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墨書城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多種含義。

    1.榜樣樹立起來,人們就會根據榜樣的標準,去裝飾自己,欺世盜名。但是大盜,也確有其能。

    2.道家所言:心死則神活。應該省略了,聖人之心不死,就不能成為聖人,則陰陽被天地所盜。

    3.天地是大盜,人也可以是大盜,奪陰陽之造化,可以成為聖人。

  • 2 # 潤789

    謝邀!莊子所言“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道家思想精䯝。我理解,聖人是人們尊敬的先軀,他的思想影響後者的發展和生活。聖人的一言一行尊為座右銘,聖人的存在對照大盜(貶義)就很多了,因為世界上聖人不多見。如果聖人不存在,沒了身份上的對照,天下也沒大盜而言。

  • 3 # 白家爭鳴

    這裡說的聖人,是一個標準,一個地位

    這裡說的大盜,大盜偷心,欺世盜名

    我就見過很多善於說學問的,其實都不是為了眾生說法,而是為了自己的地位

    這樣的人,也就是毛爺爺說的詩閥,學閥,文閥

    他們是自私的,邪惡的,但是很多百姓沒有條件識別他們

  • 4 # 離相如如

    老莊都並非完全否認聖人的偉大!但聖人不是每個時代都有,而且有聖人之才德者未必能有聖人之位!如果聖人無位卻又眾望所歸,民眾何去何從?從政者何去何從?聖人又何去何從?

    每個人都想當聖人,但才德與位都不具備,那就盜取聖人之言之行招搖撞騙吧!把民眾帶到溝裡,把國家帶入邪路,把自己帶入深淵!哪個大盜說自己是大盜?!都是滿口的仁義道德,卻滿肚的男盜女娼!給自己與追隨者挖下一個又一個鮮花鋪滿的陷阱!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也許偏激了!沒有聖人之前,人吃人的現象也是屢見不鮮的!但披著羊皮的狼比身著羊皮的狼讓人感覺更可恨!在莊子中,孔子仍是很可愛可敬有人情味的!但似是而非的儒者就都不是東西!莊子大智,對孔子,墨子也是自嘆不如的!但後世掛羊頭賣狗肉的冒牌聖人及聖徒太不肖了!所以莊子批評他們!老子至聖,早就看破高舉聖人道(仁義禮)的弊端,但又開不出萬能良藥!聖人之道雖有後遺症,但比沒有好!先用著吧!後世學老莊的很多,但都從未拋棄聖人開出的良方!只是在用的因勢利導,或輔以道家的無為,或配以法家的嚴峻,或套以墨家的節儉……應付著也用了幾千年!

    算了吧!

  • 5 # 齊物行者

    呵呵,莊老先生說的是,嘴上誇誇其談自我顯擺的“聖人“”。這樣的聖人,無非求名求取個人利益。

    一個顯著例子,菜陰文不是一直打著愛臺護臺的幌子,看看做了幾件對臺灣發展有利的事。

    而真正做事者,諸君可看自己周圍,有自我吹噓的嗎。

  • 6 # 林氏天河

    聖人不死 大盜不止,是在說當時一些社會現象。不能以聖人的角度去看待管理社會,不能以聖人的道德準則去要求百姓。否則天下將大亂。換句話說就是你這些站在雲端的人別整天逼逼,別以為聆聽你的教誨全天下就能和聖人一樣道德高尚。簡直站著說話不腰疼。例如日本人講就衛生,他們都是聖人麼?那麼規律,屁,那是法律約束的結果。例如上海的共享雨傘沒任何保護措施一夜全部丟失,這是典型的以聖人去看待大眾和要求大眾要有聖人品質,那肯定輸的很慘。在換個簡單點的就是,你別整天的要我道德高尚,知禮懂節,處處為人和藹可親,整天整些有的沒得,你的角度和我不同,我只想吃飽飯,我都快餓死了你讓我為人處事,道德水準和你一樣,可能麼?你可曾處在我的際遇上思考問題?所以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 7 # 李鎖根1

    有天必有地,有冷必有熱有善必有惡,因此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相剋的。

    有原則的順其自然,尊重客觀也許煩事會少些。老年人更適合上述所言。

  • 8 #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真意:

    不是以往人們按白話理解的錯誤意思:聖人如果沒有被消滅,那麼大盜就不會停止 。

    真意是:聖人不用主觀意志壓制民主的死辦法(死字意思),大盜不用民主辦法止定(止字意思)。

    例如:

    人睡覺中是聖人,不壓制身體休息呼吸(民主),即讓人睡覺休息呼吸(民主);人患盜汗病是個大盜,不會在睡覺中停止,即不讓人正常睡覺(民主)。社會政治同理。

  • 9 # 空谷皓月明

    一個事物的兩面。大盜和聖人是一對相生的概念。最好的境界是不知道。不知道說明沒有大盜,自然也沒有聖人。但天地就是那樣如常的執行。

    人自身在正常時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器官,只有在病痛時,才發現它的存在。然後才尋求靈丹妙藥。知道的靈丹妙藥越多,說明病的越嚴重。

    道家的這一論斷,就是想說明,在德之上,還有道!道才是根本,道在,是不需要德的。只有先失了道,才顯出了德的作用,而如果一味的強調德,卻不去追求道,是本末倒置。

    我以為,不論治國還是修身,從高到低的層次都是一樣的,即,道,德,法,制

  • 10 # 使用者4403907316

    聖人是陽,大盜是陰,陽生陰。聖人存在一天,大盜就存在一天。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善惡相成。這句話也可以這樣說:法律不死,犯罪不止。法有多大,罪有多大。陰陽相生相剋,才是現實世界的真相。

  • 11 # 我獨我行

    莊子說的決對正確,以我們經過時代就可說明一切,經過五六七十年代的人們都清楚,那時我們只信新文化,根除舊社會所虛立的假聖人,那時無大盜更無小盜。

  • 12 # 雲無相水無形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句話中,聖人指誰,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被尊稱為聖人的應該只有儒家創始人――孔子。而其他諸子百家雖有豐富哲理,但對當時的社會影響力來說,沒有受到上層統治者的重視而被弱化,其影響力不論在統治階層還是平民階層都沒有被普及化。因而,聖人一詞應專指孔子。

    那麼,道家創始人――老子,為什麼沒有被我列為聖人的稱謂,這就與儒道兩家的治世思想有很大關係,孔子只是在人民大眾中,具有很高的智慧,淵博的知識,深刻的教育思想,也就是教人們去愚入智,一切學說都是講述人與人的關係為基礎理論,以及下層人民必須服從上層君王的治國剛領。因而屬於人的範疇。

    儒家思想以“仁、義、禮、智、信”“六德,六行,六藝,三綱五常”……為治國思想,適應了封建專制統治需要。這些思想被統治階層吸收後,那就變成了法律依據,成了統治天下人民的條條框框。

    老子的思想,也稱道家思想,是以探索宇宙萬物之本源,用清淨無為,無所不容,無為而治,達到人與自然(道)的和諧。反對鬥爭,反對統治階層對人性思想的各種束縛,讓人民成了統治價層的附庸。因此上,老子是超聖者,非聖人二字所得表達。

    大盜指的是誰,在此,因與聖人相對,不可簡單理解為小偷小摸者,而是指社會統治階級的最高層,擁有國家權力者,――國君。

    依此為據:此話可翻譯成:儒家對人民的統治思想如果不被消滅的話,(而道家的無為而治的思想就不會被人民認可,被統治階層認可)那麼,統治國家的君主就永遠會以此為藉口,千萬年的去提倡他們給百姓法律理由,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妻以夫為綱……愚弄天下百姓,直到永遠。

    這也是儒道之爭的一個深度故事。

  • 13 # 酒騎風

    這句話的意思,要放在老莊思想的背景下進行。

    老莊思想的核心是:最好的社會就是絕對平等的社會。

    大家都平等了,我害你有什麼好處?你欺負人有什麼意義?然後世界就安靜了。

    這時候,忽然產生了一個聖人。

    對其他人來說,我到底哪點比聖人差呢?

    琢磨不明白是吧?那就取而代之吧!

    然後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這個竊國者,就是所謂的“大盜”。

    換句話說,聖人提出的單純的東西,到了大盜那裡就變成了作惡的工具。

    我的理解,莊子對這句話的解讀,單純在描述一個現象,連莊子都未必願意回到那個理想的平均時代。

    解決方案是絕聖棄智,把聖人都封印了,有意義嗎?遲早有一天,封印還是會碎的。

    就好像鬥帝封印了魂滅生,並不能消滅魂殿,是一個道理。(蕭炎做到了,所以就離開鬥氣世界了)

    所以回到原文:

    夫谷虛而川竭,丘夷而淵實。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雖重聖人而治天下,則是重利盜蹠也。

