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大嘴愛說事

    冬小麥的一生經歷出苗、分櫱、越冬、返青、拔節、孕穗、灌漿、成熟8個階段,在不同生育期,對氮磷鉀的吸收數量和比例不同,要做到科學施肥,首先應探明小麥營養特點及需肥規律。

    越冬前,冬小麥對養分需求不多,以氮為主,約佔總養分吸收量的10%-14%,磷鉀比例均不足10%,但此時麥苗小、根系發育弱,對養分供應的敏感性較強,必須保證養分供應;越冬後,隨著氣溫的升高和小麥群體的增大,養分吸收量迅速增加,直至抽穗、開花時才緩慢下來,尤其是鉀,開花以後停止吸收。從拔節到開花期是冬小麥吸收養分的高峰期,全生育期總養分需求量55%的氮、80%的磷和90%的鉀都在這一階段。開花以後直到成熟,還需要吸收28%的氮和極少量的磷,基本上不再吸收鉀。

    冬小麥不同生育期營養元素吸收後在體內的積累分配,主要隨生長中心的轉移而變化。苗期吸收的氮主要用於分櫱和葉片等營養器官的建成,拔節至開花期主要用於莖稈和分化中的幼穗,開花以後則主要流向籽粒;磷的積累分配與氮基本相似,但吸收量遠小於氮,鉀向籽粒中轉移量很少,80%以上保留在秸稈。

    一般結合澆水撒施,如果有條件用施肥耬隔行串施或穴施更好,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到小麥生長後期根系吸收能力差時,葉面追肥更直接有效。噴施肥料品種和噴施濃度,要根據小麥長勢、土壤養分狀況和氣候等具體情況來確定。從灌漿初期至乳熟期進行葉面噴氮都有較好的效果。 如果出現葉色發黃、脫肥早衰現象,可用1%-2%的尿素溶液進行葉面均勻噴灑,噴灑時間一般在晴天下午4時以後或上午9時以前,風雨天或正午不宜噴施。對缺磷麥田,可以噴施2%-4%的過磷酸鈣溶液或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缺鉀地塊,可以噴施0.2%-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對於增加粒重,促進成熟,提高抵抗乾熱風的能力效果明顯。

  • 2 # 胡老師講農業

    春天澆水前撒施肥料效果也可以,一般以尿素,氨基酸為主,主要供應小麥春季分櫱過程中養分的需求,因為小麥春季分櫱是產量形成的關鍵節點。

  • 3 # 深山一夢

    小麥要在返青的時候才需要澆水,澆水前要不要施肥這個要看具體情況,如果不根據實際情況,會適得其反。

    1、如果小麥出現發黃長的不好,這個時候,需要先需要使用尿素加磷酸二胺跟硫酸鉀(22斤左右尿素、10斤硫酸鉀、15斤磷酸二胺一畝地),如果嫌麻煩也可以去正規化肥店裡買複合肥。要注意施肥以後不能馬上澆水,如果施用尿素後馬上灌水,它就會被水溶解,由於土壤膠體與尿素之間的吸附力很弱,尿素在土壤中的流動性很大,尤其是大水漫灌,會使尿素淋至深層,降低肥效。所以,追施尿素後不宜馬上灌水,雨前追肥施尿素的說法就更不科學了。尿素在氣溫10℃時,轉化時間需要7~10天,20℃時需4~5天,30℃時兩天時間就能全部轉化成作物所需的氨。掌握了這一點,就可以根據氣溫條件,確定追肥後的灌水時間。

    2、如果長勢良好,要少用或者不用肥料,直接澆水就可以。後續按照麥子的長勢情況追肥皆可。

    小麥澆水的時間跟次數不但關係到小麥的產量,還關係到小麥的品質。澆水施肥很多人按照自己的種植經驗,啥時候施肥澆水都成為一個固定的習慣,往往依賴別人的經驗是不對的,我們可以借鑑,具體的還是要根據自家小麥的長勢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澆水施肥要看天氣、苗情、土壤情況科學施為。

  • 4 # 宋樹旺

    小麥澆水前撒施肥料效果好不好?一畝地撒多少合適?

