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不知道使用者名稱該寫啥
-
2 # 語文大天地
孩子的教育,我想這應該是社會關注的焦點。的確,現在能牽動人們的就是孩子了,每一個家庭都希望孩子能夠發展好,所以作為家長來說,孩子的優秀不優秀就是家長們所關注的。那麼孩子的優秀和家長的教育是否有關係?
我們說孩子的教育和家長的教育是有很大的關係,孩子的教育一方面是學校的教育,另一方面是家庭的教育。學校和家庭的教育聯絡起來,孩子才會優秀。孩子的教育應該說是由這兩方面來決定的。
我想作為孩子的班主任,這樣的話語就是告訴家長孩子的教育是和家長有很多的關係。我們不可能用百分比來區分到底孩子的教育中學校佔多大,家庭佔多大。我們劃分不出,但是我們知道,如果孩子的教育只依靠其中的一方,是不會成功的。
我們只有一起努力,孩子才會更優秀。作為家長,我想,既然老師這樣說了,我們的家長就應該對孩子多一些關注,多一些重視。
-
3 # 龍爪手聊教育
孩子的班主任說的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所謂虎父無犬子嗎!為什麼這樣說,具體往下看。
客觀存在的現象社會上例子很多,隨便都可以找到一些,像那些開國元勳的子女,很多也是將才。這種現象的原因,應該是傳承吧。龍爪手在帖子裡說到過,教育是傳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在教育傳承的過程中,會把自己的閱歷,性格,習慣也傳承給自己的孩子,這裡面就包括了虎父的內涵在裡面了。孩子接受這些正能量多了,自然也會充滿正能量。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將來的工作中都會顯得霸氣十足,遊刃有餘。
人脈資源家長優秀的,周圍必然接觸的都是優秀的人脈,道不同不相為謀嗎。而孩子也跟著父母獲益,也從小都是接觸的各類優秀人才,這些人才身上的優秀基因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傳承給孩子。近朱者赤就是這個道理。同樣如果父母混得很慘,周圍一堆人脈都是慘兮兮的,孩子很容易從小就內心自卑,也決定了將來不可能有多大發展。
萬事沒有決對父母不優秀,孩子就一定不優秀?非也,這類例子也很多,龍爪手身邊就有很多。同學的父母兩個老工人,子女各個都是名牌大學的學生、研究生,甚至去了“北京”機關工作的。另一位,修鞋的,修了一輩子鞋,子女都是博士。何解?父母的優秀不一定要優秀在權勢、金錢上,品德、性格的優秀也是一種真正的優秀,這類父母的子女孩子一定是優秀的。如果父母既無權勢、金錢,又一身壞毛病,子女的未來發展就甚憂了。
明白了這些道理,就能真正理解班主任的意思了:做家長的要無時無刻地為孩子做一個好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身教勝於言傳!
-
4 # 逍遊子
“孩子不優秀=家長教育不夠優秀”這句話也不能說沒有道理。在BBC紀錄片《人生七年》中,英國人做了個社會實驗。實驗人員找來了14個來自不同階層的7歲小孩,他們有的來自上流社會,有的來自中產家庭,有的來自貧民窟......實驗人員就是從他們7歲開始記錄,每隔7年做一次回訪,記錄他們那時候的生活狀態與經濟狀況。
這部偉大的紀錄片反映出一個殘酷的現實: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天生會打洞。什麼樣階層的家庭,他的孩子將來就是什麼樣階層的人。只有尼克從農民成長為大學教授,實現階層躍遷,其他孩子都沒有逃出命運。
例如託尼,他的父親平時在酒吧當老千,每一兩週就被抓緊監獄。託尼從小就學會了賭博,喜歡打架、惹事,沒念什麼書就退學了。他的夢想是當騎馬師,也沒用實現。
來自精英家庭的約翰、安德魯和查爾斯,兩個成為了律師,一個進入了BBC做編輯,都是高薪階層。
他們的命運基本遵循心理學裡的一個規律——強迫性重複。
強迫性重複:一種盲目的衝動,重複早期的經驗與情境,無關乎能否得利,也不管引起的是快樂或痛苦。不管這種行為危害多大,或多麼具有毀滅性,個體總是被迫一再重複它,而自己的意志根本無能為力,控制不了這種強迫性。所以,題主班主任說的也不無道理。只不過這樣的階層固化問題,是可以改變的。
家長可以為兒子跳出輪迴做哪些改變?一、增長見識,科學育兒
在進入校園讀書前,家庭就是孩子第一個接受教育的地方,孩子在這個地方可以養成性格,相當於個人屬性。
性格在6歲前就基本固定,孩子會帶著這套心理機制去面對這個社會將來的挑戰。孩子的抗挫力、耐心、延遲滿足等優秀品質都在6歲前完成培養。糟糕的家庭則容易培養出相反的性格,玻璃心、急性子、壞脾氣......
