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家爭鳴
-
2 # 明貞
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即自我和慾望即無明,四相滅則無我無慾即無無明。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即無無明的基礎上享用人我眾生壽四相而綿綿不斷,這是破四相的真諦。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見諸相非相即如來,如來非來即真妄不二。
-
3 # 銳度何老師
我相!
大約在十幾歲的時候,經常有一種奇怪的感覺,而且這種感覺困擾了我很久,很害怕,很煩惱。因為我發現:當我在玩的時候、跟別人嘮嗑的時候,說笑打鬧的時候,“我”就丟了。心裡的那個“我”就沒了。注意力拉回來,不說話了,身體碰哪裡一下,這個“我”就又回來了。然後我就很迷惑:剛才,“我”哪去了?
注意力轉到別處,“我”就沒了。注意力轉回來,“我”就又有了。心裡的那個“我”總是亂跑,不知道啥時候就沒了,一愣神,就又回來了。搞的我難受許久。
後來我看圓覺經,發現佛陀剛好是用這類的描述來給大家講什麼是我相的:
善男子,云何我相,謂諸眾生心所證者。
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調適,忽忘我身,四肢弦緩,攝養乖方,微加針艾,則知有我,是故證取方現我體。
這句話大體的意思是:有人身體舒適,放鬆心神,就把我給忘了,然後拿針稍微刺他一下,他才重新意識自我。所以,用心去體會、去感受才能有“我”的存在。
用意識去感受,這個“我”才能存在。意識不去感受身體,“我”就沒了。
我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身上,“我”就出現了,我相。
我把注意力放到別人身上,“別人”就出現了,人相。
有些人就是目中無人、視而不見,他看見了你,但心、意識並沒有跟過來,他的心和意識還在自己身上,在其他人身上,那你這個相在他的心裡就沒立起來,你穿什麼衣服、是開心還是鬱悶,他完全不知道。
我的心在自己身上,“我”就存在。不在自己身上,“我”就沒了。我相。
我的心在別人身上,“別人”就存在。不在別人身上,“別人”就不存在。人相。
還有件事也困擾了我很多年。
以前上班做設計,公司來了一個客戶,是女老闆。我們三個設計師一起給她的公司做一批宣傳品。我設計的那幾件客戶一看就通過了,那兩位設計的作品客戶看了就不滿意......為什麼呢?因為那個女客戶進來的時候我看她穿的是一套綠裙子,我就知道她肯定是喜歡綠色,於是我做的稿都是綠色系。我的那兩位同事做的藍的、黑的、黃的......所以客戶才看見我的就喜歡,就接受,然後他倆的就不行。
這麼多年我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那個女老闆穿的綠裙子,我看見了,我的那兩個同事看見沒有?說他倆沒看見,那不可能,人家女老闆又不是光著進來的。要說他倆看見了,似乎也不妥。因為你只要看見了,就能認出是綠裙子。而你只要是看到了女老闆穿的綠裙子,也肯定能在第一時間裡反應過來:她喜歡綠色。然後也會順理成章的設計綠色調的作品......以搏她歡喜......
現在看這兩位同事似乎是:沒看見。
因為他倆的心、意識沒過去,沒到綠裙子上,只是眼睛看到了,沒往心裡走。綠裙子,那個“相”,在他倆的心頭沒立起來,這個綠裙子在他倆的世界裡,是不存在的。
相,就是表面現象,不是真實內涵,是臨時的,不是永恆的,一會兒有,一會兒沒有,心到了就有,心沒到就沒有,證了就得,不證就不得。而這些特徵用一個字總結就是:假。
我相,“我”是一個臨時的假相。細胞、器官聚到一起,臨時的。細胞、器官一分散開去,“我”就沒了。“我”要是沒了,其他人、眾生、時間也就全沒了。一切都是因我而起。
我,是假相。這在佛教中沒爭議。但在這個我相的背後,還有沒有一個“真我”存在,好像是有爭議。有人認為有一個真我存在,有人認為連那個真我也不存在。
真我到底存不存在,咱們先擱置,只談談真我的特徵。
假我是臨時的。那真我就應該是:永恆的。
我相是一會兒有一會兒沒有,真我應該是:一直就在這裡。你見或者不見,我就在這裡......不悲不喜。
我相是細胞聚到一起組成的,可以分解開。真我就應該是:不可分割的,一體的。
壽者相是時間、生死輪迴,是短暫有限的。而壽者也是“我”衍生出來的相。那麼真我應該是:無限的。
-
4 # 野狐習禪
野狐試答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金剛經》中多次提到,怎樣來通俗理解這些?題主的問題很有價值,我就我的理解通俗解釋一下。佛法高深,我器小根淺,斗膽解說,算是無知無畏吧。
《金剛經》講“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每個人本身就是如來,但為“我執”矇蔽,喪失了本真,不見本性。修行就是去除“我執”,明心見性,一悟眾生是佛。四相是“我執”最根深的東西,是最難以去除,但這些東西“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困擾矇蔽著凡夫,使我們難以見性開悟。
“相”可以理解成“一切有為法”,通俗講就是我們概念化的東西,包括所有物質的東西和我們頭腦中抽象的概念化的東西,也可以稱為“色相”。“四相”就是把色相分四個方面具體來說的,四相具體如何理解?
