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花開的聲音8241

    1、說服教育法,說服是使對方放棄原來的觀點和認識,接受新的意見,努力使對方心服口服,有即時或可見性的收效。

    2、榜樣示範法,榜樣示範法形式主要有:偉人的典範、教育者的示範、同齡人中的優秀學生的示範。

    3、情感陶冶法,情感陶冶法的種類有:一、人格感化,即教育者靠自己高尚品德、人格以及對學生深切期望和真誠的愛來觸動,感化學生,促進學生思想轉變,積極進取。二、環境陶冶,即透過學校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環境使學生受到薰陶和感染。三、藝術薰陶,指透過音樂、美術、舞蹈、詩歌、影視等文化藝術活動,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影響。

    4、自我教育法,激起學生自我教育的願望。

    5、實踐鍛鍊法,實際鍛鍊法包括:

    一、執行制度,即讓學生按照學生守則、課堂紀律、作息制度等必要的規章制度進行鍛鍊;

    二、委託任務,指教育者或學生集體委託學生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務;

    三、組織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際的活動,如:學習活動、課外活動、勞動以及一定的社會實踐活動等。

  • 2 # Capricorn孫

    一、主題德育的理論依據

    1、科學人道主義理論

    科學人道主義理論起源於人本主義教育理論,人本主義教育是指以人為本的教育,它把促進人的發展和完善作為教育的最終目的,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和個性。21世紀,人本主義教育將呈現與科學主義相融合的趨勢,出現“科學人道主義教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的報告《學會生存》對此概念作了精闢的解釋:所謂“科學人道主義”,“它是人道主義的,因為它的目的主要是關心人和他的福利;它又是科學的,因為它的人道主義內容還要透過科學對人與世界的知識領域繼續不斷地作出新貢獻而加以規定和充實”。科學人道主義理論強調以科學主義為基礎(即以科學與技術的訓練為基礎),以人道主義為價值取向(即教育要人文化、人道化),實現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有機結合。

    2、“主體性”教育理論

    主體性教育是一種培育和發展受教育者的主體性的社會實踐活動。主體性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思想,是對傳統教育的繼承和超越,既保留了傳統教育的那些反映規律的共同特徵,又有獨特鮮明的個性特徵,即科學性(根據學生學習的客觀規律辦事)、民主性(民主平等的人際關係,尤其是師生關係以及由這種關係營造出的一種活潑生動、和諧的教育氛圍)、活動性(以活動為中介,透過活動不斷地將人類現實據為己有,不斷地將已有的心理品質表現出來)、開放性(把學生從課堂引向廣闊社會,並且在學校內部樹立開放的觀念)。

    3、教育系統論

    教育系統論把教育視為一個系統,採用系統分析方法,從系統觀點出發,堅持在整體與部分之間、系統與外部環境之間的相互聯絡、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等關係中考察研究系統,以求得問題的最最佳化處理。根據教育系統論原理,依據德性生成規律、德育規律,採用系統分析的方法,研究德育構成要素之間的關係以及德育和外部的聯絡,科學系統地整體設計德育環境、條件和機制,以尋求德育最最佳化的模式。

    4、心理學需要理論

    心理學家已經初步探明,人類行為一切動力都起源於需要,需要是人類動力的源泉。需要具有三個共同的特徵:一是物件性,需要總是指向一定物件的,這種特定物件或是物質的,或是精神的,因此,也只有某種物件才能使其獲得滿足。二是動力性,需要是人類從事各種活動的基本動力,一旦環境發生變化,或者發現了新的環境,機體就可能產生缺乏感,這種缺乏感就會調動集體的力量去努力達到新的平衡,因而產生動力;這種缺乏感越大,動力越強。三是社會性,人類滿足需要的範圍要比動物大得多,特別是那些高層次的需要,如求知的需要、審美的需要等,人類的需要是透過社會勞動並以文明的方式獲得,同時也要受理性和意志的調節和控制。所以,要了解學生行為的動力必須從需要入手;要學生能夠自主育德也就必須根據學生需要進行設計。

