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2
回覆列表
  • 1 # 凹凸花開

    首先《大明王朝1566》很好看,其中被嘉靖皇帝贊為“大明朝神劍”的海瑞可謂是明朝混亂政局中的一股清流。他直言不諱,敢“爭於官,爭於君!”他是一個毫無爭議的清官,但卻不是一個好官。

    海瑞劇照

    清官海瑞

    作為一個清官,海瑞無疑是合格的。在明朝那個眾人皆貪的年代,海瑞能夠堅守本心,出淤泥而不染,的確難能可貴。據史料記載,海瑞生活簡樸,穿布袍、吃粗糧,連吃的菜都是讓老傭人親自去種。只有當老母親過壽時,他才捨得去割二斤肉,連上司浙江總督胡宗憲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在初次步入官場時,他就能夠為民請命。淳安知縣任上,他重新清丈土地,減輕農民負擔,使得逃亡民戶又回到故鄉。

    作為一個地方官吏,他不唯上、不唯權,當嚴嵩黨羽、都御史鄢懋卿出巡兩浙、兩淮鹽政時,一路上威風凜凜,處處吃拿卡要,但到了淳安縣,海瑞卻故意拿簡陋的酒飯招待他,還宣稱縣衙狹小容不下太多車馬。鄢懋卿氣得七竅生煙,卻拿海瑞沒辦法,因為他早就聽說了海瑞的大名。當他出任應天巡撫時,江南的貪官汙吏懼怕海瑞的威名,很多都自行離職。連富商大戶都趕忙把家門口的朱漆招牌換成了黑色。面對有提攜之恩的往日宰輔徐階,海瑞也毫不手軟,逼徐家退出贓銀。同時他平反了很多冤假錯案,替百姓伸張正義。

    海瑞劇照

    而除了為民請命之外,海瑞也沒忘記明朝“文死諫,武死戰”的傳統。眼見嘉靖皇帝整日痴迷道教,飄飄欲仙,不理朝政,海瑞便將家人託付給朋友,在棺材鋪買好了棺材,打算進行“尸諫”。他在《治安疏》中痛罵嘉靖皇帝迷信巫術、奢靡腐化的生活作風,並說:“天下人對你不滿已經很久了!”

    不是好官的海瑞

    海瑞是清官沒錯,但要說他是好官,還有待商榷。他在懲治貪汙腐敗的過程中確實下了很大功夫,但往往是矯枉過正,搞一刀切。如他在出任應天巡撫期間,打擊豪強勢力,推行“一條鞭法”,安撫窮困百姓本是好事,但因為他個人對豪強抱有太大的敵意,所以導致被一些奸民鑽了空子。部分奸民本就好吃懶做,遊手好閒,但看到海瑞打擊豪強地主,便趁機進行誣告,導致很多世家大姓之人被冤枉。

    而在斷案的過程中,他不是抽絲剝繭去查詢真相,而是帶著同情弱者的心態去審案。如處理疑案時,他的斷案原則是:“與其冤屈兄長,寧願冤屈弟弟;與其冤屈叔伯,寧願冤屈侄子;與其冤屈貧民,寧願冤屈富民;與其冤屈愚直,寧願冤屈刁頑。”處理產業糾紛時,他的斷案原則是:“與其冤屈小民,寧願冤屈鄉宦。”也就是說,只要你是有錢人,海瑞在處理案件時便會先入為主的將你判定為嫌疑人或罪犯。就這種判案方式,得有多少人被冤枉?

    海瑞劇照

    而除了這些之外,海瑞在生活上的作風也受人詬病。海瑞一生共娶妻三人,小妾二人。但第一任妻子許氏因只生了兩個女兒,被海瑞休了;第二任妻子潘氏進門不到一個月,被趕出家門;第三任妻子王氏為海瑞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於隆慶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晚去世。海瑞說王氏是病死的,但有傳言說王氏是上吊自殺。

    而在王氏死前十一天,海瑞的小妾韓氏也是上吊自殺。家中妻妾不是被趕走、休掉,就是上吊自殺,可見海瑞的家庭氛圍是存在問題的。而且據明代姚叔祥的小說《見只編》介紹,海瑞僅僅是因女兒從家中男僕手中接過一塊餅,便逼5歲的女兒餓死守節。當然,這個故事的真實性還有待考證,但海瑞的性格明顯是存在問題的。

    海瑞與女兒劇照

    海瑞入仕的過程卻很艱難,因為在考試的過程中寫了批評時政的文章,所以他一直沒有被錄用,直到48歲了才被任命為淳安縣令。而他又不屑於阿諛奉承,所以在朝中也無幫無派,更無政治資源。在偌大的明朝,他就有如孤膽英雄。他每一次的升遷,並非是上司們的賞識,而是高層們彼此鬥爭妥協的結果。由於他為人太剛直,不知變通,所以高拱、張居正等人也不願用他,他就只能在下層打轉。

  • 2 # 逍遙貞觀

    海瑞,字汝賢,號剛峰,海南瓊山人,明朝著名清官。我們從這段來自百科上面的介紹就可以看出海瑞確實很簡單,他是一個以清廉而出名的官員,這是很少見的。

    至於為什麼說海瑞是一個清官而不是一個好官,其實在以前清官就是好官,而好官也是清官。但是在現在卻有不同的解釋,清官也不一定是好官,好官一定是清官。

    海瑞歷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可謂是老而彌堅。但是他卻一直沒有進入中樞,而是在外面奔波。這從很大程度上面就能解釋他的執政水平並不被當時的執政者認可,說明他並不算是一個能臣。

    好官的定義其實很泛泛,但是總結起來卻也很簡單的幾句話減輕徭役、改革吏治、明斷訟案、革除弊習、整頓學風、興利除害。

    但是海瑞在這方面卻並沒有多少的建樹,而且有些事情還做的相當違背當時的情況。在其就認應天巡撫的時候推行一條鞭法,在對待契約問題上,其不顧明代法律規定與當時的國情,要求爭議的解決必須以書面契約為依據。要知道當時能認識字的人都很少,更不用說可以出具契約的人了。對於很多下層人民來講交易一次就要用到書面契約,這簡直就是在為難他們。而如果聘請人寫,那麼交易數額比較大還是可以的,但是交易數額比較小的話根本就是在浪費錢。

