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真正鱷魚不哭

    《三國演義》不是《隋唐演義》,沒有明確武力值排行,除呂布天下無敵,其他出場率較高的武將,很難說誰穩贏誰。

    這些人單挑鬥將的表現,是根據情節需要突出誰決定的:

    曹操收徐晃時,為突出曹操求賢若渴,徐晃就跟許褚打得不相上下。戰馬超時,為突出許褚忠勇憨直,裸衣戰馬超又不分勝負。

    斬顏良要突出的是關老爺,所以徐晃只能做敗下陣來的陪襯,完全不顧其二十年後能與關羽勢均力敵。

    至於說所謂“三國二十四名將”排行,純粹是說書人想當然,沒有什麼依據。

  • 2 # 小龍女5505

    官渡之戰時曹操一是不想許褚有所損傷,二是許褚當時地位也不高,所以曹操沒有讓他去戰袁紹麾下兩位猛將顏良和文丑。

  • 3 # 老喬聊書畫

    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軍與袁紹相持與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展開戰略決戰,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今河南封丘西)繼而擊潰袁軍主力,此戰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以上是簡單的跟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官渡之戰,咱們接下來用大白話分析下許褚

    許褚(chǔ)字仲康,譙國譙人(今安徽亳州市古城鎮)長八尺餘,腰大十圍,容貌雄毅,勇力絕人。

    官渡之前曹操的近衛是典韋,後因張繡背叛,典韋為保護曹操戰死,之後許褚才主要負責曹操的護衛工作,為什麼沒讓許褚去戰顏良,文丑?曹操當時在官渡之戰中處於兵力不足的劣勢,對許褚的信任是一個問題,不放心許褚伸身手是一個問題,還有最主要的就是曹操的私心,更擔心自身的安全,後來也證明曹操的考慮是完全正確的,也救了自己一命。

    當時徐他等人想要謀殺曹操,因許褚總是伴隨在左右,不敢下手,一直等到許褚離開休息期間,徐他等懷揣利刃來見曹操,當時許褚在家心神不寧,就立即回到曹操身邊,徐他等人入賬見到許褚大驚失色,許褚見狀不對,即刻斬殺徐他等人,事後曹操更加信任許褚,出入同行都不讓他離開身邊。

    後曹操與韓益、馬超等單獨談話,左右皆不隨行,僅帶許褚一人,馬超自負其勇力絕人,想要暗中偷襲曹操,但平日經常聽聞許褚的大名,懷疑隨從即是此人,於是問曹操“曹公的虎候在哪裡“?曹操用手指了指許褚,許褚怒目視之,馬超不敢動,數日後,曹軍擊敗馬超軍,交戰中許褚親自斬得敵軍首級,這就是日後許褚怒目嚇退馬超的事。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因為在古代更講究地位身份,尤其是兩軍交戰中,將對將,兵對兵,當時的許褚充其量是一個重量級的保鏢,並不是一名前鋒將軍,所以並沒有資格去戰顏良,文丑。

  • 4 # 我欲隨波不逐流

    首先,顏良文丑不是死於官渡之戰,是陣亡於“白馬之戰”。

    《三國志》記載:文丑是死於亂軍之軍。

    就是雙軍混戰時,戰死了。何人所殺為迷。

    《三國志》記載:“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顏良是被關羽所殺,但是是在二軍混戰時,關羽望見了顏良麾蓋,在張遼軍隊的掩護下,關羽策馬衝到顏良身邊,在萬眾之中殺死顏良,又拔出腰間佩刀斬其首級而歸。屬於突擊刺殺行動。

    《三國志荀彧傳》:三年,太祖既破張繡,東禽呂布,定徐州,遂與袁紹相拒。孔融謂彧曰:“紹地廣兵強;田豐、許攸,智計之士也,為之謀;審配、逢紀,盡忠之臣也,任其事;顏良、文丑,勇冠三軍,統其兵:殆難克乎!”彧曰:“紹兵雖多而法不整。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治。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後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縱也,不縱,攸必為變。顏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戰而禽也。”

    下面翻譯下這段古文:

    獻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擊敗張繡,又在東面活捉呂布,平定了徐州,繼而與袁紹相對抗。孔融對荀彧說:“袁紹地盤遼闊,兵力強大。田豐、許攸非常具有謀略的才能,為袁紹出謀劃策;審配、逢紀是盡忠的臣子,為袁紹處理政務;顏良、文丑勇冠三軍,為袁紹統率軍隊。恐怕難以戰勝他啊!”荀彧回答說:“袁紹兵力雖多但法令不嚴。田豐性格剛直卻喜歡犯上,許攸貪婪而不約束自己。審配專橫卻無謀略,逢紀果斷卻剛愎自用。審配、逢紀這兩個人為袁紹處理後方事務,一旦許攸家族觸犯法規,一定不會被兩人放過。許攸必定叛變。顏良、文丑二人只不過的不懂策略單憑個人勇氣的莽夫而已,一戰就可以將他們捉住。”

    當曹操平定了張誘和呂布後,北方中原地區只有曹操和袁紹二大勢力。袁紹當時的實力遠遠強過曹操,當時朝廷中有投降派和主戰派,時任少府的孔融是投降派的主要代表。

    針對這種悲觀言論,時仼侍中的荀彧針鋒相對的對孔融進行了批駁。他的表態鼓舞了軍心,激勵了士氣,也統一了思想。

    建安五年(200年),袁紹以顏良為主將進攻白馬,曹操採用軍師荀攸“聲東擊西、輕兵掩襲”之計,假裝要在延津渡河,營造襲擊袁紹軍隊後方的假象,誘使顏良分兵守衛延津。曹操趁這個機會突然引兵撲向白馬,在距白馬只有十多里時,顏良才發現曹軍,只有倉促迎戰。曹操派將軍張遼和關羽率領騎兵突擊。在二軍混戰中,關羽望見了顏良坐在麾蓋下,在張遼率領的騎兵掩護下,關羽策馬衝到顏良身邊,出奇不意的把顏良殺了。徐晃等人的後續部隊也隨後衝殺。袁軍大敗,解了白馬之圍。

