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讀點快訊

    在電影中,體制化(institutionalized),“體制”是某種規則、習慣、意識和氛圍的環境,體制化的根源是意識形態,想要避免體制化,就要敢於懷疑,積極論證,保持批判性思維。避免自己被體制化,必須勇敢、思想、看和聽牆外的資訊,創造強化獨立的人格,擴大自己的自由。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對此有闡述。一個在監獄裡呆了幾十年的犯人說,體制化就像這個監獄一樣。剛來的時候,你特別不習慣,覺得四處都不舒服,到處都在壓抑你。可是,時間長了以後,你已經非常習慣這一切了。

    反倒是離開了它,到活得非常彆扭了。 作為對體制化的一個現實的註解,這個老人在離開了他生活了幾十年的監獄後,在外面根本無法適應,再也找不到在體制之內生活的感覺。於是,他就自殺了。來上廁所都必須報告,經得許可後方可釋放,如不按此規則執行,他就解不出來了,那樣他會很痛苦的。

    擴充套件資料:

    《肖申克的救贖》劇情簡介——

    20世紀40年代末,小有成就的青年銀行家安迪因涉嫌殺害妻子及她的情人而鋃鐺入獄。在這座名為肖申克的監獄內,希望似乎虛無縹緲,終身監禁的懲罰無疑註定了安迪接下來灰暗絕望的人生。未過多久,安迪嘗試接近囚犯中頗有聲望的瑞德,請求對方幫自己搞來小錘子。

    以此為契機,二人逐漸熟稔,安迪也彷彿在魚龍混雜、罪惡橫生、黑白混淆的牢獄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求生之道。他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幫助監獄管理層逃稅、洗黑錢,同時憑藉與瑞德的交往在犯人中間也漸漸受到禮遇。

    表面看來,他已如瑞德那樣對那堵高牆從憎恨轉變為處之泰然,但是對自由的渴望仍促使他朝著心中的希望和目標前進。而關於其罪行的真相,似乎更使這一切朝前推進了一步…

  • 2 # 傅睿卿

    也就是人的思想改革和強身健體的一種方式,在整個人類中是不可能達到“救贖”二字的,更不要說,肖申克的救贖,這是痴人異夢根本都不現實,世界上多少著名科學家都無法解答人生奧秘和長生不老之術,無論什麼災難臨到科學也只能望而興嘆,科學只代表一個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只能作一個時代的效力工具對人類的發展有一定的幫助,對人類生死存亡還是非常有限。謝謝!

  • 3 # 相逢是首歌歌

    我理解所謂體制"是一種規則、習慣、而且是大家公認的意識和氛圍。想要避免體制化,就要善於思考,努力學習,有獨立的人格和見解,敢於懷疑,積極論證,保持批判性思維。

    避免自己被體制化,必須勇敢,不怕殺頭,不怕坐牢。看和聽體制以外的資訊。創造強化獨立的人格,擴大自己的自由。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就深刻闡述了被體制化的道理。體制化就像這個監獄一樣。剛來的時候,你特別不習慣,覺得四處都不舒服,到處都在壓抑你。可是,時間長了以後,你已經非常習慣這一切了。反倒是離開了它,到活得非常彆扭了。一個在監獄待了幾十年的老人,作為對體制化的一個現實的註解。這個老人在離開了他生活了幾十年的下監獄,他已經非常適應那種管教,到外面根本無法適應,再也找不到在體制之內的感覺,他忍受不了,自殺了。

    優秀是一種習慣也是這個道理。無論什麼事,只要習慣,你就會習慣成自然。也就不覺得彆扭了。

    你提的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那些為了自己的信仰,感於堅持真理的人。他們是不被體制化的典範。

    《肖申克的救贖》中被冤枉的安迪,就是一個有著專業知識,非常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以他的才華和智慧,他成功越獄,得到解放。從一開始他就沒有被體制化。

    電影反應了一個非常深刻的道理,值得我們深思。

  • 4 # 橙紙汁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影片看了好幾遍,看完之後意猶未盡,引人深思。

    體制化在現代生活中再常見不過,我們從小被要求好好學習,考學,長大後找工作結婚生子老去。然後我們要求下一代學習工作結婚生子老去。

    這種生活的怪圈我是不喜歡的,但同時我也是其中一名,這就是制度化。

    即使家庭情況貧困也要去周遊世界那些人的生活,我是非常向往的,即使嚮往,但我也知道這是不可能去做的,這就是制度化。

    就像監獄裡的犯人,幾點起床,幾點睡覺被規定的死死地,等到他們出來,面對著與小時候截然不同的社會,他們無所適從,最終選擇自殺

  • 5 # 南玉公子

    今天之所以突然聊到“體制化”,是因為最近我一個朋友想辭去體制內的工作去外面發展,儘管他前期已經做了很多準備,但是他內心對於離開體制的焦慮依然難以掩蓋,以至於不得不依靠安眠藥來幫助睡眠,他的表現不禁讓我聯想到了瑞德的這段臺詞。

    1) 布魯克斯之死

    瑞德的話在電影中的一個角色布魯克斯的身上體現得尤為深刻。

    布魯克斯在肖申克監獄是一MISTRA書管理員,他於1905年被關進肖申克監獄,到被假釋時已經在監獄待了整整50年,他也由一個青年變成了80歲的老人。

    在關押在肖申克監獄的50年中,布魯克斯早已經習慣了監獄的生活,習慣了一成不變的重複,習慣了做任何事都向獄警請示彙報,當他聽到自己可以重獲自由的訊息時,感到的不是高興,而是不滿和恐懼。布魯克斯不想離開監獄,以至於噹噹獄友海伍德來向他祝賀道別時,他竟把刀架到海伍德的脖子上,如果我們不站在布魯克斯的視角來體驗他的情緒,我們很難理解他的這種行為。

