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飛哥說史

    主要是地緣政治。吐蕃主要的威脅是北邊的唐朝,俗話說側臥之榻豈容他人酣睡,兩個強國離得太近,不可避免的會產生衝突。當吐蕃強大時,首先想到的當然是先消滅潛在的威脅,保證自己的安全。

    另外,唐朝時,還是陸權主導世界經濟,河西走廊是唐朝與西域交易的唯一路徑,控制了河西走廊就間接控制了西域諸國,成為他們的宗主國。吐蕃與唐朝爭奪多年,主要目的就是控制河西走廊、絲綢之路,進攻唐朝也有經濟利益的因素。

    關鍵還是氣候問題,看今日藏族的分佈,可以看出當年吐蕃帝國擴張的軌跡,基本分佈在高原乾冷的地域。就以四川為例,藏族分佈的甘孜阿壩氣候就較成都平原乾冷,所以當初吐蕃擴張到川西就止步,沒有染指成都平原。在雲南,藏族主要分佈在雲南西北部,這裡在地理上是青藏高原的延續,這裡的山地氣候相對南部的熱帶雨林氣候和東部的亞熱帶氣候來顯然更接近高原氣候。可以說氣候在無形之中成為吐蕃擴張背後的指揮棒。

  • 2 # 羅漢果

    可能與氣候有很大的關係,按照近期氣候變暖的情況看,唐朝時西域雨水比現在豐沛,而南方過於炎熱,雨水過量,而青藏高原比現在要溫暖,適合人類生存,這樣當時人們主要活動區域都在長江以北,而印度恐怕熱得不適合人類生活,高原人去那裡簡直就是受罪,而中原氣候好,物產富足,當然是掠奪的好去處。

  • 3 # 夢圓的金窩

    作為一個雄居青藏高原的奴隸制王朝,吐蕃在大唐王朝存續期間,和大唐的關係一直處於不太穩定的狀態。在唐朝經歷安史之亂以後,吐蕃王朝開始看到了大唐的虛弱和無力。並不斷在西域逐漸蠶食大唐的領土,大唐的安西都護府其實就是被吐蕃攻滅的。

    而吐蕃更是兩次攻入大唐首都-長安,並給這座古城帶來了劫掠和破壞。但是同樣作為吐蕃王朝的鄰國,處在恆河流域的古印度,卻始終無法讓吐蕃王朝提起興趣。但從地理上來看,恆河流域的古印度區域和吐蕃離得更近,而且戰鬥力更弱。那為什麼吐蕃王朝更願意捨近求遠去攻打大唐呢?

    大唐太大,兵力不足,常以一道之兵對抗吐蕃全國之力

    我們都知道,大唐的在全盛時期疆域極其遼闊。西邊疆土範圍延伸到中亞地區,東邊和北邊都在現俄羅斯境內,南邊也佔領了越南部分地區。在唐代那時候,交通不便,除惡戰馬以外也沒有便捷的交通工具。所以,在邊境出現戰事的時候,訊息傳到京城可能都已經過去了至少半個月了。

    而大唐早期實行的府兵制,到了大唐中期已經被破壞得差不多了。兵源不足成為了大唐的隱疾,很多地方悄悄施行募兵制,以緩解兵源不足的問題。但是在和吐蕃交界的大唐國土上,吐蕃常常集結起十數萬的軍隊攻擊大唐一道之地。相當於以一國之力攻擊一省之地,大唐能夠守住是很不容易的!

    大唐富庶,天下聞名,古往今來,一直如此!

    大唐的富庶程度遠非恆河流域的古印度可比。大唐開闢了絲綢之路,開了長距離貿易的先河。並透過建立安西都護府穩定貿易路線,確保商隊安全,加強對當地的控制。而國都長安,更是萬國來朝的目的地,從唐開國以來到中唐之前的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化都市,也是東亞地區的潮流前線。遣唐使一詞也是專為大唐而來!

    如果可以透過刀兵佔領富庶的長安,佔據大唐早已開闢完成的商業版圖,這對於吐蕃而言就是美夢,而安史之亂給了吐蕃這樣一個圓夢的機會。

    來自高原的吐蕃軍隊難以適應恆河流域的炎熱天氣

    吐蕃是一個建立在青藏高原的政權,哪怕其後來佔領了西域都護府,其軍隊計程車兵來源主要還是適應高原生活的人群。雖然面對中原的軍隊戰鬥力彪悍,對於恆河流域的與印度軍隊也有壓倒性的戰鬥力優勢(真實的古印度軍隊,戰鬥力絕對不會像印度電影巴霍巴利那麼離譜!)。

    但是對於吐蕃士兵戰鬥的影響最大的,反而是恆河流域,特別炎熱的天氣。就和平常在平原地區生活的人去高原會有高原反應類似,吐蕃的高原地區人群去了海拔較低的恆河流域去作戰,非戰鬥減員會比戰鬥減員要多得多。軍中的瘟疫、腹瀉何瘴氣造成的非戰鬥減員不會少,以這樣的身體狀態去和本就適應炎熱天氣的印度軍隊作戰,就算勝利代價也不會小。

    花這麼大的代價,去佔領遠不如關中西域地區富庶的古印度,對於吐蕃的統治者而言,實在是一筆劃不來的買賣。

    吐蕃進攻印度,路途遙遠艱難

    和地圖上顯示的資訊完全不同,從吐蕃前往印度,遠遠不如地圖上看起來的那麼近。吐蕃和印度區域之間隔著喜馬拉雅山,對於這座平均海拔在好幾千米的山脈,吐蕃的軍隊如果想要前往印度地區,需要在大雪封山之前開始行軍。並透過西藏東部的險要峽谷向現在的印度東北部行軍。

    在吐蕃王朝存續期間,從西藏前往印度的道路並不平坦,遍佈森林,而這種地形地貌,對於吐蕃軍行動以及後勤運輸都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加上攻打古印度的收益遠遠不如攻佔富庶的關中地區,吐蕃人該做什麼決定,已經顯而易見。

    終唐一朝,吐蕃就像是一個附骨之蛆,牽制了大唐劍南道和西北地區的大量兵力。而無法全身心投入政權內部的發展建設。加上唐朝初期錯誤地將文成公主嫁到吐蕃,給吐蕃文明帶來了突飛猛進的變化!進一步加強了吐蕃王朝對於大唐文化與財富的眼紅腦熱,而吐蕃王朝後期針對中原地區的戰略變化,基本上都是圍繞著,怎麼佔有大唐的財富而來。

    大唐軍隊戰鬥力仍然冠絕東亞的時候,吐蕃在大唐手上沒有得到什麼便宜,而當大唐軍隊戰鬥力因安史之亂而大幅度下降的時候,吐蕃那躁動不已的野心,就慢慢蔓延開來,成就了吐蕃兩度佔領長安。

    國家強就軍隊強,軍隊強則政權安,大唐王朝就是這樣一個案例!不僅河西走廊和西域大部分地區都被吐蕃佔領,甚至都城沒有保住。而這應該為我們後人所警戒!

  • 4 # 牛人虎生

    中國人勤勞善良好欺負,民間財主富可敵國,掠奪一城就可以養兵半年,掠奪一省就可以勝利回師,相比那些荒蠻窮地,不佔便宣還費勁,一南老師評說的,錢多人傻呀!