所以,家長最好在懷孕前就學習早教知識,用科學的方法培養孩子。同時,儘量改掉自己性格的缺陷,做個好榜樣。
二、持續成長,給孩子做榜樣
孩子的模仿能力超強,家長如何生活,孩子就如何生活。例如自律,高知家庭每天空出時間來讀書,孩子耳濡目染下也會對書籍好奇。這時候家長抓住機會引導孩子閱讀,很容易將孩子培養成“自推娃”,自己推著自己前進。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模板。正如著名心理學家曾奇峰所說:即使不學所有育兒知識,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孩子就是什麼樣的人。持續成長,終身學習,是家長帶給孩子最好的模板。
三、透過心理諮詢先療愈家長自己
有的家長小時候就有太嚴重的心理創傷,導致成年後性格有缺陷,即使理性上知道了科學育兒的好處,但執行起來卻很難,大多數時候被自己的情緒控制。造成分裂的現象,騎象人控制不住大象。
這類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家長最好找個心理諮詢師,療愈好自己的童年創傷,修復自身的性格缺陷。不然很容易將壞脾氣、軟弱、強控制慾等問題傳給下一代。
家長跳出自己的原生家庭輪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那些有勇氣改變自己的家長都是孩子的英雄。大多數家長會因為過程太難而放棄,甚至指責心理學、育兒學無用。
家庭教育遠比學校教育關鍵,後天的知識容易輸入,但個體性格的養成一旦養成就很難改變。如果想孩子跳出家族性格缺陷的輪迴,要花極大的意志力與努力。
-
5 # 三尺講臺一路行吟
這話說的有點太絕對了。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生的老師,因此家長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家長的思想觀念、一言一行,無一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讓孩子受益一生。
中小學校裡,幾乎每一個問題學生的背後都會有一個問題家長。因此,孩子有問題可以肯定地說首先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
但是影響孩子成長髮展的因素很多,並且孩子優不優秀,也絕非家庭教育所完全能夠左右得了的。有孩子自身的情況,有環境的影響,有學校的教育等等。所以“孩子不優秀,是家長教育不優秀”這一說法是片面的。
-
6 # 康妮817
如果孩子的班主任在課堂上說孩子不優秀是因為家長教育的不夠優秀。這種說法未免太過偏頗和片面了。是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於促進孩子各方面的進步和發展,使其在通往優秀的路上具備紮實的基礎和動力。而一個學生所受的教育是來自三方面的,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而把所有的教育都推給家長,顯然是不正確的。
另外值得大家思考的一個問題:我們評判孩子優不優秀的標準又是什麼呢?這種標準就絕對是正確的嗎?
我們先看看著名作家沈從文先生在《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中所描述的一段話:“自從表哥教會我逃學後,我便成為毫不自重的人。在各樣教訓各樣方法的管教下,我不歡喜讀書的性情。從塾師方面,從家庭方面,從親戚方面,莫不對於我感覺得無多希望。” 這樣看來,即便“各樣教訓各樣管教”,當年的沈從文也不算優秀了。
自古以來,學生就有“優秀”,“不優秀”,“好學生”,“差學生”之分。而通常我們評判這些好與差的標準又是什麼呢?在科舉時代,能中舉人,中狀元,那就是優秀,是好學生;在應試教育時代,高分那就是優秀。也就是說凡是符合當下教育體制要求的學生都被認定為優秀生。《本草綱目》的作者李時珍,《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還有那個寫遊記的作者徐霞客,如果按照當時的科舉制的評價標準,他們都不屬於優秀生,但是這絲毫沒有阻礙他們成為更優秀的人。大家都熟悉的故事,愛因斯坦曾經在學校被開除過,就是在他媽媽的指引教育下,後來成為一個偉大的人。
這就像現在社會評價一個人是否成功,主要看他的財富地位,而不考慮其它方面的價值一樣,都是偏見。而今我們大力提倡和推廣素質教育,對孩子的評價標準趨於多元化,評價主體也趨於多元化。也許這才是正確的開啟方式。
-
7 # 好好學習69255057
不知道你說的優秀是什麼意思,是學習成績還是品行或是行為習慣?抑或是全面?如果學習成績不優秀而且原因主要是不夠聰明,那還真不一定是學庭問題,當然智力也是有些遺傳的。你記住,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成長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長切不可有把孩子送到學校就與自己無關的想法,在培養孩子成長方面,只有家庭學校社會三方共同努力而且同向努力,才會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這其中,家庭和學校的配合尤其重要。我也曾是一名教師,讓每個孩子都能長大成人,能成材的竭盡全力使其成材是我始終堅守的原則和目標,我相信這一點絕大多數教師都有,絕大多數家長也都有,所以家長與教師應該是相通的。眼下個別教師與個別家長之間存在誤解或隔閡,可能與某些人素質有關,也可能是溝通不暢造成的,還是多溝通好。我建議家長要在家裡為孩子當好榜樣,潛移默化引領孩子。比如,如果家長一有空閒就看電視手機或是打麻將撲克,在這種環境和引領下孩子成長肯定會遇到問題的,如果家長都喜歡讀書,能陪孩子一塊學習或玩,肯定會是另一個結果。我一同學中國最高最好學府的教授,連他都每天陪孩子學習,後來孩子同樣進入這所在北京的高校,為了下一代,一般人為什麼不能去盡力做呢?
