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海識途

    "爸爸,人家說你是中國的托爾斯泰,世界上讀書人十個就有一個知道托爾斯泰,你的名字可不知道,我想你不及他。”

    沈從文的孩子童言無忌地“激勵”自己的作家爸爸,但是,我們知道沈從文建國以後,就不再有新的作品發表了,這是為什麼?

    沈從文一直沒有停筆,只是時代和歷史並沒有給他太多作品發表的機會。他之所以沒有作品問世,和他自身經歷還有外在環境有關係。

    一是自身經歷的原因

    結了婚,有了太太和孩子,接著戰爭又來了,這十多年的生活都在顛沛流離,為生計奔波、沒有多餘的精力寫出什麼可以發表的作品。

    二是他的用筆特色跟不上時代的形式

    他只能改行開始做文物研究。儘管之後嘗試寫過長篇小說,但是最後沒能發表,他的思想和和新的形勢結合,他是失敗了,也只能失敗了。

    在同時代的作家中,沈從文寫信寫的比較多。他喜歡寫信,並在建國以後的這段長期孤獨的時間裡,寫信成了他最重要的與人溝通的方式。

    學者張新穎說:“假設沈從文能繼續自由寫作,會產生什麼樣的作品,這個問題是回答不出的,歷史沒法假設,個人才能的發揮更難假設。”

    他的作品雖然沒跟上時代的步伐,永遠停留在那一刻,但他知道自己是誰,做了什麼,做了什麼有意義的事情。如果一味的追著時代跑,喪失了自己,那也沒有什麼意義。

  • 2 # 領袖詩人盧偉宗

    是否放棄寫作,不得而知。依他後來的條件丶地位,確實應有新作。沒有新作的原因,有可能是擔心再寫新作,很難超過原來的名著巜邊城》的藝術水平,問世後他人輕視,自己難堪,如此,不如不寫的好。

  • 3 # 一鶴高飛

    沒放棄創作,還寫點散文,但小說是放棄了。

    在文學史上,他是以小說貢獻發光的。沒有小說,就不是沈從文了。

    後半生的漫長時光,他的精力都用在學術上,且有不凡成就。但對廣大讀者言,是一件很心痛的事。

    他的邊城,代表著他藝術的第一個高峰。當人們期待更多的高峰時,他銷聲匿跡了,成為一個永遠的悲劇。

    如果當年他跟胡適梁實秋那麼選擇,那麼,他得有多少大作問世啊,諾獎只怕早已收在囊中。

    他晚年所寫的文字數量不少,自有其價值,但和小說份量比,根本可忽略。毫不誇張地說,他的小說質量不次於魯迅,數量遠超魯迅。

    魯迅的價值主要是思想,告訴你夜路怎麼走。沈從文的價值是藝術,告訴你什麼是美,美可以照亮黑暗的。

  • 4 # 東方京川

    沈從文沒有放棄寫作,只是不寫小說而寫散文。他是靠寫小說閃光做貢獻的。他的作品不亞於魯迅。只是晚年他不寫小說了,有時忙於學術。

  • 5 # 劉敦傑

    沒放棄創作,還寫點散文,但小說是放棄了。

    在文學史上,他是以小說貢獻發光的。沒有小說,就不是沈從文了。

    後半生的漫長時光,他的精力都用在學術上,且有不凡成就。但對廣大讀者言,是一件很心痛的事。

    他的邊城,代表著他藝術的第一個高峰。當人們期待更多的高峰時,他銷聲匿跡了,成為一個永遠的悲劇。

    如果當年他跟胡適梁實秋那麼選擇,那麼,他得有多少大作問世啊,諾獎只怕早已收在囊中。

    他晚年所寫的文字數量不少,自有其價值,但和小說份量比,根本可忽略。毫不誇張地說,他的小說質量不次於魯迅,數量遠超魯迅。

  • 6 # 劉承澤3

    大作家沈從文自1950年起就沒拿過筆寫作,一是性格太直,不願低頭,不合群受冷落。二是創作東西要真實可信,他不喜歡作虛弄假,與潮流不符,常期受批評,有時想不通還曾經自殺好幾次,只好罷筆不吭聲。

  • 7 # 子人11

    這個問題問的好,1.從沈從文的墓碑16字碑文中可略知一二,碑文是:“不折不從,亦慈亦讓,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2.從沈從文在美國聖若望大學講《從新聞學轉到歷史文物》時說的“在中國近30年的劇烈變動中,我適應了新環境……活得很健康。”中,我們也可略知一二。

    3.從沈從文辭別人世前說的最後一句:“三姐,我對不起你。”中也能略知一二。

    這就是沈從文與妻子失和,轉行不再寫作了。

    1949年8月沈從文“轉業”離開北大國文系轉入北平歷史博物館任職,也就是今天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前身,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沈從文前半生是“水邊的柔情”詩人,他用筆塗抹了一條河的故事,而後半生他在現實的水浪裡,用一件件文物匯合成了歷史文化的長河。

  • 8 # 父母年代記憶

    沈從文如今是當之無愧的國民作家,他的《邊城》高居暢銷書榜單,他的文學成就也得到了中外學界的認可。

    但今人很難想到的是:1988年5月10日沈從文去世的時候,新聞媒體報道的並不多,《沈從文的後半生》作者張新穎曾回憶道:當時,諾獎評委馬悅然接到臺灣記者的電話,問他能否確證沈從文逝世的訊息,馬悅然立即向中國駐瑞典大使館核實,“令他震驚的是,大使館的文化參贊竟然從未聽說過沈從文這個人。臺灣《中國時報》在沈從文去世後三天即刊出馬悅然的文章,他說:‘作為一個外國的觀察者,發現中國人自己不知道自己偉大的作品,我覺得哀傷。’”

