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喜歡黑蘋果的孩子

    可以適當看,而且是優質的益智動畫,比如《貝貝生活日記》型別的,裡面都是與孩子生活比較密切的內容,包括生活自理、交友、情緒管理等方面。一般2歲的孩子每次看動畫時間不要超過15分鐘。

  • 2 # 天天必看搞笑影片

    我個人觀點是覺得可以看的,我家有一個三週歲兩個月的,還有一個一歲半,然後就比較喜歡看動畫,一般給他放,小豬佩奇,旺旺隊,還有熊熊樂園,還有好多符合小孩看的動畫,然後也從動畫裡學習了好多知識,比如,人物,動物,事物,好多大人沒教的自己看動畫學習到的,個人認為適當給小孩看動畫還是有益處的!前提要適當不能一天到晚都在看,這樣對小朋友的眼睛也不好加上有輻射!

  • 3 # babycare官方

    你說完全不讓寶寶看動畫片也是不太可行,主要就還是要控制看的時間。

    1、控制觀看時間,一天看動畫片不要超過1小時,每次看的時間不要超過20分鐘。最好一個禮拜只看3到4天,不要讓寶寶有看電視的癮。

    2、選擇的動畫片畫面的顏色要柔和一點的,不要太多鮮豔,動畫片的劇情比較簡單的,容易理解的,單集的時間不要太長,5分鐘到10分鐘最好。

    3、建議用電視給寶寶看動畫片,看的時候離的遠一點。

    4、最最最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要寶寶一哭鬧你就用看電視來哄寶寶,這樣只會讓寶寶越來越喜歡看電視。

    家長平時有時間的話,可以多和寶寶玩遊戲,或是去外面感受下大自然,讓寶寶有事可做的話,就不會迷戀看動畫片了。

  • 4 # 科學家庭育兒

    很多家長不敢給寶寶看動畫片,擔心寶寶“學壞”,其實看動畫片有利有弊。

    短時間看動畫片的利

    日常生活中,寶寶獲取資訊的方式單一,動畫片讓寶寶見識到更廣闊的的世界。

    當寶寶不願意或不敢做某件事時,家長可以利用寶寶喜歡的動畫形象來鼓勵寶寶

    透過看動畫片,寶寶和同齡人有共同的話題,利於寶寶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相處。

    長時間看動畫片的弊

    長時間看動畫片,縮短了寶寶與身邊人交流的時間,影響寶寶語言能力的發展。

    光、聲會干擾睡眠規律,寶寶睡前長時間看動畫片,易出現入睡難或哭醒的情況。

    不同年齡寶寶,看動畫片的時間

    美國兒科會(AAP)建議更新:

    1歲半以下(從2歲放鬆到1歲半)的寶寶不能接觸任何電子產品

    2~5歲的寶寶對著螢幕的時間不能超過1小時

    建議家長一天中分3次給寶寶看動畫片,一次觀看時間不超過20分鐘

    什麼樣的動畫片,才算一部好的動畫片呢?寶爸媽幫助低幼寶寶選擇合適動畫片,至少要符合以下6點:

    1、單集時長不超過20分鐘、劇情沒有連續性;

    2、儘量多的正面形象,甚至沒有負面形象;

    3、場景轉換慢、語速適中;

    4、內容符合寶寶認知、貼近寶寶的生活;

    5、拒絕暴力畫面和粗俗語言;

    6、認知不夠完善,不識字的寶寶,遠離帶“請勿模仿”4字的動畫片。

  • 5 # 童媽趣寶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18 個月以下的嬰幼兒需要絕對避免看電視。2~5 歲的兒童,每天對著螢幕的時間不得超過 1 小時。可以適當的看,但是要有時間的限制。長時間看電視不經危害孩子的視力,還會影響孩子語言溝通能力,創造力,注意力以及情感表達等方面的發展。同時我們在選在電視節目的時候也應該注意選擇適合孩子的電視節目。1、選擇經典的優秀兒童作品改編劇,以及像大自然探險之類的知識性節目。2、孩子觀看的電視節目要避免出現暴力等負面情緒以及三觀不正的場景。孩子在觀看節目的時候,家長要陪同,這裡說的陪同不是說孩子在看電視,你玩手機陪看電視,這裡說的陪同是指跟他一起觀看,討論電視節目裡的內容,同時你也可以問孩子一些問題,你看這裡面有幾個小朋友呀,這個小朋友的衣服是什麼顏色的,這裡面有幾個小汽車呀等等。還有就是要給孩子定規則,規定觀看電視的時間提前跟孩子約定好,到時間點了,一定要給孩子關電視,不要妥協。這裡跟大家介紹一個好的工具有一些電視軟體有定時的功能,時間到了電視自然就關了。還有就是不要再吃飯的時間看電視,這樣會影響孩子進食。好的電視資源推薦:2歲以上:藍色小考拉,趣味知知鳥,碰碰狐,小P優優,小鼠波波3歲以上:嗨!道奇,查理和蘿拉,海底小縱隊以上動畫片資源,私信我,回覆“動畫”即可關注孩子看電視這個問題的朋友們,可以關注我,裡面有詳細介紹孩子看電視問題的文章。

  • 6 # 陌小寶的成長故事

    2歲的孩子可以看動畫片,但是時間不要太長(單次不超過20分鐘)。

    動畫片透過聲音,顏色,畫面向孩子傳達各種資訊。看動畫片的過程可以使孩子的耳朵和眼睛接受資訊的刺激,對孩子瞭解色彩,形狀,物體有一定的幫助。所以家長可以幫孩子選擇一些色彩鮮明柔和,節奏舒緩,單集時間不要太長的動畫片。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看,問些動畫片裡的情節,給孩子解釋他不能理解的內容。