-
8 # 理科博士再學習
作為老師,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覺得孩子是否優秀與諸多因素有關係,雖然家長教育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換言之,孩子是否優秀,不能完全等同於家長教育的優秀程度。作為老師,我見過特級教師的孩子不學無術,也見過窮困家庭孩子的茁壯成材。因此,我們很難界定什麼是“優秀”的家長教育。有的家長,可能文化程度不高,但是自己的脾性、品格很好,對待生活中的困難能夠表現出樂觀和堅毅。我想這種家長即便是在工地上抗麻袋、在大街上清掃衛生,從事著常人眼中所謂低階的工作,也能透過自己的身體力行給孩子一個很好的表率和影響。反之,有些家長學歷高,對孩子的管教也嚴格上心,但是缺乏健康的溝通和影響,孩子也有可能誤入歧途,出現消極厭學的情況也不是不無可能。其實,何為“優秀”的家長教育,估計在教育學的學術研究領域都是存在爭議的。
其次,我們需要從成長的角度看待孩子。不要動輒給孩子貼標籤,是否優秀。人都是發展的,都需要一個成長過程。今天的暫時失利,不代表明天註定的失敗。今天感覺不起眼的孩子,不意味著以後就必定沒有出息。就算馬雲,也曾經歷高考的數次失敗。如果以這種“優秀觀點論”,估計他在當時也肯定被定性為不優秀的孩子了。所以,對於我們而言,我們需要更多地要關注孩子的健康發展。只要身心健康,我覺得每個孩子都是一個機會。至於未來機會實現的程度,就取決於孩子自己了。
基於以上,我認為最好的家庭教育,不在於把孩子培養得多麼優秀,而在於是否能夠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的路,終歸要孩子自己走。有了這個身心的健康,孩子的路走得順了,也不會妄然;走的不順,最起碼也是一個健康的人,擁有真正的快樂。
-
9 # 築夢驛站
“孩子不優秀,是家長教育不夠優秀嗎?這是孩子的班主任在課堂上說的?”關於這個問題我的意見是作為孩子的班主任老師說出這種話是不負責任的表現,更有推脫責任的嫌疑,還有就是對“優秀”的界定標準是什麼?是簡單的學習成績,還是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興趣愛好等。
一、孩子的先天素質是內因任何事物的變化發展是由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本所在,外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外在條件。外因需要透過內因才能起到作用。就好比雞蛋在合適的溫度、溼度的情況下會孵化出小雞,石頭卻永遠也不可能孵化出小雞一樣,石頭和雞蛋本身就是內因,溫度、溼度只是外因而已。孩子是否優秀,跟孩子自身的先天素質有著非常大的關係。同班同學裡面,有的同學在老師的課程剛講一半時就已經懂了,而有些同學即使反反覆覆的講還是雲裡霧裡、一臉茫然。所以說孩子的與生俱來的先天素質對學習、事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許多人不管怎麼努力也無法企及的高度,而另外一些人會輕而易舉的完成。
二、家庭是每個人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師每個人出生後都是先接受來自父母的教育,從牙牙學語到蹣跚學步再到一些基本的禮貌禮儀等。所以說有一個優秀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他可以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長環境和學業支援,但卻跟父母的學歷、能力、地位卻沒有必然的聯絡。記得去年有一位學霸母親的寫了一篇關於孩子成長的文章刷爆的朋友圈,文中說到自己與丈夫都是名校畢業的博士,卻生出一個在班裡穩居末席的兒子,從千分努力卻萬分糾結到淡然接受的過程,其中所有的努力都“付之東流”。而許多來自貧困農村的優秀人才,小時候父母只是給孩子提供了最基本的吃穿而已,他們一樣可以考進名牌大學,成為各個領域的精英,為早日實現“中國夢”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三、教師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孩子長大後其學習的重點主要是在學校,每位優秀的人才的成長都離不開老師的培養,其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更離不開老師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的影響。要想成為大才更離不開名師的指點,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父母教給孩子一般是一些習慣、禮儀方面的,而一個人的知識體系的形成,人格魅力的養成都離不開老師的教導。
所以說關於“孩子不優秀,是家長教育不夠優秀嗎?這是孩子的班主任在課堂上說的?”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孩子不夠優秀,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不能把責任推給家長,也不能全部怪罪老師,要綜合評價考量。另外對優秀的判定也要公正客觀,不要狹隘的認為只有學習成績好才叫優秀。用對地方垃圾都可以變廢為寶,人也一樣,只有知人善任才可以發揮出“人才”的最大威力。假如讓“劉翔”去打乒乓球,讓“鄧亞萍”去踢足球,這個問題又有誰考慮過呢?
