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怎麼忍心讓你孤單
-
2 # 杜坤維
中鐵總是一個超級央企,但盈利能力並不強,不得不承認。
,4月30日,中國鐵路總公司釋出了2018年年度報告2018年中鐵總淨利潤首次突破20億元大關,達20.45億元,同比增12.42%,再創歷史最好成績。
2018年,中鐵總運輸收入7658.57億元,同比增10.31%。截至2019年3月31日,鐵總負債5.27萬億元,相比一年前的5.04萬億元增加4.56%,負債率微增至65.63%。
總鐵總運輸收入高達7658.57億元,可是淨利潤只有20億元,還是創歷史最好成績。20億元,從資料看,也不少,可是相對於7000多億元收入而言,簡直就是不值得一提。僅僅相當於0.3%,這個盈利水平說實在話,還真是不高。
中鐵總每年20億元盈利,可能還的依靠國家的補貼才行,離開補貼,中鐵總大機率是虧錢的,18年中鐵總有3296.74億元其他收入,其中就包含了一筆鐵路公益性運輸國家補貼,但這一補貼究竟有多少,筆者查閱一番,還真的沒有查到具體資料。
20億元盈利對應5.27萬億元負債有沒有風險
總鐵總負債5.27萬億元,對應的是20億元盈利,不考慮未來的盈利變動,即使不算利息,這需要多少年才能還清呢?1000年也才有2萬億元利潤,2000年也才有40000億元利潤,2500年擦會有50000億元利潤,即使全部利潤用來還債,中鐵總也需要2500年才能還清債務。
以18年為例,中鐵總共還本付息4901.42億元,其中利息806.68億元,但是又增加了5714.54億元的貸款,可見貸款總數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800億元左右,所以中鐵總負債率等於繼續升高。
面對中鐵總極高負債率和很低的盈利,銀行緣何不懼怕中鐵總,總是願意貸款呢?就在於中鐵總現金流十分充沛,總是可以還清到期的債務和利息,然後借到更多的錢,所以銀行並不擔憂中鐵總信貸違約。
但是這種滾雪球一般的債務是不是可以永遠的滾下去而沒有任何的風險呢?恐怕也是存在不確定性的,一旦出現債務違約,就是巨大的灰犀牛,而不是一般的債務風險。
但是就目前來看,中鐵總是沒有任何的債務風險的,畢竟關鍵時刻國家可以為之注入資本金,改變中鐵總的負債率,因為中鐵總高負債是承擔了國家的基建投資任務的,也就是承擔了增加投資的任務的。國家發改委每年都會批覆很多的鐵路建設專案,來穩定經濟發展,刺激需求單增長;另外某些高鐵貨運的支線建設不是為了盈利,也是為了整個國家的經濟建設任務的。
其次中鐵總客運和貨運都存在提價空間,獲得更多的盈利,目前貨運價格是很低的,主要是國家為了降低實體經濟負擔所做的讓利,等於是讓中鐵總承擔了給實體經濟的讓利重任,一旦實體經濟走出低迷,中鐵總是可以適當提價的,另外中鐵總的高鐵客運也存在提價的空間,去年就有幾條客運專線提高了價格,雖然頗有爭議,但是對於盈利改善是大有裨益的,有了提價的經驗,未來一些熱門線路還會進一步提價,尤其是京滬高鐵,盈利能力驚人,已經接受了IPO輔導,一旦IPO成功,就可以獲得資金投資更多的高鐵線路,中鐵總如果有需要,也就可以方便的退出部分股權籌集資金,降低負債率。
另外中鐵總儘管負債很高,但是優質的資產很多,一個是遍佈全國的鐵路線,可以引進社會資本,賣出部分股權獲得現金收入;另一個是鐵路的土地儲備,尤其是很多年前的土地儲備,全國土地儲備高達3億平方米,價值已經翻了很多倍,目前鐵總也成立了開發公司,註冊資本1萬億元,開發土地資源,盤活存量資產,可以帶來很多的收益。因此中鐵總目前的債務風險是可控的和安全的,至於合不合理,恐怕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
3 # 任振富
什麼磚家學者測算的,工程兵,鐵道兵的付出,解放後土地無償使用,劃撥,等等等等,都算進鐵總的資產裡了嗎?鐵老大=人民鐵路,不要用企業和效益來衡量!