    我家陌寶2歲多的時候會看一些動畫片。比如小豬佩奇,時常5分鐘左右,劇情輕快溫馨;消防員山姆,單集9--10分鐘,寓教於樂,可以瞭解一些消防知識;海底小縱隊,單集12分鐘左右,可以瞭解一些海洋生物的知識。

    陌寶兩歲多的時候能認識水母,海豹,海龜,章魚等十多種海洋物種都是看海底小縱隊的時候自己記住的。

    話說回來,2歲的孩子眼睛還沒有發育完全,長時間看電視或者手機的話,極易對眼睛造成損傷。所以家長最好不要拿手機或者平板給孩子看動畫片,每次時間不要太長(不超過15分鐘)。

    再有經常性的長時間看動畫片的話,容易上癮,沉浸在動畫片的世界而不願和家人交流。這樣對他的語言表達會有不利影響,所以家長一定要嚴格控制孩子看動畫片的時間。

    動畫片可以作為調劑孩子生活的佐料,但不能成為輔助家長看孩子的工具(孩子一看電視就不哭鬧了,讓孩子自己看電視,大人去忙別的事情了)。好多孩子就是因為沒有家人陪伴自己一個人特別無聊才開始看動畫片的。

    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照顧,父母的陪伴能給孩子一個快樂充實的童年。

  • 7 # 福林媽咪

    比如控制時間,一天看十分鐘或者二十分鐘,超過這個時間,就不要讓孩子看動畫片了。

    因為寶寶還小,長時間看電視視力肯定會受損的,尤其是現在青少年近視呈現低齡化,媽媽們可不想寶寶這麼大就帶上厚重的近視鏡吧。

    父母們發愁的其實不是讓不讓寶寶看動畫片,而是寶寶喜歡看動畫片,因為動畫片裡面的人物大多是動物,會讓寶寶產生好奇,再加上動物的動作比較誇張,寶寶就會很喜歡看動畫片。

    另外寶寶看電視的時候會很乖,可以讓父母有空閒時間去洗衣做飯或者玩會手機。但是如果以犧牲孩子的視力為代價,最好還是控制看動畫片的時間。如果父母想要有空閒時間去做一些事情,可以將孩子哄睡了在去做,不必非要讓寶寶看電視。

    或者寶爸寶媽兩個人一起來分擔,寶爸上班的時候,寶媽就來陪伴寶寶,而寶爸下班了,就讓寶媽去做其他事情,寶爸來哄寶寶。

  • 8 # 丁媽親子時光

    0~2歲是大腦深層發育時期,這個時期的嬰兒正處於三維視覺的形成期,而電子產品的畫面卻是二維的。

    孩子被螢幕上的明亮色彩和圖片所吸引,但大腦卻不會處理這些奇怪的畫面。

    所以不建議給2歲以下的寶寶看太多的電視,2歲以上的寶寶可以有原則性、限制性看一些動畫片。

    寶寶看動畫片的好處:

    寶寶可以在動畫片裡學到很多很多知識。而且有很多好習慣也都可以在動畫片兒裡引導孩子養成。

    一般來說這個階段的寶寶不好講道理、也聽不懂,聽懂了也可能不去那樣做,動畫片里正確的榜樣,寶寶容易模仿,爸爸媽媽們可以適當利用,作為教育的一種手段。

    關於寶寶看動畫片還是要注意一些問題

    第一,看動畫片的時間

    寶寶每次看動畫的時間不得超過30分鐘,每天不得超過兩個小時。否則容易眼疲勞近視。

    第二,看電視的距離

    要保持在三米以上,離電視太近光線刺激眼睛也容易近視。

    第三,動畫片的型別

    儘量選擇溫和有教育意義的動畫片,培養寶寶的好習慣。爸爸媽媽要嚴格把關,如果裡面有一些暴力的不良資訊,一定不要讓寶寶接觸。容易歪曲寶寶對事物的判斷,對以後的身心健康發展不利。

    注意一定要嚴格要求寶寶看動畫片的時間,制定相應的規則,比如到了幾點必須上床睡覺。如果寶寶上癮了很改過來了!

  • 9 # 郭郭親子

    如果做的到不看電視,儘量不看。真的要看必須適當控制時間,因為電視給孩子帶來的利弊難以衡量。但隨著科技的發達,越來越明顯的表現出,看電視弊遠遠大於利。我們來看看電子產品的利弊

    一:好處

    1:解放媽媽。讓育兒更輕鬆一些。

    電子產品的普及越來越廣泛,很多媽媽為了方便也樂於給寶寶使用電子產品。電視,手機,電腦等被稱為電子保姆。

    2:讓寶寶學到許多知識。特別是對於外語的學習,很多專家都提倡儘快儘早給寶寶磨耳朵。而看動畫片是學習外語最好的方式。

    二:壞處

    1:生理性傷害,很多人想到這個壞處應該就是對眼睛有害。是的,這是生理性的傷害,看多了容易近視,容易散光。

    2:容易患上注意力缺陷,很多孩子上了小學,老師說他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動作,開小差等。問10個孩子,有九個都是頻繁使用電子產品的。為什麼電子產品會產生這樣的結果呢?因為電子產品的注意力是無意注意。電子產品從聽,看等方面來最大程度的掉動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孩子。孩子習慣了不費多大力氣就能運用多種感官。而當上課時候,老師肯定是不如電視能做到那麼生動的去吸引孩子,所以需要孩子調動更多的感官強迫自己關注。然而這對她們來說是很難的。所以就會出現注意力缺陷的問題

