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土耳其人說長城是為了防範他們的進攻,可我不覺得如此。
3
回覆列表
  • 1 # 李茹松

    古代建長城是為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從戰國時代開始,趙國開始修築長城抵禦匈奴,秦朝統一中國後,把戰國各個國家的長城連在一起來抵禦外敵,後來歷朝歷代都會修築和改善長城,到了明朝達到了一個巔峰,從明朝明成祖開始到萬曆皇帝兩百多年裡不斷的改善,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長城的樣子。明長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區修築的軍事防禦工程,亦稱邊牆,區別於由秦始皇所修的萬里長城。國家文物局和國家測繪局採經近兩年的調查與測量,於2009年4月18日首次公佈明長城資料:其東起鴨綠江畔遼寧虎山,西至祁連山東麓甘肅嘉峪關,從東向西行經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內蒙、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十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一百五十六個縣域,總長度8851.8公里。其中,人工牆體的長度為六千二百五十九點六公里;壕塹長度為三百五十九點七公里;天然險長度為二千二百三十二點四公里。東部險要地段的城牆,用條石和青磚砌成那十分堅固。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蜿蜒六千餘公里,氣勢宏偉,是世界上的一個奇蹟。

    歷史

    明太祖朱元璋開始,大修古北口的長城,洪武十四年(1381年)修建老龍頭長城、小河口長城。正統七年(1442年)開始,陸續修建遼東鎮的遼河西和遼河套一帶的長城。成化三年(1467年)遼陽副總兵韓斌負責修建長城。成化十年(1474年)徐廷璋、範瑾督造寧夏河東長城,“自黃沙咀起、至花馬池止,長三百八十七里”。。夯土長城是明長城的主要部分,夯土牆是以木板作模,內填粘土或灰石,層層用杵夯實修築成的,每一米造價約為一兩銀子。成化十五年(1479年)十一月,築寧縣沿河邊牆。正德元年(1506年),又築三十里長城。嘉靖十年(1531年)陝西三邊總制尚書王瓊於內復築邊牆一道。李成梁修建遼鎮長城(九門口長城)。嘉靖二十年(1541年)修“嘉峪關牆一道,南至討來河十五里,北至石關兒十五里,共三十里。”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巡撫曾銑在二邊以南建造長城。嘉靖三十年(1551年)於北京北部、東部大修長城,至三十四年(1555年)結束。隆慶二年(1568年),戚繼光首創在薊鎮建立包磚長城,加厚城牆,又建空心敵臺,能存放兵器火藥,16年內一共建空心敵臺1017座。

    修築背景

    明朝建立以後,退回到漠北草原的蒙古貴族韃靼、瓦剌諸部仍然不斷南下騷擾搶掠;明中葉以後,女真族又興起於東北地區,也不斷威脅邊境的安全。為了鞏固北方的邊防,在明朝的200多年統治中幾乎沒有停止過對長城的修築工程。明代長城的修建過程,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明前期(1368~1447)對長城的修繕明朝開國之初,國勢強盛,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出兵15萬分二路進擊漠北,西路打通了河西走廊,設定甘州、莊浪諸衛。洪武二十年(1387),大將軍馮勝、藍玉經略東北,將邊界推進到大興安嶺以西,明成祖朱棣即位後,永樂八至二十二年(1410~1424)的15年間,先後5次發兵,深入漠北,迫使瓦剌和韃靼分別接受了明王朝的冊封。明王朝的北部邊防線推進到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以西以北一帶。明前期的長城工程主要是在北魏、北齊、隋長城的基礎上,“峻垣深壕,烽堠相接。”“各處煙墩務增築高厚,上貯五月糧及柴薪藥弩,墩旁開井……”,“自長安嶺(今宣化境內)迤西,至洗馬林(今山西天鎮),皆築石垣,深壕塹”(《明會要》卷63邊防),即增建煙墩、烽堠、戍堡、壕塹,區域性地段將土垣改成石牆。修繕重點是北京西北至山西大同的外邊長城和山海關至居庸關的沿邊關隘。

    明中葉(1448~1566)長期的大規模興築。“土木之變”以後,瓦剌、韃靼不斷興兵犯邊擄掠,迫使明王朝把修築北方長城,增建墩堡做為當務之急。百餘年間建成以下長城重鎮。

    重建工程

    明後期(1567~1620)隆慶、萬曆之際,蒙古族俺答部

    與明王朝議和互市,北方邊境稍安,邊患主要來自東北的女真族(滿族)。萬曆初年,遼東鎮總兵李成梁拓邊建寬奠、孤山六堡,繼而重修遼東邊牆,“自綿州迤東抵三岔河,又自三岔直抵舊遼陽。”(《明神宗實錄》萬曆元年條)三岔河指遼寧海城市西北60裡,當時的遼河、渾河合流於此,遼河套長城南端。工程主要是建空心牆臺,用磚石為牆。萬曆四十七年(1619)熊廷弼再次主持了修繕建堡的工役。

    山海關至嘉峪關之間的邊牆重建工程主要是在長城上騎牆建大量的空心敵樓,易以磚石,加強防禦工程,區域性地段改線重建。

    薊鎮長城

    在“薊遼總督”譚綸、劉應節、總兵官戚繼光主持下造磚石空心敵臺3000座,增築山海關石牆至南海口入海(今老龍頭),修繕工程不僅是環衛京師的內長城,還擴大至今山西、河北交界的太行山內三關長城。

    宣府鎮長城

    隆慶二年(1568)總督方逢時補筑北路龍門所外邊,起龍門所之盤道墩,(今河北赤城縣東),迄靖虜堡之大衙口(今河北崇禮縣東南),將開平衛獨石堡圍在長城以內。萬曆以後,全部包磚。

    大同鎮長城

    萬曆初年(157441379)戶部發26萬餘金修補增築大同鎮屯堡257,敵臺1 028所,磚包。

    山西鎮

    萬曆二十三年(1595)巡撫李景重築雁門關邊牆,綿亙15裡。增修偏頭關、寧武關關城和沿太行[嶺南下長城各關城、空心敵樓,皆甕磚。

    榆林鎮

    總兵和巡撫衙署成化中自綏德州城遷至榆林衛城後,延綏鎮亦稱榆林鎮。隆慶年間,巡撫王遘重建大邊長城;東起榆溪河西岸,西至保寧堡(今榆林市西南30餘里);五年(1571)郜光先又督造榆溪河紅石峽以東至常樂堡(榆林市東北40餘里)、保寧堡西南至波羅堡大川口無定河北岸的兩段長城;萬曆初,張守中殫力營建黃甫川至建安堡(今榆林市李家峁村南)及波羅堡西南至鎮靖堡的數百里大邊長城。這一帶河澤眾多,沙礫遍地,舊牆早已沖垮,此次施工砌石券水洞暗門、水口水眼、水道五百餘處,解決了城牆跨河的難題.同時“因邊為墩,因墩置院,因地築寨,補修改移,重新配置”,計修墩堠104,墩院484,寨城59使榆林鎮北邊長城最終定型,屹為巨障。萬曆三十五年(1607)榆林長城又進行了清除積沙、磚包臺堡的工程,並在榆林城北15裡紅山市口建立鎮北臺、高7丈,是明代萬里長城沿線最大的一座城臺。

