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中華5000年的文化傳承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這些文化遺產大都散落在不同的地方,由不同的人世代傳承。這些技藝有的在時間的長河中被髮揚光大,產生了眾多流派;有的在傳承的過程中瀕臨失傳;在今天,你的家鄉還有哪些值得傳承下去的非遺技藝呢?
11
回覆列表
  • 1 # 作家恩出

    我的家鄉在鄂爾多斯鄂托克旗,這裡是西鄂爾多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劃分為五個核心區,總面積8.19萬公頃。其中在鄂托克境內就有四處,分別是:伊克布拉格草原化荒漠生態系統核心區,面積為1.85萬公頃;蒙西珍稀植物群落核心區,面積1.29萬公頃;棋盤山半日花核心區,面積為0.8萬公頃;阿爾巴斯植被過度帶核心區,面積為3.8萬公頃。

    保護區內現已查明的野生植物有335種,分屬於65科、188屬。其中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四合木、半日花、綿利、沙東青、草包菊、蒙古扁桃、胡柳等。

    野生動物有青羊、團羊、黃羊、野兔、狐狸、獾子、艾虎、黃鼠、刺蝟、蛇等20多種。棲居的烏類有天鵝、野鴨、野雞、沙雞、鴻雁、貓頭鷹、百靈鳥、鵲雀等30多種。

    藥用植物有甘草、銀柴胡、麻黃等,並有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用髮菜、沙耳等。

    還有恐龍遺蹟化石自然保護區、阿爾寨石窟、蘇里格廟、烏仁都西迪延阿貴廟。

    鄂爾多斯婚禮、祭火節、八白室、蘇勒德和烏蘭敖包祭祀是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傳承技藝有幹氈、馬鞍、馬奶酒製作等。

  • 2 # 文普勝13277533132

    我的家鄉是湖北利川。世界優秀民歌《龍船調》的故鄉。有世界最大溶洞《騰龍洞》。儲存最完整的土家山寨《魚木寨》。是中國蓴菜之鄉。中國壩漆之鄉。中國水杉之鄉。擁有利1川燈歌。肉連響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歡迎全國朋友來避暑。觀光!

  • 3 # 丁小茶

    我的家鄉是保定易縣,那裡有"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易水河,還有荊軻塔、狼牙山、清西陵,我家正好在西陵邊上,每次過節回家都會看到遊客眾多的火爆場景

  • 4 # 煮水論史

    關於“全民熱遺”我來說一下,我老家那邊的“古法造紙術”非遺文化吧。

    中國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雖然已經延續了2000多年,技藝不斷改進,到今天已經實現大型裝置造紙,每年動輒幾十萬噸的產量。但是在祖國的大西南,一個深藏在貴州大山裡的小鄉鎮——小屯鄉,依舊沿用“古法造紙”,其古樸自然的技藝,被稱為蔡倫造紙法的活化石,2005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小屯鄉坐落在貴州黔西南,被喀斯特地貌的峰林重重包圍,一條蜿蜒的盤山公路是小屯居民通向外界的唯一“通道”,造紙的小作坊就錯落在公路兩邊。小屯鄉古法造紙主要集中在龍井村,家家戶戶以造紙為生。

    小屯鄉所造的紙叫白棉紙,主要原料為當地的構皮樹和仙人掌,先洗乾淨蒸煮去雜質,再放到製漿池裡,新增石灰,一個月之後原料腐爛,得到原紙漿。然後一邊注入清水,一邊用細竹簾在紙漿中濾取,接著將竹簾倒鋪在壓榨板上,這層慮取的紙膜便落在板上了。最後用重物擠壓,自然烘乾後記得到了四四方方的白棉紙。

    這個方法與宋應星《天工開物》所描述的“斬竹漂塘—煮楻足火—蕩料入簾—覆簾壓紙—透火焙乾”造紙古法同出一轍。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簡單,裡面每道工序的細膩程度和要求都特別高,需要師傅長時間的經驗積累。

    透過該工藝造出的白棉紙,韌性十足、吸水飽滿、抗腐蝕強,能儲存千年以上,是中國繪畫、毛筆書法、制工藝品的首選用紙,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所以才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不過現在正在面臨瀕危

    其一:由於白棉紙生產工期長,技術都是口口相傳,靠著經驗積累,技術難度大,而且非常辛苦,從構皮收購,仙人掌採集,到原料的打兌、製漿,都非常艱辛,年輕人不願意學,後繼乏人。

    其二:由於部分人利益燻心,將原本既環保又無汙染的石灰自然浸泡腐爛方法,換成了鹼製法,用化工鹼代替石灰,雖然時間從原來的一個多月變成短短二十四個小時,即可得到原紙漿,但是卻導致水質變黑,環境汙染嚴重。最後被上級政府勒令停產整改。整改之後,從業人員迅速下降,到今天已經寥寥無幾。

    其三:國家加快新農村建設,茶葉種植產業引入小屯,其價值高,產量大,利潤豐厚,逐漸吸引大批人從事,造紙從業人員被進一步壓縮。同時由於茶葉種植,白棉紙的原料種植萎縮,導致原材料成本高漲,攤薄白棉紙的利潤。

    目前,小屯從事古法造紙的人,大部分都是割捨不下這份情懷,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技藝,不能就此消失了。國畫和書法講究力透紙背,神韻皆備,普通的紙根本承載不了,只有類似的特殊白棉紙才能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希望國家能想辦法,幫助古法造紙術“非遺”得以繼續流傳。

  • 5 # 扁了

    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國其他地區的不說,僅甘肅省先後公佈的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就有十大類、309項內容。分別包含了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傳統戲劇、曲藝、民間雜技與競技、民間美術、傳統手工藝、傳統醫藥和民俗。其中,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流行於甘南、四川甘孜州色達、青海黃南州的藏戲和甘肅花兒。

    甘南藏戲

    甘南藏戲又稱為南木特,是從藏族民間舞蹈、民歌、僧歌演變而來的,和傳統的藏戲相比,在劇本、劇目、表演、伴奏、演出場地上截然不同。它有自己獨特的風格,“運用戲劇手法刻畫人物,運用說唱藝術形式進行表演,運用各種樂器進行伴奏,把具有地方色彩的唱腔音樂、舞蹈音樂、伴奏音樂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從而成為甘南藏族喜聞樂見的民族戲劇。

