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8歲王業被證實不是現在父母親生孩子,可能是當年醫院抱錯了!王業甚至有點後悔自己做親子鑑定,這讓他一度變得壓抑,“有段時間我感覺做什麼事情都很不順利,糊里糊塗地過日子。”“到現在我還在懷疑親子鑑定的真實性。”這其中也包括2016年他主動提出的去司法鑑定中心做的親子鑑定,對此,你怎麼看?
8
回覆列表
  • 1 # 小橙子娛樂站

    兩份親子鑑定報告都顯示,王業不是父親王軍和母親張芳的親生兒子。

    8月2日,澎湃新聞從上海一婦嬰瞭解到,此時仍在調查之中。而母子倆也暫未接受到醫院的反饋。

    “28年了,就算是找到了(親生父母)也想維持現狀,兩家人就像親戚串門那樣走動就可以了。”王業說,這是他和母親眼裡最完美的結局,“生活依舊保持原樣,只不過我多了一對父母,他們多了一個孩子。”

    母親回憶生產前後:主動跑出病房問護士要孩子

    “沒想到這個事情會發生在我身上,以為是電視劇裡面才有的。”張芳說,她至今仍無法接受2016年的那份親子鑑定報告。

    這一切都像天方夜譚。28年前,也就是1989年,張芳在國營企業上班,根據規定她必須要單位開出證明後,再到指定醫院建卡、生產。這家指定醫院就是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這算是上海最好的婦產科醫院之一了。”張芳說。

    據她回憶,1989年2月27日,元宵節剛過一週,當天上午她身體有了反應,大約中午1點父母陪她去了醫院,那時丈夫王軍還在工作,她打了固定電話,但一時沒聯絡到,只好託同事轉告。

    下午3點多,王軍趕到醫院。當時,醫生告知張芳當日不會生,但晚上7點的時候,張芳感覺肚子開始疼,大約一個多小時後羊水破了,醫生立刻把她移到待產室。

    “醫生當時說羊水渾濁,寶寶有可能窒息,問我要不要剖腹產,還想問我家裡人意見,但當時不在家屬探視時間,家裡人都以為我今天不會生,都回家了,(手術)字還是我自己籤的。”她說。

    手術採用的是區域性麻醉,張芳記得,她清楚地聽到了孩子的哭聲,還有人說“是個男孩”,之後她就昏了過去,醒來時看到護士抱著孩子的一個背影。丈夫和父母到了,可已經過了探視時間,當時醫院大門口的牌子上寫著她們母子平安。家人和她都沒在第一時間看到抱出產房的嬰兒。

    那時,醫院採取母嬰隔離制度,孩子出生三天後才允許媽媽母乳餵養。“三天裡,寶寶一直在嬰兒房裡,奶粉餵養。”張芳說,其間她和家人都沒有去看過孩子。

    與兒子王業的第一次相認,她至今記憶猶新。當時,她住的病房至少住了8個產婦,她的床鋪在靠門口一排的最裡面一張,“有個護士推了一輛嬰兒床,大概有五層高,每一層能放下四五個孩子,護士把車子停在病房門口,一個個把孩子抱進來,病房裡其他媽媽陸陸續續抱到了孩子,就我沒有。後來,護士又到隔壁病房去分孩子。我等得有點著急,想怎麼還沒抱來,就主動跑到病房門口去問護士。”

    護士問她“幾床”,她回答後護士就說:“這小孩就是你的。”當時,這個寶寶是嬰兒車上的最後一個孩子,她也沒有質疑“同個病房護士為什麼最後一個給她孩子”。

    張芳記得,嬰兒車以及寶寶的包被上沒有任何標記,或者能夠辨認身份的手環,“護士說是我的孩子,我肯定就相信她了,哪會想那麼多。”

    可是,她想給孩子餵奶,孩子就是不肯喝、拼命哭。這時候,隔壁床媽媽說讓她喂喂試試,果然真的不哭了。對於這個媽媽的印象,她只知道:“她也是個上海人,生的也是男孩,還誇我兒子長得漂亮。”