    寧夏鎮

    公元1561年寧夏發生大地震,長城傾圮殆盡,隆慶年間首先重建黃河東岸坍塌的長城。萬曆初年開始補築或重建賀蘭山諸溝口的關牆,增築墩臺、大小堡寨。

    固原鎮

    隆慶五年(1571),總督王之誥、戴才相繼主持新築裴家川長城“於寧夏扯木峽舊堡河口、至五方寺塔兒灣白草[羊]川墩。”新築邊牆北自今寧夏中衛縣西界,循黃河南岸延伸,止於甘肅景泰縣五佛寺鄉對岸,與固原舊邊相銜,並建水安堡城(今靖遠縣石門鄉東南)駐軍戍墾。萬曆二十六年(1598)大、小松山戰役以後,甘肅鎮拓新邊,爾起五佛寺南黃河西岸的索橋,與固原鎮裴家川長城首尾相望,舊邊民城軍事地位衰落,固原鎮防守重心北移至黃河南岸裴家川長城一線,沿線增建幾十座城堡墩臺,井開口互市,成為賀蘭山以西“西套”蒙古諸部同長城以內貿易的重要孔道之一。

    甘肅鎮

    明朝後期,長城大規模地重建與改線主要發生在甘肅鎮防區內。隆慶五年(1571)廖逢節主持數段重建工程。其一,西自甘州衛板橋堡(今臨澤縣板橋鎮),東自明沙堡(今張掖西北60裡),其二,東至板橋堡,西達鎮夷所(今高臺縣西北天城村)黑河東岸(今正義峽);其三,西起嘉峪關,東接鎮夷所黑河西岸;其四,自山丹衛教場東接古城窟界碑(今山丹縣城東南100裡)。重建工程重點是修復城垣,重挖塹壕,補砌排水道。萬曆二年(1574)以後陸續以青磚包砌,煥然改觀。萬曆二十六年(1598)三邊總督李汶集七路之師,分道出兵,進剿盤踞於大、小松山(今甘肅景泰縣壽鹿山、昌林山)一帶的韃靼阿赤兔等部。役平,遂築松山“新邊”。“河東自永安索橋至小松山雙墩分界,共一百八十里;河西自泗水),土門至小松山雙墩分界,共二百二十里。”(《秦邊紀略》卷一)河東指黃河以東的固原鎮,河西指甘肅鎮防地。永安索橋,位於今景泰縣東南黃河西岸;雙墩指景泰縣西北昌林山張家梁,時為二鎮分界地;泗水堡、土門堡,即今古浪縣北的泗水、土門鄉。這條新邊長城東與黃河東岸的固原鎮裴家川長城隔河相望,西同甘肅鎮古浪所、莊浪衛(今甘肅永登)舊邊相銜,構築於松山北麓與滷磧沙灘之間,全長400餘里,牆內新築土門、大靖、裴家營、紅水河、三眼井、蘆塘營諸城堡,由甘肅、固原二鎮分防,使明王朝該段防線自黃河沿岸向北推進了300餘里,乃明後期修築長城的最大工程。

    撫寧縣長城

    2014年5月5日,在撫寧縣駐操營鎮板廠峪景區,河北秦皇島:修復明長城泥土象棋子現身長城下。

    再河北秦皇島的撫寧縣駐操營鎮板廠峪景區159號敵樓——160號敵樓之間233米的明長城正在有條不紊地修復中。在清理159號敵樓下長城地基時,守衛長城的將士用泥土自制的象棋被發現。象棋子分兩種,一種發黑,一種土黃色。清理出土的象棋子四十餘枚,分兩種,一種發黑,一種土黃色,從字型上看為明代的仿宋體。

    主要範圍

    延綏鎮

    明憲宗成化七年(1471),命延綏巡撫都御吏餘子俊大築邊緘

    ,“由黃甫川西至定邊營幹二百餘里,墩堡相望,橫截套口;內復塹山堙谷,曰夾道,東抵偏頭,西終寧固。”(《明史》卷九十一兵志·邊防)黃甫川源於今內蒙古河套準格爾旗境內,南流至陝西府谷縣東北注入黃河;定邊營治今陝北定邊縣,偏頭即今山西偏關縣,寧固指當時寧夏諸衛和固原鎮。這條長城的修建乃因襲隋朝開皇五年崔仲方所築靈、綏長城的西段舊基,東段向東北延伸至府谷縣黃河西岸,至成化十年工竣,共築兩道長城。嘉靖年間(1522~1566)楊一清、劉天和等相繼主持修繕改造。南遭長城自定邊營向南經石澇池、新興諸堡繞丁一個弧型至龍州城與舊牆相接、依託白子山,以杜塞入犯環(縣)、慶(陽)之道。

    寧夏鎮

    總兵官吏釗任職期間(1432~1443)置斥堠、建關隘,成為寧夏明長城的雛形。

    成化十年(1474)徐廷璋、範瑾仿照延綏巡撫餘子俊的做法,督造寧夏河東長城,“自黃沙咀起、至花馬池止,長三百八十七里”。(《邊政考》卷三)黃沙咀,位於後來的橫城堡(今寧夏靈武縣橫城子村)西北,西臨黃河。花馬池即今寧夏鹽池縣城,這條長城東與延綏鎮相接,亦沿用隋代靈、綏長城一部分舊基。明人稱作“河東牆”。成化十二年(1476)賈俊出任寧夏巡撫督御史,在邊八年,不挾妻子,精勤剛果,主持構築賀蘭山雙山南口(今寧夏青銅峽市西北岔口)至廣武營(今青銅峽市廣武鄉);永安墩(今寧夏中衛縣西南)至西沙咀(今中衛縣柔遠堡村)的寧夏西南邊牆。又在今寧夏陶樂縣東岸軔建河東“十八墩邊牆”,北起鎮遠關(今寧夏石咀山東北)所對黃河東岸,南接橫城堡“河東牆”。嘉靖年間,寧夏鎮邊牆再被幫築改建,連綴成一體,東南起自花馬池與延綏鎮長城相接處,西北經興武營、橫城堡,沿黃河東岸北行至石咀山越過黃河,經鎮遠關繞一個大弧型,再依賀蘭山東坡南下直至棗園堡轉向西行,經寧夏中衛止於黃河北岸。