    正文:

    1

    改革開放前,沈從文漸被遺忘

    沈從文晚年的時候,讀他的人並不多。批評家給當時的作家排名次,他是個很少被想起的名字,彷彿他已經速朽,但如今,他卻是中國現代文學史繞不開的名字。我的一位中文系老師說,在知網查詢中國現當代作家,關於沈從文的論文數量僅次於魯迅,不亞於張愛玲、莫言。生前邊緣,死後輝煌,沈從文經歷了大起大落。

    “1975年深秋,我去湘西花垣縣參加省裡舉辦的創作學習班。在吉首轉車時,我們一行聚集在作家孫健忠老師家裡,突然傳來訊息說:日本要出版沈從文的文集,擬在卷首附一篇沈從文筆下描寫過的湘西的如今變化,《人民中國》雜誌特派兩個記者來到了吉首。”

    但當地人的反應讓舒新宇大吃一驚:“沈從文是哪個呀?”“我們怎麼沒聽說過?”

    無獨有偶,漢學家金介甫1975年去紐約唐人街一家書店蒐購沈從文作品的時候,書店店員冷冷道:“沈從文?誰也不讀他的書了——他已是個老頭兒。”在當時的中國,書店裡也很難買到沈從文的作品。

    直到沈從文去世時,他在內地的知名度也十分有限。《沈從文的後半生》作者張新穎曾寫道:

    “沈從文去世了,國內的新聞卻奇異地沒有聲音。五月十三日,中新社電訊簡單到不能再簡單地發了條訊息,十四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用了這個訊息;十四日《文藝報》出現了五十個字的報道。十六日,上海《新民晚報》編髮了一篇報道——根據的是香港訊息;十七日,《新民晚報》刊出林放——著名報人趙超構——的文章《遲發的訃文》,表達對新聞‘秘不發喪’的強烈質疑。巴金在家裡一連幾天翻看上海和北京的報紙,找不到老友的名字。直到十八日,新華社才發了簡單的報道。”

    當時,諾獎評委馬悅然接到臺灣記者的電話,問他能否確證沈從文逝世的訊息,馬悅然立即向中國駐瑞典大使館核實,“令他震驚的是,大使館的文化參贊竟然從未聽說過沈從文這個人。臺灣《中國時報》在沈從文去世後三天即刊出馬悅然的文章,他說:‘作為一個外國的觀察者,發現中國人自己不知道自己偉大的作品,我覺得哀傷。’”

    《沈從文的前半生》

    張新穎 著

    理想國、上海三聯書店

    沈從文在建國後到去世前是個邊緣人,得不到文學界的重視。改革開放前,他在內地文學史著作上得到的評價也十分有限,且多以批判為主。例如:

    1、作者著重在故事的傳奇性來完成一種文章風格,於是那故事便加入了許多懸想的野蠻性,而且也脫離了它的社會性質。(《邊城》中說:“由於邊地的風俗淳樸,便是作妓女,也永遠那麼渾厚。”)他採用的多是當作一種浪漫情調的奇異故事,寫法也是幻想的。後來這種題材寫窮了,就根據想像組織童話及舊傳說了(如《月下小景》、《阿麗思中國遊記》),以文字的技巧來傳達一個奇異哀豔而毫無社會意義的故事。……作品中不注意寫出人物,只用散文漫敘故事,有時很拖沓。他自己說能在一件事上發生五十種聯想,但觀察體驗不到而僅憑想像構造故事,雖然產量極多,而空虛浮泛之病是難免的。他的才能使他在說故事方面比寫小說要成功得多。

    ——王瑤:《中國新文學史稿》,新文藝出版社,1954年

    2、作者有意識地把在長年天災人禍、地主壓迫下的殘破雕零的農村,寫成豐衣足食、山明水秀的優美田園(如:“黔小景”、“邊城”及其他),把過著豬狗生活的勞苦人民,寫成是享盡人間溫暖、無憂無慮的桃源中的人。作者從本階級利益出發,儘量掩蓋了地主與農民間的尖銳矛盾。他很少寫地主,偶爾寫之,也是被美化了的,那麼溫文爾雅,儼然是與農民同甘共苦的大善人。他筆下的農民也沒有反抗的意識,成了沒有理想,沒有羞恥、麻木不仁的動物。在“丈夫”中作者更其卑劣的把農村婦女出賣肉體的不幸,描寫成為有利可圖的職業。不但“能夠每月把從城市裡兩個晚上所得的錢送給留在鄉下誠實耐勞、種田為生的丈夫”,而且到後來還會“象城裡做太太”一樣的“大方自由”。年青的丈夫們則心情舒暢地到船尾後倉,含著煙筒“看河中景緻取樂去了”。這種歪曲汙衊受苦難的下層人民的作品,連篇累帙,不—而足。

    ——復旦大學中文系現代文學組:《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冊,)上海文藝出版社,1959年07月第1版,第288頁

    3、就沈從文創作的基本傾向而言,總是有意無意地迴避尖銳的社會矛盾,即或接觸到了,也加以沖淡調和。作家對於生活和筆下的人物採取旁觀的、獵奇的態度;對於黑暗腐朽的舊社會,缺少憤怒,從而影響了作品的思想藝術力量。後來,他還寫了一些取材神話、傳說的作品,讚揚抽象神秘的原始的生命力,缺少現實的社會意義。他在回顧自己的創作道路時說:“社會變化既異常劇烈,我的生活工作方式卻極其窄狹少變化,加之思想又保守凝固,自然使得我這個工作越來越落後於社會現實。”

