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扇筆記

    太虛幻境讓寶玉初次瞭解情愛是寶玉的愛情啟蒙。在這裡,寶玉看到了金陵十二釵正副冊眾多女子的命運,同時為全書定下了基調。

  • 2 # 陸老野

    《紅樓夢》第五回 賈寶玉神遊太虛境 警幻仙曲演紅樓夢,是全書的大關節大指引,也是我們研究八十回後情節最主要的憑據。

    原文第五回,賈寶玉在秦可卿房中午休,警幻仙子把寶玉帶入太虛幻境,沒想被眾仙子嫌棄他汙濁不堪,因為她們沒想到來的是個男子,她們原本是計劃“請絳珠妹子的生魂前來遊玩。”這時候警幻仙子就解釋了整件事的來龍去脈。

    警幻忙攜住寶玉的手,向眾姊妹道:“你等不知原委:今日原欲往榮府去接絳珠,適從寧府所過,偶遇寧榮二公之靈,囑吾雲:‘吾家自國朝定鼎以來,功名奕世,富貴傳流,雖歷百年,奈運終數盡,不可挽回者。故遺之子孫雖多,竟無可以繼業。其中惟嫡孫寶玉一人,稟性乖張,生性怪譎,雖聰明靈慧,略可望成,無奈吾家運數合終,恐無人規引入正。幸仙姑偶來,萬望先以情慾聲色等事警其痴頑,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後入於正路,亦吾兄弟之幸矣。’如此囑吾,故發慈心,引彼至此。先以彼家上中下三等女子之終身冊籍,令彼熟玩,尚未覺悟。故引彼再至此處,令其再歷飲饌聲色之幻,或冀將來一悟,亦未可知也。”

    這段話大有深意,透露了至少三層意思,第一,雖然賈府過了百年,榮寧二公早已作古,但實際上他們的英靈尚在,且時時關注後世子孫作為,其用心可謂良苦。第二,警幻仙子引寶玉入夢,她所做的一切,諸如秘授雲雨之事,領寶玉看冊子等,最終都是為了引寶玉如正途。第三,在榮寧二公眼中,闔府上下,只有寶玉一人可以擔當起重振家族的重任,然而寶玉天生情種,又值青春懵懂期,需要在以夢警醒

    寶玉在夢中所受警示內容大致有三:一是品茶品酒,二是翻閱十二釵正副冊籍和觀看眾仙姑演唱的《紅樓夢》仙曲,三是與秦可卿墮入愛河。

     

    寶玉在品茶品酒中顯得非常投入。他進屋剛聞到一縷幽香,馬上就問警幻是何香料,警幻妙答:“此乃名山勝境內初生異卉之精,合各種寶林珠樹之油所制,名‘群芳髓’”。暗指女孩子們的體香,其中包括了寶林,即寶釵和林黛玉的在內。再問茶名,警幻回答更妙:“此茶出在放春山遺香洞,又以仙花靈葉上所帶之宿露而烹,名曰‘千紅一窟’”。暗指青春少女雖各各其美,但其身體構造原是一樣的。寶玉又問飲的是何種酒,警幻回答最精彩:“此酒乃百花之蕊,萬木之汁,加以麟髓之醅,鳳乳之精釀成,名為‘萬豔同杯’”。暗指女人雖然形體容貌各異,其實味道卻是一樣的,如同酒,不管什麼品牌,都是酒精味道。警幻透過讓寶玉聞幽香,品茶品酒,意在告訴寶玉:普天下的女孩子是一樣的青春氣息和體香,一樣的身體構造,一樣的味道!希望寶玉明白這個基本道理後,不再沉迷於女孩堆裡鬼混,浪費青春的大好時光,而把主要精力和時間用在攻讀經典和仕途經濟的進取上。這是讓寶玉做這場夢的出發點和落足點,也是寧榮二公託付警幻的重中之重。可惜寶玉只去深究了香茶酒的本意,而對其派生意義毫不理會。

     讓寶玉翻閱金陵十二釵正副冊中的判詞和觀看十二個舞女演唱的《紅樓夢》樂曲,雖然也有對寶玉啟發、警示之意,但更主要的是體現曹公高超的藝術構思和寫作技巧。他把十二釵的命運歸宿用簡短的判詞和優美的樂曲表現出來,巧妙而有機地組織在這一章回之中,既充實了教育啟迪寶玉的重要內容,也為讀者提供了一個閱讀全書的提綱挈領性的思路和線索,所以很多人都認同它是全書的總綱。寶玉是看了冊籍的判詞,但一直在打悶葫蘆;聽樂曲的時候,警幻怕他聽不懂,還專門給了他原稿,叫他邊看邊聽。儘管十二個舞女舞技高超,歌喉優美,且施展了渾身解數,真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無奈寶玉興趣不在這上面,越聽越打磕睡。“還有副歌未唱,警幻見寶玉甚無趣味,因嘆‘痴兒竟尚未悟’”,只好讓他睡覺去了。寶玉喝茶品酒時,樣樣都問;而他在閱冊觀曲時,為何不見一問呢?看來,人只要對眼前事沒了興趣,神仙也拿他沒辦法!

     

    警幻見寶玉不喜歌舞,昏昏欲睡,乃投其所好,馬上推出第三招:先以“意淫”理論教導和誇讚了寶玉一番,激發了寶玉的精神,隨即將自己的妹妹秦可卿,乳名兼美者許與寶玉。並說“今夕良時,即可成姻。不過令汝領略此仙境之風光尚如此,何況塵境之情景哉?今而後萬萬解釋,改悟前情,留意於孔孟之間,委身於經濟之道”。說畢便秘授以雲雨之事,推寶玉入房,將門掩上自去。好個警幻仙姑,十足的教唆犯!警幻教導之言,也不知寶玉聽進去多少?不過有一句他倒是聽進去了,而且聽得很認真,並且忠實地履行和及時認真地學習實踐了。不信請看書上,“依警幻所囑之言,未免有兒女之事,難以盡述。至次日,便柔情繾綣,軟語溫存,與可卿難解難分。”警幻為他指點迷津,寶玉還是聽不進去,如不是墮入迷津被嚇醒,還不知偕佳麗繾綣溫存到幾時?按後來寶玉一系列的表現來看,他除了聽進警幻雲雨之事的教導外,其他是一句也沒聽進去的!

