更重要的是,道教的養生是形神兼顧的,在葆養人身機體的同時又注重精神心理的調養:一方面它以豁達的姿態看待“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與不肖譭譽”;另一方面它要求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積德累功,慈心於物”。這樣的生活態度和行為方式能為人們紓解許多不必要的心理壓力,遠離精神困擾。道教的祖師、先賢們留下的豐富養生智慧,勤勤習之,可以兼養形神,使人們心神安寧,健康長壽。
死,本是自然界中最正常的現象,但於個體生命而言卻意味著終結和毀滅。死,以及死後靈魂歸往何方,這是每個宗教都要解釋的問題,道教亦不例外。莊子認為,“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其修得長生不死、羽化登仙者自然逍遙帝鄉,與神仙為侶;對於修道未成或者未修道之人,亦可根據其在人世之善行、功德逐步升遷至仙班;其中“至忠至孝之人,命終皆為地下主者,一百四十年乃授下仙之教,授以大道”。
“仙道貴生,鬼道貴終;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兇。”面對生死,以超脫之心態、精進之修行、卓著之善功,使個體生命遵大道而行,是道教的先賢給予我們的啟示。草木一秋,人生似寄,珍惜當下,把握今生,惟願此生無憾,歲月靜好。
-
17 # 滾燙的可樂加冰
沒有人能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特別是這些個特殊的時期。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保護好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
如果你父母老有所養,孩子愛人生活無憂,除了有點遺憾,那麼你還擔心什麼,生死看淡,不服就幹。
-
18 # 昌滿莊園
生死之事,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都是隻能順其自然,當然,誰都想身體健康,多活幾年……。但對於富裕的人來說,肯定不想死,肯定想長生不老,於是自古以來,就有很多藥師道師對長生不老藥進行了研究,但很失望,沒有人能研製成功。
-
19 # 播客來
生死很大,也很小。越是優秀的人越把生死看得很淡。年少時就見過親人離世,甚至去過醫院安放故去之人的地方,當時心裡卻一點也不害怕,因為是自己最愛的家人。
日本有部電影(入殮師)講訴替往生者最後送行的故事,非常的人性化,但是現實不太可能做到那麼完美。也不太喜歡以前必須穿壽衣的傳統。曾經聽朋友講過家中德高望重的長者離世了最後換衣服的時候非常之不堪,感覺人跟動物沒有兩樣。
想必真正想要長命百歲的人並不多吧。
-
20 # 體育思考者
生與死都是客觀規律,人自己無法去掌控,生不由己,死也不由己。那就順其自然。順其自然不是自暴自棄,而應該在生命存在的日子裡,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有質量。首先應該過得快樂一點,以樂觀的態度去對待生活中的一切,抱一個與人為善的態度。多做些有利於社會的事,為社會的文明進步儘自己的微薄之力。也不枉此生此行,人過留名,雁過留聲,讓我們的人生過得有點積極意義。當我們即將死去時,我們回顧一生而沒有愧恨,那我們的一生就是值得的!
回覆列表
人生就是一次旅行,從生到死不過幾十年的光陰,對於宇宙時空來說真的不過是彈指一瞬。想想從古到今有史記載的文明歷史最多不過七千年的時間,多少人生在其間湮滅無聞,多少人生在他們的時代曾轟轟烈烈,然而死後也不過一坯黃沙,幾十年後也不過別人口耳間的一陣風而已。無數次的生命在這片土地上掙扎與狂呼,悲歡或憂鬱,然而都不曾改變這地球,這宇宙分毫!何況今日之你我?!人生沒有意義,有的只是一次次成長與老去,痛苦或歡樂的體驗,其實,所有的一切感受,看開了真的微不足道。
在道家看來,人死後是擺脫了肉體的束縛,靈性得到了釋放。肉體雖滅,靈性尚存,所以無所謂悲歡。在佛教眼裡,四大皆空,人的肉體是腐肉,爛骨,膿血屎尿等的組合,是令人憎厭的存在。人生因因緣際合而來,痛苦走完這一世,只有修心求佛,脫離六道才能免受生生世世沉淪六道。 在我看來,人這一生並沒太大的意義,僅有的意義在於“學習”,“修正”,“體驗”,“成長”。再努力都是命定,只是尋求努力過程中帶來的快樂體驗罷了。有的人生來富貴,有人生即貧賤;有人生在父母通達智勇之家,雖貧賤終不久;有人生在父母奢靡隨性之家,即富貴也末運不佳。這也都是命運,你的出身,你的心性,性格自家庭而來,無法改變。要改命,只有改心性,改性格,但這很難很難,有心的人一輩子都在掙扎。
有錢不必炫耀,無錢勿需自卑;達便濟人,窮則自顧。這世上人多的是貪狡虛情之輩,無朋無友也不必自憐。這一生你所有的自以為是的驕傲到老終是一場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