    但曹操認為白馬並不適合防禦,就把人口和物資進行轉移。袁紹軍隊就渡河追擊運輸車隊。曹操軍隊撤退到延津,在黃河岸邊防洪堤佈下伏兵,把運輸車隊放在堤壩的另一側顯眼的位置。袁紹追擊曹操的騎兵主將文丑和劉備,率領五六千騎兵趕到延津,卻只看見物資,不見曹軍,便分散開來搶劫物資。這時曹軍突然功擊,袁軍戰敗,文丑也在亂軍中陣亡。

    上面是根據《三國志》譯寫。但兄臺提出這樣個奇怪的問題,無非想說為什麼要關羽出戰了。雖然我對拿小說當歷史非常反感,但既然開了頭,現在就來談小說。

    操先提五萬軍親臨白馬,靠土山紥

    住。遙望山前平川曠野之地,顏良前部精兵十萬,排成陣勢。操駭然,回顧呂布

    舊將宋憲曰:“吾聞汝乃呂布部下猛將,今可與顏良一戰。”宋憲領諾,綽槍上

    馬,直出陣前。顏良橫刀立馬於門旗下;見宋憲馬至,良大喝一聲,縱馬來迎。

    戰不三合,手起刀落,斬宋憲於陣前。曹操大驚曰:“真勇將也!”魏續曰:

    “殺我同伴,願去報仇!”操許之。續上馬持矛,徑出陣前,大罵顏良。良更不

    打話,交馬一合,照頭一刀,劈魏續於馬下。操曰:“今誰敢當之?”徐晃應聲

    而出,與顏良戰二十合,敗歸本陣。諸將慄然。曹操收軍,良亦引軍退去。

    操見連斬二將,心中憂悶。程昱曰:“某舉一人可敵顏良。”操問是誰。昱

    曰:“非關公不可。”操曰:“吾恐他立了功便去。”昱曰:“劉備若在,必投

    袁紹。今若使雲長破袁紹之兵,紹必疑劉備而殺之矣。備既死,雲長又安往乎?”

    上面是《三國演義》原文,曹操到達白馬之後,顏良早已經嚴陣以待,曹操知道不可以直接和他硬拼,於是決定先派一員大將去挫其鋒芒。先後派出了原呂布的部下降將宋憲和魏續,但都被顏良殺了。之後徐晃上陣,也只堅持二十回合,也大敗而歸,曹營諸將都非常震撼。

    曹操心裡鬱悶,程昱就舉薦了關羽。曹操帳下猛將如雲,像許褚、張遼、曹氏兄弟、夏侯兄弟等,程昱是看不起他們非要舉薦個關羽?當然不是。程昱在後面已經把意思說明了,這只不過是程昱一石二鳥之計罷了。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徐州兵敗之後,劉備往北逃跑投奔了袁紹,關羽跟了曹操。但關羽身在曹營心在劉,關羽跟曹時,就說了要有劉備的訊息,就要走。現在顏良這樣厲害,不如讓關羽與顏良相拼,不管他們二個誰輸誰贏,對曹操這方面來說一點損失沒有。關羽勝則贏了戰爭,關羽輸了正好去了一塊心病。

    這裡面最主要的是,要是關羽把顏良殺了,劉備在袁紹那裡,袁紹一定要殺劉備,又可以除掉一個敵人,取到借刀殺人的目的。劉備一死,關羽也只有安心跟著曹操混了。

  • 5 # 故鄉的田野5999

    曹操帳下謀臣猛將很多,許諸長於智謀,關羽善於為將,與現在軍隊裡參謀人員和指揮人員的分工一個道理,一個蘿蔔一個坑;另外,曹操洞悉人性,他知道關羽不僅勇猛且重情重義,讓關羽去做這件事能達到更好的結果。

  • 6 # 初曉兒

    官渡之戰前期,曹操不讓許褚去戰顏良、文丑,有兩大原因:

    一,派關羽戰顏良、文丑是一石二鳥之計。

    此前,劉備被曹操大敗,劉備投奔了袁紹,關羽被曹操招降。

    關羽臨降前,透過張遼與曹操約定三個條件:一是降漢不降曹;二是任何人不得進入“二嫂”的住處;三是有了劉備訊息就得離去。——即所謂“關公約三事”。

    關羽降曹以後,曹操待之甚厚,小宴三日,大宴五日,美女香車,金銀寶馬。關羽說:

    “我深知曹公對待我很是親厚,怎奈我受劉皇叔大恩,誓同生死,不可能背叛他。雖然最終我不會留在這裡,但我必然會立功報答曹公以後才離開。”

    白馬之戰,袁紹勢大,顏良連敗曹營數員大將後,曹操派關羽戰顏良,又怕關羽殺了顏良後會離開他。謀士程昱說:劉備在袁紹處,若關羽殺了顏良,劉備必疑劉備而殺他,沒了劉備,關羽就不可能離開。言外之意,若關羽不能擊敗顏良,他就沒有報恩,也不可能離開。

    後來再戰文丑,同理。

    所以,曹操讓關羽去戰顏良、文丑,不管結果如何,實際上都有贏無輸。

    二,關羽是小說《三國演義》極力謳歌的人物,不讓許褚去戰顏良、文丑,而安排關羽,是為了美化關羽,也是情節發展的需要。

    歷史上的關羽殺顏良,並沒有徐晃等大敗於顏良的情況,而是關羽出其不意,斬殺了顏良。至於文丑,則是由於曹操以糧草為餌,袁紹兵丁搶奪糧草而亂成一團,文丑死於亂軍之中。文丑並非被關羽所殺。

    小說《三國演義》裡,曹操沒有讓許褚戰顏良、文丑,藉以美化了關羽,同時為後來關羽離開曹營,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張目。

  • 7 # 不沉的經遠

    首先更正問題裡一個小錯誤,官渡之戰時顏良和文丑早就已經掛點,他們出戰分別是白馬之戰和延津之戰。

    這兩戰許褚都是作壁上觀,沒有出戰。他不出戰的原因兩次並不完全相同。在白馬之戰時許褚不上,原因主要是打不過,而在延津之戰時除了打不過外,還有一個原因是許褚沒趕上。

    白馬之戰中顏良先是三合斬殺了宋憲,一刀砍死魏續,隨即二十合擊敗了曹操手下的大將徐晃。殺的曹軍眾將慄然,不敢出戰。此戰曹操十五萬大軍兵分三路而行,因此曹營大將沒有全部到場,不過許褚作為曹操的貼身護衛肯定在現場。許褚在場卻慄然不敢出戰,主要是覺得沒有把握。

