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灤陽誠毅

    大家好,我是麻雀誠毅,我來談談趙括。

    從趙括的個人能力上來看,趙括這個人並不像他爹趙奢說的那樣,是隻有誇誇其談的能力,還是有一定的軍事水平的,但也不至於達到為他翻案的地步。可以說,他是個潛力股,沒經過太多的歷練。有人把他和失街亭的馬謖相提並論,我不同意,主要原因在於馬謖是相對成熟的軍事人才,他和諸葛亮經歷的戰場經驗要比趙括多太多了。趙括就像是一塊璞玉,沒有經過雕琢,我相信假設他可以經歷更多的軍事經驗他會成為一個合格的將領的。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趙括被趙孝成王任命為主帥的時候,對手名義上是秦軍的左庶長王齕,實際上背後指揮的主帥是“人屠”武安君白起。一個是成名已久的戰神,一個是初出茅廬的新人。差距太大,即便這個新手主帥有可圈可點之處,那麼結局也是註定的。

    歷史上年少成名的將領通常都是需要經歷一些戰爭積累經驗,才能成長為名將。除了像霍去病這個天才之外,一般的人才不外如是。所以希望趙括像霍去病一樣橫空出世,我們的期望也許真的太高了。一個明亮的少年恰逢一場比拼國運的戰爭當中,就像是河流歸入了大海,也許會翻起一片浪花,終歸還是會湮沒在海洋的滔天巨浪之中啊!

  • 2 # 伯樂v1

    趙括是屬於應該是和晉惠帝一種型別的人

    晉惠帝就是“何不食肉糜”的作者

    何不食肉糜是晉惠帝執政時期的一個名詞。指對事物沒有全面認知。出自原文“何不食肉糜?”其矇蔽皆此類也。

    原本的故事是這樣:有一年發生饑荒,百姓沒有糧食吃,只有挖草根,吃樹皮,許多百姓因此活活餓死。訊息被迅速報到了皇宮中,晉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聽完了大臣的奏報後,大為不解。“善良”的晉惠帝很想為他的子民做點事情,經過冥思苦想後終於悟出了一個“解決方案”曰:“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百姓肚子餓沒米飯吃,為什麼不去吃肉粥呢?)

    趙括就是屬於這種人 從小的家庭教育使他不知道真正的戰場不是兵書上寫的那樣,就和小說所寫的人物一樣,出生在一堆武功秘籍之中從小學習各種頂級的秘籍,但是從沒經歷過生死戰鬥,自然會不堪一擊因為他沒學過這個出招方式,很容易被籍籍無名的小卒打敗。

  • 3 # 如果說情感

    軍事理論家,不是他的錯,錯在他是名將的兒子,頂著光環長大的,明明是個富二代,卻生的一副好皮囊,好口才,趙王看到他就像看到他神一般的老爹趙奢,滿朝文武把他當做救世主,讓他取代廉頗是趙國君臣的選擇,或者說是歷史的選擇,他只是一個渴望建功立業,走出父親陰影的有志青年,不想總是被人稱作趙奢的兒子,而是超越其父成為新的一代名將。

    如果有明君賢臣看清他的優劣勢,把他放在合適的位置,或許會成為一個像蔣百里那樣的軍事理論家。蔣百里乾的就是紙上談兵的事兒,天天寫論文搞演講,幾乎從來沒有打過勝仗,不影響他軍事奇才的美名和歷史上的地位,他是打了很多敗仗才找到自己的定位,蔣介石也明智的把他放在對的位置。

    可惜趙王不是蔣介石,趙括就沒有這麼幸運了,職業生涯首秀就遇到那個時代最偉大最冷酷的戰神白起,給他和趙國上了血腥的一課,這個學費有點貴,四十萬趙軍的生命,當時天下唯一一支戰鬥力可與秦軍抗衡的生力軍,可惜以最窩囊的死法實現了戰死沙場的宿命。

  • 4 # 朝史暮想

    對於趙括和長平之戰,歷史上總是爭論不休。

    客觀來講,長平之戰,最後是敗在趙括手裡的,所以他要負上主要的責任。

    但是我們也需要明白,真正的趙括,絕對不是歷史上描述的那個“紙上談兵”的類似丑角一般的人物。

    在遇到白起之前,趙括其實一直都做的很好。

    為什麼這麼說呢?你需要知道,長平防線依託其天然的優勢地形,再加上趙國人的苦心經營,其防線的堅韌程度,不是說秦國軍隊崩幾顆牙齒就能啃得下來的。事實上就是因為廉頗前期的主動出擊,放棄了優勢地形而出空倉嶺,使得王齕率領的秦軍才有機會在野戰中戰勝趙軍,並且趁勢連續拿下長平的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防線,奪下長平門一線,才搞的趙軍在後來如此狼狽。

    一開始擁軍20萬的廉頗,人馬被王齕打掉了一半以上,而趙軍身處的兩道防線之後,就是趙國都城邯鄲的門戶——武安,趙括來接手的,就是這樣一個局面。

    趙括帶來了邯鄲的預備役,緊急進入長平救火。他首先整合部隊,把士氣低落的部隊向後撤防調整,替換上一批自己心腹和熱血的青壯派將領。之後針對秦將王齕的態勢,靈活部署部隊,王齕硬是沒有再往前推進一步。之後更是抓住機會主動出擊,生生地把王齕的部隊給打殘了。這裡有一個很顯而易見的道理:如果王齕在長平做的很好,秦王怎麼會急忙把白起調過來?