    雖然百般不願意,布魯克斯最終還是被要求離開肖申克監獄。50年,這個世界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當布魯克斯站在大街上,看著行人一個個神色匆匆,看著他兒時只見過一次的汽車如今已滿街都是,看著商店裡的商品琳琅滿目,世界的巨大變化給他帶來的恐懼是難以想象的。

    50年的監獄生活還讓他失去了一切社會關係,親情、友情、愛情,所有與外界的情感聯絡都化作泡影。已經80多歲的布魯克斯甚至還需為生計發愁,他被安排在一個雜貨店裡工作,專門為買東西的顧客包裝物品,相比於圖書管理員,這並非是一個已經80多歲的老人所能承擔的工作,他不僅失去了往日獄友的尊敬,還被雜貨店經理所輕視。

    完全陌生的世界和毫無安全感的生活使得布魯克斯痛不欲生,他徹夜難眠,為了擺脫這種困境,布魯克斯甚至想到弄把槍去搶劫雜貨店,以使自己重新被送進監獄。但善良的布魯克斯最終放棄了這個念頭,同樣被放棄的還有他自己的生命,布魯克斯最終選擇在自己的公寓裡懸樑自盡,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是什麼奪走了布魯克斯對生的希望,讓他選擇了自殺?

    我們可以為布魯克斯的死找出一系列的原因,但是癥結的根源還是在於一個被體制化的人突然脫離了體制。儘管布魯克斯有了人身自由,但其實他早已離不開肖申克監獄,正如當瑞德得知布魯克斯的死訊之後所說的,“他屬於這裡,他應該死在這裡。”

    2) 體制,想說離開你,真的不容易

    布魯克斯為什麼不願意離開監獄呢?這並不難理解,他在監獄已經生活了50年,早已經習慣了監獄,他在監獄受人尊敬,在監獄外卻什麼都不是,而只是一個不受待見的犯人。

    雖然如此,要是給肖申克監獄的犯人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我想絕大部分囚犯仍會選擇離開離開監獄,開始新的生活,因為監獄並不是什麼好地方,而肖申克監獄裡更是充斥著罪惡和不公,其管理者甚至比很多囚犯本身還要骯髒無恥。

    監獄的功能是對人進行社會改造,但是在肖申克監獄,這一功能卻被無毫無限制地濫用,正如冷血的典獄長警告每一個犯人時所說的,“Put your trust in the Lord, but you belongs

    to me”(把你們的信任給上帝,但你們屬於我)。

    在肖申克監獄,犯人的所有行為都會被看管,管理者甚至連對最基本的生理本能都企圖加以馴化,就像獄警長霍德林所說的:“讓你吃你就吃,讓你拉你就拉,讓你放屁你就放屁。”在肖申克監獄,上廁所必須向獄警進行報告,得到許可後才能去,這樣的控制對人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瑞德在被假釋後重新獲得了自由,可他每次上廁所都會跟經理請示,因為他發現自己如果不向經理請示,連“一滴尿都擠不出來”。要知道,瑞德在肖申克監獄能弄到違禁品,屬於能人,這樣的能人在離開肖申克監獄後依然難以適應新的生活環境,我們便能聯想到老布魯克斯的處境。

    瑞德也像布魯克斯那樣總是感到莫名的惶恐,渴望重回監獄,他自白道:

    “我要面對殘酷的現實,永遠無法適應外面的生活,腦子裡老是想著怎麼樣破壞假釋條例,好讓他們送我回去,生活在惶恐之中,太可怕了,布魯克斯知道這一點,知道得太清楚了。我只想回到我熟悉的地方,在那,我不必誠惶誠恐。”

    好在他對安迪的一個諾言阻止了他這樣做,最終幸運地避免了布魯克斯的自盡的命運,但從他掙脫“體制化”的艱難過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一旦被“體制化”了,要想擺脫它是多麼的艱難。

    影片似乎也一直在暗示我們,體制化不僅僅只在監獄裡才會發生。我們在同情那個無法適應新生活的老囚犯的同時,經常忘記了自己,其實自己並不比這些重獲自由的老人強多少。

    肖申克監獄的一幕只是我們當今社會生活的縮影,隨著現代社會分工的越來越細,我們早已習慣整天按照預設好的程式機械地活動,在生活中一再重複、單調的音符,這樣的生活說不上太好,也說不上太壞,可就是離不開。在發達的社會教化制度下,我們性格的稜角被抹去,思想火花的火花被澆滅,成了習慣在“體制化”中逆來順受的人,我們獲得了生存的權力,獲得了發展的機會,獲得了久違的安全感,卻失去了離開體制的能力。

    換句話說,現代社會的所有人其實只是生活在更大的“肖申克監獄”之中。

    3) 體制是如何重塑我們的?

