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紅繞歷史
-
2 # 文儒風
唐朝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朝代,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稱為李唐,是中國古代最強盛的朝代之一。
隋末天下群雄並起,617年,唐國公李淵晉陽起兵,次年於長安稱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繼位後開創貞觀之治。唐高宗承貞觀遺風開創"永徽之治"。690年,武則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陽,史稱武周。705年,神龍革命後,唐中宗恢復唐朝國號。 唐玄宗即位後勵精圖治,開創了萬邦來朝的開元盛世。 天寶末全國人口達八千萬上下。 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導致國力漸衰,中後期經唐憲宗元和中興、唐武宗會昌中興、唐宣宗大中之治國勢復振。878年,爆發黃巢起義破壞了唐朝統治根基,公元907年,朱溫篡唐,唐朝覆亡。
唐朝是版圖最大,亦是唯一未修建長城的大一統中原王朝。 唐代國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現代中國的疆界範圍。 唐朝自攻滅東突厥、薛延陀後,天子被四夷各族尊為天可汗 ,又借羈縻制度徵調突厥、回鶻、鐵勒、契丹、靺鞨、室韋等民族攻伐敵國,並讓南詔、新羅、渤海國、日本等藩屬國學習自身的文化與制度。
唐代科技、文化、經濟、藝術具有多元化特點 ,在詩、書、畫各方面湧現了大量名家,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魔白居易,書法家顏真卿,畫聖吳道子、李思訓,音樂家李龜年等。 唐朝接納海內外各國民族進行交流學習,形成開放的國際文化。
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帝國,聲譽遠揚海外,與亞歐國家均有往來。 唐朝以後海外多稱中國人為唐人
國號
唐朝的國號是"唐",原意是晉的古名。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為西魏八柱國之一,被追封為"唐國公", 其後,爵位傳至李淵。李淵是隋朝時行宮居晉陽留守,以尊"隋"為名起兵,每戰必克,直入長安,在隋恭帝楊禪讓後便以"唐"為國號。因國君姓李,故又稱李唐,尊稱為大唐。
唐朝在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方面均達到了很高的成就,是當時世界的強國之一。新羅、高句麗、百濟、渤海國和日本等周邊屬國在其政治體制與社會文化等方面都受到唐朝的很大影響。 在唐朝的前半葉,社會、經濟處於上升階段,文化先進,是歷史上中國向周邊國家文化與技術的大輸出時期,相容幷蓄的社會風氣,也給十六國以來進居塞內的各個民族提供一個空前的交流融合環境,統治者亦從外族文明汲取諸多。唐朝後期,處於中國歷史的轉型期,土地、鹽鐵、賦稅制度的改革標誌著社會的變化,自中期以下的繁榮,主要表現在工商業的興盛上。
歷史
大唐開國
唐朝皇族出自隴西李氏, 一說十六國的西涼開國君主李暠是其遠祖,在當時李氏家族也是北魏關隴貴族集團的重要成員。 隴西李氏從秦代開始就是著名的武將軍人世家,湧現過西漢飛將軍李廣和秦國名將李信等著名將軍。而《舊唐書》和《新唐書》中則稱唐朝皇族李氏是李耳(老子)的後代。北周時期,奉行關隴集團的本位政策,李氏被賜胡姓"大野氏"。北周末年,隋文帝恢復其為李氏 。隋朝在大業年間,由於隋煬帝濫用國力與三徵高句麗的失敗,導致隋末民變。 李淵見天下大亂,隋朝的滅亡不可扭轉,便生出取而代之的念頭 。
大業十三年(617年)五月,唐國公李淵在晉陽以尊隋之名起兵,一路勢如破竹,十一月攻佔長安,擁立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即隋恭帝。李淵自任大丞相,進封唐王。義寧二年(618年)三月,隋煬帝死,五月,楊侑禪位於李淵,李淵稱帝,建立唐朝,國號"唐",改元武德,定都長安,隋朝滅亡。楊侑降為酅國公,置居長安,次年五月去世。而後,李淵冊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次子李世民為秦王,四子李元吉為齊王。
北周和南陳以及隋初留下的豐厚的財富,被隋末動亂破壞殆盡,經濟遭到嚴重的破壞,人口也驟降到200餘萬戶 ,外部東突厥空前強大,東自契丹、室韋,西盡吐谷渾、高昌諸國,皆臣屬於東突厥,內部竇建德、薛舉、劉武周、梁師都、李軌、王世充等割據勢力也臣服於突厥 ,突厥想效仿北魏道武帝入主中原 ,外敵空前強大,中原王朝卻被內部的分裂混戰嚴重削弱,局勢十分嚴峻。
李淵入主關中前,先派使吹捧瓦崗軍李密,使其成為中原的屏障。入主關中後派李世民平定西北金城的薛舉、薛仁杲,派唐使安興貴、安修仁生擒武威的李軌。620年,派李世民擊敗入侵河東(今山西南部)的劉武周、宋金剛,而後洛陽鄭帝王世充與河北夏王竇建德聯合抗唐。622年,李世民擊潰聯軍,俘竇建德,王世充投降。竇建德的餘部劉黑闥也被李建成擊潰,河北至此平定。623年,輔公祏率杜伏威餘部在丹陽(今江蘇南京)反唐,隔年被唐軍俘殺,割據江陵的蕭銑則於621年被李靖、李孝恭率軍平定。翌年,嶺南馮盎降服,又虔州林士弘死,因此唐朝基本統一漢地。
貞觀之治
