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世間人物

    在我看來,“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體現的是秦國弱小時期老秦人的血性。赳赳老秦、復我河山;血不流乾,死不休戰。老秦人骨子所蘊含這種血性是秦國的脊樑,更是秦國的利器。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句話出自於《國風·秦風·無衣》。直譯過來是誰說我們沒有衣服穿?與你同穿那長袍。這是當時秦國的戰歌。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這首戰歌的是當時秦人抗擊西戎入侵所作,主要是為了鼓舞士氣,振奮軍心。

    面對著強敵,絕不退縮,願與君王一起同仇敵愾,奮勇殺敵。作為一首戰歌,它有著磅礴的氣勢,更瀰漫著一種驚天動地的血性。

    其實對於這首戰歌后人也有很多種看法,有人認為這首戰歌是為了諷刺秦君窮兵黷武、崇尚軍力所作,也有人認為這首戰歌是當時秦國徵兵所作,而絕大多數都認為這首戰歌就是為了鼓舞士氣,振奮軍心所作。它所表現的是一種團結、樂觀的精神,更蘊含了愛國情結在裡面。

    但是,對於我而言,這首戰歌就是當時秦人血性的寫照。每當我讀到這些句子的時候,我的腦海裡總會浮現當年縱橫天下的秦軍。

    秦國從一弱小之國到最後統一天下,這中間經歷了很多年,發生了很多事,但是秦人的血性沒有消失。因為這血性早已植根於老秦人骨子裡。

    總而言之,在我看來,“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句話不僅是一種愛國精神的象徵,更是一代老秦人的精神寫照。

  • 2 # 莉莉分

    它因全民戰“疫”而爆為熱詞,在無數場合被引用,其融慷慨激昂和大愛無疆為一體,讓人看到關愛和擔當,給人溫暖和力量。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出自《詩經》,本是一首同仇敵愾、英武慷慨的軍隊誓詞

    我們先來看看《詩經·秦風·無衣》的原文: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誰說我沒有衣穿?我與你穿同樣的戰袍,若有召,我必回,趕緊整理十八般武器,與君王共赴戰場同殺敵。

    全詩三章,經典的國風範式,透過自問自答,表現出士兵將被召回應戰的場景。

    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在《左傳》中有所體現:

    “秦哀公為之賦《無衣》,九頓首而坐,秦師乃出。”

    戰國時期,吳軍入侵楚國,楚國的君王前去央求秦國馳援,秦哀公為此作《無衣》鼓舞士氣並毅然出師。

    無論從詩意還是史實來說,“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都表現出一種挺身而出的英武。

    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中,也多次提到“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是對《詩經·無衣》原有精神的忠實繼承和發揚。

    和平年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引申為救人於難的擔當和同呼吸共命運的博愛

    和平是當今世界的主題,但我們仍常常用到“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新時代賦予它新的含義。

    1.微觀個人: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你有沒有這樣的體驗?某個時刻你衝往了最前線,不經意回眸,發現全是眾人關注和支援的目光,這讓你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是你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的精神支撐。

    2.集體層面:不讓一個人掉隊

    人人都處於集體當中,危難時刻的風雨同舟,危急時分的眾志成城,也是“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表現。

    疫情防控,我們不會讓任何一個患者獨自面對。地震中,我們絕不會置災區人民於不顧。大火封山,我們不會放棄對每一個生物的搜救。貧困面前,我們一起下基層、出對策,想門路。

    3.放眼全球:同呼吸共命運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對饑荒饑民的援助,對區域性戰亂地區難民的接納,對全球環境的共同治理,對逆歷史潮流的聲討,全球一起在行動。這是無國界不分民族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更是對全人類福祉的關注與博愛。

    總結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從一首詩發揚光大成為一種精神,也代表著中國文化的傳承。誰說我沒有衣服穿呢,我和你穿著同樣的戰袍。誰說我是一個人在戰鬥呢?我的身後有一群人、一個國、全人類。

  • 3 # 文物考古聊歷史

    在這次疫情中,日本對中國表現出來的友好表現是有目共睹的。並且在日本捐贈的口罩箱子上還有“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這句話。與問題中的語句出自同一首詩。這句話放在這個語境中該怎麼理解?

