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39健康網
-
2 # 優醫邦線上
痛……痛……好痛……
痛風不發作的時候,很容易被忽視,可一旦發作起來,那滋味真是不好受。
痛風發作時,使用秋水仙鹼、糖皮質激素等藥物藥,可以起到很明顯的止痛效果。但是當身邊沒有止痛的藥物時該怎麼辦……
除了服用止痛藥物之外,那可以自己採取哪些措施來緩解痛風的折磨呢?
冰敷
痛風發作時,可以使用碎冰冰敷。冰塊有麻痺及緩解疼痛的作用。將碎冰袋置於患部關節上20分鐘,中間最好墊個毛巾或海綿。
注意,千萬別熱敷或用熱水泡腳,溫度上升會使炎症反應、水腫加重,加劇疼痛。
注意,千萬別熱敷或用熱水泡腳,溫度上升會使炎症反應、水腫加重,加劇疼痛。
一、臥床、抬高患處痛風急性發作時,最好臥床休息,適當的高抬腿有助於緩解你的疼痛感,將患肢抬高30度左右,以利於靜脈血迴流,使疼痛減輕。躺在床上的時候,患肢下面加個枕頭就可以了。
二、 大量飲水急性疼痛時期,需要大量飲水。可大量飲用溫開水,最好是弱鹼性天然礦泉水。再喝一碗熱開水,邊吹邊喝,喝完再添水。飲水量以本人不出現不適感為宜,多排尿。熱水更有利於排尿、降尿酸。
三、 瀉鹽泡腳快速止痛瀉鹽又叫硫酸鎂,具有鎮靜、抗痙攣、消炎去腫的作用,痛風患者可以將腳放入伴有瀉鹽的水中浸泡20-30分鐘,便可減輕疼痛,而且還有助於尿酸排出體外。
發作期的飲食也應該格外控制:一是禁酒禁甜飲料。
酒精和飲料中的果糖會影響尿酸的代謝,不利於疾病恢復及控制。
二是不吃高嘌呤食物。
哪些食物屬於高嘌呤食物呢?痛風發作期,下面幾類不要吃。
海鮮:這裡所說的海鮮包括魷魚、白鯧魚、羅非魚、鮭魚、沙丁魚、鳳尾魚、帶魚、秋刀魚、甲魚、鰱魚等。
內臟:內臟包括動物的肝臟、腎臟(腰子、腰花)、腦、脾臟(連鐵)、小腸、大腸等。
濃湯:濃肉湯、濃魚湯、海鮮或者各種火鍋湯都應儘量避免。
以下食物儘量少吃。
畜肉:主要指豬肉、牛肉、羊肉等。
2. 以碳水化合物補足熱量的需要,主食以精米麵為主。
3. 限制脂肪的攝入量,烹調要用植物油。
4. 社群鹼性水果和蔬菜,促進尿酸的排洩。
5. 早餐最好選擇牛奶+麵包+素菜;午餐和晚餐可選擇以白米飯、素面條、素餃子為主食,雞蛋為主菜。合併高膽固醇血癥的痛風患者應該只吃蛋白不吃蛋黃,每餐吃八分飽,可適當新增鹼性水果和蔬菜來增加飽腹感。
三餐飲食處方1. 每天嘌呤的攝入量要嚴格控制在150mg以下。
2. 每天蛋白質的攝入量為50~70克。
3. 脂肪的攝入量每天不超過50克。
4. 液體的攝入量每天不少於3000ml
5. 每天可以吃兩個雞蛋(伴有高膽固醇血癥者不要吃蛋黃)、250ml牛奶、2個水果(如梨、桃等)、6兩主食,蔬菜不超過500克。
-
3 # 漢唐中醫3
病例1田某,腳趾痛數月,尿酸482,服藥十劑痛止。尿酸降至380至今兩年未發。病例2李某,腳趾,踝,膝,手指,腕關節。痛八年重時不能行走。服藥十劑。痛止,未做化驗。病例3白xx,男59歲,痛風l5年餘。腳趾,踝關節腫痛反覆發作。血尿酸585。
土茯苓60萆薢30威靈仙15桃仁10紅花10澤蘭l5山藥30生甘草23桂枝23制附子30赤芍30麻黃5知母l5蒼朮23川牛膝30黃柏10雞屎藤30。服藥七劑痛止。未做血尿酸檢驗。
病例4鄭Ⅹ男30歲手足關節痛,尿酸635。痛風。
初診:2019,6,22。
炮附子15肉桂10黨參30生白朮30茯苓30豬苓15澤瀉20桂枝10萆薢30土茯苓60炒枳實20秦皮10威靈仙15赤芍15山藥30防己10懷牛膝30生甘草15。7劑。
2診2019,6,29。
炮附子30肉桂10黨參30生白朮30茯苓30豬苓15澤瀉30桂枝10萆薢30土茯苓60威靈仙15山藥3O赤芍30秦皮15雞矢藤30生薏仁30懷牛膝30生甘草15。7劑服完痛失。
三診2019,8,4。己無症狀,血尿酸506。
炮附子30油桂10黨參30生白朮30茯苓30豬苓15澤瀉30桂枝10萆薢30土茯苓60威靈仙15山藥30赤芍30秦皮15雞矢藤30生薏米30懷牛膝30生甘草15生薑15。7劑繼服。
-
4 # 何懿醫生
其實痛風的止痛主要有以下幾種辦法:
1、 非甾體抗炎藥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止痛藥,主要作用是抑制環氧化酶減少炎症因子釋放從而控制區域性炎症水平。這一類藥的種類非常多,比如說在以前很常用的尼美舒利、吲哚美辛等,但是胃腸道副作用都非常大。隨著科技進步,研究出了環氧化酶-2特異性的抑制劑,比如說依託考昔或者西樂葆等。這一類的藥物,只抑制產生炎症因子的環氧化酶2,而對發揮生理作用的環氧化酶1沒有抑制作用,所以胃腸道風險相對較小。
2、 秋水仙鹼;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藥物了,可以說是痛風患者都知道的藥物。痛了就來幾片,很快就緩解了。但是秋水仙鹼應該怎麼使用呢?以前就是痛風急性發作,趕緊吃2片,不行每2小時左右加1-2片,直到疼痛緩解為止或者出現了腹瀉的副作用。那現在呢,很多研究表明,早晚各服用2片左右的秋水仙鹼,治療效果也是很好的,而且副作用要小很多。所以建議痛風發作的患者可以用早晚各1mg秋水仙鹼的方案止痛。
3、 激素類藥物;估計很多人聽到激素就膽戰心驚,覺得副作用很大;確實長時間服用較大劑量的激素副作用是很大,但是痛風急性發作,一般是來的兇猛,去得也快。所以短時間用3-5天的激素相對來說是沒有多大的副作用的。而且痛風急性發作一般來說都是單個關節疼痛,激素還可以進行關節區域性注射,副作用就更小了。
