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九錦朝鴻

    小孩不尊重長輩,不懂得感恩有那些危害?

    小孩不尊重長輩,不懂得感恩它有以下幾點危害:

    第一,養成自私自利的性格,任何事情都以自己為中心,只要對自己有利益的事情無論對方是長輩還是任何人都不行,必須這個利益得自己享用。

    你比如家裡買了一隻燒雞,這個小孩認為雞大腿肉最好吃,他不管什麼年長的年幼的,我必須得把這兩個雞大腿吃掉任何人都不得動一口,什麼不好吃的雞胸脯了,雞頭了,你樂意誰吃就誰吃,反正他自己不吃,你不給我吃這兩個雞腿我就作我就哭我就鬧,最後達到目的自己吃到嘴了,心安理得了抹抹油玩去了,按這種性格走下去孩子長大了,就變成了唯利是圖的小人性格了。

    第二,不懂得報恩,回報對自己有恩的人,在小孩心裡他認為,你為他做啥事情都是應當應分的,在他心裡就沒有回報二字。

    比如小孩有病了,父母為了讓孩子早日病好了,輪流在醫院陪護抱著,怕他難受,母親心疼的掉了好多回眼淚,父親也著急的不得了,千辛萬苦這孩子總算病好了,他不體貼做父母的為他做的那麼多付出,反而怪父母這個沒滿足他的心願,那個做的不好等等,這孩子長大後就是個白眼狼,誰都交不下他,他認為誰為他做啥事情都是應該的,一個不知道感恩的人他和冷血動物鱷魚是一樣的。

    第三,給小孩養成狂妄,霸道的性格,在他眼裡就沒有長輩,領導之說,他認為自己就是王者,自己說了算,聽不進任何人的勸說和辦法,對與錯就得按他自己的思維辦事,這種性格長期下去,勢必在社會、群體、家庭中他就變成了害群之馬,什麼領導、同事、愛人都不放在眼裡,一枝獨大狂妄無理,甚至連法律都不放在眼裡,最後犯法事情都懸做出來。

    第四,不尊重長輩不懂得感恩很容易使小孩變成冷血性格,他不會關心弱者,同情弱勢群體,在他眼中誰的任何事情都與他自己無關,你是弱者你自己倒黴和我沒一分錢關係,長此以往他將冷酷無情變成鐵長的心一般,使本該善良的心脫變成魔鬼般的變態異形脫變。

    所以小孩我們在他小的時候就必須對他進行良性的人生觀加強教育,一定使他幼小的心靈稍微有點扭曲變形之時就抓緊把他領入正常的人生髮展軌道,切記聽之認之,等孩子心性已定在教育可就晚了,到時可就後悔莫及了。

  • 2 # 膠城小明

    這個問題不如果不及時糾正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孩子就像一棵小樹苗需要我們及時的灌溉和呵護才能健康的成長,我看過很多的家長包括爺爺奶奶把孩子試做寶貝,試做寶貝這個可以理解畢竟現在每個家庭也就一到兩個孩子,但是要遇到選擇性的問題一定要及時的更正,現在不管教好長大以後在管那就難了,大人其實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大人平時的一舉一動都會感染到他,比如說髒話朝孩子大吼大叫都會被孩子不經意間學去,家長們要以身作則才能培養出優秀聽話的好孩子。

  • 3 # 執劍走天涯666

    小孩子不尊重長輩,從小沒有人倫道德的理念,長大後他不會突然變好,只會變本加厲,我行我素。

    小孩子不懂感恩,從小沒有一顆感恩的心,他長大後胸懷也不會有多寬廣。而且大多自私自利,別人對他的好,他會認為是理所應當;對他虧待了一點,他會立馬嫉惡如仇。

    人,還是要從小孩子開始教育好,長大了才會少走彎路。

  • 4 # 宇霆a

    小孩就像小樹一樣,不削削是不成才的,如果小時候不把這些壞習慣改掉,長大了以後 打老罵少 我感覺應該是必不可免的,在家橫行霸道,在外會遭到社會的毒打的。所以說,養成好習慣,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報效社會,終會出人頭地的

