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實戰一日遊
-
2 # 千程策
老話講,禍不單行,這句話其實在商業邏輯裡是真實存在的。
原因有二。一是,疫情對整個經濟所帶來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這並不代表著經濟不好,消費成本就降低,恰恰是要上升的,因為出現了供應不足的情況,成本上升的情況。快消品市場絕對不會因為你手裡錢不夠而降價的,倒是房子、汽車等大宗物品會出現下降的情況;二是,今年的疫情,有一定的機率會在伴隨著農業的災情一起出現(但願我預測失誤),就北方來講,目前已經有超過1300萬畝小麥感染了麥鏽病,而且還會隨著天氣轉暖而加重。國家雖然對糧食有足夠的儲備,也有能力控制好糧食的價格,但一定幅度的增長是有可能會出現的。如果基本糧食漲價,它的下游產業養殖業就勢必會漲價,直接將影響到雞鴨魚肉的價格。
當然了,這只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3 # 市場運營實戰
我覺得受國際疫情和國際關係的影響下,下半年部分產業產品肯定會有不小的衝擊。
首先民生第一產業農業影響很大,中國是水稻進口大國,中亞主產區印尼,越南,印度已經發布糧食禁出口令,準備囤貨高價賣出,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再就是受氣候影響下半年丨厄爾尼諾大機率出現,糧食減產不是不可能。最後受疫情影響,生產效率必然下降。
第二產業工業,除了少數高科技企業有核心竟爭力的,和衛生防疫產業的,多數企業日子不好過,出口外貿受限,國內消費降級,產業升級勢必放緩,受訂單,人工成本和稅收政策影響,工業下行壓力明顯。
第三產業金融,服務業就不要多說了,滿大街轉租商鋪,寫字樓空置率創新高,一場疫情把經濟打退回去數年。
所以在經濟大機率下行的情況下,不如先把大家的信心增強,有信心了一切困難只是暫時的,最終一定能克服。
-
4 # lq732
100%漲,這是毫無疑問的。原因是赤字財政和各種經濟刺激計劃實施、降準降息等寬鬆金融政策、各種重大工程建設齊上馬等,現在的主要問題不是漲不漲,而是漲幅多大,老百姓怎樣去承受!
-
5 # 唐龍財經
會。這段時間以來為了應對市場流動性缺失的情況出臺了很多刺激性經濟政策,相市場投放了很多資金。這些資金短期內是收不回來了以前四萬億計劃還有個房地產當蓄水池抗住現在這段時間以來釋放的流動性過三萬億這還不算國際市場的經濟政策。所以下半年物價上漲是確定的,需要深究的是物價要漲多少,什麼產品漲的比較厲害。這其中有啥機會沒
-
6 # 風之彼岸
當今的社會形式,下半年物價會不會上漲?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對社會生產有影響,造成企業開工不足,供應不足,所以一些商品的價格有所上漲。
目前,隨著國內的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全國除了湖北省武漢市,各省各地已經基本上處於全面復工狀態。
總的來看,新冠肺炎疫情的確對物價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是影響是區域性和階段性的,目前隨著全國各地的全面復工復產,物價並沒有全面性和持續性上漲的基礎。
同時,國家也有明確的法律規定,禁止商家隨意哄抬物價。雖然現在是特殊時期,有一部分商品確實在漲價,但是有國家在背後監督和調控,是不會讓市場物價大亂的。
市場經濟下,物價的小幅上漲是正常的,但是全面的物價上漲會擾亂國家經濟的正常發展,也會導致全民財富的大縮水,這是國家所不能允許的。
所以,當前的社會形式物資供應充足,供求關係穩定,同時有國家相應的調控措施,大可不必擔心物價的全面上漲。
-
7 # 攬月9996
1.前兩個月國民經濟執行情況如何?
毛盛勇:1至2月,疫情給經濟執行帶來較大沖擊。但綜合看,疫情的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當前,疫情蔓延擴散勢頭已經得到基本遏制,防控形勢逐步向好。中國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
2.第一季度GDP會否出現“負增長”?