     

    冥頑不靈、意淫第一的寶玉,神遊太虛境後,除了雲雨之事有所得外,真正的警示內容並未起什麼作用,之後的荒唐事和辛酸淚都沒能避免。這一回的高妙之處,正可謂“草蛇灰線,伏行千里”,成為全書的綱領,一場紅樓大夢也由此徐徐展開。

  • 3 # 閒置紅樓

    我們猜測一下,如果把《紅樓夢》的第五回賈寶玉遊太虛幻境去掉會怎樣?其實完全不影響小說完整性的。它就像小說家為每個人物擬定的命運大綱,起框架結構作用,完全可以不用呈現出來。

    但是我想,作者為什麼會大手筆用了一整個章節來呈現呢?有沒有什麼特別的用途呢?我能想到的有兩點。

    一點是,小說開始部分啟用了神話形式,說源於一個神話故事裡的一株仙草,要報答每天給她澆水的男子,正好這個叫神瑛侍者男子要體驗一番人間的感受,說白了要嘗試一下做人的七情六慾、悲歡離合、苦辣酸甜的各種滋味兒,在神(警幻仙子)的安排組織下或者說導演下,就要投胎下凡。這個修成女身的絳珠仙草聽說此事,也找到了這個大導演(警幻仙子)要求扮演裡面的女一號,跟他演繹一段悲傷的愛情故事。他給她澆了多少水,她就要為他流多少眼淚。為了增強這個故事的神話性,所以作者在第五回裡大費周章地以先知先覺的判詞、判曲的手法來渲染一種神話氣氛。

    另一點是,發生在《紅樓夢》裡的這個帶有家族命運走向的愛情故事,同從榮到衰的家族命運一樣是個悲劇,充滿了四大皆空的悲劇色彩,有生時喜,去時悲,空在人間走一回的悲音。所以,第五回的成曲成冊的手法正好契合了宿命論和因果論,為全書定下了空和悲的基調。

    再大膽猜測一下,作者把大綱性質的第五回寫下來,也許是為了小說第八十回以後的丟失做了準備,也就是說作者知情小說的未完整性,給我們廣大的紅樓夢愛好者留下尋找的線索!

  • 4 # 莊生荒谷

    中國四大古典名著,《紅樓夢》居首。其他三部:《三國演義》,關羽死後成神成佛;諸葛亮能呼風喚雨。《水滸傳》,宋江被封星主,乃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108將中的第一人,大哥大。《西遊記》更是滿紙妖魔鬼怪神仙佛五毒俱全。《紅樓夢》要是沒點仙氣,未免愧對諸賢了吧!哈哈!

  • 5 # 蘇小妮

    妱果說《紅樓夢》是作者曹雪芹帶著自傳性質的小說,他寫書的時候是在他人到中年後,這時候他所有的人生結局早已確定,他再回頭來寫他的家族從他年少的時候開始的事,就有點類似於我們在學寫作文的時候用了倒敘的手法。

    倒敘,意味著先將故事的結果說出來,然後再從頭娓娓道來。

    然而,作者顯然又不想將結局寫得那麼太明瞭,一則畢竟這是一部小說,書中的人物,我們不能說他全都存在過,也不能說他們都沒有;二則,作者在寫這個的時候還要避開一些嫌疑,不能將有些話講得太明瞭。

    所以,作者在這裡用了一種非常巧妙的方法,借用遊太虛幻境這一回,借用仙姑的口吻,再借用薄命司的冊子,來含含糊糊地告訴讀者人物的命運脈絡走向。

    寶玉在太虛幻境裡看到了普天之下所有女子過去未來的冊簿,他只揀了家鄉的來看,預示著這些冊簿跟他是有關聯的。“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早就有那麼多的紅學專家解讀過,雖然對人物的命運細節走向各自的觀點有些差異,但是,對於總體的脈絡走向大家看法是比較一致的,就是這些女兒們都是薄命,最後的人生結局都令人唏噓。

    在預測人物命運走向的同時,作者也給出了家族命運走向,或者說從更大的範圍來說是書中所有的人物最終的結局,他用了一曲【飛鳥各投林】告訴了大家,到最終,將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因為有了這一回的存在,雖然《紅樓夢》整本書不人,大家還是可以去猜測人物最終的命運,至少不會偏離太遠。如果沒有這一回的存在,那麼這部沒有結尾的書,不知道命運如何,還會不會有如此多的人對它這麼好奇。或者因為沒有而更好奇,可以編寫出更多的結局可能?不知道。

    如果說一千個人的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我想,一千個讀者心目中也有一千本屬於自己的理解的《紅樓夢》。甚至,我們可以將自己的人生遭際與書中的人物走向結合在一起去判斷去推測。而人生閱歷的不同,讀出這本書的感受也不一樣吧!