-
4 # 譚浩俊
對中鐵總來說,近年來各方關注最多的是兩大現象:一是高鐵,一是負債。
高鐵自不必說,每個人對中國能夠在短時間內開通很多條高鐵而興奮,能夠為坐上高鐵而自豪,更能夠看到高鐵已經成為中國裝備製造業的典型而讚歎。
雖然也有這樣或那樣的議論,認為高鐵並不像外界說的那麼偉大,很多重要部件還是國外進口的。但是,這並不影響高鐵成為中國高階裝備製造業的典型,也不影響中國人對高鐵的讚揚和自豪。
說到負債,外界肯定都是一句話,債務太高了,怎麼還。是啊,5萬多億的負債,要想依靠經營來還,難度確實相當大。想想看,鐵總每年的利潤才20億,還利息還差一大截。但是,不要忘了,鐵總的利潤是在償還了全部利息之後實現的,並不代表鐵總沒有償還債務的能力。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鐵總經過這些年高鐵有快速發展以及內部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已經具備自破壟斷、引進社會資本的條件。一旦鐵總啟動混合所有制改革,把引入戰略投資者作為企業改革的重點。那麼,憑藉鐵總已經比較優質的資產,一定會債務大大降低。到時候,鐵總的盈利能力會大幅提升。
所以,面對鐵總利潤遠比不上負債的問題,一定要更改看待。尤其需要理解的是,鐵總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格局,與鐵路是公共設施,在使用過程中需要講究一定公益性,票價不能太高等也有很大關係。加上公益性,鐵路的整體效益還是比較好的,社會效益也是比較大的。
-
5 # 萬事皆空70
2018年鐵總總資產7.73萬億,負債5.27萬億,負債率百分之六十八,鐵路建設是重資產行業,這個負債率不是很誇張,同樣重資產的房地產行業的著名公司都是負債率百分之八十左右,
在2018年之前,鐵總的負債規模一直是上漲的,而且鐵總每年都是小幅虧損,現在鐵總盈利幾個億,雖然比起龐大的負債規模微不足道,但是是一個良好的開端,而且鐵總作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企業,所創造的價值遠遠超過鐵總盈利本身,
鐵總的負債對於全社會來說屬於投資,中國經濟發展還屬於工業化水平不斷提高的時期,投資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很大,不像歐美髮達國家,已經進入後工業時代,以服務業和消費為主,因此鐵總的五萬多億負債對中國經濟發展作用很大,鐵路建設需要大量的人員,可以帶動就業增長,鐵路建設需要大量的物資比如鋼鐵,水泥,裝置,車輛,這些採購又會給相關廠家帶來訂單,
鐵路建設可以提高中國的基礎設施水平,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中國鐵路建設讓運勢水平提高,物資和人員流通更加便利,有力的支援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在中國的鐵路建設中,尤其是高鐵建設中,中國擁有了智慧財產權,有核心競爭力,高鐵成為中國經濟的一張名片,不僅讓人民生活便利,同時也為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創造了一個機會,高鐵的國內發展有利於參與國外高鐵建設,提高了海外競標的競爭力,
隨著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高鐵使用率的增加,海外訂單的增多,鐵總的盈利狀況和資產負債率會進一步變好,
-
6 # 批判性思考
因為壟斷 鐵路裝置採購成本奇高 如青島四方的實驗室接待大廳建得像五星級酒店 最後反映到高鐵票價很高 剝削老百姓
-
7 # 我愛祖國的碧水藍天
相當於一個人投資5萬2千7百元買了一輛汽車跑運輸,每年純收入只有20元。如果投資買車用的是銀行貸款,年息是百分之一,那麼5.27萬元的年息就是527元。觸目驚心啊等於幹26年的收入都不夠還一年的銀行利息!