    ——唐弢:《中國現代文學史》(第二冊),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版,第280頁

    就連沈從文自己,也對他的小說創作產生了懷疑,晚年,他覺得那些小說“算得上哪樣大作囉,都是一些平庸的習作”。

    今人很難理解的是,沈從文後半生自稱最重要的作品,不是他的小說,也不是古文物研究,而是應景的歌頌之作。

    他在信裡袒露:“如《井岡山之晨》和《紅衛星上了天》,對我自己言,也算得是一種紀錄,此後即不會為多數理解,卻會有一天選到什麼新詩歌教材中去代表一格,因為一比較即可知道,不僅近五十年未有人這麼來寫詩,以後也更不會有人這麼準備充分來寫詩了。我說可能成為五言詩的最後‘曲終雅奏’,或是事實。……我倒相信主席等三幾人如見到,會點首認可的。因為凡是任何工作一達到一定水平,或有所突破時,總不會在重實際的現代新社會被抹煞的。”——《沈從文全集》(第22卷)書信,北嶽文藝出版社,2009.09,第377頁

    建國後,沈從文不再寫小說,加之他是一個不事宣傳的人,就連去世的告別儀式,也囑咐親人不要安排大排場,只通知了少數親朋好友。所以到了七十年代,他成為一個被國內批評家遺忘的人。

    沈從文和夫人張兆和

    2

    西方學界,夏志清和金介甫重提沈從文

    但與此同時,西方漢學界卻保留了對沈從文的興趣。這主要歸功於夏志清1961年出版的《中國現代小說史》。

    這本專著由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一改內地重意識形態、社會價值的文學批評視角,強調審美高度和作家對語言的運用,順著這個思路,夏志清花了大量篇幅來談論沈從文、張愛玲、張天翼、錢鍾書等當時內地並不太重視的作家,為重審他們的文學價值提供了強有力的文論支撐。這當中,他就認為沈從文的小說是一種“玲瓏剔透牧歌式文體,裡面的山水人物呼之欲出”,從語言和文體上肯定了沈從文的價值。

    後來在接受《上海書評》採訪時,夏志清也提到了沈從文的冷遇:“相比老舍,你看沈從文從不改造自己。但我想說,要是沒有我這本《中國現代小說史》,無論大陸還是臺灣都要把沈從文忘記了。”

    追隨夏志清的步伐,金介甫詳細描繪了沈從文的一生。1987年,他在斯坦福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沈從文傳》(The Odyssey of Shen Congwen,又被譯為《鳳凰之子:沈從文傳》、《沈從文史詩》),透過詳細的史料、親切的敘述、以及對沈從文作品的洞見,為讀者呈現了一個鮮活多面的沈從文,進一步推動了西方學界對沈從文的關注。

    在這本書的引言部分中,金介甫既對沈從文做出自己的文學判斷——“他可能是寫湘西神話的第一位現代小說家”,“全面而令人信服地陳述了生活的真實”,也提到在西方,“沈從文的最忠實讀者大多是學術界人士。他們都認為,沈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少有的幾位偉大作家之一,有些人還說魯迅如果算主將,那麼沈從文可以排在他之後”。

    沈從文

    3

    改革開放後,沈從文重新被重視

    中國內地對沈從文的重視比西方學界要晚十幾年。上世紀七十年代,學者凌宇開始他對沈從文的研究,他找到了沈從文的聯絡方式,專門擬了二十三個問題託友人蕭離轉呈沈從文,隨後將這些問題和沈從文的書面答覆整理成文章《沈從文談自己的創作》,發表於《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一九八〇年第四期,後來又陸續發表了《沈從文小說的傾向性和藝術特色》、《從邊城走向世界》(北京三聯書店出版)、《沈從文傳》(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等論文和專著,並且花費大量精力整理了沈從文生前的小說、散文、書信等,編選成《沈從文散文選》、《沈從文小說選》、《沈從文文集》等多部編著,推動了沈從文作品在民間的傳播。

    千禧年後,張新穎串聯紛繁史料、筆觸細膩的著作《沈從文的前半生》、《沈從文的後半生》《沈從文九講》也是較有分量的作品,作者在舊材料的基礎上有新的闡發,把繁瑣的史料,寫出了涓涓溪流般的質感,是入情入理的作品。

    而在大眾傳播領域,影響最深遠的一方面是各種沈從文選集的出版,另一方面得益於汪曾祺的回憶。汪曾祺是從八十年代開始流行的文學家,他的散文清脆明亮,雅俗共賞,因此受眾很多。就如評論者孔雪在《汪曾祺:“被遮蔽的大師”為何回溫?》一文中所說:“1997年去世時,他並不算出名。但自其去世後,每年都有幾部作品出版,銷量出乎意料的好。他是個去世後出版作品量遠超生前的作家,讀者群體涵蓋老中青三代。”讀者們愛屋及烏,就會想去了解影響汪曾祺的作家、老師,沈從文自然是其中繞不開的名字。

    1939年,汪曾祺考入西南聯合大學中文系,成為沈從文的入室弟子,沈從文對文學創作的觀念和實踐,深刻影響了汪曾祺的文學創作。在寫於一九八六年的文章《我的老師沈從文》中,汪曾祺溫情地回憶起他們二人交往的點點滴滴,他不無留戀地說:“沈先生不長於講課,而善於談天。談天的範圍很廣,時局、物價……談得較多的是風景和人物。……沈先生談及的這些人有共同特點。一是都對工作、對學問熱愛到了痴迷的程度;二是為人天真到像一個孩子,對生活充滿興趣,不管在什麼環境下永遠不消沉沮喪,無機心,少俗慮。這些人的氣質也正是沈先生的氣質。”

