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般若自在
-
2 # 廬州之月
建文帝時期的武將與猛將如雲的明朝開國時期相比,自然是比不過的,但也絕對不是無可用之才,只是建文帝的用人水平確實不怎麼樣,重用了不該用的人,同時又把該用的人用錯了。比如說耿炳文,耿炳文是一名善於防守而不善攻的將領,朱元璋把他留下對穩固大明江山有好處同時又不會構成很大的威脅。對於守城,耿炳文的水平可以說是爐火純青,當年就是他擋下張士誠的不少猛攻,極大地牽制住張士誠的兵力。不過他的進攻能力與他出色的防守能力相比,就顯得太平庸了。建文帝讓他主動出擊,同時對手還是出色的將領朱棣,最後耿炳文還是敗給了朱棣。因為建文帝沒有了解清楚屬下的優劣處,沒有讓他們發揮出自身最大的優勢,怎能不敗。建文帝雖為人宅心仁厚,但用人水平確實有限,按照他的用人方法,估計兵仙韓信在他手下也不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在這點上建文帝他比不上朱棣,與漢高祖劉邦相比更是差之甚遠,所以就是算不用李隆景,他還是會失敗。
-
3 # 唐明國亮
建文帝時代,,就算不是名將輩出,也是有幾位戰將能遏制住朱棣的。奈何朱棣運氣爆棚,朱允炆昏招迭出,白瞎了手下的幾位戰將。
在我看來真正能打仗的將領有四位。
一、平安
平安是朱元璋的義子,細說也應該是朱棣的幹兄弟了。平安早年曾跟隨朱棣出征,很瞭解朱棣的用兵風格,所以在李景隆任命平安為先鋒後,平安就在白溝河之戰中擊敗了朱棣。
這可以說是南軍第一次擊敗朱棣,看到縱馬橫槊追擊自己的平安,估計當時朱棣自己都蒙了,自從靖難以來,南軍還沒有人能給朱棣造成這樣的威脅。
二、盛庸
盛庸是第三任平燕大將軍,堪稱名將,是當時明帝國冉冉升起的新星。盛庸的步兵方陣打朱棣的騎兵很對路,連斬朱棣麾下的張玉、陳亨、譚淵三員大將,如此才華,要放在徵大漠上,必能建功立業,無奈生不逢時。任命盛庸為平燕主將,無疑是建文帝做出的最正確的決定。
三、鐵鉉
朱棣曾想掠地山東,無奈遇到了鐵鉉。濟南布政使鐵鉉死守濟南,重創朱棣,甚至差點用千斤閘砸死朱棣。如此人物,真該調回去守南京。
四、徐輝祖
徐輝祖無愧乃父徐達之名,朱棣南進途中,在淮北被徐輝祖打得大敗,沒兒子朱高煦拼死相救,幾乎就丟了性命。
但建文帝空有四大戰將,卻聽信腐儒之言。一句勿傷我叔,圈死了盛庸、平安,因朱棣與徐達的關係,又不十分信任徐輝祖。關鍵時刻,還用草包李景隆守南京,焉有不敗之理!
-
4 # 桑樹葉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朱元璋之孫朱允炆繼承皇位,是為建文帝。
朱元璋在位時期,將自己二十多個兒子全部封到各地做藩王。到了朱元璋晚年的時候,這些藩王個個手上都掌握著兵權,已經逐漸出現了尾大不掉的局面。建文帝即位後,在和他的心腹大臣黃子澄、齊泰等人商議過後,決定開始削藩。
不過,建文帝削藩的行動很快就引起了藩王的激烈迴應。其中,實力最強的燕王朱棣以“清君側,靖國難”為名號起兵對抗,史稱“靖難之役”。
朱允炆和朱棣(劇照)
身為正統之君的建文帝明明有巨大的優勢,卻用了李景隆為統帥,李景隆,字九江,是曹國公李文忠之子,自小喜讀兵書,年輕時便得朱元璋看重,官居高位。靖難之役,建文帝封李景隆為大將軍,兩次出兵迎戰朱棣。可沒想到李景隆是紙上談兵之輩,不僅兩次被打得丟盔棄甲,只顧逃跑,還間接送了大批物資給朱棣,堪稱明朝運輸大隊長。最後他還開啟南京城門,投降朱棣,被後人稱為草包將軍。
燕王朱棣在稱帝后曾評價李景隆:“李九江,豢養之子,寡謀而驕矜,色厲而中餒,忌刻而自用,況未嘗習兵,見戰陣而輒以五十萬付之,是自坑之矣。”
李景隆(劇照)
那麼建文帝為什麼要用李景隆,是無將可用了嗎?
其實此話是對了一半,因為太子朱標的死,朱元璋轉而開始培養朱標的兒子朱允炆,他害怕年幼的朱允炆掌控不了那些開國的驕兵悍將,於是便大開殺戒,為孫子把路鋪好,讓自己的孫子能夠做一個現成的皇帝。在此過程中,很多有才能的將領都死了,到朱允炆繼承皇位時,明朝已沒有能徵善打的武將,此是其一。
朱元璋(劇照)
其二則是建文帝的用人水平問題,此時朝廷武將雖人才凋蔽,但還不至於非李景隆不可,那麼靖難時建文帝還可選擇那些人呢?
一.徐祖輝
徐輝祖是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徐達的長子,不過他與同為名將二代的草包李景隆不一樣,他可是有真才實學的,除了盛庸以外,他也是燕軍非常忌憚的將領。
在靖難之役中,徐輝祖曾於白溝河之戰中率軍殿後,成功掩護李景隆撤退,全師而退,後又在齊眉山大敗燕軍,還斬殺了朱棣的幾名驍將,一時南軍士氣大振,燕軍陷入窘境。
不過在獲得大勝後,徐輝祖再也沒有大展身手的機會,因為在他大勝後不久就被朝廷召回京師,理由居然是“燕軍已兵敗,京師不可無良將”。徐輝祖被調走後,燕軍乘勢作出反攻,總兵何福被迫撤退,淮北軍陷入孤立無援之勢,最終也被燕軍大敗,從此局勢再度逆轉,南軍這邊可以說是大勢已去。
雖然建文帝在前期用人方面的失誤讓南軍消耗了不少的兵力,喪失了大好優勢,但其實也不是完全沒機會扳回一城。在徐輝祖領兵大敗燕軍時,他一度有機會乘勝追擊,擴大戰果,扭轉局面,可是建文帝竟然選擇在這個時候召回了徐輝祖。“燕軍已兵敗,京師不可無良將”的理由只是朝廷的一種說辭,怕真正讓建文帝忌諱的是徐輝祖是朱棣妻弟的關係,這其中怕是又受到了朝中的讒言影響。
徐祖輝(劇照)
二.盛庸
盛庸本是洪武時期的都指揮,在靖難之役時先後任耿炳文和李景隆的參將。在李景隆一敗再敗,一直南逃之時,盛庸整合殘兵敗將,死守濟南,讓燕軍圍攻三月不下,並乘夜奇襲,大敗燕軍。自此以後盛庸才得到建文帝的注意,並正式被任命為平燕將軍。
本是參將的盛庸在成為主帥以後,可是替南軍一雪前恥。在濟南一戰大勝以後,又在東昌擊敗朱棣,還斬殺了朱棣多名將領。這位之前名不經傳的參將讓久徵沙場的朱棣吃盡苦頭,使燕軍一度陷入困境,可惜在後面的持續交戰中,盛庸逐漸不敵,南軍大勢也是每況日下。
任命盛庸為主帥,可以說是建文帝在靖難之役上最正確的軍事決定。不同於對李景隆的麻木信任,盛庸在濟南大捷以後才得到建文帝的信任。而盛庸雖然本是名不經傳的參將,可是他卻在危難之際展示出自己卓越的軍事能力,雖然在與朱棣交戰後期逐漸有所不敵,但總體來說也是互有勝負,盛庸最少也是一位合格的將領。如果在李景隆葬送幾十萬大軍之前,在南軍還有絕對優勢之時,盛庸就是被任命為南軍主帥,或許最終結果會完全不同。
盛庸(劇照)
三. 耿炳文
耿炳文是洪武時期的老將,曾屢立戰功,是少有的沒有被屠戮的開國武將。雖然在靖難之役時耿炳文已經是65歲的高齡,不過他是當時朝中最有資歷和威望的武將了。在靖難之初,建文帝任命耿炳文為北伐燕王朱棣的統帥,領兵30萬。
但耿炳文是一名善於防守而不善攻的將領,朱元璋把他留下對穩固大明江山有好處同時又不會構成很大的威脅。對於守城,耿炳文的水平可以說是爐火純青,當年就是他擋下張士誠的不少猛攻,極大地牽制住張士誠的兵力。不過他的進攻能力與他出色的防守能力相比,就顯得太平庸了。建文帝讓他主動出擊,同時對手還是出色的將領朱棣,最後耿炳文還是敗給了朱棣。
若是在後期建文帝不是命李景隆為守將,而是能任命耿炳文,幫其守住城牆,相信朱棣也不會那麼容易攻進南京城門,進而召集各地守軍,最後誰勝誰負還很難說。
耿炳文(劇照)
結語;
建文帝之所以最後失敗,除了萬年朱元璋大殺功勳之外,與他的用人不當也有很大關係,他豪無識人之明,把重任放在李景隆這個草包身上;對有才能徐輝祖,又因為忌憚和猜忌,把他臨時調走;對盛庸,他重用時間太晚,至於耿炳文,建文帝沒有把他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再加上朝中寵信黃子澄、齊泰等腐儒無能之輩,昏招頻出。可以說,建文帝太過於年輕,能力確實有限,他敗在朱棣的手裡可謂是一點都不冤。
-
5 # 大秦國治粟內史
建文帝時代,也不完全是無人可用,就算不是名將輩出,也是有幾位戰將能遏制住朱棣的。奈何朱棣運氣爆棚,朱允文昏招迭出,白瞎了手下的幾位戰將。
那麼,朱允文手下的厲害人物有幾位呢?
