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鄧海春

    首先要澄清:二十四節氣不是按照陽曆來定的。

    二十四節氣在中國是逐步形成的,至遲在殷商時代,已經有了夏至、冬至的概念。成書於戰國前的《尚書,堯典》僅講到四個節氣。以晝夜變化依次命名為“日中,日永,霄中,日短”,即後來定名的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簡稱“二分二至”。在稍後成書的《管子,輕重已》中增加了“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有了八個節氣。成書於秦代的《呂氏春秋·十二紀》,對節氣已有了較為詳實的規定和描述,有了二十二個節氣,尚無小滿和大雪。到西漢,淮南王劉安所著《淮南子·天文訓》中補充了小滿和大雪,二十四節氣至此完善,並且一直沿用到現在沒有什麼變化。在此之前節令之名不太一致。

    請注意,西漢時期,中國的二十四節氣就已經完善了,那時候還是“公元前”,當下的這種陽曆還沒有產生,所以“二十四節氣中有的是用陽曆日期來定的”,這種說法肯定不對。

    問題又來了,既然不是用陽曆來定的,那為什麼節氣又和陽曆的日期那麼接近呢?下面繼續

    在中國古代,二十四節氣的日期是由圭表測影來決定的。自周以來,許多古書都載有二十四節氣的日影長度數值。這說明二十四節氣是太陽視運動的一種反映,屬於陽曆的範疇(注意:是範疇而已,但並不等於陽曆,陽曆有好多種,當下用的陽曆是其中一種。),通俗的說就是和地球繞太陽一週的天數有關。下圖古代圭表。

    我們在地球上感覺不到地球的運動,卻可以看到太陽在星空中的運動,一年中正好運轉一週,我們將太陽的這種運動稱為視運動,把它所執行的軌道稱為黃道。黃道是一個大圓圈,圓周為360°。二十四節氣就是把黃道等分成24段,每段15°。太陽透過每等份的時間大致相等,因此,二十四節氣在公曆中的日期基本上變化不大,比如清明每年都在4月5日左右,冬至每年都在12月22日左右。

    也就是說,節氣是24等分圓周,是個幾何的概念。而地球繞太陽一週是365.2422日,即365天5小時48分46秒。365.2422天,如果分為24份的話,要大於15天,因此節氣經常會與陽曆有一兩天的出入,但不會差的更多。

    二十四節氣在農曆中的日期卻很不固定,這是因為農曆的歷年比迴歸年少11天左右,從而造成同一個節氣在某年的日期要比前一年晚11天左右。而遇到閏年,農曆年長384天,比迴歸年長了19天左右,結果下一節氣的日期又要提前19天左右。

  • 2 # 瀚海長風

    簡單來說,陰曆是以月亮一個圓缺為週期計算的歷法,陽曆是以太陽為一個週期的歷法,中國的二十四節氣是為了指導農業生產,所以以陽曆的一年為一週期劃分,而中國的傳統曆法農曆其實是兩者兼顧的陰陽曆,既有二十四節氣,又有為了修正月份增加的潤月。

  • 3 # 綠源12565132

    24節氣中沒有用陽曆來定的,在陽曆引進中國以前就有24節氣了。中國古代曆法是陰曆,根據月亮圓缺定月,有些年會有閏月,所以配以節氣,就能很好克服以月定年不準確的問題,每年的節氣恰好和陽曆的日期相差不大,才會有用陽曆定節氣的誤解。

    24節氣分別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4 # 煙雨朦朧8578

    實際上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先人按照太陽在天黃道上的位置來定的,而太陽曆也是依地球繞太陽執行來確定,所以其陽曆日期基本固定,前後基本不超過1天; 而陰曆日期則是按月亮繞地球的執行來確定,太陰曆與太陽曆經常需要透過閏月來調整,故二十四節氣對應陰曆日期相對變動較大。

