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釣者老吳

    隨著春天的腳步越來越盡!清明節過後,春暖花開,柳絮飄揚,天氣越來越暖和,是春釣最好的時機,這時候正好是魚兒產卵過後,急需補充能量,魚兒咬鉤非常積極,所以清明節後,這是一年中不錯的釣魚季節,但是好釣魚不一定代表著整天魚口都很好,春釣最忌一成不變,所謂釣無定律,只有根據複雜多變的垂釣水域環境,魚情,靈活應用的方法,處理好在垂釣中的幾個關係,才能有很好的魚獲!

    春天的天氣變化頻繁早晚溫差比較大,清明節過後,早上很少有魚兒開口攝食,開口也到了9點以後,下午3點之後魚兒攝食是比較好的。

    還有一點清明節過後,風向對於釣魚也有一定的影響,垂釣的垂釣大中型湖庫時水面寬波浪大,所上風口和下風口魚兒的多少並不那麼明顯,當刮小風時下風口比較好,當有三、四級風浪時,宜在上風口作釣。

    水位變化對釣魚的影響所謂“漲水魚,落水蝦”,但有時候並不是那麼回事。當遇到大中雨漲水時,水質變得渾濁,影響魚的視線,水裡蜉蝣生物增加,這時候魚並不缺食物,不會貿然開口。而當水位大幅度下降時,魚兒產生恐懼感,會在更深的水域活動,所以此時出釣效果也不好。

    天氣變化對於清明節過後也有很大的影響,清明時節雨紛紛!忽冷忽熱的天氣,和下雨天,魚兒會比較懼怕、不太適應,在正常的生理機制未調整過來的時候,一般會蟄伏不動,所以也不會攝食,這就是我們垂釣時經常會遇見,剛開始魚口很好,後來釣著就沒有口了的主要原因。

  • 2 # 中閣

    先分析溫度,如果溫度低,魚的活性不好,你把這的魚釣沒了,就要換地方了,不換當然沒口了。第二就是你的窩料沒了,底下沒窩子了魚口也就少了,第三有大魚進窩了,小魚也就跑了,大魚對你的餌不感興趣,再有就是窩量打多了,魚吃窩料就飽,本身這時候魚吃餌就少。吃點就飽吃完就走了。

  • 3 # 釣魚人邊緣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初期魚口好,可能是因為提前打窩誘魚成果。魚越釣越少嗎?我們來看看原因。

    1.窩料已經被魚兒啄食殆盡,魚兒棄窩而去,拉餌作釣可釣魚但不能很好的留魚。此時應該改變餌料形態拉餌帶散炮或者拉餌帶酒米打頻率聚窩留魚!或者直接打幾十粒酒米,此季節釣魚切記窩料宜少不宜多,少打勤補。

    2.溫度的變化,有時戛然停口也為並非是窩料或餌料原因,溫度,水溫的變化對於魚的攝食慾望影響非常大,一些有經驗的老釣魚人對溫度和風向以及水流的把控非常好,我碰到過這樣的老人家,當魚口正旺時沒過多久他卻開始有條不紊的收拾釣具,問之才曉得人家認為這波停口就沒得釣了!很多釣友嗤之以鼻,但是當他走了沒多久,相繼的大家都魚口減少直至閉口!!!互相對視不禁啞然!回想起前輩說的,變天了再釣起也沒多大意思!經驗!

    3.打窩要明確目標魚,很多釣友都會犯的一個錯誤,擔心誘魚失敗從而打大窩重窩,釣魚前首先咱明確你此次的目標魚種,然後才能決定你打窩的窩料品種以及用量!釣鯽魚,鯉魚肯定是宜少不宜多,釣大個體的魚提前打重窩,誘釣相結合!適時留魚補窩。總之窩料太多,魚兒吃飽怎麼能釣的多!

