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吉祥三寶於姐姐

    古體詩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雜言體,不講對仗,字數較多;而近體詩只有五言,七言兩種形式,對仗工整,字數較少。古體詩的句數一般較多,基本上都在一百句到兩百局;而近體詩的句數一般較少,多在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排律八句以上。古體詩除需用韻之外,不受格律限制;而近體詩除需用韻之外,受到格律限制。古體詩全首詩可以用一個平聲韻或仄聲韻,有可隨意轉為其他的。而近體詩一首詩限用一個韻,除第一句可以用韻或不用韻之外,其餘句子都是雙數句用韻。

  • 2 # 學習二三事

    古體詩和近體詩的概念,形成於唐代,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古體詩不講究對仗,而且詩句的押韻也比較自由,主要包括了唐以前的古詩、楚辭、樂府詩等一類的詩詞。而近體詩又被稱作今體詩,是在唐代形成的一種格律體詩,其字數、句數、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規定。近體詩又分為兩種,一種稱為“絕句”,每首有四句,每句字數不同,有五言的五絕和七言的七絕。另一種叫做“律詩”,每首八句,也根據字數,五言的叫做五律,七言的叫做七律,而超過八句的律詩則被稱為排律或長律。律詩的格式極為嚴格,押韻位置固定,詩中各字的平仄聲調固定,並且詩中間兩聯必須對仗。

  • 3 # 浩賢2

    古體詩和近體詩所不同的是:

    古體詩不受格律限制,平仄都可入轉韻,而體裁也更為隨意。詩的字數由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雖然古體詩松·寬·自由:但其優美的語言和展顯的人物·山水·花草……值得讓後世人稱頌。如: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

    近體詩就是格律詩。格式即簡即明。類分五言·七言絕句:五言七言律詩及少量排律。近體詩講究起承轉合,講對仗·押韻,單韻貫押全詩等

    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4 # 詩詞書院

    近體詩又稱格律詩或今體詩,是相對於古體詩而言,所以泛義上說,古詩中除了近體詩外,其餘都可稱為古體詩。

    中國詩歌發展與漢語言的發展是分不開的,例如,我們讀詩經時,會發現基本上都是四言的句式,其主要的原因就是,當時的漢語言還處於一個較初級的階段,其中一個特徵就是存在大量單音節詞,這使其組成一個四言的2/2基本節奏也變得困難,於是我們便發現,為組成基本的詩句節奏,其採用了大量的疊字和無實際意義的虛字。

    在隋唐以前,漢語言還是處於一個走向成熟的階段,這階段不論最初的詩經體、楚辭體,以至樂府體、包括歌、行、吟、引等等,都全部屬於古體詩。

    由於漢語語音體系的不成熟,也使古體詩具有一個特點,就是基本上都為配樂演唱,所以又稱作詩歌。

    以隋朝陸法言等人編《切韻》為標誌,漢語言完成了發育,語音上也從上古音體系步入了中古音體系,為近體詩的形成創造了語言條件。

    於是,一些詩人開始嘗試不借助配樂,僅運用文字的聲律去進行創作,並在唐代將其推向高峰,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聲律規範。後人又將依此格律標準創作的詩,都統稱為格律詩。但在格律詩定律後,一直到現在,仍是有不少作者進行古體詩創作的。

    有些人說,唐代詩人寫詩也不是全依格律,這句話是對的。因為基本上唐人寫格律詩的同時,也都會寫古體,而有些句數、字數和律、絕一樣的作品,如五言古絕等,其並不符合近體詩的格律標準,所以仍屬於古體。

    現在,由於古體詩的曲譜盡秩,加之上古語音一直處在發展階段,這使我們很難象近體詩那樣,歸納出其平仄規律。故今人也將不依格律寫的仿古詩,稱為古體詩,如七言、七古等。

    綜上所述古體詩和近體詩的最大不同,就是近體詩必須依格律寫,古體則不用。更多的區分可看看下圖:

  • 5 # 如一凡夫

    中國古典詩歌分兩大類,即古體詩和近體詩。通常人們把唐代格律詩形成以前的詩歌稱為古體詩,而把唐代以後遵循一定格律的詩稱之為近體詩。首先,古體詩包括的範圍很廣,一是它把格律詩形成以前的所有詩歌幾乎都包括在內了;二是在唐代格律詩形成以後,詩人按照古體詩形式寫的詩,也叫做古體詩。其次,古體詩在字數、句式、平仄、押韻、對仗等方面都沒有嚴格的要求,因此,也可以把它說成是古代的自由詩。其三,古體詩的句式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多種。末之,古體詩在平仄和押韻上都沒有限制,但是,其還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平仄上多以拗句為主。近體詩也稱今體詩,又稱格律詩。格律詩主要包括絕句、律詩和排律。格律詩一般為五言和七言,六言格律詩也有,但很少。每首隻有四句的為絕句,也稱律絕,五言的稱五言絕句,簡稱五絕;七言的稱七言絕句,簡稱七絕。每首八句的為律詩,五言的稱五言律詩,簡稱五律;七言的稱七言律詩,簡稱七律。每首超過八句的叫長律,也叫排律。近體詩與古體詩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有嚴格的格律限制,所以它又叫格律詩。格律詩的核心是它的五個基本要素,即篇幅(包括句數、字數與句式)、平仄、黏對、押韻、對仗五個方面。具體地說,就是詩有定句,句有定式,平仄有規,押韻有位,對仗有別。其一,詩有定句,就是在格律詩當中,都有固定的句數。其二,句有定式,就是每一句的字數是固定的。在一首詩中,每一句的字數都是相同的。其三,平仄有規,就是每句詩的平仄都要在一定的規則、規律範圍內變化。其四,押韻有位,就是格律詩的押韻是有固定的位置的,同時,還要求押平聲韻,且要一韻到底。其五,對仗有別,是指格律詩中的絕句、律詩、長律在對仗上要求有所不同。絕句是不要求對仗,而在律詩和排律中,除首聯和尾聯外,中間各聯則要求必須對仗。

  • 6 # 鄭州人視點

    古體詩一般指五言七律。而現代詩句多不拘泥於格式,主要是抒情達意即可。

    《舊城》20190219

    夢見我的前世/

    也是如此荒廢了時光//

    門前一渠流水/

    巷裡幾樹梨花//

    只剩下/

    一方舊宅/

    一紙信箋/

    兩行情書//

  • 7 # 如是我聞137903781

    誠謝邀請!如何辨別古體詩?(1)古體詩除了押韻之外不受任何格律的束縛,(2) 古體詩用韻,比律詩稍寬,律詩是一韻到底的。古體詩固然可以一韻到底],但也可以換 韻,而且可以換幾次韻。換韻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每兩句一換 韻,四句一換韻,六句一換韻,也可以多到十幾句才換韻,;可以連 用兩個平聲韻,連用兩個仄聲韻,也可以平仄韻交替。(3) 古體詩的平仄並沒有任何規定。(4)古體詩的對仗的極端自由的。一般不講究對仗;如果有些地方用 了對仗,也只是修辭上的需要,而不是格律上的要求。(5)在近體詩中,同字不相對;古體詩則同字可以相對。近體詩對仗要求平仄相對;古體詩則不要求平仄相對。

    古體詩舉例: 歲晏行   杜甫  歲雲暮矣多北風,瀟湘洞庭白雪中。漁父天寒網罟凍,莫徭射燕 鳴桑弓。去年米貴闕軍食,今年米賤大傷農. 高馬達官厭肉酒,此輩杼軸茅茨空。楚人重魚不重鳥,汝休枉殺南飛鴻。況聞處處鬻男女, 割慈忍愛還租庸。往日用錢捉私鑄,今許鉛錫和青銅. 刻泥為之最易得,好惡不合長相蒙。萬國城頭吹畫角,此曲哀怨何時終?

    近體詩舉例:

    七律·長征

    毛澤東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 8 # 老街味道

    問題:如何辨別古體詩與近體詩?

    前言

    舊體詩中有兩個分類,不遵守格律的詩叫做古體詩(古風)、遵守格律的詩叫做近體詩(格律詩)。

    這兩種詩體有的很好區分,有的很相似。老街說一下幾種區分的方案。

    一、齊言詩與雜言詩

    齊言詩是指每句字數一樣的詩,雜言詩是字數有長短的詩。例如李白《靜夜思》是齊言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的《過故人莊》也是齊言詩: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李白的《蜀道難》是雜言詩: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大家要注意的是,雜言詩一定是古體詩。齊言詩有可能是古體詩,也有可能是近體詩。例如《靜夜思》是古體詩,但是李白的《過故人莊》是近體詩。

    二、同為齊言詩,古體詩與近體詩

    近體詩一定是齊言詩,但是齊言詩中有古體詩與近體詩。古體詩有幾個特點如下:

    1、押韻

    1)鄰韻的使用

    近體詩押韻嚴格

    如果第一句押韻的話,可以用鄰韻,但是2、4、6、8句必須用同一個韻部的詩。例如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第一句,中,【東】;後面4個韻腳濃、鍾、峰、松,屬於【冬】韻,(注:平水韻合併了唐韻的冬、鍾,冬、鍾在唐朝就可以通用)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古體詩可以通篇用鄰韻

    例如杜甫的《彭衙行》中,寒、刪、文、元、先等韻部通押。注:節選的這一段可以看出,唐韻中【文】韻的使用與宋朝平水韻不同 :早行石上水,暮宿天邊煙。◆煙【先】少留周家窪,欲出蘆子關。◆關【刪】故人有孫宰,高義薄曾雲。◆雲【文】延客已曛黑,張燈啟重門。◆門【元】

    古體詩也可以一韻到底

    當然古體詩也有很多不用鄰韻的詩,通篇一韻到底,例如李白《靜夜思》三個韻腳光、霜、鄉都是【陽】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古體詩可以用仄韻,近體詩一定是平韻

    只要使用仄韻的詩,可以判定為是古體詩,例如杜甫的《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古體詩可以換韻

    換韻不是指使用鄰韻,是指完全不同的韻部,還可以平仄換韻,例如王勃《滕王閣序》結尾的八句詩。前四句是仄聲鄰韻通押:【上聲語】韻和【上聲麌】韻,後四句換成了平聲【尤】韻: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2、其他格律詩要求

    除了押韻的區別,近體詩必須符合平仄和黏連的要求,除了四句的絕句以外,中間二聯也必須對仗。例如李白的《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1)平仄

    圖中的灰色字是平仄不拘的字,其他字平仄必須符合要求(格律詩有四種基本句式)。

    2)黏連圖中框入的三組字:花、深,都是平聲;午、竹都是仄聲;泉、人同時平聲,這種23句、45句、67句第二個字平仄相同就是黏連。不相同就是失黏,失黏的詩嚴格來說不算是格律詩。

    3)對仗

    絕句不需要對仗,排律和五律七律中間的所有聯都必須對仗,例如: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結束語

    在格律詩的進化過程中,出現不少不完全符合格律的“近體詩”。例如失黏的韋應物《滁州西澗》:有、潮,平仄不同。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不對仗的五律, 孟浩然《洛中送奚三還揚州》

    水國無邊際,舟行共使風。羨君從此去,朝夕見鄉中。餘亦離家久,南歸恨不同。音書若有問,江上會相逢。

    這些詩被在《滄浪詩話》中,被嚴羽稱之為“古律”,其中有不少被蘅塘退士收錄進了《唐詩三百首》。我們在學習中應該注意學會分辨這一類“古律”。

  • 9 # 南宮葭月

    古體詩與近體詩的區別我總結了五個方法:

    1、看時間,隋唐以前。(隋唐以後不是絕對的)

    2、題目。曲,引,吟,歌,行等字。(詞牌名、曲牌名不在此列)

    3、看字數,古體詩字數不限。(詞曲不在此列)

    4、看押韻,古體詩可以押仄韻。(詞曲不在此列)

    5、看格律,古體詩無格律。

    1、看時間。前面我們說過格律詩的成熟是到了唐朝,所以唐朝以前的詩都算是古體詩。對於古體詩且舉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比如先秦時期的《詩經》、《楚辭》;兩漢時期的樂府詩、柏梁體;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三曹、《古詩十九首》、陶淵明等等。

    當然並不是格律詩出現後古體詩就消失了,相反格律詩出現後,還是有大量詩人寫古體詩。我們知道“詩仙”李白最拿手的是絕句和樂府,如《烏棲曲》、《夢遊天姥吟留別》、《子夜吳歌》;杜甫也有三吏三別、《飲中八仙歌》;近來火熱的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李賀的《李憑箜篌引》。這都是唐朝時著名的古體詩。

    對於唐朝以前的古體詩從時間上自然容易辨識,但是唐朝以後就不是那麼容易了。自然就要從深層次去區分了。

    2、題目。當一首詩是唐或者以後所作,我們想判斷它是否是古體詩,一大方法就是看題目。題目中有曲(注意和元曲區分)、引、歌、行、吟等。注意有的詞牌名帶有類似的字,如:《清平樂》,不要誤判古體詩。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李賀的《雁門太守行》。當然有些題目的需要帶著這些字眼的就需要根據其他的來判斷了。

