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牧荑
-
2 # 山顛一壺清酒r
軍機處是也稱“軍機房”、“總理處”,是清朝時期的中樞權力機關,於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設立的。
根據清人王昶所著《軍機處題名記》上就有記載,
“雍正七年,青海軍興,始設軍機房,領以親王大臣”
雍正帝當時設立軍機處,是為處理緊急軍務,輔佐皇帝處理政務的,是清朝的中樞權利機關。當時,雍正帝以內閣在太和門外,害怕漏洩機密,據記載,始於隆宗門內設定軍機房,選內閣中謹密者入值繕寫,以為處理緊急軍務之用,輔佐皇帝處理政務。
雍正十年(1732年),改稱“辦理軍機處”。設軍機大臣、軍機章京等,均為兼職。乾隆帝時期復設軍機處,從此成為清朝的中樞權力機關,一直到清末。軍機處之職掌主要是:掌書諭旨,參贊軍國機務,參議重要政務及刑獄;用兵時則考其山川道里、兵馬錢糧之數,以備顧問;文武官員的簡放、換防、引見、記名、賜與,以及擬定對外藩朝覲者的頒賜等。軍機處的設立進一步加強了皇權的統治,也加強了軍權,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簡化了處理軍務的手續。(圖片來源於網站)
-
3 # 超級榨油工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駕崩,乾隆帝繼位,十月,罷軍機處,改設“總理事務處”。但不久又因實際需要而於乾隆二年(1737年)十一月將軍機處重新恢復,並在原來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大了權力。軍機處重建之後,乾隆帝擴大了軍機大臣人數,任命鄂爾泰、張廷玉、訥親、海望、納延泰、班第等六人為軍機大臣,軍機章京也由原來的十人擴充至十六人,滿漢各半。此後,隨著其權力的加大和處理事務的增多,人數相應又有所增加。在對人員編制不斷充實的同時,軍機處處理事務也日益增多,權力愈加擴大,各項制度也不斷趨於健全。
乾隆時期,軍機處擴大到“內而六部卿寺,暨九門提督,內務府太監之敬事房,外而十五省、東北奉天、吉林、黑龍江將軍所屬,西南至伊犁、葉爾羌將軍、辦事大臣所屬,迄至四裔諸屬國,有事無不綜匯”。其職責幾乎無所不包。軍機處所承擔的職權,已使它超出內閣之上而成為全國政事的中樞。為保證其所負擔的各項職責能順利得到貫徹,乾隆帝還為它制定了各種具體的規章制度。乾隆十四年(1749年),規定印信平時由內奏事處的誇蘭達太監收存,用印時,由值班軍機章京以鐫有“軍機處”三字的金鍉將之請出,用畢立即交還。為嚴格保密,軍機處中的聽差皆揀選十五歲以下不識字的幼童充任,而在軍機處值廬,還有專派的御史往復稽查,不準任何人窺探。如有地方督撫官員透過各種方式向軍機章京刺探情況,必嚴加處理。儘管軍機處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發揮著如此重要的作用,但乾隆帝卻始終未設專官,未立衙署。其職權範圍雖廣,但不過是僅供“傳述繕撰”,“而不能稍有贊畫於其間”的一個皇帝私人的秘書班子而已。所以軍機處的設立是封建王超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產物,將君權加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
4 # 孤膽騎俠
沿革
乾清門外西側內右門以西,隆宗門內北側,坐北向南的十二間廬房的最東端,也是原來侍衛值宿房的最東端,現在侍衛值宿房內設有“軍機處史料展”。
隆宗門(圖右側建築)內南側周廬五間(圖左側建築),為軍機章京值房,其東側還有一座井亭(圖左側小型亭式建築)。
隆宗門內南側周廬五間(圖右側建築),為軍機章京值房,其東側還有一座井亭(圖中央小建築)。
康熙十六年(1677年)十一月,在內閣外另設立南書房,“揀擇詞臣才品兼優者充之”,直接起草諭旨與處理機密奏議。
雍正四年(1726年),籌劃用兵西北,為求保密並削弱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權力,密旨兩路軍需由怡親王允祥、大學士張廷玉、蔣廷錫、總督嶽鍾琪於內廷密籌辦軍需。之後二年餘,各行省尚不知出師西北之事。隸屬於戶部,亦稱戶部軍需房,滿文件案軍需房、軍機房、軍機處曾同時存在。雍乾時人葉鳳毛在《內閣小志》:“(軍機房)即內中堂,即內中堂辦事處也。凡內外大臣摺奏有不交部即令中堂議覆者,洎廷寄各省諭旨,始皆園值人為之。有滿舍人舒赫德、雅爾哈善,漢舍人吳元安、蔣炳,願不換班,長侍內中堂。時西北兩路出師徵策妄,戶部別立軍需房,司官翁藻主之,於是襲其稱,亦曰軍需房,漸易為軍機房,又以房為處”故軍機處的產生與西北用兵並無直接關係,僅借用其名稱,亦非削弱內閣,而是內閣在內廷的值房[1]。其位置常在圓明園出入賢良門外御河南軍機堂,只有冬季在隆宗門內或西苑門北作為值廬。而與西北用兵相關的戶部軍需房以戶部軍需局,一直延續到清季。巨量的清代內閣大庫檔案也顯示一般性、經常性的奏摺,有清一代仍由內閣票擬,軍機處並未全面取代內閣。
《清史稿·職官志》載:“雍正十年,用兵西北,慮儤值者洩密,始設軍事房,後改軍機處。”