“我相”:現實中我們看問題,思考問題,做事都有一個“我”,一切都從這個我來出發。我的錢多了少了,我的老婆孩子對我好不好,我的親戚朋友如何對我,領導咋樣看待我,同事誰說我壞話了,我還沒上車高鐵為啥不等我就開了,為何先進不是我,為啥讓我去幹這事……這就是“我相,是四相中最難破除的一個。
“人相”我們也會從個別人出發想問題、做事。老婆孩子吃飯了沒有,大舅二姨三姑過年有錢沒有,同學朋友誰誰家裡出啥事了,哎,同事誰誰和老婆離婚了,我的偶像又和誰結婚了……我們甚至也會替古人擔憂。
“眾生相”可以理解為從群體出發想問題,看事情,我們村還很窮,我們單位今年能不能評上先進,我們縣上財政狀況啥事能好轉……從世俗來看“人相”、“眾生相”要高於“我相”,但它們都是虛幻的,都是困擾我們的外在東西,使我們心不能空明清淨,見不到自己的本性。
“壽者相”和前三個不同。人的所有悲劇都來自於時間,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生是偶然的,死是必然的,這就有了“牛山之悲”。齊景公和群臣登臨牛山賞景宴飲,看到四周景緻秀美,齊國宮殿巍峨壯麗,齊國土地遼闊,人口眾多,他非常高興,突然,齊景公淚流滿面,大臣們問他咋啦。齊公悲哀地說:一切多麼美好呀,人為何要死呀?王羲之在《蘭亭集序》裡寫到:“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也是這個意思,這就是人類無法擺脫的悲劇,它困擾著我們凡夫俗子。
不只是我們自己和與我們有關的人的生命長短問題會讓我們苦惱,就是我們養的寵物狗死了,我們喜歡的花開敗了,我們視為生命的東西毀壞了,我們都會為之傷心,會抱怨它們為何不能更長久。這就是困擾我們的“壽者相”
總之,四相就是給我們帶來煩惱的東西,只有空掉四相,去除我執方可到達彼岸世界。
佛家講信、解、行、證,這是修行的程序,理解了不行,說食不飽。要行,修行是很難的,所以佛家要求弟子“勇猛精進”,捨身求法。證得正果才算數,我們在這裡也是說食不飽,不過了解一下也有點好處。
-
5 # 進化人跟我來
佛教如是說
序說
這裡論述的佛教基本思想是有選擇的,這是由於我對佛教浩如煙海的典籍著作所知甚少的原因。正如在“老子如是說”中所說的那樣:如果由於我學識和表達能力的膚淺而使人們曲解了這些一代宗師的世界觀,這是我不願看到的。唯一的補救方法就是把這篇文章在網上發表,懇請各位師長批評指正。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五、六世紀的古代印度。創始人釋迦牟尼約生於公元前565年,“釋迦”是種族名,“牟尼”是賢人的意思。相傳他是迦毗羅衛國淨飯大王的太子。姓氏是喬達摩,名字叫悉達多。在他二十九歲時,經過六年的修行,三十五歲在一顆菩提樹下成就了無上正覺的佛陀。
認真研究釋迦牟尼的“悟道成佛”經過,你會發現他也是一個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並不是後世他的追隨者們傳言的那樣成了什麼三界的救世主、西方極樂世界的主宰。他出生在人間,生長在人間,悟道也在人間。和老子一樣,釋迦牟尼也不相信人可以長生不老和肉體成仙的說法。在他的眼裡,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都是有一個生、住、異、滅的過程。這是在他完成了自身向下一個更高階的物種進化之後(成佛)的對世界更為理智更為清晰更為高階的一種認識。因此,他認為所謂永恆的生命是不真實的,如《涅般經》說:“是身無常,念念不住,猶如電光、暴水、幻炎。”在《佛說四十二章經》裡還有這樣的記載:佛佗問諸弟子什麼叫無常?一個人說:“生命一天難保,這叫無常。”佛說:“你不懂佛道。”另一個人說:“一頓飯也難保,這叫無常。”佛說:“你也不懂佛道。”再一個人說:“生命在呼吸間。”佛說:“你可以說是懂佛道了。”《佛所行贊》以及《大正藏》裡記載佛陀在一次講道時,表達了他否認神的存在的論點。大意是說,如果世界是由神創造的,而神本身又據說具備著萬能的至高無上和完美無缺等性質。那麼由它創造出來的世界也應該是絕對完善,沒有變化和消滅,沒有煩惱和災難,沒有善和惡,沒有愛和恨等等現象的了。但事實上偏偏相反,這類現象產生的根源在哪裡呢?該歸誰負責呢?這樣把神的性質和宇宙人生各個方面聯絡起來進行考察推論的結果,只能斷定神這一概念是虛構的,是應當否定其存在的。
那麼,釋迦牟尼究竟悟出了一個什麼道理?他又為什麼要拋棄人人都羨慕的王位而甘願出家修行呢?