4、 外貼膏藥,冰敷治療。痛風急性發作的特點就是單個關節紅腫熱痛,所以,外貼一下膏藥效果也還不錯。當然冰敷治療也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可以減少區域性滲出,消腫止痛。大家切記,痛風急性發作,不能夠熱敷,只能冰敷。同時腫痛的關節儘量不要活動,休息為主。
總結一下,藥物主要有三類,激素、秋水仙鹼、非甾體抗炎藥,如何選擇,需要根據患者情況決定,切記不要自己隨意亂搭配藥物,因為我們見過太多自己胡亂用藥,導致胃出血,胃潰瘍,高血壓加重的患者了。一旦痛風發作,建議當地醫院風溼免疫科及時就診。
-
5 # 小荷健康科普
痛風急性發作時,儘管有高血尿酸,一般不急於服用降血尿酸或排尿酸的藥物,因為突然的血尿酸下降,反而使關節疼痛的部位遷移和症狀延長。可以多喝水,將尿酸排出體外。切記不可以熱敷、冷敷或按摩。熱敷會刺激面板,冷敷會促使血中的尿酸進一步沉積。按摩會使關節部位充血,加重腫痛。
急性痛風發作時,最先出現的症狀是急性痛風性關節炎,一般好發於下肢關節,典型發作為起病急驟,數小時內症狀發展至高峰,關節及周圍軟組織出現明顯的紅腫熱痛,疼痛甚為劇烈,甚至不能忍受被褥的覆蓋。
大關節受累時可有關節滲液,並可伴有頭痛、發熱、白細胞計數增高等全身症狀。多數患者在發病前無前驅症狀,但部分患者於發病前有疲乏、周身不適及關節區域性刺痛等先兆。
治療上應該儘快終止急性關節炎發作。糾正高尿酸血癥。患者應臥床休息,抬高患肢,一般應休息至關節痛緩解72小時後才可恢復活動。藥物治療應越早越好,早期治療可使症狀迅速緩解,而延遲治療則炎症不易控制。常用藥物有以下幾種:
(1)非甾類抗炎藥:急性期首選的止痛藥物,症狀控制後停藥。應用期間注意監測血肌酐水平。應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物常出現胃腸道不適等副作用,有胃潰瘍者應慎用。
(2)秋水仙鹼:非甾類抗炎藥無效時可考慮應用,開始時小劑量口服,直至症狀緩解或出現藥物副作用時停藥。因為秋水仙鹼有抑制中性白細胞遷移至炎症部位的作用,從而減輕紅腫熱痛等炎症反應,但宜早用,即在痛風發作的最初數小時內就應服用,這時有效率可達90%,有人服用秋水仙鹼後可出現精神憂鬱,肝、腎損傷,骨髓抑制,呼吸抑制等,用藥期間應監測不良反應。
(3)糖皮質激素:如果有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急性期可以考慮糖皮質激素。如果以上藥物反應不佳,不能耐受或有禁忌時可考慮使用糖皮質激素,但也因其副作用不宜長期使用。
以上圖片均來自於網路!
-
6 # 使用者64970384912
痛風是一種關節發炎,影響了近300萬名美國人。美國風溼病學會指出,當體內的尿酸過多,會導致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造成痛風;嘌呤分解後變成尿酸,在人體的組織與許多食品中都有嘌呤。
通常第一次痛風發作都是在大腳趾,腳趾會變為紅色、變熱、腫脹,而且非常痛;痛風也較常發生在過重的男性、飲酒過量者、或是吃太多高嘌呤食物的人。
嘌呤含量最高的食物包括肝臟、內臟、野味、沙丁魚、貽貝類、鯷魚、鯡魚、以及啤酒;
含適量嘌呤的食物包括紅肉、雞肉、魚、蘆筍、蘑菇、豌豆、蠶豆、扁豆、花椰菜、以及菠菜
痛風的發病因素是多方面的,可能和人們的亞臨床腎機能障礙、壽命延長以及生活節奏改變有關,為了有效緩解痛風病人的病情,日常的飲食療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1、選擇低嘌呤食物
高嘌呤、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過多攝入是導致通風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選擇低嘌呤飲食對於痛風病人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通常人體膳食中嘌呤攝入量為每日600-1000mg,痛風急性期的患者,需要控制嘌呤在150mg/d以內,為了便於使用,一般將嘌呤含量多少劃分食物為3類。
2、大量飲水,補充體液
痛風病人飲水應當以偏鹼性的溫水為主,堅持每日攝入量在2500-3000mL,利於排出尿酸,並且注意保證尿量每日在2000mL以上,日常生活應主動飲水,不應等口渴了再暴飲。同時,注意飲水最佳時間在睡前,不適宜在飯前飯後短時間內暴飲,可以選擇在兩餐之間或清晨起床後30min左右飲水。
3、低脂肪飲食,限制蛋白質攝入,禁止飲酒
脂肪堆積會形成尿酸,組織尿酸正常的排洩,脂肪攝入量應當控制在20%左右。對於痛風急性發作期病人,應當嚴格限制脂肪攝入量,食物烹調方面最好不採用油炸,可選擇燉、煮、蒸等方式,儘可能食用植物油。
對於痛風患者來說,高脂肪食物雖然嘌呤不一定很高,但阻礙了尿酸排洩,同樣會使血尿酸升高,也是需要限制攝入的。痛風患者需要將每日脂肪攝入量限制在每千克體重0.6-1.0克。尤其在急性發作期,更要堅決對高脂肪食物說不!
特別提示:
脂肪在維持我們的生理活動中是有必要作用的,脂質是細胞的骨架成分,還是多種激素的前體物質,對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不能一點不吃,還是要保證一定的攝入量。
痛風發作時,4招幫你快速止痛
對風友來說,痛風急性發作時,止痛是第一要務。有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緩解疼痛?