像長興侯耿炳文、武定侯郭英、安陸侯吳傑等這些洪武勳貴,要麼是長期擔任宿衛,要麼是長期出任偏將,肯定比不過跟著徐達成長、軍事才華出色、長期主持塞防的朱棣。
所以,九幽子看來,真正能威脅到朱棣的朝廷將領有四位。
一是平安
平安是朱元璋的義子,細說也應該是朱棣的幹兄弟了。平安早年曾跟隨朱棣出征,很瞭解朱棣的用兵風格,所以在李景隆任命平安為先鋒後,平安就在白溝河之戰中擊敗了朱棣。
這可以說是南軍第一次擊敗朱棣,看到縱馬橫槊追擊自己的平安,估計當時朱棣自己都蒙了,自從靖難以來,南軍還沒有人能給朱棣造成這樣的威脅。
二是盛庸
盛庸是第三任平燕大將軍,堪稱名將,是當時明帝國冉冉升起的新星。盛庸的步兵方陣打朱棣的騎兵很對路,連斬朱棣麾下的張玉、陳亨、譚淵三員大將,如此才華,要放在徵大漠上,必能建功立業,無奈生不逢時。任命盛庸為平燕主將,無疑是建文帝做出的最正確的決定。
三是鐵鉉
朱棣曾想掠地山東,無奈遇到了鐵鉉。濟南布政使鐵鉉死守濟南,重創朱棣,甚至差點用千斤閘砸死朱棣。如此人物,真該調回去守南京。
四是徐輝祖
徐輝祖無愧乃父徐達之名,朱棣南進途中,在淮北被徐輝祖打得大敗,沒兒子朱高煦拼死相救,幾乎就丟了性命。
但建文帝空有四大戰將,卻聽信腐儒之言。一句勿傷我叔,圈死了盛庸、平安,因朱棣與徐達的關係,又不十分信任徐輝祖。關鍵時刻,還用草包李景隆守南京,焉有不敗之理!
可憐這些戰將:徐輝祖在朱棣登基後被下獄,鬱鬱而終;盛庸投降朱棣後,自殺而亡,一代名將,就此隕落;平安也是在投降朱棣後,識趣的自殺;最可憐的是鐵鉉,被朱棣凌遲處死,家中男子充軍,女子為奴,甚為唏噓!
但不管如何,朱棣登基後,大明的永樂盛世,還是來了!
-
6 # 虛空幻史
從古至今,文人之國還可以,文人指揮打仗就差了點,雖說有那種文武全才的,但很少,建文帝作為繼承人其實沒有多長時間,既沒有學會他老爹的仁厚,也沒有學會他爺爺的果斷狠辣。屬於那種性格懦弱,猶豫不絕的人,再看輔佐他的都是老舊文臣,明朝初期外敵依舊,雖說需要休養生息,但並不到馬放南山的時候,而且他是剛登基沒幾年就想著削番,政治主張沒有實現,更沒有很大的威望,在這種時候就想著削番,那叫過河拆橋,內地諸王也就罷了,北方燕王,寧王那是戌邊大將,北方威望很盛,一句話削番沒有錯,錯在太急了,你比他們年輕,等他們老死了下代就沒那麼大威望了。
-
7 # 愛寫字的柯南
當時的南軍將領翟能,隨李景隆北上討伐朱棣,在攻打北平的戰役的時候,他與其子率領數千驍勇善戰的起兵攻進了彰義門。就在快要取敵的時候,李景隆嫉妒他的功勞,下命令讓他們等候後方大軍一同前來,於是貽誤了這千載難逢的戰機,使得燕軍在短時間內迅速修正補充,終因寡不敵眾,瞿能父子率眾被迫又退出了北京城。
還有濟南守將鐵鉉,當時朱棣多次進攻濟南城,都在鐵鉉的組織下被擊退。朱棣大怒,用數門大炮轟擊城內,城將破,鐵鉉急將朱元璋畫像懸掛城頭,又親自書寫大批朱元璋神主靈牌,分置垛口,燕軍不便開炮,濟南城得以保全。相持之間,鐵鉉又招募很多壯士,不斷派出部隊,騷擾襲擊燕兵,大破燕軍,朱棣非常憤怒,但是又無計可施。後來南京城破以後,濟南城終因敵我力量懸殊,被敵軍攻陷,鐵鉉也英勇就義,至今濟南還有鐵鉉廟,追念忠心耿耿的鐵鉉公。
當然,翟能和鐵鉉當時都是為將領,而並非主帥,假如給他們給高的位置,更大的權利,是有可能扭轉靖難之役的結局的。所以,當時建文帝並非無人可用,只是他年輕又缺少執政經驗,被之前罷免藩王的暫時勝利衝昏了頭腦,而對手又是老辣狡猾的朱棣,更有姚廣孝這樣的賢臣輔助,所以也難免失敗,真是一手好牌打的稀爛。
-
8 # 搞笑開心寶貝
因為朱元璋死了之後,建文帝身邊沒有打仗的人了。全國能打仗而且在軍隊裡面威望高,又有軍權的人只有兩個:一個是準備叛變的朱棣,另一個是遠在雲南的沐英。至於跟朱元璋打仗的那些人,都被朱元璋給幹了。
所以,朱允炆有靖難之役的失敗,跟他爺爺有很大關係。
建文帝政治上目光短淺,明明知道他四叔要叛變,並有殺了他四叔的機會都不為所動。
軍事上朱允炆更不是他四叔的對手,朱元璋明白自己的長孫比較軟弱,在軍事上基本沒有實踐過,所以他才在晚年幹掉了許多名臣名將,就算是跟自己打天下的兄弟也不放過。
朱元璋這樣殺來殺去殺得人人自危,這樣誰敢替皇帝賣命啊,皇權就這樣衰落了,那些投機的人看見朱棣出山了,就去投奔朱棣,這樣朱棣有軍隊有人心,建文帝只能給跪
-
9 # 九頭鳥漫談文史
建文帝時期的明朝中央還是有那麼一些能打仗的將軍的,雖然和朱元璋時期不能比,朱元璋在位時期,因為“胡惟庸案”和“藍玉案”這兩大案件,把開國的武將殺了個七七八八,但還是留下了不少武將,能力和徐達、常遇春、藍玉這樣的當然差很遠,但如果用來指揮佔據絕對軍力優勢的軍隊去對抗反叛的朱棣還是能扛得住的。
防守給力的耿炳文,朱棣對其毫無辦法整個“靖難之役”期間,建文帝一共用過三位主將,分別是耿炳文、李景隆和盛庸。最先使用的是開國元勳長興侯耿炳文,據說他的防禦戰打得很不錯,事實上也是如此,耿炳文在靖難初期奉命去討伐朱棣,但被朱棣擊敗,他率部退入真定城,全力防守之下,朱棣完全拿他沒辦法,根本打不下真定,如果耿炳文能一直盯在真定,朱棣的老巢北平時刻在耿炳文的威脅下,朱棣很難在和朝廷的對峙下堅持下去。