    南木特形成於1946年,是嘉木樣五世活佛和經常和梅蘭芳接觸的朗倉活佛根據藏戲、京劇的藝術特點創立的,主要劇本有《松贊干布》、《冉瑪拉》、《達巴旦保》、《智美更登》、《卓娃桑姆》、《降魔》、《赤松德贊》等等。這些劇目由甘南州藏戲團、各縣藏戲團和寺院、村落藏戲隊演出,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甘肅花兒

    花兒是廣泛流行於青海省、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民歌,幾乎人人都能現編現唱,所以題材非常廣泛,內容非常豐富,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很有鄉土特色和濃郁的生活氣息。在甘肅省主要以“河州花兒”和“蓮花山花兒”為代表,每年的農曆4~6月間,各地都會舉行“花兒會”,一時間歌聲此起起伏,熱鬧非凡。

    河州花兒

    河州花兒會舉辦地在臨夏回族自治州和政縣松鳴巖景區舉行,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活動。因松鳴巖景區內野生牡丹很多,所以人們又把花兒叫“唱牡丹”。松鳴巖是河州花兒的發祥地,最突出的特點是用樂曲伴奏,有獨唱、對唱、齊唱、咪咪獨奏等演唱形式。花兒會期間,人們聚集在山頂、樹蔭、小河旁、叢林間晝夜對唱,歌聲悠長、粗獷,豪放抒情,韻味十足。

    蓮花山花兒

    蓮花山花兒會是康樂縣的民間藝術瑰寶,主要以口授心傳為傳承方式。花兒會通常伴隨廟會而舉行,每年從農曆三月二十八日開始,到十月初一結束,達74場之多。尤其是農曆六月初一到初六,蓮花山都要舉行盛大的歌會,吸引甘南、臨夏、定西以及青海的各族歌手上萬人前來對歌。人們穿著豔麗的民族服裝,打著花傘,搖著彩扇隨編隨唱,甚是樂趣橫生。

    蓮花山是洮岷花兒的故鄉,洮岷花兒的最大藝術特色就是曲調悠揚,節奏鮮明,聲律合拍,歌詞即興創作,因而具有濃郁的鄉土特色和生活氣息。

    二郎山花兒會

    二郎山花兒會最早起源於岷縣祭神賽會,以農曆五月十七日的花兒會規模最大,參與人數達十多萬。主要活動內容有攔歌、對歌、遊山、敬酒、告別等,演唱的曲調就是著名的洮岷花兒。

    洮岷花兒有南路派和北路派之分。南路派流行於岷縣西南部、宕昌縣北部以及迭部縣、舟曲縣等與岷縣相毗連的地區。曲調以“啊歐令”為腔調,激越亢進,豪放雋永。有山山呼應,空谷回想的藝術效果。北路派分佈在岷縣縣城北部,以及卓尼、蓮花山、臨洮等地,曲調以“蓮花令”為腔調,悠揚婉轉,纏綿不絕,悅耳動聽。

    啊歐令歌詞:洋芋地裡洋芋花,尕憐就像活菩薩;和我前世有緣法,今世相好成一家。~~

    蓮花令歌詞:杆兩根,一根杆,甘肅有個臨洮縣,說它是文化縣著不虛傳。鳳台上道教始祖老子他升了天,南鄉有座神龜園,把它的名譽人人傳。~~

    總之,以河州花兒、蓮花山花兒(洮岷花兒)為代表的花兒,因地理位置、生活環境、語言特點等的不同,具有鮮明的方言特色。其語言生動、純樸,容易上口,只有當地人才明白其中的語言內涵;因而雖風格不同,卻各有千秋,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和音樂價值,是我國民俗文化的寶庫。

  • 6 # 行影

    在山西大同,每到正月十五,都是一個非常熱鬧的日子。秧歌、旱船、大頭娃娃和各種花車都在這一天走上街頭,當地人稱之為“紅火”也就是熱鬧的意思,的確名副其實。圍觀的人群摩肩接踵,一派喜慶的節日氣氛。

    小時候,正月十五看紅火是一件非常開心的記憶,當時不僅是各個廠礦單位,還有社群街道都組織了秧歌隊,裝起了花車,實力越是雄厚的單位,花車裝得隆重華麗。有半天的時間市內幾個路段實行了交通管制,專門為花車巡遊留出空間。

    記得有一年還看到了專門的表演,在仿古街上,一出“王員外招親”正在上演,姑娘拋繡球,下面一群人等著搶,搶來搶去,繡球落到了一位女士手裡,引起在場觀眾的鬨然大笑。

    這些記憶已經過去了很多年,當時的照片還是用膠片相機拍攝的,後來翻拍出來,又把這些記憶撿了起來。近些年,雖然這些活動還在舉辦,但總覺得沒有以前那麼“紅火”,來參與的觀眾也少了很多,翹首觀望的目光變成了手機,影片照片各種拍攝,分享方便了,但體會的心情不一樣了。

    記得當時的表演內容非常豐富,其中有幾種現在已經瀕臨失傳,比如“鬧歌”,一個大人肩上擔著架子,一個孩子站在上面,表演各種扮相。還有當地的劇種“耍孩”,嘶啞的嗓音,很有節奏感的旋律,現在很少人會唱了,喜歡聽的人也越來越少。還有當地的“數來寶”,在柴氏兄弟及徒弟們的堅持下還在繼續發揚傳承。

    那時候看紅火,去晚了根本擠不進去,佔據不了有利的拍攝機位,於是拍了一些觀眾的鏡頭,現在看來,頗具年代感,也更有回憶的味道。

  • 7 # 茶江柿哥

    我的家鄉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恭城於隋末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置縣,至今已有關1400年曆史,自古就是中原進入嶺南的咽喉要道。公元二○○八年,“恭城油茶被列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油茶的起源:據現存相關文史資料記載,宋朝太平興國年間(約977——979年),出生在恭城路口村時任宋朝御史的周渭。有一年春節前夕奉旨還鄉探親,在準備回京城述職的時候,許多鄉親都病倒了,發熱發冷,筋骨痠痛,嚴重的起不了床,周渭作為朝廷命令官,只好推遲返京,瞭解鄉親病情。他按照長輩們傳說的神農嘗百草中的茶葉能治病的說法,用茶葉配生薑熬煎作藥,鄉親們的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從此,茶葉配生薑能治病在恭城迅速傳開。