秦王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為了皇位而鬥爭,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控制長安。李淵深知形勢,於是禪讓帝位,成為太上皇。李世民繼位,是為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下令修葺洛陽都城,號稱洛陽宮,李世民在位時期都洛陽前後共計11年。
唐太宗從隋末民變中認識到群眾的力量,吸取隋滅教訓,重視百姓生活;留心吏治,選賢任能,知人善用,從諫如流,重用魏徵等諍臣;並採取了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一系列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較為安定的局面;並大力平定外患,尊重邊族風俗,促進了民族融合,穩固邊疆,唐太宗則被四方諸國尊為"天可汗"。在其執政的貞觀年間(627年-649年),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出現了一個政治較為清明、經濟發展、社會安定、武功興盛的治世局面,史稱"貞觀之治"。這是唐朝的第一個治世,同時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永徽之治
唐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與魏王李泰爭奪帝位,結果都被廢掉,立第九子晉王李治為太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高宗李治即位,唐朝都城遷至洛陽。 即位之初,他繼續執行唐太宗制訂的各項政治經濟制度,與長孫無忌、褚遂良等共同輔政。君臣紛紛牢記太宗的遺訓遺囑,奉行不渝太宗訓令納諫、愛民。
李治即位後對群臣宣佈:"事有不便於百姓者,悉宜陳,不盡者更封奏。 "並日引刺史入閣,問以百姓疾苦;太宗訓令崇儉,唐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獻鷹隼及犬馬者罪之。" 唐高宗君臣們蕭規曹隨,照唐太宗時法令執行,故永徽年間,邊陲安定 ,百姓阜安 ,有貞觀之遺風,史稱"永徽之治"。其在位期間,唐朝的領土最廣。
武周時期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則天
唐高宗中期以後,政權逐漸由武則天掌握。武則天原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死後被唐高宗召入宮中。武則天在權力鬥爭中獲勝,被立為皇后,史稱"素多智計,兼涉文史" 。公元660年,唐高宗因身體原因,讓武則天處理朝政,武則天因此與唐高宗並稱為"二聖" 。唐高宗死後 ,太子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因與唐中宗不合,武則天不久將其廢為廬陵王,改立四子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690年,武則天平定徐敬業反叛,廢唐睿宗,繼皇帝位,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定都洛陽,改洛陽為神都,降李旦為皇嗣,武則天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女皇帝。 武則天掌權與稱帝期間,科舉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武則天開創了殿試和武舉。 武則天掌權以來打擊了關隴集團,大力提拔科舉出身的官員,時稱"北門學士",很多是來自中原、關東與江南等地計程車人,並且大力提拔人才,如狄仁傑、張柬之、張仁願、姚崇等名臣將領。 武則天稱帝期間社會文化藝術亦有所進步,當時佛教大興,武則天時期的佛寺興建頻繁,擴建的洛陽龍門石窟為這一時期的代表。史稱武則天時期為"上承貞觀,下啟開元"或"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神龍元年(705年),敬琿和宰相張柬之等發動神龍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李顯復位,恢復了大唐國號,李旦被立為相王。唐中宗卻一直受到韋皇后、女兒安樂公主和武則天的舊有黨羽武三思等人的影響,張柬之和敬琿等人先後被流放或誅殺。韋皇后有意成為第二個武則天,安樂公主則曾要求被立為皇太女。在景龍四年(710年)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合謀毒殺唐中宗,韋皇后立溫王李重茂為帝,是為唐殤帝,並欲加害相王李旦。李旦之子,當時是臨淄王的李隆基,在太平公主協助下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皇后、安樂公主及武氏殘餘勢力,擁立李旦復位。
開元盛世
唐睿宗復位後,其妹太平公主與太子李隆基發生權力之爭。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讓位於李隆基,是為唐玄宗。次年,唐玄宗將太平公主賜死,黨羽或殺或逐,結束了政鬥。
各版開元疆域圖