    固原鎮

    明孝宗弘治年間,蒙古火篩、小王子諸部多次竄入套內,南掠固原、平涼一帶,致使明王朝於弘治十四年(1501)正式成立固原鎮,設總兵官,並開始興築長城的工役。“總制秦肱築內邊一條,自饒陽界起,西至徐斌水三百餘里,系固原地界;自徐斌水起,西至靖虜花兒岔止,長六百餘里,亦各修築……屹然為關中重險。”(《皇明九邊考》卷十)饒陽,指延綏鎮饒陽水堡(今陝西定邊姬原鄉遼陽村),為延、固二鎮分界處;徐斌水堡。今寧夏同心縣東北徐冰水村,靖虜衛城,即今甘肅靖遠縣城;花兒岔,位於今靖遠縣西北水泉鎮黃河東岸,這條近乎東西向的長城當時被稱為“內邊”。嘉靖年間(1522~1566)固原鎮將靖虜衛(今靖遠)西南沿黃河東南岸修築的墩臺加築長城穿過今蘭州市,並順洮河東岸向南延伸到今岷縣境內,稱“黃河一條邊牆”和“洮州十關”。

    甘肅鎮

    明初即設甘肅鎮主持河西防務,但因明前期來自北方的邊患主要集中在

    今河北、山西,陝西境內,河西相對為安。隨著蒙古亦不刺部西遷,甘肅防務吃緊,弘治、正德年間(1488~1521)才始議修築長城之事,而真正的興築是在嘉靖中葉。嘉靖十六年(1537)巡撫趙載修竣鎮番衛(今甘肅民勤)臨河墩至永昌衛城(今甘肅永昌縣)土垣、溝塹百餘里。嘉靖二十年(1541),修“嘉峪關牆一道,南至討來河十五里,北至石關兒十五里,共三十里。”(《邊政考》卷四)討來河即今北大河,石關兒位於今嘉峪關黑山湖水庫東北,這是嘉峪關第一次以正規的城垣工程出現。嘉靖二十六至二十七年(1547—1548)巡撫楊博又主持了甘肅長城的三段大規模增建工程。第一段東起五壩堡(今甘肅高臺東18裡)沙崗墩,西至九壩堡(今高臺西北40裡),綿延於黑河北岸。第二段位於山丹衛境內,東起五泉口奉城鋪(今山丹豐城堡)西達大口子東樂驛(今山丹縣西東樂鎮)。第三段東接東樂驛,西至甘肅鎮城(今張掖市)西北板橋堡(今臨澤縣板橋鎮)。在這道長城北側龍首山諸山口還分別修築了壕塹、墩臺或關城。至此,甘肅鎮所轄河西走廊段長城基本成型,連為一體。

    大同鎮

    成化二十一年(1485)餘子俊以戶部尚書兼左副都御史,總督大同、宣府軍務時曾增築墩臺440所,東起四海冶(北京延慶縣東),西抵黃河,延袤1300餘里。而重新修築長城主要是嘉靖年間完成的。

    嘉靖二十一年至二十九年(1542~1560),翟鵬、詹榮、翁萬達先後總督宜、大,挑修邊牆幹餘里。新工程的特點是在城牆上築牆臺、敵臺,“利於旁擊”,臺上置鋪屋“以處戍卒”;靠近長城之處築堡,“以休伏兵”,城垣下留有暗門,“以便出哨”。這是明長城建築結構的…大改進,使城牆、關隘、煙墩、戍堡共同組成縱深防禦體系。

    鄂托克

    從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古一級公路往東行駛8公里,位於鄂托克旗上海廟鎮西部的明代長城遺址,西起黃河東岸向東綿延數百公里,在我旗境內長達53.3公里。它雖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風雨雨,但整體依舊完好,由黃土夯築,夯層為8至12 釐米,牆體和墩臺(敵臺)構成主體,墩臺排列整齊 ,每墩相距150 米。歷經蒼桑的墩臺至今仍然高達12米,牆體高6.5米。流經寧夏靈武縣的水洞溝河,從長城的豁口處穿過,此豁口為這段長城的防禦重地,築有關城和其它重要防禦設施。明長城在我旗境內共有7處烽火臺遺址。

    山西鎮

    此地區的長城為內邊,用意在於防止遊牧民族騎兵繞出太行山東,危逼京師畿輔。弘治年間(1488~1505),蒙古韃靼諸部常駐黃河套中,偏頭關一帶黃河曲流多灘,向為入寇渡口,故,明中葉在這一帶增修數重長城,形成一至四邊。大邊在關北120裡,東接大同鎮平虜衛崖頭墩,西抵黃河:二邊在關北60裡,東接平虜衛白草坪;三邊在關東北30裡,東起老營石廟兒(今偏關縣東北老營鄉),西抵白道坡石梯墩;四邊在關南2裡,東起長林鷹窩山崖,西抵偏關教軍場。嘉靖年間增修紫荊關以南沿太行山而下的內長城,土石相拌,築敵臺鋪屋、關城。使今山西、河北交界的內三關長城始完備。

    薊鎮

    東起山海關、西至居庸關這段拱衛京師的長城因盤亙於燕山山嶺間,易被山水沖垮,弘治、嘉靖年間分別在喜峰口至一片石,古北口、黃花鎮至居庸關段補徹山口水道,增築塞垣,即建城牆下可過山水的水關。

    遼東鎮

    史書一般都認為始築於明成祖永樂中罷海運以後,但對修築情況和位置走向又語焉不詳。稍詳確的記載是①遼西邊牆,興築於明英宗正統七年(1442)王翱提督遼東軍務,“躬出巡邊,自山海關直抵開原,高牆垣,深溝塹,五里為堡,十里為屯,烽燧斥堠,珠連璧貫。”(《全遼志》卷四,《皇明從信條》卷十八)遼西長槭西起山海關北錐子山吾名口薊鎮長城相接處,沿遼西走廊西山東坡向東北伸展至白土廠關(今遼寧黑山縣白廠門鄉)。②遼河套邊牆,《全遼志·邊防志》載,“畢恭守遼東,始踐山因河,編木為垣,久之乃易以版牆,而墩臺城堡,稍稍添置。”“至畢恭立邊後,將遼河套置於境內。”正德初年(1506)李承勳巡撫遼東,“題請修築邊牆,自遼陽三岔河北,直抵開原,延亙五百餘里。”經過幾次修築,遼河套邊牆西自白土廠關順遼河西岸南下,經黑山縣東邊壕、臺安縣大臺子、六臺子,至海城縣牛莊鎮西北越過遼河,再折向東北,順遼河東岸至開原、昌圖縣境,止於鎮北堡。由於這道長城向南繞了一個大v形,傍遼河東西兩岸而置,故稱“遼河套長城”。③遼東邊牆,築於成化三年(1467)明軍驅走建州女真之後,韓斌、周俊先後建東州至草河十堡,鎮北、清陽二堡,至十五年(1479)加築邊牆自開原抵鴨綠江邊,十七年(1481)築鳳凰、鎮東、鎮夷三座邊城,至此,整個遼東邊牆總體完成。