    《恭城油茶製作技藝》:恭城油茶製作技藝:恭城油茶的製作十分講究,其特色在於“打”,遠非其他地方用“沏”、“泡”、“煮”、“熬”出的茶味可比。具體制作方法是:先用少許開水把茶葉浸泡5-10分鐘,以減少茶葉的煙火味及苦澀味,然後在燒熱的茶鍋內放少許豬油燒熱,把泡好的茶葉配以姜、蒜、花生米等倒入鍋內稍炒,隨即邊炒邊將捶茸至鍋底兒粘上一層黃綠的鍋焦,捶好後倒入適量的熱水(最好是開水)並燒開熬至出味,放入適量食鹽調味,再用竹篾做的油茶濾把茶水濾入撒有蔥花、香菜末、炒米麻旦排散的碗中即成。製作好的恭城油茶,色澤以黃綠色為佳,聞之有一股茶香之中夾著蔥花、香菜的香味,進口後初覺是茶葉的清苦,隨之便是甘醇鮮香,令人回味無窮。一般第一、二鍋油茶的口感偏於苦澀,色澤也欠佳,到了第三、第四鍋的油茶才是最好的。真是:恭城油茶不用法,只需滾水鍋頭辣(熱);一鍋苦來二鍋呷(澀),三鍋四鍋好油茶。在恭城喝油茶不分季節,一年四季、一天早晚都喝。客人到來則不分早晚,隨時煮好奉客,而且更為豐盛。恭城現在被評為中國長壽之鄉,長壽的秘決跟油茶也有莫大的關係。

    二○一九年己亥歲,恭城瑤族自治縣民間正著手以恭城油茶製作衝刺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這項紀錄將於6月15日發起挑戰。據主辦方單位之一的桂林油茶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介紹,恭城申報的這項吉尼斯世界記錄的英文名稱叫“ Most people making youcha simultaneously”,意即“最多人同時一起打油茶”。據瞭解,衝刺吉尼斯世界紀錄,有一定的風險和挑戰性。本次衝刺,根據恭城提出的申請,吉尼斯本部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挑戰的規則,其中主要有: 參與者人數必須與申報的人數相符;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必須同步進行,同步完成完成所有的操作;現場製作出符合質量標準的油茶。只有合乎這些要求,挑戰才算成功。本次挑戰規則規定,參與者為2019人,時限為30分鐘。挑戰將從6月15日上午10點半鐘開始,至11點結束。

    屆時,在吉尼斯英國總部的認證官現場見證下,2019名瑤族同胞將在“恭城油茶小鎮”上演同時“佈陣”、同時開始、同時開槌、同時出鍋的打油茶大戲。按照不能浪費食物的規則,認證過程完成後,將開放現場讓遊客免費品嚐這些創造過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具有歷史意義的恭城油茶和點心。

    恭城油茶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只是本屆恭城油茶文化旅遊節的一項內容。13日至15日,將陸續開展“油茶系列產品展示”、恭城油茶製作標準單位授牌及‘恭城油茶十佳店’”表彰儀式、“桂林恭城油茶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揭牌現場會儀式”等活動。本屆油茶文化旅遊節舉辦期間,正值農曆五月十二前後,是恭城民間另一節慶--關公文化節舉辦時間,關公節原系恭城民眾為紀念三國名將自發組織的民間紀念活動,1995年約定”一年一小慶、三年一大慶”。按我們恭城民間習慣,今年正好是關公的“大生日”,關帝將會在恭城縣城巡遊。八方遊客將齊聚瑤鄉,祭祀關公、祈財祈福。

  • 8 # 揹著女兒去旅行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保定人,必須要誇讚一下喃們保定的非遺!作為一座擁有3000多年曆史文化的古城,保定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達到17項。其中我最熟悉的就是醬菜和鐵球,一個好吃一個好玩。

    1:保定醬菜。

    保定有一句順口溜:“保定府有三寶:鐵球、麵醬、春不老”。鼎鼎大名的保定槐茂醬菜擁有300多年的傳承歷史,被列為“中華老字號”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定人幾乎都吃過槐茂醬菜,與驢肉火燒是“絕配”。

    2:保定鐵球。

  • 9 # 旅遊大咖雲吞媽媽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導遊,每次地接團上,我都會唱上一小段《賣荔枝》;我也會建議我的團友在路邊喝上一杯涼茶。屬於嶺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傳承和活化。

    嶺南最草根的非遺:粵劇&涼茶

    不知你有沒有在早年跟團來過廣東?不知你有沒有在旅行團上聽過你的導遊唱一小段嶺南文化經典的粵劇《賣荔枝》?

    作為一名在廣東土生土長的導遊、同時又是一名外語導遊,在過去的帶團歲月裡,接觸了不少來自外省、外國的旅行團,這些團隊我們統稱為“地接團”。在帶“地接團”時,我有2個指定動作:

    1. 在車上唱一小段私下錘鍊千百遍的《賣荔枝》;

    2. 建議團上客人在北京路、上下九逛街的時候,在路邊喝一杯涼茶。

    因為,在我這個土著眼中看來,這些正是我家鄉——嶺南地區最值得稱道、最有底蘊、最接地氣的文化。文化,遠遠不止我們參觀景區時,帶著客人在景點中欣賞的各式廣繡、廣彩、石雕、灰塑,也應該包括這些真的植根在我們小市民日常當中,最接地氣的生活片段裡。

    上述我提到的2個指定動作裡,《賣荔枝》其實是粵劇的代表,而涼茶也同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種。這也是我認為最草根的文化,從小開始,它們就一直在我們的生活裡。

    追溯2個童年片段,這些其實都是80後“老廣”的共同回憶:

    片段一:

    從小由爺爺、奶奶帶著的我們,小時候在家裡玩著過家家的遊戲,背景音樂從身後的收音機中留出。沒有現代先進的薰陶裝置,也沒有從小的英文培育,電臺裡除了最流行的港臺流行金曲,還有就是粵曲。

    粵劇名伶紅線女唱的首本名曲《賣荔枝》是奶奶的最愛,當時才幾歲的我,就知道那一句開場的經典“賣荔……枝………………………………………………”(紅線女的本領就在於能把“枝”字一口氣唱到天荒地老!)還有其它熟識的《分飛燕》、《帝女花》。