    其實很簡單,就是表達了日本要與中國共患難之情。就像中國2008年奧運會的口號一樣“one word,one dream”,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這兩句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那麼,日本用“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這句話用的好不好?我覺得挺好的。中國現下確實很缺口罩,日本送來的口罩雖然只是並不能真正的救急,但至少也顯示了日本人的友好,並且這句話還真挺鼓舞人的。

    除了“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這句,從日本寄來的口罩箱子上還有“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句話。整句詩是這樣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中國的唐朝時期,日本派出遣唐使來到中國學習,其中也包括日本僧人,這句和歌就顯示了詩人眼中的中日。

    “袍”實際上是當時的內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句話出自《詩經·秦風·無衣》,顯示了秦國士兵計程車氣。然而,重點來了,有學者認為“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袍”實際上是當時的內衣。

    早些年,江陵馬山一號楚墓出土了一件“開襠褲”,這是一件綿袴(kua3),屬於戰國晚期。其實,能穿一樣這樣的開襠褲已經是很講究了,一直到西漢時期,古人都沒有穿內褲的習慣。

    漢代的褲就是簡單的在小腿上套上兩條“護膝”,叫“脛衣”。還有一種就是類似現代褲子的下衣,不過是沒有褲襠的。所以,戰國一直到西漢,人們貼身穿的“內衣”主要是“袍”(上下衣一體)。 所以,有人說《詩經·秦風·無衣》中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袍”,不是指戰袍,而是指秦國士兵在寒冷的夜間,縮在同一件“內衣”裡,相擁取暖。這樣一解讀,這句詩突然就失了氣勢,有點跌掉下巴的感覺了。

  • 4 # 龍脈文化雲

    《秦風 | 無衣》誕生於戰國時期的秦地,當時的秦國還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強大,甚至因為長期居住西北邊陲,缺衣少糧,雖然精神氣很足,但是物質生活十分匱乏,誇張點說,就是一個攤大了的“丐幫”,普通百姓很多都處於赤貧狀態,普通將士也是衣不蔽體食不果腹。

    然而和它相鄰的楚國的處境,比他們更慘,參考史料就可以發現,在楚國境內,即使是士大夫階層,很多也是“吃土”的狀態。而更慘的是,他們還要時時受到別國的欺負,比如吳國。

    《無衣》的寫作背景,正是楚國面對吳國的侵犯,無力招架,楚王被伍子胥從墳墓裡挖出來鞭屍,國家淪陷,民族屈辱。於是楚王便派遣大夫申包胥向秦國國君請求支援,然而秦國自己也並不強大,所以在秦國朝堂還引起了一番不小的爭議。有人說,大王,我們自顧尚且不暇,哪裡還有精力去幫助他國,我們的軍隊物資貧乏,將士過得相當困苦,如果貿然出兵,恐怕會引火燒身。

    有人說,吳國狼子野心,打完了楚國,下一個可能就是秦國,所以,即使知道戰爭利弊,秦國依然不可能輕鬆應對。

    這時候,申包胥戲精上身,他並沒有因為秦王的拒絕而離開,而是站在秦國的城牆之下大哭數日:楚王啊,你命賤,不但自己被鞭屍,你的子民也將變成吳國的奴僕,世世代代受到吳國人的凌辱,你的子子孫孫都將被人唾棄,有家不能回,朝不保夕……

    據說,申包胥一直哭了七天七夜,比哭倒長城的孟姜女還能哭,整個人就像是一根乾枯的稻草,隨時都有可能倒下。在這七天裡,秦國君臣並沒有吃瓜,而是寢食難安,因為他們也知道自己的處境,同時也憐憫楚國的遭遇,感動於申包胥的真情。

    最終秦國寫下了這首悲憫的戰爭動員歌——《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秦國軍民一心,決心支援楚國,出擊吳國。

    當時正處炎熱的夏季,秦軍缺衣少食,但將士們卻鬥志昂揚,沒有衣服我們一條戰袍可以撕成兩半!讓我們磨礪長矛和長劍,砍向敵人的頭顱!

    在秦國的幫助下,楚國並沒有被滅亡,舉國上下勵精圖治絕地反擊,伍子胥死後,楚國對吳國發起了反擊,並一舉滅掉了吳國。

  • 5 # 打敗撲街

    穿甲的家鄉被摧毀後,他孤零零地站在佈滿硝煙的戰壕邊上,眼神怒視著剛剛扒去他皮甲的敵人,心裡很沒有底。

    “老人們說他們不吃肉,今天應該只要皮吧?”

