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周朝文DMU
-
2 # 寧靜的大海29184229
漢末亂世之起,曹操得天時之利、世家拱衛,率先一步在中原地區崛起。建安十三年(208年),袁氏餘黨基本被曹操掃清,這也意味著曹魏政權已經基本成立。北方既定,曹操無不感慨道:“今天下雖未悉定,晉當要與賢士大夫共定之。”
於是在此後的數年間,曹操連下五道詔令,分別是《論吏士行能令》(203年)、《求賢令》(210年)、《效有司取士毋廢偏短令》(214年)、《選軍中典獄令》(214年)和《舉賢勿拘品行令》(217年)。從這些詔令來看,曹操言辭愈發懇切,充分體現出了他“唯才是舉”的執政心理。曹魏本就坐擁中原地區,有著極為雄厚的人才儲備;再加上曹操對人才破格提拔,導致大批人才有了晉升之機,於是曹魏政權的實力愈發強大,已經遠超吳蜀兩國。
正因如此,沈約在會在《宋書》中感慨:“漢末喪亂,魏武始基,軍中倉卒,權立九品,蓋以論人才優劣,非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為成法。”基於這個論調,不少讀者便難免認為:曹操頒佈唯才是舉令,直接促進了曹魏政權的興盛。
不過,在筆者看來這種評價過分拔高了“唯才是舉令”的政治作用。
一、地域上的侷限性
在漢末三國之際,有一個政治派系始終活躍,這便是以荀彧為首的潁川籍士族集團。亂世來臨之際,荀彧認為潁川是“四戰之地也,天下有變,常為兵衝”,故而帶領家族之人來到冀州。時冀州易主,袁紹取韓馥而代之,眼光高明的荀彧“度紹終不能成大事”,遂轉投於曹操麾下。
不久之後,曹操自領兗州牧,同時採取毛玠“奉天下以令不臣”的政策,將漢獻帝迎至許都,由此走上爭霸之路。值得注意的是,許都便是潁川屬下的一個縣城。藉此之便,荀彧向曹操舉薦了不少潁川籍謀士。裴松之注引《彧別傳》記載:“前後所舉者,命世大才,邦邑則荀攸、鍾繇、陳群,海內則司馬宣王,及引致當世知名郗慮、華歆、王朗、荀悅、杜襲、辛毗、趙儼之儔,終為卿相,以十數人。”
在這裡,荀彧向曹操推舉了13位賢才,他們日後都成了舉重若輕的曹魏重臣。但不可否認的是,諸如趙儼、鍾繇、陳群等共計9人,皆是出自潁川。不難發現,曹操雖然唯才是舉,但依舊沒能脫離地域上的限制。這也難怪潁川士族集團,能隱隱壓過譙沛武將集團,成為曹魏政權中的主導力量。
二、政治上的妥協性
不僅如此,曹操透過唯才是舉,並非世人想象中的不看出身。恰恰與之相反,曹魏政權選拔人才入仕,也極其注重門第和家世。顯然,這是曹操對門閥士族的妥協。究其根源,源自於當時特定的時代背景與歷史侷限。
自兩漢以來,朝廷選拔官員,以察舉製為主體。地方長官考察本郡應舉者的家世、才能和名聲,然後將他們推舉給中央。需要指出的是,這是漢代統治者籠絡中小地主階級的重要手段。而漢代尊奉儒學,以經學入仕。故而到了東漢中後期以後,地方上的豪族紛紛研讀經學,儼然成了儒們世家。
漢末王室衰微,地方上的豪族勢力逐漸興起。再加上他們的子弟常年入朝為官,並各自“抱團取暖”,由此衍生出一個又一個在政治上頗有影響力的朋黨集團。在漢末眾多世家豪族中,又以弘農楊氏與汝南袁氏最為出名。尤其是後者,有四世三公之美稱,其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在政壇上的影響力不容小覷。亂世之初,袁紹雄踞中原四州、袁術橫跨江淮兩岸,靠的便是家族影響力。由此可見,豪族世家對於政治的強大影響力,這讓曹操也無法將其忽視。
曹孫劉三家,皆是庶族出身,然而他們能取得天下,也離不開本地豪族世家的大力支援。雖然曹操出身譙縣曹氏,但後者畢竟聞名於鄉里,無法給予曹操太多的政治資本。東漢末年選拔人才,注重“唯賢是舉”;而曹操頒佈“唯才是舉”,雖然意味他更加註重才能,但依舊沒能改變才子的出身問題。也就是說,曹操選拔人才的範圍並沒有變,依舊以豪族世家為主體;而唯一有區別的,便是曹操對才能的看重,凌駕在了名聲之上。
三、思想上的開創性
曹操為何不重賢名,只重才能呢?以筆者觀點,這可能與曹操的思想有關。《晉書》記載:“魏武好法術,而天下貴刑名。”曹操雖然也是舉孝廉出身,但從他的經歷中不難看出,曹操崇尚名家、兵家和法家思想,欲以法術勢推行自己的治國理念。這一點,從曹操經常擅殺名士可以看出。
最初,曹操在兗州時,便擅殺名士邊讓。此舉引起張邈、陳宮等人的惶恐。於是曹操外出征討徐州時,陳宮等人便擁戴呂布進入兗州,給曹操帶來了極大麻煩。後者花了兩年多的時間,才將自己的根據地奪回。吃了如此大虧,曹操並沒有悔改。每當更進一步時,曹操總要以一位名士的生命,來打擊一下朋黨集團。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初定北方,成為大漢丞相,於是孔融下獄而死;曹操欲加九錫之禮(212年),進封魏公,荀彧飲藥自盡;曹操稱魏王(216年),名士崔琰慘遭誣告而死;到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魏政權大局已定,為替世子曹丕鋪路,曹操殺楊修。
不得不說,曹操對名士清流極為反感。不過以筆者觀點,曹操擅殺名士,不是為了發洩自己的私人情緒,而是為了破除朋黨風氣。《後漢書·黨錮列傳》記載:“逮桓靈之間,主荒政謬,國命委於閹寺,士子羞與為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核公卿,裁量執政。”