-
8 # 頑石補天
知道一個軸人有多討厭嗎?我讓你們見識見識。
軸人曰:“中鐵總”是當今為數不多的大型國企,也可稱之為全民所有制企業。國企的任務是什麼呢?服務於全體國民。如果是在“資本主義”社會,那這國企就無法說通。你國企掙錢給誰掙啊?你國企虧損誰給你背啊?用納稅人的血汗錢給你填虧?不和理啊!憑什麼!但是,我們是“社會主義制度”國家。國家以及國家政權是服務於全體民眾的。國家的稅務收入也好,國企的贏利利潤也好。她是會反過來作用於社會全體民眾的。所以說國企的贏利和虧損完全不同於資本主義社會的企業盈虧概念。國企贏利除了外貿生意,你賺錢賺的也是國民的錢,你虧損(國內經營虧損)也就是沒掙國民的錢。裡外都一樣。回過頭來說“中鐵總”,五萬多億的負債不是拿來國家的錢吃喝嫖賭花天酒地胡吃海塞了,而是變成了穿山跨海的鐵路、高鐵。而建成的鐵路、高鐵並不以贏利為目的,而是以加快社會生產率,方便民眾出行從事社會活動。重在惠民、利民。而受益的民眾透過鐵路、高鐵提高的效率創造更多財富作用於社會,使這個社會發展更快,國民生活水平更高。所以,應該辯證的看待類似“中鐵總”這樣的國企的盈虧和負債。
-
9 # 藏像
鐵路企業已經從鐵道部改製為鐵路總公司了。從全名民所有制企業改製為國有獨資企業。企業是不是就有經營管理權,其中的定價權作為企業最基本的權力鐵路總公司是不具備的。所以,盈利不盈利是沒有意義的。
鐵路各級企業從來沒有把盈利作為重要指標,甚至在日常工作中都很少被提起。鐵路企業談論的話題,永恆的話題是安全,是不出事。
-
10 # 暖心人社
中國鐵路總公司是我們國家名聲最大的國有企業集團之一。
它的前身是我們國家的鐵道部,從我國建立起就開始設立。2013年3月,按照機構改革方案撤銷。原鐵道部大部分行政職能被併入交通運輸,設立了國家鐵路局。企業職能部分專門成立了中國鐵路總公司,註冊資本10,360億元。它為我國的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根據中國鐵路總公司釋出的《2018年年度報告》和《2019年一季度報告》,2018年鐵總淨利潤20.45億元,同比增加12.42%,創出了歷史新高。
根據相關資料,截至2019年3月31日,鐵總負債5.27萬億元,負債率65.63%。由此推算,中國鐵路總公司的資產總額高達8.03萬億元。
有人想,5.27萬億的負債,一年利息得多少?截止2019年3月31日,中鐵總國內借款合計4.31萬億元。相關報告說明所有企業債券都能夠保證按期付息兌付,不存在債務違約情況。
鐵路確實是一項投資時間長,見效慢的工程,而且解決了200多萬鐵路職工的就業問題,如果包含鐵路相關就業崗位數量能達到數以千萬計。
中國鐵路總公司實現了盈利,完全能夠說明我們的鐵路發展規劃是健康良性的。未來,中國鐵路總公司能夠發展的越來越好。
-
11 # 長征154442478
5.27萬億負債,一年盈利才20億,意味著2000多年才能還清負債。那些抱怨火車票貴的人,該想想國家貼了多少錢讓他們成行。得福要知感,不要成天抱怨這抱怨那。
-
12 # 望江一亭
高鐵不僅為我們在世界上賺足了面子,還為老百姓提供了極大的出行便利,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一個偉大的國家,不光要看它有多強大,還要看它為人民做了什麼。如果像蘇聯那樣,看上去很強大,是世界兩霸之一,但是人民生活艱難困苦,所以轟然倒塌。高鐵是國家給國民的福利,不能看能不能賺錢。國家為人民做事,不是做生意,不能用賺多少錢來計算。更何況錢是人民的,虧也是虧了人民。