    修建目的

    修築明長城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統治者的騷擾。明朝自始至終對北方防務的建設非常重視。長城、關隘、墩堡的修築工程,在明朝的 270多年中幾乎沒有中斷過,逐步形成了“九邊”分割槽防守,分段管理和修築長城的制度。據《明史?兵志》記載,初設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四鎮,繼設寧夏、甘肅、薊州三鎮,而太原總兵治偏頭,三邊治府駐固原,亦稱二鎮,是為“九邊”。明長城對於明朝政權的鞏固,北部地區農牧業生產的安定,國家的安全都起了積極的作用。在防務佈局上採取列鎮屯兵,分割槽防守。在修築工程上採取分割槽、分片、分段包修。如1952年在居庸關、八達嶺城牆上發現的明萬曆十年(1582)的石碑上就記載著長城的包修辦法。

    明長城的九鎮(九邊) 明朝為了便於對長城全線的防務管理和修築,將全線分為九鎮。委派總兵(亦稱鎮守)官統轄,亦稱之為九邊重鎮。其總兵駐地和所轄長城的地段如下:

    遼東鎮。總兵駐地在遼陽(今遼寧省遼陽),後又移駐北鎮(今遼寧北鎮)。所管轄的長城南起今丹東東北鴨綠江邊,西至山海關,全長975公里。此鎮長城到明朝中期以後即很少修葺,大都沒有包磚,遺蹟儲存較少。

    主體結構

    城牆

    明長城由城牆、關、城堡,牆臺和煙墩等組成完整的軍事防禦工程體系。

    城牆是長城工程主體,

    牆體依材料區分為磚牆、石牆、夯土牆、鏟山牆、山險牆、木柞牆、壕榨等型別,隨地形平險、取材難易而異。除薊鎮長城的牆身全部用條石、青磚砌築,其餘諸鎮長城多采用夯土牆,僅關門、敵樓包磚。鏟山牆指將天然山體鏟削成陡立的牆壁;山險牆一般依靠峻峭的山脊用磚石壘砌;木柞牆指樹林中的木柵欄牆;壕榨指挖掘壕塹後於一側的培築土垣。城牆斷面下大上小呈梯形,高厚尺寸亦隨形勢需要而異.城牆頂面,外設垛口,內砌女牆,兩面皆作垛口者,如北京幕田峪長城,顯示軍事控守地位的重要。磚、石結構的長城以北京八達峙居庸關為例,用整齊的條石砌城牆身外側,內部填充灰土碎石,平均高7~8米,基寬6~7米,頂寬5~6米。頂部用青磚砌成垛口、女牆,垛口高約1.8米,女牆高約1.2米。垛口開有隙望孔和射孔。牆體頂面用方磚鋪砌,兩側設有排水溝和出水石咀。牆身內側間隔修砌券門暗道,以供守城士卒上下。

    關城

    明長城關城是出入長城的通道,也是長城防守的重點,建磚砌拱門,上築城樓和箭樓。一般關城都建兩重或數重,其間用磚石牆連線成封閉的城池,有的關城還築有甕城、角樓、水關或翼城,城內建登城馬道,以備駐屯軍及時登城守禦。關城與長城是一體的。

    城堡

    城堡按等級分為衛城、守禦或幹戶所城和堡城,按防禦體系和兵制要求配置在長城內側,間有設於牆外者。衛、所城之間相距約百餘里,衛城周長6~9裡,千戶所城周長4~5裡,磚砌城牆,外設馬面、角樓,城門建甕城,有的城門外還築月城或正對甕城門的翼城,以加強城門的控守。城內有衙署、營房、民居和寺廟。衛、所城與長城的距離或近或遠,視長城內位置適中,地勢平緩、便於屯墾的地方而建。堡城或稱邊堡,間距10裡左右,城周l~3裡,磚包城垣,開1~2門,建甕城門。城內有駐軍營房、校場、寺廟,邊堡同長城的間距一般不超過10裡,遇警時可迅速登城.

    牆臺

    牆臺在長城上,約間隔300米設一座,

    突出牆外,檯面與城牆頂部相平,建鋪房,供守城士卒巡邏時遮避風雨,牆臺外滑砌有垛口,用於對攻城之敵進行側擊.敵臺,亦稱敵樓,跨城牆而建,分二層或三層,高出城牆數丈,開拱門,箭窗,內為空心,守城士卒可以居住,儲存火炮、彈藥、弓矢之類武器.頂面建樓櫓,環以垛口,供隙望之用。敵臺視長城險要之處而設,周闊十二丈,可容三、四十名軍士.空心跨牆敵臺是戚繼光任薊鎮總兵時所建立的。

    煙墩

    煙墩也稱烽燧、烽堠、墩臺、亭、烽火臺等,是一種白天燃煙,夜間明火以傳遞軍情的建築物。多建於長城內、外的高山頂,易於望的丘阜或道路折轉處。煙墩形式是一座孤立的夯土或磚石砌高臺,臺上有守望房屋和燃放煙火的柴草,報警的號炮、硫磺、硝石。臺下有用圍牆圈成的守軍住房、羊馬圈、倉房。煙墩的設定有四種:一是緊靠長城兩側,稱“沿邊墩臺”;二是向長城以外延伸的,稱“腹外接火墩”;二是向內地州府城伸展聯絡的,稱;“腹裡接火墩臺”;四是沿交通線排列的,稱:“加道墩臺”。大約每隔10裡左右設一臺,恰好在人的視力所及範圍內。今河北、山西省交界處的內長城,因山勢險峭依山為障而未築牆,僅在山隘谷口、河流折曲崖岸處建磚砌空心敵樓,依次編號為“×字××號臺”,駐兵把守,兼有守禦和傳遞訊號之用。

