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國海外

    聯想是一個沒技術沒靈魂的組裝企業,為贏得一些蠅頭小利和利益交換,以可恥的行為贏得了美帝的信任,聯想不會被制裁,當然代價就是做漢奸做奴才,對同胞背後捅刀,配合美帝出賣國家利益

  • 2 # 設而不求

    這個問題有一種英雄末路的感覺!

    聯想既然是一家國企,純正的國企,為什麼不立足做好本土市場呢?

    技工貿和貿工技的爭論,實際上是有沒有鬥志的爭論!沒有鬥志選擇後者,拿下市場掙錢搞技術,那麼問題來了,聯想這麼多年,那麼多錢都幹什麼了?搞研發,聯想的擁有天然的人脈優勢!但這麼多年,可以說毫無建樹!作為全球PC的第一大製造商,最後落了個組裝廠的名頭!

    技術儲備嚴重不足!這是聯想的短板!依靠美國更是對國際局勢最大的誤判!

    本土市場還沒做好,是,你曾經銷量第一,那又如何?你認真研究過中國這塊生你養你的熱土嗎?你知道中國老百姓最期望看到的是什麼嗎?現在看來,答案是你們不知道!

    大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不是一句空話!需要的是全民族各個行業奮發圖強!而這條復興路上,你聯想可曾留下哪怕一點痕跡呢?

    聯想,別想太多,你首先是一家中國企業!要想成為真正的中華民族的企業,你真的是任重道遠!你們的麻煩更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更多!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路上,個人感覺聯想落後華為太多了!

  • 3 # 雙螺旋的盡頭

    應該會成為一個偉大的民族企業!因為國家最需要能夠技術輸出的高科技企業!聯想這種打著高科技的旗號騙國家補貼的組裝廠現在基本已被國家放棄了,不信你把柳青綁架去美國,政府保證不會出來說話的

  • 4 # 江西自來水來自西江

    那時候的電腦遠遠沒有普及,市場相對封閉,完全可以搞個自己的東西或者部分自己核心的東西出來,在2000年後電腦大發展中佔得一部分技術高地,但聯想沒這樣做,辜負了多少人的期待,以致於核心完全受控於人,幾大件除了機箱沒有自己的東西,與華為對比,真是天差地別,所以聯想可能要涼,不是因為投票,更不是因為其他,而是自己作死。

  • 5 # 科技數碼隨時答

    感謝邀請如果94年柳傳志聽了倪光南的話走向技工貿路線,那現在聯想是電腦界的大咖還是倒閉?

    這個問題算是開放性的命題,很多人都拿聯想和華為作比較,但是我們忘記了不同的角色和轉變,因為任正非是華為的老大,是軍人出身,當初華為的自主研發和通訊都是靠著任正非一手打造出來的,而柳傳志是聯想的老大,但是負責研發是倪光南,倪光南沒有任正非的權力大,而柳傳志是有絕對的控股權,所以最後,算是兔死狗烹,因為倪光南被攆走了,所以柳傳志主張的是貿工技路線開始實施。

    我們可以試著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這樣的情況

    背景,聯想當時是做的漢卡業務,在當時很受歡迎,不過到了九十年代漢卡逐漸衰落,聯想開始尋找新的突破點,之後和華一樣開始做交換機業務,當時相比華為還要領先很多,但是入不敷出的狀態,正是因為如此柳傳志和倪光南兩者各持己見,所以最後倪光南被踢出局:

    第一種情況分析,那就是柳傳志支援自主研發,雖然有些困難,但是咬咬牙,跺跺腳就過去了,這樣來看的花,在交換機業務方面也就是通訊方面,估計也沒有華為和中興什麼事情了,畢竟當時聯想的體量來說的話,是遠遠大於前天兩者的,所以這個確實是及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第二種情況分析,那就是是一樣走的是技工貿路線,因為當時聯想的業務雖然很大,但是研發方面已經很難了,首先聯想的漢卡業務已經到了瓶頸,而且雖然看似體量很大,但是當時晶片的研發不像現在,就像小米一樣有錢就可以,買架構或者是其他的等等,所以聯想失敗了,也沒有現在聯想收購IBM 電腦業務和收購摩托羅拉手機業務,也沒有如此國際化,被人們熟知。

    第三種情況就是同樣是經工貿路線,很多人說如果真的聽倪光南的,現在倪光南基本上一事無成,所以那時的聯想已經倒閉了,這也是極有可能的,我們現在也看不到聯想啦!