  • 5 # 春風班卓琴手

    1.分析:不尊重長輩看他心裡是沒有這種尊重的概念,還是說心裡根本就沒有別人。有些孩子不善表達,害羞,但是不代表他不尊重長輩。還有一種情況是比較糟糕的,那就是他心裡根本就沒有別人,只有自己的愛好、喜樂。如果是這種情況,那就比較糟糕了,要趕緊想辦法及時教育。

  • 6 # 鑫旭線上

    家教決定孩子的出息,門風決定孩子的教養。中國向來高度重視家教和門風,歷史上那些名門望族之所以培養出無數偉大人物,無不得益於此。

    可是,現如今大多數家庭中,孩子可謂是“位高權重”。

    全家人都圍著一個小傢伙轉,孩子時時刻刻都扮演著被愛的角色,要什麼家長都會千方百計得滿足他們。

    久而久之,很多孩子認為從家長那裡得到東西是理所當然的,從而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報,更不會想著去關心別人和感激他人。

    父母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東西,須知最好的東西就是良好的教養和優秀的品格,而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也會讓他獲益良良多……

    有一篇雞湯文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曾經一位富有的老華僑,歸國後想資助一些貧困地區的學生,於是,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他找到了一些有受捐需求的孩子的聯絡方式與地址,每人寄去一本書一些筆,並隨書標註了自己的電話號碼、聯絡地址以及郵箱等資訊。

    老華僑的家人和朋友十分不理解老人的做法:為什麼送一本書還要留下聯絡方式?在不解與質疑聲中,老人像是焦急地等待著什麼,或是守在電話旁、或是每天幾次去看門口的信報箱、或是上網開啟自己的郵箱。

    直到一天,終於有一位收到書的孩子給老人寄來祝賀節日的卡片(也是唯一與老人聯絡的孩子),老人高興極了,當天就給這個孩子匯出了第一筆可觀的助學資金,同時毅然放棄了對那些沒有反饋訊息的學生的資助。

    這時家人才明白,老人是在用他特有的方式詮釋“不懂得感恩的人不值得資助”的道理。

    人要懂得感恩才會幸福。父母創造了孩子,並以辛勤勞動掙得的血汗錢供養著孩子,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凝結著父母的心血……

    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和尊重別人是很重要的事。如果父母一味的溺愛,孩子不懂回報,即便走上社會也會遭遇碰壁,甚至可能無法無天!孩子感恩的物件,莫過於恩情最深的父母,如果沒有培養孩子感恩的心……

    寫到這兒,我又想到幾年前機場弒母的留學生汪佳晶。

    多次要錢未果 留日“海歸”持刀弒母

    他留日五年,從未打過工,學費和生活費都靠母親每月7000元人民幣的收入來出。母親四處舉債,實在拿不出錢,他竟在機場捅了前來接機的母親9刀。

    25歲的青年本應自立,靠自己打工解決(或部分解決)留學費用。但他心安理得享受著母親含辛茹苦提供的溫室生活,當母親拿不出錢,他不念親恩,那滿腔怨恨化作9刀。

    這個案件讓所有父母警醒,不懂感恩的孩子比狼更可怕!!教導孩子學會負責、懂得感恩有多麼重要!

