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九州心理
-
2 # Secret小柒
“打”說白了就是一種懲罰的手段,還是最低階最無能的懲罰手段,打的多了,就會出現一個不說真話的孩子。孩子做錯事都是有原因的,先去問清楚真正的原因,再去看看是否真的需要懲罰孩子,如果懲罰,要選擇有效的手段!打還是越少越好。
-
3 # 百世樂活
對於教育孩子問題,說起來都覺得很簡單,很多家長們也都知道不能打罵孩子,可是事情真的到了自己頭上,忍無可忍的狀態下,教育孩子的任何理論都不記得了,隨之而來的就是先解決了自己的滿腔怒火。其結果是問題的愈演愈烈,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那麼孩子到底要怎麼來教育呢?這個我要從習慣用打孩子來作為教育手段的家長特徵說起:
第一,家長武斷,不允許孩子有不同意見,往往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遇到問題要求孩子執行就好,並沒有跟孩子講明道理,孩子一旦脫離了軌道用打罵來解決。
其結果就是孩子表面上暫時承認了錯誤,按照家長要求去做了,卻沒有解決根本問題,而造成孩子經常處於焦慮不安甚至有說謊情況的發生。
第二,家長的情緒控制能力差,心智不夠成熟或教育的經驗不足,而難以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往往喜歡用粗暴這種短平快方式對待孩子。遇事不冷靜,火氣沖天,且有這火若不發出來誓不罷休之勢。
其結果呢?孩子會覺得自尊被傷害,會有反感情緒甚至跟家長對立。家長這種粗暴情緒往往也會傳染給孩子,孩子遇事很容易出現類似的暴力傾向。
第三,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喜歡孩子之間做比較。不能更準確的瞭解自己的孩子,不能因地制宜。尤其是不瞭解很多疾病帶給孩子的如多動、焦慮、固執、健忘、孤僻、厭食、脾氣暴躁等問題,一味地認為這些都是孩子和家長的對立、調皮及耍性子等。
這種不瞭解,再加上打罵的雪上加霜,孩子很容易出現極端行為。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都是基於家長錯誤的判斷,對很多醫學常識教育知識的貧乏。
所以我說,打孩子不對,需要改變的首先是家長,在教育孩子問題上也是家長自我修正的一個過程,的確任重道遠,家長不易,孩子不易。
-
4 # 蓉城倩影
做錯事以後懲罰可以有多種多樣,打併不能起到根本作用,如果打有用的話,社會上就不會出現那麼多問題少年。要找到孩子犯錯的根本原因,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
-
5 # 曇花一現45455111
以前,一直覺得自己一定是個好媽媽,不會打罵孩子,自認為我的脾氣還好,但有時候還是會打他們,跟她們講道理,不管用的時候,脾氣頓時就爆發了,覺得只有打,他們才能記住,事實證明,打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代表全部,打後還是需要耐心的跟她們講道理,不然光打,反而會讓孩子越來越疏遠,甚至不願把心裡的真實想法說出來。
-
6 # 掌心的雀兒
一個是看孩子的性格,一個是看事情本身的嚴重度。
如果孩子是那種敏感內向,膽小懦弱型的,那就是以說服教育為主。如果孩子調皮搗蛋,你跟他說他根本就聽不進去,我這是寵你都無法無天的,那真的該事情光往底下出孝子。
第二一個就是看事情的嚴重程度吧,一般一些小事我覺得你也不要經常拿棍子去打,那樣就跟訓練效果形成條件反射沒有什麼區別,他最後根本就不怕,而且會對父母有一種反叛一下我的情緒。都要用在刀刃上,對吧?好多事情本身很嚴重,比如危害他人欺凌同學這種挺嚴重的事件,或者是傷害別人了,二孩子又覺得無所謂,那我覺得肯定還是要是有體罰的,畢竟真的扎到手上不知道疼,不打一頓也不長記性。
-
7 # 寳25852938
這得看情況,在說服教育不起作用的情況下,就狠狠來一頓,讓他從心裡深處牢牢記住,不是所有的事都可以隨心所欲的去做,打完之後還需要給予心理上的疏導,讓他自己能夠認識自己的錯誤,下次不會再犯!