    徐晃還是楊奉部將時,曾經和許褚交過手。兩人刀斧相交,大戰了五十餘合不分勝負。曹操因此動了惜才之心,事後讓滿寵招降了徐晃。徐晃可以和許褚戰五十多合,面對顏良卻二十合就敗走。顯然顏良的武藝要比許褚高出不少。許褚不敢出戰也是正常。

    而在延津之戰時情況稍有不同。大概因為白馬之戰的經驗教訓,曹操知道手下沒人是文丑的對手,所以這次沒打算和文丑面對面交鋒。而是設計以糧草、軍馬引誘袁軍來搶,然後趁袁軍混亂時趁勢殺出,一舉擊敗袁軍。文丑果然中計,在手下軍馬大亂的情況下獨力難支,於是也只能跟著敗走。

    曹操見文丑要逃,於是命手下眾將“誰可擒之”。張遼和徐晃二人搶先出馬,一起去追擊文丑。不料文丑雖敗不亂,用暗箭射倒張遼以後回馬來戰。徐晃急忙上前相救,戰了一會以後不敵敗走。文丑追殺時遇到關羽,被斬於馬下。

    文丑能短時間內擊敗徐晃,可見他的武藝也在許褚之上。不過這一次曹軍眾將沒打算和文丑玩單挑,如果許褚也出馬,那麼即使張遼還是被射倒,許褚和徐晃二人聯手對文丑不至於不敵。

    不過許褚作為曹操保鏢,此時不敢輕易離開,於是沒有急著衝上去。等到徐晃被擊敗以後不久文丑就被關羽斬殺,許褚就這麼錯過了和文丑交手的機會。

  • 8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自從典韋戰死後,許褚就成為曹操的貼身保鏢,官渡之戰的前哨戰白馬之戰,按三國演義的說法,是曹操率領5萬人馬作為先鋒,迎戰袁紹先鋒大將顏良的10萬大軍,許褚作為曹操的保鏢,當是是曹操到哪裡,許褚就要跟到哪裡,因此白馬之戰,許褚肯定是在前線的,這個不用懷疑。

    顏良是袁紹手下的頭號大將,河北四庭柱之首,算是整個河北最能打的將領,自古燕趙多豪傑,說的就是河北這塊地上英雄豪傑非常多,顏良在當時的名聲也非常響亮,當年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袁紹還說了:要是我的上將顏良、文丑只有一人在這裡,哪裡輪得到華雄猖狂呢?

    許褚

    曹操這個人,一向都是非常精明,從來不主動消耗自己的實力,比如十八路諸侯戰華雄時,曹操手下當時有李典、樂進、夏侯惇、夏侯淵等將領,但曹操一個也不用,不讓他們上,而是看著其他諸侯挑戰華雄,最終把關羽引出來了,曹操就保全了自己的實力。

    同樣的手段也出現在曹操迎戰顏良,顏良當時的軍隊是曹操的2倍,武藝又是深不可測,曹操不想用自己的心腹將領去試探,於是把原來呂布手下的降將宋憲先派出去,要知道宋憲是呂布手下八健將之一,武力談不上一流,二流總有吧,結果宋憲上去與顏良挑戰僅三個回合就被顏良斬了。

    顏良

    宋憲一死,他的同伴加好友魏續就激動了,曹操巴不得,於是魏續又上去了挑戰顏良,結果又被顏良一個回合給秒了,這下子曹操臉上掛不住了,自己一方一邊被殺了兩員大將,這還得了,結果是徐晃自告奮勇挑戰顏良。

    武將的單挑,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主帥指定某個將領前去挑戰,比如冀州牧韓馥指定潘鳳挑戰華雄,並說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這可是領導拿手下的命為自己長臉啊,要是打得過還好,要是打不過說不準命都丟了,這可不是小事,一般來說,只要主帥英明的,就應該對敵方的將領作出一個判斷,然後指定一個有把握打敗對方的將領前去。

    文丑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將領自告奮勇要上前挑戰,比如關羽斬華雄,想立功,比魏續戰顏良,想為宋憲報價,一般主動挑戰的,自己一方是有把握的,當然也有極少數例外,但總比主帥指定的好,主帥指定你去挑戰,不去也得去。

    徐晃戰顏良就是自己主動挑戰顏良,當然結果是徐晃20個回合敗了,從三國演義來看,徐晃是敗了,但敗得並不狼狽,而且很從容地就退出單挑,但是顏良並沒有主動追擊徐晃,也沒有率領大軍衝擊曹軍,要不然曹操又是一場大敗,也難怪顏良出戰前,沮授說顏良不能獨自任用,會出大問題的,可袁紹不聽,按照沮授的話,顏良就是一有勇無謀的將領。

    徐晃

    白馬之戰,第一系列的交戰曹操敗了,曹操為何不讓許褚戰顏良,而捨近求遠找關羽來戰?

    首先,曹操想儲存自己嫡系的實力,宋憲、魏續、徐晃都是投降過來的,死了也問題不大,但許褚可不同,這是曹操的貼身保鏢,是保護曹操安全的衛生和守護神,曹操不想讓許褚戰顏良,不是怕許褚打不過,而是沒機會,宋憲、魏續被斬,徐晃敗陣,這個時候曹操正確的做法就是收兵,而不是繼續戰下去,因為自己手下計程車兵們看著呢,自己一方計程車氣低落,不方便再繼續下去,否則軍心穩定。

    其次,許褚也沒有主動想要挑戰,一般來說,許褚是比較好戰的,看到有好的單挑機會就會忍不住上前挑戰 ,這是每個武將的通病,許褚也是,許褚並不是怕,從後來許褚的經歷來看,許褚從來沒有怕過誰,前有數百回合戰平典韋,後有230回合打成馬超,許褚從來也沒有怕過誰,許褚沒有主動挑戰顏良,是因為許褚曾經與徐晃單挑過,並且是50餘回合打平。