    冬小麥生長期比較長,從10月份開始播種,到第二年的6月份收割,在地裡需要9個月的時間。在此期間,為了滿足冬小麥整個生長期的營養需要,達到穩產高產的目的,需要很多管理措施。澆水施肥只是冬小麥管理的一個方面,那麼,如何澆水施肥方法更科學?效果更明顯呢?我來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第一,小麥底肥。冬小麥播種時,應該先施入農家有機肥,但近幾年農家有機肥比較稀缺,所以,大部分農戶在冬小麥播種時每畝80斤小麥專用控釋複合肥,或者一百斤磷酸二氨。在小麥出苗分櫱後,需要結合小麥墒情適時澆一遍水,以滿足冬小麥苗期的養分需求,安全過冬。

    第二,冬小麥返青拔節期。這個時期也是冬小麥整個生長過程中的重要管理部分。冬小麥在春季恢復生長後,一定要結合小麥生長情況,適時澆水施肥。對於小麥苗比較弱的地塊,在小麥返青期,可以每畝地撒施尿素20斤,或者30斤氮磷鉀小麥複合肥而後澆水。對於小麥苗比較好的地塊,在小麥返青期至拔節期之間,可以每畝撒施尿素30斤,小麥專用氮磷鉀複合肥40斤,而後澆水。並結合預防小麥病蟲害,噴施一遍葉面肥,以增加小麥的營養物質。

    第三,小麥揚花灌漿期。此時小麥正處於抽穗,灌漿,壯粒。不僅需要氮磷鉀,更需要鈣鎂等微量元素。但由於麥稈已經超過50釐米以上,撒施化肥不能使肥料完全落於地表,肥料利用率降低,不太適宜撒施。但可以根據小麥墒情,澆一遍灌漿水以利於小麥的灌漿壯粒需要。但必須噴施一遍葉面肥,透過葉片的光合作用,增加小麥生長所需的營養成分,達到穩產高產的目的。

    在小麥生長過程中,唯有在春季小麥返青拔節期的施肥澆水最適合化肥的撒施。此時的麥苗棵矮,化肥撒施的好處就是可以完全落於地表,便於和水充分接觸,利於澆水時完全融化,以促使小麥的快速充分吸收。再一個,在澆水前撒施化肥,地表乾爽,便於人員進地勞作,而澆水後,地面溼軟,人員無法進入勞作,等地面乾爽後再撒施化肥,其肥料不能充分和水接觸融化,降低了肥效利用率,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 5 # 代代書香

    小麥澆水前撒肥料效果好不好?一畝地撒多少合適?

    開春後,小麥返青水是小麥豐收關健的一次澆水。返青水重要的就是追肥料,返青水追化肥最好。一般農田追尿素30斤,土地肥力薄,麥苗發黃的要適當增加。如果追複合肥,每畝追20斤就可以。

  • 6 # 小胡視角

    導讀:小麥澆水前撒肥料效果肯定好,因為這有利於小麥根部的快速吸收。但是我們要進行科學的澆水與施肥,才能保證小麥能更好的生長髮育。小麥的施肥特性

    小麥的生長離不開氮,磷,鉀三種元素,在它的生長中需求比較大,如果沒有給足會導致麥苗瘦弱。所以我們要給種小麥的土壤給足氮肥,磷肥,鉀肥。據專家統計:每100公斤冬小麥粒子,需要氮3.1公斤,磷1.1公斤,鉀需要3.2公斤,三者的比列約為2.8:1:3。

    小麥施肥建議

    小麥的肥料主要是氮肥,磷肥,鉀肥三種。但是具體每畝要配多少量,我認為這得根據土地的肥力來因地制宜。配肥都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我這裡有個大概的撒肥建議,題主可在這基礎上,視土地肥力增加或者減少。因為世面上都是生產的尿素,磷酸鉀,氯化鉀,硫酸鉀進行來追肥,大家比較熟悉包裝名稱,所以我就用他們來講解。

    一.高肥力麥田每畝配肥標準

    尿素:13kg 過磷酸鈣:60kg

    氯化鉀12kg 硫酸鉀:1kg

    注:高肥力麥田認證標準~土壤有機含量為15g/kg以上,時效氮90mg/kg,速效磷含量40mg/kg以上,速效鉀100mg/kg以上。這是官方理論資料,但是我們農民得根據自己多年種田的實際經驗來判斷土壤肥力。

    二.中肥力麥田每畝配肥標準

    尿素:15kg 過磷酸鈣:75kg

    氯化鉀12kg 硫酸鉀:1kg

    注:中肥力麥田認證標準~土壤有機含量為10-15g/kg,時效氮60-90mg/kg.時效磷含量20-40mg/kg,速效鉀80-100mg/kg以上。這是理論,因為有些科學種植的人會嚴謹到去測試,所以我把這個寫出來。

    三.低肥力麥田每畝配肥標準

    尿素:17kg 過磷酸鈣:85kg

    氯化鉀12kg 硫酸鉀:1kg

    結合上面,題主就可以按照上面的資料去參考給小麥如何施肥有一個大概的概念。但是我們要科學合理的用肥,這樣才有利於小麥的生長。小麥的生長不僅僅是撒肥料的事情,我們還要作好長期的監督,因為難免有自然災害,如果發現不及時處理,會導致小麥大面積減產甚至絕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玉米播種前怎麼拌種?如何催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