    4.釣法調整,離底找魚層,習慣於剛離底時5CM每次的向上找,找到20CM後就10CM每次繼續向上找,找到三分之一時,開始自上(水面)向下每次20公分找,搜尋完全水層無果,那就換釣點吧!還有種方法就是直接飛鉛,找介面,如果餌料行途中有介面,說明魚沒落底要從新找魚層了!然後按照上面辦法找!

    5.換釣組,細線,輕漂,小鉤,小拉餌!不要小看釣組的重要性,會釣魚懂釣魚的人線組越用越小,出入門的人線組越用越大,其實不要擔心跑魚,我們先要確定有沒有魚,小鉤細線輕漂最靈敏,魚的警惕性也相應降低,當把魚口打活躍,補窩留魚時再換線組也不遲!

    6.保持安靜,輕聲細語把手機聽,3.6米你咳嗽一聲魚都驚!魚有沒有聽力或者它的聽力有多高我不知道,但是我試過多次,最遠距離水面嬉戲魚群30米,拍手魚兒瞬間炸散,去無蹤影,待安靜過後10幾分鐘嬉戲的魚兒才重新回覆如初!如果我們野釣時突然猛一聲,我想魚口恐怕也要緩一下吧!更何況是經常看到三五釣友聚在一起噴雲吐霧吹牛皮!當然如果5.4的竿子2米以上的水深,應該也不會有太大影響吧!畢竟不知魚的聽力有多強,臺釣這一點上要和谷麥釣的好好學一下,到每個窩點都是無語腳步輕!所以你要跟一個蹲在窩點谷麥釣的盆聊天,十有八九他不會理你,還有站在一些有經驗的釣魚人旁為不要多語,其實他並非不尊重你,反而是你打擾了他靜靜的釣魚!

    7.恭喜你,窩裡的魚被你釣光了!我們經常想一個窩會有多少魚,我釣過水庫5小時不停口魚獲幾百條(是條不是斤),當然這個要看資源,大水面魚群大,小水面魚群小!有段時間流行釣友用探魚器,小河溝先打窩誘魚然後探魚,窩裡魚群大些的有幾十尾,小的不足10尾!!!所以說你釣光了這幾十尾,就算是悟空來了他用的也只能是定海神針啊!

  • 4 # 山東海廟強子

    春季垂釣經常出現明明魚口很好,突然之間魚口變慢或直接停口。釣魚人肯定感覺哪裡出現了問題,在經過餌料味型,調釣方法的改進後仍不見好轉,影響魚獲的因素有很多,我們來具體分析。

    ①溫度升高:清明時節已是晚春季節,垂釣的最佳時機是清晨太陽剛剛升起至十點左右,隨著溫度的升高,魚的活性下降,有時在淺灘處能看到魚,很少開口覓食,這種情況春季經常發生,但不會直接停口,由連口到慢蹦再到停口。

    ②及時補充窩料:釣魚人前期做窩把魚留在窩點,後期垂釣沒能及時補窩,加之很多釣魚人喜歡用活餌垂釣,窩點沒有足夠的窩料,魚會越釣越少,最後導致停口。

    ④跑魚驚窩:線組搭配不當,出現跑魚,子線太粗出現擋口,浮漂的訊號不明顯出現錨魚現象,都會影響魚獲,尤其是鯉魚,生性膽小,如果受驚嚇,短時間內很難再次進窩。應及時對垂釣做出改變,魚口好時適當的讓口,主抓漂亮頓口,減少錨魚現象,才能把魚留在窩點。

    ⑤魚層問題:魚類對水溫以及水中溶氧量非常敏感,突然的變天,水溫或氣壓會發生變化,魚會尋找適合的水溫聚集,釣魚人應及時改變釣法。

  • 5 # 樂漁晨希

    “勸君莫食三月鯽,萬千魚仔在腹中。”很老套的話了,個人經驗,剛開春時因為一冬的休息,溫度有所上升,魚也有了進食的慾望,所以剛開春的時候溫度雖然不高卻也有收穫。進入四月份各地溫度不同,春天也正式登場了,又是一個萬物復甦交配的季節!所以這期間的魚都忙著造福後代,沒心思覓食的!各地溫度不同所以不能概而論之!交配時期的魚進食慾望低,攻擊慾望比較強,眾所周知鯉魚是比較溫順的魚類了,不過鄙人不才,曾經在清明前後路亞過一條正口鯉魚!路亞車禍常見,正口這種溫順的魚類比較罕見,所以個人認為交配季節的魚進食慾望低,領地意識強!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6 # 小韓6227

