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音斯坦FM
-
2 # 吉安馳_
1.歷史錯位的皇帝
他本可以平穩過渡,做一個普通人。當皇帝這件事情本身與之無關,這一切都是慈禧另有安排,本想扶植一個傀儡,沒想到自己先掛了。
2. 懦弱但有野心的皇帝
他的野心來源於自己清朝皇帝的身份,他想光宗耀祖,恢復清室,無奈自己才疏學淺,實在難堪大任。與日本交好是他21歲時的決定,他以為自己可以復辟,供萬人敬仰,實際上仍然是一個傀儡,沒有任何宏圖偉略的心胸,也沒有任何才華,註定一生只能做一個平庸和任人擺佈的人。
3.結局最好的皇帝
溥儀一生經歷三朝更迭,內憂外患,風雲變幻,但能夠全身而退,不在於他有多麼的聰明,能夠呼風喚雨,而在於人們知道他是一個庸人,成不了氣候。但往往正是這種庸人,才能夠不為任何勢力所重視,最後終老。
總的來看,作為皇帝他掙扎過,也反抗過,但是他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自己,為了復辟清朝,這是倒行逆施,也是很多人不喜歡他的原因。他的腦子裡沒有家國觀念,不在乎人民的死活,只想著如何讓自己活好,就從這一點上來看,他不是個好皇帝。溥儀這一輩子都在天朝皇帝和普通百姓這兩個角色中變化。這也許是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永遠無法體會的感受。
他的出身背景和所處環境決定了他的性格和思想,他的身份註定了他融入不了那個大時代,從而決定了他的各種選擇,進而決定了他的命運,他的悲劇根源也就在於此。
有興趣的話也可以讀一下他的自傳《我的前半生》。
-
3 # 喬遷之喜666
明朝末年崇禎:‘’任賊分裂吾屍,勿傷我百姓一人‘’。清末溥儀:偷皇宮文物賣,與張勳二次復辟,勾結日本分裂東北,“我不管日本人在東北殺多少百姓,掠奪多少資源,不讓我當皇帝我就不甘心”。這就是差別。在明朝你算人,在清朝你連生口都不如,命如草芥。溥儀怎麼樣,各位看官請斟酌
-
4 # 狗尿苔1979
從清十二帝畫像就能看出來,努爾哈赤與皇太極一看就是刀山火海里一路殺出來的,氣度恢宏不凡。乾隆以前還好,有些滿人的豪勇之氣,從嘉慶開始越到後面就越沒法說了,看起來油頭粉面,完全沒了祖宗的血性,敗亡之像!
-
5 # 成周子
時間轉眼到了十九世紀,此時世界大環境已悄然發生了變化,“家天下”的特權早已不復存在,各國紛紛實行了君主立憲制。而在古老的中國,清朝——正作為最後一個帝制朝代苟延殘喘著。
光緒三十四年的冬天,一生做著傀儡的光緒皇帝,終於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在他死後,一個年僅三歲的小男孩,被抱上了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寶座,儘管此時離他退位,還剩下三年不到的時間。
他就是本次亡國之君系列的最後一位主角,愛新覺羅溥儀。
溥儀,清道光皇帝的曾孫,他的祖父是慈禧太后的妹夫、醇親王奕譞,《清史稿》裡把他叫做奕枻。這樣算起來,溥儀應該是慈禧的姨侄孫。
光緒三十二年正月十四,未來的宣統皇帝誕生於醇親王府,他的出生令身為榮祿之女的母親喜悅不已,因為他是第二代醇親王的嫡長子。清末時期的醇親王府,也算是烈火烹油之盛,原因在於這一門出了光緒和宣統叔侄兩位皇帝:
癸酉,德宗崩,奉太皇太后懿旨,入承大統,為嗣皇帝,嗣穆宗,兼承大行皇帝之祧,時年三歲。
在慈禧的示意下,還是懵懂之年的溥儀,被指定承繼同治、兼祧光緒,立為嗣皇帝,據溥儀自傳《我的前半生》裡記載,他唯一見到慈禧的那次情形是這樣的:
我記得那時自己忽然處在許多陌生人中間,在我面前有一個陰森森的幃帳,裡面露出一張醜得要命的瘦臉——這就是慈禧。據說我一看見慈禧,立刻嚎啕大哭,渾身哆嗦不住。
根據這些描寫,很難想象這就是當年得到咸豐盛寵的慈禧,而兩天之後,光緒與慈禧便相繼去世,死期僅隔一天。
十一月初九日,清王朝終於迎來了他們的最後一任君主——宣統皇帝, 據說在他登基的時候,還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那個時候的溥儀,只有三歲,而皇帝登基的典禮既繁瑣又隆重,僅僅三歲的孩子又怎麼有耐性承受呢?於是,在當天的太和殿上,就發生了啼笑皆非的一幕,溥儀掙扎著哭鬧:“我不要呆在這兒,我要回家。。。”,眼看兒子就要坐不住了,身為攝政王的父親載灃急忙安慰他,情急之下說道:別哭了,快完了,快完了。
殿下的文武大臣們聽了這話,一個個面面相覷、垂頭喪氣,彷彿看到了清帝國即將來臨的命運。
宣統三年,辛亥革命爆發,監國攝政王載灃卸任,退歸府邸,同年各省宣佈獨立,清王朝面臨著全面的分崩離析。
公元1912年,立國兩百餘年的清廷,正式釋出了退位詔書,並議定了優待皇室八條規定,也就是說,宣統皇帝退位之後,尊號仍儲存不變,並由當時的民國政府每年撥款四百萬元,給予皇室自用,一切侍衛、執事人員等可照常留用,但不得新增等等。
這一年,溥儀應該是六歲左右,他在自己的孩提時代就經歷了兩件大事:登基與退位,這樣複雜的經歷,恐怕是現代任何一個六歲小孩都無法想象的。
可是,這還不算完,之後被允許繼續住在紫禁城的溥儀,又經歷了張勳復辟,妄圖恢復帝制的事件。然而,張勳的辮子兵最終被討逆軍擊敗,導致這次復辟活動短暫得就像一個笑話。於是,大起大落的宣統皇帝不得不第二次宣佈退位。
儘管當時的溥儀屢受打擊,但其奢華的排場卻一點沒變,據記載,溥儀每次出行,身後必定跟隨幾十人,這些人裡面,有幫他捧衣服的、有舉大羅傘的、有拿著裝有若干點心食盒的、還有預備著各種藥物的等等等等,更有甚者,溥儀每次吃飯都是太后或者後來的四妃送菜,但除此之外,還有三十幾道菜雖然不吃卻必須要擺上的,因為這象徵了皇帝的排場。
如此種種,從我們今天看來,實在太過奢侈,一個亡國之君的生活尚且這樣,可以想象那些正當盛世的皇帝們,揮霍浪費得有多大。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民國十三年,溥儀在紫禁城裡最後的時光被勒令喊停,馮玉祥的國民軍將清皇室驅逐出了紫禁城,從此這座侍奉了明清兩朝帝王們的古建築,宣告使命終結。
據《我的前半生》記載,溥儀一行人出宮後來到了北府,當他下車時,馮玉祥的助手鹿鍾麟將軍走過來和他握手,並問了一句話:
“溥儀先生,你今後是還打算做皇帝,還是要當個平民?”