    “體制”意味著約束,而約束則意味著失去了“自由”,換句話說,“體制”最大的特徵是逼迫我們做一些自己並不想做的事情。我們做出自己並不想做出的行為,這種違反態度的行為被稱之為反態度行為。

    當我們被要求做出反態度行為時,我們的內心是牴觸的,我們只有“做”或“不做”兩個選擇,這個時候我們會怎麼辦?由於體制的存在,我們只能選擇做,就像肖申克監獄的囚犯一樣,於是我們在自願或者不自願的情況下做出了反態度行為。

    認知失調理論告訴我們,一旦我們做出反態度行為,我們的內心會產生失調(即感覺到不舒服、不開心),由於已經做出的行為無法改變,我們只能透過改變我們的態度來使我們接受自己的行為(參見“行為是如何改變態度的?”),在不知不覺中,我們便慢慢接受了體制期待我們接受的態度,成為了一個順民。

    變成一個順民的結果就如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威廉·福克納在其代表作《八月之光》中所說的那樣:

    “沒有足夠的個人自由,人就喪失了個性;一個人一旦喪失了個性,他也就失去了值得擁有或者是保持的一切東西。”

    人性的弱點不僅僅在於此——我們還會漸漸習慣那些我們自己並不喜歡的行為,這便是習慣化。

    所謂習慣化(habituation),是指連續或多次重複出現的同一刺激使生物對其所作出的行為反應發生衰減的現象,最典型的事例就是“狼來了”的故事。

    習慣化是大多數多細胞有機體都會表現出的普遍現象 (Thompson & Spencer, 1966),也是神經系統可塑性的基本形式 (Houtveen , et al., 2001; Thompson, 2009),它幫助個體節約對熟知事件的加工資源,將有限的資源利用到其他同時或即將發生的事件上,是生物體實現最佳化資源配置、更好適應環境變化的一種適應性方式 (Rolls, 1999; Siddle, 1991;Stephenson & Siddle, 1983),從原生動物到人,處處可見。人也是如此。例如當人們第一次聽到某個好訊息時會感到高興,而當再次聽到這個訊息時,或許依然會高興,但強調會比第一次聽到要小。心理諮詢中使用的系統脫敏技術利用的就是習慣化的原理。

    這本是我們適應環境的一種生理機制,卻也成了環境對我們形成束縛的“桎梏”。這種桎梏是無影無形的,它會使人在不知不覺中形成對環境的依賴,即使這種環境我們過度並不開心,正如瑞德描述的那樣:

    犯人們剛剛踏入肖申克進入其體制時,都會試圖反抗,當他們意識到自己無法擺脫這種由體制(即監獄系統)導致依附關係時,就會學著去適應體制,最後發展成對體制的嚴重依賴。對肖申克監獄中的人而言,監獄不僅限制了犯人的肉體自由,還拘禁了犯人的靈魂,長時間的拘禁使它們和監獄融為了一體。

    研究證實了這一點,年輕犯人比年長犯人更加暴躁,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初抗拒約束其個人自由的犯人將逐漸表現出服從 (Toch & Adams, 1989)。

    人類生活所需要遵循的一套既定法則構成了體制,人們對體制的習慣便是體制化。生活在體制中的人必須接受被體制化,否則他們不僅會受到懲罰,可能甚至無法生存。由任何制度、規定、習俗構建的群體生活情境,都可以視肖申克監獄為縮影,體制對人的侵蝕一刻也不會停止,我們中的絕大多數是註定要被體制化的,人們總是在自覺或不自覺地扮演著肖申克似的角色。

    當代人對體制面前是無力反抗的,也無力改變已有體制,只能按照一貫如此的行為方式來對體制表達順從,並最終依賴體制。由於自身的思維慣性和習慣,這種依賴一旦形成,人即使跳出了原體制下的依附關係,依然會本能地在新體制中尋找舊體制拘束,甚至要求重新恢復原體制。恩格斯對19世紀初期普魯士農民抵制農奴解放運動的闡釋就深刻地體現了這一點,

    “甘受奴役的現象發生於整個中世紀,……普魯士在1806年和1807年戰敗之後,廢除了依附關係,……當時農民曾向國王請願,請求讓他們繼續處於奴役的地位”。

    這種習慣有多麼難破除,本尼迪克特 (1990)曾感慨 “戰敗這杯苦酒(對於日本軍人而言)該是多麼難喝”,因為他們已經很難在沒有戰爭和由戰爭所帶來的榮譽中生活了。

    4) 脫離“體制化”,我們需要什麼?

    主人公安迪(Andy)能夠逃離肖申克監獄,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和他本人的能力是分不開的。如果安迪在金融、稅務、雕刻、地質等領域具備高超能力,他不可能在擺脫束縛的努力中設計可操作的、嚴密的、滴水不漏的救贖計劃,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然而,僅僅具備這些就夠了嗎?想想同樣是有很強能力的瑞德,差一點就走上了老布魯克斯的老路。

    如果你對《肖申克的救贖》的電影情節有印象,你應該記得安迪冒著被關禁閉的懲罰還要放《費加羅的婚禮》讓大家聽的那一幕,這一幕能觸動人的靈魂,因為我們能看到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字——“希望”。

    如果說體制化帶來的痛苦來自於潘多拉魔盒釋放的災禍,那麼最終能讓我們實現自我救贖的東西早就藏在了兩千多年前的潘多拉魔盒中,那就是希望。因為心懷希望,安迪一直執著地反抗著體制:他冒險為大家贏得啤酒,執著地申請經費以建造全美最好的監獄圖書室,教囚犯知識並幫助他們獲得文憑,日復一日地挖地洞以逃生......

