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麻桿兒的麻桿兒兄弟

    馬鈴薯塊莖生長需要土層深厚、土質疏鬆、通氣良好、保水力適中的沙質土壤和輕沙壤土。馬鈴薯具有耐酸能力,但抗鹼能力很弱,對土壤酸鹼度的適應範圍在pH4.8~7.5之間,而以pH5.5~6.0最為適宜。馬鈴薯不同品種對鹽鹼適應能力也不同。一般耕層土壤含鹽量在0.25%以下時能正常生長。pH超過8.0以上,應增施有機肥,減輕鹼對馬鈴薯的危害。鹼性土壤種植馬鈴薯切忌施用鹼性肥料,如過磷酸鈣、硫酸銨、硝酸銨、石膏粉等,應施用酸性肥料。

  • 2 # 帝逢春

    關於鹽鹼嚴重的地如何種好馬鈴薯的問題,鹽鹼地是指土壤中含有較多鹽分的土地,不利於作物的正常生長,嚴重的鹽鹼土壤地區植物幾乎不能生存。

    那麼,要想在鹽鹼嚴重的土地上種好馬鈴薯,首先考慮馬鈴薯的生長所需要的土地條件。馬鈴薯生長需要土層深厚、土質疏鬆、通氣良好、保水力適中的沙質土壤和輕沙壤土。馬鈴薯具有耐酸能力,但抗鹼能力很弱,對土壤酸鹼度的適應範圍在 pH4.8~7.5之間,而以pH5.5~6.0最為適宜。馬鈴薯不同品種對鹽鹼適應能力也不同。

    知道馬鈴薯生長所需的土地條件後,透過對鹽鹼地進行取樣分析後再做決定採用何種辦法改良鹽鹼地。鹽鹼地形成的根本原因在於水分狀況不良,所以在改良初期,重點應放在改善土壤的水分狀況上面。傳統改良方式一般分幾步進行:首先排鹽、洗鹽、降低土壤鹽分含量;再種植耐鹽鹼的植物,培肥土壤;最後種植作物。

    目前有以下四種改良措施,分別為:

    一是水利改良。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統,做到灌、排分開,加強用水管理,嚴格控制地下水水位,透過灌水沖洗、引洪放淤等,不斷淋洗和排除土壤中的鹽分。

    二是農業技術改良。透過深耕、平整土地、加填客土、蓋草、翻淤、蓋沙、增施有機肥等改善土壤成分和結構,增強土壤滲透效能,加速鹽分淋洗。

    三是生物改良。種植和翻壓綠肥牧草、秸稈還田、施用菌肥、種植耐鹽植物、植樹造林等,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結構,並改善農田小氣候,減少地表水分蒸發,抑制返鹽。

    四是化學改良。對鹼土、鹼化土、蘇打鹽土施加石膏、黑礬等改良劑,降低或消除土壤鹼分,改良土壤理化性質。各種措施既要注意綜合使用,更要因地制宜,才能取得預期效果。

  • 3 # 張小張說三農

    土壤鹽鹼嚴重其實是不適宜種植馬鈴薯的。

    原因有兩點,一是馬鈴薯最適宜在微酸性(pH值5.5—6)的土壤環境中生長,而鹽鹼地土壤pH值高,鹼性大;二是馬鈴薯適宜在疏鬆、通透性好的沙壤土中生長,而鹽鹼土壤板結嚴重,土壤通透性差,土壤中氧氣含量不足。這兩點是導致鹽鹼土壤不適宜種植馬鈴薯的主要原因。

    另外馬鈴薯生長需要大量的養分,而鹽鹼地裡的有效養分不足,能被馬鈴薯植株吸收利用的養分很少,馬鈴薯吸收不到足夠的養分,產量也不會高。

    如果你要種植馬鈴薯的土壤鹽鹼化比較輕,也是可以種植馬鈴薯的,不過需要配套相應的栽培技術,儘量減少鹽鹼造成的負面影響。

    如果你的土壤鹽鹼化嚴重,建議不要種植了,還是要先改良土壤,不然絕大多數的作物都不能正常生長。

    如果你在鹽鹼比較輕的土壤種植馬鈴薯,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個,要選擇耐鹽鹼性比較強的馬鈴薯品種,比如希森6號、希森3號、魯引一號等。

    第二個,在鹽鹼土壤種植馬鈴薯,不要使用磷酸鈣、硫酸銨、硝酸銨、石膏粉等鹼性肥料,要選擇施用酸性肥料。

    第三個,施肥要多用腐熟農家肥。

    第四個,馬鈴薯封壟前要多次中耕培土,增加土壤透氣性。

  • 4 # 農業老徐

    鹽鹼地要想順利種植作物,就要採取一些改良措施。改良方法一般有如下幾種:

    洗鹽。洗鹽就是把水灌到鹽鹼地裡,使土壤鹽分溶解,透過下滲把表土層中的可溶性鹽鹼排到深層土中或淋洗出去,側滲入 排水溝加以排除。

    平整土地。平整土地可使水分均勻下滲,提高降雨淋鹽和灌溉洗鹽的效果,防止土壤斑狀鹽漬化。 深耕深翻。鹽分在土壤 中的分佈情況為地表層多,下層少,經過耕翻,可把表層土壤中鹽分翻扣到耕層下邊,把下層含鹽較少的土壤翻到表面。翻耕能 疏鬆耕作層,切斷土壤毛細管,減弱土壤水分蒸發,有效地控制土壤返鹽。鹽鹼地翻耕的時間最好是春季和秋季。春、秋是返鹽 較重的季節。秋季耕翻尤其有利於殺死病蟲卵,清除雜草,深埋根茬,加強有機質分解和遲效養分的釋放,所以值得提倡。

    適時鬆土耙地。耙地可疏鬆表土,截斷土壤毛細管水向地表輸送鹽分,起到防止返鹽的作用。耙地要適時,要淺春耕,搶伏 耕,早秋耕,耕幹不耕溼。

    增施有機肥,合理施用化肥。鹽鹼地一般有低溫、土瘦、結構差的特點。

    (一)精選種薯

    在選用良種的基礎上,選擇薯形規整,具有本品種典型特徵,薯皮光滑、色澤鮮明,重量為1-2兩大小適中的健康種薯作種。選擇種薯時,要嚴格去除表皮龜裂、畸形、尖頭、芽眼壞死、生有病斑或臍部黑腐的塊莖。

    (二)切塊與小整薯作種

    種薯切塊種植,能促進塊莖內外氧氣交換,破除休眠,提早發芽和出苗。但切塊時,易透過切刀傳病,引起爛種、缺苗或增加田間發病率,加快品種退化。切塊過大,用種量大,一般以切成20-30克為宜。切塊時要縱切,使每一個切塊都帶有頂端優勢的芽眼。切塊時要剔除病薯,切塊的用具要嚴格消毒,以防傳病。

    小整薯作種,可避免切刀傳病,而且小整薯的生活力和抗旱力強,播後出苗早而整齊,每穴芽數、主莖數及塊莖數增多。因而採用25克左右健壯小薯作種,有顯著的防病增產效果。但小薯一般生長期短,成熟度低,休眠期長,而且後期常有早衰現象。栽培上需要掌握適當的密度、作好催芽處理,增施鉀肥,並配合相應的氮磷肥,才能發揮小薯作種的生產潛力。

    (三)催芽

    催芽是馬鈴薯栽培中一個防病豐產的重要措施。播前催芽,可以促進早熟,提高產量。同時,催芽過程中,可淘汰病爛薯,減少播種後田間病株率或缺苗斷條,有利於全苗壯苗。

  • 5 # 胡老師講農業

    鹽鹼重的地塊要想種好馬鈴薯,關鍵節點是要改良好鹽鹼,如何改良呢,首先是秋季灌水時,要平整土地,然後灌水,追施酸性生物有機肥,在進行冬季上凍前梨地工作,有利於利用凍融方法進行鹽鹼地改良工作。然後播種後,鋪設滴灌帶,進行滴灌帶苗期滴水出苗,滴施酸鹼平衡護理劑,酸性液體肥料,礦源腐植酸等方法進行綜合防治和改良鹽鹼地。

  • 6 # 家鄉的冬春夏秋

    要想在鹽鹼嚴重的土地上種好馬鈴薯,首先考慮馬鈴薯的生長所需要的土地條件。馬鈴薯生長需要土層深厚、土質疏鬆、通氣良好、保水力適中的沙質土壤和輕沙壤土。馬鈴薯具有耐酸能力,但抗鹼能力很弱,對土壤酸鹼度的適應範圍在 pH4.8~7.5之間,而以pH5.5~6.0最為適宜。馬鈴薯不同品種對鹽鹼適應能力也不同。

    知道馬鈴薯生長所需的土地條件後,透過對鹽鹼地進行取樣分析後再做決定採用何種辦法改良鹽鹼地。鹽鹼地形成的根本原因在於水分狀況不良,所以在改良初期,重點應放在改善土壤的水分狀況上面。傳統改良方式一般分幾步進行:首先排鹽、洗鹽、降低土壤鹽分含量;再種植耐鹽鹼的植物,培肥土壤;最後種植作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棚蔬菜苗期立枯病,危害症狀之關鍵,防治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