“我願意從今天起就當個平民。”
若干年後,末代皇帝溥儀作為一介平民,在北京逝世,時年六十一歲。
-
6 # 腦洞大開的歷史
只要朝代滅亡,就少不了有末代皇帝。溥儀如果後來不去做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現在對他的評價應該會客氣很多。
第一次當“真皇帝”,溥儀才3歲,只當了3年,他獲得了其他末代皇帝都沒有的記錄:最後一個末代皇帝。當然,對於一個6歲孩子來說,他不用對清朝的滅亡負責。
第二次當“復辟皇帝”,溥儀11歲。此時,他記事了,但做不了主,都是他的老師以及張勳那些人說了算,溥儀就是個招牌。他回憶此事時說:“我被這個突如其來的喜事弄得昏昏然。我呆呆地看著陳師傅(指陳寶琛),希望他多說兩句,讓我明白該怎麼當這個‘真皇帝’。”這次復辟,他也可以不用負責。
第三次當“傀儡皇帝”,溥儀28歲。這一次,他必需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了。當然,如果追溯原因,似乎他的選擇也可以“理解”。本來北洋政府對他還可以,給住給錢,但1924年的“北京政變”改變了一切,馮玉祥看中了清室的財產,把溥儀趕走了。溥儀成了喪家之犬,先跑到老爸家住,不放心又逃到日本使館尋求保護(當年黎元洪也是找到日本使館),風頭過去離開北京來到天津。其實,被趕出故宮的那一刻起,他就決定要報復,然後在1934年的偽滿洲國,在日本人的“保護”下實現了。
之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日本人敗了,溥儀被抓了,然後審判了,之後特赦了,最後平民了……他的“末代皇帝”生活,應該是歷朝“末代皇帝”中最豐富多彩的,當然也嚐盡了人情冷暖。他的故事拍出來,如果拍得好,比《白鹿原》更好看,一部《末代皇帝》還不夠,有點單調了。
如果要溥儀向上一任“末代皇帝”崇禎學習,選擇自盡,他敢不敢,會不會?
-
7 # 小帥講電影
他只是政治的犧牲品,在那種情況下就算是諸葛亮來輔助也無力迴天,況且溥儀的結局還算是好的,沒有落下滅族的下場,而我們也要客觀看待這件事情,他投靠日本實屬無奈,作為愛新覺羅大清皇帝也想光宗耀祖,也想恢復到清朝統治的江山,他想依靠日本人的力量實現這個夢想,哪朝哪代的末代皇帝的命運能好?漢獻帝被曹家挾持一輩子,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最後被迫“禪位”那樣就好嗎?
-
8 # 我們是鈉梨子
我們先看看周恩來總裡對溥儀說過的一句話吧
“你是清朝皇帝的時候才兩三歲,那時的事不要你負責,但是後來偽滿時代,你是要負責的。”
溥儀是我國最後一代皇帝,也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一生歷經三代更迭,他的人生經歷跌宕起伏,最後能夠安享晚年,
溥儀人生可以分為三段
溥儀是最後一代清朝皇帝。在位時年號“宣統”,通稱宣統皇帝(1909年-1912年,1917年7月1日—12日)。慈禧扶持溥儀上位時,他只有兩三歲,扶持他上位的目的,也不過是想有個傀儡,自己好在幕後掌權,慈禧沒想到的是自己竟然死的那麼早,慈禧死後溥儀依舊是個傀儡,凡事要聽他老師和張勳的
後來他被趕出宮,就去日本大使館尋求庇護
日本扶持他做偽滿洲國皇帝,在大滿洲帝國皇帝位時年號“康德皇帝,但實際上只不過是日本人的一個傀儡和侵略中國的工具。本來他被趕出宮去之後,完全可以過普通人的生活,但他以為自己可以復辟,光宗耀祖,這也是他一身生最大的汙點所在
經抗戰結束後被判決有期徒刑15年。建國之後,獲釋並經過改造成為新公民,著作有《我的前半生》等作品,
後因患腎癌而去世,享年62歲。火葬後骨灰安放於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側室,時任總理周恩來指示移放於正室,後又移葬華龍皇家陵園。
-
9 # 孟達1478507127
溥義三歲由慈禧欽定為皇帝,號宣統,三歲小孩子自然什麼都不懂,舉行登基大典時都是由其父抱著接受文武大臣叩拜。中國曆朝歷代之皇室,到他們這一代早已沒有了他們祖上征戰時之勢。未代皇帝的結果都是極其悲慘。由於長期的享樂腐化,墮落成了只知享樂的公子哥兒,滿清八旗子弟就是這樣,最後馬不能騎,弓不能開。洋人的洋槍洋炮更不知為何物。民國初,溥義己名存實亡 失去皇帝之位,但民國初還是對其相當優待,後被馮玉祥趕出皇宮 寓居天津,日夲侵華被日夲人弄到長春成立滿洲國當傀儡 ,權由日夲掌握 。日夲投降後,溥儀被蘇軍俘獲,在蘇拘留五年,蘇軍也沒有怎麼虐待他,原因是蘇軍從其身上不知蒐括了很多珍寶,文物,等國寶 。滿足了蘇貪婪之心。把他作為日軍侵華的證明人。五O年七月由蘇返送回中國 在撫順戰俘所內醜態百出,比任何朝代的亡國君主都不如,最無能無恥,值不得一談。如果有史學家要紀錄清未後史,溥儀根夲值不得一提。