    此外,她們沒有任何交流,甚至不知道對方年齡。而對其他病床的媽媽,她也是一無所知,她只記得有個媽媽的孩子跟王業同一天出生。

    一直相信兒子是親生的,長得像舅舅

    “兒子挺漂亮的,眼睛大,鼻樑高,當時很多人都這麼評價,他(丈夫)在我產後第四天第一眼看到兒子也是這麼說。”聽到那麼多讚美,張芳心裡只是高興,從未懷疑過這個兒子不是她和王軍生的,一心認定“兒子就是集合了我和丈夫的優點”。

    張芳說,從出院起王軍對王業也無微不至,即使是現在他也會來個電話,關心下王業和他剛出生的孫女,“我奶不多,他就去第一百貨商店買進口奶粉,只有那裡有賣,他一口氣買了500多元,還特意問過護士,買的奶粉跟在醫院喝的是同一種。”

    然而,親友們在稱讚的同時,會時不時加一句“和爸爸長得不太像”,這成了王軍心中的一根刺。王業說,2004年父母離婚,那年他15歲,他認為父母離婚的直接原因就是這根刺。

    2011年,張芳和王業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王軍拉著去一家機構做檢查,“我也不知道高科技的東西,當時他(丈夫)沒有告訴我們是去做親子鑑定,我們以為就是一般的檢查。”

    幾天後,王軍發了一條簡訊給王業:“你不是我親生的。”王業說:“當時我蒙了下,以為是開玩笑,一直相信肯定是鑑定出錯了。”

    “這麼多年來,有人說我長得不像父母,我都是笑一笑,就像小時候我們常聽到父母會跟孩子說‘你是垃圾桶裡撿來的’一樣。”王業回憶說,父親個性內斂但是個講道理的人,那麼多年來即使和母親吵架也是冷戰,有其他話題扯開了,兩個人又好了。

    在王業的記憶中,父母親從不會當著他的面,提到他是否是父親親生這個話題,“也偶爾聽到過,但都是自己不小心偷聽到的”。他說,父親也問過他“我們哪裡像”,可那如同逗小孩兒說“他是在大街上被撿到”一樣開玩笑的語氣,他從未當真,甚至會一本正經地回答:“像啊,你看你心臟不好,我有時也感覺心臟不舒服。”

    王業眼裡的母親也一直很愛丈夫王軍,“媽媽在產檢的時候遇到過小偷,偷走了她一塊手錶,那塊手錶是爸爸結婚的時候送給媽媽的,她很在意,當時還驚動了警察。”

    但父親的這條簡訊,給母子倆的生活帶來了波瀾。從2011年起,張芳就反覆去找醫院核實,是不是在醫院抱錯了,“我就是懷疑,第一次有醫院工作人員接待了我,說要向上面去彙報給我答覆,後來再去就一直說資料沒了。”

    在隨後的數年裡,張芳多次去過醫院,但都沒有得到一個說法。“去醫院從來沒有大吵大鬧,都是到了醫院問下前臺要找誰,前臺再引導我們去哪裡找人,有空就會去問下。”張芳說。

    張芳也懷疑鑑定結果,“我想要麼就是鑑定中心出錯了,要麼就是醫院出錯了。”她時常對親友說:“上海人有句話說‘三代不出舅家門”,我兒子長得像舅舅。”

    王業甚至有點後悔自己做親子鑑定,這讓他一度變得壓抑,“有段時間我感覺做什麼事情都很不順利,糊里糊塗地過日子。”

    如今,他仍然在想要不要再去做一次親子鑑定,“感覺現在就像在做夢。”

    希望醫院提供當年的材料幫助尋親

    2017年7月27日,上海電視臺報道了張芳和王業的遭遇。起初,蜂擁而至的社會輿論讓這對母子有些不知所措,張芳說:“一開始還覺得很丟臉,不知道別人怎麼評價我們,但後來想想,也沒啥好想不開的,這也不是我們的錯,我們沒必要去承擔這種痛苦,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

    7月29日上午,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透過官方微博正式釋出宣告,稱成立特別工作小組,將盡最大努力,協助法院進行調查工作。

