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關東俠客

    公元8年西漢外戚王莽廢儒子嬰(劉嬰丿建立新朝。當時西漢社會階級矛盾嚴重,大地主,大商人大量兼併土地,廣大勞動人民無家可歸。王莽繼位後認識到問題嚴重性,進行一糸列政治經濟官制土地改革。首先王莽實行土地國有政策。把山林土地鹽礦等收歸國有,改稱"王田丶。規定一家八口男丁受田九百畝,多餘的分給族人。解除奴婢制度。禁止買賣奴婢改稱私屬。改革貨幣實行五朱錢。王莽`改制遭到地主官僚集團普遍反對。農民沒有分到土地也不滿。幣制改革失敗後加速新莽政權崩潰。當時土地私有化已實行七八百年了,王莽土地國有政策在當時沒有市場,他制定的政策和社會主義公有制相似,因此,有人戲稱王莽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人穿越過去的

  • 2 # 千年骷髏

    王莽(前45年12月12日-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委粟裡(今河北邯鄲大名縣北沙窩廟村 )人,新朝開國皇帝(公元8年-23年在位)。 王莽為西漢外戚的重要人物,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漢末年,在漢哀帝早亡、皇權旁落的情況下,乘機竊取大權。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漢建新,建元“始建國”,宣佈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其統治末期,天下大亂。公元23年(新莽地皇四年),更始軍攻入長安,王莽死於亂軍之中,新朝滅亡,共在位15年

    早年經歷

    王莽生於漢初元四年(前45年),父王曼,兄王永。他的姑姑是孝元皇后王政君。在王莽少年時,其父兄先後去世,他跟隨叔父們一起生活。

    王氏家族是當時權傾朝野的外戚家族,王家先後有九人封侯,五人擔任大司馬,是西漢一代中最顯貴的家族。族中之人多為將軍列侯,生活侈靡,聲色犬馬,互相攀比。唯獨王莽獨守清淨,生活簡樸,為人謙恭。而且勤勞好學,師事沛郡陳參學習《論語》。他服侍母親及寡嫂,撫育兄長的遺子,行為嚴謹檢點。對外結交賢士,對內侍奉諸位叔伯,十分周到。王莽就是這個世家大族中的另類,幾乎都成為了當時的道德楷模,很快便聲名遠播。

    漢成帝陽朔三年(公元前22年),24歲的王莽入中樞開始做官。王莽辦事認真,對人更加恭敬,對其身居大司馬之位的伯父王鳳極為恭順,王鳳臨死前囑咐王政君照顧王莽。同年王莽被任命為黃門郎,後升為射聲校尉。後其叔父王商上書表示願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讓給王莽,當時朝中的許多知名人士都為王莽說好話,漢成帝也認為王莽很賢能。

    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王莽30歲,被封為新都侯,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皇帝侍衛近臣)。而王莽的伯叔父王鳳、王商、王根相繼為大司馬輔政。漢成帝(劉驁)之世,王氏為侯者九人,為大司馬者五人。王莽身居高位,卻從不以自己為尊,總能禮賢下士、清廉儉樸,常把自己的俸祿分給門客和平民,甚至賣掉馬車接濟窮人,在民間深受愛戴。朝野的名流都稱讚歌頌王莽,王莽的名聲甚至超越了他那些大權在握的叔伯。

    王莽的表兄、王太后的外甥淳于長髮跡在先,地位超過了王莽,而且他善於阿諛奉承,又曾為漢成帝立趙飛燕為皇后出過力,深受漢成帝信任,很快升為衛尉,掌管皇宮的禁衛,成為九卿之一。這時大司馬王根準備退休,很多人認為淳于長應繼任大司馬。王莽為了扳倒他仕途上的競爭對手,秘密地蒐集了淳于長的罪行。然後王莽利用探望的機會告訴王根,淳于長暗中為接替擔任大司馬已做好了準備,他已經給不少人封官許願了;同時又說出淳于長與被廢皇后許氏私通之事。王根大怒,要他趕快向太后彙報,王太后讓成帝罷免了淳于長,查清了他的罪行,在獄中將其殺死。

    綏和元年(公元前8年),王根病重,舉薦王莽代替大司馬之位,在淳于長死後,王莽繼他的三位伯、叔之後出任大司馬,時年38歲。王莽執政後,克己不倦,招聘賢良,所受賞賜和邑錢都用來款待名士,生活反倒更加儉約。有一次,百官公卿來探望他的母親,見到王莽的夫人穿著十分簡陋,還以為是他家的奴僕。

    綏和二年(公元前7年),漢成帝去世,漢哀帝繼位。漢哀帝的祖母定陶王傅太后與丁皇后的家族開始得勢。王莽只得卸職隱居於封地新都,遂閉門不出,安分謹慎,期間他的二兒子王獲殺死家奴,王莽嚴厲地責罰他,且逼王獲自殺,得到世人好評。王莽隱居新都期間,許多官吏和平民都為王莽被罷免鳴不平,要求他復出,漢哀帝只得重新徵召王莽回京城侍奉王太后,但沒有恢復其官職。

    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漢哀帝去世,並未留下子嗣。太后王政君在皇帝駕崩後當天就起駕到未央宮,收回傳國玉璽。王太后於是下詔,要求朝中公卿推舉大司馬人選,群臣會意,於是紛紛舉薦王莽,只有前將軍何武與左將軍公孫祿表示反對。兩人於是互相推舉對方,以示對王氏外戚專權的不滿。不久後,王太后詔命王莽再任大司馬,錄尚書事,兼管軍事令及禁軍。其後王莽擁立九歲的漢平帝即位,由王莽代理政務,得到朝野的擁戴。此後王莽的政治野心逐漸暴露。他開始排斥異己,先是逼迫王政君趕走自己的叔父王立,之後拔擢依附順從他的人,誅滅觸犯怨恨他的人。王莽知道要維持自己的地位就必須強化自己在朝中的勢力,於是他主動巴結當時著名的儒者大司徒孔光。孔光是三朝元老,深受王太后和朝野的敬重,但為人膽小怕事,過於謹慎。王莽於是一邊主動接近和拉攏他,引薦他的女婿甄邯擔任侍中兼奉車都尉,一邊以王太后的名義逼迫孔光為自己宣傳造勢,利用孔光上奏的影響力充當自己排斥異己的工具。於是上奏彈劾何武與公孫祿,將他們免去官職。後又以各種罪名陸續罷免了中太僕史立、南郡太守毋將隆、泰山太守丁玄、河內太守趙昌等二千石以上的高官,剝奪了高昌侯董武、關內侯張由等的爵位。與此同時,王莽逐漸培植了自己的黨羽,以其堂弟王舜、王邑為腹心,用自己的親信甄豐、甄邯主管糾察彈劾,平晏管理機要事務。王莽平時表情嚴肅一本正經,當想要有所獲取利益的時候,只須略微示意,他的黨羽就會按他意思紛紛上奏,然後王莽就磕頭哭泣,堅決推辭,從而對上以迷惑太后,對下向平民百姓掩蓋自己的野心。

    元始元年(公元1年),大臣們向王太后提出,王莽“定策安宗廟”的功績與霍光一樣,應該享受與霍光相等的封賞。王莽得知後,上書表示,他是與孔光、王舜、甄豐、甄邯共同定策的,希望只獎勵他們四人,以後再考慮他,並不顧太后多次詔令,堅決推辭。大臣們不斷向太后建議,王莽推辭再三之後接受了“安漢公”的稱號,但始終拒絕接受封給他二萬八千戶食邑俸祿;此外,王莽與其三大親信升任“四輔”之位:王莽為太傅,領四輔之事;孔光為太師、王舜為太保、甄豐為少傅,位居三公上。“四輔”大權獨攬,除封爵之事外,其餘政事皆由“安漢公、四輔平決”。