    3、字數。對於題目並沒有顯著的字眼,或者拿捏不準的時候就要憑藉其他方面判斷了。字數也是區分古體詩與近體詩的一大方法。格律詩由於格律的約束,所以詩歌的字數也有了限制。格律詩有三類:五言、六言、七言。這裡的言指每一句的字數。我們常見的格律詩多是五言和七言,六言也是有的,比如李白的春夏秋冬四景詩,《春景》:門對鶴溪流水,雲連雁宕仙家。誰解幽人幽意,慣看山鳥山花。除了五言、六言、七言,其他的無論是四言或者雜言都是古體詩。如李白的《三五七言》,《宣州謝朓樓送別校書叔雲》。詞曲不在此列。

    4、看押韻。格律詩規定只能押平韻,所以所有不是押平韻的詩都不是格律詩。古體詩的押韻沒有要求,平仄皆可。格律詩不可以通韻(首句有例外)、換韻,古體詩沒有要求。如孟浩然的《春曉》、柳宗元的《江雪》、杜甫的《望嶽》(岱宗夫如何)、李紳的《憫農》都押了仄韻,是古體詩。由於格律詩成熟以後,有些詩人為了突出所寫古體詩的特點,特意押仄韻,實際上唐以後的古體詩算是半自由體的了。

    5、看格律。格律是否與近體詩一致,格律詩成熟以後已經有完整的格律。不符格律的也不是近體詩,拗救和少數情況除外(崔顥的《黃鶴樓》、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失粘失對也是古體詩所特有的,格律詩除了初唐時候,大多數是不允許失粘失對。當然由於格律詩成熟以後,創作古體詩的詩人有時候也會特意粘對,來達到詩歌的形式美。所以不粘對的基本都是古體詩,但粘對的也不一定不是古體詩。

    總而言之,如果憑藉某一條不能準確判斷一首詩是不是古體詩,就要綜合其他方面來判斷。

  • 10 # 1和煦春風

    謝邀。近體詩有格律規定,簡單地說就是:每首詩句數固定,律詩八句,排律必須超過八句,絕句四句。每句詩字數固定,多為五言或七言。一般只押平聲韻,不許換韻,押韻位置固定。每句各字的平仄有規定。某些句子要求對仗,一般是五律和七律的中間兩聯。凡合乎這些格律規定的都是律詩,或者說是近體詩,否則就是古體詩。回答如有不妥之處,請多指教。)

  • 11 # 浩天文學文化小課堂

    古體詩與近體詩的辨別,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辨別:

    第一:從朝代方面來區別。

    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分水嶺是唐朝,可以說唐以前的詩都是古體詩,唐以後的詩都是近體詩。當然這有點絕對,但是至少可以分辨出,唐以前的詩詞,那麼肯定是古體詩。唐以後的詩,肯定要具體來分析,畢竟唐朝很多詩人寫的詩還是古體詩,詩仙李白寫的詩基本都是古體詩,比如《蜀道難》等。

    第二:從格律方面來區別。

    古體詩除了用韻外,沒有平仄、對偶和對仗的要求。但是近體詩,除了用韻外,還要求平仄,律詩中間兩聯還要求對偶或對仗。

    第三:從句數來區別。

    古體詩不拘句數,上百句的古體詩也有。近體詩限制句數,絕句總共4句,律詩總共八句。

    第四:從字數來區別。

    古體詩不拘字數,可三言到十一言,也有雜言(整體七言,但中間參雜著三言之類的,也稱長短句)。但近體詩一般使用五言和七言,五言絕句,四句共20字;七言絕句,四句共28字;五言律詩,八句共40字;七言律詩,八句共56字。

    第五:用韻方面來區別。

    古體詩,用韻方面沒限制,可以使用平水韻中的106個韻部,即可押平聲韻、可押上聲韻、可押去聲韻、可押入聲韻,並且中途可以換韻。近體詩,用韻方面有限制,一般只能押平聲韻,不能押仄聲韻,中間不可換韻,必須一韻押到底,比如如果押“一東”韻,那麼只能押“一東”韻,中間不可以換韻。

  • 12 # 梧桐樹邊羽

    其實很簡單。

    中國的古詩就分為兩種:古體詩和近體詩。

    近體詩就是格律詩,唐朝以後才有的。近體詩需要嚴格遵守平仄韻腳,分為:絕句、律詩、排律三種格式。再細分下來就是五絕、五律、七絕、七律、排律。但是遵守的平仄格律是一樣的。

    除此之外,統稱古體詩。不管什麼《詩經》、《楚辭》、樂府詩、柏梁體、永明體、等等等等,都是古體詩,又叫古風。

    我們平時稱的唐詩中既有格律詩,即近體詩,也有古風,即古體詩。

    唐朝之後,近體詩代表了詩歌創作上層,但是古風一直在創作,因為相對而言,古體詩句式更將靈活,表達更加自由,但是格律的出現必然對古風也有影響,所以還有“律古”,所以哪怕是到現在,古體詩和近體詩也是並行發展的。當然,還有現代詩。