    當孩子得到了比他們需要多得多的愛,家長則喪失了教育的功能。

    這些家庭由於種種原因從小對孩子百依百順,沒有任何約束,已經沒有能力改變現狀了,家長在這些孩子眼中毫無威信,教育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一些孩子對父母的付出無止境的索取,一旦小小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便不依不饒。還有一些大學生,上幾年大學,要花掉家裡十多萬元,家長們省吃儉用,有的家長不惜舉債。

    然而,很多學生比著買高檔服裝、手機、名牌鞋襪、電腦等。還有的大學生花高價租賃公寓住,泡網咖、下館子、花父母的錢,一點也不心疼,彷彿向父母要錢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即便是工作了,還有許多年輕人心安理得依靠父母生活著。

    其實,

    不讓孩子品嚐飢餓,他們就不知道食物的價值;

    不讓孩子們品嚐寒冷,他們就不知道溫暖可貴;

    不讓孩子品嚐挫敗,他們就不知道成功的艱難。

    父母對孩子過多關愛實際上是剝奪了他們體驗負面經歷的機會。他們只有從苦中苦才能去尋找甜中甜。

    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他會感激別人替他所做的,珍惜他得到的一切,覺得擁有眼前的一切既快樂又幸福。

    我們做父母的要謹記:如果你不想將孩子培養成“白眼狼”,那就千萬不要替孩子做太多,不要助長孩子的受之無愧感,要去教導孩子懂得感恩。

    與其全家人圍著孩子轉,不如高質量地陪伴。

    鯡魚寶寶說:感恩之心,是心靈成長的營養劑。透過感恩教育孩子們知道每個人都在享受著別人付出給自己帶給的快樂。當孩子們感到他人的善行時,就想到今後自己也應該這樣做,這就給孩子一種行為上得暗示,使他們從小知道愛別人、幫助別人。

    鯡魚寶寶早教

  • 7 # 貓本宮

    我仔細想了想,結合自己身邊活生生的例子,不是危言聳聽、而且發自肺腑地回答——後果可以用“恐怖”來形容!

    有一個小男孩,生在農村一個還算富裕的家庭,雖然說不上錦衣玉食,但和身邊的農村家庭相比也算衣食無憂了。由於小男孩還算聰明,成績不錯,父母很以此為傲。

    小男孩漸漸長大,並沾染上很多不良習性:撒謊、偷盜、沉迷電子遊戲(那時網路還沒流行)、賭博等等,當然,變成這樣有很多原因,但最主要的是父母的溺愛(主要是母親)。

    這個小男孩從小就不體諒父母,想要什麼父母就無條件滿足,父母辛苦勞動的時候他看在眼裡並沒有任何觸動,從不會主動幫忙。他的母親很“心痛”兒子,一旦兒子叫苦叫累,她就趕緊端茶遞水、連聲安慰。

    小男孩約摸十歲出頭的時候,因為犯了錯被七十多歲的外公教訓,他就拿起菜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聲嘶力竭地吼道“你來!你來殺了我!往這裡砍!”

    小男孩讀高中時住校,每週回來要生活費的時候總是提出比別人高的要求,纏著母親要更多的錢。母親一邊流淚叫罵,一邊卻又把錢如數遞給兒子。

    後來,小男孩因賭博被學校勸退,父親懲罰他跪在家門口反思自己的錯誤。他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以後幾年杳無音訊。但實際上他私下與心軟的母親保持秘密聯絡,母親多年來一直暗中“接濟”他。

    再後來,他在外混不下去又回到農村老家,在父母的安排下結婚生子,他不務正業依然整天賭博、玩樂。在家的時候什麼家務事也不做,好像他天生就該做個公子哥。

    不幸的是,他的好日子有一天終結了——他的父親因病去世。然而他竟在父親躺在病榻之時捲走他的住院費再次逃離!在父親的葬禮上,高利貸追債團伙找上家門,逼他簽下更高的欠條……

    父親走後,他並沒有因此醒悟,甚至大有“更上一層樓”的趨勢。母親給他還了債(他欺騙母親自己只欠了十萬,父親在去世前幫他還了,期望他不要從此無法翻身,可憐的父親哪裡知道,他捨命還的那十萬,僅僅只是滾雪球般的債務的冰山一角啊)他逃避養家餬口的責任,老婆離開了他,他則把自己親生的兩歲小女兒扔到派出所就逃之夭夭。