東漢以來,不少名士清流“阿黨比周”,逐漸形成了朋黨之風。例如大儒孔融,與禰衡、楊修為友,三人間互相吹捧。這種名士,深受儒家思想薰陶。他們自命為“清流”, 不僅講究門第出身,更加註重人的道德修養。顯然,這是察舉制度在東漢末年的腐敗現象造成的。朝廷選拔官員,不再看才能,只注重應舉者的出身與名望,這就形成了“唯賢是舉”的現象。在此情形之下,“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便成了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
曹操不尚慕儒術,因此他很容易從這種思想禁錮中跳脫出來。而他數次頒佈唯才是舉令的真實目的,便是欲打破這種朋黨風氣、打破名士清流標榜的“名節”,從而打破東漢以來落後腐朽的“唯賢是舉”。因此唯才是舉令,雖然沒能擺脫政治和地域上的侷限性,但它卻證明了曹操思想上的開創性。正當吳蜀兩國還在過分注重人才的德行時,曹魏政權卻率先一步跳出樊籠,大力挖掘才能突出的官員。由此一來,曹魏自然會愈發興盛。
-
3 # 閃電侯爵
這主要要從曹操的出身和經歷找原因。
1.曹操出身於宦官世家,曹操的父親曹嵩是中常侍曹騰的養子,雖然家勢顯赫,可是在當時卻很受世家子弟的排擠,都說他是閹宦遺醜,可以說這在曹操心中埋下了很深的陰影,也是他有時覺得自己不如四世三公的袁氏兄弟的原因,所以他內心深處是討厭那些清流名士的,從他後期的一些行為,比如用人的不拘一格,不在只用世家子弟,而是唯才是用,像放蕩不羈的郭嘉深受曹操的信用,曹操自己也娶了歌妓出身的卞氏為妻,就是他內心深處有些打破那些清流名士的言論束縛的願望。
2.清流名士在曹操逐步掌握漢朝實際權力中起到了很大的阻礙的作用。像孔融就多次揭露曹操謀奪權力的企圖使得曹操名譽受損,且孔融名望很高,使得曹操一時陷入被動,讓曹操很是難堪嫉妒,最終孔融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而後曹操在一步步擴大自己是勢力過程中,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清流名士的反對,就連自己的心腹謀士荀彧都反對自己稱魏公,所以曹操內心深處不信任這些清流名士,進而變得反感。
3.清流名士的一些言論根本就是無稽之談,自身狂備不堪。
像禰衡見曹操完全就是在賣弄,最後引起曹操的反感,將他送給劉表,最後被劉表部將黃祖所殺,像楊修之流弄出的雞肋之說,完全就是買弄聰明,擾亂軍心,這也使得曹操反感一些清流名士。
從以上幾方面,可以看到曹操在用人上為什麼討厭用這些清流名士的原因。
-
4 # 華夏長河五千年
曹操用人,唯才是舉,這讓曹操的陣營中人才濟濟,治國有荀彧,出謀劃策有賈詡,郭嘉等,猛將有典韋,許褚等勇將。可以說這個政策奠定了曹操在三國的位置。但曹操為何反感清流名士呢?個人認為無非有幾點原因。
首先,曹操為人疑心甚重,從那句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可見一斑。對於清流名士,這類人更在乎名聲,所以,不會對曹操這樣性格的人會忠心不二,所以雖然有才,但是不是忠於自己,有可能就是埋在身邊的雷,作為曹操,自然不會信任這樣的人,自然也不會信任這樣的人了。
其次,清流名士一般都比較遵從原則,換句話說比較死板。但是在亂世之中,哪有單一的原則顯然是不合適的。戰爭中,戰機稍縱即逝,哪能一味考慮策略,戰爭的本質是戰勝敵人,方法不重要,結果才重要。所以清流名士的原則可能只能添亂,多於幫助。
再次,所謂清流名士,皆是自命清高之人,這樣的人重名不重利。容易桀驁不馴,而一般這樣的人是不容易被駕馭的。而曹操此人控制慾極強的一個人,是不可能放任自己的收下不聽從自己的指揮的,所以,曹操並不喜歡這樣的人。
綜上所述,曹操的性格,多疑,控制慾強,註定了曹操雖是唯才是舉,但不會喜歡桀驁不馴難以控制的清流名士的。
-
5 # 律法大飛
曹操能在群雄紛爭的三國“挾天子而令諸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曹操是個實幹家,一句話:幹就完了。
分開來說:
1. 曹操有號令群雄的背景實力和野心。出身於宦官世家,家勢顯赫,這一點保證了曹操能在群雄紛爭中佔有一席之地,從而不斷招攬人才,發展壯大。
2. 曹操有識人善任的用人能力。三國時期的英雄人才多,老闆也多,老闆可以選擇人才,人才也可以選擇老闆。千里馬尋伯樂,伯樂在找千里馬。曹操絕對是伯樂,善於發現人才,讓人才為我所用,招賢令就是蒐羅人才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3. 曹操對人性深刻的瞭解。曹操用做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知道自己最想要啥,不弄虛的,實權在手,當不當皇帝無所謂。用人不拘一格,不在乎世家子弟,而是唯才是用,自然不喜歡那些所謂的清流名士。清流名士固執死板,有沒有才能暫且不論,一根筋,桀驁不馴難以控制,是不是還假清高。一點不實幹。
所以曹操雖然唯才是舉,但是卻反感清流。
-
6 # 臥聞海棠
題主這個問題問得很好,看似簡單,但如果深入地分析,這一問題實際上牽扯到了魏國的興亡以及晉朝政權的建立。
對於曹操這個人,歷來褒貶不一,讚揚他的人說他提倡節儉,任人唯才,批判他的人說他殘暴嗜殺、欺男霸女。在這些複雜的表象背後,實則折射了曹氏的出身問題:曹氏出生於寒門,也正是這個原因,促使了曹操不計出身唯才是舉,並因此埋下了魏國滅亡的隱患。
曹操劇照
曹操為什麼唯才是舉?目的是為了鞏固曹魏政權