雍正七年(1729年),清軍大舉征伐西北兩路,六月初十(7月5日)正式設立軍需房於隆宗門內北側[2](乾清門外西側),公佈密辦軍需人選,選內閣中謹慎縝密者入值,以處理緊急軍務。旋即改稱辦理軍需處或軍需處,再改稱辦理軍務處[3]、軍機房[4]。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莊吉發查閱歷史資料,指出“軍機房”一詞在雍正時期的檔案中並不存在。
雍正八年(1730年),始稱軍機處[5],以張廷玉、蔣廷錫、馬爾賽入值辦理一切事務[6],成為定製。
雍正十年(1732年)三月,正式定名辦理軍機處,簡稱軍機處,並由禮部鑄造印信,用“辦理軍機印信”字樣,“並行知各省及西北兩路軍營”。
由於軍機處本是一個非常的臨時機構,自誕生之日起就擺脫了正式官僚體系的壅滯、繁瑣的毛病,非常適合皇帝加強皇權的意願,所以,在準噶爾戰事平定之後,按理應裁撤軍機處,但結果非但不將其撤銷,反而進一步擴大了軍機處的權力,使其超越議政王大臣會議、內閣,成為最主要的政治核心。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乾隆帝即位後,以西北軍事底定,撤除軍機處,改設總理事務處兼理軍機事務,簡稱總理處,以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保和殿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為總理事務王大臣,原軍機大臣訥親、徐本、班第、索柱、豐盛額、海望、莽鵠立、納延泰改在總理處“協辦總理事務”或“差委辦事”。
乾隆二年十一月廿八日(1738年1月17日),準總理事務王大臣解職,復設辦理軍機處,以鄂爾泰、張廷玉、訥親、海望、納延泰、班第入值。
咸豐十一年(1861年)成立總理各國通商事務衙門後,軍機處之決策權漸移。但在奕訢失勢後,軍機處又重掌大權。
宣統三年(1911年)責任內閣成立後撤銷。
成員
軍機處主要成員為軍機大臣及軍機章京。軍機大臣員額無定,最少時以三員為度,最多不超過十員,通常為四至七員,尤以五至六員為最常,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或京堂[注 2]充任軍機大臣,通稱“大軍機”。設首席軍機大臣,或稱領班軍機大臣,一般由滿族親王或大學士擔任。
其他任職者,按各人資歷分別被任命為軍機處行走、大臣上行走、大臣上學習行走等。軍機大臣須每天值班,等候皇帝隨時召見。另選內閣中書等官充軍機章京,通稱“小軍機”,滿漢各半,掌繕寫諭旨、記載檔案、查核奏議。軍機處具體職掌為:撰擬諭旨和處理奏摺;議大政,議後提出處理意見,奏報皇帝裁奪;讞大獄,參與重大案件審擬;參與對重要官員的任免和考核;隨侍皇帝出巡,奉旨出京查辦事件等,用字寄上諭的名義對各地各部官員釋出指令,凡特旨簡放大員,如大學士、六部、九卿、督撫、將軍、提督、學差、主考及駐外使臣,皆由軍機處開單請旨。
《清史稿》載,嘉慶四年一月,上命成親王永瑆在軍機處行走,十月,以“非祖制”罷值。諭曰:“自設軍機處,無諸王行走。因軍務較繁,暫令永瑆入直,究與國家定製未符,罷軍機處行走”。不過在雍正皇帝執政時軍機房創設之初,雍正皇帝的怡親王允祥即是重要成員之一,乾隆、嘉慶、道光三大朝皆能遵親王禁入軍機處的制令,自咸豐三年十月,上任命恭親王奕訢在軍機大臣上行走之後,此一禁制遂廢。奕訢於咸豐五年七月免。嗣後,自咸豐十一年十月至宣統三年四月裁軍機處止,其間除光緒廿七年七月至廿九年三月間無親王任軍機大臣外,俱以親王為軍機處領班王大臣。
職權
軍機處沒有專官,軍機大臣、軍機章京都是以原官兼職,皇帝可以隨時令其離開軍機處,回本衙門。軍機大臣既無品級,也無俸祿。軍機大臣之任命,並無制度上的規定可供遵循,完全出於皇帝的自由意志。
軍機大臣的職務也沒有制度上的規定,一切都是皇帝臨時交辦的,所以軍機大臣只是承旨辦事而已。“只供傳述繕撰,而不能稍有贊畫於其間”,這些都說明軍機處是皇帝集權的最好的工具。
軍機處實際上是皇帝的秘書機構,軍機大臣職責是向皇帝提出建議,執行皇帝的政策,決策權完全在皇帝身上。因此軍機處並不是中央的最高行政機關,充其量只能說是皇帝用作行使權力的執行機關。
乾隆朝,設定“議罪銀”制度,在軍機房設定密記處管理《密記檔》,全由內務府滿人擔任,乾隆二十八年起,第一宗議罪銀由軍機處查催,和珅掌權後,議罪銀方經軍機查催交內務府。
-
5 # 炒米視角
蟹邀,軍機處的指令碼是雍正皇帝在雍正7年(1729年),因為西北用兵而設立的臨時機構。一開始叫“軍機房”。
軍機房設在隆宗門內,就在乾清門廣場西側。而內閣在太和門外,雍正親自統籌打仗,所有前線軍報、密摺、以及雍正回覆及下達命令,如果再經過內閣過一遍,效率自然降低不說,更有漏洩機密的風險。
所以雍正從內閣中選了一些自己信任的,平時做事比較謹密的大學士,到隆宗門軍機房來值班,負責幹些秘書活,包括處理緊急軍務、輔佐皇帝處理重要政務。
但時仗打完了以後,雍正覺得這部門效率比內閣高多了,加之雍正身體不行了。到了雍正10年(1732年),正式改稱其為“辦理軍機處”。並且設立了軍機大臣、軍機章京等職務,但是這些職務仍然只是兼職。
到乾隆即位以後,軍機處的職權正式超越了內閣,成為了大清實際的全國政事的中樞。
乾隆令其總攬大清一切軍、政大權,使軍機處成為此後大清執政的最高國家機關。一直到宣統3年(1911年)4月,責任內閣成立後,軍機處才退出了歷史舞臺。
“內而六部卿寺,暨九門提督,內務府太監之敬事房,外而十五省、東北奉天、吉林、黑龍江將軍所屬,西南至伊犁、葉爾羌將軍、辦事大臣所屬,迄至四裔諸屬國,有事無不綜匯”。有意思的是,到了乾隆13年開始,因為“保密需要”的初衷建立的軍機處,又變成了“毫無秘密可言”了。