    許褚

    現在徐晃20回合敗在顏良手下,許褚對於顏良的武力有所瞭解,就算他想挑戰顏良,曹操也不允許,因為軍心大亂,要撤軍休整之後再戰,才有可能取勝,況且顏良還有雙倍數量的軍隊在後,如果打起來,許褚倒是不擔心自己,他是擔心曹操,10萬人打5萬人,萬一曹操有個三長二短,許褚這碗飯也沒得吃了。

    最後,曹操撤軍後就開始思索如何破顏良,程昱獻上了一計,召關羽前來迎戰,程昱同時說了,只有關羽才能殺顏良,曹操一直不想讓關羽出戰的原因就是曹操不想關羽立功之後離開,關羽可是千載難逢的人才,不亞於許褚之勇,至少在曹操眼中,關羽比許褚重要。

    關羽

    程昱建議讓關羽戰顏良,如果能殺了顏良,那就更好,那樣的話,投靠袁紹的劉備就會被袁紹所殺,只要劉備一死,關羽也就不可能再離開曹操投靠劉備,這是程昱的一石二鳥之計,曹操覺得很有道理,所以接受了程昱的建議,既然是這樣,曹操也就沒有必要讓許褚來戰顏良了,許褚也樂得休息。

    事實了,曹操為了讓關羽殺更多的袁軍將領,還安排了關羽對付文丑,更加巧合的是,文丑是與劉邦一起出兵的,關羽主動挑戰文丑交殺了文丑,而劉備卻因為早就打聽到文丑被殺,趕緊逃得無影無蹤了,這一切都是曹操安排關羽來做的,既然安排了關羽,也就不會找許褚來做這事了。

  • 9 # 葛大小姐

    官渡之戰的時候。曹操為什麼不讓許褚去戰顏良文丑?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最大的戰績就是斬顏良誅文丑,這件事發生在官渡之戰初期,因為顏良、文丑是袁紹帳下數一數二的大將,武藝高強,在當時的河北一帶非常有名氣。

    事情是這樣的,官渡之戰中,袁紹在河北,曹操在河南,雙方都聚集軍隊在黃河沿岸防守,白馬在黃河南岸,對面就是軍事重鎮黎陽。白馬和黎陽間的渡口作為袁、曹領地的南北通道,極其重要。公元200年二月,袁紹進軍黎陽派大將顏良進圍白馬,攻東郡太守劉延,以保障主力渡河南進。劉延告急請援,曹操親率軍隊支援。在交戰中,勇冠三軍的顏良,接連斬殺了投降曹操的呂布部將宋憲和魏續,打敗了大將徐晃,曹操手下諸將慄然,最後,曹操調派關羽出戰,關羽在萬馬軍中一刀斬殺顏良,解了白馬之圍。令人疑惑的是,當時關羽並沒有跟隨曹操出戰,曹操放著身邊跟隨的大將許褚不用,專門又調遣關羽來到白馬出戰,這到底是為什麼?

    《三國志 關羽傳》記載:紹遣大將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可見這件事的真實性。小編認為,曹操不讓許褚出戰,既有怕許褚戰敗影響士氣的私心,也有不可告人的政治陰謀。具體原因是:

    一是因為許褚是曹操的底牌,如果許褚戰敗,將會嚴重影響士氣。我們知道,宋憲、魏續都曾是呂布“八健將”之一,實力相當不錯,但顏良三回合殺了魏續,一回合秒殺了宋憲,並且武力值強一流的徐晃,二十回合不敵顏良而敗走,可見顏良的武力值多麼強大,令曹操的手下諸將都很害怕。同時因為官渡之戰意義重大,曹軍本是士氣高昂而來,結果面對顏良而慄然,從士氣上已經露出敗績。所以,這時候老謀深算的曹操需要一個扭轉局勢的人來提振士氣。許褚是曹操的底牌,雖然武力值很高,但也沒有打敗顏良的必勝把握,因為在曹操的內部大比武中,許褚與徐晃交戰五十多回合未分勝負,可見許褚與徐晃的武力值差不多。萬一許褚出戰再打敗了,對曹操軍隊士氣來說,將是更大的打擊。因此,曹操不會派許褚上場的。

    二是因為許褚的職責是貼身護衛曹操。在宛城之戰之前,許褚是普通校尉,宛城之戰後,曹操的貼身保鏢典韋被殺,許褚接替了典韋職位成為曹操的貼身保鏢,然後就很少上前線打衝鋒了,之後許褚所有與人交手的記錄都是在保護曹操的前提下執行的。可以說,許褚主要的功績都是護衛曹操。在官渡之戰,徐他謀殺曹操,被許褚發覺殺了;潼關之戰,也是因為許褚的護衛,曹操才沒有被馬超解決。所以,白馬之戰,當然要派關羽、張遼這種帶兵大將出陣,而不是許褚這種武藝高強的護衛大將出戰了。

    三是因為曹操一石三鳥的政治陰謀的需要。讀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曹操為了收服關羽,可謂是用心良苦,不但升官加爵,而且送金錢美女,但都不能收服關羽的心,關於曾明確表示將來還是回到劉備身邊的。因此,在面對顏良這的狠角色,曹操要調遣關羽出戰,一方面可以驗證關羽的真正實力,看是否值得自己這樣的付出;另一方面如果戰敗被殺,對曹操來說,也沒有損失自己的手下愛將,並且也把關羽這個將來的對手消滅,因為關羽不願輔佐自己,遲早會迴歸劉備陣營的。並且,在白馬之戰前,曹操已經得知,劉備就在袁紹那裡寄人籬下,關羽若斬殺顏良,不但可以解了白馬之困,又可令袁紹遷怒而殺劉備,而關羽則將可永遠和曹操結盟,共同對抗袁紹。從後來顏良、文丑被關羽斬殺,袁紹大怒要斬了劉備之事看來,曹操不讓許褚出戰,而讓關羽出戰的政治目的確實達到了,只可惜最後被劉備給好言化解了。

    四是為了保護許褚。一方面是因為曹操欣賞許褚,這從收服許褚一事上可以看出來,曹操不想因為白馬之戰,把許褚葬送在這裡,因為他的才華要發揮在更大的爭霸中;另一方面是因為許褚接替典韋成為曹操貼身護衛後,多次救曹操於危機中,幾次救了曹操的性命,可以說,許褚是曹操的貴人和福星。所以,在許褚沒有必勝把握打敗顏良的情況下,曹操是不會派他出戰的。

    所以,綜合以上,小編認為,因為白馬之戰是官渡之戰初期的重要戰役,是曹操首次擊敗袁紹,激勵士氣的關鍵性戰役。所以,曹操為了確保萬一,肯定不會派許褚出戰的,因為許褚既是他的底牌,也是他的救命恩人,於公於私都不會派他出戰,而派關羽出戰,則可實現“一石三鳥”的政治陰謀,何樂而不為呢?