從佛經的記載可以看出釋迦牟尼出家修行的原因。
在佛年輕的時候的一天,他和隨從車匿出城郊遊。在路上看到一個老人;頭白背僂,目瞑身慄,柱著柺杖,形象衰弱。他看到以後覺得很恐怖又很奇怪,就問駕車的御者車匿:“車匿!他是此刻變成這樣的現相呢?還是命運生來就是如此呢?”御者車匿並未給悉達多以滿意的答覆,他們又繼續前行,行走不遠,忽見路旁有一個垂死的病者,身瘦腹大,呼吸急促,手足如枯木,眼裡流著淚水,口裡不住的呻吟,這個病者又深深觸動了釋迦牟尼的心,他就再一次問車匿,他為什麼會這樣呢?車匿思索了一下:“太子!這是一個病人,身體裡各部機構,如果缺乏調和,就會生起這病難的痛苦。”釋迦牟尼又問:“世間上的病人,就是他一個人呢?還是人人都不勉要生病呢?”車匿答道:“太子!這一個世間上,有身體就會有疾病的。”釋迦牟尼想到人生的病苦,不覺恐怖戰粟起來;“人生實在是個苦的東西啊!怎樣才能安然的過去呢?”他沉思著又往前行,忽然又看見四個人抬著一個棺材迎面走來,棺材後面跟隨著死者的家屬,他們都憂愁滿面,頭髮散亂,更有的嚎啕大哭,釋迦牟尼看後,知道又是誰家的生命死亡了,“人為什麼要死呢?”釋迦牟尼思索著。車匿解釋道:“死人就是人的身體機構壞了,一切感覺意識都沒有了,魂魄離開了身體,筋肉也都乾燥,失去在世時活著的屈曲自在。”釋迦牟尼感觸到衰老的痛苦、疾病的折磨已經驚怖不已,再看到死亡的悲慘,不覺伏在車上悲嘆起來:“唉!世人的確誤會了,死亡是靠近了我們,我們怎能放逸的生活呢?人非草木,亦非土石,怎能不憂慮世間的無常,還在那裡天天縱慾和遊戲呢?我想到死是人生不能免除的,我怎能放逸的目送生命悄悄的過去呢?”經過這樣一場思索之後,普通人所追求的榮華富貴再也不能吸引悉達多的心,他苦苦思索解脫“老病死”的方法。最後,悉達多立志出家修行,以便求得解脫的道理。
所以,悉達多出家修行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找解脫“老病死”的方法,其實象老子一樣,在他之前已有許多進化程度較高的智人(自然也包括那些苦行者)對此問題進行過不懈的探索。雖然他們大多數並未獲得成功(完成進化)但他們畢竟都覺察到了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慾隨之擴張的危害。他們所做的一切都為到後來出現老子、悉達多這樣悟出了人類進化原理的超前進化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印度當時已經有許多人和釋迦牟尼一樣在探索種種方法來解決人體生老病死的根本問題。其中“苦行”一術最為流行。信奉“苦行”的人相信,透過“苦行”可以得到根本的快樂,他們絕不住在有人煙的地方,吃的東西也與人不同,他們只取那些清水中的綠苔或者取草根樹皮花果之類的東西聊以充飢。修苦行的道者,有的從朝去暮在頭上澆涼水,有的二六時中捧冰而立,有的成天的睡在火旁,讓身體燻的通紅,有的像魚一樣的終日遊在水中生活,有的在火裡鑽來鑽去。希望修行苦行,能招致安樂的結果。
悉達多屬於人類群體中進化程度較高的個體。所以他希望透過自己的智慧尋找解脫“老病死”的方法。悉達多和其他人一樣,其證悟過程同樣也是一個曲折反覆的過程。雖然他直覺“苦行”的愚昧,但由於他還沒有更好的方法,因此初時他也用種種方法廢寢忘食,修戒參禪,忍耐常人所不能忍的嚴酷的苦行,修行到後來,目陷鼻高,顴骨顯露,身形削瘦,面目全非。有一個時候,他每天只吃一點果品和一點豆類,甚至到了後來還到了日食一麻一麥的程度,這樣還不夠,他又開始修學停止呼吸的苦行,冥口塞鼻,其結果只是使他耳內發出轟轟的巨響,眼前只覺得有無數的星花撩亂,額上像有銳利的寶劍在刺戳,頭上像被皮鞭在抽打,除此之外,他還修了各種無理的苦行,想以苦行來征服肉體,他咬緊牙關,日復一日,天天如是。雖然他有的是青年的熱情,勇猛的精神,卻並未能達到他所希望的根本的覺悟。
經過種種肉體折磨之後,悉達多終於發現,解脫的大事,不是用肉體受苦才能得到,而是要忘了肉體才能獲得,不能忘懷肉體,心就無法清淨,心不清淨,則一切汙穢不能消除,汙穢不能消除,又怎能走上解脫的大道?他深思著:“修行的方法如果專門重視形式,而無關心裡的清淨,這樣的修行,絕不會有很大的效果。為了使心地清淨,最好要努力超越一切,老是像現在這樣的苦行、斷食,絕不能達到我所要求的根本希望。”“我現在把肉體受苦看作是善,讓肉體安樂認為是惡,這已是我思想上的習氣。為了求真實的覺道,執著苦行、斷食,又會有什麼好的結果呢?”因此他決定放棄苦行另外尋找根本的解決之道。
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出家後曾遍訪名師,虛心求教。前面說過;當人類剛從混蒙愚昧的動物狀態清醒過來,就有一些大智之人發現了慾望對人類自身的危害。和悉達多同時代也有這麼一些人。當悉達多訪問他們的時候,他們這樣教導悉達多;如果要想斷除生老病死苦的根本,先要出家遠離世間的紛擾,修學禪定。對貪慾要生起恐怖的心;對世俗之樂,要作遠離之想。壓止一切的慾望,把心安住於無我的境界。除卻愛、邪惡、不善的行為,要喜好法樂,直到圓滿的時候,就能進入第一個覺悟的階段,那就是初禪天。到達初禪天以後,再以精進勤求的心,依法去行,就能進入第二禪天。由第二禪天,累積很多的功行,那執著愛樂的心情自然消除,那就可進入到第三禪天。更進一步,樂著的心完全沒有了,生活即能超然解脫,這就算到達了第四禪天到了這裡,苦惱俱無,靜靜坐著進入解脫之門,這裡的壽命很長,智慧增進,有種種的方法可以忘記色慾,忘記我執,思維一切皆空,獲得無限的智慧,資助精神的靜寂修養。如能這樣,真正的解脫之光就能顯現,這裡的境界,就名為非想非非想處。
