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了凡下凡
-
2 # 樂芝全腦教養
我兒子當初也好動,我後來把他接回家自己教了兩年半,現在回學校了,適應良好!老師們都說他的學習習慣好!
我當時就堅信我兒子很聰明,不是多動症,他只是在某些方面發育晚一些。
-
3 # 大賽爸爸說
我認為孩子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多動和不聽指令的情況時,不宜簡單的理解為淘氣。這些都是表象,而且每一種表現都是一個領域的內容,需要結合年齡、實際場景以及評測才能夠明確具體的結果。
那麼,什麼情況會造成孩子多動、不聽話和注意力不集中呢?這樣的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呢?
首先,要從體質健康方面開始,檢查孩子身體發育情況,是否存在缺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情況,比如鈣、鐵、鋅等。到醫院檢查一下,發現異常及時補充營養。這個是基礎,很多孩子不是自己想那麼做,是控制不住自己,主要是身體素質不好,營養跟上了會有所不同。
其次,對於孩子來說,在7歲之前的自我控制能力是有限的,5歲以下更是如此。要注意區分正常的活躍和病態的多動之間的區別。如果孩子的確存在非自我意識的多動症,明顯感覺到不能控制自己的身體各種動作,則需要進一步加強訓練和干預。
再次,不聽話這個描述過於籠統,我們可以稱為不聽指令。這個情況更要注意區分是聽不懂還是不想聽,比如對於父母或老師發出的指令有沒有反應,有沒有語言或表情或其他迴應。
如果孩子明確回答並表達自己的意見了,就需要父母加強引導和鼓勵,幫助孩子學會聽從指令。如果說孩子是聽不懂,則可能存在較大問題,不能排除有孤獨症的可能性,需要及時去權威的醫院進行檢查。
最後,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很普遍,也是造成孩子未來成績差異的重要因素。其實,注意力的問題是從嬰幼兒時期就可以識別出來的,在孩子3歲之前一定要注意陪養孩子的注意力,不要過多的打擾和干涉,只在必要的時候給予幫助。
如果3歲以上還不能集中注意力並持續15-30分鐘,比如不能專心坐在椅子上聽故事,總是容易被周圍環境的變化所吸引等,則必須及時進行提高注意力的訓練。
總之,孩子的成長需要及時掌握並及時修正,一旦忽視了錯過最佳時機,則後期需要付出十倍以上的代價才能修復。
-
4 # 寒石冷月
孩子上課好動,不聽話,注意力不集中,一般在一二年級表現最為突出。如果到了三年級以上還沒有改觀,說明以往家長忽略培養孩子專注力的好習慣了。但是由於你沒有把資訊提供的更明確,我只能從一二年級孩子專注力培養說起了。
先說這不聽話吧,想讓孩子聽你的話,你必須要重新認識一個問題——說什麼樣的話孩子才願意聽?如果你每天總是把孩子呼來喚去,甚至孩子在努力認真做事時,你總是不滿意,你動不動就斥責幾句,保證幾次下來,孩子就煩你的嘮叨和無理了。
因此,稍有育兒常識的家長,都會注意自己和孩子說話的語氣與時機,甚至還要拿出尊重孩子的態度,臉上的表情也會豐富多彩,絕不會只是冷冰冰的,怒氣衝衝的。在這裡要勸家長,和一年級孩子說話時,最好蹲下身,或彎下腰,和孩子目光平視,這樣你看著孩子的眼睛時,才會引起孩子的有意注意。如果孩子不看你的眼睛,就提醒孩子,讓孩子看著你的眼睛說話。
當你表現出一付很認真說話的樣子時,再告訴孩子,就像媽媽(爸爸)和你說話一樣,我們要麼站好,要麼坐好。這實際上就是規範孩子的身體姿態,培養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而這些基本姿態應用在平時的生活之中,如吃飯、看電視、說話、閱讀、寫作業等之中,孩子慢慢就身體不亂動了。
再說這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一年級兒童一次專注聽講或聽別人說話,三五分鐘就容易達到飽和狀態,如果想延長專注時間,需要激發孩子的興趣,如增強互動性,或結合親子游戲內容,當孩子在玩兒中學時注意力會延長十到二十分鐘,這基本上就能夠達到一節課學習的要求。
注意力專注,家長必須要清楚幾個關鍵的訓練內容:一是視覺專注,二是聽覺專注,三是思維專注。這幾種專注內容都需要事前有目標建立和引導,讓孩子清楚怎樣去做。而在做的過程中,家長不要輕易打擾孩子,鼓勵孩子自覺去認真完成就可以。
以上所講,只是講一些皮毛,真正的實際性內容有很多,我寫過一本《好習慣家庭養育細則》,僅內容就有30萬字,你想想,只有吃透了這些內容,你才能有目標地每天對孩子進行好習慣的培養。
-
5 # 守得雲開666
孩子好動,不聽話,注意力不集中。與一個家庭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1.孩子好動,也是一種好的現象。證明您的孩子聰明,他對身邊的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是他幼小的內心裡,產生了一種想去了解一些事物的,衝動和慾望。
2.孩子不聽話,與家長的教育有著直接的關係。孩子從零到三歲是一個關鍵期,記憶力也是在這個階段形成的。如果,這個時候,家長不正確引導孩子,讓孩子為所欲為。使孩子沒有了分寸。導致孩子養成了不聽話的習慣。
3.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是因為,從小沒有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興趣是一個孩子注意力集中的焦點,如果一個孩子對什麼都不感興趣,說明他的精神世界裡是貧乏的。他就無處下手,讓孩子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
所以,作為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從零歲開始,逐步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接受到最初步的.健康的.向上的.積極的理念。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以及良好的習慣,最為重要。
-
6 # 老男人就是我
你要一個呆呆的孩子嗎?