    5、新課程改革理論

    我國世紀之交的基礎教育改革明確提出了思想道德教育生活化的主張,指出德育要為學生的生活服務,德育要聯絡學生的生活,引導學生的生活。《若干意見》也把“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作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原則之一。200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強調了德育的實踐環節,對小學、初中生、高中生參加社會實踐的天數做了明確規定。2001年5月團中央提出少先隊工作要加強“體驗教育”。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強調了知行統一的原則,明確指出“既要重視課堂教育,更要注重實踐教育、體驗教育、養成教育,注重自覺實踐、自主參與,引導未成年人在學習道德知識的同時,自學遵守道德規範。” 這些都說明,讓學生在活動中進行體驗,自主感悟做人做事的道理;緊密聯絡學生日常生活開展活動,進行品德教育,已是大勢所趨。

    6、活動理論

    社會環境並不是直接的而是必須透過人的活動為中介起作用,人透過與物打交道,由此具體的認識和改造世界,透過參與一切的群體組成一定的人際關係系統,從而進行社會生活活動。在活動和交往過程中,進行自我調節,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社會規範和社會行為準則。

    二、主題德育的實踐依據

    1、樹立理念,與時俱進

    學校出臺《教育教學管理檔案彙編》及《教師工資實施辦法》後,廣大教職工的熱情十分高漲,並且近年來,我校一直秉承“讓校園充滿愛”的辦學理念,學校在建設發展過程中,堅持開展“三成”教育,教學上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實施分層教學,德育上積極探索主題德育,努力把教學管理、德育和校園文化建設有機結合,構築能使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的新平臺,開創了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新局面。

    2、領導重視,德育為先

    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德育工作,提出提升教育質量的口號,以教育質量提升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圍繞教育質量的提升,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每個月都有德育主題觀摩課的活動,形成了系列活動,有豐富的實踐經驗。

    3、凸顯特色,以點代面

    我校作為德育特色學校,全面推行素質教育。一是開辦了體藝特長班,二是開設了豐富多彩的校本課程,三是各類文體活動:科技文化藝術節、校園十大歌手賽、書法攝影繪畫展等,營造健康向上、生機勃勃的學生成長氛圍。

    4、周密安排,組織有序

    德育處加大管理與考核力度,對班主任實施主題德育的活動制定計劃,周密安排,召開德育論壇對主題德育活動進行交流、研討,使我校的主題德育活動朝著科學、有序的方向發展。

    三、“三成”教育及其內涵

    “三成”教育即“養成、成長、成功”教育。德育教育是一個多層次、多階梯的運動過程,對於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思想道德層次、不同的時域,理應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標。在南平八中德育工作實踐中,學校根據生源狀況,把德育過程劃分成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之間的關係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低階向高階,構成一個相互聯絡的發展整體。

    高一年段以“養成教育”為主題。“養成”教育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社會公德以及良好的品質和風範。我校以“誠信、協作、勵志、創新”為校訓,以培養學生學會做人為重點,注重基礎文明與道德素質的“養成”教育,學校制定的《南平八中學生守則》是規範學生一切行為的準則,南平八中政治教研組編寫的《南平八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讀本》是每個學生必備的讀物。在養成教育工作中,要求學生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每個學生要有自我教育的強烈願望;二是要學會分析自己的方法;三是要制定與執行個人的訓練計劃;四是在班集體中要形成正確、健康的輿論氛圍。透過以上措施,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日常生活做起,透過他律內化成自律,促使學生主動採取實際行動來培養自己的品德,時刻能用道德規範約束自己。

  • 3 # 鄰家五哥教育工作室

    目前中小學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大問題就是說教多於行動,堵截多疏導少,從而導致教育效果不佳。

    因此,我們需要採取體驗式的教育方法,加強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梳理與引導。

    一.體驗式教育是教育者給未成年人在實際生活和教學場景中去體驗、實踐和感悟的機會,在反覆的體驗中不斷反思和總結,最終生成自己的思想意識和學識,並以此約束自己的道德行為和學習行為,這就是“絕知此事要躬行”的效果。其基本模式是:實踐——體驗——反思——感悟——指導實踐——繼續體驗——不斷反思——思想和情感得到提升與進步,這是一個迴圈往復的體驗過程。