乾隆要批已經致仕的張廷玉,結果批評的聖旨還沒下達,張廷玉已經跪倒乾清宮前謝罪了。或許這事該情有可原,畢竟張廷玉是軍機處老人,當年軍機房的規矩很多還是他擬定的。
但到了乾隆中期,乾隆在軍機處走廊裡甚至看到人群簇擁,彷彿賣菜的集市。裡面剛商議出來的“軍機”、“重要國策”,馬上外面就叫賣上了。
這就把乾隆又逼回了寵幸某個大臣的老路上。
和珅最多的時候,身上揹著包括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還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正總裁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重要職務,想不權傾一時,也不行。
其實造成這種原因的根子,實際上還在朱元璋身上。
朱元璋廢了丞相一職之後,自己精力旺盛,一個幹了董事長兼總經理的活。後來年紀大了精力跟不上,就只能設立一個內閣秘書班子幫自己處理政務;到了朱高熾時期,直接給內閣加權加級;朱瞻基時期,培養了太監讀書,使得太監後來掌握了批紅和用印權,此後的皇帝就靠玩平衡術,就能保證江山永固了。
內閣是更渴望跳開中間司禮監,直接和最高權力皇帝溝通,甚至控制皇帝的,所以明朝有服務皇帝的“內閣值班室”。
到了嘉靖時期,嘉靖不喜歡太監,而且因為皇帝不上朝。所以內閣就在皇帝煉丹的地方,設了一個值班室。後來隆慶、萬曆等等都是如此。這也就是內閣和皇帝之間最直接最有效的溝通渠道。
到了萬曆朝,李太后因為要監護小皇帝,搬到乾清宮去住;而張居正作為內閣首輔兼萬曆老師,在乾清宮也有值班室。
所以當小萬曆每天早晨醒來的時候,發現張老師和自己的母親一起叫自己起床讀書,一開始還覺得挺幸福。難怪明人說“黑心宰相上龍床”!
康熙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也在內閣以外設立過“南書房”。
到了清朝,康熙在解決了滿洲原始軍事民主的議政王大臣制度之後,開始設立內閣,恢復內閣制度。但是很快他就回過味來了,制約、不方便。於是有設立了南書房,選一些靠得住的人來給自己以講經的名義來參與政事,也就是搞了幫高階參謀。
所以,很多機構的名稱、形式未必一樣,但是本質都是為了皇帝方便集中權力而設定的。
-
6 # 古今博學
看過電視劇《雍正王朝》的人都知道,軍機處是雍正時期設立的,具體時間應該是雍正七年(1729年)。那我們先了解一下軍機處是個什麼樣的機構:
軍機處簡介清朝官署名,又稱“軍機房”、“總理處”
性 質: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皇帝秘書機構。
人員構成:軍機大臣。由皇帝從滿、漢大學士、尚書、侍郎等官員內選,有些也由軍機章京升任。軍機大臣的任命,並無制度上的規定,完全出於皇帝的自由意志。職務上也沒有制度上的規定,一般都是皇帝臨時交辦的。比如電視劇中,雍正皇帝臨時設立軍機處,內閣成員也是當時定奪的,有怡親王胤祥、廉親王允禩、上書房大臣張廷玉和馬齊,後來又增加了領侍衛內大臣隆科多。
職 能:輔助皇帝處理政務,跪受筆錄,傳達聖旨。
撤銷時間:宣統三年(1911年)四月責任內閣成立後被撤銷。
為什麼在內閣上又設立這樣的機構?說的通俗點,雍正也是被迫無奈之下做出的決定。為什麼這樣說呢?這還得從雍正七年說起,西北打仗正處於關鍵時候,後援糧草又不能及時供應,各級官員推諉扯皮,甚至集體辭官。雍正出於對西北軍事的重視,防止洩露軍事機密,以及解決後援保障問題,繞過內閣六部,直接傳達旨意。儘管最初設立時是無奈之舉,但後來證明軍機處的設立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自己的地位。
-
7 # 柳無憂
一、軍機處的設立
軍機處是清朝官署名,也稱“軍機房”、“總理處”,是清朝時期的中樞權力機關,是雍正皇帝為了鞏固和加強自己的絕對皇權而繼密摺制度後所設立的。於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設立。
清入關前,國家政務由議政王大臣共議,入關後,議政制度仍繼續施行,只是議政王大臣的權力已經大大削減。雍正帝以內閣在太和門外,恐漏洩機密,始於隆宗門內設定軍機房,選內閣中謹密者入值繕寫,以為處理緊急軍務之用,輔佐皇帝處理政務。為了加強皇權,親攬庶務,雍正皇帝施行密摺制度,因為密摺制度而使大臣之間由於私人意氣引起朋黨、宗派之爭,於是雍正十年(1732年),改稱“辦理軍機處”,設軍機大臣、軍機章京等,均為兼職。乾隆帝時期復設軍機處,從此成為清朝的中樞權力機關,一直到清末。
《清世宗實錄》載:“大學士等遵旨議奏,辦理軍機處密行事件,所需鈐封印信,謹擬用辦理軍機印信字樣,移諮禮部鑄造,貯辦理軍機處,派員管理,並行知各省及西北兩路軍營。”由此,辦理軍機處有了自己的印信。軍機處機構簡練,設有軍機大臣,於滿漢大學士、尚書、侍郎京堂內特簡,無定員。軍機大臣之下設軍機章京,滿洲十有六人,漢十有六人。
二、軍機處參與司法審判的過程“掌書諭旨,宗軍國之要,以贊上治機務。”“議大政,讞大獄,得旨則與。”而“軍國之要”和“大政”均包括司法審判與司法行政,“讞大獄”指審判重大案件,此類重大案件多有軍機大臣等親自審判。由此,軍機處的職能所在有很多都是關於司法審判和司法行政。原先,康熙、雍正年間,奏摺這等秘密文書均由皇帝親自審理,但在乾隆皇帝時間,由於奏摺的量逐漸增多,皇帝開始利用軍機處協助處理奏摺。