嚴格來說,要說曹操鞏固曹魏政權並不妥當,因為曹操死後,才由曹丕稱帝建立了魏國。然而曹操雖然到死都沒有稱帝,但其實已經與一國之君無異。《三國志·武帝紀》記載:
太祖武皇帝,沛國譙人也,姓曹,諱操,字孟德,漢相國參之後。桓帝世,曹騰為中常侍大長秋,封費亭侯。養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審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可以得知雖是西漢名相曹參之後,但此時家境早已沒落,他的父親曹嵩被宦官曹騰收為養子,可以說,曹操是地地道道的寒門出身。在東漢末年,社會上已經形成了諸多豪門世族,這些豪門大多都是服膺儒教的,整個上流社會都被豪門所壟斷。而史書記載曹操“任俠放蕩,不治行業”,就是在講曹操不服膺儒教,與其他豪門截然不同。
曹操祖父曹騰
在當時,整個漢朝的統治階級幾乎被豪門世族所壟斷,而出身寒門的曹操,自然不可能得到豪門世族的認同,而這些豪門世族都是服膺儒教的,因此,要想取代劉氏,曹操首先就要摧毀這些儒教豪族的根基。
那麼很顯然,在啟用人才的時候,曹操就會盡可能避免啟用那些豪門世族出身的人,轉而從寒門之中尋找人才。當時整個社會普遍採用徵辟制度,也就是透過一個人的“道德名聲”來決定是否讓他當官,而有道德名聲的人,幾乎都是豪門世族。那麼很顯然,曹操不可能還是依靠“道德名聲”來用人,於是轉而尋求“才能”。
曹操曾先後三次頒佈《求賢令》,在《求賢令》中明確提出,要求各地方的官員,對於人才舉薦,只需看中是否有才能即可。曹操為什麼這麼做?一方面固然是因為這樣能為他網羅到許多被遺落的人才,另一方面也是出於政治立場所迫。曹操出身閹宦之家,不可能得到豪門世族的擁戴,所以轉而尋求寒門的支援。
曹操為何反感名士?因為名士是他奪權的阻礙
其實所謂的清流名士,或許都很有名,但大多未必是清流。而這些名士既然能成名,要麼本身就是出自豪門世族,要麼就是豪門世族的附庸。他們本身從立場上來說,就與寒門出身的曹操不對付,除了少數人會因為曹操權勢而歸附之外,大多數都是在反對曹操。
名士代表孔融
最開始的時候,這些人團結在袁氏周圍,袁氏“四世三公”,是典型的豪門世族,但後來袁氏為曹操所敗,這些人又開始轉而支援司馬氏。
司馬氏雖然不及袁氏顯赫,也是世代相傳的豪族,世代服膺儒教,事實上,自兩漢以來,袁氏、司馬氏這樣豪族勢力可謂根深蒂固,遍佈全國各地,這些豪族大都以“家學淵源”自居,世代傳承儒教經典,奉行儒教“君臣、父子”那一套名教禮法。
而所謂的清流名士,跟豪族實際上是一群人,他們反對曹操奪權,曹操自然也就對他們很反感。
晉篡魏:豪門與寒門斗爭的結果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曹操是個非常有魄力、有手腕的人,他的用人制度,不僅打破了豪族對仕宦的壟斷,更發掘了一大批被埋沒的人才。但也因為如此,他只看才能不看品德,使得一些道德敗壞的人身居高位,同時也導致豪族們利益大損,進而奮起反抗。
豪族的這種反抗,當曹操仍然在世時,會斂其鋒芒,但當曹操死後,反撲就會變得十分猛烈。因此,這些人一起支援司馬氏,而司馬懿又是個堅忍陰毒的人,生性殘忍、行事毒辣,本身就是個能成大事的人。
鷹視狼顧司馬懿
此外,就在曹操死後,有許多原本歸附曹操的寒族,為了更大的利益,於是背離了原來的立場,投靠了司馬氏,就比如賈充。賈充也是寒門子弟,其父是魏國名臣賈逵,然而賈充卻背叛了曹氏,向司馬氏投誠,甚至親手安排了刺客在光天化日之下刺殺了高貴鄉公曹髦,為司馬氏篡奪曹魏政權掃清了最後的障礙。
結語
曹操為何任人唯才是舉,反感清流名士?行文至此,相信各位已經有了答案。曹操的出身,就註定了他的政治立場會與傳統的豪族站在對立面,所以,他必須灌輸一種與漢朝以來的儒教豪族完全不同的價值觀,豪族壟斷官場權力,那麼曹操就要另行啟用寒門士族,自然就必須唯才是舉。
曹魏政權成功建立,這意味著曹操所代表的寒門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但這種勝利只是暫時的,除非曹操的繼任者都跟他一樣雄才偉略,否則遲早會屈服於勢力根深蒂固的豪族。果然,在曹操之後,曹魏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也就為司馬氏奪權提供了可乘之機。
司馬氏篡魏,從任人唯賢變成任人唯門第,以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這是在開歷史的倒車,但放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去看,這又是一種必然。當時豪門世族的勢力過於強大,要瓦解他們的壟斷,並非一個人能完成的,也一朝一夕之功。曹操有很多缺點,但他在用人的理念上,是值得稱讚的,但也正是因為如此,他不容於天下所有的豪門世族,所以人亡政息,只在史冊上留下了一聲長嘆。
-
7 # 老劉國學札記
一、出身低賤
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宦官在東漢末期勢力極大,但在清流名士眼裡是不入流的,見面和氣、心內鄙視。按照這個邏輯,曹操也反感清流名士。
二、思想信念
從治國理念來看,曹操信奉和踐行的是法家思想,法家思想最厭惡所謂的“仁義道德”。不相信仁義道德可以感化世人,認為清流名士道貌岸然,侃侃而談,實則無用。
三、人物性格