    3:太小的孩子看電視,還容易患上自閉症。昨天一婦幼保健院的朋友說,現在康復科自閉症孩子人滿為患。醫生都不夠用了。大多數原因就是電視看的太多。

    所以個人認為,能不看就不看,一定要看。兩歲孩子一天10分鐘就好了。

  • 10 # 元寶爸爸聊育兒

    該不該讓孩子看電視,尤其是年幼的低齡兒童看電視,是一個充滿爭議的問題,在有些家長看來,給孩子看電視,能夠拓展視野、學習知識,當然,也能夠讓孩子安靜不搗亂,而更多的主流觀點則是持反對意見,認為看電視對孩子的危害太多。

    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我在給孩子看電視的問題上,保持不禁止、不縱容的原則,會給孩子有選擇的看一些電視節目。

    不過,該不該給孩子看動畫片,還是需要客觀的進行分析的。

    孩子看電視有哪些弊端?

    年幼的孩子,尤其是1-3歲的孩子,長期看電視,容易帶來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影響孩子視力發育

    對於年幼的孩子而言,視網膜尚處於發育階段,如果長時間的觀看電視節目,使用電子產品,容易對孩子的視力發育造成不可逆的影響,導致孩子的視網膜受損、眼球變形,過早的變成近視。

    二、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0-3歲的兒童,大腦正處於深層發育期,對於外界事物的認知,需要透過三維視覺來進行輔助,也是三維視覺能力的形成期,電視節目都是二維畫面,對於孩子的認知提升會帶來負面影響。

    三、影響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電視節目屬於典型的單向輸出的內容,缺乏必要的互動,而且花花綠綠的節目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導致孩子降低對語言的接受和表達的訴求,長時間看電視的孩子,缺少足夠的語言互動的練習,對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和發展會帶來負面的影響。

    看電視的好處又有哪些?

    給孩子看電視,並不是一無是處的,從個人的實踐體驗來看,至少有這麼幾方面的幫助。

    一、訓練自律性

    家長在給孩子看動畫片電視節目的時候,需要跟孩子約定看電視的時間,訓練孩子遵守規則。我現在給元寶看小豬佩奇的英文版動畫片,每次只會在幼兒園放學回家後的吃飯前或者飯後的時間,因為一集動畫片是5分鐘,在開之前,我都會跟孩子溝通,是看2集還是3集,達成共識後,就讓孩子自己看,孩子已經養成了習慣,看完約定的集數後,會對我說“爸爸,看完了,要關掉”,通常孩子會自己拿起遙控器關掉電視機。

    二、學習知識和規則

    優秀的動畫片,會在故事中傳遞很多孩子需要學習的知識,比如生活小常識、社交禮儀、生活自理的習慣等,也會傳遞很多遵守規則的資訊,讓孩子在觀看動畫片的過程中建立認知模型。適度的看一些優秀的動畫片,是能夠達到正向的教育意義的。

    像我們經常看的《小豬佩奇》、《托馬斯小火車》等動畫片,在這方面就做的非常好。

    三、拓展知識面

    優秀的動畫片會輸出很多知識,天文地理,人文習俗,會在故事中進行穿插,對孩子知識面的拓展很有幫助。

    家長怎麼做,才會更合適?

    電視節目,尤其是動畫片,並不是洪水猛獸,作為家長,不宜圍追堵截的禁止孩子觀看,但也不能放任自流,家長可以按以下幾點原則來做。

    一、篩選合適、適齡的優秀動畫片

    目前市面上充斥著大量的動畫片節目,質量參差不齊,很多節目的內涵低俗、有暴力傾向,並不適合兒童觀看,作為家長,一定要進行必要的篩選,進行內容質量的把關,選擇合適的動畫片給孩子觀看,比如《小豬佩奇》、《超級飛俠》、《海底小中隊》、《托馬斯小火車》、《神奇校車》等優秀的中外動畫片。

    二、選擇英文版

    6歲以前的孩子,對知識的接受、語言的學習,是不區分左右腦的,吸收知識、接受資訊都是全腦運轉,學習的效率更高,所以對於語言的學習是非常好的啟蒙時間視窗,建議家長選擇英文版的動畫片給孩子觀看,讓孩子接受語境的訓練、刺激聽力和語言表達,對孩子以後學習英語有很大的幫助。

    三、配合動畫片的系列繪本來看

    主流的動畫片,都會有配套的系列繪本,以我家為例,我就買了托馬斯小火車、小豬佩奇的系列繪本,除了看動畫片,也會在平時跟孩子讀繪本共識,讓孩子看,建立繪本和動畫片的知識關聯,學習的效果會更好。

    四、約定觀看時間

    給孩子看電視,一定不能太隨意和放任,建議最好跟孩子建立一定的觀看規則,每天固定的時間段,約定好觀看時長或者動畫片的集數,以免孩子不受控的觀看太長時間,影響身心的發育。

    五、陪同觀看,一起分享

    六、模仿練習,遊戲互動

    動畫片裡面有很多互動的情節,往往會貫穿了很多生活常識、社交禮儀規則、安全知識,家長可以模仿動畫片中的內容,跟孩子進行遊戲的互動,幫助孩子將動畫片中傳遞的知識固化成為自己的習慣。