三、於內閣之外設立軍機處的原因和意義雍正即位後,因西北用兵而設立軍機處,取代傳統的議政王大臣會議,並侵奪了內閣的部分職權。軍機大臣位高權重,只服從皇帝命令,是清朝君主專制極端化的標誌。”清朝設定的軍機處是總攬軍國大計的中樞機構,是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加強的進一步體現。軍機處設軍機大臣若干人,一般由大學士兼任,又有軍機章京,俗稱小軍機,滿漢各16人。 軍機處最初主要職責是處理西北軍務、其他軍政事務、八旗事務等。後來,軍機處的職權擴大到處理幾乎所有重大的政事,無論是軍政,還是司法,凡歸屬於軍機處辦的事情,“悉以本日完結”,絕不積壓。
在清代,皇帝的諭旨一般均由內閣草擬,經內閣發六科抄出發送,其內容為公開的,稱明發上諭,軍機處設立後,凡重大軍政事務均由軍機大臣面聆皇帝旨意,草擬文書傳遞,這些由軍機大臣撰擬、抄寫、傳出的諭旨,因為不經過內閣,而是直接由朝廷寄出,稱為“廷寄”,廷寄的內容一般屬於軍政機密。為了防止機密的洩漏,這些重要的諭旨均由軍機大臣面承皇帝旨意後,撰寫進呈,封入紙函,蓋以辦理軍機處銀印封固,封函的表面都註明“某處某官開拆”,因密封發出,又稱“寄信上諭”。軍機處有時還作為皇帝的諮詢機構,面議政事,成為皇帝的私人秘書處,但決策權全屬皇帝。
軍機處的設立,使有關國家軍國機密大事的擬旨機構,由內閣轉入軍機處。軍機大臣、軍機章京雖然權大,但完全秉命於皇帝的旨意擬寫傳達,不能另立意見與皇帝相抗,所以不能形成與皇帝分權抗衡的宰相。軍機大臣、軍機章京從各自的官衙來到軍機機處,只是為皇帝辦理特殊的機密事務,所以也不會形成特權。軍機大臣和軍機章京雖有級別上的高低上下之分,但他們各屬於自己原有的官府,並非固定的上下級關係,工作又都是秉承皇帝的意見完成自己分工的任務,所以不易形成朋黨。軍機大臣之任命,並無制度上的規定可供遵循,完全出於皇帝的自由意志。軍機大臣的職務也沒有制度上的規定,一切都是皇帝臨時交辦的,所以軍機大臣只是承旨辦事而已。
“只供傳述繕撰,而不能稍有贊畫於其間”,這些都說明軍機處是皇帝集權的最好的工具。這就保證了軍機處能較好地推行皇帝的意志,保守機密,忠實的履行自己的職責。雍正創設軍機處,就大大加強了皇權,大大削弱了議政王大臣議論政事、內閣擬諭旨的權力,使議政處名存實亡,使內閣降為辦理日常事務的一般機構,是天下事務由皇帝一人決定。
-
8 # 愛看劇的憐若
軍機處是從雍正時期開始設立的,於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設立。
這個機構設立的目的是為了平定青海之亂,為了辦事效率更快。辦事效率更高,也是為了更好的平定叛亂。剛開始時的軍機處只限於軍務,後來各項政務都開始接手。逐漸成為清廷最高的權力中心。
在憐若看來,設定這樣一個機構初期是為了提高辦事效率,不至於延誤戰機。後來是為了提高統治者的權力,使皇權達到最大。也是封建專制巔峰產物的產物,使皇權強化達到頂峰。
還有另外一點是憐若另外要說的,大家都知道清朝是滿族入主中原,俗話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話肯定是沒錯的,大家不妨看那些軍機處大臣,滿族人遠比漢族人要多。這也是清朝少數民族心裡作祟,他們害怕有一天江山最終毀在漢人手裡。設定軍機處徹底使清帝的權力進一步擴大,也是為了更好的鞏固滿族的江山。
-
9 # 北辰飛雪
雍正七年(1729年),為了快速處理對準噶爾用兵的需要,雍正皇帝在隆宗門一帶建立了一排平房。雖然房子寒酸,但入選的都是雍正的心腹重臣,比如怡親王允祥、張廷玉、蔣廷錫三人。雍正之所以避開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南書房等,表面上是為了處理西北戰事,其根本出發點,還是加強皇帝集權。
雍正為什麼要設軍機處雍正七年,清廷和老對手準噶爾的戰爭爆發。軍情如火,需要君臣立刻處理且保持較高的秘密性。清承明制,以內閣作為國家行政中心。但此時此刻,內閣對嚴厲的雍正來說,顯然沒有達到心中的要求。
因為內閣位於紫禁城太和門外的文淵閣附近,和雍正所在的養心殿相距一千多米。這個距離並不是太遠,但如果加上重重宮禁和繁瑣的手續,就很致命了。而且軍報到達內閣之後,需要多人經手,自然無法保證秘密性。於是,雍正在距養心殿不足五十米的隆宗門一帶的牆根處,搭建了一排平房,藉此秘密處理西北軍務。
雍正時,青海告警,復分其職設軍機處,議者謂與內三院無異。從1000米到50米,不僅代表著效率更高,也代表著權力更向皇帝手中集中。軍機處才開始被稱為軍機房,後改名為軍機處。軍機處的房子,並不是和牆根緊緊靠在一起,中間有將近2米的空襲。從這條小路,可以快速通往養心殿。距離自己50米還嫌不夠,又另開了一條小道,雍正對權力的掌控慾望,顯露無疑。
軍機處創設之後,原先的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南書房等都被架空。有名無實的議政王大臣在乾隆年間被裁撤。南書房此後只處理文辭書畫,已經不處理政務。但在南書房任職有很高的清望,在清代士人心中有巨大的榮耀,是翰林理想入職去處或者作為皇帝對心腹之臣獎勵。
至此,雍正完全繞開了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南書房等,把軍機處納入了自己的直接掌控。西北戰事結束後,雍正也並未裁撤掉軍機處,使得皇帝乾綱獨斷成為可能。從此,軍機處成為大清帝國一百八十餘年的決策中樞。那麼,軍機處當時是怎麼運作的呢?