負面趨勢會持續到二季度嗎?毛勝勇:目前,全國復工復產加速推進,基本判斷是3月GDP增長會有明顯起色。疫情影響將逐步減弱,前期壓抑的經濟活動將逐步釋放,二季度會比一季度有明顯回升,下一步還將出臺一系列對沖政策。
3.物價會持續上漲嗎?
毛勝勇:從價格構成的角度看,食品價格漲幅是主要因素,尤其是豬肉價格上漲。此外,疫情防控也加大了物資運輸成本等。下一階段,生豬存欄和出欄環比將上升,價格呈現高位回落的趨勢,疫情影響逐步減弱。而在貨幣政策方面,有關部門將採取精準幫扶措施,不會對價格上行帶來明顯推動。整體來講,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回落的趨勢是大機率事件。
-
8 # 抄底鼠年A股
如果只問漲不漲,只需回答,漲!
全球國家都要開始印更多錢出來,資源與糧食每年都幾乎差不多產量,外星球又不用地球幣,能不漲嗎?
-
9 # 康玉兵609
按照目前全球的疫情發展現狀,下半年物價上漲的可能性比較大。首先由於歐美疫情的大規模爆發,以及世界各國的疫情都在發展之中。好多國家根據疫情的發展,都限制了農產品的出口,這必然會對全球的農產品價格起到推升的作用。中國雖然在小麥和大米都基本可以自給自足,但是大豆,玉米等還是主要依賴進口。當價格推升上漲以後,對下游產品都會有聯動效應。大豆的成本直接影響豆粕,豆油的價格。豆粕直接影響到下游養殖業,影響到下游食品價格。如果國外疫情不能在短時間控制,對全球的農產品耕種也會也會受到影響。在有目前國際農產品都在低位,由於本次疫情上漲是必然的。
-
10 # 康愉子
這個問題其實要考慮的是,QE也就是量化寬鬆增加的流動性,會不會導致通貨膨脹。
從過去一些經濟學家的利率來看,量化寬鬆導致惡性通貨膨脹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小的。其主要原因是,QE是用貨幣買市場的資產,進行流動性調節。所以,更讓人擔心的反而是經濟蕭條帶來的通縮壓力。
引起物價上漲的,主要還是收入增加,以及由此而來的供需關係變化,或者是因為外債危機,本國貨幣政策失靈帶來的惡性通貨膨脹,或者是輸入型的通脹,但當下的情況都不太吻合這樣的條件。所以,我倒覺得,物價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並不大,最近公佈的CPI資料,也沒有明顯的物價上漲的跡象。
當然,因為工廠生產能力的變化,可能有部分產品, 會出現供需關係的變化,從而導致價格變化,比如前陣子的口罩,就有一輪價格上漲。那後續最需要關係的就是糧食價格,疫情會不會影響到全球的糧食種植,從而引起產量的變化。
-
11 # 晴天財經閣
2020年下半年物價的上漲機率還是比較高的,但是物價的上漲水平會得到一定的抑制,也就是幅度不會很大。原因很簡單,當前美聯儲帶領著全球央行開啟了量化寬鬆政策,人行即使短期內不會降息,也會開啟量化降準策略。所以從大的環境上來看,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週期內全球範圍內的物價都會有一定的上漲,而首先帶動的就是美聯儲的瘋狂量化寬鬆政策。
但是中國國內的情況是有點特殊的,上層已經提出了新基建這個策略,未來社會多出來的貨幣會逐漸的進入到新基建這個領域中,就能夠保證對於剛需物品和民生行業物價的上漲水平始終會被抑制在一定的區間內。
此外從當前的經濟三駕馬車上來看,外貿近期可能會有一定的抑制,而國內刺激消費的相關係列政策扶持才剛剛開始,最後就是投資從目前來看否則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會佔據主流地位。那麼以大資料和人工智慧我區塊鏈在內的新基建投資會吸納大部分的社會資金,國內的通貨膨脹率總體而言並不會像世界其他經濟體那樣高。
-
12 # 袁玉州
物價會不會上漲和波動,不但受整體社會突發事件和形勢發展的影響,還取決於商品供給、需求、通貨膨脹等諸多因素。
一時的重大社會突發事件,肯定會導致社會活動臨時性中斷,也能激發起人們對生活必需品恐慌性的搶購和囤貨,從而導致物價因突然供需緊張而上漲,屬於正常;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種情況下,非生活必需品的物價反而是墜落式下跌的,如股票、房地產等,這樣一平均,物價實際是沒有太大的變動的。
