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現在百度Google越來越方便 人工智慧也發展越來越好 感覺自己都不怎麼會思考啦 只想著等現成的 想問大家怎麼看
5
回覆列表
  • 1 # 我是湯圓呀

    淺談科技與人類發展問題。

    上個世紀初科技不發達,交通不方便,資訊閉塞,政府也採取措施得當,病毒只能在小範圍內傳播,沒有在全國爆發。這是因為主管人員是個海歸博士,具有遠見卓識,立即封鎖東北,隔離人員,控制了瘟疫蔓延。

    當前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很嚴峻,在爆發前,病毒隨人流散播到全國各地,造成了全國範圍爆發,為什麼科技發達了,病毒傳播的更快了?有人說病毒升級了,不可否認的是,科技也進階了啊。這種情況與科技發展有很大的關係,正是因為科技發展,通訊發達,交通便利,在封城訊息沒放出來時,武漢已經有很多人知道了,因為不想與感染者同在一座城市,就利用各種交通工具逃離了武漢,沒想到這幫人中有潛在的感染者,四散各地,傳播了病毒。

    科技帶來的方便不可不說,從用火照明,到汽油燈,再到LED燈,不傷眼還節能;從走路到腳踏車,再到汽車,最後到新能源車磁懸浮車,一代更比一代強。科技使我們的夢想實現,上天下海,宇宙探索,都因科技而實現,科技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最大動力,正是智慧機器高精度流水線,我們才能用上高質量無瑕疵的產品,說的離我們近一些的,沒有糧食的高產技術,就不能養活十四億人。科技讓我的生活日新月異。

    科技在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出現了弊病。科技發達了,環境了破壞了,比如現在最常見的材料—塑膠,自然降解需要幾百年,生產量大,回收的少,導致了很多動物食用後死亡;光汙染也是現在數量不斷升高的一種汙染,一些人在建樓時,常用一種美觀的玻璃修建外牆,省錢省料,但帶來了光汙染。

    在《人類簡史》“史上最大騙局”一章中,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用一種方式代替另一種方式解決一個矛盾,為了適應新方式,就會衍生出無數其他新矛盾,進而人類社會越來越複雜,人類的工作越來越多,生活下去越來越辛苦,越來越忙碌,越來越焦慮不安。如果說人類的社會是一直進步的,越來越依賴外物的,那麼,人類的思考能力比先前退化了嗎?

    再舉一個例子。富豪排行榜上的那些人必然一般人要依賴外物,因為很多事不必自己去做,但是他們的思考要比一般人多,比如我們就不會為錢很多發愁。因為他們還有更多事情去解決。如果介紹李嘉誠、王健林、雷軍等,必然會說,他們幾點起床,一天要開多少會,在飛機上呆多長時間。他們不必思考幾點起床不會遲到,今天開會自己小組負責的那一部分PPT做好了沒有,飛機票怎麼買便宜。這些事情都已經有人給他安排好了,他們的思考能力顯然沒有退化。

    越來越依賴科技解決問題,第一個反應是外賣。那我們來看看有了外賣之後思考是多了還是少了。前提自己在家。沒有外賣,要麼自己做點應付一下就行了,要麼好好做(思考做什麼,怎麼做,需要學習),要麼出去吃(找飯店、點菜)。有了外賣,要決定吃哪家(看評價,看菜樣式,從而進行篩選),離家近不近,要思考大概多長時間能到,有沒有優惠券,能不能把配送費免了,挑好了,是不是得加個備註囑咐一聲,下單。下單之後又是一陣滿足後的空虛,直至外賣小哥敲門。這還是單方面的,涉及到的外賣商店,小哥就不說了。確實,有了外賣之後,你省去了動手做飯過程,但是你的腦子可是一直沒閒著。感覺進化了。

    科技像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利弊都不可能完全的消除,所以我們只能學會正確的適應科技帶來的變化,揚長避短,讓它為人類造福。