  • 6 # 旁觀者嵐

    《紅樓夢》的前五回實際上都是開篇部分,從各個不同角度介紹了寧、榮二府的一整體情況,給大家一個藍圖,給了大家解讀全書的一把鑰匙。其中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是從世俗角度進行了解讀,而賈寶玉進入太虛幻境則是以神話形式,對金陵十二金釵的正冊、副冊、又副冊的主要人物的命運給予了展示。

    一、主要人物的命運走向。

    寶玉看了又副冊中晴雯和襲人的判詞,副冊中香菱的判詞,以及十二金釵正冊中十二人的判詞。並聽了《紅樓夢》十二支曲子和開始和結尾曲《飛鳥各投林》。

    這些己經展示給我們《紅樓夢》中的主要人物的命運軌跡。飛鳥各投林,己告訴我們賈府的最終結局。整體的大綱己呈現給讀者。

    二、太虛幻境是大觀園的反面。

    《紅樓夢》中有一面風月寶鑑,可以正照,也可以反照,正面是花團錦簇的幻象,而反面則是血淋淋的現實。

  • 7 # 爨典璞旅

    《紅樓夢》第五回中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是全書真人真事、時代背景、理治大旨的總綱,有心的讀者會透視“金陵十二釵與《紅樓夢》曲”的“一角”,悟出“冰山”之味。說賈寶玉,秦可卿出現了,說秦可卿,警幻仙子現身。在賈寶玉的夢遊中,我們看到了許許多多:

    一、賈寶玉睡中覺的房間是皇宮內帷擺設,暗示賈寶玉第一次做春夢的環境是紅樓紫禁城。寶玉不喜歡皇權,討厭“燃黎謀仕途”。 因東邊寧府中花園內梅花盛開,在會芳園遊頑,一時寶玉倦怠,欲睡中覺。生的嫋娜纖巧,行事又溫柔和平的秦氏,引了寶玉及一簇人來至上房內間。寶玉看見貼著的《燃藜圖》及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強烈要求出去。 進入秦氏房中,只聞一股細細的甜香襲人而來。寶玉覺得眼餳骨軟,連說“好香!”入房向壁上看時,有唐伯虎畫的《海棠春睡圖》,兩邊有宋學士秦太虛寫的一副對聯,其聯雲: 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籠人是酒香。 案上設著武則天當日鏡室中設的寶鏡,一邊擺著飛燕立著舞過的金盤,盤內盛著安祿山擲過傷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設著壽昌公主於含章殿下臥的榻,懸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聯珠帳。寶玉含笑連說:“這裡好!”秦氏笑道:“我這屋子大約神仙也可以住得了。”說著親自展開了西子浣過的紗衾,移了紅娘抱過的鴛枕。於是眾奶母伏侍寶玉臥好,款款散了,只留襲人,媚人、晴雯、廊簷下看著貓兒狗兒打架。

    二、讀《紅樓夢》時要明白“假”中有“真”,“真”中有“假”,“無”即“有”,“有”即“無”。太虛幻境”對聯提示: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三、賈寶玉並沒有覬覦皇權,沒有弒君殺父,不喜歡仕途經濟。他歡喜“木石前盟”的天性讓“春”恨,惹秋悲。“莫厭春風當自嗟”,就像薄命司對聯一樣“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為誰妍。”

    四、《紅樓夢》會芳兼美,寫的是賈寶玉熟知的清朝真人真事及其理治思考,女兒紅中顯示了“金釵一二可齊家”的尊女思想。警幻冷笑道:“貴省女子固多,不過擇其緊要者錄之。”緊要之女子是關鍵。

    五、《紅樓夢》暗寫皇權被“優伶”篡取,卻與“太子”無緣。“枉自溫柔和順,空雲似桂如蘭,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寫的是非分者有份,德才者無緣。“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六、《紅樓夢》作者寫作的時代背景是努爾哈赤十三副鎧甲打天下到康熙末世傳位近一百年的明末清初史。“吾家自國朝定鼎以來,功名奕世,富貴傳流,雖歷百年,奈運終數盡,不可挽回者。……”

    七、賈寶玉在太虛幻境知道了國朝秘密:聞到了諸名山勝境內初生異卉之精,合各種寶林珠樹之油所制的‘群芳髓’香,品到了清香異味,純美非常的出在放春山遣香洞仙花靈葉上所帶之宿露而烹的‘千紅一窟’茶,領略了瑤琴、寶鼎、古畫、新詩、唾絨。“唾絨”一詞顯示太虛幻境秘密是皇家秘史。“唾絨”是進口於俄羅斯的布料,只供皇家。

    八、警醒寶玉的人就是林黛玉、史湘雲、薛寶釵、妙玉四個非凡女子,她們對應眾仙姑的姓名是:一名痴夢仙姑,一名鍾情大士,一名引愁金女,一名度恨菩提,各各道號不一。寶玉看到“瓊漿滿泛玻璃盞,玉液濃斟琥珀杯。”,表明寶玉用的是“玻璃盞”、“虎珀杯”這樣的皇家貢品。喝的是清香甘冽、異乎尋常的“萬豔同杯”酒,“此酒乃以百花之蕊,萬木之汁,加以麟髓之醅,鳳乳之曲釀成,因名為‘萬豔同杯’。”萬豔同杯”酒中有“鳳乳之曲”,表明寶玉是太子,龍為皇帝,鳳為太子。

    九、清朝皇帝滿族只統御了一百年,一百年後,當皇帝的是漢族。所以才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紅樓夢》十二支曲第一曲〖紅樓夢引子〗中唱到:開闢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風月情濃。趁著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寥時,試遣愚衷。因此上,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懷金悼玉”,懷念逝去的“清帝”,悲悼出家的“寶玉”,寶玉還累及爹孃,以致【終身誤】、【枉凝眉】、【恨無常】、【分骨肉】、【樂中悲】、【世難容】 ,進而悟出【喜冤家】、【虛花悟】、【聰明累】、【留餘慶】、【晚韶華】、【好事終】,樹倒猢猻散,最終【收尾,飛鳥各投林】: 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裡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倖。看破的,遁入空門;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十、《紅樓夢》作者石頭即賈寶玉,賈寶玉即太子胤祍,太子胤祍是“草蛇”,太子胤祍的皇宮生活史就是從民間到皇宮,從皇宮到民間的歷史,由“石頭”化“玉”,再由“玉”迴歸大荒山無稽崖成為石頭,終究是“飛鳥各投林”。 警幻道:“……吾所愛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世之好淫者……皆面板淫濫之蠢物耳。如爾則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輩推之為‘意淫’。‘意淫’二字,惟心會而不可口傳,可神通而不可語達。在閨閣中,固可為良友,獨為我閨閣增光,見棄於世道……”,“淫人”、“意淫”不是“面板濫淫”之“淫”,而是“惟心會而不可口傳,可神通而不可語達”的“太子胤祍”,作者將“太子胤祍史”、“太子弘皙史”藏於“女兒堆”中,在《紅樓夢》中存了下來。