然而他們消除慾望的方法卻不是根本的大道,他們是為了脫離生老病死的大患而去除欲的,這本身就是一種更大的慾望,這和悉達多最初出家的強烈的願望是一樣的,經過深深的思考,悉達多終於認識到這樣做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因為雖然是為了擺脫老病死而堅定的修行,但為了擺脫老病死的所謂仙人境界,這種慾望本身和普通人的七情六慾沒有什麼不同,同樣也是強烈的慾望。以欲息欲,正如抱薪救火,投下的薪越多,慾望反而越多,也就越會感到不足,不足就不能得到真正的寧靜,沒有真正的寧靜,又怎能走上解脫的大道?這是自然法則,人慾無限,得隴望蜀,何時是盡頭!所以悉達多認識到只有捨棄了一切的執著(其中自然包括修佛的念頭)堅守八正道(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才能解脫無明集聚的煩惱眾苦,獲得清淨寂滅的境界。
在去除了離苦得樂這個最後的慾望之後,悉達多的心得到了真正的安定,深入在三昧的禪定境界中,已達到無念無想的領域,到達了這個境界,人體的各項生理功能就會由於沒有任何外來的有害干擾而發揮出最佳的執行狀態,同時由於沒有了那些耗費自身能量的各種各樣的慾望,悉達多從外界獲得能量的能力相對地有了很大提高,能量在體內得以積蓄,最終他對自已的身體執行規律(情慾導致疾病,疾病導致衰老,衰老導致死亡)有了清醒而又深刻的認識。由於他出家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擺脫“老病死”的苦相,所以在完成了自身的進化之後,他終於認識到造成人體“老病死”的原因(各種各樣的情慾)。正是有了這樣的原因才有了“老病死”的結果。
據佛經記載,到了此時,悉達多對一切森羅永珍,心理上已漸漸的明白,對一切事理已有正確的瞭解。他更感到生和死本來是不二的,沒有執著的必要,他的心、生命此刻已明顯的擴大,已經和宇宙同化了。
相反的,他覺得煩惱是不可思議的東西,為什麼會有煩惱?原因明明浮現於他的心中,他反覆的思維吟味,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地方,忘記了一切,對一切都沒有分別,對一切都很明白,這是他完成了自身的進化之後的感受,是他擺脫了情慾干擾之後對世界無比清醒無比正確的認識,此時他已知道他獲得了正覺,獲得瞭解脫!
當他把這個因果關係看清之後再返觀世人,他發現一切眾生都是在六道輪迴的生死大海中升沉,不覺生起無比的大悲心。眾生終日營著虛假不實的生活,有清淨的,有不清淨的,有善的,有不善的,到了命終的時候,隨著各人的造作,在六道中又受著種種不同的苦和樂的果報。有著一顆無比慈悲的心的悉達多就產生了傳播他所發現的這個能帶著人們真正離苦得樂的無上法門(進化)的想法。
他所悟到的是緣起的正法。仔細的觀察這個世間,流轉的經過是十二因緣,流轉的主體是苦。由這個主體展開,所以有生老病死的現象。人為什麼會有“老死”呢?因為有“生”所以才有“老死”;再來觀察“生”又是從什麼地方而起的呢?這是由於一切善惡行為的“業”的結果,這個“生”絕不是由什麼天神之力而生。“生”是沒有自體的。這樣說,“生”並不就是沒有原因,好像竹子才破了一個節,其他的節都有關係,這個生死的原因就是行為的“有業”。由於這個行為的“有業”所以生出“取”來,如火要有薪才會燃燒,這個好比薪的“取”又從那裡生的呢?這就是由於叫做“愛”的而生,好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樣。這個“愛”又是從那裡來的呢?這是由“受”而生的,好像感到苦痛就需要安樂,感到飢餓就需要飲食,希求受一切,所以對一切就生出“愛”來。“受”是“愛”的原因,這個“受”又是從那裡生的呢?這一切的“受”是從“觸”而生的,感到一切的苦,想到一切的樂。因為有“觸”才知道的。“觸”是從那裡生的呢?這個“觸”是從眾生自已眼耳鼻舌身意的“六入”而生,好像一個盲人,他就不能完全生起“六入”的觸力。這個“六入”是從那裡生的呢?這是從“名色”而生的,“名色”好比是芽,“六入”好比是莖是葉,莖葉是由芽逐漸而生長的。這個“名色”的根源又是什麼呢?這是“識”,“識”就好比生出“名色”之芽的種子。“識”是從名色生出來的。“名色”是從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而展開的。這中間有一種作用名叫“行”,這個“行”的根結何在?這就是所謂“無明”,亦即是生死的根本!由“無明”而起“行”,由“行”而有“識”,由“識”而展開“名色”,由“名色”而生“六入”,由“六入”而感受“觸”,由“感觸”而有“受”,有“受”而生“愛”,有“愛”而執“取”,有“取”而造“業”,由於“業”而“有生”,“有生”即有“老死”,一切眾生所以輪迴流轉的生生滅滅,都是這樣。