軍機處如何運作的軍機處的負責人,俗稱“軍機大臣”,由皇帝在內閣中的滿漢大學士、各部尚書以及侍郎等三品以上親信大臣中選拔。
軍機大臣,掌軍國大政,以贊機務。常日侍直,應對獻替,巡幸亦如之。其屬曰章京,滿洲十有六人,漢二十人。分掌清文、漢字。雍正是一位十分勤政的皇帝。因此,在軍機處成立之初,雍正就命令軍機大臣,當天的工作不論有多少,都要當天完成。
而隨著軍機處處理事務越來越多,只有數人的軍機大臣已經處理不過來。因此,張廷玉等人,在內閣中書中選拔聰明精幹人員,負責處理繕寫等文書事宜。這些人就被稱為“軍機章京”,俗稱“小軍機”。
雍正既然嫌內閣保密性上不足,則軍機處在這方面下足了功夫。所以,軍機處的三個顯著特點便是“勤”、“速”、“密”。為了保障這三個目標實現,軍機大臣、軍機章京們下足了功夫。
軍機大臣帶領著軍機章京們輪流值班,每天五六點鐘,軍機大臣就要到養心殿去面見皇帝。在這期間,軍機大臣跪著聆聽皇帝對某些政務的處理意見,皇帝有時也諮詢軍機大臣的意見。當皇帝對所有政務都發表指示後,軍機大臣便連忙趕回軍機處,把皇帝的旨意複述給軍機章京。
軍機章京快速形成文字,由軍機大臣再報給皇帝過目。皇帝點頭後,軍機大臣則回去蓋上軍機大印,轉兵部發驛馬快遞。每個批文都有相應的派送地點和派送時間,皇帝靠這一套系統統治著龐大的帝國。從皇帝口述,到最終形成文字下發,可能只需要短短2個小時的時間,自然是非常高效的。
此外,雍正皇帝還發明瞭一套密摺制度,密摺(配備專門箱子和鑰匙)可以直接送到皇帝手中。即使軍機大臣,沒有命令也不能檢視。而軍機大臣掌握的檔案,則由其指定負責的軍機章京,沒有被指定的軍機章京不得觀看。這樣,秘密性就得到了保障。雍正還三番五次的告誡軍機處人員,要有高度保密的意識。
有專門的護軍把守軍機處,即使一些親王、大臣、宮女、太監等,沒有皇帝的命令都不得私自進去。那些負責端茶送水的小太監,都必須不識字。且等他們年滿15歲後,便立刻換上新的小太監。
皇帝出巡時,除了留下必要的留守人員外,其他軍機處大臣都跟在皇帝身邊,以備隨時諮詢。皇帝諮詢軍機大臣意見時,往往由首席軍機大臣發言,其他軍機大臣自然會以此為綱領,一般不會違背首席軍機大臣的意思。
最初,擬旨是首席軍機大臣的任務,皇帝也只召見首席軍機大臣。張廷玉精通滿漢文字,文才、記憶力均極好,故能很好地勝任首席軍機大臣的位子。但後來的許多首席軍機大臣,沒有張廷玉的這份才情,便請求皇帝把所有軍機大臣、軍機章京一起叫去“聆聽聖訓”。
就這樣,擬旨等一些文書性的工作就落在了軍機章京的身上,使得軍機大臣有了更多精力處理非文書性質的工作。皇帝對此也樂見其成,避免了軍機大臣專權的出現。
雍正創設軍機處,使其日益替代內閣,是行政制度上的一大改革。此後,內閣形同虛設,軍機大臣雖有一定的權力,但不過是秉承皇帝的意志行事而已。沒有王大臣會議的議決權,沒有內閣的票擬權,使得權力最大程度集中到皇帝身上。軍機處與奏摺制度相配合,真正地實現了雍正“一人治天下”的夢想。雍正在加強皇權的同時,還提高了行政效率,把封建集權推向了極致。
-
10 # 失敗的空
設立軍機處,首要目的是為了高效及時應對西北戰事,提高工作效率。根本目的是加強皇權。
要說兩者有何區別,我們首先要了解內閣是怎麼樣的一個機構。明朝朱元璋時期,為了加強皇權廢除了宰相制度。但是僅憑皇帝一人根本忙不過來,所以為了應對朝政,設立了大學士一職,起到了顧問和秘書的作用。但是為了防止大學士再度坐大對抗皇權,特意設定大學士品級為五品。此時的大學士,基本就是皇帝的智囊團和傳聲筒。到了朱棣時期,讓大學士入文淵閣辦公,內閣正式出現,此時的內閣可以參與討論國策。但此時的內閣,依然沒有什麼決策權。到了朱高熾、朱瞻基時代,內閣權力開始擴大,為了讓大學士名正言順繞過只能五品的問題,此時的大學士往往兼任各部尚書從而使得品級上升為一品。此時內閣有了“票擬權”開始威脅皇權,以至於朱瞻基培養宦官理政,設內廷制約內閣。到了明神宗時期,內閣權力達到頂峰,不但凌駕於六部之上,而且還有“封駁權”,即皇帝下發的聖旨內閣認為不合理,可以駁回。可以說,內閣再次成為了宰相機構,而且嚴重製約著皇權。
再來說說軍機處。軍機處最早是個臨時機構,雍正年間在西北用兵準噶爾,雍正以內閣地處太和門外容易洩露軍機和程式繁瑣耽誤前線軍務為由,抽調大學士在隆宗門內設定軍機處。在軍機處中,前線戰事雍正一言而決,軍機大臣只負責抄送和傳達命令,不但高效,皇權也得以加強。所以,西北戰事結束後,軍機處不但沒有裁撤,反而連政務外交也逐漸交由其處理。至此,皇權達到頂峰。
可以說,清朝設立軍機處來繞過內閣,正是為了還原內閣最早的功能:你是給皇帝跑腿的,而不是給皇帝拿主意添堵的。
-
11 # 舊時樓臺月
清朝為何要設立軍機處?其實這主要是清朝皇帝適應中國封建君權不斷加深的這一歷史大背景之下所做出的決策。次要原因則是雍正皇帝在處理西北軍務時的現實需求所導致。
明朝內閣制度建立於永樂年間當時的永樂帝,他雖然擁有著治國謀政的雄才偉略,但是一次又一次的御駕親征,讓他不得不放棄對政治的全權操控,於是一個幫助皇帝處理正式的機構內閣應運而生。