    比如你的這個問題,如果沒有科技,可能只是想一想就過去了,可能跟別人交流交流,再多,爭論爭論就過去了。現在呢,手機、平板、電腦,那麼多與人交流共享。

  • 2 # 猿猿嘚不嘚

    首先你的擔憂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獲取答案的方式越來越方便了,動動手指,甚至是動動嘴就可以獲取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但是這樣的便利也造成了很多的問題,那就是人們的思考越來越依賴機器與人工智慧給我們整理的答案,不經過大腦的思考,人類的大腦也會漸漸退化。這不免讓人很是擔憂。

    但是換個角度想一想,人工智慧返回給我們的資訊,也是人類文明的所有結晶,你仔細想想你百度出來的答案是誰寫給你的?

    百度谷歌這些人工智慧搜尋引擎所扮演的角色也只是把人類生產出來的內容進行某些規則上的整理,在返回給需要這些內容的人。

    綜上所述,其實我們每天也都在思考,我是個樂觀派,對於科技的發展是否會將我們人類取代我覺得還是持一個樂觀的態度。人之所以是高等動物是因為人類有自己的個性有自己的特點,這是哪個人工智慧都無法替代的。

    所以題主大可放心,你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任何人可以替代!

  • 3 # 天涯20883023

    現代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在紙質書籍被電子讀物和電視等媒體逐漸取代以後,基本上人們是一直在被動的接受來自外部的訊息,過去的手拿紙質讀物充分思考和發揮大腦的想象空間的行為越來越少,這種被動接受的行為一旦形成,就很難在回到過去,現在許多科學家、走在時代前端的大牛們都在提倡一種適當斷網的方式,留出一定時間和空間給自己,去獨立思考,去專注做事,值得學習。

  • 4 # 名字已線上

    人類科技的進步確實在影響著人類自身的某些方面的能力,甚至也有人擔心科技的飛躍,不可避免地會帶來人類自然屬性的弱化。因此,和其他事物一樣,科技進步也會表現出其特有的事物兩面性。

    就拿交通這個關乎到人類生活的事物來說。現代交通與近代乃至古代比較,人類的交通方式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也因為這種改變引發出不少的問題,且已經影響到了人類的方方面面。一方面,便利的交通帶來了人員及物資流通性的大幅增加;人和人之間的距離感日益縮短;生存方式和生活節奏也發生了深刻的改變;生活上越來越便利。另一方面,由於交通引發的事故;噪聲和環境汙染;某些人和人之間不可預測事物的傳播以及由此帶來的控制難度也在加大。甚至在人類大量使用交通工具後,引起人體活動量下降,由此誘發或產生某些身體上的疾病等等。這些都是由於科技進步,人類出行方式改變帶來的問題。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能取其優點,遮蔽不良的一面,就成了人類思考的首要問題。

    毫無疑問人類是科技進步的主要推動者。任何脫離人類本身,去討論其相關問題的方法無異於捨本逐末。首先,科技的進步體現的是人類創造物質文明的進步。在這一過程中,人類的智慧和鍥而不捨精神是完成這一工作的前提保障,而思考這一心理活動行為更是貫穿其中的整個過程。沒有了思考這一點,人類任何方面的進步無從做起。另一方面,科技的進步也在改變著人類的行為和思考方式。所以,對一小部分參與其中的人來說,思考這一行為是在進步和最佳化的。而對大部分普通人來說,除了分享科技進步帶來的生活便利性之外,對新生事物進行認真的思考卻成了我們日常所缺失的行為。甚至在這種氛圍和環境的影響下,不去認真思考事物的本質成了我們的生活的習慣。結果當然是不能深究其理。導致人云亦云,並由此喪失正確的思考行為和其所包涵的價值。