  • 10 # 金兔歷史

    從正史來看,顏良死於混戰,而許褚的職責是保護曹操,壓根沒有機會上戰場,自然就殺不了顏良,《三國志·關羽傳》記載:

    “紹遣大將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關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當時,袁紹派遣顏良攻打白馬,曹操就讓張遼和關羽為先鋒,經過一番交戰後,關羽發現了顏良所乘坐的戎車,於是,關羽就在張遼等人的掩護下,於萬眾之中斬殺顏良,又掏出佩刀取其首級。之後,徐晃等後續部隊才奉曹操之令衝殺,袁紹大軍潰敗,白馬之圍遂解。可以看到,正史上,關羽是在戰場上於萬軍之中直取顏良首級,而許褚的職責並不在此,所以自然沒有機會殺了顏良。

    若從《三國演義》來看,曹操不派許褚迎戰顏良文丑,則多了許多名堂。

    在《三國演義》中,顏良可是一個很厲害的角色,三回合斬宋憲,一回合秒魏續,二十回合敗徐晃,而之所以有這一切,主要就是羅貫中想突出關羽的勇猛。許褚再厲害,也不可能鬥得過《三國演義》的作者。

    第二,就劇情來說,宋憲、魏續之前都是呂布的手下,徐晃是曹操迎獻帝時從東漢將領楊奉那裡轉過來的,這些將領原來可不知道顏良的厲害,為了邀功和表忠心,就主動請戰。許褚不同,許褚跟曹操的時間較早,而且在徐晃戰敗後,許褚可能沒有十足的把握可以斬顏良,所以就沒有主動請戰。

    這時候,典韋已死,護衛就剩許褚了,所以曹操自然不會讓許褚輕易上場。

    第三,這是曹操的陰謀。

    《三國演義》中,曹操為了收服關羽,可以說是用心良苦,送美人、送寶馬,而且還給關羽加官進爵,但這一切都不能收服關羽的心,關羽還對曹操說,如果有朝一日知道兄長劉備的下落,還是會回到劉備身邊的。

    而在白馬之圍前,曹操已經知道劉備目前正在袁紹那裡,顏良文丑是袁紹的大將,如果關羽殺了這二人,那麼,袁紹可能遷怒於劉備,甚至把劉備殺了。到時候,關羽為了報仇,就可能投靠曹操,一起對抗袁紹。

  • 11 # 這個歷史很正

    官渡之戰曹操為什麼不讓許褚與顏良文丑對戰?無論是從正史《三國志》還是從小說《三國演義》中看,許褚都沒有對戰顏良文丑的機,因為曹操根本就沒打算讓許褚出戰。

    先從正史中看,正史中的顏良是在混戰的時候被關羽斬殺的,而許褚作為曹操的護衛,最主要的職責就是保護曹操的安全,曹操不用於一線拼殺,那麼許褚自然不用去跟地方將領戰鬥了。

    再說,能夠讓曹操真正信任的人又有幾個,也就只有最早跟隨曹操起家的典韋和許褚。至於那啥的張遼和徐晃,關羽他們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其實還沒有許褚高。

    所以這等要拼命的事,自然是先讓他們張遼,關羽他們先上的,畢竟他們不是曹操的嫡系(僅在當時看來)。

    而在《三國演義》中為什麼不讓許褚出戰,其實曹操還是有另外一層意思的。

    在演義中,羅貫中把顏良塑造成一個當時的一流名將,殺哪什麼宋憲三招,敗徐晃二十回合,而如果派許褚出戰,那到底是該贏還是該輸。

    贏了就沒有關羽什麼事了,突出不了關羽的厲害了。而如果打輸了這不就在此襯托出了顏良的厲害嗎?那麼之後顏良被誰都很難殺的。

    而且在演義中,曹操讓關羽出戰而不讓許褚出戰則是為了挑撥離間。

    因為當時的劉備在袁紹陣營,而關羽卻在曹操陣營,因此關羽斬袁紹的大將自然會引起袁紹不滿的。如果能夠成功的挑撥袁紹和劉備的關係,曹操那是非常賺的的。

  • 12 # 唐古看今

    不是官渡之戰,而是白馬之戰,這一戰關羽斬顏良誅文丑!

    三國時期的白馬之戰,曹操遭遇了袁紹手下第一猛將顏良,在損兵折將的情況下,曹操只得前去搬請關羽前來助陣。當關羽到達戰場後,只說了句:“以吾觀之,如土雞瓦犬耳!”便飛馳而去斬了顏良,在之後一戰中關羽又幹淨利落地誅了文丑,從此關羽的名聲大振!

    來看看顏良在這場戰役中的表現:

    白馬之戰,曹操帶軍隊前來解白馬之圍,遇見袁紹手下第一猛將顏良,於是曹操就派出原呂布麾下“八健將”之一的宋憲前去挑戰,結果戰不三合就被顏良斬殺。看到此景,同為“八健將”的魏續以為同伴報仇為名,主動請纓挑戰顏良,結果交馬一合就被顏良斬殺。隨後,身為五子良將的徐晃出陣前去挑戰顏良,結果,二十回合後,徐晃敗回本陣!

    在這種情況下,曹操搬請來了關羽,而關羽也沒讓曹操失望,到達戰場之後“斬顏良,誅文丑”,連殺袁紹手下兩員猛將。那麼,白馬之戰,曹操為什麼不讓許褚去戰顏良文丑呢?