這種思想看起來很複雜,其實道理很簡單。但以釋迦牟尼當時的科學文化水平而言,要想明白地告訴人們如何去完成自己的進化,幾乎是不可能的。他自己也處於時代的侷限性中而無法正確認識他所悟出的這個“無上法門”。所以他只能用當時人們的言語和理論來說明他的思想。同時由於釋迦牟尼在世時並未留下隻字片言,所謂的“佛經”都是由他的弟子根據回憶編纂而來的。由於釋迦牟尼的弟子對其本人的神化,佛經中難免加上了許多迷信的東西。後來的進化程度較低的人也就難免會曲解釋迦牟尼的真意。後世的佛教人士也都在這樣一條迷信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很難再理解佛所悟到的人類進化的真理。那麼,釋迦牟尼所悟出的所謂緣起的正法、四聖諦、八正道究意是什麼呢?在這裡,我想用我淺顯的科學知識來說明一下。
高度有序的生物結構有賴於活躍的代謝過程來維持。一切生命活動都由代謝過程釋放的能量來驅動。說簡單明白一點,代謝就是機體從食物中攝取能量以供生物生命活動所需的過程。人類是生命進化的頂峰,其有序性在所有的生命形式中也是最高的,這最高的有序性必需有更多的能量來維持。前面說過,是火的發明使人類從食物中獲得能量的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最終產生思維能力,從而完成了人類的第一次進化。
人體的新陳代謝活動發生在我們自己的身體內,對於人類中極少的一部分種間進化程度較高的人來說,在他們靜下心來以後,這個基本的生命活動規律很容易地被他們自己感受到。他們在靜靜的體會中終於感受到,既使小到一個細胞的生理活動也要消耗能量。人體的所有正常生理活動都要依賴能量的供應。其當然包括免疫系統。正常的新陳代謝以及充分的能量供應是人體保持健康和旺盛的生命力的基礎。健康和旺盛的生命力的對立面就是釋迦牟尼所說的“老病死”。當然,對於任何一種生命形式來說,死都是難免的,釋迦牟尼在完成自身的進化之後也深深地知道這一點。他認為有生就必定有死亡。但他又把希望寄託在死後,希望在死後得到永久的生。這是一種迷信觀點,但不妨礙釋迦牟尼發現在人活著時解決老(確切的說應該是延緩衰老)病的方法。前面說過,在人類發明了火之後,大量的能量供應不僅使得人類完成了自身的第一次進化,同時也使人類第一次可以有如此之多的幾乎是永遠也無法滿足的超出生理需要之外的各種慾望。這些慾望不僅對人類繼續進化無益,並且因為它和身體爭奪得來不易的能量,自身正常生理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供應便相對不足,從而使人類限入“老病”的深淵中不能自撥。在人類文明剛剛出現的時候,人類中那些有著進化潛質的人們都已認識到慾望(確切地說應該是奢欲)對人類自身的危害。在各國的歷史中都明確地記載過這一點。就是在現代,也有不少有識之士呼籲人們過一種檢樸和少私寡慾的生活,認為這種生活對人們自身有很大益處。
釋迦牟尼就是這些少數人中的一員。他認識到了慾望的危害之後,就積極主動地排除各種慾望,其中甚至包括為了繁育後代的基本的性慾(而在中國,道家理論卻不像釋迦牟尼那樣極端)。他針對他的十二因緣說尋找解脫“老病死”的法門,實際上仍是排除慾望的方法,這裡面的慾望也包括求解脫的慾望。如果不能真正理解這一點,就無法得到真正的寧靜和解脫。他認為流轉的相是生,無明的迷惑是生的根源,眾生如果想要不死,唯有不生,唯有斷除無明,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皆滅。諸垢既淨,自心清淨而無礙的光明朗照,那就是能建築真實的悟界,就能獲得不生不死的解脫自在。
在達到無念無想的領域之後,釋迦牟尼返觀自身,對自已體內的能量代謝有了更為清醒的認識,他發現正是各種各樣的慾望是造成人類老病死的根本原因,在長時間的能量積累之後,他終於完成了自身的第二次進化(證悟)。證悟之後他想把自己所得到的進化方法告訴別人,然而由於時代的侷限,就有了晦澀難懂的四聖諦、八正道和十二因緣之說。
惠能如是說
佛教自公元一世紀輸入中國,到五世紀末南北朝漸漸興盛,經隋唐而至全盛。出現了一大批著名佛學代表人物。其中禪宗完全是中國獨創的佛學流派。在印度,並沒有象禪宗這樣一種學派或宗派。在宗派林立的佛教派別中,禪宗一宗比較接近真正理解釋迦牟尼的思想並從中唐到北宋還保持流行盛況,甚至廷續到近代。禪宗在中土的創始人是梁武帝時來華的菩提達摩。達摩傳慧可,稱二祖,慧可傳三祖僧燦,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到了六祖惠能,禪宗才開始真正的發揚光大。
惠能(公元638-713年)三歲喪父,稍長靠賣柴養母度日。有一天賣柴於客店門外,聽室內有朗誦《金剛經》者,“心即開悟”,遂不遠千里投奔湖北黃梅東山寺禪宗五祖弘忍門下。五祖後來發現其對佛性的理解比同寺上座神秀更為高明,便將禪法秘密傳給他,並授法衣。他的語錄被他的弟子法海編輯為《六祖壇經》,在佛教典籍中,“經”這個各稱是很嚴格的,只有釋迦本人的當眾說法才能稱為“經”,其他頂多稱為“論”,中國佛教語錄稱為“經”的,只有惠能的《六祖壇經》。這也說明禪宗確實比較接近真正理解釋迦牟尼的思想,也說明了禪宗在中國佛教中的地位。
惠能出身貧賤,但也從一個方面說明佛教所認為的人人都有佛性,甚至狗子也有佛性的觀點。
惠能初見弘忍時,表示他“遠來禮師,惟求作佛”。弘忍當即責問他:你是嶺南人,怎麼能成佛?惠能說:“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我與和尚身雖不同,佛性有何差別?”