-
10 # 青年史學家
溥儀是清朝最後一位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3歲的時候溥儀就被迫離開父母入宮繼承大統,還未來得及親政,年僅6歲的溥儀就稀裡糊塗的被宣佈就退位了。所以溥儀在位的那幾年間,雖然是中國歷史急劇變化的幾年,但是溥儀還是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孩,沒有對那幾年的歷史產生過影響,所以也就談不上評價的問題。
溥儀在清朝退位後在紫禁城裡面又住了13年,一直到1924年11月被馮玉祥的國民軍趕出紫禁城。溥儀在居住在紫禁城時期是溥儀成年之前的時光,在紫禁城裡面,他有一個英文師傅莊士敦,正是莊士敦對溥儀產生了很深的影響。溥儀在紫禁城裡面的生活還是比較趨新的。皇宮裝起了電話,溥儀學起了腳踏車。1922年因為建福宮大火,溥儀在莊士敦的建議下還將宮中所有的太監驅逐出宮。這也是溥儀在主政皇宮時期所做的最大的改革。
溥儀出宮後,在天津的張園居住了五年的時間,在這五年的時間裡面,溥儀再也沒有了此前在紫禁城裡面的愜意,因為一件事更加堅定了溥儀尋求復辟的決心,那就是孫殿英盜墓,1928年6月,孫殿英率所部把清東陵給盜了,乾隆帝和慈禧太后的墓穴被劫掠一空,此舉令溥儀下定決心要尋求復辟,這正好與日本人的陰謀相一致。所以“九一八事變”後,溥儀在日本人的協助下到了東北,先是當了執政,1934年開始任偽滿洲國的皇帝,年號“康德”。在偽滿洲國時期,溥儀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傀儡皇帝,幾乎沒有任何的自主權,甚至連自己的妃子都無法自己擇定。
日本戰敗後,溥儀也成為了戰犯。溥儀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的時候曾經出庭作證,此舉說明他對自己充當日本人的傀儡還是有很大的悔意的。此後溥儀被關押在蘇聯。1950年溥儀被引渡回國,1959年溥儀被特赦,此後幾年他一直居住在北京,直到他去世,1960年溥儀還曾經出任過全國政協委員。1967年溥儀去世。
溥儀的一生膝下無子,可以這樣說溥儀的一生是悲劇的一生,如果不是出生在皇家,或許溥儀還會有一個更加美好的生活。
-
11 # 密探零零發
末代皇帝溥儀一生做著皇帝夢,三度為帝,卻沒有真正地做過一天皇帝,不僅沒有“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血性,更沒有民族大義,成為日本的傀儡,助紂為虐,成為民族罪人,可謂中國歷史上最窩囊的皇帝。
天上掉餡餅,我只是個孩子,怎麼就成了天下的王,可又莫名其妙的失去了,如夢如幻。1908年,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後去世,3歲的溥儀莫名其妙地成為了大清朝的宣統皇帝。此時的大清朝早就搖搖欲墜,我們的小皇帝溥儀還沒有把皇帝的寶座捂熱,辛亥革命革命就爆發,南北議和,還在懵懂中的溥儀被迫退位,成為清遜帝。末代皇帝溥儀結束了短暫三年的皇帝生涯,猶如一場夢,如夢如幻。
宮女榨乾他的身體,成為他一生難以啟齒的痛。退位的溥儀,繼續在紫禁城坐著自己的皇帝夢。因為他是整個紫禁城中唯一的男人,被周邊一群如飢似渴的宮女們盯上了,成了她們的人肉玩具,溥儀被這些如飢似渴的宮女榨乾了身體,從此有了生理缺陷,成為他一生的痛,同時也還害了他的五任妻子,害人不淺呀!
張勳復辟,二次為帝。1917年7月1日,張勳復辟,溥儀第二次為帝,但這只不過是一場鬧劇,1917年7月12日就被迫再次退位,還沒有開始就結束了。張勳復辟一場鬧劇,導致溥儀後來被馮玉祥給趕出了紫禁城,結束了他在紫禁城的皇帝夢。
溥儀第三次登基,成為日本人的傀儡皇帝。出宮後的溥儀復辟之心不死,恰逢九一八事變,日本侵佔東三省,日本人為了給國聯一個交代,抬出來溥儀做擋箭牌。1932年,日本扶植溥儀在東北成立偽滿洲國,1934年又改國號為偽“滿洲帝國”,改稱“皇帝”,這是溥儀第三次為皇帝,只不過是日本人的傀儡皇帝,聽命於日本人,極盡諂媚,助紂為虐,成為民族罪人。
二戰結束,溥儀被日本人出賣,成為蘇軍的俘虜。二戰,日本投降,一心想去日本的溥儀,被日本人投降,成為蘇軍的俘虜,在蘇軍的戰俘營待了一段時間,後來引渡回國,送撫順戰犯管理所受到約十年的思想再教育與勞動改造,經過特赦,成為我國的一個普通公民。1967年10月17日,溥儀因腎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
末代皇帝溥儀,一生做著皇帝夢,曾經三度為帝,卻沒有真正地做過一天皇帝,這是多麼大的諷刺。溥儀一生不僅沒有帝王的血性,更沒有民族大義,為了自己的皇帝夢,助紂為虐,實為民族罪人,堪稱歷史上最窩囊的皇帝,可悲可嘆!