唐玄宗整頓武周以來的弊政,政治上提拔姚崇、宋璟、張嘉貞、張說、李元紘、韓休、張九齡等賢臣為相,整飭腐敗的吏治 ,並建立了一套考察制度 ,精簡官僚,裁減冗官 ,設採訪使發展節度使制度,導致地方權力增大;經濟上推崇節儉、抑制佛教,並幾近荒廢的義倉制度 ,又透過括戶等手段緩解土地兼併導致的逃戶問題 ;軍事上改府兵制為募兵制,並興復馬政 ,對外收復了遼西營州 ,及唐睿宗時期賜給吐蕃的河西九曲之地 ,並再次降服契丹、奚、室韋、靺鞨等民族政權 ,西域方面吞併大小勃律 並且攻滅突騎施 ,塞北方面降服復國的後突厥 ,後又扶持回鶻剪滅後突厥 。
唐玄宗統治下,唐朝逐漸步入盛世 ,史稱"開元盛世" ,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鼎盛時期。
安史之亂
唐玄宗改元天寶後,承平日久,國家無事,統治者逐步喪失向上求治的精神,志得意滿,開始放縱享樂,從此忽視國事。在納楊玉環為貴妃後,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劍"惡名的李林甫為宰相長達十八年, 使得朝政敗壞。李林甫死後,楊國忠為相,出現了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的權勢炙手可熱。 唐玄宗好大喜功,為此邊境將領經常挑起對異族的戰事,以邀戰功。由於當時兵制由府兵制改為募兵制,使得節度使與軍鎮上計程車兵結合在一起,導致邊將專軍的局面, 其中以掌握重兵的胡人安祿山為最著。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祿山趁唐朝政治腐敗、軍事空虛之機,和史思明發動叛亂,次年十二月叛軍攻入洛陽,唐玄宗率眾逃至成都,史稱"安史之亂"。 太子李亨在靈武稱帝,是為唐肅宗,唐玄宗被遙尊為太上皇。安祿山則在洛陽自稱大燕皇帝,年號聖武。
唐至德二載(公元757年)正月,河南節度副使張巡、睢陽太守許遠等人率領軍民堅守隋唐大運河咽喉、江淮屏障睢陽(今河南商丘),在睢陽之戰,叛將尹子奇為報屢敗損目之仇,使安慶緒前後大軍幾十萬人被睢陽城四千名守將所牽制。此次城市攻堅戰長達十個月之久,如此方使唐朝能夠反攻、使郭子儀能夠從容收復兩京。
長達八年時間的安史之亂使得唐朝元氣大傷,從此由盛轉衰。中央的權力大大削弱,節度使的權勢越來越大。此時均田制已經逐步瓦解,土地兼併現象日趨嚴重,租庸調製也無法實行。戰後大唐人丁銳減,土地大量荒蕪,藩鎮割據的現象形成。
唐代宗時,劉晏改革鹽法,改善了國家的財政,唐德宗任用楊炎為相,於建中元年(780年)開始實行兩稅法,一年分夏、秋兩季依土地徵稅。唐德宗還力圖平藩,但是引起朱滔、李希烈、朱泚叛亂,發生了持續5年的奉天之難戰爭。最後雖叛將敗死,但是唐朝卻與其餘藩鎮妥協,條件是取消王號,朝廷承認他們在當地的統治權,從此割據局面進一步深化。
元和中興
唐朝有吐蕃、回紇、南詔等外患,內有宦官掌權,禁軍兵權甚至皇帝的擁立都由宦官決定,節度使對地方有獨立於中央的管理權,成為唐朝的內憂外患。唐德宗死後,經過了唐順宗的過渡階段, 然後由永貞內禪而受宦官支援的唐憲宗登基,其即位以後,經常閱讀典籍實錄,每讀到貞觀、開元等故事,他都仰慕不已。唐憲宗以祖上聖明之君為榜樣,總結歷史經驗,注重發揮群臣的作用,敢於任用能臣賢臣為宰相,李純在延英殿與宰相議事,都很晚才退朝。唐憲宗在位15年間,政績較多,在政治上有所改革,勤勉政事,從而取得了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並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成就了唐朝的中興氣象,唐朝獲得再次統一。
宦禍黨爭
唐憲宗末年,以牛僧孺和李德裕為首的大臣之間的朋黨之爭亦越演越烈,使宦官更加得勢。牛、李兩黨相繼執政,史稱"牛李黨爭"。
太和九年(835年),唐文宗與李訓和鄭注發動甘露之變,密謀誅殺宦官,但失敗。而後,宦官團結一致;群臣唯有借藩鎮兵力對抗宦官權力,埋下晚唐時期藩鎮和宦官直接衝突的種子。
會昌中興
唐文宗死後,唐武宗在宦官仇士良的擁立下,經過派系鬥爭繼位,改元會昌。唐武宗重用李黨首領李德裕,削減仇士良的權力。唐武宗在執政期間,中書省的職能作用發揮較好,因而宦官的勢力被相對削弱了。對於宦官也有諸多不滿的唐武宗,沒有像唐文宗那樣,採取極端措施來進行解決。而是吸取唐文宗失敗的教訓,改用陽為尊崇,實則逐漸冷淡的手段。
會昌二年(842年)四月,宦官仇士良見武宗日益親重李德裕,害怕宦官失去權勢,便散佈流言蜚語,稱宰相與度支商定,要削減禁軍衣糧和馬草料等費用,欲以此激怒禁軍鬧事。李德裕聞訊後立即向唐武宗面奏此事。唐武宗憤慨,拿出了君主的作派,遣中使到神策左、右軍去宜布御旨:"此事純系謠傳,一切都是朕的安排,無關宰相之事,爾等不得信口雌黃。 "將士們被震懾住了。
仇士良的陰謀被揭穿後,只好惶恐地向唐武宗謝罪。唐武宗沒有乘勢對他採取進一步的行動,而是將他提升為觀軍容使,以領神策左、右二軍。名義上得到了升遷,實則卻被剝奪了對禁軍的控制權。仇士良明白唐武宗對他的態度,知道自己的處境不妙,以退為進,以身體有疾提出了辭職。唐武宗順水推舟,同意了他的辭呈,將他改任為內侍監。內侍監沒做多久,基於大勢已去,無東山再起的希望,仇士良被迫致仕。唐武宗對外擊潰回鶻烏介可汗及其部眾,對內平定澤潞鎮叛亂。在位時期藩鎮降服。唐武宗一連串振興朝廷的政績,史稱會昌中興。唐武宗重視道教,禁止道教以外的佛教、景教等。故在佛教史上列為三武滅佛的其中一位稱號武字的君主,史稱會昌滅佛。
大中之治