破壞與好動是不同的,麻煩家長們搞清楚,還有,不要隨便安放一個多動症稱號給他們。
首先你可以在遊戲當中讓他們知道,原來連玩,都有規則的。還有可以讓他們做吃的給你們吃,不管他怎麼樣結果,或者是當中有多糟糕,從中教育,但不是說他們批評他們和罵他們。
讓小朋友知道規矩是何等重要
-
7 # 六力學校
這裡說孩子不聽話,其實是家長自己的想法,家長要思考自己對待孩子採取的是什麼態度。孩子肯定喜歡得到家長的鼓勵和支援,如果家長對孩子總是命令和訓斥,他會厭倦的。如果孩子認真做一件事情,家長只給到孩子負反饋,孩子就會感到失落,就會覺得不管怎麼做都得不到認可,久而久之孩子就不再努力,也變得不聽話了。
孩子好動,注意力不集中都是專注力不強引起的。家長要確定是否是生理上的問題,如果是生理問題,就需要依靠專業的醫療團隊和手段來解決。如果不是生理上的問題,作為家長,需要從外在環境入手,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首先,不做孩子專注力殺手。有的家長在孩子做事情的時候,喜歡在旁邊指揮,這些行為都會在無意當中干擾了孩子,孩子自然難以專注。
其次,家長可以從孩子喜歡和擅長的事情上入手,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因此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堅持不了多久就會放棄而改做其他的事情,所以家長要從孩子的興趣點入手,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最後,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在家庭裡建立規則和秩序。比如規定在限定的時間內做完該做的事,用你的行動、你的專注力去感化孩子。
-
8 # 墨闌說說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大部分原因還是專注度不夠,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在生活中提升孩子的專注度。在和學生的接觸中,也有一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以下5點是在實踐中比較有效的方法:
1.生活中,和孩子玩一些提高專注度的遊戲。
可以去淘寶裡搜尋一些專門用於提高孩子專注力的遊戲,每天帶領孩子玩10到15分鐘。更重要的是還能增進親子關係。
2.幫助孩子在枯燥中找到學習的樂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現在小,自我約束和管理能力較弱。這就需要我們家長平時多去關注和引導孩子,同時幫助孩子,從枯燥的學習當中找到學習的樂趣。
3.多鼓勵和讚美孩子的專注行為。
一旦發現孩子做得比較好的地方,或者專注力方面,有一點點進步的時候。作為家長,我們一定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讚美。
孩子在未成年時,父母就是孩子心中的英雄。他們是十分渴望父母對自己的認可的。
4.孩子寫作業時,家長和孩子一起給孩子制定完成的時間。
孩子在未成年前,他是沒有時間概念的,相信每個父母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你在一邊急得心梗都要發作,孩子卻還是在那兒不緊不慢地。所以從小我們都要讓給孩子培養時間概念和學習時間管理。一旦孩子養成,不但會在他的學習上有很大的幫助,也會讓孩子在生活和工作中受益終身!