曹操年輕時放蕩不羈,不修品行。從他那句名言:“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來看,曹操是不屑道德修養的,表現出極端自私的心態。
四、客觀環境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亂世往往人心淪喪,民飢易子而食的事時有發生。治亂世用重典,
選材以才為先,需迅速平定亂象。治治世用德政,以德為先,可以緩緩道德感化。所以時代的客觀環境也要求這樣的選材標準。
五、選材標準
德才兼備永遠是理想的選材標準,這個毋庸置疑。曹操未見的不想用德才兼備之人,只是在德與才之間更注重才。哪來的那麼多理想人,現實中,鯉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是普
遍的,這就要求我們材標準要根據環境、奮鬥目標、領導者能力等因素做出調整。曹氏集團一味秉持唯才是舉的選人標準,為後來的短命埋下了伏筆。曹氏最終篡漢改魏,沒有多久,司馬氏依樣畫葫蘆,篡魏改晉。不注重德行,一味唯才是舉,事業可以速成,不可長久。
-
8 # 微史春秋
東漢末年,很多清流名士蛻變成刻意以道德來譁眾取寵或吸人眼球,以達到博得名聲的目的。使得清流變味了。
很多清流名士如同現在的網紅,一心想成名卻無實際才華士人本來地位很好,他們對自己也有嚴格的道德要求,由此才成為全社會尊重的榜樣。
但是到了漢末時期,士風日下,有些士人刻意塑造自己的形象,標新立異,沽名釣譽,以求得名聲和高位,實際上卻是道德扭曲者,甚至是偽君子。
這樣的人以為追求名聲,缺乏自實際才能,身處漢末的曹操自然是深知這些清流名士是什麼樣的貨色的。
曹操唯才是舉是對清流名士追求“道德”的否定和反動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曹操的求賢令,可以概括為道德無用,唯才是舉。
他不看你的道德,這是對漢代以來一貫強調道德的否定,甚至可以成為是反動的。
在德與才之間,曹操選擇才,因為大多是名士空談道德,對亂世平亂毫無實際才能。
曹操本人的出身低微也是一方面這個毫無疑問,但並非最重要的。
現在用人的標準是德才兼備,這也是最完美的狀態,然而事實是真正達到德才兼備的人很少。
“有德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能有德”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空談誤國,靠道德君子是無法讓一個國家強大的。那種真正對國家有貢獻的人,在道德標準上都並非得一百分的。
-
9 # 小米超神1820
漢代選舉官員,人才得方式主要就是察舉制,也就是舉薦為主,考試為輔,比方說有個人很有才華,但他桀驁不馴,高傲,孤冷,和周圍人格格不入,與地方鄉紳,有名望的人關係不佳,你是得不到舉薦的,這就會造成你再有才也沒用。相反一個庸庸碌碌的人了,你品德家好,做到多數人喜歡,名望高,你就可以得到舉薦。
諸葛孔明隆中對也是在造勢提升明氣,名望,難道你還真以為他願意在自己茅廬裡過一輩子。所不同的是諸葛有大才,但你也不能否認也有很多名氣遠遠大於能力的人,就像現在網紅小鮮肉是一樣道理,不管好壞,先炒出關注度,有了話題,別人才能注意你,也是有很多名聲遠遠大於能力的人。而曹操是有野心,有能力,有大才的梟雄,而一些清流名仕在當時所處教育環境,天地君親師,君為大,往往和曹操唱反調,透過察舉制舉薦上來的不是明大於實,就是一些有才,但卻有些愚忠,甚至迂腐,並不為曹操所用。所以曹操推出唯才是舉令,就是隻要你有才,不管你為人怎麼樣,什麼貪財,好色,等都可舉薦過來,為我所用。所以從某方面來說,曹操也是無賴之選,能德才兼備的肯定都喜歡,亂世也只能退而求其次。
-
10 # 班主任說事
曹操,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
(劇照:曹操)
漢末天下大亂,曹操的勢力由弱變強,最終統一北方,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唯才是舉”,英雄不問出處,只要有才能都可以推薦為官。
昔伊摯、傅說出於賤人;管仲,桓公賊也,皆用之以興。蕭何、曹參,縣吏也,韓信、陳平負汙辱之名,有見笑之恥,卒能成就王業,聲著千載。吳起貪將,殺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歸,然在魏,秦人不敢東向,在楚則三晉不敢南謀。今天下得無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間,及果勇不顧,臨敵力戰,若文俗之吏,高才異質,或堪為將守;負汙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這是建安二十二年,曹操釋出的求賢令。在令文中列舉了許多歷史人物,指出他們或出身低賤,或被人輕視,但最終都很有作為,名留千古。他要求各人推舉所知道的人,只要有文武才略,即使名聲不好也可以被推舉。
于禁、樂進等拔於行伍;張遼、張郃等起於亡虜;臨陣投曹的許攸奉為座上賓,就連公開辱罵曹操祖宗十八代的陳琳也得到了重用。這就是曹操的高明之處,不拘一格使用人才。
不過曹操的“唯才是舉”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要有“德”。對曹操來說,有“德”的標準就是聽話,服從管理。
漢末有一些清流名士,有顯赫的名聲,但不願屈服於曹操,這些人,曹操的眼中,雖是人才,不為他所用,就是敵人,怎能不讓曹操反感呢?