    總結

    我們每個人的想法是不同的,柳傳志的想法是穩紮穩打,在當時的情況下,確實應該首先解決溫飽的問題,但是遺憾的聯想發展越來越大,但是沒有了倪光南的加持,所以我們如果真的想把問題理想化的話,那就是當時聽柳傳志的,然後倪光南沒有追,在2002的時間,應該算是聯想的鼎盛時期,在哪個時候去研發晶片或者是新的作業系統,再有倪光南帶領,說不定現在也有自己的一番事業,雖然可能沒有現在做的大,但是可以像華為一樣,慢慢的自主研發起來了,不怕沒有業務和客戶,而且不被別人卡脖子 ,當然有些事情理想化了,畢竟我們也不能回到過去

    回答完畢

  • 6 # 酸菜大俠的春天

    格局小,眼界低唄。說白了,靠著關係,利用政策的扶持,透過資訊不對稱賺了很多錢後,完全不知道怎麼發展了。大家可知道,國內企業最早做出程控交換機的可是聯想,早了華為幾年呢。但人家放棄了。所以兩句話在這裡很合適,眼界決定高低,格局決定結局。

  • 7 # 極度深寒第八季

    不要假設,個人的格局和經歷不一樣,而且有時代的侷限性,現在來看,華為的路走的從容一些,堅定一些,但是未來他們和我們一樣,路是艱辛和曲折的,前景華為更好一些

  • 8 # 劉煒大老虎

    以聯想的實力和中科院的資源來說,聯想要是走科技創新的路,現在一定是大咖了,可惜柳先生只是個倒爺,一個大大的倒爺而已。不可能有這樣的眼光,不要苛求倒爺的眼光。

  • 9 # 秋野無塵

    倒閉的可能性更大一點,所以它的選擇沒有錯,聯想只想生產電腦,沒有電腦企業能什麼都幹,產業鏈要求每個零件需要專業獨立的產商……

  • 10 # 北漂人士

    後視鏡開車能幹嘛?現在這麼多聰明人以為自己比誰都睿智,都能做最聰明絕倫的決策。可惜倪所在的年代,中國科技是什麼水準?什麼實力?還有人記得堂吉訶德大戰風車嗎?倪的思維方式跟唐有的一拼!如果按照倪的技工貿路線,聯想或許早就成了方正第二了,哪裡還有世界第一的PC王者?

  • 11 # 商標語

    估計聯想早就完蛋了!要明白聯想並不是一開始就這麼大的。90年代的時候,我國的電腦主要還是外資的天下,同時還有方正,紫光,同方,神州等一大堆國內品牌在競爭!聯想當時要考慮的是生存下去的問題,沒有那個資金和實力去大力的搞研發!如果聯想當年不是把賺到的錢主要用於開發市場,搶佔市場上,而是都用於搞研發,估計在研發取得優勢之前就已經倒下了。那麼現在我國的PC市場可能還是外資的天下,而沒有聯想什麼事了!

  • 12 # 美酒飄香606

    柳傳志就是個歷史的罪人。多少年後一定會這麼評們的。鄧公早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難道柳傳志不知道晶片製造的重要性?!急功盡利欺世盜名!

  • 13 # 阿原論談

    只能說,聯想的高層沒有居安思危的本能,沒有運籌帷幄的魄力,沒有破釜沉舟的勇氣,沒有高瞻遠矚的眼光。只有坐吃山空的願景,只有追逐利潤的本能,只有哦塵不變的套路,只有吃裡扒外的本性。能發展到現在靠的是運氣,消耗的是國民的期望,敗壞的是民族的精神意志,對中華民族勤勞智慧的美德就是種褻瀆。聯想,祝你走好