5.孩子在寫作業時不要打斷孩子。
孩子在寫作業時,無緣無故不要去打斷孩子。讓孩子養成一氣呵成的習慣,其實也就是保護他的專注力。無論他做的是否正確,讓孩子一次性寫完之後再進行檢查和訂正。
這個也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方法之一,並且,時間一長你會發現孩子寫作業的效率也提高了。
有時候咱們家長遇到這種情況也不要太過於焦慮,首先要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因。因為,有時候我的家長也會向我瞭解孩子在培訓學校的一些情況,上課孩子的注意力怎麼樣?公立學校的老師總是反映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好動。但是我發現一個問題是,孩子來這裡就卻沒有這方面的問題,那是為什麼呢?可能有時候跟上課模式也是有一定關係的,公立學校老師他可能更注重的是每節課把這個知識點填塞和教給孩子,上課不注重趣味。試想一下,本身孩子越小,他們專注的時間就很短,你讓孩子一直坐四五十分鐘,大部分孩子都是做不到的性所以我們也不能一味的聽從公立學校老師對我們孩子的判斷。
-
9 # 多特兒童專注力
影響注意力集中的三大原因:活動太單一、父母言行、生理神經發育。
活動太單一,孩子的注意力難集中。雖然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孩子不愁吃不愁穿,娛樂活動也遠比過去多,但由於社會競爭和工作壓力,現代孩子基本是隔代教育,且大多是獨生子女,活動範圍僅限在家裡和小區樓下,很多孩子甚至是對著電子產品,譬如手機、平板、電視等長大。這樣侷限的活動範圍和活動內容,導致激發大腦發育的良性刺激減少,大腦覺醒度低,注意力很難集中。
孩子注意力跟父母的言行也有關係。如果爸爸媽媽做事集中精力,孩子無形中就會養成集中精力的好習慣。曾經採訪過注意力很集中、學習成績非常優秀的孩子,發現爸爸媽媽的影響很大。有一個孩子各門功課都很優秀,玩的時間很充裕。我們就問他為什麼學習那麼好呢,他說關鍵是該做什麼時就做什麼,從來不分心。他為什麼能做到這樣呢,他說“你看我爸”。他爸爸是一個學者,經常寫論文,非常專心,喊爸吃橘子他都不吭氣。從小看爸爸這樣,就跟著學,人家叫他去玩,他說我還沒有寫完作業,就這樣形成習慣了。很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跟家長有關係,孩子寫作業,家長打麻將、看電視、看球,家長的狀態在運動之中,孩子就坐不住。
注意力是否集中,與生理神經發育相關。注意是一種心理現象,是由神經系統不同層次、不同腦區的協同活動來完成的。大腦皮層是產生注意的最高部位,在學習過程中集中注意,是個非常複雜的過程:需要位於脊髓上端的腦幹網狀結構維持大腦的興奮和覺醒;由大腦皮層下的邊緣系統對無關資訊進行過濾;大腦前額葉(位於額頭部位)的控制區,控制身體不做過多的無關行為,使眼睛認真看,耳朵認真聽,在課堂上自我控制。
如何集中精力?
如果想讓孩子養成集中精力的習慣,有以下幾點建議:
1、整個家庭都有學習氛圍
最好在孩子一年級和二年級的時候,爸爸媽媽在家建立一個安靜的學習氛圍。到晚上規定的學習時間就把大燈關掉,小燈開啟,大家都在自己的桌前做自己的事情。孩子看到家裡有學習的氣氛,就養成了習慣。
2、正面的引導,永遠不要“貼標籤”
別總對孩子說你瞧你怎麼就坐不住,你瞧你坐的什麼樣,坐不了幾分鐘就出去跑。這些話就是在塑造孩子,孩子腦子裡就會形成我就是坐不住的孩子,我就是出去跑的孩子。應該換另外一種方式,正面的引導,經常說你瞧孩子,你做得多好多專心!你越說他就越專心,因為你給了他一個正面的形象。如果一個孩子玩電腦很專心,他就知道專心是什麼感覺,我們把正面的東西描述得具體一點兒,把負面的東西慢慢地在孩子字典中去掉,這樣孩子就能走正道了,不要把他看成病人。看成病人之後,家長的焦慮使孩子有了負面情緒,本來不多動也多動了。多接觸正面資訊,慢慢地孩子就會更陽光一點兒,而且更能夠專心致志。
3、專心做事專心玩
注意力高度集中一段時間後,就要休息或換點別的內容,長期做一件事情就會疲勞,永遠都處於不集中的狀態。所以家長要計劃一下學習時間,該集中學習時就集中,什麼都不說,該玩的時候就不提學習的事,專門玩,孩子能控制自己,這叫好習慣。
比如說孩子寫作業,計劃一個小時做完,在這一個小時內就專心寫,儘量不打擾孩子,不要一會兒敲門問吃不吃水果,一會兒送杯牛奶進來喝, 孩子的注意力很大程度是被家長不規律頻繁地打斷下不集中的。低年級孩子,家長可以陪著做作業,發現孩子分心時輕輕敲桌子提醒,不說話也不責罵,一般好的注意力習慣在21天之後就能養成。
4、父母要有耐心,做好榜樣
有個清華大學的學生告訴我,他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就對他母親說你的孩子跟人家差多了,坐不住,人家能夠坐半小時,你的孩子才能坐十分鐘,媽媽聽了當然很傷心了。回來以後孩子問媽媽老師怎麼說的,媽媽笑著說老師誇你了,說你過去只能坐十分鐘,現在能坐半小時。孩子興奮了,我能待的時間更長一點兒,下次坐的時間就比第一次坐的時間更長一點兒。媽媽從來不拿他跟別人比,她覺得孩子原來只能坐半小時,現在能坐40分鐘真是了不起,在不斷的進步下,孩子最終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故事很讓人受啟發。
專心做事認真聽別人說話,要從家長自己做起,孩子跟你說話的時候手裡千萬別拿東西(特別是手機!),專心致志地聽他說話,尤其是小孩子,從小形成這種印象,他做事就能專心。養成一個專心致志的好習慣,對孩子的一生都會有益。
-
10 # 成長觀察
五六歲時孩子才開始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但一直到小學低年級,他們都會被任何刺激吸引,分散注意力。
一般而言,5-7歲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為15分鐘,7-10歲為20分鐘,10-12歲為25分鐘,12歲以後為30分鐘。但孩子的注意力可以透過培養而加強。
分享幾個訓練孩子注意力的小方法(適用入學準備階段)
1.找地圖,讓孩子在地圖上尋找某個標註的點,家長可以和孩子比賽誰先找到。
2.聽寫電話號碼。家長讀電話號碼,讓孩子在紙上儘快寫下聽到的電話號碼,檢驗準確性。
3.大聲朗誦兒歌或故事,訓練聽聲和閱讀的注意力。
4.圈數字訓練。將0到9之間的10個數字隨機排成方陣,讓孩子圈出比如所有的8,或者用紅筆圈出6左邊的數字。
-
11 # 侯媽家庭教育
孩子的性格來自家庭的教育,孩子就是父母打造的產品,如果孩子在性格上有什麼問題,父母首先要反省一下自己,自己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是不是存在著問題.孩子不聽話,好運,注意力不集中父母該怎麼教育和引導呢?