  • 11 # 寶媽的日記本

    很多父母都禁止孩子看動畫片,尤其是對3歲以下,視力還處在發育期的寶寶。除了怕孩子的視力受到損傷,還怕孩子的思維受到限制,影響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看動畫片的壞處

    1.延緩孩子的大腦發育

    電子產品透過不斷變化影象來吸引孩子,孩子必然會長時間盯著螢幕。表面上電子產品可以鍛鍊孩子的專注力,但專注是需要能量的。如果孩子不運動,大腦吸收不到營養,長時間的專注同時也消耗著大量能量。長此以往極有可能讓孩子的大腦更“飢餓”,給大腦帶來非常嚴重的傷害,延緩孩子的大腦發育。

    2.影響孩子其他能力的發展

    孩子在2歲之前需要與現實世界的真實物品互動,來提高多個方面的認知能力,比如言語能力、空間感知、運動能力等。孩子長時間盯著電子螢幕看,剝奪和縮短了孩子發展其他能力的機會和時間,得不償失。比如,過早讓孩子看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語言發展閱讀技能短期記憶有持久的負面影響。正常情況下,家長陪伴孩子的時候,平均每小時會說約940個單詞,而如果看電子產品,詞彙量下降至770個。

    所以,最好不要讓2歲內的孩子接觸電子產品,但短時間與家人影片,增進親子之間的交流是可以的,建議時間控制在20分鐘之內。

    如何規定和執行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

    孩子看動畫片上癮,所以很多家長不敢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如何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停止看動畫片,這裡給大家介紹一個可操作性非常強的方法。

    1.事先約定時間

    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跟孩子相互約定看電子產品的時間點和時長。吃飯時候不能看(原則問題不能商量)。每天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應該少於1小時,這裡指的是看電視、手機和電腦等電子產品的總和。

    2.明確停止的時間點

    很多家長會有疑問,孩子對時間沒有概念,如果孩子耍賴怎麼辦?

    3.溫柔而堅定地執行

    如果在執行規則的同時,遇到了孩子的抗拒,家長不要心軟,需要堅定地執行之前的約定。

    這樣讓孩子知道耍賴不能改變規則,那下一次孩子會選擇遵守規則,讓孩子領略到嚴格的契約精神對他/她未來有百利而無一害。

    關於如何讓寶寶少看電視,給大家幾個建議:

    1.家人做好榜樣,少看電視,這是最重要的!

    2.制定規矩,並且前後一致地執行。

    明確告訴孩子每天可以看電視的時間,並且讓他知道這個時間是包括了看電視、玩電腦或者手機遊戲的時間。節目完了或者到了允許看電視的時間上限,就關掉電視。

    3.幫孩子選擇合適的節目和益智遊戲。

    4.不要把電視、電腦放在孩子的臥室裡面。

    5.陪孩子進行其他的活動,比如閱讀、講故事、下棋、戶外運動、畫畫等等。

  • 12 # 小小看資料

    我的觀點如下:

    首先

    現如今寶寶是每個家庭當中的重點保護的物件,從寶寶出生開始,全家人都為他操碎了心,很多寶寶都喜歡看動畫片,但是有很多動畫片的內容並不適合年齡較小的寶寶,所以在選擇給寶寶看的動畫片的時候一定要認真謹慎,要帶給寶寶正能力還要起到益智的作用。

    給寶寶看電視,我們要注意什麼?

    1)怎麼選?

    現在的動畫片種類很多,把孩子在童年階段要吸收的各種知識都融入了,孩子們不需要思考,只需要坐到電視機旁就可以吸收了,因此孩子愛看電視是很正常的,長期這樣,孩子就很容易形成依賴思想,遇到問題依賴於成人幫忙,不願意自己嘗試去思考和解決。看電視要有父母的陪伴。給寶寶提供適齡的節目,儘量杜絕暴力的畫面給寶寶看,寶寶是非觀念建立不強,容易模仿到一些暴力行為,以免影響小兒的身心健康。

    2)看多久?

    長時間看電視對於孩子的眼睛有損傷,建議家長先適當減少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和次數,把孩子看電視的 注意力 吸引到其他事情上,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看電視可以作為孩子表現好時的一種獎勵,但絕不能讓孩子依賴上看電視,讓寶寶看電視的時間儘量不超過30分鐘,以保護寶寶的視力。另外,電視機的高度應稍低於小兒眼的高度。2歲的小寶寶每次看電視10-15分鐘就應該休息一會兒,向遠處看一看,以避免視力長時間集中,眼睛過度疲勞,造成屈光不正或斜視。

    給寶寶選擇合適的動畫片,推薦看什麼?  

    寶寶年齡比較小,所以他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很多時候他都會模仿大人的動作和電視當中的動作,所以我們一定不要盲目的讓孩子看一些動畫片,適合2歲寶寶看的動畫片有哪些?這是很多寶媽的問題,下面就讓我為您推薦幾部吧。因為寶寶小,我們要選擇一些益智,能夠啟蒙的動畫片給寶寶看,適合兩歲寶寶看的動畫片有:

    1)《藍色小考拉》這是一部外國動畫,英語速度很慢,畫面也很不錯,寶寶很喜歡。

    3)《小鼠波波》和《字母積木》都是比較適合做啟蒙動畫的。

    這些動畫都是比較適合年齡小的寶寶看的,它們可以很好的鍛鍊寶寶的腦力,讓您的寶寶更加聰明健康。

     

  • 13 # 刺眼的小兔子

    2歲內的孩子,能不看盡量不看!