    又這樣過了幾年,更不幸的事情再次發生。他的母親也突然身患重疾,他又故技重施,母親住院期間,他拿走了住院費消失了……後來,母親去世,葬禮所收到的“人親錢”、母親留下的身故保險費,不到一個月便被他揮霍殆盡。

    於是他又開始了到處招搖撞騙(以各種理由向身邊的親戚朋友“借”,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父母留下幾畝薄田、一棟舊樓房,他能換錢就就換錢,不能兌現的就任由其破爛不堪,那棟曾經由父親敲敲打打、一磚一瓦構建的家,被他糟蹋得一團狼藉!現在,他再次離開那個已經破敗的家,到外地繼續他無休止的墮落生活……

    這個故事絕非杜撰,而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我只講了這個長長故事當中的一個小段而已,它還在繼續……

    一個小孩,如果沒人教他如何做人,“聰明”反而未見得是好事,因為變得自私自利、喪失做人基本的良知!每每見到那些寵溺小孩,發現小孩的點點過人之處就得意洋洋的家長,真是為她捏了把汗!

  • 8 # 金水三小學數學

    給大家舉一個身邊學生案例吧!

    這個月學生現在應該上高一,但目前在外地山西學習網路技術,屬於類似中專的學校。他父親母親合夥開了一家修車洗車行,有二十年了,錢不會少掙。這孩子從小就沒有教養,都是父母寵的了。要錢就給,在學習上也捨得投資,一年好幾萬啊!父母在車行吃中午飯,他不好好吃,經常自己買個好菜在飯店吃。

    初中花了三萬上的還不錯的學校,到了初一後,跟幾個學校的混混湊在一起,掙錢,掙不了,收保護費或者替別人打架掙錢,然後晚上出去喝酒不回家,父母擔心孩子出事,在家住一夜一百塊錢。這孩子沒良心,晚上住兩夜只要有錢就出去玩。

    有一個夏天晚上大約七點多,他同學給他打電話讓他出去玩。他正好沒錢,他母親就是不給他錢,這個學生就沒出去。第二天出新聞了,他同學和另外兩個女生去水庫玩,不小心掉到水庫裡了,死了兩個。

    從這個事情以後,我學生的母親也害怕了,買了個手機讓孩子儘量不出去。這個學生也確實在家呆了半個月,還是待不住,出去了好幾天沒回家。他父親著急了,凌晨兩點騎著電動車去找他,一不小心,路太黑撞到一個障礙物上導致小腿骨折住院了。這件事情放一般人身上,孩子早就認錯了?可是這個學生做了一件最讓人憤恨的事情。

    他開口向父親要一輛八千的電動車,說他同學都是騎的那種驃騎。他父親說沒錢,這孩子說:你還沒錢,沒錢你咋做的手術,住的院?

  • 9 # 蒲城大磊

    小孩不懂得感恩都來源於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應該將中華五千年民族文化尊老愛幼給孩子傳遞下去,讓他明白怎麼做人,怎麼對待長輩,不懂得尊重長輩的孩子首先家裡的大人會受到指責的,孩子就會我行我素,永遠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 10 # 迪新材料科普南喬

    小孩不尊敬長輩,不懂得感恩是長輩造成的。

    小的時候,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養成了唯我獨尊的觀念,將來自然不能和他人和諧相處。危害可能會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過了青春期之後,不愛與人交流,覺得看其他人格格不入。

    二、愛玩遊戲成癮,沉迷虛擬世界。

    三、工作之後,不穩定,會挑三揀四,好高騖遠。

    四、結婚之後,家庭關係會受到一定程度影響。

    當然,有的人在成人碰壁之後,會快速調整自己,適應了周圍環境,這是善於總結分析的人,也不會耽擱太久的人生

  • 11 # 常利君

    尊老愛幼,知書達禮是中國民族的傳統美德,如果小孩目無尊長並且不懂感恩,那他必將會給家庭帶來不和諧,弄的父母心力憔悴,爭吵不休,各自怪怨,家不和百事衰,害己又害人。對自己來說由於狂妄自大,不學無術定將會毀掉自己美好的人生。對社會來言更是危害極大,冷酷無情,自私自利,可能走向極端。