皇親國戚李景隆,在即將擊敗朱棣的時候遇上天意弄人可惜的是,因為耿炳文進攻不利,把討伐朱棣的戰鬥打成了消耗戰,雖然消耗戰也是朱棣吃虧,但在朝廷中,急於消滅朱棣的文官集團等不下去了,在削藩的主要責任人黃子澄的推薦下,耿炳文被免職,換上了紈絝子弟李景隆,李景隆其實也不差,怎麼說也是名將之後(明朝開國六公爵之一的曹國公、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之子),手下數十萬軍隊,是朱棣的十多倍,正常情況下,即使不太會打仗,熬也能把朱棣熬死。
可李景隆運氣不太好,靖難第二年的白溝河之戰中,李景隆率軍和朱棣鏖戰,在大規模混戰中,將領的謀略其實不怎麼管用,朱棣再怎麼能打,實力卻差得太遠,幾萬兵馬和李景隆的數十萬大軍對陣,其實怎麼打都是輸,根據《明史》中的記載:“時南軍益集,燕將士皆失色”,朱棣的部隊當時都已經沒有信心可以打敗李景隆了,可關鍵時刻,李景隆的帥旗被一陣風給吹倒了:
會旋風起,折景隆旗,王乘風縱火奮擊,斬首數萬溺死者十餘萬人。帥旗在古代的行軍打仗中是相當重要的,帥旗倒下意味著主帥陣亡或被敵軍擊敗後,主帥逃離戰場,數十萬人在混亂中溝通不便,看見帥旗倒下,以為已經戰敗,讓朱棣撿了個天大的便宜,這一仗中李景隆的失敗不是朱棣有多牛逼,而是老天爺在幫忙,非戰之罪也,之後李景隆的戰敗就完全是士氣都沒了,敵我數量也相差不多,才顯現出李景隆和朱棣的素質差距。
朱棣正面始終無法擊敗的盛庸,兩陣大風助力戰勝李景隆被擊敗後,建文帝又換將了,這一次換上的是盛庸,盛庸還是很能打的,在東昌之戰中,盛庸率部大敗朱棣,這一戰中,朱棣幾乎是孤身而逃,手下最親信的大將張玉(永樂朝征討安南的英國公張輔的父親)戰死,就連朱棣在東昌之戰中僥倖不死都是因為建文帝下達的不能在戰場上殺死朱棣的聖旨造成的結果,否則東昌之戰後,靖難之役就應該結束了。
朱棣緩過氣來後,依舊要面對盛庸這座大山,於是在夾河之戰中,雙方再次死磕,剛開始,雙方是殺得難分難解,朱棣和盛庸都是宿將,打仗的水平其實差不多,坦白說,朱棣的軍事水平比唐太宗李世民差多了,使出全力也就和盛庸這樣的連明朝開國元勳都算不上的將軍打成平手,大概是朱棣真的天命所歸吧,關鍵時刻又是老天爺幫了朱棣,根據《明史》中的記載:
是日復戰,自辰至未,兩軍相勝負,東北風忽起,塵埃蔽天,燕兵大呼,乘風縱擊,庸大敗。走德州。吳傑、平安自真定引軍與庸會,未至八十里,聞敗引還。王以計誘之,傑、安出兵襲王。閏月戊戌,遇於藁城。己亥,與戰,大風拔木,傑、安敗走,追至真定城下。從上述的歷史記載中可以看出盛庸有多麼倒黴,連續兩陣大風,還都是往盛庸的軍陣方向吹,史書上並沒有記載朱棣出戰前是刻意選擇的對陣方向,朱棣的軍中也沒有諸葛亮式的人物(姚廣孝當時在北平),也就是說,朱棣是真的運氣好,這個就實在沒辦法,不是盛庸不出力,之後盛庸的連續失敗就是此戰後士氣打沒了,但也沒被打垮,盛庸本人直到朱棣進南京後才率部投降。
所以,建文帝麾下不是沒有能打的,起碼能和朱棣這種水平抗衡的將軍還是有不少,不說上面介紹的三位,就是守濟南的鐵鉉這樣的文官都是朱棣不可逾越的大山,題目中的李景隆也並不是草包,只能說軍事能力差強人意,如果沒有那陣大風,朱棣早就被他給滅了,正常情況下,以幾倍的軍力和對手混戰,裝備差不多,士氣差不多的情況下,是頭豬也打得贏,時運不濟而。
-
10 # 曉看歷史
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時,手下能征善戰的將軍確實不多,善於打進攻戰的將領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只能重用明朝開國將領李文忠之子李景隆,具體分析如下。
明太祖時期,建文帝的武人班底因“藍玉案”受牽連,幾乎被誅殺殆盡。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為了給太子朱標接班做準備,給建文帝的老爸朱標配置了實力強勁的武人班底集團,其中就有能征善戰的明朝開國功臣藍玉,被拜將封侯後的藍玉飛揚跋扈,屢屢觸發法律,遭朱元璋誅殺,因受藍玉案牽涉,朱元璋親手給朱標配置的武將集團幾乎被誅殺殆盡。因此在朱棣篡權發動戰爭,建文帝只能瘸子裡挑將軍,重用老幕的耿炳文和有名無實的李景隆。
耿炳文兵敗,建文帝無奈換將李景隆。靖難之役起初,建文帝任命明朝開國功臣耿炳文為大將軍征討朱棣,時年六十五歲的老將率領十三萬軍隊出征被朱棣突襲兵敗,後來堅守城門不出被建文帝撤回。隨後建文帝指派李景隆北伐,其中明朝開國老將翟能隨其出征,眼看翟能率兵就要攻破朱棣的北平城,結果由於李景隆猜忌翟能,結果貽誤戰機,最終導致攻城兵敗,因此可見李景隆即使不算草包,用兵也不夠英明。
朝廷人才青黃不接,導致建文帝無可用之才。明朝時期,朱元璋對官吏實行的嚴刑峻法,使得太多的開國元勳因獲罪被誅殺,甚至被滅族,導致建文帝時期朝廷的人才青黃不接,建文帝無奈之下只能聽取黃子澄的建議重用李景隆,最終導致建文帝敗於燕王朱棣。
-
11 # 珞珈山下的老伏生
李景隆不是草包,建文帝也不是沒有能打仗的將軍。
我們都知道,因為朱標的意外早亡,朱元璋為了穩住皇長孫的位置,透過胡惟庸案和藍玉案殺死了大量名將。但是還是留給了朱允炆一些名將的,這些名將大多善於守城,也就是說,開疆拓土他們可能不行,但是守城確實槓槓的。
那麼,為什麼還是輸了呢?我們要從這場戰爭的源頭說起。
建文帝登基後,身邊有三位“輔政大臣”,分別是方孝孺、黃子澄、齊泰,這三位你說是奸臣吧,肯定不是,但是你說這三位是昏臣,肯定是的。為什麼這麼說的呢?