    0~2歲是大腦深層發育時期,這個時期的嬰兒正處於三維視覺的形成期,而電子產品的畫面卻是二維的。

    孩子被螢幕上的明亮色彩和圖片所吸引,但大腦卻不會處理這些奇怪的畫面。

    讓寶寶的注意力“變窄”

    電子產品可以讓寶寶長時間專注於一件事情,是不是看電視就可以培養寶寶的注意力呢?

    其實,孩子專注於電子產品屬於被動注意力,而孩子需要發展的主動注意力。家長希望寶寶能同時關注不同的事物,讓眼界變得更加寬廣。

    如果孩子早期只專注一件事物,可能讓孩子變得思維狹隘,脾氣暴躁,這樣反倒給孩子的性格和認知能力帶來了消極影響。

    延緩孩子的大腦發育

    電子產品透過不斷變化影象來吸引孩子,孩子必然會長時間盯著螢幕。

    表面上電子產品可以鍛鍊孩子的專注力,但專注是需要能量的。如果孩子不運動,大腦吸收不到營養,長時間的專注同時也消耗著大量能量。

    長此以往極有可能讓孩子的大腦更“飢餓”,給大腦帶來非常嚴重的傷害,延緩孩子的大腦發育。

    影響孩子其他能力的發展

    孩子在2歲之前需要與現實世界的真實物品互動,來提高多個方面的認知能力,比如言語能力、空間感知、運動能力等。

    孩子長時間盯著電子螢幕看,剝奪和縮短了孩子發展其他能力的機會和時間,得不償失。

    比如,過早讓孩子看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語言發展、閱讀技能和短期記憶有持久的負面影響。

    正常情況下,家長陪伴孩子的時候,平均每小時會說約940個單詞,而如果看電子產品,詞彙量下降至770個。

    所以,最好不要讓2歲內的孩子接觸電子產品,但短時間與家人影片,增進親子之間的交流是可以的,建議時間控制在20分鐘之內。

    2歲以上的孩子,挑選和限制地看!

    孩子2歲以後的情況有所不同。優質的節目能對孩子產生正面影響,但過度依賴電子裝置與孩子的肥胖、睡眠不足、攻擊他人等其他行為問題有明顯的關聯。

    選擇有審美意趣的節目或動畫

    孩子2~3歲的時候,可能需要一些動畫片來提高認知能力。不過現在霸屏的一些的動畫片充斥著暴力,甚至人物角色的設計缺乏美感。

    一些迪士尼和國內經典動畫雖然時間久遠,卻是審美的典範。比如大鬧天宮、貓和老鼠、宮崎駿的系列動漫等。

    考慮到孩子的眼部發育和其他的活動時間,這個時期的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不應超過1小時。

    如何規定和執行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

    孩子看動畫片上癮,所以很多家長不敢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

    如何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停止看動畫片,這裡給大家介紹一個可操作性非常強的方法。

    事先約定時間

    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跟孩子相互約定看電子產品的時間點和時長。

    吃飯時候不能看(原則問題不能商量)。每天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應該少於1小時,這裡指的是看電視、手機和電腦等電子產品的總和。

    明確停止的時間點

    很多家長會有疑問,孩子對時間沒有概念,如果孩子耍賴怎麼辦?

    比如和孩子約定9點關上電子產品,家長要清楚地告訴孩子當鐘錶指標指到哪裡的時候就是9點或當鬧鈴響了就到9點,這種方法可以確保孩子真正理解9點是的概念。

    給孩子提前量

    孩子正專心致志地看動畫片呢,家長突然告訴他/她:“現在到了規定時間,必須馬上關電視”,我想很多孩子都不會坦然接受。

    家長要給孩子提前量,規定前15分鐘、10分鐘和2分鐘的時候提醒孩子,讓孩子有個心理準備,等到規定時間關電視的時候,孩子的反抗會少一些。

    溫柔而堅定地執行

    如果在執行規則的同時,遇到了孩子的抗拒,家長不要心軟,需要堅定地執行之前的約定。

    這樣讓孩子知道耍賴不能改變規則,那下一次孩子會選擇遵守規則,讓孩子領略到嚴格的契約精神對他/她未來有百利而無一害。

    孩子挑戰規則怎麼辦

    當然,一部分孩子不能坦然接受規則,如果孩子哭鬧甚至耍賴,家長應該看到孩子的情緒並且接納它。

    這時候不能打破規則,也不要打罵孩子,可以轉移他/她的注意力:“寶寶還想看動畫片嗎,但已經到了規定的時間,你可以去玩你喜歡的小汽車。”

    待孩子情緒穩定下來,家長可以和孩子共同探索規則,讓孩子有參與感,同時強化孩子的規則意識。

    所有孩子都要學會看動畫片!

    孩子天生愛模仿,如果孩子模仿動畫片裡的情節怎麼辦?

    其實,現在大部分動畫片或多或少都會涉及一些誇張情節,家長不可能完全避免孩子接觸。

    這就需要家長避免有明顯暴力行為或不良示範的動畫片,同時教會孩子看動畫片。

    看動畫片是一種親子活動

    孩子剛開始接觸動畫片的時候,家長不要把電子產品當作讓孩子安靜下來的手段,看動畫片應該是一種親子活動。

    放大優點、指出缺點

    家長幫助孩子發現動畫片的優點並將其放大,讓孩子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處事的方法。

    動畫片中出現危險動作、不良意識或其他不合理情節,家長要著重指出來,告誡孩子切勿模仿。

    進行角色扮演的機會

    看動畫片是進行角色扮演的好時機,家長可以把自己和孩子比喻成動畫片中的角色,幫助孩子感同身受,同時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專注力。

    “如果小豬換一種方法,結果會不會更好?”“如果寶寶是小豬,會如何選擇呢?”