第1招:臥床,抬高患處
急性發作時,最好臥床休息,將患肢抬高30度左右,以利於靜脈血迴流,使疼痛減輕。躺在床上的時候,患肢下面加個枕頭就可以了。
第2招:冰敷
使用冷水冷敷可以明顯緩解疼痛症狀,並減少關節滑液的分泌,有助於快速緩解痛風症狀。
但是,切記不要把冰塊直接貼到面板上。疼痛劇烈的時候敷,不定時,隨時可敷。
第3招:塗高度酒降溫緩解
酒可加速熱的發揮,故有降溫之效。又因痛風屬於熱痛症,急性小關節腫痛發作時,會出現紅腫熱痛、區域性組織充血甚至是水腫的情況,可以將高度酒塗於區域性疼痛患處以對面板表層進行降溫,來暫時緩解發作的痛苦。
第4招:大量飲水
急性疼痛時期,可大量飲用溫開水,最好是弱鹼性天然礦泉水。再喝一碗熱開水,邊吹邊喝,喝完再添水。飲水量以本人不出現不適感為宜,多排尿。熱水更有利於排尿、降尿酸。
-
7 # 安可力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的話,那麼就很容易造成身體疾病的發生,身體疾病的種類有很多,痛風就是其中之一,痛風的發生嚴重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和工作生活,那麼痛風發作時怎麼止痛?這裡簡單的給大家介紹四種快速止痛的辦法,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一定的幫助。
方法一,痛風發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對患處進行冷敷或者熱敷,因為熱敷的方法很容易使患處出現充血的狀態,然而冷敷的方法會使尿酸沉積在患處,使患者疼痛的症狀加重,所以我們不用冷敷或者熱敷的方法就是幫助病情得到一定緩解了。
第二,痛風的患者可以透過吃一些活血通絡的中藥來進行緩解,因為活血通絡的中藥可以幫助患者平衡體內的尿酸,所以,痛風發作時也可以透過中藥進行緩解會有很大的幫助。
第三,每天睡覺前最好多用溫水泡腳,因為泡腳的方法有助於體內尿酸的排洩,所以也可以透過這種方法緩解患者痛風的症狀,需要注意的是泡腳最好泡半個小時以上,泡到身體出汗才會有一定的效果,希望大家多加註意。
第四,多喝水也是緩解痛風的好方法,因為多喝水可以幫助尿酸從腎臟排出,這樣體內的尿酸少了,也可以很好的緩解患者痛風的症狀,所以痛風的患者一定要注意多喝水,還要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蔬菜,這樣才能緩解患者痛風的症狀。
透過上述的講解,我想大家對於緩解痛風發作時的四種解決方法,都有了詳細的瞭解了,所以大家在以後的生活當中,一定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這樣才能減少痛風或者其他身體疾病的發生,另外,痛風的患者日常的飲食中最好少吃嘌呤豐富的食物,比如骨髓,海鮮等,都不利於患者病情的康復。
-
8 # o1217749115
臥床休息,抬高患肢,關節制動,儘量保護受累部位免受損傷。同時消除緊張、過度疲勞、強烈的精神創傷等應激狀態。
適當活動關節,如手指、腳趾、膝蓋及肘部,稍微運動,這有利於防止尿酸結晶在關節的沉著,減輕疼痛。
若腫脹部位發熱、疼痛,可用冰袋冷敷面板,有助於減輕疼痛。
用泡浴劑泡腳30分鐘,可減輕疼痛。
中藥作用溫和,患者可配合用抑制尿酸的中藥防治復發。慢性期的患者還可以選擇針灸或理療。
如果疼痛劇烈,可在醫生的指導下用非甾體鎮痛藥,如雙氯芬酸鈉、糖皮質激素及秋水仙鹼。
-
9 # 劉藥師話用藥
急性痛風發作時需藥物治療,推薦在關節炎發作24 小時內即開始治療,及早(24h以內)有針對性地使用非甾體消炎藥(NSAIDs)、秋水仙鹼和糖皮質激素可有效抗炎鎮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一、痛風急性發作期,推薦首先使用NSAIDs緩解症狀
痛風急性發作時,首先考慮緩解患者的臨床症狀。目前僅有間接證據比較不同非選擇性NSAIDs治療痛風的相對療效與安全性。選擇性環氧化酶2(COX-2)抑制劑能更有針對性地抑制COX-2,減少胃腸道損傷等副作用,可用於有消化道高危因素的患者。
二、痛風急性發作期,對NSAIDs有禁忌的患者,建議單獨使用低劑量秋水仙鹼
高劑量秋水仙鹼(4.8~6.0 mg/d)能有效緩解痛風急性期患者的臨床症狀,但其胃腸道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且容易導致患者因不良反應停藥。低劑量秋水仙鹼(1.5~1.8 mg/d)與高劑量秋水仙鹼相比,在有效性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在安全性方面,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低劑量秋水仙鹼48 h內用藥效果更好。
三、痛風急性發作期,短期單用糖皮質激素,其療效和安全性與NSAIDs類似
對急性痛風患者短期單用糖皮質激素(30 mg/d,3 d)可起到與NSAIDs同樣有效的鎮痛作用,且安全性良好,特別是對NSAIDs和秋水仙鹼不耐受的急性發作期痛風患者。
四、痛風急性發作期,必要時聯合用藥
對於多關節嚴重受累的患者,可以考慮上述藥物足量聯合治療,包括秋水仙鹼和非甾體抗炎藥、口服糖皮質激素和秋水仙鹼、關節腔區域性使用糖皮質激素和其他藥物,但不建議非甾體抗炎藥和口服糖皮質激素聯合使用,因為聯合使用很可能增加患者胃腸道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在急性炎症發作的關節部位可以配合冰塊外敷。
五、對急性痛風關節炎頻繁發作(>2次/年),有慢性痛風關節炎或痛風石的患者,推薦進行降尿酸治療
尿酸治療的目標是預防痛風關節炎的急性復發和痛風石的形成,幫助痛風石溶解。將患者血尿酸水平穩定控制在360 μmol/L(6 mg/dl)以下,有助於緩解症狀,控制病情。
一般在痛風急性炎症控制後(大約2周),啟動降尿酸治療。對於發作前持續服用的降尿酸藥物應繼續服用。在起始降尿酸治療時,需要向患者解釋存在痛風關節炎急性發作的風險,為了預防關節炎發作,在降尿酸治療的同時可以使用非甾體抗炎藥或秋水仙鹼(推薦每日劑量< 1.2 mg),當患者對這兩類藥物存在禁忌證或不能耐受時,可以考慮使用小劑量醋酸潑尼松或醋酸潑尼松龍(≤ 10 mg/d)作為替代。預防用藥的時間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決定,推薦至少6 個月。
-
10 # 別痛風
痛風?痛瘋!
1.發作期可以靠運動緩解嗎?
答:急性發作期應該減少運動,因為運動可能會帶來關節的損傷。我們應該儘量臥床休息,同時儘量抬高患肢到心臟以上的位置。
2.可以熱敷和按摩來止疼嗎?
答:不能在這個時候進行按摩和熱敷,因為熱敷會擴張血管,加重區域性腫脹和疼痛!
3.怎麼緩解急性發作期疼痛?
答:急性發作期用冰敷降溫,冰敷患處15-20分鐘可以緩解疼痛。同時應該儘快服用止疼藥進行止痛。
4.急性期應服用哪些止痛藥?
答:常見的止疼藥有三種,非甾體類消炎藥,秋水仙鹼和糖皮質激素。
5.如何選擇這三種止痛藥?