孔融,孔子的後代,“孔融讓梨”的故事家喻戶曉,漢末清流,天下名士。(圖:孔融讓梨)
他對東漢王朝忠心耿耿,對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非常不滿,不屑於之同流合汙,寫信嘲諷曹操,還常違反曹操的禁令,最後被曹操殺了全家。
禰衡,孔融的好朋友。(劇照:禰衡)
禰衡有才氣,性格剛直高傲,看不起別人,與他人關係多不和善,堪稱漢末最大的“噴子”
孔融向曹操推薦他為官,可他看不起曹操,竟裸身擊鼓羞辱,最後被曹操趕走了。
劉表,漢末名士,宗室後代。(劇照:劉表)
少時知名於世,好結交名士,以“寬政愛民”著稱。治下荊州,物阜民豐,兵多將廣,但他偏安一隅,不圖進取。他是堅定的反曹者,自守尚可,別無他圖,徒有虛名罷了。
總結:“唯才是舉”是政治的需要,“愛憎分明”是英雄的抉擇。曹操雖沒有完美的人設,卻是現實的王者。“清流名士”往往把名譽看得過重,恃才傲物,慮事不周,失去了建功立業的機會,還惹禍上身,這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
11 # 夏雨風
曹操是個黑白兩道通吃的頂尖高手,他本身文治武略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他即可以愛才如命,又可以濫殺無辜,都是從順不順從自己的意志決定的。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早已暴露出要取代漢朝的野心。在許多清流名士看待曹操就是:明為漢相,實為漢賊。孔融丶彌衡丶楊修等都是忠於漢皇而鄙視曹操的,甚至早期為其出謀劃策的大謀士荀彧等,也是忠於漢室。這些人最後都被曹操逼死。
曹操釋出《求賢令》,招募天下人才,招降納叛,充實曹家勢力。同時對反對者施以殺手。都是以站隊丶忠不忠於曹操來劃分。
曹操既是不拘一格丶唯才是舉。又是排斥異己丶殘害忠良。舞臺上都將曹操刻畫成大花臉丶奸相,是有依據的。
但歷史不能脫離當時社會背景,還是看到東漢末年已是大廈將傾,正如曹操講的:假設沒有曹操,天下有多少人想取而代之。曹操能統一北方和安定遼東,能剷除群雄,顯然是很有才能的一代梟雄。他要學周文王,讓兒子一代取代漢朝。在三國鼎足而立之前,曹操是傲視群雄丶獨領風騷!
-
12 # 方圓論壇
曹操是一個務實主義者,相比於空談,曹操更喜歡能做實事的人。曹操和清流名士之間矛盾並非雙方能否看得慣的問題。從根本上講曹操是願意用人的。但顯然因為曹操的出身問題,導致曹操一直以來都是那些所謂清流名士的靶子。他們並不願意為曹操效力,相反還把戲謔曹操作為他們奮鬥目標。如此一來曹操又如何會看得上那些清流名士呢?雖然這些人名氣都很大,但幹實事不行,而且總沒事就給曹操挑刺兒。曹操畢竟也不是聖人,長此以往下來,曹操自然也就看不慣那些所謂的清流名士了。
眾所周知,曹操是東漢末年最為重視人才的諸侯之一。甚至於被世家大族所鄙夷的寒門子弟只要有才,曹操都願意給他們機會一展所長。比如歷史上戲志才和郭嘉等人。要知道漢朝時期,士族子弟甚至都不屑於與平民交流。更別說提拔重用他們了。但曹操卻偏偏打破了常規開始重用寒門。雖然這麼做確實讓曹操收攏了許多人才,但這也被許多世家大族子弟,甚至是所謂的清流名士所不齒。他們不願意與寒門為伍,自然也就不願意效力於曹操了。
還有清流名士不願意給曹操效力的重要原因就是,曹操的出身。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大太監曹騰的養子,那麼曹操自然就是曹騰的孫子了。所以清流名士們認為曹操是閹宦之後。正因為如此,所以清流名士們不願意和曹操為伍。要知道東漢時期,宦官群體可是禍亂天下的元兇之一,雖然曹騰並非專權弄政宦官,並且曹騰還頗受當時人們的稱讚。但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曹騰宦官的身份。所以曹操也就擺脫不了閹宦之後的身份。而清朝名士自詡方正,所以肯定是不願意給曹操效力了。
從曹操角度來看,他也未必不厭惡這群嘴上誇誇其談,但實際上卻沒有任何干實事能力的人。比如東漢末年兗州名士邊讓,他在詩詞歌賦一道冠絕天下,但他在曹操入主兗州之後,仗著自己的才氣對曹操橫挑鼻子豎挑眼,多次輕視和貶低曹操。結果曹操忍無可忍之下誅殺了邊讓。這也是曹操和清流名士分道揚鑣的切割點。再比如平原名士禰衡,其文采和辯才都舉世無雙。但其性格傲慢,又喜歡輕視別人。所以在曹操招待他的時候,禰衡口出狂言把曹操麾下文武貶的一文不值。甚至還痛罵曹操。最終曹操徹底對所謂的清流名士失望了,他認為所謂的清流名士除了誇誇其談耍嘴皮子之外,再無其他的才能。所以後來曹操乾脆對清流名士敬而遠之了。
-
13 # 詩涵解史
大家好,我是詩涵果果解史。
首先幫助大家瞭解一下“唯才是舉令”是怎麼來的,而且曹操並不是反感清流名士,只是忌憚而已!