    其實,現實生活中孩子同樣會見到各種錯誤行為,家長可以避免孩子接觸動畫片,但不能阻止孩子看到生活中的不良示範。

    與其藏著、掖著不如直接讓孩子看到,家長幫助孩子區分是非,培養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這才是陪伴孩子看動畫片的意義所在。

    作者介紹

    左飛,心理諮詢專家,十年諮詢經歷,目前專注於兒童行為控制和情緒管理。

    問題寶寶,孩子王,二級心理諮詢師,從事教育事業近10年。

    為寶寶記錄100首童謠,和寶寶一起認知世界、養成好習慣:

    《吃飯不挑剔》小羊愛吃草,小雞愛吃米,小兔愛吃菜,小貓愛吃魚。我是好孩子,吃飯不挑剔。

    將孩子從電子產品中解救出來,如此簡單!

    三歲之後就可以教寶寶開始識字啦,我閨女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認字的,用了 很多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你百度搜索【貓小帥學漢字】挺不錯的,我閨女用了1年多了,特別喜歡,現在還經常給我講故事,棒棒噠。

  • 14 # 安靜的茉小莉

    其實,電視、手機是現代文明的產物,也有它積極地一面,只要用對了,也有它起到積極教育意義的時候,比如有些優秀的動畫片,裡面有唯美的畫面,是對寶寶認識世界、提高審美的幫助,情節裡有親情、有友情、有尊重等等,也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1、建議不要看電視節目,可以看網路節目。因為網路節目的好處是中間沒有廣告,一集一集是完整的,這樣的話,家長就可以控制住看電視的時間。一般寬頻都帶有網路節目,或者從網上直接連到電腦上播放(這裡建議儘量在電視上看,因為看電視是有距離的,不像平板、手機那樣放在眼前,離得太近)。2、要挑選有意義的、積極的動畫片和節目。現在的節目質量確實參差不齊,這就需要家長要火眼金睛,精心篩選,一些內容不適合孩子看的,比如暴力、無聊、語言不文明等等情況,要堅決不能看。3、事先商量好觀看時間。建議說好看幾集,而不是籠統的多少分鐘,太小的孩子對時間沒有觀念,並且時間到了而還沒有演完,看半截也影響孩子的心情,不哭鬧才怪,說好幾集容易理解也容易把握。4、可以適當地玩遊戲。可以是手機、電腦、甚至投到電視上的互動遊戲,現在各種兒童遊戲App也很多,比如有認識事物的、闖關的等等,選擇一些有興趣的可以適當玩一玩,啟發智力和鍛鍊動手能力。這裡要注意的是,選擇單機遊戲,還是用上面的辦法,事先約好玩幾關遊戲,不要玩網遊。最後,這種約定是循序漸進的,慢慢引導,可以多帶孩子做做其他活動,比如帶他(她)出去玩、一起玩玩具、給他(她)講故事等等,相信孩子更願意和父母在一起,而不是和冰冷的電視手機作伴。

  • 15 # 有束心光

    我認為,不應該讓2歲的寶寶看動畫片,因為0-3歲是幼兒視覺發育的關鍵時期,看動畫片、看手機等電子產品會影響孩子的視覺發育,影響孩子的專注力、注意力及提取資訊的能力,同時,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擔心,5歲以下的孩子,過多的接觸電視,容易造成久坐,會導致幼兒睡眠不足和活動水平低下,影響孩子身體健康。

    1、0-3歲是幼兒視覺發育的最關鍵時期,看動畫片、看手機等電子產品會影響孩子的視覺發育。

    0-3歲是寶寶視覺發育的最關鍵時期,這段時期,寶寶的視覺發育,從僅看見光感,到逐漸看清畫面的改變,此時,寶寶的視力尚不穩定,如果平時不注意保護,極易造成永久性的視力損傷,而電視、手機等產品,由於光感強烈,容易刺激孩子的視覺神經,影響視覺的發育。有研究表明,連續看20分鐘電視,視力會下降平均18.8度的近視狀態。

    有些家長,為了哄孩子,讓孩子安靜坐著,就給2歲寶寶看電視看手機,這是十分不可取的。曾經有這樣一則新聞,2歲半的女童小曼,因為從1歲起就開始看手機,看電視,每次都看很長時間,導致雙眼近視900度,並且是不可逆的,對此,醫生提醒家長,3歲以下兒童不要過早接觸電子產品,要多進行戶外活動。

    2、0-3歲的幼兒,看動畫片、看手機等電子產品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注意力和提取資訊的能力。

    有研究學者認為, 動畫片的畫面豐富,變化很快,光感強烈,很容易吸引孩子,但是同時會給孩子的注意力造成較重的負擔,長此以往,會使得孩子的注意力和提取資訊的能力因為不堪重負而受損,也會傷害到孩子的專注力。

    3、5歲以下的孩子,過多的接觸電視,會容易久坐,導致幼兒活動水平低下,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動畫片的畫面豐富,變化快,很容易吸引孩子,很多的孩子,一坐在電視前,能夠坐很長的時間,既不利於身體的血液迴圈,也不利於脊柱的生長,這對於身體生長快速的孩子來說,是很不好的。