    對於沈從文的創作,汪曾祺也有自己的見解。他和學者李輝對談時直言沈從文“的文學成就應該在一流之列”,又說:“我喜歡他中年的作品,也就是《邊城》前後的作品,包括後來的《長河》。我認為他的主要思想貫穿著一個主題:民族品德的發現與重造。他強調人性,真正關心人,重視對人的描述。他的《貴生》、《丈夫》對普通人命運的關注和揭示,就不是一般左翼作家所能達到的。他對社會一貫關注,也有吶喊式的東西,在《湘西》、《湘西散記》兩部作品有集中表現。”

    那時候,文壇還留傳著一個沈從文被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說法,當時許多媒體報道:1988年沈從文是諾獎的熱門人選,這一說法也被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前主席謝爾·埃斯普馬克證實:“當時沈從文已經入圍,正在評審過程中,他不幸去世,按照諾貝爾文學獎的慣例,獎不能頒給去世的人,那時我們不得不放棄。”

    中國讀者有諾獎情結,得知還有這一出,自然在嘆息之餘,對沈從文有了更多的好奇。於是,伴隨著沈從文與諾獎的錯過、他的戀愛八卦、汪曾祺和黃永玉等人的推薦,以及《邊城》、《從文自傳》等書的熱賣,沈從文在死後成為國民作家,他的文學史地位也水漲船高,吳福輝、錢理群、溫儒敏、劉勇、孔範今等人的現代文學史著作裡,都對沈從文有專章介紹。近三十年,沈從文的作品從邊緣走向中心,他也成為文學裡的一位無冕之王。

    對沈從文來說,這些都無關緊要了。他安安靜靜地離開人間,留文字做一點水色的念想,他生前不掛念名利,雖然冷清,卻也坦然。沉默為他保留了後半生的體面,溫柔繾綣的水鄉記憶,則化作春雨,溫潤了讀者的心田。一九九二年五月,沈從文魂歸故里。在面對沱江的聽濤山上,有一座五彩瑪瑙石做的墓碑,沈從文的一半骨灰就灑落在這裡。這座墓碑的正面寫的是: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

    背面則是張充和的撰書:

    不折不從 亦慈亦讓

    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

  • 9 # 江南絲竹99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他作品宣揚的是人性,不談階級鬥爭,不符合當時國內的主流思想,加上收到當時像丁玲這樣的主流文人對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批判,郭沫若更是不待見沈從文,在49年之前,就經常寫文章批評沈從文,可想而知沈從文當時的處境。他又是一個真性情的人,沒辦法去寫他不認可的殘酷的階級鬥爭之類的作品,所以只能放下心愛的寫小說的筆,轉向學術方面的研究,特別是在中國古代服裝文化方面的研究很有建樹,填寫了這方面研究的空白。粉碎四人幫以後,再次拿起文學之筆,但沒有寫人們以前熟悉的小說,而主要從事散文創作,這和以前享譽文壇的小說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

  • 10 # 女見

    沈從文從一個沒讀過什麼書的湘西窮小子,到成為享譽國內外的著名作家,他一生經歷無數,卻在晚年間突然筆鋒一轉,放棄擅長的領域開始鑽研歷史與文物的研究,這是何因?

    沈從文22歲開始文學創作,《邊城》《長河》等小說讓他一舉成名。27歲受時任中國公學校長鬍適邀請,在該校任教。在此期間,愛上了他的學生張兆和,開啟過一段極為瘋狂的情書追愛,起初張兆和對沈從文的追求不以為然,甚至讓胡適勸說沈從文不要再繼續給他寫情書了,不過最終還是被他打動,4年後兩人結婚。

    張兆和出生書香世家,是合肥是姐妹花中的老三,她學識豐富,卻在婚後甘願做沈從文的賢內助,操持家務,照顧老幼和沈家兄妹。沈從文婚後專心於文學方面的藝術創作,對於家裡事務一點不懂。

    他們婚後度過了一段時間的甜蜜期,沈從文一如既往的給妻子寫情書,活成了模範夫妻。然而,好景不長,一切因為沈從文的一段婚外情而打破,最終,這段婚外情不了了之,但是,張兆和對沈從文一直心存芥蒂。

    到了1948年,沈從文受左翼文化界的猛烈抨擊,到了50、60年代,歷次運動的打擊的打擊,再加上情感的不如意,他一度患上抑鬱症。不過,張兆和在他最需要的時候一直給予照顧,他們雖然分開住,但是到了晚上,沈從文都會在張兆和家吃完晚飯並帶上第二天的中飯。

    沈從文這一段時期基本很少創作,文化運動之前,他也是將重心轉到歷史文物這塊。

    直到1955年,他寫過中篇《財主宋人瑞和他的兒子》,1971年,黃永玉收到沈從文以他家世為內容的《來的是誰?》,晚年雖然他的作品很少,但是他一直沒有放棄創作。

  • 11 # 笨笨想要的原生態生活

    沈從文老先生晚年,建立了古代服飾學,這個過程充滿了時代的無奈與掙扎,1948年,沈從文受到了左翼作家的猛烈抨擊,改而研究文物,獨身於事外,文革時期,五七幹校,十年,垂垂老矣,他有一天對他的小孫女說他是個作學,小孫女瞧了瞧他,不相信地說,爺爺吹牛,看著不像!直到文革,沈從文老先生才重新走進校園,教書育人,著有《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一書,為後世留下了服飾研究的著作,填補了古代服飾研究的空白!