  • 5 # LXC066

    二十四節氣確實是中國古代發明、制定出來的,那個時候中國是採用陰曆的,直到辛亥革命後中國才引用了陽曆。那為什麼二十四節氣與陽曆的日期對應吻合這麼好,而與陰曆的日期波動反而大哪?二十四節氣主要是用來指導農業生產的,它只能與溫度、Sunny等引數吻合好了才對農業有指導意義,能制定出二十四節氣說明中國古代非常瞭解陽曆曆法,只是沒采用。其實為了讓陰曆和陽曆吻合起來,古代中國還做了一些修訂,比如每五年陰曆要閏兩個月;我們過的陰曆節日如春節、中秋節等中間不是相隔一個陽曆年的天數(365天),但平均數是一個陽曆年的天數(365天),這隻能說明中國古代已經瞭解陽曆曆法啦。以上是本人平時的一些思考,與大家分享。

  • 6 # 布衣吳新建

    這個說法錯的,二十四節氣是古代華人觀天象後總結出來的,這裡的天象,主要是根據太陽執行規律,還有月亮的陰晴圓缺,有二十四節氣時,公元還沒開年,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當時全球文明以農耕為代表,也就是說,節氣是為農業服務。

    中國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即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執行,根據月亮的一個圓缺週期確定了“月”,根據太陽執行週期(其實是地球繞太陽的週期)確定了“年”,調節月與年之間的不一致,加了個“閏月”,調節太陽執行週期的變化加了“閏年”,二十四節氣主要反映太陽執行週期,落實到具體月、日,根據農作物生長週期,指導天下人耕種。

    陽曆沒有二十四節氣,但兩種曆法同時運用後,根據陰曆排出的二十四節氣,其中有一個節氣陽曆日期每年基本都是一個固定的日子,這就是清明。

    有個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來八廿三, 每月兩節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

    形象說明節氣具體日子與陰陽曆關係,對應下來,前後不差一兩天。沒有用陽曆日期定的。

  • 7 # 海魚01

    扯遠點,從曆法的源頭開始說吧。

    曆法是幹嘛用的,記日子用的,因為人類的各種生產和活動都需要記日子,什麼時候雨多,什麼時候添衣,什麼時候播種,什麼時候娶妻(我就是為了押韻…),怎麼記日子呢,很自然的就是頭頂每天都能看到的太陽和月亮,而人類發現,太陽和月亮都有明顯的週期:太陽的東昇西落、季節變化(不同季節太陽高度和升落時間),月亮的月相變化等,所以就主要誕生了兩種曆法:陽曆和陰曆。顧名思義,陽曆是以太陽週期為標準,陰曆是以月亮週期為標準。

    比如我每天都觀察太陽,今天是正午太陽最低、白晝最短的一天,然後每365天太陽又到了這個狀態,於是我就制定曆法,一年是365天,這就算是陽曆,陽曆的“月”是沒有天文意義的,僅僅為了方便(12月22號總比第356天好用吧),所以陽曆才會有其他月至少30天、2月28天或29天這種奇葩——這源於古羅馬時期的典故,這裡就不說了,但起碼說明陽曆的月確實無所謂…另外要說的是,地球的公轉週期並不是整數天(現代精確的資料是365.24219天,古代不可能這麼精確,但總在慢慢改進),那麼總以365天為1年的話誤差會越來越大,幾百年以後的12月22號就成了夏天了,這顯然不行,但是我們的年也不能不取整數天,譬如今天的5點48之前是2017年、之後是2018年?那也太亂了,所以人們想了一個好辦法——閏年,小尾巴0.24219接近1/4,所以咱們4年再加上1天,二次誤差也很容易算,大約128年累計1天,為了好記就400年減3個閏年,至於三次誤差,三千多年才累積1天,很長時間內都可以不用考慮了。

    另一個地方的我,喜歡觀察月亮,發現月相變化的週期是29天半左右(月亮的公轉週期其實是27.32天,但是地球還繞著太陽轉,兩個運動是要疊加的,畢竟月相是由月亮太陽的相對位置決定的),同樣道理,我們也要取整,於是就一個月29天一個月30天,當然還有誤差,大月小月調一下就行了,不贅述。一年12個月的話就是354或355天,陰曆的月有天文意義而年沒有。