據傳弘忍為了挑選“法嗣”以便傳付衣缽,曾對寺內僧眾舉行了一次測驗,方法是透過作偈來衡量名人對佛法理解的程度。上座兼教授師神秀雖一時眾望所歸,卻只寫了一首被弘忍評定為“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的偈。神秀的偈是這樣寫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而不識一字的惠能也作了一偈託人代書於壁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弘忍看見以後,讚許他“悟本性”,便於深夜秘密傳付衣缽,並叫他立即逃走,免遭陷害。
在《壇經》上記載,惠能在廣州法性寺聽印宗法師講解《涅般經》,時有風吹幡動,一個和尚說是風動,另一個和尚說是幡動,爭論不已。惠能插進去說: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而是你們的心在動,大家聞而駭然,印宗和尚更是驚佩不已,馬上廷至上席,尊惠能為法師,自已退位。由此,惠能在嶺南一帶名聲大振,由他開創的南宗就此迅速發展起來。
禪宗認為“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惠能說:“心量廣大,猶如虛空。。。能含萬物色象,日月星宿,山河大地。。。。自效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諸法在自性中,。。。於自性中萬法皆現。”“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也。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見自已法身,見自心佛。閃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即在目前。東方人千罪,唸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唸佛求生何國?凡愚不自了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恆安樂。”相傳釋迦牟尼在靈山會上拈著一朵金色蓮花以示眾,大家默然無語,不知何意,惟迦葉深有體會地破顏而笑,釋迦看到,馬上宣佈:有關我的正法眼藏,涅般妙心,實相無相的微妙法門,本來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現在都傳給摩訶迦葉。惠能說:“人性自有利鈍,迷人漸修,悟人頓修。”認為人性有利鈍之分。惠能接著說:“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即無差別。”
那麼又怎樣透過自識本心以實現頓悟呢?惠能的頓悟法門包括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三個方面。無念是停止理性思維,無相是排除感覺表象,無住是理性認識、感性認識全都不要。相指形狀相貌。人們在實踐中與外界事物接觸,透過感覺器官獲得了各類事物在頭腦中的反映,形成千差萬別的形相、印象和表象,惠能說:“無相者,於相而離相。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禪宗反對著相修行。所謂著相修行,是不認識到此心即是佛,離性無別佛,而帶著外界事物形象去修行 佛。據有人問臨濟宗和尚義玄:不是說佛有三十二相嗎?怎麼能說無相呢?義玄這樣答:“心所有相,皆是虛妄。若得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佛與眾生盡是汝作妄見。只為不識本心,謾作見解。才作佛見,便被佛障,作眾生見,被眾生障。”他們把離相看作掃除認識上也就是成佛道路上一切障礙的基本功,所有眾生相、佛相都要破除,乾脆只剩下一顆心。他們對心的描繪是這樣:”不青不黃,無形無相,不屬有無,不計新舊,非長非短,非大非小,超過一切名言限量、名言蹤跡、對待,當體便是,動念即乖,猶如虛空,無有邊際,不可測度,唯此一心是佛,佛與眾生更無別異。“學道人若學得知要訣,但莫於心上著一物,虛空與法身無異相,佛與眾生無異相,生死與涅般無異相,煩惱與菩提無異相。離一切相即是佛。”離一切諸相的結果就進入了這樣一個無世界、無差別的境界。無念就是在無相的基礎上不動任何念頭,停止理性思維活動。惠能說:”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他要求“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禪宗強調心外無境,境外無心,比如一個人要見色不生心,就先要否定色的存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離色相與離諸境是一回事,而離的要旨,則是看出它的無分別性或無差別性。禪宗認為事物的差別性是人的主觀心意造成的。所以屬於無相的反對感覺經驗還是屬於無念的否定理性思都首先要把這種差別性消滅的乾乾淨淨。
惠能還說明他所以立無念為宗,是因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他主張念就只許念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就是心佛性,所以說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這樣就自然歸結到無住為本。無住是綜合無相無念而發展起來的極端神秘主義。無住就是絕不容許意念定住某一點上,這叫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因為世界上一切事物及其差別性都是空,甚至空和虛妄的概念也不應有,有了這樣的概念就是墮有墮空,就是極大錯,惠能認為:“一切萬法皆由心生,若悟真性,即無所住;無所住心即是智慧。無住者人之本性。眾生之廴本無所住,因境來觸,遂生其心,不知觸境是空,將謂世法是實,便於境上住心。正如猿猴捉月,病眼見花。”
前面說過,中國佛教語錄稱為“經”的,只有惠能的《六祖壇經》。由此可見,惠能是一個真正理解釋迦牟尼真意的人。因為惠能的《六祖壇經》是由中國人自已完成的,所以沒有其它佛經在翻譯過程中所產生的意義上的曲解。因此有志於完成自身進化的人士可以從惠能的《六祖壇經》入手學習佛教的進化理論。由於《壇經》不如《老子》一書簡約,為了節約篇幅下面只作摘要介紹。
-
6 # user2464434741261
以經解經
誠意正心
君子坦蕩蕩
道法無為
兼聽見明
不自以為是
不人云亦云
不隨波逐流
不個人崇拜,迷信權威。
不人我對立
-
7 # 弗學漫話
在《金剛經》中佛祖不斷地提到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在三十二品中,共有四品整段的涉及到這個問題。
當然,原來的《金剛經》是不分品的,是南北朝時期的梁武帝的昭明太子所分的,在文學方面,昭明太子編了一本《昭明文選》,對後世的影響很大,文學界無人不知。在佛學方面,昭明太子也有極深的造詣,估計不在其父之下。《金剛經》的分品,是為了閱讀者方便,昭明太子把金剛經分成三十二段,提煉出每段的精義做了標題,也相當於為金剛經做了註解,使後人對金剛經研究更加的方便和實用。可惜這個太子英年早逝,三十歲就匆匆離了人間,不然昭明太子斷承了父位,或許梁武帝的人生是另一結局。
相由心生這裡有一個關鍵字“相”,所以要理解上面的諸相,首先要明白這個“相”字。
我們知道有一個佛學術語“相由心生”,一般認為出自佛教《無常經》“世事無相,相由心生,可見之物,實為非物,可感之事,實為非事”。其大概意思,我們所見的和所感覺的外部實物世界、其實都是因緣合和的假有,都是經過心的折射所產生的,這個心也是虛妄不實的,了不可得。然而當我們找到《無常經》原文時,查了一遍卻無上述之句,看起來也只是一種假託而已。
那這個相如何理解呢?