    怎麼看怎麼像是提了一個問題,並不是給了一個解決方案。

  • 14 # 海盜金銀島

    儒道之爭,引發莊子對“聖人”的評論。這個出發點非常符合當的背景時代,莊子是提倡絕聖棄智的。在莊子看來,儒家所倡導的那些“仁義道德“皆是違背道家所倡導的“道”的,就是因為有了“孔聖人”們,世界上才滋生了“大盜” 盜世欺名,正所謂此“聖“為,才使世界不太平。再者,道家講的是物極必反,道是有兩極的,安順處時,才是太平世界的中道。

  • 15 # 檻內小紅

    聖人之說如同寶劍,聖人和開明君主用之國治天下平,奸臣和暴君用之則眾人反受其害。君不見,後世統治者把儒家之說當成君君臣臣、王霸天下之利器也!

    聖人治理好國家,奸滑之人把國王控制住或殺了國君,整個國家和聖人之說都成了他的了。田成之殺了齊國國君,自己成了新的國君,整個國家為他所用。別的小國不敢言,大國因為利益而不言。此即是竊國者大盜也。

    但如果如同大自然中動物自我繁衍生息,又有誰能輕易把所有動物佔為己有,驅使它們為己所用呢?

  • 16 # 黃忠徒孫

    神話故事,當時滅亡,也是應該,罪魁禍首罪孽滔天無惡不為活該吧邪教破壞黑子。孔子,老子,不是國學國教導的聖明人,什麼時候要死了才能,讓強盜雄起加強?聖人死了,你就可以盜盜盜了吧。哈哈哈哈哈什麼玩笑呢。難道老子,孔子,也是罪人啊,我呸。莊子是小人的大盜黑手。庇護掩蓋自己的狂言血口噴人邪惡劣心態。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高實在高。難道至今沒有聖人出現了,原來已經死亡了。聖人已死,無需擔心吧。不會再來了。除非魔邪自溢身潰而不會歪歪扭扭歪門邪道。再說了那裡有聖明在的。再見吧,

  • 17 # 一陽來復

    聖人不死一一超凡入聖者本就不死!

    大盜不止,此盜俗義之盜,是從世俗而言,其實是融合真一,不生不滅!

    如果這句話真不解悟,那是仙緣未到。

  • 18 # 尚廣智1

    有其正必有其反。聖人,仁義道德的楷模,仁義道德興,雞鳴狗盜行。無正則無反,故而,“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是中國古典的哲學觀。

  • 19 # 江湖依舊老了

    我也說幾句行嘛?

    我的理解,大概和《莊子·齊物論》中《莊周夢蝶》的思維模式差不多:“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莊子所言特指“大盜”,而不是普通的盜,這裡對大盜的限定,古人有大盜竊國之說,往往能篡權奪位的都是一些“滿口仁義”的“聖人”,其實莊子本人也是很反對很多儒家的思想的,比如莊子就比較反對儒家。莊子批判仁、義、禮、智是對人的自然本性的破壞,是導致社會階層分化和混亂的根源,莊子認為仁義禮樂的是大盜“竊國”的工具。

    所以莊子說的“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就是指那些竊國或者那些能做出驚天動地大事的人,他們都是那些滿口仁義禮樂的“聖人”。固何為大盜,何為聖人?一念之間。如無聖人即無大盜,到底蝴蝶夢到莊子,還是莊子夢見蝴蝶,就是這個道理。

    遠古,百姓靠天吃飯,只在乎溫飽,而聖人的出現,有了仁義禮樂,也就帶來了社會階層分化,就有了爭鬥,有了秩序,有了政治,各種思想互相攻擊,這些都是大盜行為。所以莊子將聖人和大盜的概念模糊了起來,莊子即是蝴蝶,蝴蝶亦是莊子。

    所以莊子說“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聖人死光了,哪裡還有大盜呀。

    另,我覺得古人是不是也會和現在人一樣打字錯了,把大道錯打成了大盜,嘿嘿。

  • 20 # 滬上七先生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很多時候,大善就是大惡!

    第一句,不是在詛咒聖人們去死。而是說這世間只要還存在評定聖人(好)的標準,那麼大盜(壞)也就永遠不會消失的。備註:莊子《齊物論》、自然多樣性。

    第二句,我們若善意的幫助羔羊(可憐的)而殺死狼(兇惡的);那麼我們是善呢?是惡呢?

    自然就是這樣,有好(聖人)就會有壞(大盜)!有狼(兇惡的)吃羊(可憐的),也會有羊吃草的!齊物,眾生皆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懂茶的人多嗎?500一斤的和5000一斤的茶所謂懂茶人能品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