    王莽先是建言應該首先對諸侯王和功臣後裔大加封賞,然後封賞在職官員,增加宗廟的禮樂,使百姓和鰥寡孤獨都得到好處,對平民士人推行恩惠政策,從而再次博得朝野的好感。其次是建言太后王政君帶頭過儉樸的生活,自己又貢獻錢百萬、田三十頃救濟民眾,百官群起效仿。每逢遭遇水旱災害,王莽只吃素食,不用酒肉。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國大旱,併發蝗災,受災最嚴重的青州百姓流亡。在王莽帶頭下,二百三十名官民獻出土地住宅救濟災民。災區普遍減收租稅,災民得到充分撫卹。皇家在安定郡的呼池苑被撤銷,改為安民縣,用以安置災民。連長安城中也為災民建了一千套住宅。大司徒司直陳崇為宣傳王莽,於是上表讚頌王莽的功德,說他可與古代的聖人相比。

    代漢建新

    王莽擔心漢平帝的外戚衛氏家族會瓜分他的權力,於是將平帝的母親衛氏及其一族封到中山國,禁止他們回到京師。王莽長子王宇怕平帝日後會怨恨報復,因此極力反對此事,但王莽不聽。王宇與其師吳章商議後,想用迷信的方法使王莽改變主意,於是命其妻舅呂寬持血酒撒於王莽的住宅大門,然後想以此為異像,勸說王莽將權力交給衛氏。但在實行程中被發覺,王莽一怒之下,把兒子王宇逮捕入獄後將其毒殺。然後藉此機會誣陷誅殺了外戚衛氏一族,牽連治罪地方上反對自己的豪強,逼殺了敬武公主、梁王劉立等朝中政敵。事件中被殺者數以百計,海內震動。王莽為了消除負面影響,又令人把此事宣傳為王莽“大義滅親、奉公忘私”的壯舉,甚至寫成讚頌文章分發各地,讓官吏百姓都能背誦這些文章,然後登記入官府檔案,把這些文章當作《孝經》一樣來教導世人。

    元始三年(公元3年)王莽48歲,立長女王嬿為漢平帝劉衎的皇后(即孝平皇后,後來改封為黃皇室主);長子王宇因呂寬案,被王莽逼自殺,牽連數百人,王莽之同黨即上書說,安漢公大義滅親,公而忘私,作八篇誡書與孝經作為國家選拔人才的書目。

    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加號宰衡,位在諸侯王公之上。王莽奏請建立明堂、辟雍、靈臺等禮儀建築和市(市場)、常滿倉(國家倉庫),為學者建造一萬套住宅,網羅天下學者和有特殊本領的幾千人至長安,大力宣揚禮樂教化,得到儒生的擁戴。先是四十八萬餘民眾,以及諸侯、王公、宗室上奏請求加賞於安漢公王莽,再是公卿大臣九百人請求為王莽加九錫。於是朝廷賜予王莽象徵至高無上禮遇的九錫之命。接著,王莽為了製造太平盛世的景象,先是派“風俗使者”八人到各地考察,回朝後大加讚頌天下太平,彰顯王莽宣揚教化之功。其次透過重金引誘的政策,使匈奴等外族遣使來歸順朝賀,王莽遂成為人們心中治國平天下的賢良聖人。

    漢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平帝病,王莽以自身祈禱上天代平帝而死。元始五年十二月(公元6年),漢平帝病死,王莽為了避免年長的新皇帝登基,使自己不能任意操縱政局,遂立只有兩歲的漢宣帝玄孫劉嬰(即孺子嬰)為皇太子。太皇太后秉承群臣之意,叫王莽代理天子朝政,稱假皇帝,臣民則稱王莽為攝皇帝,王莽自稱”予”。

    此時王莽51歲,值公元6年,改元為居攝元年。王莽在朝中的勢力如日中天,幾乎等同於皇帝,這引起了以劉氏宗室為主的反對派的反彈。首先是安眾侯劉祟發難,居攝元年(公元6年)劉祟率領百餘人進攻宛城,連城門也沒有攻入就失敗了。第二年九月,東郡太守翟義起兵,擁立嚴鄉侯劉信為皇帝,通告各地,長安以西二十三個縣的“盜賊”趙明等也起來造反。王莽十分恐懼,飯也吃不下,日夜抱著孺子嬰在宗廟禱告,又模仿《大誥》寫了一篇文章,說明自己攝位是臨時的,將來一定要將皇位歸還孺子嬰。同時王莽不斷調動大軍鎮壓,攻滅翟義的部隊。次年,王莽派王邑平息了叛亂,王莽遂有稱帝之心。

    西漢自武帝以後,朝廷上的大臣與學者,論災異與禪讓的風氣頗盛行。時人認為災異是上天對人君失德的譴責。有在昭帝之時晆弘以及宣帝之時蓋寬饒上奏禪位,更有哀帝之時聽從方士儒生之言進行改元,但改元之後,西漢的衰運仍然沒變。受災異、禪讓等觀念影響的社會心理,為王莽進行代漢提供了條件。

    王莽則大加利用,獻符命的人,皆得豐厚賞賜,有名哀章之人,更獻上金匱策書至漢高祖廟,大意言莽為真命天子,表中有十一人都有官銜。初始元年(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傳國玉璽,接受孺子嬰禪讓後稱帝,入高祖廟拜受,御王冠即天子位,改國號為“新”,王莽即新始祖,改長安為常安,稱“始建國元年”(農曆七年臘月),王莽時年54歲。王莽在朝野的廣泛支援下,登上了最高的權位,開了中國歷史上透過(符命)禪讓作皇帝的先河。王莽從安漢公—宰衡—假皇帝—真皇帝其計八年,中國曆朝除了貴族革命及平民革命之外,另開篡奪之例。[1]

    推行改制

    王莽稱帝后,採取了一系列惠民措施,史稱“王莽改制”。

    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宣佈:將天下田改曰王田,以王田代替私田;奴婢改稱私屬,與王田一樣,均不得買賣。其後,改革幣制、官制,規定鹽鐵官營,山川河流收歸國有;同時,與民休息。從此,國泰民安。

    王莽改制時的錢幣

    由於漢末以來,政治腐敗,朝廷奢華無度,地方搜刮盤剝,再加上豪強地主大量兼併土地,使得百姓流離失所,生活困苦,經濟凋敝,所以人心浮動,政治危機愈演愈烈。王莽執政以來,為了獲取民心,雖然採取了一系列緩和社會矛盾政策,但也始終未能在根本上解決問題。王莽信奉儒家思想,他認為天下要恢復到孔子所宣稱的“禮崩樂壞”前的禮治時代,才可能實現政通人和。因此王莽當上皇帝后,企圖透過復古西周時代的周禮制度來達到他治國安天下的理念,於是仿照周朝的制度開始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王莽在始建國元年宣佈的政策是:將天下田改名‘王田’,以王田製為名恢復井田制;奴婢改稱‘私屬’,與王田均不得買賣。其後屢次改變幣制,更改官制與官名,把鹽、鐵、酒、鑄錢及山林川澤收歸國有。但由於這些政策只求名目復古,很多都是與實際情況相違背的,而且在推行時手段和方法不正確,在遭到激烈反對後,又企圖透過嚴刑峻法強制推行,使諸侯、公卿直到平民因違反法令而受重罪處罰者不計其數,加劇了社會的動盪。人們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各項政策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從,因此導致天下各豪強和平民的不滿。

    王莽對邊疆少數民族的境外政權也採取了一系列錯誤政策。他脅迫羌人“獻”出青海湖一帶的土地設立西海郡,以便與國內已有的北海郡(國)、南海郡、東海郡合起來湊全“四海”。為了使這塊荒地像一個郡,必須強制移民,於是增加了五十條法令,以便增加成千上萬的罪犯,滿足移民的需要。為了這個西海郡,王莽招來了最初的不滿。他將原本臣服於漢朝的匈奴、高句麗、西域諸國和西南夷等屬國統治者由原本的“王”降格為“侯”。又收回並損毀“匈奴單于璽”,改授予“新匈奴單于璽”;甚至將匈奴單于改為“降奴服於”,高句麗改名“下句麗”;各族因此拒絕臣服新朝。王莽又主動挑起了無謂的爭端,輕率地決定動用武力,不僅導致邊境衝突,還使數十萬軍隊長期陷於邊疆,無法脫身,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造成邊境戰亂不絕。