    十一、面板濫淫是迷津,是煙幕彈,是保護真相傳下來的包衣。怎樣才能透過正面的美女看到背面的歷史及“理治之義”呢?警幻道:“此即迷津也。深有萬丈,遙亙千里,中無舟楫可通,只有一個木筏,乃木居士掌舵,灰侍者撐篙,不受金銀之謝,但遇有緣者渡之。“木居士掌舵之木筏”是說草木之人木居士林黛玉的詩歌是《紅樓夢》全書的真意,“灰侍者撐篙”是說皇太子胤祍無心皇權已經灰心,是一個已經灰心的等待皇位的人,“侍”在這裡不是“服侍”之意,而是“等待”的意思。整部《紅樓夢》是關於胤祍父子相關聯的歷史及理治要義的,所以,《紅樓夢》最先是在皇子間傳閱。 正是“一場幽夢同誰近,千古情(清)人獨我痴——《紅樓夢》第五回回後詩”。

  • 8 # 凡眼看紅樓

    《紅樓夢》中有兩個章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是“冷子興演說榮國府”,一個是“賈寶玉遊太虛幻境”。

    很多人對《紅樓夢》有畏懼感,覺得書中的人物太多了,關係太複雜了,不知道這本書到底想表達什麼……

    我個人認為只要把“冷子興演說榮國府”和“賈寶玉遊太虛幻境”這兩章用心研讀一番,也就能對《紅樓夢》有了大致瞭解了。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對賈府的人事進行了大致介紹。 “賈寶玉遊太虛幻境”則對黛玉寶釵等女子的命運做個預告。幸虧有這個預告,否則的話《紅樓夢》的後四十回更沒法續寫了。

    很多人看“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只是關注了“判詞”和“紅樓夢曲子”,以為這是這一回的主要內容,其實不對的。在這一回中警幻仙姑的話才是需要各位看官著眼的。

    書中寫道:

    警幻忙攜住寶玉的手,向眾姊妹笑道:“你等不知原委。今日原欲往榮府去接絳珠,適從寧府經過,偶遇寧榮二公之靈,囑吾雲:‘吾家自國朝定鼎以來,功名奕世,富貴傳流,雖歷百年,奈運終數盡,不可挽回。子孫雖多,竟無一個可以繼業者。惟嫡孫寶玉一人,秉『性』乖張,生情怪譎,雖聰明靈慧,略可望成,無奈吾家運數合終,恐無人規引入正。幸仙姑偶來,萬望先以情慾聲『色』等事警其痴頑,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後入於正路,亦吾弟兄之幸矣。’如此囑吾,故發慈心,引彼至此。先以彼家上中下三等女子之終身冊籍,令彼熟頑,尚未覺悟;故引彼再至此處,令其再歷飲饌聲『色』之幻,或冀將來一悟,亦未可知也。”

    也就是說警幻仙姑受了寧國公和榮國公靈魂的囑託,讓警幻仙姑帶著寶玉在太虛幻境遊歷一番,先以情慾聲色等事警醒寶玉,跳出迷人的圈子,然後步入正途,承擔起重整賈府的責任。

    也就是說在寶玉夢遊太虛幻境的時候,賈府已經到了運終數盡,即將敗落的地步,但是那些當家人還是過著紙醉金迷,醉生夢死的生活。只有寶玉還算不錯,所以就把希望寄託在寶玉身上。

    可惜寶玉夢遊太虛幻境後,絲毫沒有追求功名利祿之心,依舊不求上進,白白浪費了寧榮二公的一片苦心!

  • 9 # 昭烈名臣

    紅樓夢第五回在紅樓夢中的作用和地位非常重要,可以說是全書的核心章節,在這一回裡作者提前告訴了你所的人物的結局,這種奇特的寫法也使得紅樓夢不同於以往任何一部小說。

    但是正如賈寶玉遊太虛幻境無法看懂哪些 命運一樣,讀者同樣在第五回如雲裡霧裡一般,無法真的領悟書中人物的命運,必須要到曲終人散的那一刻回頭再看那些判詞,心中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於是便忍不住再看一遍紅樓夢。

    個人認為寫賈寶玉遊太虛幻境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這三個原因本質上是統一的整體也不能完全孤立的看待。

    第一,遊太虛幻境是劇情發展的需要,開篇從一個神話故事講起,這裡又講到太虛幻境的神仙,作者在用這種前世姻緣真真假假的手段,來營造一種氣氛,那就是人世間很多的緣分情愫其實都是上天註定好的,那些不凡的人物都是下界歷練的。

    不但寶玉和黛玉是天上下凡的,其實還有好多好多人物都是天上下凡到人間的,這就讓這個故事充滿了神明的色彩,用這種荒誕不經的故事告訴讀者假作真時真亦假的道理,真真假假之前方能透露出作者的真實目的。

    第二就是本書最特殊的寫法,提前用判詞的形式告訴你了書中人物的命運,我們就像拿到了紅樓夢的密碼一樣,透過這些判詞不斷地反覆的揣摩我們能夠很清晰的看到書中那些人物的最終結局。