  • 5 # 端木建

    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在青藏高原上所建立的奴隸制王朝,是唐朝的勁敵之一。7世紀初,吐蕃的首領松贊干布先後征服了青藏高原上的蘇毗、羊同、白蘭羌、党項羌、嘉良夷等部落,使得吐蕃統一了青藏高原,直接與唐朝接壤。之後,吐蕃與唐朝雖然進行過多次聯姻,但最終為了爭奪遼闊的安西地區(新疆),彼此反目成仇。

    據說吐蕃軍隊到達貝莫貝塘時,天竺的一位國王見到吐蕃軍容,嚇的魂飛魄散,急忙把吐蕃贊普的靴子掛在宮門之上,表示臣服,並對吐蕃統帥說:“我的國土願歸入吐蕃贊普的腳下,甘願繳納賦稅,請將軍不要妄動刀兵”。解決了恆河北岸的幾個天竺附屬小國後,吐蕃大軍渡過恆河,抵達中印度摩揭陀國。摩揭陀國人心知吐蕃軍隊不可阻擋,於是將國中財物運往屋敦達布日,爾後貴族紛紛逃往東天竺避禍。

    吐蕃在強盛時,以大國之威南征天竺諸國,是容易的。但青藏高院與恆河流域無法連為一體,它們中間相隔著漫長而高絕的喜馬拉雅山脈,吐蕃只能額外駐軍,而且一旦有變也難以救援。如果吐蕃硬要打恆河流域,其結果恐怕會和曹操剛得漢中一樣,剛剛得到便很快失去。攻打河西走廊則不同,這裡能攻更能守,而且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河西走廊是絲綢之路的重要中轉站,軍費的本是賺回來的——這就跟孫權最終偷襲荊州一樣。

    恆河平原地處熱帶地區,終年高溫炎熱,夏季多雨溼熱,開發程度低,蚊蟲盛行,容易導致病毒傳播,佔領該地會導致大量人員傷亡。習慣高原生活的吐蕃人根本受不了這種氣候。

  • 6 # 文旅攬勝

    吐蕃曾經佔領過恆河流域。第一次佔領吐蕃是在公元648年。第二次是,古代藏文史料《巴協》《白史》中確切記載了吐蕃在赤松德贊時期曾南征天竺,率兵大舉攻打佔領了印度最強諸侯摩揭陀國,迫使摩揭陀國舉國往東逃,吐蕃佔領恆河的歷史記載。但是這次佔領印度,卻沒有記載吐蕃攻打天竺的原因。

    吐蕃兩次入侵印度,印度北方諸國紛紛投降,吐蕃將整個北印度都納入了勢力範圍。由於吐蕃人口不多,文化不發達,兩地聯絡也不密切,加上各國都已經臣服,所以吐蕃沒有直接佔領印度的必要,只是將印度納入了勢力範圍。

    加之印度的溼熱氣候不如河西走廊溫和氣候宜人,而從吐蕃到河西走廊,中途經過青海,地理海拔是逐步下降的,到了河西走廊後,吐蕃人經過逐步的緩衝,不會感到氣候的不適應,更很少發生醉氧現象。最為重要的是,河西走廊是唐朝的養馬之地,這個地方也是唐朝連通西域的咽喉。

  • 7 # 永遠有多遠4714

    吐魯番和新疆任何地方都是在大唐管轄範圍之內,唐朝在新疆建立了很多都護府,用以管轄龐大的新疆地域,如果吐魯番再去進攻恆河流域,是比會引起更大的紛爭,歷史勢必將被改寫。

  • 8 # 歷史畫中人

    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在青藏高原上所建立的奴隸制王朝,是唐朝的勁敵之一。7世紀初,吐蕃的首領松贊干布先後征服了青藏高原上的蘇毗、羊同、白蘭羌、党項羌、嘉良夷等部落,使得吐蕃統一了青藏高原,直接與唐朝接壤。之後,吐蕃與唐朝雖然進行過多次聯姻,但最終為了爭奪遼闊的安西地區(新疆),彼此反目成仇。

    吐蕃

    吐蕃(公元618年—842年)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權,自囊日論贊至朗達瑪延續兩百多年。

    吐蕃王朝是西藏曆史上第一個有明確史料記載的政權,松贊干布被認為是實際立國者。青藏高原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統一下凝聚成強大勢力,逐漸走出封閉的內陸高原,使得古代藏族社會第一次出現勃勃生機。原本各自為政、分散孤立發展的局面被改變,透過制度、法律、驛站等建設,各個小邦政權和部落聯盟得到整合。由於內部人口流動,社會交往面擴大,推動了藏地語言及整個文化層面上的相互溝通,實現了青藏高原文化上的整合與壯大。

    吐蕃社會生產以農牧業為主。農作物有青稞、小麥、蕎麥等;牲畜有犛牛、馬、駝、羊等;手工業有燒炭、冶鐵、制膠、毛織等。吐蕃時期的碑銘、木簡、文書、經卷等尚有大量儲存至今,是研究吐蕃社會和歷史的寶貴資料。吐蕃王朝崩潰後,宋朝、元朝和明朝初年的漢文史籍仍泛稱青藏高原及當地人民為“吐蕃”或“西蕃”。

    為什麼吐蕃強盛時期不去佔領恆河流域,而是專挑唐朝打,以至於佔領了河西走廊?

    首先吐蕃佔領過恆河流域,在吐蕃強盛時期,恆河流域的國家都對吐蕃稱臣進貢,而吐蕃佔領河西走廊是為了得到他夢寐以求的西域,在安史之亂,吐蕃才趁機佔領了河西走廊,進而佔領了西域。

    首先,吐蕃佔領過恆河流域

    第一次佔領吐蕃是在公元648年。

    第二次是,古代藏文史料《巴協》《白史》中確切記載了吐蕃在赤松德贊時期曾南征天竺,帥兵大舉攻打佔領了印度最強諸侯摩揭陀國,迫使摩揭陀國舉國往東逃,吐蕃佔領恆河的歷史記載。但是這次佔領印度,卻沒有記載吐蕃攻打天竺的原因。

    這次攻打,印度地區的國家兵敗如山倒,各個諸侯國君主臣服於吐蕃,並且上書吐蕃年年按期向吐蕃進貢。為了見證自己的功績,為了證明我曾經來過,這裡是我的土地,吐蕃人在恆河立了一塊石碑,表示石碑以內是吐蕃的領土。在印度的加爾各答吐蕃人又立了一塊鐵柱,來紀念自己的戰功,當然也成了吐蕃佔領印度的見證。

    在政治因素上,吐蕃兩次入侵印度,印度北方諸國紛紛投降,吐蕃將整個北印度都納入了勢力範圍。由於吐蕃人口不多,文化不發達,兩地聯絡也不密切,加上各國都已經臣服,所以吐蕃沒有直接佔領印度的必要,只是將印度納入了勢力範圍。

    地理因素,落差8000米的恆河、氣候宜人富庶的河西走廊

    知道地裡的一看下圖就知道了,喜馬拉雅山脈過去到恆河平原,幾乎是斷崖式的落差。喜馬拉雅山脈的高度,大家都清楚,海拔高度超過6000米,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達或超過海拔7350米。在如此海拔高度行軍,困難以及成本都十分的高昂,喜馬拉雅山山上終年積雪,連現代登山運動員都感到頭疼,不要說古代的遊牧民族騎兵,翻越喜馬拉雅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還有更關鍵的是,翻過了喜馬拉雅山,後勤補給如何保障。即使是上世紀60年代,中印戰爭中,解放軍曾打到了印度首都新德里附近,但由於後勤補給跟不上所以不得不撤軍回國,放棄了唾手可得的勝利。所以攻打恆河,軍事成本是比較高昂的。