中國是一個工農業生產製造和供應大國,在商品供應方面,我們有著世界上最強大的生產製造能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外貿出口國,可以在危機之時,調整生產方向,滿足短缺商品的供應缺口,在滿足自已需求的同時,也能出口世界各地;如果,一旦國內供應緊張,我們也可以臨時性調整出口政策,首先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從而平衡物價上漲的空間。
另外,可能很多人會想,中國將來為拯救國內經濟,會加大貨幣發行量,從而導致通貨膨脹,引起物價上漲。但我認為,現在中國的經濟體量和基本面,已不同於2008年及以前了,我們有更多更好的刺激和恢復經濟的手段,不必須選擇超發貨幣,來刺激生產和消費,在這種情況下,商品上漲的所需要的等價貨幣量就不存在,就沒有大幅上漲的空間。
最後,很多人也在想,對於美國剛剛出臺的2萬億美元經濟刺激政策,非常擔憂,擔心美元會選擇疫情已被控制的中國,做為投資目的地和安全避風港,從而帶來輸入性的通貨膨脹。可以肯定的是,影響肯定是有的,但這種局面是可控的,一是中國的經濟體量已非吳下阿蒙,這兩萬億美元也不可能全部進入中國,部分進入的資金,以中國強大的消費力和製造業基礎,也有能力良性消化於無形;二是中國屆時肯定會有風險預案,也不會坐視這些國際遊資在國內呼風喚雨,興風作浪,會嚴格監控並規範,使之儘量流向經濟實體,而非概念性的投機炒作。在可控的情況下,外資是沒有多大的機會造成中國的通貨失控性膨脹,物價也會在合理區間平衡波動。
綜述,中國的疫情目前已被控制住,這是國內物價不可能大幅上漲的基礎,再加上中國良好健康的經濟基本面,需求穩定,經濟靈活性高,物價更沒有供給性失衡上漲的理由,外資就更不用太過擔心,因為國家肯定會引導外資良性服務於中國的經濟建設大局,而非給我們製造麻煩。
-
13 # 老夫不出頭
我覺得會漲,但是生活必需品(米麵糧油),國家會控制好,不用擔心。其他產品,既然停工產量少了,但社會上貨幣又不少,我覺得會漲價。
-
14 # 路人甲456789
針對疫情影響,經濟刺激計劃、量化寬鬆等等必不可少,原來增發貨幣被房地產吸納,現在房地產已經高位執行,吸納能力基本飽和,貨幣就會進入流通領域,物價上漲的機率較大。
-
15 # 歐陽888abc
疫情危機以後,危機依然籠罩,老百姓收入銳減,各行業信心喪失,經濟流動降為冰點。首先出現的是經濟蕭條,也就是通縮。通縮過後政府為了刺激消費,增強信心,及應對國家財務危機,通常會放水,也就是所謂的通漲。這是過去危機中通常出現的現象,就是先通縮後通脹。
現在由於國內外錯綜複雜的形式,以及各種金融創新的方式,使得這些工具的使用充滿了變數和不可預估性。類似於玩牌,自己的實力,手氣,技巧都可能決定最後的結果。如果按高層的理想緩慢通漲是最好的結果,但執行實施受很多因素限制。也有可能,部分通漲,比如糧食,一線房產,基建。部分通縮,比如第三產業,外貿,汽車。
真想猜九月行情,看六月股市………
-
16 # 張吃飯說世界
國家統計局釋出了1月份全國CPI(消費者物價指數)資料,同比上漲5.4%,創了8年新高。一般認為,CPI到達5%的時候,就有較明顯的通貨膨脹了,說明物價上漲較快、同時貨幣價值正加快貶值。
對此,國家統計局的分析是:
環比看,CPI由上月持平轉為上漲1.4%,主要是受春節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因素影響。食品價格由上月下降0.4%轉為上漲4.4%,影響CPI上漲約0.96個百分點,其中鮮菜和豬肉價格分別上漲15.3%和 8.5%,影響較大。
從同比看,CPI上漲5.4%,漲幅比上月擴大0.9個百分點,也有今年與去年春節錯月、去年對比基數較低的因素。其中,食品價格上漲20.6%,漲幅擴大3.2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4.10個百分點。
所以,整體看,當前通脹為結構性問題,這次CPI的大幅上漲主要還是受食品價格影響,同時,核心CPI繼續處於低位,且物價上漲未顯示有擴散至食品之外的趨勢,也不用過於擔憂通脹危險。實際是,如果剔除以豬肉、蔬菜為代表的食品價格影響因素,CPI同比漲幅僅1.3%,而CPI在1%左右,已經存在通貨緊縮的危險性和壓力。
那麼,具體對個人有什麼影響呢?