    世界上的歷法基本是這兩類,一般人都認為我們的農曆是陰曆,對,但不完全對,農曆並不完全是陰曆,可以稱之為陰陽曆,或者說中國特色的陰曆…因為人們的生產生活畢竟還是受太陽的影響更大,尤其是農業生產,所以純陰曆並不方便,我們的祖先不死板,誰說看了月亮就不能看太陽了,於是根據對太陽的觀測在曆法裡打了兩個補丁,一個是閏月,大略說就是19年7閏,這樣平均下來每年的週期就是365天多,和太陽週期一致起來——比方說春節對應的陽曆,早的時候能到1月20號左右,晚的時候能到2月中旬,但總在這個不到1個月的範圍內波動。另一個就是節氣,每15天左右一個節氣,24個節氣對應一個陽曆年。這樣我們就以節氣來從事農業生產,譬如在我們那裡都是芒種割麥子,生活也一樣,看到明天大寒,哦差不多最冷的時候了。而且你不覺得,相比於乾巴巴的日期,節氣很直觀也很美嗎,“雨水”、“驚蟄”、“穀雨”、“寒露”、“霜降”……

    回到題主的問題,概括說,節氣是陰曆的補充,和陽曆的日期對應(可能上下差1天),但不能說節氣是陽曆日期來定,可以說這兩者都是源於對太陽觀測的殊途同歸。

  • 8 # 廣東1112

    二十四節氣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很多人都知道。它既不是由農曆來定的,也不是由陽曆來定的,而是根據地球繞太陽執行時,地球相對於太陽所處的角位置計算出來的。有人說是根據人們歡測太陽在天上的位置計算出來的。究竟是不是這樣,只好請中國天文臺的權威人士出來回答了。

  • 9 # 見腫消世界

    農曆也叫陰曆。農曆的二十四節氣是以陰曆來確定的。

    在國家沒有工業化之前,都是農業為主,所以農耕文化比較發達。

    二十四節氣主要是為農民的農耕而推算。直到今天也不過時。

  • 10 # 雜家論談

    二十四節氣是非常嚴謹、標準的陽曆。它是古代華人,透過觀察太陽在日晷上的投影長度和角度,將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嚴格地按每走過15度角,精確計算地球一個迴歸年的歷法。它巧妙地避開了日、月積年的模數限制,應該說,比現行的公曆(陽曆)還要精準。它雖隸屬於中國的農曆,但完整的農曆是陰陽合曆,是古代華人智慧的結晶。二十四節氣正是農曆中陽曆的典型代表。曆法是人類用來連續記錄日期的規範法則,是以時間為座標的記錄手段,用以記錄歷史、指導當下、預測未來。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由於認知的有限和不同,各民族產生了多種多樣的歷法。中國現在採用公曆(西曆、陽曆)和農曆(陰陽曆)並行紀年。辛亥革命後,曾頒佈法令採用世界通行的公曆,以公元紀年,廢除農曆。但是,公曆順利實行了,農曆卻沒有被廢除(特別是農村),一直使用至今。說明我們中國老祖宗發明的農曆,在指導農業生產方面,確實有其一定的科學性,有著久遠的應用歷史和深厚的群眾基礎,在我們這個文明燦爛、歷史悠久的農業大國起到過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農曆曆法的單位,從小到大依次為:剎那(相當於秒)、刻(15分鐘)、時辰(2小時)、日(12個時辰,一個晝夜)、月(月亮盈虧一個週期,陰曆)、節氣(一個節氣大約半月,共24個;陽曆、地球繞太陽公轉準確的迴歸週期)、季節(三個月,陽曆)、年(12或13個月,陰陽曆、靠閏月加減實現與迴歸年同步);中週期紀年(12地支、屬相輪迴);長週期紀年(5天干、與12地支,排列組合60年輪迴還甲子、大致對應人的一生)。天干地支紀年法,屬推演曆法,主要用於預測未來,俗稱黃曆。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古代華人是根據24個節氣,也就是非常確定和有規律的陽曆,來安排生產活動的;而天干地支、年、月、日、時,也就是陰曆,是用來組織社會生活的。為什麼農曆比公曆複雜呢?這是因為,古代人並不知道,腳下的大地是球形的;月亮、地球和太陽以及眾多星辰的真實位置關係。他們坐地觀天,以大地為中心,認為天圓地方,日月星辰是圍繞大地而旋轉的,就是所謂的地心說。那麼,將太陽東昇西落一個週期定為一日;月亮盈虧一次定為一月,就成了曆法的最基本單位。由於月亮、地球的公轉週期不是日和月單位的整數倍,時間拉長到超過一個地球繞太陽公轉回歸年(365.2422天)以後,年、月、日週期性對應關係就變得紊亂了。聰明的古代華人,透過日晷觀察到太陽在大地上的投影長度和角度有嚴格的、週期性的迴歸對應關係,於是結合天象、地表變化,創造了對應太陽週期性變化的陽曆,即24節氣。以大致半個月15天來準確測定,所以就有了題主所說的:農曆的節氣對應陽曆固定日期。其實,嚴格來說,這話也是不準確的,只是大致對應得上。因為陽曆也是每4年有一個閏年,在2月末加一天。我們的祖先創立陰陽曆,主要還是受到了對自然和社會認識的初始學說—陰陽太極的影響。認為對大地時刻不離、影響最大的太陽(日頭)、太陰(月亮),就共同參照它們兩個天體的運動規律創造出這個比較科學的陰陽曆法—農曆。不得不說,古人在沒有望遠鏡、衛星、太空梭、宇宙飛船等先進的技術裝置觀察宇宙的簡易條件下,能夠以實證主義的手段,發明出比較精確的陰陽曆法,已經是很有智慧、很不簡單的了!