    還有就是海瑞對於那些疑案,他不是慎重調查,而是“與其冤屈兄長,寧願冤屈弟弟;與其冤屈叔伯,寧願冤屈侄子;與其冤屈貧民,寧願冤屈富民;與其冤屈愚直,寧願冤屈刁頑”。

    在爭產業的案件中,“與其冤屈小民,寧願冤屈鄉宦”;在爭言貌的案件中,“與其冤屈鄉宦,寧願冤屈小民”。這樣一刀切的判案方式簡直就是在公然挑戰律法,在現代是要被瀆職查辦的。

    從上面的幾個事例中我們就可以看到海瑞只能是一個清官,他不可能成為一個好官。

  • 3 # 莫言19750715

    清官不等於好官。清官是為官者個人操守,不貪即可。好官善於施政,是能吏幹吏,敢於任事,勇於擔當,能把事做好,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一個碌碌無為的清官,於國與民不但沒有好處,反而有害。清官如果“剛愎自用,積極亂作為,後果不堪設想。

    歷史上海瑞是清官不假,但其為官有政德而無政績,按照一己之見,迂腐固執,不考慮實際情況,亂作為。在斷案方面,海瑞不能明察秋毫。對於那些疑案,他不慎重調查,而是“凡訟之可疑者,與其冤屈兄長,寧願冤屈弟弟;與其冤屈叔伯,寧願冤屈侄子;與其冤屈貧民,寧願冤屈富民;與其冤屈愚直,寧願冤屈刁頑”。如此,海瑞不是好官,而是個昏官,這樣斷案,有多少冤案,大家可以想像一下。

  • 4 # 胡亂看一點歷史東西

    海瑞(1514年1月22日-1587年11月13日),字汝賢,號剛峰,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參加鄉試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諭,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汙吏,深得民心。歷任州判官、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御史等職。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汙吏,禁止徇私受賄,並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汙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

    萬曆十五年(1587年),海瑞病死於南京官邸。獲贈太子太保,諡號忠介。海瑞死後,關於他的傳說故事,民間廣為流傳。

    公元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大明皇帝朱厚熜被海瑞給臭罵了一頓。

    海瑞不是當面罵的,他當時正在戶部任當主事的小官,沒資格見到皇帝,他只能把所有的怒懟和怨氣都寫在奏疏裡。

    這份奏疏的大意是說:皇上,您登基之初還算幹過一些好事,可是現在,不管百姓、不理朝政、遠離太子、不務國事,越混越不像話了。您修道不就想長生不老嗎?可當年給您修道的那些個道士不都死了嗎?他們都死了,您覺得您能長生不老嗎?連長生不老這麼荒唐的事您也相信您傻缺嗎?您不是一向自認為看人很準嗎?嚴嵩後來不就被證明是個奸臣,您不是還把他的屍首從棺材裡挖出來過嗎?奸臣您也信任,您不是傻缺誰是傻缺?

    最難聽的是這兩句:“嘉靖者,言家家皆淨而無財用也。”所謂嘉靖,就是家家淨的意思,有了您做皇帝,老百姓都成了窮光蛋了。“天下人不直陛下久矣。”天底下的人早就看您不順眼了。

    整個奏疏裡,將當朝皇帝從品性到能力,批貶得一無是處。

    嘉靖讀罷自然是龍顏大怒,他把上疏狠狠地摔在地上,對身邊人大喊:“快抓住他,別叫他跑了。”站在一旁的宦官黃錦聽說過海瑞的事蹟,也佩服他的為人,他壓低聲音小心翼翼地說:“海瑞是個死腦筋,聽說他上疏時就自知免不了一死,早已買好了棺材,訣別了家人,在朝候聽處置,所以陛下放心,他絕對不會逃跑的。”

    聽完黃錦的話,嘉靖命人撿起奏疏,又連讀三遍,字跡依舊斑駁蒼勁,字裡行間仍是恨罵激烈,可他此時的心情卻平復了很多,他嘆息道:“這倒是個忠臣,可與比干相比,但我不是紂王啊!”

    接下來的日子,海瑞一直被關在牢房裡。當年嘉靖處理嚴世蕃乾淨利落、絕不留情,而今他對海瑞卻下不了手了。嘉靖修道,修的不是莊子“恬淡寧靜、虛無無為”的道學,卻是“長生不老、獨裁萬世”的道教。道學講究無為而治,不敢為天下先,嘉靖看似無為,實則乾坤獨攬、予取予奪。世人都說他是昏君,其實他並不是那麼“昏”,誰奸誰忠他還分得清楚,奸臣善於迎合,相處起來總讓人心情愉悅,忠臣心中只有君道臣職和萬世治安,不得不語出針砭,說出來的話自然沒那麼好聽。這個海瑞更是忠臣中的忠臣,他要以生命為代價,用自殺式的諫言摒除皇帝的懶聵,挽救江河日下的大明王朝。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可道理歸道理,這些天嘉靖反反覆覆讀著奏疏,還是時常感到憤怒,他說海瑞是“那個咒罵我的畜物”,心情不好時就拿宮女出氣,被責打的宮女都在背後偷偷地說:“他自己被海瑞罵了,就找咱們出氣。”

    經過這場風波,海瑞宛然成了大明王朝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上的道德楷模,史書上寫:“直聲震天下,上自九天,下及薄海內外,無不知有海主事。”而他這個罵皇帝的《治安疏》因為主旨為“直言天下第一事”,故又稱為《直言天下第一疏》。

    兩個多月後,海瑞被提牢主事從獄籠領到一處單獨的小房間,房間的餐桌上擺滿了酒菜。海瑞以為這就是他的斷頭飯,反正後事已準備妥當,也沒什麼好悲忌的,於是舉箸端杯大吃起來。等吃好喝好之後,提牢主事告訴他:“皇上今天駕崩了,先生您要出獄了,而且還會得到重用。” 《明史》記載,海瑞聽聞此語後,“即大慟,盡嘔出所飲食,隕絕於地,終夜哭聲不絕。”他非常悲痛,吃的東西全都吐了出來,昏倒在地,後來整整一夜哭聲不絕。

    從他的反應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罵嘉靖並非因為私人恩怨,而是出於公眾原因,他忠君愛民,血液裡流淌著對王朝的強烈感情和使命擔當,為了感情和擔當,他可以坦然地面對自己的生死,可是他無法坦然面對嘉靖的離世。有人說,海瑞為陽之極,嘉靖為陰之極,二人相遇才可制衡。如今嘉靖一死,他便喪失了希望和寄託。