-
10 # 三冬學
一般意義上理解,優秀包括成人和成才二個方面。那不妨從這二個角度來分析,看孩子的不優秀是否都歸因於家長。
成人“如何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人?”的教育,以父母為主,老師為輔。
三字經“親師友、學禮儀,有餘力、則學文”幼兒時期是一個人人品和性格建立的關鍵期,這階段主要依靠父母進行教育。入學後,如遇到品格高尚、有人格魅力的老師,也會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榜樣的作用,對孩子的三觀建立也會很有幫助。
性格的培養
所謂三歲看老,孩子在三歲前是心理安全的關鍵期,這個階段的父母對孩子安全感的保護對孩子人格形成至關重要,有些孩子長大後缺乏安全感、與人交往有障礙、性格扭曲、與父母關係緊張,都與三歲前家長缺少陪伴有關。
求知慾的培養
另一方面,三歲至小學入學這3-4年中,孩子會萌發強大的求知慾,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同時也努力去嘗試。這個階段是培養孩子自信心、學習興趣的關鍵期。
如果家長在這個階段缺乏耐心,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不能實時解答,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會被磨滅。很多家長到了孩子上學時才為孩子不喜愛學習頭疼不已,殊不知惡果早就在幼兒時代被父母親手種下。
自信心的培養
自信心的培養也是在幼兒時代種下的第一粒種子,當孩子在幼兒時代表露出自主的意願時,比如自己穿衣服、自己上廁所、自己吃飯等,懂教育的家長會充分給予孩子嘗試的機會,給予適當的幫助,當孩子透過練習逐步掌握這些生活技能後,會獲得充分的自我肯定,自信心也會隨之增長。
相反,如果家長因為怕孩子著涼、怕孩子吃的少、怕孩子大便後擦不乾淨屁股,而代勞了一切,剝奪了孩子自我嘗試的機會,表面上是家長給予了無微不至的愛護,實質上父母磨滅了孩子探索的勇氣和自信心的建立,當孩子上學後缺乏自信,對爭班級前列毫無動力和積極性時,再後悔已晚。
成才成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佔一部分比例。
孩子的學習,自然離不開老師的答疑解惑,離不開教育體系的一路培養。
但是,孩子成才,也絕不僅僅依靠在學校內老師傳授的課本上的知識,家庭教育在孩子成才中的作用,絕不亞於學校中老師的作用。
除了語數外等課程內容外,孩子對大千世界的理解和學習都依靠家長來引導,一個課餘時間通通用來打遊戲的孩子,和一個抓緊一切自有時間來閱讀經典、探索自然、研究歷史、練習樂器的孩子,即使課內成績相差無幾,但其今後的人生道路上,很明顯第二個孩子會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而豐富的知識和見聞也會滋養一顆更懂得生活的心靈。
總結孩子優秀一定是家長優秀和努力的結果,而如果孩子不夠優秀,的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孩子的父母在自身發展和對待家庭教育這二方面有所欠缺。
-
11 # 數學老陳
“言傳身教”的主體是老師和家長,物件是學生。
孩子在進入學校學習的時候,每天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學校裡面,接受的是來自於老師的教育,但因為老師是在變化的,長期以來孩子的成長是父母的陪伴。我的觀點是:孩子不優秀,不僅僅是家長的原因也有老師的原因。
沒有誰在一生下來就能夠享受到高等的、來自於上層階級的教育。更何況,世界上的人都是第一次為人,如何為人處世是從現金的社會和教育裡面學來的,雖然會有一套屬於大眾的基礎教育,但每個個體都是不一樣的,內化知識的能力也是不同的,身處的環境也是不一樣的。
針對於題主的描述,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1.首先不能肯定這個孩子的“不優秀”是因為家長,但身為人師,在課堂上說出這樣的話,無疑不是一個好老師。
3.家長與孩子生活在一起帶給孩子的影響確實會比老師的影響大一些,但孩子就近是不是“不優秀”,不是隨便誰都可以任意去評論的,不寫作業的學生、不熱愛學習的學生就一定是“不優秀”的學生嗎?我覺得不是這樣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擅長的事情,父母和老師如何引導才是最重要的,不一定要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意願來,獨立的人格才是孩子最需要受到的教育。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每個人都應該被當成是獨立的人來看待,即便是孩子,他們也應當被尊重。 -
12 # 雪煮清茶
這個問題,我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如下:
1、有很多農村孩子,非常優秀,但是他們的家長談不上教育,可能連字都不識,所以,如果說孩子優秀是家長教育優秀是可以的,但反過來說孩子不優秀,就是家長教育不夠優秀就不成立。
筆者有一個同學,他父親是我們學校教數學最厲害的特級老師,但是我的這個同學,數學從來就沒有及過格。最後連大學都沒有考上。您能說一個學校最優秀的數學老師的教育不夠優秀嗎?可是他的孩子卻別說優秀了,甚至一半都算不上。
2、另一個視角,家長教育優秀,孩子可能優秀,家長教育不優秀,孩子也可能優秀。我從小生活在東北的農村,我們村考上大學的孩子鳳毛麟角。其中有一個孩子,他父親不務正業,不種田還酗酒,到處坑蒙拐騙,壞事做絕,還同時跟好幾個女人關係不清楚。
這樣的家長的家庭教育能夠談得上優秀嗎?但是這個孩子卻是那個年代我們村唯一考上大學的孩子,畢業後供職於國家電網,算得上優秀吧。他父母,都沒有什麼文化,更談不上有什麼優秀的家庭教育吧!
3、孩子優不優秀,確實與父母有關係,一個積極進取事業有成的父母,他們的孩子有更大的可能獲得成功,變得優秀,因為理論上說孩子有模仿的物件,這一點我認可。但是我們也絕對不能誇大說父母優秀孩子一定就優秀。因為實際情況真不是這樣。
4、那麼,孩子是否優秀,到底跟什麼有關呢?家庭教育的核心著眼點在哪裡呢?父母應該怎麼做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呢?
個人認為孩子教育的核心是點燃一個孩子的希望!孩子是否成功,要看他們的內心是否擁有理想,是否有希望燈塔的指引。如果一個孩子都不知道自己每天為什麼活著,都不知道人生的目標是什麼?他如何才能變得優秀呢?