    冬去春來,在清明時節,由於春暖花開在經過冬天的冬眠後,魚開始復甦、河裡的蟲草也開始生長和復甦,這時魚會大量,覓食、交配繁育後代,同時也是最容易上口時節。但是到了黃梅季節夏天、氣溫升高、河裡缺氧氣就不易上口了。

  • 7 # 愚者論漁

    釣魚這個事,講究天時地利,清明前後,其實並不是特別適合釣魚,因為這個節氣,正好是春夏交匯,溫度上升的一個節點;

    只要熬過清明,基本上氣溫都會保持一個穩中有升的趨勢,但是並不排除偶然來一場小寒流,會導致突然而來的降溫,因為氣溫是時暖時低,所以導致魚口上比較雜;

    如果我們在天氣適宜,微風陣陣的天氣出釣,經常會遇到打窩即開口,甚至還有著不錯的連竿,但是,魚口越來越慢,一直到全然無口,這期間,主要的因素,有這麼幾種:

    1、魚沒了

    這並不是一個搞笑的答案,而是一個客觀事實,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清明前後,往往是鯽鯉草擺籽的週期,而事實上,在魚擺籽的期間,給口的魚,往往都是沒有擺籽,亦或者已經擺籽結束的魚。

    正在擺籽的魚,是不會進食的,這是魚的生理原因,根本沒有任何的解決辦法,而清明後,隨著溫度回升,水溫適宜,正是魚擺籽的好時期,將還未擺籽和已經擺籽結束的魚釣完,那自然就沒什麼魚口了。

    2、窩點的窩料打的太厚了

    在正釣中,打窩不僅要分魚情,更要分季節;在春釣,尤其是清明前後打窩,如果是釣鯽,可能大拇指肚大小一團酒米,就能釣上2~3個小時,如果是釣鯉,拳頭大兩把玉米就能保證一上午的誘聚;

    主要是因為,這個節氣的魚,其食口、食量也就這麼大,打的再多,給口咬食鉤餌的魚也就那麼多,反而容易把其他進窩魚給餵飽了,既然吃飽了,自然就沒有咬鉤鉤餌的可能性,具體表現,就是魚口越來越慢;

    3、釣點附近水位發生變化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這詩詞,就說明,但凡清明,必然雨水多,而雨水一多,勢必會導致水位發生變化,而這種變化,是很持續的,可能垂釣當天,是晴朗的,天氣是合適的,但是上游可能正在下雨,導致水位上升;

    那麼下游的水位必然也會上升,相應的,水溫也會發生變化,一旦水溫發生了變化,那魚口會越來越差,一直到沒有魚口,都是完全可能的;

    4、有肉食魚或者大體型魚進窩

    這種情況,不僅僅是清明,在春夏秋三季出釣,都會遇到,因為大魚在水底 遊曳,除非會蹭線、撞漂,亦或者換氣吐出魚泡或者產生魚花,否則,從水面上根本無法觀察;但是進窩魚還是會逃之夭夭;

    魚口自然就全部閉停,而且大魚往往有巡遊的習慣,也就是來回遊曳,一直到把散窩的窩料都吃完,才會離開,這更會導致長時間無魚口;

    5、有突然的噪音源,或者釣到了大魚

    到釣點附近有突然的噪音源,而且比較持續,亦或者我們釣上了一條大傢伙,留魚的時間還比較久,那麼釣點附近,在1~2小時內魚口很差,甚至沒有口,就是很常見的事情了;

    當然,除了以上五種原因,還有其他的可能,但是,總的來說,以上五種原因,機率最大,那麼,是不是我們除了束手,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呢?當然不是,如果出現連竿的魚情,我們補窩、續窩後,還是沒任何好轉,那就需要按照下面的步驟來操作了:

    1、開幹散的散炮餌

    我們隨便找點腥香的粉狀餌,不限味型,不限比例,適當的用拉絲粉調一下狀態,然後能保證附鉤,拋竿時不脫鉤即可;

    2、抽2~3分鐘的頻率

    基本上我們以較快的節奏,在原釣點附近,持續抽窩2~3分鐘,可以形成一個面積較大的霧化區域,目的很簡單,就是透過霧化、香腥的餌料,看看能不能吸引小雜魚進窩;

    如果能,就說明是窩料的問題,也可能是釣點出了問題,因為小雜魚不太害怕噪音,而釣點的霧化區域比較大,小雜魚也不太擔心大魚的捕食;

    那麼我們只需要距離原窩點至少50米的位置,重新打一個新窩,很快就會有魚口了;但是,如果霧化的餌料完全沉底,小魚都不進窩,那基本上就不是窩料的問題,而是水溫發生了改變;那麼我們就要換個思路;

    3、重新開拉餌,打行程找口

    一旦水溫發生了變化,導致的結果,就是魚群變層,繼續底釣,肯定是沒口的,所以,我們用原先味型的餌料,改開拉餌,換長漂腳、吃鉛略大一些的浮漂,改打行程;

    持續打上5~10分鐘左右,就算沒有實口,但是虛口、假口,多少會給一些,那我們再重新調釣,專門打行程也可,改搓餌釣離底也可以;

    但是如果大了5~10分鐘左右,什麼動靜都沒有,那就建議收杆吧,說明就是第一種情況,給口的魚基本上被釣完了;

  • 8 # 鳳凰寶寶00

    春季垂釣經常出現明明魚口很好,突然之間魚口變慢或直接停口。釣魚人肯定感覺哪裡出現了問題,在經過餌料味型,調釣方法的改進後仍不見好轉,影響魚獲的因素有很多,我們來具體分析。

    ①溫度升高:清明時節已是晚春季節,垂釣的最佳時機是清晨太陽剛剛升起至十點左右,隨著溫度的升高,魚的活性下降,有時在淺灘處能看到魚,很少開口覓食,這種情況春季經常發生,但不會直接停口,由連口到慢蹦再到停口。

    ②及時補充窩料:釣魚人前期做窩把魚留在窩點,後期垂釣沒能及時補窩,加之很多釣魚人喜歡用活餌垂釣,窩點沒有足夠的窩料,魚會越釣越少,最後導致停口。

  • 9 # 涉途戶外

    清明時節,是大部分魚產籽結束的時段,一個冬天未進食,加上甩籽前魚基本不進食,清明後的魚甩籽基本結束,急於補充體力需要大量進食,造成這個階段的狂口期。

  • 10 # 胡人913

    釣友你好,很高興交流這個問題!影響魚開口的因素很多,如氣溫、氣壓、風向、溫差等等。最近幾天我野釣鯽魚也都只是釣早上,大慨就是7:00到10:00左右這段時間,因為下午基本沒有口(我4號的守了一天下午釣了一條)。個人覺得從10:00以後魚口減弱甚至是沒有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1.氣溫升高。其實個人覺得現在的溫差比較大,早晚的時候趕緊冷但是中午可以到30度左右。魚是變溫動物,它們對溫度的感受比較強,氣溫稍微有變化它們都能感受到,要是變化太大魚就感覺不舒服,甚至會死亡。這段時間的溫差就比較大,隨著水溫的變化魚就感覺不舒服,所以也就不動口了。

    2.起風了,水溫降低。其實個人覺得,要是在夏秋季節起風了是比較適合釣魚的,因為水中含氧量不足。但是現在這段時間風個人覺得不適合做釣,因為目前水溫其實只是表層的高,但是起風了就會使水上下層流動,水溫降低,魚就不喜歡覓食,所以這段時間起風了魚不動口。