    (二)張居正死後,萬曆啟用海瑞

    海瑞在新皇帝隆慶即位當天就被釋放,還官復原職。在內閣首輔徐階的舉薦下,海瑞一年三次提升,坐到了大理寺左丞的位子。兩年之後,他做到了應天巡撫。這時候徐階退休回家,成了海瑞管轄下的一位鄉紳。

    這一時期,勒令富戶退田,成了海瑞的重點工作,而霸佔田產最多的富戶,恰是徐階。徐階對海瑞不僅有提攜之恩,更有救命之恩,當年他罵皇帝被繫獄中,刑部主張判處絞刑,是徐階將此事壓置了。可恩情是恩情,海瑞覺得公事就得公辦,他逼著徐階退田,不留情面。徐階被惹惱了,他雖已退位,可虎老餘威在,只需略施手段,海瑞就被調往南京總督糧儲了。秉性耿直的海瑞一氣之下罷官了,罷官前,他發了句很有名的牢騷:“這等世界,做得成甚事業!”

    他回了海南老家,一走就是15年。曾經波譎雲詭的朝廷紛爭,和鴻運壯志的理想抱負,於他已是過眼雲煙。

    張居正做了首輔,卻一直不肯用海瑞,他對海瑞的評價是:這個人有肝膽有志氣,卻缺乏處理複雜事件的能力。等到張居正去世後,萬曆皇帝突然想起了海瑞這位道德楷模,要知道,用不用道德楷模那是衡量一個皇帝究竟是昏君還是明君的重要標誌啊!為了彰顯自己的英明,萬曆親自下旨啟用海瑞為南京督察院右僉都御史,三個月之後,躍升為南京吏部右侍郎。這一年海瑞已經72歲,離他去世只有不到兩年的時間。

    萬曆皇帝曾經對海瑞有個批示,大致是說這個人做實際工作不太適合,用來做表率還是不錯的。海瑞看到這則硃批非常傷心,他不願做個有位無實的空架子,他畢生精神之所寄,就在於按照往聖先賢的訓示,以全部精力為國盡忠,為百姓服務。後來,他一連7次向萬曆遞交辭呈,但每次都為御批所不準,最終鬱鬱寡歡地死在了任上。臨終前,他叫來僕人,讓他們將兵部多算的7錢柴金退了回去。清廉之名,他要恪守到底。

    萬曆十五年(1587),海瑞死了,北京負責人事的官員鬆了一口氣,他們再也不用為這位聲名遠播的大人物去操心安排了。他死的時候,身邊只有舊衣幾件、銀子8兩,這些遺產辦喪事是遠遠不夠的,最後他的棺材錢還是同僚們捐助的。

    (三)他是診斷能手,不是治病妙手

    明朝官員的工資是歷朝歷代中最低的。海瑞早年當縣令時,每月的收入只有七八石大米,摺合成現在的人民幣不過一千元出頭,可就這麼點錢還不能每月足額髮放。

    他不光自己廉潔守法,對下屬也是嚴格要求。在浙江淳安當縣令時,他把下屬的各類津貼全都取消了,嚴禁收受好處費。但同時海瑞也給下屬們指明瞭出路:“我知道,你們的收入確實不夠養活一家人,這樣吧,反正平時衙門裡的事情不多,大家工作完成了可以提前下班,打點小工或做點買賣以貼補家用。”海瑞以身作則,在家屬院附近的空地上整了塊菜田,閒暇時種蔬菜以自給自足,省下了一筆開銷。

    他晚年擔任南京吏部右侍郎上任不久,就有商家送來300多張應票,求海大人主持公道,應票其實就是官員給商家打的白條,理論上等政府有錢了要兌現的,但實際上,他們從沒兌現過,不僅不兌現,還經常找機會沒收應票,這已算是明目張膽地搶劫了。經過調查,海瑞發現,各級政府開出的應票,所涉及到的款額遠超他的想象。官員如虎狼,百姓似肥肉。這是他為官多年想改變卻始終無法改變的痛點。

    海瑞在去世前一年,給萬曆皇帝寫了一份奏疏,說:陛下也算勵精圖治,可國家還是沒治理好,根本原因就在於對官吏的刑罰太輕了。他提出了問題,也給出瞭解決辦法,那就是,恢復開國皇帝朱元璋定下的規矩,枉法八十貫處以絞刑,對貪官實行剝皮實草的酷刑。

    “以身為障,回既倒之狂瀾;以身為標,開復古之門路。”是他終身奮鬥的目標。“除積弊於相安,復祖宗之成法,不循常,不變舊。”是他矢志不渝的堅持。他的這份執著,讓我想起了孔子,當年孔子游歷各國,窮其一生,目的不過是為了恢復周禮,“悠悠萬事,唯此為大,克己復禮”。然而周禮已與時代精神不相適應,孔子夙願未能如願。歷史總是向前發展的,海瑞企望回到過去自然也是徒勞。

    他覺得現實黑暗,就是因為大家都不再守祖制,他認為皇帝就要像朱元璋一樣大權獨攬,對官僚集團嚴刑峻法,他不明白,王朝開創之初,官僚集團不過是個新生雛兒,皇帝能夠一手掌控,然而隨著王朝不斷髮展,官僚集團也在不斷壯大,獨立性越來越強,皇帝可以嚴懲這個集團中的成員,卻無法改變其運轉模式和獨立性質。

    海瑞是診斷的能手,卻不是治病的妙手。他恨透了黑暗的官場,卻摸不清歷史的脈搏。

    (四)有功德心,何處不是修行

    在海瑞的官場生涯中,做過的最大一項工程是疏通淞江口、白茆河。當年他每日乘舟往來於河上,帶著鐵鍁簸箕親自上陣,監督施工。只花了幾個月的工夫,疏通工程就完成了。有人誇讚這項工程為萬世之功。但顧炎武后來在書中記載,曾有縣令抱怨,說海大人的工程花了4萬多兩銀子,不到3年,河又堵了。

    所以後來有人說,這個工程就是海瑞一生的縮影,他辛苦拮据一生,卻沒有給明朝帶來什麼實質性的改變。明代思想家李贄評價他:“先生如晚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充棟樑。”他的操行可以傲視霜雪,可他性格愚直而不通世故,無法在矛盾紛繁的社會中建立功業,所以註定做不了國之棟樑。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兒》裡,寫海瑞時引用了《圍城》裡的一句話:“你是一個好人,然而全無用處。”