  • 12 # 文子心語

    沈從文筆耕不輟,一生從未停筆,晚年也是默默耕耘。

    沈從文是中國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者。

    他1924年開始進行文學創作,撰寫出版了《長河》《邊城》等著名小說。

    從建國後,沈從文寫作的重心開始轉移。由文學作品轉為文物研究。

    這種文字和領域的轉變,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來自於社會方面的輿論和批判的外界因素。

    1948年,一場風暴逐漸降臨在沈從文頭上,這彷彿是他無法逃避的命運。他對共和政治的超然態度,自由主義的文學追求,對戰爭深刻理解後的淡然,都受到了左翼文藝陣營的批判和清算,正是勢所必然。

    沈從文遭到了一系列的批判的文章,如《從現實學習》《一種新希望》等。

    在北平和平解放前後,北京一些大學的學生髮起了對沈從文的激烈批判:“清客文丐”、“地主階級的弄臣”等字眼,時見於沈從文名字之前。

    沈從文自信自己從來不曾與人民為敵。

    可是,自信無法代替人信。那一時期,一些與沈從文具有相同思想傾向的人,正以民族黨派人士參與國家大事,但是沈從文卻被視為“反動派”。

    1949年7月,全國首次文代會在北京召開,沈從文就沒有資格參加。

    在這種內外交攻之下,沈從文完全退縮到自己的內心,感到了刻骨銘心的孤獨,隨後的“割腕自殺事件”越發顯示出他淒涼的心境。

    二、因對文物的愛好,沈從文寫作領域由文學開始向文物轉移。

    在1953年的全國第二次文代會上。毛澤東主席見到以美術組參會的沈從文時,曾詢問過他的工作和身體情況,說:“你還可以寫點小說嘛。”

    但沈從文最終還是一頭扎進了博物館,成年在破舊的金、石、陶、瓷,絲綢堆裡。

    在這些歷史沉澱下來的紛繁的瓦礫堆裡,沈從文俯首辛勞,探尋著通向人類真實昨天的路徑。

    在這片新的事業領域中,沈從文默默無聞的耕耘著。一篇篇的文物研究的學術論文發表。一部部專著《唐宋銅鏡》、《戰國漆器》、《中國絲綢圖案》、《龍鳳藝術》等相繼出版,他的生命之火,在晚年再次發出了耀眼的光輝。

    三、在“文革時期”,一批批知識分子被迫害,沈從文當然也不能身免。

    沈從文的家八次被抄,他一生愛寫信,可在抄家中,一捆6公斤的書信也被抄走。他的文稿《中國古代服飾研究藝術》被當作“鼓吹帝王將相,提倡才子佳人”的毒草遭到了批判。

    沈從文經歷的是一場身不由己的旋轉運動。短短兩年時間,他先後六次搬家,大病三場,輾轉數千裡。就像他當年置身行武一樣,生命顛簸於不可知的人生浪潮之中。

    1978年,由胡喬木過問,沈從文從歷史博物館調到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1979年,沈從文編寫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藝術》修訂增補工作完成。這部書是由周恩來總理生前提議編寫的。沈從文著手編寫,前後不到一年時間;但從動筆到最終出版,卻用了整整的16個春秋。對於晚年的沈從文來說,這16個春秋太寶貴了。

    1988年,86歲的沈從文因心臟病復發離開人世。

    他終於走到了他人生輝煌的盡頭,用他的一句話說就是:

    我不相信命運,卻相信時間,時間可以克服一切。

  • 13 # 觀雲者V

    說沈從文1949年之後“不再從事文學創作”,是不負責的錯誤言論。最好的反證當然是 40卷的《沈從文全集》(北嶽文藝出版社2003年出版)。這套書中,他的作品全部赫然在冊,而49年後的作品佔據很大篇幅。從建國初開始,在自己要求並經丁玲女士斡旋下,沈從文從北大教授調任歷史博物館;1953年參加第二次文代會,受到毛週二公接見,他們且鼓勵他重新提筆寫小說;1957年加入中國作協;1988年5月逝去。這三四十年間,據沈從文資料有案可查的記錄,其實基本上沈從文一直都有創作發表,只是偶有間斷。比如,他發表的文學作品的去處有(篇名太繁瑣暫不列):1951年11月4日的《大公報》散文;1956年的《光明日報》系列散文;1957年出版《沈從文小說選集》;同年陸續6月、7月、8月在《人民文學》先後發表散文數篇;1959年1月《鄉土》雜誌與12月《人民文學》上發表散文數篇;1961年6月《光明日報》文物隨筆。

  • 14 # 梅不二

    晚年的沈從文其實並沒有放棄寫作,只是寫作重心由文學小說轉向了歷史文物研究。

    沈從文晚年著有《唐宋銅鏡》、《龍鳳藝術》、《戰國漆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等學術作品,期間還寫了許多雜記和散文,《沈從文全集》有收錄。

    沈從文的創作為什麼會轉向?除了他個人的愛好,更多的,是他所經歷的時代政治背景所決定的。

    一、沈從文對於文物的愛好

    沈從文自己說:

    “我有一點習慣,從小時養成,即對於音樂和美術的愛好”,“認識我自己生命,是從音樂而來;認識其他生命,實由美術而起”。“看到小銀匠捶制銀鎖銀魚,一面因事流淚,一面用小鋼模敲擊花紋。看到小木匠和小媳婦作手藝,我發現了工作成果以外工作者的情緒或緊貼,或遊離。並明白一件藝術品的製作,除勞動外還有個更多方面的相互依存關係。而尤其重要的,是這些小市民層生產並供給一個較大市民層的工藝美術,色澤與形體,原料及目的,作用和音樂一樣,是一種逐漸浸入寂寞生命中,娛樂我並教育我,和我生命發展嚴密契合分不開的。”