    粵劇節目,總作為所有電視臺的鎮守經典。像我們當時熱衷的TVB《歡樂滿東華》籌款節目,從晚上11點到通宵的籌款中,總是由粵劇填充。

    片段二:

    不知從多小的時候,我就知道“上火”不是一件好事情,在民間,“上火”的對策就是去喝涼茶。這彷彿成為了全廣州人民的共識,因此在我們的大街小巷裡,總有那些門面很小的涼茶店,一年四季地為我們供應涼茶。我們也親眼見證了這些小店,從無名的、用傳統保溫瓶+瓷碗賣涼茶,到後來連鎖標準化,誕生無數件“黃X龍”,把涼茶做成瓶裝、罐裝。

    老廣的家中,也總有老人家煲的那一壺涼茶。還記得小時候,西關的院子裡種滿了很多雞蛋花樹,每到花落時節,小孩子們就聚整合群上街去撿雞蛋花,然後拿回家去煲“五花茶”。

    我想正因為小時這些生活中的記憶,才會刺激我在長大以後、作為導遊向外地人介紹自己家鄉時,總不捨這些我每天接觸的、最草根、最代表嶺南的文化,孜孜不倦地讓他們去了解。

    非遺文化的發展:傳承和活化

    每次我在團上做粵劇和涼茶的講解時,要是有遊客對之產生興趣,我總會非常高興,有時甚至會把小時候這些故事、嶺南街坊們這些生活習慣,當作知識一樣跟他們講解。在我的眼中看來,對這些物質文化的宣傳,就是對它們的傳承和保護。

    最幸運之處是,嶺南這些陪伴我長大的非物質文化,並沒有隨著時間的過去而消亡,而是依舊充滿活力地充斥在我們生活當中。在這麼多年帶團經歷中,讓外地人去了解文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幸運的是,廣州近這幾年已經有活化傳承它們的嘗試。

    來廣州旅遊、想要了解粵劇和涼茶文化的話,位於恩寧路的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和位於沙太北路的廣州神農草堂中醫藥博物館都是不錯的選擇。這2個博物館正是各自以粵劇和涼茶作為展出主題,透過各種生動形式去詮釋文化的地方。

    粵劇藝術博物館,館內有從前粵劇興旺的梨園、紅船等過往場景的展示,粵劇的各式各樣行當,各種角色介紹,還能看到粵劇主角上妝的全過程,而且透過電腦技術來描畫一個屬於自己的粵劇形象。在2018年領導南巡之時,這個博物館留成為了行程上的一個參觀點,因此名聲大振。

    廣州神農草堂中醫藥博物館,則透過各式種植的中草藥展示,中醫按摩技法表演,太極表演,還有最重要的涼茶製作簡單過程,來展現嶺南的涼茶文化。同樣是2018年廣州舉辦全球財富論壇時,這裡成為了論壇嘉賓和陪偶參觀的地點之一。

    而最日常的,則是我們在帶團過程中,講解“文化”時難度的大大降低。現在,要講解粵劇,我不再需要自己去唱《賣荔枝》了,老外們透過博物館的參觀,尋找自己最感興趣的角度出發,效果更好。像剛接待的希臘入境團,裡面就有一個30多歲的女團友,只對粵劇中旦角的上妝過程最感興趣的。她從妝容這個入口去了解粵劇,我覺得那將是一種更合適的方式。

  • 10 # 大漠布魯斯

    說說我家鄉的一個吧。

    密雲區巨各莊鎮蔡家窪村

    五音大鼓

    五音大鼓是北京市的傳統曲藝曲種之一。由一人持鼓板站立擊節,說唱相間表演,另四人分別操持三絃、四胡、打琴(揚琴)、和瓦琴伴奏的說唱曲藝形式。

    經河北省安次、興隆傳入密雲縣巨各莊鎮蔡家窪村儲存至今。現已流傳100餘年。 五音大鼓的"五音"較為可靠的說法是:在奉調、[四平調、柳子板、慢口梅花、二性板五個曲種中各取其中的一個曲調,融匯形成的一個獨立的曲藝品種。幾種曲調來回變換,音韻悅耳動聽。五音大鼓的唱詞和書目體現出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和底蘊。詞曲用字用韻工整、合轍押韻琅琅上口,文學性很濃。書目內容豐富,有較強的教化作用和娛樂功能。代表性節目有:報母恩、水漫金山寺、新世紀新密雲等。密雲縣蔡家窪村五音大鼓使用的樂器歷史悠久,其中瓦琴、打琴更為珍貴。

  • 11 # 君視覺

    山西臨汾非遺專案之一,麵塑藝術。主要以麵粉為主料,調製不同色彩,用手和簡單工具,塑造出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捏面藝人根據所需隨手取材。

    聽起來很簡單,但其實麵塑這門指尖上的藝術需要很大的工匠精神,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

  • 12 # 若水心靈小屋

    昨天花了幾個小時寫的,其中不少地方有我的家鄉,好懷念哦!

    6月5日是六五世界環境日。

    大略瀏覽, 有介紹各地美麗風光的,也有介紹善良人們愛護美麗中國的溫暖行動。不禁感嘆: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大國泱泱,東西南北中,四時風景不同;五千年華夏文明,人文景觀各異,置身其中,何其幸哉。

    01

    我的家鄉在祖國西南邊陲的一個縣城。在我們居住的家屬樓,推開窗戶遠處就是高高的山峰,陽光明媚的日子裡,山峰輪廓分明,植被鬱鬱蔥蔥,看白雲在山間嬉戲,沒錯,雲是流動的,空氣中都能聞到太陽和青草的味道,讓人心裡好不舒爽。

    陰天或者下雨天,整個山峰則籠罩在大霧裡,基本上只能看到半山腰,於是,那座山就成了我們感知氣候變化的晴雨表。

    西南多陰雨,在陰雨綿綿的季節,整個小城淅淅瀝瀝,五顏六色的傘成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年輕人們總是另類,喜歡不打傘,小一點的孩子在雨中奔跑打鬧;大一點的插著褲兜,雨中漫步。