    好卻無用,這是後人普遍對海瑞的印象。海瑞深受王陽明心學影響,為自己制定了極高的道德和為政標準:“不怕死、不愛錢、不立黨”,甚至連個人榮辱都不在乎,他嚴於律己,恪守朝廷法令與封建道德規範,不畏權勢,敢於為民請命,積極革弊興利。他做了那個體制內的獨行者、悲愴的俠客,以一人之力對抗官場潛規則,肩負為民請命,劍指貪汙腐敗。可是最終官員依舊是虎狼,百姓依然是肥肉,他無力也無能改變什麼。所以從實用主義的眼光看,這樣的結局對一個真心想要為朝廷和百姓做事的人來說,真是大悲。

    可是,孔子周遊列國,至死未能恢復周禮,老子一生崇尚無為,生前不打算留下隻字片語,然而他的《道德經》卻彪炳千古,成為僅次於《聖經》的瑰寶之作。他們的人生到底算無用還是有用呢?其實,無用之人,有時往往才有大用。用世俗的眼光看,孔子和老子都算是那個時代的失敗者,但他們最終都跳脫出了所處的時代,用行動和思想影響了千秋萬代。明知可為而為之,未必會成功。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未必就會失敗。

    海瑞去世後,南京人民奔走相告,出喪那天,不少店鋪自發停止營業以示哀悼,普通民眾紛紛前往參加送葬,送喪之人白衣白冠,哀聲不絕於道,延綿逶迤的隊伍竟長達100多里。朝廷也順應民意,追贈他為“太子太保”,諡號“忠介”。後世人們還將海瑞封為門神,他的畫像被張貼在家家戶戶的房門上,這個曾存活於俗世間的凡人,一躍成為了百姓心裡的神,用他不死的精神,保佑著千秋萬代。

    想起王安石寫過一首詩:知世如夢無所求,無所求心普空寂。還似夢中隨夢境,成就河沙夢功德。人生如夢本無所求,一念不起清淨空寂,然而即便如此,修行功德又何嘗不是夢中之事呢?換句話說,即便人生若夢,只要有功德之心,何處不是修行。

    成敗得失,公道人心,何懼千秋之言。修行不輟,如聖賢,如海瑞。

  • 5 # 武子傑222

    最近,重播的《大明王朝1566》火了,其中被嘉靖皇帝贊為“大明朝神劍”的海瑞可謂是明朝混亂政局中的一股清流。他直言不諱,敢“爭於官,爭於君!”他是一個毫無爭議的清官,但卻不是一個好官。

    他想以一己之力扶大廈之將傾,但是在整個朝局混亂的嘉靖後期已是不可能的了。他以為給嘉靖帝上書一篇《治安疏》,冒死諫言,就可以讓數十年不問朝政,只求長身不老的皇帝幡然醒悟,勵精圖治。他直接指出“天下人不直君久矣”,更以堯舜禹,湯文武等明君作比諷刺嘉靖皇帝只顧求仙修道,不問朝政!果不其然,雖然最後嘉靖帝沒有處死他,卻一直將他羈押大牢,直到穆宗即位才獲大赦。跟上面的皇帝說不通,他先從身邊入手。他意圖力挽狂瀾,從身邊做起,改變社會頹風。他開始銳意改革,先後頒佈《督撫條約》等改革條例,將百姓被兼併的田地還給農民。斥黜貪墨,搏擊豪強,釐清宿弊。為國為民赤誠之心昭昭可見,但是他忘了封建時期歷朝歷代的改革從來沒有能擺脫地主階級支援進行的。王安石改革失敗的最重要一點原因就是他妄想只靠發動上層官僚進行。而海瑞更糟,他連上層官僚支援都沒有。上不可行,下不可效。海瑞就像青萍之末想在狂風翻卷中站穩一樣,實在是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果不其然他招致了鄉紳權貴的瘋狂反擊。於是奏疏一道接一道被送往北京。而京城的官員正愁沒有藉口收拾他,於是順水推舟就按了個“擾亂綱紀以致百姓怨聲載道”的罪名。明朝就是這樣,在法律上找不出罪名,就只好求助於道德。祖宗的道德法則往這一擺,剛被起用的海瑞就只好又被推出政治權力的圈子,關進了理想的牢籠,直到死去。海瑞最大的錯誤就是過於理想主義,固守書上“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教條。外圓內方才能在波雲詭譎的官場立足。先謀身,而後方能謀國!海瑞不懂這些,他的眼裡容不得一點點沙子,所以他只能被百姓敬佩,卻不能為百姓謀實在福利。他是清官,卻不是好官

  • 6 # 燃糠夜讀

    海瑞(1514年1月22日-1587年11月13日),字汝賢,號剛峰,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

    首先清官並不代表一定是好官,貪官也不一定說是不好的官。一個官員的好壞,並不是由是否貪汙來決定,最主要的看是否為人民辦事。舉個例子:

    某村在偏遠地區,道路非常崎嶇,影響了該地區的發展。而如果修理這山路使其可以正常通車,需要大約500萬元,這時有兩個官員接受任命來此地做父母官。①第一個清官,一個無為的官員,他不收賄賂,不貪汙,但是他也不辦事,奉行多做多錯,少做少錯原理。②第二個貪官,他有能力,500萬的修理資金被他貪汙了100萬,但是他用剩下的400萬,為這個山村修出了一條致富的路。

    這兩個官員你會選擇哪個,一個清官無為,一個貪官有能力。如果讓我選,我肯定選擇貪官,貪汙一點又如何,能幫我們辦好事才是真。

    當然一個清官又有能力肯定是 最好的,但是我想說的一個官是否好壞,不能用是否是清官來衡量。

    海瑞他是清官,但是在位期間沒有多少建樹,沒有為百姓做一定的貢獻,真心不能說他是好官。

  • 7 # 大胖觀史

    海瑞,一位歷時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的老臣,歷史上有名的清官,民間戲曲更是稱之為“海青天”,確實是史書稱得上的清官楷模,但為何有人說其不是好官呢?