    在二十年的監獄生活中,安迪失去了所有,卻從未失去希望,正如他自己所說的:

    “不要忘了這個世界上可以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他們無法達到,也觸控不到,那就是希望……希望是美好的東西,也許是最美好的東西,不論什麼時候,好東西從不會死的。”

    能力是我們實現脫離體制的工具,它左右著我們離開體制時所能採取的策略,但真正決定我們是否去脫離體制的是希望,正如電影中的那樣,因為失去希望,布魯克斯自殺了,因為存有希望,瑞德開始了新的生活。

  • 6 # 臉書我就是NG

    肖申克的救贖有三層意思

    救贖,指用行動抵消、彌補罪過,使其脫離災難或危險。所以救贖有三個基本要素:有罪——付出代價——解脫。

    救贖的第一層本意,結合電影,相當於我們的“洗心革面,重新做人”——這當然是反諷。

    在影片的開頭,安迪對瑞德說自己是被冤枉的,瑞德不無諷刺地說:“肖申克”這個地方,除了我之外,都是無罪的。

    這裡的“有罪”,是世俗意義上的犯罪。

    而安迪後來說的那些懺悔:“對,是我殺了她,槍不是我開的,但我害她離我遠去,是我的脾氣害死了她”,“沒錯,是別人乾的,卻由我受罰”。

    這裡的“有罪”,是宗教意義上的“原罪”——傲慢、嫉妒和暴怒。

    在基督教義中有一點很特殊,因為人類始祖亞當夏娃的背叛,人生下來就有七種“原罪”:暴食、貪婪、懶惰、淫慾、傲慢、嫉妒和暴怒,這是人類一切罪惡和災難的根源,而人生就是一個“救贖”的過程。

    所以“救贖”的第二層意義,是宗教上的,指為陷入罪孽的靈魂,支付代價,給予其真正的解脫和光明,使其靈魂得以淨化。

    監獄表面上是為你犯下的罪而受罰,實際上,你也在擺脫你的“原罪”。

    安迪表面上看是蒙寃入獄,但此片的宗教意義下,監獄卻是人生“救贖”的最形象化的體現。

    入獄後,安迪靠著之前當銀行家的經驗,幫獄卒和典獄長逃稅和洗錢。這事兒,他之前肯定沒少幹過,不過之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是“原罪”,之後是為了“給我的同事每人三瓶啤酒,因為戶外幹活有了啤酒,才像正常的工作”,是為了維護人的尊嚴,這就是一種“救贖”。

    典獄長為了方便安迪為自己洗錢,把他安排到圖書館,安迪卻利用這個機會擴大圖書館的規模,幫助那些罪輕的人掌握一技之長,出獄後更容易獲得新生活,這也是一種“救贖”。

    典獄長利用安迪為自己洗錢,這是私慾的“原罪”,他為之付出的代價是:安迪利用他的信任越獄,並反過來告發,使他的下半生在監獄中度過,讓典獄長也為自己的“罪”與“原罪”進行“救贖”。

    不過,“救贖”還有第三層意思,是心理學和哲學層面的。

    03

    人性的另一種“原罪”

    需要救贖的不僅僅是安迪和監獄長,還有肖申克所有的人。

    肖申克所有的人都是因為犯罪,到這兒尋求救贖,但監獄的這個特殊環境,卻激發了人性的另一種“原罪”——對人生麻木,失去人生的意義。

    瑞德說:希望是危險的東西,是精神苦悶的根源。

    大家都記得那個經典情節,在監獄裡過了一輩子的囚犯被釋放後,因為無法適應外部世界而自殺。這就是心理學和哲學上的“救贖”,我們是自由的,但卻被囚禁地自身的牢籠中,被巨大的未知恐懼所包圍,只能有限的世界裡尋找短暫且易逝的快樂去麻木自己的靈魂。

  • 7 # 古道時光

    我是這樣理解的

    這部電影從某種意義上說像極了現實。

    每個人都有自由自主的權利,但社會先以高度統一的教育控制人的思想和發展可能性,這時青少年則會經歷叛逆期,像電影中所說“先你討厭它”;然後社會分層,被體制化的大多數人就這樣進入社會,從社會底層開始奮鬥,“後來你開始習慣它”,勝利者晉升,失敗者留級或者直接掉下去,人的諸多可能性和創造性消亡,順從,然後“到最後你離不開它”。 

    當你到達一定年齡,房貸壓著你,婚姻的圍城困著你,生存壓力與工作壓力,社會保障等諸多體制化內容都讓你已經離不開它了

  • 8 # 黃大大愛電影

    在電影中,體制化(institutionalized),“體制”是某種規則、習慣、意識和氛圍的環境,體制化的根源是意識形態,想要避免體制化,就要敢於懷疑,積極論證,保持批判性思維。避免自己被體制化,必須勇敢、思想、看和聽牆外的資訊,創造強化獨立的人格,擴大自己的自由。

    在肖申克的救贖中,犯人在監獄生活了幾十年,早已適應監獄生活,不敢懷疑,所有的事情照做,與外面的世界完全脫軌,慢慢的監獄生活才是最好的歸宿

  • 9 # 紹叔007

    體制化是指行為習慣、意識形態的固化,想要避免體制化,就要敢於懷疑,積極論證,保持批判性思維。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

    總得來說,不管現有的環境有多差,美好的東西是永遠不會死的。 一切都不要放棄,努力去實現吧!

