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順其自然就是這樣

    愛心是把自己化作一縷Sunny灑向別人,給人溫暖和關懷。有愛心的人是健康、積極、向上的,我們可以叫他善人,甚至聖人。自古以來,我們中華民族對有愛心的人都給予最大的尊重和敬仰。

    愛心是我們在生命過程中的一種善行,也是我們人性的本能和一種美德。

    永存仁愛之心,施之予人

    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我從小和外婆一起長大,在成長的過程中有這樣一件事使我如今都不能忘懷:那時外婆在金邊開了一家縫紉店。一天我們在吃飯的時候來了一個乞丐,他端著碗乞討吃食,外婆就站起來把自己碗裡的飯分了一半給乞丐,我不解地問外婆:“外婆您為什麼要給他呢?”外婆說:“一個人吃了一個飽,兩個人吃了兩個人都不會捱餓呀!”至今我都記得外婆說的這句話,一直深深地影響著我,教會我一種仁慈,一種仁愛之心。

    愛是我們對人最好的一種教育和滋養。我們要從小就教育孩子“愛爸爸媽媽、愛同學、愛老師、愛小動物、愛環境”,其實這都是愛心德的一種教育。愛心隨處可見,範圍廣泛,不能因小而吝嗇施予。當你向人施展了愛心之後,你得到的是一種內心的享受,所以我們要培養孩子愛別人的品格。因為“送人玫瑰,手留餘香”。

    一個有愛心的人他由內散發出來的肯定是一個笑臉。任何人都不會拒絕真誠的微笑,你向人微笑,給人一張笑臉的時候,你內心的愛就會湧動。所以我們就能把愛心德和笑臉德關聯起來,因為愛心是你內在的一種素養,你這個素養就體現在你的那張笑臉上。

    一個愛笑的人,他一定是豁達的,而且愛笑的人一定是一個好人緣的人。世界上每個種族都有他們獨有的文化和語言,當不同的語言碰撞時,微笑便開啟了人際交往這道大門。笑臉德是人的一種素養,也是迴應別人的一種最好的方式。也會有人說:“誰不會笑啊!”但是如果你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能處事不驚、能夠面帶微笑,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微笑著伸出援手,那麼你就能成為一個寵辱不驚的人。反過來微笑也是一種武器,當有人挑釁你的時候,你用微笑去應對可能要比你大吵大鬧去牴觸會更有挑戰性,你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微笑的能量巨大無比,會微笑的人,他會是一個善良的人、向上的人、有愛心的人,只有具備了愛心德的人,他才會是一個有笑臉的人。所以我們從小培養孩子學會愛人愛物,用微笑去面對好與不好的事情,那麼他的性情也會越來越好,生活也會越來越

  • 2 # 樓下老喬

    施予愛心才能贏得愛心~幫助別人才能獲得別人的幫助~給別人送去快樂自己同樣能收穫快樂。《論語 雍也》中孔子答自貢問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我們去幫助他人、關愛他人時所收穫的東西~不一定是他人的“反哺”~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提升~而後者應該是我們“施予”時應該抱有的心態。要明白~我們在成全他人的同時也是在成全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怎麼看李大霄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