    氣候因素,印度的溼熱氣候不如河西走廊溫和氣候宜人

    吐蕃人生活在高原,氧氣稀薄而寒冷,在這種氣候下生長的人,突然一下做如坐電梯一樣瞬間來到6000米以下的印度恆河溼熱氣候環境,中間沒有一個緩衝的過程,吐蕃人容易發生醉氧以及不適應。再加上當時的印度並不富庶,和唐朝相比,印度簡直是鄉村。

    而從吐蕃到河西走廊,中途經過青海,地理海拔是逐步下降的,到了河西走廊後,吐蕃人經過逐步的緩衝,不會感到氣候的不適應,更很少發生醉氧現象。最為重要的是,河西走廊是唐朝的養馬之地,這個地方也是唐朝連通西域的咽喉。

    河西走廊處於河谷之間,水資源豐富,草原茂盛,非常適合吐蕃人放牧,而且河西走廊的氣候既不溼熱,也比青藏高原氣候宜人。

    政治因素,唐帝國的威脅使得吐蕃無暇顧及恆河流域

    唐朝建立初期,在吐蕃和唐朝之間還有一個國家叫——吐谷渾。唐太宗派侯君集滅地處青海的吐谷渾,吐谷渾從此成為了唐朝的藩屬國。在地理政治上,吐谷渾的重要性遠遠比恆河的重要性要高。印度很難從恆河爬上6000米的高山打到吐蕃,但是唐軍隨時可以帶領吐谷渾打到吐蕃。

    大家可以搜尋一下飛雲堡之戰,高仙芝帶領唐軍在海拔4600米以上,滅掉吐蕃守軍,滅掉小勃律,然後高仙芝部下封長清滅掉了大勃律,吐蕃的兩個大門口都被唐帝國佔領了。

    吐蕃開始和唐朝爭奪西域。為了奪取西域,第一個選擇就是佔領河西走廊,這是唐朝連線西域咽喉。當然在唐朝穩定時期這是不可能的,河西走廊都夾在祁連山與合黎山、龍首山等山脈之間,狹長且直,形如走廊,因地處黃河之西,被稱為“河西走廊”。控制了河西走廊就等於控制了西域諸國。後期吐蕃趁安史之亂,奪取了河西走廊,才控制了西域。但是,在此之前——面對唐朝的安西都護府高仙芝吐蕃相當的痛苦。

    在安西都護府和西藏交界處有個勃律國,就是現在的克什米爾地區,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此地曾是唐朝和吐蕃反覆拉鋸之地,曾經克什米爾坐落著一個印度人國家,名字叫做勃律國。此地是青藏高原進出西域的重要關口。為了奪取西域,吐蕃總將勃律國作為進軍基地。所以當時唐朝將勃律國作為必救的地區。

    而後安史之亂,中原打亂,吐蕃趁機攻取了河西走廊,然後才控制了西域一段時間。

    總結:吐蕃王朝從松贊干布時期開始,就已經選擇了向北、東、西三個方向發展的戰略。

    正是這種國家擴張戰略的指向,導致唐蕃兩國在二百年的交往史上,互訪一百七十餘次,戰場對決了一百九十餘次。

  • 9 # 霞客818

    大家好!我是霞客,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關心有趣文史社會知識,右上角關注霞客喲~

    唐朝時期在中國歷史上非常強盛,當時周圍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成為唐朝的官員。不過吐蕃卻是個例外,不但不願意向唐朝示好而且還時不時的唐朝在邊境上作戰。顯然當時的它可以選擇攻打恆河流域的印度,卻不知道為什麼要打實力更加強大的國家。

    在歷史記載中,吐蕃從來不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因為他的國家物產並不豐富土地也不肥沃,所以一直比他好的國家都充滿了佔有慾,雖然其他國家都向唐朝低頭。然而它是一個從內部熱愛戰爭的國家,沒有什麼能阻止他們擴張和掠奪的野心。

    吐蕃和唐朝戰爭中最美麗的時期是安史之亂時期。當時他們以為唐朝可能滅亡就佔領了河西走廊。然後他打算繼續深入唐朝的內地。不幸的是他們想得太多了,唐朝不但沒有滅亡而且還從混亂中走出來。雖然國力無法與最強大的時代相比,但它仍然聯合其他國家對土伯施加巨大的軍事壓力。吐蕃非常好戰還認為自己計程車兵一定打得過敵軍士兵。不幸的是戰爭消耗了大量資源,它們無法繼續作戰下去了。

    撤退一場戰爭對吐蕃來說是非常痛苦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因此它選擇吞併印度,沒有辦法對印度發動戰爭。而當時由於其落後仍處於奴隸時代。它不僅貧窮而且土地也非常貧窮沒有什麼籌碼值得吐蕃注意。可以說沒有一個政治家會重視印度,出兵印度只會消耗他自己國家的資源。這是一種浪費行為,因此換作另一個統治者也肯定不會選擇攻擊印度。

    與唐朝不同,唐朝土地遼闊物產豐富。尤其是精美的食物或物品如絲綢、瓷器和茶都是非常吸引人的略為貧瘠的鬱金香。此外進攻印度的難度也很大必須穿越非常困難和危險的山脈,在旅途中確實太容易失去兵力而進攻中部平原則相對容易不需要翻山越嶺,所以唐朝基本上沒有任何問題的。

    因此吐蕃不想攻擊印度,如果印度能像唐朝一樣擁有豐富的資源,而且進入印度非常方便,它肯定會選擇先征服印度。畢竟印度比唐朝還弱小,印度的土地也很大如果不是那麼窮,如果富有那麼一大塊肥肉不僅是吐蕃,周邊國家也不會放過。也許印度也應該感謝他們,因為他們身處一個奴隸社會使他們免於如此多的戰爭。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講完了,以上都是小編個人的觀點,希望大家不喜勿噴哦。

  • 10 # HuiNanHistory

    吐蕃是當時中亞最強大的政權之一,當然不會放過印度這塊肥肉。事實上,他們既打唐朝,也列印度。

    事實上,早在我們最熟悉的松贊干布時期,吐蕃就曾佔領過印度地區。

    公元641年,吐蕃出兵幫助泥婆羅(尼泊爾)平亂,自此迫使其成為自己的附屬國。642年,松贊干布率軍消滅了象雄,一統青藏高原。這兩步基本上打通了對印度的征服之路。

    在647年,由於唐朝派去的使者王玄策、蔣師仁被印度的摩揭陀國(該國當時發生內亂)扣留,已經是唐朝女婿的松贊干布就以此為藉口大舉入侵印度,在救出印度使者的同時,征服了北印度地區。