  • 10 # Magic淡然一笑

    “監獄是個怪地方,

    起先你恨他,然後習慣他,

    更久後你不能沒有他,這就叫體制化。”

    這句話總結了老布的一生。

    像電影中安迪和瑞德,

    他們對未來生活滿懷希望,

    憑藉過人的勇氣,智慧和努力,最終逃出了牢籠,

    過上了沒好的生活,

    這是極少數人能做到的事情,是很勵志的一種。

    但是大部分人在規則,習慣和意識中,

    已經接受了命運的安排,忘記了奮鬥的希望,

    日復一日,麻木的度過了自己的美好時光,

    像老布為代表的這種人,

    就是被“體制化”的絕大部分人。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我們處在社會之中,必然會被體制化,

    關鍵我們是否有自己堅定的目標,

    要像安迪那樣,對未來充滿信心,逆境是磨練自己最好的途徑。

  • 11 # 影視青春派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中有一個細節,很少有評論講到。 在最終決定越獄之前,安迪與瑞德之間有一段對話。關於自己的“罪名”,安迪說: “我太太說我是個很難理解的人,像一本合起來的書,整天這樣抱怨。她很漂亮,老天,我是多麼愛她啊,只是不知道如何表達……” 我倒是可以想像,一個花了二十年時間策劃獨自越獄的人,如果真的天天生活在你的枕邊,還真是一件有點可怕的事。 關了二十年,他也有了反思,安迪對自己的“罪名”有了新的認識: “……對,是我殺了她,雖然不是我開的槍,但是我害她離我而去,她就是因我而死的。”

    可以說,原著作者斯蒂芬·金的大部分小說都有很強宗教因素。影片又加強了這一特徵,加了一段書裡沒有的內容——典獄長第一次查房,在安迪的房間發現了一本聖經,他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得救之道,盡在其中”。 這是一句雙關的話,既是講安迪越獄的小錘子藏在其中,更在講整個影片都在講人生的“得救之道”。

    電影中最經典的一段旁白,來自原著小說: 我曾經試圖描述過,逐漸為監獄體制所制約是什麼樣的情況。起先,你無法忍受被四面牆困住的感覺,然後你逐漸可以忍受這種生活,進而接受這種生活……接下來,當你的身心都逐漸調整適應後,你甚至開始喜歡這種生活了。什麼時候可以吃飯,什麼時候可以寫信,什麼時候可以抽菸,全都規定得好好的。

    在這段話中,如果你只看到了體制對人的束縛,那就只看到很表面的東西。 這種感覺你應該似曾相識:當我們離開“逼你學”的高中,進入“自由學習”的大學,我們是不是一下子不知道怎麼學習了? 我們離開制度森嚴、流程有序的工作8小時,我們是不是有一種無力安排自己的生活的感覺? 是否因為害怕自由,才讓我們甘願把自己變得忙碌呢? 紀伯倫說,自由是人類枷鎖中最粗的一條。 肖申克監獄裡所有的犯人和現代社會的人一樣,他們追求的自由是一種自由的幻覺,是牢籠中一時的喘息。 安迪所追求的自由,才是痛苦的自我反省、漫長的自我救贖後,體會到的真正的自由,又有他的自律、耐心、智慧做保證。 這才是《肖申克的救贖》中,真正的救贖。

  • 12 # 迪哥電影

    體制化是社會的規則、底線,但人不能被體制化。

    這是我對於這部偉大電影的個人感悟。

    比如老布:

    他就是被體制化的產物,更多的是悲劇。他已經在監獄裡面被關了幾十年,外界的生活習慣、人際關係、社會環境讓他無從適應,然後他選擇了自殺。

    老布自殺的這一幕,我很難表達,卻可以理解,內心甚至於有點恐懼,我現在在我的工作單位已經工作10年,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離開這裡,我能去哪?我會去哪?

    比如瑞德:

    他是體制化的適應者,或者說他不會被體制化,也不會為了離開體制化而抗爭,我想他經歷過太多,最後妥協了。

    他創造貿易,他啟蒙安迪,他與所有人和平相處卻不失尊嚴,他做這一切,是他自己並沒有放棄自我,並沒有完全放棄對自由的嚮往、對體制化的抗爭,我們可以說他是不自信的,甚至懦弱的,他希望有人能做這些事,能啟迪自己。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瑞德有點像投機者(沒有貶義的意思)。

    比如安迪:

    他是在體制化下,沒有被體制化的人,也是我想成為的人。

    基佬想弄他,哪怕被打死,他也沒有屈服;

    廣場放一首古典音樂,哪怕是被關禁閉,他也會做,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為了什麼;

    一把小榔頭,一天一天的挖,一寸一寸的挖,誰也不能保證會成功。可為了抗爭,為了自由,他從來沒有放棄過,最後他成功了,逃離這個監獄、這個體制。

    我想,無論他有沒有實質性的逃離那座監獄,他都是自由的。

    最後,我想用羅永浩的一句話結尾,“有些鳥,來到這個世界不是為了躲子彈的”。

  • 13 # 參商y

    體制化,我認為說白了就是你經過一段時間適應了一個環境到最後要你離開這個環境,你反而會覺得不舒服。

    電影《肖生克的救贖》其實大致給我們舉了三個方向的人,老布,瑞德還有安迪。

    老布,一個完完全全被體制化的人,到最後,出獄之後因為忍受不了獄外生活而上吊自殺,但是可能對老布來說卻是一種解脫,他適應了體制化,甚至離不開它,你讓他離開體制化去生活,他反而對生活充滿了迷茫。