    在《從文自傳》倒數第二章題為《學歷史的地方》,寫他在筸軍統領官陳渠珍身邊作書記約半年,日常的事務中有一件是保管整理大量的古書、字畫、碑帖、文物:

    無事可做時,把那些舊畫一軸一軸地取出,掛到壁間獨自來鑑賞,或翻開《西清古鑑》、《薛氏彝器鐘鼎款識》這一類書,努力去從文字與形體上認識房中銅器的名稱和價值。再去亂翻那些書籍,一部書若不知道作者是什麼時代的人時,便去翻《四庫提要》。這就是說我從這方面對於這個民族在一段長長的年份中,用一片顏色,一把線,一塊青銅或一堆泥土,以及一組文字,加上自己生命作成的種種藝術,皆得了一個初步普遍的認識。由於這點初步知識,使一個以鑑賞人類生活與自然現象為生的鄉下人,進而對於人類智慧光輝的領會,發生了極寬泛而深切的興味。

    沈從文初到北平,在不清楚自己未來作何事業的時候,他摸索讀書,其中大多與歷史、文物、美術有關:

    “為擴大知識範圍,到北平來讀書用筆,書還不容易斷句,筆又呆住於許多不成形觀念裡無從處分時,北平圖書館(從宣內京師圖書館起始)的美術考古圖錄,和故宮三殿所有陳列品,於是都成為我真正的教科書。讀誦的方法也與人不同,還完全是讀那本大書方式,看形態,看發展,並比較看它的常和變,從這三者取得印象,取得知識。”只上過小學的沈從文並沒有受過美術培訓,他並沒美術訓練,卻發展了愛好和理解,這種愛好和理解“有一點還想特別提出,即愛好的不僅僅是美術,還更愛那個產生動人作品的性格的心,一種真正‘人’的素樸的心”。正因為這種愛好,“到都市上來,工藝美術卻擴大了我的眼界,而且愛好與認識,均奠基於綜合比較。不僅對製作過程充滿興味,對製作者一顆心,如何融會於作品中,他的勤勞,願望,熱情,以及一點切於實際的打算,全收入我的心胸。一切美術品都包含了那個作者生活掙扎形式,以及心智的尺衡,我理解的也就細而深”。

    “這份生活實在是我一個轉機,使我對於整個歷史各時代各方面的光輝,得了一個從容機會去認識,去接近”。

    有了興趣愛好和一些理論性的基礎知識以後,他開始留心收集並研究古文物。1947年2月開始,北京大學開始籌備博物館,沈從文不是籌委,卻很得勁的參與工作、提出建議,不僅幫忙布展,並陸續把自己收藏的文物捐了出去。同年9月,中國博物館協會北方委員集會,沈從文撰文《收拾殘破——文物保衛一種看法》。緊接著10月又寫《關於北平特種手工藝展覽會一點意見》,表達了他對文物保護和研究方面的見解和重視。

    二、時代背景對沈從文的影響

    1948年3月,香港生活書店出版的《大眾文藝叢刊》刊登了郭沫若的一篇名為《斥反動文藝》的文章,文章言辭犀利地抨擊沈從文,說他是專寫頹廢色情的“桃紅色作家”,是個“看雲摘星的風流小生”,“一直是有意識地作為反動派而活動著”。

    為什麼郭會有如此嚴厲的評擊?原因就是年輕時候的沈從文在文章中批評過郭:“郭沫若只適合寫詩,他的天才不要發揮在小說上,他的小說創作是失敗的”。我們不好說郭公報私仇,且說是文人相輕吧。再加上沈從文在政治上既不信任國民黨也不相信共產黨,強烈的反對打內戰,因為他的這種思想,受到左翼文人的一系列批評,郭沫若便是代表人物。

    幾個月之後,沈從文從教的北京大學抄出郭沫若的文章貼上壁報,沈從文倍受打擊,他不怕文學論爭,他怕的是文學批判和思想批判背後的政治力量。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立和無助,因為承受不了這樣強大的精神壓力,他患上了抑鬱症。

    1948年3月28日上午,沈從文在家割腕自殺。被救後轉入精神病防治院進行治療。4月,沈從文出院後,北京大學國文系已經沒有沈從文的課程。此時北大博物館由校內向東廠衚衕新址遷移,他抱病自願參加工作,併為籌備和佈置瓷器、漆器、織造、苗民刺繡等專題展覽盡了最大的努力。

    沈從文在“精神失常”期間,寫了兩篇自傳,《一個人的自白》和《關於西南漆器及其他》,他近乎以寫“絕筆”的心情,來分析和敘述自我生命的核心構成。從這兩篇文章也可以看出,他已經決定要轉向了,要把對歷史文物的興趣愛好提高到研究上來。這即是他的主觀意識決定,也是時代轉折所給與他的客觀選擇。

    其實,就算經受過如此嚴重的精神折磨,沈從文也沒放棄過寫小說,1950年3月2日,沈從文被安排到北京拈花寺的華北大學進行政治學習,不久轉入華北人民革命大學,目的是改造思想。由於“政治水平過低,和老少同學比,事事都顯得十分落後,理論測驗在丙丁之間,且不會扭秧歌,又不會唱歌,也不能在下棋、玩牌、跳舞等等群的生活上走走群眾路線,打成一片”。所以他異常寂寞,這種安靜孤寂的生活,讓沈從文產生了恢復用筆的衝動,嘗試寫小說《老同志》,但寫作並不成功。雖然不成功,卻仍然在他心裡盤留了很長時間。

    1950年12月,沈從文從革命大學畢業。他又回到了博物館,職位是設計員,做研究。1951年1月,沈從文參加了原始社會展覽講解詞的編寫。同年10月,沈從文隨北京土改團,啟程去四川參加土地改革。期間他寫出了以革命大學廚房一個炊事員為原型的短篇《老同志》。