    此後的百年裡,吐蕃的勢力逐漸強盛,對印度開始了不斷的征討與蠶食。

    其中,在赤松德贊時期,吐蕃在印度的疆土已經頗為廣泛,達到了今印度東北的阿薩姆、曼尼普爾地區,直至恆河之濱。

    值得一提的是,赤松德贊還曾經在印度的加爾各答立了一塊銅柱,取走了印度菩提伽耶的金剛座寺廟內的佛骨舍利,以示吐蕃的軍事勝利。

    至於所謂不去佔領恆河,你要考慮一下吐蕃的軍隊能越過喜馬拉雅山就已經是很厲害了,這種問題完全沒有意義。

    總而言之,吐蕃是當時最強大的政權之一。

  • 11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根據14世紀成書的《王統世系明鑑》記載:吐蕃人的祖先是獼猴與巖魔女結合生出的,其後子孫繁衍並逐漸擴散到西藏各地。他們開墾平地、建築城邑,直到吐蕃王系第一代贊普(王)聶赤贊普從天而降後才有了君臣之分。西藏本土原始宗教雍仲本教的宗教世界觀認為“天地之初如一巨卵”,後來此五色巨卵破裂,一位英雄從中誕生,成為了藏人最初的祖先。從藏民族自己的創世神話來看和漢民族的盤古開天、伏羲女媧等傳說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事實上漢、藏兩族同根同源:都發源於今天黃河上游的青海河湟谷地一帶。 在夏、商、週三個上古王朝時代稱青藏高原上的民族為孟族。春秋戰國時代發羌、迷唐等羌族部落逐漸遷移到今西藏地區並逐漸和當地土著融合繁衍發展,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各個部落。《新唐書》援引《後漢書》以來諸史籍認為“吐蕃本西羌屬,蓋百有五十種,散處河、湟、江、岷間”。在西羌諸部中的發羌、唐旄早在公元1~2世紀時即居住在析支水迤西,其地距中原絕遠,互無往還。

    《新唐書》據此認定吐蕃人系發羌的後裔。也有的說法認為吐蕃是鮮卑族的南涼王朝禿髮利鹿孤之後,還有關於吐蕃人的祖先是由印度徙入的說法,但主流觀點還是認同古羌人西遷而形成吐蕃之說。在吐蕃誕生之前整個青藏高原幾乎處於蠻荒時代。由於缺乏明確的文字記載使當時青藏高原的歷史更多處於一種晦澀不明的神話傳說狀態。直到唐代以前中原王朝最大的外患就是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至於西部的青藏高原則從未誕生過引起中原王朝重視的強大政權。

    這樣一種狀態在唐代隨著吐蕃的崛起被打破: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相繼吞併了雪域高原上的蘇毗、白蘭、党項、象雄等部族,從而成功建立起雪域高原歷史上第一個統一政權——吐蕃王朝。松贊干布時代的吐蕃建立了從中央到地方的政治軍事制度,開始採用曆法,規定統一的度量衡,依據于田、天竺等文字創造了吐蕃文(以後發展成今天的藏文)。松贊干布還透過與唐朝文成公主聯姻得以吸收大唐王朝先進的制度文化,從而為吐蕃的繁榮強大奠定了基礎。

    全盛時期的吐蕃不僅佔領了西域與河西走廊,甚至還曾攻破大唐王朝的都城長安。在此之前即使是作為中原王朝主要戰略對手的匈奴、突厥等北方遊牧民族也從未能攻破中原王朝的都城,自此之後雪域高原也再未崛起過一個能像吐蕃一樣威脅到中原王朝的政權。全盛時期的吐蕃也並非只與唐朝作戰,事實上吐蕃在其鼎盛時期向四面八方均有所擴張。公元715年吐蕃聯合黑衣大食(阿拉伯帝國)攻打西域的費爾幹納盆地地區。公元751年怛羅斯之戰後大食(阿拉伯帝國)勢力進一步滲透到西域地區。

    從此西域地區開始呈現出唐朝、吐蕃、大食三方爭雄的格局。這一時期吐蕃時而與大食結盟對抗唐朝,時而又出於自身利益與大食爭奪西域。吐蕃利用自己在西域的各個屬國抗擊阿拉伯帝國並於790年策反回鶻屬下的葛邏祿各部,又派遣恩蘭·達扎路恭大破支援西域唐軍的回鶻主力,回鶻走向衰落。在792年吐蕃完全佔領了西域地區,將唐朝與回鶻的勢力徹底驅逐。這一時期吐蕃同時對抗東面的大唐帝國和西面的阿拉伯帝國以及回鶻部族,從而得以成功佔據了整個西域地區。

    吐蕃在同時與東面的大唐帝國和西面的阿拉伯帝國對抗之時也沒放棄向南部的恆河流域擴張。吐蕃第一次對南方採取軍事行動其實具有一定偶然性因素:公元647年唐太宗命時任右率府長史的王玄策為正使、蔣師仁為副使率30餘人出使天竺(今印度),同時拜會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看望遠嫁吐蕃的文成公主。然而大唐王朝並不知道此時天竺國內剛發生了一場動亂:稱霸中印度的戒日王屍邏逸多已死,那些原本被戒日王屍邏逸多征服的地方割據勢力隨即展開了新一輪的角逐。

    最終帝那伏帝(今印度比哈爾邦北部蒂魯特)王阿羅那順篡位。阿羅那順不知是貪圖唐朝使團的財物,還是聽信讒言以為唐朝將對自己不利,總之他派兵劫殺唐使,王玄策和副使蔣師仁成為了天竺人的俘虜,而使團其他成員則直接被殺死。按說王玄策和蔣師仁兩個人再怎麼著也拿身為一國之君的阿羅那順沒轍,現在連小命都捏在人家手裡還能翻得起什麼浪?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一幕實在是充滿戲劇性:在戒日王的妹妹拉迦室利公主的幫助下二人成功脫身。

    擺在大難不死的王玄策和蔣師仁眼前的有兩條道路可供選擇:其一是逃回大唐將自己的遭遇如實上奏之後請朝廷定奪,然而他們卻並沒有選擇這條道路,而是選擇了另一條看似走不通的道路。二人翻越喜馬拉雅山來到吐蕃以大唐使節的名義求見吐蕃贊普松贊干布,事實上這本身也是他們一開始的出使任務之一,不過現在除了看望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並轉達唐朝方面睦鄰友好之意外,王玄策正式以大唐使節的名義向松贊干布借兵。松贊干布借給了他千餘人馬。

    此時位於喜馬拉雅山麓的泥婆羅國(今尼泊爾)正與吐蕃友善,於是也提供了7000人馬。王玄策和蔣師仁再以大唐的名義傳檄附近的大唐藩屬國,最終得到萬餘人馬。王玄策與蔣仁師合兵一處,遂自命為行軍總管,命蔣師仁為先鋒,大張旗鼓地直撲天竺。在經過三天的戰鬥後茶鎛和羅城被攻破,天竺兵被斬首三千餘級,另有大約萬人落水溺斃,被俘者一萬一千。阿羅順那逃到東天竺,請求東天竺王尸鳩摩派兵增援。王玄策、蔣仁師絲毫不給他喘息之機——再次擊敗阿羅順那殘部。

    阿羅順那逃至恆河邊,蔣師仁率軍追到並擒獲阿羅那順,俘斬敵人數以千計。隨後阿羅那順餘部跟隨阿羅那順的妻子在乾陀衛江抵抗,蔣師仁擊敗他們遠近城邑望風而降,中天竺至此滅亡。由於東天竺曾援助阿羅順那,王玄策準備順勢再滅東天竺。東天竺王尸鳩摩嚇得魂飛魄散,忙送牛馬萬頭,弓刀纓絡財寶若干,向王玄策謝罪,表示臣服大唐帝國。迦沒路國也獻異物並送上地圖,請求得到老子像。這次軍事行動在吐蕃方面主要是為了幫助唐使王玄策。

    事後吐蕃並沒在恆河流域長期駐留,但吐蕃透過這次軍事行動意識到恆河流域的印度各邦國的軍事實力和自己不在一個量級上。吐蕃贊普赤松德贊在位時期(755年—797年)聽說恆河流域的摩揭陀國有如來佛祖的真身舍利,於是派大軍遠征天竺以圖奉舍利回吐蕃供奉。恆河北岸的各個小國見吐蕃軍隊強盛,所以紛紛遣使稱臣納貢。吐蕃兵不血刃就佔領了恆河北岸地區,隨後渡過恆河攻入中天竺的摩揭陀國。吐蕃軍隊凱旋迴朝之前在恆河邊豎立大鐵柱以標明地界。