    總之,不論從哪個角度去看待,思考這一行為始終是我們看待任何事物、處理任何關係的最重要行為。科技發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因此也需要我們以更高的精神層次去應對這種改變。思考做為人類精神活動的典型行為,不是隨著科技進步減弱了,反而是隨著科技進步對人類自身的要求增加了。因此,從過去到將來,人類的思考行為,只能是不斷地加強而不能減弱。也只有這樣才會符合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也使我們跟得上時代前進的腳步。

  • 5 # 前陸

    有可能哦,科技帶來了便捷的同時也養廢了一部分人,當然還是會有另外一部分的人不會停止思考的腳步從而繼續推動科技的進步。

  • 6 # 阿洋ayoung

    古希臘著名哲學家芝諾有一句經典名言:

    “人的知識就好比一個圓圈,圓圈裡面是已知的,圓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圓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這就證明,矛盾雙方具有統一性,認知的無限性。

    科技發展的越好,並不是代表思考的越來越少了,

    而是一些基礎計算可以由科技代替,人類可以把思考放在更加寬泛的領域

  • 7 # 朱白8848

    確實如你所言,各種資訊的獲得更便捷也更龐雜。但我認為思考不會減少,反而更便於我們思考。

    傳統時代,人們獲取知識大量需要記憶。還需要藉助實物書籍、檔案等。由於受時空限制,獲取資訊也要花掉很多精力。

    未來,應該會兩極分化,一般的應用學科,透過人工智慧會更基礎化、弱智化;而高階科研和哲學藝術會迎來大力發展。

    因為到那時候人類除了思考,可能沒事可幹了!

  • 8 # 使用者魚佳聞

    智慧電器太強大了,幾乎控制了人的整個生活。除了吃喝拉撒睡不能替代,幾乎無所不能。好久沒有用筆寫字了,就是網上寫文章也是用語音轉文字替代。明顯感覺自己的好多功能在退化。可怕又可憐因為離開它如同和社會隔離,想念改革開放初期時國民的生活狀態。

  • 9 # 愛心智

    科技越來越發達,生活上也就越來越方便了,人們獲取資訊的渠道就越來越多,對知識的認知也來越來越擴充套件。

    被動接收的資訊越來越多,主動思考的能力就越來越差。

    思考是面對問題所需要的能力,思考也消耗人的腦力,人們只會在遇到問題,遇到挑戰的時候,才會動用大腦的思考。

    比如在學習上,在生活上遇到問題。人們才變得不得不思考,這其實是人的本能。

    科技越發達,是由於一些愛思考的人所創造的,然而科技越發達,事物之間的聯絡就越深刻,發現的問題就越多,越來越複雜,就更加需要有思考能力的人。

    所以並不是說科技越發達,人就越不需要思考。也許未來人工智慧會代替人們的部分思考選擇,但是,人工智慧它代步代替不了人們的感受,對生活的感受才會引起思考。

    為了適應生活的進步,人們還是需要不斷學習的,只有升級認知,加深對科技的掌握,才能讓生活越來越好。

  • 10 # 缺根賢

    不是 不是 不是

    科技的發展就是人類思考的結果 並且發展的越快就說明思考的越多

    我知道有些人可能會說未來的世界都是ai的世界 人類不需要像現在這麼辛苦了 會有機器人代我們種地 洗衣 蓋樓 開車 做飯... 衣食住行都不需要我們去做 更甚至我們想象不到的都有可能替我們去做 結果 我們再不用思考 可以高枕無憂 時時享樂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人類創造ai的目的不是為了偷懶 逃避各種的麻煩 而是讓它們去幫助我們做我們已知的 繁瑣的 無謂的工作 而我們人類會思考更多未知的東西 研究更多更適宜人類的問題 創造更多無法想象的未來