    1952年3月,沈從文從四川返回北京,被抽調參加文物行業“五反運動”聯合檢查組,一個月的時間,“作戰”般地檢查了80多家古董鋪。同年7月,歷史博物館成立文物收購組,沈從文為四個成員之一。第二年1月成立出版組,他也是四個成員之一,主持編選了《長沙出土古代漆器圖案選集》、《中國古代漆器圖案選》,出版時都以單位署名。

    1953年,作為文物研究者的沈從文終於“亮相”:7月26日《光明日報》發表他的《明代織金錦問題》,9月《新建設》雜誌刊出他的《中國織金錦緞的歷史發展》,並以工藝美術界代表身份出席了第二次全國文代會。期間毛澤東、周恩來等接見12位老作家,沈從文也在其中。這年秋冬之際,嚴文井出面約請他寫歷史人物小說,並要安排他當專業作家,但他再三思量,還是決定留在博物館。

    1954年沈從文為《明錦》圖錄撰寫《題記》。

    1955年上半年應邀為《紅樓夢》中的服裝、器物等作注,寫出近五百條註釋稿,10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四卷本《紅樓夢》部分註釋參考了他的註釋稿。而這時,《沈從文小說選集》也刊印出來了,收舊作22篇,約30萬字。他在《題記》裡說:“我和我的讀者,都共同將近老去了……”

    1960年開始,沈從文請了一年創作假,想完成以張鼎和一家為原型的長篇小說。但各種活動和會議給沈從文寫作帶來困擾,加上他心理上的顧忌和多病的身體,長篇沒有寫成,卻出版了文物和工藝史研究論文集《龍鳳藝術》。這一年,他還有一項明確的工作,那就是中國服裝史的編著。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沈從文就作為反動學術權威受到衝擊。

    1966年7月,沈從文又被調回博物館參加學習。等待著他的,首先是批判的大字報,接著被安排每天打掃館裡的廁所,有時候也做些拔草之類的輕微勞動。館裡宣佈,從8月起扣發工資,按家中每人12元計發生活費,他每個月可以領取36元。

    8月25日起,沈從文家接連被抄三次,到1968年8月,共被抄家八次,藏書盡失,兒女四散,一間小屋子,只剩下她和妻子兩個老人。

    1969年到1972年,沈從文在咸寧和牡丹江干校學習,不僅要遭受精神折磨,還要忍受病痛的折磨,這期間,他寫了無數的信請求返京治病,都未被批准。到1972年1月,沈從文寫下《有代表性之案形》短文,並完成了近萬字資料性文稿《樂舞雜伎與戲劇》。2月初,因聽說回京要總理批准,他致函周恩來,要求回京工作,終於在1972年2月獲准回北京治病。

    此後,沈從文以不斷向幹校續假的形式留在北京,為的是能夠持續地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文物研究工作中,並且一直致力於研究出版《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我們可以想象沈從文的後半生的艱辛,也能看見他作為一個文人的堅韌與執著。他的後半生,雖沒有完成一部小說,但也寫了大量高質量的短文雜記,並且,他把後半生的畢生精力都貢獻給了歷史文物研究,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部分資料來自張新穎 先生的《沈從文的後半生》

  • 15 # 今月寫吧

    題主好!著名作家沈從文從弱冠之年直到耄耋之年,一生筆耕不輟,著述頗豐。他的作品合集超過八十本,是現代作家中成書最多的一位。

    但是,現在很多網友認為,沈從文最著名的小說只有《邊城》一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有必要首先說明的是,一名作家在其創作生涯中,哪怕僅寫出一部傳世之作,已然是光宗耀祖的事了,更何況沈從文堪稱著作等身。

    試看今日歌壇,僅憑一首歌唱遍天下的歌星歌手比比皆是。而一首口水歌存在的意義和價值,豈可與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等量齊觀。

    再來說說沈從文這個人。沈從文(1902年~1988年),湖南湘西人。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者,曾於87、88連續兩年入圍諾貝爾文學獎評選。主要文學作品有:小說《邊城》、《長河》,散文集《從文自傳》、《湘行散記》,文論集《雲南看雲集》等。

    沈從文的奮鬥史說起來也是相當勵志的。1923年秋,懷惴當兵5年賺得的全部收入27元錢,20歲的沈從文開始了他的北漂生活。當時還只有小學文化,甚至連標點符號都不會使用的沈從文,初生牛犢不怕虎去報考燕京大學,燕京還挺有人情味的,看他基礎太差,將已收取的2元錢報名費退還給了他。

    但是沈從文沒有氣餒,他繼續留在北京,透過熟人找到一處不用花錢的小旅館住下。後來的日子裡沈從文饅頭就鹹菜,每天除了吃飯睡覺,便是去圖書館看書寫作。而這種小白,透過一年多時間的艱苦自學,居然成功地走上了文學創作之路。

    《邊城》寫於1934年,是沈從文的代表作,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以船家少女翠翠的愛情故事為主線,用古樸而清新的語言描繪了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表現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因《邊城》的巨大成功,沈從文獲封“鄉土文學之父”。《邊城》被譯成美、日、英等四十多種文字出版,被十多個國家選入大學教材。可以毫不誇獎地說,一部《邊城》奠定了沈從文在文學史上的歷史地位。

    【中國古代服飾】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歷史的原因,沈從文的工作重心由文學創作轉向服飾文化研究。到1981年,他歷時二十餘年寫成了《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一書。