首先孩子不聽話,溝通是最好的辦法,父母要把孩子當作朋友來看待,從而走進孩子的內心,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從而對症下藥解決問題,父母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在家裡和孩子制定好規則,讓孩子知道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減少孩子的犯錯,不打罵孩子,不在外人面前教育孩子.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就不能專注地做好一件事情,特別是上課容易分神,父母在家裡要引導好孩子,培養他的注意力,首先要為孩子排除干擾,當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要干涉孩子,可以規定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並且規定孩子的時間,從而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
12 # 小數課代表
我覺得不用太刻意去訓練孩子的專注力,慢慢培養就可以了,最主要的還是環境的影響,家長要帶頭,在孩子學習或者做其他事情的時候不要打擾孩子,尤其是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擾,這是最大原因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因素。
有很多小學生注意力從小不集中,就是因為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閱讀也是一個能夠培養孩子注意的良好習慣,同時可以利用孩子的課餘時間參加一些課外興趣班,興趣班要是以培養孩子專注能力,思維能力,學習習慣為主的課程,像火花思維這樣的課程就比較適合孩子。
-
13 # 青欖教育
下面是我對你的問題具體回答:
影響孩子同伴接納度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孩子的氣質特點。這裡說的氣質指的是受先天生理因素(如神經活動過程)影響的個性特徵。
活性好動、話多、粗心大意,接近傳統上所謂“膽汁質”的氣質型別。這種易衝動的特點及其引致的不恰當行為,可能是導致被拒絕的原因。正由於希望獲得認同與接納,孩子才總以順從、討好的方式來取悅同伴。
建議如下:
(1)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即換位思考、考慮他人的感受,反思自己的衝動行為是否在無意中對別人造成了傷害或不便。比如同伴想學習時,在他/她旁邊不停地說話,就是一種不恰當的行為。
(2)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從樹立目標開始,讓孩子制定最後一個學年的學習計劃,細化到每天,父母跟進執行。
這樣做有三重目的:
其一,用做計劃的方式來促進大腦皮層的進一步成熟,抑制行為和情緒的衝動性;其二,在中國文化下,學業成就是影響孩子同伴關係的重要因素,成績上去了,同伴自然會認可;其三,為即將到來的初中做準備,屆時對自主學習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
14 # 隨便叫圓吧
你還在要求孩子“聽話”?這樣會毀了孩子!
家長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聽話,這樣才能省心。但是過度要求孩子“聽話”,會讓孩子錯失很多的機會。
我記得小時候,我有個鄰居小銀,我們一起玩的小孩子都不喜歡她。
因為每當我們闖禍淘氣的時候,爸爸媽媽都會來一句:你看看人家小銀多聽話,讓幹啥幹啥,你看看你,除了闖禍啥都不會。確實,小銀是家長都喜歡的那種乖乖女。
我記得小時候,小銀媽媽說女孩子就應該穿粉色,小銀每天都穿粉色衣服。
無論是生活上還是學習上,小銀想要做出一些什麼選擇,但是都會被小銀的家裡人說服。
因為“聽話”,所以小銀放棄了很多自己喜歡的東西,放棄了很多很好的工作機會,現在就在家裡負責帶孩子,小銀老公還嫌棄她不會掙錢,天天拿她出氣,小銀也“聽話”地接受了。
其實,小銀就是從小過於聽話,最後好好地人生這樣被毀了。
小銀過於聽話的另一面可以反映出,小銀並沒有主見,父母讓幹什麼就幹什麼,沒有主見,如果走到社會,最終會被社會淘汰的。
所以父母們啊,不要一味要求孩子聽話,還要培養孩子的主見意識,這才是最重要的啊。
說到培養孩子有主見意識,很多家長都一頭霧水,看不見摸不著,怎麼培養呢,加上平時也沒什麼事情是需要孩子去獨立解決的啊。
面對這種問題,是可以透過基因檢測這種途徑去給孩子檢測一下的。
特別是安我基因這款基因檢測,只需要唾液就能夠進行檢測,2-3周的時間就能夠拿到檢測的結果。