    首先,作為一個剛正不阿,內心充滿著忠君愛國、愛民的價值觀,在底層老百姓眼裡,海瑞確實是難得以求的父母官,為官清廉、不盤剝壓榨百姓、能夠造福一方,從這一方面來講,確實是位好官。

    從統治階級的角度來講,這種官不能用於做實事。因為水至清則無魚,做事需要大大小小一批人,而這期間也有其做事的規則,如果一批做事的人裡面有一個海瑞這樣的官員,那結果必然他大家躲的遠遠的,這就是所謂清官可敬,但重點是更讓人畏。

    自古以來,清官如鳳毛菱角,我覺得這並不一定就是褒義的形容。儒家的本質是中庸,且貫穿著整個封建王朝,似海瑞這般極端的形象,用來打擊貪腐尚需謹慎,可能積極的作用就是樹立一個典範,告訴世人,這就是清官!

  • 8 # 披襟當風

    海瑞是清官,這是肯定的。好官的話那沒辦法,當時的風氣不好,他的行為得到的支援少,尤其得到的富人支援更少,但是他死後很多老百姓哭祭他,那他應該是讓很多窮苦老百姓得到好處的,只是這些窮苦老百姓也沒有本事為他述寫什麼史料,反倒是由著那些當道把權的富貴者抹黑海瑞。

    比如說今天一些官員,那些奸商都說他不行,都恨死他了,還有輿論界那些收錢辦事的,也非常討厭他,那可能後人所看到的評論就認為他不是好官,實際上他在任期間大部分老百姓受益很大,他也頂壓力做了不少實事。關鍵是風氣比較好,民心向上,這個氛圍裡面教育比較好,正能量比較多,即便當時的政務有能力不及、做不到的地方,但是方向正確,總會達到,這個是長期穩定的基礎,不然求一時的成就而敗壞了風氣,將來做什麼事情只能越來越難。清官還容易被上司給穿小鞋收拾了,畢竟一般人是很難抵住誘惑守住清貧的,清官會是大部分人的眼中釘、肉中刺,也就很容易被官場抹黑,被官方定出不良之調。上面要汙衊一個人是很容易的,袁崇煥這麼一個英雄,都曾被不明真相的老百姓當做奸臣,大家細品吧。

  • 9 # 唯一的知新

    海瑞固然是以清正廉潔而聞名於世,但是與此同時,他也以古怪孤僻而著名。

    雙面的青天

    當海瑞死去時,百姓為他痛哭流涕,不過也有人興高采烈,許多士人都紛紛慶幸這個“偏執”、“瘋癲”、“愛管閒事”的南海狂人終於死去。然而,就是在罵他的人中,也有人暗暗佩服他,例如當時的大地主何良俊,與海瑞勢不兩立,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認海瑞是“錚錚一漢子”。海瑞作為清官,似乎已經蓋棺定論,但是看看有關史料的記載,卻又能發現一些海瑞不為人知的事情。比如,他性喜易妻納妾,引起了當時不少士人的批評與不滿。據說海瑞罷官在家的十幾年中,曾經九次娶妻,並且毫無理由地更換正妻。所以有人批評他說“此老大概好異,做事多不近人情”。

    在海瑞的一生中,確實有多次頻繁娶妻納妾的記錄,先後被他收為妻妾的就有王氏、潘氏、許氏、丘氏、韓氏等人。他在六十多歲的時候還娶了兩個年輕貌美的小妾,以至於引起妻妾不和,造成了二人同日自縊的家庭悲劇。他休妻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往往只是因為一語不和,或是一事之失,就會毫不留情地把妻子趕出家門。像他的妻子潘氏、許氏二人,被休回家,卻竟然不知自己為何原因被休。

    餓死女兒

    又有記載說他為人殘忍冷酷,活活餓死自己的幼女。這件事是說,海瑞有一個五歲大的女兒,有一天她肚子餓了,正拿著童僕給的東西吃,不巧正好被海瑞撞見了,海瑞就厲聲責問她食物從何而來,女兒回答說是童僕給的,海瑞就發怒了,責怪女兒不應該接受別人給的東西,辱沒了自己的身份地位。並且命令女兒,只有把自己餓死,才能證明她不愧是海瑞的女兒。

    小女孩兒真的拒絕了家人送來的食物,一連餓了七天,活活把自己餓死了,而這時候的海瑞仍是無動於衷。試問一個五歲大的孩子,肚子餓了找東西吃,接受了童僕送來的吃食,又有什麼不可以的呢?自己的孩子被餓七天喪命,作父親的海瑞竟然無動於衷,這實在是有些太過於不近人情了。難怪明代有的人說,海瑞儘管娶了這麼多妻子,卻沒有生下一個兒子,只有這一個女兒,又被他餓死了,也許這正是天道的報應吧!他的一生,基本上沒有過正常的家庭生活,臨死時身邊一個親人也沒有,孤孤單單地離開了人世,這不能不說是因為他異於常人的個性原因造成的吧?

    人非完人

    再如,海瑞要求別人行事不要鋪張,而自己出行卻又講究排場,又極為喜歡以聖人自居,很容易就讓人產生反感。還有,海瑞在處理案件時剛愎自用,只是按照自己的感覺斷案,而往往不管事實真相如何。雖然大多數時候他偏向普通老百姓是正確的,但是也不乏被刁民欺騙利用之事。

    不可否認,海瑞在執法時是鐵面無私的,可是行事卻又太過迂腐刻板。戶部司農何以尚是海瑞的好朋友,曾經因為替海瑞說話而受過重刑,兩人因此結成莫逆之交。可是海瑞復出就任南京吏部右侍郎時,何以尚以下屬的身份去見海瑞,他卻擺起了上官的架子,自己高坐在主位上,而讓何以尚坐在角落裡。何以尚非常生氣,他說,若是單以官位來講,這也沒什麼。但是,兩人是好友,難道海瑞就不能以客人之禮待他嗎?海瑞對他的抗議仍然不發一言,還是一副冷硬的面孔,不加理睬,最後兩人不歡而散。這件事傳到京城中,大家也都對海瑞十分不滿,認為他寡情少義,恩將仇報。這雖是一件小事,卻也不難看出海瑞的行事為人尚有待議之處。

    這些材料是否屬實,許多人都曾經提出過懷疑。海瑞剛正不阿,敢說敢幹,這是不容爭辯的事實。但是,他不大講究工作方法,有時操之過急,有時又不切實際,當時得罪了不少人,受到許多攻擊和詆譭,連著名的政治家張居正也因為擔心他說話太直易壞事,而把他閒置起來,坐了十幾年的冷板凳。其實,這些事情若是真實的,到也並非全無道理。那只是因為海瑞過於剛直、寧折不彎的性格造成的,他待己以苛,同樣也待人以苛,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和他能一樣成為道德的典範,成為倫理的聖人,而不管別人的想法如何,是否能夠作得到。他並不認為這樣做有過火之嫌,他堅信著“矯枉必須過直”,否則就不能矯正不良風氣。這樣一來,他的一切行為都有了一個合理的解釋。

    詳情

    該連結由問題回答方推薦

    搶首贊1

    暴雪【爐石傳說】拉斯塔哈的大亂鬥來襲,預購送英雄

    爐石“鳳凰年”正式開啟,6年來首個全新職業「惡魔獵手」震撼登場,首個擴充套件包"外域的灰燼"預購開啟,另酒館戰棋更新,全新亂鬥模式等諸多全新內容即將登場!