    而之後白起秘密出現在長平,趙括也察覺了秦軍的異樣。可惜,趙括畢竟還沒有成長到白起這個軍神的級別。白起在勘探完地形後,用王齕的殘軍去詐敗,引誘趙括率趙軍主力往長平門推進。在趙括主力進入長平門之前的幽谷後,用三萬精銳秦軍築牆堵住幽谷進口,並且派機動騎兵部隊在幽谷外反覆衝擊趙軍後方的援軍,從而生生把趙括和趙軍的主力困死在幽谷。這一場戰鬥,是整個長平戰役的高潮。

    所以,軍事上,敗了就是敗了,趙括的確中了白起的套,他是負有主要責任的。而戰爭的勝負,往往是一個國家的綜合考量。從秦趙兩國在長平戰役期間,表現的兩國綜合國力,外交手腕和動員能力來看,趙國一直都是處於下風。

    不過還是那句話,趙括即使達不到白起的高度,也絕對不是“紙上談兵”的那個丑角。

    我給趙括的評價是,一個擁有巨大潛力卻來不及成長的優質武將。

  • 5 # 西山講歷史

    中國歷史上有無數打敗仗後丟命的將軍,趙括絕對是被黑的最慘的那個。紙上談兵這個成語就是後人編出來黑趙括的。

    紙這個東西我們都知道是東漢才發明出來的,而作為戰國時代的趙國人,趙括是絕對沒見過紙的,他要談兵也只能在絹布上談兵,所以紙上談兵這個詞是後人穿鑿附會發明出來黑趙括的。

    紙上談兵這個典故的出處是《史記》,但是紙上談兵成為成語,形容一個人沒有實際經驗只會死讀書是清朝的事了。

    在真實歷史中,趙國在長平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這是歷史趨勢,是任何一個將領也不可能逆轉的。

    趙國必敗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趙國的國力和秦國相比相差太遠,秦國可能會輸掉一場戰爭,但是最後一定會戰勝趙國。

    在戰國時代,趙國是各國中唯一沒有進行變法的國家,它的國力一直沒有大的發展,它唯一進行的改革就是軍事上就行了胡服騎射的改革,所以趙國是看起來強大,但是底蘊不行。

    而秦國就不一樣,秦國六代國君都潛心搞改革變法,而且能重用商鞅這樣的酷吏,所以秦國變法最徹底,在戰國諸雄中實力最強大,而且是越來越強大。秦國的人才制度也非常優秀,能保證秦國不斷湧現良相良將。

    只是軍事暫時強大的趙國,面對一個各方面實力完全碾壓自己的秦國,哪個將領上臺都不可避免失敗的命運,趙括的悲劇就是他是這個必敗局面的背鍋俠。

  • 6 # 李佳計

    分析一下當時的場景,首先更替將領是對人心有撼動的,趙王即使十分武斷,也不可能不和大家商議,而結果廉頗堅決不同意,其他人也有不同意的態度,趙王對於這件事也問過樂毅,但此時樂毅已回到趙國,毋庸置疑,樂毅十分肯定選用趙括。

    所以在這個事情上說明趙括是知兵的,並非一般酒囊飯袋的武將。

    趙括當年跟隨趙奢南征北戰,也不是一個說大話的人。趙奢開始也不想讓他當大將,因為趙奢很清楚,自己的兒子也是有將才的,但是過早的顯露自己的才能,正所謂年輕人愛熱血沸騰,過高的榮譽會令人沉浸其中,這樣還不如多花時間打鐵,增強硬度。

    當然,長平之戰的時候趙奢已經不在了,趙奢的去世把重任壓在了兒子身上,趙括自然就出頭了。

    趙括並非沒有能力,而且統帥能力也很強。長平之戰兵力廝殺人數有八十萬有餘,趙括被圍後,趙軍並沒有慌亂,而是鎮定軍心,一直找機會突圍。要知道,當時的趙軍已經斷糧四十餘天,還能有條有序的突圍,就在這種情況下,趙軍並沒有軍心渙散,足以說明整個趙軍上下對趙括的認同,對於趙括統帥能力的認同。

    只是非常可惜,趙括的對手是白起,白起依靠自己的軍事才能與強大的秦國力量,最終打了勝仗,笑到了最後,但是就趙括而言,他雖有悔恨,但並不是因為他的紙上談兵。

    所以,歷史對於趙括的評價卻是有所偏頗的,趙括如果只是“紙上談兵”,那麼趙王也不會將趙國全國兵力放心交給他,趙國的其他將領也不會鐵了心維護他。之所以會說趙括“紙上談兵”,只是因為遇上了強大的白起,趙括將星隕落,亦或是命運使然,讓趙括成為了背鍋先生。

  • 7 # 北京21976391

    趙括,你認為他不是人物嗎?大人物也…只是敗的戰績特殊而已……特殊到使趙國一戰變成國內男丁稀少、國家衰弱。趙括的失敗顯示出趙王的無能而已,不能把戰敗的戰績拋給趙括一人承擔。

  • 8 # 鬼谷子思想

    公平:戰場上沒有絕對的公平。

    成王敗寇,如果趙括贏了也就不會有紙上談兵這個說法了,回觀歷史,有誰面對戰國四大名將排第一號的人物、被譽為常勝將軍的白起,可以有百分百把握贏的。

    被評價只因被記住的原因就是:長平之戰;對手很出名。

    長平之戰趙括有錯嗎?,廉頗有錯嗎?,錯的是趙孝成王和平原君趙勝的戰略決策。上黨本來已是秦國的囊中之物,趙國非要虎口奪食,勢必引來秦國的進攻。當然,趙國不應該懼怕秦國的進攻,但作為一國統治者必須清楚敵我力量對比,當時的秦國已是戰國第一強國,趙國的實力不如秦國,這個現實必須有清楚的認識;打當然可以打,但一定要準備充分,在有利於自己的條件下打。可是趙軍呢?準備不足,見招拆招,完全被秦軍牽著鼻子走。

    先說廉頗,廉頗剛到長平的時候與秦軍打了一場,秦軍戰力強悍士氣高昂,趙軍若強行決戰勝負難料,即使勝了也勢必損失慘重;所以廉頗採用了消耗戰的戰略,因為秦軍遠道而來,後勤補給消耗肯定比趙軍大,從常理來看先支援不住的肯定是秦軍。總體來說是沒有什麼問題的。符合兵家常規操作。

    但事實上,秦國國力太強大,儘管消耗比趙軍大,但依然能夠支援;我們不怕啊,反而是趙國先支援不住了。這歸根結底還是秦趙兩國的改革“獎勵耕戰”和“胡服騎射”的高下之別,趙國雖然軍力強大,但缺少堅實的經濟基礎;而秦國經濟基礎雄厚,軍力也自然強大;這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原理。而往近了說,還是趙國決策層的決策失誤,長平這一戰本來就不該打,因為戰爭的結果在開始之前就決定了,怎麼打都是輸!廉頗的戰略在軍事上是正確的,但明顯與趙國的經濟基礎和趙孝成王與平原君的政治意圖不符。在政治決定軍事的原則下,廉頗被撤換也是必然的。

