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思雨yp
-
2 # 寧靜育兒
孩子的願望,在合理範圍內,可以滿足。孩子和大人一樣,想要的東西很多很多。大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慾望,也可能是被生活金錢所迫,延遲滿足願望。但是孩子,沒有自控力,家長可以在合理的範圍內,延遲願望的滿足。可以和孩子講條件,讓孩子透過努力來獲取。不能給孩子養成不勞而獲的習慣,不能要什麼給什麼。要學會對孩子說不,要讓孩子知道,滿足願望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
3 # 美好的回憶50000417
有的家長面對孩子的願望有求必應,有的家長就是不答應。本人覺得這兩種做法都不太合適,那麼孩子的願望家長到底應該不應該滿足呢?
首先,面對孩子的要求,家長應該認真地考慮,該滿足的要求滿足,不該滿足的要求,就不要就不要遷就。
其次,如果真的不能滿足孩子,那麼也要跟孩子說清楚,想辦法說服孩子。或提出一個要求,在孩子做到時再兌現。
另外,家長面對孩子的要求時,千萬不要用恐嚇的語言來拒絕孩子,比如:再不聽話就不要你了之類的話,要記住,父母永遠是孩子的安全的避風港。
-
4 # 孩子的暴龍媽咪
孩子的很多願望其實是心血來湖時隨口一提,如果家長不論孩子有什麼願望都全部滿足,那樣孩子會習慣性的認為“我提的要求就一定要達到,一定要滿足。”
家長應該幫助孩子瞭解“什麼願望是合理的,是應該被滿足的”以及“哪些願望是無理的,是會被拒絕的”。
很多時候孩子為什麼會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不是幼小的孩子們故意來為難爸爸媽媽們,而是因為他們真的不知道“不是任何事都能被滿足的”。
-
5 # 小王子愛上狐狸
孩子的願望總是五彩繽紛,充滿著無數的奇妙。有些是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就能幫他實現的,比如去旅行、買玩具、看電影等等。而有些願望只能是美好的想象,比如彩虹能連線兩個城市,成為一座橋;汽車可以在海陸空三個空間自由行駛……我家孩子的願望大多數都能滿足他,因為他的願望基本上都很合理,沒有什麼過分的要求。而平時我們的交流和溝通都比較順暢,沒有那麼多的彎彎繞繞,所以不會在這個問題上有什麼為難之處。
我覺得孩子的絕大多數願望,都是他內心的真實想法,只要不是無理取鬧的,作為家長都是可以接受並滿足的。
-
6 # 丁媽親子時光
心理學家李雪說:"身窮窮一時,心窮窮三代,若父母沒有知覺,把匱乏感傳遞給孩子,那麼孩子的未來跟金錢的關係也將沉重而艱難。"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和在孩子的要求合理的範圍之內儘量都應該滿足孩子的願望,有能力,也願意滿足,那麼就輕鬆愉快的滿足,多多益善。沒有能力或者不願意滿足,真實告訴孩子暫時沒有能力滿足他的願望,父母不需要完美,需要的是真實。
不是貧富,不是父母對待金錢的態度直接決定孩子的將來能否豐盈。
有些父母不願意滿足孩子的願望,是害怕孩子輕易得來不珍惜或者父母太溺愛孩子,讓孩子貪得無厭或者奢侈浪費,其實是長期的匱乏感才會逐漸形成內心黑洞。
-
7 # 靈犀呀咿呀
“相信孩子的動機,規範孩子的行為。”
在孩子提出他的願望的時候,我們要看到他真正的心理需求,去盡全力的去滋養他的心理,讓他感覺到自己永遠是被父母看到的,永遠是被愛的!
但是不是所有的願望都會被實現,父母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規則,在規則之內的願望會盡量滿足,如果規則之外的,不行就是不行!