我再舉一下我們村的那個大學生。他的父母的確沒有可能給與他很好的教育,優秀更談不上。但是這個孩子為什麼又成功了呢?因為他很早就明白了,自己不可能從父母那裡獲得人生的任何支援。他必須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於是他努力學習,最終實現了逃離不靠譜父母,逃離了農村的人生目標。
再來說一下父親是數學特級教師的那個同學,他父親自認為是數學界的權威,所以對孩子學數學就特別的在意。他越在意,我的這個同學越逆反,最後他曾親口對我們這些同學說,我爸不是教數學的權威嗎?我就不學數學,我就要讓他知道他也有教不會的學生!於是,我們最終看到的就是一個數學永遠不及格,最終考不上任何大學的孩子。
最後再強調一下,家庭教育的核心著眼點,實際上就是要設法點燃一個孩子內心的希望的燭火。只要做到了這一點,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最終他們會實現自我教育,進而取得成功。而如果一個孩子的夢想從未被點燃,即使考上了一個大學,走上了社會,他也依舊一輩子渾渾噩噩,碌碌為為。他從未為了自己的夢想努力過,因為他始終都不知道夢想是什麼?
與其教孩子背誦浩如煙海的書,不如像《銀河補習班》裡的爸爸那樣教育孩子,學習不僅僅是為了知識,更應該明白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
13 # Emily20201
首先,我認為這個說法不全面。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這是個複雜的工程,不是單一的方面就能促成。在這裡就把問題中說的家長教育統稱為家庭教育,這個概念更加寬泛。
我們可以將教育籠統地概括為三個方面: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
其中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是公共教育,尤其是學校教育,它有統一的教材,體現國家的意志和方針。而家庭教育則是私人教育,每個家庭的情況各異,所以這是由父母主導的個性化教育。
學校教育側重知識教育,家庭教育更多是情感教育。
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說,其實家庭教育具有它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因為我們知道一個人的成長和成才,不是簡單的知識增長,更重要的在於個人人格的健全發展,顯然學校教育所能起到的作用也有限。
我想這才是這位老師這樣說的原由,他的原意可能並不是要去指責家長,而是想要強調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
教育孩子是艱難的學問,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孩子,做家長的都沒辦法反悔啊。現階段,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好點的可能有兩個孩子。如果孩子沒有教育好,連改錯的機會都沒有,到時候傷心難過也沒用。
除了這樣的重要性,還有現實性。如今社會競爭殘酷,孩子成長過程中會面對各種不同的問題。很多父母更關心孩子的應試能力、才藝技能,卻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和人格完善。所以,在當今社會對父母的要求更加嚴苛,我們要掌握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用合適的方法引導他們,培養他們良好的品格。
我想就現實狀況給出一點小小的建議:
一、家長要有良好的心態
1.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孩子是父母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是否積極,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長的心態。我們想要培養孩子積極的心態,我們首先得做到積極樂觀。
2.戒驕戒躁,保持平和心態。
總有家長遇到孩子問題時,總是會很焦慮,殊不知,你的這種焦慮也是會傳染給孩子的。還有個別家長不懂得合適的方法,很急躁,遇到事就是暴力解決,這也會讓孩子的性格受到影響。
遇事的時候保持平和的態度,多和孩子溝通,如果實在不行,還可以找孩子的老師共同商量對策。
3.轉變功利的心態。
很多家長,其實是為了滿足自己虛榮心,亦或是為了實現自己曾經未實現的夢想,就強加給孩子很多不該有的壓力。其實這種方式是不可取的,因為孩子的成長本該是一件自然的事情,不該被附加那麼多意義,讓孩子活出自己才更高階。
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1.平時要花時間多和孩子溝通、做遊戲,共讀歡樂時光,讓孩子能夠體會到親情的溫暖。
千萬不要以為,我只要給孩子提供足夠好的物質條件就是對孩子做好的禮物,其實孩子需要父母陪伴的時間也相當短暫,為什麼不好好利用呢,您不知道的是,相對於金錢,孩子更希望得到父母暖暖的愛。
2.盡力讓孩子保持童心,保護好孩子的天性。
為什麼強調這一點呢,是因為,我看到問題的那一刻,第一感覺就是提問的家長可能覺得只要孩子學習優秀就是優秀的標準了,其實應試教育只是針對孩子知識方面的,可孩子的健全發展並不是這一個方面,所以還要保護好孩子的天性,不能因為學習成績方面的原因就放棄孩子。
畢竟教育孩子本就是個複雜的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孩子不優秀也不是單一的原因造成的。換句話說,就算孩子不夠優秀,我們也不能放棄自己的孩子。那麼我們作為家長,此刻還能做些什麼了?那就從自己能夠做到的地方著手,爭取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最終促成孩子的健康成長與發展。
-
14 # 高三青雲老師
先天因素不可能改變
學生個體的先天差異是存在的,有時甚至很明顯。簡單來說,就是這個學生聰明不聰明。經過我多年的教學觀察,我發現有些東西還真是天生的,比如有的學生天生就數學好。一般情況下,父母數學都好的情況下,孩子的數學也會好,這是屬於遺傳因素。而有些學生天生對數學不敏感,學起來就比較吃力。這個是沒辦法改變的事,所謂生死有命,智力在天吧。
後天因素差別很大包括學生的學習態度習慣、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三部分。這三種每一個都會影響學生的發展。
學生的學習習慣至關重要,同樣智力因素的學生,一個好的習慣,嚴格按照預習,上課認真聽講,課後按遺忘曲線保證複習的學生成績會更好,這是沒有疑問的。學校教育基本上學校都會一視同仁的,大多數老師並不像有些家長想象的那樣不堪,他們默默無聞,不爭不搶,盡心盡責。
家長為人處事上的影響對子女是最大的家長因素是後天因素的一個組成部分,因為與問題最相關,這裡單獨拿出來說。
有一種說法,當你處物件時,你要仔細觀察他(她)的父母,因為你的岳母就是你女朋友20年後的樣子。
如果岳母為人不好,你這個女朋友多半也會成為你岳母那樣的人。
當然,這種看法並不是百分百的準確,但很多時候卻是判斷是否繼續交往的一個重要方法。
為什麼這樣?就是因為子女是父母的影子,尤其是在為人處事上受到父母的影響尤其深遠。
所以,這裡我可以得出結論,家長為人處事上的影響對子女是最大的。
綜上所述,我想這位班主任所指的“孩子不優秀”,可能是為人處事上,這個與父母有直接關係的。
不過,我更加相信李白的一句詩:“天生我才必有用。”以我的經驗來看,有些學生成績不好,但情商很高,走上社會其實更加有優勢的。
-
15 # 研路有我
“孩子不優秀,是家長教育不夠優秀嗎?這是孩子的班主任在課堂上說的?”,關於這個問題,我個人的經歷告訴我,孩子不優秀,與家長的教育夠不夠優秀沒有太大的關係,其次,班主任也不會說出這樣的話!