    3.要麼大風,要麼沒風。現在這天氣,要麼風很大並且風向不定,要麼是一點風都沒有,直接悶的要死,魚就缺氧。兩種情況魚的活性都不好,所以魚就不動口。

  • 11 # 大漁與魚

    清明前後釣魚是主要看你的針對性釣什麼魚。比如鯽魚,這個時候鯽魚我認為腥香餌,或者腥香餌料加肉夾饃,雖然紅蟲和蚯蚓是萬能餌料但是不聚魚這個是導致魚越釣越慢得原因。還有中午時候大多數都是沒口的這個時候不能越釣越慢要保證一個頻率。到了兩點半左右魚口自然會好,還有當浮漂沒動作時,需要小幅度提竿,應為野生魚怕聲音大這也會導致窩裡有魚不敢吃餌料的原因。總之一點野釣也要講究線組的,建議浮漂不要用過分太大調製5目左右即可精確找低,大線和子線合理搭配,你的魚獲自然不會少。這只是建議,最後友情提醒野釣請遵守自然環境愛惜環境,把自己所有的餌料袋和吃的垃圾帶走扔到垃圾桶。

  • 12 # 哏都老張愛釣魚Vlog

    清明時節後經常會出現陰雨天氣,而當清明雨水過後,溫度都會慢慢的提高。不過也正是由於清明節後多會出現陰多晴少的天氣,這就使得這段時間裡氣溫變化十分頻繁,這個時候作釣難度是很大的,不過也並不一定是毫無收穫,只要大家知道在這個時候作釣的技巧和方法,要想有好的漁獲還是可以的。

    首先,大家都知道魚類是一種變溫的動物,所以無論是連續的高溫還是低溫,對於魚兒來說,造成的影響遠沒有水體溫度突然轉變所造成的影響大。 如果溫差有很明顯的變化,一般來說就會導致水裡的魚兒突然停口不再攝食。而清明節後,溫差往往都是很大的,這時候魚口有時候好,而有時候不好,那麼大家就要根據不同的天氣和時間來做出相應的出釣調整。

    那麼,怎麼在清明前後選擇出釣時間呢?一般來說,有經驗的釣魚人通常會在上午十點左右出釣,而到了中午的時候水體溫度就會達到最大化,那麼這時候魚口也會稍微好一點,所以在清明一開始的那段時間出釣,我建議要選擇在中午水溫上升的一個小時左右進行作釣,這時候是一天中魚口最為穩定的時間。到了清明節的後期,氣溫會慢慢的提高,那麼大家儘量選擇在早上出釣。

    其次,清明節後用什麼餌料釣魚好呢?我認為還是用活餌作釣的效果最好,當然也可以使用商品餌,不過要注意把商品餌的狀態調整為以軟黏為主,用黏軟的商品餌不僅能夠避免小魚前來搶食,還可以在沉底以後慢慢的霧化,起到了誘魚的效果。

    最後,談談線組的使用問題。在清明後作釣,有不少釣友都喜歡用小鉤搭配細線來作釣,這樣看上去釣魚效果不錯,實際上我認為這是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提高靈敏度和中魚率,做到大小通吃。可萬一要是遇到線組承受能力以外的大魚時,就看個人的技術嘍,大家在這方面要想好取捨,哈哈。

    總之,我們釣魚人在作釣過程中,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應變才好。當然,這純屬是我自己個人對於在橡皮壩下釣魚的一些理解和看法,只是提供一個建議,希望一起交流和進步。天下釣友是一家,祝大鯽大鯉,享受釣魚帶給我們的快樂。

  • 13 # 假如愛有天意carina

    總是聽人說一年四季魚情不同,釣法也不盡相同,可是很少人知道知道在氣候變化比較大的季節,每個月的魚情都會明顯不一樣。就拿春季這個黃金釣魚季來說,早春,仲春和暮春魚情就明顯不一樣,特別是到了4月份以後,魚情會明顯和現在不一樣。如果作釣策略不進行調整,還真不一定能釣到多少魚。希望新手釣友看完之後能夠在釣魚的時候時刻警惕這些變化,從而及時調整作釣策略。