    九邊

    明朝為了有效地對長城全線進行防務管理和修築,將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的長城全線劃分為九個防守區,委派總兵官統轄,亦稱鎮守,故,九個防區亦稱“九邊”、或“九鎮”。其總兵駐地和所轄長城的地段如下:

    遼東鎮

    總兵官初治廣寧衛(今遼寧北鎮),隆慶以後,冬季移駐東寧衛(今遼寧遼陽)。所轄長城東起今丹東市寬甸縣虎山南麓鴨綠江邊,西至山海關北吾名口,全長975公里。由寬奠堡、海蓋、開原、錦義、寧遠五參將分段防守。因遼東鎮長城大都沒有包磚,現存遺蹟較少。

    薊鎮

    總兵官治三屯營(今河北遷西三屯營鎮)。管轄長城東起山海關老龍頭,西至黃榆關(今河北邢臺市西北太行山嶺),全長 1500多公里。薊鎮長城分為薊州鎮、昌鎮、真保鎮三個管轄段。①薊州鎮又由三路副總兵分管:東路自山誨關至建昌營冷口;中路自冷口至馬蘭峪;西路自馬蘭峪至石塘路幕田峪。②昌鎮管界東自幕田峪連石塘路薊州界,西抵居庸關邊城,接紫荊關真保鎮界,由參將三人分三路鎮守,為:黃花鎮、居庸關、橫嶺口。③真保鎮管界自紫荊關沿河口,連昌鎮界,西抵故關鹿路口,接山西平定州界。又分為紫荊關、倒馬關、龍泉關、故關四參將分守。薊鎮長城是現存遺蹟中儲存最完整的一段。

    宣府鎮

    總兵官治宣府衛(今河北宣化)。管轄長城東起幕田峪渤海所和四海冶所分界處,西達西陽河(今河北懷安縣境)與大同鎮接界處,全長558公里。本鎮地當京師西北門戶,形勢重要,邊牆堅固,有內、外九重。總鎮之下,分六路防守。①東路,東起四海冶連昌鎮黃花鎮界,北至靖安堡,城垣長66.5公里。②下北路,北起牧馬堡東際大邊,西抵樣田,南至長安嶺,城垣長106.5公里。③上北路,東起鎮安堡,北至大邊,西抵金家莊,城垣長130.5公里。④中路,東起赤城,西抵張家門堡,城垣長89.5公里。⑤上西路,東起羊房堡,西至洗馬林,城垣長107公里。⑥下西路,東起新河口.西至西陽河大同鎮平遠堡界,城垣長58公里。宣府鎮長城遺蹟東段磚石壘砌者,多被拆毀;西段夯土牆儲存尚奸。

    大同鎮

    總兵官治大同府(今山西大同),管轄長城東起天成衛(今山西天鎮)乎遠堡界,西至丫角山(今內蒙古清水河縣口子上村東山)與山西鎮接界,全長335公里。自東至西分八路鎮守,依次為新平路,東路、北東路、北西路、中路、威遠路、西路、井坪路。大同鎮長城遺蹟磚石已被拆毀,夯土城牆儲存尚完整。

    山西鎮

    也稱太原鎮。總兵官初治偏頭關(今山西偏關),尋移寧武所(今山西寧武)。管轄長城西起河曲(今山西河曲舊縣城)黃河東岸,經偏關、老營堡、寧武關、雁門關、平型關,東接太行山嶺之薊鎮長城,全長近800公里。因其在宣、大二鎮長城之內,故又稱為內長城,偏頭、寧武、雁門合稱“外三關”,相對於薊鎮的“內三關”:居庸、紫荊、倒馬。山西鎮長城倚山而築,多為石牆,並置幾重,由北樓口、東路代州左、太原左(指寧武關)、中路利民堡、西路偏頭關左、河曲縣六參將分守,長城遺蹟經過修復,尚為連貫。

    延綏鎮

    總兵官初治綏德州(今陝西綏德),成化以後移治榆林衛(今陝西榆林),故亦稱榆林鎮。管轄長城東起黃甫川堡(今陝西府谷縣黃甫鄉),西至花馬池(今寧夏鹽池),全長885公里。在大邊長城南側另有“二邊”,東起黃河西岸(今陝西府谷牆頭鄉),曲折迂迴,西至寧邊營(今陝西定邊)與大邊牆相接。分別由東、中、西、孤山堡、清平堡、榆林保寧堡六路參將分守。愉林鎮長城遺蹟多被積沙掩埋,區域性地段被推幹做了公路,僅夯土墩臺尚存。

    寧夏鎮

    總兵官治寧夏衛(今寧夏銀川),管轄長城東起花馬池(今寧夏鹽池)與延綏鎮長城接界處,西端止於寧夏中衛喜鵲溝黃河北岸(今寧夏中衛縣西南),全長830公里,分五路防守。①東路,白花馬池營城東界,西至毛卜刺堡西境(今寧夏靈武東北寶塔鄉)。、②中路,東南自清水營城(今寧夏靈武縣磁窯堡鄉清水營村)東境與東路接界起,西北至橫成堡黃河東岸。③北路,由自橫城堡北境,西達鎮北堡南界(今寧夏賀蘭縣西).北路長城跨黃河向北繞了一個大弧形。④南路,白平羌堡北境(今銀川市千吉堡村,向南至大壩堡(今青銅峽市大壩村)。⑤西路,東起廣武營北界(今青銅峽市廣武鄉),西止於中衛西南喜鵲溝。寧夏鎮長城遺蹟大部分埋於流沙之中,僅賀蘭山段石砌城垣有斷續殘存,並儲存一段因斷層地震活動而造成的錯位現象。

    固原鎮

    總兵官治固原州(今寧夏固原),因總督陝西三邊軍務開府固原,所以也稱陝西鎮。管轄長城舊為東起延綏鎮饒陽水堡西界,西達蘭州、臨洮,綿延幹餘里。明後期改線重建,全鎮長城劃分四路分守。①下馬關路。東自延綏鎮饒陽水堡(今陝西定邊姬原鄉遼陽村)西界起,西達西安州所綿沙灣口(今寧夏海原縣西北棉山灣)。“梁家泉新邊”東南起自今同心縣徐冰水村東南大羅山,西北過紅寺堡抵今中寧縣鳴沙鎮黃河南岸,亦屬此路分守。②靖虜路。東起幹鹽池堡東北綿沙灣口,西達平灘堡大狼溝墩(今甘肅靖遠縣西南平灘鄉)。隆慶年間營建的“裴家川邊牆”,東自中衛西南黃河南岸,西至迭烈遜堡南境(今靖遠縣水泉鎮西空心樓村)。③蘭州路。東起黃河東岸一條城堡(今甘肅榆中縣青城鎮),西抵高山堡甫境(今永靖縣境)。④河州路。北起河州衛(今甘肅臨夏市)黃河東岸,南達舊洮州堡(今甘肅臨潭)。⑤蘆塘路。東南起索橋,西北達紅水堡西境與甘肅鎮松山新邊分界。固原鎮長城遺蹟除景泰縣境“松山新邊”儲存較完整,其餘地段城牆圮坍嚴重,僅儲存夯土墩臺。