唐武宗死後,宦官選擇李忱繼承皇位,想繼續保持朝政。未即位前的唐宣宗表面上是容易被宦官利用的無能之人,即位以後勵精圖治,對內貶謫李德裕,結束牛李黨爭;抑制宦官勢力過度膨脹;打擊不法權貴外戚。在位期間宣宗勤儉治國,體恤百姓,減少賦稅,注重選拔人才。一改唐武宗的封殺佛教政策,再次尊崇佛教。 唐宣宗時期,張議潮領導沙州等地人民擺脫吐蕃貴族統治的首領,驅逐了河西地區的吐蕃守將,使瓜、沙等十一州又重新迴歸唐朝。鹹通七年(866年)二月,張議潮表奏朝廷,已令回鶻首領僕固俊克復西州、北庭、輪臺、清鎮等城。同年十月,又令僕固俊與吐蕃大將尚恐熱交戰,大敗吐蕃軍。吐蕃餘眾逃奔秦州,途中遭尚延心襲擊,再敗,奏遷於嶺南。吐蕃遂衰亡。河西肅清,使唐廷無西顧之憂,唐朝國勢有所起色,百姓日漸富裕,使本已衰敗的朝政呈現出"中興"的小康局面。實際上,大中暫治並不穩定。唐宣宗晚年,國內已有亂象,他死後不久就爆發寇亂。
日落西山
唐宣宗之後,唐懿宗與唐僖宗是著名的無能昏君,使唐朝走了下坡路。 唐朝後期,戰爭不斷,經濟政治衰退,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爆發民變,唐朝經濟命脈的江南地區經過黃巢的打擊,唐朝統治名存實亡。 黃巢之亂後,把唐朝的經濟基礎打破,而宦官所管理的禁軍也損失過重,宰相與宦官爭權不斷。黃巢起義後,唐僖宗在唐末動亂中死去,皇位由其弟唐昭宗繼位,遷都洛陽。 乾寧五年(898年),發生了神策軍中尉劉季述等人的政變,唐昭宗被軟禁,太子李裕開始監國,同一天宦官假傳聖旨,說唐昭宗退為太上皇,並令皇太子即位,年號光化。
天覆元年(901年),崔胤聯合孫德昭打敗了劉季述,迎唐昭宗復位,李裕復降德王。而朱溫與李克用成為唐末的風雲人物,在朝廷各樹黨派,在朱溫的支援下,宰相派勝利,宣武節度使朱溫入宮盡誅宦官。天佑元年(904年),朱溫發兵長安,挾持唐昭宗遷都洛陽,之後將唐昭宗殺害。 天佑二年(905年),朱溫大肆貶逐朝官,並將三十餘位朝臣殺死於白馬驛(今河南滑縣),投屍於河,史稱白馬驛之禍。朱全忠本想等統一後再奪取帝位,但因征討淮河以南地區失利,所以提早於907年逼迫唐哀帝禪讓 。天佑四年(907年),朱溫逼唐哀帝李柷禪位,唐朝滅亡,享國290年。朱溫改國號梁,史稱後梁,是為梁太祖,改元開平,定都開封。
五代的李存勖所建的後唐和十國的南唐都自稱是唐朝的承繼者而用"唐"作為國號。
疆域
唐朝版圖最大時期為唐高宗龍朔年間,當時中亞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羅伏州(今越南)、北括玄闕州(今俄羅斯)、西及安息州(今烏茲別克)、東臨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遼闊疆域, 國土面積達1237萬平方公里 ,又一說1076萬平方公里 。武周時漠北陷落於後突厥,安史之亂後西域被吐蕃攻佔,到晚唐時縮水至漢地,但仍保有河套地區。
領土範圍唐朝的疆域在極盛時期東起朝鮮半島,南抵越南順化一帶,西達中亞鹹海以及呼羅珊地區, 北包貝加爾湖至葉尼塞河下流一帶。唐朝國境內的少數民族很多,為有效管理突厥、回鶻、鐵勒、室韋、契丹、靺鞨、等各民族,分別設立了安西、安北、安東、安南、單于、北庭六大都護府,以及大量隸屬於六大都護府的都督府和羈縻州。 但安史之亂後數十年間,由於大量河隴邊兵參與平亂導致邊防空虛,吐蕃趁勢進逼,並佔領河隴及湟水地區,而河套地區則仍由天德軍與振武軍管轄。直到晚唐大中至鹹通年間沙州人張議潮起兵收復河隴地區,重新打通絲綢之路,並趁吐蕃內亂,於鹹通七年擊潰吐蕃,使其分裂為一百多個部落。
行政區劃唐朝地圖唐代開創了中國政區史上道和府的建制。貞觀元年(627年),唐太宗分天下為10道: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等十道,不過這些道沒實際權力,唐代城市等級主要是總管府、都督府、節度使等,府以下為州、縣。貞觀十四年(640年),全國共設360州(府),下轄1557縣。開元年間又將山南、江南各分東西,並增置京畿、都畿、黔中三道,形成十五道的格局。道設州、府,州、府下再縣,開元末年,全國共有州、府三百二十八座,縣一千五百七十三座。
律法
唐朝法律分為律、令、格、式四種。律是刑法典;令是指國家對各項制度所做出具體規定(如《戶令》);格是對律令式做出補充修改與對禁令的彙編;式則是各項行政法規(如《水部式》)。《唐律》是根據隋朝《開皇律》經過《武德律》、《貞觀律》、《永徽律》三朝修正而來。 自唐高祖時代開始制訂,在唐太宗時才宣告完成。至唐高宗永徽年間又對唐律進行了全面解釋,寫成《律疏》,與《唐律》合稱為《唐律疏議》,後世又稱呼為《唐律疏典》。唐律分十二篇,共五百零二條,刑為五刑。唐朝律法將謀反、謀叛等反對朝廷的行為定作不得赦免或贖免的"十惡"大罪,對朝廷的延續起到了保障作用。又有一系列相關土地私有權的條例,維護了經濟基礎。貴族、富人、官僚受到了一定的不平等的法律保護,在與庶民觸犯同樣的法律下可減刑或免刑。
官職唐朝沿用隋朝官職制訂三省六部制,主要機構有三省、六部、一臺、五監、九寺。三省即為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
中央官制三師 / 三公
三師
太師、太傅、太保
三公
太尉、司徒、司空
宰相
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侍中、尚書令、
三省/ 六省
三省
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
六省
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殿中省、秘書省、內侍省
六部
部門官職
吏部
吏部司、司封司、司勳司、考功司
戶部
戶部司、度支司、金部司、倉部司
禮部
禮部司、祠部司、膳部司、主客司
兵部