    體驗式教育是德育管理的重要方法,要求教師不能一味給孩子們講書本知識和空洞的道理,而是給他們機會在校內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在校外不斷參加社會實踐,去實際生活和學習中大膽體驗,由此健全自己的思想道德體系,規範自己的言行。

    二.變堵截為疏導。教育者正確的做法是以疏導為主,不把學生自由活動的時間控制死,而是給他們犯錯誤的機會,讓他們去盡情體驗。學生犯了錯誤,我們批評教育,幫他們改正,助他們反思,如果再犯,就繼續重複我們的教育過程,直到孩子養成正常的行為習慣,不再犯錯。

  • 4 # 家有初中生

    基礎教育主要是幼兒園加九年義務教育,基礎教育的德育開展就是幼兒園、小學、初中的德育開展。

    一、創設校園環境,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

    學校可以在各個班級中構建圖書角落,將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書籍放置到圖書角落,引導學生自主進行閱讀,再每週設定一節閱讀課,使學生舒緩自己的學習狀態,閱讀各種各樣的文化書籍,從而在輕鬆愉悅的閱讀過程中受到傳統文化的感染,真正學習到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同時,學校還可以利用校園中的有關裝置,貼出有關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圖畫,再借助廣播站,在休閒時間播放相關的小典故,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的薰陶,並在充滿文化氣息的環境中進行學習,樹立良好的品格,進而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

    二、在課堂上滲透傳統文化,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格

    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找到和傳統文化有關的知識,從而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品質。例如,在教學“論語”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深入理解“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段話,組織學生討論“在實際生活中,我們要怎麼做才可以達到反思的標準”,啟發學生,教育學生在生活中真誠幫人、誠信對人,成為努力且敢於負責的人,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實現健康成長。

    三、開展文化活動,促進學生具有健全的人格

    學校可經常舉辦針對傳統文化的辯論活動,讓學生根據傳統文化的優缺點進行辯論。然後,學生在贏得比賽後,學校要及時進行表揚並頒發獎品,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傳統文化。

    四、樹立榜樣,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介紹英雄黃繼光的事蹟時,可透過網際網路蒐集其相關的資料,使學生深刻體會到黃繼光的愛國精神和他堅強不屈的信念,指引學生學習黃繼光的愛國精神,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教師也可以給學生講解“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使學生學習到五壯士為了部隊犧牲自己的偉大精神,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讓學生能健康成長。總而言之,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任務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德育教育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學校和教師要利用傳統文化來開展小學德育教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全面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

  • 5 # 地理先生

    教育教育,我們經常說是教書育人,既要教人求知,還要教人做人,德育是教育中至關重要的,一個人有才無德那就是毒品!那麼平時是怎樣進行德育的呢?

    先說說小學,按照我的想法,小學的教育應當是活動大於課本知識,我們應當將知識和做人的道理設計在活動中!小學生是一張可書寫的白紙,正是能主觀認知一個世界的開端,所以德育不能馬虎!而小學主抓“習慣養成教育”!

    我在的那個學校,帶的是五年級數學,和教語文及英語的老師合帶一個班,她是班主任,我就是副班啦!一下子管著幾十號人,挺洋氣,我班對學生習慣養成教育主要體現在早、細、禮三方面。

    對於早,我們會說明天誰最早來到學校,然後表揚,表揚即可,無需物質獎勵,誰先說出這個知識點,同樣鼓勵讚揚。透過表揚來促進孩子敢為人先,早一步的品質。

    對於細,故意在地上扔點紙張,把掃把弄倒在門口,然後在黑板上寫上公德就在隨手間,等學生陸續來教室,很多同學看到黑板上的字,又想到那個掃把,才想起去撿,透過這麼一個活動,對於能彎腰提手的給予肯定(切莫大肆宣傳,以免孩子形式主義),道明,公德人人都應有,你們每人都有公德心,而它們就在每一件小事中,並不需要做了世人皆知的大事才算貢獻,舉手投足之間就是。