-
12 # 史論縱橫
溥儀不僅是清朝的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是一個極具傳奇色彩與屈辱色彩的人物。
溥儀的父親載灃是光緒的哥哥,1908年在慈禧死之前,光緒皇帝先走一步,於是慈禧選擇溥儀作為皇帝,過繼給同治帝,同時兼承光緒帝之祧,一人祧兩房。
可是無論是同治皇帝還是光緒皇帝都沒能給溥儀帶來庇佑,溥儀在位僅僅三年就爆發了辛亥革命,在大勢面前,攝政王載灃和隆裕太后選擇了順應時勢,宣佈退位,就這樣只當了三年皇帝的溥儀就成了廢帝。
紫禁城除了是溥儀的皇宮也是溥儀的監獄。紫禁城牆外一個世界,牆內一個世界,本來在牆內每天無憂無慮的生活也是挺好的,既有清室優待又有民國政府保護,但是袁世凱死後,政權動亂更迭,北洋軍閥中的皖系、直系輪番執政。
1917年張勳擁戴溥儀復辟,12歲的溥儀又當了一把皇帝,但是民主共和已經深入人心,復辟鬧劇僅僅十一天,就被推翻了。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為了獲得皇宮中的財富,驅逐了溥儀,在日本人的幫助下,溥儀移居天津靜園。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在日本人的拉攏與利誘下潛往東北,成為偽滿洲國的皇帝。1945年日本投降,溥儀被蘇聯紅軍抓獲,在蘇聯監禁五年,期間還出席過日本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為日本在中國統治所犯下的罪行做證明。
1950年偽滿洲國的“戰犯”被引渡回國,溥儀被送到撫順戰犯管理所進行思想教育與勞動改造。
1959年溥儀被特赦,並且被分配到北京植物園工作。
1967年因患尿毒症醫治無效而死亡。
這就是溥儀61年複雜而曲折的一生,經歷了中國二十世紀前60多年命運多舛的時期,溥儀沒有想象的那麼壞,也沒有想象的那麼好,只是一個悲哀的末代皇帝在戰亂紛飛的歲月裡尋求生存罷了。
曾經拜讀過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裡面詳細的講述了溥儀作為一個末代皇帝的心路歷程。
終其一生,其實都是一個傀儡!
-
13 # 空氣世界
如何評價一位皇帝,答案不用評價,高材,可惜,交友不行,無天下大材可輔其左右,致使奸人冒充,孤掌難鳴,一直演到死,不得善報。和戲子鬥成一團,分不出好壞上下,君尊民卑,國家的事,人民的事,軍隊的事,組織不清,混亂一氣,敵我不清,到死也沒弄明白為啥捱打,讓蜂麻燕雀奴鼠蠅蚊蟲九害給玩了個稀巴爛。
-
14 # 一個貝殼兒
溥儀,是封建社會的末任皇帝,甚至被看作是清王朝的結束者。他的一生可以用"複雜"二字來形容,享受過榮華富貴,也做過階下囚,最後成為普通公民。這麼多的身份,都證明了溥儀所經歷的挫折。可是他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日本軍事法庭的一位證人。
抗戰勝利之後,日軍肯定得要上軍事法庭。而溥儀作為見證了日軍入侵中國,並且建立了偽滿洲國的證人,連續八天出現在證人一席上。可以說,溥儀的出現,直接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因為他的身份非同尋常,是曾經的皇帝,也是今天的證人。參加庭審時,溥儀穿著深青色西裝,帶著圓圓的眼鏡,在蘇聯軍官的陪同下來到法庭。
看到當年的溥儀,不管他遭到了多大的非議,那種屬於皇家的氣質絕對變不了。有人說,溥儀坐在證人席位上,怎麼給人一種坐上龍椅的感覺?在這八天中,普及將自己傀儡生涯講述的清清楚楚。每一次說到激動的地方,他都緊緊握著拳頭,狠狠敲擊桌面。他憤怒的表示:"14年來,自由就像一場遊戲"!
當時,溥儀對日本人的罪行進行了諸多控訴,說到心愛的妻子譚玉玲被殺害時,情緒無比激動。還有一次,裕仁天皇讓溥儀將庇護奉天的三大神器請回家供奉時,他說那時自己感到特別恥辱的一刻。當他不得不捧著這些東西回家時,家人裡都哭了。
這一次,為日本戰犯辯護的律師提出異議,覺得溥儀這是在詆譭日本天皇的祖先,是不道德的。可是溥儀毫不示弱,他直接懟回去:"我沒有強迫他將我的祖先看做是他們的祖先"!這句話,惹笑了旁聽的人們。
離開軍事法庭後,溥儀在蘇聯呆了四年,後來被引渡回國,送到撫順戰犯管理所接受改造。到了1959年被特赦,成為了普通公民。對於溥儀在庭審中的表現,美國人表示他特別精明狡猾,也會審時度勢。在那種特殊環境中,他可以做到這樣,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同時,美國人表示,如果溥儀是自由人,那麼他的演講肯定非同尋常,令人備受鼓舞。
聽到美國人的高度評價,足以說明溥儀是真正有才華有智慧的人,可是生不逢時而已。
-
15 # 瓦當歷史
我比較喜歡瞭解皇宮的生活,特別是他們的衣食住行。下面摘抄一段:
據說曾有一位青年,讀《紅樓夢》時大為驚奇,他不明白為什麼在賈母、王鳳姐這樣人身後和周圍總有那麼一大群人,即使他們從這間屋走到隔壁那間屋去,也會有一窩蜂似的人跟在後面,好像一條尾巴似的。其實《紅樓夢》裡的尾巴比宮裡的尾巴小多了。《紅樓夢》裡的排場猶如宮裡的排場的縮影,這尾巴也頗相似。我每天到毓慶宮讀書、給太妃請安,或遊御花園,後面都有一條尾巴。我每逢去遊頤和園,不但要有幾十輛汽車組成的尾巴,還要請民國的警察們沿途警戒,一次要花去幾千塊大洋。我到宮中的御花園去玩一次,也要組成這樣的行列:最前面是一名敬事房的太監,他起的作用猶如汽車喇叭,嘴裡不時地發出“吃——吃——”的響聲,警告人們早早迴避,在他們後面二三十步遠是兩名總管太監,靠路兩側,鴨行鵝步地行進;再後十步左右即行列的中心(我或太后)。如果是坐轎,兩邊各有一名御前小太監扶著轎杆隨行,以便隨時照料應呼;如果是步行,就由他們攙扶而行。在這後面,還有一名太監舉著一把大羅傘,傘後幾步,是一大群拿著各樣物件和徒手的太監:有捧馬紮以便隨時休息的,有捧衣服以便隨時換用的,有拿著雨傘旱傘的;在這些御前太監後面是御茶房太監,捧著裝著各樣點心茶食的若干食盒,當然還有熱水壺、茶具等等;更後面是御藥房的太監,挑著擔子,內裝各類常備小藥和急救藥,不可少的是燈心水、菊花水、蘆根水、竹葉水、竹茹水,夏天必有蕾香正氣丸、六合定中丸、金衣祛暑丸、香薷丸、萬應錠、痧藥、避瘟散,不分四季都要有消食的三仙飲,等等;在最後面,是帶大小便器的太監。如果沒坐轎,轎子就在最後面跟隨。轎子按季節有暖轎涼轎之分。這個雜七夾八的好幾十人的尾巴,走起來倒也肅靜安詳,井然有序。
然而這個尾巴也常被我攪亂。我年歲小的時候,也和一般的孩子一樣,高興起來撒腿便跑。起初他們還亦步亦趨地跟著跑,跑得丟盔曳甲,喘籲不止。我大些以後,懂得了發號施令,想跑的時候,叫他們站在一邊等著,於是除了御前小太監以外,那些捧盒挑擔的便到一邊靜立,等我跑夠了再重新貼在我後邊。後來我學會了騎腳踏車,下令把宮門的門檻一律鋸掉,這樣出入無阻地到處騎,尾巴自然更無法跟隨,只好暫時免掉。除此以外,每天凡到太妃處請安和去毓慶宮上學等等日常行動,仍然要有一定的尾巴跟隨。假如那時身後沒有那個尾巴,例會覺得不自然。我從前聽人家講明朝崇禎皇帝的故事,聽到最後,說崇禎身邊只剩下一個太監,我就覺著特別不是滋味。
耗費人力物力財力最大的排場,莫過於吃飯。關於皇帝吃飯,另有一套術語,是絕對不準別人說錯的。飯不叫飯而叫“膳”,吃飯叫“進膳”,開飯叫“傳膳”,廚房叫“御膳房”。到了吃飯的時間——並無固定時間,完全由皇帝自己決定——我吩咐一聲“傳膳!”跟前的御前小太監便照樣向守在養心殿的明殿上的殿上太監說一聲“傳膳!”殿上太監又把這話傳給鵠立在養心門外的太監,他再傳給候在西長街的御膳房太監……這樣一直傳進了御膳房裡面。不等回聲消失,一個猶如過嫁妝的行列已經走出了御膳房。這是由幾十名穿戴齊整的太監們組成的隊伍,抬著大小七張膳桌,捧著幾十個繪有金龍的朱漆盒,浩浩蕩蕩地直奔養心殿而來。進到明殿裡,由套上白袖頭的小太監接過,在東暖閣擺好。平日菜餚兩桌,冬天另設一桌火鍋,此外有各種點心、米膳、粥品三桌,鹹菜一小桌。食具是繪著龍紋和寫著“萬壽無疆”字樣的明黃色的瓷器,冬天則是銀器,下託以盛有熱水的瓷罐。每個菜碟或菜碗都有一個銀牌,這是為了戒備下毒而設的,並且為了同樣原因,菜送來之前都要經過一個太監嘗過,叫做“嘗膳”。在這些嘗過的東西擺好之後,我人座之前,一個小太監叫了一聲“打碗蓋!”其餘四五個小太監便動手把每個菜上的銀蓋取下,放到一個大盒子裡拿走。於是我就開始“用膳”了。
所謂食前方丈都是些什麼東西呢?隆裕太后每餐的菜餚有百樣左右,要用六張膳桌陳放,這是她從慈禧那裡繼承下來的排場,我的比她少,按例也有三十種上下。我現在找到了一份“宣統四年二月糙卷單”(即民國元年三月的一份選單草稿),上面記載的一次“早膳”①的內容如下:
①宮中只吃兩餐:“早膳即午飯。早晨或午後有時吃一頓點心。
口蘑肥雞 三鮮鴨子 五綹雞絲 燉肉 燉肚肺 肉片燉
白菜 黃燜羊肉 羊肉燉菠菜豆腐 櫻桃肉山藥 爐肉燉
白菜 羊肉片川小蘿蔔 鴨條溜海參 鴨丁溜葛仙米 燒
茨菇 肉片燜玉蘭片 羊肉絲燜跑躂絲 炸春捲 黃韭菜
炒肉 燻肘花小肚 滷煮豆腐 燻乾絲 烹掐菜 花椒油
炒白菜絲 五香乾 祭神肉片湯 白煮塞勒 烹白內
這些菜餚經過種種手續擺上來之後,除了表示排場之外,並無任何用處。它之所以能夠在一聲傳膳之下,迅速擺在桌子上,是因為御膳房早在半天或一天以前就已做好,根在火上等候著的。他們也知道,反正從光緒起,皇帝並不靠這些早已過了火候的東西充飢。我每餐實際吃的是太后送的菜餚,太后死後由四位太妃接著送。因為太后或太妃們都有各自的膳房,而且用的都是高階廚師,做的菜餚味美可口,每餐總有二十來樣。這是放在我面前的菜,御膳房做的都遠遠擺在一邊,不過做個樣子而已。
太妃們為了表示對我的疼愛和關心,除了每餐送菜之外,還規定在我每餐之後,要有一名領班太監去稟報一次我的進膳情況。這同樣是公式文章。不管我吃了什麼,領班太監到了太妃那裡雙膝跪倒,說的總是這一套:
“奴才稟老主子:萬歲爺進了一碗老米膳(或者白米膳),一個饅頭(或者一個燒餅)和一碗粥。進得香!”