    甘肅鎮

    總兵官治甘州衛(今甘肅張掖)。管轄長城東南起自今蘭州黃河北岸,西北抵嘉峪關南祁連山,全長800餘公里.劃分五路防守。①莊浪路,東南起自沙井堡(今蘭州市黃河北沙井驛)與固原鎮安寧堡分界處,西北至鎮羌堡莊浪河南岸(今甘肅天祝縣金強驛)。②涼州路,東南起自安遠站堡南境(今天祝縣),達於定羌墩堡古城窟(今甘肅水昌西北)。③甘州路,東自山丹石峽口堡接涼州路界,西迄高臺所九壩堡西界。④肅州路,東起鎮夷所胭脂堡,接九壩堡西界,西止於嘉峪關南紅泉墩(今甘肅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祁文鄉卯來泉村西南)。⑤大靖路,東起阿壩嶺堡雙墩子,接固原鎮蘆塘路西界,西至泗水堡同涼州路舊邊相接。這一段稱“松山新邊”。甘肅鎮長城遺蹟,雖經風沙剝蝕堆埋,仍保持連貫的牆體,山丹境內還儲存著一段兩條以10餘米間距平行的牆體。以上九鎮所轄長城總長度已超過萬里,故稱“萬里長城”,

    考古發掘

    2010年9月1日,寧夏銀川市文物普查隊在寧夏永寧縣黃羊灘農場賀蘭山東麓小井子溝山前洪積扇臺地上發現了一段明代長城,為中國明代長城建制和軍事防禦體系研究提供了新的史料。新發現的長城在明代稱為“邊牆”,查明的邊牆長16.1千米,起於黃羊灘小井子墩中心,途經爛營盤堡、大井子、牛頭山、紅井溝、夾子溝、鸚鵡山、柳渠溝,止於福寧村烽火臺北側100米處,再向東南延伸部分因農田水利建設損毀嚴重,走向不明。

    據瞭解,現邊牆均已坍塌呈斜坡狀,底寬13米、殘高1.2米至1.5米。邊牆利用牆體西側開挖寬約6米、深約1.2米的砂石土堆積而成,土塄和深溝遺蹟現象明顯。在小井子山頂上,有一烽火臺,烽火臺東南530米處的東麓臺地上有城堡遺址一個,遺址隨處可見明代的建築材料和生活陶瓷殘片。

    根據明代史料對成化年以後的長城構築記錄較為詳細的特點推斷,新發現的黃羊灘邊牆應當是成化十二年(1467年)之前的產物。

    2014年是延慶長城修繕的重要一年,明代長城延慶縣段修築長度約4400餘米,包括九眼樓段、石峽關段、殘長城段等6處。9月在延慶現存明代長城最長的八達嶺鎮修繕現場,工作人員清理坍塌的城牆時發現多塊崇禎七年的磚瓦及敵樓等。磚瓦的發現意味著明長城延慶段的近200年修築歷史又被延長13年,延慶有確切文字記載的長城修築史被重新整理。這些文物是迄今為止在長城修繕中的首次發現,對於研究長城的歷史,有較高的文獻價值。這些搶修專案將全部於今年10月底完成。

    此次率先修繕的地段是八達嶺鎮地段長城上的80-84號敵樓段,修繕專案包括1000餘米牆體和5座敵樓,將後代人為拆改和自然因素所致的損毀按傳統工藝進行修繕,使國保長城的保護情況得到徹底改善。

    測繪資料

    2009年4月,國家文物局和國家測繪局聯合公佈,明長城東起遼寧虎山,西至甘肅嘉峪關,從東向西行經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十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56個縣域,總長度為8851.8千米。

    中國長城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文化遺產,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一人類寶貴遺產,國家文物局與國家測繪局歷時兩年,首次摸清了明長城的“家底”。其間,調查人員總行程幾十萬公里,2008年10月全面結束野外工作,12月15日以田野調查為基礎的量測工作結束,至此中國首次獲得了明長城的基本資料:總長度為8851.8千米的明長城包含人工牆體6259.6千米,壕塹359.7千米,天然險2232.5千米。

    “明長城比原來掌握的資料長了約2000千米,這意味著今後保護範圍將進一步擴大。”長城專家羅哲文興奮地說,這些成果為各地劃定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編制保護規劃、制定保護修繕方案、建立長城檔案等提供了支援。

    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的單霽翔介紹,調查結果顯示,明長城現存敵臺7062座,馬面3357座,烽火臺5723座,關堡1176座,相關遺存1026處。透過調查,中國不僅首次全面獲取明長城儲存現狀等第一手資料,並測繪出明長城的準確長度等各種基本資料;有關部門還首次全面掌握了明長城作為一個龐大的軍事防禦體系的現存狀況,包括其具體分佈、走向,牆體和附屬設施建築特點,以及長城自然與人文環境、保護和管理現狀等。

    歷史意義

    明代在軍事上抵禦少數民族的侵擾,在經濟上促進了邊疆經濟開發,政治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而 明長城是中國歷史上費時最久,工程最大,防禦體系和結構最為完善的長城工程,它對明朝防禦掠擾,保護國家安全和人民生產生活的安定,開發邊遠地區,保護中國與西北域外的交通聯絡都起過不小的作用。它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工程的高度成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故事傳說

    冰道運石

    當初,修建嘉峪關長城時,需要成千上萬塊長2米、寬0.5米、厚0.3米的石條,工匠們在黑山將石條鑿好後,人卻抬不起,車拉不動,且山高路遠,無法運輸。大夥兒邊鑿石條邊發愁,眼看隆冬季節就要到了,石條還沒有從山裡運出一塊,若要耽誤工期,沒有工錢是小,這腦袋可就難保了。大家正在長吁短嘆,這時,忽然山頂一聲悶雷,從白雲中飄下一幅錦綢,眾工匠趕緊接住,只見上面若隱若現有幾行字,大家看後恍然大悟,按其行事。等到冬季到來後,眾人從山上往關城修一條路,在路面上潑水,讓其結成一條冰道,然後把石條放在冰道上滑行運輸,結果非常順利地把石條運到了嘉峪關城下,不但沒有延誤工期,反而節省了不少時間。眾工匠為了感謝上蒼的護佑,在關城附近修建廟宇,供奉神位,併成為工匠出師後必須參拜的地方。