    很浪漫的雨天哦~能聞到被雨水潤澤的青草味。路邊的烤土豆、烤臭豆腐......在蒸騰的水汽裡香味越發濃郁,讓人慾罷不能,頻頻回頭,掏錢就範。

    小時候小縣城還不發達,超市很少,大家習慣了到固定的街巷買東西。比如縣城的賣菜街就是專門賣菜,不通機動車,道路兩旁密密麻麻都是菜販們。

    多數還是產地的一道販子——城周邊的村民們起早走路,把自家採摘的蔬菜水果或山裡野果背到縣城售賣,好多蔬菜鮮嫩喜人,剛來時還沾著露水。

    那時候還不流行塑膠袋。

    賣菜的小販將東西放到稱盤裡過稱,付錢後,買家將菜往後一甩,擱到竹編的背篼裡,環保、天然——在城市裡一天用N個塑膠袋的今天,我異常懷念小時候那樣的買東西場景。

    當然,現在家鄉小鎮都很難看到這些了。城市化的步伐加快,大小超市越來越多,農村裡壯勞力外出打工,老人帶孩子,也很少外出賣菜了。

    曾經看過舞蹈家楊麗萍拎著好美的竹籃子,她出門有時也帶著,但這在今天彷彿成了時尚懷舊物,使用的人並不多。

    希望未來有更多的環保達人和環保企業站出來,解決城市的各種塑膠包裝問題,甚至實現快遞包裝回收迴圈等等,這對我對大家都是幸事。

    02

    長大後,到了北方上學、工作。看過南方的山水,北方的山水似乎都少了幾分靈動和秀氣,但北方一樣有北方的美。

    這種美是大氣。

    曾經在秋天來到釣魚臺邊漫步銀杏樹林,滿地的金黃,樹梢間也滿溢著橙黃色彩,在午後的陽光中色彩繽紛,那在枝丫間透過的一線線藍天,蔚藍和橙黃的組合,讓這一季節的最美定格成溫暖。

    也曾到呼倫貝爾旅遊,遼闊的大草原,車往前開,目視四周,真的一眼望不到邊,這種體驗讓人想要興奮地叫起來——世界好大。

    有句話叫“心大了,事就小了”,在大草原,彷彿一切都不是事。

    越過草原,來到額爾古納河,看北方的河水清冽悠長,牛羊低垂飲水,河邊的白樺林樹木參天,大森林裡有蘑菇、有野菜,有珍稀動物,似乎能將一切裝進去。

    在額爾古納河岸邊的臨江,曾看過最美的火燒雲,我們爬上小木屋,看漫天紅彤彤的雲,將天空渲染得或紫、或紅、或金、或黃......,真覺得有千隻眼睛也看不夠,而怎麼拍都拍不出景色實際漂亮程度的十分之一。

    和同去的小夥伴在臨江河裡洗了頭髮,當地人說:頭髮髒了到河裡洗一洗就乾淨了,他們都不用洗髮水。我和小夥伴驚奇地發現,洗過的頭髮還真的順滑,掛不住梳子。

    一次出外旅遊在鄉間小路走著,迎面碰到了牛群結對而來,路很窄,一次只容一頭牛透過,我迎面撞上,不知道向前還是後退,因為害怕牛角呀。

    不過那牛瞪著清涼的眸子,並沒有橫衝直撞, 銅鈴般的眼睛一臉無辜的看著我,貌似腿還有點抖,它也停住了,一時間,牛和人相對無聲。我終究還是不敢跟他們太親密接觸,就讓到路邊,牛們就知趣地先走了。

    兒時在大山裡長大,春天到來時,漫山遍野的山茶花(我們叫映山紅)——有粉白的、粉紅的、玫瑰紅的.....,看不過來,我和小夥伴們會帶著鍋碗瓢盆到河邊野炊,累了就找來花枝和殘木搭個花房,房子本身沒多結實,要的就是那份搭樹屋的愜意哦。

    我想,經常走出屋門,和大自然碰面;特別是走出城市,到鄉野漫步,是滋養心靈的一個秘方吧。聽聽樹葉被風吹過的沙沙聲,品嚐山裡野果的甘甜,快節奏城市生活積累的怨念,也會平復很多、很多。

    03

    工作後,利用假期,還去到了西藏、新疆等地。

    去西藏那次,在火車上碰到了一群要徒步去墨脫的驢友,他們提前準備了詳盡的攻略和登山裝備,只因為安妮寶貝一本書裡提到墨脫,我一拍腦門就要去,老公擰不過就同意了,於是我們兩個編外人員臨時加入了墨脫小分隊。

    去了拉薩布達拉宮後直奔墨脫。墨脫在西藏南邊,和印度接壤,氣候多變。那時候墨脫還不通公路,進入墨脫需要翻越多雄拉雪山,山的這邊大雪封山,越過雪山處暫時一馬平川,麥苗滿地,走過幾戶人家,轉眼間缺進入了密不見天的亞熱帶雨林。

    墨脫縣城

    我們坐汽車到了離墨脫最近的派鎮,開始翻越多雄拉山,整個徒步要三天,渴了就喝山泉水,沿途碰到過螞蝗、毒蛇,夜晚就住山間的小木屋,山間的夜晚很寂靜,星星像鑽石和鴨蛋那樣大,那麼近,惟有雅魯藏布江隆隆的水聲伴眠。

    亞熱帶雨林裡樹木的根系盤根錯節,樹葉密密麻麻遮住了天,森林裡很潮溼,也覺得恐怖,我們一邊走,一邊加快腳步,老公曾經和同伴們碰到了三角頭的蛇,嚇了一條約定不告訴我,因為萬一我腿腳發軟,他們還要揹我,哈哈,好吧。

    當走了三天後到達墨脫縣城,我們的衣服溼了一身一身,喝下去的水似乎全變成汗水蒸發出來。墨脫藏語為隱秘的蓮花,它確實就像一朵聖潔的蓮花,雲霧蒸騰在山間,綠意在雲霧的妝扮下如水墨畫那般清新,又因為外來者稀少,這裡神秘、安靜。