    美國心臟協會曾釋出一份宣告,他們指出,兒童和青少年久坐在各種螢幕前,花過多的時間,會直接導致身體活動減少,從容易而引發心血管的健康問題和肥胖。

    0-3歲是幼兒視覺發育的最關鍵時期,對於2歲的寶寶來說,看電視肯定是不好的,既影響孩子的視覺發育和專注力的培養,也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所以,不應該給2歲的寶寶看電視。

    家長要多陪伴家長,如果家裡是老人帶孩子,精力不足,家長可以多給孩子準備一些拼插式的積木玩具、鑲嵌式的3D玩具、書本等,訓練孩子自主玩耍,老人不用過多幹預,在一旁陪伴就好。同時,家長下班回到家中,要主動幫助老人分擔,陪伴孩子玩耍,週末儘可能帶孩子到戶外玩。

  • 16 # 早教王老師

    2歲的孩子看動畫片是有好處的。

    電視並不是洪水猛獸,作為家長應該理性對待,所以問題在於父母應該如何在不傷害寶寶視力的情況下給寶寶選擇高質量的動畫片,讓他接觸新事物、擴充套件知識面。

    先說一下寶寶看動畫片的好處:

    可以開發孩子的想像力

    動畫片裡故事情節一般都非常有趣,充滿了奇思妙想,對兒童想象力力的開發非常自然,又容易被兒童所接受。

    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歲的小孩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尤其是動畫片中哪些彩色的畫面和人物形象,對他有著非常大的吸引力。在看動畫片的過程中,孩子能找到一些問題的答案,對孩子知識面的拓展也有幫助。

    學習知識和規則

    優質的動畫片,會在故事情節中傳達很多對孩子成長有益的知識。比如一些「生活小常識、基本禮貌用語、生活自理的習慣、遵守規則」等,讓孩子在看動畫片的過程中建立對事物和規則的認知。

    家長可以試著模仿動畫片中的內容,跟孩子進行遊戲互動,幫助Ta將動畫片中傳遞的知識轉變成習慣。

    再來說一下,家長應該怎麼做更合適

    1. 挑選優質、適齡的動畫片:

    優質動畫片的基本標準:

    ①節奏速度要符合孩子這個年齡段的理解程度。

    不要一味的追求高難度或者英語動畫片啟蒙。如果節奏太快、畫面切換太快的話,孩子的大腦會因為跟不上動畫片的跳躍節奏而感到疲憊,從而影響到他的專注力。

    ②劇情內容對孩子有一定的正面教育和指導意義。

    比如可以潛移默化的教會孩子和朋友相處,教會孩子講禮貌,教會孩子懂規則等等…都是對孩子成長有幫助的

    ✅ 推薦2歲孩子看的動畫片

    推薦1 :《小豬佩奇》Peppa Pig

    故事圍繞小豬佩奇與家人的愉快經歷,幽默而有趣, 內容貼近家庭生活,適合全家大小一起觀看。

    這個動畫片有中/英兩個版本,建議先給孩子看英文版的,有不懂的地方家長可以在一旁翻譯解釋,既可以拉近親子間的關係還能幫助孩子進行英語啟蒙。如果孩子確實一點英文基礎都沒有,對英文版的比較反對的話,看中文版也是可以的。

    推薦2:《瑞奇寶寶》

    這個是俄羅斯動畫片,非常適合學前兒童,每集大概5分鐘,人物性格和畫面的顏色都很柔和。

    動畫片裡的每一個故事都充滿著愛和喜悅,符合學前寶寶的心理特徵,對小朋友的性格養成有很大的幫助。

    ❌不推薦的動畫片:《大耳朵圖圖》

    很多家長可能會覺得這個大耳朵的小人兒會淘孩子喜歡,而且劇情內容也能教育孩子改正錯誤。

    而我不推薦的理由就在於他的模式雖然是:犯錯—>受挫—>改正—>感悟。但是他對於犯錯和受挫的時間演的太長了,會博得寶寶同情,以至於討厭圖圖媽媽,這有可能會給孩子做了反面教育,讓他不能客觀的明辨是非,所以我不推薦。

    2. 將動畫片與繪本閱讀結合

    主流的動畫片,都會有配套的系列繪本。

    像我家老二,他就很喜歡看《小豬佩奇》

  • 17 # 小淘氣鬼日記

    2歲的孩子視力發育還不成熟,這個階段最好不要讓孩子長時間的看動畫片。現在的孩子,從小就看到家人看手機,看電視,光是這些影響,就足以讓孩子過早的接觸了電子產品。而且,現在的孩子大多很聰明,不讓看動畫片恐怕也比較難做到。

    孩子看動畫片不止是有弊端,還有利。孩子看電視,能夠學到很多,比如,語言表達,字詞的儲存,見識等。所以,家長利用好的話會給孩子帶來很多好處,如果家長利用不好的話,會讓孩子迷戀上。

    給孩子看動畫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

    1、每次看電視的時間不超過10分鐘

    2歲的孩子視力發育還不成熟,長時間的看電視,會讓眼睛疲勞,影響孩子的視力。所以,每次給孩子規定看電視的時間,2歲的孩子,最好看電視的時間每次不要超過10分鐘。到了時間一定要監督孩子關掉,或者是休息。

    2、找適合2歲寶寶看的動畫片

    家長讓孩子看動畫片,一定要找一些適合寶寶年齡的動畫片,2歲的寶寶,正是語言表達的爆發期,我們可以讓寶寶看一些語速慢,語言簡短的動畫片,比如《maisy》《小豬佩奇》《花園寶寶》《愛探險的朵拉》等。