    一陣寒風襲來,他在風中抖了抖,卻未曾退卻。

    對面兩條腿的妖怪正興高采烈地跨步過來,它的嘴角咧到了耳根那裡,看起來醜極了。

    穿甲不知自己還能扛多久。

    這時,兩腳怪發出了瘮人的怪叫。

    原來,他昔日的仇人不知從哪裡冒了出來,身上還披著光滑美麗的鎧甲,鎧甲尖兒剛好刺痛了兩腳怪。

    穿甲有些震驚:“穿乙?你不是來看我笑話的吧?你知道的啊,不是我太弱,而是敵人太強了。你看他一米八,我身長零點二米……我要是跟他一般大,信不信我也扒了他的皮?”

    穿乙趕緊從兩腳怪的兩隻大腳邊鑽過來,然後也驚訝地看著穿甲說:“我靠,你衣服沒穿?”

    穿甲難為情:“額,我說被它脫了你信麼?”他指著一米八兩腳怪。

    “走吧?”

    “不走!”

    “都別走了,一鍋端了!”兩腳怪喝道。

    ……

    穿乙十分懊惱,他自負無人能擋,眼下似乎無路可走了。

    穿甲搖搖頭:“我腳下有洞,回去給我立塊碑!”

    說完,穿乙被他踹進了洞裡。

    兩腳怪一看驚怒不已,一根匕首伸過來。

    穿甲閉目赴死,匕首遲遲未到。

    “恩?衣服回來了?”

    穿乙去而復返,此時鎧甲已經卸下。

    “你沒衣服早說啊,我有!”

    穿甲:“你給我了,你穿啥?”

    穿乙:“要不你穿一分鐘我穿一分鐘?”

    “喂,現在是考慮這個的時候麼?”

    甲乙轉頭看去,原來一邊突然出現一猛獸!

    兩腳怪大叫一聲,嚇死過去了……

    完!

  • 6 # 大白讀史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句話出自《詩經·秦風·無衣》中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被翻譯為:誰說我們沒有衣服穿,我和你一起穿那長袍。君王出征,我修整我的武器,和你一起扛敵。

    伊朗外長扎裡夫:“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最近,這句話重新出現在人們視野中,是因為伊朗外長扎裡夫發推特在聲援我國時,稱:“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面對這次疫情,伊朗已經捐贈了300萬的口罩,並且還將繼續提出援助。正如伊朗外長扎裡夫發推特所說的那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表達伊朗人民會堅定不疑地與我國站在一起,共同對抗疫情的決心,體現了兩國良好的外交關係。

    鑑真東渡,良好的中日交流

    除此之外,之前武漢也收到日本漢語水平考試HSK事務局的物資,上面也寫了8個漢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是出自唐朝時候的鑑真東渡的故事。

    相傳,在唐朝的時候,日本有一位長屋王,他是日本天武天皇的孫子、高市皇子的長子,從小喜歡詩文,酷愛研究佛法。長屋王十分嚮往唐朝先進的文化與佛學,遂派人送了一千多件袈裟給唐朝的僧人,並袈裟上繡了四句話:“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可惜,長屋王還沒有親自來到唐朝,便因為“長屋王之變”,被迫與妻子一起自殺。

    鑑真高僧看見這句話,被長屋王的故事所感動,對日本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決定東渡傳法。然而,東渡之路十分艱難,鑑真和尚經過六次東渡,才真正到達了日本。最終,鑑真和尚將很多佛經和醫生帶到日本,在日本弘揚佛法,成為了日本佛學宗師。

    看見這八個字,彷彿讓我們重新回到那個兩國友好交流,相互學習的年代。即便是一千年後的今天,日本依舊記得當初中國的幫助,這次捐贈的物資便是一種回贈。

    不過,大白在感慨其他國家對我國文化了解的同時,心中確有一絲慚愧,因為我們國人都忘記了這兩句,不知道這兩句表達的含義。

    不過這也是我寫歷史的原因,希望將更多的歷史、文化傳承下去,不要讓老祖宗的東西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 7 # 德廉美Vlog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句話是出自於詩經,即《詩經·秦風·無衣》。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首詩的原文的: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這首詩的含義也非常看理解,在《詩經》中很詩歌都是採用這種復沓的形式,詩歌的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都有重複的句子,即“王於興師”,然後在別的句子中分別改動了一兩個字。