    總結:一個人的教育離不開三大環境,家庭,學校,社會。

  • 12 # 使用者名稱使用者1195596983

    小孩不尊重長輩不懂感恩?他也會同樣對待比喻,小朋友同學,家人,都不會好的,他認為還是對,他有自私自利,目中無人,深制走向犯罪的道路

  • 13 # 國際度量尺

    這個小時候可能會沒有什麼危害,就是長大了以後如果沒有改正,一直這樣子的話,形成一種自私的心理,不容易與別人溝通和相處。要從小教育他,養成一種尊敬長輩的良好習慣,見到長輩要打招呼,形成一種這樣的好習慣,孩子心裡就有愛心,等他長大了,對他的生活家庭也有很大的好處,本來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優良傳統,要從小培養這種良好習慣,長大了就很難改正。

  • 14 # 語過添亂

    你好,由於家庭和社會原因造就了現在很多孩子極度自私、依賴性強、一味索取的性格,長大後責任感嚴重缺失,不懂感恩,不知心疼、體貼為何物!將來走向社會後危害極大,表現在:1、不會與人相處,凡事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周圍人的感受;2、視野狹窄,生活常識與工作經驗缺乏,會遭遇更多的麻煩與不順;3、抗挫能力差,沒有成就感,容易走極端;4、不知感恩,人際關係差,很難有一個成功、愜意的人生。個人觀點,不到之處望見諒!感謝邀請!

  • 15 # 婷晴兒

    常言說:"養兒防老"。連最起碼的尊重都沒有等你老了他(她)們會養你嗎?你現在能打能跳的還一切都供應著他們時,他們都還不把你放在眼裡,等哪一天你動不了了,一切都伸手向他們要時他們會給你嗎?,老人常說″從小看大"意思是說:"小時候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大了很難改正。正應了一句話叫: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所以一定一切從小抓起,如果小孩不尊重長輩不懂感恩,那就需要抓緊時間改正他們教育他們,不要到時候亡羊補牢為時已晚哦!