因為這三位上位的第一件事兒,就是向朱元璋的封王戍邊下手了。
封王戍邊是朱元璋設下的制度,他認為嫡長子被立為太子後,其他孩子就應該走的遠遠的,所以,朱元璋決定,把這些孩子們分配到邊疆去,既可以保證嫡長子的位置,也可以保證邊疆的穩定。
這種做法自然是有風險的,所有人都知道異地王的風險,削藩也是該做,但怎麼做,什麼時候做是非常講究的事情,畢竟一個弄不好就是天下大亂。在朱元璋看來,自己雖然把名將都殺了,但是有自己的兒子們守著邊疆,總不會出事情,等到自己的孫子培養出嫡系來,怎麼做都無所謂了。
然而,這三位昏臣卻沒想明白這些,只想到了該削藩而且要立刻動手,立刻到朱元璋還沒死,這幾位就開始謀劃了。
在朱允炆登基後,他立刻開始削藩,將周王朱橚發配到雲南,又逼得湘王朱柏自焚,朱元璋的封王戍邊制度徹底被破壞,也就是說,朱允炆在還沒有牢實的武將根基的基礎下,就向自己的叔叔們動手了。
所以,燕王反的時候,他的叔叔們都不想幫他——人和,已經沒了。
而後,我們再說說朱棣反叛的戰爭過程。
朱允炆派出的第一位大將,是開國元勳耿炳文——沒錯,朱元璋並不是沒給孫子留下開國能人。
耿炳文雖然進攻不咋地,防守起來可是一等一的好手,在初期進攻失敗後,耿炳文撤回到真定,堅守此地,不退半步,朱棣拿他沒有任何辦法,這麼耗下去,朱棣肯定挨不住。可此時,三大昏臣之一的黃子澄出手了,他認為耿炳文能力不行,不能迅速打下朱棣,於是建議朱允炆罷免耿炳文,用李景隆代替。著急削藩的朱允炆答應了。
李景隆是草包嗎?跟常遇春、徐達以及他爹李文忠相比肯定是,跟朱棣比也差不少,但是他也不是那麼差勁兒,他的軍隊數量數倍於朱棣軍,耗也能把朱棣耗死。
可是,天時沒站在明軍這邊。
在李景隆進攻初期,趁著朱棣救援永平的機會圍困北平,差點攻下了北平城,但隨著朱棣回援,李景隆吃了敗仗,撤回山東,準備再戰。
之後,就是我們說的白溝河之戰了。這一次,李景隆率領大軍號稱六十萬,數十倍於朱棣軍,都快把朱棣打絕望了,最終卻敗了。
咋失敗的呢?因為一陣大風把他的帥旗吹斷了。沒錯,大風助攻。
在古代,帥旗非常重要,人死了帥旗都不能倒,帥旗一倒,軍隊不敗也得敗了。所以,帥旗倒了之後,李景隆的軍隊軍心大亂,四散而逃。
你說這怪李景隆嗎?幾十萬大軍正在混戰,四散而逃誰也管不了了!
所以,這一次朱棣的勝利,在於天時。在這次大戰後,明軍損失慘重,李景隆的能力又比朱棣差了不少,朱棣這才有了點抗衡的資本。
而後,盛庸登場了,這一次,是天時+朱允炆神助攻,朱棣才能活下來。
在李景隆兵敗後,盛庸與鐵鉉堅守濟南,朱棣攻打了三個月都沒拿下來,在某個夜黑風高的夜晚,盛庸突襲,打得朱棣大敗,盛庸趁機收復了德州,之後,盛庸被任命為平燕將軍,在東昌一戰中,盛庸把朱棣打得落花流水,差點死在東昌。
為啥沒死呢?朱允炆不讓殺!你說搞笑不?不讓殺!
就這樣,盛庸失去了殺死朱棣的最好機會。再之後,在夾河,盛庸和朱棣再次開打,然而,就在朱棣馬上就要不行的時候,颳起了一陣東北風,飛沙走石讓明軍幾乎睜不開眼,就這樣,一陣大風又把盛庸給打輸了。
你說能說盛庸沒能耐嗎?真不能啊!老天不幫忙,朝廷有內鬼,甚至皇帝本身都是內鬼,這誰扛得住啊!
所以,朱棣能贏,在於三位昏臣讓各位王爺與朱允炆離心離德,在於朱允炆不讓殺朱棣,在於兩陣大風,而不是他的將軍草包。
-
12 # 耳朵比較小
明太祖朱元璋出生於草根,做了皇帝后,為了鞏固皇權和樹立威信,對開國功臣名大開殺戒,到了朱元璋晚年,基本被誅殺殆盡。
以致他的兒子太子朱標都覺得殺得太過了,還向他求情。
朱元璋就令人抱來一捆刺槐,對兒子說:“把刺除乾淨!
朱標就用手一個一個地摘刺,一不小心還被刺破了手。
朱元璋不悅,拔劍在手,一陣斬削之後,枝條上的棘刺不見了。
朱標這才恍然大悟。
朱標死後,年幼的朱允炆被立為皇儲。
朱元璋對這個年幼的皇孫鍾愛有加,傳位給他也是為了皇位的合法繼承樹立一個正式的原則,希望以此來杜絕皇位傳承上的紛爭。
但建文帝很文弱,並不是皇位最佳人選,性格剛好與他爺爺相反。
甚至朱棣都起兵反他了,建文帝還說:勿使朕有殺叔之名!不讓傷害朱棣,還怕背上一個殺自己叔叔的罪名。
朱棣造反已有二十多天了,後知後覺的建文帝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趕緊召集人開會,在黃子澄、齊泰的建議下準備北伐朱棣。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建文帝才開始調兵遣將,但誰來掛帥,是個難題,經過一番選拔,終於找到一個合適人選。
原來在朱元璋對開國的驕兵悍將大開殺戒時,也有一些漏網之魚,比如耿炳文等。
建文元年七月底,建文帝任命65歲的老將耿炳文為徵虜大將軍,領兵三十萬“帥師討燕”,
也有的史書說“兵號三十萬,至者惟十三萬”,即號稱三十萬但實際到位十三萬。
在這場叔侄之間的皇權爭奪戰中,建文帝剛開始是佔據壓倒性優勢的,可是一幅好牌結果被打的稀巴爛。
首先耿炳文領兵不管三十萬還是十三萬,這對僅有三萬兵馬的朱棣來說,都是壓倒性的,其次掛帥的耿炳文可是太祖朱元璋舊將,身經百戰。
想當年,這位耿侯爺盤踞浙江十餘年,搞得張士誠貓在蘇州動也不敢動他。
儘管此時耿炳文已經是65歲的老人了,但身子骨還是硬朗,所以建文朝第一次北伐行軍速度還是比較快的。
七月底從南京出發,八月初就到了河北真定,路上總共走了不超過半個月的時間。
當耿炳文他們上氣不接下氣地趕到真定時,朝廷方面新設的機關——“平燕布政司”才剛剛掛牌。。
這樣耿炳文到達以後,平燕布政司與耿炳文軍隊聯合辦公於一城,現場辦公,軍政合一,這就改變了之前朱棣反叛時朝廷‘耳不聰,目不明’的被動局面,應該說這樣的佈局是很有道理的。
但朱棣先下手為強,趁耿炳文紮根未穩時,連奪兩城,再加上耿炳文輕敵又被襲營,損兵折將,只好退回真定城內,據城死守。
朱棣攻城三日,一直沒有攻下,於是對諸將說:“攻城下策,徒曠時日,鈍我士氣。”就率軍回北平休整。
耿炳文的長處就是守城,而朱棣麾下有蒙古僱傭軍助陣,擅長騎射,機動能力非常強,如果在平原上跟朱棣開打,還真的十分吃力。
耿炳文也琢磨出味道了,以靜制動,以守為攻,可以說這樣的調整戰略部署,十分成功。
雖然前期小遇挫折,但主力損失不大,糧足馬肥,城池堅固,以逸待勞,他集結優勢兵力,將朱棣擋在了山東河北一帶,一度使得朱棣進退兩難。
可以說仗打到這個時候,耿炳文也找到了感覺,好戲還在後頭,如此打法,接下來誰勝誰負還不好說呢!