    所以說吐蕃沒向恆河流域擴張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更確切的說法是吐蕃並不以恆河流域作為對外擴張的戰略重點。當時吐蕃所面臨的兩大勁敵就是東面的大唐帝國和西面的阿拉伯帝國,至於南面的天竺(印度)更多隻是一種地理文化上的概念:當時的印度並非統一的國家,而是由一系列大大小小的邦國共同組成的。這些邦國的戰鬥力和吐蕃不在一個量級上,所以也不可能對吐蕃構成威脅。相比之下唐朝和吐蕃之間則長期視對方為最大的競爭對手。

    吐蕃東、北兩個方向都是大唐,西邊通往中亞的道路也被安西四鎮鎖死。這也就是說吐蕃如果要向東、北、西三個方向擴張都不可避免會與唐朝發生摩擦。位於如今青海地區的吐谷渾曾是唐朝的屬國,然而吐蕃卻在龍朔三年(公元663年)吞併了吐谷渾,從此唐朝與吐蕃就圍繞吐谷渾的歸屬展開持續的博弈。唐朝的疆域明顯呈現啞鈴形狀:中原地區和位於西部的安西四鎮之間是透過狹窄的河西走廊聯絡的。河西走廊恰恰正是唐朝在國防上的薄弱環節。

    吐蕃只要佔領河西走廊就能切斷中原內地與西域的聯絡,那麼屆時唐朝也就再也無力與吐蕃爭奪西域了。吐蕃在征服吐谷渾之後與河西走廊間只有薄薄一道祁連山阻隔,又在地理上佔據著居高臨下的優勢。這樣的形勢怎能不令吐蕃君臣心動不已?與此同時這種形勢也令唐朝君臣感到了沉重的壓力。尤其是在經歷安史之亂後唐朝國力開始衰退,這時居高臨下的吐蕃不僅威脅到了河西隴右地區,甚至連都城長安也曾一度陷落於吐蕃人之手。在這種形勢下唐朝也勢必將吐蕃視為最大的戰略對手。

    唐德宗時代的名臣李泌制定了聯合回鶻、南詔、天竺、大食等各方勢力共同削弱吐蕃的計策。這足以證明兩點:吐蕃所奉行的向東、南、西、北四面擴張的戰略已引起唐朝、南詔、天竺、大食、回鶻等各方勢力的警覺,但同時這也證明在各方勢力中唐朝是吐蕃最大的對手,因為正是唐朝在各方勢力之間牽線搭橋以構建針對吐蕃的包圍網。既然唐朝和吐蕃彼此都視對方為最大的戰略對手,那麼也就不難解釋吐蕃之所以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唐朝身上了。

    與此同時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等客觀因素也進一步促使吐蕃把唐朝作為自己最大的戰略對手。吐蕃面向天竺的一側是有著“世界屋脊”之稱的喜馬拉雅山脈,面向唐朝一側的祁連山脈、橫斷山脈儘管也是巍峨的高山,然而唐軍翻越這些山脈的難度顯然沒天竺人翻越喜馬拉雅山脈的難度大。這也就是說在當時的條件下天竺人翻越喜馬拉雅山脈打到吐蕃本土這種可能性不大,然而唐軍翻越祁連山脈、橫斷山脈攻入吐蕃本土這種可能性則要大得多。

    換句話說恆河流域的天竺人幾乎對吐蕃沒什麼威脅,況且吐蕃即使佔領了天竺也難以在當地建立起穩固的統治。就像古代中原王朝征服了遊牧民族的草原也難以開發利用一樣:吐蕃人難以適應恆河流域的氣候環境,所以在他們眼中恆河流域更像是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的雞肋。松贊干布時期曾派16名藏族青年去天竺學習佛法,最終只有吞彌桑布扎回到了吐蕃,其餘青年才俊全部因為難以適應溼熱的氣候而殞命。由此可見長期生活在溫寒地區吐蕃民眾是極難適應南亞的溼熱氣候的。

  • 12 # 古今通史

    這可冤枉吐蕃王國了,在其強盛時期是吐蕃、大唐、大食三足鼎立的格局,他的操守就是沒有操守,甭管跑多遠薅住就照死裡打,公元七世紀六十年代就完全控制了塔里木盆地地區以及河西走廊,到了七十年代還佔據了青海、甘肅、四川部分地區,相反的方向,吐蕃王國更是在直插克什米爾、北印度地區、阿富汗後直達伊朗。

    提到吐蕃就不能不提大名鼎鼎的松贊干布,很多朋友恐怕要提及文成公主才能想起這位仁兄,貌似松贊干布佔了大便宜的樣子,其實歷史上的他不愧一代雄主,帶領著族群打造了一片自己的天空,當然,這背後也充斥著種種血腥,最先倒黴的都是近鄰,周邊附近被松贊干布趟了個遍,大事件就是定都拉薩,吐蕃王國的國勢蒸蒸日上。

    一個王國要想興盛,必然離不開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的學習和借鑑,否則窮追猛打一味廝殺的王朝往往都是短命的,在松贊干布看來,論政治、經濟、法律、官僚系統等方面的完備與合理程度,西向國家都不如大唐帝國,所以這些方面,吐蕃幾乎是照搬了過來,這其中也當然包含禮儀方面,至於克什米爾至伊朗一線雖然也有富足之地,但松贊干布卻只傾向於引進各個地方的宗教派別,尤其是佛教。

    經過七世紀初期,吐蕃王國透過深入的學習,國力增長勢頭迅猛,到了世紀中葉,松贊干布迎娶了文成公主,而文成公主帶來的不僅僅是兩國友誼的紐帶效果,同時還有吐蕃國並不掌握的多項當時的一流技術,這其中包含紙墨等等文化用品,包含石磨等農用工具,包含玻璃、釀酒等技術,而這些可不是什麼技術資料,而是隨著文成公主一起“陪嫁”過來的工藝嫻熟的一流工匠,他們手把手的教導,將技術留在了吐蕃國。

    吐蕃的軍制類似於我們所熟知的滿洲,生產單位就是軍事單位,受行政系統管束,平時可以從事生產,也可以放牧、打獵,總之非常自由,但戰事一起,他們會火速凝結在一起成為戰鬥單位,他們與滿洲的相似之處在於同樣要接受大自然殘酷的考驗,同樣要有堅韌不拔的性格和高超的生存技能,而這些技能用在戰場上與尋常打獵也沒什麼不同,只不過多了服從命令聽指揮的限制而已。

    關於東進、西進的問題,其實並不難理解,簡單說就是道路交通不發達:

    中原王朝受不了的超長補給線,吐蕃國同樣受不了,暫不提伊朗和阿富汗,就是想去古印度地區在當時也幾乎是“自古華山一條路”,而且自然條件非常惡劣。

    中國進口的黑鷹直升機直接被氣流抻長了十多公分,直接報廢,而且這還只是冬季“無人區”的邊緣,古代呢,可想而知,根本沒法生存,可利用的戰爭期極短,而補給線超長,加上道路問題,或者說根本就沒有正式道路,所以西進對吐蕃來說是不現實的。

    第二點,對於吐蕃來說,誘惑力最大的還是古老的東方國度,無他,就是因為文明和文化,吐蕃從大唐帝國汲取了太多的知識養分,對中原文化近乎於崇拜,不過這種崇拜也僅限於精神方面,尤其到了公元八世紀,政治和軍事方面吐蕃對大唐帝國可是不留一絲情面的,比如趁著安史之亂,吐蕃國就佔據了大唐國都-長安,並擁立偽帝。