每逢年節或太妃的生日(這叫做“千秋”),為了表示應有的孝順,我的膳房也要做出一批菜餚送給太妃。這些菜餚可用這四句話給以鑑定:華而不實,費而不惠,營而不養,淡而無味。
這種吃法,一個月要花多少錢呢?我找到了一本《宣統二年九月初一至三十日內外膳房及各等處每日分例肉斤雞鴨清冊》,那上面的記載如下:
皇上前分例菜肉二十二斤計三十日分例共六百六十斤
湯肉五斤 共一百五十斤
豬油一斤 共三十斤
肥雞二隻 共六十隻
肥鴨三隻 共九十隻
蒸雞三隻 共九十隻
下面還有太后和幾位妃的分例,為省目力,現在把它併成一個統計表(皆全月分例)如下:
后妃名 內斤 雞隻 鴨只
太后 1860 30 30
瑾貴妃 285 7 7
瑜皇貴妃 360 15 15
珣皇貴妃 360 15 15
瑨貴妃 285 7 7
合計 3150 74 74
我這一家六口,總計一個月要用三千九百六十斤肉,三百八十八隻雞鴨,其中八百一十斤肉和二百四十隻雞鴨是我這五歲孩子用的。此外,宮中每天還有大批為這六口之家效勞的軍機大臣、御前侍衛、師傅、翰林、畫師、勾字匠、有身份的太監,以及每天來祭神的薩滿等等,也各有分例。連我們六口之家共吃豬肉一萬四千六百四十二斤,合計用銀二千三百四十二兩七錢二分。除此之外,每日還要添菜,添的比分例還要多得多。這個月添的肉是三萬一千八百四十四斤,豬油八百十四斤,雞鴨四千七百八十六隻,連什麼魚蝦蛋品,用銀一萬一千六百四十一兩七分,加上雜費支出三百四十八兩,連同分例一共是一萬四千七百九十四兩一錢九分。顯而易見,這些銀子除了貪汙中飽之外,差不多全為了表示帝王之尊而糟蹋了。這還不算一年到頭不斷的點心、果品、糖食、飲料這些消耗。
飯菜是大量的做而不吃,衣服則是大量的做而不穿。這方面我記得的不多,只知道后妃有分例,皇帝卻毫無限制,而且一年到頭都在做衣服,做了些什麼,我也不知道,反正總是穿新的。我手頭有一份改用銀元以後的報賬單子,沒有記明年代,題為“十月初六日至十一月初五日承做上用衣服用過物料復實價目”,據這個單子所載,這個月給我做了:皮襖十一件,皮袍褂六件,皮緊身二件,棉衣褲和緊身三十件。不算正式工料,僅貼邊。兜布、子母扣和線這些小零碎,就開支了銀元二千一百三十七元六角三分三釐五毫。
至於后妃們的分例,也是相當可觀的。在我結婚後的一本賬上,有後妃們每年使用衣料的定例,現在把它統計如下:
后妃名 “皇后” “淑妃” 四位“太妃” 合計
各種緞 29匹 15 92 136匹
各種綢 40匹 21 108 169匹
各種紗 16匹 5 60 81匹
各種綾 8匹 5 28 41匹
各種布 60匹 30 144 234匹
絨和線 16斤 8 76 100斤
棉花 40斤 20 120 180斤
金線 20綹 10 76 106綹
貂皮 90張 30 280 400張
我更換衣服,也有明文規定,由“四執事庫”太監負責為我取換。單單一項平常穿的袍褂,一年要照單子更換二十八種,從正月十九的青白嵌皮袍褂,換到十一月初一的貂皮褂。至於節日大典,服飾之複雜就更不用說了。
既然有這些窮奢極侈的排場,就要有一套相應的機構和人馬。給皇帝管家的是內務府,它統轄著廣儲、都虞、掌禮、會計。慶豐、慎刑、營造等七個司(每司各有一套庫房、作坊等單位,如廣儲司有銀、皮、瓷、緞、衣、茶等六個庫)和宮內四十八個處。據宣統元年秋季《爵秩全覽》所載,內務府官員共計一千零二十三人(不算禁衛軍、太監和蘇拉①),民國初年曾減到六百多人,到我離開那裡,還有三百多人。機構之大,用人之多,一般人還可以想象,其差使之無聊,就不大為人所知了。舉個例子說,四十八處之一的如意館,是專伺候帝后妃們畫畫寫字的,如果太后想畫個什麼東西,就由如意館的人員先給她描出稿子,然後由她著色題詞。寫大字匾額則是由懋勤殿的勾字匠描出稿,或南書房翰林代筆。什麼太后御筆或御製之寶,在清代末季大都是這樣產生的。
①蘇拉,執役人的滿語稱呼。清時內延蘇拉隸屬於太監。內務府、軍機處皆有之。雍和官的執役喇嘛,稱蘇拉喇嘛。
除了這些排場之外,周圍的建築和宮殿陳設也對我起著教育作用。黃琉璃瓦惟有帝王才能使用,這不用說了,建築的高度也是帝王特有的,這讓我從小就確認,不但地面上的一切,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連頭上的一塊天空也不屬於任何別人。每一件陳設品都是我的直觀教材。據說乾隆皇帝曾經這樣規定過:宮中的一切物件,哪怕是一寸草都不準丟失。為了讓這句話變成事實,他拿了幾根草放在宮中的案几上,叫人每天檢查一次,少一根都不行,這叫做“寸草為標”。我在宮裡十幾年間,這東西一直襬在養心殿裡,是一個景泰藍的小罐,裡面盛著三十六根一寸長的乾草棍。這堆小乾草棍兒曾引起我對那位祖先的無限崇敬,也曾引起我對辛亥革命的無限忿慨。但是我並沒想到,乾隆留下的乾草棍雖然一根不曾短少,而乾隆留下的長滿青草的土地,被兒孫們送給“與國”的,卻要以成千方里計。
帝王生活所造成的浪費,已無法準確統計。據內務府編的材料,《宣統七年放過款項及近三年比較》記載:民國四年的開支竟達二百七十九萬餘兩,以後民國八、九、十各年數字逐年縮減,最低數仍達一百八十九萬餘兩。總之,在民國當局的縱容下,以我為首的一夥人,照舊擺著排場,按原來標準過著寄生生活,大量地耗費著人民的血汗。
宮裡有些規矩,當初並非完全出於擺排場,比如菜餚裡放銀牌和嘗膳制度,出門一次要興師動眾地布警戒,這本是為了防止暗害的。據說皇帝沒有廁所,就因為有一代皇帝外出如廁遇上了刺客。但這些故事和那些排場給我的影響全是一樣:使我從任何方面都確認自己是尊貴的,統治一切和佔有一切的人上之人。