-
8 # 寧宇與麥豆
孩子到底該不該打呢?我的育兒法則是:不能打。
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也經歷過耐心批評教育、打屁股和教育與懲戒相結合的過程。
在很多的育兒寶典中,育兒專家們是強烈反對用暴力的方式來教育孩子的。可是,在實際教育過程中,家長的苦口婆心經常換來孩子的無動於衷。比如不收拾玩具,任性的哭鬧等等。
家長們對孩子的行為雖然看不過,但仍經常默唸“親生的,親生的”。實在忍不住了就“動手解決”,那種心情真的是誰帶孩子誰知道。
嘗試過暴力之後,發現孩子的表現並沒有好轉,反而與家長越來越疏遠,完全倒向了姥姥的懷抱。特別是在跟孩子談心以後,孩子說不喜歡爸爸打人。於是,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並改變策略。
在家裡,我會給孩子“封官許願”達到自我管理的目的,比如,我讓孩子當“班長”,班長的表現就是有責任心,能夠率先垂範。所以,再以後家裡收拾衛生,整理玩具,孩子都是衝在前面。
孩子畢竟是孩子,自控力差。犯錯誤的時候,我就讓他罰站。罰站不是體罰,而是固定在一個地方站“軍姿”,既能適當懲戒還能糾正身體錯誤姿勢。
經過這麼折騰下來,孩子跟家長的關係越來越好,親子關係也越來越和諧。
-
9 # 農村人輝哥
我感覺教育孩子可以適當的小打,但是不能打得太兇.教不嚴師之惰。其實中國古代這種思想雖然在今天不被世俗認可,但是棍棒下出孝子這是真話.以前的學校都掛著一個匾.《溺則無授》就是說如果你溺愛孩子就別送來.送來我也不教。以前的父母沒有不打孩子的.皇帝上課雖然不被打.因為皇帝是天子.平民打不了.所以古代有的皇帝可以代罰.就是找伴讀給你捱打.其餘的不管王爺,阿哥都可以被打。
呵呵說道這裡我就再給你講講普通老百姓怎麼對待,教育孩子的.古代的打孩子,並非今天的虐待,暴打。古代打孩子一般都用戒尺,扇子,柺杖這幾樣打孩子.你試想一下.戒尺,扇子打手心,屁股只是傷之髮膚.不想今天.要麼不打孩子.要麼就打半死.還有像柺杖雖然殺傷力有點大但是用柺杖的人打你的都是祖輩.《奶奶.爺爺》老了沒力了.而且孔子曾經說過.孩子捱打的時候要跪在父母.祖輩靈位,學生就跪在孔孟牌位前受責.如果父母老師下狠手是可以跑的.你在拿古今做個對比,現在就在你周圍有些孩子還對父母大吼大叫.甚至惡語相當對不對.古代是沒有這回事的.你縱觀古今5000年的歷史.古代除了皇家.就沒有弒父弒母的人.而今天,你每年都會聽說好幾回的.虐待老人之類的事件,你恐怕已經聽習慣了.所以打孩子是該打的.但不是暴打.你可以用柳枝.尺子.之類的打兩下.讓孩子記住教訓即可。
-
10 # help婚姻調解專欄
家暴是指對家庭成員進行的暴力性行為,因此打孩子也是家暴。愛之深,責之切,家長的焦慮和急切我能理解,但相對於學習,親子關係更為重要,身心健康也重要。如果是因為學習習慣,學習能力,那我們就學習如何幫她,找到適合教育,幫助她的辦法,這樣比打罵教育更行之有效。
-
11 # 春柳葫蘆絲與電吹管
現在的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很多家長最為頭疼的,前幾天看了幾段影片,一些孩子脾氣大痛打父母爺爺奶奶而多數大人任由孩子打罵而不敢還手,看完很是氣憤,這裡首先是大人太過於溺愛孩子而產生的後果也有可恨的地方。還有的孩子在學校胡作非為教師不敢管,造成這樣的局面問題出在家長身上,長期的溺愛養成了孩子自我為中心受不得半點委屈,性格越來越壞。我也認可"棒子底下出孝子"一說,最起碼得讓孩子對家長尊重,愛心孝心是必須有,養成良好的習慣,有感恩之心,因些對孩子有一些適當的懲罰是很有必要的。
-
12 # ss餘念
正確的教育方式才會讓孩子健康成長,“打”只不過是一種手段,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可能會使孩子的心靈受到創傷,長此以往,一個好孩子也會變成壞孩子,孩子更多的是需要家長從小多陪陪他們,不要因為工作怎麼怎麼繁忙,都是為了孩子這樣的藉口而讓孩子內心變得孤獨,性格變得孤僻,把自己的時間多留一點給孩子,他才會更好的成長。
-
13 # 新鄉小塵塵
個人意見,還是要先教育,孩子跟大人思想一樣,都是吃軟不吃硬,如果你打的話可能事情會更惡劣,我們首先要平靜下來,好好了解一下孩子為什麼這樣,也許是我們疏忽他了,單純依靠打,孩子是沒有未來的,走上社會也會有恐懼,一個快樂的童年可以治癒一生,一個悲慘的童年可以毀了一生,打是行不通的,謝謝邀請
-
14 # 豆豆喜歡看動漫