我為什麼會這麼說呢?跟你說一下我的個人看法!
一、孩子不夠優秀主要還是看孩子自己,與家長的教育不夠優秀沒有太大關係!在我們國家,我們這一代的孩子中,很少有家長是大學生或者研究生學歷的,大多數父母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你如果說靠父母的教育讓自己的孩子變得優秀,那麼很不現實。
你可以看看身邊的同學,有多少優秀的學生家長是高文化水平的,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也限制了他們對我們的教育水平,但是雖然爸媽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他們的社會閱歷比我們高,會跟我們進行思想上的教育。
家長的思想教育對於一個孩子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我爸媽文化水平不高,我的學習基本全靠自己,從中考、高考再到考研,全部是靠我自己,與爸媽的教育真沒有太大的關係!
二、家長教育水平高,但是孩子的自覺性不好,孩子不會很優秀!身邊也有一些家裡的條件不錯的同學,爸媽可能都是高學歷的,對孩子要求可能也比較嚴格,但是呢,自己的孩子從小的生活環境讓他們過慣了安逸的生活,變得頹廢不思進取。你們覺得這種學生會優秀嗎?相反,班裡那裡家裡條件不好的同學,往往是班裡成績的佼佼者!
原因很簡單,自覺與自律,從小勵志改變自己家裡的生活條件,改變自己的現狀,於是就是變得很努力的學習!最終成為了一個非常優秀的人,他們的優秀與家長的教育有關嗎?顯然是沒有的!
三、老師在教育領域工作多年,不會說出這種話的!老師從事教育領域那麼多年,可以說帶過的學生和見過的家長很多,他們應該知道,學生的優秀程度是否與家長的優秀教育相關。在上面也提到了,自覺與自律的學生,可能老師都不需要怎麼叮囑,自覺就知道學習的,但是有些學生,可能要花費老師很多的時間去與他們溝通,對他們進行思想上的教育,讓他們慢慢的喜歡上學習!
“孩子不優秀,是家長教育不夠優秀嗎?”,這種話老師更不會在課堂上講出來,這不僅會影響學生還會影響學生與家長之間的關係!
-
16 # 金水三小學數學
班主任把“孩子不優秀是家長教育不夠優秀”這句話說得太絕對了!我覺的這句話有八成道理。
比如:孩子字型很亂,作業總是忘帶,基本可以斷定父母對孩子學業不夠重視,父母本身就貪玩,忘記了監督孩子。或者只顧賺錢忽視課孩子的學習,這也是不完美的。可以說孩子不優秀,父母身上也相應存在不足之處。
比如:孩子喜歡打架罵人,可以感覺到,他的周圍環境也存在打架罵人情況,大部分受親人影響,尤其是父親。父親在教育孩子時不經意的口頭語,孩子就學會了。孩子平時表露出的行為舉止基本可以看出父母素質高低。
比如:孩子字型與眾不同,十分優秀,成績也很好,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背後父母對她的要求是很高的,父母對自己的要求也是一樣的。要求學生高標準父母也是具備了高標準的行為習慣,不然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怎麼會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優秀得孩子表現形式:穿衣乾淨,書包整潔,紅領巾帶的端莊,頭髮整齊發質細,作業質量高,聽老師話或者有自己的個性,語言能力強,看書多,情緒穩定,尊重師長,誠實做人,快樂求知。沒有父母事事追求卓越,孩子就養不成這樣的良好習慣,好習慣的養成是長期點滴積累起來的,也是父母長期引導的結果。
我研究八字兩年,看手相有二十多年了。雖然工作性質不適合八字研究,但是透過研究八字和實戰,確實也能感覺到這句話不是沒道理。
好學生八字在年柱月柱大多都是財官印,也有讓父母操心費心傷心的學生。他們的八字大多都是比劫食傷七殺偏多,百分之八十左右都是對應的。
好學生天紋地紋人紋長而且深,天紋為父,地紋為母,人紋是自己也代表自己的智商。沒有天地紋配合,你怎麼努力也不好成功,也就是說父母不夠優秀,你只依靠自己的努力,成功難度是很大的。
問題中班主任說得嚴重了,但也是有道理的。
-
17 # 儒生說教育
我是一名媒體工作者,長期從事教育相關問題的研究,我來回答您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我主要從孩子優秀不優秀如何判定、孩子的學習和家長老師的關係,以及孩子的班主任在孩子學習過程中應該扮演什麼角色三個方面進行回答分析。
一、孩子優不優秀,靠啥來判定?