-
8 # 悅雨育兒
這要看什麼願望了,合理的可以滿足,不合理的堅決不可以,父母要把握好尺度,而不是無條件的都滿足,那就是溺愛了。
吃的方面,對身體有益的多多滿足,對什麼沒有益處甚至是有傷害的垃圾食品,我的觀點是不可以的時候絕對不可以,但是也看分情況,不能一杆子打死,比如一群孩子都在吃,就讓自己孩子眼巴巴的看著,我覺得適當的滿足,可以增加孩子心裡的滿足感,偶爾為之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讓孩子知道,這個東西是不可以的,儘量用一樣好吃健康的食物替代,比如說我兒子喜歡喝果汁,我會告訴他回家給他榨鮮果汁,營養又美味。
玩具方面我會鼓勵他透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想要的玩具,而不是無條件的要就給買,我們每天都會讀一段經典,有的時候會有一些別的獎勵活動,透過活動獲得積分,用積分兌換他想要的繼續,不是不滿足而是延遲滿足,也能讓孩子看到自己真的想要的是什麼,而不是見一個愛一個,買一個扔一個。
穿的方面孩子要求不多,我的觀點是乾淨整潔就可以了,男孩子不是那麼的注重穿衣,當然他也會有自己的審美觀,他會有特別喜歡的一套衣服,但是孩子的衣服一天就髒了,所以我告訴他喜歡的話,我們洗了第二天一般都不會幹透,等一天就可以穿到了,這一天我們可以選擇別的衣服來穿,對於某些買來他實在是不喜歡的衣服,也沒必要一定給他穿。
-
9 # 倌倌
孩子的願望我都是儘量滿足的。我覺得有安全感的孩子,在健康家庭被愛和正確價值觀人生觀的父母養大的孩子,他也不會提一些不切實際無理取鬧的願望。
那麼我們家長應該儘量滿足孩子的願望,比如他想要的玩具,喜歡的書,想看場電影,想和小朋友一起去玩等等,我覺得只要是合理的要求,我們都可以滿足他們。這樣他們長大後,才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才不會被外面的花花世界所迷惑,才不會對金錢極度渴望,不會鋌而走險。
比如我家孩子就幾乎不會問我要什麼玩具,因為我會洞察孩子的內心,或者提前買好,那如果他有特別想要的,我也會滿足他。他從來沒有無理取鬧,坐在地上撒潑打渾的時候,因為他知道合理的要求會被滿足,如果不被滿足,肯定是當時情況不允許,或者要求不合理。比如他生病就不能吃辣的東西,他也會要求病好了再吃。
-
10 # 一位寶媽的自我修行
孩子有願望是好的,但我覺得小孩子對願望沒有很清醒的意識,也許就是想要某個玩具,想吃某個零食,想去某個地方等,但說過後,他們也許就淡忘了。
所以我個人覺得,對於孩子的願望,父母要有意識的區分,對於孩子比較真實的願望,可以加以引導,給孩子一些幫助,讓孩子想辦法,自己努力,幫助其實現。讓孩子體會到透過努力實現自己願望的過程及樂趣,這樣有助於鍛鍊孩子努力自主的習慣。
所以,作為父母,不必本著為孩子最好的一切而無條件地幫孩子實現他所謂的夢想。發現孩子的夢想,引導孩子透過努力來達到目標,實現理想,相信以後的孩子會感謝父母現在的選擇和做法。
-
11 # 寧媽育兒
三歲之前的寶寶,如果他們的願望是家長可以做到的,並且沒有什麼原則性問題,請儘量滿足以給予孩子安全感,而且這樣會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是很愛的。
三歲以後可以延遲滿足。什麼是“延遲滿足”呢?簡單點說,就是忍耐,剋制眼前的誘惑或慾望,為了以後更大的目標或更多利益選擇等待。
三歲以後的寶寶有了自主意識,會開始試探父母的底線,如果對他們的要求滿足過多,他們就會覺得只要提出要求就能得到滿足,這樣一旦有得不到的時候,就會有挫敗感,會容易發脾氣。而延遲滿足可以教會孩子等待和自我控制,當他們長大面對壓力或挫折就不會退縮或不知所措。
開始時可以從延長時間入手。比如孩子要吃餅乾,請他洗乾淨手,坐到自己的位置上等著,而不是立刻將餅乾拿給他。
然後,可以引導孩子減少慾望。比如去超市買東西,告訴孩子一次只能選擇一種,如果還想要其他的,可以等下次。