    網易(杭州)網路有限..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明朝的大清官海瑞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海瑞(1514-1587),廣東瓊山人,即現在的海南島,字汝賢,號剛峰.他取此號的意思是一切以剛為主,要終生剛直不阿.因此人們尊稱為剛峰先生.海瑞是明朝嘉靖時期的著名清官,由於敢於直言進諫,懲惡揚善,一心為民謀利,被人民敬為海青天、南包公,其英名流傳至今.海瑞雖然出生於官僚家庭,但童年時期的家境並不殷實,在他僅四歲時父親不幸病逝,他和母親相依為命,生活異常清苦.母親很剛強,勤儉持家,教子有方,\"苦針裁,營衣食,節費用,督瑞學\".在她的親自督導下,海瑞自幼即誦讀《大學》、《中庸》等書,加上母親為他所請的良師指點及嚴格要求,海瑞得到了良好的家教與文化教育,這使海瑞很早就有了報國愛民的思想.明朝隆慶三年,即公元1569年,海瑞升任右僉都御史、欽差總督糧道巡撫應天十府,即現在長江下游兩岸,包括南京、蘇州、常州等地,是個非常富庶的地方.但海瑞到任後卻發現,人民在重賦和惡吏貪官的壓迫下生活極為困苦.如果趕上當年發生澇災,直到冬至的時候,還有一半田地被淹在水裡.糧價飛漲,百姓不去討飯就會餓死.於是,海瑞決定將治水與救災一起解決,既為當前又為將來謀利.後來,終於弄清受災原因是由於連線太湖通海的吳凇江淤塞所致,海瑞便召集饑民,趁冬閒季節開工,疏浚吳凇江及其支流.又經上書請求,將應該上交的糧食留下一些解決災民吃飯問題.這樣就調動了百姓的積極性,工程很快完成,當地的百姓都很感激海瑞.為了維護農民的利益,海瑞進一步懲罰惡霸,歸還被強奪的土地.但對自己有恩的徐階在當地佔有的土地最多.徐階怕一點不退也不行,於是就象徵性地退了一些.海瑞則寫信勸他應該作出表率,多退一些田,同時勸說自己的兒子也改正錯誤.許多京官紛紛為已經告老還鄉的徐階說情,但海瑞還是聯合一些官員,迫使徐階退了二分之一的田地.海瑞依照法律將徐階兩個違法的兒子充了軍.其他地主們見此情景,趕忙將多佔的田依數退還.海瑞還在賦稅方面減輕了人民負擔.當時江南的賦稅很混亂,有田的地主往往不納或少納,地少的農民卻要負擔很重的賦稅,其實,加重的部分都是替地主所交的,由地方官平攤到每個百姓頭上.這無疑加重了人民的負擔.海瑞組織人清查土地,簡化賦稅制度,減輕百姓負擔,地主階級聯合誣告他,說他支援倭寇,不久,海瑞被罷了官.海瑞擔任應天巡撫時,不但愛民撫民,還為民除害謀利,但他自己卻生活得很儉樸清苦.所到之處不許鼓樂迎送,也不住豪華的住宅.地方上為迎接他大擺宴席,他卻規定物價高的地方每頓飯不能超過三錢銀子,物價低的地方不超過二錢銀子.他一生很多時間閒居家中,只靠祖上留下的一點土地過活.他沒有置買田產,只在母親去世後靠別人幫助買了一塊墳地,將母親安葬了.海瑞去世前幾天,還退還了兵部多送來的七錢銀子.他的妻子、兒子早已去世,喪事由別人料理,他的遺物只有八兩銀子,一匹粗布和幾套舊衣服.靠同僚的幫助,他的靈柩才得以運回故鄉.船在江上行駛時,兩岸的百姓自動穿孝來哭送他,店鋪也停了業,送行的隊伍長達百里.如今,在人民心中,海瑞成了正義的象徵,各地共有十幾種地方戲在傳唱著他的故事.