    此時的趙括過於的自信和低估對手的實力,趙括是一個沒有實戰經驗的,可深知軍情的廉頗將為副手,在不知對手實力幾何和我方實際情況下就這樣開戰了,也許不碰上白起可能還有一線的勝算,畢竟有廉頗在,可對方是白起,所以輸得一攤糊塗是必然的。

  • 9 # 一梭煙雨江湖行

    最近為趙括“翻案”的不少,不是說趙括軍團堅持了46天說明戰鬥力頑強,就是說秦軍損失過半也是“慘勝”,似乎長平之戰不是秦國白起獲勝而是趙國趙括獲勝。作為歷史愛好者,我也曾撰文說過長平之戰是秦趙兩國“生死之戰”,“單挑”則趙國不是對手,必須從“伐謀”與“伐交”上下功夫,例如不愛珍寶重器甚至卑辭割地聯合魏國信陵君、楚國春申君出兵救援,甚至組織一次“合縱抗秦”。長平之戰趙國敗了,而且敗在宰相范雎的“反間計”與白起的“誘敵深入”再合圍。長平之戰為趙括“翻案”,其實是“想當然”,至少是沒有認真讀過《史記》與《資治通鑑》。

    1、趙括沒有軍事經驗

    按照《史記》與《資治通鑑》的記載,趙括沒有任何軍事經驗,更多是“熟讀兵書”。這是讓我想起馬謖,“某家自幼熟讀兵書,丞相用兵尚問於我”,結果大家都知道街亭之戰葬送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趙括的父親認為趙括不可為將,因為趙括不知道戰爭的殘酷性,“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則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趙括的母親也認為趙括不可為將,除了趙奢的遺言,還有趙母自己的看法,“始妾事其父,時為將,身所奉飯而進食者以十數,所友者以百數,王及宗室所賞賜者,盡以與軍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一旦為將,東鄉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於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趙括不能與士卒同生共死,如何讓士卒與自己上下同心?藺相如也說“王以名使括,若膠柱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

    此時還沒有“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目前可查閱的是《紅樓夢》第一次使用紙上談兵這個詞語),出現的是“膠柱鼓瑟”這個成語。

    2、趙括沒有軍事情報

    按照《史記》與《資治通鑑》的記載,趙王中了范雎“反間計”後用“博士後軍事學家”趙括換上實戰多年的廉頗,秦王很快就知道了訊息,立即換上秦國頭號軍事“牛人”白起做主將,原來的戰地指揮官王齕為副將,還命令“有敢洩武安君將者斬”。秦昭王的這種安排一則讓經歷了長平之戰前兩個階段作戰甚至上黨作戰的王齕作為白起的副手,幫助白起短期內有效控制軍隊;二則對趙國封鎖訊息,讓趙括不因為“戰神”白起到來,而受到驚嚇不敢主動出擊。

    反觀趙國這邊,既沒有讓廉頗留下來作為趙括的副手或者顧問協助趙括短期內瞭解趙軍情況,也沒有即使探聽秦軍動向。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秦軍對趙軍的動向瞭解很清楚,軍事情報極為準確。而趙括對秦軍的部署完全不清楚,甚至秦軍主將變成白起都不清楚,這讓趙括如何能夠做出有效判斷?當然,廉頗沒有留下來協助趙括,也許是因為廉頗在軍中地位太高,廉頗如果留在軍中則趙括能否接管軍事指揮權都是問題。趙王沒有先把趙括派到廉頗軍中“熟悉情況”,直接臨陣“空降”一位沒有軍事經驗的主將,甚至熟悉軍情的廉頗也走了,趙括軍事情報收集能力又不如秦國,趙括又不是神仙,這已經預定了趙國“換人”的失敗。

    3、趙括放棄壁壘攻堅失敗

    趙括接管趙軍後,“悉更約束,易置軍吏,出兵擊秦師。武安君佯敗而走,張二奇兵以劫之。趙括乘勝追造秦壁,壁堅拒不得入;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軍之後,又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白起的戰術其實很簡單,也很管用,那就是用驕兵之計引誘趙軍脫離廉頗修築的“深溝高壘”,從而在野戰中包圍趙軍。趙括大軍在追擊白起餌兵的過程中脫離了大營保護,也就置身於野外,前有秦軍大營堅守,後有秦軍迂迴部隊包抄切斷趙軍追擊部隊與大營之間的聯絡。趙軍也就被一分為二,前面是趙括率領的追擊部隊,後面是趙軍大營守備部隊。白起此時只需要包圍趙括軍團就行,防止趙軍突圍並截斷糧道,趙括大軍也就“乏食”而失去戰鬥力。

    此時趙括唯一有效的對策,只能是趁著秦軍剛剛截斷趙軍主力與大營守備隊之間的聯絡,指揮趙軍主力集中全力“向後進攻”,恢復主力部隊與大營之間的聯絡。無論是秦軍大營還是趙軍大營都是守備森嚴,趙括攻不下白起大營就應該及時“往回打”,否則趙軍主力追擊秦軍所攜帶的“野戰口糧”堅持不了多久。

    4、趙括不急於突圍也就徹底失去突圍機會

    淮海戰役時粟裕就說杜聿明30萬大軍就是被包圍了都很難吃掉,他們可以“打著走”。趙括大軍也是如此,手上還有40萬大軍,完全可以“打著走”。問題是趙括大軍被包圍,竟然沒有及時突圍,而是白白浪費40多天的突圍“黃金時間”。“九月,趙軍食絕四十六日,皆內陰相殺食。急來攻秦壘,欲出為四隊,四,五復之,不能出”,趙括既然“熟讀兵書”,難道不知道絕食46日意味著什麼?秦軍圍而不攻,明顯是讓趙軍餓得奄奄一息時再行出擊,這才能用最小的代價消滅趙軍。