最重要的是安我基因還有一個專門的團隊給孩子進行一對一的建議,真是非常簡便,足不出戶就能夠了解孩子的性格,有針對性地培養。
最後,父母要從小有意識地培養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1⃣️ 認真對待孩子的問題並回答孩子
認真回答孩子的問題,不僅是尊重孩子的表現,還能讓孩子有被認同感,
-
15 # 彭華勇家庭教育
關於孩子好動,注意力不集中,首先,我們來分析下,孩子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不少老師父母發現孩子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就開始懷疑孩子有多動症,或者直接給孩子貼個“多動症”的標籤。
然而,很多孩子多動,注意力不集中,本身根本沒有什麼問題,因為從孩子的天生氣質型別來看,有些孩子天生精力旺盛,好動,比如最常見的氣質型別分為四種,膽汁質,多血質,黏液質,抑鬱質,其中多血質就屬於精力旺盛,好動,注意力不穩定的型別。
我之前一個學生,男孩,讀四年級,身體很好,精力特別旺盛,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喜歡惹別人。另一方面,單純可愛,對媽媽比較依戀。孩子爸爸是退伍軍人,現在做生意,媽媽全職帶孩子。
孩子爸爸和我聯絡,說清了孩子的問題。隨後,我也瞭解了他家庭情況。他媽媽全職帶他,時間多,比較注重細節,要求比較也會嚴格些,比如什麼時間做什麼,東西怎麼放,衛生怎麼注意。爸爸是退伍軍人,做事一眼一板的,有些嚴肅刻板,對孩子也如此。孩子幼兒園前前後後換了四所。
從家庭情況,孩子的問題就比較清晰了。首先,這個孩子確實偏向多血質型別,活潑開朗,熱情主動,精力旺盛,注意力不穩定。
同時,家庭也存在重要原因,爸爸是退伍軍人,容易將部隊的要求對待孩子,嚴肅刻板。媽媽全職帶他,所有的關注都在孩子身上,所有對孩子細節要求多,也比較嚴格。而且,媽媽要求孩子把語數英學好,作業和課後輔導花時間多,孩子看課外書卻覺得有些浪費時間,所以孩子還存在一些厭學。
所以,我和他爸深入溝通了幾次。我問他,你覺得孩子有多動症嗎?他有些茫然,說孩子注意力很不集中,感覺有。我問他,你小時候是不是精力旺盛,上山下水,撈魚抓鳥,樣樣都幹,他說是呀!
我再問,你讀書的時候注意力集中嗎?他笑了下,說喜歡開小差,成績不太好,所以後來當兵去了。我說,那你小時候,別人說你有多動症,你能接受認可嗎?他笑了笑,搖搖頭。
所以,我給他爸爸一些建議,第一,堅信孩子的天性是好動的,注意力不穩定的,尊重理解孩子的天性。所以,多為孩子安排一些他喜歡的遊戲或者活動,比如打球,遊玩等,讓孩子在快樂中綻放自己的天性,那麼,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會很有勁,注意力也會逐漸很集中!
第二,把自由寬鬆的環境還給孩子,孩子在家,慢慢讓他自己做好自己的作業,東西擺放也不再要求一定井井有條。
第三,週末全家一起戶外活動,他爸剛好喜歡釣魚,於是帶他去釣魚,此外,野炊,風箏,爬山等。第四,支援孩子的興趣,取消課外補習,給孩子更多時間,讓他看課外書,還帶他去書店,讓他自己挑喜歡看的書。第五,父母閱讀學習,升級教育思想。
在家裡,也感覺孩子有變化了,以前孩子好動,但有時一個人發呆,感覺不怎麼快樂。現在孩子每天都挺開心的,自己的事情也慢慢都自己能做好了,有時拖拉,媽媽也只是提醒,沒有嚴厲批評了。看到孩子的進步,他爸爸媽媽都挺開心的。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潛在的因素比較多。可能是家裡過於嚴厲刻板,也可能是家裡溺愛縱容,讓孩子很任性。另外,孩子內心缺乏關愛,沒有安全感,也會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比如,留守兒童比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注意力總體差一些。
孩子學習興趣下降,感到壓力大,都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孩子經常換環境,做事被幹擾,也會對孩子注意力造成影響。
所以,教育問題的解決,始終要辯證分析,找到具體的原因,再“對症下藥”。沒有什麼辦法是通用的,就好比感冒,不同的感冒,需要不同的藥!
總而言之,孩子好動,注意力不集中,關鍵是要發現孩子的天性,營造支援孩子天性發展的環境,順應自然成長規律,讓孩子的天性得以綻放,那麼孩子自然不會出現問題,即使有問題,也會慢慢消失!
最後,強調一下,絕大部分孩子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是由於家庭教育方式的問題。凡事不做家庭內部歸因,一味的認為是生理上的問題,依靠藥物,抓彈珠,枯燥無味的機械式訓練,都是耍流氓的教育!都是有害的教育!