    上面說了,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區別就是平仄格律。只要學會了平仄,自然就會區分。當然,也有更簡單的辦法。

    絕句為四句,律師為八句,排律是是十句以上,但是都有一點,他們的句長是整飭的,要麼五言,要麼七言,沒有長短句。所以,只要不是五、七言,首先就排除是近體詩。

    但是古體詩也有古絕,古律啊,如何區分呢?碰到這種情況就首先看韻腳。格律詩一般都是平聲收尾,也就是說韻腳字肯定是發平聲。那麼押仄聲韻的又可以排除出近體詩。

    要都是押平聲韻呢?就要看平仄是否合規了。格律詩的平仄格式有四種基本格式,在這四種格式上推匯出絕句、律詩總共十六種格式,一個個去套就好了,凡是近體詩必然能中,不中的就是出律,就可以確定不是近體詩。

    然後還有就是對仗,絕句不要求對仗,律詩的頸聯(第三聯)必須對仗,否則出律。排律除了首聯,其他每一聯都要對仗,否則就都可以劃入古體詩。

    其實只要學會平仄格律,一看就知道了一首詩是不是合律。

    合律就是近體詩,不是近體詩的就是古體詩。

  • 13 # 如若天風

    《自由體詩》

    ——(論詩與詩的差別)

    詩本無所別,處處皆一脈。

    有人腦洞開,胡來竟亂墨。

  • 14 # 行跡江南

    唐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大類,這兩類的區別,是體裁上的區別。即近體詩是講究格律的,特別是講究平仄和對仗,古體詩是不大講究格律的,它不要求平仄和對仗。(當然,這樣講是一種很粗略的說法。)

    近體詩是在齊梁時代開始萌芽,而到初唐時期正式形成的一種格律詩。它的特點是:

    (1) 字數固定。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律詩每首八句,絕句每首四句,句數都是限定的。也有“三韻律詩”,但很少見。也有所謂“排律”,句數可超過八句,最多可多至一百五六十韻(三百多句),但是句數都是偶數的。近體詩每句一般是五言或七言,六言的很少見。所以,字數固定可以說是近體詩的一個共同特點。

    (2) 用韻嚴格。這指的是:一首詩必須一韻到底,中間不能換韻;一首詩必須用同一韻的字,不許出韻;一般只用平聲韻。

    (3) 講究平仄。

    (4) 講究對仗。

    第(3)(4)兩點是近體詩的本質特點。

    古體詩是相對於近體詩而言的。作為一種體裁,古體詩的特點是不大講究格律。凡是詩歌,多多少少總是要講究一些格律的,比如押韻,這就是一種格律;字句比較整齊(四言、五言或七言),這也是一種格律。這些因素,古體詩都是具備的,所以不能說古體詩完全不講格律。但古體詩格律的要求不像近體詩那麼嚴,即前面所說的近體詩在字數、押韻、平仄、對仗四方面的要求,古體詩都沒有。也就是說,古體詩不同於近體詩的地方在於:

    (1) 字數句數不限,可以是四、五、七言,也可以是雜言;最少可以是兩句,如傅玄《雜言》;最多可以達三百多句,如《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共357句。

    (2) 押韻不嚴格,可以換韻,可以通押,可以用平聲韻,也可以用仄聲韻。

    (3) 不講平仄。

    (4) 不講對仗。

    古體詩也叫古詩。作為一種體裁來說,在近體詩產生以前的詩歌,包括《詩經》《楚辭》、漢樂府、漢魏六朝五、七言詩,都可以稱為古體詩或古詩。在唐代近體詩產生以後,唐代的詩人除了寫近體詩外,還繼續寫這種不大講究格律的詩,包括四言、五言、七言、樂府等,也都可以稱為古體詩。但是在習慣上,往往把“樂府”另立一類,而把其餘的稱為古詩,特別是把五言的和七言的稱為古詩,這是狹義的古詩。

  • 15 # 秋露紅葉

    謝謝邀請!其實古代詩和現代詩不用區分一目瞭然。所不同的是古代詩有侷限性,需要押韻,平仄,字數等,表達出來的意思有的需要細緻的琢磨,反覆的咀嚼吃透,才能更好的參透古詩的意境。現代詩就不同了,隨心所欲一氣呵成,沒有繁瑣的修詞,也需要點韻味流暢一些,讓人感覺一種寬廣大氣,像大海一樣波濤一層層的。我就說這些對不對的望見諒!謝謝!