日常生活中,我們或許經常這樣評價自己的孩子:“學習不好,一點也不優秀。”其實,這樣的評價並不科學。不可否認,孩子是否優秀,學習成績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衡量標準,但並不是唯一標準。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關鍵就在於家長或者老師能否發現他的這個閃光點。
我居住的小區,出了個射擊冠軍。他曾經在學校成績基本屬於墊底的存在,他唯一感興趣的是喜歡打氣球,一打一個準,父母都在工廠做工,對他也不是很上心,認為這是不務正業,不好好學習。好在當時有個射擊教練發覺了這個苗子,苦口婆心地說服他的父母,最終孩子有了出息,成為了大家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舉這個例子,我是想說,其實,孩子的優秀,不僅僅有學習一個指標,其他方面的特長也是不容忽視的,我們拿學習成績來衡量孩子的優秀程度,其實是對孩子成長的一種不負責任。孩子優秀與否,主要看孩子在某方面展現出來的特長,因勢利導才是教育之道。
二、孩子的學習和家長老師的關係?
孩子的學習和誰有關?老師,還是家長?當然都有關係。所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氛圍十分重要。我有一個朋友,是在中學當老師,每天晚上8點到9點一個小時,她和她老公、孩子都在書房進行學習,不看電視、不玩電腦和手機,就看紙質書籍,結果她家的孩子在閱讀方面進步飛速。
家庭氛圍好,就有利於孩子的成長,這是毋庸置疑的。對於家長,其實就是提供人生價值觀上的引導、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圍,以及豐盛的一日三餐。對於老師而言,主要針對孩子在校期間的課堂表現,學習成績以及思想道德建設方面的教育。
三、班主任在班級中應該起到怎樣的作用?
班主任在班級中的作用十分明顯。一般來說,班主任所教的課程一般成績比較好。這是由於學生對於班主任有心理上的敬畏,從而比較努力去學習所致。班主任的作用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引導孩子門在校期間安全、有序上課。二是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言傳身教。
孩子的班主任在課堂上說孩子不優秀,是由於家長不優秀導致,我個人覺得可能性不大,如果真是這樣,家長應該立即與學校交涉或直接找班主任溝通,很可能是班主任的教育觀念或者個人素質存在問題。
-
18 # 雙胞胎媽媽成長無小事
那也不是。你說的一定是成績了。其實,孩子有很多方面評定,德智體美勞,善良,誠實,勇敢,都是的。不能單單拿成績評定,有些家長優秀,孩子不優秀的也很多。優秀的父母,不一定是優秀的育兒師,所以聽聽就好不必計較!老師可能想說,好學生家裡都管的多,跟老師較真太辛苦!把孩子教好,在各方面努力一點,有自己的愛好和特長,敢說敢做就好了。
-
19 # 楊德福8086
孩子不優秀,是家長不夠優秀嗎?這是孩子的班主任在課堂上說的?
答:孩子不優秀,是家長不夠優秀,這個班主任說的很對。
我們都知道,孩子從呀呀學語開始走進學校,大家在同一所小學上學,在同一個教室上課,同一個老師授課,坐在同一條板凳上,學著學著差距就拉開了。那麼究竟原因是什麼呢?那絕對不是說老師為學習好的孩子吃了偏心飯,我認為根本原因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成功的母親,頂得上100個優秀的老師。學生的差距在哪兒?差就差在家庭教育的理念上。一個家庭,父母團結和睦,家庭人勤勞善良,熱愛所從事的工作,在所在的單位工作出色,受到領導誇獎,取得一定成績,為孩子做出了楷模。對自己的孩子要求嚴格,關心孩子的成長,關心孩子的進步,能夠靜下心來為孩子輔導功課,幫助孩子克服學習中的困難,那麼這位孩子就優秀。
如果一個家庭一家人不和睦,四分五裂,工作不踏實,上班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白天睡大覺,晚上進餐館舞廳,出入娛樂場所。孩子回家寫作業時遇到困難。沒有人輔導,有些乾脆把孩子送進託管班,就萬事大吉。這樣的教育方法,孩子學習能提高嗎?學習能取得好成績嗎?
所以,要想使孩子學習優秀,家庭一定要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戰長環境。家長不僅要關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關心孩子的成長。不僅在學習上為學生解惑釋疑,更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幫助孩子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他們長大才能成人我才。(圖侵刪)
@永久429 @墨語春秋 @琴仙23 @南極雪41
-
20 # 思想時空
一個人的成長受三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遺傳,二是教育,三是環境。
從教育來說,家庭和學校、家長與教師都是非常重要的。
從實際情況來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七歲之前的孩子成長是起決定作用的。因此,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好不好,並不一定由家長的文化程度高與低決定。文盲父母培養出高材生大有人在。高知父母教不好小孩也不少。
家庭的祥和,夫妻的恩愛,對孩子的關照,關注,培養,陪伴。是至關重要的。
教師的水平,對孩子的成長也非常重要。孩子受家庭教育的程度有深淺,需要教師在學校對孩子進行彌補教育。水平高的教師,孩子受益匪淺。反之孩子也會受到影響。許多家長為孩子尋名師,選名校。可能就是這樣的道理吧。
回覆列表
很多家長經常感懷,為什麼優秀的孩子總是別人家的?