    更有意思的是,由於普遍認為後四十回不是曹雪芹你本人所寫,書中很人物的命運也不是曹雪芹的本意,於是第五回因為這種缺失變得更加重要,人們正是透過對第五回字裡行間的解讀,分析出不同於現在通行本的結局,更是為紅樓夢的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參考價值,這一點可能是作者當初在寫第五回的時候完全沒有預料到的,但是世事就是這麼波譎雲詭,很多當初你根本想不到的事情,現在居然變成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第三就是在第五回裡寫了寶玉的發育過程,從一個男孩變成了男人,這個過程非常重要,這一回裡作者明確的告訴了大家,寶玉是一個身體健康慾望正常的男人,只有明確的說明這一點才能在後來的全書中看出來寶玉的可愛與不同,要不人很多人人認為是寶玉有缺陷或者不喜歡女人什麼的,這一回對寶玉發育的描寫非常重要,可以說是奠定了後面所有故事的基礎。

    後面所有的故事都要建立在寶玉是個正常男人的基礎上,否則看起來就完全無法看到寶玉的真性情和其他男人的不同。

    最後總結一下就是,第五回是本書的核心章節,這一點不但在作者寫的時候就是這麼認為的,而且由於後八十後的卻是反倒是讓第五回成了研究紅樓夢核心的結局,一個意外導致了第五回變得比紅樓夢任何一回都要重要,而且是重要程度遠遠超過其他回,這恐怕是作者當初完全沒有預想到的。

  • 10 # 高峰山1

    紅樓夢五回是全書樞紐,關鍵也是盾牌,更為確切的說,是一盤謎魂陣。也可以說全書沒了第五回就不是紅樓了。初萌,故事,結局都包函在內,更重要的是為了警幻於人,苦心設計了一場即幻化又實際,從興至衰的一部人類社會必然的規律史。所以說作者是絞盡腦汁的,是愛憎分明的,是有條不紊的,是在幻化中賈像中求得事實的。妙就妙在人情世故的夾縫中看出了一個社會制度的真像,從來沒有留露出是人之所為,因為太虛幻境,警幻仙姑帶寶玉所帶之處都已預示了。

  • 11 # 黑白文章澤淵詩

    《紅樓夢》作者為什麼要寫第五回的內容?賈寶玉夢遊太空幻鏡有何意義?且聽以下分析:

    第一、第五回內容是總領全域性,是《紅樓夢》全書的框架提綱,可以說是中心思想。

    也有學者認為第五回的內容是作者完成石頭記後加上去的,為什麼呢?

    這個也有點道理,提煉出中心思想,就要讀完一本書,作者能鋪下如此大的網,必然是有了魚才下的網,也就是隻有把整個書寫完了,對整個結局和人物都有了總結,才有可能寫出如此精煉完美的語句來,反過來想想,如果把所有的結果都寫出來了,後續的故事也不具備了誘惑性,還是言歸正傳,回答問題。

    首先我們回顧一下第五回的內容,然後再透過分析瞭解第五回在書中的意義和作用,從而得出作者為何要寫寶玉夢遊太空幻鏡。

    ……這日不知為何,他二人言語有些不合起來,黛玉又氣的獨在房中垂淚,寶玉又自悔言語冒撞……一時寶玉倦怠,欲睡中覺……那寶玉剛合上眼,便惚惚的睡去,猶似秦氏在前,遂悠悠盪盪,隨了秦氏,至一所在……

    從原著來看,平日裡很和好的兩個人,這一天突然有些口角,而此時賈寶玉已經心裡很懊悔,不該如此言語,惹林黛玉流眼淚,這種心態和當時的環境下,賈寶玉就突然困了?顯然有些不合邏輯,但是這個時候作者就這麼寫了,然後又描述了另外一個環境,給了另外一種心情,這種心情和自悔的心情完全是兩個樣。

    作者寫第五回內容的原因是為了體現作品的雙重性和書中人物的曲折和離奇。

    作品的雙重性就是喜劇和悲情的結合

    整個《紅樓夢》其實不光是悲劇,更多的是喜中之悲,簡單舉一個例子,就尤三姐吧,多好的事,偏偏到了關鍵時刻,喜中生悲,自刎而亡……

    人物的曲折和離奇就是真真假假,虛幻縹緲,紅樓夢一開始就一個真一個賈,聊了一些真真假假的事,一個進入了虛幻境界,一個步入現實生活,就說賈寶玉吧,對林黛玉是有感情的,純潔的友情中有不切實際的遐想,是愛情還是戀愛,是婚姻還是緣分,是報恩還是曾經擁有,是似曾相識還是日久生情,有時候催人淚下,有時候也是移情別戀,真假難辨,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尤其是和薛寶衩,金玉良緣,真情假意,猶如這第五回中翩翩起舞的仙子,還有那一曲曲美妙的仙樂……

    《紅樓夢》第五回內容賈寶玉的這次偶遇,更多是為了表明一個總的觀點,那就是有些東西看似美好,且是虛幻的,飄渺的,世間萬物榮華富貴、良辰美景如同夢一樣,醒來時一切都是記憶。

    整個紅樓夢訴說了大家族的衰落,把家族中關鍵人物的個人修養,仕途功名,貪圖享樂、生活瑣事寫的淋淋盡致,以愛情為主線,折射事物變遷,歷史發展,時代命運,以及整個封建社會的不完善性,第五回透過對主要人物結局的陳述,以詩詞歌賦的形式表達主要思想和見解,起到了總領全域性的作用。

    賈寶玉是賈府的希望,是紅樓夢的主人公,作者讓他經歷這樣一次太空之旅,更多的是引出很多人的人生之旅,出場無幾人,一遊眾人出。

    第五回給了紅樓夢一個結局,也給了所有的人一個夢。同時為了更好的體現文學藝術色彩。

    第五回判詞、金曲飛揚,終身誤、枉凝眉、恨無常、分骨肉、樂中悲、世難容 、喜冤家……給了整個《紅樓夢》一個悲情,同時給了人物一個結局。寫了一個夢,且裝滿了故事,然後把夢展開,寫成了一本書。