耿炳文知道只要“靜”守真定,看住北平,不說十年,就是拖上幾年,燕軍也會被拖死。
朱棣知道遇上了死對頭了,於是放奸細到南京搞離間計。
建文帝果然中招,大怒道:“耿炳文老將,竟一戰而摧鋒,以後怎麼辦!”
在黃子澄的建議下,耿炳文被撤回,換作李景隆為主帥,這才有了第二次北伐。
重用李景隆,這並不是說朝廷中無人,而是建文帝出於這兩種心理:
一是求勝心切。
建文帝認為耿炳文廉頗老矣,失去了衝勁,特別是對耿炳文的保守戰法並不認同。
他是希望透過一場決戰,畢其功於一役,一次性打垮朱棣原本不多的野戰主力,隨後迅速平定這次戰爭。
建文帝深居宮中,要知道勝敗乃兵家常事,想一戰定乾坤是不可能的。
二是任人唯親。
建文帝沒有領過兵打過仗,真正接觸武將的機會並不多,任人唯親的心理讓他想起了打小一起玩的李景隆來。
而黃子澄也力薦建文帝,理由是年輕氣盛,有衝勁。
齊泰反對,認為建文帝實戰經驗不足,但建文帝不聽,還是決定臨陣換將。遂拜李景隆為大將軍,誓師出征,並召回耿炳文。
李景隆乃是明朝開國功臣、曹國公李文忠之子,而李文忠則是朱元璋的外甥,因此李景隆不僅與朱允炆是同輩人,還是表兄弟關係,信得過。
但建文帝不知他信任的這位表兄弟李景隆,與朱棣也是表叔侄關係,論親戚關係都是一樣近。
相當年朱元璋在立朱允炆為皇儲的時候,也擔心他的幾個兒子不服,朱元璋自然擔心朱允炆的皇位能不能坐穩,但是這時候才發現已經沒有信得過的良將留給孫子了。
但朱元璋想到了乾兒子沐英。現在沐英鎮守西南,擁兵三十萬。而且沐英與朱允炆的父親朱標從小就是好朋友,應該會保護朱允炆。
朱元璋傳秘旨給沐家軍,頗有託孤的意思。
就在靖難之役後期,朱棣直接繞過北方防線,準備渡江南下時,朱允炆才想起來調遣西南沐家軍北上救駕。
但朱棣的推進速度太快了,沒幾天就打到了南京城下,而沐家軍想要趕過來救架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朱允炆本可以死守待援,而此時最讓他信任的表兄弟李景隆卻開金川門跪降,南京城被朱棣攻陷。
縱觀建文帝在位這幾年,剛一上來就削藩,而且做法過激,這也是徹底逼反朱棣的導火索。
戰事一起又用人不當,導致一連串失敗。
包括後期多次擊敗朱棣的盛庸都沒有好好利用起來。
可見並不是說朝廷中沒有武將可用,而是建文帝求勝心切、任人唯親的心理作祟,從而導致他一步錯則步步錯。
可以說朱允炆雖有遠大抱負,但是治國經驗能力還不足,用人識人也不行,也許稍加磨礪也會成為一個好皇帝,但歷史沒有給他太多機會。
-
13 # 沉墨I方之城
建文帝時期,能夠對抗朱棣的武將肯定有,只是朱允炆太過平庸,不能知人善任,用了李景隆這個草包,才讓朱棣靖難成功。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靠的是一幫能臣猛將,明初的開國將領都非常厲害,只有朱元璋在位時間很長,導致皇帝朱元璋沒死,那些猛將基本都死得差不多了,一部分是自然死亡,沒有活過朱元璋,一部分是被朱元璋給殺了的。
到了朱允炆這個孫子繼位的時候,他手下就沒有多少拿得出手的前朝元勳了,此時燕王朱棣被他逼反了。朱棣造反純粹是沒有活路,放手一搏,建文帝聽信了幾個書呆子的“削藩”建議,想一步到位把幾個握有兵權的叔叔解決掉。
按照當時明朝的實力和朝廷的能力來看,削藩是沒有問題的,中央朝廷肯定比邊塞藩王要強大得多。朱棣一看早晚是個死,不如發他孃的。
朱棣造反,天下都不看好他,於禮不合,兵力不夠,旗幟不硬。但是他最終成功了,第一次藩王造反登基稱帝,而他最大的隊友就是建文帝朱允炆。
朱允炆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朱棣在北平區區四萬人馬就敢造反,如果在其他朝代,那就不是個事兒,三、五個月就能平息叛亂。
建文帝也要平亂,但是用錯了人。
平心而論,朱元璋雖然沒給孫子朱允炆留幾個得力的將領,但建文朝還是有幾個足以制衡朱棣的武將存在的。
徐輝祖他是明朝開國第一名將徐達的長子,和徐達非常相像,能謀善戰,處事沉穩老練。徐輝祖也被朱允炆啟用去平亂朱棣,乾得很不錯,差點就把朱棣給辦了,如果讓徐輝祖一直率軍平亂,估計就在河北地區就能給朱棣挖坑埋屍了。
豬腦袋的朱允炆在前線戰事很佔優的情況下,下令召回了徐輝祖,理由很簡單:南京更需要得力的干將鎮守。
朱棣的靖難大軍還在河北一帶,你南京需要個錘子的大將鎮守啊,不三下兩下的收拾叛軍,調走統帥,讓朱棣緩過氣來,不知道朱允炆怎麼考慮的。
盛庸盛庸和平安這兩員將領在朱元璋時期並不出彩,真正讓他們大放異彩的就是在靖難之役。盛庸其實並沒有得到朱允炆的重用,他們只是給“草包統帥”李景隆當輔助的,沒有想到正牌統帥李景隆“一洩千里”,敗得一塌糊塗,把中央明軍的精銳打得個精光,反而是山東的盛庸和平安兩人幾次擊敗朱棣,把朱棣的靖難大軍擋在山東動彈不得。
朱棣在盛庸面前佔不了絲毫便宜,沒有辦法,只得繞過山東,率領騎兵偷襲南京,還一舉得手。
如果朱允炆能夠重用盛庸,讓其擔任明軍統帥,朱棣估計在山東就挺了,朱棣打不過盛庸,但是運氣實在是好,兩次被盛庸圍殲,差點全軍覆沒,兩次都因為突其暴風,導致戰場一片混亂,朱棣乘機逃了。不得不說,朱棣自有天命。
耿炳文此人是朱元璋時代的名將,活到建文帝時期,算是唯一拿得出手的著名將領,徐輝祖被調走後,李景隆上位,李景隆兵敗逃回南京後,就是他收拾的殘局。
耿炳文畢竟是戰火中成長起來的,很有能力,沒多久就穩定了局勢,把朱棣死死的擋在了黃河以北,此人進攻不咋的,但是防守那是一絕,要打消耗戰,防禦戰,朱棣不是他的對手,關鍵是朱棣也消耗不起。
耿炳文也是有很多機會可以把朱棣辦挺,無奈朱允炆那一紙荒唐的聖旨“勿傷朕叔”,幾次都讓朱棣全身而退。
如果單純從建文帝時期的將領來看,以上幾位都能把朱棣給平了,毫無懸念,關鍵是皇帝很昏聵,不會用就沒有辦法了,加上李景隆這種草包又深得朱允炆的信任,建文帝的皇位算是自己送給朱棣的。 -
14 # 知歷史看未來