  • 16 # 夢迴蘭臺

    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區分。有幾個比較明顯的特點。古體詩又叫古風,一般有歌行體,留別體。近體詩又叫格律詩,講究格律平仄對仗。近體詩主要是在唐代及以後。區分比較明顯的幾個特點:

    1.近體詩大多一韻到底。也就是說近體詩大多是全詩押一個韻腳;

    2.近體詩一般句式比較整齊,多為五言或七言;

    3.近體詩中,尤其是律詩,講究對仗(對仗中還要避免合掌鶴膝等問題)

    4.近體詩對於格律要求嚴格,要逢雙必反,粘對,同時要避免三平尾,三仄腳,孤平等。

  • 17 # 黃土情愫

    怎樣區分古體詩和近體詩?那只有在讀詩的過程中去區別,但這前題是自己要知道,如果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去區別。

    古體詩和近體詩統稱古詩,這裡先說近體詩,知道了近體詩的大概規則,那麼在讀的過程中自然就區分開了。以下作一簡單的說明。

    一,近體詩。近體詩包括絕句和律詩:

    1,字數和句式:字數分五言,六言,七言。絕句是四句,分古絕和律絕,律詩是八句,八句以上的是長律(排律)。

    2,平仄,也就是四聲的聲調,平為平直(一二聲),仄為曲折(三四),合稱平仄,句式分平起平收,平起仄收,仄起仄收,仄起平收四種。絕句要求嚴格,律詩相對寬鬆。

    3,對仗,分工對和寬對,就是詞語在相同的位置上相互映襯,以增加詞語的表現力和韻味的對偶。絕句要求嚴格,律詩相對寬鬆。

    4,押韻,絕句是二四句和一二四句,必須押韻兩種,律詩是絕句韻律的延伸,只是律詩相對來說寬鬆一些。

    只要大體上知道這幾點,就能區別開什麼詩是近體詩了。

    二,古體詩。古體詩也叫古風,從《詩經》的風雅頌到《楚辭》的騷體詩,及先秦兩漢的賦體,樂府,民歌等統稱古體詩。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雜言多種形式。古體詩不拘泥於平仄,不強求於押韻,不刻意於對仗,可長則長,可短則短,皆以詩意而為之。

    自唐宋以來,古體詩再未迎來繁榮的景象,而近體詩也是平仄有餘,工對欠佳了,能引人入勝的絕句,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佳句更是寥寥可數。

    三,四個簡單的區分法。

    1,明詩意。如果一首沒有詩詞應有意境,那麼,它什麼也不是。

    2,感韻律。近體詩必須押韻,不能換韻。而更重要的是一種內在的韻律,詩者一氣呵成,讀來有種感人肺腑,迴旋往復的旋律在感動自己。

    3,看對仗。絕句必須對仗,律詩至少有兩句很工整的對仗句子,在頸聯(5,6句),如毛澤東的《長征》“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一首詩頸聯都不對仗,對仗又盡顯斧鑿之痕,那也不是近體詩了。

    4,記格式。去記住那些平起仄收,仄起平收的格式,能入格者皆為近體詩。

  • 18 # 雲卷飛山

    首先得明白什麼是古體詩,什麼是近體詩。

    古體詩近體詩概念來自唐人,唐人站在自己的歷史視角,把產生於兩漢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各種詩歌,統稱為古體詩;這一類詩歌總體比較自由,押韻也較寬泛,因為那時還沒有格律詩,自然就沒有什麼平仄規定,對仗要求。有齊言詩(每句字數相等),更多的是雜言詩,每句字數不等,篇幅可長可短,既無格,也無律,可以看作是古代的自由詩。

    近體詩則是唐人把產生於南朝齊梁陳隋以來的格律詩叫作近體詩,即唐朝近代以來新誕生的格律詩,這種叫法一直沿用至今。

    近體詩只有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還有少量的排律或稱長律,這幾種形式。近體詩押韻要求近乎苛刻,只押平韻,一韻到底。而且只能押官方指定韻書中同一韻部的韻,鄰韻近韻不能通押,如有違反,在科舉考試中有可能被打零分。

    近體詩絕句可對仗可不對仗;律詩第二三聯必須對仗;長律無論多長,除首聯尾聯可不對仗外,中間所有聯句必須對仗,也是一韻到底。

    近體詩句內平仄講究兩兩交替;兩句為聯,聯內平仄講究上下相對;兩聯之間要相“粘”,即二三句平仄大體相似。

    判斷一首詩是不是近體詩,有一簡單方法,就看句子是不是律句,律句平仄就看二四六字平仄,五言二四平仄只有兩種情況:平一一仄,或,仄一一平,除了少量拗句,沒有例外;七言二四六平仄也只有兩種情況:平一一仄一一平,或,仄一一平一一仄,除了拗句,沒有例外。