  • 11 # 說三追四

    其實二十四節氣按陰曆陽曆並不要緊,因為這只是不同的計算方法而已,華人喜歡用陰曆計算,這是一種傳統習慣,其實公曆(陽曆)也許更簡單方便一些,因為陽曆平潤年只是少一天或多一天而且都在每年二月體現出來(二月二十八和二十九天)因此每年的清明都是4月4日4月5日之間,我估計其它節日也差不多。而陰曆就複雜得多,每年潤年要多一個月,而且三年一潤,五年再潤,這樣下來二十四節氣和陰曆時間每年差距很大,如立春時而在春節前有時又在春節後(像今年在春節前十多天)有時一年兩個春,有時一個春〈立春)都沒有,一年沒有春更增強人的迷信感…稱為寡年(不吉利)……i

  • 12 # 陳老頭兒

    古人很早就發現了圭,,發現了黃道,二十四節氣是等分黃道的結果,而黃道同後來歐洲發現的迴歸線是一至的。中國的古歷是月亮歷,而節氣是根據太陽來的,所以陰曆必須三年兩頭閏月。中國一直有一個黃曆,那就是根據黃道來的,每年立春交年。算命的,生辰八字也是根據這個來的。

  • 13 # 瞎搞學教授

    二十四節氣的確屬於陽曆(嚴謹點叫太陽曆),它是以春夏秋冬分為基準平均而來的,簡而言之:看太陽不看月亮。

    但太陽曆有很多種,題主的“陽曆”指目前行使的公曆,這個公曆發明的時候二十四節氣早就存在不知道多少年了。所謂“陽曆日期”只不過是方便對照而已,畢竟都屬於太陽曆,沒什麼誤差。

    以上。

  • 14 # 吾曾愛

    不是說用陽曆農曆陰曆的問題,而是二十四節氣是氣候問題,而且也不是有的,而是所有的。

    開始是勞動人民發現,隨著四季變化的進行,適合不同的耕種收穫生活進行是有非常強烈的規律性,於是人民按照一年十二個月給起一年的規律分成十二個節點,就是今天立春、立秋、清明等十二節。再在十二節中設定十二個中氣,就是今天夏至、冬至等十二個中氣。

    後來,星象家們發現,地球到達太陽黃道面一定夾角時(古時是確定太陽初升時不同的位置確定),就和二十四節氣高度重合,於是就把二十四節氣定義為地球到達黃道面指定夾角位置。我們知道,陽曆其實就是太陽曆,是人民按照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給人為劃分十二個月,每年的幾月幾號,地球到達太陽黃道面的位置其實相差不大,於是我們就可以發現二十四節氣和太陽曆高度完美匹配了。