    所以科技再發展 人類再進步 思考的思想永遠不會停歇

  • 11 # 你我一個眼神的距離

    感謝你的邀請,其實這是毋庸置疑,科技發展對於人類社會是一種進步,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人類在享受網際網路給我們所帶來的便利時,另外也在承受著所帶來的副作用,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人類思維和行動性越來越懶惰,身體運動機能確實有了退化,例如,長時間使用手機和電腦時會出現眩暈、頭疼,記憶力下降等症狀。有些研究表明,每天花大量時間上網的大學生大腦,比每天上網時間要少的學生,腦中灰質要少得多,因為灰質是負責大腦思考的部分,所以看出它的危害。最明顯的,“提筆忘字”就是最好的例子。

    當今時代,日新月異的人工智慧發展,總為人類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因為當今的數碼科技大爆炸時代,在為人們生活帶來諸多便利之時,也改變了我們人類的生活習慣和溝通方式,

    對於長時間面對電腦和手機螢幕正在威脅著我們的健康,我們無法杜絕,因為電子產品除了會發出藍光,阻止人體褪黑激素的分泌、影響深度睡眠品質之外,還會讓我們的注意力很難集中。事實表明,現代科技的發展已經嚴重的影響了人身的健康,不僅表現在記憶下降,視力的降低,更重要的是造成了身體免疫能力的下降,不能抵擋病毒的侵蝕,各種疾病的出現,同時,科技的發展讓數碼科技大量分散了學生們的注意力,就此看來新科技更容易令人分心,工作能力下降,動手的能力降低,這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 12 # 樂貨樂

    科技的發展來自於人的思考。

    在任何一段歷史裡,我們該考慮的不是有沒有退化思考能力,而是應該考慮有沒有改變思考方式!

    吃到了被林火燒死的動物後,開始思考怎樣製造火種來燒烤動物;看到了壺蓋被蒸汽頂起後,開始思考怎樣利用這一強大的動力;早期科學家發現力在其相反的方向有反作用力後,開始思考怎樣利用反作用力來推進火箭深入太空!

    我們不能說人猿對於如何燒烤動物的思考是低階的,也不能說科學家的思考有多麼高深莫測,他們只是在不同的時空有著不同的思考方式!

    因為思考方式的更新離不開人猿對於如何獲得火種的這一思考的成功!

    所以,想一想該怎樣改變思考方式吧,在這之前不去先嚐試改變一下審美方式

    比如以下:

    一給我裡giao!哦吼!!!

  • 13 # 快樂智庫

    在享受科技帶來的好處的同時,人類同樣也要承受科技所引發的種種副作用。用電腦傳遞信件固然快,但它卻會時常的彈出一些“駭客”、“色情”等不健康的東西,這些不利的東西都會嚴重的威脅人類的身心健康。

  • 14 # 張德娟7

    科技發展越快,證明我們要學的東西越來越多。以前想了半天,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現在分分秒秒迎刃而解。只能讓我們走的更快更遠。以前毛主席說:三天不看書趕不上劉少奇。學術是無邊際的。

  • 15 # 種花喝茶

    現代社會尤其是有了電腦之後,網際網路行業的大發展,讓人們獲取資訊越來越方便。很多知識我們只要上網一查,問一下“度娘”好像都有了答案,於是就有了題主這樣的擔心,是不是人類的思考變得少了,其實我們認真的去“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就會發現,我們透過網路去解決的往往是常識性的問題,也就是幫我們解決了以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翻閱書籍,蒐集資料的時間。科技的發展帶來的便捷是提升了我們的效率,但實際上真正的讓我們有了更多的時間去進行深入的思考。

  • 16 # 鬥是恁哥

    科技的發展與人類的思考是相輔相承的。脫離了人類思考的科技只會是一堆程式碼加軀殼,而違背科技發展的思考終究也不會推進社會的發展。筆者從以下三點進行分析:

    第一,科技帶來便捷,但便捷不會削弱思考。

    從古至今,科技的發展從未停止腳步,而科技帶來的生活便利,讓我們把同樣的時間和思考的精力花在了更有價值的事情上。比如高鐵帶來的城市交通的便利,讓城際的經濟往來更加密切,人們就有更多精力放在“發展”上,而不是停留在“走出去”的困境上。又比如移動網際網路帶來的隨時資訊交流的便利,減少了資訊獲取的時間成本,讓人們有更多的時間去研發新的技術。