    需要注意的是,古漢語四聲是平、上、去、入,古典詩詞平仄劃分為:平聲是為平,上去入聲是為仄聲。現代漢語四聲已取消了入聲字,陰平陽平屬平聲,上聲去聲屬仄聲。入聲字已按複雜的規律,數量不等,分別化入進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聲中去了,因而有些看似是平聲字,如白、得、國,實際是入聲字,屬仄聲;還有一些字,如看、聽、教等是平仄通用字,可取平也可取仄,不能簡單下結論,這就需花時間給於鑑別。

    知道了近體詩的基本特徵,判斷一首詩是不是近體詩應該就不是難事。

  • 19 # 黃宇芬

    屬古體詩範疇的有,詩經、楚辭、樂府、古絕和古風等。

    屬近體詩(唐人稱近體)就是格律體詩。它包括有律絕(五言律絕和七言律絕,律詩(五律、七律和排律)以及詞。

    關鍵要嚴格區別格律詩與古體詩在於:一每首詩、詞都有限定的句數和字數,不能增減,形成詩體的一種整齊美和錯綜美。五言律絕,就五字一句,只有四句;七言律絕七字一句,只有四句。五言律詩,五字一句,只有八句。七言律詩,七字一句,只有八句。二格律詩必須按一定的平仄格式填寫,且有嚴格的押韻要求,使之悅耳的音律美。古絕句不講平仄只要求押韻順口運用起比較自由。古風首句可押或不押鈞,雙句押韻,不講求平仄,對仗。但古絕限定四句,而古風的句數不加限制,根據內容需要。用韻上古絕,一首隻能用一個韻;古風允許中間換韻,可用兩個以上的韻,可逢相句押韻。古絕每首字數嚴格限定五字或七字。古風在五、七言基礎,允許間有三,四、六至九個字的雜言。三格律詩講求對仗,使詩富於對稱美。四,還有某些忌戒

    由於篇幅的關係,就簡淺講這些。自己再找詩詞寫作入門書籍閱讀,就更清楚了。

  • 20 # 書煮一鍋香

    問題分析

    題主的問題提的好,直擊要害,沒有羅裡吧嗦。要區分古體詩和近體詩,就是要明確它們各自的特點,明確特點的不同之處。

    產生的時間不同

    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唐朝是一個重要的節點。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隨後出現了《楚辭》。這是先秦時期兩部重要的詩歌總集,《詩經》開啟了我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先河,《楚辭》開啟了我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先河。《詩經》以四言為主,《楚辭》則以六言為主。

    到了漢魏時期,出現了七言詩與五言詩。柏梁體是我國七言詩的先河。據說漢武帝修築柏梁臺,與眾臣聯句賦詩,句句用韻,所以就把這種詩稱作柏梁體。《古詩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詩的代表作,《孔雀東南飛》則是五言樂府民歌的代表。

    南北朝時期,齊梁的周顒、沈約發現了四聲,並運用到詩歌創作中,形成了風靡一時的永明體。這時期還創作了大量駢文,對偶這種形式被廣泛使用。這些都為唐代近體詩的出現打下了基礎。

    到了唐代,近體詩正式形成,對字數、句數、平仄、押韻、對仗都有嚴格規定,與之前的詩體大有不同。所以唐代之前是沒有近體詩的,只有古體詩,但並不等於說唐代之後沒有古體詩。唐代之後古體詩與近體詩並存,唐代的大詩人們,如李白、杜甫等,既有大量的近體詩作品,也有大量的古體詩作品。

    詩歌結構不同

    古體詩對詩歌的字數、句數沒有明確的要求。一首詩可長可短,每句的字數可多可少。所以古代漢民族最長的敘事詩是《孔雀東南飛》,中國古代最長的政治抒情詩是《離騷》,因為它們都是古體詩。

    近體詩對詩歌的字數、句數都有嚴格要求。近體詩分為律詩、絕句和排律三種。

    律詩要求是八句,每兩句為一聯。全詩分為四聯:首聯、頷聯、頸聯、尾聯。如杜甫《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絕句是從律詩中擷取一半而成的,所以是四句,或取首尾兩聯,或取中間兩聯,或取前邊兩聯,或取後邊兩聯。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排律至少十句,一般都在十句以上。如杜甫《清明二首(其二) 》:

    此身飄泊苦西東,右臂偏枯半耳聾 。 寂寂系舟雙下淚 ,悠悠伏枕左書空 。 十年蹴踘將雛遠 ,萬里鞦韆習俗同 。 旅雁上雲歸紫塞 ,家人鑽火用青楓 。 秦城樓閣煙花裡,漢主山河錦鏽中 。 春水春來洞庭闊,白蘋愁殺白頭翁 。

    此外,近體詩還有五言、七言之別,五言要求每句五個字,七言要求每句七個字,還有極其少見的六言,規定每句六個字。

    平仄格式不同

    古體詩在平仄方面沒有要求。這主要是因為隨著東漢時佛教傳入,人們在翻譯佛經的過程中,受梵語拼音影響,到齊梁時才發現了漢語四聲,才開始有了平仄的概念。

    近體詩對平仄的要求近乎苛刻:

    (一)一句之中平仄相間,

    (二)兩句之間平仄相對,

    (三)兩聯之間平仄相粘。

    同時還要避免出現三仄腳、三平尾、犯孤平等忌諱。

    根據這些規則,近體詩有四種基本的平仄句式,在實際的創作過程中,都是依據這四種基本句式進行變化。

    五言近體詩的四種基本平仄句式:

    (一)平起仄收式:平平平仄仄

    (二)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平

    (三)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

    (四)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

    七言近體詩的四種基本平仄句式:

    (一)平起仄收式:平平仄仄平平仄

    (二)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仄起平收式:仄仄平平仄仄平

    (四)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平仄仄

    七言近體詩的四種基本平仄句式,其實就是在五言近體詩的四種基本句式前再加一組平仄相反的節奏。這四種基本句式,無論哪一句都可以作為詩歌首句,然後就可以依據近體詩的平仄規定,推匯出整首詩的平仄規律,為我們檢驗詩歌和寫作詩歌提供幫助。這個推導過程在我們下邊講了押韻之後再演示,因為這個跟近體詩的押韻要求密切相關。

    押韻要求不同

    押韻是詩歌的本質要求,但古體詩與近體詩的押韻要求不同。古體詩押韻,可仄可平,可以一韻到底,也可以中間換韻。如李白的《靜夜思》押的是平聲韻: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而孟浩然的《春曉》押的卻是仄聲韻:

    春寒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近體詩的押韻就沒有這麼自由了,必須是一韻到底,而且只能押平聲韻。第一句可以押韻,也可以不押韻,其他奇數句不押韻,偶數句必須押韻。

    現在我們結合平仄與押韻,演示一下五言律詩平仄格式的推導過程:

    (一)首句押韻

    因為近體詩押平聲韻,所以首句押韻要選平聲收尾的。四種基本句式中,有兩種是平聲收尾,我以仄起平收式舉例:

    第一句:仄仄仄平平

    兩句之間平仄相對,且偶數句押平聲韻,所以:

    第二句:平平仄仄平

    兩聯之間平仄相粘,除第一句之外其他奇數句不押韻,所以:

    第三句:平平平仄仄

    下來規則開始迴圈,所以:

    第四句:仄仄仄平平第五句:仄仄平平仄第六句:平平仄仄平第七句:平平平仄仄第八句:仄仄仄平平

    (二)首句不押韻

    首句不押韻,就是第一句要仄收,這也有兩種句式,我以平起仄收式為例:

    第一句:平平平仄仄

    兩句之間平仄相對,且偶數句押平聲韻,所以:

    第二句:仄仄仄平平

    兩聯之間平仄相粘,除第一句之外其他奇數句不押韻,所以:

    第三句:仄仄平平仄

    下來規則開始迴圈,所以:

    第四句:平平仄仄平第五句:平平平仄仄第六句:仄仄仄平平第七句:仄仄平平仄第八句:平平仄仄平對仗要求不同

    古體詩關於對仗沒有要求,可以有,也可以沒有。但近體詩的對仗有明確的要求:律詩中間兩聯要對仗,排律則要求除首尾兩聯外,其餘各聯都要對仗。絕句沒有要求。

    對仗又分為好多種:工對、寬對、流水對、扇面對、借對、當句對等。

    總結

    這個問題實在太大,在手機上碼字實在不容易,我只能簡單談。要想深入瞭解,要讀一些有關詩律的專業書籍,要把古體詩和近體詩拿出來比較研究,會理解得更透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媒體訊息透露,KD小腿出現了肌肉萎縮的情況,那傷愈復出以後,他還能夠重回巔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