    所以說,二十四節氣不是說用陽曆日期來定,而是兩個是用同一種規律確定,所以它們能高度契合而已。

    順口說一下,陰曆和農曆是不同的兩個概念。雖然,兩個都是以太陰,也就是月亮繞地球運轉作為計月依據。但是,陰曆沒有置閏的辦法,也就沒有閏月的說法,而且強行規定十二個月為一年。這樣,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年的元旦(年初這天,古時叫元旦,不是現在說的元旦,當然你理解成同一樣東西也可以),一會在春天,一會在冬天,完全與氣候沒有任何聯絡,這樣的歷法,適合海上作業者,因為它能夠指示潮汐變化。而農曆,在陰曆的基礎上,加上了閏月,其閏月的規律是,當某個月沒有中氣時(就是上面說的二十四節氣中的中氣)就置閏,使那個月有中氣了。這樣,農曆就可以開開心心和四季規律高度重合了。

    有人問我,為什麼有時是兩年一閏,有時是三年一閏?那是因為農曆一個月大約比陽曆一個月少一天,所以三十個月左右置閏一次,兩年還是三年一閏,完全看實際情況啊。

    還有人問,有沒有閏正月啊,為什麼我沒有遇到過?實話實說,有閏正月,但是,上次閏正月是幾百年前的事了,下次閏正月是幾十年後的事了,你說,哪有這麼好的事讓你過兩個新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即使讓你碰到,那也是過第一個,沒有過閏的那個的道理。當然,閏臘月就非常不服,它說;“老子就是個特例。”

  • 15 # ZBLiu

    扯了半天,好像中國古人只看月亮不看太陽的。把中國古人說矮了一大截。天文和曆法連稱,不懂天文就談不上編歷。古人早就知道,太陽與四時相關,看懂太陽才能編出曆書。華人早就提出黃道、白道和天赤道概念,知道日、月在空中的視軌跡。華人說的二十八宿和外華人說的黃道十二宮都是指的黃道上的星座,華人分了二十八段,外華人分了十二段。知道了這些,確定二分二至就不是大問題。因為二分二至是依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來定的,會觀測太陽的就會知道二分二至的日期。而“分”和“至”的認定是最沒有分歧的,定“分”的依據是太陽經過黃道和天赤道的交點,這時候晝夜平分。漢語說“分”,英語的這個詞equinox就有“平分、相等”的詞根。華人說的“至”,就是太陽“最...”的時候;英語裡的“至”solsitice,詞根就是“太陽”。既然華人和外華人在這一點上都是看太陽說話的,那麼日期相同是正常的,不一樣倒是有問題了。至於確定二十四節氣,最基本的就是確定分和至,春分點就是黃經0度,古代這個點在白羊座,現在已經西移到雙子座。二分二至正好把周天分成四份,每份黃經90度,下面十五度為一份是最合理的了。所謂的“確定節氣”其實就是給每個位置起個名。相對於劃出二十四個區的學問,小意思啦。

    至於曆法問題,事實上中國的歷法從來就是在勞動人民的生產生活需要下不斷修訂的產物。中國曆法從元代起就有過多次修改,三次重大的歷法修訂都與外來文化有重大的關係。每一次修訂,都必然用外國曆法中更準確的演算法修訂原有的誤差。而且每次都比先前準確得多。所以,爭論二十四節氣是不是中國國粹,其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現在的“農曆”沿用的是1928年的紫金歷,採用了現代演算法提高了朔望時間推算的精密度。其前身就是康熙年間的時憲曆,這個歷是崇禎年間修訂的,有外國教士參加。所以,中國曆法裡有國外的演算法和陽曆的理念,已經有七百多年曆史了,形式上保留了陰曆的體例,實際上早就是陰陽合曆了。

  • 16 # 節氣寶貝家族

    從根本上來說,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年,

    用空間轉換界定時間的變化規律,

    這就是二十四節氣神奇的地方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引蜂入蜂箱後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