    中午不再是好釣魚的時機

    當然了這個和地域有關,不同的地區魚情也有所不同,反正越靠南方魚情變化得就越快。在以往的時候水溫低,魚的活躍度不高,只有在中午的太陽把水溫升上來之後魚口才會比較好。但4月以後這種情況就很少見了,大中午的反而更不好釣,強烈的陽光會讓水裡的魚分散,上浮,覓食慾望低,不僅釣位難選,而且魚層變化快。反而在早晚時分水溫比較穩定,水裡的魚兒都老老實實的在水底活動,只要釣位選好了連竿不難。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早上去釣魚一開始魚口還不錯,到了10點以後魚口就停了,中午一個魚口都沒有,而且還不是你一個人沒口,大家都沒什麼魚口。

    魚產卵食慾低

    春天的魚之所以好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魚兒需要大量的食物補充營養用來繁衍下一代。但到了4月很多地方的鯽魚就開始產卵了,產卵的過程是比較痛苦的,魚兒也沒什麼覓食的慾望。而且產卵後需要一段時間來恢復體力,這段時間覓食慾望都不夠強,等恢復體力後反而有個小高峰期。不過好在魚兒產卵是分批的,雖然魚口少一點但也不至於空軍。如果有選擇的話路人甲建議這段時間釣別的魚,比如說鯿魚,黃顙魚之類的,鯽魚不吃餌也別死守它,有這個耐心死守那也可以試著釣草魚,不比鯽魚過癮嗎?

    小魚鬧窩越來越多

    隨著氣溫的穩步上升,水裡的小魚也會越來越活躍,有時候上個星期去釣魚還感覺能連竿,這個星期去釣的時候水裡就隔三差五的上小魚了。遇到小魚比較瘋狂的時候,釣法,餌料調釣上都要做出及時調整,不要再延續以往的高霧化,比重輕的策略,可以黏一點,硬一點,餌團大一點,釣鈍一點。保證餌料順利到底之後經得起雜魚的考驗才能把目標魚釣上來。不過你也別發牢騷,趕緊抓住機會釣吧,不然等到春夏交替的時候魚更難釣。

    陰雨天比晴天更好釣

    對大多數釣友來說都喜歡在晴天釣魚,但並不是所有大晴天都好釣,特別是從初春開始大晴天因為水溫比較高的原因很多釣友刻意去釣晴天。但是到了4月以後這就不一定了,大晴天的魚更容易離底,也更容易出現氣壓下降的現象。反而陰天,多雲天,下雨天這些天氣魚比較喜歡在水底活動,只要選好釣位就不愁漁獲。特別是下雨天,雨水會將大量的食物衝進水裡,在水體渾濁的地方很容易釣到大傢伙。

    釣魚這個事,講究天時地利,清明前後,其實並不是特別適合釣魚,因為這個節氣,正好是春夏交匯,溫度上升的一個節點;

    只要熬過清明,基本上氣溫都會保持一個穩中有升的趨勢,但是並不排除偶然來一場小寒流,會導致突然而來的降溫,因為氣溫是時暖時低,所以導致魚口上比較雜;

    如果我們在天氣適宜,微風陣陣的天氣出釣,經常會遇到打窩即開口,甚至還有著不錯的連竿,但是,魚口越來越慢,一直到全然無口,這期間,主要的因素,有這麼幾種:

    1、魚沒了

    這並不是一個搞笑的答案,而是一個客觀事實,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清明前後,往往是鯽鯉草擺籽的週期,而事實上,在魚擺籽的期間,給口的魚,往往都是沒有擺籽,亦或者已經擺籽結束的魚。

    正在擺籽的魚,是不會進食的,這是魚的生理原因,根本沒有任何的解決辦法,而清明後,隨著溫度回升,水溫適宜,正是魚擺籽的好時期,將還未擺籽和已經擺籽結束的魚釣完,那自然就沒什麼魚口了。