    對於禮,有集會一起行禮儀!說禮儀故事等。

    在高中,我帶的是潛能生班,各種厭學,各種品行差,於是,我提出班內德育為先,養成教育同樣花了大功夫,實行課間課中課後“原樣交接”,改變他們邋遢,懶的習慣!透過大班會、微班會,以點促面,從他們學習生活中提素材,在班會上激烈討論,讓他們正視自己!另外集會實行成排成行行走,讓他們懂得秩序!每月給父母、老師、同學各寫一封關於幫助與被幫助例項的信,讓他們懂得感恩!每次遇到節日,我讓他們自己策劃,自己弄,只有一個要求,讓邀請的老師都滿意!讓他們懂得自我規劃!每一學期都帶他們出去遠足80裡,讓他們懂得忍耐與艱辛等等。

    現在到的初中,還沒多久,以後再說!

    總之,德育的開展一定要寓教於活動,讓學生去參與,光講大道理是沒用的!

  • 6 # 視野天涯

    人這一生當中要接受三種教育,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而對一個孩子最重要的便是人生開始階段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孩子的第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的起點和基點也是最基本的基礎教育,家庭教育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那什麼是德育呢?在家庭基礎教育中,德育應該稱為禮義廉恥,思想道德吧,教育孩子要孝道,要感恩,總結幾點也是我們一起要做到的,

    1.不打罵孩子。

    從小受“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影響,自己對待孩子打罵式教育肯定是避免不了的,時代的進步,現在倡導的先進教育不打罵孩子,科學的家庭教育自然而然比打罵式教育要好。

    2.不說教教育。真正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的自我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不修不行,越修越行,言傳身教比說教更更有效果。孩子身上有問題,家長身上找答案。

    3.觀念要打破,孩子就是家庭的縮影,教育就是拼爹拼媽。真正的拼爹,是比拼父母的觀念,以及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處世方式。

    其實,我覺得教育的終極目的就是教育孩子做一個正面、陽光、積極向上的人 ,不知道我說的對不,

  • 7 # 廬州教書匠

    德育定義(一)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會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受教育者施加系統的影響,把一定社會的思想觀點、政治準則轉化為個體思想品質的教育。德育是實現全面發展教育目的的保證。在全面發展教育中,德育對其他各育起著靈魂和指導的作用,它一方面可以從思想上和政治上保證育人的方向,使學生沿著社會所 期望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又給其他各育提供動力和能源,推動學生智、體、美、勞等方面的發展,促進全面發展教育目的的實現

    德育定義(二)廣義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計劃地對社會成員在政治、思想與道德等方面施加影響的活動,包括社會德育、社群德育、學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狹義的德育專指學校德育。學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或階級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響,並透過受教育者積極的認識、體驗與踐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會與階級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動,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養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動。

    透過以上定義我們對德育已經有了大概得了解,那麼德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如何?

    德育的重要性

    在應試教育的壓制下,家庭、學校教育幾乎清一色地重才智而輕德育,以至於無數人感慨當今的青少年是垮掉的一代,是不堪重任的一代。而德與才的孰重孰輕,坊間一度流傳著這樣幾句話: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無才是次品,無德無才是廢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如果追溯,早在北宋時期司馬光就曾給出了最為精闢的論斷: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自古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才有餘而德不足也。

    從未成年人犯罪率可知,更多的家長、教師忽略了德育的培養,使學生在身心即將成熟的最佳施教年齡段,過早地品味到了生命的苦澀,甚至身陷囹圄。在自身承受著失足痛苦的同時,給家人、社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由此可見,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好壞,不僅關係到個體的未來成長,更是間接影響到整個民族素質的高低,乃至國家整體文明的優劣和續斷。

    瞭解完德育定義和重要性,我們再來談談德育工作如何進行。

    如何進行德育工作活動德育模式情感德育模式勵志教育模式

    具體內容:

    1.愛國主義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體主義教育

    4.勞動教育

    5.人道主義與社會公德教育

    6.自覺紀律教育

    7.民主與法制觀念的教育

    8.科學世界觀和人生觀教育

    方法:

    1.說服教育法

    說服是透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要求學生遵守道德規範、養成道德行為。首先要提高認識、啟發自覺、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這就需要運用說服的方法來講清道理,使學生明白,認識。只有學生的認識提高了,認識到道德的必要性,才能自覺去履行。我們學校是社會主義的學校,要把學生培養成為自覺的建設者,尤其要注重說服。說服的應用很廣,無論運用哪種德育方法,都離不開提高學生的認識,都需要結合運用說服的方法,但是僅僅強調或運用說服的方法是不行的。

    運用說服要注意以下幾點要求:(1)明確目的性;(2)富有知識性、趣味性;(3)注意時機;(4)以誠待人。

    2.榜樣示範法

    榜樣: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範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品德的方法。

    榜樣包括:典範、示範、評優。

    3.實際鍛鍊法

    鍛鍊:是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進行一定的實際活動以培養他們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鍛鍊包括:練習、制度、委託任務和組織活動。

    4.品德修養指導法

    修養: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經過自覺學習、自我反思和自我行為調節,使自身品德不斷完善的一種重要方法。

    學生品德的提高是一個能動的發展過程,它的成效同學生個人能否自覺主動進行道德修養緊密相關,學生的年齡愈大,他們個人進行的道德修養在自身品德發展中的作用也愈大,所以德育不得不重視學生的道德修養和提高他們的修養能力,如果沒有道德的修養,個人的進步就是不可能的。

    修養包括:學習、座右銘、立志、自我批評、慎獨等。

    5.陶冶教育法

    陶冶:是透過創設良好的,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方法。

    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和藝術陶冶等。

    運用陶冶時要注意:(1)創設良好的情境;(2)與啟發說服相結合;(3)引導學生參與情境的創設

    6.品德評價法(表揚、獎勵與批評、處分)

    德育的各種方法各有特點與作用,每一種方法都是進行德育所不可缺少的,但又不是萬能的,它們之間相互補充、配合,構成了德育方法的完整系統。青少年學生品德的培養,不可能透過個別方法來實現,必定是科學地綜合運用全部德育方法的結果。所以教師要熟悉全部德育方法,善於創造性地運用。

    7.角色扮演法

    8.合作學習法

  • 8 # 吳語時光

    黨中央提出“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已經表明德育工作是學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只有把立德樹人貫徹到教育事業發展的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做到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才能真正培養出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立德樹人的意思是培養有品德的人才。立德,就是堅持德育為先,透過正面教育來引導人、感化人、激勵人;樹人,就是堅持以人為本,透過合適的教育來塑造人、改變人、發展人。

    基礎教育學校怎麼更好的開展德育工作呢?我認為可以抓下幾點:

    1.以重大節日或社會熱點為契機開展德育活動,培養孩子的家國情懷和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2.以教室為主陣地,透過班隊活動和學科活動,滲透公民教育、社會公德教育等,培養孩子的健全人格。

    3.鼓勵孩子多參與家庭、社群活動。以體驗式學習方式進行德育教育。

  • 9 # 搏理數理化之巔

    德育即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道德以及心理品質教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務是,培養學生成為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具有社會公德、文明行為習慣、遵紀守法的公民。在這個基礎上,引導他們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思想覺悟,併為使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打下良好的基礎。

    中小學德育工作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思想品德形成規律,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教育為基本內容,循序漸進地開展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和革命傳統教育,道德和民主法制教育,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國情和時事、政策教育,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樹立健全的人格。

    國家頒佈《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小學德育綱要》、《中學德育大綱》是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基本依據。明確規定了小學、中學各階段的德育目標,教育內容和基本要求,以及德育原則、途徑和實施辦法等,體現了國家對中小學生思想、品德、心理品質和政治素質的基本要求。

    學校德育工作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其主要教育形式和途徑包括:小學思想品德課和中學思想政治課及各科課堂教學;學校、班級活動和管理;課外、校外社會實踐活動和共青團、少先隊和學生會組織工作等多種形式。同時,學校與家庭、社會密切配合,營造良好的社會育人環境,對青少年進行教育和薰陶也是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  還制定了《小學生守則》、《中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這是對中小學生思想品德行為的基本要求,也是每個中小學生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

    此外,透過勞動和勞動技術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念,良好的勞動習慣以及熱愛勞動的態度和生活自理能力,使學生掌握一些生產勞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 10 # 文昌雅士