    一些“糊塗蟲”認為趙括指揮趙軍能堅持46天沒有被秦軍攻滅沒有出現崩潰很厲害,焉不知這46日白起是“以飽待飢”耗盡趙軍的戰鬥力?司馬懿圍困公孫淵於襄平,粟裕圍困杜聿明於陳官莊,徐向前圍困閻錫山於太原,甚至蘇聯紅軍圍困保盧斯於斯大林格勒,不都是長期圍困直到對方彈盡糧絕才發起總攻?不是趙括很厲害,第一次領軍就可以堅持46日不敗,而是白起用46天時間讓趙軍在長圍中失去反抗能力。“趙括自出銳卒搏戰,秦人射殺之。趙師大敗,卒四十萬人皆降。”趙括終於想起來突圍,而不是坐等救援,但為時已晚,趙括在突圍中被射殺,趙軍失去主帥而投降。古今中外只要是“坐等救援”的基本都因為“死守”而“守死”,保盧斯在斯大林格勒是這樣,黃伯韜在碾莊是這樣,黃維在雙堆集也是這樣。抗美援朝時幾乎每一支美軍只要被包圍都會積極突圍,甚至“從不撤退”的海軍陸戰隊第一師也發明了“向後進攻”的詞語,因為“自救者才能被拯救”。

    5、趙國精銳損失殆盡

    長平之戰趙軍戰敗,“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這也說明趙國處於崩潰邊緣。趙國這時才想起“上兵伐謀”,離間范雎與白起的關係。縱橫家蘇代遊說范雎時說“趙亡則秦王王矣”,這也說明長平之戰後秦國一鼓作氣有滅亡趙國的能力,而且秦國足以稱王天下。范雎建議秦國罷兵,理由是“秦兵勞,請許韓、趙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秦軍的損失最多是一些非戰鬥損失,白起的包圍戰是“弓箭手”阻止突圍,秦軍很難說損失嚴重。至於說秦軍損失過半,這是長平之戰結束兩年後的公元前258年王陵進攻邯鄲失敗後,白起拒絕掛帥出征時說的話,原文是“邯鄲實未易攻也;且諸侯之救日至。彼諸侯怨秦之日久矣,秦雖勝於長平,士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白起主要是說長平之戰後秦軍損失嚴重,此時錯過了一鼓作氣拿下邯鄲的機會,趙國緩過氣來,魏楚等國援軍與趙軍內外夾擊,秦軍遠端作戰必然失敗。“士卒死者過半”僅見於白起的話,沒有看到其他證據,應該是白起為了說服秦昭王的誇大之詞,要知道長平之戰後白起分三路進攻趙國,甚至迫使魏韓等國派說客“離間”范雎和白起。

    趙國精銳損失殆盡,則見於多次記載。公元前251年“燕王喜使慄腹約歡於趙,以五百金為趙王酒”,慄腹回來就對燕王說“趙壯者皆死長平,其孤未壯,可伐也”。此外,長平之戰秦軍一直處於優勢地位,與廉頗的“攻堅戰”可能損失較大但也不會傷及元氣,後來包圍趙軍阻止其突圍很難說損失嚴重,白起之語應該是一種誇大。長平之戰後秦軍繼續進攻,甚至趙國首都邯鄲直到長平之戰後第三年即公元前257年才解圍,竟然有人說秦軍慘勝,只能說這些人不讀書不思考真敢大言。

    長平之戰結束9年後(邯鄲保衛戰結束6年後)秦昭王病逝,秦國進入多事之秋,國君連續病故直到公元前247年秦王嬴政繼位,趙國又延續了多年生命。長平之戰為趙括“翻案”太難,一則資料太少只能高度依賴司馬遷、司馬光的記錄,二則長平之戰結束後秦軍一直壓著趙國進攻,趙國是在魏楚聯軍支援下才耗時3年擊敗秦軍。

    長平之戰沒有奇蹟。

  • 10 # 暢享明亮1706

    大多數人都透過紙上談兵的故事瞭解到趙括,畢竟戰國時期更加講究成者王敗者寇,長平之戰,趙國換將後,趙括取代廉頗,白起針對趙括急於求勝的弱點,採取了佯敗後退、誘敵脫離陣地,進而分割包圍、予以殲滅的作戰方案,趙括果然中計,導致趙軍最終戰敗,秦國獲勝後進佔長平,此戰共斬首坑殺趙軍約45萬,趙國自此元氣大傷。後代世人也都把戰敗的原因歸咎到趙括的身上,趙括因此也被釘在趙國的恥辱柱上,這也是紙上談兵的由來,但是,長平之戰也不能全盤否定趙括的能力。

    但從史料上看來,趙括並不是一個毫無能力的人,並不能透過長平之戰便將他一棍子打死,畢竟他的對手可是白起。趙括,出身高階貴族,他的父親是趙國名將趙奢,所以趙括很容易便能接觸到軍事書籍。趙括從小就熟讀兵書,受到良好的軍事教育。趙括經常與父親進行軍事推演,經常把自己的父親都辯論的無法可說,所以他性格從小就非常驕傲,趙括在長平之戰爆發後,向趙王舉薦李牧駐守邊塞,李牧後來大破匈奴,成為長平戰後趙國的支柱,足見趙括還是還有軍事眼光的,並非完全是庸才一個,但確實這位名將之子並沒有什麼機會親身經歷過戰場,將戰爭想的過於簡單,有很強的軍事素養是趙括的大幸,但是遇到白起是他的大不幸。

    講回長平之戰,趙王臨陣換帥也是情非得已,因為在趙括參加長平之戰之前,老將廉頗指揮的趙軍形勢已然處於下方,長平之戰幾乎耗盡了整個趙國的國力。因為秦、趙兩國在長平戰場對峙三年多的時間,才發生後面的大決戰。

    另外,秦、趙兩國當時的國力並不對等,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後,國力已經今非昔比,秦國的綜合國力已經遠超趙國,後備軍姿秦國遠多於趙國,所以廉頗面對強大的秦軍,也由攻轉為收拾,說句實在的,就算不換趙括,廉頗將軍也很難反敗為勝。白起偷襲了趙軍的軍糧運輸,趙軍主力被圍困斷糧四十六天的時候,士兵們相互殘殺為食。趙括仍然能將剩餘的趙軍組織成四支突圍部隊,輪番衝擊了四、五次後突圍,這就算放到想在也是非常罕見的,後來趙括親自組織精兵突圍,被秦軍射殺,所以趙括還是很有統戰能力的,最後的兵敗突圍也是有一絲壯烈的。

  • 11 # 張生全精彩歷史

    趙括因為“紙上談兵”的典故,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趙括劇照)

    不過,也有不少人為趙括打抱不平,覺得他的失敗有些冤枉。為什麼說他有些冤枉呢?