    始建國次年(公元10年),王莽接受表弟王舜的建議,集天下賢能之士皆來常安,開始編匯《漢語典》《醫典》《婚喪典》《文學典》等重要典籍。地鳳元年春三月乃成。

    王莽掌權之初,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擁戴,也遭到不少人的反對。王莽進京時曾召請新都相孔休,想任命他為國師,被孔休杜門謝絕。大司空彭宣、王崇,光祿大夫龔勝,太中大夫邴漢等也請求乞骸骨,謝官歸裡。以後,在他專權期間,一面大封其親信,多達395人,一面將劉氏宗族諸侯王32人,王子侯181人廢黜,其代漢野心逐漸暴露。因此,劉氏宗族及貴族官僚相繼起兵反抗是必然的。

    居攝元年(公元6年),安眾侯劉崇率百餘人攻宛,因人少失敗。

    居攝二年(公元7年)九月,東郡太守翟義打出 為國討賊,以安社稷 的旗號,起兵十餘萬,立嚴鄉侯劉信為天子,三輔二十三縣十餘萬人起而響應。王莽聞訊後,連忙派關東甲卒前往鎮壓,鬧得首都周圍十分緊張,直到第二年二月,才將翟義等人的反抗鎮壓下去。

    居攝三年(公元8年)九月,期門郎張充等六人密謀劫殺王莽,擁立楚王,事發後被誅殺。新朝建立後,反莽活動仍沒有停止。

    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四月,徐鄉侯劉快率數千人起兵。真定人劉都等密謀舉兵造反,事洩被誅。這些反莽活動,開始十分微弱,且被相繼鎮壓下去,但卻表明,劉氏宗族及一部分地主官僚與王莽的矛盾已經開始激化。與此同時,下層普通百姓的反抗活動也此伏彼起,層出不窮。

    王莽改制沒有解決西漢末年以來的土地兼併以及流民問題。相反,由於他興師動眾討伐匈奴和周邊少數民族,大興土木,還大大加重了老百姓的賦稅、徭役負擔,甚至造成成千上萬的百姓死於非命。例如徵句町時,王莽發吏民二十萬,因軍糧前後不相及,士卒飢疫,三歲餘死者數萬人。人禍加上天災,使土地荒蕪,物價騰貴,米價由漢文帝時的每石數十錢漲至二千錢。

    到王莽末年,更達到了每斛價值黃金一斤。天災人禍迫使百姓流落他鄉,人相食的慘狀史不絕書。面對這種現象,王莽無計可施,竟然異想天開,派人教流落關中的饑民“煮木為酪”。這種悲慘的生活,怎麼能使百姓不鋌而走險,揭竿而起呢!

    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各地百姓苦於新莽政權頻繁的徵發,相繼棄城郭流亡為盜賊,其中幷州(山西大部及河北、內蒙一部)等邊境地區尤甚。

    天鳳二年(公元15年),五原(今包頭市西北)、代郡(今河北蔚縣西南)一帶百姓不堪北征匈奴士卒的騷擾,數千人起而造反,捕盜將軍孔仁經過一年多的圍剿,才將盜賊平定下去。

    天鳳四年(公元17年)以後, 天下愈愁,盜賊起,各地人民紛紛起而反抗。在這一年,瓜田儀在會稽長洲(江蘇蘇州)率眾起義,堅持長達數年之久。同年,琅琊海曲(今山東日照)婦女呂母為被縣宰冤殺的兒子報仇,率眾攻破縣城,處死縣宰,自稱將軍 ,出沒於海上,其勢力迅速發展到數萬人。呂母是中國歷史上出現的農民起義的第一個女領袖。

    天鳳五年(公元18年),東海(今山東郯城北)人力子都率眾起義,隊伍迅速發展到數萬人,活躍于徐州等地,王莽遣使者發郡國兵擊之,不能克。在北方,也出現數十支起義軍,其中較為著名的有銅馬部、青犢部、上江部、城頭子路部等。在南方,有張霸在南郡(今湖北江陵東北)的起義、羊牧在江夏(今湖北雲夢)的起義、秦豐在南郡的起義、王州公在廬江(今安徽廬江西南)的起義。這些義軍人數不等,少則數千,多則數萬、數十萬,其活動範圍往往跨州連郡,活躍於廣大地區。

    在國都附近的“三輔”地區,小股起義也多得不可勝數。地皇二年(公元21年),三輔盜賊麻起,甚至在長安城中也有盜賊出沒,王莽不得不置捕盜都尉官,令執法謁者追擊長安中,建鳴鼓攻賊幡,而使者隨其後 。

    在當時遍佈全國的起義軍中,有兩支最大的隊伍,成為農民起義的主流,這就是南方的綠林軍和北方的赤眉軍。

    亡國被殺

    在王莽推行新政時,屢有旱、蝗、瘟疫、黃河決口改道等災害出現,由於王莽改制不僅沒能緩和社會矛盾,反而造成了天下劇烈動盪,國庫也耗費殆盡無法撥款賑災,造成了民眾生存難以為繼。因此於天鳳四年(公元17年)全國發生蝗災、旱災,饑荒時,各地農民紛起,其中形成了赤眉軍和綠林軍兩大軍事勢力。

    地皇四年(公元23年)王莽在南郊舉行哭天大典。同年,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在王揖等護衛下逃往漸臺,公卿大夫、宦官、隨從還有千餘人。守城的王邑日夜搏鬥,部下死傷略盡,也退至漸臺。這時他的兒子、侍中王睦正想脫掉官服逃命。王邑將他喝住,父子倆一起守著王莽。最後隨從王莽的千餘人全部戰死或者被殺。王莽在混亂中為商人杜吳所殺,校尉公賓問杜吳王莽的屍身在哪,杜吳告訴他在“室中西北陬間”,公賓就斬了王莽的首級,懸於宛市之中,數十個軍士爭相殺王莽,分裂了王莽的屍體。百姓們聽說王莽的首級在宛市,‘共提擊之,或切食其舌’。

    西漢實行均田制,耕者有其田。這鞏固了央集權,打擊了農業資本家和金融資本家。但是西漢的均田制,有個問題,它允許土地交易。這就為後面的土地再次兼併,埋下了隱患。

    被漢武帝剿滅的地方豪強,和官僚資本家,到了西漢中後期,死灰復燃。帝國出現了嚴重的土地兼併現象。面對這樣的大機構,自耕農相當於小散戶,他們在資本和生產工具、人力方面,天然的處於劣勢。競爭失敗的自耕農,紛紛破產,淪為佃農,或者淪為流民。到了西漢晚期,流民氾濫,整個國家,變得民不聊生。

    這時候,朝野上下,都紛紛呼喚有一個能夠匡扶天下的聖人出現。王莽作為這樣的一個人人交口稱讚的大聖人,就被全華人民選中了。

    王莽篡漢,建立新朝,開始對帝國的政治經濟政策,進行全盤改制。首當其衝的就是土地改革。王莽宣佈,新朝實行王田制,土地歸國家所有,先收歸國有再按人頭平均分配土地。並且,從此以後,任何人不準買賣土地。

    土地國有,不準買賣,這是夏商周三代的土地公有制制度。現在的人,一說起王莽,就說他穿越了,是個穿越過去的共產主義者。實際上,王莽不是穿越而是復古。因為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大同社會。說王莽穿越的人,都是沒怎麼讀過書的人。

    王莽篡漢,為什麼那麼輕易的就得手了呢,為什麼士大夫和漢朝軍隊沒有平叛鋤奸呢?這跟漢儒的神棍化有關係。漢儒曲解了先秦儒,導致讖緯之學這種妖氣沖天的異端大興,當時的算命先生們說,天命已定,天下要改姓了。於是很多大臣和將軍們,就都很溫順地接受天命。全華人民,歡天喜地地把王莽送上大位。