    瑞德,則是一個在體制化裡想要尋求自己內心世界的一個人,但是到最後他同樣也是被體制化磨平了稜角,一度失去了對生活的信心,如果不是安迪的幫助,可能他也不能逃脫體制化帶來的影響。

    安迪則是一類我想要成為的人,一直追尋心中自己真正的訴求,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嚮往自由。可能這也正是《肖生克的救贖》想要傳達給人們的一種信念。

  • 14 # 大V影視推薦

    體制,可以理解為規則,但體制化,並不是簡單的規則化。《肖申克的救贖》中的老布,被體制化了,但我們不能說他被“規則話”,這說不通,也不貼切。那麼究竟怎麼理解體制化呢?個人觀點:長時間生活在具有“固定模式”的環境中,因而屈服、認可當下環境,並不願意改變,甚至不能再做出改變的狀態。

    現實中被“體制化”的情況也很多。比如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日復一日的重複模式化的工作,十幾二十年如一日。當有一天想離開這個“體質”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沒有闖出去的勇氣。即使闖出去了,也會發現自己已經沒有適應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的能力。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會被“體制化”,就像劇中的安迪,雖然被迫不得不生活在監獄這樣一個固化的體制內,但他心裡一直儲存著對自由的嚮往,對新生活的渴望!最終得以從“體制”中解脫。所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 15 # 歡樂豆沙包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體制化,從看見這個詞的那一刻,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陷入深深的思考,這部電影在我心中也成為永恆。

    面對難以逾越的高牆,是適應它進而依賴它,還是反抗它進而摧毀它,這是監獄中甚至現實中每個人都無法逃避的問題。老布克斯選擇了前者,於是在被釋放後無所適從,以自殺了結殘生;安迪選擇了後者,最終重獲自由;而瑞德在安迪的救贖下,完成了從前者到後者的轉變,也成功獲得了新生。

    故事開始於一宗冤案:整個世界上有四個人知道真相,兩個人當場死亡,一個人是真兇,另一個人被關在肖申克。離奇的案件只是一個引子,確認把主人公穩妥地放置進銅牆鐵壁的體制之內,它便不再重要;而有意無意地與宗教故事相互重疊的部分更象是敘述技巧,藉以觸發觀眾內心深處的共振。影片的核心立足於幾句重要的臺詞:“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然後你逐漸的習慣它,足夠的時間後你開始依賴他。這就是體制化;不要忘了這個世界上還有可以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他們無法達到,也觸控不到,那就是希望。”

    什麼是體制?肖申克的高牆;典獄長及他的訓詞“把信仰交給上帝,把身體交給我”;安迪獄室牆後的泥土。什麼是希望?從獄警手裡獲得的啤酒;連續七年每週寫給州議會尋求圖書館資助的信件;令院子中所有囚犯傾耳聆聽的從廣播裡傳來的《費加羅的婚禮》中“多麼溫和的西風”;以及能夠逃出監獄的與下水管道連線的隧道。

    在肖申克,希望不再是某種若隱若現的精神,無論是對體面生活的堅持,對美好事物的追尋,還是對自由的嚮往,都具體到了每一個音符每一粒石子和每一把泥土。正因為時間之漫長,足以讓人關注哪怕最瑣屑的事;但也正因為時間之漫長,才顯得這希望如此真實持久,如同黑暗處的一點火種,微不足道卻永不熄滅。在這裡,對希望的理解和我們每個人所知道的那句名言如出一轍:“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換作安迪的論述則是:“如果每年滴一滴水在堅硬的水泥塊上,持續滴上一百萬年,會怎麼樣?”

    對於每個人來說,至少曾經,那一點火種是存在於我們心中過的。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絕大多數人習慣了視而不見四周矗立的高牆,適應了被現實生活中重重帳幕的拘禁,逆來順受地接受命運的安排與擺佈。我們日復一日地順應體制,以“存在即合理”的藉口拒絕思考,以與體制融為一體而沾沾自喜並嘲笑鄙視被體制所淘汰的失敗者,渾然忘記了在體制之外,還有我們曾經追尋過的東西和擁有過的希望。

    什麼是體制化?開始,你抵抗它;慢慢地,你習慣它;不久後,你開始依賴他;最後,你離不開它!很明顯,它就是一種人的心理依賴,心理上的習慣、茫然或者麻木。

    《肖申克的救贖》中的人物老布克斯,通常被認為是“體制化”的典型。他是一位被判處終身監禁的重刑犯,他在獄中已經呆了50年。當他得知政府即將假釋自己這個年愈古稀的老年犯人時,竟為了能留在監獄,試圖傷害另一名獄友。黑人重刑犯瑞德,向我們道出了布克斯的內心真相:“他已經愛上了這監獄”“他在此已50年了,50年!這是他唯一認識的地方。在這兒,他是個重要的人,一個有教養的人;在外面,他什麼都不是,只是一個假釋出來的囚犯,申請張借書證都有困難。這些圍牆很有趣的,開始,你恨它們。接著,你適應了它們。日子久了,你開始依賴它們,喜愛了這監獄。判你終身監禁,這就是它們的目的。”這段臺詞,常常被人引申為:深深道出了一種令人無限唏噓的專制體制下的人格。他們已然適應了專制體制,在高牆內有限的空間裡遊弋。他們成為即得利益者,或在有限的空間裡掙得了些許利益。在專制體制裡,他們在周圍人的眼裡成為重要的人物,一個體面的人。他們為了維持這種體面,與專制集團密切配合,相互利用。因為他們知道,離開了專制集權的庇護,他們將無可謀食,無可自誇。他們依賴著這個體制,也被迫使自己喜歡上這種體制。而這正是這種體制所需要。因為在專制的高牆內,“判你終身監禁,這就是它們的目的。”但問題是,實際上它不僅是專制制度的產物,而且是一種人的依賴性的某種表現。體制化,其實正如日久生情。