    三句都是以反問開始,誰說沒有衣服穿?然後分別回答,與君同穿戰袍,衣衫,衣裳,其實就是以士兵的口吻,說和其他士兵穿一件衣服,這裡有一些誇張的成分,總之是在表達團結的狀態。然後接著又說,“王於興師”,就是說君王要作戰了,那麼這些士兵都會修正自己手裡的兵器,然後與君王一起上戰場,殺敵。

    這首詩的背景,是在公元前506年,吳國的軍隊攻陷了楚國的國都,當時楚國人去秦國求助救援。《無衣》就是在當時寫秦軍戰士的,當時戰士用它做誓詞,重振士氣,後來秦軍果真不負眾望,一舉擊退了吳國計程車兵,

    那麼如何理解這首詩的情感呢?

    首先就是表現了秦國士兵的英勇,無所畏懼,這首詩讀起來就讓人感到很振奮,可以說把即將衝上戰場的悲壯氣息表現得淋漓盡致。不管是在過去的秦國,還是到了現代我們的國家,都是這樣無所畏懼的戰士在保護著祖國,保護著人民,才能夠有我們現在的和平安寧。

    其次就是變現了團結一致的精神,面對外來的強敵,只有團結才能夠戰勝一切。這首詩最近被日本人寫在捐獻給我們的物資上,其實也是表達了這個含義。秦國的人面對的敵人是其他國家計程車兵,我們如今面對的敵人是病毒,但只要我們團結一致,共同對抗敵人,就一定能夠戰勝。所以,我們一定要有信心,要振作起來!

  • 8 # 無月文化館

    我是無月,感謝你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平王東遷,秦列諸侯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十一年,因為周幽王寵幸美人褒姒,於是廢黜了王后申後和太子姬宜臼,改立褒姒為後,褒姒的兒子姬伯服為太子。

    之後,因為褒姒屢次向周幽王吹枕邊風,為免夜長夢多,周幽王聽取了褒姒的意見,決定加害廢太子姬宜臼。

    一系列訊息傳到廢太子姬宜臼的外公申侯那裡,申侯大怒,決定為自己的女兒和外孫討回公道。申侯聯絡了幾個小國,但恐兵力不夠,又恐事後諸侯怪罪,便又暗中聯絡西戎,於是,西戎趁此良機,攻入西周都城鎬京,在驪山下殺死了周幽王。

    西周就此滅亡。

    (鎬京之亂,西周滅亡)

    鎬京動亂的訊息傳出,當時西周京畿周邊,兵力空虛,秦國是離鎬京比較近的諸侯,秦襄公在鎬京動亂中,率秦國士卒奮力作戰,擊退了西戎,保住了周朝社稷。

    周平王姬宜臼即位後,秦襄公又派兵一路護送周平王,東遷至新都洛邑,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平王東遷”。

    平王感念秦襄公的功勞,與秦襄公盟誓,提升秦國為諸侯,並將西戎攻佔的岐山以西土地賜封給秦國,答應秦國,只要秦國能夠打下這些地方,這些地方就是秦國的了。

    之後,秦國奮力攻佔岐山以西地區,秦國從此開始發展起來了。

    《詩經·秦風·無衣》正是創作於這一段期間。

    (在秦軍的一路護送下,平王東遷)

    《詩經·秦風·無衣》,最早的軍歌

    今天,我們總是稱呼戰友為“袍澤”,而袍澤這個詞正是出自於《詩經·秦風·無衣》。

    《詩經·秦風·無衣》是《詩經》中的經典詩篇,原文如下: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這篇詩文的內容不難理解,無月簡單為大家講解一下。

    袍,長袍,那個時代,中原地區計程車卒作戰,都是穿著長袍,非常的不方便;

    澤,內衣;

    裳,穿在下半身的服飾,形似裙子,俗稱戰裙,也很不方便作戰。

    今天我們說“衣裳”,其實衣是上半身,裳是下半身。

    袍、澤、裳,三者共同組成了一個士卒全身的服飾。

    戈、矛、戟、甲、兵:甲冑與各類兵器。

    同仇:共同的仇敵,即共同的作戰目標;偕作、諧行:共同作業、共同行動。

    同仇、偕作、諧行都指共同行動。

    整首詩簡單翻譯,就是“為什麼說沒有衣服穿呢?長袍、內衣、戰裙你都可以拿去穿,把我的兵器和甲冑休整休整,與你一同殺敵,共同進退”。

    短短的三句詩,讀來非常簡短,但是帶入場景之後,感受就不一樣了:

    成百上千的秦國士卒,排著整齊的佇列,身穿甲冑,手持兵器,整齊劃一的向目標地點開拔,一路上,士卒們齊聲吟唱著: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一遍又一遍,一直唱到人人心情激昂,一直唱到敵人面前。這就是軍魂,這就是士氣。

    《詩經·秦風·無衣》可以算是有記載的最早的軍歌了,這首軍歌很好的表達了老秦人赳赳赴前線的豪氣,也為後世的軍人所津津樂道。

    部隊休整的時候,戰友啊,我們可以共享衣服,甚至是內衣;部隊開拔的時候,戰友啊,我們共同吟唱同一個聲音;作戰的時候,戰友啊,我們共同殺敵,你,可以放心的把後背交給我,我一定不會讓你孤身犯險。

    這就是《詩經·秦風·無衣》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了,那是一種生死與共,互不辜負的感情。

    《詩經·秦風·無衣》下的老秦

    其實《詩經·秦風·無衣》除了抒發了軍旅袍澤的深厚感情外,這首詩篇的背後,還反映了當時秦國的特殊國情,瞭解了秦國的這段艱苦歲月,你才會明白,也只有秦國才可能吟唱出這樣的詩歌來。

    秦國的先祖秦非子,當初因為養馬有功,被周孝王封為附庸國,這裡透露出來兩個資訊:

    1、秦國不是周武王分封時就存在的諸侯;

    2、秦國誕生之初,只是周朝的附庸國,還不是諸侯,地位比諸侯要低。

    秦國最初的封地在秦邑(今甘肅省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東北地區),非子以封地為氏,故後人稱其為“秦非子”,周天子又讓秦非子領嬴氏的大宗,延續嬴氏的祭祀,因為這嬴氏是商朝的一方諸侯,地位比秦非子的家族要高很多,所以這是周天子對秦非子的賞賜,為的是提升他所在家族的地位。

    於是秦國先祖號曰「秦嬴」,秦國的歷史就這樣開始了。

    秦國當時主要有兩個任務:

    1、為周天子養馬;

    2、為周天子抵禦西戎。

    秦國當時所在的地方是一個天然的馬場,適合馬匹繁衍生息,但卻並沒有多少耕地,加上經年累月與西戎作戰,所以秦國一直都很貧窮,國力並不強大,但是戰鬥力卻很強盛。

    秦國自建立開始,百年多來,一直與西戎作戰,光有記載的就有多次,秦國甚至有祖先戰死在與西戎的戰爭當中。

    周宣王的時候。秦莊公率7000士卒討伐西戎,擊敗西戎並收復了犬丘,周宣王將犬丘賜給了秦國,秦至此才從一個封邑變為了兩個封邑。

    (平王東遷之前的秦國領土)

    秦國就是這樣,百年來持續征戰,土地也是靠真刀真槍用鮮血換來的,這百年來,謂之慘淡經營並不為過。

    一直到周室內亂,幽王死於驪山下,平王東遷,秦人才在周平王允許下,依然依靠戰鬥,在數代秦人的努力下,才擊敗了西戎,收復了歧豐之地,秦國這才開始做大。

    公元前677年,秦遷都城至雍。至此,秦人經東周初年又艱辛創業近百年,終於佔有關中平原大部分領土,實現崛起,成為新興強國。

    所以,戰鬥是老秦人百年多來的主要生活內容,老秦男兒人人皆可戰,戰至一兵一卒,也不放棄,不拋棄同胞,不背棄袍澤。

    (公元前677年,秦國領土)

    所以,《詩經·秦風·無衣》其實描繪的就是公元前677年以前的老秦人的生活,老秦人的生活就是為自己的生存也為周王室的安危的戰鬥,這是一個一直在戰鬥的民族,稱其為戰鬥民族並不為過,《詩經·秦風·無衣》即是一首軍歌,也是一首老秦人的讚歌。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 9 # HuiNanHistory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是一種秦人彼此同仇敵愾、視死如歸的戰友情懷。

    《無衣》是我在《詩經》中最喜歡的一首詩,它的全文是這樣的: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這首詩的格式很鮮明,一共三段,三段之間以復沓的形式,展現了一種軍人的氣魄。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第一句,這句話的字面意思為:

    怎麼能夠說沒有衣服呢?如果沒有衣服的話,我願和你同穿一件衣服。

    這裡的“無衣”之衣,其實是指戰袍。

    如果你沒有戰袍,那麼我們就同穿一件衣服,然後毅然決然地出征,一起上戰場殺敵。

    這首詩所表達的精神就是如此。古代長期施行府兵的傳統,平時在家務農,戰時應大王之詔出征前線。

    戰友之間,彼此相親相愛,同仇敵愾,視死如歸,這種豪情壯志是今天的我也會不由得讚歎的。

    《無衣》出自《詩經·秦風》。秦人的那種氣魄在詩歌中彰顯無遺。

  • 10 # 悅學越樂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句話出自我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是《國風》中的一篇,名為《秦風·無衣》。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敵愾的戰歌,表現了秦國軍民團結互助、共禦外侮的高昂士氣和樂觀精神,是秦人愛國主義精神的反映。

    全詩共三章,這裡找了原文分享給大家: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讀著原文,不懂意思也能感受到熱血沸騰。這首詩歌的大致意思是:

    “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長袍。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我那戈與矛,殺敵與你同目標。

    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內衣。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我那矛與戟,出發與你在一起。

    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戰裙。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甲冑與刀兵,殺敵與你共前進。”

    這樣一來就好理解多了。對於當年秦國的大興戰事,我們不予過多的評價。

    目前全國上下齊心協力抗擊疫情,很多國家也向中國伸出了援手。捐贈物資、支援醫療,這體現的正是這首詩歌所說的感情。面對疫情,我們是團結在一起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面對所有奮戰在一線的人員,我們能貢獻的力量就是保證“後院不起火”,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不聚眾、不隱瞞!

    待到山花爛漫時,讓我們一起攜手出門,擁抱陽光。

  • 11 # 雲銷雨霽L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記錄了先秦人民的社會百態,人間清樂;

    對於這首《無衣》的理解,

    1、對於同上戰場的戰友----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身處亂世也好,身處盛世也罷,這個時代唯一不能少的就是軍人。是他們捐軀赴國難,誓死忽如歸,身經百戰的他們,最親的恐怕就是身旁的戰友,同仇敵愾,共赴沙場,不破樓蘭終不還,這不是一個人的心願。回想起那些金戈鐵馬的作戰生活,一起黃河飲馬,一起枕戈而眠,今天睜開眼睛能看到的兄弟,明天說不定就會倒在自己的前面,正是因為戰爭的殘酷,才知道和平的可貴,才知道身邊戰友寧願犧牲自己也要保全隊友的大無畏,不拋棄,不放棄,最珍貴的就是戰友間的相互執著。我們聽過太多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故事;

    上戰場,不用擔心你的背後,你的背後有人一直守護,因為那是你最親的戰友!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2、對於社會---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武漢疫情,中國人民團結一致,眾志成城的決心和行動就是對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最好的詮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對於醫務人員,他們不僅僅懸壺濟世,他們用生命去守護另外的生命,生命誠可貴,人民價更高!!!我不在疫區,但是深深感覺到了,武漢並不孤單,金銀灘並不孤單。國士無雙,這些白衣天使可謂真國士!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生命是脆弱的,因為疫情的嚴重;

    生命是堅強的,因為這些最可愛的人奮不顧身為之守護!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3、對於國家----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對於今年的舉國上下共面疫情,我們也看到了世界各地一起在幫我門守護生命,驅趕病毒。比如巴鐵,比如日本,我們看到了世界人民拋棄成見,拋棄差異,拋棄地域,伸出援手,助力我們與病魔作鬥爭!世界大同!

    正如流浪地球電影裡最後的鏡頭,當我們的共同面對這災難和困苦,此時膚色的差異,種族的差異,往日的摩擦都已經隨風飄散,手挽著手,共築血肉鋼鐵長城!!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 12 # 人類觀察員

    前幾天被日本華僑“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語刷屏,這幾天又學到一個新詞“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其實這句話是出口轉內銷,來自4000多年前的《詩經》

    字面意思:怎麼能說沒有衣服穿呢?我願意和你同穿一件衣服!