    山羊馱磚

    嘉峪關城,城牆高9米,還要在城牆之上修建數十座大小不同的樓閣和眾多的垛牆,用磚數量之大是非常驚人的,當時,施工條件很差,沒有吊運裝置,全靠人工搬運。而當時修關城所用的磚,都是在40裡以外的地方燒製而成。磚燒好後,用牛車拉到關城之下,再用人工往上背。由於城高,唯一能上下的道路坡度大,上下很困難,儘管派了許多人往城牆上背磚,個個累得要死,但背上去的磚卻仍然供不應求,工程進展受到了嚴重影響。一天,一個放羊的孩子來到這裡放羊玩耍,看到這個情景,靈機一動,解下腰帶,兩頭各捆上一塊磚,搭在山羊身上,然後,用手拍一下羊背,身子輕巧的山羊,馱著磚一溜小跑就爬上了城牆。人們看了又驚又喜,紛紛仿效,大量的磚頭很快就運上了城牆。

    擊石燕鳴

    相傳,古時有一對燕子築巢於嘉峪關柔遠門內。一日清早,兩燕飛出關,日暮時,雌燕先飛回來,等到雄燕飛回,關門已閉,不能入關,遂悲鳴觸牆而死,為此雌燕悲痛欲絕,不時發出"啾啾"燕鳴聲,一直悲鳴到死。死後其靈不散,每到有人以石擊牆,就發出"啾啾"燕鳴聲,向人傾訴。古時,人們把在嘉峪關內能聽到燕鳴聲視為吉祥之聲,將軍出關征戰時,夫人就擊牆祈祝,後來發展到將士出關前,帶著眷屬子女,一起到牆角擊牆祈祝,以至於形成一種風俗。

    萬年灰與燕京城

    人們都說,是秦始皇最早修的萬里長城。其實開始的長城並不是他修的。早在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戰國時,有個燕王,他的國土小、兵馬少、力量弱,隨時都有被鄰國吃掉的危險。為了保住國土,燕王就徵用了民夫,在他的國土邊界山頂上築起高高的城牆,以防外敵入侵。

    因為那時還沒有石灰,他築的城牆,石、磚都是用泥抹的。為了搶時間,早日修好城牆,他下令冬天也不停工。天冷,和泥得用熱水,因此,民夫們就把大鐵鍋抬到工地上,用三塊石頭支起來,添柴燒開水。天長日久,鐵鍋被燒了個大窟窿,滿鍋的水全漏光了;把鍋下的火澆滅了。可民夫們也意外地發現,水灑在支鍋的石頭上,熱石頭遇到水就炸開了,炸出許多白麵面,民夫們瞅著、想著,好生奇怪。有個人把這白麵面用水和和,覺得比泥還滋潤,還有粘性,就把它抹在石條和磚縫裡。

    第二天,民夫們發現,用這白麵面抹的石條和磚縫,要比用泥抹的結實的多。燕華人得到了啟發,從此,就燒石灰,來抹城牆縫。

    後來,秦始皇統一了中國,為了使中華民族不被匈奴所征服,也仿照燕王的辦法興工修起了萬里長城。動工時,他下了一道旨令,讓原來的燕華人包攬燒石灰的活兒。因此,那時修長城所用的石灰,全是燕華人燒的。長城修到哪兒,就在哪裡山坡上燒灰,而且燒的灰質量非常好,被後人稱為萬年灰,意思是萬年不變質。

    長城修完後,別的民夫各回各地。因燕華人燒灰有功,秦始皇又撥下金銀,建了個城鎮,專為燕華人居住,這城鎮就是北京。因此,那時北京叫燕京,燕華人燒灰用過石頭的山統稱為燕山山脈。

    儲存現狀

    榆林地區

    榆林地區的明長城東起府谷,西至定邊,沿途城堡林立,規模宏大。雖屢遭破壞卻依然能看出其當年的雄偉,其中尤以榆林至神木一段儲存最為完好。

    甘肅景泰

    景泰明長城遺址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正在載入甘肅景泰明長城

    長城遺址徒步探險,是戶外運動愛好者尋求未知,探秘明長城留給人們的寶貴遺蹟。對驢友來說是很具有挑戰性的活動。

    明長城自靖遠縣越黃河進入景泰縣。東自索橋嘴起,經蘆陽鄉北部,跨馬鞍山--草窩灘--八道泉--三眼井--陶家山--紅水鄉--龍口--長嶺山--犛牛圈,西入古浪縣界,縱貫景泰長達90多公里,所經響水白土梁、蘆陽水溝山、紅水長壽山等處為石塊壘砌,至今儲存較好,其餘大部分地區因土質疏鬆,經風雨長期侵蝕,已自然傾圮,只留殘跡。80年代,大搞農田基本建設期間,約18公里長城遺蹟夷為平地。至今省建工局農場內有一段長200米,高3至4米,頂寬0、7米至1米的長城遺址。據《明史》載:明萬曆年間,甘寧間有松山、賓兔、宰僧、著力兔居之,屢為兩鎮患。巡撫田樂決策恢復。乃偕副將甘州馬應龍、涼州姜河、永昌王鐵塊等分道襲之,寇遠竄,盡拔其巢,攘地五百里,“松山既復,為築邊垣,分屯置戌。

    《甘肅通志》載:明萬曆兵備副使荊州俊《三眼井堡記》中雲:起工於二十七年(1599)三月,至六月事竣,凡築邊自烏蘭哈思吉至大靖、泗水堡,延袤四百里。《靖遠縣誌》方域篇雲:自靖虜衛界黃河索橋起至土門山共長四百里,而蘭靖莊浪千四百里之衝邊始安。第蘆塘、三眼井等處土疏易圮,時費修葺,仍按國初舊址。1987年,甘肅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今年7月在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長城遭破壞,索橋堡遺址本體和環境分別遭到破壞,索橋長城牆體被挖開了數個豁口,長城烽火臺七座墩被鏟挖。國家文物局接到報告後,火Superb督察組趕赴現場進行查處。這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長城保護形勢依然嚴峻,保護工作仍然不盡如人意,一刻都不能鬆懈。

    總而言之,長城真正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抵禦外敵,而是在外敵來臨的情況下迅速的給長城以南的軍隊傳遞資訊來更好的抵禦外敵。

  • 2 # A-雨軒

    萬里長城是中國的天下文化遺產。那末,中國現代建築長城是幹什麼用的?少數人的第一印象大概是“為了抵擋異族入侵”,複雜來講就是:拒胡;