兵部司、職方司、駕部司、庫部司
刑部
刑部司、都官司、比部司、司門司
工部
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水部司
其他機構
御史臺
臺院、殿院、察院
五監
國子監、少府監、將作監、軍器監、都水監
九寺
太常寺、光祿寺、衛尉寺、宗正寺、太僕寺、大理寺、鴻臚寺、司農寺、太府寺
朝廷中央禁軍
部門官職南衙十六衛左右衛 、 左右驍衛 、 左右武衛、 左右威衛、 左右領軍衛 、左右金吾衛 、 左右監門衛、 左右千牛衛北衙十軍左右羽林軍 、 左右龍武軍、 左右神武軍 、左右神策軍 、左右神威軍
地方官制道置觀察使州(郡):刺史(太守);別駕、長史、司馬;錄事、參軍事;六曹:司功、司倉、司戶、司兵、司法、司士。縣:縣令;縣丞、主簿;縣尉、錄事、佐史。鄉:耆老;五里一鄉里:里正;五保一里村:村正;一自然村為一村保:保長;五鄰一保鄰:鄰長;四家一鄰坊:坊正。城市內無村設坊,坊正和村正同級軍事體制在軍事上,軍力強大是唐代的一個鮮明的特點。唐朝統一了隋朝末年軍閥割據的中國,唐太宗、唐高宗在位時攻滅東西突厥、薛延陀、高昌、高句麗、百濟等國收其地為州縣,並在白村江戰役打敗日本援軍,又徵調靺鞨、鐵勒、室韋、契丹等民族為李唐征戰。 當時唐朝在亞洲軍事制度,經濟和科技的優勢都是這些戰績的基礎。
唐玄宗時唐朝的勢力與來自阿拉伯、新興和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的黑衣大食的勢力在包含昭武九姓、大小勃律、吐火羅在內的中亞諸國相遇,結果後來唐朝因安史之亂在軍事上全面收縮,中國的勢力從此退出中亞。接踵而至的藩鎮割據導致華北地區經濟蕭條。
唐朝的眾多著名將領中,除了天策府的李世民、神將薛仁貴、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的將領、郭子儀、李晟及其子李愬、高駢等漢族統帥外,異族將領也佔據了重要地位:比較重要的有胡人安祿山、史思明、百濟人黑齒常之、高句麗人高仙芝、契丹人李光弼、靺鞨人李懷光、突厥突騎施部人哥舒翰、鐵勒部的僕固懷恩、渾瑊和阿跌光進等。
均田制和租庸調製的破壞導致府兵制改為徵兵制和募兵制。安史之亂中,臨時代府兵制而起的擴騎並不能抵禦與節度使的兵力。唐朝在軍事上失勢:內有藩鎮割據,外有回紇、吐蕃、南詔犯邊。但在晚唐會昌二年唐軍擊破回鶻那頡啜部,全收七千帳,殺戮收擒老小近九萬人。那頡中箭,透駝群潛脫,烏介獲而殺之。
經濟農業唐朝農業生產工具又有新的進步。曲轅犁就出現在唐朝。還出現了新的灌溉工具水車和筒車。唐朝前期,僅見於記載的重要水利工程就高達一百六十多項。其中著名的如玉梁渠、絳巖湖、鏡湖等。 天寶年間,唐朝耕地面積達到八百五十萬頃。糧食產量也有提高。天寶八年,官倉存糧達九千六百萬石。長安、洛陽米價最低時每鬥僅十三文,青州、齊州每鬥僅五文。唐朝後期,由於人口南移加上土地開墾及大修水利,南方的糧食產量大幅增加。
手工業唐朝手工業分官營和私營兩種。工部是主管官營手工業的最重要部門之一,直接管理的機構有少府監、將作監、軍器監。少府監主管精緻手工藝品;將作監主管土木工程的興建;軍器監負責兵器的建造。監下設署、署下設作坊。還有鑄錢監和冶監等。 官營手工業的產品一般不對外銷售,只供皇室和衙門消費。工人則分為工匠、刑徒、官奴婢、官戶、雜戶等。私營手工業較官營手工業不發達。唐朝前期主要手工業有紡織業、陶瓷業和礦冶業。唐後期,南方手工業大幅進步,特別是絲織業、造船業、造紙業和製茶業。
唐朝手工業比前朝有很大的進步,商業也比前朝發達。手工業進步對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起著有益的作用,商業的發達刺激著手工業進步,也加強著各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絡。
貨幣開元通寶唐朝建立後,迅速出臺了自己的鑄幣政策體系。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徑八分,重二銖四絫,積十文重一兩,一千文重六斤四兩"。 確立了國家鑄幣的法幣地位。同時,又繼承魏晉南北朝時期以絹帛為貨幣的傳統,實行了"錢帛兼行"的貨幣制度--錢即銅錢,帛則是絲織物的總稱,包括錦、繡、綾、羅、絹、絁、綺、縑、紬等,實際上是一種以實物貨幣和金屬貨幣兼而行之的多元的貨幣制度體系。
唐朝政府不斷出臺嚴厲打擊私鑄和濫鑄等的法令,並禁斷使用惡錢,但是由於銅錢供應量嚴重短缺,幣值不斷上升堅挺,私鑄和濫鑄有暴利可圖,所以成效並不理想。 兩稅法實行以後社會發展中長期存在的一大矛盾,突出表現為錢重物輕即所謂"錢荒"問題的不斷惡化。
唐代大城市中出現了櫃枋和飛錢。櫃枋經營錢物寄付,在櫃枋存錢的客戶可以憑書貼(類似於支票)寄付錢財。這些都說明了商業在唐朝中期的繁榮。唐末,因為黃巢之亂和藩鎮戰爭,戶數銳減,社會經濟規模再也未能達到開元盛世的水平。
賦稅唐朝中期,公元780年實行兩稅法,當年稅錢1089萬八千餘緡,谷215萬七千餘石。821-824年年均稅收3515.1228萬貫、石,唐後期853年稅收下降到925萬餘緡,其中鹽利達278萬餘。隨著唐朝對鹽商壓迫加劇,直接引發了黃巢起義。
人口
因楊廣造成的隋末大亂導致全國人口銳減,至唐高祖武德年間僅200餘萬戶 ,李唐統一全國後戶口開始逐步恢復。唐太宗貞觀十三年,戶數恢復至304萬,人口達1235萬 ,又獲塞外歸附人口120餘萬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全國有戶380萬 ;武則天神龍元年(705年)全國有戶615萬,約達3714萬人 ;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年),戶數達9619254,口數達52880488,為官方戶口統計的峰值 。安史之亂後因藩鎮割據及戶籍統計和管理混亂廢弛,戶口數不符合實際情況,據學者分析廣德二年(764年)全國人口至少有4600萬到4700萬左右,晚唐人口峰值達六千萬左右。