    3、看動畫片時與螢幕的距離

    給孩子看動畫片的時候,要讓孩子有一個正確的坐直,與動畫螢幕保持相應的距離,這樣可以更好的保護視力。

    4、陪孩子一起看動畫片

    綜上所述,可以讓孩子看動畫片,但是,一定要給孩子制定一個規則,並且讓孩子遵守這個規則,如果不遵守規則,那麼還要有相應的懲罰。如果不給孩子規定時間,任由孩子去看,那麼後果就是孩子以後會用哭鬧來讓你給他看動畫片。

  • 18 # 薯片話梅

    很多媽媽可能不知道,0~3歲的孩子大腦正處快速發育時期,這個時候寶寶正在形成三維視覺,這個時候如果讓寶寶看二維的電子畫面,對他們的大腦發育非常不利。雖然孩子很容易被這些鮮豔的色彩所吸引,但是在腦海中很難想象出他們立體的樣子。

    所以寶寶在3歲以下,非常不建議讓他們看太多的電視,哪怕就算是讓看,也要有一定原則和底線。寶寶看動畫片也是有一定好處的,畢竟任何是都有兩面性。寶寶可以透過動畫片學習一些有用的知識,還可以模仿畫面裡的情景,幫助寶寶養成不錯的習慣。

    寶寶在3歲以下,他們是完全不會和你講道理的,只會一味的模仿周圍所看到的畫面,爸爸媽媽可以把它作為教育的一種手段。不過寶寶在看電視的時候,最好能夠把控在半個小時之內,甚至更少,而且必須要保證在三米之外,否則對眼睛會有比較大的刺激。

    最關鍵的是你讓寶寶看電視的時候,最好選擇那種孝順,文明,健康的型別,一定要遠離暴力傾向,否則對寶寶之後的發育非常不利,還會形成暴躁的性格,希望大家可以引起足夠的注意。

    再給你分享下我家寶寶識字的經驗吧。我家寶貝3歲,去年開始教學習漢字,但效果一般,小孩子喜歡小動物,對識別動物更感興趣,後來我找了很多有關於動物和學漢字的軟體,感覺廣告很多,內容我也不是十分放心。

    後來發現了一款《貓小帥識字》把漢字演變成有趣的動畫和圖形,內容緊扣一年級教材和幼兒常用字,輕鬆記憶,最關鍵是內容健康、發音標準,寶寶可以一篇一篇的連續學習下去,安排的十分合理。

    我家寶寶超喜歡的,裡面能學到一千多個簡單的漢字,我家寶寶用了之後效果還挺好,極力推薦你可以給你家寶寶試試

  • 19 # 燕旅聊育兒

    現在大多數家家庭都有電視、手機、電腦等等電子裝置,所以孩子難免就會接觸到這些東西。

    除非大人也不用(比較難,畢竟在家也需要辦公、娛樂、溝通交流等等)陪著孩子一起看書、玩遊戲,否則我們很難阻止孩子接觸這些智慧電子裝置。

    既然阻止不了,那麼家長們不妨來給孩子制定使用規則:

    首先,養成良好的觀看習慣

    1、結合裝置、坐姿/距離、護眼方式、防沉迷三個維度來制定孩子看動畫片的詳細規則,以此來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看動畫片習慣;

    2、裝置:一般建議使用電視看動畫片,且3-5米的空間內,電視螢幕尺寸儘量不要超過50寸,因為大電視容易分散寶寶的注意力,無法聚焦中心,另外對寶寶的視力、神經系統發育不利,螢幕過小也不合適,寶寶將會與電子產品長期保持近距離,同樣也不利於視力發育。

    3、不要躺著看動畫片,這應該是許多孩子的通病了,保持良好的坐姿看電視,另外與電視的距離保持在2.5米以上。

    4、每次看電視的時間不要超過45分鐘,沒錯,就是一堂課的時間,45分鐘之後,無論動畫片有沒有結尾,都不要再讓孩子繼續看了,父母該強勢的時候一定要強勢。

    一般只要掌握以上四點,就能扼殺掉一些傷害視力的行為,並且還有有效的避免孩子沉迷於二次元世界。

    其次,選擇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動畫片

    父母可以允許孩子看動畫片,但是可以選擇一些適合2歲孩子看的動畫片,比如:《花園寶寶》《小豬佩奇》《小羊肖恩》《瑪莎與熊》等等,儘量不要讓孩子去看成人動畫片,以及一些價值觀不正確的動畫片,我們可以透過一部好的動畫片,去培養社會禮儀教育、開啟語言認知、智力啟蒙等等。

    另外,家長們也可以透過角色扮演動畫片中的人物,去告訴孩子一些社會道理或者一例規範,這將會成為孩子人生中非常獨特的一堂課。

    最後,陪著孩子一起看動畫片

    看動畫片的過程其實是一種有效親子時間,父母可以透過陪伴看動畫片這一行為,加強彼此間的親子關係,另外,父母也可以起到帶頭作用,言傳身教最正確的看動畫片的姿勢,更為重要的一點,父母可以正確解讀動畫片,避免孩子走向誤區。

    看動畫片的過程中,儘量的放大一些具有正能量形象的人物,讓孩子以此為榜樣,如果遇到不好的行為,也要做到毫不隱瞞,教導孩子儘量避免這種錯誤的發生,記住,千萬不能用負能量滿滿的動畫形象來為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所以,家裡如果有2歲的寶寶,父母大可不必過度擔憂動畫片的事,可以透過長期不懈的努力去化解看動畫片的危害,與其禁止不如巧妙的尊重孩子的意願,可能看動畫片也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想問一下,我結婚是我自己的事,為啥要經過家長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