釋出於 2017-08-04贊同 304 條評論分享收藏感謝收起悶醬君不務正業的學生23 人贊同了該回答現在正在看這本書。前半部分,讓我對於所謂的清朝皇室,有了很大的改觀。從前只是片面的得知,溥儀是賣國皇帝之類這樣的印象。看完以後我對這個末代皇帝感到非常同情。中間還去看了外國人拍的電影,末代皇帝。雖然到了後期歌頌讚美過多,但是看到他後期的心路歷程還是非常感動。想起過去被困在紫禁城,身邊是滿清遺老和太監宮人,他不過就是那些人強行維持的一個夢,是各路軍閥盜世的幌子,所有人都在騙他,利用他。就在那樣的環境長大,至少後來他能去再體驗一次正常人的生活。釋出於 2016-05-10贊同 2315 條評論分享收藏感謝趙六一黑鳳梨啊12 人贊同了該回答任何人在那個年代,換成是溥儀,路大概都是一樣的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指責一個從歷史上走過來的人,誰也不比誰高貴書看完後,我感觸很深,我同情溥儀,但也深深地佩服他他的閱歷不同於常人,他處在那個年代,面對即將失去的老祖宗的祖業在受到那樣的教育的情況下,除了復辟,除了光輝祖業。。。他別無選擇只是解放後他的思維有所轉變才發現,多年的帝制是錯誤的!!!我很感謝他能留下這樣一本書,記錄著他的帝國,他的半生的書。我是透過這本書瞭解到他,瞭解到那個苟延殘喘的大清對這段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日本歷史也有了瞭解的衝動 -
16 # 是甘甘啊
該部影片由貝納爾多·貝託魯奇執導,講述了中國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從登上帝位開始到最終成為一名普通公民那縱橫六十餘年間的跌宕起伏的一生。
大學一直在用的,安利安利
這部電影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9.0,具有極為濃厚的東方色彩,被網友評為史上最好的視覺敘事電影之一,1988年一舉斬獲了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效果、最佳原始音樂九個獎項。
今天,東方君將和大家一起,來回顧下這部影片。
愛新覺羅·溥儀,三歲登基,萬里江山在他稚嫩的眼中,抵不過大臣身上的一隻蟈蟈兒,那時的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孩子,不知國破家亡、內憂外患為何物,後來卻經歷了變革失敗的打擊、淪為日本人的傀儡和俄國的俘虜的痛苦、文化改造的風風雨雨,一生坎坷,如浮萍一般在宿命的世間掙扎沉浮,在與時代的對抗中,成為了可悲的囚徒,最終只能買觀光票進入故宮。人生須臾數十年,富麗堂皇的皇帝寶座仍在,卻只有這冰冷威嚴的太和殿認得,眼前的老人曾是這裡的帝王,那個最孤獨的孩子……
一部影片的成功,和多方面因素有關,那麼這部影片都具有哪些亮點呢?
選角的成功
尊龍飾愛新覺羅·溥儀
如果世界上真的存在一種叫作“性感的超脫”的東西,貝託魯奇和尊龍已經找到了它。尊龍對溥儀的演繹很有代入感,使這個人物既有一定的抽離性,又能使觀眾完全融入其中。
尊龍在接拍《末代皇帝》這部電影之前,似乎還沒有什麼名氣,但是他那張堪比周潤髮和金城武的俊美的臉,完美地詮釋了什麼叫作“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也足矣驚豔了那個時期的觀眾。但和現在的流量鮮肉們不一樣的是,尊龍的演技很好,他對溥儀這個角色的把控細緻入微,他的眼神永遠飽含深情和故事,甚至在絕望至極的情況下仍然透露著一股傲氣,他把溥儀這個皇帝的孤獨、敏感、渺小演繹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
他用身上獨特的東方氣質和精湛的演技征服了西方的觀眾和評委,成為了1990年《人物》雜誌評選的全世界最美50人之一。
陳沖飾末代皇后婉容
婉容是溥儀的皇后,她出身於滿洲正白旗,接受過西方的教育,讀書寫字,琴棋書畫無一不通,端莊秀美,清麗脫俗。自她嫁給溥儀後,溥儀一心想復辟清朝,對她不聞不問,在痛苦和無奈中,吸食鴉片,與溥儀漸行漸遠,悲劇收場。貝託魯奇導演初見陳沖的時候,是在好萊塢山上的一座古老的酒店,當時的陳沖已經憑藉電影 《小花》成為了當時最年輕的百花獎影后,他們聊到清朝的歷史,中國的文學,魯迅的小說,還有陳沖對電影的熱愛。
在電影的拍攝過程中,她對臺詞的處理極其精心,對人物心理節奏的把握細緻到位,加上姣好的面容,為觀眾極大程度上還原了那位“一生渴慕春風,桃李花開,卻只見花褪殘紅”的末代皇后。
鄔君梅飾淑妃文繡
文繡沒有顯赫的家世,出身於一個滿清沒落貴族家庭,以照片入選為皇妃,早婉容一日被迎娶入宮,以便大婚時跪迎皇后。初入宮的她,嫻靜溫婉,封閉自我,後來接受了西方的新知識、新理念,開始渴望自由,個人意識和自我意識不斷覺醒,不甘命運的束縛,最終與溥儀離婚,爭取到了自己想要的自由。這樣一位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由鄔君梅飾演。劇組選中她,正是因為她的形象妖嬈,氣場強大,獨立、有種不服輸的抗爭味道,而從演技上來說,她幾乎是一下子就拿捏到了這個角色的“七寸”,有主見、會思考、有自己的驕傲。
電影中的經典鏡頭
溥儀在接受改造後出獄,可惜物是人非,他已經徹底被改造成了一個普通的公民。影片的最後,步履蹣跚的他買了一張故宮的觀光門票,在夕陽西下的赤色餘暉中,向著太和殿上的龍椅走了上去。
一個戴紅領巾的小孩兒叫住了他,說不可以上去,他平靜地笑了笑說:“那是我曾經坐過的地方”,小孩兒問他是誰,他說他是中國最後一個皇帝。小孩不信,問他怎麼證明,溥儀顫顫巍巍地從龍椅的座墊下掏出了50年前從陳寶琛那裡取來的蟈蟈籠子,上面沾滿了塵埃。