如果望文生義,把相由心生理解成一個人的面相是由人的自心而生的,或者說面相受到個人心情影響,就不是佛家的相了,而是道家或儒家的相了。
佛學的相一般是指一個人對外部的客觀世界的認知、感受以及評價都是帶有個人的主觀意識色彩,換句話說人對外界的認識,分為物質的和精神的兩個部分,無論物質的也好,精神的也罷,每個人認知除了有共性外,還有個性在裡邊,比如一件事,你看了高興,他看了就可能傷心。有些事,有些人看的比較透,無意義的東西,於是就放下了,但有一些人,就執著的不得了,得不到吃不香睡不著。這就是著相不著相的區別。
再進一步,就像魔術,極個別的人一看就看出了破綻,是假的,但多數人明知道是假的,但看不出來,還有的人硬說是真的。所以人的痴迷程度不同。
上升到理論,我們把對外部世界的現象的感知稱為“相”,所以這個相就是“現象”,如果按照世俗的分析,有現象的東西應該有一個核心隱藏在背後,用現代的概念稱為本質,在佛學中這個本質稱為“性”。
相的來源是什麼呢?是因緣合和,比如說一部手機,就是由一些螢幕、電路板等等材料組成,合成了一個表面的相,叫手機,其實這個手機真的存在嗎?大家不理解,我們稱為假有,或者再換一個說法,手機恆常存在嗎?總有一天要滅掉,我們說是性空。所以空不是沒有,而是不能恆常不變,即性空。
上升到普遍,所有事物包括我們人都是因緣合和,不存在怛常不變的事物,這就是“相”,都是假有的,所以《金剛經》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但認識到這個相的虛妄是不容易的,即使你理論上承認它是虛妄的,要由心的層次決定,但是這個“心”,本應是一個明明白白的心,不是一顆妄心、攀緣心,這樣就能看到真實的“相”,即“實相”,即事物的本來面目。但每個人“心”的層次不一樣,也就導致了見到的“相”,或虛幻、或亦真亦假、或真實,以至於或見山是山,或見山不是山,或見山只是山。就產生了不同境界,所以“相”由“心”生。
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前面說到相,是因緣合和的一個假有,一個虛幻。則人相是虛妄不實的,我相、眾生相、壽者相也是如此,是因緣合和的假有,是虛妄不實的。所以《金剛經》第三品大乘正宗分中說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為什麼說“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因為如果你認為救度了那麼的眾生,而實際上眾生本身是因緣合和虛妄不實的,是性空的,你還在執著於“相”,那你的修行層次達不到菩薩的層次,就是說你的“心”還是一顆妄心、攀緣心。所以即非菩薩。
《金剛經》第六品正信希有分
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用妄心取“相”,取這些外在的因緣臨時合和而成的現象。所就就執著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看不到事情的本質,即看不到實相。
《金剛經》第十四品離相寂滅分
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信解愛持,什麼意思,悟了相的本相,並且證到相的虛有,即“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所以才“第一希有”。所有的相即是非相,這人相啊,不是你見到的那個相啊,是因緣合和的假有啊,苦口婆心一遍遍地說,你求的那個佛,那個如來,那個真心,只有離了那個假有的相才能見到。故,
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所以啊,菩薩應該認識到這一切相的本質是性空,是因緣合和的假有。因為色、聲、味、觸、法都是因緣合和的假有,不要在這個上面執著,不要在這些上生妄心、攀緣心,“應生無所住心。”不在這些相上生心,才是真心,如來。
總之,相是因緣合和的假有,虛妄的;我們所看見的一切都不是恆有的,即性空,但要認識到這種情況,要用心去辯識,即明心見性。這個心是真心,只有一切妄心停歇後,真心才能顯露,是“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而我們卻是到處都是物,處處惹塵埃了。
-
8 # 規遠
在佛法中,性、相、體表述的是一個意思。法性,法體,法相都是指法的本身,有法相即指有法的本身,本體,本性。有本身才能說明它是真實的存在,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和壽者相,指的是我、人、眾生和壽者都沒有本身,都不是真實的存在,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一、大、小乘佛法
要弄清楚佛法,必須要搞明白佛的三時判教。在《解深密經》中,勝義生菩薩把佛說的法總結為三個階段,即小乘聲聞法,大乘般若經和唯識階段,這是被佛陀所明確印證的。