明朝的武將是非常多而且個個精悍,特別是跟隨朱元璋的那些開國將軍更加厲害,可惜朱元璋上位後差不多都殺了這些功臣,但還是有很多將軍的,只能說建文帝不會用人了。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標病死,朱允炆被立為皇長孫。到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繼位為帝,史稱建文帝。
但是對於朱允炆繼位,可是有很多人不服的,朱元璋一共有26個兒子,其中朱標是朱元璋心目中的一個未來繼承人,朱元璋對朱標的培養比其他任何一個皇子都多得多。所以說,朱元璋為了日後兒子們可能會在皇位繼承上產生分歧,相互廝殺,就把其他皇子派到邊關,遠離皇宮,只把朱標留在自己身邊。
這樣做雖然可以讓朱標更好地登上皇位,不受其他皇子的威脅。但是朱元璋這樣把其他兒子都派往邊關就應該想到這樣做是有不利影響的。當他們都在邊關紮好根,勢力會增強,成為盤踞一方的藩王,甚至會威脅到朝廷。
朱棣就是其中最厲害的一個藩王,日後著名的“靖康之變”就是他帶領的。建文帝繼位後與朱棣鬥智鬥勇以保住自己的位置,可惜還是敗給了朱棣。
1398年,朱允炆繼位,史稱建文帝。但是朱棣表示不服,打出了“清君側”的口號,發動“靖康之變”,燕王朱棣憑三四萬人就敢起兵,如果不是對上比較昏庸的建文帝不知道如何用兵,真的不知道燕王是怎麼樣被活活團滅的,放在戰國,區區三四萬人就七八反抗,不出兩三個月都會全軍覆沒的。可是建文帝卻成全了燕王。
建文帝難道沒有能打仗的將軍嗎?只能用李景隆這草包嗎?1、建文帝是有能打仗的將軍的,耿炳文將軍(防守著稱)、徐輝祖和盛庸(無奈只是李景隆的輔助)
朱元璋在上位之初,已經把很多的優秀將領給殺掉了,例如:徐達、常遇春、劉基、鄧愈。
但是現在還是有一些將帥可以擔當打仗的大任的,雖然與明朝那些開國將軍相比有些差距。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叛亂,建文帝命耿炳文率領三十萬大軍(實際上只有十三萬)出師北伐。
此時耿炳文已經六十五歲了,帶兵能力有所下降,攻城對他來說不是一件易事,而且他是以防守著稱的,主動進攻不是他的強項,雖然耿炳文把朱棣拖了很久,使其有了點後勁不足,使其軍隊士氣有所低迷,但是朝廷的一些官員只想快速解決掉朱棣,不想再耗下去了。
隨後耿炳文被撤了,由庸才李景隆上任北伐將軍。
徐輝祖和盛庸雖然是一代良將,卻只是李景隆的左右手(輔助)且不受重用,沒有實權。可能是因為徐輝祖的大妹妹嫁給了燕王朱棣,讓建文帝不敢放心地把兵權交給他,事實證明建文帝對於徐輝祖是多疑了,徐輝祖始終是效忠建文帝的,當時燕軍逼近南京時,徐輝祖並沒有逃跑,而是組織士兵繼續抵抗燕軍,最終因為寡不敵眾,退回自己父親徐達的祠堂。
在燕王登位後,下令緝拿徐輝祖,他也不甘示弱,永不投降,最終被幽禁在魏國公府裡。
2、李景隆無愧是一個草包,只會紙上談兵
李景隆,是明朝開國功臣李文忠的兒子,出生在貴族之家,從小就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李文忠之前是明朝的曹國公,他去世後,他的兒子也接了他的位置,李景隆在朱元璋時期已經得到了重用,“出練軍湖廣、陝西、河南,市馬西番”,建文帝上位後,更是對李景隆信任有加。在燕王發動“靖康之變”後,李景隆在方孝孺、黃子澄、齊泰三位昏臣的支援下,建文帝命令李景隆帶領五十萬大軍揮師北伐。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李景隆果然不負燕王的期待,知道李景隆不比耿炳文善於用兵、縝密,所以燕王竟然能夠以三四萬人打得五十萬人雞飛狗跳,當時李景隆在攻打北平時,“都督瞿能攻張掖門,垂破”,這時李景隆竟下令停止攻城,讓人非常不解,最終讓守軍獲得了喘息之機,拿下北平城的大好機會流失了。
驚呼!這李景隆真是會紙上談兵啊。
之後李景隆被撤職,各官員紛紛上書希望讓李景隆以死謝罪,不過建文帝並沒有答應,而且還派他去向朱棣求和,後駐守金川門。結果這足以改變整個明朝的歷史了。
這下李景隆徹底背叛建文帝了,李景隆自開金川門,讓朱棣不費吹灰之力奪取了南京。在朱棣稱帝后,還重賞了李景隆。可以說,建文帝是如此信任李景隆,把自己的五十萬大軍打沒了,都沒有任何的怪罪之意,到卻被李景隆背叛了,只能說建文帝選錯了人,讓自己的皇位又拱手讓人了。
總的來說,建文帝是有能打仗的將軍的,例如耿炳文、徐輝祖、盛庸。但是建文帝自身也是一個庸君,用了庸才將軍李景隆,都是讓建文帝失位,讓燕王篡位成功的原因。
-
15 # 這些歷史要讀
雖說,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期,透過血腥殘酷的手段,幾乎把大明開國的那些功臣悍將都剷除殆盡。但到了建文帝即位時,實際上他身邊也並非無可用之將。除了李景隆這位後世公認的“草包將軍”外,當時南軍當中也有像老將耿炳文、鐵鉉、盛庸、平安等幾位通曉軍事、能征善戰的將帥。
比如耿炳文,作為明太祖時代碩果僅存的大明“老革命”,其在軍中的資歷最為深厚。耿炳文早年承襲父職,屢敗張士誠的軍隊。後來又跟隨常遇春、徐達參與明初北伐,為大明天下立下了不少戰功,最終以軍功獲封長興侯。
儘管耿炳文也算是身經百戰、老成持重的將帥,但他的軍事才能卻有個顯著缺陷,那便是“善守不善攻”!事實上,耿炳文的主要戰功,基本上都是靠守城守出來的。比如早年對付張士誠的軍隊,耿炳文在永興衛一守就是十年之久,期間屢次以寡敵眾,成功擋住了張士誠十數次進攻。也或許是因為耿炳文這種特性,朱元璋認為他不具備藍玉、傅友德等悍將那樣的危險性,因此才得以保全。
後來在靖難役初,耿炳文這種“善守不善攻”的軍事缺陷便表露無疑。起初,建文帝原本是以耿炳文為大將軍,率軍進討燕王朱棣。然而,耿炳文卻在真定被燕軍殺了個大敗。所以,建文帝才改以曹國公李景隆代替他作為南軍主帥。
又如盛庸和平安兩員將領,作為南軍陣中的後起之秀,兩人在靖難役中的表現,是可圈可點的。尤其是盛庸,應該算是朱棣最痛恨的南軍大將了。在東昌一戰,盛庸率軍沉著應戰,張開軍陣放進朱棣所部,再以兵包圍數重,將其逼入絕境。最終,幸得燕軍大將朱能率番騎拼死來救,朱棣才得以乘機突圍而出。此戰,燕軍傷亡慘重,大將張玉也戰死陣中。
後來在夾河之戰,盛庸又率軍力戰,再斬燕軍大將譚淵。若不是突如其來的沙塵暴,改變了戰場的態勢,朱棣此戰能否取勝還真很難說。