    基礎教育德育開展有以下途徑:

    一是有一支德才兼備的徳育管理隊伍。

    二是有健全的管理機構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三是做好師生日常工作管理,教師、學生一日行為規範管理。

    四是多途徑開展育人活動:

    教學中學科課堂育人;利用重要節日開展相關活動,校內校外相關活動,實現活動育人;美化校園環境,實現環境育人;積極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實現文化育人;宣傳先進典型,發揮榜樣引領育人。

    五是搞好家校聯合,實現共同育人

    六是做教育科研,用理論指導實踐,科學育人

  • 11 # 茜芮尓

    基礎教育的德育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靠某個人、單位、社會群體也是很難做好的,我們不要把它們孤立起來,割裂開來,而是要有機聯絡在一起,整合能利用的一切有效資源,把它看成一盤棋下。既要統觀全域性,又要著眼於區域性個體。只有這些要素一一發揮效用,整個基礎教育的德育工作才能很好的開展起來。具體來談談我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思考吧!不當之處,還望同仁諒解!基礎教育的重要參與者:教育行政機構、學校、老師(班主任)、家長以及關心教育社會人士、教育團體。每個人和單位所處的位置不一樣,角色不同,它的功能和職效也不一樣。先來談談我最熟悉的:學校、老師。學校作為教育的主要陣營,離不開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小學設有少先大隊輔導員(學校德育領導)初中有政教處,設定這些部門,都是為了很好的開展學校的德育教育。大隊輔導員下設中隊輔導員,基本就是各班班主任,來負責學生德育方面的工作。每週星期一升旗儀式以及國旗下演講活動,就是對學生的一種德育教育。班主任以召開主題班會的形式,開展愛國主義的主題教育,其實就是在具體活動中對學生的一次德育教育。另外,學校應不定期的開展主題教育的家校聯絡活動。比如感恩教育,傳統孝道教育的主題演講活動,要求家長進校園,做客校園,和孩子們共同探討孩子的成長,這些有意義的活動的開展,都是德育教育。目前青少年犯罪也有很多,除了邀請民警來學校開展座談會之外,我們也可以讓學生走出去。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讓孩子們實地參觀學習,進行體驗,這樣學生感受會更深。基礎教育有這門一門課程是綜合實踐課程,我感覺農村學校對這個重視不夠,做的不夠好。其實,在我們身邊,在我們附近,就有很多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學校可有組織有梯度地帶領學生參觀,並進行講解,這樣開發一些校本課程資源,也是學校的一筆財富。另外,我們中國本身就地大物博,文化歷史資源豐富。要重視傳統文化教育,在一些傳統節日來臨都會放假,老師可以佈置一些有意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分組去調查採訪父母,親戚朋友,瞭解傳統習俗。多開展這方面的綜合實踐活動,讓孩子做賀卡,做手工、畫畫等活動為載體,更深入地體會傳統習俗的魅力!父母在平常生活中給孩子正確的三觀教育,樹立榜樣,無形中都會影響著孩子的思想教育!從細節著手,從小處著手,每一件小事都蘊含著美德教育。如公交車上主動給老人讓座等。現在也有很多愛國主義、青少年教育基地、博物館等等,都是可以領孩子多去參觀學習的。

  • 12 # 徐俠客遊記

    德高為師,身正為範!

    做好基礎教育的德育工作,老師的要求很高,在學生面前,能不能做到公平公開、認真誠懇、關心幫助每一個學生,這是很重要的,也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思想和行為。

    另外,教育方法要遵循孩子現階段的成長規律,用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方法,孩子才更容易接受並認可。

    可以多分享一些德育故事,多觀看一些教育意義比較強的電影,多到公園等參加一些志願者活動,讓孩子身體力行,自己體認。

  • 13 # 放眼量

    我國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立德樹人,德育排在首位,那基礎教育如何開展徳育工作,大多采取愛國主義,英雄人物,傳統美德教育等等,我認為最主要的應該把德育教育融入整個教育的全過程,每個教師都參與,透過管理育人,透過環境(壁畫、黑板報等)育人,透過教書育人,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是教育,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只要把德育人貫穿教學及管理始終,相信學生會成為人人君子,個個楷模。