    第三點,被團滅的機率比較高,吐蕃的武力確實超群,也曾高歌西進,但是你會以戰養戰,人家也會堅壁清野,一旦後援武器裝備尤其是糧草不能按時到位,頂多兩天就會有士兵譁變,如果敵人趁機進攻呢,如果把守吐蕃的退兵要道呢,到了冬天即便敵人心慈手軟放吐蕃回拉薩也回不去了,自然條件惡劣,人類無法透過,不被打死也會餓死,所以說,打了就跑,或說搶了就跑不失為最穩妥的策略。

    總之,出於對大唐帝國曾經的崇拜,對中原文明的無限嚮往,同時也是因為當時自然環境、地理因素的條件限制,雖然吐蕃能夠西進高奏凱歌,但卻不適宜納入自家管轄,也根本控制不住,一年中有半年的交通斷檔期,還控制什麼,留那兒的人早被打死了,可悲的是,你要轉年快入夏才能知道。

    西進死路一條,東進一片坦途,中原文明、經濟高度發達,幅員遼闊增加戰略縱深,再加上唐朝的內亂,所以無論怎麼選也都是朝大唐下手。

  • 13 # 世界全史羅銳

    根據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張力教授的考證(見其論文《歷史上的印藏交通》),見諸歷史記載的印藏交通是同西藏地區的統一國家吐蕃的強盛同時開始的。公元七世紀初,吐蕃王松贊干布首次統一了青藏高原諸羌部落。639年,班尼巴(今尼泊爾境內)至固帝(今西藏聶拉木)的山口通道開放,泥波羅(尼泊爾)赤貞公主入藏通婚,松贊干布派人前往芒域(今聶拉木與吉隆之間地區)迎接也是在這一時期。根據尼泊爾史書和藏族史料記載,可推測出開放山口通道與尼藏聯姻有關。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吐蕃始通中國,派遣使節入唐朝貢,後文成公主入嫁吐蕃。

    依照《舊唐書》的記載,貞觀十五年,統一了北印度的戒日王遣使覲見唐太宗,“太宗以其地遠,禮之甚厚,復遣衛尉丞李義表報使”(《舊唐書·天竺國傳》)。於是李義表和王玄策於貞觀十七年經青海入西藏,再跨越山口進入尼泊爾,然後取道加德滿都谷地徑直進入印度。唐王朝此後三次遣使進入印度都是走的這條道。

    除官方使者外,中印之間的民間交流也多透過此道進行。根據《大唐求法高僧傳》記載,唐初中國西行高僧多走此道,如玄照、玄太、道方等。成書於公元七世紀中葉的釋道宣《釋迦方誌》中列舉了三條中印交通通道,吐蕃-尼泊爾通道在其中最為重要,其餘兩條為南北天山道和南海道。

    關於此通道,史料可見的唯一一次軍事行動是在公元648年,王玄策、蔣師仁率領的使團途徑泥波羅前往摩伽陀(位於中印度),但到天竺時值戒日王死,該國大臣阿羅那順篡位行虐,搶奪使團,“玄策挺身奔吐蕃西鄙,檄召鄰國兵”,得松贊干布和泥波羅王的幫助,率領吐蕃兵一千二百騎和泥波羅兵七千騎攻入中天竺。也就是說,在當時透過喜馬拉雅山攻入印度的就是1200名吐蕃騎兵。

    根據張力的考證,這條跨越喜馬拉雅山的古通道大致的位置是在現在的科達裡山口,也就是現在的中尼公路所經過的聶拉木縣樟木口岸。目前樟木口岸是西藏最大的陸路通商口岸,也是中國通往南亞次大陸最大的開放口岸,可見其地理位置之關鍵。拉薩到聶拉木全程318國道,約700公里,路面平整,行車順暢。但樟木到聶拉木段約30公里基本在峽谷中,甚是險峻,易發生山體滑坡,夏季隨處可見流水瀑布。這已經是現代化建築技術的結果,1300多年前的唐王朝該路段的險峻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即使在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小規模的軍事行動,也不能證明印度西藏之間的交通狀況允許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的進行,提問者有些一廂情願了。中國古代描述某些險要關隘,如函谷關、娘子關時常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語句,我覺得喜馬拉雅山口絕對是函谷關險要程度的十倍、百倍。對於有理智的首領而言,組織大量軍隊跨過喜馬拉雅山征服類似印度這樣的大國都不是很明智的選擇。

    根據臺灣研究吐蕃史的專家林冠群先生的總結:1.吐蕃王朝核心統治地區--雅礱河、雅魯藏布江河谷地區通向印度的山路非常崎嶇狹窄,不適合大軍行軍(和題主的印象不同,林老師強調兩地通行還是很困難,另外一個答案引用張力的調查說明了問題。並且林老師認為漢文化對吐蕃的影響並不比天竺弱)2.天竺相對於吐蕃本土的垂直地帶差異太大了,兩地海拔差距大、氣溫差距大、空氣含氧量差距大,吐蕃人很難適應(吐蕃曾經短暫佔領長安13天撤退,林老先生認為主要是因為不能適應環境)3.考慮到雪域高原的地形和自然環境,吐蕃想要擴張勢力必須要佔領青海地區。因為本部雅礱河谷和雅魯藏布江河谷環境封閉,想要對外擴張必須佔領青海地區。再從青海的河谷行軍通向雲南、西康、河西、安西、河隴。在吐蕃擴張時,佔據青海的吐谷渾是唐的藩屬國,唐朝扶持吐谷渾是為了穩定王畿關內道西邊---隴右道的安定。吐蕃為了拓展勢力,不可避免要和李唐發生軍事衝突。再加上安史之亂中,李唐調集西部軍團東進勤王,西部地區成為真空地帶。吐蕃很快的利用時機佔領了河西、隴右近逼關內道。吐蕃佔據隴右道後,取得了戰略上的優勢,入侵關內可以說輕而易舉。再加上關內本是西魏以來的核心區域,這裡人口眾多,吸引了吐蕃來此地掠奪人力資源。

    雖然吐蕃在墀松贊德統治時期入侵過天竺,但是考慮到上面的原因,吐蕃佔領恆河流域的願望不是很大,向唐朝的勢力範圍擴張的願望很強烈。佔領河西地區的原因很簡單,河西地區自中古以來就是一片富裕的地區,吐蕃怎麼能不想取得呢?但是需要向題主強調,吐蕃沒有專門挑唐朝打。墀松贊德統治時期,北與回鶻汗國戰,東向欺負李唐,南邊和南詔交戰,西邊和大食爭奪中亞霸權(包括回鶻也在爭奪),在一段時間中亞是吐蕃擴張的戰略重點(可以看林冠群先生的白貴思師著《吐蕃在中亞》)所以你說的“專”不成立。

    同樣的問題

    類似於俄羅斯為什麼不大規模的開發北極的資源?