當然,還要注意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告訴他,爸爸媽媽很愛他,他的要求爸爸媽媽會盡量滿足,但是需要等待。
-
12 # 諾雅媽咪愛育兒
個人認為孩子的要求不能全部都滿足,家長要分析一下孩子的這些要求是不是家長可以做到的,如果是在家長能力範圍之內並且是不危害他人的要求,家長完全可以滿足孩子的要求。如果孩子想要買玩具,家長可以看看孩子所要求的玩具家裡是不是有,如果有的話就要拒絕孩子的要求,如果沒有的話並且這個玩具又在家長能力範圍之內的話,家長就可以滿足孩子的要求。其實有時候適時拒絕孩子的要求也是有好處的,當然孩子的大部分要求作為家長的都會滿足孩子的,但是有時候也要嚐嚐被拒絕的滋味。因為如果家長一味的滿足孩子的要求,當孩子長大以後遭到別人的拒絕後孩子就會受不了,嚴重的會產生心理問題。因此,有時候拒絕孩子也是為了孩子好。
-
13 # 愛上大V店
其實我是一個比較寵孩子的媽媽了,只要孩子的需求我能滿足他,一般我都是會滿足的。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的願望能夠實現,但是我們作為家長,一定要會判斷,哪些願望是合理的,一定得滿足的,比如孩子過生日,就想吃個生日蛋糕,平時很少吃的,但是一年就這一個生日,可以滿足的。哪些願望是可以延遲滿足的,不要讓孩子得寸進尺。比如孩子想要電話手錶,因為其他孩子都有。我覺得我會說等下個月媽媽開了工資在給你買可以嗎。可能下個月孩子忘了,可能不敢興趣了,看情況而定。如果下個月孩子還記得這事,說明孩子真的很喜歡,那就買一個,也沒有多少錢。
-
14 # 夜空中最亮的星77
我們小時候,大概只有過生日的時候,願望才會被全部滿足吧。想想現在的孩子,真得很幸福,一般的小願望或是小心願,只要不是特別過分,父母大概都會給予滿足。
但是,孩子的願望要不要都滿足呢?這個就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因為,對於孩子來說的願望,有時候可能是奇思妙想,有時候可能是異想天開,有時候又變成了幻想。因此,作為父母,要幫助孩子深入地過濾,去偽存真有助於我們正確地幫助孩子實現願望。
如果孩子的願望,是一些小願望或是長久以來的期待,亦或是一些情感的需求和陪伴,父母應該儘量予以滿足。比如,讓父母多陪伴一下,出去野餐,看一場動感電影,週末可以吃零食,諸如此類,只要不傷大雅可以儘量滿足。
但是,如果孩子分不清有些願望的界限和“尺度”,父母就需要細思量了。比如,我想騎到大人的脖子上,想揍某個欺負自己的小朋友,不願意上學,不寫作業等等,男孩子尤甚,家長就不可以儘量滿足了。規定需要遵守,底線不能逾越,要從小就幫助孩子“儘量”說出父母可以幫助其實現的願望。接納孩子,接納他的情緒和感受,但要有所取捨地幫助他們實現願望。
-
15 # 傾城秀
做家長的對孩子的願望都有一個共同的做法,那就是儘量滿足。無論孩子的願望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在家長能力範圍之內,只要是孩子很跟家長說了,家長總是會千方百計的去幫孩子達成心願,除非萬不得已。
家長的這種出發點無可厚非!為人父母無私奉獻!但不講求實際,為了孩子不切實際的要求,一味的只是去滿足孩子的話只會讓孩子養成凡事張口要求,不會自己努力的結果。感恩的孩子還好,知道明白家長為了他們付出的艱辛勞動,遇上不會感恩的孩子,家長的一味滿足只會助長孩子變成家庭的寄生蟲。
所以,作為家長,在滿足孩子提出的願望的時候,一定仔細分析,孩子的願望是出於什麼目的,純是為了跟別人攀比還是為了自己的學習生活更好一點,所提出的要求對於家庭來說是不是過分,對於孩子來說是不是合適,只要是切實利於孩子成長的願望做家長的就必須無條件的幫助實現,給予滿足,相反的話拒絕才是正確的選擇
-
16 # 堯媽成長記
我認為孩子的願望在我的能力範圍之內並且合理的前提下儘量滿足,如果孩子的願望超出我的能力並且也非常合理的時候,我要真誠的告訴孩子,暫時不能滿足他的願望!