    原計劃只待一兩天,我接連賴著待了三四天,還不想離開。

    返回北京後,我甚至還寫了墨脫扶貧設想——為這個不通公路的縣城呼籲。現在回頭看,如果基本的公共服務和設施能保證,城市化的步伐還是慢一點比較好。

    快十年了,我至今都能回憶起墨脫背夫白瑪貢桑的笑容,一咧嘴巴就是白牙,眼睛黝黑地看著說話的人,做事不緊不慢,也許,他們不是生活安逸和方便的,但是,精神上很富足愉悅。

    不久前看過一則訊息,據尼泊爾政府估計,有15噸垃圾散落在珠峰,大部分位於通往登山大本營的路上。尼泊爾估計,清理珠峰上的所有垃圾將需要10年時間。近年來,隨著珠穆朗瑪峰登山者人數增加,警報已經升級。在珠峰的北部,中國也在採取各種措施清理中國一側的山體。

    紀錄片《珠峰清道夫》講述在珠峰清運垃圾的故事,影片結尾說:除了照片什麼都不要拿,除了時間什麼都不要偷,除了腳印什麼都不要留下。

    顯然這句話適用於我們出外旅遊的每一個人。

    5日演員袁泉也公開呼籲大家,野外遊玩注意垃圾管理,保護水資源清潔。

    04

    愛旅遊愛大自然的人們,正越來越多關注環保。

    筆者不只一次看到,到山野徒步的驢友們無論在哪個省市,通常都會帶著垃圾袋,離開時把垃圾帶走,隨地扔垃圾是被大家公然鄙視的。

    大家可能還記得之前瘋轉的一個帖子——大量海洋動物因為誤食塑膠,肚子裡千瘡百孔,生不如死(詳情請戳:被囚34年取精,被迫親手殺死愛子,最後只能掙扎著死去!被冠以勵志感動之名,人類對它們的干擾已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演員馬思純在此間提醒大家不要向海洋裡扔垃圾,不要破壞海洋生物的家園。

    當然,無論小溪還是大湖,最後都奔向海洋,不扔垃圾要從眼前做起,不向家門口的一條小河溝扔垃圾開始,企業則是儘可能做到環保達標,不要亂排放汙水。

    我們愛美麗中國,我們也正想各種辦法來保護這些美麗。

    微博網友愛笑娃娃曬照片稱:穿衣服只穿棉麻也算環保——這覺悟真的比我高很多。

    演員李沁呼籲大家節約水電、減少汙染物排放,“看完電視記得關掉電視電源,電視待機狀態下耗電1.5瓦/時“……

    發此文的時候,六五環境日即將拉上帷幕。一首《讓中國更美麗》的歌在網上傳唱,版本很多種,來自青海環保部門的這首,技術算不上精良,但是聲音很打動我。

    前兩天,看到一個新疆的風光影片,驚歎祖國河山的壯麗。

    大美如此,我們是不是要為他做點什麼呢?

    不僅僅是環境日這天,從現在開始,一天天堅持。

    阿里巴巴今天發的一句話很好:讓地球更美好,不是一個人做很多,而是每個人做一點點。舉手之勞,其實也在創造美好的改變。

  • 13 # 單眼皮的土撥鼠

    座標泉州,前幾天剛整理了我所在地正在消失的一些手工藝

    泉州作為中國東亞文化之都,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有著諸多的歷史光環。“一條海上絲路,萬千非遺瑰寶”,這座有歷史的城市,充滿著歷史沉積給予的文化,成為全國唯一擁有聯合國三大類“非遺”專案的城市,民間遺存著眾多別具特色的傳統手工藝:妝糕人、木偶頭、漆線雕、竹編、補籃等。

    這些凝聚著老祖宗智慧的傳統手藝,讓我們兒時的記憶五彩繽紛。卻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街尾的鐵匠鋪早已拆遷變成了高樓大廈;那個喜歡邊幹活邊和人嘮嗑的補鍋匠人很多年前就被子女接去了大城市;居住的那條老街上,再也找不到刮鬍、修面、挖耳和按摩一整套的剃頭師傅傳統服務。讓人念念不忘的小時候,那些老手藝,變成了回憶,許多年後,也許這些手藝會慢慢被人遺忘。

    “妝糕人”

    小時候村裡的戲臺處、老人會旁邊經常有“妝糕人”來,特別是節日或者村裡請戲班子的時候,“妝糕人”行走於間小巷,揹著一身行頭,吸引了許多孩童。

    泉州"妝糕人"源於中原漢族的"捏麵人",是以糧食為主要創作原料民間傳統藝術。

    "妝糕人"以傳統大米粉、糯米粉、調色素、蠟油等為原料,經過祖傳工藝加工,配製成為五顏六色的糯米糰,以搓、捏、團、挑、揉、壓、按、擦、撥等多種捏塑手法,再借助刀、梳子、剪刀等工具,經過製作,塑成高約10釐米的"妝糕人", 最後用竹籤豎穿,可以舉著或插著。

    現在,“妝糕人”外觀造型已從傳統的、粗獷形的手工製品發展到精緻的、細膩的、惟妙惟肖的手工藝術品。雖然技藝越來越精湛,但隨著時代的繁榮變遷,妝糕人被各式各樣的新奇玩具取代,這個行當也在人們的記憶中漸行漸遠。

    “眠床”漆雕畫

    漆工藝起源於髹漆,是髹飾、繪畫、雕刻相結合的工藝。雕漆又名漆雕, 可分為副紅、剔犀、剔彩、堆紅、款彩等。雕漆趨向寫實,刀工圓潤細膩,裝飾圖案頗具特色,圖案主要以花卉鳥禽、山水人物為主,當然還有民間傳說故事。

    傳統閩南人的“眠床”是家裡的主要傢俱,因此髹飾“眠床”成為了油漆匠的主要活兒。

    64歲的惠安漆雕工匠莊順華,他用自己的手藝,將床上的三面主機板都鑲嵌著雕漆畫,畫面光彩照人,色彩鮮豔,線條委婉流暢。

    如今,人們不再使用傳統的“眠床”,莊順華也“無用武之地”,但他捨不得放棄他那“推光漆雕”這門手藝,他堅持不停的漆著、刻著,用這門手藝創作成作品,用“漆雕推光”手藝把時間留住,把故事記住。