    當然如果沒看完紅樓夢,自然也看不懂第五回的內容,如果看懂了第五回的內容,也就知道了故事的結局,所以這中文學懸念的體現很獨特,給了讀者結局,且無法領會,即使看完了,仔細對照還是有區別的,吸引讀者往後看,又要和前面的內容對比,所以看《紅樓夢》的時候,老覺得第五回始終都在,未曾離開……

    所以說紅樓夢永遠是沒有定局的書,總有些不解的迷,賈寶玉夢遊太空幻鏡,有何意義?意義在於第五回就是“警幻”仙子,帶世人紅樓一夢,不解之時,再讀第五回……

  • 12 # 八大山人99

    關於《紅樓夢》的第五回‘’遊幻境指迷十二釵,飲仙醪曲演紅樓夢‘’,歷來頗多爭議。

    此論,山人不敢苟同。

    《紅樓夢》是古今第一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是對封建專制敲響喪鐘的扛鼎之作,為何在提綱挈領,統領全篇的開篇便以荒誕不經的神話傳說開場,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避免政治迫害,使該書得以在後世流傳。

    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做的原因,就得從當時的政治環境和他的傳奇身世說起。

    滿清是中國封建專制發展到巔峰的朝代,也是以三百萬的滿人統治四萬萬人的特殊朝代,所以也是政治言論自由管治最為嚴酷的朝代,到處大興文字獄,當時的一句‘’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的即興吟誦之作,便冤死了多少人。《紅樓夢》是煌煌驚世駭俗的宏篇鉅著,如果以直白寫實的手法寫出來,該書的命運可想而知。

    曹雪芹先生出生於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十三歲時家族慘遭抄家沒產,淪為世井平民,從天堂一跤跌落塵埃。其間又經歷一次政治劫難,還經歷了少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的種種人生磨難,體味了人間所有的世態炎涼,年不滿五十歲便因貧病交加,感傷成疾去世。

    曹雪芹先生到死,都是一個待罪之身,受到統治者的監視。但他仍以極大的忍性和毅力,傾注畢生心血創作《紅樓夢》。

    鑑於當時的政治環境和自身際遇,為使該書能順利在後世流傳,更不致牽連後人,便借中國人深信神仙道場,陰陽輪迴的迷信傳統,來演繹了一出氣勢恢宏的《紅樓夢》。

    先生之苦心,世人可解否?

    我們不能用現代的眼光,去苛責求全於先生。

    每每讀到先生用略帶自嘲,實則滿腔悲涼寫下的詩‘’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時,我便潸然淚下,我便扼腕,我便嘆喟。

    曹雪芹先生實乃千古第一傻子先生也,生前舉家食粥酒長賒,死後世人爭相傳抄,洛陽紙貴。

    山人弱弱問一句,世上識文斷字,舞文弄墨之人,有先生用生命傾心文學藝術的初心否?

    山人謹以蜉蝣屑小之身,粗俗芥末之才,擎陳子昂《登幽卅臺歌》,致祭於二百年前之先生,曰:

    前不見古人,

    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淚下!

  • 13 # 攬薇齋

    《紅樓夢》第五回目為“遊幻境指迷十二衩,飲仙醪曲演紅樓夢”,主要寫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在警幻仙姑的引導下,翻看“金陵十二衩”的冊子,欣賞仙曲《紅樓夢》,品“千紅一窟”茶,飲“萬豔同杯”酒,與仙姑之妹初嘗雲雨,最後寶玉跌入迷津驚醒一事。此外,該回開篇還寫了賈寶玉與林黛玉、薛寶釵之間的關係,以及過東府賞梅,寶玉入夢前的經歷;該回結尾處寫了秦可卿對寶玉居然知道自己小名的疑惑。

    上述就是《紅樓夢》第五回的全部情節。儘管該回主體內容是賈寶玉遊太虛幻境,但前後不可不提,對解讀主體內容有要用。另外,將“賈寶玉遊太虛幻境”放入全書來理解也是很有必要的。

    其主要用意有以下幾點:

    暗示人物命運,起提綱挈領之用

    “太虛之夢”這一情節,重點在於“金陵十二衩”正冊、副冊、又副冊的圖畫和判詞,還有十二支《紅樓夢》仙曲(加引子和收尾十四)。就是這些詩詞歌曲把整本書中主要人物的性格、遭際、歸宿和全書的基本情節走向做了總體上的安排。因此,很多紅學家把這一回看做全書的總綱。

    比如“金陵十二衩”中關於林黛玉、薛寶釵的圖畫、判詞及曲子,就暗示了兩人的性格、才能、遭遇和最終歸宿。原文如下:

    寶玉看了仍不解。便又擲了,再去取“正冊”看。只見頭一頁上便畫著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詞,道是:可嘆停機德,堪嘆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圖畫中的“兩株枯木”為“林”,“木上懸玉”為“黛(帶)玉”;“雪”諧音為“薛”,“金簪”為“寶釵”,便是說這一頁的判詞是寫林黛玉和薛寶釵的。

    其中,“可嘆停機德”中的“停機德”出自《後漢書·烈女傳·樂羊子妻》,後常指符合封建道德標準的女人,這裡是說薛寶釵的。

    “堪嘆詠絮才”中的“詠絮才”出自東晉女詩人謝道韞,後常指在詩文創作方面具有卓越才華的女子。“可嘆”、“堪嘆”,都是在說這兩個人的命運遭際是值得同情、令人嘆惋的。

    另外,在“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中,“玉帶”、“金簪”這等寶物被“林中掛”、“雪裡埋”,也暗指兩個美好的女孩子未能恰如其分的發揮其各自所長,各得所願,嘆惋、同情之心更甚。

    為什麼會讓人覺得同情、惋惜呢?