現代學者們普遍認為唐朝的人口峰值出現在唐玄宗天寶十三年至十四年間(754年-755年),因學者考慮到佃農、隱戶、奴僕、士兵、僧道、外族等不納入戶口統計的人而對唐朝人口峰值有不同看法。 唐朝史學家杜佑認為唐朝天寶年間戶口峰值為一千三四百萬戶 ;現代學者趙文林、謝淑君認為天寶十三年(754年)唐朝人口頂峰6300萬 ;現代學者凍國棟認為唐朝人口峰值在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年)大約1430-1540萬戶約為7475-8050萬人 ;現代學者王育民認為唐朝天寶年間戶口峰值為8050萬 ;葛劍雄認為唐朝天寶十四年(755年)左右的人口峰值在8000-9000萬之間 ;現代學者陳旭麓提出唐朝人口峰值是9254萬;日本學者日野開三郎更認為唐朝人口最高峰時2000萬戶,人口達1.4億人。
文化文學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狀元、三元及第,都誕生於唐朝,即公元622年的狀元孫伏伽(一說651年的顏康成),和781年三元狀元。
唐代著名文學家、詩人唐朝最令人矚目的文學成就可謂是唐詩,自陳子昂和"初唐四傑"起,唐朝著名詩人層出不窮,盛唐時期的李白、杜甫、岑參、王維,中唐時期的李賀、韓愈、白居易,晚唐時期的李商隱、杜牧是其中的幾個代表詩人。他們的詩作風格各異,既有對神話世界的豐富想象,又有對現實生活的細緻描寫,既有激昂雄渾的邊塞詩,亦有沉鬱厚重的"詩史",還有清新脫俗的田園詩。這些詩作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文學的傑出代表。後世宋、明、清雖仍有傑出詩人出現,但律詩和古詩的總體水平都不如唐朝,使得唐詩成為了中國古詩不可逾越的巔峰。《全唐詩》收錄數量最多的大城市為洛陽、長安、金陵。
唐朝的文化、制度、社會特點幾乎全部承襲隋朝,唐朝的李家皇親和隋朝的楊家皇親更有親戚關係,唐朝在一定程度上是隋朝的伸展,故歷代史學家常把它和隋朝合併成"隋唐"。
美術
張萱繪《虢國夫人遊春圖》由於吸收了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初唐的閻立本、閻立德兄弟擅畫人物。吳道子則有"畫聖"之稱呼,他兼擅人物、山水,吸收了西域畫派的技法,畫面富於立體感,時有"吳帶當風"之說。 張萱和周昉以畫侍女圖為主,代表作品有《搗練圖》、《虢國夫人遊春圖》和《簪花仕女圖》等。詩人王維擅長水墨山水畫,蘇軾稱他"畫中有詩"。
唐朝的壁畫事業特別發達。莫高窟與墓室壁畫都是傳世精品。唐朝的雕刻藝術同樣出眾。敦煌、龍門、麥積山和炳靈寺石窟都是在唐朝時期步入全盛。洛陽龍門石窟的盧舍那大佛和四川樂山大佛都令人讚歎。昭陵六駿、墓葬三彩陶俑都非常精美。其中雕刻家楊惠之被稱為塑聖。
書法唐朝時期,書法家輩出。歐陽詢、虞世南都是初唐著名書法家。歐陽詢的楷書筆力嚴整,其名作有《九成宮醴泉銘》。虞世南楷書字型柔圓。顏真卿和柳公權是唐朝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的楷書用筆肥厚,內含筋骨,勁健灑脫,其代表作有《多寶塔碑》、《顏氏家廟碑》;柳公權的字型勁健,代表作有《玄秘塔碑》,世人稱顏柳二人書法為"顏筋柳骨"。張旭和懷素則是唐朝草書大家。
宗教唐朝前期的宗教政策比較寬容,中國傳統兩大宗教--道教和佛教都有較大發展。唐朝以道教為國教,王公貴族皆以道士為榮,並以《老子》《莊子》《文子》《列子》等道教經典開科取士。唐初高僧玄奘在翻譯佛教經典時期為了符合當時唐朝國情,大量吸收道教術語,佛教經典的大量翻譯以及中國僧人自身思想體系的逐漸成熟使得中國佛教在此時期得到了穩固的發展,中國佛教的各大主要宗派大多在此時期形成或成熟。其他宗教如伊斯蘭教,景教(基督教聶斯脫利派)和祆教也隨著國際交往傳入中國。唐武宗時對佛教採取高壓政策,史稱會昌滅佛,使得除禪宗等少數宗派外,其他佛教宗派從此一蹶不振。
科技著名天文學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測量了子午線的長度;藥王孫思邈的《千金方》是不可多得的醫書;公元868年,中國《金剛經》的印製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中國的造紙、紡織等技術透過阿拉伯地區遠傳到西亞、歐洲。
外交唐朝對外交往主要路線圖唐朝經濟社會發達,文化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與世界許多國家的文化交流非常頻繁。朝鮮、日本派來許多留學生到長安、洛陽學習。唐朝同阿拉伯地區的友好往來,綠寶石、胡椒、伊斯蘭教等傳入中國。
突厥和吐谷渾突厥東突厥常年南下襲擊中原,唐初北方割據政權紛紛聯籠突厥抗唐,是唐建國初期一大邊害。高祖太宗積極抵禦,貞觀三年(629年)遣李靖、李績二將分路征討,次年降服東突厥,小可汗突利可汗投降,大可汗頡利可汗被俘,東突厥汗國覆亡。大量突厥人遷到唐朝境內,太宗將降眾左右安置在靈武至幽州地區,設羈縻府管轄。東突厥的滅亡與歸順震動了西突厥與西域各國,一些西域小國紛紛改投唐朝,尊稱唐太宗為"天可汗"。西突厥西抵波斯,北並疏勒,控制了絲綢之路。唐於640年攻克高昌城(新疆吐魯番東南),設安西都護府。647年平定焉耆,648年平定龜茲,安西都護府遷至龜茲,統管于闐、高昌、焉耆、龜茲四鎮。唐高宗顯慶二年(公元657年),蘇定方、蕭嗣業大敗西突厥。西突厥最終在唐軍數次打擊下覆亡,即唐與突厥的戰爭。西域至此成為唐朝的勢力範圍,期間唐軍與當時另一大帝國大食開始交往。不過隨著時間轉移,天寶十載(751年),唐朝在與大食國阿拔斯王朝的怛羅斯戰役中失敗,安史之亂後,唐朝勢力也基本退出了中亞地區。