答:根據 2016 年《中國痛風臨床診治指南》,痛風急性發作期推薦首先使用非甾體類消炎藥。
6.常見的非甾體類抗炎藥有?
答:西樂葆、安康信、英太青等是副作用較小的新型非甾體止疼藥。布洛芬等傳統非甾體止疼藥也可以。
7.除了非甾體類呢?
答:秋水仙鹼在發作48小時內服用效果比較好。如果使用秋水仙鹼能控制疼痛,那麼可以不用吃其它止痛藥。但如果秋水仙鹼反應大(比如腹瀉嚴重)或效果不好,則需要換為非甾體類止痛藥或糖皮質激素。
8.糖皮質激素在什麼時候使用?
答:糖皮質激素,只有在上述兩種藥物都不能使用或者藥效不佳時,醫生才會考慮選擇激素。激素的使用一定要在正規醫院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9.發作期能服用降酸藥嗎?
答:在痛風的急性發作期,應儘量維持患者血尿酸濃度的相對穩定,所以在急性發作時最好不要服用降酸藥。
10.如果之前在服用降酸藥呢?
答:如果之前一直在服用降酸藥的痛友,不必停用降酸藥。
11.除了以上部分,還應該注意?
答:我們在急性發作期,還應該大量飲水,因為喝水可以促進尿酸排洩,預防尿酸結石。
12.給大家一個重要的建議:
答:發作及時到當地正規醫院風溼免疫科就診,並且遵從醫囑及時吃藥。最重要的還是在平時注意降酸。
-
11 # 土家九妹兒
寧靜的夜晚,當你正擁著心愛的人酣然大睡,做著美夢時,突然一陣劇痛,鑽入渾身每一個毛孔,猛然驚醒於睡夢。半夜打擾美夢的是誰?痛風!擁有“不死的癌症”之稱的痛風,一旦發作,讓人痛不欲生。無論是在安靜的半夜,還是在下雨的白天,都可能疼得鑽心入骨。
中醫學對痛風早有研究,且有細緻而生動的描述,比如在《醫學正傳》中,認為痛風為“痛痺”,《景嶽全書》認為痛風為“風痺”。朱丹溪在《格致餘論》中雲:“痛風者,大率因血受熱已自沸騰,其後或涉水或立溼地……寒涼外搏,熱血得寒,汗濁凝滯,所以作痛,夜則痛甚,行於陽也。”外感陰寒水溼,溼邪侵襲人體皮肉筋脈,加上平時肥甘厚味攝入太多,致使溼壅下焦,寒溼相結,鬱而化熱,停留於肌膚,在病變部位則體現出紅腫熱痛,尤其在半夜三更涼意漸濃的時候,疼痛更劇烈。
痛風常發的部位為足第一蹠趾關節,常常突然發作,疼痛難忍,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如何讓痛風不再痛?古代名醫朱丹溪的上中下通用痛風方就管用!何為上中下通用痛風方?關於這個方劑,流傳著一個歌訣:黃柏蒼朮天南星桂枝防己及威靈桃仁紅花龍膽草羌芷川芎神曲停痛風溼熱與痰血上中下通用之聽據說這個方劑有疏風清熱、祛溼化痰、活血止痛的功效。對於痛風所致的上中下週身骨節疼痛,有不錯的療效。那這個方劑的藥物組成到底是哪樣的呢?具體配方如下:酒炒黃柏、蒼朮、天南星各60克,桂枝、威靈仙、羌活各9克、防己1.5g,桃仁、白芷各1.5克,龍膽草1.5克,川芎60克,炒神曲30克,紅花4.5克。知道了配方,還得知道怎麼用吧!將配方中的所有藥物研成細末,用神曲煮糊為丸,丸子如梧桐子般大小,每次用白開水服用9克。
為何這個方劑對上中下各種原因引起的痛風通治?方中蒼朮可以祛風散寒、燥溼健脾,天南星燥溼化痰散風,二者共為君藥。威靈仙可以祛風除溼、通經絡,白芷祛頭面之風、羌活去骨節之風溼、桂枝去手臂之風,三者助君疏散風邪,與威靈仙共為臣藥。黃柏、龍膽草,苦寒,可以清熱燥溼;桃仁、紅花,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川芎可健脾理氣。諸藥相配,上能疏散風邪,下可洩熱利溼,中可活血燥痰消滯,故而對上中下各種原因引起的痛風通治。
痛風:中下通用痛風方,上中下皆可通!
-
12 # 痛風醫生劉良運
痛風發作時會表現為,某一天腳的大拇趾(第一蹠趾關節)等關節出突然出現發紅、發亮、腫脹以及劇烈疼痛。但是,即便是“突然”某一天出現的症狀,對所有患者來說,都不是無故出現的症狀。在痛風發作之前,患者一定是高尿酸血癥,對長期居高不下的尿酸置之不理的話,就可能會演變為痛風,出現劇烈疼痛。
痛風只要發作一次,就基本上不會結束,如果一直保持高尿酸值的狀態,那麼第二次、第三次痛風一定會發作。在這個階段,無症狀間歇期期和痛風發作期輪流出現,而且可以發作時間越來越長,發作頻率越來越高。
即便這樣,也有患者不願意進行任何治療,放任痛風發展,就會出現慢性症狀,進入慢性痛風石期。在這個時期內,痛風發作頻繁,雖然沒有急性痛風期那麼痛,但是痛風石會越長越大,越來越多。
我是成都西部痛風風溼醫院痛風科醫生劉良運,今天我們就來講解急性痛風的發作機制以及急性痛風發作時有哪些可以自行緩解的方法。
急性痛風發作的原因是白細胞與尿酸結晶“戰鬥”的結果如果出現高尿酸血癥,而常年置之不理,不透過非藥物治療的生活調節降尿酸,那麼在關節處沉澱的尿酸鹽結晶就會引起關節炎,這是痛風發作的原因。
也就是說,尿酸鹽結晶僅僅在關節、軟骨和滑膜堆積,本身是不會引起劇烈的疼痛;但是,伴隨著炎症的出現,那麼劇烈疼痛才會出現,急性痛風才會發作。急性痛風發作的步驟:
尿酸值長期處於420μmol/L以上:血液中的尿酸值長時間持續超過420μmol/L,無法溶於血液中的尿酸就會形成尿酸鈉結晶血尿酸水平直接影響區域性尿酸鹽的濃度,當尿酸鈉結晶在組織液中的濃度超飽和時,就會促進區域性尿酸鈉結晶沉積。尿酸鈉結晶在關節處沉積:尿酸鈉結晶沉積最常見於滑膜,容易沉積在溫度較低的外周組織,也就是多累及在暴露的肢體遠端的足、手和耳廓等部位;同時也會聚集在關節、腎臟等組織、器官處。顯微鏡下可以發現尿酸鈉結晶呈白色、閃閃發光;頂端尖銳,和針相似。白細胞吞噬尿酸鈉結晶:尿酸鈉結晶沉積在關節處,無法被身體識別為異物,不會引起炎症。但是晶體的一部分剝落並進入關節液成為遊離晶體後,身體就會將這部分結晶識別為異物,白細胞就會開攻擊。為了排除尿酸結晶,白細胞會將尿酸結晶吸收到細胞內,透過酶將其溶解。白細胞無法溶解尿酸鈉結晶:白細胞的努力並不會得到承認,儘管細胞的吞噬反應、溶酶體融合、呼吸爆發以及炎症介質的釋放,都無法做到排出尿酸。因為人體內沒有可以溶解尿酸的酶。所以,白細胞只能自然消亡。白細胞釋放的物質讓關節疼痛:無法吞噬、溶解尿酸鈉晶體的白細胞,釋放出各種各樣的生理活性物質,如細胞因子、趨化因子、粒細胞-巨噬細胞克隆刺激因子等,這些細胞因子在痛風炎症反應中導致激烈的疼痛和腫脹,患處發紅。一般來說,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發作特點就是驟然起病,甚至暴發性發病。最容易發作的是第一蹠趾關節,因為這個關節溫度較低、酸性較強、經常運動、容易負擔較大的壓力、離心臟最遠;多首發於半夜,部分患者發生在凌晨醒來下地時。原因在於,人在睡眠中,副交感神經的作用占主導地位,血壓下降、血液流動變慢,且體溫下降。
急性痛風發作的誘因是不良生活習慣導致的必然結果能導致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的常見誘因包括:運動、損傷、進食高嘌呤食物、飲酒、藥物、內科疾病和外科手術,以及其他一些區域性作用的因素。我們可以一一來看一下:
運動導致急性痛風發作:進行劇烈的運動後,尿酸值會急速上升,容易成為痛風發作的契機,長時間步行、跑步、登山、穿新鞋時,關節負擔較重,也容易成為痛風發作的機會。飲食導致急性痛風發作:過量進食、過量飲酒,過量攝入含嘌呤、蛋白質、高果糖食物,也會成為誘發痛風的原因之一;但研究表明,進食含有嘌呤的植物性食物,如大豆、豌豆、豆腐、豆漿等病不增加痛風的發作。壓力導致急性痛風發作:壓力與尿酸值的升高有關,這與腎上腺激素分泌有關,強大的壓力也是痛風發作的契機。所以持續加班、人際關係問題而感受到壓力時,一定要注意。受傷導致急性痛風發作:受傷包括扭傷、不明顯的關節內腫脹,關節滑液中的遊離水分流失,導致關節滑液內尿酸鹽水平的突然升高,但不包括嚴重的外傷。藥物導致急性痛風發作:利尿劑、含有利尿劑的降壓藥、部分血管擴張劑等,可以讓腎血流減少或者出現結節較快,尿酸排洩減少而導致急性痛風發作;服用治療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藥物來降低尿酸導致尿酸值急速下降時,也會導致痛風急性發作,所以為了防止尿酸急速下降,建議降尿酸從小劑量藥物開始服用。出汗或受涼導致急性痛風發作:尤其夏天出汗較多,因為水分攝取不足導致體內極度缺水,血液和尿液中尿酸濃度升高;而受涼是肢體末端組織灌注不良導致皮溫下降,降低區域性尿酸鹽的溶解度,促進結晶形成和沉積。總而言之,急性痛風發作是多種因素共同形成,不能孤立看。如果已經有高尿酸血癥及痛風,就應該避開這些急性痛風發作的誘因。
急性痛風發作時採用什麼措施進行自我緩解?在大多數情況下,痛風開始發作後24小時會迎來疼痛的峰值,而且持續3~7天,症狀較輕的1~2天就可以完全自我緩解,但多數是3天后疼痛和腫脹慢慢緩解。
之後1周內,劇烈的疼痛慢慢變為隱隱作痛,2周後,疼痛會神奇地消失。我們稱為急性痛風發作的自限性。
急性痛風發作的自限性和以下因素有關:
炎症性發熱增加血尿酸鹽的溶解度,減少新晶體出現和形成,現有尿酸鹽結晶融入血液;炎症導致血流增加,從關節中轉運出尿酸鹽,減少區域性尿酸鹽過飽和區域形成;已攝入的晶體被白細胞的髓過氧化酶破壞,讓引起炎症反應的細胞不斷裂解釋放,縮小了晶體負荷;作為急性發作的應激反應部分,相關因子的釋放改變了晶體的性質,將蛋白質與晶體結合,降低了炎症的特性。雖然炎症消失,攻擊尿酸的白細胞慢慢不再發揮作用,但是,疼痛消失並不代表痛風被治癒。所以建議,痛風發作時,要及早就醫。
但是,大多數痛風發作的時間是晚上尤其是半夜,所以首先要自我處理,自我處理的方式主要包括:
要保持安靜:當疼痛劇烈時,要保持安靜,千萬不能忍著疼痛來回走動,在疼痛的高峰值到達之前,儘可能挺直工作開始休息,不要進行飲食或如廁以外的活動。當出現如廁必須走路的情況,患處不要用力,慢慢行走較好。將患肢抬高:在大多數情況下,痛風首次發作在第一蹠趾關節,且患處只有一個;進入慢性期後,才會出現兩處以上的患處,為了抑制炎症,一般來說建議臥床休息,抬高患肢。將患部固定在高於心臟的位置,如果保持仰臥位的睡姿,可以將枕頭或被子墊在腳下。區域性冷溼敷:不建議區域性熱敷或按摩、泡澡,因為患處的溫度由於炎症促發所以會越來越熱,而加熱會加快患處的血液流通,讓炎症更加嚴重,加劇疼痛。但是也不建議冰水和冰袋敷,主要是因為患處受冷刺激後可能會加劇疼痛。但是可以採用涼性消炎膏藥來讓面板小血管收縮、降低區域性代謝,同時避免組織損傷和出現冷過敏反應。多喝水:飲水是促使尿尿酸溶解和排洩最簡便的方法,一般建議急性痛風期飲水在2500ml~3000ml為宜,尿量保持在2000ml以上,腎功能不全者須控制攝入量。低嘌呤飲食:避免攝入動物內臟、海鮮、濃肉湯等富含嘌呤的食物,攝入食物總熱量比平時要低20%,限制脂肪和糖類食物,此外,食鹽會讓體內水分滯留,妨礙尿酸排洩,少吃為宜。做到平衡膳食,合理搭配。禁止喝酒:我們建議不要使用酒精緩解疼痛。因為酒精會讓病情惡化,所以痛風發作時,要禁止喝酒。避免受涼:尿酸鹽在溫暖的環境中溶解度增加,所以要注意患肢保暖,避免受涼,穿鞋要舒適。這些藥物不用:在消炎鎮痛藥物中,阿司匹林、鋁鎂匹林等乙醯水楊酸類解熱鎮痛藥會導致病情惡化,這些藥物雖然能抑制引起炎症的前列腺素,但是會延長病發時間,難以治療痛風的疼痛。不過,自我緩解的相關治療,並不能讓急性痛風立即“消失”,只是能緩解痛苦。我們建議一般在起病後24小時之內去醫院就診,治療開始越早,越有利於病情改善。