    王莽自己呢,也是飄飄欲仙,真以為自己是聖人,還把自己當成孔子再世。可見,淫祀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全華人民自上而下的全部陷入了癲狂之中。漢儒的淫祀巫妖之風,後來悉數被浮屠教所竊取繼承,對帝國的軀體發起更猛烈的毒害。

    篡漢成功之後,轟轟烈烈的土改開始了。王莽對大地主和大官僚說,你們趕緊把土地分給流民。又對流民們說,你們趕緊去向大地主要地去。但問題是,大地主憑什麼要平白無故的分地給失地流民呢,失地流民,靠什麼手段來從大地主手裡拿到地呢?王莽很幼稚地認為,土地革命這件事,靠人民自覺就能完成了。

    土地革命這種事,歷來都是需要鐵血政策來實現,幼稚的王莽卻把它當成了兒戲。結果是,流民要不到土地,王莽得罪了流民。官僚資本家,還有地主豪強所代表的農業資本家們也埋怨,我們把你推上位,你為什麼還要讓流民來分我們的土地?於是王莽也得罪了這些人。土地革命推行不利,還把全天下的人民都得罪了。

    原本大家興高采烈的認為,選一個聖人,就可以匡扶已經糜爛的漢朝社會,結果所有的人都大失所望。王莽當初是全華人民的希望,現在,王莽變成了全華人民的仇敵。流民軍開始起義,豪強們開始割據,天下大亂。憤怒的流民起義軍,最後衝進了皇宮,把王莽給肢解了。

    王莽死後,天下無主,出來平定天下的人,是光武帝。光武帝為什麼能從一群流民軍和豪強割據中脫穎而出呢?首先是他的個人素質太高,在中國歷史上的皇帝中,大概只有劉邦、李世民、朱元璋可以和他相比。而且,光武帝劉秀作為一個創業皇帝,他所面臨的困難是最大的,甚至比後來的劉備面臨的困難還要大。其次,光武帝在戰略上是正確的。他先是和豪強流民軍組成反王莽聯盟。推翻王莽後,他又和豪強結成同盟關係,蕩平了流民軍。最後,又消滅了蜀隴兩地的豪強割據。第三,光武帝除了特別會打仗之外,還特別的善於識人用人。

    跟隨光武帝打天下的那些地方豪強們,在東漢建立後,光武帝並沒有對他們的既得利益進行清算,也沒有像西漢初年那樣,把天下按人頭均分給天下人。而是承認豪強們的既得利益。東漢的土地制度,主要是莊園製為主。這就為三國時期的天下群雄四起,埋下了伏筆。

  • 3 # 王大牛樂談

    王莽是一個瘋狂的復古愛好者,他推行的新政,大都是仿照周朝的制度推行,嚴格的說是源於古制的新法,而且他一味復古,不切合實際。現代人不讀書,以為把土地收歸國有平均分配等都是現代才出現的,說王莽是穿越者,這才真是咄咄怪事。

    王莽新政,在當時被人批判,而後代卻讚譽為史上第一次社會主義改革。這樣來看,王莽似乎更符合穿越者的身份了。如果王莽真是從現代穿越過去的現代人,那他為何要食古不化?為何反覆修改地名,只為更合古意?為何不改成現代他所熟悉的地名?怕改變歷史?可他推行看似不符合當時的改革時,開始製造不屬於那個時代的遊標卡尺時,就已經開始產生蝴蝶效應,改變歷史。

    王莽的改革,其實在之前的朝代有跡可循。改變土地私有,改幣制,維持物價,廢奴婢買賣等等,難道不是效仿前代先賢?增加勞動力,促進經濟。

    與其說他是改革,不如說是集中推行前朝的有利政策。他的原意本是快速促進國家經濟發展,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可能也源於他急躁的性子,借鑑先賢經驗,卻不知循序漸進。縱觀歷史上,如他般想要一次性大量改革的改革者,似乎都出現了反作用力。

    再來說遊標卡尺,大家先入為主,認為遊標卡尺屬於現在,那在古代見過遊標卡尺的人們亦覺得其屬於他們的朝代。中華上下五千年,那麼多驚才豔豔的發明,也正在告訴我們,古人的智慧是我們難以想象的。故遊標卡尺也不能全然就作為王莽是穿越者的證據。

    至於是否還有其他證據證明他是穿越者,就要看接下來還能發現的古物了。

  • 4 # 寧波城市記憶

    說王莽是穿越者,穿越小說和電視劇起到了很大的推波助瀾的作用。說他穿越,倒不如說他是致力於恢復古制的人,所謂的一些穿越的物證都可以在周朝的禮制中找到根源。

    所謂的物證:

    1. 王莽穿越的物證中,最著名的就是那個“遊標卡尺”,與現代的極其相似,比西方的早了1700多年,如圖。

    2. 土改:採用孟子的井田制均分土地,每戶人家只能佔有100畝土地,讓豪族把土地拿出來分配給窮人,觸動了豪族的利益。

    3. 廢除了奴隸制度,奴隸買賣“悖天心,逆人倫”,禁止買賣奴隸,宣傳人人平等。

    4. 鑄幣權收歸國有,在王莽之前,豪族可自行鑄幣,他上位後,只能由國家統一鑄造。並且把一些其他行業,比如鑄鐵,鹽業等也收歸國有。而且只有在領土範圍內的東西,都是國家的,比如山河湖海、各種礦產等。

    5. 貸款:國家貸款給農民去耕種土地,且利息收的很低。1000年後的王安石變法可能就是參考了王莽新政。

    6. 計劃經濟,物價調控:根據行情對商品的價格進行調整,貨物價格必須符合政府規定。在物資多餘的時候從商人手中用成本價把物資買過來,等物資緊缺了再低價賣出。

    ......

    王莽非常喜歡被人稱為“周公再世”,一些照本宣科式的恢復古制已經不符合當時社會的發展,反而變成了豪族掠奪百姓財富的手段,再加上很多政策朝令夕改,不切實際,最終導致各地揭竿而起造反。生不逢時也許說的就是他!

  • 5 # 鄉村大導

    王莽是中國歷史上極具爭議的一個人物。他滅亡西漢,建立新朝,於漢朝而言是絕對的逆賊,但他登基後頒佈了一系列在當時看來不可理喻,卻和今天的許多制度相似的政策,令許多人大膽猜測:王莽是穿越者,甚至許多人還以此為基礎,創作了許多種假說和故事。

    僅僅憑藉王莽頒佈的措施政令,後人就做出了他是穿越者的推測,可見這些政策一定是相當特別的。在當時的年代,王莽便是政治家中的異類,改革家中的奇葩。那麼,應該如何評價王莽篡漢後頒佈的各種政令呢?