大家都知道曹操是三國之一曹魏集團的創始人,在創業的前期,曹操最大的對手就是袁紹,同時也是他最懼怕的對手!
曹操出身宦官世家,史料記載是漢相曹參的後人,父親曹嵩是大宦官曹騰的養子,官至太尉,所以說曹操是個標準的官二代。
本來東漢如果可以興盛下去,曹操的出身和文采一定可以幫助曹家更進一步,無論是身份還是地位。但是偏偏東漢政權衰敗,豪雄並起,雄才大略的曹操加入了群雄爭鹿的行列,拉開了波瀾壯闊的三國序章!
一、唯才是舉令是怎麼來的?
唯才是舉令,顧名思義,只要你有才能,我都可以接納你,給你發揮自己才能的舞臺,不管你的人品和德行!
曹操在和袁紹爭奪地盤的時候,因為袁紹的出身要遠遠強於曹操,在人才儲備上,曹操始終處在劣勢,這也是曹操對袁紹羨慕嫉妒恨的原因。
袁紹奪取冀州以後,兵甲百萬,谷支十年,四世三公的身份,使得袁紹可以輕鬆獲得人才,幾乎有身份有能力的謀士武將都願意投入袁紹的陣營,獲取名聲和功勳,這也是對袁紹身份的認可和信任!
反觀曹操,將領一個巴掌都能數的過來,謀臣只有寥寥兩三個,和袁紹的對比非常明顯,即便是最沒有眼光的人也能看出來誰更有發展前途。這樣的窘境直到郭嘉和荀彧拋棄袁紹,轉投曹操以後,局面開始好轉。
但是對人才的渴望一直是曹操的目的,雖然得到了小部分潁川士族的認可,但是依然和那些士族出身的諸侯有著巨大差距。
唯才是舉令的構想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在曹操心裡紮根的!
二、唯才是舉令的作用
唯才是舉令的作用是一方面為曹操帶來大批次的寒士人才,草根精英,用來抗衡出身士族或身為名士的諸侯的優勢;另一方面就是曹操的私心了,他希望藉助唯才是舉令鞏固自己的地位,削弱士族對自己的控制!
東漢末年乃至三國期間,世家門閥的力量是超越一切的存在,雖然皇帝是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但是在士族紮根的地方,這些門閥才是法律,甚至大於皇帝!
相對的權利,讓世家門閥對人才的控制能力相當強大,所有的資源幾乎都掌握在士族的手中,出身士族的子弟無論在哪一個方面都是各路諸侯優先拉攏的物件,不是他們的謀略有多麼優秀,而是士族之間特有的關係網可以幫助諸侯擴充套件勢力。出身寒門的學子如果沒有士族的認可和推薦,想要有所成就是非常困難的,按照現在的說法,你缺少的不是能力,是平臺!
曹操無疑是非常聰明的,洞察力非常敏銳,他看到了士族力量的強大,也看到了如果不對世家力量進行限制,自己以後也必然會受制於士族。
於是曹操頒佈唯才是舉令,給了寒門士子一個鯉魚躍龍門的機會,也給士族門閥敲響了警鐘,為其帶上了枷鎖!
這就是唯才是舉令真正的作用和曹操的目的!
總結:曹操是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大詩人大文豪,他的智慧和文采並列於世,不管“寧願我負天下人,不讓天下人負我”的梟雄理念會遭到多少人的批評和指責,但他卓越的政治眼光和豁達寬廣的心胸卻是後人需要仰視的所在!
-
14 # 萬里星空萬里心
首先要明確一點,曹操那個時代的清流名士不是聖人,有的時候甚至專門與儒家的正統思想對著幹,東漢末年的“黨錮之禍”就是這幫清流名士搞出來的。
孔子曾說過“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些清流名士正好反著來,他們雖然在個人品德上很自律,卻仗著這一點肆意的對朝政以及他人品德肆意點評。
因為清流名士們的嘴上功夫太強大,人們又都尊重他們的品德,結果朝廷上自公卿以下的官員,都很懼怕他們的批評,很多官員為了與他們交好,都特意去拜訪他們。
這就造成了一件事:清流名士的嘴巴可以影響朝政。
迄今為止,很多專家學者還會為漢末的清流名士們辯解,說他們主要攻擊的是宦官。可正因如此,他們觸怒了當時最大的權貴集團。更可怕的是宦官可以左右皇帝。
於是黨錮之禍開始,漢桓帝和漢靈帝兩個皇帝不斷捕殺清流名士,很多人被滅族。連清流名士們的親戚都失去了做官的機會。
曹操看不上沒有能力,空有理想的清流名士,靠嘴去征服天下,結果惹來滅族之禍,無辜連累家人,這對國家有什麼貢獻呢。
曹操的身份也很敏感,他是宦官之後,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這個身份自然不太招清流名士們待見。
曹操與清流名士們的做事風格也不一樣,他不喜歡當噴子,做事就動真格的。當時首都洛陽皇親國戚扎堆,很多人欺男霸女胡作非為,官吏不敢管,清流們只能用嘴巴噴啊噴。恰巧曹操負責洛陽治安,剛一到任,就釋出禁令,還製作了十多根五色大棒,放言有敢犯禁者,直接棒殺。有個叫蹇圖的,仗著侄子是皇帝寵信的宦官,公然違反夜禁。曹操二話不說,以五色棒將他打死。一時間,洛陽城的人沒有人再敢違法亂紀的。
當然,曹操的後臺是他爺爺曹騰,都是宦官集團的,那些人也拿曹操沒轍。