-
13 # 程會3333
打個比方,假如你的企業買了一臺裝置5萬元,分五年計提折舊,每年計提1萬元,5年後計提完,但裝置還有淨殘值,還能繼續生產經營繼續創造價值。假如這臺裝置是貸款買的計提出來的5萬元可以分期還貸款,這臺裝置產生的收益減去折舊費用、還利息的財務費用、還有人工電費等以及企業運營費用、稅收等等,如有結餘就是純利潤,如果虧損只要不超過裝置淨殘值,就不叫賠錢。如果重估增值,那你就賺到了。
關於中鐵總,他們每年也要計提折舊的,折舊的錢到一定年限,又可以造出一個鐵總。中鐵總貸款的利息已從從成本中列支,利潤是支付利息後算出來的,折舊是按會計制度列入成本,但沒有付給任何人,因此,當利潤為零時,每年中鐵總賬面上會多出來計提的數千億貨幣資金。
意思明白就行,其它的就不用多說了吧。
-
14 # 野渡獨釣
截至2019年3月31日,鐵總負債5.27萬億元,負債率65.63%。
首先,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來說,任何一個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低於70%,都是良性的。也就是說,該企業一定時期內的經營利潤是可以償還其所有債務的。
其次,鐵總作為國有且全資國有的企業,國家解決其負債問題只是技術操作的問題。完全不會影響他為公眾服務的功能。
-
15 # 使用者創維
中鐵要是一年盈利上千億,鐵車票價得貴幾倍!
所以,中鐵負債是件有利於老百姓的好事!
-
16 # 時剛軍
中鐵總公司2018年財務報表盈利20個億。這是一個值得中國人高興的事情。如果我們單純的從資料上看鐵路總公司資產達到8萬億,就光利息就得上千億。但是我們不能只從資料上看,應該看到中鐵總公司從鐵道部轉化為鐵路總公司,這是我們國家鐵路由政府負擔到由鐵路總公司法人結構法人承擔企業制。這種轉變是一種革命,也讓世界看到一個交通運輸里程最長的國家之一,運輸人員最多的國家,一個人類歷史上運輸最活躍的地區。這就是偉大的中國。
一個過去所有的支出都是國家財政資金開支的龐大體系,轉制三年後已經實現20個億的盈利。一個擁有世界最大企業之一的,用工達到200多萬人就業,加上家屬將是更大的社會群體。帶給我們不但是中國的而且是世界的。我們已經從世界許多國家的合作中,拿到了高鐵建設的專案。應該講中國高鐵建設速度已經在許多方面領先世界。還有中國鐵路建設工具器械已經成為世界之最。包括中國高鐵建設的經驗與嚴密已經成為世界的經驗。
我們不是在吹捧中國高鐵,也不是吹捧中國鐵路總公司。就目前中國高鐵客運與貨運帶來的變化,是我們國家過去不敢想象的,特別是計劃經濟時期,交通運輸的匱乏。運輸規定嚴格程度,是非常嚴格的。先保生產後生活,保工業,保電力,保軍事,保科研等等,我們也看到一些鐵路運輸的權利謀私問題成為當時社會的詬病。為了一個車皮計劃成為非常大的難題。改革開放短短的幾十年,帶給中國人民一切都是那麼的讓我們人民感到來的太快太突然。
我們不能忘記國家在鐵路投資上的重視,我們也不要忘記地方政府的支援,我們更不要忘記沿途土地上的人民。正是這些人的努力才會有鐵路運輸建設的基礎。我們也不能忘記鐵路勘探人員的付出,還有更多的鐵路建設者的付出,甚至犧牲生命的代價。我們也應該感謝日日夜夜工作在運輸線上的鐵路工作人員。也要感謝安全保衛工作者維護鐵路安全與人民財產與生命的安全。這才是一個偉大的事業與社會壯舉。這是世界的事業與人類的文明。
-
17 # 毒舌財經
鐵總2018年利潤突破20億元已經是最近幾年最好的成績了。雖然5.2萬億的債務看起來非常龐大,但跟鐵總的家底相比,總體負債率在可控範圍之內。