隨著明成祖的即位,內閣也得到了的一定的發展,制度逐漸完善。自此以後,朝堂中的決策權、議政權,行政權三權分開。原本宰相所擁有的決策權牢牢把握在皇帝自己的手中。議政權由內閣包攬,行政權劃分給流部。自此,我國傳統的行政機構得到了充分的完善。
萬曆年間的張居正改革,更是讓那個內閣整個政府運轉的中樞機構,內閣制度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當然內閣的發展也有其缺點,在永樂帝之後,內閣的權利一步步得到了增強,這對皇權有一定分化,在當時的制度下即使皇帝是個不理朝政的昏君,整個國家也能夠順利地維持運轉。
和明朝不同,清朝的帝王喜歡把權力全都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因此內閣制度並不適用於清朝,所以雍正年間建立了軍機處。
軍機處的建立是整個清朝中樞機構的重大變革,這標誌著整個封建歷史的中央集權發展達到了頂點。之後到了乾隆年間軍機處進一步發展成為了整個國家的最高執政機關,而內閣則成為了普通的辦理例行事務的機構。
一、軍機處建立的歷史程序與封建君主權力的加深相伴而行雍正年間,西北戰事頻發,有很多關於戰爭的決策問題需要皇帝與大臣商討,因為內閣設立在太和門外,為了避免洩露軍事機密,雍正下令在隆中門內設立“軍機房“來商討軍事密令。之後”軍機房“改名為”軍機處“。
軍機處中所選拔的官員大多是皇帝親信。這個機構獨立於傳統的正式官僚體系之外,所以並沒有傳統機構臃腫滯後的缺點。或許是看到了這個機構對於皇權的維護作用,因此即使西北戰事已經被平定,機構也並沒有被廢除,並且他涉及的職權越來越大。
乾隆五十六年,清政府傳統的議政王大臣會議被廢止,此時的內閣權利也漸漸被架空成為一個辦理例行事務的普通政治機構。朝廷中的一切重要軍機大政皆由軍機處所辦理,漸漸的軍機處統攬了整個政治系統的軍權政權,為處理政務軍機大臣日日往返於宮廷之間。
二、軍機處的職能有利於封建皇權的強化軍機處在剛剛被建立時,主要負責管理西北軍務。之後負責根據皇帝的旨意撰寫聖旨。皇帝在批閱奏摺時,如果有疑惑,往往會叫軍機大臣前來共同商討。如果皇帝已經作出判斷,軍機大臣則只負責執行。
商討處理國家大事,如果皇帝在某件正事上無法作出裁決時,往往會交給軍機處進行議奏。特奏政事的由軍機處檢視,是否可按此執行,檢視之後軍機處撰寫命令上奏。軍機處內部會同議奏或與其他關係衙門進行議奏的事項,由軍機處處主稿上奏給皇帝。
處理重大案件,皇帝將一些事關重大的案件交給軍機大臣進行審理擬定時,軍機大臣會同三司共同審理,軍機大臣可單獨在軍機處對犯人進行提訊,也可使用刑訊。
官員任免問題,朝廷中的重要文武官員以及六部中的各尚書,侍郎,地方各省的總督,巡撫 均由軍機處負責撰擬應補名單,交由皇帝篩選。進行科考時,也由軍機大臣開列主考稽核名單上報皇帝選用,複試或殿試時軍機大臣負責核對考生試卷筆跡,以及任命閱卷大臣。
在進行軍事活動時,軍機處負責考察行軍道路上的地理環境,估算所需準備的兵馬錢糧。在核對出準確的資料之後,交由六部中的戶部、兵部等衙門負責準備。
處理地方事務,監管地方官員。軍機大臣可奉皇帝旨意以“欽差“的身份,前往地方各省進行檢查或者處理正事。
總的來說,軍機處相當於皇帝的“秘書“,它的工作並不專門針對於某一部門或某一地點,而是整個大清朝的官員系統。在軍機處內部,並沒有設定專門的官位軍機大臣,軍機章京,都是官員在負責原來職務上的一個兼職,他們的任免並沒有確切的規章制度,完全出於皇帝的意志。所以他們可以算是皇帝維護中央集權最有力的工具。
三、軍機處與內閣的差別:前者是後者在於君主集權的升級版首先就是兩個機構設立的目標,不同內閣的設立主要是為了幫助皇帝處理政務,軍機處的設立的初衷是為了軍事戰爭,之後職權才日益加重,所以軍機處算不上是正常的政治組織。
不過軍機處在剛剛成立時,就涉及了一部分政治機務,之後由軍事向其他方面進行發展,加上軍機處中的主要官員一般都是大學士,尚書侍郎等官員進行兼任,所以很多人都感覺軍機處是內閣的濃縮組織。
明朝時期,內閣的主要作用是侍奉在皇帝左右充當皇帝的顧問。之後又擁有了票擬權。協助皇帝處理整個政治流程中的各項事務,但是軍機處的工作完全是獨立於這些組織之外的,由皇帝直接領導。內閣中的那個大學士,並不是時刻侍奉於皇帝左右,而軍機大臣設有值房,可以說日夜陪伴在皇帝的身邊經常見到。
(1)權力大小不同:
在傳統的內閣制度下,奏摺是要先遞給內閣大臣進行批閱,在內閣大臣給出處理意見之後才會上報給皇帝,皇帝根據內閣大臣的意見作出決定。
而清朝的奏摺直達皇帝中途不許任何人看,皇帝在批閱之後軍機大臣在每天早上面見皇帝時,聽取皇帝的處理意見,皇帝詢問之後大臣才能夠發表意見,如果皇帝不詢問,那麼軍機大臣則只負責執行。所以明朝的內閣大臣對皇權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約,而清朝的軍基礎則是完全聽取皇帝的命令。