    在嚴嵩掌權的時候,朝野上下誰都讓他幾分。可是浙江淳安縣的一個小小的知縣卻能秉公執法,為百姓做主,特別是對嚴嵩在下面的同黨,毫不留情。 這人叫海瑞,是廣東瓊山人,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家境十分貧寒,母親辛辛苦苦把他撫養成人,供他讀書。海瑞考中舉人以後,當過縣裡的學堂教諭,不久被朝廷調任浙江淳安知縣。 過去,那些縣官多為貪贓枉法的傢伙,審判案件時,誰賄賂錢財多,誰就有理,所以定案多數是不公正的。海瑞來到淳安以後,把過去所有積案,都拿過來認真審理,再難辦的案件,他都要查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然後再給個公正的判決。他從不因懼怕權貴而虧待百姓,老百姓都說:“淳安來了個‘包青天’,真是百姓之福啊!” 浙江總督胡宗憲是嚴嵩在浙江最大的同黨,由於有嚴嵩給他撐腰,他誰都不怕,在地方上魚肉百姓,敲詐勒索,哪個要是招惹了他,那就要遭難。海瑞恨透了胡宗憲和那些仗勢欺人的權貴們。 有一次,胡宗憲的兒子到處尋歡作樂,帶著一幫人經過淳安,住在縣衙的官驛裡。要是過去那些縣官,見總督大人的公子住在官驛,那是抬舉本縣,一定是山珍海味、請客送禮。可是海瑞卻不買這個賬,他一來淳安,就立下一個規矩,不管是哪裡來的達官貴人,一律看作常客,不搞特殊招待。 胡公子按照他平常到其他縣裡前呼後擁、引為上賓的習慣,正等待縣太爺來款待他,誰知一看驛吏送上來的竟是普通飯菜,縣太爺也沒照面。他認為海瑞瞧不起他,一惱火,呼啦一下把飯桌子給掀翻了,還命令隨從把送飯的驛吏綁起來,倒吊在屋樑上,狠打一頓。 官驛裡的差役趕緊把這個情況向海瑞報告,海瑞對胡宗憲兒子的所作所為早有耳聞,很討厭這個傢伙。現在他竟敢到本縣來指手畫腳,還吊打驛吏,心裡就在盤算,何不用計懲治他一番。聽了差役的報告,海瑞並沒有感到震驚,對左右說:“總督大人為官是清廉的,他早就吩咐過我們,對過往官吏,招待從簡,不得鋪張浪費。他對他的孩子們的教育也是很嚴格的,現在來的這個花花公子,哪裡像是總督大人的公子,他一定不是好人,是個招搖撞騙的冒牌貨。” 說完,命令左右帶了一隊差役同他一道,把胡宗憲兒子及隨從一起抓到縣衙來升堂審訊。那個胡公子仗著自己是總督胡宗憲的兒子,以為誰也不敢把他怎麼樣,在大堂上吼叫起來:“我是總督的兒子,你這狗官,還不快放了我,否則,小心你那烏紗帽!” 海瑞忽然站了起來,指著胡公子說:“你膽敢冒充胡總督的公子,給我打!”教訓他一頓之後,還搜出1000多兩銀子,全部被沒收充公,最後海瑞把他趕出淳安縣境。 胡公子回到杭州就向父親哭訴海瑞責罰他的經過,這時海瑞寫給總督的報告也送到了,說有一小人冒充胡公子,到淳安招搖撞騙,竟敢吊打我官驛驛吏,我們對他進行了應有的處罰。胡宗憲看報告中並沒涉及自己,儘管兒子吃了大虧,但也不好追究海瑞,如果把事情鬧出去,人家戳自己的脊樑骨,那就太丟面子了,就認吃這個啞巴虧吧。 這件事就這樣過去了。過了一陣子,朝廷又派出個欽差大臣御史鄢懋卿到浙江視察。這鄢懋卿也投靠了嚴嵩,做了嚴嵩的乾兒子,依仗幹老子權勢,到處敲詐,行為惡劣。他到哪裡,地方官都要“孝敬”他一大筆錢財,否則,他就想著法子整人家,地方官只要聽說鄢懋卿來了,沒有哪個不犯愁的。不見他,要是怪罪下來,怕擔待不起;見了他,就要送他大筆錢財,這錢又不容易湊。但是鄢懋卿還偏偏喜歡裝作一個清官,這次到浙江視察,預先已通知各州縣,說他一向生活儉樸,招待不得鋪張。 海瑞接到了鄢懋卿要到淳安的通知,趁他還沒到淳安的時候,就提前寫了封信派人送給鄢懋卿,信裡說:“我們接到大人要到本縣來的通知,要我們招待從簡,但據說大人在其他地方都是花天酒地、大擺筵席,我們如果按照通知要求的辦,就怕怠慢了大人;如果同其他地方一樣鋪張,又怕違背了大人的意思。請問大人:我們到底應該怎麼辦才好?” 鄢懋卿看過海瑞的信,氣得直咬牙,恨不得把海瑞抓來一口吞掉。但是海瑞不懼權貴、鐵面無私的性格,他也早有耳聞,又聽說胡宗憲的兒子剛在海瑞那裡吃了個大悶虧,他也有點懼怕了,就改變了主意,不去淳安了。 鄢懋卿當時雖然沒能把海瑞怎麼樣,卻對海瑞一直懷恨在心。他回到京城以後,叫他的同黨在明世宗跟前告了海瑞一個惡狀,說海瑞身為朝廷命官,卻藐視朝廷,結果海瑞的淳安縣令被革職了。 嚴嵩被革職後,因鄢懋卿是嚴嵩的同黨,他也被治罪充軍。海瑞被重新起用,不久,又被調到京城做官。 海瑞到了京城,對皇帝昏庸、朝廷腐敗的現象更是屢見不鮮。那時候,明世宗已有20多年沒有上朝了,整天在宮裡同道士們乩仙求神,煉長生不老“金丹”藥,大臣們誰也不敢說皇帝半個“不”字。海瑞雖然官職不大,但他憑著一身正氣,大膽地給明世宗寫了一道奏章,勸他重理朝綱,並把朝廷上下形形色色的腐敗現象和造成腐敗的原因揭露出來。海瑞在奏章中寫道:“朝綱不正,吏貪官橫,民不聊生,水深火熱,天下百姓,怨聲載道,不滿陛下,望能醒悟,治理天下,重振明威。” 海瑞剛直,做事從不後悔。他料定這樣做,一定會觸怒皇上,降他死罪。他在回家的路上,就順便買了口棺材帶著,到家後他的妻子兒女一看,都感到納悶,海瑞把這件事一說,妻兒們都嚇呆了。 他把妻子兒女都安排逃往外地,自己則在家等著,準備被逮處死。 海瑞的這道奏章,果然在朝廷上下掀起一場軒然大波。許多大臣為海瑞捏著一把汗。明世宗氣得把奏章扔到地上,喝令左右:“快把海瑞拿下,別讓他跑了!”一個宦官說:“他這個書呆子,知道自己觸怒聖顏是犯了死罪,已經自己安排後事去了,不會跑的。” 海瑞被抓了起來,嚴刑拷打以後,被打入了大牢。過了好多年,明世宗死了,明穆宗朱載垕即位,這才把海瑞釋放了。