    第二,科技提升生活品質,而高品質的生活促使人們更多的思考。

    一個擁有科技的社會與一個沒有科技的社會相比,人們思考的重心是不同的。當科技帶來生活品質的提升,人們思考的重心便放在了更長遠的社會發展上——從而有了社會公益、各行業協會、各類非營利性組織。他們都是為了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加完善,讓這個時代變得更好。而這漫長的發展之路上,都離不開人們更高層次的思維碰撞。

    第三,科技或許帶來負面的東西,但帶不來懶惰,帶不走思考。

    手機越來越像人們的第二大腦,幫助我們儲存著大量的資訊——人脈資源、社會資源、網路資源等等。但手機也漸漸讓親密的關係變得不如從前,讓近在咫尺的情感變得像遠在天邊。這當然不是科技發展的本意,想要改變科技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更離不開人類勤奮的思考。思考如何更加有價值地利用科技,思考如何讓每一次新的科技革命都造福全人類。

    總而言之,科技的發展與人類的思考是並肩同行的。科技無法代替我們的思考,我們的思考,也永遠朝著未來的科技。

  • 17 # 川上陌陌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的思考可能更長遠,畢竟我們生存的星球還有那麼多未知,科技發展帶給我們更多的便利,可能不會再考慮基礎問題,但對未來的思考絕對不會少,畢竟人類是在不斷地思考中不斷地進步。

  • 18 # 湘妹小玉

    不會,科技在進步,人同樣也在進步。科技再發達也需要人去推進,人才是這個世界的頂端,同樣的,嶄新的科技也需要人不斷的進步,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去適應!

    未來競爭越來越激烈,一個學不會與日俱進的人,註定是要被社會淘汰的!

  • 19 # 愛分享的大黃

    科技為什麼進步?是有大量的科研人員工作努力才取得的,才有網路的發達和資訊的透明,才使得普通人有機會獲得更多知識。

  • 20 # 沉默的店小二

    作為一個也很喜歡古代文化的理工科知識分子,淺淺分辨一下中西文化這種差異,感覺咱自己的古代文明更注重經驗積累與直覺體驗,西方文明的不同在於對細節的精確量化,錙銖必較。古代文明有很好的物理模型(譬如最近在看中醫,什麼陰陽五行五運六氣),採用分類類比的方法將未知事物與已知事物一一對應,唯象地解釋世界。而西方文明將一切都顆粒化,統統變為數學模型(最典型的應用莫過於計算機只能處理二進位制數值,因此一切現實事物其實都近似成可處理的數學算式),最終用前後兩端的數學來分別解釋物理現象。可以說物理是我們直觀感受到的,數學是一個抽象的域,而透過數學來分析問題顯然有邏輯可循,簡化了思考難度。

    所以西方科技發展的真是越來越快…更重要的是,以數學作為基礎更進一步可以發揮群體智慧的力量,因為數字之間的銜接不像概念具有模糊性和多義性,因此不會出錯。因此智慧總量就像儲存在硬盤裡一樣不斷增多。這並不是我們不思考,而是用前人思考的成果來縮短我們思考的距離。模組化與疊加性,大概就是西方科技的優勢吧。

    漫開談了。最後想起兩點,一是西方文明不如中國古代文明的地方在哪兒,我覺得是整體的大局觀,這點如果懂點圍棋就很好理解。第二是題主所說的人類會不會越來越懶,想必不會,那次聽講座時說到,機器人不會統治人類,只會是百分之一的人統治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科技的迭代速度越來越快,永遠會有聰明的領路的人,而這種智慧的貧富差距也會越來越大,可能大部分人變懶是因為一小部分的聰明人更聰明瞭。想來老子說的無為,或許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下個賽季杜蘭特復出,以杜蘭特狀態能順利進入全明星首發、一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