  • 14 # LeoGo科技

    我們一定不能否認一件事:貿工技確實讓聯想解決了當時的所遇到的困窘,也度過了艱難時期!可以說,貿工技是聯想的曾經不可忽略的正確做法,這一點必須認清。

    我們說說倪光南,我們對於倪光南是敬佩的,因為在他放棄了國外優渥的工作,(當時加拿大的給倪光南的薪資是國內薪資的70倍)。於1983年5月,毅然放棄了高薪留任加拿大工作的機會回國,在1984年聯想成立後主持開發了聯想式漢字系統,要知道雖然存活只有10年左右,可是聯想式漢卡為聯想創造了上億元利潤,所以,早期的技工貿給聯想提供了資金基礎。

    在1990年。自主設計主機板的聯想品牌微機也在國內推出,可以說聯想的技工貿確實帶來的非常深的作用性!

    可是,我們要知道,如果當初聯想走“技工貿”路線,又很倒黴地虧本出局,到底,倪光南會不會戴上一頂“好大喜功、不尊重市場規律”的帽子。

    我們不能說貿工技和技工貿誰對誰錯,至少貿工技確實給聯想帶來了機遇!其實,我們真正擔憂的是,現在的聯想,為什麼還不能堅持進技工貿路線呢?

    在最近華為被美國商務部列為實體名單,可是華為並沒有像中興一樣,被美國罰款數十億美元;而是備胎轉正!

    可是,聯想如果被列為實體名單,它該怎麼辦?它能夠像華為那樣,毅然決然的宣佈我們可以“備胎轉正”嗎!這是我們必須考慮的!也是聯想要考慮的!

  • 15 # 坦誠中年wx

    比較早接觸過聯想和四通公司,記得好像是九十年代初,當時兩家公司水平差不多,四通的原則是國家幹什麼我就不幹,走一種類似夾縫的道路,聯想當時卻相反,不管別人怎麼想只要自己認為對的就做,所以聯想變成國際級的企業而四通則基本消失了。

    可是看看現在的聯想,還有當初的銳氣麼?

    柳傳志能成為新興企業界某些老闆圈子的帶頭人,我相信是他自己的能力征服了這些人,可是,他某種意義上忘記了初衷,讓安逸打敗,失去了當初的精神,這才是聯想走到今天困境的根本原因,一句話,他忘本了。

  • 16 # 百道科技

    只知道當年華為差一點就倒閉了。倒閉了還好,國內輿論就不會現在這樣這麼亂了。但華為還是運氣好,手上一隻股票大漲,趕緊賣了,資金鍊才沒斷。還有,華為這些年的發展,也不是輕而易舉的。為了自身利益,而無所不用其極,黑寡婦的外號可不是白來的。再者,華為自身的企業文化,管理水平非常之高,這也是很難得。華為的成功之路如此之艱難,還撞了運氣。不用想科研這條路多麼的黑了。我不認為聯想當年拒絕自研,是個錯誤。

  • 17 # Geek視界

        如果倪光南能夠留在聯想,走技工貿路線,聯想可能會有很多晶片級的“核心技術”,而不是現在的“電腦組裝廠”,以及靠“潤科智地房地產”獲取最大利潤,下文具體說一說。

        倪光南與“聯想漢卡”

        1985年,倪光南發明了聯想漢卡。80年代的計算機,記憶體和硬碟非常小,硬碟最多也就100M左右,無法儲存海量的中文字型檔,更無法處理中文,而漢卡就是用來解決這個問題的,自帶簡體、繁體等字型檔,插在計算機的主機板上,計算機就可以處理中文。聯想漢卡最厲害的地方是可以提供“聯想”功能,當時是沒有人工智慧、大資料加持的。

        聯想當時只是一家“計算機服務公司”,負責給中科院提供計算機服務,而倪光南帶來的“聯想漢卡”給當時的聯想帶來了上千萬的利潤,給聯想公司帶來了飛躍性的變化。

        倪光南“被迫”離開聯想

        早在1992年,倪光南院士就主持研發聯想成功交換機,堅持發展自主核心技術,順應計算機和通訊行業的融合。1993年時,倪光南院士在聯想佈局積體電路晶片設計,成立微電子設計中心。

        但是,倪光南堅持走“科技核心”路線時,柳傳志等當權者堅持走“貿易優先”,推動聯想上市,倪光南院士堅持的發展核心晶片和通訊技術產品的計劃和部署全部廢除,聯想也徹底淪為貿易和代理公司,錯失成為一流晶片和通訊巨頭的機會。倪光南院士也被聯想驅逐。

        如果倪光南留在聯想會怎麼樣?