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東突厥滅亡後,常年臣服突厥的回紇又受到了薛延陀的控制。646年,唐聯合回紇擊潰薛延陀。唐高宗永淳二年(682年),阿史那骨咄祿在蒙古高原稱汗,東突厥復國(史稱後突厥),後契丹人也投誠後突厥並與其狼狽為奸,並把牙帳設在陰山一帶。後突厥連年入侵北部邊疆一直困擾武則天。武則天試圖透過冊封、和親的手段試圖改善突厥人與契丹人的關係,但是一直未能成功。 直到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唐與回紇聯軍滅亡後突厥,回紇建國。貞元五年(790年)唐朝將其更名為回鶻。回鶻與唐朝關係一直比較良好,但在安史之亂期間曾趁機敲詐唐朝,聯合唐軍攻入洛陽城之後,劫掠洛陽。九世紀中期,黠戛斯擊破回鶻,黠戛斯入貢於唐朝。部分回鶻西遷,大批迴鶻南遷。南遷的回鶻與唐朝發生衝突,唐朝張仲武、劉沔、石雄等數次大破回鶻,殺獲十幾萬回鶻人,還俘獲大批迴鶻侯王貴族。 西遷的回鶻到達甘州(甘州回鶻)、西州(高昌回鶻)、龜茲(龜茲回鶻)、蔥嶺融入葛邏祿(可汗王朝)。
吐谷渾乃慕容鮮卑支系,五胡十六國時期西遷至青藏高原東北端,並在329年立國,使用晉制,且由於特殊的地緣關係一直搖擺在與東晉、南朝和五胡十六國時的西北強國之間。曾在隋大業五年(609年)被隋軍佔領,隋末戰爭時復國。吐谷渾因夾處於吐蕃和唐兩大勢力之間,又與吐蕃同處青藏高原這一特殊地緣上,早年慕容伏允採取親蕃疏唐的外交政策。唐太宗幾進召見未能成功,634年,開始派兵西征,次年,大將李靖擊敗吐谷渾,親唐的慕容順繼位並對唐稱臣。死後,子慕容諾曷缽繼位,唐遣送弘化公主和親。663年,吐蕃滅吐谷渾,諾曷缽率眾遷至唐安樂州(今寧夏中寧)。
日本倭國武周時期改稱日本,與唐朝來往密切。孝德天皇推行革新,效法唐制,走向中央集權。引入均田制和租庸調製,落實戶籍和記賬制度,參考《唐令》寫成《大寶令》法典,遵照長安城佈局規劃平安、平城二京。日本先後派遣了數十次遣唐使,每次使團規模達數百人,團中除使臣、水手外,還有留學生、學問僧、醫師、音聲生、玉生、鍛生、鑄生、細工生等。 著名的來唐日本人有留學生吉備真備和阿倍仲麻呂與僧人空海和圓仁。空海著有《文鏡秘府論》與日本第一部漢字字典《篆隸永珍名義》。圓仁尋覓佛法而走遍唐國多個道郡,帶回日本大量佛學經文器具。百濟藝僧味摩之將在唐學到的荊楚儺舞傳至日本,稱吳伎樂。日本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也都是分別從中國的草書和楷書部首演變而來。 鑑真和尚應日本僧人之邀,曾經六次東渡回日,最後終於成功。他帶去了佛經,促進了中國文化向日本的流傳以及佛教在日本的興盛。
薛延陀貞觀前期,唐朝曾與薛延陀結盟,對付強大的東突厥汗國。630年,唐擊滅東突厥。東突厥失敗後,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夷男接管了東突厥的故土。薛延陀臣服於唐,暗中在擴大自己的力量。639年,唐太宗試圖恢復東突厥,擁立俟力苾可汗阿史那思摩,以抗衡薛延陀的崛起,薛延陀與新恢復的東突厥進行多次戰爭,以防止唐朝的抗衡。為了避免薛延陀打敗東突厥,唐將李世績在641年戰勝薛延陀。
644年,趁唐太宗征討高句麗的時機,薛延陀部隊發起新一輪攻勢,擊敗東突厥,迫使阿史那思摩逃回中原。隨後,高句麗尋求薛延陀得援助,但夷男希望避免與唐朝直接戰鬥。645年,夷男死後,他的兒子多彌可汗拔灼開始和唐朝大軍作戰。646年,唐軍反擊並打敗拔灼後,薛延陀的附庸回紇出兵,將他殺死。拔灼的堂兄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向唐軍投降,薛延陀滅亡。
百濟660年,百濟和唐朝、新羅之間發生唐滅百濟之戰。原因是百濟聯合高句麗,阻礙新羅和唐朝交通與進貢事宜。唐高宗屢次下詔威嚇百濟無果,在新羅的一再請求下,唐朝派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率左驍衛將軍劉伯英等水陸十萬討伐百濟。新羅武烈王金春秋為嵎夷道行軍總管,蘇定方率兵從成山渡海,百濟據守熊津江口拒敵。蘇定方進擊,百濟軍隊死數千人。蘇定方水陸並進,直取其都城泗沘。城外二十餘裡,百濟傾國來戰,唐軍大勝,殺百濟軍一萬餘人,唐軍入泗沘外郭。同時,新羅大將金庾信在黃山大勝百濟大將階伯,百濟義慈王及太子扶余隆逃入北境,蘇定方進圍泗沘城;義慈次子扶余泰自立為王,帥眾固守。扶余隆子扶余文思說:"王與太子皆在,而叔遽擁兵自王,借使能卻唐兵,我父子必不全矣。"率領左右逾城降唐,許多百姓也跟從,扶余泰不能制止。蘇定方命軍士登城立旗幟,扶余泰窘迫,開門降唐。於是扶余義慈、扶余隆及諸城主都投降了。