記得我的孩子一週左右的時候,看見別的孩子都在坐那種兒童轎車,看見他羨慕的眼神,指著別人的車暗示我他也想要,後來詢問要一千來塊,可是當初他爸我倆的經濟狀況實在沒有多餘的錢買,我就蹲下來,很真誠的和我兒子說:“這個車太貴了,爸爸媽媽現在沒有那麼多錢,要不媽媽明天去給你買一個新的推車去吧”!當時我兒子傷心的哭了,但以後再也沒要那個兒童轎車!我感覺他應該看到了我的真誠,而不是責怪!
所以在孩子提出他的願望的時候,無論滿足的了、還是滿足不了,父母千萬不要一味地在孩子面前抱怨、責怪、敷衍他,要真誠的對待孩子所提出的願望,要麼時間長了,孩子就不相信你了,在孩子心裡會認為,最親的人都不相信我,還能相信誰呢,慢慢的孩子也會變得不自信,哪還敢提願望呢?
-
17 # 雨中的承諾2016
有的大咖說,如果孩子童年的願望沒被滿足,就會在心裡形成一個黑洞,成年之後這個黑洞將變得慾壑難填,因此孩子有什麼慾望,就應滿足他;還有的大咖說,如果孩子的願望輕易就被滿足,不能學會等待和忍耐,成年後就會無法克服當前的困難情境而力求獲得長遠利益。
其實,對於孩子的願望和要求,關鍵不在於滿足或不滿足,甚至也不在於過猶不及,而在於父母應該在給予孩子充分的愛和信任的基礎上,滿足孩子合理的願望,讓孩子逐步學會自我管理並獲得勝任感。
如果家長能夠發自內心地愛孩子,就能第一時間看見他的每一種好奇的萌芽,帶著他去觀察、去嘗試,告訴他相關知識,他既感受到了父母毋庸置疑的愛,也滿足了好奇心,他還有什麼可匱乏的呢!
如何滿足孩子的需求,也是有學問的,它關乎孩子心理素質的發展,不容我們忽視。
對於孩子的物質要求,可以立即滿足,前提是所需之物是當前必須之用。也可以延遲滿足,前提是孩子提出的物質需求不急需,就可以拖延一段時間再滿足她。
對於不該滿足的要求,絕對不能滿足。即便孩子求之若渴,為需求得不到滿足而傷心痛哭,也不能姑息遷就。一味的滿足孩子不當的要求,看似愛孩子,實際上助長了孩子對不合理欲求的追求之心,是對孩子一種隱性的害。
對於孩子的精神需求,父母要特別重視,及時滿足。孩子的精神需求主要包括:
孩子被愛的需求。父母的愛是孩子成長必不可少的營養,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愛我”,孩子才會自信、快樂地度過每一天。
孩子被尊重的需求。孩子和成人一樣,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請他們參加家庭會議、傾聽他們的建議、不在他的同學面前訓斥他、對於他的進步和小貢獻要即時肯定等。
孩子被信任的需求。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成人,尤其是父母的信任。
孩子對集體歸屬的需求。人是群居動物,成年人都渴望擁有朋友,渴望與人交往,孩子亦是如此。他們喜歡和別的小朋友在一起玩,一起學習,在集體活動中得到快樂。
-
18 # 笑容悠然
在孩子的養育過程中,家長必然會遇到很多孩子的願望,希望得到家長的滿足,但是我們是不是全部都要滿足孩子呢?我認為,不能全部滿足孩子,家長要篩選出哪些願望是可以必須滿足的,哪些願望是可以不用滿足的。
如果孩子所有的願望,家長都要儘量去滿足,那麼不用多想,這一定是會變成對孩子的溺愛。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是他的價值觀,不斷建立的過程,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所要求的所有事情都被得到滿足,那麼孩子長大以後,很可能也會這麼要求自己身邊的人和事。
我們大人都知道,成人的世界不再是圍著自己轉了,當孩子從家庭中走出去之後,還是帶著這樣的價值觀,會一定會撞得滿頭包。
那時候再回憶起小時候家長對自己,百依百順的情景,孩子會對家長充滿了埋怨,會對現在的生活充滿了怨恨。那麼他現在的生活一定會不順利的。
-
19 # 糯米麻麻Coco