    許褚作為曹操手下第一猛將,本應該是最有資格挑戰顏良的,但曹操卻沒有讓他出陣,在我看來無非是以下兩個原因:

    一,許褚打不過顏良!許褚曾五十合回戰平徐晃,而顏良則二十回合擊敗徐晃,這樣一比較,可以看出許褚是打不過顏良的,許褚作為曹操的侍衛長,曹操肯定不會讓他去冒這個險!

    二,算計關羽!關羽一心想找大哥劉備,而曹操愛惜關羽,不想讓他離開。當曹操得知劉備在袁紹處後,就想讓關羽去斬殺顏良文丑。袁紹如果得知手下兩員猛將被關羽所殺,肯定會殺劉備解恨,劉備死後,關羽就沒有了想頭,只能跟隨曹操了!

    當然曹操的詭計並沒有得逞,關羽“斬顏良,誅文丑”以後,報了曹操的恩情,心裡坦坦蕩蕩地去找大哥劉備去了!

  • 13 # 初心如舊

    從當時大局勢來說,救白馬、戰延津,即斬顏良、誅文丑,屬於官渡之戰的預演,這兩場小打,之所以被渲染,主要是因為,《三國演義》中,關羽、顏良、文丑三人,武力較量非常精彩。但歷史真實是,真正的大戰還在後面,這是需要說明的。

    第一場是救白馬,建安五(200)年二月,袁紹派顏良帶領大軍南下,包圍了曹操轄區東郡白馬,太守劉延急忙向曹操求救。《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二月,紹遣……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紹引兵至黎陽,將渡河。夏四月,公北救延 】在顏良包圍東郡的同時,袁紹引兵到了黎陽(今河南浚縣)擺出一副要渡過黃河的架勢。到了四月,曹操親率援軍救白馬。斬顏良就是這種情勢下展開的。

    為啥白馬坡二月被圍,曹操四月才施救?這是因為 : 一場大戰,往往會有各種暗戰,在之前展開。比如,輿論、藉口、宣傳攻擊,以及相互的“斬首”、間諜活動等。官渡之戰也不例外。曹操需要善後,才能出戰。

    許褚字仲康,與曹操是老鄉,祖籍沛國譙縣。在漢末戰亂中,引領鄉里年輕人,組成自衛軍,共抗盜寇。因為糧草不繼,假裝談判,以牛交換,強盜們來拉牛時,牛都反身奔回。許褚急了,上前抓住兩牛尾,拖回百餘步。強盜一見,大驚失色,再不敢糾纏,轉身逃走。官渡之戰前,曹操貼身衛士徐他,被袁紹間諜策反,想找機會幹掉曹操,但忌憚許褚,只有等許褚休班,才準備下手。

    許褚雖然那天休假,但大敵當前,高度的責任心,讓許褚心緒不寧,也許是第六感官暗示,許褚忍不住,悄悄潛回曹操身邊。徐他已經暗藏利刃,進入曹操大帳,猛然發現許褚,驚顎變顏,許褚眼疾手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殺徐他,救曹操脫離險境。看《三國志.魏書.許褚傳》:【 時常從士徐他等謀為逆,以褚常侍左右,憚之不敢發。伺褚休下日,他等懷刀入……他等不知,入帳見褚,大驚愕。他色變,褚覺之,即擊殺他等。太祖益親信之,出入同行,不離左右 】自此以後,曹操非常信任許褚,出入同行,不離左右。

    曹操對戰顏良時,其實是有試探的。先讓宋憲出馬,宋憲不到三合,被顏良斬於馬下,曹操雖然吃驚,但不可惜。竟然說 : “真勇將也”!這話怎麼理解?不是誇顏良嗎?連宋憲戰友魏緒都聽不下去了。忘了害怕,挺身而出,要求報仇,按說曹操應明白,這不過是憑血氣之勇,白白送死,但仍沒阻攔,而是默許,結果又送一將。曹操盲問 : “今誰敢擋之”?徐晃出馬,徐晃是曹操得力大將,對於許褚新職責、以及自己武力地位,是清楚的,再不能裝慫,只能硬著頭皮,挺身而出,結果二十合敗歸本陣。這時,曹操確實有點怕,領導一緊張,諸軍僳然。

    許褚沒出馬,既有職責所在,也與徐晃速敗有關聯。因為當初,許褚徐晃曾經大戰五十合,不分勝負,但徐晃勇氣、敢戰,略遜一籌,徐晃如果能支撐五十合的話,顏良還是可以一戰的。以許褚性格,官渡大戰前第一打的重要性,勝負對於後面的決戰,具有非凡意義,曹操綜合考慮,還是有可能派許褚試一試的。但徐晃那麼快就敗下來,曹操、許褚都有點喪氣,不敢貿然碰這個未知的硬岔口了。

  • 14 # 奕天讀歷史

    嘿嘿,演義中,曹操這個糟老頭子可是壞得很嘞。

    雖然演義千般詆譭曹操,但是,曹操的謀略,以及識人、用人的本事還是掩蓋不住的。只是,曹操用盡了千般計策,最後,還是沒能留住武功蓋世,義薄雲天的關羽。

    這件事,還要從曹操東征劉備說起。

    曹操先是用計,誘騙劉備、張飛劫營,輕鬆取了小沛。兵敗後,劉備投奔青州袁紹而去,張飛則落草芒碭山。

    曹操聽從程昱的建議,讓夏侯惇使用激將法,惹怒了關羽出城應戰。關羽出城,早已混入下邳城內的降兵,就打開了城門迎曹軍入城。曹操不費吹灰之力取了徐州。

    關羽則在夏侯惇、徐晃、許褚三人的輪番攻擊之下,被困一座土山之上。關羽的舊友張遼上山勸降,關羽就提出了有名的三個投降條件:

    一、降漢不降曹;(曹操竊喜,本丞相代表的就是大漢朝,投降漢朝,不就是投降老夫了。允了。)

    二、贍養二嫂,上下人等不許到門;(曹操一愣,看來雲長還記著老夫跟他搶秦宜祿老婆的事情呀,突然,曹操嘴角露出一絲絲獰笑。這個也允了。為何?等下揭曉。)

    三、得知劉備下落,雖遠必往。(曹操面露難色,有些為難呀,算了,施厚恩結其心,應該會留下吧。允了。)