所以,根據我多年一線諮詢實踐的經驗,孩子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家長要重視的是家庭教育以及家庭氛圍,我們大人平時傳遞到孩子心中的是什麼,這非常關鍵!
-
16 # 樂學感統
注意力差的孩子分析
1、前庭感覺不佳的孩子,常易受來自地心引力的干擾,難以維持內在平衡,從而使大腦保持清晰的警覺狀態的能力出現障礙,表現出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
2、前庭系統不健全,肌肉張力會不足,使人很容易疲倦,孩子常常坐姿不正,注意力渙散。
3、觸覺防禦過當的孩子,任何細微的刺激都會引起反應,因忙於應付各種觸覺刺激,而無法集中注意力。
4、聽知覺過濾能力差的孩子,無法適當過濾環境中不重要的聽覺刺激,所以常被不重要的或不相干的聽覺刺激所幹擾,導致注意力分散。
……
從平衡覺簡單分析
▼
平衡覺是因身體所處位置的變化而引起的感覺。內耳中的半規管和前庭是平衡覺的器官。平衡能力是人類身體和地心引力相互協調的基礎。
而平衡感不佳的孩子,經常會多動、注意力分散、暴力、情緒不穩定等。視、聽、嗅、味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透過中樞神經、組織的運作,這些感覺神經仍然無法發揮完整的功能,而中樞神經最重要的就是平衡能力。
人類身體骨架是呈倒三角形,按照物理學原理是站不起來的,就算站起來也是頭在下,為什麼人類能站起來?最主要是經過平衡能力的調整,在母體的胎位變化,是有正轉反轉的,在旋轉中就能造成人類中樞神經與地心引力的協調,所以出生以後人類必須先躺著,然後五個月翻坐,七個月坐,八個月爬,慢慢站起來,十二個月才會走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爬行,爬行時人類頸部運動,是前庭神經最重要的一個階段,加上前庭學習,也是在爬行時是最多的。所以平衡能力在人類的學習上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也是感覺統合裡最重要的能力,如不良、造成坐站姿不對,也會造成好動不安的現象,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影響到左右腦的健全發展,影響到視、聽、嗅、味的運作,甚至造成人格無法健全成長。
孩子多動,容易造成注意力分散。所以在感統教學中,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方法從手段、方法上固然要下點功夫,但根本上是如何提高孩子的平衡體系,來解決多動的問題。
而平衡感完全是在非自律以下的學習的一種自動自發的學習,從胎位變化、翻身、爬行、走路、跳動、旋轉自然會養成一個健全的平衡體系。
如果壞境不利:胎位不正、缺乏搖籃、缺乏爬行、缺乏跳動、搖擺空間的孩子的平衡體系就會不足,造成中樞神經運作困難。
所以在改善平衡感不良的孩子,最重要的是跳、爬、搖、旋轉等,這些力量就是在破壞原來整個已經扭曲的平衡神經體系,破壞後才能加以重建。
大陀螺:強烈旋轉,使負責地心引力的中耳平衡系統立即警覺起來,並可迅速接受強烈壓力,破壞過去扭曲的重力感慣性,重新調整及感應,重建新的平衡能力。
圓形轉盤:左右旋轉也是重建平衡能力的一個很重要的訓練,站在上面踩的重力感訊息更生活化。
坐壓大龍球:球的彈性,重力感訊息豐富又多樣化。
平衡臺:用自己的雙腳左右搖晃,對自律神經的成熟適應能力有很大幫助。
跳床:對平衡感神經體系慣性的破壞、重建和協調效果最為顯著,也有助發洩對腦波過高,情緒比較重的孩子也有安靜的作用。
雙人跳床:在跳床的基礎上,也練孩子的警覺性。
踩踏平衡板:雙腳運作主動掌握自己重力感的變化,經常練習不但可使中樞神經更成熟些,對外面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會更強些。
踩踏平衡板+推球:更可以強化孩子視覺的敏銳度,對觀察了的靈活度有很大幫助。
永珍組:疊成各種形狀的階梯,走在上面變化多又不穩定,對於重力感重建有很大幫助。也可疊成練習跳躍,爬行等。
……
以上就是感覺統合訓練中會出現的一部分內容,採取感統訓練的方式進行干預改善,可以取得不錯的效果。孩子可以在感統訓練中學習控制衝動和攻擊行為,使他們聽從指導,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當運動能力和感覺處於良好的狀態時將會改善他們的過度活動。
當然,家長也可以讓孩子多參加一些文體活動、社交活動,使其有機會宣洩過剩的精力。 鼓勵孩子的安靜行為,口頭表揚、鼓勵等強化方法讓孩子集中注意力。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作息規律,充足睡眠。培養一心不二用的習慣,如吃飯不看電視,不遷就孩子的某些興趣,如長時間看電視。消除家中的緊張因素,協調家庭關係,緩和氣氛,防止孩子心神不寧。
-
17 # 兒科專家張靜
兒童患有多動症該怎麼辦?