急性痛風發作時還是需要採用藥物進行治療當急性痛風發作時,患者的自我治療可以緩解疼痛;即使不治療,因為其自限性,也可以讓疼痛消失。但還是建議去相關的醫院進行消炎、鎮痛處理和降尿酸治療。
一般來說,痛風急性期治療藥物包括緩解症狀的藥物、鹼化尿液藥物及其他藥物,還有相關的理療方式,我們來了解一下:
緩解症狀的藥物:目前臨床常用的鎮痛藥物包括秋水仙鹼,依託考昔、塞來昔布、雙氯芬酸鈉等非甾體抗炎鎮痛藥物(NSAIDs),糖皮質激素及生物製劑,如抗TNF-α(依那西普)、IL-1β拮抗藥(阿那白滯素)等。秋水仙鹼、非甾體抗炎鎮痛藥物(NSAIDs)、糖皮質激素等藥物均要求起始大劑量,逐漸減量,療程10~14天左右。但需要注意肝腎功能的情況進行合理用藥。鹼化尿液的藥物:痛風急性期,大量尿酸和尿酸鹽結晶從腎排洩,對腎容易造成損傷,使用碳酸氫鈉、枸櫞酸氫鉀鈉等藥物鹼化尿液可以提高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度,促進尿酸鹽結晶的溶解,減輕對腎的損傷,但需要注意電解質、血壓和心腎功能情況,高鈉血癥、重度高血壓或嚴重心腎功能不全者禁用。降尿酸的藥物:降尿酸的藥物在用藥早期可導致血液中的尿酸水平明顯波動,可能誘發急性發作,所以在痛風發作的急性期應儘可能避免使用降尿酸藥物,因為血尿酸降低可讓血液中尿酸增多,誘發痛風再次急性發作;但使用降尿酸藥物治療過程中痛風發作的患者,不需要停用降尿酸藥物。中藥治療:中醫將急性發作期分為溼熱痺阻證、寒溼痺阻證、熱毒夾溼證進行辨證施治,主要採用方藥清熱利溼止痛、祛風散寒除溼止痛和清熱解毒化溼通絡治療。推拿治療:處於痛風急性期的患者疼痛劇烈,活動受限,一般採用揉法、按法輕柔推拿,主要是減輕疼痛、緩解肌肉痙攣,促使區域性血液迴圈,讓炎症吸收加快。急性期的用藥治療,需要醫生根據檢查結果才能進行指導用藥,所以用藥請遵醫囑,請勿自行用藥。在急性期過後,我們還是建議進行降尿酸治療,將血尿酸控制在360μmol/L以下,這樣才能預防急性痛風下次發作、痛風石的產生以及慢性痛風性關節炎和慢性尿酸性腎病的出現。
-
13 # 風溼免疫科喬方醫生
急性痛風發作時,可謂是“硬漢落淚,常人殘廢”。小到感冒、發燒,大到小手術,許多男性朋友都能咬咬牙,堅持上班和生活。而痛風一旦發作了,沒個三天時間,根本緩不過來;所以就有很多初發痛風的患者朋友,經常會問到:喬醫生,有沒有家裡可以做到的好方法,可以快速緩解症狀?
但是喬老師聽了他的描述後,可以明確排除其並非痛風發作。比如“痛了差不多半個月了”“不動的時候沒感覺,一動就劇烈痛”“按摩或者活動下關節後,症狀會減輕”……
所以,喬醫生覺得還是有必要首先將痛風發作的特點強調一下,與其症狀相似的疾病對比一下。
首次“痛風”發作病友,建議先確診!(痛風老病號可跳過閱讀)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突然發作,絕大多數人是在睡夢中被像刀割般的疼痛疼醒。首發部位常是腳的大拇趾,關節紅腫、灼熱發脹,不能蓋被子,腳只能伸在外邊,若有輕微的風吹過,或稍有觸碰,或活動一下腳趾,即刻鑽心般地疼痛,但在幾天或數週內不經治療也會自動消失。這種“來去如風”的現象,稱為“自限性”。一次疼痛之後,看起來關節的炎症消除了,和以往正常情況一樣了,實際上尿酸的結晶並沒有消失,長此以往尿酸鹽結晶繼續蓄積,關節漸漸變得腫脹僵硬、屈伸不利(痛風石形成)。
簡單點,初步判斷是不是痛風,有這個幾個點:
第一次發作部位為腳拇指關節;症狀為紅、腫、熱、痛;疼痛程度為風吹都痛,更不可能按摩、觸碰等;就算不治療,通常5-7天也會自行消退。如果你症狀能夠全對上,並且有過體檢經歷告知血尿酸值超標(>420umol/L),那就基本可以確定是痛風;如果有任一條差異,喬醫生建議你首先還是到醫院確診是否為痛風。
化膿性關節炎、丹毒、蜂窩織炎、創傷性關節炎、足骨關節炎、紅斑肢痛症、回紋型風溼症、急性滑膜炎等症部分症狀會與痛風症狀相重合,需要專業檢查與分析後才能確定。
這些方法可以幫助緩解痛風劇痛1. 抬高患肢
急性痛風發作,大多數都是第一蹠趾關節(腳拇指關節),在正常站姿、坐姿時,腳處於最低位置,會增加腳部毛細血管血壓,加劇疼痛。
正確的做法就是平躺,患肢放置於疊好的棉被上,高於身體,促進靜脈血液迴流減輕水腫或者降低水腫的發生。
2.冰敷
多備幾條棉帕,浸溼後放置於冰箱冷凍室,待有溫度降低後,輪換著敷於患處。這樣可以降低區域性溫度,緩解紅腫和疼痛。
3.大量飲水
特別是對於酒後發作的痛風,大量喝酒很有必要。有過大量喝酒經歷的朋友都知道,酒後特別燥熱、半夜特別口渴,這是因為酒精在分解過程中,需要很多的水參與,從而代謝尿酸的水也被佔用了;不僅如此,酒精分解產生的乳酸、乙醛也會抑制尿酸排洩。
所以,大量飲水一方面幫助尿酸快速排洩,一方面彌補體內酒精分解代謝時帶來的副作用。
4.外敷貼
現在還有一類醫療保健品——醫用冷敷貼,它不具備治療的功效,但是透過物理降溫,冷敷理療,可以緩解由於閉合性軟組織損傷引起的腫痛,原理效果同冰敷。
5.止痛藥
急性痛風發病後24小時內應給予藥物治療,越早治療,效果越好。秋水仙鹼、非甾體類抗炎藥、糖皮質激素是急性關節炎發作的一線治療藥物。個人可在家中備點秋水仙鹼,一旦發病了馬上服用,可以早一些緩解症狀。
而更重要的是,度過急性期之後,必須開始降尿酸治療。否則痛風還會頻繁發作,甚至逐漸形成痛風石與腎結石,對健康損傷巨大。
這些偏方不可取經常還聽到許多“患者”朋友(不知真假)提到許多種偏方,這些都是不可取的!