    初元四年(前45年),王莽出生在位於今河北省邯鄲市的魏郡元城,他所在的家族,是當時最為顯貴的名門,不但封侯者多達九人,還有五人擔任最為顯赫的"三公"之一的大司馬。這樣富貴而顯赫的家族,自然會培養出許多 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

    王莽小時候,族中的人大多追求享樂,不思進取,而王莽則和他們截然不同,他不但生活簡單樸素,不慕奢華,還謙虛而有禮。陽朔三年(前22年),二十四歲的王莽踏上仕途,因為其賢明表現,他取得了朝野的一致誇讚和皇帝的賞識。

    永始元年(前16年),王莽年僅三十歲就被封為新都侯,但他折節下士,對待他人禮遇有加,還樂善好施,於是民間都非常推崇王莽,其聲望甚至於超過了他擔任大司馬的同族叔伯。綏和元年(前8年),三十八歲的王莽接替同族長輩王根就任大司馬。

    不過,僅僅一年後,漢成帝就去世,新帝漢哀帝繼位,傅太后、丁皇后的黨羽得勢,王莽卸職隱居,十分低調,他的這一舉動讓百姓們都為他鳴不平,於是迫於輿論的壓力,漢哀帝只好將王莽召回京城,以塞悠悠眾口。

    元壽二年(前1年),王莽等到了漢哀帝的去世,因為漢哀帝沒有子嗣,王太后便先控制住傳國玉璽,再讓群臣選拔新任大司馬,以輔佐朝政。群臣在宦海沉浮多年,自然大部分人都會意地支援王莽上位,於是四十四歲的王莽再度擔任了大司馬。

    著名詩人白居易曾寫道:"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在沒有篡位之前,王莽始終保持著謙虛恭敬的態度,處事謹慎又善於偽裝。不過,當他擁立九歲的漢平帝繼位後,大權徹底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便難以隱藏了。

    元始五年(5年),漢平帝病逝,王莽擁立兩歲的劉嬰,而他自己則被稱為"假皇帝"或"攝皇帝"。這一舉動當然引得忠於漢室的臣子不滿,於是大臣們掀起許多次反抗活動,但都被王莽鎮壓。初始元年(8年),王莽不再隱忍,而是受劉嬰禪讓稱帝。

    王莽即位後,推行了一系列新法,他改革了官制,將許多職位進行了更名,並增設了許多官職,不過許多隻是空名,少有實際意義。為了表示新朝之"新",王莽將許多原來的地名進行了修改,不過這一改革導致後來,人們常常不知道皇帝說的是哪裡。

    王莽所施行的好政策之一,便是廢除奴隸制,禁止奴隸的買賣與產生。此外,他還下詔道:"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屬",皆不得買賣。其男口不盈八,而田過一井者,分餘田予九族鄰里鄉黨,故無田,今當受田者,如制度,敢有非井田聖制,無法惑眾者,投諸四裔,以御魑魅。"

    也就是說,將土地收歸國有,不允許買賣,一家子男丁超過八個的,就可以耕作一井,也就是大致九百畝的土地;而如果男丁不夠八個,但擁有的土地超過一井,就需要將多餘土地分給同鄉其它無地可耕的人。這一政令看上去是抑止土地兼併的良方,但實際操作過程中卻遇到了各地的抵抗。

    王莽的政令幫助了底層勞動人民,但傷害了地主階級的利益,他們當然不願平白無故失去土地,便採取激進手段抵抗,王莽不得不做出讓步,認可了土地的買賣行為。當然,最讓後世感到驚奇的,還是王莽提出的"所得稅"制度。他將鹽、鐵、酒等行業收歸國有,並對獵人、漁夫等行業按收益徵稅,從而斂財。

    為防止商人惡意調控市場,王莽依靠政治手段買入日用品,在市場供過於求時低價買入,供不應求時以合理價格賣出,穩定市場。王莽的許多改革都和現今的社會制度有類似之處,雖然他實施時社會條件不具備,從而碰壁失敗,但王莽的改制無疑是對社會制度的一種積極的摸索和嘗試。

  • 6 # 嘗試歷史

     王莽(公元前45年12月12日—23年10月6日),是漢元帝劉奭的皇后王政君的侄子。新朝開國皇帝。其人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漢末年,因漢哀帝劉驁喜好男風,專寵董賢,26歲遂死,在皇權旁落的情況下,被王莽趁機竊取大權。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漢建新,建元“始建國”,宣佈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王莽統治末期,天下大亂。新莽地皇四年,更始軍攻入長安,王莽死於亂軍之中,新朝滅亡。王莽共在位十五年,而新朝也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短命朝代之一。 

     公元前7年,漢元帝的兒子漢成帝劉驁中風暴斃,太子劉欣(漢哀帝)繼位。 

     漢成帝時以王鳳(劉驁生母王政君的哥哥)為首的王家權傾朝野,但王政君的侄子王莽卻極其簡樸,也很會哄當大官的叔叔伯伯們開心。王鳳也很喜歡這個侄子,曾向成帝大力推薦,人緣極好的王莽官升得比誰都快,30歲時就成了新都侯。但這時外戚淳于長(王政君的外甥)也在專權,此人仗著自己曾幫助過成帝立趙飛燕為第二任皇后有功,也非常跋扈,王莽就開始搞間諜活動,舉報淳于長私自封官,還和廢掉的許皇后亂搞,結果被免職,而王莽繼承了叔叔王根(王鳳弟弟)的大司馬職位。  

    劉欣繼位後繼續靠外戚來制約外戚,把奶奶傅氏和母親丁氏搬了出來。王政君覺得王家要完,就讓王莽辭職。其實王政君也是試探劉欣,結果發現劉欣很怕樹大根深的王家,並且王莽實在太會做人,口碑好得不可附加,所以劉欣沒理由、也沒能力扳倒王莽。但劉欣也沒有放棄削弱王家權力,王根被逐出長安,王家推薦的官員也基本被罷免。 

     為了能繼續擴大自己這邊的外戚勢力,劉欣希望母親丁氏代替趙飛燕的太后位置,王莽自然不願意,但劉欣確實不是吃素的,在王家的壓力下硬是把奶奶傅氏弄成了太皇太后。王氏越來越衰弱,王莽開始從朝廷隱退。  

    至於劉欣的性取向,那就更純粹了,自遇到有絕色容貌的董賢后,就很少聽說過他和女人有什麼故事。董賢很會討好劉欣,他性情又溫柔,不知比很多女人高到哪裡去!兩人睡覺基本都在一起,有次哀帝醒了發現董賢壓到了自己的袖子,直接大剪子“咔嚓”一剪,怕吵醒了小美人。  

    董賢在朝廷的勢力也越來越大,很快就位居三公,官拜大司馬,而且被封為高安侯。雖然朝臣很不滿,但劉欣愛得太深,只要誰中傷董賢,不是死罪就是大罪。  雖然這時朝廷內部有所好轉,但連年的中央內鬥導致了地方世家大族越來越難控制。漢朝舉官的“察舉制”基本就是為豪族準備的,這種制度的弊端已極其凸顯,土地兼併日益嚴重,貧富差距不斷拉大。劉欣也想緩解這些矛盾,便搞了個法令,限制豪族土地不得超過30頃,並大量限制奴婢數量,還明令“商人一律不得做官”,結果他自己扶植的外戚傅家和丁家直接不幹了。且他還自打耳光,一次賞賜了董賢2000頃土地。甚至,漢哀帝還希望把皇位讓給董賢,但還沒來得及用江山博取美人歡心,就薨逝了。公元前1年,劉欣去世,在位僅七年,無子。 

     王家終於看到了東山再起的機會,王政君回到未央宮,可憐的董賢識趣地自殺了,王莽順利地恢復了大司馬之職,隨後擁立9歲的哀帝堂弟劉箕子登基,這個小朋友就是漢平帝。此後王莽把持朝政,但王政君慢慢也意識到王莽的恐怖。 

     王莽逼王政君鏟除自己的王家勢力,讓元老大司徒孔光當宣傳機器。孔光是個為了自保可以忽略一切的人,當哀帝寵幸董賢時孔光就一直默不作聲。等王莽利用孔光操縱輿論排擠政敵時,他直接辭官走人了。狡猾的王莽和自己的黨羽們玩欲擒故縱的遊戲,把王政君在內的整個朝廷耍得團團轉。  公元1年,王莽操縱自己為公爵—安漢公,使自己的一切規格和霍光一樣。王莽和王政君帶頭開始節儉,甚至只吃素食,大封功臣後代,搞出了給低保家庭的“福利制度”。元始2年,也就是公元2年,自然災害來了,王莽帶頭和官員獻出土地安置青州難民,大肆籠絡民心,一時間歌功頌德者比比皆是。 

     也是老天幫王莽,元始五年(公元5年),平帝重病,王莽還日夜乞求上天讓自己代替平帝病死,結果第二年平帝就夭折了,王莽立僅2歲的劉嬰當皇帝,王莽攝政。這樣一來,王莽肯定是不想當霍光了,改年號“居攝”。  