  • 14 # 糊老師

    教育來講就是教書育人,然而從現在的教育形勢來看,學校和老師只重視到教書,輕視了育人。文化知識的掌握情況,有衡量的標準,可以透過考考試來分出高低。育人樹人品,也就是我們所講的德育教育,往往被忽視。基礎教育的德育該怎麼開展呢?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

    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專業的事讓專業的人去做。德育課就應該讓專業的老師來教,然而現在的道德與法制課,往往被變成了副科,由校領導或者是年紀大的老師去教,從某種方面來說,也就是變相的照顧他們。這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

    第二學校要開展多種多樣的德育活動。比如說比較常見的活動,週一升旗,學雷鋒,向祖國獻禮!植樹,尋找不文明的現象等等這些活動,這是一些很常見很常規的活動,在校園當中不能缺少,然而現在有的學校沒有或者有也不重視,甚至把它當成了一種負擔。

    學校和老師要提供平臺給學生展示的機會,任學生從小就認識到要做一個愛國愛校愛家的好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生活中哪些可以做,哪些應該去做,哪些不能做,不應該去做,要分得清好與壞。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品行。

    最後我覺得開展良好的德育,必須要有適當的獎勵機制。不同形式的鼓勵和表揚,樹立榜樣。

  • 15 # 1366493719

    基礎教育的德育幾乎停上十年以上。怎麼會這樣說呢?你只要留心整理孩子的思想品德教材和語數教材,一目瞭然,陳舊,嶄新,我不想在批評基礎教育的缺漏。好自為知!

  • 16 # 李險峰7

    必須從孩童時期抓起,早教育早獲益。男孩要引領陽剛之氣,崇敬英雄。女孩要按民族傳統教育,傳承東方女性的柔美。

  • 17 # 林鈺量

    小朋友的基礎德育培養要用正情實意言傳身教才行,首先家長要表達清楚小時候你的吃穿住用上學校,都是家庭和社會提供的,是社會其他人的勞動成果,我們要有感恩的心。

    二是,在家裡要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出門在外要遵紀守法,在學校要尊重老師,愛護環境及公共財產,節約用水用電,講文明懂禮貌,誠實守信,努力學習,快樂成長,

    三是,長大後也要像父母長輩那樣進入社會,發揮自己的才能多做有益於社會的事情,服務社會。

    這三點非常關鍵。

  • 18 # 喝罐紅牛

    社會基礎教育環境需要再改革,輿論導向很重要不要再崇拜娛樂明星,看哪個明星最有錢?開什麼豪車,住什麼別墅?

    家庭教育也很重要,父母要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榜樣,要求孩子要獨立,勤儉,善良要團結有愛,言而有信,父母要積極監督孩子的一言一行,有錯必糾,懲罰分明,引導孩子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學校裡邊德育教育最重要,德育教育的分數該提升,最先接觸社會是學校,最先接觸的團體是學校,學校人員眾多,每一個家庭,孩子又都不一樣,德育教育的老師素質要求特別高,為人師表,一言一行都影響到學生,現在有的老師素質太差,希望教育部門有些改進。

  • 19 # 天路悲歌

    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突出定位了德育在教育教學中的地位和功能,“唯升學率”“唯分數化”等功利化現象弱化了德育教育,侵蝕了教育本位,不可長久,必須糾正。

    一是要遵循德育教育規律,依據《大綱》設定內容,開足課時,確保陣地不丟失。

    二是要針對德育教育特點,密切與其他所有學科的聯絡,把德育教育穿插滲透納入其他學科教學評價的標準體系,打造“學校為主,家校共育;專職為主,大家來幫”的教學力量聚合機制,確保力量不分割。

    三是要重視德育教育評價,堅持引領學生“三觀”培育,及時評價,跟蹤評價,增強評價時效性、標準性,確保功能不弱化。

  • 20 # 平凡且快樂

    德育工作如何開展,是一項系統工程、複雜工程。德育工作要想取得預期的效果,步子要踏穩,思維要靈活,視野要開闊,工作要紮實,方式要創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為一個男人,怎樣才是對老婆好?怎樣才算盡到做丈夫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