1.拔火罐、做針灸等
痛風急性發作時劇烈疼痛,風吹過都會感覺到劇痛,如果你還去做拔火罐、針灸這種超強刺激的理療,恐怕會痛休克過去吧。膽大的可以嘗試!
2.熱敷
普通民眾認為腫了就需要熱敷,促進血液迴圈,以此加速恢復。但痛風恰恰相反,發作時面板毛細血管壓力過大,再增加血流量的話甚至會破裂加劇症狀。冷敷才是正確的做法。
3.抗生素
有的患者聽過痛風會用到非甾體抗炎藥治療,將非甾體抗炎藥和抗生素抗炎混為一談了。由於痛風性關節炎不是由細菌感染引起,所以使用抗生素治療無效。不僅花錢,還延誤了正確的診斷和治療。
-
14 # 第13個星座
我得過痛風,疼起來是真的要命,但現在我基本恢復正常了。痛風是由於自身的新陳代謝出現問題而引發的,通俗一點就是體內產生的尿酸無法透過自身排洩出去造成累積,出現在關節腎臟等處,造成疼痛。我痛風發作期尿酸700.透過吃藥忌口一個月達到500,後由於不小心出現骨折,未回覆身體,開始不忌口,期間不喝酒,一個月後,體檢達到480 .後再未忌口並且喝酒,尿酸以基本恢復正常了,這裡總結一下,我大量飲水,繳費,吃水果,並不勞累,,那慢慢恢復自身的代謝,當然我的方法不一定適合你,要結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來治療,
-
15 # 狼外婆169817911
痛風發作起來的痛,很多人的形容是痛不欲生,由此可見其可怖程度,那痛風發作時有什麼方法能幫助止痛呢?相信這是痛風患者都想了解的,今天就給大家推薦3個緩解痛風疼痛的小方法:
一、泡腳減輕疼痛
晚上臨睡前泡泡腳,也是很好的減輕痛風疼痛的方法,每次30分鐘這樣,直到身體微微發汗,可減輕疼痛,並讓尿酸結晶重新溶解排出體外。
二、冰敷或熱敷止痛
當痛風發作的時候,抬高患肢,關節制動,透過熱敷和冷敷都可以有效緩解疼痛,不要直接接觸到面板,冰敷可用冰袋,熱敷可以用熱水袋。
這個方法能夠快速的緩解發作時的痛感,但是不能長期的緩解痛風。長期調理可以透過食用藥食同源性食物來降尿酸,緩解疼痛。
三、菊苣梔子液飲食降尿酸,緩解疼痛
降低尿酸能夠有效預防痛風發作,藥食同源性食物中有降尿酸作用的菊苣、桑葉、玉米鬚,有止痛作用的有梔子、百合、葛根。這些食物常配伍應用於高尿酸、痛風人群中,常見的一個食療組方為菊苣梔子液。
利用菊苣、桑葉、玉米鬚的利尿作用,促進尿酸排洩,以降低尿酸,結合梔子、百合、葛根的消炎止痛、清熱除煩作用,減輕痛風急性發作期炎症,緩解疼痛。長期飲用可以幫助降低尿酸,尿酸降低了,痛風自然就不會發作。
此方最早出現於《金匱藥方》中,延用至今有所刪減,目前多是萃取出菊苣、梔子、玉米鬚、葛根、百合、桑葉6中食材中的有效物質,然後和益生菌厭氧發酵成能直接飲用的菊苣梔子液。每天飲用,可緩解關節疼痛、紅腫等症狀,同時能溶解尿酸結晶,促使它們代謝出體外。
-
16 #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2018年4月12日 曾醫生有問必答)
痛風發作時的疼痛感,沒有經歷過的人是不可能明白的,簡直“痛徹心扉,妙不可言”!
什麼是痛風?答:痛風與高尿酸血癥息息相關。當體內尿酸過高引起急性關節炎、痛風石、慢性關節炎、關節畸形、慢性間質性腎炎和尿酸性尿路結石的時候,才稱之為痛風。
為什麼會得痛風?自身代謝性疾病(佔80%):體內的嘌呤代謝障礙,而嘌呤的終產物就是尿酸,最終大部分經尿液排出體外。若是這個過程出現問題,導致嘌呤代謝加快,體內尿酸合成過多,如果腎功能不好,尿酸排不出體內,長期以往自然會引發疾病。
攝入嘌呤過多(佔20%):一些富含嘌呤及核酸蛋白食物,比如動物內臟、濃肉湯(高湯)、海鮮、鱉、啤酒等,若是長期攝入過多,也增加得痛風的風險。
怎麼快速止痛?秋水仙鹼:在絕對臥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負重的前提下,迅速給秋水仙鹼片治療,這是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特效藥,越早用藥療效越好!
非甾體類抗炎藥:如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等。有胃病者,禁用!
糖皮質激素:以上兩種方法無效時可考慮使用,如地塞米松、潑尼松等。其作用特點是:起效快,緩解率高,但停藥後很容易疼痛復發。重要提示:激素是一把雙刃劍,好處大,副作用也多!這裡不建議長期使用,只作為關鍵時候緩解疼痛!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一般治療:得了痛風,大魚大肉就和你無緣了,不要命的就大膽放心吃!要命的便從此“吃齋唸佛”,遠離酒肉海鮮,遠離動物內臟!
手術治療:對於那些較大痛風石,嚴重影響關節功能或出現破潰者,需要手術剔除痛風石。
控制其他疾病:隨著人們物質世界的逐漸豐富,高尿酸、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目前正悄然成為危及人類健康的殺手,建議大家早做預防。
-
17 # 醫聯媒體
痛風的發作,能夠給患者機體帶去不利影響還是比較多的,那麼在機體的痛風情況發作時,患者們此時可以嘗試採取哪些有效的止痛技巧呢?
