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誠信689

    舊樓改造就要全部拆除重建一步到位,否則全都是白浪費錢財。因為好多破舊的樓房都是三十多年前建的預製板結構,裡面的裝置己經老化,如果只是縫縫補補起不到什麼作用,如果再加上安裝電梯每層樓都要砸個大門來進電梯,這樣嚴重影響到樓房的結構,說不定過不了幾年就變危房了。如果拆除重建成二三十層的樓房市容市貌換顏一新,既美麗了城市又節約了土地,這樣不好嗎?如今就安裝個電梯就叫改造了嗎?再說加裝電梯明顯是不合法的,會引起樓上樓下之間的矛盾。因為以前沒有電梯的,如今十幾二十多年了你來加裝電梯一樓肯定不同意的。

  • 2 # 使用者8037450357428

    老舊小區改造可以,關鍵是老舊小區建成已經幾十年了,有的已經破爛不堪了,安全都成問題,還有改造的必要嗎?安全問題誰負責。

  • 3 # 永樂

    城鎮舊改太好了,中央英明! 群眾擁護! 要高標準規劃設計建設.,最好實行拆除重建.! .不搞加裝電梯、改水改電之類的臨時工程,形象工程。一步到位別折騰。

  • 4 # waizug

    對於質量好的小區樓房有必要的改造,節約了新的土地開發,帶動了經濟發展,造福這些小區的老百姓們。大方向很好,我們這兒的小區有十年了,樓板是“澆鑄”的,牆體也可以。去年小區僅有10%單元安裝了電梯,沒有安裝電梯的各單元都是低層一、二戶因“採光”而反對,雖然三樓之上的住戶有老人們等現實問題迫切需要電梯,但終因低層少數人的“採光”問題而錯失良機。針對這個現象,希望政府的有關部門能重視。

  • 5 # 齊翠雲33

    首先要明確房齡多少年算老舊小區,如果40年的算,20年的也算,這個範圍也太大了。其實這幾年老舊小區改造一直在幹著,外牆保溫加了,門窗換了,散水重新做了,雨水管換了。政府沒少投資,但效果差,施工方層層轉包,偷工減料、質量粗糙,看不出有多大變化。這次又要弄水電氣,錢少花不了,還真不如拆除重建,建議35年以上房齡的拆,省得勞民傷財。

  • 6 # 使用者9912016607457

    北京二環裡的平房大雜院,簡易樓應先行先試做出表率。建議:把戶主是退休老人的一律整體遷到五六環外的配套新小區保障生活看病娛樂。騰出房屋改造成水電氣網入地齊全的新四合院或二層小樓具備住屋客廳廚房衛生間淋浴間的整體住房,賣給戶主是年輕人的北京人居住。解決資金問題,老人都搬走解決交通問題,年輕人也不用天天要取削老年卡了,也不用讓座了,也沒有跳廣場舞擾民了。市裡人也少了,減輕各方壓力。改造平房容易些,不像樓房按個電梯還吵來吵去,還得上向前一步費那麼大勁。

  • 7 # 愚人220775913

    首先我是支援舊房改造,但也要看什麼樣的舊房,對已經破敗不堪那還是推倒重建,否則浪費人力、物資、財力,就向有網友說的等一切改造完工,房子卻成了危房,得不償失。所以惠民政策必須精準,不能一鍋端,有改造價值的可以改,沒有就不要強改。

  • 8 # 菲兒15373251

    老舊樓已到報廢年限的不宜加裝,應全面格測,該重建的重建。個人集資建新電梯房,比加裝電梯強。 特別狹小的小區不宜加裝電梯,堵住消防通道。 有違規不交各種費用的也不該加裝電梯,以後調高費用,就更不繳各項費用了,建完可能面臨停運,浪費錢財。 政府既然能大手筆動用納稅人的錢補貼加裝電梯,更應該補貼租房家庭,他們連住的樓都沒錢買,比有樓住的更急需。還可以補貼高齡農民。他們以前也交過公糧,義務出工修過水庫,路等,應該提高他們的補貼。反正政府有錢,應該照顧的應公平對待,方顯是為普通大眾的政府

  • 9 # 依山映海

    慎重慎重再慎重!這並不是當前的急務,改完怎麼辦?四萬億光一年滋生的利息保守就有兩千億,為什麼不把這些錢用於製造業加大對中小企業的幫助呢?當前最大的困難在於就業而不是舊改,說實話二三十年前的舊房多數住的是有錢人或接近權力資源的人,對於這一部分人的政府補貼有點肥肉貼膘,民生,養老,就業才是急務,製造業壯大了就業也就穩了,試問改完以後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哪裡?為什麼不用這些錢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 10 # 楚伕