    詩句出自《詩經·秦風》,原為一首戰歌。

    當春秋時期,吳國攻打楚國,楚國不敵。於是向鄰國提出求援,但是周圍的晉國和齊國兵力皆只能維持自救,紛紛拒絕了楚國的求助。

    萬不得已,楚國向秦國提出求助,並派出一名王牌說客申包胥。

    為什麼說他是王牌說客呢?因為如果楚國沒有派申包胥出馬前往秦國,那楚國恐怕要被滅國了。滅國與否,就在這個男人一念之間。而申包胥只用了三招搞定了秦國,讓秦哀公同意援救奄奄一息的楚國。

    第一,血肉之親。

    申包胥得到了一個關鍵資訊:楚昭王是秦國公主所生,也就是秦哀公的外孫。說到底,秦國和楚國還是有點親戚關係的,也正因為春秋時期,楚國和秦國守望相助,有著緊密親緣關係,才得以在眾多小國中得以立足。這也是申包胥選擇向秦國求助的首要原因,另一方面也說明申包胥極佳的政治眼光。

    但是單有親戚關係還不夠,不值得秦國集舉國之力,冒著被外攻的風險來幫助弱小的楚國。這時候,秦哀公還沒被說服。

    第二,唇亡齒寒。

    春秋時期,吳國異常兇悍,連兵力強盛的楚國也被一舉擊敗。秦國當時尚未變法,依然被吳國壓制。

    秦哀公不知道要不要攤這渾水。

    猶豫之間,咱們的說客申包胥給了第二大招——唇亡齒寒。

    他說,現在吳國勢力如此高漲,團滅我們這種小國不是什麼難事。不過啊,你可要擔心了,一旦楚國被滅,那麼吳國下一步魔爪就會伸向你們秦國了!如果您現在出兵楚國,就等於在自救啊!

    如圖,秦國和楚國當時接壤,地緣位置十分關鍵,所謂唇亡齒寒,一旦楚國全軍覆沒,吳國旗開得勝,軍心一定,秦國的地位岌岌可危。

    如此一來,威逼加上利誘,秦哀公的決心大大動搖。

    第三,誠以待人。

    據說這申包胥孤身前往秦國,就像當年伍子胥離開楚國一樣,壯士斷腕般,毅然決然。他不分白天黑夜奔波前往秦國,走啊走,連腳指頭都腫起來了,膝蓋早就破皮流血了,黑夜異常寒冷,他沒有什麼暖身的工具,只能用衣服包裹住全身,像乞丐一樣,十分落魄。

    當使用完前兩招失敗後,申包胥使用了最後一招——“真誠”

    他站在秦哀公家門口,抱著柱子大聲嚎哭,七天七夜,滴水未進,怎麼趕都趕不走。路過的人們之間一個乞丐狀、衣衫襤褸、蓬頭散發的人在秦哀公門口,連忙議論紛紛。

    秦哀公也十分無奈,這大過年的多鬧心啊。

    但是另一方面又非常感動,如此忠心真誠的人為國家用盡心機,熬盡最後一滴心血,這已經不算什麼技巧了,這是實打實的真心實意。在國家存亡的命運之前,個人命運又何足掛齒呢?

    最後,秦哀公被打動了,急忙讓申包胥覲見,並且給他念了一首詩: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這首詩後來被記錄在詩經中,在當時相當於一首動員令,是念給自己的戰士聽的。

    申包胥聽完淚流滿面,在秦哀公面前一連磕了9個響頭,他已經完全瞭然秦國的心意——

    我們和你們即將面對共同的敵人,哪怕我沒有準備好出徵用的衣物,但我也願意和你同穿一件衣服,同仇敵愾,並肩作戰!

    如今,這句話重新翻新,也擁有了相同的意義。

    湖北有難,八方相助,同仇敵愾,眾志成城!

  • 13 # 茶知事

    這句話出自中國古代《詩經.秦風.無衣》,原句是:“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怎麼能說我們沒有衣裳呢?我願和我的戰友披同一件戰袍,天子讓我們出兵打仗,給我們武器,我們面對是共同的敵人,這句話表達了一種捨生忘死、同仇敵愾的氣概,可以說這是一首激勵人心的行軍曲,激勵著更多計程車兵勇往直前。

  • 14 # 知也Lsy

    本句直譯為:誰說沒有戰衣?與君同穿戰袍。

    “豈曰無衣”出自《詩經·秦風·無衣》。傳統解釋寫秦武公請求周王封他為諸侯,希望得得到七章之衣的諸侯常服。也有以為是感謝別人贈衣的作品。這首詩一共三段,以復沓的形式,表現了秦軍戰士出征前的高昂士氣:他們互相召喚、互相鼓勵,捨生忘死、同仇敵愾。是一首慷慨激昂的從軍曲!