    三個條件,曹操全部應允了。關羽隨即安頓好兩位嫂嫂,投降曹操。

    在從徐州返回許都的途中,曹操的壞主意來了。他故意安排關羽與兩位嫂嫂同住一室,“操欲亂其君臣之禮”。果然是演義中的一代頂級奸雄呀,曹操夠陰險呀。關羽如果破功,哪還有臉再去見劉備,自然不會走了。

    可是,關羽是忠義守禮之人。他安排兩位嫂嫂在室內安歇,自己則秉燭於戶外,把守門戶,自夜達旦,毫無倦色。關公夜讀春秋的典故,正是由此而來。

    曹操見狀,越發的敬佩關羽,一定要設法將關羽留在麾下。於是乎,曹操五日一大宴,三日一小宴,賜金銀,送美女,賞戰袍,制美髯袋,甚至連赤兔馬都送給了關羽。

    曹孟德為了留下關羽,也算是下了血本了。整個三國時期,曹操待任何人,都沒有待關羽恩厚呀。可是,關羽絲毫不為所動。

    曹操派張遼試探關羽,更是得知關羽“必立效以報曹公,然後去耳”,明白了關羽終不留此。

    荀彧聽聞,告訴曹操,只要不讓關羽立功,那關羽應該就不會離開了。

    按照荀彧的計策,白馬、延津之戰時,戰顏良、文丑,曹操原本是不應該讓關羽上陣的。當時顏良一戰斬殺了曹操手下宋憲、魏續兩員戰將,二十餘合擊敗了徐晃。但是,曹操手下人才濟濟,比如可以跟馬超裸衣大戰的許褚都還沒出戰,不一定非要關羽出場。

    那為什麼曹操不讓許褚出戰呢?

    其一、許褚勇猛,但是真不一定能夠輕鬆贏了顏良。

    其二、曹操手下將領兩死一敗,諸將慄然,士氣不足,也需要休整一下。

    其三、程昱告訴曹操,劉備如果還活著,必然是投袁紹去了。如果讓關羽斬了顏良、文丑,那麼袁紹必然會懷疑劉備而殺之。劉備一死,關羽還能去哪呢?

    曹操之所以沒有再讓許褚等將出戰,就是因為他要借刀殺劉備,留關羽,一石二鳥,自己漁翁得利。

    因此,曹操從許都,千里迢迢調來了關羽出戰。關羽倒也不負所望,白馬之戰斬了顏良,延津之戰又誅了文丑,立下大功,受封漢壽亭侯。

    可是,讓程昱沒料到的是,劉備比袁紹奸詐多了,成功欺騙了袁紹,沒死。

    劉備派孫乾聯絡上了關羽。在劉闢、龔都的配合下,關羽取汝南,再立一功。之後,關羽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投奔劉備而去。

    風中,只留下曹操這個“壞壞的”糟老頭,獨自惆悵。

  • 15 # 韶華傾夢

    建安四年,官渡之戰爆發,這是一場決定北方誰為主的大戰。到了建安五年的時候,袁紹和曹操每天對陣不下於數十合,但雙方各有勝負,相持於官渡。到了二月,袁紹為了逼迫曹操和自己決戰,開始率軍進駐黎陽,並且派遣“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顏良兵進白馬,試圖佔據黃河南岸。

    在收到東郡太守的告急信後,曹操率十五萬大軍火速趕往白馬。而作為曹操身邊的護衛長,許褚自然是隨軍出征。但是,在之後的白馬之戰和延津之戰中,曹操都沒有命令許褚出去戰顏良文丑,而是派遣關羽去戰。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有三大原因。

    其一,許褚打不過顏良和文丑。別看許褚在潼關之戰的時候能夠和馬超打了兩百三十回合以上,而且是連續戰了三場。但在白馬之戰和延津之戰時,許褚的武藝還未達到巔峰的水平。

    許褚和五子良將之一的徐晃大戰了一次,但兩人打了五十回合而不分勝負。而在白馬之戰中,顏良二十回合打敗了許褚;在延津之戰中,面對張遼和徐晃的圍攻,文丑一箭射退了張遼,然後進攻徐晃。而徐晃面對文丑的衝鋒,卻是料敵不過,便撥馬而走了。

    從這兩場戰役來看,徐晃根本不是顏良和文丑的對手。自然而然地,能夠和徐晃大戰五十回合的許褚,在當時也必然打不過顏良和文丑。所以,許褚根本不想要出戰。故而,當時顏良打敗徐晃之後,曹軍是慄然。

    操曰:“今誰敢當之?”

    徐晃應聲而出,與顏良大戰二十合,敗歸本陣。諸將慄然。曹操收軍,良亦引軍而退。

    其二,曹操雖然許褚的貼身保護。曹操是一個多疑且惜命的人,當時典韋還未死亡的時候,便是典韋和許褚為左右護衛長,共同保護曹操。

    而在白馬之戰的時候,曹操雖然率軍十五萬前往白馬支援。但是,曹操卻把十五萬兵分三隊而行,自己率先帶領五萬軍急行到白馬。反觀顏良,單其前部軍就有精兵十萬,而且是在以逸待勞。

    當時兩軍對陣前的土山,是一馬平川,而且視野開闊。所以,當顏良率十萬精兵和曹操五萬大軍對陣時,曹操必然是吃虧的一方。所以,曹操為了避免自己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必須讓許褚就近保護。

    操先提五萬軍親臨白馬,靠土山扎住。遙望山前平川曠野之地,顏良前部精兵十萬,排成陣勢。操駭然。

    其三,就是為了能夠壓榨關羽的價值。曹操和關羽在屯土山約法三章後,關羽便暫時投靠了曹操。但是,就算曹操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的款待關羽,甚至是升官和送金銀財寶和美女,關羽都沒有真心投靠曹操的念頭。

    所以,當時曹操就很鬱悶。但是,關羽越是忠義,曹操就越注重他。為了能夠留住關羽,曹操和麾下的謀士商議了很多次。譬如,荀彧、程昱。

    荀彧曰:“彼言立功方去,若不教彼立功,未必去也。”

    程昱曰:“劉備若在,必投袁紹。今若使雲長破袁紹之兵,紹必疑劉備而殺之矣。備既死,雲長又安往乎?”