    一是要求趙括全力出擊,和秦軍決一死戰的是趙孝成王。趙括不過是執行趙孝成王的命令而已。但是,戰爭失敗後,所有的責任都由趙括來承擔,沒人指責趙孝成王的不是。也就是說,趙括實際上是為趙孝成王背了黑鍋。

    二是在趙括率領趙軍之前,廉頗已經和秦軍對抗了很長時間,不但沒有取勝的跡象,而且廉頗還損失了兩座城池。也就是說,廉頗其實也是失敗,但沒人指責廉頗的不是,反而把他當成千古名將。為什麼同樣失敗的趙括,卻就被後人那樣鄙視嘲笑呢?

    三是趙軍的實力本來就弱於秦軍,趙軍和秦軍作戰,失敗是必然的結果。只不過一些喜歡做夢的人,幻想趙軍能夠打敗秦軍,改變歷史的程序。正是有這樣的意淫,因此才會對趙括有太多的指責。

    總之,就是覺得趙括受到了歷史不公正的對待。

    那麼,趙括是不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核心的東西是要搞清楚,趙括究竟會不會用兵?如果他會用兵,他努力後依然失敗,那麼,說他是“紙上談兵”,確實就有些冤枉他。

    那麼,趙括在長平之戰中,究竟是怎麼用兵的,有沒有什麼計謀呢?

    無疑,趙括是讀了不少兵書的,而且還以會談論這些兵書出名。否則的話,趙孝成王也不會對他講的那些東西那麼著迷,最後撤換廉頗,用他當大將了。而且,趙括會談兵一事,還不只是國內出名,在國際上也很出名。不過,連國際上也都知道,他雖然會談,但是大約很不切實際,否則的話,范雎也不會派間諜在邯鄲散佈流言,說趙括比廉頗厲害,讓趙孝成王把廉頗換成趙括。要是范雎認為趙括是有真才實學的,怎麼會讓趙括替代廉頗呢?那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廉頗劇照)

    趙括看過很多兵書,懂得很多用兵的道理,那麼,在長平,他是怎樣使用兵書的呢?

    我們來看看趙括到長平後做了些什麼。

    他去以後,第一件事是換將。趙括換將的標準是什麼?因為史書上沒有具體說,我們不得而知。不過,他所換的將領,應該是那些主張積極主動出擊的人,替換那些主張死守不出兵的人。

    趙括這樣做,目的是什麼呢?是為了讓軍隊上下一心,同時,讓他在軍中建立威信。畢竟他一個新兵蛋子,在軍隊中沒有威信,是沒辦法指揮作戰的。

    趙括的換將的措施,如果是在平常的軍隊建設中,這樣做沒有問題。但是在前敵戰場上,這樣做的危害就非常大了。臨陣換將,本身就是兵家之大忌。同時,換將後,會造成軍隊內部不團結。再一點,那些被換上去的人,帶兵能力如何?相信趙括一概不知。這種軍心浮動的軍隊,怎麼打仗?

    由此可見,趙括確實不怎麼會帶兵。

    除了換將外,趙括的第二步行動,就是全力出擊。

    當白起在和趙括交戰,假裝敗退,從而誘敵深入,把趙括的軍隊帶進一個河谷地帶,接著又派出2萬5千人截斷趙軍的退路,再接著派,5千騎兵,衝到趙軍大本營前,攔截趙軍糧草運輸的時候,我們所看到的,全都是白起在用計,在調兵遣將,根本看不到趙括在這場戰鬥中用了什麼計策。

    (白起劇照)

    當趙括40萬大軍被秦軍包圍起來以後,白起不斷派出輕騎兵,襲擾趙軍。趙軍打不贏(這也是換將造成的惡果),因此就地修築營壘,等待大本營的救援。

    實際上,就算是我們這種沒讀過什麼兵書的人,都知道,趙括當時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打通主力部隊和大本營之間的聯絡,以便大本營能夠把糧草運到主力部隊來。要知道,完成這個任務並不是特別困難。秦軍截斷趙軍退路的,只有2萬5千人馬,加上那5千騎兵,最多3萬人馬。趙括當時可是40萬人馬,就算分一半來對付前面的秦軍,另一半全力和這3萬人馬交戰,難道還打不贏嗎?趙括反而不這樣做,而是就地修築壁壘。你軍隊裡面糧草都沒有,大家都在餓肚子,你修築壁壘來做什麼?當墳墓啊?

    有人說,也許秦軍派到趙軍後面,截斷趙軍退路的軍隊不只是2萬5千人,司馬遷可能記錯了。否則的話,為什麼趙括最後階段,組織人發動了五六次衝鋒,都沒有衝得出去呢?

    不過,我覺得司馬遷應該沒有記錯。當時派去的第一批部隊,可能只有那麼多人。不過,後來秦軍源源不斷地增派了人馬,這樣一來,趙軍才打不過。再說了,最後階段趙括衝鋒的時候,趙軍軍隊已經餓了46天肚子,疲弱不堪,軍心浮動。但是,加入趙括在第一時間裡就發動衝鋒,那時候兵強馬壯,以多打少,難道還衝不出包圍圈,退回自己的大本營嗎?

    肯定是趙括覺得那樣打沒有面子,才不撤退。但戰場是以勝利為目的,要什麼面子呢!

    總之,趙括在指揮趙軍作戰的時候,實際上並沒有任何兵法的運用。他從書本上學到的東西,沒有一樣用到了實際作戰中。說他是“紙上談兵”,其實並沒有冤枉他。

    (參考資料:《史記》)

  • 12 # 西府趙王爺

    長平之戰趙括只是背鍋俠,趙王才是罪魁禍首,“紙上談兵”根本就不應該用在趙括身上。

    "一將功成萬骨枯",長平之戰百萬人混戰,成就了"殺神"白起,一舉殲滅四十多萬大軍的傲人戰績,使他成為了軍事史上的一個“神話”!而他的對手趙括,這個戰死於長平的趙軍主將,卻身敗名裂,成為了趙國的罪人。

    "紙上談兵",讓他成為了一個“笑話”!這對趙括並不公平!