首先,20億元的利潤是最近5年鐵總最好的成績,而且利潤的增長是向上的。鐵總是由原來的鐵道部改制而來,2013年3月14日,中國鐵路總公司正式成立,是直屬於中央的國有獨資企業,主要負責我國鐵路的建設以及運營,而自從進行改制之後,鐵總的利潤一直在不斷的改善,我們來對比一下過去5年鐵總的利潤增長情況就知道。
2014年鐵總全年收入9948.53億元,全年實現利潤6.36億元。
2015年鐵路總實現收入 9162.58 億元, 淨利潤 6.81 億元
2016年中鐵總的稅前利潤為-11.73億元,因所得稅為-22.49億元,故稅後利潤才扭虧為盈,實現10.76億元。
2017年中鐵總稅前利潤和所得稅均為正,稅前利潤達到124.68億元,所得稅為106.50億元,18.19億元的稅後利潤實現近5年來最高。
2018年中鐵總淨利潤首次突破20億元大關,達20.45億元,同比增加12.42%,再創歷史最好成績
從過去5年鐵總的利潤來看,一年比一年多,可見鐵總的利潤增長趨勢還是比較可觀的
其次,雖然鐵總絕對負債額比較高,但總體負債率並不算太高,而且在可控範圍之內。鐵總的負債額度之所以較高,因為鐵路本身就是一個重資產行業,每投資一條鐵路都要投入鉅額的資金,過幾年我國鐵路發展非常迅猛,特別是高鐵的持續投資,這些都需要大資金投入,
比如2018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028億元,其中國家鐵路完成7603億元;新開工專案26個,新增投資規模3382億元;投產新線4683公里,其中高鐵4100公里。到2018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3.1萬公里以上,其中高鐵2.9萬公里以上。
要建設這麼多鐵路每年肯定需要投入很多錢,但是光靠國家財政投入肯定是不夠的,而且隨著鐵道部改制成中國鐵路總公司之後,我國鐵路的建設就走上了企業化運營的道路,鐵路總公司要自己承擔盈虧,所以目前鐵總所建設的絕大部分鐵路都是透過借債融資,但鐵總所融資的利息並不是很高,比如下圖是過去幾年鐵總所發行的一些公司債券以及對應的利率。
2014年11月發行中期票據100億元,債券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為4.40%;
2015年3月發行中期票據200億元,債券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為4.88%;
2016年5月發行中期票據150億元,債券期限5年,票面利率為3.35%;
2016年6月發行中期票據200億元,債券期限5年,票面利率為3.46%;
從鐵總所發行的這些債券來看,其融資成本實際上比銀行貸款利率還有低,所以儘管目前鐵總負債比較大,但支付利息仍然在鐵總的承受範圍之內。
再說目前鐵總的總資產至少在8萬億元以上,那5.27萬億的負債對應的負債率大概是在66%左右,這個對鐵總來說負債率並不算很高。
最後,鐵總的盤子很大,隨著鐵路網的不斷完善未,未來鐵總的盈利能力將會非常驚人。鐵路運輸作為我國主要運輸方式之一,特別是長距離運輸,在短期內不會發生改變。相對較低的運輸成本,以及高鐵較快的速度,這使得鐵路運輸在與公路、民航運輸等方面處於較大的優勢,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鐵路運輸的需求將越來越大,結合鐵路運價的提升,鐵路收入將會保持較大的規模。