    體制化其實普遍存在,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只要處於社會之中就必然被體制化。關鍵要看這是一種怎樣的體制。一個以集權為核心的體制背離人性原則,將人改造成馴服者;而自由平等指導下的體制則以自由競爭為基礎,實現人和體制價值的統一。

    我這樣理解,這部電影從某種意義上說像極了現實。每個人都有自由自主的權利,但社會先以高度統一的教育控制人的思想和發展可能性,這時青少年則會經歷叛逆期,像電影中所說“先你討厭它”;然後社會分層,被體制化的大多數人就這樣進入社會,從社會底層開始奮鬥,“後來你開始習慣它”,勝利者晉升,失敗者留級或者直接掉下去,人的諸多可能性和創造性消亡,順從,然後“到最後你離不開它”。 當你到達一定年齡,房貸壓著你,婚姻的圍城困著你,生存壓力與工作壓力,社會保障等諸多體制化內容都讓你已經離不開它了。

    我沒有悲哀,只有茫然。當旺盛的生命屬於我的時候,我對青春和生命的被作踐毫不足惜,以為一個人只要存在,就還會把它找回來的。如今感到需要借貸生命了,事情是如此的不易!這不易也不是由於什麼人的吝嗇,而是每個人都只能按照命運為他們所安排了的生存軌跡滾過去。儘管“鐵飯碗”為社會所創造的價值是很可懷疑的,但它目前還是生存法則中的常規。誰在是違反它,後果也是嚴重的。

    全心投入準備考研快半年了,日益感受被應試體制化。因為身邊的整個環境早已被體制化,同學、老師、領導、課本、試卷、宿舍、圖書館的一桌一椅......這不正是一座監獄嗎?它用功利禁錮著想出人頭地的我們。如果高中是深牢大獄,那麼大學算是模範監獄了。進入了稍微“自由”的監獄—大學—四年了,看到很多人會不習慣新的監獄,不習慣“多出來的自由”,所以虛度者甚多。再過半年,這群被體制化的囚犯就要脫離這個用分數監禁了我們12年的監獄。有的人徹底“自由”了,他們進入社會;有的人沒有理想和目標,等著父母安排他們的命運。社會也是一坐大監獄,大到每個人都跑不掉,都是無期徒刑。追求功名利祿是社會的體制。追求功利本身並沒錯,但把功利當作生活的目的就是被體制化了。很多人得到功利,卻丟了人格、感情,他們快樂嗎?很多人賺了大把銀子,卻只用來買豪宅、寶馬,他們有價值嗎?但他們都是社會體制中的“成功者”。

    最後被體制化出來的我們,到底我們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到底我們怎麼過得快樂?到底什麼才是幸福?什麼是自我,什麼是真正的自己?我們怎麼才能逃脫我們被體制化 ?做一個真正的自己?

    我想身在體制中,還是要有一顆超越體制的心。人的心裡如果都沒有了費加羅婚禮的歌聲,那就成了又一個“別林科夫”了。

    “有些鳥兒是永遠關不住的,因為它們的每一片羽翼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16 # 使用者61167277699

    其實體制化也分外和內,一個叫正式工一個叫勞務派遣工,其實豬腳一開始只是個勞務派遣工根本就是個在體制外的人,就是幹髒累活的人,可是豬腳有一定經濟頭腦上面的領導正好需要這麼一個人,就把他歸入體制內了,豬腳也就因為在體制內了所以就不用幹髒活了,慢慢就會有人拍馬屁什麼的,而豬腳也就是利用了這點在條件允許下大膽的做著自己的事情,其實這部電影告訴我們,第一你要有專業知識,第二你要合領導口味,第三要會利用自己的許可權和價值為自己辦事。

  • 17 # 搞笑影子哥

    所謂的“體制化”可以看作是一種習慣,對於一條既定的規則下,人們對它的適應。“千萬不要習慣去做某件不好的事情,要不然會成為你的習慣的”也同樣是這個道理。

    體制化,我們簡單的把它理解成,因為過度的適應某種規則,久而久之形成的一種潛在的意識習慣。

    如果這樣來看體制化,生活中有很多的例子:

    乘坐地鐵:安檢,刷卡,過閘機,排隊,乘車……

    到飯館吃飯:點菜,吃飯,付錢。

    等等,有很多很多體制化的現象,這種對於我們來說,是好還是壞呢。

  • 18 # 藍天醜雲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希望樓主能從更高維度去看這個問題。體制化不是特指某種體制。而是一種固有的方式和思維,我們都在這種思維中存活。但如果遭遇意外,有些人就能快速的跳出這種固有思維找到出路,而有些人則為這種思維陪葬了。而跳出這種思維的方法我覺得就是決心、勇氣和智慧。這與體制無關,而是和自我超越有關。如果這麼表達樓主覺得我的維度低的話,那麼,任何國家任何體制任何憲法都會提到公民生存權,換句話說就是,人要活著,這是人的最高需求。我想肖申克的救贖告訴我的是如何活著和如何更好的活著。而並不是告訴我說體制的問題。