(2)機構保密性不同:
相比於明朝來說,清朝時的軍機處保密性更高。軍機處裡裡外外有重兵把守,無論是王公大臣還是太監宮女,都嚴格禁止私自進入軍機處。並且裡面的奴才也都是15歲以下不認識字的小太監,超過15歲就會立刻被換。
根據皇帝要求奏摺直接帶到皇帝面前,中間不許任何人經手,哪怕是軍機大臣,也沒有辦法親自看到奏摺的內容,並且大臣進行上奏時有特製的小盒子進行傳遞,這個盒子只能由皇帝以及上奏大臣的鑰匙開啟。
另外就是行政速度,乾隆時期曾規定不管有多少奏摺上奏當天必須處理完畢。根據軍區大臣的工作流程,早上五、六點鐘左右他們就要去養心殿面見皇上,聽取皇上對政務的處理。
之後皇帝在徵求過軍機大臣的意見之後下達指示,軍機大臣回到值房將旨意傳達給軍機章京,由他們撰寫聖旨之後到養心殿由皇帝批准。而明朝的內閣就不是這樣了,明朝下達聖旨要經過多個部門的草擬、稽核、修改。
總結:其實無論是明朝的內閣制度還是清朝的軍機處,其實都是封建皇權壓制宰相權力的產物,不過隨著歷史的發展,內閣漸漸也成為了皇帝眼中的“相權“,為了壓制這個對封建皇權有阻礙的力量,軍機處應運而生。雖然這兩個機構在具體權利上存在很多差異,但它們的本質並沒有區別。
-
12 # 毛筍56561098
毛筍答題:
內閣制度始於明代,清入關後,政治制度襲明制,其中包括內閣。
清廷的日常政務繁忙,於是內院承擔了轉呈一部分題奏章的工作。不久又將翰林院併入內院,稱內翰林國史院、內翰林秘書院和內林弘文院。與此同時,內三院的職官設定亦漸趨完備,除滿漢大學士、學士外,還有侍讀學士.、侍講學士等官,又規定大學士品級與六部尚書相等,學士同待郎品級。
順治十五年(1658),正式將內三院改稱內閣(滿文稱多爾吉衙門。)
內閣的職能:根據清《會典》的記載,內閣"掌議天下之政",為皇帝草擬頒佈制、詔、勅,下屬大臣向皇帝進呈的題奏表籤,亦經內閣票籤,奉旨後轉六科或各部傳抄遵行。內閣乃是協助皇帝辦理國家政務的最高中樞機構(後由軍機處完全替代)。
在清代,人們把它比之為前代的中書省。將入內閣叫做"登政府",榮呼大學士為"相國"、"宰執"、"揆席,也有叫做"中堂"的。
現在主要來說說"軍機處":
軍機處全稱"辦理軍機事務處",亦為清代所獨創。它是有清一代作為政治中樞影響最廣、起作用最大的一個機構。
軍機處的出現,與雍正初清迋向西北用兵有密切關係。至於何時正式設立,說法頗多,有說雍正四年、七年、八年、十年。我查了一下資料,應該是雍正七年設立的。弘曆(乾隆)即位初,因暫設總理事務處輔佐政事,軍機處一度取消,到乾隆二年(1737)又恢復。
乾隆朝,清廷統一新彊,對西北用兵告一段落。軍機處本應撤消,原因是軍機處權勢卻越來越重,乃至軍事、國事大計無不總攬,後種種因素,仍將其存在。嘉慶時修《會典》,加入軍機處一卷,在涉及職掌時,歸結為"掌書諭旨,綜軍國之要,以贊上治機務"。嘉慶十年,御史何元烺上疏,以軍機處名不符實,要求"酌改",被駁回,嘉慶曰:"兵可百年不用,而軍機處不可一日不用"不能因"國家承平日久,並古大司馬之職亦可不設乎"為由,否定了何的奏疏。因此,軍機處才得以存在。直到宣統三年(1911年)初,清廷被迫實行君主立憲,設立責任內閣,軍機處才被取消。末幾,清廷亡。
軍機處機構本身特點,歸結為簡、速、密三字。先說簡,就是人員少,只設軍機大臣和軍機章京二職。軍機大臣一般為五人,三滿二漢,如需要設七人,四滿三漢。首席軍機大臣由親王或重臣擔任,如晚清恭親王、榮祿。
其次是速:
即辦事效率高,今天的事情今天辦完,絕不會拖到明天。
最後是密:
軍機處設於接鄰內廷的隆宗門裡,不易受到外界干擾,又嚴禁外官擅入值廬。皇帝如在其它地方聽政,如,(在圓明園設於如意門內、西苑在西苑門內、其它如出巡、謁陵或承德避暑山莊等,都在行宮門內設值房)。軍機大臣為避免嫌疑,平時儘量少與地方督撫外官或京城部院官吏交往應酬。
軍機處的職能:
早朝畢,軍機大臣進值廬辦公,將昨日各地奏章由敬事房呈上,閱完奏章,軍機處能解決的,在奏章中夾上條陳,棘手的,無權處理的,將奏章全部呈上,由皇帝親自批閱,皇帝批閱後,再將奏章全部送回軍機處。軍機處將處理決定的奏章再擬旨,再上達天聽,經皇帝同意後,蓋上軍機處銀印,或明發上諭、或迋寄。上朝時,皇帝的決策亦有軍機處擬旨。因此軍機處是承上啟下的重要中樞機構。
"辛酉政變"前,御史董元醇上折,請兩宮太宮垂簾聽政,被顧命八大臣(實際上的軍機處)痛駁,而慈禧看折後,正中下懷,並將此折留中不發,犯了清制的大忌,八大臣索要無果,便全體不辦公,稱之為"擱車"。國家機器頓時癱瘓。慈禧見狀,無奈,只好將董元醇的奏摺發回軍機處,國家機器才開始正常運轉。
限於篇幅,只能簡說一下軍機處。如有錯誤之處,敬請指正斧削。
-
13 # 說讀新史
軍機處是清朝獨有,是大清王朝100多年的決策中樞,由雍正皇帝創立。那麼雍正皇帝為什麼要創立這個決策機構呢?