    這時王莽還是很害怕各地劉氏宗親的勢力的,但這群劉家子孫很不爭氣,和王莽的戰爭幾乎就沒贏過。等王莽快要剷除完敵對的劉家勢力時,野心空前膨脹,徹底下了取漢自立的決心,於是便搞出了一堆玄乎的祥瑞。公元8年,王莽讓劉嬰禪讓,改國號“新”,年號“始建國”,自稱“新始祖”。被我們稱作“西漢”的王朝,算是徹底滅亡了。 

     始建國元年,王莽找姑姑王政君交出傳國玉璽。王政君再專權,畢竟也是漢朝的媳婦,一心忠於漢朝的,她怎麼也想不到這個侄子可以廢漢自立。在王莽的逼要下,王政君怒摔傳國玉璽,用和氏璧做成象徵皇權的玉璽,就這麼被摔掉了一個角。王莽得到傳國玉璽後算是“正統”了,按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改漢朝貴族穿的黑色貂皮為黃色貂皮,可無論王莽怎麼討好姑姑,王政君依然穿著代表漢朝的黑貂皮。  公元13年,王政君病逝,和漢元帝劉奭合葬在渭陵。  關於王莽有一個流傳很廣的說法,叫“穿越過來的人”,且不說他搞出來的這些奇怪的國號、年號,這人推行的政治制度貌似也完全不屬於那個時代。漢朝末年已是地方豪強地主並立、各自為政的時代了,王莽卻希望恢復到周朝,透過禮樂治國,搞出一種有等級但田地卻是均田的制度。

      始建國元年,王莽把田地收歸國有,自稱“王田”,恢復井田制而且還不讓買賣,然後把鹽、鐵及酒、山林都收歸國有。這麼一來,整個貴族豪族階級肯定激烈反對,尤其是本就不滿的劉氏宗族,激烈的反彈一浪高過一浪。王莽覺得還不夠,這麼發達的社會,地主家還搞出奴隸奴婢了?全給我解放了。本來這一制度是為了化解貧富差距討好平民的,結果解放後這些人沒有生活來源,全成了流民。王莽還搞了個義務勞役制度,希望讓人民投入水深火熱的勞動中去,很多流離失所的難民被強制勞役,至此平民也開始反對王莽了。再加上王莽成天朝令夕改,動不動就強制執行,導致官員開始利用政策敲詐地主和平民,全華人被王莽的政策給坑苦了。

    緊接著,王莽強迫羌人獻出青海湖一帶的地盤,目的就是為了和北海郡、南海郡、東海郡一起湊個“西海郡”,合稱為“四海”,然後強制移民去這地方。老百姓不願去,就修改法律把老百姓當成罪犯押過去。然後,又把漢朝好不容易控制的匈奴、高句麗、西域三十六國的“王爵”降成“侯爵”,收回“匈奴單于璽”,改授“新匈奴單于璽”。王莽覺得還沒玩夠,直接把“匈奴單于”改為“降奴服於”,“高句麗”改成“下句麗”。這些民族和漢朝打了這麼多年交道,突然出現這麼一玩意,也是一臉詫異。更倒黴的是王莽還不會打仗,看到周邊民族不服自己,就跑過去鎮壓,結果打一次輸一次。  

    改革還不如不改,國庫開始空虛,王莽就動不動搞出新貨幣,把戰國時代的刀幣又搬出來了。後來又覺得這種幣制太落後,怎麼也要搞個用國家信用發行的有面值的貨幣吧,政府說值多少就是多少,這下可真是“領先”了一千多年。後來國家越來越空,他就開始鑄造劣質貨幣,隨意定價,最後通貨膨脹極其嚴重。新朝的滅亡也就不遠了。

      王莽極其迷信,亂改地名,搞得自己都快認不清哪裡是哪裡了,而且還認為六年就要改一次年號,於是就有了“天鳳”“地皇”。很快,王莽的“穿越之旅”就要結束了。  不僅是人禍,天災也來了,蝗災和黃河改道造成的水災肆虐。天鳳四年(公元17年),饑荒達到頂峰,湖北人王匡、王鳳在綠林山起義。王莽這幾年亂打匈奴,搞得軍隊不堪一擊,被稱為綠林軍的這支部隊很快壯大起來。在山東琅琊,因一公差沒有按命令打不賦稅的農民就被處死了,他母親呂大媽揭竿而起,這可是中國歷史上女人造反的第一人。大娘造反失敗後,樊崇接收了呂大娘的部隊,不斷壯大後佔領泰山。地皇三年(公元22年),王匡(王莽的太師)率領官軍和樊崇作戰時節節敗退。起義軍因為窮得沒有軍裝,便將眉毛塗成紅色,自稱“赤眉軍”。這就是歷史上轟轟烈烈的綠林赤眉起義。 

     劉玄自稱是漢景帝后代的漢室宗親,只不過他這種宗親早就成千上萬了。王匡的綠林軍一路取勝,劉玄也就加入了,且很快在軍中嶄露頭角,在對付王莽的軍隊時屢立戰功,被立為“更始將軍”,可見這名字也受到了王莽的影響。  

    王匡他們總得立一個漢室宗親當老大,這時絕大多數的平民貴族和匈奴扶余等都對漢朝感恩戴德。劉玄於地皇四年(公元23年)被立為更始帝,綠林軍此後變得越來越強大。同年,劉玄兵分兩路,一支從南陽郡攻洛陽,另一支奔關中取長安,一路上所有的官員脫下新朝官服,加入了綠林軍。 

     王莽知道自己窮途末路了,精神狀態也越來越差,就搞出個“哭天儀式”。王莽帶著小弟們在長安南郊整天痛哭,他覺得自己沒做錯什麼,可綠林軍一直宣傳是王莽毒死了漢平帝,王莽這個冤啊! 

     不過哭也沒用了,雖然王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著一撥兒死忠粉,而且還宣稱自己有百萬大軍,但這百萬大軍在宛城昆陽之戰中被綠林軍大敗,最終更始帝劉玄攻入長安,恢復漢的國號,王莽被士兵爭著分了屍。就這樣,“穿越者”伴隨著他的“地皇”年號進了地府。

  • 7 # 蒙B歷史課堂

    王莽從小就出生在《禮記》中。 這個儒家經典不再是他的知識,而是一種信仰。

    王莽,作為一名光榮的三道槓·社會主義優秀青年,心中只有一個理想“要讓社會主義春風吹遍大地”。

    開啟王莽生活的正確方法是白天玩遊戲,晚上喝酒跳舞,最後依靠當公務員。 但是,他受過社會主義的良好教育,從不放任自己。

    王Man從小就熱愛學習。 由於父親去世較早,他獨自一人支援母親並喪偶,並撫養了哥哥的孤兒。 它是貴族的一朵奇flower。

    作為一個過世的社會主義者,王Man只想到勤奮的人。 成為公務員後,他經常用工資為人民提供福利,不僅是捐錢,還捐房。

    與沉迷於女色的西漢皇帝相比,王莽只是一個男性神聖的人物,使他作為皇帝的聲音越來越高。 王莽成功執政後,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建立了社會主義理想國,他根據出國前的經驗,在新朝進行了一系列的社會主義改革。

    [平均分配的國有土地]

    為了避免土地集中在少數人的手中,王莽首先將所有土地國有化,並將其平均分配給人民和奴隸。 這意味著“農民擁有自己的土地”,並且需要受到房東的影響。

    【計劃經濟和國企專賣】

    為了縮小貧富差距並獲得包容性利益,王莽強迫政府控制價格並實施計劃經濟。同時,他對鹽,鐵,酒,硬幣,山川河流進行了國有化,併成立了國有企業來管理重要資源。

    【改革貨幣,建立貸款體系】

    王莽經常改革貨幣體系,改變了幾十種貨幣。但是,他建立的貸款系統比銀行更人性化。主動貸款只收取十分之一的利息。

    【崇尚科技】

    與傳統君主不同,王莽特別喜歡科學。他喜歡收集一些新穎的東西。他曾經遇到過發明飛機的人,可以在天上飛。他還製作了遊標卡尺。很多年了。

    王莽的重組還不錯。這將使中央政府集權,削弱王子和強大的單位,並保護普通農民。但是,這種減少富人,幫助窮人,增強弱勢群體的改革嚴重侵犯了強國的既得利益,併產生了強大的抵抗力。新政的麻煩也在基層引起了挫敗感。另外,發生了各種自然災害,在各地引起了大規模的起義。不僅廢除了“新政”,連國王也被混亂殺害了。