    生地/熟地(單位面積的糧食產量的難易程度)/農耕(遊牧)文明戰爭的實際控制距離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現在很多人的意識裡面印度都是土地肥沃、氣候適合耕種。卻不知道在唐代時候印度大面積的生地裡面野草長得比農作物更快,而已開發出來的熟地相對比較少?看人口總量:

    公元7世紀世界主要人口大國排名: 1、唐帝國(700年,4500萬) 2、戒日帝國(647年,2150萬) 3、阿拉伯帝國(700年,2140萬) 4、波斯帝國薩珊王朝(620年,1950萬) 5、拜占庭帝國(620年,1400萬) 7世紀初,隋帝國為唐帝國所取代,人口一度銳減,到7世紀末,唐帝國的人口恢復至4500萬. 7世紀中期,戒日帝國一度統一了印度北方大部分地區,人口達到約2150萬. 632年,阿拉伯帝國大體統一了阿拉伯半島,並開始向西亞、北非、中亞大規模擴張,7世紀末,阿拉伯帝國的人口約為2140萬. 620年前後,波斯帝國薩珊王朝處於其後期的全盛時期,人口約為1950萬,但不久之後為阿拉伯帝國所滅. 7世紀初,拜占庭帝國仍然統治地中海東部沿海地區,人口約為1400萬,但不久之後喪失了近一半的領土. 公元700年世界人口約為2.1億

    唐代主要人口集中在關中、川府、中原(河南、河北、山西)、吳越,荊楚肥沃之地都沒有開發出來,亞熱帶的荊楚都是荒草連天、盜賊四起。明朝才有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

    吐蕃的地理位置距離唐朝的根基關中平原(當然不是現在黃沙滿天飛的關中了)與川府之地很近,攻擊距離對於吐蕃來說不是問題,關中、川府都是熟地,糧食產量高、易於耕種,攻擊這些地方很容易獲得大量的資源。

    如同今天的現實,朝鮮半島就有7000多萬人口,土地少、資源少,你會考慮攻擊嗎?相反,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口的增長、人煙稀少的西伯利亞才具有價值一樣——往後倒退800年,開發西伯利亞對於明朝來說取死之道,開發湖廣才是王道霸業。甚至到清朝的時代,新疆、西伯利亞、茫茫大草原都是作為馬場、戰略之地、祖地的概念來持有,只有近代科技不斷的進步、國力的上升,才有機會談開發新疆/內蒙/西藏。

    就看看國家財政投入在開發新疆的資源,你就可以想象要開發成熟一塊土地,海量的資本、人員。印度今天的大面積肥沃土地是幾千年慢慢完成的,你以為是充話費立馬就送來的嗎?

  • 14 # 劇透歷史

    吐蕃王朝歷時二百餘年,期間對恆河流域有過兩次短暫的統治,但時間都不長,也就幾十年而已。吐蕃的主要精力,都是放在與唐朝的對抗上。

    吐蕃第一次佔領恆河流域,是由唐朝王玄策使團出使天竺而引起的。

    貞觀22年,唐太宗派遣王玄策出使印度,但就在此時天竺國王突然去世國內大亂,阿羅那順篡權奪位,自立為王。當他見到來訪的中國使臣,帶有各國贈送的豐厚禮物時,心生貪慾之心,並聯合盜匪攻擊使團,搶劫了諸國貢物,並擒獲所有使從。

    而王玄策等人乘機逃脫,“挺身奔吐蕃西鄙,檄召鄰國兵”。吐蕃贊普松贊干布與泥婆羅王那陵提婆,皆出兵討伐阿羅那順。王玄策與副將蔣師仁相互配合作戰,阿羅那順棄城而逃,最終被蔣師仁活捉,同時還抓到了中天竺王妃和王子,天竺各國為之震驚。

    在此事件中,吐蕃和泥婆羅起了決定性作用,吐蕃由此將勢力範圍延伸到恆河流域。

    吐蕃第二次佔領恆河流域是為了佛祖舍利。

    公元8世紀中葉,赤松德贊即位,他採取了一系列弘揚佛法的措施,還從唐朝、印度、尼泊爾和迎溼彌羅等地,迎請高僧到吐蕃,恢復和發展佛教。

    赤松德贊親自主持了桑耶寺的破土奠基,桑耶寺建成後,五佛塔內卻無供奉之物。此時,赤松德贊得知,摩揭陀國有一名為“達如孜託”的塔,其內安置有如來佛祖之舍利。於是,赤松德贊為迎請這些舍利,發兵印度,進兵摩揭陀國。

    吐蕃取得舍利後,繼而在恆河河畔派遣吐蕃人駐守。並在該地下立界碑,藉機將其勢力擴張到印度恆河之畔。

    兩次入主恆河流域,為何吐蕃沒能最後站穩腳跟,卻把目光一直盯在唐王朝的河西走廊上呢?

    由於吐蕃四境群山環繞,西部和南部是奇雄險峻的喜馬拉雅山脈,北部是巍峨的崑崙山脈。這兩座山脈,平均海拔均都在6000米以上,形成了一道難以逾越的天然屏障,嚴重遏制吐蕃勢力的擴張。

    而吐蕃東部雖然也有山脈阻隔,但其地形構造,並不像其他三個方向那樣難以突破。因此,吐蕃自興起之後,就將重心就放在了向東發展上,並有一種直逼黃河的趨勢。

    吐蕃的經濟主體是畜牧業,它並不能滿足社會生活的全部需求。因此,吐蕃必須與唐王朝保持高度的經濟交往,作為一種對經濟的重要補充形式。

    儘管吐蕃與唐朝的貿易在很大程度上補充了吐蕃經濟的不足,但由於新興的軍事貴族,和各部落首領貪慾的膨脹,加之正常貿易渠道時有阻塞,也就導致貿易往往不能正常進行。於是,武力掠奪便成為吐蕃王朝,更重要的一種追求利益的手段。

    經過前幾代贊普的不斷積蓄,到了松贊干布時期,己經具備了軍事擴張的實力,並很快成為了青藏高原的霸主,很多小邦都臣服於吐蕃。

    吐蕃與唐王朝的戰爭,主要是對河西走廊、隴右地區的激烈爭奪。隨著“安史之亂”的爆發,吐蕃便有了往東發展勢力的可趁之機。當時唐朝西北地區防備空虛之際,吐蕃大舉進攻河隴地區,至廣德元年“盡取河西、隴右之地”,甚至在廣德元年十月,吐蕃軍隊進逼唐都長安,唐代宗被迫出逃陝州。

    儘管吐蕃沒過多久就退出了長安,但此後河隴及西域地區皆為吐蕃所佔。同時,吐蕃還攻佔了勃律、蔥嶺等中亞諸國,及南亞印度的部分地區。

    吐蕃之所以選擇和強盛的唐王朝對抗,也是一種無奈的生存手段。吐蕃自身經濟比較落後,就必須依賴物產豐富的唐王朝,才能得以生存發展。透過和唐朝的建交、聯姻,吐蕃擴大了自身的影響力,征服了周邊的小國。但勢力的擴張,需要有強大的經濟做後盾,於是吐蕃不得不走上與唐朝爭利的道路。

  • 15 # 史海沉沙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1.氣候原因:吐蕃人世居青藏高原,高寒缺氧。而恆哥流域屬於溫暖溼潤的熱帶季風氣候,兩地簡直就是適合人類生活氣候的兩個極端。對於早已適應高寒缺氧氣候的吐蕃人來說,翻越落差8000的喜馬拉雅山,突如其來的暖溼環境讓吐蕃人難以承受,還可能會被染上各種熱帶疾病,大大降低軍隊戰鬥力。而河西走廊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祁連山的冰雪融水潤澤了這片土地,溫溼適宜的環境更適合於吐蕃人生存。

    2.後勤原因:吐蕃攻打恆哥流域,需要跨過青藏高原,對於現代人來說,擁有飛機火車等交通工具跨越喜馬拉雅山大規模轉運物資依舊是個難題,更不要說當時只能依靠人扛馬駝了,因此,吐蕃大軍攻打恆哥流域,後勤補給是一個難題。而河西走廊則不同,與青藏高原落差相對不大,交通相對便利,加之兩地氣候接近,更適用於吐蕃大軍作戰。