    因此,曹操不派遣許褚前去迎敵,除了以上兩個原因之外,很大程度上就是想壓榨關羽的價值。關羽如果沒有能夠殺得了顏良和文丑,那關羽就一日都報不了恩;只要關羽報不了恩,那他就必須留在曹操的麾下。

    而如果關羽斬殺了顏良和文丑,那也不是壞事。顏良和文丑是袁紹的上將,頗受恩重。如果被袁紹知道是關羽殺了二人,那袁紹必定會怪罪劉備。而最壞的結果,就是袁紹會殺掉劉備。只要劉備死了,那關羽就只能待在曹操麾下了。

    所以,本著這些想法,曹操並沒有讓許褚上前對敵,而是讓一直心切報恩的關羽前去迎敵。

  • 16 # 魁哥說歷史

    前言:許褚是曹操身邊的保鏢,自從典韋戰死之後,許褚成為唯一一個負責曹操安保工作的親信。許褚之所以被曹操看中,其原因無非兩點,第一是忠心,第二是武藝高強。忠心是根據曹操來判斷的,武藝高強是經過驗證的,許褚能與典韋大戰三次,實力自然不弱。

    既然許褚武藝高強,那麼在白馬之戰和延津之戰的時候,在宋憲、魏續先後戰死,徐晃二十回合敗給顏良的時候,為什麼沒有派許褚出戰,顏良、文丑這一對異姓兄弟到底有多厲害?難道曹操認為許褚武藝不如顏良文丑嗎?其實不只是一點原因,曹操的算盤打得很精,讓關羽上場對曹操來說有很多好處。

    縱觀《三國演義》,許褚能力其實很強,能戰呂布,又能戰張飛,馬超一類一流武將,但與此同時許褚在有些戰役中的表現並沒有那麼出色,如與徐晃大戰了五十回合不分勝負,與徐晃、許褚夾攻關羽,被關羽擊退,總之許褚的武藝起伏有點大。

    曹操不讓許褚出戰的原因之一,儲存實力,避免意外

    曹操是一個喜歡儲存實力的人,僅從十八路諸侯會盟討伐董卓的時候就能看出,曹操在此次討伐董卓期間,沒有損失一名大將,可以說是沒有讓一員大將出戰過。當時他手下起碼有夏侯兄弟和曹氏兄弟幾個,再加上李典,樂進等人,實力應該不弱,但是面對華雄呂布的挑釁,看著別的諸侯將領一個個送死,自己卻按兵不動,這是儲存實力的體現。

    顏良、文丑自然是不弱的,在關羽出戰前顏良文丑已經與張遼和徐晃都打過了,其結果是張遼沒有碰到他們就被射下馬了,徐晃打了二十回合就逃回來了。徐晃武藝不差,可以說是五子良將中武藝最強的人了,他與許褚大戰不分勝負,但是面對顏良文丑的時候被打得如此不堪,許褚再上去怕是贏不了,萬一一刀下去被顏良文丑砍了就是一大損失,因此曹操沒有讓許褚出戰。

    三國演義中這樣描述徐晃對戰顏良:

    操曰:“今誰敢當之?”徐晃應 聲而出,與顏良戰二十合,敗歸本陣。

    三國演義中描述徐晃張遼戰文丑:

    徐晃大叫:“賊將休放箭!”張遼低頭急躲, 一箭射中頭盔,將簪纓射去。遼奮力再趕,坐下戰馬又被文丑一箭射中面頰,那馬跪倒前蹄,張遼落地。文丑回馬復來,徐晃急輪大斧,截住廝殺。只見文丑後面軍馬齊到,晃料敵不過,撥馬而回,文丑沿河趕來。

    從這裡看出徐晃和顏良、文丑差距是比較大的,如果曹操派遣許褚上去贏的機率很低,而且戰場上保鏢的主要任務是保護主公曹操,戰場拼殺自有別的戰將,所以曹操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讓許褚離開自己。

    曹操不讓許褚出戰的原因之二,嫁禍劉備,借刀殺人

    曹操一直視梟雄劉備為最大的對手,在煮酒論英雄中曹操不看好當時實力比他大的袁術、袁紹等人,也不看好公孫瓚、孫策等豪傑,反而對當時沒有一兵一卒的劉備格外重視。曹操認為天下英雄唯有自己和劉備,這讓劉備大吃一驚,自己的小九九被曹操看穿了。

    劉備後來背叛曹操,與曹操在徐州大戰戰敗之後歸屬袁紹旗下,透過謀士程昱的建議,讓關羽出戰,這招其實非常狠毒。一來可以緩解當時燃眉之急,穩定軍心,關羽武藝出色斬殺顏良文丑曹操自然是認為有把握的。即使關羽不敵顏良,損失的也不過只是一個降將,不心疼。二來可以嫁禍給劉備,讓袁紹殺了劉備替曹操除掉這個心腹大患,一舉兩得是好計策。

    曹操此前得知關羽如果知道劉備在世的話,自己會去找劉備。反過來如果劉備不在了自己肯定是留在這裡了,心裡還是暗喜的。曹操派出關羽出戰無論如何都不虧,即使關羽戰死了,也只不過少了一個劉備的心腹,對自己沒有很大損失。

    如果關羽打贏了,有兩大好處,第一點是斬殺了敵將顏良文丑,緩解了戰場危機,當時袁紹勢力比曹操大,打贏一場戰爭對曹操來說很重要。第二點是曹操認為袁紹心胸狹隘,知道是劉備的下屬殺了自己的大將,劉備自然是難逃一死,想接著袁紹的手殺劉備,不費吹灰之力。

    顏良、文丑這一對異姓兄弟被關羽先後秒殺,說明他們的武功也高不到哪裡去。曹操不派出許褚,而是派出關羽戰顏良、文丑,不是許褚不如顏良、文丑,而是儲存實力和借刀殺人。透過這件事也看出曹操此人是一個不錯的謀略家,打仗不僅僅是考慮到表面的情況,而且更能從各方面獲利,一舉三得,這就是曹操的過人之處。

    (本文以三國演義為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賓士女研究生維權值得我們學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