  • 19 # 靖琪說電影

    我覺得更準確一點,應該是程式化吧。

    監獄裡的每一天都像是設定好的程式,必須準確、準時,你眼睛一睜開,第一件事是點名,然後吃飯、放風、勞動等等等等,沒有意外沒有未知沒有別的事情讓你去做,無論是昨天、今天、明天,還是去年的今天,明年的今天,你所做的事情基本上沒什麼區別。

    人在這種機械重複的環境裡生活,慢慢變老,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哪怕有一天你出去了,也無法跟社會融為一體,所以黑人才說,被體制化了。

  • 20 # 影視樂之者

    認真學習了大家的回答,隨後查找了相關資料,再結合影片,

    個人認為:

    在《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影片中:

    “體制內”≈“舒適區”;

    “被體制化”則意味著“迷失於舒適區”內,逐漸的,“粘性”、“依賴性”大於前進的動力,人們從此碌碌無為,活得如同行屍走肉一般,直至生命的終點。

    下面,樂哥借鑑神話大師約瑟夫·坎貝爾的著作,來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

    坎貝爾在《千面英雄》這本書中告訴我們,英雄的旅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階段——啟程:放棄當前的處境,進入歷險的領域;啟蒙:獲得某種形式的領悟;考驗:陷入困境,與命運搏鬥;歸來:迴歸正常生活。蒙冤入獄,是安迪“英雄之旅”的啟程階段。“屋頂喝啤酒”、“播放歌劇”等劇情,其實就是他“啟蒙”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安迪獲得了對於“希望”、“自由”、“救贖”等影片主題的領悟……

    從《西遊記》到《荷馬史詩》,從《戰狼》到《肖申克的救贖》,

    古今中外,上文引用的“英雄旅程”,似乎成為了各類(神話、影視劇)英雄成長和建功立業的必經之路!

    以此類推,《肖申克的救贖》中的安迪和瑞德,也不例外!

    我們來分析一下,導演是如何“安排”安迪和瑞德的。(為了契合問題,主要分析“啟程”這一階段)

    接觸過安迪的囚徒很多,但是隻有瑞德願意和安迪踏入“成為英雄”的未知境遇。當然,獲得最終救贖的,也只有瑞德一人!啟程——離開“舒適區”。

    成為英雄的第一步,就是主動或者被動的離開自己的“舒適區”。

    安迪在入獄前是一位格調高雅、家境優渥的銀行家。

    如果不是因為“殺妻”冤案,他根本不會和肖申克監獄發生任何交集,後面的劇情自然也不可能發生。

    所以說,安迪是意外的、被動的踏上了“救贖”自己以及瑞德等人的旅程。

    《肖申克的救贖》經典海報。

    再來看看瑞德。

    在肖申克監獄中,瑞德可以搞到其他人搞不到的東西,只要你出得起價錢。

    這樣一位“手眼通天”的“大人物”,毫無疑問,肖申克監獄的大環境,就是他的“舒適區”。

    但是,自從安迪進入肖申克的第一天起,瑞德的“啟程”和“啟蒙”之旅同時開啟。

    如果不是和安迪一起踏上“旅程”,最後被強行“驅離”(假釋委員會)出“舒適區(肖申克監獄)”的瑞德,難免步入老布的後塵。

    從這點來說,瑞德救贖了自己。

    其實,瑞德才是整部影片的主角。因為,他是故事的講述者(旁白);他的名字,是英文Redemption(救贖)的前三個字母。可以片面的理解為——講故事的人和真正被救贖的人,都是瑞德!

    綜上,不難看出:

    安迪和瑞德,陰差陽錯,被動的離開了自己的“舒適區”(體制內),踏上了未知的旅程。

    相比之下,瑞德所說的“體制化”,指的是肖申克監獄中,那些已經被惰化、對自己的人生失去了希望、渾渾噩噩、混吃等死、習慣了被圈養於高牆(舒適區)之內、對未知充滿了恐懼的囚徒們(人們)。

    結合實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舒適區”;

    捫心自問,我們有勇氣離開“體制內”嗎?

    不習慣——習慣——依賴——不願離開——被體制化……

    小結:

    “不要被體制化”、“不要迷失於舒適區之內”;“要勇於打破自身的侷限性”、“更要勇於踏上未知的旅程”,最後去發現(或創造)那無限的可能!

    這是《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影片想要表達的主題之一!

    啟蒙、考驗、歸來……

    在踏上了新的旅程之後,典獄長山姆和好友瑞德,為安迪送來了最重要的“裝備”——《聖經》和礦錘;

    《聖經》和礦錘,就是安迪在影片中的最終“裝備”!

    獄警和獄友們偶爾也會組隊帶他刷刷“副本”、提升一下等級——“屋頂喝啤酒”、“幫獄警報稅”、“播放歌劇”……

    裝備和等級提升得差不多之後,安迪挑戰了守關BOSS山姆,併成功逃出了肖申克。

    湯米之死,是安迪與山姆矛盾爆發的節點。

    做完這一切,安迪又迴歸到了平靜祥和的正常生活之中……

    至此,整個“英雄之旅”,順利完成!

    影片結尾,安迪和瑞德,完成了“英雄之旅”,迴歸到了正常的生活……結語

    每部影片,都會有一個或者多個明確的主題。

    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理解導演想要表達的主要意圖。

    因為,想要表達什麼,是導演的事;

    至於說怎麼理解,那是每一位觀眾的事!

    這也是電影的魅力之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辦公室職場影片有哪些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