我們家孩子剛四歲,上幼兒園小班。孩子精神上的要求在能力範圍內儘量滿足。在物質要求方面,孩子也會想要這個,想要那個的。但是我不會滿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在能力允許的範圍內選擇性的給孩子選出一兩樣滿足孩子。
剩下的要求可以等到下一個節日或者值得紀念的日子,在滿足她。在能力範圍允許之內,我會盡量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但不會滿足所有的要求。孩子還小,有時候就是隨嘴一說想要這個那個的,家長滿足所有的要求也是不現實的。
-
20 # 啟發繪本丹丹
孩子的願望,首先要分清楚,是不是真的就只是這個願望,還是想透過這個願望達到其他的目的。
如果確實就是想要某個東西,參加某個活動等等,那麼儘量滿足孩子是很好的。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沒有必要時時提醒孩子要節約,要樸素。孩子只會因此形成內心的匱乏感,覺得自己不配享受豐盛的物質,或者覺得爸爸媽媽不愛自己。實在因為一些原因不能滿足,也要平和地,如實地告訴孩子原因,不要騙孩子。比如經濟條件做不到,或者時間上不允許等等。可以和孩子商量一些補償方案,比如另選其他可以接受的東西,換個時間等等。家長在這個過程中和孩子坦誠交流,孩子不會因而產生匱乏感,或是其他負面情緒。
有時,孩子是希望透過某個願望來達到其他目的。比如,弟弟有一個玩具,姐姐也要,那麼很有可能姐姐是想透過這個願望的滿足來確認,爸爸媽媽像以前一樣愛我,或者爸爸媽媽愛我不比愛弟弟少。這種時候,能滿足的願望可以儘量滿足,實在無法滿足也要滿足孩子內心那個真正的願望——對愛的確認。
有些孩子可能習慣了某種表達方式,比如某個願望得不到滿足就不停地磨,不停地哭鬧,直到目的達到。那麼家長在坦誠交流的情況下孩子可能仍然以這種方式來繼續要求。這時家長態度要溫和而堅定,讓孩子知道這種方式是不能實現他的願望的。還要注意家裡平常照顧孩子的人,都要堅持這樣的態度,才能讓孩子以一個正常的方式來表達願望,並接受有時不能實現的可能性。
還有一些家長因為家裡比較富裕,所以可能給孩子買了過多昂貴的東西。那麼此時要注意的是,家長自己有沒有匱乏感,要透過買東西、花錢來滿足一些存在感和虛榮心。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會感受到家長的內心,因而也變得“喜歡要東西”。要清楚的是,這種表面上的滿足是無法滋養孩子內心的。孩子的願望雖然都得到了滿足,他們的內心卻沒有充盈感。因此在孩子“提要求”的時候,家長覺察自己內心的真實需求是很重要的。
回覆列表
很多父母對孩子有求必應,生怕拒絕會挫傷了他們的心靈。其實生活中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問題是很多父母缺乏臨場說不的處理技巧。典型的過程是這樣的:上街前說好今天不買東西,但到了街上,面對誘惑,孩子先逗留再明示後撒潑,大人覺得很丟面子就屈服了,當然嘴上還是要惡狠狠地說,下不為例否則就收拾你之類,顯然這種空洞的威脅永遠都不會兌現。另有一對夫妻是這樣處理的:孩子撒潑,夫妻倆一商量,決定由媽媽出面說,你願意賴在這兒就呆這兒,我們先回去了,說完掉頭就走,孩子見勢不對,拔腿就追。回去後吃完晚飯,父母鄭重地和孩子交談,讓他自己反省今天的行為,並主動作出行為承諾。
現實生活中,多數孩子75%以上的願望都能如願以償。許多父母善於剋制自己的物慾,卻無節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可是,太容易獲得的東西人往往不珍惜,而且從中獲得的樂趣也了了,這一點孩子和大人是一樣的。更糟糕的是,孩子從中學會的是不勞而獲,高消費不是靠努力與犧牲得來,而是靠抱怨、要挾、強求得來。
所以,父母應善於對孩子說不,要他學會剋制與承受。一項實驗表明,幼年時面對桌上精美的巧克力能剋制自己攫取慾望的孩子長大後的成就要遠遠高於不能剋制的孩子。
爸爸媽媽要讓孩子學會剋制需求。親子教育學問很大,需要爸爸媽媽用心去學習、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