    2、窩點的窩料打的太厚了

    在正釣中,打窩不僅要分魚情,更要分季節;在春釣,尤其是清明前後打窩,如果是釣鯽,可能大拇指肚大小一團酒米,就能釣上2~3個小時,如果是釣鯉,拳頭大兩把玉米就能保證一上午的誘聚;

    主要是因為,這個節氣的魚,其食口、食量也就這麼大,打的再多,給口咬食鉤餌的魚也就那麼多,反而容易把其他進窩魚給餵飽了,既然吃飽了,自然就沒有咬鉤鉤餌的可能性,具體表現,就是魚口越來越慢;

    3、釣點附近水位發生變化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這詩詞,就說明,但凡清明,必然雨水多,而雨水一多,勢必會導致水位發生變化,而這種變化,是很持續的,可能垂釣當天,是晴朗的,天氣是合適的,但是上游可能正在下雨,導致水位上升;

    那麼下游的水位必然也會上升,相應的,水溫也會發生變化,一旦水溫發生了變化,那魚口會越來越差,一直到沒有魚口,都是完全可能的;

    4、有肉食魚或者大體型魚進窩

    這種情況,不僅僅是清明,在春夏秋三季出釣,都會遇到,因為大魚在水底 遊曳,除非會蹭線、撞漂,亦或者換氣吐出魚泡或者產生魚花,否則,從水面上根本無法觀察;但是進窩魚還是會逃之夭夭;

    魚口自然就全部閉停,而且大魚往往有巡遊的習慣,也就是來回遊曳,一直到把散窩的窩料都吃完,才會離開,這更會導致長時間無魚口;

    5、有突然的噪音源,或者釣到了大魚

    到釣點附近有突然的噪音源,而且比較持續,亦或者我們釣上了一條大傢伙,留魚的時間還比較久,那麼釣點附近,在1~2小時內魚口很差,甚至沒有口,就是很常見的事情了;

    當然,除了以上五種原因,還有其他的可能,但是,總的來說,以上五種原因,機率最大,那麼,是不是我們除了束手,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呢?當然不是,如果出現連竿的魚情,我們補窩、續窩後,還是沒任何好轉,那就需要按照下面的步驟來操作了:

    1、開幹散的散炮餌

    我們隨便找點腥香的粉狀餌,不限味型,不限比例,適當的用拉絲粉調一下狀態,然後能保證附鉤,拋竿時不脫鉤即可;

    2、抽2~3分鐘的頻率

    基本上我們以較快的節奏,在原釣點附近,持續抽窩2~3分鐘,可以形成一個面積較大的霧化區域,目的很簡單,就是透過霧化、香腥的餌料,看看能不能吸引小雜魚進窩;

    如果能,就說明是窩料的問題,也可能是釣點出了問題,因為小雜魚不太害怕噪音,而釣點的霧化區域比較大,小雜魚也不太擔心大魚的捕食;

    那麼我們只需要距離原窩點至少50米的位置,重新打一個新窩,很快就會有魚口了;但是,如果霧化的餌料完全沉底,小魚都不進窩,那基本上就不是窩料的問題,而是水溫發生了改變;那麼我們就要換個思路;

    3、重新開拉餌,打行程找口

    一旦水溫發生了變化,導致的結果,就是魚群變層,繼續底釣,肯定是沒口的,所以,我們用原先味型的餌料,改開拉餌,換長漂腳、吃鉛略大一些的浮漂,改打行程;

    持續打上5~10分鐘左右,就算沒有實口,但是虛口、假口,多少會給一些,那我們再重新調釣,專門打行程也可,改搓餌釣離底也可以;但是如果大了5~10分鐘左右,什麼動靜都沒有,那就建議收杆吧,說明就是第一種情況,給口的魚基本上被釣完了;

    最後:

    其實在戶外野釣,指望能連竿連一整天,基本上就是個幻想,能連續有口,不求連竿,就已經說明今天屁股正,運氣好,人品爆發了,所以,勤動腦,勤動手,實在沒口,收杆回家不丟人。