    總之:長城在少數人眼中是一種“主動進攻”的軍事裝置。

    而現實大概恰好是相反,長城最後的建築目標倒是為了更好的進攻,我們來看看歷朝歷代建築長城的時光節點就曉得了:

    趙國:滅林胡、中山國後,修長城;燕國:滅東胡,奪遼東後,修長城;秦國:滅義渠,稱霸西戎,修長城;秦代:攻匈奴,佔據河套,修長城;漢代:殺匈奴,奪得漠南,修長城;隋朝:驅突厥,稱霸西域,修長城;明代:抗北元,韃靼瓦拉,修長城;

    我們會發明,長城的建築的機遇,恰好是進攻擴大成功後建築的,是為了穩固新的疆域,作為進攻退守的次要據點。

    從戰國到明代,大少數華夏王朝都建築過長城

    中國歷史上建築長城超越5000千米的有3個朝代:分別是秦代、漢代和明代。而這3個朝代在軍事上對南方少數民族佔據相對的劣勢,建築長城的初始目標,相對不是單單為了進攻。現實上,秦皇漢武,包含明初,無不是在自動還擊、軍事上獲得壓服劣勢時建築長城的。這闡明,構築長城既是一種積存力氣、持續進取的戰略,也是一種退可守、主動進攻的盤算。

    現存的明長城

    長城既是農耕民族的進攻火線,也是向遊牧民族發起還擊的行進基地。長城還不是進攻的最火線,而是進犯肇端線和交通線。

  • 3 # 浩漢防務論壇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在不同時期為抵禦塞北遊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築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為什麼中國古代會建造雄偉的長城?長城又是怎樣建造起來的呢?

    長城,顧名思義是一種很長的牆體防禦建築,或形式和牆體相近、防禦性質和牆體一樣的防禦建築。

    中國長城的歷史要追溯到西周時期,發張在首都鎬京(今陝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春秋戰國時期,燕趙國諸侯為了防禦別國入侵,修築烽火臺,並用城牆連線起來,形成了最早的長城,以後歷代君王幾乎都加固增修長城。

    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將秦長城和戰國其他諸侯的長城相連,因長達幾萬裡故又稱作“萬里長城”。當時出動勞動力達到全國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由於那個時候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十分艱難,所以在秦朝時有孟姜女因為新婚夫君被徵為民夫修長城,最後死在長城腳下,而孟姜女尋夫哭倒長城的傳說。

    明朝是最後一個大規模修建長城的朝代。今天所指的萬里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它東起鴨綠江,西至內陸地區甘肅省的嘉峪關。長城在中國軍事歷史上被稱為中國第一防禦工事。其修建本身體現了中原農耕文明對北方草原部族的防守姿態。

    長城在軍事上有四大作用:一是預警,綿延萬里的長城間隔不遠就有一個烽火臺,一旦發現敵情點燃烽火,很快警報就能夠傳遞迴中原。二是防禦,長城具有強大的防禦功能,對於機動靈活的草原部族騎兵來說,中原文明所依仗的步兵很難在野戰中與之對抗,但在依託長城這樣的永固工事,那麼形勢就反了過來,缺少攻堅能力的敵軍很難攻破在崇山峻嶺和複雜地形上建築的長城。三是屯兵,長城牆體內以及後方的軍營中都能夠駐紮大量的軍隊,而長城牆體上方寬闊的馬道還能夠為這些兵力提供機動的道路,使其能夠快速支援敵人的主攻地段。四是縱深,長城為中原王朝提供了足夠的戰略縱深,敵人即使突破長城也會損失慘重,並且耗費時間,為中原進行戰爭總動員爭取足夠的時間。

  • 4 # 小強的美好時光

    長城的修建有其歷史的必然性,主要的作用包含兩個方面,其一,抵禦外敵入侵,這是最根本的原因。其二,用來傳遞資訊,採用烽火等來傳遞緊急資訊。

    最早始於春秋戰國時期,燕趙國諸侯為了防禦別國入侵。修築烽火臺,並用城牆連線起來,這就是最早的長城。

  • 5 # 午馬正途

    我認為想必大家都去過長城吧,何等的雄偉愧麗,十萬八千里長城,長城現在雖然是歷史文物,但同時他是也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智慧結晶,長城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是重要的戰略意義,可是古代為什麼要建造長城呢?長城起到他的作用了嗎?

    其實這要從春秋戰國開始說,在那個時代戰火不斷,各國都無暇顧及北方遊牧民族的襲擊,而且這裡的襲擊是突襲,因為北方的遊牧民族居所的地方是不固定的,而且他們經常吃不飽,為了生存,他們就想到了一個辦法,這個辦法就是搶,進邊關來搶,遊牧民族驍勇善戰,而且當時也很少會人會打得過他們,最主要的是,遊牧民族搶物資的時間還不準確,可能今天來了,明天還來,也可能早上來了,晚上再來。因此讓當時的各個國家無比頭疼,那怎麼辦呢,所以靠近北邊的各國就開始修建城牆來防禦,依照險要地勢在各山嶺關口修建城牆,修建的城牆有大有小,大的城牆能抵擋遊牧民族的突襲,而小的城牆,就算擋不住,也能遊牧民族的大規模搶劫活動,拖延他們進攻的時間,在當時秦、燕、趙都在邊關建立了一定規模的長城。

    再到後來,秦王嬴政統一六國,軍事力量在當時是最強大的,而且秦國第一猛將蒙恬也是多次擊敗匈奴,非常有效的抵擋的遊牧民族的襲擾,秦國又在原來的基礎上,燕、趙兩國的長城進行連線,加固和維修,就這樣首個大規模長城就建成了,同時也有效的起到了鞏固北方邊疆的作用。到西漢初期,因為長期的戰爭,國力已經非常貧乏了,但是匈奴卻越發壯大,對西漢進行搶奪,而且長城常年失修,對匈奴的抵抗作用大幅度降低,這時候西漢就開始實行“和親政策”並且送給匈奴大量的錢財,就比如王昭君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這一狀況到漢武帝時期才算結束。國力強盛的漢武帝時期,對待遊牧民族都是直接實行物理措施,只要你敢來侵犯邊境,就直接武力回擊,打到你服氣為止。

    長城的作用,其實主要作用有兩個,一個為了抵禦外敵的入侵,這也的確是起到了有效的作用。第二個就是用來傳遞資訊,烽火臺就是傳遞訊號的方式,利用昇天的黑煙,讓周圍的國家都知道。不得不說長城在當時是的確起到了關鍵的作用,而且長城在現在看來就是非常雄偉的建築,中華民族的驕傲!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所有歷史裡,為何三國時期非常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