你看,都是小豆丁一樣的孩子,為什麼有的孩子就是優秀的、不讓人操心學習的、有自驅力追求更好自我的?
其實,我們不妨換一個角度看,就會發現:之所以會有“別人家的孩子”,是因為他們身後都是“別人家的父母”。
那麼什麼是“別人家的父母”?說白了也很簡單,就是高階的媽媽、能夠培養出優秀孩子的媽媽,也有一些固定的特點和屬性:
▶ 高階的父母,總認為自己是需要學習的,這樣的父母通常會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 不怎麼高階的父母,總認為孩子是需要學習的,這樣的父母往往奮戰在每天看著孩子寫作業的第一線,左鄰右舍對父母的“怒吼聲”習以為常。
一個自己每天不學習和讀書的父母,能夠培養出一個熱愛閱讀、博覽群書的孩子,你信嘛?一個自己經常負面情緒爆棚、不停抱怨的父母,能夠培養出一個積極向上、陽光燦爛的孩子?你信嘛?還有,在吼聲中能夠誕生一個優秀的孩子,你信嘛?
反正我不信。
高階的父母是如何煉成的?
我覺得並不難。姑且不說對孩子的瞭解、引導和培養,就自身而言,以下三點足以。
----------分割線----------
1. 永遠認為自己是需要提升的 — 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
自己並不是自己期待的那個樣子,卻期許孩子成為自己期待的那個樣子,這怎麼可能呢?家庭教育,最忌諱父母把自己抬起來做高高在上的施教者。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只有一個方法,那就以身作則,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
認為需要學習的不是自己,永遠是孩子,這種想法中蘊含這兩個底層邏輯:
▶ 第一是自暴自棄;
▶ 第二是不負責任。
大部分的父母不過是30不到或者30多的年齡,按照目前的人類平均預期壽命為78歲計算,生命還沒有走到一半,就已經放棄學習和成長,隨波逐流、自暴自棄。從未自己拿起過一本書或者聽一門課,回到家後一邊自己玩手機、刷抖音、追肥皂劇,卻一邊怒吼孩子不看書、不寫作業、上課沒有好好聽講。
發現孩子成績不夠理想,不能成為“別人家的孩子”,這個問題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有一些父母對這個問題的歸因是,自己攤上了一個“倒黴孩子”,一切都是孩子的錯,孩子不認真、不努力、注意力不集中、不好好唸書。只是,誰家的孩子生下來就是優秀的?優秀是在點點滴滴積累中形成的習慣。只是這潤物細無聲的影響,來源於什麼呢?
別人家的孩子,是別人家的父母培養出來的。
所謂“引導”,不過就是身教大於言傳,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大機率上孩子更做不到。
----------分割線----------
2. 把自己的日子過明白,擁有強大的內心、獨立的靈魂,為社會創造價值。
很多時候,注重家庭教育的,往往都是高階的父母。她們善於觀察、往往見微知著,容易發現問題。發現問題的時候,也不會一味埋怨孩子,而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說得直白一些,高階的父母無論處於什麼年齡,早已經把那個年齡的日子過得明明白白、有滋有味。高階的父母首先把自己活成自己,而不是活成一個角色——丈夫的妻子(妻子的丈夫),或者孩子的媽媽(孩子的爸爸)。
父母們永遠首先是自己,保有獨立的生活,所以活色生香、各具特點——有的大氣豪爽、行事風風火火,有的清爽幹練、為人進退有度,有的精明凌厲、卻無咄咄逼人,有的溫文爾雅、又不失堅定柔韌。那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讓我在腦海中瞬間捕捉最美麗卻又最貼切的詞彙,形容父母們。
這些來自天南海北、背景迥異的父母們,不僅僅是各自兒子女兒的好媽媽/爸爸,更是在更大的社會範疇中扮演著各自的專業角色,為社會創造著價值。剛才我信手拈來的5位,有國家事業單位的二把手,有地區性服裝企業的創辦者,有新興網際網路教育企業的高管,有連鎖國際幼兒園的HR負責人,也有中年轉行、投身教育的創業者。
這樣的父母,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又會培養出怎樣孩子?
----------分割線----------
3. 熱愛生活,永不抱怨。
張愛玲一句“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簡直道出了生命的真諦。無論是天皇老兒或是世界首富,也不能事事順遂,更何況我等凡夫俗子。然而總會有一些媽媽把華美的袍穿出了無限味道;對星星點點的蝨子或是心無旁騖一笑了之,或是不厭其煩精心摘除。也總有另一媽媽,每天詛咒蝨子的存在,對那一襲華美視而不見。
我甚至見過有的父母的朋友圈,一大半的訊息是罵老公/老婆、埋怨孩子的,轉發各種負能量文章,比如《母親勒死5年級兒子後跳樓:孩子,媽媽不想殺你,可是沒忍住……》。但是從頭到尾,都沒有反思過,作為一個家庭的主人,其實是一個家庭整體氛圍的主導者,家庭成員情緒的穩定器,一有問題就指摘其他家庭成員,長此以往,孩子會受到的影響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