第一,不僅是物價漲了,更重要得是手裡的貨幣貶值了。
打個比方。去年1月,你在超市買了100塊錢的東西,現在買就需要105.4塊錢。同時,你在銀行也存了100塊錢,1年期利率1.5%,到現在賬戶是101.5元,但實際是,購買力相當於去年1月的100*(1+(1.5%-5.4%))=96.1元。你的錢貶值了。
第二,CPI影響經濟政策調控,可以輔助我們投資決策。
我們剛分析了當前CPI反映的通脹結構問題。在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判斷CPI後續走勢。隨著春節假期結束,生豬供應開始回升,二季度物價主要還是疫情影響的短缺問題,物價相對可能較為平穩。但三季度,隨著疫情得到控制,豬肉供應量加大(政策鼓勵下,去年下半年養豬的不少)CPI將逐步回落。
所以,CPI上漲的危險並不強烈。下一步,經濟調控重點肯定是降低食品價格,同時寬鬆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這也會給股市、債市帶來機會。
-
17 # 趙教授備用
我們只有印鈔票這個辦法了。你敢學美國,七八成人不交個稅嗎?
所以通漲會惡化。
要進入三年困難緊日子。
-
18 # 使用者7829970598890
工業產品價格會有下降如:服裝類,農業產品價格會大幅上漲如:食品油。千萬別想著全世界都在防止糧荒,就我們的糧食充足。進口不了飼料我們哪裡來的肉食,而沒有肉製品我們會食量大漲。
-
19 # Roseview財經
物價會上漲,但是並不會出現惡性暴漲。
我們先來看幾組資料,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20年1月月份,CPI環比上漲1.4%,同比大幅上升至5.4%,創下11年10月以來新高,遠超市場預期。2020年2月份,CPI環比上漲0.8%,同比上漲5.2%。相比去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5.3%。
我們再來看最近一年的CPI資料,可以發現CPI資料幾乎十一路上漲的,從2019年1月份的1.5,到2020年2月的5.2,物價一直都在上漲,尤其是去去年九月份以來,CPI上漲比較迅速,其中食品價格上漲是推動CPI上漲的主要原因。
此前豬肉價格上漲,帶動肉類價格上漲,漲幅甚至超過100%,蔬菜類價格也跟隨增加,去年冬季物價一直維持在高位。年底對食品需求量巨大,拖動價格走高,年初突發疫情,物流不暢,致使物價在持續增加,就目前來看,物價可能會持續上漲。
隨著各行各業的恢復,各個行業物價水平已經相對穩定,但是並不會出現暴漲的情況,因為相對來講國內物資儲備充足,糧食蔬菜類足以滿足自給自足,並不會造成物價增長過快,但是隨著疫情持續,對經濟的影響也會慢慢體現,後續國家新基建即將登場,物價水平也會持續高位。
-
20 # 互金直通車
目前,中國新冠病毒疫情已經基本得到控制,但是境外的形勢卻不容樂觀,尤其是美國現在確診病例已經達到14萬人,全球新增病例已經突破70萬,很多經濟學專家預測,全球經濟危機已經不可避免。
這種形式下,下半年物價會怎樣呢?我覺得這種情況下,物價往往會有比較大的波動,通常情況下,疫情初期物價會略有上漲,但是中期物價反而會下跌,如果疫情長期得不到解決,那麼物價有可能會出現暴漲,所以現在關鍵看疫情進展,最終會到什麼程度。
1、疫情初期物價會小幅上漲
疫情發生之後,各種生產會受到一定影響,原來的社會秩序發生改變,由於恐慌情緒的原因,疫情初期物價會出現小幅度上漲,就像目前這種狀態,各類商品價格大致穩定,但是物價比疫情之前上漲了一小部分。