    錫雕

    對於老泉州人來說,錫器是日常居家的生活用品,也是重要的禮器、祭器,大戶人家一般置有“房內九件”和“廳堂九件”,諸如斗燈、果盒、花瓶、酒壺等,極盡典雅華麗。

    相傳在清末錫業鼎盛時期,僅泉州的打錫街就有三、四十家打錫作坊,製作日常家居的生活用品和禮器、祭器,這也是這條市區商業街的得名由來。如今錫器早已從人們的日常生活淡出,錫雕行業自然隨之沒落,儘管打錫街的名號得以保留,昔日錫業的輝煌卻再難覓蹤影。

    直到1985年,消失半個世紀的“連發錫鋪”字號在其第五代傳人楊峰巖的工作室內恢復。“連發錫鋪”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853年,既是有據可查裡泉州最為古老的一家錫鋪,也是目前唯一僅存的一家。雖然自1930年代起,楊氏家業不再以“連發錫鋪”相稱,隱姓埋名的幾十年裡,四代楊家人始終沒有放棄過這一門手藝。

    “連發錫鋪”已經是傳奇,它的傳奇還在繼續:它是泉州的最後一家錫鋪,但這不會是一個哀傷的故事。

    通草畫

    通草畫從晉朝起一直到各朝代都有出現,19世紀初,廣東一帶有人把通草的樹心切成薄薄的切片,代替紙張創作水彩畫。

    通草片很容易染色,而且顏色鮮豔不易脫落,其植物纖維鬆散,當水彩運用到通草紙上時會滲透進去,看起來立體、鮮豔,甚至有刺繡的視覺效果。

    通草畫曾經漂洋過海、風靡歐美各國。吳小錦是泉州石獅非物質文化遺產——立體通草畫的第二代傳承人,也是泉州僅剩獨守美麗畫卷的一人。小錦自幼熱愛美術,她將普通的通草根莖切成薄片,一筆一畫一刀地將平面的薄片變成立體的畫作,是吳家不同於其他地區通草畫手工藝者的拿手絕活。父親吳為家是她從小到大的偶像。去世前,父親曾交代吳小錦“要把通草畫發揚光大”,吳小錦從此立志要把全部的青春獻給藝術,至今孑然一身。

    “打鐵

    ”說起打鐵,就是鐵砧、鐵錘、風箱、火爐一起,關帝廟、大榕樹下都是棲身處。風箱呼呼,炭火熊熊,錘子叮叮噹噹,旁邊圍著一群孩子看熱鬧,聽打鐵師傅講笑話侃大山,那樂趣,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體會到。

    人生有三苦:打鐵,撐船,磨豆腐。打鐵居首不無道理。打鐵,需成天陪伴高溫煉爐,忍受炎熱奮力掄錘,是常人難以堅持的沉重體力活。在德化縣潯東路,徐氏父子徐德曲、徐有德至今仍張羅著一間鐵匠鋪,數十年的口碑使其聞名遐邇。

    有人說,鐵匠這個行業會消失。未來會如何,老徐不知道。晚輩們上了大學,將有不同的生活。他和兒子能做的,就是做好當下,打好每一個鐵具。在這個枯燥的過程中,他們也許會成為打鐵這門傳統手藝最後的守望者。

    “鋦瓷”

    鋦瓷,閩南俗稱補瓷,以前家家戶戶都要補缸、修碗,鋦瓷匠常走街串巷攬生意。

    鋦瓷活有24道工序、136種工藝。鋦瓷匠在鋦補瓷器的過程中右手拉弓,左手握著金剛鑽,沿著瓷器裂縫兩側鑽出小孔,再用銅絲將裂縫鉚固,選擇適當的鋦釘,將其橫跨裂縫釘進去,後面用瓷粉和雞蛋清填入縫隙。

    現在鋦瓷卻已經是一門如今鮮少人謀生和守藝的行當,瀕臨失傳的千年技藝。不過,其使用價值雖漸已湮滅,但藝術價值正被挖掘。透過鋦藝術表現手法,將哲學之美與古玩鑑賞緊密結合,經過修復與再生的“炸壺”等鋦瓷活工藝,在私人訂製的經濟圈中成為了一枝獨秀。

    隨著文化生態的演變、市場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傳統手工藝都逐漸被機械化取代,機器提高了生產效率也減去了那些冗繁的製作工序,讓日常生活變得更加便利,老輩傳承的手藝漸行漸遠,甚至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雖然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這些傳統手工藝被替換,似乎在情理之中,但手工工藝充滿著手工藝人在文化的傳承所付出的心血,潛隱於物件上的溫情與靈魂,是難以在流水線複製的商品上嗅到、觸控到。

  • 14 # 木子羅食記

    宋朝辛棄疾有詩印證元宵燈節盛況: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過去每逢過年時節,特別是元宵節晚上,廣東新會本地鄉鎮也會掛出小量的花燈燈籠。其中大多是寓意喜慶、表達祝願的大紅燈籠。而花燈造型多樣,有人物、山水、花鳥、龍鳳、魚蟲等,顯富麗堂皇,喜氣洋洋。記得有一種走馬燈,燈壁刻著嫦娥奔月的故事,燈壁轉動,便見仙子飄然向上,騰雲而去,嫋娜直上月宮。

    那時還可在小攤上買到手工做的花燈。其中有一種用蠟製成鯉魚形狀的,小孩拿在手裡,都興高彩烈。紙做的小燈籠也有,點上小蠟燭,拿著卻要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就會燒著燈籠,讓人跳腳。

    但這些都不如新會的魚燈。新會魚燈的歷史至少可追溯到清朝初期,至今已有近400年曆史。新會魚燈寓意年年有餘,並且在2008年成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

    《新會縣誌》記載:在新會,縣城翰祿橋(今惠民東路)之鯉魚燈最具名聲。相傳,清代每年元宵節期間,橋之中央搭建一龐大燈棚,橋之兩岸掛上各式大小不一的魚燈,中有一巨型鯉魚燈,其身長約 8 尺,造型別致,形態生動,前往觀賞者絡繹不絕。

    舊時,新會的街頭巷尾,家家戶戶門前,都會懸掛著魚燈,在街頭的小攤檔上,也能買到大小不一的鯉魚燈。

    魚燈有紙做和布做的,製作並不容易,魚頭、魚尾、魚肚,要均勻合比例。要先用竹篾扎綁起魚的框架,再用自制的模具做“魚皮”,然後對魚身印上魚鱗,並點上眼睛,魚脊上會開一小口,用來點火和放置蠟燭。