    “我不想曝光,但沒有大眾媒體的力量,醫院可能不會引起重視,可能連醫院的這個宣告也看不到。”王業說,他和母親一樣,起訴的目的只有一個,“我們只是希望醫院能夠提供當年的材料,讓我們有線索尋找親生孩子和父母。”

    兩份親子鑑定報告,沒有影響這對母子的感情。張芳說:“28年的感情,不會變的。”

    王業說,他從來不擔心母親會不要他,“不但沒有變化,反而感情增加了,我們會互相憐憫,我們比以前更親近一些。”

    “我和父母親都很親近,正常家庭什麼樣,我們就是什麼樣。”王業說,2004年父母離婚後,他一直跟著母親生活,但父親也還是會關心他們的生活,就像今年自己女兒出生父親打電話來問情況,只是聯絡不多,事件曝光後,父親還沒有打過電話給他們,他們沒有多想,只是用平常心去面對這一切。他透露,至今他和妻子、女兒,還有母親張芳生活在一起。

    不過,這段“被抱錯”的經歷,讓王業對自己孩子的出生格外重視。今年,王業的女兒在上海一家綜合性醫院出生。他說,女兒剛出生的時候他就使勁瞧,記住她的模樣,生怕再被抱錯了。在醫院的時候,他還專門給嬰兒車綁上了紅綢帶,女兒去洗澡都要用圓珠筆在身上做個小記號,“基本走到哪裡跟到哪裡,現在基本不可能抱錯。”王業說。

    7月10日,這對母子的律師王雲向法院提出了兩點訴求:第一,請醫院協助張芳尋找親生兒子,協助王業尋找親生父母;第二,要求醫院賠償二十八年來的各種損失約一百三十萬元。

    對於尋找的初衷,王業解釋:“作為一個人,肯定想知道自己從哪裡來的,是誰生的。”關於未來,他說:最完美的結局就是生活依舊保持原樣,他們還是他們,我們還是我們,兩家人像親戚串門平時走動一下就可以。(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 2 # 郭愛莎

    抱錯孩子了……不知道就算了……如果知道了必須要知道自己生的孩子到底在哪裡……生活的怎樣"""長什麼樣子……我也是一個母親""所以我認為醫院的不負責任"""讓兩家人造成痛苦太不應該了"""必須找到糾正錯誤 作出賠償

  • 3 # 飛翔詩話

    小夥二十八年前,

    出生抱錯在醫院,

    親子鑑定報告出,

    正常生活被打亂!

  • 4 # 國人當自強83965622

    我生孩子的時候娃也被護士抱錯了 還好當時出生的娃我家的個頭最高 弄了個只有一半重量的娃給我 我說弄錯了 那護士還吼我你到底想不想要 誰生了娃會不想要 問題是給我別人的娃我怎麼要

  • 5 # 既然琴瑟起gqq

    孩子抱錯,這肯定有醫院的責任,王業將這件事公佈在媒體上,從而引起醫院的重視,目的就是讓醫院給出一份親生父母的資料,幫助他尋找親生父母,同時也幫助王芳尋找親生兒子。我覺得這是醫院應該做的,應該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醫院發出的宣告也是個很好的開頭。

    對於王業來說,最難面對的就是如何對待親生父母和養父母,面對生育之恩和養育之恩應該如何處理。28年的親情早已不可分割,相信另一個家庭也是一樣,他們肯定一時間難以接受這個事實。他希望兩家人像走親戚一樣,時不時串串門。這無疑也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

  • 6 # Landroot

    這個話題涉及到如何處理生育之情和養育之情的問題。通常孩子長大後,都有一個自我定位的問題_我是誰?從哪裡來?這對他今後的健康成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一旦他知道被抱養,一般都會急切想知道生母是誰?養母也不必把這事看的太重,最好能向某些父母那樣積極幫助孩子尋找生母,當他一旦瞭解自己的出處,大部分孩子會放下思想包袱,仍然會和養母生活,維持原有狀態不變,千萬別隻為了血統而強求在一起,反倒帶來新的困惑,只要雙方都有情,不一定要在一起。