高句麗唐太宗親征高麗經過圖隋朝攻打高句麗慘敗後,國內發生民變而滅亡。高句麗對於繼起的中國王朝唐朝仍然敵視。 631年,高句麗開始在遼東建千里長城以防止唐朝的進攻,並與突厥聯盟。而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則以高句麗據有的"遼東"(當時的"遼東"的概念略同於漢朝四郡的範圍,即中國東北遼河以東地區以及朝鮮半島的北部)為"舊中國之有",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決心將對高句麗的征伐作為中國統一戰爭的最後部分,但是唐對高句麗的進攻起初很不成功,在無數次的戰役中失守戰略要點。在擊敗高句麗的盟友突厥後,唐與新羅聯盟。
唐平高句麗後,分其境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並於平壤設安東都護府以統之,任命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領兵二萬鎮守其地,試圖控制朝鮮半島,引發新羅與唐朝的戰爭。新羅最終控制朝鮮半島大同江以南地區。大同江以北則由唐和渤海國佔據。
大食715年,由於國力的強盛,在西域方面優勢開始向唐朝一邊傾斜,吐蕃在西域的擴張受到連續挫敗,甚至與阿拉伯帝國也不能佔得絲毫的便宜。首先在開元三年(715年),吐蕃與大食共同立了阿了達為王,發兵攻打唐朝屬國拔汗那國。監察御史張孝嵩與安西都護呂休率旁側戎落兵萬餘人,擊敗吐蕃大食聯軍,奪得中亞重要的屬國拔漢那,威振西域。
然後是開元五年(717 年),突騎施聯合吐蕃和大食攻打四鎮,被唐朝再次擊敗。
在開元三年和開元五年阿拉伯對中國的戰爭均遭到失敗之後,阿拉伯仍舊執著地向中亞進行擴張。由於地理上的巨大優勢,更因為唐軍這個時期在青海和吐蕃進行大規模的戰爭而無暇顧及西域,阿拉伯的影響力慢慢的體現出來,軍事加上宗教的影響使得唐朝原本在西域的屬國慄特諸國紛紛倒向了阿拉伯一邊。為了對抗阿拉伯在西域擴張,唐朝利用突騎施給了阿拉伯相當沉重的打擊。
開元六年(718年)大食將加拉赫統兵北征,於"河中北部得勝,並己準備侵入中國領土,但是被突厥人包圍,經過償付贖金,才好不容易得救。
開元十一年(723 年)大食呼羅珊已易將穆斯稜,往任之初即興兵攻東拔汗那,突騎施奉詔出征,大破之。
開元十二年(724年)葉齊德二世歿,希沙木繼為哈利發,再遣穆斯林攻東拔汗那,圍其都渴塞城,爆發渴水日之戰,大食軍大敗,後衛主將戰死,導致原已叛附大食的康、石諸國復歸於唐,這一挫折使阿拉伯向東的擴張中止了約50年。
高仙芝消滅石國之後,中國在中亞的勢力有所恢復,為了對抗高仙芝的進攻活動,阿拉伯聯合河中所有屬國準備進行反擊,高仙芝在七月份到達了阿拉伯人控制下的怛邏斯,並且開始圍攻怛邏斯城。由於阿拉伯人早就在準備對安西四鎮的攻擊,在接到高仙芝進攻的訊息之後立即組織了十餘萬的大軍趕往怛羅斯城,雙方在怛邏斯河兩岸、今天的江布林附近展開了決戰。呼羅珊陷入混亂,阿拉伯忙於平亂,對於遙遠的中國已經是有心無力了。而中國方面由於安史之亂,國力大損,也只能放棄在中亞與阿拉伯的爭奪。
吐蕃641年,唐太宗派李道宗護送文成公主到吐蕃,與贊普松贊干布結婚。 其後還有金城公主下嫁贊普赤德祖贊,並結成聯盟。將唐朝的先進文化帶到了吐蕃。822年,唐蕃會盟,劃定了疆界,互不侵犯,唐蕃會盟碑還儲存在拉薩的大昭寺。794年,唐朝與南詔在點蒼山會盟,雙方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唐與吐蕃時和時戰200多年:松州之戰唐軍擊敗吐蕃軍,吐蕃退出其擊敗的党項、白蘭羌、青海吐谷渾等,唐朝長期控制河西隴右,還逐步擴張到西域(安西北庭);高宗武則天到睿宗時期唐朝內鬥,吐蕃欽陵贏了幾戰佔了青海西部,但是爭奪安西失敗,欽陵要求唐撤出安西,被拒絕也無可奈何;唐長期控制河西隴右安西北庭,王晙、李禕、張思禮、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等多次大勝吐蕃軍,或者殺敵數萬,或者開拓疆土,在東邊將戰線推到青海湖以西,在西北將吐蕃趕出大小勃律,從東到西北壓制吐蕃;後來安史之亂、朱泚之亂、藩鎮之禍等等,唐多次內鬥嚴重削弱自己,吐蕃趁機贏了一些,但是唐朝崔寧、李晟、韋皋、史敬奉等多次重創吐蕃軍;九世紀中期,唐朝廷重佔秦、原、安樂、維、扶、河、渭等州,張議潮佔河西、隴右,歸附於唐朝,不久之後,吐蕃王國內外交困先滅亡了。
回覆列表
首先來解釋一下什麼叫朝貢?
朝貢是自公元前3世紀開始,直到19世紀末期,存在於東亞、東南亞和中亞地區的,以中國中原帝國為主要核心的等級制網狀政治秩序體系。常與條約體系、殖民體系並稱,是世界主要國際關係模式之一。
其次,盛唐時期各邦來朝之眾,是中國封建史上的頂峰。
唐朝採取“羈縻”政策取代原有的冊封制度,最主要的特點是,封賜的不再僅僅是王號,而是和直屬官員相同的官職。值得注意的是,唐朝羈縻制度有三種情況,一種是在唐朝軍事力量籠罩之下的地區設立的羈縻州、縣,其長官由部族首領世襲,內部事務自治,並進行象徵性的進貢,但是負有一些責任,如忠於中原政府、不吞併其他羈縻單位和內地州縣,以及按照要求提供軍隊等等,實際上中原政權將其視為領土的一部分,文書用“敕”;一種是所謂的內屬國,如渤海、疏勒、南詔、契丹等,一般封為都督或郡王,有著自己的領土範圍,但是其首領的政治合法性來自於中原政府的冊封,不能自主,中原政權將其視為臣下,文書用“皇帝問”;一種是所謂的“敵國”和“絕域之國”,如吐蕃、回紇、日本等,雖然可能亦有冊封,然多為對現實情況的追認,其首領的通知合法性並不依賴中原政權的冊封,中原政權的文書多用“皇帝敬問”。
唐朝鼎盛時期文攻武略,周邊小國、部落無不臣屬。這些臣屬一方面向唐朝朝貢,另一方面相互之間又征伐攻訐。據流傳至今的唐代文獻記載,從唐初到開元年間,向唐朝進貢的“四邦藩屬”將近四百,其中“自相誅絕及有罪見滅者”三百餘,至開元中年尚有70餘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