至於平安,雖說他的名字給人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可人家打起仗來,卻是個狠人。在白溝河一戰,作為南軍先鋒的平安,一上陣便接連擊敗燕軍將領房寬、陳亨二人,逼得朱棣親自上陣,衝入陣中。而平安更是越戰越勇,在交戰中還差點刺中朱棣。若非朱高煦及時率援軍趕到,朱棣恐怕也難以全身而退。
綜上所述,當時建文帝其實並非無將可用。無奈建文帝卻一根筋的選用徒有虛名的李景隆,致使本來坐擁全國的人力物力的南軍,在一次次慘敗中大耗元氣,最終被朱棣有機可乘,率燕軍直插南京,取得了靖難役的勝利。
-
16 # 白起106_54043
李景隆不算草包,他練兵還是有一套的,加上那麼多軍隊,只要不是白痴,哪怕失敗幾次,也不要緊,用人堆都可以堆出勝利來,只不過被建文自己下的命令毀了一切。
-
17 # 天道酬勤36
建文朝不是沒有能將,打得朱棣找不到北的就好幾位,東昌府一戰,盛庸把朱老四打的抱頭鼠竄,折了大將張玉,精銳盡失,朱老四被揍的懷疑人生,恨不得追隨姚廣孝當和尚算了。
白溝之戰,平安兩次大敗朱老四,等朱四打到南京,又讓平安一噸胖揍,差點要了朱老四老命,要不是朱高煦及時趕到,估計朱老四就見他爹去了。
朱老四圍攻濟南府,山東參政鐵鉉,一個官糧的文官,硬生生守了濟南府三個月,讓朱老四急得直冒泡,後來打算使陰招,撅河放水淹城,鐵鉉一看,這還了得,趕緊對朱四說:王爺,別打了,我們投降,您進城來接收吧。朱四樂的鼻聽泡都出來了,顛顛的跑去濟南府,打算收編鐵鉉,哪成想剛過護城河,到了城門口,天上咔嚓掉下一塊千斤閘,啪嚓一下把朱老四騎的馬頭給砸爛了,嚇的朱四亡魂皆冒,趕緊換馬逃命,差點老命不保。回過頭朱老四氣的直跳腳,拉出大炮就要轟城,鐵鉉直接在城牆上掛上了朱元璋的排位,衝著朱四大喊:來來來,有本事你往這兒轟,你不怕你爹活過來削你,你就往這打。氣的朱老四差點心臟病犯了,嘎一下抽過去,濟南府沒打下來,灰溜溜退回北平。
所以建文朝不是沒有能人,這三位就一度讓朱棣鬱悶到懷疑人生。只是朱允炆自己不會用人。
順便說一下這三個人的結局,盛庸後來投降了朱棣,朱棣為了拉攏人心,沒殺他,但是心裡始終不得勁,總會回憶起那些不美麗的過往,乾脆指使御史陳瑛,沒事參盛庸一本,盛庸一看,得,這是惦記上我了,我自我了結吧,盛庸於淮安自盡。
南京城破後,平安被活捉,朱棣手下想被平安胖揍的經歷,恨得牙根疼,非要宰了平安,朱棣大手一揮,別介,兩軍交戰,各為其主,再說他還是我老爹乾兒子,我不能殺自己兄弟,留著吧。這樣平安被軟禁在北平,永樂七年,朱老四在看奏章的時候,忽然問了下面人一句話:平安還在嗎?(平保爾尚在乎?)平安得著信後,看來還惦記著我呢,不勞你操心了,我自個兒結束吧,平安自殺。其子繼承了他的指揮使俸祿。
最慘的是鐵鉉,被朱棣凌遲處死,全家流放,妻女籍沒為奴。是下場最慘的一個。
-
18 # 哎呀呀哎呀不得了
南京城破,朱允炆知大勢已去,邊飲邊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良將賢臣兮已殺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我今舉火兮燒廟堂,去見爺爺兮朱元璋!”歌畢,舉火自焚。
朱允炆一縷魂魄飄飄蕩蕩,哭哭啼啼,見到爺爺朱元璋,沒來得及開口,便被朱元璋一通臭罵。
“老子,呸,爺爺給你留下大好江山,這才三年,就被你葬送。自古以來,有哪個帝王只用三年能敗光錦鏽山河?還有civilian來見我?沒有碧用,哭有屁用!”
別看朱元璋一個71歲糟老頭子,然而身體硬朗,曾以69歲高齡還給朱允炆留下一個小姑姑。朱元璋聲音洪亮,一身煞氣,一頓咆哮,差點讓朱允炆忘了來找爺爺的目的。
朱允炆嚇得渾身篩糠,戰戰兢兢,汗不敢出。突然想起自己也是皇帝,怎能如此沒出息,使勁兒雙腿崩直,頓了頓神,回罵道:
“你這個糟老頭子壞得很,給我留下江山,卻殺光了守江山的人。李善長、馮勝、傅友德、藍玉、朱亮祖等等,給我留下一兩個,我也不至於輸個光光,褲衩都不剩!”
朱元璋看著自己最喜歡的孫子,本想繼續呵斥,沉默有頃,嘆了口氣:
“我的傻孫兒呀,你錯怪爺爺了。我耽心你鎮不住這些功臣悍將,這才滅了他們。但我給你留下老將耿炳文,此人老成持重,赤膽忠心,尤其善守,不動如山,留下他幫你守江山,原本是爺爺的萬全之策,唉!你卻偏偏強令他進攻,焉有不敗之理!”
朱允炆一時怔怔地看著朱元璋,不知如何回答,只聽朱元璋接著說:
“文臣我替你物色了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他們長於治國,不通戰陣,迂腐有餘,機變不足,若在太平盛世,他們可幫你富民強國。可是我沒想到我那四兒會來爭你的江山”。
“武將除了老將耿炳文外,少壯派爺爺為你選了徐輝祖,可堪大任,軍事韜略不弱於我那四兒,更兼平安、盛庸都是不可多得的有勇有謀的戰將,奈何不被你重用,偏要一再重用草包李景隆。一個文官鐵鉉在濟南可擋四兒一個月,想那四兒用兵也不過如此。”
聽到這裡,朱允炆想想果然如此,啪啪啪啪啪啪啪連扇自己耳光,兩片臉腫起老高,後悔自己不會用人,懊惱不已。朱元璋見朱允炆扇自己耳光的手停不下來,接著說道:
“也是我害了你,請了一幫酸儒教你治國之道,導致你仁慈有餘,果斷不足,沒有狠辣手段。所以,四兒只要造反,你早晚都是失敗。徐輝祖建議你扣押四兒的兒子為人質你不肯,還捆住前線將士手腳,不准他們傷了四兒,如此婦人之仁,這仗還怎麼打?兵再多將再廣,也是隻輸不贏的局面。那李景隆也不完全是草包,知道你早晚是輸,運輸大隊長當的不錯”。
至此,朱允炆已經沒有了脾氣,混蛋不配有脾氣,垂頭喪氣的走了。只聽朱元璋的聲音繼續從背後傳來:
“好在天下仍是我朱家的。四兒行事果斷,狠辣象我,是親生的,我喜歡!”
-
19 # 江湖小曉生
朱元璋在朱標去世後,一頓操作猛如虎,把手下能打仗的將領,該收拾的都給收拾光了。尤其是在收拾藍玉的時候,一口氣帶走了1.5萬人,其中一堆能打仗的猛將。
這麼做,美其名曰,給自己的孫子朱允炆掃清障礙。可是同時,這麼做也給朱允炆造成了一個巨大的麻煩,那就是他無人可用了!