    做魚燈還有季節上的講究,每年的2—3月就開始扎魚架,6月是做魚皮,夏天干燥,魚皮粘上金粉不容易掉。糊魚皮的漿糊要自制,用醋和糯米粉熬成,魚燈才不會被蟲蛀。

    作為民間工藝和民俗風情,魚燈已基本在新會消失。近年來,新會區政府在春節期間又專門製作了數百盞魚燈在人民會堂門口展示。

    一條長街,兩邊都是綠樹,樹上滿掛魚燈,大大小小的鯉魚,掛在樹上,夜色中,如魚在樹海中穿梭,活靈活現。人在樹下走,魚在樹上游。有的搖頭擺尾,有的昂首扭腰;有的嬉戲追逐,有的自娛自樂;有的大小相隨,有的成群結隊;有的鼓腮瞪眼似在躍龍門,有的又憨態可掬似懵懂孩童……總之魚在樹上看人,人在樹下戲燈。

    紅紅的燈光光透過透明的燈籠,照得四周亮閃閃,光瑩瑩。照得滿街行人兩眼亮晶晶,臉紅彤彤。人人只恨長街不長,長夜太短。

  • 15 # 行攝貴州

    我出生和成長在貴州黔東南的一個傳統侗寨裡,說起貴州,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日晴,人無三分銀”,這是外人對貴州的第一個印象,而恰恰就是再這樣的環境中,貴州孕育出了無數的文化遺產,銅仁的“戲劇活化石—儺堂戲”、安順的地戲,石阡的木偶戲和思南的跳花燈,畢節的“造人戲—撮泰吉”等等戲劇瑰寶,無不是智慧人民的結晶,無不是民族的奇珍異寶。

    而在貴州,說起民族文化,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黔東南,黔東南因處在貴州東南方向而得名,這裡山清水秀,風景秀麗,進而培育出了古樸的民族和文化,黔東南是苗侗聚集區,匯聚了苗侗人民的集體智慧和不朽文化。 侗族,因其侗族大歌而被外人所熟悉,侗族沒有文字,侗族文化需要延續,智慧的祖先便創作了侗歌,把人倫理教,風俗習慣,言情愛情,四季勞作等等都寫到了侗歌裡面,而侗族大歌是其中代表,它不僅言辭優美,富有意境,而且歌聲悠揚,深受人們喜愛,就算你聽不懂侗族,聽不懂歌詞,也能陶醉其中,這就是為什麼被眾多人所喜愛的原因,侗族大歌也在08年申報非遺成功,而且是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也被成為“掠過古夢邊緣的旋律”。

    侗族除了大歌,還有侗戲,侗戲鼻祖吳文彩生長在黎平縣一個侗族村寨,幼時讀私塾,長大後外出遊學,看到了外面戲劇,非常喜歡,決心創作侗族戲劇,回家後把自己關在家裡,三年不出,吃飯都是親戚送到視窗,周圍鄰居都以為他瘋了,有一日,吳文彩走出房門,亂蹦亂跳,嘴中唸唸有詞,手裡拿著厚厚的草紙,他和大家說,侗戲出來了。他找了五六人來排完,後再村中演出,引起了極大轟動,這是侗人從來沒有見過的表演影視,之後被各個村寨請去演出,十里八鄉都聞名而來,侗戲從此便在侗寨流傳了下來,他手的那草紙就是侗族戲劇第一份劇本《梅良玉》。侗戲流傳至今也成為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

    侗族除了侗歌和侗戲,還有很多的民俗文化,如侗款。侗款是侗族地區的一種款約,古時的侗寨都比較弱小,為了抵禦再來的侵略者,幾個侗寨之間便形成聯盟的形式,制定款約來維護村寨之間的平衡和規則,這種形式也確保了侗寨百年的和平穩定。侗族在飲食上也是是非常具有特色,傳統的“稻魚鴨”共存的種植形式,牛羊癟的特色美食和糯稻種植的傳統一直流傳至今,也都申報了非遺。

    還有眾多的節日,苗族最為隆重的姊妹節,蘆笙節,牯藏節,侗族的侗年,六月六,甲戌節,三月八,七月半等等,都是非常熱鬧的,在黔東南,五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這些條件都造就了黔東南民族文化的多樣性!

  • 16 # 悠然智在UNIJOY

    西蘭卡普:

    土家語“西蘭卡普”是一種土家織錦。

    在土家語裡,“西蘭”是鋪蓋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西蘭卡普”即土家族人的花鋪蓋。人們往往在“花鋪蓋”前冠以“土”字,以標示出這項民間工藝所包含的土家族民族特點。

    土花鋪蓋是受到土家族人民的珍愛,視之為智慧、技藝的結晶,被稱作“土家之花”。按照土家族習慣,過去土家姑娘出嫁時,都要在織布的機臺上製作美麗的“西蘭卡普”,即土花鋪蓋。

    儺戲:

    儺戲,中國戲曲劇種,是在民間祭祀儀式基礎上吸取民間歌舞、戲劇而形成的一種戲曲形式。[1]

    儺戲起源於商周時期的方相氏驅儺活動,漢代以後,逐漸發展成為具有濃厚娛人色彩和戲樂成分的禮儀祀典。大約在宋代前後,儺儀由於受到民間歌舞、戲劇的影響,開始衍變為旨在酬神還願的儺戲。[2]

    儺戲是歷史、民俗、民間宗教和原始戲劇的綜合體。廣泛流行於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陝西、河北等省。儺戲在不同民族和地區,名稱不一,如儺堂戲、端公戲、師道戲、僮子戲、地戲、關索戲等。

    儺戲以面具為其藝術造型的重要手段,內容多與宗教鬼神有關;儺戲表演者,按角色戴彩繪面具,俗稱“臉子”,分列為一未、二淨、三生、四旦、五醜、六外、七貼旦、八小生;其表演俗稱“跳儺”,場面多伴以鑼鼓。[3]代表劇目有《捉黃鬼》、《劉文龍趕考》、《孟姜女》、《張文顯》、《陳州放糧》、《薛仁貴徵東》、《龐氏女》、《龍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還有一些取材於《目連傳》、《三國演義》、《西遊記》故事的劇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中學生在校外點的外賣,學校保安搶了扔垃圾桶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