  • 8 # 悅在寧鄉

    王莽是歷史上少有的英雄之一,也是新王朝的奠基人。王莽執政15年, 成為歷史上為數不多的短暫朝代之一。公元前1年,漢愛帝死後沒有留下任何後代,這給王莽帶來了機會。到公元6年,王莽已經處於高位。他的權力不亞於皇帝,甚至等同於皇帝。

    首先,王莽實行土地國有化,防止人們擅自買賣土地。要知道,土地國有化是在現代社會才開始的,王莽是幾千年前的人,提出這一政策很有先見之明。王莽規定,全國不能販賣奴隸,不能養閒人。他希望全華人民都行動起來。整天無所事事的人會受到懲罰,人們在勞動過程中也會得到相應的報酬,這與現代社會非常相似。此外, 王莽還實行計劃經濟。不僅如此,他還徵收所得稅。 王莽還實行計劃經濟。不僅如此,他還徵收所得稅。

    當時,法院控制物價,防止投機。農民不僅有利益,而且可以使社會穩定。商人和農民都應該為他們的利潤納稅。根據歷史記錄,這項稅是總數的十分之一。"這句話是當時新王朝的稅收政策。現在我們看到稅收仍然很低。不管你掙多少錢,朝廷都有一個清晰的概念。不管你在產業鏈的哪個環節,你都是公平的。除了計劃經濟和稅收政策,王莽還實施了貨幣改革。他想用精品代替金銀,但改革最終失敗了。

  • 9 # 新財金

    王莽是中國歷史上極具爭議的一個人物。他滅亡西漢,建立新朝,於漢朝而言是絕對的逆賊,但他登基後頒佈了一系列在當時看來不可理喻。因此,令許多人大膽猜測:王莽是穿越者,並由此創作了許多種假說和故事。

  • 10 # 一葉一世界503

    為什麼歷史上都質疑王莽是後世穿越過的呢,那是因為王莽的許多做法與想法與那個時代不相符,也就是雖然他貴為大司馬,後來貴為皇帝,但他的思想不能成為主流思想。胡適撰文稱王莽是1900年前的一位社會主義者。柏楊則稱王莽提到800年搞了社會主義。

    一、兒子為奴隸償命。王莽二兒子王獲因事一怒之下打死了一個奴隸,王莽認為“天地之性人為貴”,經過痛苦思考,命之自殺贖罪。

    二、王莽的“社會主義”。在長安城投資建設二百個小區供貧民居住。擴大太學招生,太學生數量突破紀錄超過1萬人。在京城為學者蓋了1萬間房子,成立了不少研究所。

    三、王莽的改革。把全國土地改稱"王田",實行土地國有化,私人不準買賣土地。如家中男子不足8人,田超過900畝的,要把多餘的土地分給本族或鄰居無田的人,原來沒田的人,每人給田一百畝。下令行"五均六管法",政府控制物價,徵收所得稅,實行專賣制度,自然資源國家所有國家開採,首創政府貸款。

    然而,歷史是以成敗論英雄,王莽多被描畫為白臉,以篡位定義為亂臣賊子,其它一概抹去。研究歷史人物不能片面化、紙面化,要仔細分析他所處的歷史時代,當朝的狀況,多角度、立體化分析研究他們。

  • 11 # 90後進化論

    很多人都在瞭解一些東西之後,幻想能“穿越“回過去能改變些什麼,幻想多是美好的,從而”穿越“在近代小說作者的筆下如新鮮的食品一樣受到了很多人的吹捧,讀者都幻想和主角一樣穿越回過去,用自己的現代思想知識來統一中國;然而在歷史上真有那麼一位所作所為引得後人無數猜想,因為他所做的一些事極其相似穿越人,讓當代人以及後世人無法理解,我們就來看看他到底做了什麼事,使得這段歷史那麼疑雲密佈且讓後世猜測重重;

    這個他便是西漢權臣——王莽,西漢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員,古代史學家以“正統”的觀念,認為其人雖然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實際上卻是沽名釣譽之輩。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漢末年,在漢哀帝早亡、皇權旁落的情況下,王莽乘機竊取大權。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漢建新,建元“始建國”,宣佈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

    提供人民貸款服務

    王莽鼓勵農商發展經濟,在耕種、祭祀、婚禮或遭遇天災人禍,便可向國家申請“免息貸款”,但這一點思想就超越了當時所有人。

    變私田為王田——國有制土地

    他釋出土地不再是屬於私人的而是屬於國家的,這不就是現在的土地國有制嗎?禁止土地的買賣,重新普查土地,士族吞併的土地要交給國家,這樣一來保護底層農民,二而是增加國家的財政。當時士族壓迫底層農民,搶佔小民的土地,而交稅的時候士族只是交名義上的一點土地的稅,這樣下去國家小民肯定會越來越窮,士族是越來越有錢。

    廢除奴隸買賣

    王莽廢除了奴隸制度,不僅不能買賣還讓國家從此以後在沒有奴隸一說,這需要多麼高尚的人格才可以想到,在他前前後後的朝代可都是有奴隸一說,他那時候就考慮人權問題了,可見之眼見深遠。

    國家行政控制經濟

    每件商品都規定了價格區間以此來防範不法商人哄抬物價,並在原有的貨幣上改革了幣種,使得原本雜且亂的貨幣制度變的清晰,平民百姓不會再因為幣種的繁多而吃虧。

    重視科技研發

    王莽時期的卡尺,基本上和現代用的卡尺一樣,比西方早了一千年,他好像什麼都懂!那時候的發明被冠以奇淫技巧是被看不起的,尤其是讀儒家之學的儒生,可王莽卻不一樣,他鼓勵發明創造,他聽說有一個人用鳥的羽毛製造大翅膀,想依靠這來達到飛行的目的,不是像一般人覺得那個人異想天開而是親自接見了他,給予他鼓勵並賞賜他繼續努力,具體有沒有說出現代人真的能飛就不得而知了。

    消除無業遊民,維護治安穩定

    對那些無業遊民強迫其勞動,不勞動者每年會面臨罰款。加強了這些無業遊民的監管,降低了犯罪率,維護社會治安,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可以說說其思想真的前無古人。

    他身上還有很多疑團,就不一一列舉了,從這幾點看來王莽像極了穿越人,要不這些思念可謂是太先進了,如果真是他所想到了,他將是中國的最早的“馬克思”了;在科技高速發展的如今,可以設想的是在不久的將來“時光機”不是不可能,那我們這個時空也極有可能有穿越來的未來人。科技就是那麼神秘才使得後人無限去探索未來科技。

  • 12 # 聰聰看歷史

    王莽,西漢終結者,新朝創立者。很多人懷疑他是穿越者是基於他的治國理念和與當代科學水平不匹配而出現的物件,從而對他有所懷疑,主要有以下幾點:一貨幣制度(現叫金融),他把當時的幣面多而亂的現象廢除從而發行統一的大小幣值,並且允許平民可向國家貸款,把物價規定在一定幣值之間,從而百姓生活,貿易環境變的清析。二土地改革,把所有土地收歸國有,從新分配土地並禁止買賣,打擊大地主,這不就是我們現在的制度嗎,三改革稅收,增加國有資產,把鹽,鐵,酒,礦山資源收歸國有,四注重科學,他鼓勵那些有異想天開計程車農們創新發明,並給以獎勵,而出土的遊標卡尺與現在的一樣,終上這幾點都與現代社會如出一切,所以懷疑他是穿越回去的,他雖短短十五年執政,但對後世影響是巨大的,東漢有很多思想和制度是傳承了新朝,以至於絲綢之路重開直至西羅馬,從而使東方文明又一次光大世界。