他證明了這裡是他曾經的家,可如今,他要買門票才能回自己的家看看。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電影特色
《末代皇帝》的導演貝託魯奇是唯一一個獲准進入紫禁城拍電影的外國導演, 《末代皇帝》是第一部得到中國政府許可在紫禁城內拍攝的故事片,也是1949年以來第一部得到中國政府全力合作的關於中國的西方電影,溥儀的弟弟是這部電影的顧問,因此這部電影對歷史還原度相當高。
-
17 # 享影生活
本文推薦的是87年上映的末代皇帝,中國歷史被外國人拍的電影,從外國人的視角看那段歷史,不一樣的感受,看完感觸頗多,尤其故事中三個片段讓人記憶深刻,溥儀的奶媽,母親及妻子離開,溥儀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珍愛的人離去,太無奈,這一生猶如籠中的蟋蟀,身不由己,被歷史的洪流拍打著漂泊。本片時長3個半小時。
劇情摘要:1950年冬,溥儀作為戰犯從蘇聯運往中國,到達滿洲里火車站後,溥儀認為自己難逃一死,便去了衛生間割腕自殺,被中國監獄所長察覺到異常,並去救了溥儀,此時溥儀陷入了回憶。。。
1908年,在醇親王府的溥儀被清朝衛隊長帶走,此時溥儀年僅3歲,慈禧太后即將任命溥儀為下一代皇帝。在坤寧宮內,慈禧接見了溥儀,並讓溥儀即日登基,此時的慈禧已奄奄一息,宣佈遺囑後慈禧就駕崩了,此後溥儀在太和殿舉行了隆重的登基大典,然而僅有3歲的溥儀什麼都不懂,只對大臣陳寶琛身上裝的蟈蟈感興趣,登基後溥儀成為世界上最孤獨的孩子
-
18 # 歷史雲頂
清朝是歷史長河中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建立於1636年,共有十二位皇帝。清朝前期,在康熙帝、乾隆帝、雍正帝的管理下國家繁榮昌盛,農商業高度發達,君主集權制達到了頂峰,俗稱“太平盛世”。清朝後期,隨著侵略戰爭,革命反動勢力,清朝走向了滅亡。
溥儀作為清朝最後一個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一生命運跌宕起伏,被稱為“傀儡皇帝”,幾度入獄,淪為平民。1967年,61歲的末代皇帝溥儀因病在北京去世,直至生命的盡頭,他依然在等待他的弟弟溥傑。
1909年,3歲的溥儀登基,名為宣統帝,溥儀的悽苦、屈辱的命運彷彿從出生就被定格了。
溥儀一生中娶過五個女人,李淑賢是他的第五任妻子,1962年勞動節,溥儀和護士李淑賢結婚,婚後二人十分要好,李淑賢的溫柔賢惠使溥儀第一次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溫暖,然而,這段美好的婚姻只維持了五年,溥儀的身體開始發生了變化。溥儀隨妻子前去醫院檢查,被診斷為“膀胱熱”,後來身體不見好轉的溥儀又去看了西醫,醫生說是“前列腺炎”,這兩次的誤診,導致溥儀的身體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後來溥儀被確診為患有“尿毒症”,溥儀此時已病入膏肓、生活不能自理,全靠李淑賢的悉心照料才能勉強活著。
據《我的丈夫溥儀》一書中得知,1967年10月,溥儀已經神志不清、臥床不起。16日夜晚,身體虛弱的溥儀突然精神抖擻,向妻子李淑賢說道:“我現在不能死啊,我還要為國家做事啊”,李淑賢深知此時的溥儀已經燈枯油竭,她抓緊溥儀的手想讓溥儀少一點痛苦。17日凌晨2點30分,隨著二弟溥傑的到來,溥儀終於嚥下了最後一口氣、在妻子與胞弟的懷裡閉上了眼睛,享年61。
溥儀自小生長在紫禁城內,在紅磚瓦牆的禁錮下,溥傑是溥儀幼時唯一的玩伴,也是他在紫禁城內僅有的幸福。1945年,隨著偽滿洲國的倒塌,溥儀與溥傑被關押在管理所內,接受勞動改造,後來溥儀先溥傑一步被釋放,但是因為溥儀一直認為溥傑的妻子嵯峨浩是日本特務,兩兄弟便產生了矛盾,便不再相見了。直至溥儀身患重病,溥傑看著虛弱不堪的溥儀,兄弟之情致使他熱淚盈眶,他們的矛盾便解開了。
溥儀的主治醫師曾回憶道,溥儀迷亂之際、用著清晰且虛弱的聲音說著:“救救我、我還想為國家做事。”隨著溥儀的去世,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也隨之而亡,一代王朝終將落下帷幕。
-
19 # 貽生
溥儀是共產黨改造好的一位末代皇帝,成為了中國公民,在毛主席,周總理的關懷下,溥儀結了婚,成了家,過上了平民生活。遺憾的就是沒兒女。
-
20 # 中國網文化
末代皇帝溥儀有著極其坎坷的一生,可謂做了半輩子傀儡,懦弱了半生。日本戰敗後,當溥儀即將出現在遠東軍事法庭的訊息傳開後,庭審現場旁聽券被炒到了天價。那時候的溥儀一改往日懦弱的形象,在整個審判過程中,使出了“北京癱”,一幅愜意瀟灑的模樣。在長達8天的審判中,溥儀仔細歷數日軍在偽滿洲國的罪狀,聲稱自己被日方完全控制,毫無實權。溥儀在這8天裡,把他所知道的日軍犯下骯髒的罪行全都抖了出來,把日本戰犯骯髒醜陋的面孔公佈於眾。最讓人驚訝的是,他居然不用翻譯官來幫助,直接全程用英文與法庭人員進行交流,可謂底氣十足、氣場滿滿。估計當時的天皇也沒有想到他能夠有這樣的水平,以至於在和他的對執中,變得目瞪口呆,被他當庭對罵的難以招架,整個法庭出場人員都被他嚇到了。
回覆列表
1908年12月2日,年僅3歲的愛新覺羅·溥儀即位,成為大清國君主,也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皇帝”。
溥儀是光緒弟醇親王載灃之子,11月13日奉慈清太后立命在宮內教養,並在上書房讀書。14日,光緒病逝,因無子嗣,慈禧即命溥儀繼承皇位,並承繼光緒為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