    舊房改造猶其加電梯可提高全體住房品質,只是受益不均而已,高層升值如武漢不過一千多而已,光線噪音佔公地都不過是藉口,小區內停滿的車都是高層住戶的?有電梯樓道也更安靜衛生了,主要還是看各地人的素養,只因一兩戶不同意把高層老住戶都擠走了單元住戶會更多更雜破敗的更快,誰都不受益。老年化是大趨勢,大家還是相互包容多向臺灣人民學習。

  • 11 # 琉璃彼岸6

    老舊小區存在諸多安全隱患,水電老化,非鋼筋框架結構,無停車位,房屋結構不合理,面積小環境差等等。為什麼不能拆了重建?!?!

  • 12 # 我是安德烈

    房齡短,結構大,佈局好的可以改。

    但老舊破小(八十年代前)的,改就無什麼意義了,只能推翻重建。如堅持改了也無實效,還得推翻重建,多花納稅人的錢!

    由於不同於棚改,無需現金安置,又不拿地。原址重建,成本很低。3一6層的房子推了建高層,多高出來的二十多層出售後可衝低建築費用。承建方也有利可圖。所以舊房重建由於不走棚改的路,國家基本不需出錢。只要做擔保給承建方的前期貸款就行。建好房後,安置完老住戶,剩下的各幢多出二十多層出售後就能輕鬆衝低重建費用。益國益家,地產商也有錢賺,物業也上了檔次。一石四鳥何樂不為!

    而且也不存在因電梯是否受益而扯皮帶來的麻煩!和加裝電梯的載荷,採光,干擾給一樓行成的干擾與不便!

  • 13 # yourande三葉草

    住建部的政策雖好但缺乏力度!建國七十週年了看看北京二環路內還有多少人住在破磚爛瓦堆砌起來的破房子裡!

    改造固然好,但很多衚衕社群

    透過修修補補,翻翻建建的改造改善不了大家的生活環境更滿足不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基本要求!

    重新規劃,推到重來才是上上策。讓那些清朝的破磚爛瓦,黑屋陋室們,讓那些地震棚們趕快從二環路內消失吧!人們翹首以待。

  • 14 # 使用者1854146899

    老舊小區改造存在多種矛盾,十幾二十年內的房屋基本沒什麼問題,也是很受歡迎的,可那些三十年以上特別是預製板樓房,由於那個年代蓋樓沒有質量標準,材料更是以次充好,住到現在已經岀現好多安全隱患,再加上從上到下沒有防水,地基下沉等已是破爛不堪,對於這樣的舊樓進行改造,除了水電暖氣,再貼之外牆保溫,刷一層塗料,外面好看了,可裡面卻還是慘不忍睹,要我說,那些三十多年的預製板樓,不在城中,也不在村裡,沒有任何服務設施的獨立小區能拆則拆,不留後患。

  • 15 # 珠峰血

    我不同意改建翻修,我家住在三樓,我反對安轉電梯等改建,20多年的老房子了,還有改建的價值嗎?雲南屬於地震多發地帶,原來修建的房子一是質量差,二是抗震級別低,再改得好,住在這樣的房子裡也不放心!要幹就拆除重建我倒是支援,否則改建真沒價值的,所以我會堅決反對改建的!

  • 16 # 球逛逛

    我的房子是75年單位修的宿舍,佈局不合理就不說了,上下管道是鑄鐵的,早已鏽跡斑斑,過道上牆皮脫落嚴重,廚房廁所防水不管用,住家戶對這種破舊房子也不想花錢處理,漏水嚴重,加重上下樓矛盾,影響生活質量。而且512地震時已經有裂縫。像這種房子要怎樣改造才合適?7月2號晚上的新聞一加一就是以改造老破小為話題,主持人問了專家這類房屋該怎樣處置,但專家為此也沒說個所以然。所以我覺得改造老破小不能一刀切,根據年限,破舊程度,能改的改,不能改的,或者治標不治本的,最好拆掉重建!

  • 17 # 睿智常人

    修修補補不如推到重新建,理由是所謂的老舊小區的房齡基本都是七八十年代,包括九十年代初期的,其結構,材料,房型,抗震,生活佈局,停車場,綠化,汙水排放,天然氣管道等都遠遠落後了現在社會發展的態勢,離人們嚮往的美好生活相差甚遠。老舊小區的重建也是拉動內需的一個很好的措施,可以釋放許多就業容量,激發相關產業的活力,更可以騰出許多城市空間,使城市更加充滿活力。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修修補補政策改變不了這些城市髒亂差,功能無序的頑疾,你去看看那個城市的老舊小區附近人行道不是停滿了汽車,小區裡無消防通道而言,沒有綠化,沒有活動場所,無公共廁所等。

  • 18 # 清水自清

    老舊小區改造,不能只出政策不出標準!什麼樣子的可以改,什麼樣子不能改?政策補貼怎麼辦?關鍵是不能增加百姓負擔!百姓已經很不容易了,不能為了拉動經濟造成百姓強制消費!百姓已經被房貸、車貸、教育、醫療消費的沒多少油水了!