    這是一部系統考證中國服飾文化的學術專著,在學術界享有崇高的聲譽,至今仍被認為是該領域的經典著作。

    它傾注了沈從文晚年的全部心血,它同時也讓作家身份的沈從文站上了另一個全新領域的制高點,受人敬重,讓人仰視。

  • 16 # 微山秋水

    在北大,沈從文第一次登上講臺,給學生上課,因為過於緊張,竟然呆站了10分鐘。他窘迫的在黑板上寫道:我第一次上課,見你們人多,怕了。

    這就是沈先生,一個永遠青澀的大男孩。

    他的文學成就自不用說,兩度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小說《邊城》、《湘西》等著作在國內外有著廣泛的影響,譯成日、美、英等四十多個國家的文字出版發行,並被美國、日本、韓國、英國等十多個國家或地區選進大學課本。

    搞創作是很耗神的事,特別是長篇小說,要一直沉浸進去,構思場景、人物、對話和心理變化等等。路遙寫《平凡的世界》時,經常通宵達旦,生活毫無規律,老婆多次提出離婚,最後小說寫成了,身體也垮了。

    因此,作為作家,壯年時精力充沛,寫寫小說挺好,歲數大了,就要考慮自己的身體情況,有的作家作品還未完成就離開了人世,留下了很大的遺憾。我個人的意見是,作家晚年寫寫隨筆、回憶錄這些比較隨性的工作比較好,不建議搞大部頭的創作。

    沈從文先生晚年身體力行,根據個人愛好,專注於歷史文物研究,創作了《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一書,填補了中國物質文化史上的一頁空白,他仍然在為人類文明做出貢獻。

  • 17 # 觀象齋主人

    沈從文先生1949年後離開文學創作的舞臺,轉而長期從事文物研究工作。建國後,沈從文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服飾的研究。1950年因承受不了政治壓力而自殺,獲救。

    1960年發表《龍鳳藝術》等文。1969年去湖北咸寧五七幹校勞動。1978年調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1981年出版了歷時15年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專著。1983年突患腦血栓,住院治療。1984年大病一場。搶救脫險後,說話、行動更加不便。1988年5月10日下午,心臟病復發,搶救無效去世,享年86歲。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內容涉及的時期起自殷商迄於清朝,對三四千年間各個朝代的服飾問題進行了抉微鉤沉的研究和探討,全書計有影象700幅,25萬字。該書所敘是服飾,但又不能僅以服飾論之。從服飾這個載體,不難窺見中國曆代朝野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民俗、哲學、倫理等等諸多風雲變遷之軌跡。這也正是全書的寶貴价值所在。該書以札記形式,考證、記錄、梳理優良著稱。

    1981年9月由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出版,郭沫若作序,全書對中國古代服飾制度的沿革與當時社會環境的關係,作了廣泛深入的探討。見解獨到,至前人未至之境,發前人未發之論,為沈從文從事文物研究以來成果之結晶。該書在學術界享有崇高的聲譽,至今被認為是這個領域內的經典著作。該書創作歷程凡二十餘年,典型體現了上世紀後半葉中國的學術生態。 商務印書館和上海書店出版社均有出版該書。2011年該書入選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可以看做沈從文先生晚年最重要的學術成果。

  • 18 # 明月明朗明空明天

    著名作家沈從文,晚年出的書叫《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放棄了原來的風格,寫作沒有停止,只是沒有象諸如《湘西散記》、《邊城》等這樣名氣大的散文和小說出現。

    沈從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男,原名沈嶽煥,乳名茂林,字崇文,筆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鳳凰縣人,中國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者。14歲時,他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交界地區。1924年開始進行文學創作。“從文”名字由此而來。由“從軍”到“從文”。

    1950年,沈從文到歷史博物館工作,工作性質發生了很大改變,由作家改為研究員。解放初,沈從文原來所寫內容的風格不符合新時代的思想耍求,受到了批評,不再創作大部頭的散文小說,改為文物研究,方向為古代服飾。

  • 19 # 李vincent

    形勢比人強

    你說江郎才盡也好

    說人老才思枯竭也好

    總之後來的確沒有好作品出現

    很遺憾

    創作高峰過後,我們要接受現實

  • 20 # Kili11

    1949年7月召開了第一次全國文藝工作者代表大會,簡稱文代會,它是一個標誌,預示著中國文學的新階段的到來。

    一批從五四新文學傳統走來的作家對待新時代的感情是複雜的,沈從文便是其中一個,他在新時代面前,內心是緊張和彷徨的。因為承受不住來自時代的巨大壓力,一度精神失常,在當時寫的東西也鮮有公佈。

    寫於1949年5月30號的手記式散文【五月卅下十點北平宿舍】記錄了他當時的心境。雖然有人說這篇是作者在病中的‘囈語狂言’,但卻呈現出了他的精神狀態,其中一段是“我似乎完全孤立於人間,我似乎和一個群的哀樂全隔絕了。”“我卻靜止而悲憫的望見一切,自己卻無份,凡事無份。”他對這個變化的時代其實從來沒有敵意,只是因為本想滿腔熱情的去參與,去建設卻被排斥在外而充滿恐懼和委屈。

    四十多年後,編寫【從文家書】的編者在其中寫道“1949年,正準備‘好好的來寫’一二十本文學作品的沈從文,終止了文學事業,也走下了北大中文系講臺。由於內外原因互動作用,1月起,陷入精神失常。訊息傳到剛剛解放的清華園朋友中,梁思成夫婦,金嶽霖等馬上請他去清華調養。朋友的真摯關懷未能緩解起病情,他病了很久很久。”

    沈從文後半生致力於民俗文化和歷史文物的整理,遠離文壇和社會,在民間崗位上盡了一個知識分子的職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比起窮,你更害怕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