    趙括在年齡還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對軍事、兵法非常地感興趣了,因為他的老子是趙奢,趙國名將,王公貴族所以在那樣子的家族出身氛圍之下,自己如果跟其他小夥伴那樣整天玩泥巴的話,那肯定會被自己的老子打到哭死。

    因此,趙括從小就開始熟讀兵法,對軍事理論相當地熟,熟悉的程度甚至連他的老子在跟他討論之後,都會自嘆不如。這樣的少年天才,你憑什麼去嘲笑人家,看看今天那些得諾貝爾獎,是不是大都是理論學家?看看那些流芳百世得軍事家,哪個不是有著傳世得理論鉅著。如若不是長平之戰,趙括一定會是趙國之中流砥柱!

    比較讓人遺憾的是,趙括他沒有時間去實踐,他很悲催,在戰場上的經驗,只有長平之戰可以拿來說,而且是唯一的一次。所以有人譏諷說,一出場就吃了敗仗,這種例子很難找吧。

    至於所謂的紙上談兵,表面上,這種說法是成立的,因為趙括在指揮長平一戰之前,是真的沒有什麼戰場經驗,所以趙括本人並不會有反駁之意,只會感覺很尷尬,但各位要知道,他輸的是白起。

    當然,長平一戰,四十五萬趙國青壯被屠,全軍覆沒。趙國的實力被大大削弱,秦國自此睥睨東方,再無敵手。趙括作為主將,這個指揮失當的責任他是推不掉的。

    可是,如果就此來指責趙括是軍事庸才的話,那這種說法就有些不厚道了。因為趙括的戰敗,並不是僅僅是因為軍事上的不足。更不應該是趙括一人的責任。

    長平之戰源於上黨之爭,上黨乃是韓國之地,被割讓於秦國。而趙王因貪圖上黨城池地利,將上黨據為己有,進而引發兩國大戰,所以這是一場可以避免的戰爭!

    而在戰爭過程中,由於趙軍野戰不敵秦軍,廉頗採取守勢,使得上黨之爭長期處於對峙狀態,長久下來,這場戰爭已經變成了一個國力之間的消耗戰。而國力不及秦國的趙國,最先扛不住了,內外交困,長此下去,趙國必輸無疑啊。

    於是乎趙王選擇了臨陣換將,換下堅守的廉頗,換上了自己更為信任的自家人趙括,主動出擊。當時的廉頗一味地消極退讓,自然就會被趙王給撤換掉,然後讓趙括頂上他的位置,趙括深知自己主子的意思,廉頗那麼地消極,你上場之後一定要給我硬起來,於是,趙括那個時候才會心急地選擇快攻。

    所以,主動出擊也許不是最好的戰略,卻是當時最合適的戰略,趙括沒有錯。如果他不這樣做,那麼結果無非就是趙王強令出擊,或者再換將。所以主動出擊不是趙括的錯。趙王用趙括換廉頗,意味著戰略方針的改變。趙括有什麼辦法。

    只是可惜,他遇到了白起,這是個神一樣的對手啊,最終中了秦軍的圈套。但即使如此他仍然率軍力戰,秦軍六十萬大軍傷亡近半。如果不是因為再突圍過程中趙括被射殺,趙軍失去了主心骨。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必須說的是,趙括並不是庸才,相反地,他是一位膽識非常讓人敬佩的軍事理論家,在當時那樣子的嚴峻情勢之下,作為貴族公子,趙括仍然敢於應戰,一般常人是沒有膽子做出這種決定的。

    所以,人們不應該譏諷於這個沒有什麼打仗經驗的年輕人。

  • 13 # 沉默的二蛋

    之前的一篇文章我已經分析了秦趙兩國在國君,外交,以及武將的各個部分的情況。

    今天來回答紙上談兵的趙括,究竟如何評價才是公平?

    在趙括上戰場之前,曾經有兩個人對趙括有過評價,一個是藺相如,一個趙括的母親!

    藺相如是這麼評價趙括的:

    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

    藺相如的觀點非常的簡單,就是戰場的戰機瞬息萬變,而趙括之前從來沒有打仗的經驗,僅僅只會熟讀他父親留下的兵書,並不懂得靈活機變啊!

    這裡涉及到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就是在很久以前的一篇文章:一個大學生求職的時候因為沒有工作經驗被拒絕,他憤憤的迴應,諸葛亮剛出山的時候也沒有工作經驗,你憑啥叫我出來就有工作經驗。

    工作經驗到底有多麼的重要,一些老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工作經驗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產出,這是在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能找到驗證的。

    但是為什麼趙括的這場仗一定要一個有帶兵打仗的經驗的人才能勝任,因為長平之戰幾乎是滅國之戰,試錯成本實在太過高昂。但凡有點見識的君主,都不會這麼做,可是趙孝成王就這麼做了,僅僅是因為趙括的父親馬服君趙奢曾經在閼與之戰中大敗秦國。而且在前線作戰的廉頗在和秦國的對陣中節節敗退,每天打敗仗的訊息從上黨傳來,這位年輕的君主有點坐不住了,再加上外交政策上的失敗,使得這位年輕的君主急需一個改變,來轉變彼時的形勢。年輕的趙括在軍事上的一些看法,和這位年輕的君主十分契合。更加堅定了趙孝成王臨陣換將的決心。

    但是就再這個命令下達的時候,趙括的母親深夜進諫趙王,說了以下這一段話:

    始妾事其父,時為將,身所奉飯飲而進食者以十數,所友者以百數,大王及宗室所賞賜者盡以予軍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於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王以為何如其父?父子異心,願王勿遣。

    趙老夫人對於自己生養的這個兒子還是非常的瞭解的。她僅僅說了一條趙括和父親馬服君不一樣的地方,就非常能反應趙括的為人,趙奢一朝為將,將自己的所有的賞賜之物都分給手下的人,不再過問家裡的所有事情,集中精力只做和行軍打仗有關的事情,而趙括為將後,不能和下面的軍士同甘苦,大王所賜的東西全部收藏在家裡,不分給下面的軍士,用來購買田宅。兩個人處置軍事的時候完全是兩樣,所以老婦人得出結論認為,趙括不可為將。

    以一個女人,一個母親的眼光來說,趙括確實不適合為將,他並不具備和軍士們同甘共苦的決心,吳起甚至可以為自己計程車卒口吸膿水,而趙括可能去軍營探視傷病士卒都困難。

    所以總結起來,趙括參與的長平之戰是一個不具備任何作戰經驗的富家公子,在趙國外交政策失敗的前提下,並且老將廉頗撤換(如果廉頗僅僅是被換,並沒有離開長平戰場,可能也會有其他可能),對手又換成了白起,君王的盲目信任,以及趙括的左傾錯誤等綜合導致的失敗。