  • 14 # 皓魚哥

    清明過後釣魚魚口好壞我覺得主要應該和溫差大有關係,早晚應該算比較涼爽,魚比較喜歡這樣的溫度,所以很活躍,吃餌也積極,接近中午隨著溫度的升高,魚漸漸的感覺這樣的溫度不舒服了,於是就找更適合的水溫層去了,這樣造成了我們開始釣魚魚口還不錯,後來沒口了,如果這時我們能找到魚換到那個水層去了,估計魚口也還不錯

  • 15 # 點口漁具

    雖說鯽魚是一年四季可釣的常規魚種,但尤其是大鯽魚也就是春天和冬天才有最多機會碰到的!

    清明後溫度穩定攀升,沒有明顯降溫情況,大鯽魚在甩籽完後慢慢會退向深水,近岸邊很難再釣到,因為它越大個體越機警,因為它天性膽小!鯽魚甩籽也有前後,所以感覺4月中旬還能再釣一點,但是量會越來越少。

    不過有些放釣水域因為面積有限,再有魚資源充足,那麼大鯽魚即使在清明過後,甚至在5月後依然可以釣的不錯!

    野河過了5月除非持久作戰,否則短時間是不可能釣到多的大鯽魚了!

  • 16 # 溶仔vlog

    按照傳統節氣,清明前後會下場雨,在這次降溫之後,氣溫和地溫,都會徹底回暖,不管是哪個魚種,基本上都會恢復活力,所以過了清明之後,開釣正當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魚的種類不同,生活習性不同,適合的出釣時間段,也是不一樣的。

  • 17 # 廣西街頭路人甲

    我從以下幾點給你做個分析參考。

    1.釣魚這個事,1分靠技術,8分靠運氣,還有一分就得靠經驗和常識了;運氣來了,多菜的菜鳥都能連竿爆護,還別管用什麼餌,運氣不好,任你技術再好,裝備再完善估計也有可能是空軍司令。

    2.當溫度特別高、特別低的時候,魚口極差,吸食鉤餌的力度都會很輕微,之所以水溫特別低、或者特別高的時候不建議出釣,上魚的機率太低了。

    3.水溫對於魚來說,可能重要性還高於溶氧,如果水中的溶氧不高,魚最多隻是活性不足,但是依然可以透過上浮來解決,但是水溫的變化,嚴重影響著魚進食、活動的慾望、活性。

    所以,我們只有瞭解了這些常識,在選擇出釣日期,確定釣點之時,才能更加精準,而這就代表著,我們的漁獲更多,更有保障。釣魚本來就是這一個考驗耐性的事。希望你天天上魚收穫滿滿[呲牙]

  • 18 # 縴夫的邂逅

    這個問題不復雜!因為清明節魚還在勝仔,早期產仔魚肯定要吃食,至於為什麼早晨過後魚就不肯開口了。是因為氣溫慢慢在升高。早,中,晚氣溫差別比較大,所以魚兒適口性就會減弱!當然就不好釣了!

  • 19 # 多一個腦子

    釣魚我也是業餘的,小時候在老家釣魚哪裡管什麼魚情,氣壓,餌料的。就是一根竹竿,一袋自己挖的蚯蚓,還有一根穿魚的繩子,哦,還有一罐泡酒的米。

    你的問題可能需要大毛老師這類專業的人來解答。不過我 清明節那天釣魚確實很邪門,河邊十幾個釣位,一個漁獲都沒有,而且是口都沒有。我們都說那天全國哀悼,魚也跟著默哀一天。這就是我們這些吃瓜群眾的神仙猜測!

  • 20 # 猴子扁卵

    我的看法是

    1.那時水溫低,魚活性不高

    2.水下的青苔能基本滿足食用

    3.板子後的魚不願成群

    4.魚的吃口很輕

    我的解決辦法是

    1.選擇水草邊窩點

    2.多打幾處窩

    3.餌料腥味重一點

    4.儘量小線組

    這樣情況可以改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秸稈怎麼處理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