怎麼說呢 按道理是不應該打 有時候真的把家長氣的想發瘋 現在的孩子真的很難教育 像我們八零後感覺那個時候的孩子比現在的孩子好管 感覺那個時候的孩子比較聽話 也懂事 也知道心疼父母 現在的孩子感覺只知道自己吃飽不餓 不知道體協父母 現在也很少有家長打孩子 感覺現在的父母和那個時候的父母觀念不同 那個時候父母的理念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 現在父母一般都給孩子講道理 讓他們自己去認識錯誤 所以現在的孩子不要隨便打罵了 家長要好好去跟他們溝通
-
15 # 黑農小胡
不應該
現在的孩子叛逆心理太強了,現在最好用的辦法是和孩子做朋友,不要拿父母的身份去壓他,而是拿朋友的角度去幫他改過錯誤,不怕範錯誤,就怕越來越壞。
打不解決問題的。而且會和你越來越遠。
也可以採用獎勵的制度,但是這個偶爾用用還可以。
-
16 # 廣豐小陳
作為2個孩子的家長,來說說我的意見,打不打得分事情的情況,如果是成績不好,那就不能打,要以輔導教育為主,結合現代社會外面的一些事實來耐心講道理,不讀書,沒文化未來是什麼樣子的。我有時候就會帶小孩到我的工作環境去,讓他感受一下。
如果是做錯事犯錯,那就不一樣了,該打就要打,比如說我大兒子吧,在上小學六年紀時候玩王者榮耀把她奶奶微信上打遊戲花了300塊錢,後來我手機紅包密碼被他偷看到了,把我材料費充王者榮耀買面板前後花了4萬多,這個時候能不打嗎,好好的修理一頓,長點記性,要不是成績一直以來都在前五名,氣的我書都不想讓他讀了。
所以說打不打要看什麼事情,嚴不嚴重,不是我們作為家長父母看孩子這裡不對,哪裡不對,心裡氣就打,我小兒子老師天天打電話投訴作業沒做,經常在黑板底亮相,這打他能改變什麼呢?
最後對待孩子的問題要理性,千萬不能激動,要搞清事情的前因後果在決定打還是不打
-
17 # 柳絮未央
不應該,無論你們覺得是否目前應該要,都不應該,因為畢竟是一條屬於你們的生命,而且是延續你的血脈的!相信因果定數,老天爺讓這個小生命的出現是有目的的!
-
18 # 武配配
孩子該不該打,我覺得要取決於,孩子犯錯程度,犯錯的型別。
調皮搗蛋,是孩子的天性,只要不是帶有危險性的,可以提醒一下,不要耍的過頭……
對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他能做到,尊老愛幼,不去欺負其它孩子,善待小朋友,這樣的話可美可贊!
孩子經常撒謊,順手拿了別人家的孩子的東西,偷摸了家裡面的錢……這樣的話可以邊打邊教育,下手一定不可以太重。
在學習方面,孩子作業馬虎,做作業時帶有一大堆的小動作,心不在焉,一會要喝水一會要尿尿的,這樣不可以,一定要嚴管嚴教,幫他去改掉這些毛病,不然會毀了孩子,多次管教不行,可以適當的來點輕輕的打……
孩子正在成長中,是不明事理的,當家長的要去揣摩,去體會!
-
19 # 淨水之力
首先孩子犯了錯,要嚴肅的給孩子說出錯的理由,讓他知道為什麼錯了。
其次家長日常生活中要遵守規則,講信用 ,這樣對孩子一視同仁,讓孩子養成守規則,講信用的好習慣。如果違反了規則,就應該受到懲罰,如何去懲罰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愛好,我的做法是每週給他10分的積分,5分的學習考核,5分的生活考核。
學習作業完不成,完成質量不好,書寫不規範,坐姿不端正,提醒後不改正,扣積分,學習積分與零花錢掛鉤,扣完5分這周就沒有零花錢了。
我孩子愛看遊戲影片,每週看一次影片的機會,每次40分鐘,早上起床叫三次不起來,不刷牙洗臉,書包整理不及時,上課遲到,就扣積分,積分越少,玩的時間就越少!
關於強制性,我認為必須有強制性,如果性格活潑的
-
20 # 樓外婁
孩子到底該不該打?我認為這是因人而異的,有些孩子根本不需要進行棍棒教育,因為他們在父母的說教之下就能夠明白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
但是還有一種孩子,他們真的非常頑皮,你說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他們根本聽不進去,還時不時犯錯誤,而你對他們進行說教他們還不服氣,這時只能進行棍棒來教育了,但要注意力度,不要太狠畢竟自己的孩子受傷了,自己會心疼的[淚奔]。
回覆列表
教育孩子是一個任重道遠的事情,但是現代的教育理念都是賞識教育,不建議打孩子。很多時候打孩子,是因為我們做家長的自己情緒管理不到位,打是打了,也許讓孩子暫時知錯了,害怕了,可是對於孩子心理成長並不好。親子教育,是一個雙向成長過程,孩子在成長,作為家長的我們也要成長。否則,一味的蠻橫,讓孩子聽話、乖巧、不犯錯,孩子會慢慢喪失自信心,不敢嘗試新事物,失去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