    畢竟一切都是從小做起好做,等大了性格就不易更改了,一定要教育孩子懂生活,知感恩,要孝道,講情義。長大了做一個堂堂正正的敢愛敢恨的華人。

  • 16 # 上海華少哥

    由於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過分溺愛,導致現在孩子在家中越來越無法無天.不少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發現:在公共場合,孩子表現得很沒禮貌,讓家長很難堪;在家裡,孩子總是沒大沒小,對長輩不尊重. 孩子沒大沒小原因何在?家庭“民主”怎麼掌握度?如何才能培養出知書達理、個性鮮明的孩子?我們是如何教導孩子的? 剛出生的孩子就像吸收力無限的海綿,他們會透過模仿,從周圍的人身上,學會如何行為和思考.然而孩子畢竟是孩子,有一些在成人身上顯得很正常的行為,落在孩子身上,就變成了大眾眼中的大逆不道、沒大沒小.其實很多時候,孩子並不是故意這麼做的,他們只是單純地展現自己學習的成果而已. 比如,孩子會直呼家長的姓名,這是因為他們看到家長彼此之間就是這樣稱呼的,但卻忽略了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約定俗成.又比如,孩子有時候會在公共場合大呼小叫,跑來跑去,打擾周圍寧靜,讓家長很尷尬.其實這也不是故意的,他們只是做著在家裡長輩允許他做的事情而已,他們不懂得,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禮數和規則. 還有一些時候,孩子們會對大人頤指氣使,甚至出言不遜讓大人下不了臺.然而,他們可能只是單純照搬了家長對自己或別的成人說話時的口氣和語言而已.他們不懂得,對不同的人應該使用不同的態度和口氣. 孩子擅長模仿,但卻缺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時間、地點、物件轉換行為模式的能力.這就需要家長耐心地指導和教育.尤其是孩子出現以上“沒大沒小”的行為時,與其忙著責罵孩子,不如把這當成一次教育的時機好好把握,化危機為機遇. 好家長是學出來的 想要孩子知書達理,家長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平時:以身作則,文明示範 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言傳身教之中,身教更重要.比如尊老愛幼、文明禮讓、使用禮貌用語……在一個家長說話全都輕聲細語的家庭中,是培養不出說話喜歡大呼小叫的孩子的.反之,如果家長平時就不注意對待長輩的態度,那麼孩子自然也就有樣學樣,不懂得尊重長輩. 2.事前:約法三章,預防為主 帶孩子接觸陌生人或進入陌生場合之前,應該對孩子說明對方的身份、該場合中應該遵守的規則和禮儀,提出行為和語言的具體要求.對於自我約束能力較差的孩子,要事先約法三章,指出錯誤的行為必然要受到相應的處罰,讓孩子能夠主動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打好預防針,就不容易出現尷尬的“意外”. 3.事發:及時指出,明確要求 孩子做一些事情,出發點往往是好的,但是由於受到自身表達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的限制,有時會出現“說話太直”、“說話不經頭腦”甚至“言語傷人”的情況.這種時候,不必過分指責,指出錯誤以後說明理由,讓孩子及時道歉.但儘量不要在公開場合嚴厲批評孩子,以免在外人面前挫傷孩子的自尊心. 4.事後:把握時機,強化訓練 一旦有“沒大沒小”的事件發生,要注意把事件本身當成教育的時機,及時讓孩子反省自己的行為,要把教育的重心,放在指導孩子如何分析場合、物件、事件上,讓他們瞭解,有些話不一定要說,有些話要換種方式說,並且一定要說明這麼做的理由. 戴女士能夠注意“引導孩子,講禮貌會讓他人覺得愉快、舒服與溫暖,並受到歡迎,能夠交到更多朋友”,就是很好的示範.在孩子理解了家長的意圖後,及時為孩子製造合適的機會和情景,進行強化訓練,有助於孩子將大人教給的“道理”內化為自身的行為習慣. 好孩子是教出來的,好家長是學出來的.沒有孩子天生就是完美無缺,犯錯是必然的,要做好遭遇“尷尬”的心理準備,家長和孩子一起,在錯誤中學習,在錯誤中成長,用小錯誤換取大成功

  • 17 # 使用者樵中

    古人說百善孝為先,又說,我之所以看得更遠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人類的傳承總是前赴後繼的,我們不能忘記我們從哪裡來。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為什麼需要美德,因為這些好的行為準則,是維繫我們社會健康發展的保證。我們人人向善,社會自然就會和諧美好。而尊敬長輩,孝順長輩就是一種最基本的“善”。

    小孩不尊重長輩,不懂得感恩,首先是人心中最基本的善良已經缺失。任其發展就會變得自私,變得自大,變得目中無人,自私的人自然難於與人相處,自大的人自然不學無術,目中無人的人以後定難有人生的成就,對社會來說這就是一個無用的人,對家庭來說這也是一個悲劇。

    人之初性本善,其實人生來就是向善的,人生來就有“良知”。所以小孩不尊重長輩不懂得感恩,一定是我們大人對其在教育上的缺失。而在當今這個電子資訊發達的社會,許多不良的資訊毒害了小孩子的心靈。而對手機,對電腦,對遊戲的痴迷又會讓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變得冷漠。所以小孩的教育是很重要的,我們的父母,我們的社會千萬要重視對小孩的德育教育。

  • 18 # 殷剛

    如果這樣的話,危害太大了!

    這不是孩子的錯,孩子是從小學習家庭而來,這更好的證明了家庭人員的素質與大人的修為!

    不能全算在孩子們的身上!沒有無緣無故的不尊重長輩不懂得感恩。要不就是家庭的裂變造成孩子的思想變化!或者大人的不務正業的揮霍瀟灑攀比等等眾多的事件氛圍影響孩子們的以後成長素質!孩子不會偽裝他的修為的,更加體現出大人的修為!