        如果倪光南院士留在來聯想,主持“技工貿”,選擇自主研發處理器晶片、作業系統、通訊晶片等核心技術,那麼隨著時間和技術的積累,很可能已經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擁有核心技術的科技公司。畢竟倪光南主張的“聯想程控交換機”比華為的“CC08程控交換機”要早很多,而且各方面條件比華為也要好很多。

        對比聯想和華為的發展歷程,可以說是一場“龜兔賽跑”,聯想發展要比華為早很多年,聯想估值曾經是華為的5倍,但是現在華為估值是聯想的50倍+了。

        總之,倪光南院士在商業上也許不如柳傳志、楊元慶等聯想的高層,但是對聯想的貢獻以及對國家的貢獻,我覺得遠遠高於他們。如果聯想能夠走倪光南院士的“技工貿”路線,聯想的現在也不可能是這樣。

  • 18 # SAMSANG

    當我們回頭現在旁觀者的角度看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失去了真正評定事情本身的資格。也許倪光南確實是一個頭腦清晰的技術工作者,但我們又如何能確定他的戰略一定能帶領聯想走到今天的高度呢?

    在市場中不只有一個例子證明只會搞技術、不會搞營銷的公司是很難生存的,也不止一個例子證明企業想要轉型、升級技術,沒有充足的資金儲備是遠遠不夠的。94年的聯想不是今天的聯想,那時候的聯想還沒有今天聯想的體量,也許倪光南的技工貿路線是對的,然而未必就真的適合當時領域下的聯想。

    華為的成功讓人們看到了自主研發、技術升級的重要性,然而很多人忽略的確實在企業轉型過程中的重重困難。說,是很容易的;每個人都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闡述自己的想法,可在說想法的同時又有誰想過我們所謂的“更好的發展思路”真的就適合人家的企業嗎?難道那些能把市值做到幾百億美金的企業高管還不如我們這些啥也不懂的網路噴子嗎?我想顯然不是的。

    我們都在拿聯想和華為對比。然而很多人卻忘記了這是兩個完全不同領域的企業,也忘記了為什麼諾大的中國類似於華為的企業,至今為止都沒有第二家。我們不是企業的管理者,我們不懂企業的管理模式、更不懂如何制定企業的發展策略,甚至我們都沒有能力讓一個企業很好的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生存。試想,我們中絕大多數的都是這樣的人,我們有什麼資格去評定那些比我們有能力的人呢?

    所以,我並不認為倪光南的思路能百分百的造就一個個今天完全不同的聯想。同樣,我也不否定倪光南的發現思路。對於這件事本身來講,我認為自己並沒有評定的資格。

  • 19 # C語言學習探討

    這個其實也不好說,畢竟只有有錢了才能搞技術,話又說回來,技術好了又可以賺錢,這個真不好說,如果當年直接走技工貿的路線,那對銷售的壓力就會很大,畢竟家裡有個大傢伙要養著是吧,所以一旦賣的不好就會垮掉,當然如果銷售做好了,銷量很大的話,那麼家裡養個大傢伙也就無所謂了

  • 20 # blueboy2017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如果當初聯想走了技工貿路線,對於聯想來說可能是好事,在如今肯定在技術領域中國一家獨大,世界上也能名列前茅,但是對於國家來說未必是好事。從柳傳志和楊元慶的風格來看,做大以後必定會將公司上市圈錢,一旦上市,外部資本,國外勢力就可以透過正規的資本化操作掌控聯想的控制權,就和韓國的三星電子一般,背後是世界超級大國控股。而且過早地發展,會過早的暴露實力,提早引起超級大國警惕,與我國政府實行的韜光養晦策略背道而馳。其實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一直是最高明的策略,實在是現在中國塊頭太大,擋在前面的人群已經無法遮擋這偉岸的身影,否則我們仍應堅定不移的執行韜晦策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男生小便不需要用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