    《秦風·無衣》是《詩經》中最為著名的愛國主義詩篇,它是產生於秦地人民抗擊西戎入侵者的軍中戰歌。在這種反侵略的戰爭中,秦國人民表現出英勇無畏的尚武精神,也創造了這首充滿愛國主義激情的慷慨戰歌。

  • 15 # 幽草清霜

    大家可能都曾注意到,有句日本漢文詩特別火。“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自從被印在日本援助武漢物資的箱子上,已經在輿論場多次刷屏。

    疫情危急之際,全國各地紛紛向武漢捐助物資,許多國家也給予了援助,日本捐贈的物資箱外,還貼著這樣一句中文詩句,讓人動容。

    其實,“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句詩出自出自《詩經·秦風·無衣》表明大敵當前,戰友們克服困難、團結互助的精神。

    原文: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翻譯:

    怎能說沒有衣裳?我願和你同披一件戰袍。天子讓我們出兵打仗,且修好我們的戈與矛。我們面對的是共同的敵人!

    怎能說沒有衣裳?我願和你同穿一件汗衣。天子讓我們出兵打仗,且修好我們的矛與戟。我願與你一同戰鬥!

    怎能說沒有衣裳?我願和你同穿一件下裳。天子讓我們出兵打仗,且修好我們的盔甲兵器。我願與你一同前進!

    日本援助我們的物資包裝箱上用漢語表達了他們的心聲,這些經典語句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寶,這些珍寶被我們忘卻了,或者說,我們只在考卷上使用,而不能施之於生活。

    能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引起如此大的反響,文字優美固然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也是近鄰日本在幫助我們時引用兩國交流的典故,讓我們看到了一絲暖意,也感受到了文化共情。

  • 16 # Daisy愛讀言情小說

    本句直譯為:誰說沒有戰衣?與君同穿戰袍。

    出自:《詩經·秦風·無衣》

    全文: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直譯:

    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長袍。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我那戈與矛,殺敵與你同目標。

    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內衣。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我那矛與戟,出發與你在一起。

    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戰裙。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甲冑與刀兵,殺敵與你共前進。

    擴充套件資料:

    《秦風·無衣》是《詩經》中最著名的愛國主義詩篇。

    故事背景產生於秦地人民抗擊西戎入侵者的軍中戰歌。

    在這反侵略的戰爭中,秦國民眾表現了英勇無畏的尚武精神,同時亦創造了這首充滿愛國主義激情的慷慨戰歌。

    “誰說我們貧窮,我們跟你一樣也有戰袍。就要出兵打仗了,我們已磨好了戈矛,君王啊,我們與您同仇敵愾,共同抗敵!”

  • 17 # 華中勝陽光61號

    想題主問這個話,應該是在日本捐獻物資上面看的。至於他的出處和本意,我就不講了。我想說點背後的故事。很多人以為這是日本人想出來的。實際上這是NPo法人仁心會聯合日本湖北總商會等四家機構捐獻物資上的一句話,但是這個Npo法人仁心會是在日華人和有留日背景的醫藥保健從業者組成的。所以說這句話是中國人想出來用這句話的。就這個事情本身來講,就是說,只要我有醫療救援物資,你們就有。

  • 18 # 執筆舒夢

    簡單來說就是咱們是兄弟,把背後交給對方的那種,在戰場上我的就是你的,有我一口飯吃就餓不死你,有我一件衣服穿就分你半片,生死與共,持手相扶!

  • 19 # 月夜的雪狼

    意思是:誰說沒有衣服呢,我和你同穿一件戰袍。

    當時軍情緊急,一時難以備全征衣。為國征戰,不計衣物不全的困難,大家能夠克服困難、團結備戰呢,因為大家認識到,仇敵是共同的,必須一起抗擊共同的敵人。

  • 20 # 圍棋小先生

    你沒有衣服?來,穿我的!

    描述的是戰友之間的對話,戰友之間的感情很深,你可以看一下《士兵突擊》,裡面關於對戰友情的描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的婚姻很物質,卻不能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