    後面關於賈寶玉、薛寶釵、林黛玉三人的《紅樓夢》仙曲可以窺見一二,原文如下:

    【終身誤】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金玉良姻”指寶玉與寶釵的婚姻,“木石前盟”指寶玉與黛玉因前世之盟而產生的愛情。

    “都道是金玉良姻”,是說賈寶玉和薛寶釵的結合是眾人都認可稱道的,寶釵具備封建階級女性的一切“美德”,在那個社會環境下,比黛玉更符合成為賈寶玉的妻子。

    “俺只念木石前盟”之中,“俺”指的是賈寶玉,全句以賈寶玉的口吻吶喊,自己一心所繫之人是林黛玉。在《紅樓夢》第三十六回,寶玉睡中覺時就連喊帶罵地說出這樣的話:“和尚道士的話如何信得?什麼金玉良緣?我偏說木石姻緣!”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是說賈寶玉空對著薛寶釵,為什麼會說“空對”呢?因為賈寶玉不愛薛寶釵,愛的是林黛玉。典型屬於有情的人不能在一起,無情的反倒硬拉在一起,只是因為符合社會標準。其實,這不僅僅是封建時代特有的婚姻悲劇,哪個時代沒有呢?另外,“山中高士”、“晶瑩雪”是在說寶釵品性高潔,如雪一般晶瑩剔透。即便如此,不愛便是不愛,又當如何?

    “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是說賈寶玉始終惦記著林黛玉。《紅樓夢》中,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的感情是建立在共同理想、共同志趣的基礎之上的,是精神層面的真正契合。

    於是自然而然地,“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縱使薛寶釵再好,兩人再如何“齊眉舉案”,相處融洽,依舊“美中不足”、終究“意難平”。

    類似例證在該情節中還有許多,其他的判詞和仙曲對應書中不同人物。當然,也有暗示總體情節走向和其他眾人命運走向、遭際和最終歸宿的內容,比如仙曲的《收尾·飛鳥各投林》:

    【收尾·飛鳥各投林】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裡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倖。看破的,遁入空門;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所以說,“賈寶玉遊太虛幻境”這一情節,最直接的目的是暗示人物命運,起提綱挈領之用。並且,“倒敘”手法本身就是一種能產生吸引人注意力效果的創作手法,在現代小說創作、影視劇作中較為常見。

    內容承上啟下,暗合小說寫作邏輯

    《紅樓夢》這部小說,人物眾多且關係複雜,情節瑣碎並描寫細緻,詩詞曲量豐富,文化意蘊又強,古典文學底子偏淺的人很難讀懂,很可能一首詩、一支曲子、一個文學典故,就把我們給難住了。

    那麼,我們該如何去讀更容易懂呢?不少前輩給我們指了路——反覆閱讀前五回,後文及時回頭對照。

    其實《紅樓夢》的前五回基本上都可以認定為整部書的寫作大綱,仔細熟讀前五回就會發現,前五回的內容概括起來講,就是創作背景、創作意圖、全書主題、社會環境、人物出場、人物關係、人物性格、故事情節簡介、人物命運走向等。

    比如小說第一回,開篇即言為何成書及“真事隱”、“假語村言”;再借“女媧補天”的傳說,引出頑石“通靈寶玉”入世歷劫,引出一則《石頭記》的流傳編纂及書籍意義;接著是甄士隱夢遇一僧一道,引出絳珠仙草與神瑛侍者的“木石前盟”及“太虛幻境”;然後是甄士隱與《好了歌》,直擊全書主題。

    再比如第二回的“冷子興演說榮國府”,藉助冷子興與賈雨村的言談,把賈府的一干人等及賈府的興衰遭際一一道出。還有第三回,重點就是“林黛玉拋父進京都”,把林黛玉的身世遭際及與賈府的干係呈現出來,其中經典情節“林黛玉進賈府”不就是林黛玉的出場麼。所以這兩回完全可以看做是環境描繪與人物登場。當然,第四回也是人物出場,表面是薛家登場,實則重點是鋪墊薛寶釵的出場。

    就這些內容來看,不是全書的寫作大綱是什麼?所以說,第五回的主體內容“賈寶玉遊太虛幻境”完全可以看做是這個寫作大綱的一部分,因為這部分主要是寫故事情節簡介和人物性格、遭際、命運走向,也就是說是符合小說寫作邏輯的。

    並且第五回的開頭部分寫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之間關係的衝突,緊承上一回的寶釵出場,同時也暗示三人之間的矛盾關係。而第五回結尾處,寫賈寶玉跌入“迷津”處醒來,暗示後文寶玉陷入泥淖的命途。

    警幻道:“此即迷津也。深有萬丈,遙亙千里,中無舟楫可通,只有一個木筏,乃木居士掌舵,灰侍者撐篙,不受金銀之謝,但遇有緣者渡之。爾今偶遊至此,設如墮落其中,則深負我從前諄諄警戒之語矣。”

    所以說,“賈寶玉遊太虛幻境”這一情節,是承上啟下的內容,是屬於展示小說寫作大綱的一環,符合小說寫作邏輯。只不過曹公在這裡比較實在,直接用詩詞歌曲把故事的發展走向、人物命運給暗示出來了,但誰能說這不是“獨具匠心”呢?