我認為雍正皇帝設立軍機處是為了破解集權統治帶來的難題。在1724年,青海和蒙古等地發生叛亂,被年羹堯蕩平。叛亂的首領逃亡到了準格爾,1729年,決定對準格爾發動戰爭,戰事爆發,軍情緊急,需要立刻處理並且保密,但是當時的政治結構不完善。
清朝時繼承明朝的制度,以內閣為行動中心。內閣的辦公地點距離雍正皇帝的辦公地點相距甚遠。宮內處理流程手續繁雜,管理嚴格,門禁重重,通行不是很方便,所以容易延誤軍情。並且軍情先到內閣,容易洩露軍機。
雍正皇帝想到了一招,他在靠近寢宮養心殿的附近搭建了一排平方,稱為軍機房,後改稱軍機處。從養心殿到軍機處,兩者相距不到50米的距離,距離縮短意味著政務軍機處理快捷,皇權也更向皇帝手中集中。
在戰事結束後,雍正皇帝並未撤銷軍機處,反而對其增加了處理文書事務的行政職能,又鑄造軍機處信印,存放於大內。一個臨時機構為何存在如此之久,職能之多,影響之久?因為雍正皇帝藉著軍機處靠勤勞,速度和保密破解了集權統治的難題。
1(勤勞),軍機處一經成立,雍正皇帝就下令,當天的奏章,不管有多少,當天都必須完成。2(效率和速度),軍機大臣入職後,早晨五六點,天還矇矇亮就要起床去養心殿面見皇帝,聽皇帝對政務的處理意見。皇帝在討論下達指示後,軍機大臣就會快步趕回50米外的軍機處,由專人提筆代皇帝擬旨。寫好後,軍機大臣再拿著寫好的聖旨趕回養心殿讓皇帝批准。來來回回不出多長時間,很多政務就處理好了。皇帝批示好後會加蓋軍機處印章,交由兵部來傳達,六百里加急,飛馳的駿馬帶著皇帝的批文奔赴國家的四面八方。3(保密),軍機處成立後,雍正皇帝三令五申告誡大臣“臣不密則失身”的道理,並且規定軍機處外由護軍把守,上至皇親國戚下至太監宮女,任何人沒有皇帝的允許都不許進入。
雍正皇帝憑藉軍機處實現了以一人治理天下,皇權高度集中,將重任放在了肩頭。
回覆列表
軍機處是清朝官署名,也稱“軍機房”、“總理處”。是清朝時期的中樞權力機關,於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設立。
雍正帝以內閣在太和門外,恐漏洩機密,始於隆宗門內設定軍機房,選內閣中謹密者入值繕寫,以為處理緊急軍務之用,輔佐皇帝處理政務。雍正十年(1732年),改稱“辦理軍機處”。設軍機大臣、軍機章京等,均為兼職。乾隆帝時期復設軍機處,從此成為清朝的中樞權力機關,一直到清末。
雍正皇帝透過軍機處這一工具,把王朝的政府——內閣,排除於政務之外。並使之成為“閒曹”而有名無實,結束了秦漢以來“君權”與“相權”鬥爭,促成君主極權政體的形成,把我國傳統的封建專制主義推至極點。
清軍機處與內閣的區別在於:
1、軍機處在名份上並不是國家的必不可少的正式機構,它更象是總督、巡撫之類封疆大吏的幕府,軍機大臣就象是幕僚。幕僚可以在決策中起很大的作用,但它終究只是個“幕僚”而已。而明之內閣是官僚機構與皇帝溝通的必經的一道程式,它與幕僚的區別是,後者是“想問就問,不想問就不問”。
2、軍機大臣“無權”。綜觀軍機處的全部活動,它的職掌基本上可歸納為辦文牘、備顧問二項。實質上是皇帝個人的機要秘書部門而已,內閣的“票擬”大權自然是想也不用想了。而且,沒有哪項制度規定軍機大臣可以行使某某權力,軍機大臣一般都是兼職,他的正式職務可能是某部尚書,那麼他的權力就是處理部務,但他並不是在行使軍機大臣的職權。一言以蔽之,“軍機處雖為政府,其權屬於君;若內閣,則權屬於臣”。軍機處的設立取得了令清朝統治者滿意的效果。“自設軍機處,名臣賢相不勝指屈,類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過有庸臣,斷不至有權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