在朱棣發動靖難之役以後,朱允炆傻眼了。周圍沒什麼可用之才啊!所以他只好把自己的發小李景隆派上了戰場。
結果李景隆倒是很客氣,先後出兵累計100萬人,差點被朱棣打成了光桿司令。很顯然,這哥們不是去討伐朱棣,而是給朱棣送兵馬去的。那麼朱允炆身邊真的無人可用了嗎?其實仔細找找,還是能找到那麼一兩個的。
一、老將耿炳文。別以為朱元璋一個能打的都沒給孫子留下,耿炳文其實就是朱元璋留給朱允炆的重磅武器。不過這個時候的耿炳文已經65歲了。
年輕的時候,耿炳文的戰鬥力,那是相當強悍的。耿炳文在長興與張士誠大戰十多次,從來沒有過敗績,死守長興長達10年之久,愣是沒讓張士誠前進一步。
由於耿炳文功勞甚大,所以在安排功勞簿的時候,耿炳文和徐達一樣,位列一等,由此可見耿炳文有多牛了。
這次靖難之役爆發以後,朱允炆的確也啟用了耿炳文。首次出征,便讓耿炳文帶隊。耿炳文帶著13萬大軍到達真定,在滹沱河兩岸紮營。
結果朱棣突然襲擊耿炳文大營,剿滅了9000人的先鋒部隊,而且還斬殺了潘忠、楊松兩位大將,導致莫州失守。
甚至耿炳文的部將張保主動投降了朱棣,並且作為內應迫使耿炳文再次戰敗。連續多次戰敗後,耿炳文只好龜縮進了真定城中,堅守不出。
其實這個時候耿炳文手裡還有10萬大軍,完全是可以翻盤的。只要等到他調整好戰術以後,朱棣就佔不到便宜了。
結果就在這個時候,朱允炆聽從了黃子澄的建議,居然把耿炳文給撤了下來,讓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成為了大將軍,取代了耿炳文。
這一重要的無腦命令,使得耿炳文部,在李景隆的指揮下,幾乎全軍覆沒。李景隆倒是跟個沒事兒人一樣,又從朱允炆那兒拿了60萬大軍。
可以說,如果繼續讓耿炳文與朱棣交戰,那就不會有後來那麼頹敗的場景了。至少光靠拖就能把朱棣給拖垮了。
二、後起之秀盛庸。盛庸在朱元璋手下,做到了都指揮的職務。到了朱棣謀反的時候,盛庸本來是跟著耿炳文討伐朱棣的,結果李景隆來了以後,他又跟李景隆後面混了。
1、大敗燕軍,奪回德州。不過盛庸真正爆發,是在跟鐵鉉合作的時候。當時李景隆已經第一次戰敗,逃亡到了濟南。這個時候盛庸和鐵鉉主要負責防守濟南。以至於朱棣連續攻打濟南長達3個月,都沒能把這座城給啃下來。
而且盛庸趁著朱棣心浮氣躁之際,在夜裡偷摸著出城偷襲,大敗燕軍,順便收復了德州。此後盛庸便被任命為平燕將軍,主要負責前線作戰。
2、斬殺張玉,重挫燕軍。當時盛庸駐防德州,和徐凱駐防的滄州互為犄角。結果朱棣二話不說就攻佔了滄州。盛庸倒是不慌不忙,和朱棣正面打了一場。
朱棣想要在側翼騷擾盛庸,結果人家不吃這一套。無奈朱棣只好正面衝鋒,卻被盛庸的人馬包圍了起來。
在突圍的過程中,大量燕軍被火器打傷,最可惜的是,朱棣手下大將張玉,居然在突圍中戰死了!這一戰中,朱棣的精銳部隊基本都給折損光了,朱允炆總算鬆了口氣,認為有盛庸在,他的江山不愁了。
3、斬殺大將譚淵。朱棣休整好人馬以後,再次出兵。盛庸則與朱棣正面交鋒,朱棣作戰很有章法,先用步兵在前推進,再用騎兵在側翼突襲。
盛庸力戰之下,居然還斬殺了對方大將譚淵。甚至連朱能和張武都差點把小命丟在那兒。盛庸這邊也很慘,手下大將莊得、皂旗張都戰死了。
雙方損失都比較嚴重,不過燕軍似乎更加受挫,因為他們沒有退路,除了造反成功,就是全家被誅,你說他們有什麼退路呢?
所以第二天雙方又硬碰硬殺了一陣,結果還是忽悠身份。就在這天下午,颳起了沙塵暴。燕軍趁亂突襲盛庸部,盛庸不敵,最終慘敗。
此後盛庸就沒什麼鬥志了,在淮河南岸戰敗,退守長江後,在六合與浦口都相繼戰敗。等到朱棣攻克南京後,盛庸只好選擇了投降。
其實盛庸是被朱允炆給害的,當初盛庸將朱棣大軍重重圍住的時候,如果用強弓硬弩和火器交叉出擊,肯定能宰了朱棣。可惜朱允炆有令:不允許傷了我的叔叔!
三、先鋒大將平安。這個平安可不是唱歌的那個明星,他也是明朝的一位大將。在靖難之役中,平安的表現也是相當出色的。
李景隆取代耿炳文後,平安便成為了先鋒大將。早在建文二年,平安就曾經帶著一萬多騎兵擊敗過朱棣。
建文三年,平安得知盛庸兵敗後,在單家橋和朱棣大軍交戰,結果大敗燕軍,還抓了燕軍大將薛祿。
薛祿跑了以後,在滹沱河之戰中,平安再次擊敗薛祿。等到朱棣打算出兵大名的時候,平安切斷了燕軍的糧道,使得朱棣十分頭疼。
此後平安更是從真定出兵萬餘,直奔北平府而來。可惜朱棣的援軍來得快,要不平安能破城。不過這一戰也迫使燕軍提前北歸,不算無功而返。
建文四年,朱棣再次來襲,平安帶著4萬騎兵與之交戰。平安斬殺了對方大將王真,逼迫朱棣親自出戰。可惜這次沒能捉到朱棣。
兩軍對峙多日後,平安斬殺朱棣大將陳文,此還差點當場誅殺朱棣。可惜朱棣命大,你一點辦法都沒有。況且朱允炆的那道命令還在呢!
最終平安在靈璧之戰中,由於南軍聽錯了訊號,導致大亂,從而被朱棣活捉。平安的確是先鋒大將裡比較優秀的一位了,可惜他上頭沒有一個好領導。
總結:朱允炆手裡能人不少,他偏偏要用李景隆。除了耿炳文、盛庸、平安以外,其實朱允炆手裡還有不少人才。你比如說徐達的兒子徐輝祖也是一位人才,而且對朱允炆死忠。
不過由於徐輝祖的妹妹嫁給了朱棣,所以導致朱允炆並不能徹底相信徐輝祖。其他人也有這麼個情況,誰讓朱棣是朱元璋的兒子呢!
所以朱允炆只能信任李景隆這樣的少年玩伴,甭管李景隆的才能如何,就衝他的忠心朱允炆也足夠放心。結果帶頭給朱棣開門的,恰好就是這個李景隆。
參考資料:《明史》
-
20 # 飛奔而來的橙子
當然不是。
朱元璋給朱允炆留下來的將軍還是挺多的,人才也不少,大多如李景隆一樣是軍二代,比如徐達的兒子,傅友仁的兒子,湯和的兒子等等,可以說,明朝大部分的軍隊都是站在朱允炆這邊的,包括雲南沐家等軍中貴族也是支援朱允炆的。
那朱允炆為什麼要用李景隆呢?一方面,李景隆之前的表現確實不錯,朱元璋也很器重他,朱允炆順手拿過來用也是理所應當的。另一方面,就是朱允炆識人不明瞭,畢竟是一個20出頭的小夥子,被齊泰等人灌了迷魂湯找不著東西南北,他知道個啥啊。明明手下那麼多大將,就算剛開戰時不在京師,要知道戰爭可是打了三年,怎麼也能到應天府勤王了,偏偏朱允炆啥也不懂。
當時發生了什麼我們現在也無從所知,洪武31年到建文4年這幾年的記載比較少,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都不多,所以關於當時朝中發生了什麼我們不太清楚。
我認為,朱允炆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典型,完全是朱允炆的個人因素,才使得朱棣能上位,在皇權至上的年代,這種事很多也是不可避免的。
回覆列表
燕王評價李景隆志大而無謀,喜專而違眾,……數子皆匹夫,徒恃其眾耳。如此草包,連對手都嗤之以鼻,建文帝卻用他做帥,不敗才怪。建文帝用這種草包做帥,是國家沒人可用嗎?當然不是,建文帝手下還有一個能征善戰的大將——徐輝祖,他曾多次擊敗燕軍,讓燕王相當忌憚。
燕王造反後,徐輝祖也率兵抗敵,並多次擊敗燕王,成了燕軍最忌憚的朝廷將領。在齊眉山大勝燕軍,士氣正盛,徐輝祖想再接再厲擴大戰果時,突然接到朱允炆詔書讓他回南京。徐輝祖一走,朱棣乘勢反攻,總兵何福被迫撤退,淮北官軍孤立無援,最終被燕軍打敗,局勢徹底逆轉。
朱允炆為何寧願用李景隆為帥,也不願用徐輝祖為帥?因為徐輝祖是燕王朱棣的小舅子。朱允炆雖然信任他,但有所保留,建文帝害怕徐輝祖反叛自己,使自己會輸掉一切。朱允炆的這種擔心,也無可厚非,但考慮到當時的實際情況,他這樣犯了一個嚴重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