  • 7 # 宿舍長來啦

    這種事是最讓人生氣的了,本該自己的孩子或父母,本該擁有的人生卻被篡改,我覺得這是無法用金錢來補償的。但是回過頭來這何嘗不是命該如此,如果真的發現將錯就錯也未必就是一個壞事,揭穿後走不出陰影的將會是兩個家庭。

  • 8 # 空間思索

    孩子不是親生又或沒出息都會是影響夫妻感情的梗,還好我孩子出生那個時段就我一個產婦,醫院洗澡護士也是一對一,其他時間孩子都放在自己身邊,所以就不會抱錯,其實孩子既然已經跟自己生活在一起28年,跟自己親生已經沒什麼分別,有沒血緣已經不重要了,何必再去做親子鑑定?

  • 9 # 鄉鄉

    付出的心血覆水難收,戲劇性的人生,無路可回頭,已超越了沒有血緣關係的感情,人間有一種大愛,博愛。能找到自己的親骨肉就找,看看孩子過得好不好,能幫就幫,盡力都愛吧,既已過之則安之,且行且珍惜吧。

  • 10 # 搬磚老師傅

    看到評論,那麼多人的孩子被抱錯或者差點抱錯。這說明醫院制度出了問題。醫院無端造成了骨肉分離造成了孩子非正常的人生軌跡,這種罪過幾乎與人販子無異。其實,再多的賠償也無法彌補父母和子女的傷害。希望有關部門能組織研究相應的對策,防止悲劇繼續發生。有關部門的人有空天天開一些毫無意義的會,有空大吃大喝,有空爭權奪利,難道沒空解決這麼一個不算有太多技術難度的問題?我相信,關鍵在於態度,只要想解決一定能解決,不能解決的話,只能說明有關部門和醫院不想解決。

  • 11 # IRENEQ喬

    我姑娘出生我就怕抱錯了!因為我看每個孩子都差不多大!小嬰兒又沒有太大的臉型差別!所以我姑娘進新生兒科住院照藍光的時候我去不了就跟我老公千交代萬囑咐的一定要看好手環還有待的幾號房也要記好!最重要的是把姑娘最明顯的特徵記好!萬幸最後沒抱錯!

  • 12 # 使用者6903027519

    男子主要是要擺正自己的心態,這一事件,讓自己知道自己從何而來足以,過往的已經不能改變,那就讓自己往後的日子有個目標吧,比如,先掙個一百萬,找個好老婆一起生個可愛的孩子,趁著養母還在一家人去旅遊一下……

  • 13 # 老鐵省雙擊縣666村

    事實上這種現象真的很多。那個等著我的節目就有好幾期跟你說的一樣。然後富家窮養的小孩想回到親身父母身邊。而窮家富養的小孩又不想回到窮父母身邊。這種多了去。確實很可悲。如果自己小孩給別人富養那就開心了。如果自己很有錢小孩被窮養真的死了的心都有。如果找得到還好以後財產讓親身兒子繼承,大不了就白給別人家的孩子養大。如果找不到真他媽想把養兒子掐死。白養成人還他媽想到財產給他繼承,自己小孩有可能在工地搬磚就一肚子火。 // @慕色天使一級代理潔子: 我在想把別人兒子供到大學畢業,在上海給他買車買房,娶妻生子,自己的兒子可能在工地搬磚,,沒房沒車,沒老婆,那是多大的悲哀,想想就難受

  • 14 # 王小濤21

    我生我閨女的時候,在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出院報告寫著性別男,出生時間也不對,當時在醫院沒仔細看,回家一看給醫院打了電話,接電話的說先生您彆著急,我們讓產科主任給你回電話,不到一個小時產科主任就來電話了笑嘻嘻的說,承認工作失誤,但是不會抱錯,各種噓寒問暖的問寶寶怎麼樣了,說讓我回去重新列印報告,我說不用了,報告不重要,留個底,但是我閨女我感覺和我百歲照片好像,沒問題,絕對是我閨女,憑的就是感覺。

  • 15 # 故鄉之路Wine

    傻了吧,或許你都是你爸抱錯的,你爸對好吧!