在疾病急性發作時,患者們此時最好臥床進行休息,一般認為,適當的高抬腿有助於緩解機體的疼痛感,患者們此時應當要將其患肢抬高30度左右,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幫助靜脈血的迴流,使患者機體的疼痛有所減輕。如果能夠在其患肢下面加個枕頭,往往能夠具有更好的臨床效果。
在疾病的急性疼痛期,痛風患者還應當要大量進行飲水。其可以嘗試大量飲用溫開水,最好是弱鹼性天然礦泉水。值得注意的是,患者所選擇的飲水量應當要以本人不出現不適感為宜,多排尿,因為熱水更有利於排尿和降尿酸作用的產生。
瀉鹽泡腳也可以快速發揮止痛的效果。在臨床上,瀉鹽又叫硫酸鎂,其具有鎮靜、抗痙攣和消炎去腫的作用,痛風患者此時可以嘗試將腳放入伴有瀉鹽的水中浸泡20-30分鐘,以減輕其機體的疼痛,與此同時還有助於將尿酸排出體外,進一步緩解自身的痛風病情。
指導專家:王家雙,國家二級教授,主任醫師,廣州十大名醫。中華醫學會疼痛學會原副主任委員,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洲醫院疼痛科首席專家,暨南大學醫學院廣州紅十字會醫院疼痛科終身榮譽教授。專長:擅長神經疼痛的治療,特別是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和頸腰椎間盤突出症疼痛診療。
-
18 # 風溼閏月說
建議非甾體抗炎藥足量消炎止痛,如依託考昔、塞來昔布等,但是5-7天急性期後醒減量或者換藥。對於非甾體抗炎藥需要禁用或者慎用的患者如冠心病、心臟支架術後患者,建議急性期止痛用地塞米松區域性注射,或者得寶松(複方倍他米松)肌肉注射等,但是要根據具體病情。
中藥方面,虎杖、醋延胡索、威靈仙、乳香、沒藥等都可以選擇使用,但一定要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切不可亂用!
-
19 # 養娃影片
痛風也叫“高尿酸血癥”,為嘌呤代謝障礙,令尿酸積聚導致的病症,痛風發病很疼痛,讓人痛苦。以下方法可以緩解痛風帶來的病痛。
1、疼痛時可抬高患有病症肢體。
2、疼痛難忍的話也可到醫院輸液止痛,緩解期需長時間服藥來降低尿酸,防止痛風發病。
3、痛風發病時,可先服用止痛藥,來緩解疼痛,之後到醫院進行治療。
4、痛風人群不可過度勞累,要有足夠的睡眠。
5、痛風病人可選擇中醫針刀鏡進行治療。
6、睡前把腳放到有瀉鹽水裡來泡大約半小時,能緩解疼痛,且還有利尿酸的排出。
痛風患者注意事項:1、睡覺時,不可壓到痛風的肢體,會引起關節痛,注意多休息,將有痛風的腳放籃子中。
2、要控制平時飲食,避免食用高嘌呤東西,如動物內臟、海鮮、肥肉等,注意不能喝酒酒,特別啤酒。可使用在藥物,如秋水仙鹼等進行治療。
3、痛風發病,不可冷敷或熱敷,因熱敷易令患處有充血出現,冷敷易造成尿酸沉積,讓疼痛加重。
4、睡前用溫水泡腳,這樣有利人體尿酸排出,緩解緩解痛風疼痛,泡腳要達到半個小時之上,泡到出汗才能產生效果。
-
20 # 本草行者17612170246
中醫認為,痛風是肝腎的問題。
這個問題的根源多是熬夜,酗酒,酒後一些亂行為導致。
但是也不絕對的,我們在媽媽肚子裡面的時候媽媽的肝不好可能就已經傷害到我們的肝了。
西醫是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的。
中醫的治療也是需要辯證的,但是治療效果要看你自己的緣分。
緣分好,遇上個好中醫,調理幾個月,就差不多了。正所謂,藥醫有緣人。
功德夠,遇上更好的東西,也可以解決。
解決相應的問題,得需要足夠的重視,需要做相應的付出。至於止痛嘛,西醫的止疼藥有很多的,前期還是挺管用,到後面嘛,頂個毛用!
回覆列表
風發作,可謂痛得撕心裂肺,有患者稱發作的時候甚至想把腿鋸了。沒有臨床症狀的尿酸高,叫高尿酸血癥;有關節痛,才叫痛風。
痛風的可怕之處,不只傷關節,還會引起腎炎、腎結石,誘發或加重糖尿病,加重動脈粥樣硬化和高血壓等等,傷害的是全身。
不少人說,痛風是吃出來的病,除了吃藥,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的調整。而飲食,更是重中之重。那麼,到底怎麼吃才能防止痛風發作呢?
每天能吃多少肉肉(蛋白質)?
對於尿酸高的人來說,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要佔一半,而蛋白質卻不宜過多。因為蛋白質會增加尿酸的生成,攝入過多會加重病情。
此外,蛋白質應該以植物蛋白為主,比如豆類,再搭配低嘌呤含量的蛋、奶等動物蛋白。
一般來說,每天可以吃1個雞蛋,早晚各1小盒牛奶。需要注意的是,酸奶會干擾尿酸排洩,奶製品儘量不要選擇酸奶。
而富含嘌呤的食物應該忌口,能不碰就不碰。由於肉類50%以上的嘌呤會溶於水,所以在烹煮肉類前,最好切片泡水,煮好之後棄湯汁。燉湯、廣東人最好的老火湯、火鍋(尤其涮後的火鍋湯)更要少碰為妙。
此外,嘌呤喜歡與富含膽固醇的油脂一起“玩耍”,所以肥肉、動物內臟、炸雞、炸魚、滷肉等也要少吃。
粗糧健康 痛風者卻要少吃
近年來,由於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高發,許多人日益重視粗糧、雜糧的攝入。
然而,糙米、小米、高粱、蕎麥、燕麥、山芋等粗糧的嘌呤含量,卻高於精米和細粉。
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精米、細粉,反而可以促進尿酸排洩。
這些食物可幫助排洩尿酸出去
據瞭解,富含維生素B、維生素C、鉀元素的食物,可以促進沉積在組織器官內的尿酸鹽結晶溶解,有助於尿酸排除體外。
這些食物包括番茄、黃瓜、胡蘿蔔、西蘭花、綠葉菜、蘋果、梨、柑橘等。
注意!兩種酒千萬別喝
啤酒與海鮮,可謂痛風發作的“好手”。據瞭解,一般人喝640ml啤酒,血尿酸會升高1倍。
為什麼啤酒特別容易升高尿酸呢?酒精會造成體內乳酸堆積,而乳酸會阻礙尿酸排洩出去。而啤酒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嘌呤,加上嘌呤高的海鮮火鍋,真是想不痛都難。
除了啤酒,烈性酒、高度酒也還是少喝為妙,畢竟酒精的阻礙排洩作用還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