曹操自己也做過清流,他厭惡朝廷的賣官政策,曾經託病在老家隱居。
其實,曹操並不討厭真正的清流,他認為要麼有才能出來為國家做事,要麼沒才能,老實在家待著。不能沒本事,仗著自己有點道德素養就出來指點江山。哎,我眼前依稀出現了網路噴子的形象。
最後,曹操的個人品德不是抬高,做事狠了些,他的軍隊也幹過殺降屠城的事。與他相反,劉備這個人品德很高,仁義名滿天下,個人能力也不錯(不要被《三國演義》誤導哦)。
除去劉備的梟雄身份,劉備也算得上清流名士,曹操與他青梅煮酒論英雄(參見《三國志》),很欣賞劉備。
可見曹操並不討厭清流名士。
-
15 # 博古論今天
曹操並不是反感名士,反而他是最重視名士的人。因為他知道人才是他爭霸天下的最重要的力量。
他雖然重視人才,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才他都喜歡。處處跟他作對的人,換做誰都會反感。即便自己涵養再高,城府再深。
自古文人都清高,在他們眼裡,儒家傳統道義才是最大的。而曹操是大奸大惡之人,很多這樣的文人名士都極其看不起曹操。
許攸,此人非常有才,曾是袁紹身邊的重要謀士,後來幫助曹操贏得官渡之戰也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他自恃功高,也看不起曹操,經常對曹操無理:“這阿滿沒有我哪裡贏得了袁紹!”直呼曹操小名,最後曹操忍無可忍殺了他。
孔融此人在東漢末年也赫赫有名,人家曹操打敗袁紹後,把袁紹的兒媳婦許配給兒子曹丕,他孔融出來諷刺這跟武王伐紂,把妲己賞賜給周公一樣。曹操看糧食收成不好,就下禁酒令,而孔融就抬槓反對禁酒令。面對孔融一而再再而三的挖苦,曹操最後還是殺了他。
就連他最器重的人才荀彧到最後都引起曹操的反感。荀彧可以說是曹操最重要的謀士,他為曹操制定了挾天子以令諸侯和統一北方的戰略藍圖,還推薦了一大批人才。但是後面曹操想要進爵魏王,加封九錫的時候,荀彧就強烈的反對,因為荀彧骨子裡還是忠於漢朝的,而且他還是荀子的後代,自然不願看到曹操在自己的幫助下篡位的。因此曹操對其反對自己而不滿,但曹操並沒有殺他,只是冷落他而已。
所以曹操並非唯才是用,只有忠於自己的“才”,他才會重用,而哪些所謂的清流名士看不起他的人才,曹操不僅反感這麼簡單,該殺的他也毫不手軟。
-
16 # 九月讀歷史
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從前有個小男孩家境貧寒,他卻有著偉大的理想。但當時的社會是隻有家境好的人才能做官,家境貧寒的小男孩看不到一點希望,他的父親在一家大官家裡做事,然後人家收了他的父親為養子,因此他終於有機會去做官了。後來他做了大官,管著很多事情,他用人的時候和其他人不一樣。只要你有能力,不論你的家世如何。看到這裡,你應該明白,這個小男孩就是曹操的原型。
(對察舉制的諷刺)
因為曹操出身並不是很好,父親是宦官曹騰的養子,當時漢朝的政策是察舉制,熟悉歷史的朋友應該都瞭解,就是地方有名望之輩向上推舉人才。這樣,做官的就能世代為官,窮人便沒有了出頭之日。這種思想已經在這些世家腦子中根深蒂固,曹操想要取代漢室,首先就是要把他們的這種想法給摧毀,不然,出身貧寒的他很難推到劉氏的統治。
(曹操)
正是因為這,曹操才會在用人的時候唯才是舉,他要做的,就是讓百姓思想先得到改變,讓他們明白,無論什麼出身都能出來做官。他要從下往上的去除這種思想,這便於他以後的大業。他為什麼反感清流,因為這些所謂的清流名士都是他奪權之路的障礙,他們都反感曹操,因此他要清除這些障礙,為他以後的奪權之路打好基礎。
(曹操《短歌行》表達了對人才的渴望)
回覆列表
漢末亂世之起,曹操得天時之利、世家拱衛,率先一步在中原地區崛起。建安十三年,袁氏餘黨基本被曹操掃清,這也意味著曹魏政權已經基本成立。北方既定,曹操無不感慨道:“今天下雖未悉定,晉當要與賢士大夫共定之。”
於是在此後的數年間,曹操連下五道詔令,分別是《論吏士行能令》、《求賢令》、《效有司取士毋廢偏短令》、《選軍中典獄令》和《舉賢勿拘品行令》。從這些詔令來看,曹操言辭愈發懇切,充分體現出了他“唯才是舉”的執政心理。曹魏本就坐擁中原地區,有著極為雄厚的人才儲備;再加上曹操對人才破格提拔,導致大批人才有了晉升之機,於是曹魏政權的實力愈發強大,已經遠超吳蜀兩國。
正因如此,沈約在會在《宋書》中感慨:“漢末喪亂,魏武始基,軍中倉卒,權立九品,蓋以論人才優劣,非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為成法。”基於這個論調,不少讀者便難免認為:曹操頒佈唯才是舉令,直接促進了曹魏政權的興盛。
不過,在筆者看來這種評價過分拔高了“唯才是舉令”的政治作用。
一、地域上的侷限性
在漢末三國之際,有一個政治派系始終活躍,這便是以荀彧為首的潁川籍士族集團。亂世來臨之際,荀彧認為潁川是“四戰之地也,天下有變,常為兵衝”,故而帶領家族之人來到冀州。時冀州易主,袁紹取韓馥而代之,眼光高明的荀彧“度紹終不能成大事”,遂轉投於曹操麾下。