    多愁善感,,

    你是懷疑你媳婦,還是懷疑你自己,還是懷疑醫院

  • 16 # 玲玲195418040

    說到在醫院抱錯孩子,我想起我的經歷,我的女兒是87年在縣醫院生的。生她的當天,老公在40公里遠的小城鎮工作,那時交通不便,不能及時回來,只有我媽倍我。早上4點多鐘順產生下了她。後大人和小子分開的,小孩在嬰兒室。大人房裡共4個床位,包括我在內4個生的嬰兒都只相隔幾小時,剛好都是女嬰。在我旁邊床位的.比我遲產幾小時,三天後醫生抱.嬰兒回來時,只有我沒有接到孩子。醫生走後,我覺得不對,更叫我媽追去問醫生,怎麼我們沒有得到孩子呢?後來醫生一個個對號,才從旁邊床位的那個該子抱回給我。現在我的女兒已研究生畢業,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如果那時抱錯了,不知我的女兒是怎樣的了。我說這些只是想醫院.能多一些責任心,將心比心,將人比自己。就不會害得人那麼深了.

  • 17 # 好攝的老賀—旅遊人文

    即便,孩子找回了親生父母,又能怎樣?

    對方那個家庭再做一輪親子鑑定?

    故事簡述如下:

    有這麼一家人:89年生了個兒子;父親老實內向,總被別人說兒子不像自己,04年最終和母親離了婚;過了7年,父親還是過不去這個坎,拉著兒子做了親子鑑定,鑑定結果證實兒子不是爹親生的。

    父親的猜疑得到了證實,善良的母親一直不能接受這個事實,她猜疑會不會是醫院把孩子抱錯了?16年孝順的兒子帶著母親又去做了親子鑑定,母子之間依然不是親生。只有一種可能:醫院抱錯了孩子。

    醫院的態度是,“大吃一驚、並表示同情......”。並同意幫忙尋找親生父母。

    然而,一個幸福家庭就這樣四分五裂了,20多年的風雨坎坷最大的補償:精神賠償130w。

    又有什麼用呢?

    讀人間百態、品世事沉浮、獨特的視角、辛辣的評說,好攝的老賀為你娓娓道來.....

  • 18 # 乀淡若煙雲89557826

    做不做親鑑定好象是由不得他的。他從小就在他養父的質疑聲中長大的,他爸從來就認定他不是自己的兒子。其實他和他養父都沒有錯,錯在醫院,因為醫院工作人員的不負責任,導致了一個家庭的現狀,反正己經二十八歲了,也不需要父母照顧了,使勁告倒醫院,賠償二十八的的扶養費,這個錢是父母養育費用,再要精神損失費,找到親生父母當然好,找不到好好孝順養父母,畢竟是人家把你養大的!

  • 19 # 北極以北998

    公交車上聽到一個大約8、9歲的男孩對旁邊的小女孩說:“誰說不能預測未來,至少我能知道以後我的孩子姓什麼,可是你就杯具了,你的孩子姓什麼還是未知數呢!”那小女孩毫無思索地大聲回了一句:“ 嗯嗯 ,那是!但是,我的孩子肯定是我的孩子,你的孩子就未必了……”

  • 20 # 幸運百分百8

    個人認為醫院不負責任應該賠償並幫助找到孩子,不然將其告上法庭,如果知道抱錯了,我覺的應該找到自己的孩子,如果一男一女錯了,可以讓兩個孩子瞭解瞭解,最好的辦法是結婚,如果孩子不適合,也可以成為兄弟姐妹,兩邊父母都叫爸媽,多兩個人疼孩子也挺好,老了兩個孩子都管兩邊的父母,至於換不換回來,還得尊重孩子們的想法,或兩個孩子一邊住半月一個月的,都可以,這樣孩子既能照顧親生父母又能照顧養父母,父母也能不失去養的孩子又能看見自己的孩子,並且孩子這一生也不會有遺憾了。相信每個父母都想知道自己的孩子過的好不好,相信孩子知道後也會想知道親生父母是誰,還有最主要的是兩邊父母在一起說一下誰都不可以偏心,不能覺的愧欠自己的孩子而偏心,要一事同仁,不然兩個孩子心裡也不會舒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樓夢》中為什麼要寫第5回中賈寶玉遊太虛幻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