而未來隨著我國鐵路網不斷完善,鐵總的投資會不斷的下降。除此之外目前鐵總已經逐漸把一些城際鐵路下放給地方,可以預計未來幾年鐵總的負債額度會不斷的下降,有人預測未來5年之內,鐵總的負債總額將從目前的5萬億左右下降到1.5萬億到2萬億之間。
不過在鐵總負債不斷下降的同時,其營業收入以及利潤都有可能保持較高的增速。因為鐵路投資是一個週期比較長的投資,回報年限相對比較長,但是依賴於我龐大的經濟基礎以及巨大的人口數量,未來不論是客運還是貨運都有可能迎來一個較快增長的時期,這一點可以從部分鐵路的盈利能力來看。
比如京滬高鐵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京滬高鐵總共投資2209億元,開通4年後,也就是2015年,京滬高鐵實現盈利,利潤為65.81億元,2016年、2017年分別增至95.27億元、127.16億元。
雖然並非每條高鐵都像京滬高鐵這樣賺錢,畢竟大部分鐵路是有公益的性質,價格不能定得太高。但隨著投資成本不算收回,大部分鐵路實現盈利還是很有可能的,這意味著未來鐵總的盈利能力將會不斷得到提升。
-
18 # 人在旅途風雨夜歸
打個比喻就相當於貸款投資100萬買了量沃爾沃卡車搞運輸,去掉油錢和人工工資每年淨利潤一萬元,因為是政府性投資所以沒有還款壓力,要是私營企業投資肯定受不了。
-
19 # 社群義工
鐵路,公路承擔了更多的社會責任,很多地方明擺著不賺錢,虧本也要修路。
我國是一個十四億人口大國,過去幾十年我們鐵路,高速公路相對落後,也就是近二十多年以來,高鐵,高速公路飛躍發展,對國民經濟建設,人民出行提供了極大的支援和便利。
中鐵總公司一年利潤只有20億元,佔營業額0.3%,但是這樣成績是鐵總首次盈利,也說明了鐵總盈利能力在加強。
過去出差,回家花幾天或幾十個小時,現在一天或幾個小時就可以到達,國家投資了5.27萬億元,起碼讓人人都享受到了福利,這樣的投資對國家,對人民來說值!
也可能隨著國家對鐵路,公路的投入逐年加大,鐵路今後可能會虧損,沒有利潤,但是他們承擔的社會責任比利潤更重要。
如果以後我們國家醫院,學校像鐵總一樣不以賺錢為目的,承擔起人民健康,學生教育的社會責任為目標,醫院,學校也是國家投資建設的,為什麼你們要把賺錢看得那麼重要?
在這裡我們要感謝鐵總,因為你們承擔了更多的是社會責任!
-
20 # 萬里蜀江客
相對於資產負債來說,中鐵可謂利潤薄如紙了。不過中鐵的社會屬性來講,本身就是承擔社會公共職能的一個國有企業,國家對它的首要的目標是完成其社會職能,而不是賺更多的錢。當然,每年出現鉅虧成為政府的包袱也是不可接受的,政府也背不動。所以,在充分完成政府賦予的社會職能的基礎上,基本實現盈虧平衡,出現額度不大的虧損或者小額的盈利,這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多說一句,關於中鐵的上萬億元的負債,很多公知精英和高階黑低階紅一看到這個數額就如上考批,大呼要崩潰。我倒覺得看到這個數字比較開心
回覆列表
國家鐵路(包裝高鐵、中速磁懸浮)建設:是一個國家的中長期基礎建設投資:它不可能馬上收回投資成本:必須有個長期的戰略思考規劃:重大專案也不是短期內馬上完成:基礎建設還要考慮的連續性:資源的匹配性:中央政府既要考慮發達地區、也要考慮欠發達地區:維護國家經濟利益的同時:更不會放棄國家國防安全:做為普通民眾:應該有這個意識:狼就在我們的身過、隨時會咬你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