不久之後,曹操自領兗州牧,同時採取毛玠“奉天下以令不臣”的政策,將漢獻帝迎至許都,由此走上爭霸之路。值得注意的是,許都便是潁川屬下的一個縣城。藉此之便,荀彧向曹操舉薦了不少潁川籍謀士。裴松之注引《彧別傳》記載:“前後所舉者,命世大才,邦邑則荀攸、鍾繇、陳群,海內則司馬宣王,及引致當世知名郗慮、華歆、王朗、荀悅、杜襲、辛毗、趙儼之儔,終為卿相,以十數人。”
在這裡,荀彧向曹操推舉了13位賢才,他們日後都成了舉重若輕的曹魏重臣。但不可否認的是,諸如趙儼、鍾繇、陳群等共計9人,皆是出自潁川。不難發現,曹操雖然唯才是舉,但依舊沒能脫離地域上的限制。這也難怪潁川士族集團,能隱隱壓過譙沛武將集團,成為曹魏政權中的主導力量。
二、政治上的妥協性
不僅如此,曹操透過唯才是舉,並非世人想象中的不看出身。恰恰與之相反,曹魏政權選拔人才入仕,也極其注重門第和家世。顯然,這是曹操對門閥士族的妥協。究其根源,源自於當時特定的時代背景與歷史侷限。
自兩漢以來,朝廷選拔官員,以察舉製為主體。地方長官考察本郡應舉者的家世、才能和名聲,然後將他們推舉給中央。需要指出的是,這是漢代統治者籠絡中小地主階級的重要手段。而漢代尊奉儒學,以經學入仕。故而到了東漢中後期以後,地方上的豪族紛紛研讀經學,儼然成了儒們世家。
漢末王室衰微,地方上的豪族勢力逐漸興起。再加上他們的子弟常年入朝為官,並各自“抱團取暖”,由此衍生出一個又一個在政治上頗有影響力的朋黨集團。在漢末眾多世家豪族中,又以弘農楊氏與汝南袁氏最為出名。尤其是後者,有四世三公之美稱,其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在政壇上的影響力不容小覷。亂世之初,袁紹雄踞中原四州、袁術橫跨江淮兩岸,靠的便是家族影響力。由此可見,豪族世家對於政治的強大影響力,這讓曹操也無法將其忽視。
曹孫劉三家,皆是庶族出身,然而他們能取得天下,也離不開本地豪族世家的大力支援。雖然曹操出身譙縣曹氏,但後者畢竟聞名於鄉里,無法給予曹操太多的政治資本。東漢末年選拔人才,注重“唯賢是舉”;而曹操頒佈“唯才是舉”,雖然意味他更加註重才能,但依舊沒能改變才子的出身問題。也就是說,曹操選拔人才的範圍並沒有變,依舊以豪族世家為主體;而唯一有區別的,便是曹操對才能的看重,凌駕在了名聲之上。
三、思想上的開創性
曹操為何不重賢名,只重才能呢?以筆者觀點,這可能與曹操的思想有關。《晉書》記載:“魏武好法術,而天下貴刑名。”曹操雖然也是舉孝廉出身,但從他的經歷中不難看出,曹操崇尚名家、兵家和法家思想,欲以法術勢推行自己的治國理念。這一點,從曹操經常擅殺名士可以看出。
最初,曹操在兗州時,便擅殺名士邊讓。此舉引起張邈、陳宮等人的惶恐。於是曹操外出征討徐州時,陳宮等人便擁戴呂布進入兗州,給曹操帶來了極大麻煩。後者花了兩年多的時間,才將自己的根據地奪回。吃了如此大虧,曹操並沒有悔改。每當更進一步時,曹操總要以一位名士的生命,來打擊一下朋黨集團。建安十三年,曹操初定北方,成為大漢丞相,於是孔融下獄而死;曹操欲加九錫之禮,進封魏公,荀彧飲藥自盡;曹操稱魏王,名士崔琰慘遭誣告而死;到了建安二十四年,曹魏政權大局已定,為替世子曹丕鋪路,曹操殺楊修。
不得不說,曹操對名士清流極為反感。不過以筆者觀點,曹操擅殺名士,不是為了發洩自己的私人情緒,而是為了破除朋黨風氣。《後漢書·黨錮列傳》記載:“逮桓靈之間,主荒政謬,國命委於閹寺,士子羞與為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核公卿,裁量執政。”
東漢以來,不少名士清流“阿黨比周”,逐漸形成了朋黨之風。例如大儒孔融,與禰衡、楊修為友,三人間互相吹捧。這種名士,深受儒家思想薰陶。他們自命為“清流”, 不僅講究門第出身,更加註重人的道德修養。顯然,這是察舉制度在東漢末年的腐敗現象造成的。朝廷選拔官員,不再看才能,只注重應舉者的出身與名望,這就形成了“唯賢是舉”的現象。在此情形之下,“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便成了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
曹操不尚慕儒術,因此他很容易從這種思想禁錮中跳脫出來。而他數次頒佈唯才是舉令的真實目的,便是欲打破這種朋黨風氣、打破名士清流標榜的“名節”,從而打破東漢以來落後腐朽的“唯賢是舉”。因此唯才是舉令,雖然沒能擺脫政治和地域上的侷限性,但它卻證明了曹操思想上的開創性。正當吳蜀兩國還在過分注重人才的德行時,曹魏政權卻率先一步跳出樊籠,大力挖掘才能突出的官員。由此一來,曹魏自然會愈發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