  • 14 # 一葉小舟168521774

    長平之戰到廉頗開始防守不戰時,勝負基本就可以見分曉了。廉頗這個戰國時的名將,其一生雖然沒有什麼可值得誇耀的著明戰例,但其一生閱歷無數,所經陣仗不少。所以,他清楚知道拼硬仗,趙軍必敗無異。然而,一味防守也是必敗,只不過能把損失能降到最低。

    然而,趙國的趙王卻不是一個雄才大略之主。對前方戰勢並沒有很清晰的判斷。他只知道趙國的經濟狀況已經到了極限了,己經無法支撐這種幾十萬人的曠日持久的戰事。所以,他的想法,是想盡快結束之。

    所以,在催促廉頗主動進攻無果的情況下,把趙括替了上去。

    後世人對趙括的評價,就是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將軍,且把長平之戰失敗的原因完全推給趙括。其實,也有失偏頗。既然,趙括的軍事理論是如此豐富,就連他父親,這樣一個能徵貫戰的優秀將領都不是其對手。難道趙括對長平戰事雙方的攻守狀況,各自國家的經濟承受能力,沒有一個清醒的判斷。顯然,這不符合趙括的性格。

    真實情況應該是,雖人在後方,但趙括對前方戰事一直是相當關心,且做過非常詳細推演。他認為趙國在長平之戰已經是必敗無異了。否則,無法解釋一聽到趙括被往長平。他母親立刻就進宮面見趙王,一是懇求不要任用趙括。二是如果必須任用趙括,但兵敗後不能誅連趙家。試想,即便趙家是軍事世家,趙括母親一婦人,怎麼會知道趙括會失敗呢?

    難道,趙母也是深通軍事之人?非也,一定是趙括知道,自己即將去替換廉頗後。第一時間便把他推演的戰事走向,成敗的可能告訴了趙母。所以才有了趙母面見趙王的一席話。

    所以,長平之戰無論趙國派誰去都不會取勝,只是損失大小而已。趙括只是在不該出現的地方出現了而已。

  • 15 # 歷史沉澱中的新奇

    “長平之戰”這場關乎趙國生死存亡的戰役,讓後人永遠記住了一個名字——趙括!

    關於趙括的一些歷史資料不管在《史記》或是《資治通鑑》中都記載很少,只有其在長平一戰前後的敘述。

    儘管如此,也能在這中間歸納出幾點趙括失敗的因素,也算是對趙括在這場戰爭的評價吧!

    1.從小養成的優越感,讓趙括變得驕傲自大,聽不進別人的勸告之言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所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所難”。這是《史記》描寫趙括的一段話。意思是從小學習兵法的趙括以為天下沒有人比得過他,在與父親趙奢討論軍事理論時,連趙奢都難不住他。這裡看出趙括在軍事理論上的成就可能是出類拔萃的,況且他又是名將之後,由此不難想象趙括的名聲在國內一定很火。趙奢用兵還要聽取許歷的建議,但在《東周列國志》中趙括就曾拒絕了馮亭的三次建議,第一是他更改軍中法令制度,將軍壘連城大營時(軍壘不易一下擊破,還能相互救援);第二是他在初戰告捷,下令追擊時;第三是當發現後路被阻,不迅速回兵,反而固守待援時。

    2.趙括的情報獲取嚴重滯後,而且他作為統兵將領勝任與否的相關資訊嚴重洩密

    趙括一直以為自己的對手是王齕,當秦軍更換主帥後還不自知,導致了戰略決策上的重大失誤那便是貪功冒進。還有就是連作為原魏國人的範睢都知道趙括是徒有虛名,這件事範睢能夠知道說明秦國的軍事情報工作做的相當到位。那麼趙國的高層們更是應該知道趙括沒有任何實戰經驗,可偏偏趙孝成王就是信任趙括,把國家利益當成了賭注。

    3.趙括顧前不顧後,對於戰場地理形勢就沒有好好研究過

    趙括一改廉頗堅壁防守的策略而主動出擊有可能出自趙國官方的授權,因為按趙國的實際情況也不太允許他們與秦國打一場消耗戰。趙括剛開始一味的猛追猛打使得幾十萬的軍隊戰線拖的太長,給了秦軍分段阻擊截塞後路的機會。反觀白起在面對優於自己兵力太多的趙國軍隊時,還能實現包圍戰法,並不是靠著秦王在河內地區給他臨時徵召的雜牌軍隊,而是靠著有利的地理環境,依仗山川河流險阻讓趙括輕易的進入了自己的伏擊圈。

    這三點就是趙括失敗的主要原因,這三點也應該是一名統兵大將必須做到的最基本的軍事素養。可誇誇其談的趙括在臨陣對敵時把這些全部拋在腦後,所以趙括人生中的第一次(疑似)實戰不僅是曠世之戰,而且還經常被後人引用他的這一失敗戰例為“紙上談兵”來起到警示教育的作用。三國演義中的馬謖犯的就是和趙括一樣的錯誤。

  • 16 # 笑看歷史長河

    長平之戰其實趙括沒錯,錯的是趙孝成王和平原君趙勝的戰略決策。上黨本來已是秦國的囊中之物,趙國非要虎口奪食,勢必引來秦國的進攻。當然,趙國不應該懼怕秦國的進攻,但作為一國統治者必須清楚敵我力量對比,當時的秦國已是戰國第一強國,趙國的實力不如秦國,這個現實必須有清楚的認識;打當然可以打,但一定要準備充分,在有利於自己的條件下打。可是趙軍呢?準備不足,見招拆招,完全被秦軍牽著鼻子走。