1.加強體育鍛煉,可選擇讓孩子參加一些有意義的運動,增強自身的體質。體育運動可促進寶寶骨骼的發育,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力,讓寶寶變得更加專注,同時也可以培養孩子一種特殊的愛好。
2.少給孩子吃太多含有新增劑的零食。包括辣條,泡麵,甜食等。這是食物會導致大腦發育緩慢。有時候還會引起食物過敏,造成寶寶大腦神經不好,引發多動症。
3. 對於多動症的寶寶,不能對其打罵教育,應該有耐心,有時候寶寶很容易注意力分散,對於做事沒有堅持力,可以引導孩子去做一些他們感興趣的事情,包括每天為寶寶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調節寶寶大腦的神經。
4.對於10歲的孩子,多動症非常明顯,可以找相關的醫生進行調理。一般多動症表現為理解能力差,神志不清楚,注意力不集中,可以選擇採用多種中藥對其神經進行調理。
5.寶寶平時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花生,瘦肉等營養品。一般缺少母乳的寶寶,很容易出現多動症的情況,可以補充鋅片,補充多種維生素,促進寶寶的正常發育。
6.培養孩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至少保證寶寶一天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對於多動症的孩子,可以讓孩子集中注意力,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可以多陪伴自己的孩子,陪伴他一起做他喜歡做的事情。
溫馨提示:目前治療多動症的方法有多種: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心理治療、行為治療等。
-
18 # 觀心悟語
調皮、愛動、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是學齡前兒童的特點,主要原因是兒童的大腦尚未發育成熟。並且孩子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既使是同月齡的孩子,大腦的發育也有早有晚。有的孩子上了小學一二年級仍然調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
大腦是由許多不同的部分組成,左腦進行邏輯思考,並將思緒組織成句;右腦體會情緒,並讀出非言語的暗示。“爬蟲類腦”,能讓你依直覺而行動,並做出瞬間的生存反應;“哺乳類腦”,進行情感連線以及人際關係方面的活動。
大腦的一個部分用於處理有關記憶力的問題,另一個部分用來做出道德倫理方面的決策。大腦像是有多重人格:有理性的,非理性的,有些懂得反省,有些非常逆反。成長的關鍵就在於將這些部分整合起來,並將它們融合成一個整體來運作。整合是指將不同的元素連綴在一起,形成一個運作良好的整體,它能協調、平衡大腦裡連綴在一起的各個部分。
如果孩子不在整合狀態,很容易看出來,因為他們會被情緒壓垮,會變得疑惑且煩亂。他們無法冷靜而幹練地去應對眼前的情況。缺乏整合的結果就是發怒、情緒崩潰、攻擊性行為,以及其他小至管教大至生活中會出現的各種難纏問題。
兒童的大腦處在發育中,是變化著的,也是可塑的。家長的正確引導和幫助可以促進孩子大腦的發育整合,改善孩子的行為。
家長可以透過以下途徑幫助孩子,促進大腦發育。
一、運動運動(其實就是玩)是促進孩子發育最好的辦法。建議爸爸媽媽(如果上班可以讓其他負責照顧孩子的人)每天帶孩子去玩,去運動。爸爸媽媽週末或者假期把休息時間利用上,帶孩子運動。練習滑旱冰、踢足球、學著打籃球、盪鞦韆、跳繩、騎腳踏車、玩滑板等等。周圍環境方便的話,每天讓孩子選一樣去玩。玩的時候遇到其他小朋友,可以讓孩子們一起玩,一起互動。
孩子重複的去做一件事情對促進大腦神經迴路的連線非常有幫助,促進大腦的整合。
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列一個計劃表,星期一至星期日,每天幾點到幾點出去做什麼活動。注意要讓孩子自己在可行的專案中選擇每天玩什麼。也可以計劃在家時間完成哪些學習專案。讓孩子參與制定每一項的過程,能讓孩子更好的堅持去做。
有些孩子上了幼兒園,尤其上了小學後,安排孩子外出活動的機會越來越少。光靠在學校體育課的運動量是遠遠不夠的。有些孩子雖然發育較早,守紀律也愛學習,但因活動量少,身體容易發胖。(接孩子的時候,發現很多孩子虛胖,從長遠看,影響孩子的健康。)
二、描述情緒和行為,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教孩子給情緒命名,幫助孩子認識情緒。】(這些要在家長處於心情平如,孩子也能聽進去的狀態。當遇到孩子的情緒問題時,先接納孩子的情緒,表達安慰,然後再進行引導。)
比如孩子被氣的想打人、摔東西等,告訴孩子這叫憤怒。教孩子再遇到生氣想打人的時候,就對自己說:“我很生氣,我憤怒了。”給情緒起個名字,漸漸地,你就能控制自己不打人。