    如果這樣的話,只能給社會造就更壞的氛圍!影響社會人文素質!破壞和諧社會!出現打架鬥毆的惡劣事件!

    所以說,孩子們需要從小教育,懂得感恩,懂得付出,懂得父母的不容易!從跟抓起

  • 19 # 來根華zi

    家長該怎樣培養孩子養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呢?我們總結出以下幾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讓孩子知道長幼有別,尊重父母 在許多家庭中,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並沒有處在一個合理的平衡點上:要麼就是疼愛過度,要麼就是過於嚴厲,不左就右,很難權衡。 為了讓孩子學會孝敬父母,我們首先要懂得尊重孩子。只有將這個平衡點維持在最好的位置上,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才能合理平穩地發展。孩子應該在我們的幫助與指導下生活與學習,而不是被父母完全掌控。 我們只有給予孩子適當獨立的空間,孩子才有思考的餘地。否則,只是按父母的吩咐行事,就變成了我們跟孩子要孝敬,而不是孩子主動孝敬父母了。 ■ 讓孩子瞭解養育的辛苦與不易 現在的孩子,多數不知道父母賺錢辛苦,爸爸媽媽覺得孩子太小,與他們溝通工作上面的事情完全是天方夜譚。因此,孩子想要什麼就給錢去買什麼,不想掏錢的時候,就訓斥孩子,這樣的舉動並無益於我們維持父母形象,也讓無辜的孩子成了“犧牲品”。 為了讓孩子更合理地消費,讓他們知道養育的辛苦與不易,我們應該適時提起自己工作上的事情,讓孩子知道賺錢辛苦,不能一看見喜歡的就向爸爸媽媽要錢去買,不買就鬧。這樣,既恢復了孩子的知情權,也能讓孩子珍惜自己現有的生活,從心裡產生對父母的尊敬和感激。日後,當孩子再次看見喜歡的東西想要購買時,就會想起爸爸媽媽賺錢不易,會思考完畢後再決定是否購買。 ■ 從生活小事開始,培養孩子孝敬父母的習慣 我們培養孩子孝敬父母,就是希望孩子能做到聽從父母教導、關心父母健康、分擔父母憂慮、參與家務勞動、不給父母添亂,而要把這些要求變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習慣性行為,我們就應當從日常小事抓起,從幼年時期開始培養孩子。比如飯後要求孩子主動收拾碗筷、自己的小衣服可以自己洗滌、自己的房間自己收拾等等。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不要包辦,而應該給孩子發揮的機會。孩子經常鍛鍊,自然會形成良好的習慣。 當然,一切不能操之過急,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及個性特點來具體引導、耐心培養、熱情鼓勵。這樣,既培養了孩子愛做家務的好習慣,也培養了孩子孝敬父母的意識,一舉兩得,我們做父母的何樂而不為呢? ■ 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最好的榜樣 我們一直因為孩子對自己的惡劣態度而感到困擾不安,那麼,我們對待自己的長輩是否就有良好的態度呢?孩子的好習慣是我們培養的,那麼,孩子的壞習慣是跟誰學的呢?答案也是我們自己。 孩子的模仿力與觀察力都很強,我們對待自己的長輩是什麼態度,孩子對我們就是什麼態度,這就是最直接的影響,我們就是孩子或好或壞的榜樣。 所以,我們在工作之餘要多與老人相處,自己首先要做到孝敬長輩。這樣,孩子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也會逐步養成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好習慣。

  • 20 # 造福修福積福惜福知福

    感謝邀請;我來回答一下這個你提問,首先孩子的父母才是言傳身教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孩子的成長過程,如果孩子出現不尊重長輩的行為,我想多是父母帶來的直接影響和危害,父母要多教導孩子,引導孩子學會感恩,尊重長輩。至於說對孩子的危害還是很大的,教育引導孩子才是最好的方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固定紮帶怎麼拔出來?