先說小乘,佛陀初轉法輪時,講的是四聖諦及十二因緣,並沒有破除法執。聲聞根性的人,與現在的唯物主義者相似,他們追求的只是離苦、解脫。佛只告訴他們諸行無常,而在這無常的諸法中,找不到一個永恆的我。這個時候,佛實際上只破除了精神上的我,並沒有破除色法。這時的佛法,只否定了永遠不變的靈魂,也就是說並不存在一個在六道中來回輪轉的固定主體,即補特伽羅,破我執也就破除了補特伽羅見。
佛是應機方便說法的,就好比是遇到小學生時,不能直接去跟他們講大學課程。這也是現在好多學佛人,曲解般若經的原因,因為他本身是唯物主義者,卻非要去解釋《心經》、《金剛經》等大乘般若經,結果必然是邏輯混亂。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是《金剛經》最核心的內容,也是大乘般若經的核心內容。此時的佛法,處處講空,只要是凡夫能認識到的一切法,皆是虛妄,都不是真實的存在。所以大乘佛法,進一步又破除了色法,除了否定了人我,也否定了物質,這是唯物主義所難以接受的,也是人們經常弄錯般若經的主要原因。
二、無四相
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鳩摩羅什譯文體現的內容,而秦人好簡,鳩摩羅什在翻譯《金剛經》時,壓縮歸納了一些內容,使大家讀著很順暢,但與原經文還是有一些出入的。
而後來玄奘法師翻譯的版本,則更接近佛經的原文。裡面是這樣描述的:善現,若諸菩薩摩訶薩,不應說言有情想轉,如是命者想、士夫想、補特伽羅想、意生想、摩納婆想、作者想、受者想轉,當知亦爾。
注意這裡,鳩摩羅什用的是“相”,玄奘法師用的是“想”。玄奘法師是非常慈悲的,他在翻譯佛經時,經常會採用與前人不相同的詞,這可不是炫耀,實際上是幫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佛的本意。相由心生,“相”即“想”,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都是“心”的虛妄分別,《金剛經》正是佛告訴發菩提心的人,云何應住其心,云何修行。無我相、人相,即不存在“我”,而我們在佈施忍辱時,也不要心存“我”想,也不存在被佈施的人和侮辱我的人,要去除這個想法!
三、如何理解《金剛經》
《金剛經》是大乘般若經典,還不是最終的了意,此時的佛經只講空,並沒有講真實存在的心。僅是玄奘法師從那蘭陀寺帶回來的般若經就有六百多卷,因為對於凡夫以及聲聞種性來講,色法是很難空的,一說“一切法空”便有如萬箭穿心般難以接受。所以《金剛經》中講,若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已於無量佛所種諸善根。
所以我們讀經,不能用其中的語言來佐證自己的觀點,而應該願解如來真實意。對於堅定的唯物主義者,你可以不去學習大乘經典,但不要篡改佛經。有些人楞說空不是沒有,反而是什麼都有,弄得大家越學越亂。佛說空,那就是空,佛說無我,那就是無我,沒有真實的存在的我!
《金剛經》讓我們發菩提心的人,要遠離一切相,最生動的比喻就是如夢觀,在睡夢中所覺知的一切,都是虛幻不實的,在夢還沒醒之前,你不斷的提醒自己這是夢,是假的,才可能讓自己覺醒。不著我相,即不作有我想。破除了夢中的一切相,一切想,醒來即見真實。
所以,欲求如來真實意,必先放下心中固有的觀點,不固執己見,你才可能真正看懂佛經!
-
9 # 袁聰
《金剛經》是佛家思想、佛家文化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經典之一。凡俗夫子要通俗理解、詮釋《金剛經》中的經文關於“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首先必須要懂得《金剛經》全文的意思、意義和含義,在佛家文化中的地位、作用和價值觀,才能從佛家文化和人間紅塵兩方面進行通俗理解與翻譯“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的意思、意義和含義。
佛家思想、佛家文化對於“人、我、眾、壽”的思維模式、思維導圖、思想觀念、意識形態、思維層次和境界對應、對稱的是“心性、無量、萬事萬物、修行積德………”
人間紅塵儒家思想、儒家文化,人間江湖道家思想、道家文化對於“人、我、眾、壽”的思維模式、思維導圖、思想觀念、意識形態、思維層次和境界對應、對稱的是“天、地、人間、繁華雜念………”
佛家的“相”:是指佛門經書、經文,放下塵心、放下貪婪、放下私心雜念、放下江湖男女私戀情懷,苦難修心養性,功德圓滿,修清淨心,神通萬應萬靈的靈魂、心有靈犀的智慧悟覺、悟導、開導紅塵世俗、江湖貪婪的重重難醒的迷茫、迷糊和迷霧………
人間社會紅塵世俗、江湖風情的“相”:是指人品、人性、人情、人格魅力,是指思想品德、精神品質、仁義道德、人文修養、教養、素養、涵養………
-
10 # 泰興飯糰哥
人相——肉身,
我相——心識,
眾生相——世間觀,
壽者相——長命觀[祈禱][祈禱][祈禱][玫瑰][玫瑰][玫瑰]
回覆列表
我只有一個堅定的心存在,沒有一個我存在
那顆心就是覺悟與智慧,無我與妙我
心外無物,心外無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