【因為上腦(大腦皮層)的某個叫作腹外側前額葉皮質的區域是負責指認、標註以及處理情緒的,它會允許富於思考和理性分析的那部分大腦來接替並平復已被激怒的下腦(杏仁核),不會放任敏感又情緒化的下腦掌控全域性,指揮人的感情和反應。只要說出這是什麼情緒,就可以感知到自己的恐懼和憤怒值下降了。上腦就是這麼平復下腦的。】
然後教孩子怎樣表達出情緒,教孩子這種時候怎樣去對惹你生氣的人說話,教孩子學會溝通。讓孩子描述出對方的行為,告訴對方我很生氣。這樣的引導可以培養孩子認識自己——“洞察力”
【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行為,給行為命名。】(注意,這不是貼標籤!與貼標籤的區別在於,這是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行為,還要幫助孩子停止行為。貼標籤是指說的人這樣認為,但並沒有幫助孩子進步。)
如跟同學動手動腳、給同學起外號等各種鬧著玩的行為,告訴孩子這叫“調皮”。若同學不高興,不要再一次鬧著玩。給孩子解釋,如果做了同學不喜歡的事,同學表示討厭,再去做就叫“打擾”也叫“侵犯”,打擾或侵犯是不文明、不禮貌的行為,是不受大家歡迎的。
要耐心,沒理解的情況多說幾遍。或者和孩子能理解的其他不禮貌行為進行比較,告知這是同樣的意思,都是不禮貌。這樣的引導可以培養孩子的“同情心”。
再有一次老師反映或者家長看到同樣的問題,家長再做一次對行為的解釋,還要讓孩子自己說岀來這是什麼行為,讓孩子答應媽媽下次不能這樣做。(家長的態度要始終對孩子報以同情、理解,讓孩子感受到你是在幫助他。)
當孩子打擾或者侵犯同學時,不僅要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行為,還要讓孩子給同學道歉。這種引導可以培養孩子“負責任”及“修復裂痕”的能力,教會孩子學會與人溝通、維護人際關係。
注意力不集中如果是孩子上課愛動、注意力不集中,家長描述孩子的行為(不是批評,注意語氣和態度),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行為,鼓勵孩子怎樣做是正確的行為。重複描述正確的行為,不斷強化意識。可以配上行為示範,家庭成員和孩子一起演練上課的情景。這樣做幫助孩子構建大腦神經迴路,促進孩子大腦皮層發育,幫助孩子進步。
-
19 # 英語五步法
所有的孩子都有很強的好奇心,對周圍的事物、環境、人物、植物、花鳥、魚蟲都有極大的興趣。出於動物的本性好動不好靜,也是可以理解的。
孩子因為不知深淺,所以需要大人的管束。上了學以後也一樣,要有學校老師的管束。
您所說的“好動”算是一箇中性詞吧,“不聽話”和“注意力不集中”都是負面的評價。從這裡不能判斷,您的孩子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所以建議和學校老師碰一碰,如果不能找到問題的根源,還可以諮詢一些兒童心理專家,聽聽他們專業的看法和建議。
從家長這邊需要注意的幾個事情,一是如果家庭非常富裕,孩子生活無憂,幾輩子花不完的錢,就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很大的副作用。因為中國社會價值已經發生了變化。不可避免地對一代一代的青年人和孩子都造成了極大影響。
過去有一句話叫“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也是從反面很深刻地說明了這個道理。當然這件事情很難辦,因為要讓一個富裕家庭父母一道做到很低調,也是很難的事。
家庭的溺愛和隔代的寵愛是另外一個問題。當年邵逸夫兄弟,邵逸夫在香港,他弟弟在新加坡,他們倆把各自的兒子交到對方家庭去撫養。這樣就避免了在本家庭中受到過度溺愛,而養成不好的生活習慣和人格。所謂“易子相教”。只是一般人家沒有這個條件,或者是沒有這個意識。
孩子的成長是非常快速的。所以父母應該多多關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細節,及時作出溝通和調整,儘量把問題提前解決,不使它造成不良的後果和影響。
。
回覆列表
孩子好動,精力不集中,看看什麼情況引起的。有些孩孑多動是種疾病,需要專業人員治療。有些孩子只是貪玩,透過指導可以慢慢糾正。還有種情況,就是家庭原因,爸爸媽媽粗暴,或者有一方粗暴,家庭不安寧。孩子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一直處於緊張,恐懼的狀態,也會出現好動,精力不集中的現象。排除疾病,家庭原因。其它的好動都可慢慢回覆,有多動症的孩子,精力肯定不集中。一直處於緊張,恐懼,焦慮的孩子也是如此。
要根據孩子的情況,再接合自己家庭,看看有沒有造成孩子緊張的因素。排除這些情況,再談如何使孩子集中精力的問題。
孩子小時候多動,貪玩這是正常的。當孩子玩某項活動時,大人當細心觀察,看看孩子是否專心的玩。當看到某些感興趣好玩的東西時,是否會持續很長時間,如果不是,有可能是疾病。
大人該如何提高孩子集中精力度呢?我的辦法是和孩子一塊做遊戲。發現他不集中時,立刻喚起他。讓他時終沉醉在遊戲中。還有下象棋,教孩子一步步下。在孩子知道怎麼走的時候,要使他贏。讓他看到希望,提高他的興趣。慢慢的就會慣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