    政策應該既改善了民生,又不增加百姓負擔,使百姓切切實實感受到幸福感和獲得感!

  • 19 # 使用者不知道

    首先,應該肯定的是老舊小區改造這個政策初衷絕對是好的。這一政策既可以帶動內需,促進經濟發展,又可以解決棄管小區閒置房的再利用,從而延緩居民購置新房、閒置舊房破房的衝動,利於穩房價。現在,大約估計,棄管小區閒置房最多。這個數量占房屋供給的比例應該很大。試想,晴天塵土飛揚,雨天臭氣熏天,治安隱患較大的小區,凡是有點資金能力的人都有放棄舊房換新房的衝動。這也是閒置房較多的一個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改造也充分體現國家對民生的重視,對於提升居民獲得感幸福感起到積極而重大的作用。其次,儘管這個政策如此重大意義深遠,如果不能精準落實,勢必會使政策效應萎縮,積極意義受挫。所以,精準實施,靶向治療是極其重要的。應該看到,之因為全國出現如此多的棄管老舊小區,甚至成為所有新建小區最終歸宿和城市環境汙染的源頭,均是物業制度建設問題。其實質、核心是制度框架設計缺陷。具體表現在,新建小區誰承包物業,誰掙錢。因為收的費基本全是利潤。等到二三十年以後了,所有的建築壽命基本都到了。這時候所有的物品均需要維修保養。小區新建時的物業公司掙到錢不幹了,解散了。以後誰承包,誰賠錢。想讓居民再增加物業費,居民認為,掙到錢的都不幹了,現在想在增加費用誰都不同意交費了。由此,全都成為棄管小區。棄管小區成了所有小區物業的最終歸宿。看看棄管小區現狀,尚不如略好點的鄉村。最後,精準解困招法。改革物業制度框架設計。原物業制度框架設計:房管局不管小區物業,將一個完整的房分割成幾塊,產權、交易、登記、變更、測量、規劃、驗收等都歸房管局管,將小區物業這個與實物緊密相關的事項交由市場化管理。利益驅動必然導致:掙錢時候(也就是新建小區)都掙搶承包物業公司。等到二十多年,小區老舊了,誰都不願意承包。小區變為棄管小區。所以,如果交由房管局管,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房管局總不會掙錢的時候搶著去管,賠錢的時候揣著錢解散了吧?這裡可能涉及一個人員和資金問題。如果能夠借本次改造之機,將棄管小區甚至將所有小區基礎設施維修改建完之後,可以考慮所有或先將棄管小區交由房管局管理,人員不足可以面向社會招,資金由居民繳納物業費解決,或者收支兩條線、以收定支等辦法都可以解決。若還有不足,地方財政寬裕的地區,財政再給補貼一部分,這樣才能一勞永逸,才是治本之策。由此還可以解決房屋質量監管責任不清及缺陷問題。即:當下是房管局負責房屋及設施質量驗收,而其質量到底如何,只有居民使用了才知道。原來的制度設計體現的弊端是:小區基礎設施等建築壞了,物業公司推說房屋質量問題,需要找開發商,開發商黃了,跑了,找不到了也就沒人管了。如果房管局接收物業,驗收是你,管理還是你,甚至開發商的管理都是你,出現問題找你是正常的,責任也清晰。由此才不枉費政策設定之初衷!否則,即便是本次改造完畢了,可是日後的維護保養仍是一個問題,若干年後,又會重蹈覆轍,甚至更甚!

  • 20 # 手機使用者92981311080

    老舊建築年久失修是該維修了,我認為有幾點要注意:維修施工往往質量不好,粗糙,沒過幾天又壞了,脫落了,有的建築承重結構壞了,易發生危險,因此要有設計,比如結構的梁 板 柱需要加固;現有塗料很多質量很差,應用廠家保證,沒幾天建築塗料脫落,很難看;有發展或有歷史背景的建築有藝術風格要著重注意,保持醫生風格;沒有使用保留價值,建築結構趨於危險該拆的就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心情差時,別總找朋友傾訴,傾訴越多朋友越少”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