    化用神女仙遊,假虛幻以寫現實

    “神女”、“仙遊”的寫作母題早已有之,“神女”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山海經》中的巫山女神;相伴的“仙遊”母題則與巫術、神仙之說有著密切關係,已知較早的是“周穆王西遊”、“漢武帝遇西王母”,還有後來發展較多的“遊仙詩”。“賈寶玉遊太虛幻境”中的“警幻仙姑”、“太虛幻境”、“薄命司”等均有這些神仙文化的影響。

    比如“警幻仙姑”的形象,就是由宋玉的“高唐神女”與曹植的“洛神”幻化而來,描寫的辭賦有異曲同工之處,如“纖腰之楚楚兮,迴風舞雪”、“其文若何?龍游曲沼”、“應慚西子,實愧王嬙”等。

    還有其他回目中出現女媧補天、茫茫大士、渺渺仙人、赤暇宮、西方靈河、三生石、迷津等元素,也應是承繼道教的神仙思想。如果說,那些在書中是以傳說之言借述,稍顯渺遠,那麼此處的“賈寶玉遊太虛幻境”,就透過小說主角賈寶玉的介入,直接把這個“紅樓故事”與神仙世界勾連起來了,也即是把“虛幻”元素做實。

    此外,因著歷朝歷代統治集團在文化方面的專制高壓統治,文人借“虛幻鬼神”之說來摹寫現實的案例不少,比如著名的《西遊記》、《聊齋志異》等。

    所以說,“賈寶玉遊太虛幻境”這一情節,是繼承了“神女“、”仙遊”的神仙母題,並廣泛借鑑了前代文人的創作手法,來為小說打下“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的底色,併為道教、佛教思想的融入與呈現奠定文化基礎,假借虛幻的世界來演說現世的真言的。

    照應開篇內容,通篇言“兒女情事”

    曹公在《紅樓夢》第一回開篇就已經說明,整本書都是在講“閨閣之事”,何以見得?原文如下:

    自又云: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於我之上。何我堂堂鬚眉,誠不若彼裙釵哉?實愧則有餘,悔又無益之大無可如何之日也!

    首先,曹公自述自己至今碌碌無為,一事無成,不如往日閨閣之中的數位女子,並大讚那些女子的行止見識不凡,遠在自己之上,自己實在慚愧。

    當此,則自欲將已往所賴天恩祖德,錦衣紈絝之時,飫甘饜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談之德,以至今日一技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閨閣中本自歷歷有人,萬不可因我之不肖,自護己短,一併使其泯滅也。

    接著講自己想把這些造成自己“至今日一技無成,半生潦倒”的慚愧往事編撰成集,不在於消除自己的罪業,而在於不想使這些風姿卓絕的閨中女子湮滅在歷史風塵之中。

    閨閣女子之事,自然是以情事為核心。所以曹公演繹幻化出“司人間之風情月債,掌塵世之女怨男痴”的“警幻仙姑”及其對應的神仙機構“太虛環境”,以及分級設定的對應機構、職位及職責,機構一應事物皆以“風流情事”關聯,甚至是其間的諸多名目也多應“兒女情事”命名。

    吾居離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乃放春山遣香洞太虛幻境警幻仙姑是也。司人間之風情月債,掌塵世之女怨男痴。因近來風流冤孽,纏綿於此處,是以前來訪察機會,佈散相思。

    典型如地名,有“離恨天”、“灌愁海”、“放春山”、“遣香洞”、“三生石”等;典型如機構名,有“痴情司”、“結怨司”、“朝啼司”、“夜怨司”等;典型如仙姑名,有“痴夢仙姑”、“鍾情大士”、“引愁金女”等;甚至是香茶酒饌都不放過,香名為“群芳髓(碎)”、茶名為“千紅一窟(哭)”、酒名為“萬豔同杯(悲)”等。

    並且從後文看,《紅樓夢》全書的故事情節也主要在講“情之一事”,圍繞賈府這個深宅大院,圍繞賈家的一干人等,一一盡述各色女子的悲歡離合、生死無常。包括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在內的一干人等,都是風流冤孽、女怨男痴之事。

    所以,“賈寶玉遊太虛幻境”這一情節,是作者在借“賈寶玉”的眼,為我們一一展示世間女子在“情之一事”上所遭受的悲歡離合、嗔痴愛恨、愁怨嗟嘆,同時照應開頭定下的關於全書主體內容的定調——盡數閨閣“兒女情事”。

    當然,曹公在此選擇以“遊幻境”來定調,可能主要是為了突出“虛幻感”與“宿命感”。

  • 14 # 三月樂雨

    題主這個問題提的好!

    人們說,《紅樓夢》在書的開篇部分,已把書的總義告訴了大家,深表贊同。

    可奇怪的是,人們又說,看完120回也沒看懂,奇怪救護車也用的是120,一笑。看懂沒看懂,是謙虛還是什麼,心中有答案就好。

    賈寶玉神遊太虛幻境,不能不佩服古人想像力之奇妙,寫作手法之高超。真應了書中那句話:“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關山月.秦觀懷古》

    梅村觀復憶繁華

    鶴舞白沙芍藥花

    鹿樵生唱長生殿

    桃花扇底雪芹藏

    齋壇柔碎蕊萬朵

    脂硯齋傳墨流香

    寶琴仙緣迷津點

    滄海桑田落日圓

    注:《紅樓夢》一芹一脂

    注:緣起祭明(出則既明 緣起既明 出處既明)

    《關山月.秦觀懷古》

    晴雯吳雯吳玉峰

    勇補金衣似寫書

    香山詩證富家女

    綴成紅樓付人情

    手撕寶物桃花扇

    石呆子怕要心寒

    魂歸離恨口唸慈

    兩根指甲穿萬魂

    注:晴雯 吳雯

    桃花扇 桃花散

    《歌者》

    秋雨

    戀上了

    蓮花朵朵

    ……

    淚滴

    大大小小

    滑落

    ……

    微風過

    晨曦的眸子

    晶瑩閃爍

    ……

    撫琴

    深谷幽蘭

    忘不了

    滾滾紅塵裡的

    煙火

    ……

    注:蓮朵朵葉片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銀行多給1600,儲戶稱“離櫃概不負責”拒退錢,這種行為違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