  • 10 # 屋頂上的流雲

    海瑞是我國明朝萬曆年間的著名清官,為人剛正不啊,安貧樂道,一心為民,是當時老百姓崇拜的偶像,也是被人遺棄的榜樣,沒人按照他的榜樣辦事。

    但是海瑞充分重視法律的作用,又重視道德倫理的指導,裁決的時候依據的是一個人的輩分、貧賤和個人主觀並不是一個稱職的官員。

    海瑞對於窮人有幫助的傾向,但是任何群體都有好壞之分,依據輩分、貧賤和主觀斷案,容易獲得輿論聲望,卻也容易縱容一大批壞人,看似公平斷案,其實是最大的不公平。

  • 11 # 湘野狂客

    海瑞既是清官,更是好官。

    海瑞是歷史上著名的清官,他的清廉事蹟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不必多費筆墨。

    其實歷朝以來,人們都對海瑞讚譽有加,評價很。他是不畏權貴的直臣,也是勇往直前的改革家,更是為民請命的“海青天”。中華上下五千年,能擔得起“青天”二字的,唯有包拯和海瑞而已。近年來,人們獲取知識的渠道多樣化,開始透過放大海瑞的缺點,質疑甚至批判他,認為他能力低下,迂腐不堪,沽名釣譽,德不配位。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海瑞在世時,許多同僚看不慣海瑞剛毅正直、特立獨行的行事風格,就給海瑞貼上性格迂腐、行為怪異、能力有限的標籤。海瑞的能力和功績就擺在史冊上,很多人卻選擇性忽視,避而不談他的貢獻,偏見之心顯而易見。客觀的說,海瑞一生剛毅正直、廉潔奉公,與貪腐勢力作鬥爭;他在任期間整肅官風、打擊豪強,疏浚河道,興修水利,推行一條鞭法等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生產的發展,改善了民生;但海瑞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個性耿直不懂變通,眼裡容不下沙子,是一個典型的封建禮教的衛道士。這種個性促導致他和同僚以甚至上司的關係緊張,促使他在某些政治理念上出現了偏激,也犯了一些矯枉過正的錯誤,但是這些不足這不影響海瑞的歷史評價。一、海瑞的能力

    海瑞的人生經歷過三次大起大落:41歲入仕,歷經三朝,蹲過幾年大牢,還差點被處死,曾經被擱置在家16年之久,真正的從政時間斷斷續續約10年左右。海瑞早年官小,沒有實權,幹不了什麼大事。真正能夠體現能力的是在他外放應天巡撫任上,他試行一條鞭法,整肅官風,勒令豪強退田於民,大刀闊斧地推行改革,是堅定不移的改革派。尤其是透過“以工代賑”的方法治理吳淞江的水患,透過這一超前思維,海瑞先後任用了十三萬災民治理水患,既防止了災民流離失所,又以低廉的費用完成了浩大工程,可謂一舉兩得。二、海瑞的政績

    海瑞雖然終其一生都在跟貪官汙吏做鬥爭,但並不影響他勤政為民。海瑞最初做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汙吏,深得民心;後來歷任州判官、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御史等職也都盡忠職守;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汙吏,禁止徇私受賄,並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汙吏退田還民,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生和社會風氣;

    三、海瑞的品行

    海瑞為官正直,敢說真話。他的從政生涯三起三落,卻始終沒有磨滅意志,一直堅持著忠君愛民的初心。他為了維護封建禮制,不惜冒死上書;他為了改善民生,造福人民,不顧官僚階級、地主階級的利益,堅決推行改革,和貪腐勢力作鬥爭;海瑞一生曾多次遭受排擠、打壓,但他從沒有利用手中的權利進行打擊報復或反攻倒算,他是光明正、大坦蕩無私的君子。

    明朝中葉後期政治黑暗、吏治敗壞、民生困苦,海瑞本著忠君愛國、為民請命的樸素思想,打算做一番事業,儘管處處遭受排擠和打壓,他還是盡忠職守,做了應有的貢獻。由於他在道德層面上的突出,人們更願意把他當成道德模範來瞻仰,而忽略了他的政治能力和政治水平,這是很可悲的。

    歷史是公正的,人民是清醒的。後來海瑞死在南京任上,南京的百姓因此罷市,他的靈樞運回家鄉時,兩岸站滿了穿著白衣戴著白帽的人迎接,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絕。能真正客觀評價一個人的永遠是人民。

  • 12 # 河畔邊的歷史

    ▂ ▄ ▅ ▆ ▇ █ 精彩分享 █ ▇ ▆ ▅ ▄ ▂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海瑞是清朝著名的清官,一個人歷經了正德,嘉靖,龍慶,萬曆四朝,經歷了起起伏伏,在這期間不管朝廷多麼動亂,海瑞都始終堅持著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做一個清官,不與世俗同流合汙,他認為這是一個官員最基本的道德。為官分為作為和不作為的官員,做出哪些成績的官員,海瑞為何會被認為是著名的清官,卻有人說海瑞不是一個好官呢?

    海瑞出身一個官員家中,小的時候就飽讀詩書,其父親就告誡他做官要真誠,為百姓謀福利,後來海瑞自己取字為“剛峰”,是做人剛正不阿,為人正直的意思,海瑞還深受王陽明的思想主張,這在一定程度上讓海瑞的思想萌芽,也是後來海瑞成為了一個清官重要的思想原因,很多人都說為人清官就是一個好官,二者是不能化等號的,清官是不貪汙,好官是不惜一切都願意為百姓謀福利,而海瑞的一生就不是好官所作所為了。

    海瑞做官之後,官路也是起起伏伏,在明世宗的時候,海瑞為了讓明世宗有作為,別人都不敢上書房只有海瑞冒死進諫,並且把棺材都已經買好了,明世宗看到海瑞的《治安疏》很生氣,明世宗說海瑞堪比比干,但是自己不是商紂王,海瑞因此被捕入獄,好在為人清廉,不久之後被放了出來,明世宗駕崩之後,海瑞還哭了一晚上,從這一點來看海瑞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忠臣。

    海瑞在地方當官的時候,也採取了一些措施,地方在海瑞的治理下有了不一樣的變化,當然了海瑞推行的一條鞭法,讓租戶佃戶之間的租賃關係發生了變化,使法律的執行出現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海瑞當官之後,按照古代的禮法,親朋好友是需要贈送禮物或者金錢表示祝賀的,但是海瑞為官,不僅將這些禮物一一送還,就連海瑞在臨死的時候,朝廷多給了7兩的銀子,海瑞都還了回去,可以說是一個十足的清官了。

    但是,海瑞在判案上缺少經驗,是一個怕得罪人的人,為什麼這麼說呢?海瑞判案不明察秋毫,仔細偵查案件,在不同型別的案件中,海瑞的心中有一條不可變的準則,比如說:在爭言貌的案件中:“與其冤屈鄉宦,寧願冤屈小民”,此事在《清官海瑞》中記載。

    對於海瑞的為人清廉正直,在歷史中有所稱讚,但是很少人稱讚海瑞是一個好官,在《五雜俎·卷十五·事部三》中評價海瑞:“近代若海忠介之清,似出天性;然亦有近詐者”。綜合史料評價和記載可知,海瑞是歷史上少有的清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齡未婚女怎麼才能找到財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