2、疫情中期物價會出現下跌現象
隨著疫情的發展,老百姓會降低生活要求,加上以前儲備的物品需要消耗,在疫情過後的第三四個月裡,物價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主要就是因為社會需求量降低,但是社會供應量並沒有減少,生產商和銷售商的庫存商品需要儘快出貨,這種情況大約持續半年左右的時間,等到庫存消耗基本完成,這個過程也就結束了。
3、疫情後期物價會出現大幅度上漲
如果疫情持續時間比較長,對社會生產形成較大影響,那麼到了疫情中後期,物價可能會出現較大幅度上漲,主要就是因為,需求變得穩定,但是供應量減少,社會消費和庫存都需要增加,物價上漲不可避免。
瞭解這種情況,對老百姓來說是有好處的,疫情初期根本沒有必要囤貨,因為供應商和銷售商的倉庫裡還有的是物品,他們必須在保質期前銷售出去,否則這些產品就會浪費。
在疫情持續三個月之後,就需要密切關注社會生產情況,如果社會生產基本正常,那麼也不用擔心物價上漲,因為這樣不具備價格上漲的基礎。
如果社會生產受到比較大的影響,而且時間又大約過去3~6個月,這時候老百姓最好要考慮儲備一些應急物資,因為接下來物價有可能開始大幅度上漲,而等到6個月之後,物價可能已經遠遠超過你的想象,甚至有些商品會出現供應困難的情況。
當然這只是一般的規律,最終的結果還要看疫情的發展程度,最關鍵的是疫情會影響到哪些方面?比如就中國來說,疫情對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影響相對較小,因此基礎性物價不可能大幅度上漲,除非全球經濟影響到國內生產。
回覆列表
物價由供求關係決定,自去年底以來,全國發生了肺炎疫情,這會對經濟活動中不同行業產生不同的影響,從而影響供需關係,傳導致產品價格,遵從這個邏輯來分析,可以將價格變化趨勢歸納為三個方向。
第一,漲價的物品
漲價的物品,一定是供不應求的,需求量增大的,必然就是醫療物資,口罩漲價了,酒精漲價了,雖然說物價部門要求不能“天價”銷售,但正常的漲價肯定是不可避免的,關鍵還不是漲不漲價的問題,而是你能不能買到的問題。即便是疫情穩定之後,對口罩、精酒之類的需求依然會持續,但整體供求暫時不會出現太大的提升,再加上人們普通有做好防備的準備,會屯一些貨,因此醫療物資肯定肯定上漲。
第二,不漲的物品
這裡的不漲並不是說價格完全沒變化,而是指變化比較小。這類物品一般是生活必需品,不管是發生疫情期間,還是疫情結束後,人們都要生活,都要消費,這種需求是較為恆定的,不太會出現大起大落,雖然部分生活消費品短期受停工影響產能有限,但中國是製造業大國,產業鏈完備,只要疫情穩定後,各行業相繼復工後,供求關係可以快速實現均衡,一般性的生活消費品價格不會有較大的波動。
第三,降價的物品
非生活必需品,需求暫時明顯下降,價格自然就會下降。最直接的,現在疫情當前,大家不會有人想著去買房了,房地產商又是高槓杆行業,要想迅速回款,在疫情穩定後大機率會開展價降促銷,房價預計會下降。另外,高檔商品,以及服務業類,比如說旅遊景點門票、娛樂場所價格會有所下降,可能有人說疫情穩定後,這些被壓制的需求會重新爆發,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至少在2020年內是不可能的,不可能說疫情一穩定,大家就湧上街頭開始大吃大喝大玩,需求的復甦有一個過程。
因此,從邏輯上來說,2020年物價確實會較為複雜,整體來說,醫療必需品受需求推動會持續高價,一般生活用品價格會較為穩定,非生活必需品及服務類價格會明顯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