    我覺得只能說他命不好,在那個時代遇到了白起。

  • 17 # 喜歡歷史的大叔

    趙括,人稱馬服子(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要說子先言其父,可憐一代名將趙奢鮮有人知,不是趙括有幾人能看到這個名字。當年秦趙闕與之戰,趙惠文王訊問如何應對,其時秦國無敵於天下,還未有一國單獨對抗秦國,注意此時趙奢提出那句亮劍的名句(狹路相逢勇者勝)。最終趙勝了,趙奢以軍工封馬服君。當時趙括隨其父出征,每每論起兵道, 總能讓馬服君無言以對。當時馬福軍就說,其兒不可以大用。轉眼到了秦趙長平大戰(秦趙長平大戰的原因,自行百度),當時趙奢已死,秦趙長平對峙,秦左庶長王齕領兵,趙孝成王用名將廉頗為大將。一時間雙方誰也不能攻破對方,三年對峙時間,秦趙雙方都在硬抗,趙王聽從平原君趙勝的推薦,啟用年少的趙括更換廉頗為主將,這時候秦國密派白起為主將,為什麼趙王要換廉頗,因為三年對峙趙國已無存糧,而且廉頗一直主張防守建了三道防線,這時候趙括在朝堂上,主張主動出擊,而且其言詞句句在理,空氣還有平原君趙勝大力推薦。趙括入軍營,更換了廉頗所有的做法,包括了副將。白起用盡引誘趙括主動出擊,把趙軍引入谷地,圍趙軍而不攻,趙括親自披堅上陣,帶領趙軍一次又一次衝擊秦軍的包圍,最終趙括看出突圍無望自刎而死,趙軍已到了真正的人吃人的地步。這麼看來,趙括也不是一個一無是處的草包,只不過是他面對敵人太強大(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的白起),他不是一個能獨當一面的大將,可能他只適合做一個隨軍參謀。秦趙長平大戰最後的結果也是雙方的國力最直白的對比,彼時秦國經過了秦孝公商鞅變法,又經歷了秦惠文王兼併巴蜀糧倉,趙國也經歷了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但是和秦國比還是有差距的。趙王也是沒有辦法,40萬大軍如果餓死在戰場上,還不如拼死一戰,所以才會啟用主張主動出擊的趙括。

  • 18 # 愛歷史的庸庸

    談起趙括,那就不得不談談長平之戰。公元前260年,這一年對於秦趙兩國來說都是值得紀念的一年。因為長平之戰發生在這一年,秦趙兩國在經歷了三年對峙局面後,以秦將白起坑殺趙國兵卒40萬為結點,宣佈趙國慘敗再無戰國稱雄之力,並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秦國統一東方六國的步伐。而長平之戰作為我國古代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圍殲戰被歷朝歷代能征善戰者所學習,同時趙將趙括紙上談兵的典故也廣外流傳。那麼趙括真的如歷史傳說一樣那麼不堪一擊嗎?還是另有隱情呢?下面請緊跟庸庸的步伐來了解一下吧。

    一場兩國之間的國運之戰,不只是交戰雙方軍將的韜光謀略,軍卒的敢戰敢死,背後還要有國家綜合國力的鼎力支援,因此我們就從這兩個方面來進行探討。

    在秦趙雙方未互換軍方大將之前,兩方已在長平之地對峙整整三年,互有徵伐,但是整體上以趙國連失上黨,都尉城和故谷城為顯軍事失利。從而使得本就處於秦強趙弱的趙國更加如履薄冰,以此趙孝成王決定臨陣換將,將固守營壘廉頗換成初出茅廬的趙括。本來以固守營壘,以逸待勞已有備打長途跋涉,善於野戰的秦軍在一定的軍事遠景上,這場戰爭的天平已經開始傾斜。但是由於趙孝成王孤注一擲以為避戰就是怯懦並且反感前期軍事失利不顧藺相如和趙括母親的諫阻,派趙括去接替廉頗為主將。以至於為長平之戰埋下根基,從而我認為這是長平趙軍失敗的第一個重要原因。

    其二便是趙國主將趙括為長平之戰趙國戰敗的決定性原因。臨陣換將看來已成為趙國君將的慣用謀略,可是對沒有打過大戰一意孤行想要勝利的君主來說還情有可原,但是發生在少年熟讀兵書,與父趙著討論軍事來誇誇其談的趙括身上來說就有點不能理解,在趙括到達軍事前線時更將這招臨陣換將用的神乎其神,將以前能征善戰的勇將換成了和他一樣的年輕激進將領。如果單純的從立威來看只要抓出典型,以一打全,我想也是可以達到效果的。臨陣換將雖然形成自立門戶的氣勢可造成兵不識將,將不識兵,減少了兵將之間的信任與默契感,而在戰爭期間兵將不能達到有效的聯合將會對戰爭的輸贏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按理說兵者知己知彼方可百戰百勝,但是在未取得前線的軍情偵察報告時,趙括幾乎在完全不知敵情的情況下,貿然出兵,這又是一條兵家大忌(我想他到死才知道對方的首將是白起)。貪功冒進這便是趙括的第三條兵家大忌,在趙括出兵應敵時,本來因為後方糧草問題就急壞腦袋的白起還在未趙兵不主動出擊而發愁便抓住這次機會引敵人深入。因此趙括藉著出兵迎戰連破秦兵的大勢更加的急兵急進,從而落入了白起為他精心準備的陷阱之中,造成趙兵主力被迫分割成兩部分,同時切斷趙兵糧道。可能此時的趙括知道這是秦將的陰謀,理應帶兵突圍,使趙兵主力會和再圖謀戰爭,因為一時的失敗並不算作什麼,笑到最後的那個人才是歷史正真的贏家,只要主將帶兵逃脫,長平之戰就還沒有結束。然而因為前期幾次突圍不利,他居然在平原地區臨時搭建營壘,以待援兵救援,他忘記了秦兵野戰第一的稱號。公元前260年,趙軍主力已經斷糧四十六天,士兵們相互殘殺為食的情況下,趙括親帥精銳部隊強行突圍,結果被秦軍亂箭射死。就這樣這場決定歷史走向的一戰,以秦國大獲全勝而告終。

    以上便是長平之戰的主要內容,以此我們不難看出除趙孝成王識人不明,秦國兵將虎狼之勢外。趙括的軍事才能才是長平之戰的決定性因素,正像其父親趙著所說那樣:“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所以我認為趙括紙上談兵名副其實。

  • 19 # 依山傍水65486

    一將無能死三軍。趙括全軍覆滅,四十萬趙軍被坑殺活埋,趙括不死也要受軍法審判、處死。這是公正的評價,紙上談兵名符其實,歷史對趙括的評價早已定論!想翻案洗白是"白費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都怎麼看華為銷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