    3.戰略原因:當時的恆哥流域尚處於城邦混戰階段,農業等方面相比於富庶的中原地區較為落後,吐蕃雖佔領過這一地區,但沒有多少實用價值,遂班師回朝。但河西走廊則不同,它扼守了大唐進出西域的咽喉,同時也是大唐戰馬的主要供應地。佔領了河西走廊,就等於斬斷了大唐與西域的聯絡,削弱了唐軍的戰鬥力,進可奪取西域窺伺中原,退可據守青藏。

  • 16 # 世界人文通史

    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在青藏高原上所建立的奴隸制王朝,是唐朝的勁敵之一。7世紀初,吐蕃的首領松贊干布先後征服了青藏高原上的蘇毗、羊同、白蘭羌、党項羌、嘉良夷等部落,使得吐蕃統一了青藏高原,直接與唐朝接壤。之後,吐蕃與唐朝雖然進行過多次聯姻,但最終為了爭奪遼闊的安西地區(新疆),彼此反目成仇。

    唐高宗李治雖然先後徵調薛仁貴、李敬玄遠征青海、討伐吐蕃,但吐蕃聚眾四十萬相抗,又利用唐軍遠道而來、水土不服的劣勢,兩次大敗薛仁貴、李敬玄的軍隊。自此,吐蕃終於成為唐朝的強敵,揭開了與唐朝百年戰爭的序幕。唐時的吐蕃王朝之強,遠非宋元時期的吐蕃諸部可比,史稱為“西戎之盛、未之有也”。

    除了與唐朝作戰外,吐蕃也擴充套件到了南亞恆河流域。8世紀中葉時,吐蕃的赤松德贊即位,他與尼婆羅國(古尼泊爾)一道出兵討伐北印度的摩揭陀國,並將一座吐蕃鐵柱樹立在印度加爾各答,向印度人炫耀戰功。不過,吐蕃的主要戰略依然是針對唐朝作戰,而不是穩定經營恆河流域。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喜馬拉雅山脈是全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方,它的存在使得吐蕃不能全力往南亞擴張。吐蕃要經營恆河流域就要保持青藏高原與恆河流域的物資輸送,必然要常年在高海拔的地區行軍,無論是後勤補給還是軍隊作戰都非常困難。其次,經營恆河流域要耗費巨大的物資和人力,以當時青藏高原的生產力水平而言難以為繼。因此,吐蕃人對恆河流域諸國重在軍事打擊,而沒有長期佔領的意圖。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赤松德贊在位第二年,也就是公元756年,唐朝內部發生安史之亂。唐朝為了平亂,將安西、河朔等地的精兵大量內調,這對吐蕃而言是絕對的進攻戰機。與經營脆弱的恆河流域相比,東方的戰略潛力和富裕程度顯然更具有吸引力。唐高宗總章二年(公元669年)

    於是我們就看到,吐蕃趁安史之亂大舉入侵唐朝,並結納唐朝叛將僕固懷恩作為外援,將唐朝的河西地區攻陷。“自肅宗以來,吐蕃接連入寇,盡陷瓜、伊、西、甘、肅、蘭、鄯、河、岷、廓諸州,隴右之地不復在手”。隨後,吐蕃又用蠶食和包圍的方式吞併了安西和北庭都護府。公元808年,最後一支駐守在西域的唐軍被吐蕃殲滅,唐朝對西域(安西都護府)的控制終結。

    唐憲宗元和15年(公元820年)

    正是在赤松德贊在位時期,吐蕃王朝達到極盛,其疆域西起帕米爾高原,與阿拉伯帝國對峙;南至恆河流域北岸,與北印度諸國對峙;東至甘肅、四川,與唐朝、南詔王國分別對峙;北達天山南脈,與漠北的回鶻汗國對峙。

  • 17 # 切割地球

    其實吐蕃不去進攻恆河流域,與三國時期孫權不北伐徐州而聚焦於荊州是一個道理。我們來看看孫權與呂蒙討論取徐州時呂蒙是怎麼說的:“然地勢陸通,驍騎所騁,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後旬必來爭,雖以七八萬人守之,猶當懷憂。不如取羽,全據長江,形勢益張。”

    呂蒙認為,孫權進攻徐州,是能打下來的,也是好打下來的,但不好守。一旦攻下來了,需要大量的軍隊進行駐防,而徐州與江東又不能連為一體,這部分軍隊無法與本土呼應,相當於多出來的駐防任務。而佔領荊州,這裡能與江東連為一體,駐防成本也小了很多。

    恆河流域之於吐蕃也是一樣。吐蕃在強盛時,以大國之威南征天竺諸國,是容易的。但青藏高院與恆河流域無法連為一體,它們中間相隔著漫長而高絕的喜馬拉雅山脈,吐蕃只能額外駐軍,而且一旦有變也難以救援。如果吐蕃硬要打恆河流域,其結果恐怕會和曹操剛得漢中一樣,剛剛得到便很快失去。攻打河西走廊則不同,這裡能攻更能守,而且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河西走廊是絲綢之路的重要中轉站,軍費的本是賺回來的——這就跟孫權最終偷襲荊州一樣。

  • 18 # 閒言碎語的啊頭木

    縱觀古今,冥冥之中,所有存在於華夏大地(以現今中國版圖來說,哈,也許將來的某一天,北韓、越南、外蒙、菲律賓等受過華夏文明教化的外夷之地)的社會組織(包括現有的以及曾經的)都在一張無形的天網之中,我們的關係剪不斷理還亂,在幾千年的因果輪迴裡,融合、分裂,再融合,在這片文明的大地上,最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無分彼此,這是天命所歸,不可違。而滿清之後的百年動亂,危至亡國滅族,算是中華民族的蛻變之劫,鳳凰浴火才能重生,古往今來,歷次戰亂不都說明重建的社會發展更加進步了嗎。百年前的劫難差點覆滅我大中華,卻也是我們躋身世界民族之林的一次契機,我們抓住了,是的,我們目前成功抓住了。重生的中國,在這個新時代的又一次契機已經到來,往後的世界,若我們依然優秀,世界將無可阻擋的融入我們偉大的華夏文明,如若不然,我們華夏文明延續了幾千年的火種也許就此熄滅,而被世界所融合,不復存在。以上之言,也許有些過於臆想,但這是我作為一個華夏子民對祖國最誠摯的願景。

    此生不悔入華夏,來世還做華人!!!

  • 19 # 天高兮雲淡

    唐朝的王玄策一人滅一國,出使印度被搶劫抓住,逃跑後很生氣,印度問題很嚴重,借了幾千兵反攻印度,佔領了印度。活捉了國王,送給李世民,李世民問印度如何,王玄策說真她媽熱,人們又黑又醜,懶惰骯髒,不適合人類居住,李世民才取消把印度納入版圖的想法,估計吐蕃也這麼想

  • 20 # 藍海悅

    主要是環境問題導致的

    青藏高原屬於高寒氣候,夏天涼爽,冬天寒冷,與河西走廊相差不大。

    恆河平原地處熱帶地區,終年高溫炎熱,夏季多雨溼熱,開發程度低,蚊蟲盛行,容易導致病毒傳播,佔領該地會導致大量人員傷亡。習慣高原生活的吐蕃人根本受不了這種氣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男的天天和你談情說愛,但卻是一毛不拔的傢伙,他是什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