  • 13 # 兩份回鍋肉

    遊標卡尺這東西比西方早了一千多年

    一系列的經濟動作

    均田制的鼻祖

    酒、鹽、鐵國家專營,依靠國家手段,穩定糧、布市場穩定

    對漁民、獵人、商人、工匠開徵什一稅。根據收入徵收而不是按資本徵收。

    禁止私人奴隸買賣

    還有道德方面的,應該是為了上位,而做的表率,這個見仁見智。

    整體看來,一整套組合拳下來,很有現代經濟的視角。

    在加上解刨屍體,這種事情在哪個時候,作為一個上位者,簡直是前無古人。

    懷疑是穿越者,只是在看到的資料記載中,和當時的理念水準有點突兀,

  • 14 # 蘇景言

    一、實行“王田”,土地國有化,私人不得買賣。沒有土地的人,按制度受田。一夫一婦受田百畝。這感覺有點像我們新中國的土地改革,沒收地主土地,分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

    二、發明了一種測量工具,很像今天所用的遊標卡尺。

    三、古代奴婢都是達官貴人的私人財產,可以隨意買賣,但王莽禁止買賣奴婢,這一思想太先進了。

    四、政府辦理貸款,貧民可向政府貸款,期間不收利息。這個近代才有的金融模式在那個時候出現是不可想象的。

  • 15 # 玉樹臨風一中年

    現在網路上頻頻出現誰是穿越者的猜想,期中最為火熱的是外戚篡權者王莽。那麼我們看看王莽都做了什麼讓大家這麼推崇他。

    王莽建立新朝後,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從當時的社會條件來說是有其先進性的,這也是穿越一說的一些根據。比如土地國有、均產、廢奴、商品專賣、控制統一物價等,而且還有一件度量衡利器,青銅製的遊標卡尺,這件文物的出土打破了我們一直認為遊標卡尺為歐美所發明的認識。

    雖然王莽所為有一定的社會先進性,但是他所做的也有逆勢而動的作為,比如盲目的恢復周制。還有貨幣政策的制定較為隨意,朝令夕改,導致通貨膨脹,經濟崩潰。而且在一系列政策的推行中並沒有注重細節,造成有益百姓的政策沒有推行成功,百姓反受其害,最終造成各個階層皆反對的尷尬結果,直接導致了社會的動盪與社稷的覆滅。

    之所以說王莽更像一個穿越者大多是從其思想具備一定的先進性而言,從不同的角度大家對他也有不同的評判,如果非要說他是一個穿越者,我們也只能笑著說:"好不容易穿越了,咋弄砸鍋了呢?"

  • 16 # 當年明月時

    王莽時期,鼓勵發明,特別注重科技的發明,在王莽時期中國的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他發明了遊標卡尺的原型,而且度量非常的準,當文物出土的時候,震驚了當時的科學家,都不太相信,但事實就擺在眼前。

    制度上,王莽當上皇帝后就廢除土地私有,收歸國有,並且廢除奴隸買賣制度,要求人人都勞動,不許不勞而獲。

    還設定經濟管理制度包括貨幣業務,如鹽業,酒業專賣制度,貨幣改革,事務改革等。

    經濟上,發行虛擬貨幣,虛擬貨幣是一個現代概念,但在兩千多年前的新朝,就已經嘗試著發行了,比如在西漢中後期通行的貨幣是五銖錢,假如你要買幾隻羊的話,就得帶幾百斤五銖錢,這顯然是不利於商業發展的,宋朝就因為貨幣太重,不利於商業活動開展,所以才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而據宋朝還有上千年的王莽時期,發行了錯刀幣,把貨幣的價值和購買力脫離,規定原本需要兩百多斤五銖錢購買的,只需要三枚錯刀幣即可,極大的推動了市場交易。

    只可惜,王莽的改革用力過猛。特別是他的多次貨幣改革,一個剛開始推行,另一個改革又來了,結果事與願違,他希望造就的大同社會不僅沒有實現,反而引發了社會混亂,百姓生活更苦了,紛紛揭竿而起,而王莽本人最終也身首異處。

  • 17 # 這個歷史有點逗

    王莽是一位在歷史上備受爭議的人物,史書上記載的王莽心思深沉、蟄伏多年、野心勃勃、白居易有詩“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但近代帝制結束之後,王莽被很多史學家譽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社會改革家”。認為他是一個有遠見而無私的社會改革者。人們對王莽的評價似乎有所轉變,一些史學家把王莽稱為有遠見的改革家,更有人覺得王莽是穿越的!而體現穿越表現在這個方面!

    1:廢除奴隸制度,倡導人人平等

    2:親自解剖屍體,破除封建迷信,以人為本

    3:把土地收為國有,不讓百姓私自買賣

    4:重視科技人才,支援發明製造

    5:酒、鹽、鐵國家專營,依靠國家手段,穩定糧、布市場穩定

    6:使用計劃經濟穩定物價,堅決打擊囤貨的不法商人

    7:進行貨幣改革,建立國有銀行

    8:徵收所得稅

    透過以上,很多所作所為完全不是兩千多年前的那個時代所能想到、做到的事情,可以說王莽的存在確實是歷史上一個bug,除了理解為穿越,無法解釋呀

  • 18 # 鎮九方紫面崑崙俠

      王莽之所以會被後人認為是從現代穿越回去的,是因為他篡漢之後的很多改革措施都很有現代色彩,王莽對土地制度、經濟制度、奴隸制度的改革,還有他的很多現代化的發明,比如遊標卡尺,都不像是那個時代的產物。

    王莽篡漢建立新朝,備受歷史的爭議。不過王莽身上真正受到歷史關注的地方,還在於他的一些改革舉措上,也正是因為這些超前的改革舉措,王莽被人認為是穿越者。

     王莽穿越的證據有許多,比如他破天荒的提出土地國有,可以平均分配給百姓耕種,只是不再允許私人隨意的買賣土地;比如他在奴隸制度的改革上,奴隸制度的存在是封建社會的產物,但是王莽卻提出禁止奴隸的買賣,這難道不是人權思想的體現嗎?

      另外王莽在位的時候格外的喜歡鑽研科技發明,他發明的遊標卡尺,跟我們現在使用的幾乎一模一樣,據說歷史上王莽還曾嘗試過讓人制造過飛行器,不過由於各方面的侷限性,最後沒有成功罷了。

  • 19 # 宦官趣聞

    看了樓上的回答,基本全面了。談點個人看法,難免與樓上有重複之處。見諒。

    個人認為,王莽是個儒家學者,他建立的新朝,算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學者建立的王朝。

    王莽有自己的政治抱負,想締造一個理想世界,但在他所處的那個時代,有些理想太過於空前。可以說,他是個空想主義者,這也註定他的改革最終會失敗。

    比如,王莽新政中,有關貸款和所得稅的條款,規定貸款和所得稅都是純利的十分之一,在那個時代,實施這項改革,就需要計算純利,成本等,而當時很少有這方面的專業部門和專業人才能做到依法依率徵收。結果呢,政策執行就會走樣,往往變成橫徵暴斂,一本好經讓歪嘴和尚念歪了,搞得民怨四起。

    再比如,王莽推崇制度治國。凡事靠制度規範,這很超前,看起來也很美。但他有點脫離了現實,對前朝的東西全部推翻,一概使用新制度,大大超出了社會的接受能力。比如,連地名,官名都全部改了。當時少數民族的部落酋長,一般稱王爵,王莽下令改為侯爵,結果有些部落王爵就不接受,廣西百色的句町王就起兵叛亂。

    其後又更改匈奴單于的金印名稱,引發匈奴與中國斷交,導致戰事不斷,徵兵整糧,引起騷動民變,農民起義不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離婚率高的根源究竟是什麼?離婚率是否近期會突破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